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2024-05-25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共4篇)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篇1

新学期开始,聂校长便向我们推荐了很多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聂校长总是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所以他倡导每一位老师将阅读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何尝不是想要培养具有终身阅读能力的学生,书籍的力量对于老师而言更是不用质疑的。新学期全校的老师都捧起了一本《帕夫雷什中学》认真的阅读。

买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熟悉很温馨,相同的封面,相同的画像,让我想起了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当中的所汲取的精神财富。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着,在前言部分,作者阐述的两个观点让我很有感触,一是教师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就是:为未来而工作。”在自己从事教育一年多以来,我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热爱这份职业,是的,我们是在为未来而工作,而且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未加任何修饰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对他们进行的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民,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份职业是艰巨的,但同时它是幸福的、充实的。当我们看到因为自己的能力使孩子们发生改变时,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有成就感,当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天赋,并且帮助他们找到他喜爱的活动柜并在这方面变成能手时,我们的内心又是多么的满足。第二,我们要将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要培养具有清醒的理智,高尚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人,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他工作成员的,善于珍惜、爱护和尊重他人的劳动、精神尊严、智慧和优美之点的人。现在再也不能以学分来评价一个学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现在我教的是六年级,孩子们十一二岁了,他们开始从童年时期过渡到少年时期,他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情感和感受。他们再也不愿意任由任何人来安排他们的生活,来教他们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对的,此时我们老师必须转变身份,从老师变作是他们的朋友,一个可以推心置腹没有隔阂的朋友,我们得开始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思考我们必须得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六年级的日记课当中,我经常让孩子们自由的写些什么,尤其是写出你们的不快乐,我愿意去帮助你们,当看到孩子们的日记时,小小的年纪但他们的思想和忧愁却不亚于我们这些成年人,当看到孩子们在日记本中写道“老师,你不了解我们,你不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时,心里很难过,一直以为自己做的很好,其实从未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着想过。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是一份非常细致和需要耐心的工作。”今后自己要努力的还有很多,了解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给他们一生受用的。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 篇2

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任教33年,他把个人经验和26年任校长的工作总结汇编成书。帕夫雷什中学也因苏霍姆林斯基而闻名世界,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参观学习的教育基地。

读过《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人都知道,一名校长应该具备多方面素养,应该知道怎样建立坚强的教师集体,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有暇思考教学难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有暇结合工作实际博览群书。让教师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我,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强调:“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爱书,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乏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可见,书对一所学校是何其重要。

他再三忠告校长:“切勿忘记关注教师读什么书,他们怎样对待书籍和科学。只有当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需求,只有在他不仅有书,而且也有读书时间的情况下,他才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

他一再告诫教师:“教师之所以需要自由活动时间,最主要还是为了读书。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义了。”显然,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生活,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就会变成死记硬背。”然而,为应对不同级别的学业水平测试,大量的课外练习占据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为应对接踵而至的检查验收,师生疲于奔命,消耗了精力。校内既没设置阅读课程,也未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学生阅读兴趣无法培养,就会把课堂阅读变成死记硬背。

目前,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要应对残留的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不定。繁重的教学工作让教师无足够时间和精力在书海中畅游,及时补充足够的精神食粮,导致知识渐渐匮乏。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读书环境,创造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氛围,引导教师读书,为教师补充营养,提高内涵。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读书中受益,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学生寄予的读书的厚望。

书中还记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如何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教师排忧解难;如何坚持听课、兼做班主任、与学生同活动、同游戏、同读书等。在《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一章中,他详细阐述了集体力量的教育作用,并逐一介绍了学校35名教师的工作特点与个人特长。让读者看了以后,无不为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育事业的真诚之心所感动,无不被他终生从事教育科研的精神所激励。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名普通而伟大的教师,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一部部教育专著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尤为人们的推崇。在教学研究及报告中,人们爱引用他的话,不能说是金科玉律,但是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进行了一次次的思想的启迪。他的书被人们广泛接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我想就是他的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直白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仔细捉摸,便会大有深意。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他说了自己平常的教学活动,列举了许多实例,而不是让读者泡在大量的专业术语之中,不知所云。

这次读《帕夫雷什中学》,主要读的是其中的德育部分,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对德育的理解。他在书中的第四章提到德育,并分为七个小节对德育进行论述,介绍自己的德育实践。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他的七小节的标题

1、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

2、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

3、信念在道德成熟时期如何发展和巩固

4、社会定向—信念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5、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培养

6、培养诚实和荣誉感

7、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从这七个方面为学生建立一个德育体系,也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标尺。

读完德育部分,我的脑中浮现这样几个词语,“共产主义思想”“公民教育”“习惯”、“体验”“榜样”“劳德结合”“情感”等

一、共产主义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当时俄国十月革命打响,随后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这样的新兴制度,国民教育自然也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的,深受这样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很自然地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培养的人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这样的人必定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培养那些利己主义者、个性主义者。他的整个德育思想都向我们传达共产主义信念,就好像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一样。围绕社会的主流思想,进行教育应当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准则。

二、公民教育。人除了是自然人,在社会中,我们还是公民,需要遵循一定的公民准则。基于对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五条准则作为起码的道德素养和公民精神。

1、你是生活在人群之中。不要忘记,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愿望都会影响你周围的人。你要知道,在你想要做的和可以做的事之间是有界限的。要检查自己的行为问问自己:所做的事是不是在损害别人和不利于别人?做什么事都要有益于你周围的人。

2、你在享受别人创造的财富。人们给了你幸福的童年,你要以德报德。

3、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由劳动所创造。不劳动,就不能正直地生活。人民教导说:不劳动者,不得食。要牢记这一格言。懒汉,寄生虫--犹如吞噬勤劳的工蜂所造的蜂蜜的雄峰。学习是你的首要劳动。去上学,就是去上工。

4、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的、心地纯洁的人

5、对坏事不能置之不理,要同坏事、欺骗和非正义现象作斗争。绝不可同那种企图靠别人去生活、损害别人、危害社会的人妥协。以上的五条原则强调利他主义,使公民和别人融洽相处,倘若人人都能有这样基本的素养,社会上就会少了许多自私自利的人,和谐社会也是水到渠成,那样会使美好的,但反观我们的社会,学校教育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家庭的氛围,社会的风气,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学生的德行需要各方面良好教育的促成。但是学校老师也不能因此灰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帮助他们识别是非善恶,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三、习惯、体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在一个人的幼年及童年时期就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他不是凭借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进而因为有快乐的体验,而重复那些美好的品行,渐渐地形成习惯。这正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育意义。当学生将一些良好的行为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这就已经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榜样。人大多是会模仿的,榜样往往成为我们模仿的对象,他们的品德意志首先让我们敬佩,进而由于对榜样的崇拜,我们会把榜样的价值观当作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会做榜样曾今做过的事或者是类似的事。我们生活中,需要这样的榜样,而且这些榜样需要被人宣扬,例如,中央台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多少人为上面的人的事迹感动,为他们的精神所动容,无形之间,我们会明白什么是高尚,无私。所以,榜样的力量,由于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五、劳德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劳动中开展德育工作,他让学生栽种果树,让学生细心看护,如果有人破环,就要及时报告,并且能主动修复损坏的树枝,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坏事斗争”能“学会关爱自己身边的事物,充满爱心。”在果树结出果之后,送给自己的父母“回报给自己创造幸福的童年的父母,以德报德”。在劳动中,学生慢慢的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达到德育的目的。

六、情感。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道德知识和道德信念。道德知识即是我们我们熟知的关爱他人等等,而道德信念不是形而上的东西,他说“信念,不只是指人知道些什么,而首先是指他怎样把这些知识变成他自己的行为”确实,我们不能只是懂得那些道理,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道德信念,他提出“甬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情感引导一个人成善成恶,若是对一个事的情感是积极的,他会愿意做,因为他会觉得那个事是值得的。所以,我们要想顺利开展德育工作,首先就是转变学生的情感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能这个方法更多是在少年、青年中运用”

苏霍默林斯基强调在童年时期,让儿童习惯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学习榜样过程中对周边的事物怀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使道德知识逐渐转变为道德信念,当道德信念内化在学生的心中,他的行为自然是良好的,德育就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了。

高三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借鉴 篇4

一、特别注重阅读。阅读占课时量的12%。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里说:“阅读技巧在低年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力求使学生在阅读时的主要精力不是集中在阅读过程上,而是集中在阅读的内容上。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教师集体得出一个结论:要学会富有表现力地、流畅地、自觉地阅读,要使儿童在阅读时不是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内容,他就需要在低年级的学习时期内至少花费200个小时在朗读上(包括在学校和在家里),至少花费__个小时在默读上。教师为此要作好时间上的安排。”看来,帕夫雷什中学基本传承了这一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乌克兰访问期间,从基辅到帕夫雷什小镇,发现所有的乌克兰人特别善于演讲,在出席的多个大会、小会上,从没有见到他们中的一个人手里拿着稿子在念,都是站在那儿“夸夸其谈”;而不像中国的许多人开会讲话离开讲稿就不知所云。我想,这与重视阅读教学是有关系的。

二、注重外语教学,不仅学习了俄语,而且学习了英语。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里曾经这样告诫人们:“外语在智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外语的教育作用在于能使别国人民的语言活在儿童的思想中,能使读到或听到的外语不总是要通过翻译才能领会它的意思。所以,我们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交往和谈话来掌握词汇和词组”;“我们很重视语言实践——不论是读和说,还是写。外国语的词语应当活跃在思想感情中,只有这样,外国语才会起到发展学生智慧的作用。我们力求能使孩子们产生用外语阅读文艺作品的爱好。为此目的我校经常举办外语晚会,出外语小报”。

当然,处于前苏联时期的帕夫雷什中学,外语教学主要是学习俄语,并且课时量相当大。今天,随着乌克兰靠向西方,英语当然也就被列入课程。虽然外语课时量不是很大,但对于培养国际型人才,特别在西方和俄罗斯夹缝中生存的乌克兰民族,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依然保留着劳动课。

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在果园和葡萄园之间是第一温室和绿色实验室。温室里培育花卉和蔬菜,并进行实验。有一道竖架立在暖房中央,周围是一些马扎和供班级活动的地方。暖房是学生搭建的,他们又给暖房安装了暖气和自来水管道。”我们去访问的时候,这个暖房依然存在,里面摆满了各种植物和花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在智育中的作用,取决于关于生命这个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的本质、关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关于人能够积极影响生命过程等科学信念在学生的意识中扎根的深度。”帕夫雷什中学特别注重劳动教育,至今保留着这一传统。

我们注意到,帕夫雷什中学的劳动课,可不像我们中国的劳动课,在黑板上种庄稼,在课本里收获,而是带孩子进入真正的劳动状态。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则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劳动。手工劳动使用的儿童工具很有意义。少年畜牧家起初照管小兔,逐渐过渡到照管牛犊和牛羊。少年花卉家们为学校培植花卉,为家长培植花卉秧苗。在少年土壤学家小组里,孩子们研究土壤生命及其质量。少年植物爱好者,每逢夏天要去远足,目的是收集各种有趣的树种及粮食作物和技术作物的种子。

四、奇特的基本医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等课程。

帕夫雷什中学在小学二年级开设这几类课程,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我回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寻找答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只有在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育。学校的实际任务就是要做到,使得关于自然和劳动、关于人的机体和思维、关于社会和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关于艺术等科学的基础知识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尽管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化学、天体演变学、心理学、修辞学、人种志学等学科未列入教学计划,但是不介绍这些科学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施行真正的智育。”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上一篇:【热】挖掘机买卖合同下一篇:河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