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28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1篇)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知识掌握方面:

1、学生初步学会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

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知道了体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掌握了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通过分数知识的教学,加强了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数学学习能力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 初步学会了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了选择有用信息进行归纳和类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能在教师

指导

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解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系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工作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尖子生,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例如,我班的陈鹏同学刚开学的两个月里不安心学习上课走神、说话,下课就往外跑不打铃不回班,经常被拖欠作业,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同其家长联系共同做他的思想工作,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他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现在陈鹏同学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其他的毛病相对就减少了。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总体来说,取得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分轮复习, 夯实基础

1. 一轮复习.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高中数学知识, 并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积累了一些解题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诸如答题不规范, 运算能力差, 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等等.

2.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是学生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与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 对讲练、检测、分析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 针对一轮复习中暴露的问题, 要层层推进, 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深透, 研究深入, 把握到位, 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的深度如何”;二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要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做到减少重复, 突出重点, 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所得;三是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要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 使学生变模糊为清晰, 变杂乱为整合, 变孤立为统一, 学生查缺补漏, 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练习检测与高考要对路, 做到难度适宜、梯度适中, 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五是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与答题格式.

同时, 我们还应看到, 近几年来, 高考数学试题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识型试题向能力型试题的转化.在突出能力上表现为每年“跨小步, 不停步”“稳中求新”的大趋势, 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 但总体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 “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认真安排冲刺阶段复习计划

如何复习,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 通过备课组活动交流学习的心得与认识, 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才能讲深讲透、讲到位.在集体备课上要统一进度、统一认真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卷, 并从考点、难度、题型、2014年会怎样考等作交流, 认真研究考纲, 并与去年的考题作对比, 找出变化, 才能使复习更有效.鉴于此, 复习安排要做到“一个重视, 三个加强, 三个突出”.

1.一个重视

重视课本.课本是基础知识的载体, 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但第一轮复习中许多学生往往犯抛开课本, 舍本逐末的毛病, 因此, 冲刺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依“纲”固“本”, 挖掘课本的潜在功能, 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引申、推广,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三个加强

(1) 加强客观题的解题速度和对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一方面在平时讲评中要不断强化选择题的解法, 如特值法、数形结合、代值检验、排除法等, 另一方面要定时定量进行训练, 每周安排一节课训练或每节课先安排十分钟训练, 通过训练, 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让较好的同学都能在45分钟以内完成12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 并且能够把分数提到60分左右, 较差的同学至少也能做到40分.

(2) 加强思维训练, 规范答题过程.

一是审题关, 审题要慢, 答题要快, 要逐句逐字看题, 找出关键句, 发掘隐含条件, 寻找突破口.二是运算关, 准字当先, 争取既快又准, 为此, 平时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显得很有必要. 三是书写关, 要求学生一步一步答题, 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答题条理清楚、规范简洁的习惯.在复习中我们要组织学生学习高考评分标准, 让学生学会踩得分点, 正所谓“不怕难题不得分, 就怕每题都扣分”.四是题后反思关, 做题不在多而在精, 要以少胜多, 贵在反思, 形成题后三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方法运用是否熟练?自己的弱点何在?熟练的前提是练熟, 能力的提高在于反思.要求每位学生准备错题集, 注明错误原因与反思心得, 时常翻阅.

(3) 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

近年来的考题中,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解法代数化”, 代数与几何联系考查明显加强了.因此, 在复习过程中, 代数、几何“各自为战”的现象必须根治,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将它们有机结合.

3.三个突出

(1) 突出基础知识的地位与基本方法的运用.

高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3︰5︰2.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应稳扎稳打, 把数学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吃透, “重视分析”“注重方法”“强调思维灵活”“培养学习潜力”. 掌握各类题型的通性通法, 不追求怪、偏、巧, 努力提高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 突出变式练习与一题多解.

现在一些高考题就是把平时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情景、改变设问方式、互换条件与结论等手段改编而成, 因而在平时复习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对一些可以改编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题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本质及其通性通法, 同时要有意识进行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

(3) 突出题干分析能力的训练.

一些学生遇到叙述较长的试题就产生畏惧心理, 尤其是概率统计的应用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分析能力较低. 解决的途径是引导学生自己读题、审题, 把关键语句转化为数学式子, 再把所得的式子进行组合, 就得到函数表达式, 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加以训练, 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 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

三、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1.评学生的答题情况

讲评之前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 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

2.评试卷的命题情况

教师可将试卷的题目先按知识性题目、技巧性题目和思维性题目三种类型分类, 再根据试卷分析各题的得分率, 就可较为客观地知道考试中学生主要出错的题目在哪里, 是属于哪一方面的问题.

3.突出重点, 讲究针对性

一份试卷测试完后, 每题的得分率不尽相同, 讲评时所花精力与时间也应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学生实际, 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师在讲评时要有所选择, 重点应放在得分率在0.3~0.7之间的题目, 结合学生存在的易混点、多错点, 讲清每道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 考察角度, 考察的能力层次.

4.以题带面, 综合复习

讲评时, 要引导学生领悟并思索解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 查漏补缺,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运用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对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题要“借题发挥”, 教师要善于以题带面.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长短学期制;高校工会;维护;宣教;参与;服务

一、学期制改革在高校适用的现状

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一部分高校所进行的“改两学期制为三学期制”的学期制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国内部分高校就开始实行短学期制。进入21 世纪,关于高校短学期制的探讨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传统的两学期制每学期时间太长,学生学习节奏慢、效率低,缺乏自主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来说,两学期制教学时间冗长,不利于教师更新知识、进行教学研究和国际交流。

短学期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在观念上,由于短学期制比较新,很多学生、教师甚至相关领导都相对轻视,甚至因此引发心理问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跟上学期制改革。在管理上,实施短学期的经验不足,未形成完整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很多课程并不能反映学生实习的真实效果。 此外,未形成相关的管理体系,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方案落实不到位。

二、学期制改革下对高校工会职能的新要求

(一)维护职能

《中华人民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维护高校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学期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内部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财务制度都将面临与之配套的改革,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内部出现的矛盾也必然加剧。这就要求高校工会必须学会协调各方关系,不仅在劳资关系、经济利益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应注重教职工政治权益的维护。

(二)宣教职能

学期制改革的推行打破了旧有学期制教学管理的路径,不仅给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带来巨大冲击,也对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各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到种种抵制情绪和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工会出面在教职员工中做好宣传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正面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予以缓解和疏通,找到排解压力与促进学校发展动力之间的有效路径。

(三)参与职能

短学期制度的推行,不仅涉及到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的利益,而是涉及到学校整个系统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局。在这种重大利益面前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做好联系党和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教代会为载体,广泛听取来自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向学校决策层传达职工们的想法和心声。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

(四)服务职能

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在其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短学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工会要想尽一切办法为不同需要层次的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在服从改革的大局下,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短学期制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工会要抓住机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职工群体搭建发展平台,对青年教师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合理诉求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中年教师晋升、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对老年教师退休、健康等问题给予关照。通过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尊重和关心教师的成长发展来服务于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改革大局创造条件。

三、学期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工会各项职能实现的条件

(一)提高工会参与度,增强高校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法律保障了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但是在我国高校中,长期形成的单一治理结构,以及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虚位”或“缺位”现象,使得工会组织定位在八小时以外成为自己的主要活动空间,其内容则是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而显现出职能发挥的力度不够。要提高工会的参与度,真正在高校校园中形成民主参与的风气和精神,还需要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实践。首先,继续肯定和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广大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其次,工会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程序制度;最后,要加大力度推进二级工会建设,发挥院系工会作用,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进程,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同时要加大工会工作政务和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工会的所有工作要得到教职工的支持和监督。

(二)增强责任意识,实现工会由福利型向服务型转变

福利型特征是目前全国高校工会的普遍特征,具体表现为在特定的时期或节假日向教职员工发放慰问品,组织体育运动或各类比赛等文体娱活动。事实上,高校工会要转变工作方式,将简单的提供福利转变为切实的为每位教职员工服务,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通过了解教职工的真实需求,解决广大教职工的生活困难与现实困惑。一方面,在物质提供上,由于实行短学期制,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变大,工作节奏加快,亚健康问题突出,工会必须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如定期提供针对教师员工的员工健康检查,提供场地和健身设备或运动器材,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针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家庭,工会要定期送温暖,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另一方面,在精神需要和心灵层面,工会要及时关注到教师的情绪和心理,建设心理咨询室或提供相关便利,及时发现教职工的心理隐患,帮助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保障教职工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三)发挥工会引导作用,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短学期制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推行短学期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举措。短学期制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更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面对改革的种种压力和怀疑,高校工会要勇于承担责任,发挥工会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工会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负有重要作用。工会组织作为高校的重要组织部门,一方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也是密切联系教职工的部门,它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群众化的工作方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工会可以最大限度的把教职工组织起来,号召他们凝聚起来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工会有天然的优势,可以组织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范围的职工参与各种文体娱活动,从而使忙于各条战线的教职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这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

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在教育阅读中,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带着对教育的这份追求,这个学期我“再次起航”。在新的航行中,我实践着对教育新的思考,在我的“幸福教室”里,我寻找着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忽然间我发现我也找到了当老师的滋味。

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其应有的成长,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研究的。班级授课带来教学高效率的同时,却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课下辅导可以弥补课堂同步教学出现的问题。面对49位不同的个体,我也常常力不从心,我也常常失去耐心。但静下心来后,我也知道我不需要抱怨,不需要责备学生,我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寻找帮助他们成长的方法。班级博文《喜欢恐龙的小男孩》叙述了我走进昊昊同学心灵深处的故事。虽然我对昊昊同学的改变不大,但是我实践了,我努力了,当然我还会继续我的努力,或许昊昊会因为我的坚持而改变。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我去关注,我也会将每一次孩子的成长作为我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支持。我也常通过班级群等形式和家长交流,从我们教师专业的角度出发,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的建议,促进家校的合作。如:我在班级群中和家长分享我的班级博文《用眼睛去聆听》《听书也是一种阅读》《陪伴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成绩好坏,居然与抽屉有关》《“小树苗”长大了》。本学期,我还通过节日文化开展了《妇女节》《植树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主题课程。这些主题课程的开发,也很好地促进学校课程向家庭教育的延伸,促进了家校的合作。在与家长心与心的沟通中,我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得到了家长支持。这也不断激励我继续努力。

在班级博文《“小树苗”长大了》中,我写到:

“端午放假前我就感觉自己的嗓子很不舒服。今天上午,我更是感到疼痛难忍,说话也变声了。上午,孙文婷送给了我一小袋水果。我跟孩子说,花钱买的东西,老师是不要的,自己家种的可以。孙**说是别人送给她们的,家里还有很多,我就欣然接受了。中午,滕**和万**送给了我写着“老师辛苦了”的手工作品。我问孩子,为什么突然要送老师手工作品。孩子说,今天上课您不是说嗓子很难受吗?听到孩子的回答,我不禁一颤,多懂事的孩子们呀。每一位孩子都很可爱,是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做的还远远不够。”

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班级、学生说明。

本学期担任的是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班级总人数为54人。男生多达38人,且大多数人没有很好地听课习惯,喜欢玩钢笔、尺子、小玩具等等,所以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少麻烦。总是要强调上课的纪律。且基础薄弱生较多,像冯高伟、王巧荣拼音没有过关,字词没有掌握。付赵文、全孝鹏、周厚鹏等等没有学习兴趣,字词掌握不牢固。付小龙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家庭作业总是完不成。或者字写得很马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刚接手这一班,学生不太熟悉,且没有好的学习风气,不便于管理。

本班在语文学习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汉语拼音大部分没掌握,大量的生字词不过关。

2、 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朗读水平太差,“唱读

”现象严重。

3、 书写马虎,作业格式不规范。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按照学校的统一时间安排,合理设定了教学进度;根据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规定了总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内容提要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主次。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

对不同的课文明确了重难点。教学计划使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在预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江雪》、《泉城》、《九寨沟》、等写景课文就采用了看图与学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雪景的美观与济南、九寨沟的美。《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就用创设情境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会没有火的困苦、有火的喜悦、主人公所受的苦、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让他们感悟、想象、思索,表达,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维生素C的故事》就用朗读为主,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学完成教学目标。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针对四(1)班原有的情况,我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用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捡的方法进行督促。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知道该如何预习了,也能自觉复习啦。

2 正确的上课方法。“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3、 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统一规范作业格式。长时间的督促训练,使学生的字越来越漂亮,作业越来越规范、美观。 像刘媛娜、范俊青、罗婷、庞金水同学的字已经比三年级跃了一个台阶,字迹有了楷书的样子。还有很多同学对写钢笔字也感兴趣多了,家庭作业字迹工整,改起来心情也好多了。

(四)、针对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方面的弱点重点突破。

1、 汉语拼音。

利用早读,教学生字时等一切可得用的一切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字词记忆。

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

3、 课文朗读。

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本学期还采用了大量的范读、引读等方法,加强朗读训练。

4 阅读。

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为进一步攻破这一难点,也为了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

(五)、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采用了一些个性化的方法。

1、 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 每周写一篇作文。一般不规定作文内容,进行自由作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发展学生的创作才能。

3、 在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要求下,我们四年级必背的古诗有四十首,我利用课前要学生朗读古诗。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

三、所取成绩。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圆满完成了开学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 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所增加。

4、 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改变了“唱读”的坏毛病,并且朗读时能把握感情,有节奏,有停顿。

5、上了一节较成功的公开课。

四、存在问题。

1、 培优补差工作由于时间,人数,任务多等主客观原因,开展较少,成效不大。

2、 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3、 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 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

2016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这个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在工作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高起点、小台阶、快节奏”九字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工作,并认真完成好,具体体现在﹕

第一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过去是将把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事实证明,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缺少活力的学习模式,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

第二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本学年教的是修订后的新教材,所以本人特别注意新旧教材的对比,把握新教材的新要求、新动向。同时,还注意不同版本新教材之间在新知识的引入、内容及练习的编排上的区别与联系,力求使学习材料的设计更接近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而练习的编排按梯度分层。

第三“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

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

第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但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外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

第五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本学年所任教的(1)班与(2)班中,(2)的大部分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两极分化。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某同学平时不太安份,但数学测评题做得比较多,我及时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较为积极。而(1)班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第六还要深入了解学生,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了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实效。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第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两个班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绩。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必需进行加强和训练。主要有:1、教材挖掘不深入。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缺乏理论指导。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第八、今后努力的方向: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7

1 学期制度改革

为进一步深化以 “三实一创”为核心的 “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在借鉴海外和部分国内高校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及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学期 ( Academic Term) 制度改革。

1. 1 学期制度改革的意义

( 1) 适应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与现实需要,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伴随着信息与知识数量累积的爆炸式增长、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知识细分的迅速演进,对于新知识的快节奏、 大容量、自适应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学习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诸多能力需求中的关键要素。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前景,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当前每学期19 ~ 21周的长学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平时不刻苦、考前靠突击”现象的大量存在,教师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学周期长而教学效率低,不能适应新时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 2) 是教学内容优化的需要。目前,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仍然存在知识单元顺序颠倒、内容重复、环节疏漏等问题,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也有重点偏移、难点回避、亮点不足、特点不强等客观问题存在,使得人才培养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学生总体学习时间约束条件下,在学生考研、就业等迫切要求下,如何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紧凑的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 3) 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践环节是大学教学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以 “三实一创”为核心的 “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而目前实习、实训和创新环节的时间安排零散,学院难于组织、学生难于深入、教师难于指导、企业难于接受,往往流于形式,对学业、就业的促进作用被弱化、淡化。因此,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的突出和优化,其 “时间较为分散、基地过于集中”的模式要逐步向 “时间相对集中、基地有机分散” 的模式转变,保障有独立、连续、较长的时间段来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活动。

( 4) 是学业预警援助的需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学业波动、学习效果偏差的现象。在目前的学期制度下,学业预警周期为半年,学业援助周期为半年、一年乃至更长,已直接影响了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实践训练,甚至对学生毕业、获取学位等产生严重影响。均衡课业负担、加快学习节奏、及时进行预警援助,有助于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1. 2 目前我校安排的学季制

学校每学年 按40周安排校 历,仍然分为 两个学期 ( semester) ,即第一学期( 20周) 、第二学期( 20周) 。第一学期分为秋季 ( 10周) 、文体活动 周 ( 1周,含运动会) 、冬季 ( 9周) ; 第二学期分为春季( 9周) 、学术活动周( 1周) 、夏季 ( 10周) 。从而每个学年分为4个学季( quarter) ,四年学制共16个学季,五年学制共20个学季。原则上每个学季最后1周为考试周,集中安排全校性和跨学院课程考试,院内课程考试时间由学院根据规定自主安排。每年的校历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理解了我校学季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安排后,作为一门大多数院系设置的基础技能培养的公共实验课———有机化学双语实验课,笔者将对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探索,以体现学季制改革后课程的改进。

2 新形势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

2. 1 传统学期制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模式与不足

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虽然于2009年评为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教学上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但由于班级多 ( 每学期48个班级) 、每班人数多( 平均35人/班) 以及有机化学实验本身的一些诸如反应时间长、副反应多、产品处理花费大量时间等客观原因,为了能完整的安排每一个班级的实验时间,实验课程都安排在周六周日两天,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第一学期32学时,需要三个周六或周日,第二学期24学时需要二个周六或周日。学生上午下午分别要完成两项单元操作,实验任务重,时间紧。由于是双语教学,学生同担负着学习语言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双重任务,在传统学期制度下,无法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阐述问题,也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问题,与正常教学进度对比,双语教学需要的教学时数势必要更长,因此,无法保证学习效果。除了上课时间,无法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余时间让他们熟悉各类仪器设备并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只是机械的完成了一份实验报告,无法得到更多的锻炼,更是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这种学期制度下, 规定内容与时间表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创新思维与能力。此外,也是由于计划学时数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造成教师无法开展一些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只能交给学生一些步骤详尽,基础性、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单元合成。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效果较差。

2. 2 新学季制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探索

针对我校进行的新学期制度的改革方案,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本学年度2014 - 2015第二学期,有机化学理论课程计划学时数为32学时,一周安排为四个学时,第八周可以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相应的其他基础课程也会在春季完成。这样, 对于实验或者实践课程来说有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以有机化学双语实验为例,第一,教学时间的安排,由于接受了完整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那么在对于实验课程关键的预习问题就有了充足的时间。通过对实验项目的预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另外,在实验时间安排上可以不占用学生的周末时间,用一周灵活的时间集中进行实验,让学生有个连贯性的系统性的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师更加认真地备课,更注重实验教学讲解的规范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实验操作指导也更加耐心细致。学生实验结束后有更多的时间总结所做过的每一个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不再照着书本抄而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印象,最终能够达到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调整,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内容单调,形式呆板,与实际生活及时代的发展有很大距离; 药品用量大,易挥发、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危险药品多; 实验设备仪器陈旧、过时,实际科研中已经淘汰; 学生没有了兴趣, 实验只是 “照方抓药”,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新的学季制度下,我们拟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重新优化重组,从 “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4]。基础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得学生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室的安全和注意事项、工具书的使用、常规仪器的熟悉和使用、化学药品的性质、规格和使用等; 还包括基本操作如蒸馏分馏、萃取和洗涤、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等,采用讲解和演示再由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尽快掌握; 综合实验以单元制备实验为主,在各种制备实验中反复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在Perkking反应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醛的实验中,分别训练了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操作和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操作如萃取洗涤蒸馏以及重结晶等,强化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吸纳外文文献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新学期改革下,新的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是( 3 + 1) 型,即 “基本操作实验”, “基本单元实验”,引领提高的 “基本设计实验”,最后外加一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开放实验”,与其配套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测评方法等也都将做全新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第三,双语课程的加强。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听说和写作能力,将双语教学渗透到整个学科专业中。作为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国内高校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我们也将重点解决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让学生听的轻松,学的轻松,讲的轻松,而且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在新学期改革下,如何有效改革双语教学模式,加强学科双语课程建设对真正实施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 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将基本操作与物质性质、实验技术融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5]。但是,目前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所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与我校“三实一创”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所以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就很有必要。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已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使知识转化成自己动手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新学期制的实施不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优质课程,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深入社会实际的机会,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

摘要:新的学季制度改革下,修订有机化学实验教材,设计更适合学季制改革的实验内容,改进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和单元合成操作单元,使得它们更适合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将新学季改革、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科研项目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更为有效的有机化学实验。通过在新的形势下,将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加以更新,推动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的改进,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创新,又满足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

关键词:学期制度,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绍华,等.“2+1”学期本科教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3(1):27-28.

[2]谢小红,等.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探讨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5):41-44.

[3]姜爱民,等.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5):49-51.

[4]段江莲,徐建国,于有伟.实验室开放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3):126-128.

八年级下学期“压轴题”选析 篇8

不等式篇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解不等式和解方程类似,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步骤和解方程几乎一样.但进行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时,若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如果系数里含有字母,则要对系数分情况进行讨论(大于0、小于0及等于0).

对于和方程相结合的混合不等式组,我们可先解出方程,再代入不等式,最后解出不等式就行了.如果是给出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把不等式化简到“系数化为1”这一步,观察不等号的方向,再对系数进行讨论.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1 解不等式:x+2+>7+.

分析:两边消去可解得x>5.但原不等式中含有分式,故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条件,即x≠6.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x≠6,

x+2>7,解得x≠6,

x>5.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5且x≠6.

例2 若x满足不等式≤≤,求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

分析:要先把原不等式化成常规不等式组.

解: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 ①

. ②

由①得x≥-,由②得x≤.所以-≤x≤.可见,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是0.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2>.

分析:先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a2.因a≠0,故a2>0,去分母后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再对x的系数进行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显然a≠0,将原不等式变形为3x+3-2a2>a-2ax,即(3+2a)x>(2a+3)(a-1).分三种情况讨论:

(1)当3+2a>0,即a>-且a≠0时,解集为x>a-1;

(2)当3+2a=0,即a=-时,不等式变为0·x>0,无解;

(3)当3+2a<0,即a<-时,解集为x<a-1.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x≥,那么m的值是.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分解因式时,我们应先提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难以分解时再用拆添项法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我们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提公因式时,要一次提彻底,这样便于下一步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时,一定要先写成公式的形式,再用公式,这样不易出错.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4 分解因式:-2x5n-1yn+4x3n-1yn+2-2xn-1yn+4.

分析:对于含字母的指数,要找到最小的指数,先提公因式,再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

解:原式=-2xn-1yn(x4n-2x2ny2+y4)=-2xn-1yn[(x2n)2-2x2ny2+(y2)2]

=-2xn-1yn(x2n-y2)2=-2xn-1yn(xn-y)2(xn+y)2.

例5 分解因式:(x2+x+1)(x2+x+2)-12.

分析:把原式完全展开再分解较麻烦.我们可将x2+x看作一个整体.

解:设x2+x=y,则

原式=(y+1)(y+2)-12=y2+3y-10=(y-2)(y+5)

=(x2+x-2)(x2+x+5)=(x-1)(x+2)(x2+x+5).

注:也可用y代替x2+x+1来进行分解,请同学们试一试.

例6 若x2+xy+y=14,y2+xy+x=28,x+y的值为多少?

分析:通过解方程,很难分别求出x和y.但我们可整体求出x+y的值:把两个方程相加,通过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配方,再分解因式可得结果.

解:把x2+xy+y=14和y2+xy+x=28两边分别相加,得

x2+y2+2xy+x+y=42,(x+y)2+(x+y)-42=0,(x+y-6)(x+y+7)=0.

所以,x+y=6或x+y=-7.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2. 把多项式x2-y2-2x-4y-3分解因式之后,正确的结果是().

A. (x+y+3)(x-y-1) B. (x+y-1)(x-y+3)

C. (x+y-3)(x-y+1) D. (x+y+1)(x-y-3)

3. 分解因式:(x2-1)(x+3)(x+5)+12.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化简分式最重要的工具是分解因式,只有分解因式后才能找出最简公分母,才能对分式进行约分.常用的化简技巧有拆分法、取倒数法、分步通分法、设参数法等.

使用拆分法时,要明确拆分是为了相互抵消,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必要拆分.使用取倒数法的前提是分子不为0,再者要整体取倒数,多项式各项分别取倒数是不行的.分步通分要起到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达到逐步化简.设参数法要结合解方程组来使用,注意方程之间的加减消元,想办法求出参数或把参数消去.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7 化简:++.

分析:三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比较复杂,可先将每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因每个分母的两个因式相差1,故可将每个分式拆分,然后再化简.

解:原式=++

=-=.

例8 当a=2时,求下式的值:+++++.

分析:直接通分显然很复杂,可将各分式分步通分,逐步化简.

解:原式=++++

=++++

=+++

=+++

=…=.

将a=2代入,原式=.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4. 若a+b+c=0,化简a

+b

+c

+2所得结果是().

A. 1B. -1C. 2D. 0

5. 若=a,=b,=c,求++的值.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相似问题可类比全等问题考虑,但其解法要比全等问题解法更灵活.首先要观察哪两个三角形可能相似,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把有用的边想办法向两个三角形中转移.如果不存在相似三角形,我们要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常用的作辅助线方法有连接、延长、作平行线、作高、作角平分线等.

证相似的目的若是为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选边时要选择有用的边,有时需和全等结合,找出相等的边进行替换.

对于相似中的动态问题,我们要学会用静态的方法来考虑,在动中找出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这样动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9 如图1所示,△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

分析:证明线段成比例,显然要证两三角形相似.而题中没有明显的相似三角形,故可利用角平分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证明:过B作BE∥AC,且与AD的延长线交于E.如图2.

∵ AD平分∠BAC,∴ ∠1=∠2.

又∵ BE∥AC,∴ ∠2=∠3.

∴ ∠1=∠3, AB=BE.

显然△BDE∽△CDA,故=.

而BE=AB,所以=.

例10 如图3,△ABC中,∠ABC=60°.点P是△ABC内一点,且∠APB=∠BPC=∠CPA.若PA=8,PC=6,求PB的长.

分析:由条件知∠APB=∠BPC=∠CPA=120°,而PA、PB、PC分别是△ABP和△BCP的边,我们是否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通过条件∠ABC=60°可得到∠BAP=∠CBP,从而问题出现“转机”.

解:∵ ∠APB=∠BPC=∠CPA,

∴ ∠APB=∠BPC=120°.

∴ ∠BAP+∠ABP=60°.

又∠CBP+∠ABP=60°(已知),所以∠BAP=∠CBP.

∴ △ABP∽△BCP.

∴ =.PB2=PA·PC=8×6=48,PB=4.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6. 如图4,在△ABC中,AB=AC=,BC=2.在BC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1,P2,…,P100,过这100个点分别作△ABC的内接矩形P1E1F1G1,P2E2F2G2,…,P100E100F100G100.设内接矩形的周长分别为l1,l2,…,l100,则l1+l2+…+l100=.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2. D(提示:原式=(x-1)2-(y+2)2)

3. 原式=(x+1)(x+3)(x-1)(x+5)+12=(x2+4x+3)(x2+4x-5)+12=(x2+4x)2-2(x2+4x)-15+12=(x2+4x-3)(x2+4x+1).

4. B(提示:原式=++++++2=++++++

-1=

-1=(a+b+c)

-1)

5. 1(提示:根据比例的性质,由=a=,得=.同理有=,=.三个式子相加).

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9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电教手段运用要和谐。

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提供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㈡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教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⑴字面理解水平

⑵联系的理解水平

⑶创造性水平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㈢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首先,教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教师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学生会从心理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最后,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四、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信心”这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1、变更命题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3、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4、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批评性。

5、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五、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根据数学大纲的规定,一般认为数学技能指以下3种

⑴运算技能

⑵作图和画图技能

下学期教学总结 篇10

1、强化培训,分层助推。

学校建立多级师训平台,促进教师队伍梯队发展。首先以教研组为基地,开展“老带新、结对子”活动,本学期,xx、xx、xx等一些师傅,平时深入徒弟的课堂听课,关注徒弟在教育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利用了很多休息时间悉心指导徒弟;实习指导教师xx、xx、xx等老师在完成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对实习教师进行帮、扶、导,为他们的快速成长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与心血。

其次,继续打造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组高端学术研究团队,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促进全校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本学期语文中心组在专家xx老师的指导下,以“xx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教学策略研究”为研究主题,以教研组长上研究课为抓手,带动全校各个不同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xx老师执教了现代诗《在山的那边》,xx老师执教了散文《我的小桃树》,xx老师和xx老师分别执教了故事《李子核》、《朋友之间》,黄卫红老师执教了童话《变成什么好》,xx和xx老师分别执教了小说《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魏晓伟执教了戏剧《皇帝的新装》。xx、xx、xx这6位老师还分别写了活动简讯,将每次中心组的活动信息报道在校园网上。以上这些不同文体的研究,不仅过程扎实,而且执教教师在实践性研究过程中还提炼出诗歌、散文、故事、小说、童话、戏剧的教学策略,形成了系列研究性论文。

此外,学校统筹安排语文教师参加全国、省、xx市、区级学习学习培训 90 余人次。如:xx老师去南京参加了全国语文素养大赛观摩学习,邹郢、彭渊老师参加了全国精品整合课巡展学习,xx、xx、xx、xx、xx、xx、xx、xx老师参加了xx市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观摩学习,各年级语文教师都参加了xx区“20+20”课例研讨和阅读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以上这些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们的成长给力,为教师们的专业提升插翅。

2、围绕活动,团队共进

(1)进一步深化“课内比教学”活动。

根据湖北省中xx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总体部署,以及xx市、区、校相应的活动要求,我校继续落实课内比教学活动。全校1--5年级语文教师执教了校课内比教学研究课共30节,行政人员和组内教师都积极参与听课与研讨,大面积促进了语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2月28日,xx老师参加了xx区高段说课展示,受到区教研员和与会教师的好评。3月9日,我校开展了各学科说课交流活动,xx老师还对全校教师做了精彩的说课展示。

3月15日、19日,xx老师和xx老师参加xx市“课内比教学”活动,两位老师在学校备课团队的协助下,精心准备,沉着应战,均取得xx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4月23日,xx老师参加了xx市教育书法学会组织的“xx小学写字教学优质课比赛”,她的课《突出长横》,被评为xx市写字优质课一等奖。4月26日,xx老师参加了xx市语文阅读课竞赛活动,她执教的《刺猬》一课,被评为xx市阅读优质课二等奖。

老师们秉承学校“校本教研,团队合作”的工作作风,在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各个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相互研讨,互相听课,及时交流。xx市区赛课活动,在学校校长室统筹安排下,分管中层干部与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了教研团队,与参赛老师所在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共同研究,精心设计和准备。这些成员在完成繁杂的`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帮参赛教师备课、听试教、评议研讨、制作和修改课件、准备教具……一幕幕紧张而忙碌的情景,再现了xxxx小学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一节课带动了一个教研组甚至是一个学科教师的参与和研究。

3、顺应特点,让不同学段的孩子得到发展

各个年级的老师们在本学期结合读书节活动,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而且还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级特点,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一年级将《书声朗朗》材料和孩子平时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基础知识大比拼活动。

二年级学生将课外阅读与校内诵读相结合,进行走班表演,把读书与表演相结合;三年级开展“故事爸妈进校园”活动;四年级学生开展“读书小报”活动;五年级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开展班级“好书推荐活动”;电影节老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见龙卸甲》《战马》《美丽人生》等并指导学写观后感,六年级学生的读书讲坛活动。此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通过活动,帮助孩子积累语文知识,建立孩子学语文的信念,培育爱语文的兴趣。

高二英语下学期部分语法知识精析 篇11

1. 根据动词短语的不同特点,掌握其运用规律。

(1) 动词+副词(不及物)

Harry turned up after the party when everyone had left. 晚会后,人们都已离去,哈里出现了。

(2) 动词+副词(及物)

Please turn every light in the house off. 请把房子里的每一盏灯都关掉。

注意:①如果宾语较长,应避免把副词同动词分开。例如:She turned off all the lights which had been left on. 她关掉了所有还亮着的灯。

②如果宾语是人称代词,只能放在动词和副词之间。例如:She gave them away. 她送掉了它们。

(3) 动词+介词(及物)

I’m looking for my glasses. 我在找我的眼镜。

注意:①其后跟宾语时,必须把宾语放在介词后面,人称代词也不例外。

②动词短语可以放在句子或从句末尾。例如:She’s got more work than she can cope with. 她的工作多得使她应付不了。

(4) 动词+副词+介词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我盼望不久就见到你。

注意:“动词+介词”、“动词+名词+副词”、“动词+副词+介词”,这三种搭配都是及物的,如变成被动语态,不可漏掉介词。

例如:In this way both grain and vegetable can be well looked after.(不能漏掉after) 这样一来,粮食和蔬菜都能兼顾了。

2. 熟悉同一动词和不同介词或副词、不同动词和同一介词或同一副词搭配在意义上的差异。

(1) 同一动词和不同介词搭配。例如:

①hear from收到……的来信 hear of听说

②look after照料 look at看 look for寻找

(2) 同一动词和不同副词搭配。例如:

①ring back回电话 ring off挂断电话 ring up打电话

②put away放好 put on穿,上演 put up挂起,举起

(3) 不同动词和同一介词搭配。例如:

look for寻找 call for去取(某物),去接(某人) ask for请求 wait for等候 send for派人去叫

(4) 不同动词和同一副词搭配时,意义上的差异。例如:

①break out发生,爆炸 carry out进行,开展 go out熄灭 hand out分发 let out放出 look out当心 sell out卖完 set out出发 take out取出 work out算出

②break down出毛病 come down落下来 get down下车 take down取下 write down写下

英语否定概念的表达形式一般借助否定词或含否定意义的句型。总结如下表:

在think,suppose,imagine,believe,expect,guess等动词所接的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否定应前移到这些动词前。但hope不属于该用法之列。例如: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我认为你错了。

not常放在上述动词及be afraid之后代替一个有否定含义的从句。例如:

问:Is it going to rain?

肯定回答:I suppose so.

否定回答:I suppose not. 或I don’t suppose so.

对于hope和be afraid,否定回答只能说I hope not. 和I’m afraid not.

省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精练。大体上来说,被省略的部分是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有些被省略的部分,虽非上文出现的内容, 但是在意义上是不言自明的。

1.简单句中的省略

1) 省略主语。例如:Get up. (省略了主语you,祈使句中的主语通常被省略)

2) 省略主谓语或主谓语的一部分。例如:

No smoking. (省略了主谓语There is)

Have a cup of tea? (省略了主语及谓语的助动词部分will you)

3) 省略宾语。例如:

—Do you know Mr. Smith?

—I don’t know. (省略了宾语him)

4) 省略表语。例如:

—Are you hungry?

—Yes, I am. (省略了表语hungry)

5) 同时省略几个成分。例如:

—Are you feeling better now?

—Much better. (省略了I am feeling...now)

6) 其他省略结构。例如:

(1) 名词所有格所修饰的名词,表示住宅、店铺、教堂或上文已暗示或明确指出过的事物时,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We spent the weekend at the Smith’s.

(2) 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中,常可省略主语it和be动词。例如:

What a wonderful victory (it is) for her!

(3) 不定式省略,单独使用不定式符号to:

①代替动词不定式后被省略的动词,常在be afraid,expect,forget,hope,intend,like,love,mean,prefer,refuse,seem,try,want,wish等后边。例如:

I asked him to see the film, but he didn’t want to.

②在have,need,ought,be going,used等后。例如:

I didn’t want to go there, but I had to.

③在某些形容词glad,happy,pleased,delighted等后。例如:

—Will you join us?

—I should love to.

注意:如不定式中有be, have, have been, 则常保留be, have, have been。例如:

—Are you a sailor?

—No, but I used to be.

—He hasn’t finished yet.

—Well, he ought to have.

但是,当前面句子中出现的是复合助动词时,在省略句中只需保留一个。例如:

—You wouldn’t have won if I hadn’t helped you.

—I would, I think.

当后一个句子中的助动词不同于前句的助动词时,则应重复。例如:

—I think Mary should be told.

—She has been

当be和have作实义动词时,其后的有关成分可以省去。例如:

—I am tired.

—I am, too.

而其他动词则不可以这样。例如:

—Do you like the play?

不可以说:Yes, I like. 而应该说:Yes, I like it / I do.

2. 并列句中的省略

如果后一个句中含有与前面一个句子相同的部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我们通常将此予以省略。例如:

He sang and (he) played the guitar. (省略主语)

John washed (his own shirt) and ironed his own shirt. (省略宾语)

I haven’t read this book yet but I will (read it) later.(省略谓语)

Peter has recently become(a hard-working students), and his brother always was, a hard-working students. (省略表语)

但如果be, have和do在前一个句中作主要动词,而在后一个分句中用作助动词,这时后一个分句中的助动词不可以省去。例如:

Jane has a good memory and has recited all the poems we taught her last night.

3. 主从句中的省略

1) 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that, which, whom常可以省略;当先行词是time, reason, place时,作状语的关系副词when, why, where也可省去。例如: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hen) he had trouble with the boss.

2) 宾语从句中的省略

在以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中,如该宾语从句涉及的是上下文所谈的内容,有时可以省去宾语从句中除疑问词以外的部分,而意思不受影响。例如:

The doctor believed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Mike’s chest and he was trying to find out what (was wrong with Mike’s chest).

3) 一般状语从句中的省略

(1) 如果状语从句中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相同,而谓语又含有动词be(包括连系动词和助动词),这时可以把从句的主语和be动词一同省去。例如:

While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I heard my name called.

Though(he was) tired, the little girl kept on studying.

(2) 当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宾语一致时,也有这样的省略。例如:

Her father told her to be careful when crossing the street.

(3) 用so或not代替上文内容,用if so/not的省略句式。例如:

Get up early tomorrow. If not, you will miss the first bus.

4) 比较状语从句中的省略

(1) 如从句中含有与主句相同的成分,通常仅保留参与比较的部分(即比较的另一方),省略其他成分。例如:

We are more confident than(we have) ever

(been).

(2) 如从句中含有先行主语it时,通常省略it和其指代部分(名词性从句或不定式)。例如:

He spent more money than(it) was intended (that he should spend).

(3) 比较状语从句中的宾语一般情况下不可省略。例如:

James enjoyed the movie more than Susan enjoyed it. (不能省略it)

但是,当谓语动词为动词替代词do时,宾语可以省略。例如:

He speaks English as well as his teacher does.

强调是对一定语境下的部分内容进行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有些是语法上的需要,同时也对信息起到强调作用。强调句的常见用法如下:

1. 用强调句型“It is(was)+被强调的部分+that(who)+原句其他部分”来强调说话人的意愿。

对主语进行强调:It was I that/who didn’t realize all my mistakes until you told me yesterday.

对宾语进行强调:It was all my mistakes that I didn’t realize until you told me yesterday.

对状语进行强调:It was not until you told me yesterday that I realized all my mistakes.

2. 用助动词“do/does/did+动词原形”来表示强调。例如:

He does know the place well. 他的确很熟悉这个地方。

Do write to me when you get there. 你到那儿后务必给我来信。

3. 用形容词very, only, single, such等修饰名词或形容词来加强语气。例如:

That’s the very textbook we used last term. 这正是我们上学期用过的教材。

Not a single person has been in the shop this morning. 今天上午这个商店里连一个人都没有。

How dare you buy such expensive jewels?你怎么敢买这么贵的宝石呢?

4.用ever,never,very,just等副词和badly,highly,really等带有-ly的副词来进行强调。例如:

Why ever did you do so? 你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This is just what I wanted. 这正是我所要的。

He was badly wounded. 他伤得很严重。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next.我的确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5.用in the world,on earth,at all等介词短语可以表达更强的语气(常用于疑问句)。例如:

Where in the world could he be? 他到底会在哪儿?

What on earth is it?它究竟是什么?

Do you know at all?你到底知不知道?

6. 用感叹句来表示强烈的感情。例如:

How interesting a story it is!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

What a beautiful day! 多好的天气啊!

7. 用倒装句将要强调的部分置于句首来加强语气。例如:

On the table were some flowers. 桌上摆着一些花。

Many a time have I climbed that hill. 我多次翻过那座山。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this problem.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8. 用if来表示强调:

1) if从句+I don’t know who/what,etc. does/is/has,etc.;主句部分也可以用nobody does/is/has,etc.或everybody does/is/has,etc.来代替。这里的if从句往往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例如:

If he can’t do it, I don’t know who can. 要是他做不了这件事,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强调只有他能做)

If Jim is a coward, everybody is. 要是吉姆是个胆小鬼,那么人人都是胆小鬼。(强调吉姆不是胆小鬼)

2) if从句+it be主句(把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it be的后面,把其他内容放在由if引导的从句中)。例如:

If anyone knew the truth, it was Tom.如果说谁了解事实的真相,那便是汤姆。

If there is one thing he loves, it is money.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他爱的东西,那便是金钱。

1.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demand of graduates from MBA courses has .

A. turned downB. turned over

C. fallen downD. fallen over

2. To keep healthy, Professor Johnson

cycling as a regular form of exercise after he retired.

A. took upB. caught on

C. carried outD. made for

3. It’s ten years since the scientiston his life’s work of discovering the valuable chemical.

A. made forB. set out

C. took offD. turned up

4. We all think you speak English as fluently as .

A. speaks a native speaker

B. a native speaker does

C. will a native speaker

D. a native speaker is

5. —You should have thanked her before you left.

—I meant ________, but when I was leaving I couldn’t find her anywhere.

A. to doB. to

C. doingD. doing so

6. You are putting on weight. Why _______ your milk without sugar?

A. not havingB. not have

C. you not haveD. you not to have

7.about wild plants that they decided to make a trip to Madagascar for further research.

A. So curious the couple was

B. So curious were the couple

C. How curious the couple were

D. The couple was such curious

8. Not until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th century _______ what heat is.

A. man did knowB. man knew

C. didn’t man knowD. did man know

9. In history of China sometimes little _______ abo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e government cares

B. does the government care

C. doesn’t the government care

D. the government doesn’t care

10. Autumn coming, down _______.

A. do the leaves fall

B. the leaves will fall

C. fall the leaves

D. the leaves have fallen

11. —_______that he manag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h, a friend of his helped him.

A. Where was itB. What was it

C. How was itD. Why was it

12. It was said that not until the old man had passed away _______ to his relatives.

A. she let out the secret

B. was the secret let out

C. out she let the secret

D. out let the secret

13. New ideas some times have to wait for years before ________.

A. being fully accepted

B. fully accepted

C. fully accepting

上一篇:梯门中学2013-2014上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校运会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