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

2024-09-26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共7篇)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 篇1

动漫产业园区是动漫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动漫产品的研发、制作、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等方面[1]。园区产品的研发生产需要大量的智力、知识、技术、资金等投入, 且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市场收益难预估、短期无法盈利, 仅依靠单一的生产经营路径, 将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

在动漫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融合政策的影响下,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动漫旅游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 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始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动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园区从旅游领域方面呈现出多维的新价值, 这些新价值让企业从中发现园区新的发展机遇———园区的景点化发展。因为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周期长、生产时间短、收益快等优点[2], 能够与园区动漫产品的运营形成优势互补。在产业融合背景下, 园区通过景点化的发展, 让旅游业和动漫产业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将有利于促进园区向多元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动漫全产业链的构建, 弥补园区一元产业结构的发展缺陷, 推动整个园区协调、持续地发展。

一、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理论模式

(一) 动漫产业园区景点业价值链形成

从动漫与旅游两产业融合的起始阶段来看, 一些先行企业将旅游与动漫两产业价值链上可融合互动的价值活动进行划分和解构, 让两产业对应的价值活动进行衔接互动, 即动漫企业在其产业价值链上横向拓展出旅游服务环节。经过融合后的价值环节聚合了两种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功能, 表现出两种产业价值。由图1可知, 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园区的动漫素材是非常有特色的资源, 是园区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的根源, 动漫企业将其进行挖掘、整理和评价之后, 可使之成为吸引力强、价值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性旅游资源。动漫企业可以将动漫设计理念、创作技术和数字媒体、多维空间技术等, 运用到园区的旅游活动设计和旅游物质环境开发中, 培育出旅游价值。这标志着园区景点化的萌发。然后, 动漫与旅游的产品及衍生品通过各自的营销系统, 进入消费市场并通过交易来实现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在上述过程中, 企业结合自身价值活动, 对动漫与旅游两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整合甚至创新, 重构出新的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重构过程实质上就是园区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新价值链中的消费环节, 即园区动漫旅游产品交易环节, 是新价值实现的开始。

(二)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式

1.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形成

动漫产业园发展旅游初期, 其旅游活动主要围绕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展开 (以下简称“动漫产品”) 。作为动漫创作的主要基地, 动漫产业园区是漫迷心中向往的“朝圣之地”, 可吸引其到园区中参观动漫产品的制作生产线, 了解动漫角色是如何创作的, 感受最新的动漫网络游戏, 选购最新生产的动漫衍生产品。因此, 从地域空间和价值功能角度来看, 动漫产业园区和景点是可以重叠的, 即二者在市场上相互联系, 并以市场为“融点”开始了产业间融合, 产业园中的动漫旅游开始萌发。从旅游产品交易的角度来看, 动漫企业和动漫旅游者作为交易主体, 动漫旅游产品作为交易客体, 动漫产业园区作为交易平台,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漫产品交易系统 (图2) 。实质上, 图1中新价值链在融合形成消费环节的同时, 就形成了该动漫产品交易系统。

2.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型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形成与实现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多维价值阶段。旅游市场的消费水平不高, 并且还没有漫迷对动漫产业园产生动漫旅游需求。此时, 动漫产业园对游客来说没有旅游价值, 对园区内的动漫企业来说也只是动漫作品的生产空间, 被赋予文化价值的动漫作品才能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

第二阶段:多维价值潜伏阶段。漫迷们在上述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之前, 受动漫产品中文化价值的吸引, 已经对动漫产业园产生了旅游需求, 此时动漫产业园区对漫迷们具备了旅游价值。“漫迷需要入园体验最新的原创动漫”是动漫企业基于对动漫旅游需求结构的把握, 该体验活动在交易系统生成前的开发中被赋予动漫文化内涵。动漫产业园的企业只有在交易系统的运作过程 (即旅游产品交易过程) 中才能获得旅游收入。

第三阶段:多维价值实现阶段。动漫产业园区形成了依附动漫产品生产线的旅游发展模式, 即动漫产业园区开展的是以动漫产品为中心的体验活动, 通过赋予动漫体验活动的“文化价值”吸引游客, 并在接待动漫迷的过程中, 实现游客的“旅游价值”和产业园企业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来看, 动漫产业园区赋予系统内不同主、客体的不同价值的特征就是其“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多维价值”, 简称“动漫产业园区的多维价值”, 如图3所示。正是因其多维价值的存在让动漫产业园景点化成为可能, 而其多维价值必须通过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运作才能得以实现, 即由潜在的多维价值转变成实际的多维价值。多维价值的实现推动了动漫产业园景点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 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耦合模型

1.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

从游客与动漫产品两者关系来看, 文化价值是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耦合的源头。园区的旅游价值是由于动漫产业园中最新的原创文化能对漫迷们形成吸引力, 吸引漫迷们入园围绕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旅游体验, 所以园区的旅游价值是由动漫产品中的文化价值衍生而来, 是文化价值在旅游领域的附加价值的表现。游客在享受动漫产业园产品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是对动漫产品文化价值及园区旅游价值的认可。因此, 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游客的旅游价值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并形成耦合关系。

从游客与企业两者关系来看, 园区企业的经济价值是由游客在园中为其所获旅游体验价值付费而得, 是由园区的旅游体验价值转化而来。当入园游客达到一定数量以后, 企业会将经济价值中的一部分投入到旅游价值的提升中, 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条件, 即一部分经济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具体而言, 企业通过所得旅游收入的数量来判断园区之于游客的旅游价值的效用, 来选择对园区旅游活动的经济投入量。若旅游价值的效用大, 则旅游收入也相应较大, 企业会用经济收入来支持动漫产业园的旅游发展;若旅游价值的效用小, 从中赢利不高, 企业可能会减少对园区旅游的资金投入, 甚至不投入或者不再发展旅游。这就形成了旅游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耦合关系。

从企业与动漫产品两者关系来看, 园区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是由企业将旅游收入作为一部分创作资金来打造的, 包含了企业的经济价值所转化的那部分。而园区企业的经济价值是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在旅游领域实现其附加价值的结果。这就形成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耦合关系。

动漫产业园的多维价值中若有一种价值消失, 则其他价值也不能持续存在。当多维价值同时存在时, 价值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甚至逻辑依存 (见图4) 。

2.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耦合的基础

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为动漫园区多维价值提供了耦合的机会, 并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维价值耦合的需求基础和供给基础, 并以旅游产品交易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

具体而言, 动漫市场中漫迷出于对原创动漫文化的精神追求, 进入动漫产业园体验最新动漫文化, 而漫迷们的这一行为表现说明了他们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生部分, 也显示出动漫市场向旅游市场的渗透。对于游客有入园体验动漫文化的需求, 仅是企业对旅游市场的初级判断。园区要想从旅游中长期受益, 就需要考虑游客入园想要什么样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和体验活动。

园区企业顺势接待入园游客, 提供以动漫产品为核心的相关体验活动和服务, 形成初期的旅游活动。在动漫旅游的随后发展过程中, 园区逐渐趋于专业化的旅游供给将让园区形成专业化的旅游体验平台, 这一平台将提供比园区旅游发展初期更丰富的旅游活动。

由于多维价值具有经济属性, 园区的旅游产品交易系统才能在交易主客体的作用下生成。企业、游客、动漫产品 (或旅游体验平台) 在交易系统中进行价值交换、各取所需, 让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交易系统的运行让多维价值在耦合关系中持续相互作用, 推动园区景点化的进程。

总的来说, 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式和耦合模式构成了多维价值的理论模式。其核心是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构成与变化规律。

二、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的形成

(一) 动漫产业园区的旅游价值

现今的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态势, 旅游者希望体验到新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其追求新异事物的心理。动漫产业园区凭借其个性鲜明和不断创新的动漫资源, 开发出本园的旅游“创意品”, 并让旅游者体验时尚的动漫文化和魔幻的高科技, 从中获得深层次的动漫文化内涵和动漫文化旅游的精神享受。

依托于产业园的动漫旅游活动是动漫文化内涵一种特殊的阐述和表达方式。其中, 大多数动漫旅游活动主要供游客休闲娱乐, 其核心是特色动漫文化。在园区企业的精心设计和打造下, 动漫产业园的旅游产品能让游客在魔幻效果中欣赏、体验动漫氛围浓郁的动漫旅游活动, 感受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体验方式, 让游客的视野沉浸在动漫版的色调、造型、神态中, 让原来在动漫作品中才能出现的梦幻实物能够在现实中触手可及, 让游客的精神状态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中进入一个暂离现实生活的精神空间。

(二) 动漫产业园区的经济价值

1. 动漫产业园区直接获得高附加价值

动漫企业在获得动漫作品已有的市场认可的同时, 借助动漫资源优势开展特色鲜明、有创意的动漫旅游活动, 为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提供了一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发展基础。在旅游活动的经营中, 园区景点化的本质目的就是将动漫产业链上游的文化价值通过旅游经营的方式, 在动漫产业链下游转化出更多附加价值 (相对于动漫产品销售) 。在动漫产业的现实发展中, 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是动漫产业获利的重要手段。园区的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动漫衍生品, 能为园区集中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 即在已有的设施基础和动漫资源基础之上, 动漫产业园区将原创动漫的文化价值扩散到旅游活动中, 通过旅游活动将文化价值进行转译和延展。旅游经营加快实现了园区企业对高利润的追求, 也推动了动漫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品牌效应又作用于园区的动漫直接产品和衍生品, 使园区通过品牌化运营获得更高附加价值。

2. 园区景点化可促进园区资金周转

动漫产品有创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收益期难以预估等特点 (李美云, 2008) [1]。采用动漫产业园景点化的发展模式, 可带来大量的动漫游客, 实现园区企业盈利模式的拓展和创新, 形成“一缓 (产品生产平台) +多快 (多类型旅游体验平台) ”的盈利平台和“旅游+产品”销售的旅游体验平台盈利模式。这样, (1) 能在旅游经营中拓宽动漫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而拓宽盈利渠道, 促进流动资金快速积累, 促进原有产业运营活动及旅游运营活动的资本周转, 缩短园区的投资回报周期; (2) 能实现这两种产品的范围经济, 节约有关要素共同使用所生产的成本; (3) 能让前期创作在游客体验的同时达到宣传效果, 培育动漫作品的市场基础和品牌; (4) 能延长原创动漫的生命周期, 为后续创作争取时间。

(三) 动漫产业园区的文化价值

1. 动漫产业园区为动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撑力和动力

动漫作品的知识版权贯穿了整个动漫产业链, 即动漫直接产品及衍生品的核心卖点是动漫文化。创作能力则是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支撑力。创作能力的维持和进步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而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可为动漫企业直接和间接带来收入用以创作。所以, 动漫产业园区的景点化发展为动漫文化的创作、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一股经济支撑力。此外, 动漫产品也要遵循基本价值规律, 也必须以市场为基本取向, 所以其重要动力来源于市场的评价。动漫产业园区的游客数量分别说明了动漫市场的认可和旅游项目受欢迎的程度。动漫旅游的良好发展会增强动漫企业在动漫文化创作上的自信心, 有利于形成一股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社会心理动力。经济支撑力和社会心理动力同步产生于游客, 同步作用于企业去发展和创新动漫文化, 为园区景点化形成文化支撑[3] (见图5) 。

2. 动漫产业园区实现其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价值

动漫文化在获得上述双力以后不断发展演进, 其发展创新的成果体现在整个动漫产业链上。正是由于动漫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根植于动漫文化, 动漫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预示着动漫产业园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发展创新, 给动漫旅游者带来更新颖的动漫旅游文化体验, 让动漫产业园的旅游产品有持续吸引力。

从游客角度来看, 园区内动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已经不仅仅是针对文化本身, 因为园区让游客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有新颖的动漫文化, 园区的景点化发展让游客陶醉在紧扣动漫文化主题的景观和体验活动中。游客之所以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体验效果, 其原因在于动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作用下, 园区在文化传播的平台、渠道、手段、方法、内涵、目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能有文化解读创新, 这是对园区已有的动漫文化的再挖掘、再创新、再发展。动漫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创新过程实质上是由动漫与旅游的各自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产生的, 让动漫文化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能有创新发展。

三、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的变化

(一)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变化关系

动漫产品文化价值的不断增加是保障园区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动漫作品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代表着其文化价值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对漫迷游客的吸引力大小, 决定着动漫产品所拥有的附加价值的高低。即创新的文化价值有提升, 则园区在文化方面的旅游价值就会提高, 能实现的经济价值就会增多。

园区是否能够为漫迷游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空间、设施设备, 是否能够精心设计、安排体验活动, 这都代表着园区旅游价值的大小, 决定着可能吸引的游客数量和游客的消费量, 从而决定了其从中可能获得经济价值的高低, 同时显现出原创动漫文化价值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即园区的旅游价值提升, 带来的经济价值就会增加, 并以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方式促进文化价值的创新。

在旅游经营中, 企业所获经济价值的数量将影响着园区旅游价值的提升力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动漫文化再创新的支持力度。即企业从旅游活动中所获经济价值越高, 就会投入越多的经济收入提升旅游价值以及创新文化价值。然而, 企业只有在园区总运营收入大于总运营成本, 且旅游收入大于旅游运营成本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投入剩余的资金来提升园区的旅游价值。

总的来说, 在多维价值的变化关系中存在“马太效应”, 即多维价值中有一种价值在增加, 则其他两种价值也会相应有所增加;若有一种价值在减小, 则其他两种价值也会相应地减小。所以, 园区应该在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两方面进行提升, 这样才能让园区的旅游活动有良好的运营前景。

(二) 景点化过程与多维价值耦合关系的变化

景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有明确的管理界限的场所或者区域。景点仅在规模上比景区要小, 其他方面都和景区一致, 所以本文用景区的定义来理解景点的含义。从旅游者角度来看, 景点有三个关键是所必须具备的, 即景点应该在功能、空间和管理上满足旅游活动的发展要求。所以, 景点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功能、空间和管理上向景点的要求演化的过程。

在动漫与旅游产业融合之前, 动漫产业园区仅作为动漫产品的生产空间, 在两产业融合后的初期, 少量的漫迷入园观摩, 让原来的生产空间也成为了旅游空间。两种功能和空间重叠在一起, 而生产空间仅能开发出依附于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 即生产空间仅能依靠动漫产品的生产交易活动发展旅游活动, 并且游客体验的内容、方式、模式等都较为有限。也正是由于这阶段所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较为简单, 所以企业仅需增设几个专岗或一个小部门就可以管理好园区的旅游经营, 无需对现有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和改动。在园区多维价值耦合关系中 (图4) , 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能为游客的旅游价值提供文化内涵上的支持, 即图6 (b) 中的生产空间和旅游空间提供文化支撑。此时, 企业从旅游中所获经济价值的数量还不足以让企业认为有投资打造旅游空间的必要, 即不具备为旅游空间提供经济支撑基础。

随着游客进入数量的增多, 仅供生产之用的生产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发挥更多更好的旅游接待功能, 可能还会影响原有的产业活动。同时, 生产空间仅能提供简单的观光和参与功能, 不合时宜且不能持久发展, 园区还需要提供其他类型的体验模式、体验功能来迎合市场趋势, 这需要大量的空间和设备的支持才能较好地实现。由于动漫与旅游两产业的融合, 能让园区形成多种旅游发展模式, 这些旅游发展模式都是以最新动漫文化为核心, 不一定只与动漫生产线 (动漫产品) 有关, 因而有些旅游发展模式不依赖于生产空间, 而需要在园区中开辟出新的空间。由于以上三个原因, 园区的生产空间与旅游空间在功能和空间上的重叠出现了矛盾。然而, 仅以动漫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为吸引力, 且仅通过新的动漫文化价值来实现游客的旅游体验已经解决不了上述矛盾。此时, 大量涌入的游客让企业获得不少利润, 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 企业将投入盈利资金打造旅游空间。旅游空间的文化支撑基础和经济支撑基础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 (图4) , 即旅游空间的服务水平、设施设备、空间与氛围等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园区所形成的旅游空间在规模、功能、质量、效应、地位等方面逐渐凸显。在此过程中, 园区要对日趋复杂和重要的旅游业务进行管理, 就需要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与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来满足景点化所需要的专业化管理。这样, 原先由充满文化价值的生产空间所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现在变成了由逐渐专业化的旅游空间来提供, 旅游发展模式由单一逐渐丰富, 两种空间和功能进行着相对分离 (图6 (c) ) , 园区的多维价值及其耦合关系发生了变化。新的旅游空间不仅被赋予了原创动漫的文化内涵, 还有一些专门的设施设备、人员等来提供旅游体验服务, 所以园区旅游空间的文化价值、游客的旅游价值、企业的经济价值形成了新的耦合关系 (图7) 。

(三) 多维价值的新耦合关系与景点化完成

在多维价值新的耦合关系中, 旅游空间在吃、住、游、购、娱等方面都体现出文化价值, 游客在旅游空间中进行点滴地体验, 从旅游空间各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中慢慢地获取自身所需的旅游价值。由于游客在获取旅游价值的过程中, 会选择自己认可或喜欢的某部分文化价值, 所以旅游价值涉及到对文化价值的认可度。游客所获取的旅游价值越多, 需要向企业支付的费用也会越多, 企业从旅游空间中所获经济收入越多, 企业就越有兴趣投入资金打造旅游空间并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来让游客获得更好更多的旅游价值。

在多维价值新耦合关系的持续作用下, 仅有依附于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才继续处于生产空间和旅游空间的重叠部分, 其余的旅游发展模式都在生产空间之外拓展出自己的旅游空间。并且, 相对于依附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 其余的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游客消费内容更丰富、消费周期更长、花费费用更多等优点, 这些模式成为园区旅游发展的重点甚至是主体。园区的这两种空间和功能形成绝大部分分离或完全分离。在旅游空间管理上, 园区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和部门来维持旅游业务的正常经营。从整个园区来看, 园区企业进行了业务多样化兼并, 动漫产业不仅仍具有一定的纵向结构特征 (即不少动漫企业经营着纵向产业价值链环节) , 而且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横向市场中的竞争 (即在产品及衍生品创作开发、包装、销售等方面的竞争) 。因而, 企业高层需要通过更为复杂、专业的战略管理和灵活的制度体系来经营动漫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日趋扩大的交叉市场。此时, 园区完成了景点化过程 (图6 (d) ) , 这将与动漫园区原有的生产经营形成经济与文化上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四、结语

在旅游产业融合的热潮中, 为应对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 动漫产业园区企业对动漫与旅游两产业价值链进行着解构和重构。新价值链的形成是园区产业活动新价值创造的源头, 也是园区景点化的源头。并且, 在新价值链的消费环节中, 形成了园区的旅游产品交易系统。该系统是园区景点化的基础, 通过该交易系统让园区的多维价值得以实现, 从此开始推动园区的景点化进程。动漫产品、游客和企业在园区中交易互动、各取所需价值, 让旅游产品交易系统获得运行的动力。而该交易系统的持续运行内在表现为多维价值在它们的耦合关系中相互作用, 外在表现为园区景点化的进行。所以, 多维价值在耦合关系中的互动是园区景点化的内在机理。当景点化发展要素在交易系统中积累到一定数量, 让旅游体验平台 (即交易系统的空间载体) 有质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多维价值及其耦合关系通过未变的交易系统让园区的景点化进入新的演进阶段, 最终让园区完成景点化。

参考文献

[1]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 2008, 23 (1) .

[2]赵立民, 魏敏.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 2009 (7) .

[3]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 2003, 4 (18) .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 篇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就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1]基础教育作为各级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尤为重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正确把握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正确推行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本文拟通过对教育公平思想内涵的梳理,结合基础教育自身的特性来对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所启示。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

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多维视角下的“科学”初探 篇3

每个人似乎都知道科学, 明白科学是什么, 而且都比较认同科学。但是, 详细讲来, 科学概念之界定, 正如金岳霖先生所言:“是一较烦难的事。”[1]麦卡利斯特坦言, “科学实践表明, 科学在不同的科学分支、历史时期、研究院和个体科学家中采取不同的形式。在所有这些多样性中, 还没达到可以说明科学实践的统一模型。”[2]

据考证, “科学”一词属于一个舶来词, 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Oxford Advanced Learner i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第四版增补版本中对“科学”一词有相关解释, 将其翻译过来可以这样理解:“科学, 是系统的知识, 特别是通过观测和实验得到的关于物质世界、自然规律和社会的系统知识, 以及获得这种知识的研究过程。”从原文定义来看, 科学本身既有静态性, 又具动态性。科学的静态性, 是指科学是一种准确的、系统的知识。当然, 要获取科学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探索, 在这样内外动力促使推动下, 又决定了科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其内在本身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自我否定, 逐步的发展、完善、进步。

2 科学的多维界定

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 在历史上变化多端, 而且还有一般而言的科学和科学在特定境况下所采取的特殊形式的区别。要给科学下一个完备的定义, 或者说概括科学的全部涵义和明晰确立它的边界都是十分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科学是一种多维事物, 只能从多角度、多视角来尽可能全面的认识、界定科学。

2.1 科学是从经验知识中总结的真理。

科学大体上也就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个门类。它们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包括宇宙万物、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与自身和谐发展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进行的系统化的表述。

科学是以我们所能看到、听到和触摸到的东西为基础的, 而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或者推测性的想象为基础的。梁启超从最广义解释, 把“有系统之真知识, 叫做科学。”[3]他还说过:根据经验的事实分析综合求出一个近真的公例[定律]以推论同类事物, 这种学问叫做“科学。”[4]如果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仔细的和无偏见的, 实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那么, 以这种方式确立的知识将为科学构建一个可靠的和客观的基础, 科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的累积、堆积。如果再进一步, 推理使我们从这些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到达构成系统化、抽象化科学知识的定律和理论, 而且这种推理过程是完备的, 那么, 由此产生的知识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得到了可靠证实的和客观的, 也就是具备真理性知识的潜质,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静态性科学。

2.2 科学是在摸索探索中提取的实践。

“科学是关于实在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 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的和发展起来的, 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5]科学本身不能只是建立在系统化、抽象化、准确化知识上的真理, 科学的获得需要科学研究、科学探索, 而且也需要一种标准去检验、验证科学。

过去有些哲学家把真理科学的标准主观化, 把它归为精神性的东西, 比如“以圣人之言定是非”、“以吾心是非为是非”、“以多数人是否承认定是非”等等;有的干脆说没有真理标准, 主张“此亦-是非, 彼亦-是非”, 导致真理科学标准的虚无主义。这些都没有真正解决解决检验真理科学的标准问题。由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进步, 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的另一特征就是可以经受住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明确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 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6]当然, 科学的获得过程以及科学本身都是一种实践。在现实中,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这两种关系, 是“人-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相互关系、相互渗透的两个侧面。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科学的几大类, 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的获得是不断地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实践的结果, 而它们的统一同样也是一门科学, 这是一门实践科学。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摸索探索, 在实践科学之中逐步的获取真理科学,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2.3 科学是纵横和谐状态。

科学的获得需要正确合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般而言, 科学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观察, 包括实验, 是收集材料和积累数据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描述, 是整理材料和数据获得一些经验规律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解释, 是解释所获得经验规律的原因和本质的阶段;第四个阶段就是统一, 也就是将相关规律和本质统一起来的阶段。

统一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最高阶段, 本阶段实现了将不同时期的同一领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领域的一些规律及本质统一起来, 形成一种纵横和谐理论, 这就达到了一种真正科学, 也就是处于和谐状态的科学。这种和谐科学能够解释已有实验事实, 并能遇见新事物。和谐科学的实现,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要解释旧理论科学所能解释的一切现有事实, 即将旧科学理论作为它的基础, 也是一种特殊形式, 在此基础上批判, 补充发展;其次和谐科学, 就其字面意义显然必须是和谐的, 即其各组成部分不能相互冲突, 也就是没有内部矛盾, 达到一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和睦、和谐状态。

2.4 科学是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平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 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7]同样, 科学也是在发展变化的, 处于一种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动态过程中。我们知道,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 有正确性、科学性, 其特点是在寻求对问题的答案时, 要求对其答案提出详细的说明与全面的解释, 因而科学性的认识是准确的认识, 是科学。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 现有的科学有必要适时对自己进行批判, 进行否定之否定, 进而提出新问题, 按照新的方法体系去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寻找新的答案, 达到一种新的和谐科学状态, 这样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例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论”、“日新论”, 乃至今天的“宇宙星系学说”, 且仍在发展。这样, 科学无止境, 其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 在批判否定中, 寻求平衡。只要国家存在, 科学就存在。

3 科学的特征

科学之所以难以用言简意赅的语句进行解释界定, 这与其具备的特征也有关系。

3.1 科学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

科学的产生, 就是来自于科学家的主观努力。科学的个体性、特殊性以及真理性也都由科学家的主观性而来。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历史都是由一个个科学家主观努力的过程及结果汇聚而成的。科学的主观性就是通过科学家的主观努力把“未知”变成“已知”。盎格鲁-撒克逊的认识论的最终发现是:被大多数科学家承认是科学的东西是科学的。科学家的主观努力决定着科学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科学的发展遵循着一条“异-同-异-同……”的轨迹。这也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多样性。在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 必须认识到科学家的主观性, 呵护科学家的首创精神, 允许科学家标新立异。

3.2 科学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

科学, 不是个人的偏见, 也不是许多科学家个人偏见的集合, 科学的发展是主客观的统一。对于某一科学发现或者科学观点的认同, 实质上是以科学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是更多人对先驱性发现和先驱性思想客观性的在发现和在此基础的认同, 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趋同或盲从。恩格斯说:“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8]科学的获取, 要同样需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遵循科学的内在规律。科学的普遍性、规律性, 又均都来自科学的客观性。科学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决定了所有的科学真理都不可能摆脱其自身的相对性。另外, 科学的客观性, 也决定了科学探索必须遵从自己的发展规律, 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3 科学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从科学的目的出发, 坎贝尔 (Norman Campbell) 把科学定义为“关于能够获得普遍一致的那些判断的研究。”科恩 (R·S·Cohen) 表示, “科学作为一种朝向真理的理想化的冒险, 可以被理解为描述我们社会必须追求的核心之人的理想。”奥尔森 (R·Olson) 给科学所下的定义是:“心智的活动和习惯的集合, 其目的在于致力于有组织的、普遍确凿的和可以检验的关于现象的知识之本体。”当今社会, 科学的目的性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科学的“价值性”彰显力量。对全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诺贝尔奖, 就是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作为自己的评选原则。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是国家间的国力竞争, 都把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在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中, 科学的目的性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构筑和谐社会, 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和方向。

3.4 科学具有阶段性和无限发展性。

科学的阶段性, 不仅来自于研究者自身的水平, 还来自处于评价者地位的其他科学家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当时社会环境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不管已有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多么伟大, 都摆脱不了科学阶段性的约束。所有这些又决定了科学的无限发展性, 这就需要科学家、大众以及科学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 不断地被修正或纠正。科学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也就决定了科学的局限性、不完全性、时代性和广泛性、永恒性。

从科学的原文定义、多位界定以及相关特征来看, 科学既是一种静态性知识, 又具一项动态性活动, 还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简单来讲, 科学是在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实践中达到纵横和谐状态的处于无限发展之中的真理及求真过程。

参考文献

[1]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8-9.

[2]J.W.McAllister, Beauty&Revolution in Science, Cornell UniversityPress, 1996:1.

[3]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4]张君劢, 丁文江, 等.科学与人生观[M].第1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139.

[5]拉契科夫.科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M].第1版.韩秉成, 译, 1984:4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284.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359.

多维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乡村治理 篇4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善治理论,乡村治理

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引发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解构与重塑社会公共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模式严重滞后于农村社会结构变革的要求,并且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善治理论,从多维理论角度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无疑将为完善和改进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一个良好视角。

一、借鉴“参与式民主理论”,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

(一)“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基本要义

“参与式民主理论”代表了人类社会民主治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和未来方向。人类社会的民主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直接民主制向代议制民主的转化,但参与式民主在当代则愈显其功能和优势。与相对狭小的城邦范围和有限的人口数量相适应的直接民主制曾在古希腊城邦时期盛极一时,但这种与小国寡民相适应的民主治理模式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而越来越丧失其合理性,因此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和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转化便是由一种更适应近现代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制民主。正如约翰.密尔所言“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所有人亲自参加公共事物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说,一个完善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近代以来,代议制民主就一直是西方国家政治实践领域的一种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又将一种新的民主治理模式——参与式民主——推向历史前台,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主张人民直接参与政治决定的参与式民主理论正逐渐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重要模式,甚至有人认为代议制民主将为参与式民主所取代。

“参与式民主理论”抛弃了精英治国论的行政原则,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体现了自下而上草根民主的兴起,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提高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兴趣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加强对公共权力行使和公共责任落实的监督和推动,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我国乡村自治是对参与式民主的自觉草根实践。作为我国乡村治理重要创新的村民自治,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必然选择。与传统国家的乡村自治不同,当今的村民自治置身于现代国家架构之中,是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利于为我国政治民主建立社会基础,推进党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1.要加强村民自治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村组法》并制定和实行相关配套规定,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大民主制度,实现村民自治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防止村民自治在特有的乡村政治生态和乡土政治逻辑中扭曲变形。

2.逐步提高农民对乡村治理制度设计的参与度。政治参与者不仅是制度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充分重视和吸纳农民对村民自治的意见和建议,变制度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国家强制供给为上下互动的协商供给。

3.给予村治独立的成长空间。优化村民自治的生态环境,理顺乡政和村治关系,明确界定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利义务范围,创新基层公共财政体制,实现村委会财权和事权统一,促进乡镇政权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二、借鉴“制度主义理论”,健全我国乡村治理制度环境

(一)“制度主义理论”的基本要义

随着社会制度变迁的积累和作用的增强与扩张,制度对政治生活的架构、调解和制约作用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率先提出新制度主义概念的美国学者马奇和奥尔森指出“政治制度不仅回应其据以产生的环境,而且也创造了环境。……制度创造环境的特征是把其作用的政治结果区分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在政治行为者中对选择意向(利益)的分配,对资源(权力)的分配,和以游戏规则(制度)对政治行为者进行约束。……选择意向在社会中形成并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传播,政治资源通过一些主要的社会程序在政治行为者中分配,而游戏规则或是稳定的或是通过革命性的干预获得改变并对原来的政治活动产生影响。”制度的意义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二)“制度主义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在我国总体上制度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乡村地区制度建设投入的不足和乡土制度①的逐渐沦落致使我国乡村社会的制度匮乏尤其严重,处于转型与过渡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制度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情况,“国家正式制度”与“礼治制度”、“德治制度”、“人治制度”、“宗法制度”等组合而形成了一种“多元混合制度”,而且在这种“多元混合制度”体系中“国家正式制度”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礼治制度”、“德治制度”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会产生特殊的影响,在乡村社会进行创造性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是我国乡村治理在制度框架下良性运行的保障。通过国家正式制度和乡土制度的辩证式渐进调试过程,使国家正式制度逐渐吸纳乡土制度中的合理养分,最终建立统一的乡村制度体系,并纳入国家整体制度体系之中。

1.明确国家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乡村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必须由国家正式制度予以明确规定,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知识”和民间色彩的社会关系可以依靠乡土制度来解决,对两种制度均涉及的社会关系则可以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或两者互动调适来解决,后两种情况应该发挥国家正式制度精神的指导作用,在灵活中把握原则。

2.在重视乡村社会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民间本土制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正式制度”建设,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民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保障和监督机制,规定违反者应承担的责任和对权利受侵犯者的救济途径。

3.充分发挥“乡土制度”对国家制度的补充作用。风俗、习惯等同样构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制度的构建不应只从自上而下的法律文本中去寻找,而应以乡村生活中“活着”的情与理为基础,重视乡村现实生活中的“无言之知”,关注“地方性知识”,从乡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制度中去寻找乡村制度的合理构建。

三、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夯实我国乡村治理社会基础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要义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其后不同的学者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界定,如福山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帕特南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领域并将其解释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人们是否关心公共事务、热爱公共事业、关心公共利益等构成社会资本概念的重要内容,乡野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治理绩效较好的地方恰是这些社会资本存量较为丰厚的地方,而一般所认为的政治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并没有在中国乡村治理中得到验证,实际是一些经济虽然发达但社会资本存量薄弱地区的乡村治理发展状况较一些经济虽然欠发达但社会资本存量较丰富地区的乏力,经济并不是影响乡村治理效果的最主要原因。

(二)“社会资本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集体相对个人的优先地位,主张个人对家庭和群体利益的服从,重诺守信,而‘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主要与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主要特征表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因此社会资本能轻易在中国找到理论原型和实践证明,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尤其富有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饱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的城市地区正遭受逐渐边缘化和不断消解的命运不同,其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仍是产生社会认同和确立人们行为准则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来源,因此在中国乡村治理中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要具有比城市远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更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我国乡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多元化特征。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乡村地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呈现出了混合多元的特征,传统与现代社会资本在广大乡村地区共存并总体上表现为传统社会资本丰富而现代社会资本不足。与以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基础、体现广泛社会层面的普遍信任和合作的现代社会资本相比,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社会资本如宗族、宗教势力等则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有限,其对改善乡村治理犹如一把双刃剑,同时表现出消极和积极的作用。

2.有保有抑发挥当前我国乡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培育乡村公民社会和发展农民民间组织,如支持和鼓励成立农民协会,促生和促进现代社会资本的成长。另一方面对传统社会资本进行改造,认真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发掘和宏扬其积极效用,遏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推进其向现代社会资本的转型,为我国乡村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坚实的现代社会基础。

四、借鉴“善治理论”,创新我国乡村治理的机制

(一)“善治理论”的基本要义

作为目前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理论之一,善治理论是西方国家在上世纪70年末以来为应对大量内外问题的挑战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展开的大规模政府改革运动的结果。善治理论是公民价值的回归,彰显社会自治的能力和要求,体现了国家政治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从本质上来说善治的基础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而不是政治国家或政府,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善治。从外在表现来看善治理论要求主体上、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开展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合作共治,打破全能政府的乌托邦神话,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

(二)“善治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1.在保持乡村治理中各中心之间均衡的基础上,突出各种组织性因素如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在多中心体制中责任的主要性。善治理念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和参与性的六要素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从而为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组织的责任落实提供组织和人事保障。

改革乡村治理公权力结构,归位人大和司法机关作为国家公器的权威,解决人大和司法机关两种公权载体长期遭遇“悬置”的尴尬,改变乡镇人大橡皮图章命运,重塑乡镇司法机关独立裁判者角色,为乡村治理中的诸种矛盾和冲突提供一套低成本的“定纷止争”体系,监督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和救济农民权利。

2.推进乡村治理民主化改革的进程,实现我国乡村治理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完全垄断改革的权力,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农民却被关在了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绝对权力导致腐败的铁律同样适用于改革的权力,因此要使乡村治理改革走向良性方向,改革的权力就不能由少数人把持,而应通过民主权利的扩大和公正民主程序的实施来为乡村不同利益阶层的意愿表达提供合法渠道,通过民主表决的竞争为不同阶层利益平衡的实现确立公正客观的标准,实现改革权力由上到下、由官府到民间社会的转化,使乡村治理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农民真正参与到改革中。

3.提升“信任”社会资本存量和培养合作型治理精神与文化。普特南和福山等学者认为公民信任度的下降、公共对话的缺乏、一致性行动的弱化都表明公民资本已经丧失。虽然我国村民自治推行了几十年,但国家政权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仍处于权力的中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农民的作用则日益边缘化,沦为公共管理的被动接受者,沟通的缺乏和政府私利取向的日益严重导致我国基层政权特别是两级乡村组织日益失去农民在道义或政治上的支持,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公民资本不断流失。因此,一方面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政府官员和乡村干部进行职业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另一方面应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和精神,提高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为他们承担政治和社会管理的责任提供制度化的渠道和救济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使乡镇政府、村民组织和干部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双方的理解,由此培育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和具有宽容精神的“合作型管理文化。”

4.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善治观念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诱导人们关注传统体制、民主形式、权力和工具,而且引发人们对使政治行为成为可能的新的社会合作机制的兴趣。“政府、国家和市场一样也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对有效的民主政府和良性运转的市场体系都是必要的,”因此善治理念主张打破“全能政府情结”,建立国家——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三维立体治理结构,三者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物。一方面实现乡政与县政的制度性分权,提高乡镇政府自治化程度,改变其对县政的过分依赖,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另一方面实现村治与乡政的制度性分权,提高村治的自主化程度,改变其对乡政的过分依赖或对立,在发展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民与政府中介组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农民与市场间的中介组织,逐步发展农民协会等政治性农民组织,于此基础上在乡镇和村一级均构建多元的民主合作机制,扩展乡村人民民主参与乡镇与村公共事务的渠道,使之有足够的政治权利参与到乡镇与村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诸多层面和各种事务当中,达成社区治理的全面、积极和有效的合作。

总之,传统由政府垄断和独占公共权力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的不合时宜而失去了合法性,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日益彰显其活力与作用、乡村公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背景下,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正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初步显示出特点和优势,成为完善我国乡村治理、走向乡村善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

[2][A]March.J.G and Olsen.J.P (1989)-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162。

[3]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J].转引自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4。

[4][美]弗郎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共民社会与发展[J].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2003(2)。

[5][美]罗伯特·普特南:是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英]肯尼斯·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A].转引自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80。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8][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0-42、153、204。

[9]马宝成:乡村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浅谈多维视角下的教师培训观 篇5

一、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一方面是指将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专业人才进行培训, 这就需要培训单位按照相对专业的标准, 以专业的组织形式和讲解策略进行培训。教师进行培训是对其专业发展进行提升, 是对其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经验的完美融合, 是对个人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培训应更加注重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引导, 促进培训教师在个人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还可以掌握如何进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毕竟教师的本质工作是培养优秀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训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呈现, 引领教师发散思维, 思考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多角度思考学习者特征。

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另一方面是指从专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的短期、集中、报告式的培训其本质是强制性行政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2]行政化的培训体制, 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培训机构, 会因其自身的行政性和垄断性导致培训过程的形式化和教师培训公信力的弱化, 在整个教师培训的过程中, 在教师培训的综合管理上, 在教师培训的结果上都会远远偏离初衷,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来为什么教师培训越来越流于形式, 为什么教师培训质量提速缓慢以及教师对培训能否真的促进自身发展不断质疑的原因所在。标准化的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师和培训讲师的双向信息交流, 更是整个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结果。

二、从学生角度看待教师培训

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但是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教师本身就是作为一名学生进行学习, 所以在教师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为了让教师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培训, 如何进行培训, 教师培训要让教师明确长期进行培训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是为了能立竿见影, 立马看到成效, 教师此时也是学生, 教师最初的关注点是“如何教学”, 而此时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会需要 “何种教学”。教师在定期的培训中将自身长期的教师角色进行适当调整, 由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转变, 更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任何培训都应该事先了解培训对象, 同样教育教学也需要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不能正确把握学生需求和学习者特征, 盲目进行知识传授最终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培训是为了让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更加清楚了解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 把握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三、从学习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培训”说到底也是一种学习, 教师培训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学习, 它是对作为具有强烈求知欲的教师学习潜能的激发。在教师培训中, 教师是作为具有成人学习特征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的, 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和学习经验, 对事物具有较好把握能力。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以发散的思维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应充分考虑教师学习需求, 掌握教师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了解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关切点, 深入剖析, 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 提高教师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欲望。所以这个时候培训讲师就不能以单纯的 “讲师”身份存在, 而是以促进教师潜能激发的引导者存在, 提高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师在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等方面急需加强, 但是教师培训不能仅限于形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 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周期性的培训, 而教师培训首要任务应是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 从多维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关键词:多维视角,教师培训,观念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

[2]李瑾瑜.论多维视野中的教师培训观[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2) .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 篇6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冲击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下,股东地位和利益被凸显,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已不局限于单纯考虑“股东”利益,更多地需要平衡“相关利益者”利益,如股东、管理层、债权/务人、员工、供应商、顾客,以及社会公众等。这也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挑战,尤其是“社会责任观”被越来越重视,众多丑闻都将矛头指向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冲击

财务管理主体从传统的单一企业法人,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知识经济下的企业间互相控股,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变得模糊化;电子商务日益推广,虚拟公司兴起,往往承担短期的战略联盟之后,又相继淡出合作市场,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变得虚拟化。

(三)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冲击

1. 投资活动。

由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无形资产的大量储备。知识资本作为核心竞争力,衍生出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独家代理权等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由此,财务管理的投资分析,也需要把重心转移至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包括加大研发费用的开发比重,以未来收益作为分析重点;人力资本的管理与吸纳考量。

2. 融资活动。

知识经济下的知识资本筹集上升为企业筹资管理的重点,替代了物质资本时代。知识资本可以使得企业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提升企业价值,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管理。此外,新型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具的衍生品,都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拓宽了筹集的方式和范围,合理运用并达到资本结构最优,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3.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的表现深入各个经营领域,与企业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也不可能任意变现,高效地管理和协调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下必须慎重考虑的方面。此外,传统地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产品定价方式转变为知识产品中依据产品和服务中所含的知识量来衡量。

(四)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冲击

经营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早已拓宽了空间,电子商务的平台更是使得许多传统商业运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转为网络平台下的虚拟空间。网络市场、网上银行、电子交易支付等运作方式的便捷和费用的低廉逐渐被消费者认同,但财务管理主体却面临着的随之引发的货币风险,也使得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二、企业财务创新管理多维视角

(一)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和社会目标。知识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后,迫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演化,需要充分考虑并均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明晰“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优化”的新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创新管理内容

1. 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重视知识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投资,从企业全局的长远利益出发,结合该类资产的特点,借鉴以往投资决策的经验,分析成本利益和投入产出比,结合时间与风险的价值理论,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地筹集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筹集的资本,应当包括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并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本,以改善企业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适当借鉴部分西方企业资本化的账务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的潜能。

3. 创新企业财务分配。

知识资本比财务资本更具有增值性,研究知识资本所有者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与方法,实行按“经济要素”分配,明确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影响系数,通过股份激励制度等形式,进一步调动知识资本拥有者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三)企业财务创新管理方法

知识经济下的新型财务管理方法还需要考虑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和产出。同时,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产品数量增加和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在内。而管理的层级结构,也慢慢由集权式的集中管理向分权式地独立管理发展,减少管理层及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需要构筑一套涵盖原有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适时增加一些新兴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运作效率。除了对量化的评价标准之外,定性的分析和深层次的讨论也是创新管理的又一要求。

摘要:“知识经济”被学术界和业界已近接受,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体、内容和方法方面面临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下,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多重冲击, 并提出创新管理多维视角。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财务,创新管理

参考文献

[1]Merton H.Miller:Financial Innovation.The last Twenty years and the Next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Dec.1986.

[2]W.L.Silber: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 ay1983.

[3]杨汉明.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财会月刊, 2001 (08) :12-13.

[4]刘玲.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内容的探讨[J].财会研究, 2011. (18) .

[5]董小英, 蒋贵凰, 刘倩倩.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46 (S1) .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 篇7

一、“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来源

谈及多维角度, 可从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在宏观角度的透视方面, 社会学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影响, 同时, 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外语教学兼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国语言教育哲学的影响;在微观层次透视方面, 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 首先在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与策略方面, 应当以哲学思维的渗入再加上文化导入课堂教学, 其次英语作为语言学, 该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介入,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此外,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理应受到冲击, 而应是“教学相长”;教学辅导用书、信息技术, 包含电脑多媒体的使用, 等等, 这些都构成当下社会的一个“多维立体层次”。

在目前这种“多维”角度下, 其实我国目前的教育行业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市场行业。学生即为消费者, 因此, 为了有竞争力, 为了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大学培育的学生能走向市场, 教师就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 精心打造自身, 使自己成为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受到学生欢迎的品牌精英。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提高对能力的认知, 明确能力培养目标, 构建合理能力结构, 协调人际方面的能力, 成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新要求。由此, 多维视角下必须积极探索新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

二、“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多维”角度下会计英语教学的模式至少可以理解为充分尊重并发扬学生主体性, 为实现教学目标, 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个教学目标, 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接收和应用能力为宗旨的, 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顺利阅读会计专业的文献资料, 撰写英文论文, 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交流, 以获取最新的领域知识。我们可以选择“X”种教学方法, 多法齐下, 在具体选择时, 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所处环境、培养层次等实际情况, 以使其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宗旨, 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 加以综合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 多维角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特点, 遵循教学发展规律, 有的放矢地进行。

三、积极探索“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方法

作为高于或是有别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师, 其应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特质。首先, 其是英语领域的权威者, 也即优秀的课程设计者与主讲者, 同时是具备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领头军, 掌握相当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笔者通过一些走访询问、查阅实践, 从教师的角度, 拟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归纳总结:

(一) 精心组织专题教学。

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动脑筋、积极思维, 针对会计学等管理学专业中的某一知识专题, 如公司理财策略、会计准则变迁等较前沿的知识点, 精心设计出视频PPT课件等好的媒介, 利用多媒体设施组织学生学习、观看、分组讨论, 对有认识分歧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并总结。要善于发现接受知识点快而好的学生, 可以做课堂主题发言, 最后由任课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这种模式能改变单一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 突出体现学生融入课堂成为主体, 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但是,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能做到举一反三;其次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及能力;最关键的是学生必须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能够敢于发表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其实施难度较大, 但是效果比较好。

(二) 穿插游戏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和表达句法后, 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放松环节 (诸如小游戏的方式) 等, 也可利用Powerpoint制成学生喜欢的课件, 如以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单词图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精美的企业财务运作Flash动画效果呈现训练学生的视听能力。教师为课堂创造了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通过“快乐传真”, 寓学于乐, 参与其中, 有利于自身思维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 大胆突破语体教学。

任课教师可选择如审计报告等作为教学案例, 布置学生先在课前预习时进行查阅, 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语体结构, 而后总结出特殊文体的常用句型和句式。有两点要值得注意, 首先是一定要知晓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语体学理论, 特别是要正确分析语篇各项结构层次的功能。这种高层次的思维是语言教学中的语体学。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训练学生熟悉会计专业英语文体的一般特征, 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思维分析, 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积极探求实验教学。

该教学方式是从微观角度操作的, 应该是在专业英语理论课程结束之际, 由任课老师组织好学生再次进入会计双模实验室。教师要做到有效利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专题实训和简单的综合实训练习, 以及大量的企业之案例教学, 当然, 师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这一载体。譬如可以以国内外知名企业案例情节为线索, 使学生自觉进入会计与理财工作的“现场”, 充当其中一名英语会计“角色”,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 不能仅限于简单的会计核算, 还要置身于一种纯粹的英语环境和氛围, 从而进一步向特殊的复杂的业务领域延伸,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 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 学校层面要做的是积极加以调整课程开设计划, 从而能够预留出学生课后实习的足够时间。

四、“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的“硬件支持”

“多维”角度视角下的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工程, 必然少不了配套的硬件“支持”。其中, 如何有效地对任教教材进行遴选, 积极探索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 这些都是能为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撑。

(一) 充分考虑教材要素的编撰及遴选。

为有效实施“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设置, 教材的编撰和遴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 分析编制教学资料, 必须把握以下六个因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期待”、“语言水平”、“专业知识”、“百科知识”、“兴趣动机”, 在教材编撰时应考虑上述诸多需求因素。

其次, 在选择上, 专业英语的教材必须体现“行业”职业和岗位特色, 以会计英语为例, 应设置各个环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活动形式。但就目前而看, 我国相当数量的地方性本科院校, 比如湖南省的二批本科院校, 都是由各个院系负责直接订购并采用全英文版本的专业书籍作为专业英语的教学用书。这类教材虽然原汁原味, 初看觉得是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但实际上难度系数大, 知识更新不够, 并不见得就符合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以地方二本邵阳学院为例, 即使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在大三甚或高年级, 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英语未过四级。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条件下, 贸然使用全英文版本的教材, 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 反而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 使其厌学, 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 要完善会计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 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从切实可行的参考教材中选取合适的章节, 并辅助编写相对应的专业词汇、术语, 尤为重要的还应有配套的习题和实验材料等, 这样既体现英文的原汁原味, 又强调专业文献的体例结构, 突出行业语言特色。

(二) 积极探索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式是考试或者考核。一般很多高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评估, 定位为考试或者考核 (查)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客观准确、公平公正评价的有效方式, 同时是评估教学质量、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当下在课程测试的方式上, 传统的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标准题笔试也生搬硬套在会计英语的考核体制中, 其弊端日渐凸显, 这种单一化的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测试应主要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为更好地在多维视角下开展新型专业英语教学, 该课程的考核肯定是不可使用之前的那种笔试模式的, 应该采取试卷笔试和英语口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综合考评学生能否灵活应用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可以把会计科目陈列、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做一个好的会计人员等内容引入学生的考核体系当中, 分别按先笔试、后口试、再实践这样三部分各占一定比例的方法作为评价的指标和手段, 综合考查学生对会计专业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其中实践部分的成绩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 (如会计英语模拟实习等) 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给分。这种教学评估体制能有效地结合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 从而进一步优化考核结构, 培养学生能力。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多维角度视角, 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英语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初步探索出多维角度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模式分析、教学方式及配套支持等分别进行阐述,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有效促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多维视角,会计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敏著.多维角度透视当代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2.

[2]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 2007 (3) :175-177.

[3]韩志强, 田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S1) :14期.

[4]徐秀芬.专业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辽原大学学报, 2002 (2) :55-56.

上一篇:小学数学个性化培养下一篇:语用预设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