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原理

2024-08-12

本质安全原理(通用7篇)

本质安全原理 篇1

镁粉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钢铁冶金中用作脱硫剂;在航天工业中用作推进剂添加剂;在烟花爆竹生产中用作焰色反应药剂;在防腐耐磨喷涂中用作油漆添加剂。镁粉极其活泼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极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悬浮状态的镁粉达到一定浓度后,遇适当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镁粉爆炸事故屡见不鲜。1978年,东北某轻合金加工厂在清理除尘器排气管时发生镁粉爆炸事故,造成5死2伤;2001年,日本宫城县某工厂发生镁粉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伤;2007年,深圳某镁合金厂抽风机里残存的镁粉遇水燃烧引发爆炸,造成16人受伤;2008年,湖北省化工设计院某车间发生镁粉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研究镁粉爆炸特性,探寻减灾防护手段,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将本质安全原理与镁粉爆炸风险控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采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进行实验,系统地探寻了镁尘浓度、镁粉粒径、点火强度、环境压力、惰化剂种类、惰化剂含量、惰化剂粒径等7个因素对镁粉爆炸危害特性的影响;将实验结论结合本质安全原理中“最小化”、“替代”、“缓和”3个原则,提出了预防镁粉爆炸、降低爆炸危害的风险控制策略。

1 本质安全原理

本质安全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宇航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在生产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和人类自身安全保护需要,在安全认识上取得的一大进步。它的诞生标志了事故的预防由被动的末端控制向主动的源头消减转变。

英国化工专家Trevor Kletz在1977年正式阐述了本质安全的理念:“通过消除危险或降低危险程度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与通过附加安全防护措施控制危险的传统安全技术不同,本质安全强调从源头上消减危险,将安全功能融入生产过程的基本功能或属性。显而易见,本质安全思想与传统的安全技术相比,技术实现更为简单、成本更低且能有效避免因附加安全系统失效带来的事故。

本质安全的思想可用以下词语来描述:“强化、代替、减弱、影响的限制、简化、容错”。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由四条基本原则组成的本质安全原理,见表1。

本质安全思想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风险评价以及事故分析中。20 世纪80年代以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对本质安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际应用:1997年,欧盟资助INSIDE项目研究了本质安全技术在欧洲过程工业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本质安全应用技术方法;1998 年,欧盟颁布的“Seveso DirectiveⅡ”要求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设施优先采用本质安全设计;2000年,美国化工过程研究中心在“2020 年展望”报告中指出“美国要维护化学工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化工本质安全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也广泛开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李求进等研究了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学工艺风险评价方法;吴宗之等研究了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

2 实验装置与系统

镁粉的爆炸危害特性通常用下列三个参数进行描述:最大爆压pmax,表征爆炸过程释放的总能量;最大爆压上升速率(dp/dt)max,表征爆炸过程能量释放的速率;爆炸下限LEL,表征爆炸能够持续进行的最低粉尘云浓度。笔者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31H共同推荐的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上述三个参数进行测量,见图1所示。

实验时,用压缩空气将储粉罐内的镁粉经机械两向阀和分散喷嘴喷至预先抽成真空的球罐内部; 同时开始计算机采样并用化学点火头引爆粉尘云;最后对采样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完成实验。

1-循环水出口 2-压力传感器 3-压力表 4-储粉罐 5-进气管路 6-点火电极 7-分散喷嘴 8-机械两向阀 9-循环水入口 10-抽真空口

3 运用本质安全原理控制镁粉爆炸风险

3.1 最小化原则

3.1.1 控制镁尘浓度

粉尘爆炸的实质是非均相燃烧化学反应,其特性极大程度受到粉尘云浓度的影响。实验采用10 kJ点火强度,对粒径为2 743 μm的镁粉测量了镁尘质量浓度由30 g/m3递增到1 000 g/m3对应的pmax和(dp/dt)max。由图2给出的实验结果可知,pmax和(dp/dt)max均随镁尘浓度增大而增大。因此,适当控制镁尘浓度,可将爆炸危害降至较小程度。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仅在其爆炸范围内才能引燃。将镁尘浓度控制在LEL之下就能防止粉尘爆炸。实验依照《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GB/T 16425-1996),采用10 kJ点火强度分别测量了27~43 μm、43~75 μm、75~125 μm三种粒径镁粉的LEL,结果由图3给出。考虑到粒径为27~43 μm的镁粉已经极其细微,而日常工业中生产、使用的镁粉大都高于该粒径范围,故可认为一般情况下确保镁尘质量浓度低于15 g/m3则不会发生爆炸。

基于最小化原则的本质安全对策:一是采用通风等措施减少悬浮在受限空间的镁粉颗粒,最理想的状态是使镁尘浓度低于LEL,从本质上杜绝爆炸发生的可能。二是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管道、设备中的堆积镁粉,避免意外扬尘形成可爆性镁尘氛围。

3.1.2 控制点火源

点火强度也是影响爆炸特性的重要因素。实验对粒径为43~75 μm的镁粉在镁粉尘质量浓度400 g/m3的条件下分别测量了1、2、5、10 kJ点火强度对应的pmax和(dp/dt)max。由图4给出的结果不难发现,点火强度越大,pmax、(dp/dt)max越大;且(dp/dt)max对于点火强度的增加更为敏感。因此,控制点火强度可降低爆炸事故破坏程度;若消除点火源,则从本质上消除了爆炸隐患。

基于最小化原则的本质安全对策:一是消除明火和控制高热。具体包括:在爆炸危险区域配置防爆电器;锅炉、加热炉远离镁粉球磨、洗消、雾化生产设备;可能发热的设备须配置循环水冷却,避免热表面形成;驶入危险区的机动车辆排气管应佩戴防火帽;使用气焊、电焊、喷灯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时须按危险等级办理动火手续等。二是防止撞击摩擦和控制静电。具体包括:所有生产设备须接地良好;镁粉输送管路须采用全金属材料制作且接地良好;易发生镁粉颗粒撞击的设备部件应采用防爆合金材料制作,避免产生火星等。

3.2 替代原则

粉体粒径会显著影响燃烧过程的表面反应速率,并显著影响爆炸特性。实验采用10 kJ点火强度于500、750 g/m3镁尘质量浓度下分别测量了27~43 μm、43~75 μm、75~125 μm三种粒径镁粉的pmax和(dp/dt)max。由图5、6给出的实验结果可知,粒径越小,pmax和(dp/dt)max越大。这主要是因为:镁粉颗粒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故颗粒表面燃烧放热速率随之加快;此外,颗粒与周围气体对流热速率随粒径减小而加快,导致颗粒点火驰豫时间缩短。

粒径也会显著影响可燃性粉尘的LEL。由图3可知,27~43 μm、43~75 μm、75~125 μm三种粒径镁粉的LEL逐级递增,故粒径越小,LEL越低,爆炸风险越大。

基于替代原则的本质安全对策: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较为安全的大粒径镁粉替代较为危险的小粒径镁粉,能从本质上降低爆炸风险。

3.3 缓和原则

3.3.1 控制环境压力

缓和原则认为,倘若危险物质的使用不可避免,应尽量在较安全的环境中使用,便可弱化风险、限制灾害;相反,若使事故发生于较危险的环境中,则会加剧灾害。实验对于43~75 μm、75~125 μm两种粒径的镁粉,在500 g/m3镁粉质量浓度和10 kJ点火强度的条件下考察不同的环境压力对pmax的影响。由图7给出的实验结果可知,当环境压力越高,镁粉爆炸的pmax值越大,其爆炸威力越强。

基于缓和原则的本质安全对策:避免采用过高的风压输送镁粉;避免镁粉输送管路堵塞。

3.3.2 添加惰化剂

缓和原则认为,将危险性物质“溶解”于安全的“溶剂”中便可弱化风险、限制灾害。惰化是指在可燃粉尘中加入一定量惰性介质,通过其吸收火焰热量、阻隔可燃颗粒与氧气的接触、降低火焰传播速率、吸收爆炸冲击达到有效破坏燃烧反应条件的抑爆技术措施。工业安全领域知名专家Amyotte将惰化认定为一种本质安全方法。

实验选取粒径为43~75 μm的镁粉分别与重质碳酸钙、碳酸氢钠两种常用惰化剂粉末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试样。在500 g/m3镁当量质量浓度和10 kJ点火强度的条件下测量了各试样的pmax。图8给出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重质碳酸钙含量的增加,pmax呈下降趋势,选其作为惰化剂能有效地抑制爆炸威力;相反,随着碳酸氢钠含量的增加,pmax反而呈上升趋势(原因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的二氧化碳是镁粉燃烧的助燃物),这说明碳酸氢钠不能作为镁粉抑爆的惰化剂。

为探讨惰化剂粒径对镁粉爆炸抑制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6 μm和38 μm重质碳酸钙粉末添加于43~75 μm的镁粉中,镁尘当量质量浓度保持在500 g/m3,碳酸钙质量分数按10%递增。由图9给出的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的惰化剂比大粒径的惰化剂抑爆能力更强。若以pmax超过0.15 MPa作为发生爆炸的判据,当惰化剂质量分数达到80%时,可以认定镁粉未能发生爆炸。

基于缓和原则的本质安全对策: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适量惰化剂(如重质碳酸钙粉末)能有效抑制爆炸威力,甚至使镁粉转变为不燃物;且应该尽量选择小粒径的惰性介质作为惰化剂。

4 结 论

(1)镁粉爆炸特性pmax、(dp/dt)max随镁尘浓度、点火强度减小而降低。基于最小化原则,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尽量降低镁尘云浓度,并消除点火源或尽量降低发火强度。

(2)镁粉爆炸特性pmax、(dp/dt)max随镁粉粒径增大而降低;LEL随粒径增大而升高。相对大粒径镁粉,小粒径镁粉燃爆风险更高,应特别注重细小镁粉的防爆。基于替代原则,工艺中可考虑采用粗镁粉替代细镁粉。

(3)镁粉爆炸特性pmax随环境压力的减小而降低,而发生在高于常压环境中的镁粉爆炸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基于缓和原则,工艺中应避免高风压输送镁粉且严防输运管路堵塞。

(4)常用惰化剂碳酸氢钠粉末并不适用于镁粉抑爆,而重质碳酸钙粉末则可有效抑制镁粉爆炸威力,且小粒径的碳酸钙粉末抑爆效果更好。随惰化剂含量的增加,镁粉爆炸威力逐渐降低,甚至可以转化为不燃物。基于缓和原则,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适量惰化剂(如重质碳酸钙粉末)能有效控制爆炸风险,且应该尽量选择小粒径的惰性介质作为惰化剂。

本质安全原理 篇2

一、科学本质的内涵体系

虽然世界各国的科学哲学家、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对于科学本质的具体内涵一直存在争议, 但笔者还是尝试以“科学活动”为主线, 以真实性、可接受性、完整性和认识论为原则, 围绕科学活动的发生、过程、方法、结果、评价和主体六个方面, 构建了一套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 以期引起我国科学本质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并进一步研究。

二、基于化学概念原理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

通常, 中学化学核心知识可以归纳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和概念原理内容两类。其中, 化学概念原理 (chemical concept principle) 因其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思想性、解释性和预见性等特点, 历来被当作科学本质教学的最佳内容。以此为基础, 本文提出了集化学概念原理特点和科学本质观念于一身的科学本质教学新模式———CCP-NOS教学模式。

1. CCP-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程序

CCP-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程序可用图1表示如下。

(1) 提取问题

本环节属于思维定向阶段, 主要解决“问什么”的问题。它不仅是教师使用CCP-NOS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 也是该模式中教师唯一需要单独在课前完成的环节。本环节的主要目的, 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前备课时, 通过仔细分析“课题内容”, 准确提取出本课题“化学概念原理”揭示的根本问题。

(2) 呈现问题

本环节属于思维启动阶段, 主要解决“怎么问”的问题。“呈现问题”环节是CCP-NOS教学模式给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方向和强大动力的关键环节。本环节的主要目的, 就是希望教师能够通过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 帮助学生明确本课题的探索方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学生持续探索提供强大动力。

虽然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的启动都始于“中心问题”的提出和明确, 然而与启动科学活动不同的是教学活动的启动更加需要注重事例材料的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和可感知性, 更加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 更加注重学生积极情感和思维活动运行氛围的营造。

(3) 原理构建

本环节属于思维运行阶段, 主要解决“怎样解决和解决结果是什么”的问题。它是CCP-NOS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通常, 化学概念原理的构建有两条途径。

途径Ⅰ:分析推理→提出假说→事实验证→科学表述。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1) 依据旧知识, 提出新猜想

问题明确以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运用逻辑推理, 对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大胆的猜想和假说;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运用猜想和假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增强他们的信心。

(2) 化学史料, 间接验证 (或设计实验, 直接验证)

提出猜想与假说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猜想。教学内容不同, 证实或证伪的方式也就不同。对化学概念原理而言, 主要存在化学史和实验探究两种方式。

化学史料, 间接验证

由于化学史能更加真实、丰富地反映化学家的学术生涯和化学科学的演变过程, 因此, 化学史在科学本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在这一环节, 教师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介绍与学生提出的猜想和假说相类似的、早期化学家的思想与实例, 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然后举例说明当时其他化学家的不同观念;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概念原理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 从而证实或证伪自己所做的猜想和假说。

设计实验, 直接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与假说进行实验设计,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研究功能, 自主实践探究。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融入其中, 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归纳总结, 分析推理, 构建原理 (概念)

通过学习化学史料或探究相关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抽象, 将零碎的实验事实系统化、条理化, 将部分事物的特点向整体事物深化、推演, 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 最终得出某一原理 (概念) 。

途径Ⅱ:收集事实→归纳总结→分析推理→科学表述。具体过程如图3。

与途径Ⅰ相比, 途径Ⅱ只是将第一环节 (收集事实环节) 与第三环节 (分析推理环节) 进行了互换, 具体过程基本一致, 在此就不在赘述。

(4) 原理 (概念) 评价

本环节属于反思评价阶段, 主要回答“解决的怎么样”的问题。通常,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来实现化学概念原理的评价。

(1) 合理吗?

通过“原理构建”环节, 学生会获得一些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结果以小组内讨论和小组间讨论两种形式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发表、解释自己科学活动的成果, 倾听、质疑他人的成果;要帮助学生树立既敢于坚持正确, 又勇于放弃或修正错误的科学观念。

(2) 你信吗?

经过交流讨论, 学生的意见会基本一致。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对自身 (或其他同学) 认知建构的过程, 以及历史上化学家思考探索的过程再次进行反思和评价, 从而使自己更加坚定地相信“化学概念原理”的合理性。

(5) 原理应用

本环节属于强化巩固阶段, 主要回答“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用”的问题。它是CCP-NOS教学模式的收获阶段。在本环节, 教师需要按照化学概念原理的功能设置一些问题, 组织学生应用已探索归纳出的概念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实施CCP-NOS教学模式时的注意事项

(1) 精心选择主题内容

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 但是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万能的, 不可能适用于中学所涉及到的全部的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因此, 有效实施CCP-NOS教学模式的前提, 就是从众多化学概念原理中选择最适合该模式的主题内容。

(2) 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CCP-NOS教学模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大, 大多数教学活动都需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2)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决定着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成败; (3) 该教学模式中所涉及到的活动多为实验探究、讨论、总结、解释与反思等松散型教学活动, 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真实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能否按照一定的方向在一定时间内优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讨论、总结、反思等) , 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3) 教师讲课要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

化学概念原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性, 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 学生较难理解。针对以上特点, 教师要: (1) 尽可能采用比喻、实验、模型等富于形象性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化难为易, 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感知阶段飞跃到理性阶段; (2) 尽力使原理的导出和讲解富于逻辑推理论证, 以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原理的基本内容。而要使原理的讲解富于逻辑推理论证, 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运用已知的事实和原理;二是要善于引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AAAS, 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魏壮伟.“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 2008 (3) .

[3]魏壮伟.基于化学史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8) .

[4]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塑造本质安全文化 篇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造“宣传”之势。党群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企业网站、宣传栏、黑板报、内部刊物等宣传媒介,灵活方式方法,丰富宣传载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断强化职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勿忘安全”“创安全岗,争安全星”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教育,增强职工执行国家安全法规和企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大力营造安全文化的宣传氛围,并形成声势,得到人人皆知,使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如在广播、电视上开办“话安全”专题栏目,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涌现出的“安全标兵”“安全卫士”等,用他们感人的事迹、生动的例子,来激励广大职工自觉遵章作业、安全生产。同时,也可以访谈违章职工,并请违章职工现身说安全,用自己违章的案例来警示职工、警醒职工,要自觉克服“三忽”“三惯”思想,按章作业,努力做到“安全上求实,质量上求精,要求上求高,标准上求严”。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造“培训”之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但是与企业党群部门加强安全培训的“外在”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党群部门的“造势”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党群部门通过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引导职工树立“有了安全,才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才有企业的和谐发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和“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干活图省事,早晚得出事”的珍爱生命观念,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纪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与行为规范,使企业广大职工自觉达到“我要安全”,并使“我要安全”成为一个企业广大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良性循环发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造“活动”之势。适时组织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是企业党群部门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党群部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坚持开展一次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其次,要持续不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提高业务技能;第三,还加强文化建设,工会、团委、文体活动中心等单位,积极举办安全文化活动,到车间、班组举办安全文艺演出、安全巡回演讲、安全歌咏比赛、安全书画展览。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改善了职工的生活质量,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职工受到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火炬系统“本质安全”设计 篇4

“本质安全”设计是指通过设计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本质安全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最初是由安全型电气设备的概念延伸而来, 后来逐步扩展为一种新的安全理念。

火炬系统是处理石油化工装置事故排放气和带压无组织排放的可燃气体, 使其燃烧, 达到安全环保要求的系统。对确保装置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炬系统, 按功能可分为, 工艺及管道系统、分液和水封系统及点火燃烧系统。本文就以此三个系统, 分别论述他们的“本质安全”设计理念。

2 工艺及管道系统

管道系统的“本质安全”是指在任何工况下, 都能够保证所有装置的泄放气体能够顺利排放到火炬, 并能够顺利烧掉。

2.1 工艺系统设计

要使管道系统的设计达到本质安全, 从工艺设计的角度讲, 第一要严格控制排入火炬系统的气体质量。排入气体的热值能达到自行燃烧或在排入燃烧系统前将热值调整到能够自行燃烧;蒸汽、含油气量较低的惰性气体也不能排入火炬设施;有毒、宜聚合、杂质多的气体不能排入火炬系统。

第二, 设定合理的管网背压[1]。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要保证各泄放点泄放的可燃气体, 能够顺利进入, 即能够满足各装置安全阀泄放背压的要求[1]。为避免管道系统的管径过大, 可按实际需要将管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压力等级。

第三, 管道直径应满足全厂最大排放量要求。同一事故引起全厂或几个装置排放时, 应对各装置的排放“流量-时间曲线”进行叠加, 取最大值为该事故时的最大排放量。无排放“流量-时间曲线”时, 则按照规范SH 3009的叠加原则, 确定各排放系统和全厂最大排放量。

第四, 全厂排放系统管网应该维持一定的正压。安全放空系统中排放的可燃气体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温度, 因此为防止系统管网在骤冷时产生负压, 有必要设置管网压力检测和自动补压设施。

2.2 仪表控制系统

火炬系统的安保部分尽量不使用仪表控制系统。智能再高、精度再好的仪表也总有坏掉的时候, 火炬系统是石化厂处理全厂可燃排放气体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不能有任何失误, 必须确保安全。

2.3 管道安装

从配管设计的要求讲, 第一, 全厂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管网热补偿应采用自然补偿, 且补偿器宜水平安装。采用自然补偿是最为安全可靠的, 其他形式, 诸如波纹管、旋转补偿器、球形补偿器等均存在薄弱环节, 长期使用容易破损, 导致安全事故, 不提倡使用。第二, 管道的固定点要起到真正固定的作用, 且设计的固定架要能够承受足够的推力。随着石化厂的大型化, 火炬管网的管径也越来越大, 管道固定管托在标准图集中是找不到的, 只是简单地模仿设计存在隐患, 要经过认真计算校核, 确保无误。

3 分液和水封系统

火炬系统管网中如存在低点, 或较长管道的中点, 及火炬气进入火炬之前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积液罐或分液罐。分液罐的设计关键点是能够将排放气中直径大于600μm的液滴分离出来, 防止火炬燃烧时发生火雨。

水封是利用水的静压密封火炬气并隔离火炬与管网的一种装置, 它使水封罐内保持一定的水位并使火炬气能自由流出, 同时防止水封后气体进入火炬气管网。水封系统是全厂火炬系统和火炬设施可靠的防回火安全设施。其“本安”概念是在任何工况下系统必须保证水封有效。

水封在火炬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保护系统管网不产生逆燃或回火。当火炬系统可燃气压力过低、排放速度小于火焰传播速度或火炬气中氧气含量过高等工况出现时, 在火炬及其系统管网中会产生回火或闪爆, 这时水封将起到逆止作用, 防止火焰继续传播, 保证放空管网乃至上游各装置安全。

维持管网正压, 防止空气进入管网。高温火炬气排放停止时遇到暴雨, 管道内气体温度骤降或在排放的火炬气温度降到某种组分的相变温度时, 火炬气体积急剧变小, 管道内会产生负压, 如果没有水封或水封的水量不足, 则会导致空气由火炬头进入管网系统;还有一种情况是大气压在高程差作用下, 小于空气密度的排放气体处于缓慢流动或不流动时, 水封罐至火炬头出口的管段中会处于负压状态, 如果水封的水量不足, 则可使整个排放系统出现负压, 负压可导致空气从管道或设备的腐蚀空洞进入管网, 造成安全隐患。

作为压力控制设备, 为保持整个放空系统不出现负压工况, 不同密度的排放气体对水封高度的要求不同, 如密度大于或等于空气密度的放空气体充满火炬筒体时, 水封罐内不存在负压, 这种工况下的水封高度只需满足管网维持正压要求;对于放空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工况, 需要适当提高水封高度[2]。

3.1 水封阀组不能代替水封罐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通常在水封罐前的放空管网上引出一个支线, 送往气柜和压缩机, 回收正常生产过程中或小事故引起的小量排放。而放空管网中的压力越高, 回收的气体越多, 这就要求水封罐的水封高度足够高。水封高度增加太高, 在装置事故放空时水封不能及时撤到装置要求的背压, 整个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 设计出了多种水封阀或水封阀组, 拟取代传统的水封罐。

水封阀组和各种水封阀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正常生产时能够将水封提到较高的水位, 提高了系统的背压, 使得可燃气体进入气柜更加容易, 且能够更多地回收火炬气, 提高经济效益;在装置事故状态下, 水封阀组或水封阀能够在几秒钟内撤除多余的水封, 能使装置顺利放空。问题是, 为了尽快撤除水封, 水封阀组的水量较少, 在装置大量放空时, 罐内的水被带走, 不能马上建立起有效水封, 因此防回火功能消失。

3.2 水封系统设计要点

水封系统应该设在分液罐和火炬之间, 尽量靠近火炬。水封距离火炬头越近, 火炬回火爆炸时的体积空间越小, 对系统造成的破坏就越小。

水封罐的设计压力。根据化学计算, 理论上烃类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发生爆炸产生的压力为气体压力 (绝) 的7~8倍, 实验证实甲烷和乙烷密封空间的爆炸压力分别为0.66 MPa和0.68 MPa[3]。绝大部分火炬水封罐操作范围在0~34 k P (表压) 内。火炬发生爆炸通常是发生在排放结束时, 此时水封罐内的压力接近常压, 同时考虑到设备设计的许用应力与金属的强度极限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规范中规定水封罐的设计压力应大于等于0.7 MPa[2]。

3.3 水封高度设计

水封高度取决于水封的目的。用于回收火炬气的水封系统, 建议采用可靠的水封阀组加水封罐的流程来实现水封保护。利用水封阀组水封高度维持回收火炬气的压力, 水封罐防止系统回火和产生负压。

首先, 水封高度应确保排放气体在装置事故排放时能冲破水封排入火炬;其次满足排放系统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有效阻止火炬回火。对于燃烧速度快, 如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等极速燃烧特性介质火炬气, 应适当增加水封高度, 水封高度应≥300 mm;对于火炬气密度≥空气密度的工况, 水封高度应≥150 mm;而火炬气密度<空气密度时, 水封高度应≥200 mm[2]。

另外, 为防止水封罐前的管道由于高温工况遇降雨, 管道内气体产生骤冷, 导致整个管网出现负压, 规范要求水封罐内应有足够的水量, 有效水封量应至少能够在放空总管产生负压时, 满足水封罐入口立管3 m充水量。

为了保证水封罐内的有效水量, 设计时要使水封罐具有一定的分水功能;同时要保证水封罐内气体水平流速不超过临界速度。

还有一种工况设计时必须考虑, 就是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100℃时, 排放的气体会使水蒸发而减少有效水封的水量, 这时自动补水是保证水封罐有效水封的实用方法。

3.4 水封罐的补水设计

水封罐在任何状态下都必须保持水封有效。一般要做到两点:一是正常工况下, 保持水封罐常流水。水量可通过限流孔板限制, 流量为U形溢流管自流能力的50%。二是在事故状态下, 水封罐应设低液位联锁自动补水措施, 保持水封的水位。

3.5 溢流管的设计

溢流管除了排出水封所需多余的水外, 还应有撇油作用, 一般设计成U型。在没有火炬气放空的情况下, 水封罐内的压力为火炬筒体内物料自重产生的压力或者是由于密度小于空气的火炬气产生的负压。为保证最大排放量时溢流管不与大气直接连通, 规范要求溢流管的水封高度应大于水封罐内气体空间的最大操作压力的1.75倍。

4 燃烧系统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排放气通过火炬头时能够燃烧。长明灯长明是此系统“本安”理念的重要保证。

火炬系统的排放气具有不确定性, 时间不定、排放量不定、排放介质性质不定等。同时要求整个系统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够随时点燃排放气。自动点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可以节省长明灯常燃的燃料气, 但是电子的东西总是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任何一个自动点火系统都不能保证100%的点火成功率, 而长明灯时刻长明, 全天候, 是最可靠的选择。

长明灯要采用清洁燃料气, 有条件可以用天然气作为点火源。采用炼厂高压燃料气时必须经过脱硫处理, 且点火设施前应加过滤器, 避免长明灯管道和长明灯节流孔板堵塞, 同时实现清洁燃烧。

燃烧系统是火炬设施的核心。主要包括火炬头、点火器、密封器、助燃消烟等辅助设备。

国内外火炬头的形式很多, 结构复杂, 各有特色, 关键点是能够使排放气充分燃烧。一般情况下, 全厂紧急事故最大排放工况火炬头出口的马赫数应小于等于0.5;无烟燃烧时火炬头出口的马赫数宜取0.2;处理酸性气体的火炬头出口马赫数宜小于或等于0.2。其它辅助设备应根据需要配备。

点火装置是火炬安全运行的关键。火炬系统应配备可靠的点火控制系统, 要有远程高空自动点火、远程高空手动点火和地面传燃式点火等多种点火方式。

5 结语

火炬设施是石化厂处理全厂可燃气体排放气重要的安全环保设施。火炬排放气具有时间不定、排放量不定、排放介质性质不定等诸多不确定性。整个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是全厂各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石化厂火炬系统的本质安全设计理念和措施应得到贯彻和落实。

摘要:火炬是石化厂处理全厂排放可燃气体的重要的安全环保设施。整个火炬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是全厂各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和满足环保要求的重要保证。目前, 火炬系统设计中使用了许多自动控制, 自控仪表的失灵会给全厂带来安全隐患。火炬系统“本质安全”设计理念是解决全厂火炬排放气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重要保证。对石化厂火炬系统中主要的三大系统“本质安全”设计提出了应采取的设计方法, 对今后同类设计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火炬系统,“本质安全”设计,火炬气,分液罐,水封罐,水封阀,长明灯

参考文献

[1]王松汉.石油化工设计手册第4卷工艺和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SH 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

实现本质安全的三大工程 篇5

目前我国企业在实现本质安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责任主体缺失。在我国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中, 许多事故的“病症”都是管理混乱, 人浮于事, 管理人员玩忽职守, 操作员工粗心大意。但“病根”却是责任缺失: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自己的责任区在哪里。这种责任的缺失具体体现在:领导者是重大事故的负责者, 企业出了重大事故, 领导者就是第一责任者。各级管理者对“直线责任”理解不到位, 平时企业的安全工作主要还是安全管理部门及其人员负责, 隐患分析工作仍由安全部门组织牵头, 安全监督负责现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属地主管, 缺乏属地意识。

2.安全文化缺乏内化。安全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自然本能、严格监督、自主管理、团队管理。就整体而言, 我国企业大多还处于安全文化发展的严格监督阶段的早期。虽然企业已制订和实施了非系统的安全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章制度, 但制度的执行一般都不是自觉的行为, 大部分情况下, 员工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是被动的, 需要依靠各级管理层的严格监督和考核来推动。安全没有作为企业经营核心价值之一, 仍旧将安全看作是“工作任务”, 未将安全作为“价值观”来看待, 为了安全而做安全, 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将安全和生产作为互相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 未很好理解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3.安全生产忽视预防。我们只是把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叫做事故, 而把如碰撞、滑倒、划伤、违反禁令等等不仅不作为事件来处理, 更不会作为事故。在事故的管理方面, 目前还停留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大张旗鼓的教育警示阶段, 还没有上升到事前分析预防阶段;在事故调查方面, 侧重于责任和处理, 没有形成长期的事故统计研究制度, 不注重原因分析和预防。这种“救火”重于预防的观念是我们的安全管理落后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 我们很多装备设施存在缺陷和问题, 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屡见不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落实安全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本质安全管理的灵魂是什么?“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以毋庸置疑的口气说了两个字:责任。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可以忍受一段时间没有利润, 不见效益, 但是绝对无法忍受一个时期安全事故不断。因为, 企业每时每刻都不能摆脱自己的社会责任。责任问题是管理的牛鼻子、金钥匙。落实责任是一切管理的核心, 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不二法门。对于安全生产来说, 责任就要细化到“丁是丁, 卯是卯”的程度。比如, 在安全管理体系确立的情况下, 管理人员的责任就是尽职尽责地履行安全管理制度, 将执行力传递到基层和每一位员工, 将监管落实到位, 不留死角。而对于岗位员工来说, 这种责任就是将“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 把安全生产变成自觉、自动、自发的行为;一丝不苟地按安全规章制度操作, 不放过一颗松动的螺丝、一处运行的疑问等等。安全是最高领导者的责任, 还要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在杜邦, 没有专门设立安全官员, 安全是管理层的责任, 由工厂的最高领导人来负责。这种理念是在200年前形成的。杜邦创始人E·I·杜邦从法国来到美国生产火药时, 把家安在工厂里面, 以表明对安全承担责任。现在, 杜邦的领导人已经不住在工厂里了, 但是这种理念却继承了下来。它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是其部门的安全责任人, 而且整个公司和各个部门的安全表现与CEO和部门负责人的经济利益及升迁直接挂钩。杜邦坚信“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 从最高决策者到第一线的生产人员, 都必须积极参与。据了解, 杜邦全员管理的目标不是在出事故的时候追究责任, 而恰恰是在事故没有发生之前如何将每个人预防事故的责任落到实处。

第二, 培育安全文化, 提升安全意识。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1931年调查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中发现, 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预防的范围, 是不可预防的, 而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其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 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0%。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由于人的不当操作引起的, 所以98%的事故是由人的因素引起的。可见, 实现本质安全, 人的素质即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更为重要, 文化建设是解决素质问题的根本手段。目前, 许多国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已经进入安全文化阶段, 让人们自律自觉实现安全, 这也是现代化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一直以来, 以什么载体、什么方式来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中, 一项最为有效的实践就是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它是将本人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安全、环保和健康方面的典型经验、事故事件、不安全行为、实用常识等总结出来, 在会议、培训班等集体活动前进行宣传, 从而使教训、经验、常识得到分享、推广的一项活动。通过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使大家把关注安全当作一种习惯, 从而形成了“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 能分析和总结事故教训, 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安全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安全经验分享,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传统意识中人们习惯把好的、成功的做法叫做经验, 把不好的、失败的做法叫做教训。事实上, 这种教训是安全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但是,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都愿意介绍好的、成功的经验, 而不愿意把不好的、失败的教训等负面经验告诉大家。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带头, 全员共同参与, 这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也是开展安全经验分享的强有力的保证。

本质安全原理 篇6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有规律可寻的,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持续、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操作规范、设备完好有效、环境舒适友好,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要性

通过统计,中国兵器行业1999年7月-2009年6月,共发生的165起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死亡事故58起,死亡94人,重伤事故107起,重伤150人,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分析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陷造成了事故隐患到事故的转变。总之,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化程度,刻不容缓。

三、相关术语

1.安全源头,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工艺设计、环境和管理制度等。

2.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六大基本途径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可遵循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严把物资采购,确保物资符合要求;完善工艺技术设计,源头控制安全风险;持续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降低职业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培训是基础。毫无培训就上岗,刚刚上岗就出事,这样的悲剧就像死循环,重复上演。唯有培训到位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开展安全培训,首先是一个理念的输出。就是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时时处处灌输给每个员工,决策时最先考虑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只有每个员工都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他要打交道的设备或者物品有什么危险,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2.加强基础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在项目建设前期,要对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进行方案的充分论证,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工艺设备,对影响安全的环节提出解决措施;施工阶段,要严格执行初步设计等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防护设施,且保证设施的质量;验收阶段,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试运行存在的问题全部解决,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实现安全隐患不遗留。

3.严把物资采购,实现物资符合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采购的危险化学品、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劳动防护用品等,企业采购部门要对供货商的安全资质和执行标准严格审查,符合工厂使用要求,对进厂的材料、设备做好进厂验收。在日常设备使用中,要对危险性大的特种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定期排查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和重视员工提出的各项合理化建议,积极对设备进行合理改造,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

4.加强工艺设计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在科研试验的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工程设计等阶段,都应当将安全管理要求纳入其方案当中,组织专门安全评估或评审,分析论证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对科研试验相关重大危险源设施、设备制订有针对性地专项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在设计工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艺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事故风险,编制可行、合理的工艺规程和技安守则,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避免事故;工艺技术资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实现工艺的本质安全。

5.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员工生产工作所处的场所,其对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通风、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是否超标,工作环境的照明、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工作环境保持安全、整洁,会使员工在工作时心情舒畅、精力集中,降低工作中发生误操作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了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软环境”是指通过强化安全理念灌输,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增强,降低职业危害程度。

6.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自上而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三级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健全完善考核体系,严管重罚,加大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从管理上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五、前景展望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的过程,企业要从抓“本质安全”六大要素入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监督考核,严肃责任追究,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思维和方式推行本质安全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参考文献

[1]王默.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建筑企业本质安全经济分析 篇7

建筑企业的安全观是随着建筑企业制度和建筑企业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也可以说这是安全观这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传统的建筑企业理论——即古典建筑企业理论通常将建筑企业的制度 (包括安全观) 外生化, 人在里面是被动的生产要素。因此, 与此相对应的传统建筑企业安全观强调的是禁止、服从、被动性、后发性、事件本身以及共性。这种安全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

1、禁止。

否认人的本质需求———安全, 突出对人的限制, 而忽视了系统、制度、物等方面协调统一的因素。按照经济学中经典的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 禁止的缺陷在于由于剥夺了人的参与需求, 从而对人的激励不足。

2、被动和后发。

现行的规章制度大多起源于对已发事故的分析归纳提炼,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条条规程血染成”。这样就使得规章的形成和落实总是被动地滞后于事故的发生, 而事故的发生才是我们禁止的目的, 没有体现安全事故预防为主的要求。安全的目的被异化为单一的对制度的遵守。

3、事件本身。

忽视了对安全问题全局的深度思考, 就事论事, 使得安全管理缺少了前瞻性, 如同“救火”一般, 只能疲于应付。

4、共性。

重点体现在制度、教育和管理形式上。比如, 所有的职工手捧相同的教材参加一样的培训, 一年如此、年年如此, 枯燥乏味。而诸如工作环境、人员身体心理等方面变化而产生的安全特殊需求被漠视。

然而, 随着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和建筑企业理论的创新———特别是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理论 (如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 建筑企业被看成是一个团队生产, 在这个团队里面各种生产要素 (包括机械设备等物) 都是被雇用的生产要素, 都存在着合理安排生产,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利用率的团队生产问题。而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建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筑企业家的有限理性已成为共识。

二、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的定义

所谓本质安全, 本来是一个形容电器设备的定语。顾名思义, 本质安全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肯定安全”, 为什么肯定安全?因为不存在危险因素。

三、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的构成要素

1、设备和机具的本质安全。

即选用的设备既要考虑其生产效率, 又要考虑安全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剃须刀”理论, 传统的剃须刀刀锋暴露, 需有具备一定经验的理发师操作, 极易划破脸部, 后来在刀片两边安装上夹具, 操作变得简单, 对人的伤害程度受到限制, 但稍不注意仍有造成伤害的可能, 现在的电动剃须刀, 刀片外加上细致结实有弹性的安全网, 刀片与皮肤之间有隔层, 很难划破皮肤, 既是“傻瓜型”又是本质安全型。如果职工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都具有这种性能, 就可以弥补人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2、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

即生产场所设计确保职工的安全, 在空间、气候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可以描述为“桥”理论, 过独木桥人很容易掉下去, 全凭技巧和胆量、运气, 如果是现在的桥面宽阔、护栏高大的钢铁大桥, 行人不必小心翼翼, 不论是跑还是跳也不会掉下去。

3、人员的本质安全。

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 即有想 (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会 (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 、能 (能遵守制度+能创造安全环境+能正确操作设备) , 要加强培训和思想法治教育, 提高职工素质。

四、建设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的关键———本质追问

1、什么是本质追问。

本质追问, 是对现行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本质反思和评估的结果, 它立足于系统, 强调以联系的、整体的、细节的思想路线去认识解决建筑企业安全问题, 形成于追问。这一理念突出代表了本质安全型文化的特色, 即把安全管理的过程与目标融为一体, 是一个不断趋近目标的过程, 也是由许多过程累加的目标。它有如下特点:第一, 本质追问立足于人的主动思考。追问的程度愈大, 人的思考判别的力度也就愈强。而在追问中不断锤炼提高的思考能力会使得下一步的追问具有更高的质量。第二, 本质追问强调以系统为平台。本质追问可以由任一安全元素点导入, 但又绝不仅限于一个点或若干点, 它的基本平台是建筑企业系统, 包括人、物、制度和实物系统相互交融的大系统。其广阔的运行空间使之不会步入传统安全管理的死胡同。按其理念指导, 任何状态下都会有新发现、新追问、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这些发现、追问、解决问题, 均因基于大系统平台产生而具有相应的高度, 这一高度又因其对系统的总揽程度而处于动态上升之中, 促使整个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的建设呈现递进性。第三, 本质追问强调“系统分析”, 应用“冰山理论”或20/80规律。第四, 人在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建设的诸影响因素中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地位。系统追问据此提出本质安全之人的构成要素。

本质安全之人=想 (安全意识) +会 (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 +能 (安全设备+环境+制度)

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 要求全员的认同和参与, 要求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本质追问的功能

第一, 本质追问引导着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建设。其思维流程概括如下:创建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与以前的创建安全建筑企业最明显的区别→本质→本质→最根本的、最原始、最难以改变的→怎样才能做到本质→做本质的事→哪些是本质的事→本质安全最后达到怎样的效果……系统追问的结果, 在职工中有了各自对本质安全表述方式不同, 但却极其趋近本质的过程。

第二, 本质追问推动了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建设的实践。本质追问作为本质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 表现在其思维方式, 具有突出的实际操作意义, 使管理者有了更明确的系统改进的目标。

第三, 本质追问是本质型安全建筑企业的本质要求。实现本质安全就要在安全管理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现象抓本质。而本质追问则科学地提出了有效的安全事件的分析方法和精力分配办法。

五、总结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下一篇:微电解杀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