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2024-11-23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精选10篇)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篇1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 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 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 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 我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爱”激学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 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 又胜似母爱, 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 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 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以“趣”激学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针对儿童的特点, 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 无论哪一种形式, 只要恰到好处, 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 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 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 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 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 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 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 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 非常高兴, 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 我出示算式“6+7=”, 结果, 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 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这样, 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 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 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疑”激学

学起于思, 源于疑, 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 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

例如:我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开始, 我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 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 球掉下去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 让球不掉下去吗?, 学生会想到在框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 从而引出了“面”, 通过这样的置“疑”, 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激发了兴趣, 使之乐于学。另外, 在课结束前, 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 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善于设“疑”的教师, 无疑是一个好教师。

四、以“信”激学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 给以不同的帮助, 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 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 谁都知道, 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的了, 因此,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 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了我们的明天, 行动起来吧!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篇2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将趣味引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的更快,学的更好。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创设教育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欲望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立足生活和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活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不应当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标,而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历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多少学习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比只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法设法的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喜悦。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用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境,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看电影”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置,不然就坐到别人的位置上,然后就被人请走。这个情景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学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平稳性差。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当做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摆一摆、做一做,动动脑子想一想、猜一猜,动动嘴巴说一说、辩一辩。比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像时,老师不要急于讲出物体的名称,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堂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讲、摆、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我们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形状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呐?”可以由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的几何图像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地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商店的游戏中,学生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加减法运算。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长度,有用尺子的有用绳子的,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生活经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学生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即使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励教育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组合作;师生关系

前人说得好:“只有水流湍急,才能够像海浪般跃起,人只有通过激励,才能够有奋斗的勇气。”科学中也有相似观点,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的状况下,他的才能只能表现20%~30%,假如受到确切而足够的激励,则能够表现到80%~90%,乃至更多。这都阐明了“激励”是新时期课堂教育里不能忽略的主要方法。现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激励体制浅谈些详细的做法。

一、用兴致激励教育

“最佳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致。”兴致能使人接近该领域的实质,更能激活思索。假如在教育进程中给学生设计一个鲜活的场景,让学生快速進入最好的学习状态,这是激励学习兴致、萌生求知愿望的有效办法。

二、协作激励法

小组协作学习法,即建立这样一个场景,它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机会,提升学生参加学习数学活动的水平,推动同学间构建多向的沟通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种场景致使小组中的全部组员竭尽全力发挥自身能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用爱激励教育

推心置腹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都有不可衡量的功效,老师的爱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心田获得爱的温存,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展现自己,这样就以“被迫”地学习变为“自觉”地学习。再有便是如何利用评估来激发学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的评估特别有权威性。评估时必须要注重评估的言语艺术及科学性。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要尊重他们的核心地位,用期望的目光对待学生,唯有看到学生的进步,才能予以热情激励。课堂上能发言、学习上能提高就适当实行鼓励;生活中做好事就进行赞扬。

在现阶段的教育进程中,要进行足够的情感交流,足够相信学生,足够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激励中产生无休止的学习能源,生成积极向上的内因能源,教育功效也就一举两得了。

参考文献:

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7-48.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篇4

巧用激励策略之一:用小目标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并为之奋斗. 学生在学习中也有自己实现的目标. 有的学生有自己长远的目标, 将来能成就一翻事业, 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目标就是考上重点高中, 然后考一所好的大学;有的想把某一门功课学好, 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有的是希望把每一次考试都考好;也有的就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等. 为了保证发挥期望的激励作用,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在智力水平和个性倾向、年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帮助学生将总目标划分成小步子.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其一, 小目标易于实现, 便于学生对重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的估计. 其二, 小目标便于通过信息反馈而行之有效地定向控制. 其三, 每个小目标实现之后都会使学生获得一次积极的强化, 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向高层次目标进取的信心.

巧用激励策略之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教师总是按照升学标准着眼于发现学生的缺点或不足, 而对学生身上与升学标准关系不大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或者很少重视事实上, 每名学生身上总有许多未被人们包括学生本人认识到的优点和长处, 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 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 给学生提供自信的动力和源泉, 使学生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巧用激励策略之三:适当竞争培养学生争先意识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喜欢争胜好强, 爱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 我们可以将一些激励性的、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蕴含在课堂提问之中, 创设挑战情境, 提供挑战机会, 让他们在挑战中展示自我, 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鼓励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里, 充分地表现自己和尽情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巧用激励策略之四:树立榜样标杆, 向榜样看齐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果让某一学生看到别人因学习成功而受到赞扬的事实, 就会使他同样的行为受到强化, 如果让某一学生看到别人因疏于学习而受到批评的情景, 就会使他同样的行为得到削弱或消除. 因此, 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树立可供模仿的榜样, 用榜样激励每名学生.

首先, 是教师的榜样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 一位教师就是一个榜样, 其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小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先进人物的言行具有导向性,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小学生, 对小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先进人物言行的榜样作用主要在于:其一, 教育作用.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 道德观念较薄弱,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小学生, 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 其二, 感染作用. 人类高尚的品质、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行为都能在正面的人和事中体现出来, 小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并将这种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动其三, 矫正作用. 向先进人物学习, 小学生便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 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 引起自愧和内疚, 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 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三, 以优秀小学生为榜样.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评出一定数量的三好小学生、优秀小学生干部、文明小学生和学雷锋先进个人等, 他们都是优秀小学生的代表. 教师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这些优秀小学生进行表扬, 重视优秀小学生对其他小学生的榜样、表率作用. 优秀小学生的榜样作用有很直接很具体的意义, 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 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 小学生中的榜样为小学生所熟悉, 因此更具有可比性, 更易为其他小学生所接受, 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巧用激励策略之五:巧用评价激励, 鼓励、表扬和批评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如果善于评价, 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的学业结果, 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 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 就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努力的程度. 虽然评价学生的基本方式是鼓励、表扬和批评, 但是教师应把鼓励、表扬当做评价的主要方式, 因为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情感需要, 鼓励和表扬恰恰能够使学生获得尊重的需要和满足. 教师在运用评价进行激励时, 应充分认识到表扬是最易于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

激励策略的巧妙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积极性, 更好地服务教学, 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激励, 是对被教育者最好的奖赏, 是对知识本身的超越, 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必将为小学生的终生幸福提供必要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华, 井维华.有效激励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1998 (2) .

[2]房鸿烈, 韩和鸣主编.中小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1:312.

[3]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387.

小学数学作业激励性评语 篇5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有勇气,才会有奇迹!

4.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5. 数学才能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6. 数学的美感,只有像你这样的学生才能感受的到!

7. 你很棒,要是再细心点,相信你会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8. 老师很高兴你能掌握“凑十法”和“破十法”的技巧啦!

9. 字如其人,看着你的作业本,老师仿佛看到了你那张漂亮的脸庞。

10. 你把作业本弄脏了,它“哭”了、、、、、、

11.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削削铅笔再写作业,效果会更佳哦!

12. 最近有些偷懒的迹象哦,可不好,要改正!!!

13. 老师一直很看好你,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14. 作业真是工整,老师希望看到你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

15.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希望你能将这份美好延续下去!

16. 这几天很疲劳吗?怎么看你老是提不起精神呢?要赶快调整好啊!!!

17. 要学好数学不光靠聪明的脑袋,更重要的事多动手,多做练习啊。

18. 用心、耐心、细心、专心,你的成绩会突飞猛进的。

19. -怎么会等于呢?这样的错误不该犯啊、、、、、、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激励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54-01

1.激励性教学概念

数学的学习是一门很抽象化,需要充分思考的学科,如果学生机械的对数学知识死记硬背,是达不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的。激励性教学,指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对学生进行激励,触动其内心,让他从思想进行改变,使其产生我要学的渴望。

2.激励性教学运用原则

2.1因人而异

目标制定时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针对不同成绩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此达到激励的效果。可以按照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进行统一的目标设置,对成绩较好的小组可以给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激励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对于成绩一般的小组,可以设置稍低一级的目标,让他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秀的学生学有余力,不骄傲自满,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又可以保证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起到适当的激励效果,而不会因为目标太高,不能实现目标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激励性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目标。

2.2奖惩适度

可以适当的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表现交叉、不思进取、影响他人的学生进行惩罚,奖惩分明,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向上,行为有度。但是学习毕竟是学生的主要工作,奖励和惩罚都不是目的,只是帮助他们学习的方法,不能让学生对奖励产生了依赖,也不能让学生对惩罚产生了严重的抗拒。所以,奖惩一定要适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给的奖励过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将纯粹的学习过程变为对奖励的追求,虽然也能激励学生学习,但是却将教书育人的根本丢掉了;惩罚太过严厉,也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既要建立奖惩制度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又要把握好奖惩的度,保证激励效果。

2.3公平合理

公平合理是激励性措施实施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只有保证公平,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也才能够让学生们信服,不会让奖励不足或者惩罚过重的学生心生不满。在学生中间制定统一的评定标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也能够向学生灌输公平的思想,使学生们可以以这个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这个标准努力的学习。

2.4及时有效

及时的激励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对于学生去的优秀成绩,迟迟不予奖励,难免会让学生心中产生想法,所以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改变拖拉的作风,及时的进行奖励,以保证激励的效果。

3.打造初中数学激励性教学的措施

3.1注重新课引入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怎么将一个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对陌生的知识能够快速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导入上多做研究,多想方法。直接灌输陌生的知识,学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理解过程,必然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在教授新知识之前,让学生做好准备,提前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对新知识的接收不显得突兀。例如,老师可以在新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之前课程的提问与测试,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点,方便新知识的引出;每次授课完毕,老师也可以适当的引出下一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时能够更加深入的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所以,数学教师要对新课引入方法多加研究,努力提升授课效果。

3.2注重教学启发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活力。学生们本性是好奇的,教学中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积极的引导,将其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望。老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层层推进,设置一定的学习梯度,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通过加大难度,提高挑战,激励着学生向困难进军。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疑难问题,趣味竞赛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知识学透彻,能够活学活用。

3.3搭建展示平台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传统的教学模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们机械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已经掌握的学生会觉得无聊,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跟不上教学进度而自暴自弃。所以,要改变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从观众变为主演,教师要积极的搭建这种展示学生风采的平台,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授课,讲授一些自己学习的经验,心得体会,增进学生情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责任感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全面的提升素质。

3.4团队竞争激励

教师还可通过团队竞争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某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教课时因为不同学生的程度不一,使得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分小组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并且进行不同小组之间的竞赛,让学生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尽更大的努力去对内容进行延伸,做到举一反三,通过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深入的学习,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深了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了解。

4.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性教育综合体现了心理和科学两方面的教学,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同时,把握好激励的“度”,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荣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J].考试:教研,2011(4):45.

[2]陶丽芳.浅议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2(3):17.

[3]王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2(4):57-58.

[4]朱爱双.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8):168-169.

[5]谭春洵.浅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性教育[J].科学咨询,2012(18):141.

作者简介: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直接来源,而且,小学语文教师不光仅仅影响着小学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学生的思想形成和精神面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用激励教学来辅助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其首先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语文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精神层面上建立一个情感沟通纽带,给予师生情感沟通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激励教育,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上,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谈心这一方面较为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切断了师生之间课堂情感沟通的可能性,师生之间的课堂情感互动不多,教师也不能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不利于小学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应用激励教育的科学教学理念,弥补这一不足,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小学课堂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时多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小学生课堂学习听课情况,对于小学生课堂上不懂的知识点及时给与帮助讲解,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勇于发言提问,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应用情感激励法教学

激励教育主要是一种从精神层面来加强小学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教学方法,而情感正是小学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精神沟通的关键纽带,小学学生只有与语文教师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沟通纽带,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情感激励法来辅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情感激励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激发小学学生的课堂学习欲望和激情,让小学学生从内心当中由内而外地喜欢上语文教师和语文学习。比如说,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埃及的金字塔》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该文章的第一自然节和第二自然节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埃及的金字塔除了被称为金字塔之外,它还有哪些其他名称?”当学生回答:“法老的坟墓、角锥形建筑物……”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可以在此加强情感激励的应用,多用“回答正确!”“你的回答真棒!”“你对文章的理解很好、很深入”等激励性话语,来提高学生课堂回答和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地保证情感激励法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对于语文教学的热情,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够全面地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情绪,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激励。

三、加强课后学习激励

小学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其课后的学习也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应用激励教育理念来辅助教学,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其还应当重点加强对于小学学生课后学习的激励培养。在课后的学习当中,小学学生不管可以从书本当中学习语文知识,其还可以从课外书籍和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这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入手,进行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激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鼓励小学生学习语文,给予小学生语文学习所需要的学习动力,让小学学生能够从生活当中需找到语文知识,让小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感到骄傲,有自信心。比如说,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小学学生从课外书籍当中寻找不同作者眼中的埃及金字塔特点,和相关民间传说和故事,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和活力,从而有效地达到激励小学学生,提高小学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篇8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即勉励鼓励,属于心理学范畴,一般用于企业管理中,主要是指利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外在条件来激发人的动力和积极性,使人为了某种目标而不断进取的心理过程。在教学领域,激励教育主要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激励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主体,并且相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内在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语言激励学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适当的话语来褒奖学生,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授《葡萄沟》一文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葡萄沟之美,其次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非常好、不错、就是这样、很棒”等具有赞扬和肯定含义的语言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定,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许。最后,教师在做课堂总结时可以抛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作答,比如,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葡萄沟的风俗人情是怎样的?提出问题后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给出最终答案,然后由教师评定,而在利用语言进行激励教育时,教师则应当立场鲜明,对不同小组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及时给予肯定,但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纠正,并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对学生提出表扬,如微笑示意、点头默许、竖起大拇指等都可以用来表达对学生的支持。这样用语言来激励学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

2.利用情感激励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科目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幽默善良的教师往往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而如果教师过于严苛则会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导致偏科、厌学。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心理素质差,好动,易发脾气等,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和热情,使学生能够受到教师的影响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例如教师在讲授《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时,可以首先通过通读全文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有一个的大致的了解,同时让学生仔细体会热那亚少年深深的爱国之情,在文章精彩之处,教师可以通过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学生的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使教学活动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消极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骄不躁,积极进取。

3.利用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激励法也叫做典型示例法,主要是指激励人们对在某个领域内表现优良的人进行效仿和学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和模范,其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讲授《冰灯》时,首先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并分组选出朗读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训练其他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榜样为目标,达到符合教师要求的朗读水平。这样能够使学生以竞争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为了能够当上另外一个榜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好胜心理,而适当的好胜心能够激励学生不断的进步。同时,教师作为一种榜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建立品格的初级阶段,教师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指令都是小学生容易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且要坚持信守承诺,不能为了哄小学生而许下做不到的承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使十分明显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坚持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利用语言、情感和榜样来激励学生,但是激励不是毫无节制的,过度的激励会使学生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适当的激励才会起到积极地效果,所以,教师也要把握其中的度。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成为了教师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入了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励教育的内涵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篇9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语言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常常会与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关联, 两者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 这也恰恰说明了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意义。例如:在语文课本中的“奇”这个字, 小学生可能只接触到它的一个读音, 就是奇怪的qí这个读音, 但当小学生学习奇数偶数性时, 就会知道“奇”不仅有qí的读音, 还有jī的读音。由此可见, 语文与数学之间的互补性, 还充分体现语言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再比如, 小学数学中的定理, 对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是非常难懂的, 所以也需要教师转换语言方式对其讲解, 帮助小学生理解其定义。可见, 语言教育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是有极大帮助的。

2.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教学情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有效衔接, 那么就会对教师情景的创设造成一定影响;反之, 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认识统计—合理存款这节课时, 虽然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但教师说信用卡、储蓄卡等词的时候, 学生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东西, 即使情境创设得再好, 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反之, 教师如果将这些学生不熟悉的词换成学生熟知的东西, 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举措

1. 注重语言教育的规范性

小学生对教师有崇拜感, 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因此, 要想做好小学语言教育, 需要教师提高语言教育的规范性。

第一, 教师在备课之前, 或在课堂教学之中, 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 力求明确、精炼, 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学习, 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 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 有的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小红的妈妈带小红去游乐园玩, 他们去了哪里, 又做了哪些事, 小学生们也在台下和教师积极互动, 都已经快上了半节课了, 教师才说出本节课要讲的重点, 说他们要去门口买票。教师这样的讲课方式看上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但重点过于模糊, 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简单的知识点, 教师完全可以拿出真实的人民币让学生学习, 既简单明了又明确重点。

第二,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语言教育的艺术性。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有效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氛围, 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当教师在讲这道题时,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同学们看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梨子?”“一共摆了几排?每排有几个?”“如果把这些梨子分别分给小明、小红和小军, 每个分3个, 会不会有剩余?”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 一步步引导学生, 让学生明确题干的意思, 完成问题的解答。

2. 注重鼓励性语言的使用

第一, 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小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给予鼓励。小学生一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非常的活跃, 教师要对其优秀的一面要多进行鼓励, 鼓励小学生, 促使其积极发挥优势。例如, 小学生A课堂表现非常活跃, 在回答问题时一直要教师找他回答问题, 教师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就可以这样说“小A今天表现非常好, 能够积极配合老师, 但是我想小A同学也非常想给其他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 所以这次我们就让小B同学回答好吗?”, 这样就既不会打击小A同学的热情, 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受传统教学思想或者家庭教育的影响, 很多小学生都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不敢主动回答问题, 担心问题回答错误会受到教师的责罚。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 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错误时, 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 让学生去除畏惧教师的心理。我曾经的一位学生小然, 她是一位非常乖巧的学生, 非常遵守课堂秩序, 上课也十分认真, 但这个学生非常害怕教师, 每次教师一提问她, 如果她答不上来, 就会默不作声且低头哭泣。这时, 我不会责罚她, 还要鼓励她, 如“小然同学非常有勇气站起来, 但她可能太紧张了, 把答案忘了, 我们让她坐下先想一想”, 经过几次以后, 她变得不再畏惧, 开始敢于主动回答问题, 并且也更加喜爱数学, 现如今她已成为课堂上非常活跃的一名学生。 (3) 对下游学生进行鼓励。班级里很多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 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 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要多一些耐心, 多鼓励他们, 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学生学习能力差。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18÷6× (17-9) 时, 不能很快掌握, 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及鼓励。这时教师可以这样做:“同学们, 你们注意看我在黑板上的演示, 先算哪个?对, 先算括号里的, 括号里的算出是8, 那么这时这个算式是这样的:18÷6×8, 那这时该怎么算呢, 先算除法, 对, 你们很棒, 然后再算乘法, 最后得到结果是24, 你们真聪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步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 使用幽默的语言。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 无法在课堂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及对学生批评教育时都应该注意语言的运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醒学生认真上课, 尤其是在节假日以后, 很多学生的玩心不减, 不能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 这时教师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有小学生在座位上偷偷吃东西, 教师就可以说“哎呀, 我在班级听到了沙沙的响声, 咱们班级是不是进了小白兔啊!”这时这位小学生就会知道教师在说自己进而自觉遵守纪律了。再或者有学生上课东张西望, 教师就可以说“据说哦, 东张西望眼珠会掉哦, 所以东张西望的同学要小心哦”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 还可以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3. 注重语言的生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让小学生快速、深刻地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学生效果。例如教师在讲乘法分配率a×b=b×a时可以这样讲:“小军和小东是一组的, 小军坐在小东的后面, 后来周一了要换座位了, 小东坐到小军后面了, 同学们说这两组的人数有没有变化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抽象的公式具体化,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质, 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数学课堂的高质量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的语言教育对提升数学课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些幽默性、鼓励性的语言,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 还有助于小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思维逻辑的主要学科, 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以后,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语言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意义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教育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钱建玲.试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网友世界·云教育, 2014 (14)

[2]李娟.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语言教育[J].中国教师, 2012 (Z2)

[3]杨朔、姚正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反思[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72)

[4]包红学.试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4 (4)

[5]黄桂婵、谢燕嫦.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3 (8)

小学数学中的激励教育 篇10

关键词:激励;学生评价

长期以来数学却被定义为严密、抽象和逻辑性强的学科,数学课堂给人的印象就是呆板、机械、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学起来也是枯燥乏味、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的,缺乏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爱学、会学数学,这是对当前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一大挑战。而我个人认为让激励教育走进数学课堂就是很好的解决策略。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12岁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時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校学习,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创新意识都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的;而要激发这些优秀品质,一味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就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将激励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

首先,在课堂上,我会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和朋友式的交流,开启学生对教师封闭的那扇门,如课堂教学时:“xx同学回答的问题正确而又完整。”这时我不是简单地用“对”“很好”来评价,而是用欣赏的语言告诉这位学生,“你的回答棒极了,老师也是这样想的,甚至比老师想得都要合理,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奇思妙解也越来越多;而如果遇到问题回答得不正确或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我也会用鼓励的话语,让这部分学生逐渐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我绝不搞一言堂。

其次,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新授课的尝试练习中,我会说:“你们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我又会说:“你们的表现让老师都对你们刮目相看了!”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的。而对学困生,我只要发现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会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也有优点,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我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会让他们回答,回答完后我会告诉他们:“你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或“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老师真想在每节课都听到你精彩的发言”等等。对于上课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即使回答错了,我也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继续努力”。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教师能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他们会非常高兴和自豪,由此,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提高很快。

二、将激励性评价合理运用到课堂练习中去

1.课堂随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让学生有效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下功夫,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评价方法。在课堂随堂练习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练习素材,分层设计习题,同时针对习题的难易程度还要设计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及奖励评价标准。如:开始的练习以仿例练习为主,学生的正确率基本可达到95%-100%,这时我会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设计2-3道变式练习,这部分习题的正确率基本维持在85%-95%之间,针对这部分习题,我会适当进行分层评价,表扬做题正确的学生,同时鼓励出错的那部分学生,让他们不至于信心不足,失去学习兴趣;最后我会设计一道拓展提高题,主要是为培优设计的练习,这一题目的设计,从解题思路到解题步骤都存在一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此题的正确率基本在50%-60%之间,对于解题正确的学生我通常会进行物质奖励(如:奖章、糖果、小巧精致、物美价廉的学习用品等),学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正确率都明显得到了提高。

2.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检查、正确评价。对于家庭作业的检查,我所采取的方式一般是教师抽查、组长全面落实。对于抽查的对象每天都不固定,并且不是简单地的查看是否完成了,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书写、正确率等)给出不同的评价,如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大拇哥的小标志、几个大大的“!”。当学生看到教师的评价后会明白评价的真实意图,在第二天的作业检查时,我会对得“!”评价的学生再次检查,这时,他们的作业质量一般都会比前一天的作业质量好很多,有很大的进步,这时我会送他们一句表扬的话或是一个大拇哥、小奖章。长此以往,学生的家庭作业基本都能自觉、认真地完成。

三、合理利用目标激励法

有目标才有动力。每节课,我都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拟定本节课易实现的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教学。要知道,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标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让目标变成摘得到的“葡萄”,学生才会在一次次的“采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目标的制定不能好高骛远,以免让学生丧失信心。

总之,只要我们以温暖的话语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差错,让学生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就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让丝丝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激励使教育下,一个个学习标兵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张张纯真笑脸如雨后山花般烂漫开放。

参考文献:

1.(苏)B.M.舍佩尔.管理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2.越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上一篇:黔西北山区下一篇:行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