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妇女节活动通知

2024-11-14

38妇女节活动通知(精选7篇)

38妇女节活动通知 篇1

潮泉中学“三八妇女节”活动总结

通过宣传教育、亲身体验、总结交流三个环节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具体有效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小结现如下:

一.宣传教育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学生进行“三八妇女节”的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包括“三八妇女节”的来历,怎样庆祝“三八妇女节”等。同学们通过教育明白了要孝敬母亲,要为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献爱心。

二.亲身体验

在双休日,我班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庆祝母亲的节日。有为母亲减轻家务劳动负担的,如;有为母亲送上一份温馨祝福的,;有为母亲洗一次脚的,;有给母亲送礼物的,写信的等。

三.总结交流

在回校后,同学们进行了本次活动的感受交流。有的说,通过这次活动,知道母亲工作的辛劳。有的说,通过这次活动,消除了母女之间的误会,增近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有的说,通过这些活动,让母亲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爱,在平时就应该这样做。

一次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了许多,长大了许多。

潮泉中学

2010年 3 月10

38妇女节活动通知 篇2

关键词:苏区妇女,体育活动,苏维埃政府

“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是中央苏维埃政权提出的重要政治口号之一, 也是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自1927年11月, 苏维埃政权宣布“在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及一切社会地位上, 确定男女绝对平等”的原则之后, 苏区的各级党组织都设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指导当地的妇女运动, 1932年苏维埃政府发布训令, 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将妇女问题正式专门列入工作章程;在政治上, 要尽量吸收工作积极、忠实勇敢的劳动妇女入党入团, 举办妇女短期军政训练班以加紧造就妇女干部, 积极引进劳苦妇女参加政权机关工作, 提高妇女的政治水平。在教育上, 各级政府文化部都设有妇女半日学校, 组织妇女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 有计划地实施妇女的文化工作。

由于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视和关怀, 广大苏区妇女从封建压迫下解脱出来。她们摆脱了旧婚姻的束缚和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的处境, 有了独立的政治、社会地位, 她们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 积极地投身于各种革命斗争, 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同时苏区妇女有了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使之眼界进一步开阔, 精神境界更加高尚。于是苏区妇女开始和男性一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体育活动就是苏区妇女所关注的集体活动之一。本文试就苏区妇女的体育活动作如下论述。

一、苏区妇女学习体育的途径

第一, 党中央领导同志的积极带头作用:中央苏区许多领导同志都是热爱体育活动, 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举动, 对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着极高的推动作用。如毛泽东同志曾在瑞金叶坪河中教战士和青少年游泳, 和警卫连的战士一起游泳, 此举带动了部队游泳活动的热潮;朱德同志对红军干部战士有过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指示, 在举行体育赛事时, 朱德同志还亲自做啦啦队, 大大地提升了战士们的士气;女领导康克清同志是对苏区妇女体育活动有着直接带头作用的领导人物, 她经常和当时苏区学校的女学员一起参加跳高、跳远等体育比赛。康克清特别喜欢游泳, 她要求女学员们克服封建意识, 亲自带领女学员到双清桥下去玩水, 学习初步的游泳技能, 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大胆的举动, 对当地妇女的封建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也让当地妇女见识了游泳这项体育活动的优美与快乐。

第二, 在实践中观摩学习体育技能: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使妇女走出家门, 投身社会。据统计, 到1934年初, 在城乡苏维埃代表大会中, 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5%以上, 有的地方妇女代表分别占60%以上。大批苏区妇女和男性一样工作与学习, 也和男性一样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因此, 苏区妇女和男性一样接触到体育这个新鲜事物, 如篮球、游泳、体操、赛跑、跳远、拔河等活动, 渐渐地她们开始参与其中, 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也使体育活动成了妇女解放的标志。

第三, 在各种学校及学习班里学习体育技能: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兴国等地妇女从文盲中得到了初步解放, 因此妇女的活动十分积极起来。”苏区妇女自从有了享受教育的机会后, 懂得了体育锻炼的好处, 更加追求生活品味。特别是在各种各类学校和学习班里, 体育活动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里除了文化课教育外, 还专门开设了体育课程培养学员的体育素质。如江西苏维埃干部学校把体育列入常识科目中, 子女职业学校课程中也列有体操、音乐、游戏的内容;又如1934年1月成立的江西省立列宁第二师范学校, 有女学员10人, 该校除专设体育课外, 还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跳高、拔河、竞走等活动, 从而使苏区妇女受到体育运动的启蒙。

第四, 在战争环境里学习体育技能:战争生活是苏区民众的重要生活内容, 苏维埃政府强调指出:“发展赤色体育运动, 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强健体格, 适合阶级斗争的需要, 是非常必要的。”“体育运动, 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 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 特别要做关于战争需要的运动, 如跳高、跳远、赛跑、游泳等运动。强健身体, 锻炼在革命战争中所需要的技能, 更有力地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与四次围剿, 争取革命在中国的完全胜利。”所以, 在战争的空隙里, 红军将士也会经常性地开展如拔河、篮球、田径等活动, 以促进将士们的体质。所有这些体育活动, 都会对当地群众的体育活动 (包括妇女体育活动) 有促进作用, 也是苏区妇女学习体育技能的主要途径。

二、苏区妇女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1931年2月10日, 红四军在军长邝继勋、副军长徐向前、二十八团团长王树声等人率领下解放了新集镇, 5月1—4日在新集镇召开了大型体育运动会, 当时有三百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跳高、跳远、100米、200米、500米赛跑等比赛, 还有投手榴弹、刺枪、爬山、荡桥、打秋千等各种项目的比赛, 在这些活动中, 就有妇女选手参加比赛。遗憾的是, 当时的女选手具体参加了什么项目没有更清晰的记载。

1933年8月1—4日举行的“八一”福建全省赤色运动大会, 除省级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运动员参加外, 还有上杭等5个县及福建军区的选手参加比赛, 其中就出现了十多个妇女参加了50米跑比赛。这些女选手的出现使大会为之振奋, 并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1933年12月27至29日举行的福建省第二次游艺体育运动大会上, 比赛项目有刺枪、劈刀、投手榴弹、超越障碍、篮球、推铁球、掷铁饼、掷标枪、跳高、跳远等。此次大会中有妇女选手参加了劈刀比赛, 她们英武的姿态和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耳目一新。当时的《红色中华》以《河东扩大赤卫军计划已完成一半, 一千女英雄加入赤卫军》为题, 报道苏区妇女的体育活动云:“在‘三八’节时, 有许多区的妇女都在当日举行的大会上举行赛跑、刺枪、跳舞等运动。”

为更好地推动苏区妇女体育运动的开展, 培养红色妇女体育骨干, 少共中央红校与马克思主义学校相继成立了青年妇女篮球队, 以此来号召全苏区的青年劳动妇女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当时的报道来看, 至少有两支妇女篮球队“红校青年队”与“女子队”存在, 并经常开展篮球比赛。青年妇女篮球队的女队员们天天利用业余时间努力练习篮球技术, 打球的技术也不错, 所以能在赛场上充分展示妇女的风采。为此《青年实话》报曾这样评论云:红校青年队大战女子队时, “开始比赛了, 你冲来我还击, 你退了我追击。顷刻间, 这仅仅百多米的地方, 充满了杀气腾腾的空气。在女子队方面, 前方有石联星同志冲锋陷阵的勇敢, 后方有彰瞬华同志‘迎门一战’的守门能手, 气魄真不弱”。文章中提到的石联星和彰瞬华, 看来是当时的篮球女明星, 石联星显然是处于前锋的位置上, 她擅长打冲锋, 具有“冲锋陷阵的勇敢”, 在球场上相当显眼;而彰瞬华擅长守球门, 所以才被称为“迎门一战”的守门员。有石联星和彰瞬华出现的篮球赛, 看起来特别的热闹精彩, 这一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妇女体育运动正在成长壮大之中, 并已成为苏区体育中的一支积极力量, 一支不可缺少的强大队伍。

三、苏区妇女体育活动的意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在短短数年里, 苏区妇女已成为苏区体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她们活跃在各种体育赛事里, 也活跃在各种体育运动场所。因此苏区妇女的体育活动, 直接产生了如下影响。

一是苏区妇女的体育活动是苏区妇女解放的标志:对于偏远地区的苏区妇女来说, 敢于走出封闭的家庭, 投身到社会活动中去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敢于参加体育活动, 让自己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中, 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所以苏区妇女体育活动直接地体现着妇女走向社会后的全新姿态, 就像一页最新鲜最有力的告全社会宣言书, 表现出苏区妇女不仅有了健康的精神, 更因为摆脱了缠足、穿耳、长发的束缚而得到了生理上的解放。二是对进一步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体育活动, 在运动场上所展示的妇女的风采, 直观地展示了女性获得新生活后的生命活力与正能量, 这对仍然封闭在封建家庭里妇女的震动是巨大的, 教育作用也是直接的。因此, 在许多苏区妇女的体育活动中, 女学员们都是利用体育比赛的机会与当地妇女接近, 抓住时机宣传新生活新文化,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三是直接带动了苏区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苏区妇女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 本身就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直接教育, 因为妇女在家是母亲, 在社会上也是与儿童接触最多的人, 她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所以在苏区, 妇女体育运动开展得好的地方, 也是少年儿童体育活动开展得最好的地区。四是对战地文娱生活的影响:妇女同志尤其是部队中的妇女同志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 就可以和男性一起活跃在运动场上, 以她们鲜活的姿态去鼓舞士气, 提升将士们的斗志, 这正体现了苏区体育为战争服务的特征。

综上所述, 可见苏区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 使苏区人民特别是苏区妇女从长期困扰他们的精神枷锁下解脱出来, 她们“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 个个都喜形于色”, 并明确地建立起新的生活目标, 产生了对这一目标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参加体育锻炼后的苏区妇女, 革命情绪始终是热烈而振奋的, 她们有着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可以用更加饱满的姿态, 投身于新的理想中去, 从而可以像苏区政府提倡的那样:“学会自己劳动, 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做苏维埃强有力的拥护者和捍卫者”, 迅速地成为革命战争中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9.

[2]陈荣华.中央苏区史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3]董进霞.女性与体育:历史的透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38妇女节活动通知 篇3

然而,38号文其实是以疏导之策谋求治理,无灭市之意。38号文严格限制的是“将文化艺术品交易标的类证券化”,其违反了现行相关金融证券类法律的禁止性条文,应当治理。不过,在治理的同时,还应给出更具操作性的规范指引。

被逼出来的38号文

38号文禁令出台的缘由,文交产品份额模式证券化交易应为罪魁祸首。

禁止将资产类证券化,直指文交所份额模式问题之要害。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含交易平台)有35家,明确正在筹备中的至少有6家。市场总计发行17.8145亿元金额产品,引起市场跟风复制,一派“繁荣景象”。这是继艺术基金后,又一项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创新尝试。

新尝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类证券化的交易模式,即以天津文交所为代表的“份额交易模式”,以其推出的“黄河咆哮”和“艳塞秋”产品为代表;另一种是“产权交易模式”,以深圳、上海为代表,以其各自推出的“杨培江1号”、“黄钢1号”产品为代表。“份额交易模式”最为引人注目,也因列入“规范整改”的范围而“夭折”得最快。天津模式既是业界的领跑者,也是业界的牺牲者。

任何一种改革和创新,与其纠缠于是与非、褒和贬的争论,倒不如在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新方案上下工夫。业界与其相互指责、抱怨、恐慌,倒不如在逆境中求大治,趁大治之机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一面积极而为,清退非法产品,安抚好投资者;一面以诚挚信用之心紧紧地把他们聚在一起形成聚合力。抓紧内外整合夯实基础、牢固根基,趁破而未崩之机,全力以赴开始新一轮创新产品的开发。不仅如此,业界还要以市场之力推进立法及规制的完善,优化整个行业。

是“切一刀”还是“一刀切”?

清理整顿有利于正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38号文也对各路想进入这个市场的民间资金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这些交易或多或少存在投机性。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交易所规范了,部分民间投资者就撤了。但从理论上讲,交易所是金融创新的载体和方式,整顿的结果可能会提高进入的门槛,净化了这个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清理整顿交易所对于中小个人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交易规则越细,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保护就越全面。”我们要看到一个纳入监管的规范的文化交易市场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市场业态更具生命力,会更加繁荣昌盛!

不过,对于38号文的执行力度、执行难度、执行效果评估,当前尚没有定论。到底是针对部分亟待规范的交易所“切一刀”,还是对所有的交易所“一刀切”?本次清理整顿如何化解地方政府的阻力?是一头监管还是集中监管的问题也随之被纳入话题讨论。所以国务院开启的清理整顿行动,虽然限期在即,眼下的文交所却或避开不谈、或等待主管部门通知、或继续发售,市场反应不一。

从对政策的理解上看,所谓的“份额化”,不是不允许份额化,而是说不能做份额化的集中交易,不能份额化公开发行。而法律上有一个定义,就是只要不对200人以上不特定人群发行,就不算公开发行。所以按照38号文来整改的话,文交所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38号文的五个“不得”

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艺术品份额交易与股票交易

38妇女节创意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时间

3月8日。

二、活动内容:

餐饮部:推出绿色健康消费。

1、3月8日,当天在xx酒店消费的女性顾客每桌均可免费赠送一壶xx饮料(核桃花生汁、玉米汁等等)。每位到店女性顾客均赠送xx鲜花一支。

2、3月8日,当天生日的女性顾客,凭有效身份证,在xx酒店消费均可获得酒店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精美小礼品),3月8日出生的女性,可凭证件享受全单x折的惊爆特价。

3、3月8日,当天在xx消费的女士团体,消费满xx元以上,可享受x折优惠。

4、凡当日消费的女性客户可享受抽奖活动一次。

5、凡当日消费的女性客人可在餐厅享受x折,并免费赠送精品水果盘一份。

厨房部:制作适合女性顾客的绿色健康、具有美容功效的菜品菜单。

行政部:制作酒店宣传标语在LED和大厅摆放易拉宝,内容如下:xx酒店为庆祝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的到来,为女性消费者推出特大惊喜——自20xx年3月x日起至20xx年3月x日,凡来xx酒店消费的女性顾客,皆赠送特制菜品一份。

注:每桌客人内只要有女性即可参加此活动,所赠送的菜品是以每桌为单位,而非以人数为单位赠送。

淘宝38妇女节活动方案 篇5

5份1000元免单礼包,3.8全天使用。总额5000元

活动细则(必看):

①参与抢购【1开门红大礼包】的淘宝ID,必须自201x.12月—201x.3.8日0点之前在本店有过交易成功的记录,否则即使抢购成功也将视为无效。

小贴士:记得要在3.8日之前一个月内成功购买至少一笔哦......择日不如撞日,现在下单,就有机会抢3.8开门红千元大礼包,1/5的机会哦。(1/5是忽悠)

②开门红大礼包仅限抢拍成功的淘宝ID账号使用,不接受转让。

③一个账号仅限抢购成功一份开门红大礼包,抢购多份无效。

④抢购成功的淘宝ID账号在3.8日当天购买的所有订单金额,由买家先行垫付,并保持旺旺或手机通讯正常,待3.8日后的7个工作日内,客服会主动联系幸运买家确认支付宝账号及金额,最终以现金发放到买家支付宝。开门红大礼包免额上限1000元。

⑤开门红大礼包金额仅限消费,消费不足不退差额。

⑥使用有效期:201x.3.8日00:00:00—23:59:59

38妇女节活动通知 篇6

关键词:社会排斥,潮汕,妇女,体育

社会排斥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学者Lenoir于1974年提出, 用来描述当时国内存在的、未能享受社会保障的群体和阶层。之后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用于研究贫困问题。他们认为社会排斥是对公民地位与身份所赋予的政治及社会权利的否定, 是对民主社会的严重破坏;社会排斥概念还聚焦于社会分配和社会关系议题, 即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和不足够的社会参与、缺乏社会整合和社会权力[1]。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 社会排斥是指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 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2]。

目前, 对农村体育进行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而对影响农民主体参与的分析不多。因此, 利用社会排斥这一研究弱势群体的概念, 选取潮汕农村妇女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研究, 能够对潮汕农村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排斥四个方面对潮汕农村妇女参与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影响该地区农村妇女参与体育的深层原因, 同时可以从政策层面提出有利于消除社会排斥、促进潮汕农村妇女参与体育的对策, 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

1 潮汕妇女的特点分析

潮汕文化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潮汕女性温柔贤惠、谦恭宽容, 而且性格内敛, 不轻狂, 不浮躁, 这种性格在广东享有美誉。潮汕女人的“五德”温、良、恭、俭、让和“五行”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拜老爷、煲汤。反映出潮汕妇女在生活中能顾全大局, 使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同时, 她们自身权利意识淡薄,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往往采取消极忍让的态度。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 潮汕四市之一的潮州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2亩左右, 是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揭阳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25亩, 汕头市的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低至0.16亩。潮汕男人大多出外谋生, 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性别上的优势, 所以, 潮汕家庭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结构, 潮汕女性大多以在家操持家务, 相夫教子为主。

2 社会排斥对潮汕农村妇女参与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经济排斥对潮汕农村妇女参与农村体育的影响

经济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被排除在一般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获得经济资源的途径之外, 以及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低于一般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的状态和过程[4]。体育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其前提应该建立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当农民还在为吃穿、子女受教育以及医疗等经济问题发愁的时候, 农民体育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潮汕农村家庭主要靠男子在外打拼为生, 潮汕妇女主要在家劳作。如此以来, 潮汕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话语权就逐渐缺失。

2.1.1 潮汕农民家庭收入遭遇经济排斥

当前农民家庭的收入主要包括农业收入和家庭成员出外打工的收入。而家庭支出名目繁多, 其中子女教育和医疗费开支占了绝大部分, 这一问题也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关注的两个焦点。由于经济排斥的因素, 劳动力市场后时常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如陈满玉在研究农民工“同工同酬”的法律问题时就指出农民工和正式工做相同性质的工作报酬相差甚远[5]。而农村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不及男性, 她们的收入会更低。实地考察也发现, 一些农村妇女仅靠做手工串珠之类的手艺维持家庭开支, 一旦遇到子女上学、家人生病等诸多问题时便无所适从。农业收入方面, 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处于弱势, 处于被排斥的境地。

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入的风险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 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潮汕三市人均纯收入也只是介于4885到4997之间, 远不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6]。除去来年需要追加的生产费基金, 能够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寥寥无几, 远不能满足农民的日常需要。至于体育活动, 她们根本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参加, 体育对她们来说只是一种奢侈品, 能够把体育作为生活必需的更是寥寥无几。

2.1.2 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遭遇经济排斥

目前大部分农村已经实行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福利制度也即将在农村展开。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极不健全, 日常疑难病症, 无法通过社区医疗机构低成本解决, 农民压力仍然较大, 大病住院享受的一部分医疗保障对他们来讲仅仅是杯水车薪。2006年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调研报告表明, 潮汕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参保还未覆盖全部农村群众, 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也较低, 只能解决小部分医疗费问题,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导致农民家庭因病返贫[7]。在这种情况下, 负责自家几分田地的农村妇女愈发需要长期劳作来增加经济收入, 以增强她们遇到突发事件后抗风险的能力。

2.1.3 农村妇女在家庭中遭遇经济排斥

“男主外、女主内”的潮汕家庭分工, 使得男人不管多苦, 都要出去打拼赚钱, 潮汕男人很早就有“过番”讨生活的历史。在家中, 潮汕男人基本不管家里的一切事务, 妇女再忙, 家庭琐事均由女人包办, 妇女出外打拼赚钱会被其他人认为是不入流的做法。

由于无酬的家务劳动使潮汕妇女在经济上更依赖丈夫, 因而妇女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也会因传统的家庭分工而归于无效。潮汕农村妇女主内的特点导致她们在经济收入上无法与男性相提并论, 在家庭事务的抉择上自然得不到更多的话语权, 久而久之, 潮汕农村妇女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凡事要听丈夫及公婆的主张, 自身主体意识逐渐丧失。体育运动能够使参与者展示自我, 树立自信, 参与者是体育运动的主体, 她们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 如此一来, 体育这种需要拥有强烈主体意识的活动与潮汕妇女在家庭中所形成的性格特点格格不入, 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她们及家人的认可。

2.2 文化排斥对潮汕妇女参与农村体育的影响

文化排斥是指群体的成员在拥有一个主导文化的符号、意义和仪式等资源方面的边缘化[4]。文化排斥使得他们不能保留自身文化传统, 同时又使他们不可能以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

2.2.1 农村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失

农村体育文化是指世世代代农民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它是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体育文化实践中, 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 它所表达的是农民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因此, 农村体育文化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 由于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经威胁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留存, 而这种变化又是如此强势, 以至于现今社会必须要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来应对。将如此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寻求保护, 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这些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视, 也说明了这些遗产面临变异、消亡的危险境地[8]。

2.2.2 文化贫乏阻碍潮汕妇女参与体育活动

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受文化教育程度影响。文化程度高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活动非常有必要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 分别为高中组37.1%和小学组9.8%[10]。如今九年义务对农村家庭来讲是一件大好事, 但高中阶段及大学阶段的学费却与日俱增, 农民也因此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潮汕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潮汕人从商气氛比较浓厚, 他们不畏辛苦, 在世界各地均做出了一番成绩, 潮汕商人名声显赫。然而, 从另一个角度讲, 潮汕人读书的氛围又相差甚远, 广东省委赴潮汕调研组的调查结果表明, 潮汕四市高中阶段平均毛入学率为55%, 远低于全省72%的平均水平, 严重制约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9]。如此以来, 农村学生文化的匮乏成了阻碍农村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至于潮汕农村妇女, 读书的环境更是恶劣, “姿娘仔读书有什么用, 长大还不是要嫁给别人的”等等这些女孩子读书无用之论, 仍然时而能在街头巷尾听到。一些经济较为困难、儿女又较多的家庭, 退学打工的必然是女孩。此外, 教育的不平等, 也决定了传统潮汕地区女性地位的卑微。潮汕旧式家庭中, 女孩子一出世就遭人贱视, 甚至认为家里养个女孩, 还比不上养鸡养狗养猪养牛重要。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对如今的潮汕农村仍然存在深远的影响。一些农村家庭, 假如妇女生的是女儿, 往往会受歧视遭冷落, 甚至被抛弃, 赶出家门。如此一来, 教育的不公正使潮汕女孩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无法为潮汕女性所认同, 一方面她们无法获得体育运动的技能, 另一方面她们又缺乏对体育活动功能的认识。

另外, 由于潮汕文化的封闭性, 潮汕女性无法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她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及其缺乏。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拜老爷、煲汤等被誉为潮汕女人的“五行”,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些磨灭了潮汕妇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她们求稳不求变, 求同不求异, 对新观念和外来文化持怀疑和排斥态度。当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现代体育运动进入农民的生活时, 同样会受到顽强的阻力和排斥, 也就更加不利于潮汕妇女参与体育。

受文化贫乏的影响, 农民对政治活动缺乏了解, 不能进行正确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参与体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选择、修建及维护均应考虑农民的参与, 然而, 潮汕妇女受文化贫乏的影响, 无法认识到这项基本权利, 甚至当这项基本的公民权利遭受剥夺时, 她们仍然意识不到。自然也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针对公民的体育活动权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更是无从谈起。

2.2.3 潮汕妇女缺乏获得体育运动技能的机会和环境

农民的体育运动技能主要是年少时从学校获得。学校作为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的主阵地, 在养成农民体育活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学者们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发现, 农村学校体育的状况不容乐观, 体育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软硬件设施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潮汕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落后, 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求。一些农村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课表上按照要求安排体育课, 但实际上体育课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不在少数, 开课数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即使有上体育课, 也是“放羊式”教学。如此一来, 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有限, 对体育运动功能认识不足, 不能有效的利用体育技能来强身健体。农民缺乏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也直接影响农民体育的开展。

2.3 社会关系排斥对潮汕妇女参与农村体育的影响

社会关系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交往人数和频率下降, 社会网络分割和社会支持减弱。其主要表现为受排斥者由于受到偏见、习俗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社会关系方面出现了断裂, 无法进入其他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 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受到相当大的限制[4]。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农民的社会网络和社会交往主要集中在农村, 缺乏进入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城市居民相比, 农民体育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又没有相应的体协, 社会关系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显然不及城市。当城市居民已经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明白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良好途径时, 和城市联系不多的农民却难以明白和接受。

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现象极为严重, 女性不能进族谱, 不能参加社交活动, 妇女参加社交活动被认为“疯”、“野”、“不守规矩”、“不正经”、“有伤风化”等。如今潮汕男人虽然不反对太太出去工作, 但绝对不鼓励太太非常张扬、投入的工作。如此一来, 潮汕妇女参与社交的机会非常有限, 原有的以家庭、邻里为单位的社会关系网络得不到扩大, 无法接受网络外的事物。没有了社交活动, 潮汕妇女愈发安于现状, 愈发认识不到自身受排斥的状况, 也就无法察觉体育活动方面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体育活动是“疯”“野”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潮汕妇女心中, 她们丝毫察觉不到体育运动的功能, 也无法为之心动。

镇、村一级领导机构在体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 由于一些地方农村选举不够规范, 领导班子不能有效地代表农民的意愿。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农民体育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和落实, 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甚至出现体育资金被挪用, 体育场地遭占用等现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 妇女应有适当的名额。然而, 调查发现, 真正农村地区村一级的妇女委员所占比例仍然偏低。究其原因, 潮汕农村女性“参政”被看做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 一些女性村干部在处理村中事务时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大, 真正能够反映女性诉求的政策无法有效落实。一些地方对领导干部的评价以政绩为主, 只看硬件建设, 不注重文化建设。农民体育难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益, 所以, 也就难以从实际出发, 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 切实为农民体育发展保驾护航。作为研究主体的潮汕农村妇女难以进入管理决策的关系网络, 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即使她们对妇女参与体育的状况有自己的想法, 渴望提出一些有利于农民体育发展的建议。但由于受到社会关系排斥, 缺乏有效的意见表达机制和渠道, 无法影响体育管理部门作出真正有利于农民体育发展的决策。

3 潮汕农村妇女参与体育的对策

3.1 消除经济排斥的措施

当前社会转型期, 工业反哺农业已经被提上日程, 认清农业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 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使农村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能够得到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 增强她们的经济独立性。从劳动的价值来讲, 农村妇女所从事的家务劳动、相夫教子等只有使用价值, 而没有交换价值, 因此, 无法体现农村妇女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从而导致农村妇女的经济独立性进一步降低, 因此,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逐步采取有效措施, 灌输家务劳动的价值所在, 使农村妇女在内的每位家庭成员都认识到家务劳动的价值。加大医疗保障制度的力度, 增强农民抵御疾病等风险的能力。只有增强农村妇女的经济独立性, 才能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加强, 也才能使体育这一需要强烈主体性的活动为广大潮汕农村妇女所接受。

3.2 消除文化排斥的措施

潮汕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是潮汕农村妇女遭遇文化排斥的原动力, 而这种思想在潮汕地区又根深蒂固, 究其原因, 宗族势力、养儿防老是农村家庭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 通过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让农民认识到农村事务的解决可以通过调解、法律来进行, 而非宗族势力。加快养老保险制度的进行, 使农民确实认识到老有所养。另一方面, 加大对女孩家庭的支持力度,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女孩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丰厚的奖励, 让农民家庭确确实实感到实惠。只有这样潮汕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潮汕妇女也才有可能逐渐认识到参与政治的重要性, 作为普通的潮汕农村妇女村民才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 为参与体育奠定基础。

3.3 消除社会关系排斥的措施

农村妇女参政是逐渐改变女性遭受社会排斥的关键环节, 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 消除对女性参政的歧视、逐渐改变对潮汕女性参政的观念。由李嘉诚基金会全额出资, 与全国妇联合作实施的公益项目启璞计划村“两委”女干部培训试点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该计划将开设女村官自我探索和发展规划、领导动员及协调能力、乡村经济发展和致富、农村家庭教育的支持与服务等课程, 在汕头大学分6批对262名潮汕地区村党支部女书记、村委会女主任开展培训。不少女村官都是首次走进高等学府参加培训。此举旨在提高女村官在农村发展中的领导能力, 使女村官掌握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 能够合理的处理农村事务, 以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提高女村官及农村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 从而逐渐消除农村妇女遭受社会关系排斥的现状。农村妇女也才有机会、有意识地表达自身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意见, 形成合理的意见表达机制, 也就有利于潮汕妇女参与农村体育。

参考文献

[1]石彤.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杜建政, 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 16 (6) :981-986.

[3]隗芾.品潮汕女人.潮商, 2008.02.

[4]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J].国际论坛, 2008 (1) .

[5]陈满玉.浅议农民工“同工同酬”的法律问题[J].南方农村, 2008 (6)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2.

[7]段文娟.论“社会排斥”与农村“新贫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5.12.

[8]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体育科研, 2009, 30 (6) .

38妇女节活动通知 篇7

活动期间,编辑部根据相关规则,从来稿中精挑细选出16篇优秀作品分期刊登在《妇女生活》上,并经专家甄选,评出10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现将获奖篇目及作者姓名公布如下,我刊将向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精美纪念品,请获奖作者速与编辑部联系。

一等奖: 母亲生命中的两大宝 闫金福

二等奖: 从误解、认同到安享 杨月英

《妇女生活》成就了我的一段姻缘 赵 航

《妇女生活》和我的家教研究与实践 李 多

三等奖: 《妇女生活》,我最贴心的好姐妹 栗桂芳

《妇女生活》伴我30年 刘永芝

因一篇文章成“老师” 姚辉常

结识 熟识 难忘 谭建山

《妇女生活》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任纪海

缘分不停留 李永海

上一篇:职工贫困补助申请书尊敬的上级领导下一篇:范仲淹故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