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交游考(通用8篇)
陈亮交游考 篇1
陈亮交游考
任何一种思想,无论是在其形成过程中,抑或是发展过程中,都不会是封闭状态下的产物.思想的交流是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陈亮作为南宋浙东学派乃至整个南宋学术界、思想界及政论界的重要人物,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充分注意.但从思想交流的.角度来探讨陈亮及其周边环境的文章却很少,全面具体地从思想交流的角度来讨论陈亮的思想的历史的文章更是阙如.笔者有感于此,试从这一角度着眼,综述陈亮一生重要的交游活动,意于籍此为陈亮的思想作一注脚.
作 者:方如金 姜鹏 作者单位:方如金(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浙江,金华,321004)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33)
刊 名:温州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年,卷(期):16(1)分类号:B244.91关键词:陈亮 浙东学派 交游
陈亮交游考 篇2
李梦阳(1472—1529),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才思雄鸷,有《空同集》66 卷。在翰苑时,王廷相“工诗古文辞,与李梦阳、何大复等齐名,时称‘七子’”[2]卷五十七。李梦阳比王廷相稍长又入阁较早,所以深得王廷相敬重。王廷相任兵部侍郎期间曾呈《举用吕柟崔铣李梦阳疏》称许李梦阳“气节高迈,文章古雅。……当世之贤杰也”,《王廷相集》中也有诸如《翩翩者鹊》、《硕人篇》等赞颂李梦阳的篇目。王廷相还为李梦阳文集作序,称其“以恢闳统辩之才,成沉博伟丽之文,厥思超玄,厥词寡和,游精于秦汉,割正于六朝,执符于《雅谟》,参变于诸子,以柔澹为上乘,以沉著为三昧,以雄浑为神枢,以蕴藉为堂奥,会诠往古之典,用成一家之言”[1]423,不但指出了李梦阳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还高度地评价了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四库全书总目·王氏家藏集》云王廷相:“轨辙相循,亦不出北地、信阳门户。”可见作为领袖的李梦阳强调格调与情感的地位,突出了“情”对“格调”的统辖作用,也影响了包括王廷相在内的“七子”的诗学主张。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五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年间,历官陕西提学副使。正德九年王廷相“谪赣榆县丞”,何景明作《送王秉丞谪赣榆》以慰之[3]卷二十六。正德十年,王廷相心情苦闷、倍思故友,咏诗以怀之云:“久客思吾友,愁心海国遥。飞鸿怀旧札,落月想清标。彩凤游丹水,仙人住碧霄。春来无限意,梦着紫宸朝。”[1]247何仲默收到这首诗并书后,颇有感触,亦咏诗一首:“万里一书札,逾年传帝都。窜身天地远,垂泪海云孤。柳送燕台骏,花留汉殿凫。赤霄终道路,白发且江湖。”[3]卷二十正德十六年春,王廷相约何景明相会于川、陕边境讲学:“正德中,余督学四川,大复督学关中。一日走书曰:‘孔、孟邈矣!学渐支离,涂岐矣,后生汶汶以塞。迩得论说数十,与君约境上之会,期数月之讲。’然竟不果来”,[1]425并高度评价了何景明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和历史地位“侵谟匹雅,欲骚俪选,遐追周汉,俯视六朝,温淳典雅,丰容色泽,妙绪鸿裁,靡不备举”。二人来往诗作较多,如《王氏家藏集》中的《寄仲默》、《寄何仲默》、《酬何仲默》等诗作,《大复集》有《寄赠王子衡四章》、《寄赠王子衡御史时按关中》、《得王子衡赣榆书》等诗篇。在与王廷相的诗歌唱和中,何景明崇尚意象和俊逸诗风的诗歌创作无形中影响了王廷相的诗学思想主张,并成为王廷相意象理论形成的一个动因。
崔铣(1478—1541),字子钟,又字仲凫、后渠,河南安阳人。一生著述颇为丰富,有《洹词》12 卷,又有《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等十余种。崔铣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授编修。见刘瑾长揖不拜,贬为南京吏部主事。刘瑾败,被起用为经筵讲官。世宗时擢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因“大礼议”得罪世宗,罢职返乡,潜心于研治学问。嘉靖八年王廷相《举用吕柟崔铣李梦阳疏》荐举崔铣“才识明达,允负经济”,[1]1245崔铣因此被起用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嘉靖十八年,王廷相升为太子少保,崔铣作《贺宫保浚川王公序》云“浚川先生王公,少负济世之略,已究造圣之学,入登清贯,出牧甸邑,藩臬宣力、方镇经营、利刃割不格于盘错,良弓发咸中于正鹄。暨长内台治禁兵,卿士服其洁履,朝廷资其大猷,三考陟明,加秩太保,斯师傅之德选乎?先生益弘任哉”,[4]卷十一除了对王廷相的“济世”之才的推举之外,还表达了对二人长达四十年乘车戴笠般的友谊的珍惜和怀念。
杜柟(1489—1538),字子才,号研冈,河南临颍人。正德十六年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有《研冈集》二十四卷,并与卢镗共同纂修《临颍县志》八卷。在王廷相的诗文中,有《酬次杜子才韵二首》、《谢次杜研冈赏菊韵二首》、《寄弟子才》等诸多诗作,反映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杜柟《王氏家藏集序》赞誉王廷相“四言若风雅,五言若汉魏,骚若屈宋,赋若班扬,律绝若沈宋诸人;而文之气魄法度,本之六经,该之百氏,理道伦彝,章章乎备矣,虽左氏司马子长殆弗之过也”。王廷相《杜研冈集序》也给予杜柟诗文以极高的评价“:今观研冈之集,气冲笔健,学博思深,吐语符道德,发虑中经纶。其见愈真,其机愈含,其情愈切,其言愈婉。可以厚人伦,可以植风教,所谓人伦,所谓人纪、天道、性情、政理之外无文章者,乃于是乎可睹。”[1]991王廷相在肯定杜柟的人格及文艺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厚人伦”“、植风教”的儒家诗教观。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被谪戍云南,禁锢终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慎为第一。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杨慎在京城为官时期,二人有很多的诗文书信来往,交往甚密。如正德十五年,杨慎担任殿试掌卷官时,因思念时任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的好友王廷相,于是作《言将北上述志一首答苏从仁恩王子衡廷相》(《升庵集》卷十七)。王廷相收到赠诗后,回赠五言古诗《送杨用修上都》一首曰“饰躬在寡悔,抚志崇高获。各勉黄发心,庶用酬莫逆”,与好友互相勉励鼓舞。王廷相为诗文主张“务以实用相期,不专文藻”,[1]1493不赞成“文华而义劣,言繁而蔑实”[1]418的文章,尤其贬低六朝,抨击《文选》。[1]991这些都恰恰和杨慎宗尚六朝的主张相反。但是诗学主张的不同并不影响二人的友谊,杨慎曾经集《文选》所未选入的诗文为《选诗外编》九种,王廷相为之作序。王廷相对杨慎极为推崇,称他被贬云南为“大道隐浊世”,认为时流对他的误解是“蓬鹌不知海”,称赞杨慎的文章为“终夜承君辞,千春见豪英。神理超灵筌,道契发天工”,[1]127时时流露出了对杨慎的爱护和赞许。
郭维藩(1475—1537),字价夫,又号杏东,开封仪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有《杏东集》十卷。郭维藩与王廷相年龄相仿,又为开封同乡,因此有着较多的交游往来。王廷相《王氏家藏集》中有《寄郭价夫》、《寄价夫》、《新年和价夫韵二首》、《早秋寄价夫》、《闻价夫被旨放归作此贻之》、《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等。在郭维藩《杏东集》中,也有《赠王子衡四首》、《和浚川司马九日韵》、《春日寄王子衡二首》等寄赠王廷相的诗作。《赠王子衡四首》之一《别友篇》,分别以“孤兰”、“孤蓬”来象征离别了的自己和友人,又以“失侣雁”来比喻自己,以“千里马”来象征友人,以“鸧鹙”来比喻奸恶小人,表现了自己守节明义的高尚品格[5]。另外三首为《佳人篇》、《长松篇》、《兰蕙篇》也意象冲淡,神韵清爽。王廷相称赞郭维藩的诗作“如秋风飏空,倏成物象,浑然天造,不烦雕琢”。[1]502郭维藩诗歌创作中意象的创造,无疑是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为代表的诗歌意象理论形成的重要动因之一。
薛蕙(1489—1541),字君采,安徽亳州人。正德九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参功司郎中。有《西原全集》10 卷、《西原遗书》、《约言》等。薛蕙是王廷相正德初年谪居亳州判官时的得意门生,王廷相有《寄薛蕙秀才书》、《怀君采》、《与君采庸之夜集》、《与薛君采》、《答薛君采论性书》、《答薛蕙秀才书》等诗文,薛蕙亦有《奉同王俊川海上杂歌九首》、《次韵王平厓先生见赠二首》、《寄俊川先生》、《谢王平厓先生蕙书》、《覆俊川》、《奉俊川书》、《与俊川书》、《再答浚川》、《寄浚川》、《与浚川先生》、《与浚川》、《答王浚川书》 等篇章,可见二人往来极为频繁,有着很深的友谊。“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日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6]430这与王廷相“气韵清绝,如石室道人餐霞茹芝,滋味冲澹,精神独爽”[1]751的气韵说有着相通之处。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江苏吴县人。顾璘“少负才名,与何、李不相上下”,与陈沂、王韦、朱应登称金陵“四大家”。弘治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历任南京刑部尚书。晚年罢官归家,著有《浮湘集》4 卷、《山中集》4 卷、《凭几集》5 卷、续集2 卷,《息园存稿》诗14 卷、文9 卷,《缓恸集》1 卷,又有《国宝新编》、《近言》等。顾璘工于诗文,诗歌以风调取胜。嘉靖十二年王廷相为顾璘《近言》作序,集中阐述了他的文艺理论:“载道之典,至文也。文不该于道,繁则赘,丽则俳矣,故君子鄙之”,[1]428从“文以载道”的理论出发,对《近言》评价极高,认为《近言》是“体道经世之典”,“其言之贞而近圣”,“由之可以振民育物,……斯文不其然乎?”并推崇顾璘《近言》可以为“后学之指南”。[1]429
孟洋(1483—1534),字望之,又字有涯,河南信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监察御史,因论张璁、桂萼谪桂林府教授。累迁都察院佥都御史,督理粮储,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孟洋为官清廉,工于诗文,著有《孟有涯集》17 卷。弘治十八年孟洋赴廷试,王廷相作《孟望之入试院奉怀》曰“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1]115表达依依惜别的真情。嘉靖十七年,王廷相刻印《孟有涯集》并为之序:“捐馆之明年,我浚川王公收辑是录,厘为若干卷。语诸柟曰:‘孟有涯所为文皆依古人,后必传,吾子序之。’浚川常发诸噫叹,真若骨肉,遂梓,是以不朽”。[7]孟洋是何景明的妹婿,与何景明、薛蕙等同属于嘉靖年间的中州诗人群体,其诗歌创作多有何景明“俊逸”之风,这一点对王廷相诗学主张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包佶交游考 篇3
摘要:包佶是中唐大历、贞元闻名臣,又是当时的文坛盟主。他于天宝六载进士及第后广交文人,与刘长卿、皇甫兄弟、李纾、顾况、窦叔向、戴叔伦、卢纶、权德舆、皎然、灵澈、梁肃、于邵、孟郊等文人雅士来往密切,且多有酬赠之作。他们的交往与创作对中唐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9—4474(2008)02—0039—05
刘长卿大历十二年,包佶坐元载党贬岭南。而据蒋寅先生考证,刘长卿大历十二年时在睦州贬所任司马。包佶曾作《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对于包佶此诗,刘长卿回赠《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包佶诗作于大历十二年或十三年贬于岭南之时,时值秋冬之际,而刘长卿的和诗则作于冬末。
包佶另有《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诗云:“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此诗录自明人补本《万首唐人绝句》卷二七。据陈尚君先生考证,实为包何诗《送乌程王明府贬巴江》。
刘长卿还有《宿严维宅送包佶》(一作皇甫冉诗)。此诗当为皇甫冉诗,题名《宿严维宅送包七》,皇甫冉另有诗《秋夜宿严维宅》,从题名“宿严维宅”知皇甫冉确实曾寄宿严维宅中。另《二皇甫冉集》卷四、《文苑英华》卷二百十七、《唐百家诗选》卷十、《唐诗品汇》卷七十八、《唐诗纪事》卷二十七俱收作冉诗,当是。《刘随州集》卷五收《宿严维宅送包佶》作刘长卿诗,当是误收,《全唐诗》“一作”当据此。
皇甫冉、皇甫曾兄弟皇甫兄弟与包佶是同乡,老家都在润州丹阳,所以皇甫兄弟二人与包佶多有交往。皇甫冉在天宝十二三年便与包佶在京相识,有诗《送包佶赋得天津桥》为证。据储仲君先生考证,此诗作于天宝十二三年皇甫冉移居西京之前,在洛阳送包佶东归作,当时包佶已登进士第。作为同乡,又都身处洛阳,二人相识并相知相交也是情理中事。
皇甫冉还曾作《宿严维宅送包七》,此诗内容与刘长卿诗《宿严维宅送包佶》同,据前证当为皇甫冉诗。据储仲君先生考此诗作于至德元年,时二人同避地越州。
贞元元年皇甫曾卒,包佶、卢纶等人曾制诗哭之。据现存卢纶诗《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之诗题可证,时包佶任刑部侍郎,李纾任兵部侍郎。
李纾包佶于贞元年间在朝任要职,李纾亦于贞元初在京掌要务。此期间二人交往甚密,多有酬唱。贞元元年九十月间包佶作《酬兵部李侍郎晚过东厅之作》(时自刑部侍郎拜祭酒)酬李纾。贞元四年八月到贞元八年二月李纾任吏部尚书期间包估有诗《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
贞元四年,包佶、李纾奉诏补郊庙乐章。据《册府元龟·掌礼部》作乐“条五”载:“(贞元)四年五月诏有司,补诸庙所缺乐章,自开元以来,外风伯、雨师为中祀,及创置德明皇帝、兴圣皇帝、让皇帝、武成王庙,假郊庙乐章,并未奏撰,及是有司,以功绩各异请补其缺词,帝乃令其臣李泌撰之,泌未撰物,故遂命于邵、包佶、李纾等分为之。”
元人吴师道在其诗话中曾这样评价:“大历后,李纾、包佶有盛名,叔伦、士元从容其间,诗思逸发,于绮丽外仍有思致,非余子所及也”,可见包佶、李纾在贞元初确实盛名一时。《全唐文》卷六百五《澈上人文集序》载:“皎然以书荐於词人包侍郎佶,包得之大喜。又以书致於李侍郎纾。是时以文章风韵主盟於世者曰包、李。”包佶、李纾得到这样的评价,不单单是由于他们二人当时高人一等的政治地位。包佶建中末任御史中丞时,清昼即皎然之《赠包中丞书》就称:“今海内诗人,以中丞为龙门”;《新唐书·文艺下》载:“德宗以天下平,贞元四年九月,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赓和。李泌等请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太真、李纾等为上,鲍防、于邵等次之,张濛等为下。”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包佶与李纾是确有诗才的。二人作为宫廷诗人的代表,对贞元前后的诗风影响颇大。正如《旧唐书·路嗣恭传》所载:“自贞元初李纾包佶辈迄于元和末,仅四十年,朝之名卿减从之游,高歌纵酒,不屑外虑,未尝问家事,人亦以和易称之。”当时文人若能得到包、李二人的赏识,便能提高自己在诗坛的影响。像卢纶、灵澈就曾见知于包、李。
顾况据蒋寅先生考证,顾况大约在贞元三年秋冬间入京为著作郎。贞元四年夏包佶作《顾著作宅赋诗》酬之,顾况亦有诗《寄秘书包监》。顾况于贞元五年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之后,于贞元八年作此诗,希望秘书监包佶举荐。包佶亦作《酬顾况见寄》作答。
窦叔向包佶于大历十二年夏四月壬午因坐元载党贬官岭南。大历十三年春,包佶在贬所作《答窦拾遗卧病见寄》,诗题中提到的窦拾遗就是窦叔向。据《唐才子传》载:“及衮为相,擢左拾遗内供奉”。《旧唐书·代宗纪》载:“(十二年)夏四月壬午……常衮为门下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包佶还曾为窦叔向集制序。据《全唐文》卷七六一《窦常传》载:“府君讳常……皇考叔向,仕至左拾遗……有‘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又‘命妇羞苹叶,都人插柰花’,又‘禁兵环素帘,宫女哭寒云’,备在文集,故刑部侍郎包佶制序”。《新唐书·艺文志》载:“窦叔向集七卷”
贞元八年包佶卒,叔向子窦常、窦牟作挽歌悼之。窦常作《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窦牟作《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戴叔伦据《新唐书·高适传》知戴叔伦为润州金坛人,与包佶同乡。
戴叔伦有诗《将游东都留别包谏议》,诗中有“墨绶”一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绶。”又《后汉书·蔡邕传》:“墨绶长吏,职典理人。”叫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据陆长源《唐东阳令戴公去思颂》,建中元年叔伦出任东阳令。而建中元年包佶由江州刺史权领盐铁财货及诸道财赋输京,时在京,而叔伦若在东阳任上,就不可能有此留别之作了。或许叔伦此时已接到任命诏书,但尚未赴任,于赴任前往东都一游,而以此诗赠包佶。“县当仙洞口”指金华洞在东阳县北三十里,“路过故园东”指诗人想象由洛阳赴东阳需要经过润州,从京口过江。这里的“故园”同时也能勾起二人对家乡润州的思念。
戴叔伦另有诗《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此时戴叔伦将要赴任,留此诗以赠包佶。
卢纶 卢纶《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诗中有“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句,显系指自己尚未登第人仕之事。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卢纶“大历初,还京师”(《旧唐书·卢简辞传》)而数举进士不第,于长安郊区终南山居住,准备应试前将此诗寄与包佶与赵涓,望提拔举荐。
卢纶另有《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此
诗题中称“包佶郎中”,当与《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之郎中同一官职,所以二诗所作时间也相差不远。或许包佶览卢纶《郊居》诗后曾回书,惜包佶回书已不存,卢纶即回此诗以谢之。
此后不久,卢纶就受到宰相元载、王缙等人的推荐而步入仕途。《旧唐书·卢简辞传》载:“宰相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到大历九年九月或稍后,包佶、卢纶都曾作诗和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包佶作《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卢纶作《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另独孤及、钱起、司空曙亦和过此诗。此时包佶与卢纶二人都在京任职,又同与元载、王缙交,所以在此期间二人多有往来。如卢纶诗《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即当作于此时。
大历十二年王缙、元载获罪,卢纶与包佶坐累,卢纶因此下狱,而包佶亦被远贬岭南。
贞元元年皇甫曾卒,包佶与卢纶都曾作诗哭之,卢纶诗《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诗题便可为证。
权德舆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大历十四年秋,权德舆居润州丹阳,包佶亦从岭南北返归润州老家,故权德舆陪同游览,同作诗《湖墅路中举帆》。今存权德舆诗《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同用山字)》。
实际上包佶与权德舆同游湖墅之时,只是出于一种相互的礼遇,并无深交。直到建中二年底,权德舆才由睦州杜给事杜亚引荐给包佶。而权德舆对此甚为感激,曾作《与睦州杜给事书》给杜亚,书曰:“近又承寓书于包中丞丈,过有称赏,永怀惭戴,何可言喻?”而此时包佶任汴东两税使兼中朝御史中丞之职。
从建中二年底包佶掌江南财赋到贞元元年人朝任刑部侍郎,权德舆都在其幕府任从事。期间与他同在包佶幕府的还有王绍、卢坦、张登等。有以下材料为证:《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有注云:“德舆建中兴元之间,与崔同为盐铁邑(当为包)大夫,从事扬子既济寺”;《王公改葬墓志铭》:“德舆与其先人(王绍)同于汴东、江西从事,同为郎吏,同为尚书”;《卢公(坦)神道碑铭》:“某建中末与公同为丹阳公从事”;《唐故漳州刺史张(登)君集序》:“以予建中初同为丹阳公从事,捧持遗文,拜泣见托”。
贞元八年包佶卒,已回京任太常博士的权德舆为包佶撰祭文,其《祭秘书包监文》几乎是包佶一生主要经历的记录。
皎然兴元元年孟春,皎然作《赠包中丞书》。
据贾晋华先生考证,大历四年至贞元中,皎然基本上定居湖州,主持妙喜寺佛事。所以包佶与皎然的相识应当在大历十二年后包佶从岭南北返任江州刺史之后,到建中年间时二人已多酬唱之作。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赠包中丞书》一文中找到依据,文中曰:“去岁马某往,已奉状,计上达”,知皎然曾托一姓马之人问候包佶。文中又说读到包佶《对酒赠故人》诗,可知二人亦多有诗酬唱。或者《对酒赠故人》一诗之“故人”所指即为皎然亦未可知。因为文中最后又说:“近应府公三五首,谨凭灵澈上人呈上”,当为包佶将几首新作之诗包括《对酒赠故人》寄与皎然,而皎然亦回“应”三五首,并将灵澈荐于包佶。
灵澈《澈上人文集序》载:“上人生于会稽……号灵澈,字源澄……从越客严维学为诗,遂籍籍有闻。维卒,乃抵吴兴,与长老诗僧皎然游,讲艺益至。皎然以书荐于词人包侍郎佶,包得之大喜。又以书致于李侍郎纾。是时以文章风韵主盟于世者日包、李。以是上人之名由三公而扬……贞元中,西游京师,名振辇下。”《宋高僧传·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亦载:“释灵澈……居越溪云门寺……与杼山昼师一见为林下之游。互相击节。昼与书上包佶中丞。盛标拣其警句……昼又赍诗附澈去见。佶礼遇非轻。”文中的“昼”即皎然。皎然建中四年春所作《赠包中丞书》即为文中所提之上书,上文中说:“盛标拣其警句”,皎然赠书之中确实是如此作的,共拣了灵澈十二首诗的句子。灵澈后于“贞元中,西游京师”,正是拿着皎然的书信去拜会包佶的,赠书中曰:“近应府公三五首,谨凭灵澈上人呈上”那么灵澈则是于建中四年春后不久即出发赴京的。
灵澈另有一首诗《东林寺寄包侍御》,有人认为题中包侍御是指包佶,题中“侍御”当为“侍郎”之误。这似乎是有问题的。包佶任刑部侍郎时间不长便拜为国子祭酒了,时间为贞元元年三月到秋冬之际。按此该诗当亦作于此时,但据前考,灵澈贞元初当在京师,而居于庐山东林寺时当是离京之后事了。或认为包佶曾任侍御职,包佶于兴元元年入京之后,其官职任免脉络很清晰,史料中并未谈到其曾任侍御之职,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此包侍御并非包佶。也有人认为灵澈作此诗时还未赴京,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单从包佶结识灵澈是在其赴京之后便可以否定了。
另外,灵澈、包佶都曾和路应诗《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灵澈诗为《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略)。据宋人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三载:“唐仙岩瀑布诗,路应等唱和行书贞元七年三月”。路应诗题中的“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即指包佶,而包佶贞元七年确实在秘书监任,合诗题。现存的和诗还有李缜《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戴公怀《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孟翔《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官》。
梁肃建中三四年间,包佶掌赋扬州。据胡大浚先生考证,梁肃时在常州¨引。梁肃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序》,文曰:“故刘君朝服贲然,将如京师。御史延陵包公,祖而觞之,且曰:‘《易传》不云,立诚以居业,《论语》不云,邦有道则智?吾子居可大之业,当则智之时,是往也,将贺不暇,岂怆别乎!二三子尚未醉,盍各赋诗,以代疏麻瑶华之赠!’中丞既歌首章,命和者用古意,皆以一百字成之,凡七篇。”据此文可知,刘侍御赴上都时包佶曾送之,且倡多人赋诗以赠,包佶歌首章,梁肃作序。但梁肃当时是否在场已难确知。
贞元八年四月,包佶卒,梁肃为包佶诗集制序《秘书监包府君集序》。序文文题称包佶为“府君”,可知当时包佶已故。
于邵建中年间包佶与于邵便已交往,且多有酬赠。建中二年四月于邵贬桂州长史之时包佶曾作《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以勉,于邵亦曾作文《送郑判官之广州序》,文曰:“……秋九月,荐加五府之命,自岭之外,一以咨之。而中丞包公,举贤任能,捐万里劳费之烦,委一都专达之计。我州我庶,虽违德实难;予取予求,而受赐犹旧。”文中的中丞包公即建中三、四年任御史中丞的包佶。
贞元初,包佶、于邵皆在京任职。包佶、于邵、李纾还曾应诏分补郊庙乐章。《唐会要》载:“(贞元二年)四月,诏武成王庙乐章,并未奏撰,宜令于邵等撰进。”《册府元龟·掌礼部》作乐五条亦载:“(贞元)四年五月诏有司,补诸庙所缺乐章,自开元以来,外风伯、雨师为中祀,及创置德明皇帝、兴圣皇帝、让皇帝、武成王庙,假郊庙乐章,并未奏撰,及是有司,以功绩各异请补其缺词,帝乃令其臣李泌撰之,泌未撰物,故遂命于邵、包佶、李纾等分为之。”到贞元六年五月,各乐章已完成,《唐会要》载:“六年五月以风师雨师武成王等乐章,付有司施之。”而《唐会要》又载:“《武成王庙乐章五奏宣和之舞三变》贞元六年原王傅于邵撰。”
孟郊贞元元年秋冬之际到贞元五年冬,包佶任国子监祭酒。而孟郊当在赴京应试之前曾向包佶呈诗《上包祭酒》,望包举荐。
据华忱之先生《孟郊年谱》,贞元七年、八年孟郊赴京两试进士未果。韩愈文《贞曜先生墓志铭》载:“……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迎侍溧上。”贞元八年四月包佶卒,孟郊在京作《哭秘书包大监》哭之。
陈亮交游考 篇4
一、教学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由于父母的溺爱,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真诚对待家人;在学校则表现为:做事缺乏责任心、诚信心,对家庭、集体漠不关心。因此,通过主题班会的责信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对责信的正确认知,增强学生的责信意识。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信,如何做一个有责信的人。
2、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信,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诚信做人。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信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信意识,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与社会负责与诚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应尽的责信。
2、教育学生如何对自己、对家庭和对集体与社会负责,诚信做人做事。
四、教学方法:
1、分工准备:讲故事、演讲等;
2、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时间:班会课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生答:“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孟子有句名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本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做个有责信的人”。(幻灯片:“做个有责信的人”)
(二)感受故事:(幻灯片显示故事内容,师生朗读)故事一:司机黄志全的事迹。故事二:教师殷雪梅的事迹。故事三:日本女官员的事迹。
问:三个故事都反映了什么主题?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信。(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黄志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对别人的负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作为一名司机,他尽到了对乘客、对行人的责任;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殷雪梅老师在危急关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安全,她尽到了对学生的责任。即使曾是平凡的服务员,我们却看到了女官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职尽责。他们都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沉思:他们那一颗颗闪光的责信心让我们不由地想起“我的责信”。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该肩负起怎样的责信呢?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责信”的含义。
(三)理解“责信”含义:(幻灯片显示)
1、“责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讲诚信,诚信对人对事。
2、“我的责信”:
教师:人生于社会,享有人生的权利,也要尽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责信包括哪些? 参考:
人生应尽的责信:
(1)自我责信: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承担责任。
(2)角色责信: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四)联系实际,讨论与明确“我的责信”:
(本环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明确对自己的责信;第二,明确担任不同角色时“我的责信”。)
第一,讨论与明确对自己负责时“我的责信”:
1、由一系列问题“你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吗?你的作业认真做了吗?你是否在游戏室、网吧里流连忘返?当你做错了事,你是否勇敢地承认并改正?”导入,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
参考:比如有的同学上课纪律很差;有的同学一遇难题就放弃;有的同学随便转专业转班级;有的同学总以“忘记了”“习惯了”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有的同学编理由请假甚至辍学等等。
这些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信的行为,你有过吗?如果有,接下来你该怎样去面对?
2、落实行动:请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今后该如何去做。第二,讨论与明确担任不同角色时“我的责信”:
教师: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里都会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角色责信。
1、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方式简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产生不同的责信。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责信孝敬父母、承担家务、好好学习等
在学校,我是学生,我的责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热爱集体等 在社会,我是公民,我的责信遵纪守法、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等
(教师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信。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定的家务,为父母长辈分忧等;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同学的责任,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而担任社会角色时,作为一个公民,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这些角色经常是重叠的,责信也就是多重性的;一个角色有时同时承担着多种责信。)
2、结合道德实践周活动,请学生谈谈担任不同角色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参考:比如有的同学不认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学熄灯之后喜欢讲话;有的同学认为学校各种活动与己无关;有的同学经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读书为借口失踪几天;有的同学结识社会青年,参加打架斗殴等等。
3、畅所欲言:“做个有责信的人”
在家、在校、在社会,我该怎样负起我的责信?要求:把行为具体化,落实自己的行动(提示:可结合“国际汉马”、武汉国际园博会等时政要事,具体谈谈应尽的社会责信。)
4、学习高震东先生(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的演讲节选(内容链接),谈体会:
(五)学生阮诗佩演讲:《做个有责信的人》(背景音乐《小夜曲》)
(六)班主任寄语: 是一棵小草,就要为大地增添绿意;是一株参天大树,就要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是一名学生,就要为自己学好一门专业,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为学校尽一份责信心,为社会尽一份爱心!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我们的责信,做时代骄子!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信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赏析2 篇5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宋陈 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北伐,反对议和。他一生所写诗文几乎都与抗金有关。这首词也不例外,他通过对六朝故事的回顾,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抗金主张。
这首词的副题是登多景楼,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山的后峰有古甘露寺,相传为刘备招亲的地方。多景楼就在寺的后面,北临长江,视野阔远,是观景的最佳处。宋大书法家米芾有《多景楼》诗,称其是“天下江山第一楼”。
词的`上阕,是写登上高楼四处眺望观察形势所生的感慨。当时的镇江是宋金隔江对峙的前沿。看到眼前这鬼斧神工的天险,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天然划分南北的疆界。而在作者看来,这一面临江、三面环山的地形,正好是进取中原、北上争雄的有利条件。南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何偏安江左?他们无非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罢了。这里作者以批判为名,实际是指责南宋朝庭同样是出于自私的打算而苟安于一隅。
词的下阕,“因笑王谢诸人”的王谢,是指东晋以王谢家族为代表的士族阶层,这里泛指当时那些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们。他嘲笑这些人,虽然也学得像英雄那样感叹山河变异,但只知道泛论空谈,却无能去收复那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河、洛即黄河、洛水,指当时北方的广大中原地带。作者认为当前“正好长驱”北伐,应当像东晋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返顾。最后他指出形势于我有利,没有必要害怕对方是个强敌。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小儿破贼”,是指东晋淝水之战秦兵败绩,当捷报传来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他把驿书随手丢在桌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人问及,谢“徐答曰:‘小儿辈逐已破贼’。”当时统兵将帅是谢安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故称为“小儿辈”。作者借此大有蔑视对方长我志气的英雄气概。
★ 《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与赏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 念奴娇,念奴娇宋江,念奴娇的意思,念奴娇赏析
★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念奴娇.武夷咏梅》诗词赏析
★ 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赏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念奴娇井冈山原文
和朋友交游邀请函 篇6
Dear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How have you been? I am missing you all the time.As the weather is splendid now, Jack, Lucy and I have made a plan to go out to the countryside by bike.Each of us may take food for the picnic, which we will have at the hillside.The countryside must be very lovely, with grass and trees growing flourishingly, flowers full bloom and bright sunshine.We can enjoy the scenery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and take some pictures as a memory.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meet at the bus stop 8 a.m.I am sure we will have a good time.Do come and join us.Yours always,×××
永书学的渊源及交游考 篇7
【关键词】 永;书学;渊源;交游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爱新觉罗·永瑆——诒晋斋主人,其一生的书法、诗文创作都和诒晋斋联系在一起,关于诒晋斋的由来虽历来说法不一,但最具说服力的应是清代英和的记载:“所由名也。”[1]135英和(1771-1840),与永瑆属同一时代,且擅长诗文、书法,在诗书的交流中与永瑆有许多的交集,他的说法应该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且永瑆自己在《纪书》25首中也写道:“《平复》真书北宋传,墨迹。”[2]174根据永瑆自己的记载,孝圣宪皇后确实把《平复帖》赐给了永瑆,由此而知英和的记载是属实的;并且“诒”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相欺诒也。一曰:遗也。从言,台声。”[3]68这里应该取“遗”之意,为遗赠的意思,也符合历史;《平复帖》为晋人陆机所作,正是验证了“诒晋斋”名字的由來确实与孝圣宪皇后赐帖有关。“诒晋斋”三个字贴切地表达了永瑆早期书法力求追求古雅、崇尚晋韵的主张。
乾隆五十四年(1789)永瑆被封为成亲王,身为皇子的他仕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在永瑆的一生中只有两个阶段行走在官场,且时间都非常短。其一是在嘉庆四年(1799),行走于军机处,总理户部并任三库调兵部尚书。或许是永瑆真的不愿涉足官场,或许是因为嘉庆皇帝对他心存疑虑,在任仅短短六个月之后,永瑆便以祖制规定亲王不得掌权过多为由辞去总理的职位。但嘉庆对其督捕之功大加赞赏,此时的永瑆已经六十又二,这也许是他从政生涯中最值得炫耀和光辉的一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永瑆本来就无意于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活,政治上的淡出正为其提供了潜心于诗词书画的机会,能专事书法、诗文、著述,这也是永瑆书法在皇室中如此突出和贡献之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客观原因。
一、永瑆的书学渊源
1.赵孟頫
皇帝和皇子们的学习、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到了康熙的时候更是同时设置了满、汉师傅,内廷良好的教育坏境,再加上永瑆小时聪慧,数十年间临池无间,其书法深得乾隆喜爱。《清史稿·永瑆传》中记载:“永瑆幼工书,高宗爱之,每幸其府第。”[4]9094
由于高宗对赵孟頫书法的极力追捧,作为皇十一子,永瑆书法受高宗影响而始学赵孟頫也是情理之中的。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图文互证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首先是史料的依据:“诒晋斋书,发源松雪。”[5]381同为皇室书家的启功先生在其丛稿中认为永瑆的书学渊始于赵孟頫,同时杨翰、张伯英也对永瑆的书法渊源有详细的记载:“治晋斋,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6],“成邸于书学工力甚深,早年学赵松雪”[7]297。
其次是图片资料依据。如图1为永瑆的楷书立轴,这幅作品的落款为:“乾隆甲辰四月二日,成亲王书”。乾隆甲辰系乾隆四十九年(1784),此时的永瑆32岁,它是其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永瑆书法秉承赵孟頫的书法精神:快利秀逸,结体妍丽;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笔圆架方,流动带行。
2.米芾
永瑆对宋四家的书法也有涉猎,特别是米芾,但是关于永瑆书法受米芾影响的史料历来记载不多,并且现代人的有关研究也没有涉及到这一块,但米芾确实是对永瑆的书法学习产生了影响。永瑆主要把米芾和赵孟頫在书法用笔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且指出了米芾喜用逆笔而赵孟頫多顺笔、收笔的态势,但他只是客观地指出不同之处并没有过多地对这两种笔法进行评论,可见在书写中笔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正是永瑆所讲的“用笔何曾千古易,不从同处正同同”的真正内涵。于书法之外,永瑆更被米芾的狂放、潇洒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如图2、图3两幅作品分别是永瑆临米芾《虹县诗》和他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月(时年40岁)所写的作品。此款中我们可以看出永瑆对米芾个人及其书法的敬仰之情。而永瑆《话雨楼法书》的书写更加欹侧多姿,深得米芾的神韵。以上是从图片资料和永瑆的自述中进行的论证,如能再有史料方面的论证,也许结论会更具有说服力。
钱樾(1734-1815)跋永瑆《扬州杂咏》后云:“成邸诗笔高超,书法精妙,此卷樾向侍书帏亲见挥翰,其时盖睹米南宫卷素真迹后书也。今为约齐司农(额勒布,1747—1830)所藏出示,谨识于后。”(1)据钱樾的记载,永瑆在目睹了米芾的真迹之后,书兴大发,提笔挥毫却精妙绝伦。
“中年以后,于懋勤殿获见米元章蜀素卷,故行书直追之。”[5]381这是启功先生在《启功丛稿》中的记载,也是为我们展示了永瑆对米书的欣赏和学习。永瑆对于米芾书法的学习,笔者在现在的学术论文及报告中没有发现有关论证,通过以上图片依据和史料依据以及作者自己的记述等方面,我们可以得出永瑆的书法特别是行书确实是取法于米芾的结论。这一论点对于永瑆书法风格的特点及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研究永瑆书学渊源的史料的补充。
3.唐碑
对于永瑆的书学渊源,有关的史料记载观点都很统一,但凡有关永瑆书学渊源的史料都认为他是初学赵孟頫,后追欧阳询。启功先生在杨翰、张伯英认为永瑆早年师从赵松雪、晚学欧阳询的基础上补充了中年以后行书受米芾影响的史料依据,但他也是认为永瑆晚年力摹欧书。但笔者在整理永瑆书法作品的时候发现与其说他是直追欧阳询,不如说他是取法唐碑更为准确贴切。从永瑆的某些书法作品中我们确实能看到欧书对其的影响,但是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又给我们以更多的柳书的感觉。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永瑆晚年为破赵书习气不仅仅是对唐碑中的欧书有所涉猎,而是博涉唐碑中的诸家,兼工各体。
nlc202309020414
永瑆早期学习书法主要是受乾隆影响学习赵孟頫,这与当时的书学环境以及他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样这也是永瑆所无法判断和选择的。而到了晚年,永瑆意识到赵董书风的流弊转而学习唐碑,可以说是有意为之,学唐碑是为了蔽赵之病。由此我们总结出永瑆的书学渊源是由早年的赵孟頫到中年时期的米芾,再到晚年对唐碑的极力学习。虽然启功先生认为永瑆晚年力摩欧书的观点有些偏颇,但他认为:“诒晋斋书,发源松雪。中年以后,于懋勤殿获见米元章蜀素卷,故行书直追之。”[5]381此观点不仅弥补了前人的不足之处,也为本文提供了有力的史料依据。
二、永瑆的交游
1.上书房师傅——谢庸
清朝十分注重对皇室子弟的教育,乾隆时期要由上书房的翰林院学士来负责皇室子弟的教育工作。其中陪伴永瑆时间最长的上书房师傅当属谢庸。谢庸(1719-1795)被永瑆称为东野师傅。当时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时的谢庸40岁,据台湾学者何碧琪介绍,“谢庸曾三次入职上书房,分别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十五年(1770)、五十六年(1791)”[8]367,分别在永瑆8岁、19岁、39岁三个年龄阶段,他是永瑆的成长及以后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对永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乾隆四十四年(1779)2月,永瑆被任命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而谢庸等担任四库全书正总阅。(2)永瑆和谢庸由师生关系发展到了工作伙伴的关系,是年永瑆27岁。
2.四大书家之一——刘墉
刘墉(1719-1804),任上书房总师傅及工部尚书等职,嘉庆即位后为体仁阁大学士及太子少保。永瑆与刘墉的交往多在刘墉60岁以后,虽然永瑆因其较深的书法造诣加上特殊的身份地位与刘墉可谓是齐名,但永瑆对他一直以师傅之礼相待。在刘墉所书的《楷书头陀寺碑》上,有永瑆的题跋,从中我们可见他对刘墉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据记载,永瑆和刘墉在书法上不仅相互交流学习而且还时常交换作品。也正是因为如此,师徒两人關系十分融洽,再加上两人才华横溢,闲暇时的诗文吟唱、书画交流便成为了这对师徒交流感情的工具。文人的才情、朴质的风景也许是这位久居皇宫的皇子所敬佩和真正向往的,刘墉与其说是他的老师,倒不如说更像是他的一位长辈和知已,以至于后来他经常回忆他与刘墉的这段师生之情。
永瑆与刘墉的交往正值他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其书法及其学术观念正在形成之时。可以说,永瑆以后的书风转变及书学观念都与他和刘墉在这个时期的交往、学习是分不开的,并且刘墉对他的文人才情的培养,是使其能被并称为清四大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3.碑学的倡导者——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庵主,谥号“文达”,江苏扬州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名臣,被尊为一代文宗。阮元在清代书坛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著有《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开创了清代碑派之先河。而阮元正是永瑆上书房师傅——谢庸的得意门生,他们共同参与编纂了《四库全书》,一同纂修了《石渠宝笈续编》(约1792-1794),大概在嘉庆四年(1799)其二人还曾于户部共事。还有,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永瑆与师傅刘墉出游时所作诗的出处《食味杂咏》一卷也是阮元在道光壬辰年间(1831)在扬州刊刻的。(3)嘉庆四年(1799)10月,阮元出署浙抚出都前夕,永瑆去送行并有诗曰:“万里之行自此始矣。”(4)
永瑆与阮元在一起共事多年,临行送行并咏诗以记,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同一般。永瑆的年龄大阮元12岁,道光三年(1823),永瑆逝世,当时阮元在广州当职,并且在广州购端州巨砚材,摹刻了《诒晋斋华山北》(6)。透视这份弥足珍贵的友情,我们可窥探出阮元这位碑学的倡导者对爱新觉罗·永瑆也是极其敬爱和尊重的。这也在此佐证了永瑆在当时文人书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探究永瑆及皇室书法由帖到碑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陈亮交游考 篇8
宋•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赏析】
东风轻吹,浮云片片,时而下起阵阵春雨。春燕初回,衔泥筑巢,美景如画。海棠花已经落了,散在地上,铺了一路,枝上已是绿肥红瘦,春天也快要走了。“黄昏庭院柳啼鸦”,时间已经到了黄昏,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柳阴里传来阵阵鸦鹊的叫声,在这样的情景下,作者忆起了一段美好的往事。“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人是“那人”,事是“折梨花”,十分简单的动作,却造就了一个绝美的境界。“那人”定是作者思念的人,关于她的外貌,作者只字不提,只一个“折梨花”的动作,便惹人浮想联翩。她一定是一个梨花般清丽脱俗的女子,她爱梨花,要折来一枝送给心上人。梨花是纯洁无暇的,是素净淡雅的,代表着她的那份最纯洁真挚的感情。那个场景是在“花前月下”,朦胧的月色笼着清雅的梨花,梨花映着女子美丽的面容,虽不是“人面桃花”的美艳,却让人见之不忘,一生牵挂。
全词和婉秀丽,意境幽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扩展阅读:陈亮的简介
陈亮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在他的身叙中说:“陈氏以财豪于乡,旧矣,首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陈亮集》卷15《送岩起叔之官序》),陈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人丁兴旺。“当时聚会,动则数百人”“其后数年,死生困顿,何所不有”,从此便没落下来,陈亮的曾祖父陈知元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以武弁赴京守御,从大将刘元庆”死于抗金战斗之中。他的祖父陈益“明敏有胆决”,其父陈次尹刚成年即为全家生活而奔波,陈亮的母亲,14岁便生下了陈亮,对陈亮的哺养教育之责,主要由祖父母承担,他们把复兴陈家的希望寄托在陈亮身上。陈亮说:“皇祖、皇祖妣鞠我而教以学,冀其必有立于斯世,而谓其必能魁多士也……少则名亮以汝能,而字以同父。倦倦恳恳之意”。
《宋史·陈亮传》说他“生而且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从青少年开始,就显示了他是一位聪颖精明,才华横溢和志量非凡的人。在18岁时,他就考查了历代古人用兵成败的事迹,写出了《酌古论》3篇,讨论了19位风云人物。当时的婺州郡守周葵看了这部书,对他十分赏识,赞誉为“他日国士也”,并“请为上客”(同上)。然而,周葵所欣赏的是陈亮博通古今的才华,期望把这位有希望的青年人纳入道德性命之学的轨范中去,孝宗隆兴元年,周葵参知政事,聘陈亮为其幕宾“朝士百事、必指令揖亮,因得时豪俊尽其议论”。周葵授以《中庸》《大学》曰:“谈此可精性命之学”,但陈亮对此不很感兴趣,他后来说“绍兴辛已,壬午之间,余以报治兵事,为一时明公巨臣之所许,而反授《中庸》《大学》之旨,余不能识也,而复以古文自诡于时,道德性命之学亦渐闻矣。”经过学习,陈亮虽然对道德性命之学有所了解,但他却认为,那种空谈心胜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更不能解决抗金统一事业,所以没有按照周葵为他设计的道路去实行,而是继续研究前人的历史,并且又撰著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两部著作,冀图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借鉴。
扩展阅读:陈亮的文学创作
陈亮的政论文、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其哲学论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对理学家空谈“尽心知性”,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他还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书》)。
陈亮有词74首。他的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卷二十九《书龙川集后》)。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以及〔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等,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似。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