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 说课稿

2024-09-14

乡村四月 说课稿(共9篇)

乡村四月 说课稿 篇1

《乡村四月》说课稿

振 兴 路 小 学 刘 颖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乡村四月》,这首诗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的第一首古诗。《乡村四月》是宋朝诗人翁卷的代表作,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诗的文眼在最后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的意境优美,处处散发出诗的魅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说目标。

本单元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在古诗的学习中,四年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但要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就比较困难了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诗的意境,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品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解诗题,知作者。(4分钟)

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愿望。因此,利用课前欣赏田园风光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美景当中,为学生理解诗的含义垫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3分钟)

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通诗句,(三)明诗意,悟诗情。(25分钟)

依据课标和诗词教学的特点,这环节我采取自读自悟,想象感悟,教师引导,品出诗味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而教师的“导”,就是教学的预设,而“味”,就是咀嚼语言,品味出情感。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征有别于成人,他们处在启蒙阶段,于是,课堂教学必须高度关注童心、童趣,深入浅出为他们的喜闻乐见。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知识能力点,设计整体感知要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领悟情感的方式,从而悟出诗歌味儿来。教学过程必须简单,只能是个粗线条,感悟的方式与方法应明了易于感悟,并且能运用操作,这样,教师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放飞学生个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具体做法是:

1、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你读懂了什么?

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古诗词的教学最高境界是“显像得意”,即先将文字转换为画面和场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让学生从形象中感受,领悟诗句的情感意蕴。具体到我这首诗中,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相机借助课件理解“白满川”的意思,感悟具体景物。结合学生的自悟让学生看图和注解感悟“白满川”的“川”是指平地,“平地上的一块块稻田在天空的映衬下,给人一种什么感觉?”进而追问那“白满川”是怎样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图文并茂中就比较容易体味诗的意境。

对于容易理解的后两句诗,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生成情感。

入情入境的朗读在课堂上必不可少,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我通过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味,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

3.学习写法,体会情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诵古诗,促提升。(8分钟)

1.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这是古诗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古诗学习的重点。2.练笔:把诗中美景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我设计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动笔能力,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诗中的美景,给学生自由表达的余地,可以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我这样设计板书,简洁明了,既体现了文章中描绘的场景,又突出了中心,能让学生整体感知古诗,又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营造诗意盎然的课堂。

《乡村四月》 篇2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学文,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并尝试自学田园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描绘生动的画面。【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总是来去匆匆。假日里,我们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在哪里?(乡村)好吧!跟老师来看看吧!(播放课件2-7)

2.巍巍青山、暧暧村落,乡村是那么恬静;啾啾鸟鸣、声声犬吠,乡村是那么灵动; 袅袅炊烟、霏霏细雨,乡村是那么朦胧;唰唰采桑、簌簌蚕食,乡村是那么忙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有关乡村的诗歌,板题:乡村四月。请齐读诗题(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读出向往之请)

3.时间是农历四月,春末夏初,草长莺飞。哪里的乡村呢?是江南一带的乡村,因为那里是诗人翁卷的故乡啊!(课件8,介绍翁卷)

二、初读,悟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自由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生1(你能把字读准,把诗句读顺)

生2(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你心中的乡村四月)

全班读(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了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

做游戏,拍手读(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明白了哪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你用什么办法理解的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这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三,品读,描美景

1.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山原白川

子规烟雨

2.师导:山原,其实就是江南的丘陵小山。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诗人看到的是“绿遍山原”,你说这有什么不同?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

辐射:绿遍山原,这是怎样的绿呢?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无数种“绿”

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 晚春:树头花落未成阴 初夏:草木成荫满目翠

在“山原”前面加个词,描绘出你想象到的山原。(提问3、4个学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表现绿,必要时,老师可以示范一句。)翠绿翠绿的山原,绿得淋漓尽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山原„„ 遍

3.看啊,山间的原野怎么样?——绿了!往山脚下看,怎么样?——绿了!往上看,山腰怎么样?——绿了!再往上看,山顶怎么样?——也绿了!这座小山怎么样?——绿了!那座小山怎么样?——也绿了!这片原野怎么样?——绿了!那片原野怎么样?——也绿了!是啊,一座座小山绿了,一片片原野也绿了。这就是——绿遍山原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渲染:多美的绿遍山原,它与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就是(引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吗?

4.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这“川”让我想起了两个词“一马平川、川流不息”。这“川”不禁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解“川”意)这里的“川”指的又是什么?(平地——是稻田啊!)

5.师:适逢农历四月,乡村的人们已经在翻耕好的田里灌满了水,即将准备插秧了。水田被天空的亮光映照着,显得怎样?——白亮亮、白茫茫。(出示课件9)看啊,就是这样的白亮亮、白茫茫,诗人称之为“白满川”!

师:是呀,乡村四月,到处都是青山,到处都是白水。绿得鲜亮,白得耀眼,绿白辉映,令人陶醉!美吗?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诗? 6.雨如烟

这般的乡村,这般的美。青山白水,如诗如画,令人陶醉。闭上眼,落在你脸颊上,那软绵绵的,凉丝丝的是什么?(细雨)那绵绵细雨的,像什么?(牛毛,花针 青丝 轻尘 烟雾。。)

就是这样的细雨,轻轻的,它飘落在你的脸上,抚摸着你的脸颊,轻吻着你的额头,惬意至极。就是这样的细雨,密密的,它飞舞着,飘洒着,整个乡村都像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难怪诗人会说“雨如——(生:烟)”再读轻些,“雨如——烟。” 7.子规

听(播放子规声),这是什么声音?(杜鹃鸟,子规,布谷鸟)它在歌唱什么? 师(染情导读)孩子们,看啊,那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看着这样的美景,置身在这样的蒙蒙细雨之中。我真想高歌一曲,直达胸臆,又想静静的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以表示我满心的愉悦!难怪诗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这样的诗句:(课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结语】真是一幅有声有色,意境朦胧的乡村画卷。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正是诗人这14个字啊!诗人竟用14个字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

四、品读诗句,感受人忙

生活在这里的水乡人家,他们此时又在干什么呢?咱们看看去。(课件出示鸡群乡村)咦?人都哪去了?怎就不见一个人呢?小朋友,请你告诉我,村子里的人都干什么去了?(生:蚕桑

插田)

你知道什么是“蚕桑”吗?养蚕要做些什么?

你知道水乡人家是怎么养蚕的吗?咱们去见识见识吧。(课件出示养蚕画面,师简介:采桑——给桑——“上山”——收茧)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尘泪始干)孩子们,养蚕要做这么多工作,怎么样?(繁忙 辛苦)

是呀,多么繁忙而辛苦啊!这边要忙着蚕桑,那边又要忙着插田!你知道什么是插田吗!(播放插田图)这就是插田。你们插过田吗?面朝黄土,背朝天。实在是辛苦!饭桌上的粮食——来之不易!因此,请记住:(师)谁知盘中餐,(生)粒粒皆辛苦!

师:就是这样的乡村四月,人们既要忙着蚕桑,又要忙着插田。(课件展出“蚕桑”、“插田”两幅画面,指导读与悟)

师:这边人们要忙着——(生:蚕桑)

那边又要忙着准备 ——(生:插田)

这边刚忙完了 ——(生:蚕桑)

那边有忙着开始了——(生:插田)

今天刚忙完了 ——(生:蚕桑)

明天又忙着开始了——(生:插田)你看,乡里人家,这边要忙着蚕桑,那边又要忙着插田;今天要忙着蚕桑,明天又要忙着插田。孩子们,蚕桑辛苦吗?插田辛苦吗?那就请你们时常记住这句话:(课件展示)读: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就是这样的乡村四月,人们忙着蚕桑、插田,插田、蚕桑。如此繁忙的两个场景,诗人竟用了非常传神的三个字就串联了起来,是哪三个字?(才了。。又)读:才了蚕桑又插田(感受乡村人家的繁忙与辛苦)

读到这,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农民可真辛苦,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5、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一种美,那就是农民身上那朴实的美,勤劳的美!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敬佩之情读读这两句。

师:四月的水乡人家,除了忙蚕桑、插田,还要忙些什么?(链接农忙谚语)三月雨,贵似油; 四月雨,好动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

一句一句的读,你读懂了什么?

师:趁着这美好的时光,乡里人家忙完了蚕桑,又要插田,忙完了插田,又要忙着栽瓜点豆,这样的乡村四月,如此繁忙,人人不得闲。难怪留守家里的只有那群老母鸡、大公鸡。所以诗人会说:乡村四月——闲人少。

想象他们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我们也来学诗人作两句诗吧,把没写进诗歌的忙也写进去,比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 鼓励学生作诗:

如果不说乡村四月,而是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几句诗?如每到六月我们都忙着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园六月闲人少”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

对啊,诗意来源对生活的热爱,作诗又有何难!你们都成为了诗人。

过渡:但诗人中也有一般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人之分,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为何?(一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二是与第二句诗押韵,三是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照应)

指导:联系上两句诗读读,前两句最后一个字是“雨如烟”的“烟”,现在后两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又种田”的“田”,这两个字的音都有“an”,因此读起来很有韵味,琅琅上口。这也是诗的魅力。不信,我们再读读,感受这诗歌的韵味。

五、赏读诗句,感悟诗情

【渡】这样美的乡村,这么忙的人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四月。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吧!

(播放配乐)

师(导读):孩子们,让我们怀揣着对乡村四月,乡里人家的热爱与赞美,请亮出你的嗓子!读!——(全诗)

你能把诗印在心间吗?(背)

师(导读):多么动听的诗歌啊!此时,如果你就漫步在这乡村四月的小路上,看到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你要赞美这里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美景,你要赞美这里繁忙勤劳的乡里人家。那就把你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这短短的二十八个文字中!读!——(全诗)

【结语】同学们,江南乡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时,我们仿佛已经置身其中,清晨,烟雨蒙蒙,我们从桑树上采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中午,布谷声声,我们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丽的诗行;傍晚,清风徐徐,我们向天空中放飞天真的梦想;入夜,繁星点点,我们在睡梦中伴随着青蛙无眠的歌唱。如果能过上这样的田园生活,一生无憾。

可在孟浩然的笔下,江南乡村却是另一番景象。请读读他的《过故人庄》。(课件展出)这乡村美吗?人们忙吗?(恬适、娴静)

六、拓展读师,课外延伸 【结语】其实,这样的田园诗歌还有很多。光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就有60首。他以“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划分为五组,每组12首。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田园乐》。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等诗。课后,请同学们找出的诗读读,相信你对田园诗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收获。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归园田居五首》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过故人庄

书湖阴先生壁

游山西村

唐•孟浩然

宋•王安石

宋•陆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茅檐长扫静无苔,莫笑农家腊酒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花木成畦手自栽。丰年留客足鸡豚。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水护田将绿绕,山重水复疑无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两山排闼送青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板书设计】

乡 村 四 月

(宋)翁卷

山原

子规

(景美)

热爱

闲人少

才了 又(人勤)

赞美

3、作业:)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2)把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写成一段话;)收集并阅读更多有关“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

3.学习习近平仄规律。

乡村四月诗歌 篇3

脚下的草尖

高举着欢笑的泪珠

远眺

树影朦胧

花影黯淡

谁家的姑娘

撑起油纸伞

悠然地徘徊小桥上

凝眸深处

只想化作一缕轻风

在春的枝头 吹开

万紫千红

午后

是谁舞乱了

一缕缕青丝

把爱的风筝

放飞白云间嬉戏

地上

翩翩起舞的蝶儿

流连花间

勤劳的人民

在田地里

播下丰收的种子

放飞希望的山歌

一阵阵传来

黄昏

三五成群的牧童

在山坡上

放飞着牛羊

伴随着夕阳

照射他们的身影

凝成一幅优雅的风景画

小鸟在花间

卖弄着它的歌喉

伴随着一曲曲牧歌

传遍了

乡村四月作文 篇4

老家门前有一条清冽冽的小河,一到四月各家的主人就会将几只雏鸭,或是小鹅,放养在小河里。栗壳色的鸭,白茸茸的鹅,点缀着绿绿的河水和蓝蓝的天,使宁静的乡村景色中平添几分生机。河畔还有一群捣衣的妇女,她们那鲜艳的衣着与堤上的翠柳相映成趣。

除了小河,四月的山也美极了。山上有俏皮的小草,有明丽的花朵,有淙淙的小溪,还有喳喳鸣叫的活泼的小鸟。远远望去,有陡峭雄伟的气度,走近细瞧有秀美清丽的风光。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啊。

不光是山川,连农家小院也洋溢着春光。红的,紫的,蓝的,粉的绣球花,高大的树,冒出头不久的小草,在阳光地照耀下格外赏心悦目。如果下着细雨就更好了,一地打落的绣球花瓣飘在草地上,闻起来还是香的呢。这比天阶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致还要略胜一筹。

乡村四月散文 篇5

前几日我回了趟老家,一路上农忙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南宋诗人翁卷的那首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麻又插田”。的确,乡村忙了!

等到了家,看见左邻右舍、男女老幼都在田地里忙。推开自己家虚掩着的房门,不见父母的身影,我知道父母是下田插秧去了。

作为农民的我,深知农民的疾苦。为了不误农时,他们不分白天昼夜地劳作;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他们不管刮风下雨地奔忙;这几年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农民的日子也好过点了。但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田地活还得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们来扛,真是苦了他们啦!

每逢农忙时节,我更担心父母的身体。去年母亲不幸摔断了左臂,手术后还在恢复中。父亲又高血压,我们兄妹几个不让他们再种地了。可是老人家都是苦过来的人,他们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依恋情节,再加上儿女都不富裕,他们还操着儿女的心,想凭自己的微薄之力,自劳自食,不愿拖累我们。任凭我们怎么劝,他们也不肯放下土地。

我来到父母干活的田边。母亲正在水田里插秧,拿秧把的左手还在颤颤地发抖。看见母亲这样子,我做儿子的`真有点汗颜。看着别人的父母享清福,而我的母亲还带着伤痛在插秧,我的父亲还开着手扶拖拉机在耕田。此时的我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好好混,要对得起父母!”

我对母亲说:“您这伤胳膊还没有好清,不能干插秧的活,还是打秧工,花钱请人干吧。”母亲说:“反正是干自己的活,不着急,凑合着干总比请人干好。再说你们现在负担又重,请人干活就得花钱,得能行我们就不会负累你们,等你们都混发财了,我和你父亲就不干了。”

我接过父亲开着的手扶拖拉机,让父亲坐田埂上歇息。父亲老了,拖拉机在他手里只能开慢档位,快了父亲跟不上。再说这犁田耙地本来就是累人的体力活,年轻人都吃不消,更别说上了年纪的老人了。牛怕累,走得慢,父亲嫌它干活慢,就开拖拉机。这“铁牛”不怕累,跑得快,开快了又跟不上它了,只好慢着开。

这台十匹马力的手扶拖拉机,还是我没出门打工时开的那台。我走了就不让父亲开它,害怕出危险。为了安全,我心里宁愿父亲还是使唤那头慢腾腾的老水牛。父亲却嫌老水牛慢,还是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

现在,父亲坐在长满青草的田埂上,手里夹着的纸烟在微风里飘渺着蓝色的丝带。我知道父亲的烟瘾很大,特别是劳累时,更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父亲看着我很快就把秧田耙好了,就说:“还是你们年轻人干得快,搁我得老半天。”我说:“您就别再种地了吧,我们养得起您们!”父亲说:“是农民哪能离开土地啊,没病没灾的闲不住,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心里踏实。”

父亲扔掉了快烧到手的烟头,从衣兜里又掏出一根噙在嘴里,打火机点着以后,嘶嘶有声地抽着。父亲看着他自己刚刚喷出的蓝色烟云说:“要是你们都在家里多好,我累了你们也好帮我搭一爪子。”说这话时,父亲自己也笑了。父亲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这么一大家子人口,如果不出门打工,光靠几亩薄田地养活,还不是个穷死?”

回家吃午饭时,我在路边还看见了这样一幕:一块水汪汪的秧田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瘸着一条腿,单手拄着一根拐杖,还在用另外一只手往田里插秧。驼着的背使他的屁股厥得老高,这又使他的头不得不伸得老低,脸就要贴着秧田明晃晃的水面了,人仿若立在水里觅食鱼虾的野鹤。看他艰难插秧的样子,着实让人生怜。老大娘的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嘴里吼吼吧吧地喘着粗气,插秧的速度比蜗牛爬行也快不了多少。为了节省时间,抢天夺时,他们的午饭都是十来岁的小孙女做的。做好后,他们懂事的小孙女再把饭送到地头。老两口就在秧田边囫囵着把饭吃了,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忙起来了。

其实,辛劳的何止他们。年老的、年幼的,各行各业都有这样值得尊敬的人们。我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四月里,感动的不止是我自己。我更加相信,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也不只是老黄牛!

改写乡村四月 篇6

杜鹃鸟委婉的歌声多么动听,多么优美。它是迎接这场春雨的第一位使者。蒙蒙细雨伴着杜鹃鸟欢快的乐曲下着,充满了诗情画意。杜鹃鸟的心情很舒畅,它极其大方地为大家献上一曲。听,它已经开始唱了:“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瞧,路人们都陶醉在这天籁之音中了。

四月时,村里非常繁忙、也特别热闹。农家儿女本领可大了,各有各自的本事,各干各的农活。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这可比城市里热闹多了,好多活儿城里人都不懂哩!

农家人很勤劳,经常早出晚归。一大早起来,就会看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桑树林里穿梭。妇女们忙着采摘翠绿翠绿的桑叶,一篮一包地带回家,把蚕儿喂饱,白白胖胖的蚕儿就是她们的希望。

可不吗,最近农活可真多呀!早晨还看见妇女们在采桑叶,中午,她们又去插秧了,田地里到处都能见到他们匆忙的身影。水田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蓝天,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映照着农民耕耘的身影,水田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乡村四月作文 篇7

乡下人家的房前,许多花儿已经悄然开放。迎春花,牵牛花,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朴素中带着几分艳丽。屋后倘若有空地,乡下人家一定会种上一些竹子。几场春雨过后,便会发现成群的竹从土里冒出来,绿绿的,尖尖的,可爱极了。

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农民们要在春天播种,希望在秋天能收获满满。苹果树,葡萄树,西瓜,黄瓜,辣椒,茄子……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看着繁忙的景象,不由得会想起一句诗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河岸边,许多孩子在欢快地嬉戏,钓鱼,摸虾,打水漂……吵闹声,欢笑声,响彻在田野上空。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篇8

执教者 赵 苗

一、品悟教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蚕桑、了”等字词。

2.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5.感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充分备课。

2.学生熟读《乡村四月》,读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3.学生整理资料介绍诗人。

4.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意象铺展,走近田园,了解作者。1.诵读词语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杨柳依依

清风徐徐

鸡鸣犬吠

袅袅炊烟

瓜果飘香

牛羊成群

2.师: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国是诗的王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他们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现在就请学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过的古诗当中有哪些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谁能大胆读)(《过古人庄》(唐)孟浩然、《游山西村》(宋)陆游)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乡村田园风光,感受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

师:齐读。再读,读准字音。读了这四个字,你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板书)翁卷宋朝人

师:有谁了解翁卷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2名左右)教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二、听录音感悟,读通诗句,勾勒田园,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播放课文朗读)师:1.你觉得这位老师读得怎么样啊?

2.其实,你们说的这些就是读古诗的基本要求。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也是这样读的。现在就请你们翻开书本108页,请同学

们把这首

诗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3.诗中有一处“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

(蚕

桑: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4.诗中有几处多音字,你们能找到吗?

是了。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结束)。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它就读(liao)。

5.老师刚才听大家读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想让一些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老师听出你读得好,请你读吧。全班齐读整首诗吧)

6.读了整首古诗,你的眼前有怎样的情景,画面呢? 乡村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勒出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

于是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它使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了。

四、感悟赏析,走进田园画面。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会出现画面。

(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前两句诗,请说一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用——画出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雨如烟)

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2、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边想像边读诗。

教师引导:村庄的周围,满是树……;村子前面,是一口池

塘,那池水……水上有一群白鹅……;池塘旁边,有一大片草地……;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山……

3、师: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4、除了满世界的绿,我们还被什么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伫足的脚步?(白满川)用“川”组个成语,“一马平川、川流不息”这里的川是什么意思?“白满川”具体是描写哪里的景物?

5、师:现在的稻田是白亮亮的,插上稻秧呢,到了秋天呢?

6、翁卷还被哪些美景吸引了呢?再读前两句诗吧!子规、雨如烟

这样的景色,给你们的感受是?(用一个词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如诗如画)

7、感谢同学们是你们把老师带入这样的美景,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美景说说吧!(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省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8、把你们的理解送进去,再读前句诗吧!

(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此时,连子规也不闲着,听(播放叫声)它在声声地啼叫,它在说些什么呢?

师:说得好呀!它在催我们干农活了。到底该干哪些农活呢?自己读后两句吧!1.你读到了什么?

2.后两句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村民忙碌?(才、又)3.怪不得诗人写道:乡村四月?(板书:闲人少)

4.这样的忙,该怎样读出来呢?请你读。相信你一定能读出村民的忙碌。(喜悦的心情)5.全班齐读

6.这乡村四月真是绝美的山水画。从翁卷的诗中,你看到人们在忙些什么?

师:来到村后的桑树园,你会看到采桑的人们……;村子前面是一望无际的水田,你看,农民伯伯在田间是多么忙碌……。7.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走进这四月的乡村,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读全诗。(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地头忙开了,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

五、回归整体 感情升华

1.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整首诗吧!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板书:景、人)勤劳也是一种美啊!2.“子规声里雨如烟”,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听见了什么?

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笼罩在无边的烟雨之中。闭上眼,你能感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布谷鸟那熟悉的歌声……,歌声是

那样清脆响

亮,是那样悦耳动听,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 2.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宋·赵师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唐)白居易

3.师:风景如画的桑树园里,男女老少正忙着采桑,你听……;无垠的田野上,插秧苗的农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你听…… 4.多么美妙的音符,共同汇成了江南四月的乡村歌谣。5.吟诵全诗。

6.师: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还有什么?(味:花朵的芬芳;泥土的清新;农家饭菜的清香……)

7.师:同学们,江南乡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时,我们仿佛已经置身其中,清晨,烟雨蒙蒙,我们从桑树上采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中午,布谷声声,我们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丽的诗行;傍晚,清风徐徐,我们向天空中放飞天真的梦想;入夜,繁星点点,我们在睡梦中伴随着青蛙无眠的歌唱。对这样的田园生活,你最想说什么?

六、拓展延伸,丰富田园。1.出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宋·)赵师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2.师:这是这是一幅绝妙的田园山水画!翁卷一首《乡村四月》,更是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为我们铺开了一幅江南乡村的画卷。背诵全诗。

七、小练笔

古有翁卷写诗,今有四年级的同学写文,请你们拿出笔以“乡村四月”为题,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像到的写下来,写一篇短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山原 白满川 —— 景美 子规 雨如烟

闲人少

才 又 ——人勤

附诗:

纯真是童年五彩斑斓的万花筒 微笑是没有国界的快乐永恒

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纯真的心回归自然的源泉 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在初读部分我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我在初读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朗读。第一个层次是希望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够读懂一些字词的意思。而第三次的朗读,则是希望学生能够读出一点节奏和韵味来,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我第一个层次的朗读掌握的还可以。但在第二个层次上的目标实现得还不是很好。自身对于课堂也还很陌生,所以在引导学生读懂字词方面还不是很全面,比如说:“山原”这个古今用法不是很相同的也没有引导学生去了解。“白满川”、“雨如烟”等也没有很好地让全体学生一起去理解。

乡村四月作文600字 篇9

四月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有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还有绿树成荫、山峦起伏。走在小路上,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花海多么美丽!儿童们在其中嘻戏,不禁让我想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远处上坡上,绿意盎然。顺着细长的小路飞奔来到山脚下,仔细寻找着,惊现许多鲜嫩的笋。几场春雨过后,泥土里的嫩笋迫不及待地从沉睡中醒来,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有的已经长得很高了,有的才刚冒出了尖尖的“脑袋”。我拿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哈哈!笋被我挖上来了,边上其他人也拔笋,大家笑容满面,好不痛快!

我们收获满满后,下山来到池塘边。石板上,有几位妇女正在捣衣,几只小鸭子在水中嘻戏,时不时潜下水面觅食,即时妇女们的棒槌声再响,都惊扰不到它们。在母亲的指导下,我们玩起了父母儿时的游戏--打水漂。我们随手捡来瓦片,兴致勃勃地模仿着,看着瓦片在水面上打起的连环水花,真是不禁感叹父母儿时的游戏拈手而来。

乡村的夜晚,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群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忙碌了一天的鸟儿已经归巢了,鱼儿们此时此刻也不再吵闹,就连调皮的小狗也蜷缩在屋檐下,做着甜甜的梦。一切都在沉睡之中……

上一篇:大通乡卫生院安全生产自查报告下一篇:老师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