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西厢记简介

2024-05-13

王实甫西厢记简介(精选8篇)

王实甫西厢记简介 篇1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王实甫西厢记简介 篇2

关键词:王实甫 《西厢记》 思想背景 反封建 倡人性 宣泄心理

《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追捧与研究,而对于作者王实甫的记载却是只言片语,为了更好的了解《西厢记》的历史由来与思想价值,前人对于王实甫的生卒年做过大量的研究,却至今未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对此,邓绍基先生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一文中做了详细解释,并对王实甫的活动年代给出了一个界定,即王实甫大约生于金亡之际,主要活动年代在至元到大德年间,或卒于大末、皇庆初。[1]然而其生卒年份依然不能确定,可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即王实甫是元朝人,生活在蒙古族统治时期。这一点对研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思想背景来说已是足够。

蒙古族以弓马骑射夺天下,其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极力尊蒙族,轻汉族,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且对汉族知识分子心存戒心,极力压制文人的社会地位及人性自由。“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这便是元朝统治下的文人社会地位。不仅如此,元朝统治者还废止科举制度,使文人无“入仕之阶”,元代的汉族文人很难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有才华的文人流落在社会底层,或避世隐居,或与倡优为伍,即便是“小夫贱吏,亦认儒为嗤诋”。一时之间,整个社会“不重书生重财主”的风气盛行,历来被尊为“四民之首”的读书人从此处于一种被压迫被歧视的低等社会地位,大多数饱学之士不得重用,纵有满腹诗书也逃脱不了封建政权的压迫而忍受不幸与屈辱,成为世人眼中的“穷酸饿醋”。[2]王实甫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终日游走在社会底层,看透了社会上的黑暗不公与当权者的道貌岸然,他的所见所闻都为《西厢记》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反封建”思想

元人的统治是野蛮而粗暴的,统治者在原有的封建教条的基础上增加层层桎梏与枷锁,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的本性。文人是思想的先驱者,他们处于社会底层,长期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这种压迫久而久之便促使文人产生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思想。在《西厢记》中,这种反封建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崔张二人冲破礼教束缚争取自由爱情上,也表现在对相国夫人以及对普救寺和尚的无情揭露与讽刺上。

莺莺不顾母亲之威,最终与张生“鱼水得和谐”,这无疑是对封建礼教最大的反抗,可这种反抗又并不彻底,当老夫人得知二人木已成舟之际,便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上朝取应。张生与莺莺浓情蜜意之时不得不听从老夫人的要求而忍受别离之苦,上京应考,这一点却又是对封建礼教的妥协,也正是王实甫思想深处对封建仕途之路的追求与妥协心理所致。

另外,元朝历代皇帝将佛教奉为国教,上都寺院林立,僧众不计其数。上层佛僧备受蒙古贵族宠信,其行事专横跋扈,肆意妄为。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正说明了当时僧众地位崇高的事实。元代僧众在统治者的纵容和庇护之下,空披着佛门善本的外衣却专司不法之事,朝拜神佛,暮行奸恶。王实甫对这些披着虚伪袈裟的僧侣深恶痛绝,在《西厢记》第一本《闹斋》一节中将众和尚看到莺莺出场时表现出来的各种丑态刻画地淋漓尽致。

【乔牌儿】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僗,觑着法聪头作金磐敲。

【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

王实甫通过描写和尚之态反衬了莺莺之美,实则却是对这些“伪和尚”无情的嘲讽,他以此方法使众和尚丑态毕现,强烈抨击了当时佛教徒的粗鄙丑陋与虚伪腌臜。另外,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还通过惠明和尚的“诳行妄语”来表达对封建佛教的反叛与鄙视。

【滚绣球】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戒刀头近新来钢蘸,铁棒上无半星儿土渍尘缄。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会斋得饱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里管焚烧了兜率也似伽蓝。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凭着这济因扶危书一缄,有勇无惭。

惠明身为和尚却看不起和尚,他喝酒吃肉,抡棍杀人,并称“那些和尚”为“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这既是对佛门僧徒的讽刺也是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反抗。王实甫在此不吝笔墨,他借惠明之言狠狠地鞭笞了这群道貌岸然的“伪和尚”,以此纾解心中对封建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

最后,郑恒以卑劣手段欺瞒众人来索取莺莺,事败被揭后,自愧无颜,触树而死,张生与莺莺终得团圆,而在这一大团圆结局的背后,王实甫无情地鞭挞了封建权贵之人的虚伪自私。

(夫人云)俺不曾必死他,我是他亲姑娘,他又无父母,我做主葬了者。着唤莺莺出来,今日做个庆喜的茶饭,着他两口儿成合者。

郑恒之死是王实甫憎恨当权豪富使然,而老夫人见郑恒已死,便赶紧推脱责任,身为“亲姑娘”却无半分哀痛之情,死人未葬,便急急做喜庆茶饭,其冷酷无情之极正是对封建权贵的暗讽与鄙视。

二.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倡人性”思想

封建礼教为当权者提供了方便,可对民众来说,无疑是思想的桎梏,最初那种自然的人性被各种教条层层束缚,即便是最真挚的情感流露也要被套上世俗的约束与限制。王实甫是自由人性的捍卫者,这一思想在《西厢记》中表现在对崔张二人冲破封建礼教枷锁而走向结合的刻画描写上。对此,有一些假道学者称《西厢记》为淫书,金圣叹则针锋相对地称《西厢记》是“天地妙文”,他对于《西厢记》中的男女私情是这样说的:

人说《西厢记》是淫书,他止为中间有此一事耳。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之?不成天帝中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何自而来?便废却此身耶?一部书,有如许洒洒洋洋无数文字,便须看其如许洒洒洋洋是何文字,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直行,如何打曲,如何放开,如何捏聚,何处公行,何处偷过,何处慢摇,何处飞渡。至于此一事,直须高阁起不复道。[3]

所谓“此一事”便是男女之间的情爱,金圣叹直言“此一事”为人之常情,这是对《西厢记》的肯定,对王实甫“倡人性”的肯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直接而热烈的,是符合人性而受人颂扬的。而在后来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奉为正统教条,所有的自由恋爱均被世人所鄙视,被世俗所不容。王实甫强烈批判封建主义的禁欲思想,极力追求婚姻的自由民主,而正是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他将崔张之间的爱情写的合情合理,从初恋到热恋再到幽会、私合,一切皆缘于情,情之真切由心而生,由意而合,回归人性,真挚自然。因而喊出了广大青年男女的共同心声,即“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口号如平地一声雷,直接戳进封建思想的心脏,赤裸裸地表达出对自由人性的向往与追求。

三.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宣泄与自我慰藉心理

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宣泄和自我慰藉的心理,包含着对当时社会贬低文人的不满与反抗。在元朝统治者的压迫下,文人士子为世人所鄙,其文学才情更是被人轻视,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却是枉费了时光,倒不如豪门权贵、富庶之家的浪荡纨绔,黑暗的社会现实迫使文人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书生固有的清高傲骨又使他们耻于世俗的同流合污,这样的一种内外冲击促使文人寄情于烟花之地,填词作赋,吟诗唱曲,以此来纾解心中郁闷,得到一点自我认同。贾仲明在[凌波仙]中吊王实甫云:“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智谋。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可见王实甫也曾在一段时间内流连花巷,其文辞丽句,锦绣华章虽不被世俗所重,反受倡优所喜,然而这样的“成就”并不能满足王实甫的自我认同,他希望自己的才学能够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目标与对人性,对美好的期盼都寄托在《西厢记》中,在《西厢记》中抨击社会的黑暗与对文人的不公,正是基于这种自我慰藉的心理,他将自己心中的委屈与对世俗的控诉转为张生对老夫人的控诉。这里是在“拷红”一节中通过红娘之口说出来的。

(红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

如前文所述,王实甫生活在一个文人落难,儒生贫贱的时代,为了宣泄长久以来压抑在胸中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备受轻贱唾弃的不平,他在剧中对贫贱儒生进行热情的赞颂,对贵族豪门的纨绔子弟予以强烈的抨击,从红娘对郑恒的辱骂以及郑恒最终的下场来看,《西厢记》的创作无疑是带着作者的一种宣泄心理的。

【紫花儿序】......君瑞是君子清贤,郑恒是小人浊民。

【调笑令】你值一分,他值百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君瑞是个“肖字”这壁着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圣药王】这厮乔议论,有向顺。你道是官人只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王实甫借红娘之言呼喊出当时所有文人士子的心声,这也是作者想要追求却不能追求得到的东西,只能通过红娘对郑恒的辱骂来得以自我安慰。同时这也是强烈的呐喊,对整个社会不公的谴责。

统观全篇,王实甫对元朝统治者的无情压制深有体悟,在文人士子普遍落魄不得志的情况下,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无情地抨击了封建当权者的虚伪狡诈,充满着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人性自由的进步思想。而另一方面,创作是为了解放被压抑的冲动,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很可能也是一种自我宣泄,现实中所遭受的屈辱都通过作品来化解,达到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慰藉与满足,而这些都为《西厢记》的诞生奠定了思想背景,成就了一部传世佳作。

参考文献

[1]邓绍基.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J].文化遗产,2012,(4):1-5.

[2]虞江芙.从《破窑记》看王实甫的愤世与自慰心态[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15(2):20-21.

[3]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西厢记》影评 篇3

从第一个镜头就看出这是一部离我们有点久的影片,没有绝妙的武打但有完美的配音,没有精美的场景但精湛的演技,由此也看出是一部用心的影片,而这些是最重要的。看完,莞尔一笑,打心底里祝福这对已经被祝福了几百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很喜欢崔莺莺这个人物,即使是对于21世纪的女性,她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模范。作为女人,崔莺莺是幸福的,但我认为这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不是拥有美貌就可以的,不是简单的幸运够解释的。在无限的羡慕嫉妒恨之后,我琢磨着向崔姐学习——

首先,学不来她先天的容貌,但可以学习她后天的气质。尽管她是相国的千金小姐,但现代女性也完全有能力做到爱护自己。试想,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那怎么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况且,容貌好坏的评论存在一个很宽泛的标准,情人眼里那就是西施,但精神、气质、修养有无的判定却大同小异,而且这些内在品质的提升完全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请记住,容貌是暂时的,气质却是长久的,当容貌被时光逐渐磨损的时候,气质在日益闪现它的璀璨光芒。再者,学习她的才艺。琴棋书画对于这位大家闺秀绝对是没有一点挑战性的,影片中就展示了她的琴艺和书功,还在学习难度更高的姑苏刺绣。姑且不论她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现代的女性只要精通其中一样,她的内在涵养和外在气场就会与众不同。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吸引优秀的人,得先把自己变优秀了。她看得出张生题藏头诗,她听得出张生弹《凤求凰》,她看得懂张生的书信,她听得懂张生的诗句„„如果没有这些才,张生会继续迷恋这个只有貌的女子吗? 第三,学习她的勇敢。她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争取婚姻自主,大胆追求美好爱情。当她确定张生和她情投意合后,便不再顾及老夫人的管制,更主动私下相约。她想要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不愿受任何人的支配,哪怕这个人是她的母亲。那么我们也一样,做每件事之前,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的心,如果总是受到周围人事的干扰,那我们是不是活得太累了?毕竟,生活如饮水,冷暖自知。做自己,不后悔,也不遗憾,人生也才完美和坦然,所以,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爱情我选择,但前提是要在正确的方向下。

最后,学习她的执著。她从未对张生的爱恋之情产生丝毫的动摇,尤其是在长亭送别时的一句“不得官也回来”,其中饱含一个女子最重要的托付和依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仅执著于这份感情,也执著于张生这个人。她爱得很纯粹,没有掺杂半点家世、名利这些世俗影响。事事往往就是这样,当她贵为千金时简单地爱着张生,所以当张生升为状元时也依旧简单地爱着她。相较于我们以房子、车子、票子为标准的恋爱和婚姻,他们的爱高尚得多,也幸福得多。我们应该明白,当爱情洗尽铅华后求的不过是相濡以沫。

《西厢记》读后有感 篇4

原创: 诗哈柯米

三月中浣,大观园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的一块石上,宝玉和黛玉一起读了《西厢记》(《会真记》)。“宝黛共读西厢”这一画面也定格成了《红楼梦》中最经典、最美丽的场景,没有之一。

宝玉告诉林妹妹:“这真真是好书。”把书推荐给了黛玉,于是(原文)两人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在这之后,二人双双打开了情思。不管是私下的对话,还是公开的场合,两人的言语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了《西厢记》的影子。总之《西厢记》对宝、黛影响很大,在刘姥姥二进贾府的一次宴席上,黛玉情急之下,脱口而出《西厢记》中的句子,可见《西厢记》已深入黛玉之心。

受到《红楼梦》宝、黛二人的影响,我决定要读一下《西厢记》,看看到底是如何的“词藻警人,馀香满口”.我买的这套《西厢记》包含四个版本,最详细并有解释的是大家最熟悉的元代王实甫的版本。后面三个附录,第一个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附录二是宋代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附录三是金代董解元的《董解元西厢记》。

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估计是因为张生在文中做了《会真诗》三十韵)是个字数仅有3551字的传奇(短篇小说),字数不多,但是是文言文,且没有注解,我草草读了一下,很多字义不懂,但是结局看懂了。

(原文)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

有一说法,《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的故事,因为仕途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婚姻。

宋代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共3955个字。

鼓子词是宋代流行的一个说唱艺术,虽然故事没有变动,但是艺术形式对张生崔莺莺的故事的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代董解元的《董·西厢记》,“解元”非名字,是金、元社会对读书人的敬称,《董·西厢记》在故事结局上做了改动(两人私奔,结局大团圆),人物性格也做了改变,字数增加至五万字,共八卷。

以上三个版本作为附录附在后面,我没有细看,暂不做说明,今天主要谈谈王实甫版本的《王·西厢记》。

题外话:之前群内讨论过,宝、黛读的到底是哪个版本的《西厢记》,当时我没有参与,因为不懂,今天我终于可以回答了。

答:先把《红楼梦》原文提到的一些线索罗列如下。

①原文:“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看”.②二十三回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③描述二人看完的原文:“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④后文中宝黛二人私下或公开的对话在《王·西厢记》中出现过的:

a)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b)纱窗外定有红娘报。

c)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d)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e)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f)更做到孟光接了梁鸿案。

g)你元来“苗而不秀”,呸!是个银样镴枪头。

h)小孩儿家口没遮拦。

——我能找到的是8处,还有几处不在两人的对话中,但在《红楼梦》文本中也有影子,如下:

a)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红楼梦》第十九回回目: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b)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第二十三回,黛玉直接听到戏班子在练习唱此曲。

c)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邢岫烟说妙玉。

综上第四条所述可见,宝、黛二人看的应该是《王·西厢记》版本,但是仍有矛盾,主要是因为第一条和第二条明显冲突,《会真记》又名《莺莺传》为唐元稹写的传奇小说,不是戏曲《西厢记》;第二个矛盾是第三条曹公已明写是“十六出”,这和目前二十折的《王·西厢记》不符,不过这里不知道是我的算法不对,还是如何。

但是不管如何矛盾,虽用了《会真记》的名字,也是讲的张生崔莺莺的故事,加上二人多次借用戏曲中的词来对话,可以确定二人看的为《王·西厢记》版本。

言归正传。

《王·西厢记》字数约5.16万字,共五本、二十折,平均每一折为2500字,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但是文笔精彩,辞藻华丽,行云流水的韵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末尾我会摘抄原文中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王·西厢记》出场人物仅12人,故事情节简单,即使没看过《西厢记》原文的也都听说过故事梗概。

人物:

崔夫人(郑氏),夫崔钰(官拜前朝相国),六十岁。

崔莺莺,崔相国之女,十九岁,善女工、诗词数算。

红娘,崔府丫鬟。

欢郎,崔府小厮。

张珙(张生),字君瑞,父为礼部尚书,父母双亡。

琴童,张生小厮。

法本,普救寺住持。

法聪,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

惠明,普救寺和尚,但不行和尚之事,侠肝义胆。

郑恒,郑尚书之子,崔夫人的侄子,与崔莺莺有婚约。

孙彪,字飞虎,主将丁文雅失政,其借机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自立门户。

杜确,字君实,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镇守蒲关,与张君瑞为友。

故事梗概:

崔相国因病告殂,崔夫人携女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来至河中府崔相国修建的普救寺。

父母双亡的张生,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因自己的好友杜确在蒲关镇守,于是来到此地,入驻客栈,询问店小二此地有何名山胜境,店小二推荐了普救寺。

张生前往普救寺,在法聪的带领下游览普救寺,不想正碰到在佛殿的崔莺莺和红娘,二人一见钟情。

自立门户的孙飞虎近来知道崔莺莺的美貌,连夜进军,围住寺门,想掳莺莺为妻。情急之下的崔夫人说道:“不管僧俗,谁有退兵之策,便将莺莺与他为妻,还倒赔妆奁。”于是张生挺身而出,生出一计,派人(慧明)去请杜确大元帅来解围。

普救寺之围一解,崔夫人却反悔,让张生和崔莺莺认作兄妹,张生郁闷致病,于是开始通过红娘递送情诗,月下约会。

张生与崔莺莺之事儿还是被老夫人发现,拿来红娘进行审问,红娘摆事实说道理,最后老夫人让张生进京考试,半年之后,张生中了状元,要回河中府就职,不想此时郑恒先来到普救寺,说张生做了卫尚书家的女婿。老夫人因想到丈夫再世时的约定,于是又把莺莺许给郑恒。

张生归来,与郑恒对峙,最后郑恒羞愧自尽,张生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

故事情节大家是知道的,平时只要提到《西厢记》,听的最多的就是被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感动的泪流满面。可是在此次自己看的过程中,虽然对于华丽文笔仍不时的赞叹,但是对于故事情节的bug也是不断的吐槽。

张生哪里是满腹文章的风流才子,分明就是一个淫字不离心的浪荡登徒子,各种花言巧语,布局设计。见到崔莺莺第一面,就对其上下打量,还和一个小和尚分析崔莺莺为什么是小脚。天啊!受不了!然后开始设计来普救寺住,说自己想要找一处僻静之地学习,其实就是为了看女孩子啊。和尚答应之后,张生当天就从客栈来到普救寺,然后各种打听崔家的事,假借法事之名,开始设计第二次相遇。后来更大胆前往崔莺莺的花园,看到他翻墙,真心觉得是小人行径;心急的还不知道出现的是谁,就一把抱住,真真是红娘口里的“禽兽”.后来解了孙飞虎之困,老夫人请客拜谢,张生在家收到请帖,各种淫思歪想,开始想象自己去了之后,老夫人亲自送自己去莺莺闺房。真真不知道说他真实,还是说他碰到真爱之后的才有的反应。

崔莺莺也不在是之前听到的那种大家闺秀的形象。虽然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真爱了,但是过程中的表现也实在让人看不上,对于书中的做法仍表示无法认同。

老夫人,通常所说的是封建社会大家长的形象,除去这个,我看到的是一个出尔反尔的狡猾老太太形象,但是她的出发点仍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好的,可是在郑恒出现之后,只听郑恒的一面之词,就又更改注意,委实不算精明,而略显昏庸。

出场的十二个人物中,主要人物是四个,其中上面三个我都不喜欢,只有红娘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小红娘,作为一个丫鬟,敢和夫人据理力争,而且振振有词,说的头头是道;在张生和崔莺莺中间周旋,不卑不亢,看事真切;是个不俗的丫鬟。

配角里面,比较喜欢惠明和尚,虽是和尚之身,却不行和尚之事,危难之际,勇于献身(虽然是被激将法激的),有点济公的风格和水浒英雄的气概。

最后说下故事情节,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故事情节较为老套,但是放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也算是别出心裁,起起伏伏,冲突不断;另故事进展极快,没有一点铺垫,这点可能是因为字数原因。

总之,就人物性格来说,不喜;就故事情节来说,不喜。此篇作品在我这里,主要赢在王实甫强大的文字功底上了。

词句摘抄(背一下):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

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鸭。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

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写于:河间·家

西厢记读书心得 篇5

《西厢记》表达了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意识中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时至今日,这一古老的爱情传奇仍被人们传颂,因为,它折服过许多青年男女的心。

合上书本,潸然泪欲下。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犹自跋涉!崔张二人可是深有体会。张生上京赶考,崔莺莺茶不思饭不想;而张生也有过“草桥一梦”。心灵相通,情何以再言?只想说一句:真爱永恒。“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倘若现实的话,崔张二人将实现这一古老而虚幻的爱情传奇。

回想,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文学”已没有以前那么兴盛、繁荣,正逐步走向平庸,特别是那些真正具有意义、价值的文学作品已屈指可数。那就多从古代汲取营养吧,本人拙见,《西厢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厢记读书笔记 篇6

《西厢记》写下了长生的迷恋美、莺歌的深情美和红色母亲热情的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活着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美丽在于率真。任何破坏这种美丽的势力都只能丑陋。《西厢记》写下了这种美丽和丑陋的较量,写下了人性的束缚和压迫,写下了人性终于冲破束缚,耀武扬威,自由伸张的生机。

让我们在《西厢记》上看一下“长征送别”。

但“逃避思念,打破问题,早早离别”的崔英英内心非常痛苦,经过一番苦心获得的爱情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听到“走也走”的话,解开了金贤重。远远望着十里壮丁,减少了玉根。谁知道这讨厌呢?“这是什么样的“仇恨”?从莺歌的角度来看,恋人朝夕相处,磨鬓角,拿起事件扬眉吐气,牵着庆京和我、执子的手,与儿子白头偕老。总之,“但是得到一个人,得到一个蒂连”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反复对长生说:“这条线不能得到官职。即使回来”。这是对爱情和幸福的热切渴望和执着。这种追求突破了封建陈腐观念和传统道德的束缚,推翻了“保存天理,泯灭人性”的新儒学信条,体现了一种反抗精神。

崔英英还有一个担心:长生一旦进入高中,还能爬上另一个高枝吗?“你休担心问题服不均匀,我怕你停止妻子,再次迎接妻子。”所以郑重嘱咐张生。“这个寺庙的君要记住,遇到那株他乡花草,再休息的话,在这里好像会很晚才栖息。"莺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父子交易、归依不仅是常事,“始终放弃”的流氓行为也被认为是“亮相”。从林莺的角度来看,自己对长生的深情不能辜负和背叛,要得到对等的回报。这实际上是捍卫人格尊严,要求平等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不满和抗争,代表了当时很多女性的心情。

西厢记,观后感 篇7

——读元曲《西厢记》后感

现如今大家好像都很浮躁,看新闻只看标题,读书都看杂志或精读版,学习只求写完作业然后马上干其他事去了??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很少了,读名著的就更少了,特别是语言晦涩的古文。但是,人活着,终归还是需要文化的滋养,读名著修养身心,未免不是一个让自己心神宁静,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故事是没什么新鲜的,一对小恋人反抗家庭压力而结合的故事,现今多了去了,肥皂剧到处都是!但是要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出来的?元朝啊,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典型的反抗风建设会包办婚姻和家长制,追求自由与爱情,这是需要多大的创新与勇气啊!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能与《红楼梦》 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 “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

就我自己来说,剧中的张生就是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偶像青年啊!爱情本就不是需要金钱来做垫脚石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张生为了自己的爱情突破种种困难,终成正果,乃吾辈之楷模啊!现如今情侣到处都是,但是有多少是为了消除寂寞?有多少人是两情相悦?又有多少人毕业即分手?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啊!爱情不是用来消遣的,是需要我们用力的呵护,全力的争取!崔莺莺和张生就是因为追求真挚的感情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同时,我想说一下红娘,这是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算是整出戏的精神领袖。她扮演着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传信员,在崔莺莺母亲与莺莺之间的协调员。她据理力争,为张崔两人的美好爱情做了不少努力与牺牲。她活泼热情,思想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固有僵化制度的精彩人物。

文章里的语言真的很经典。很多用到元曲中的曲牌什么的,我不懂,但不影响我对它语言的欣赏。张生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 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可反复品读 又 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作品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声写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转变过来的,改写得自然恰贴,不见斧痕。又如:〔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再如:〔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境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则从李清照词中脱出。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听后则会眼前浮现莺莺在离别时心伤和担忧之情。还有很多不详说了,我也不会专业的赏析,只会模模糊糊的去静静体会词曲的魅力,感受作者所感受,就像“feel what you feel ,listen what you listen??”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西厢记》很晦涩,专业的人来说估计要说一天。我不怎么懂,就看语言,看剧情,呵呵。读书,读自己的心而已。篇二:读《西厢记》有感

读《西厢记》有感

总有一卷执手沧海的誓言停在心里,多少才子佳人的爱情,深深浅浅摹画在心脏里,噗嗤噗嗤一直鲜活着;总有一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恋,在历史的沉沦里煜煜生辉,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总有一树光彩照人的奇葩,绽放在剧坛里,缕缕清香涤荡心间。于是,带着一颗赤诚的心驰骋了他的《西厢记》。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有的海枯石烂,有的始乱终弃,有的白头偕老,有的双双殉情。早在《诗经》中便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而《西厢记》却以才子佳人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绚丽的光彩,照亮了历史昏寂的夜空。因此,《西厢记》一直深受文人的欢迎,就连《红楼梦》中百般挑剔的林黛玉也对它爱不释手。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王实甫的巨作,是元代剧坛一树璀璨的奇葩,家喻户晓。它叙述了穷书生张生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偶遇普救寺,萌生爱慕之情,但却一再受到崔夫人的阻挠。但他们两人出于对爱情炽热的追求,公然走上了反封建礼教束缚的道路,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和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传达了古代人民不甘服从于封建礼教的统治,而希望“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但《西厢记》从问世以来,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却把它当做淫词艳曲而禁毁、歧视,大加忌讳,然而这些举措依然无法禁锢人们对《西厢记》的迷恋。其实,《西厢记》如此大受欢 迎的原因就是张生和崔莺莺两个人自己自作主张地结成夫妻,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一边,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情节满足了人们追求美满姻缘的愿望。

如果说,一部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莺莺传》以哀婉凄凉的笔墨讲述女主人公莺莺最终被她心爱的人抛弃的故事情节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品读,那么,王实甫根据《莺莺传》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西厢记》,以唯美浪漫的笔调歌颂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得到了“天下夺魁”的称号。尽管两个作品的主人公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这段比翼双飞的旷世姻缘早已不再是《莺莺传》那样的悲剧,它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坎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情,纵读了《西厢记》。有所动容,有所赞赏,有所钦佩。

我动容于张生为爱迎难而上,勇于对爱情执着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志诚种”,当他在佛殿上遇见了花容月貌的崔莺莺,便深深地坠入了情网,功名利禄完全置之身外。他为了崔莺莺而滞留在蒲东,不去上京赶考。他鲁莽痴迂,呆头呆脑,当他收到莺莺的诗简时,喜上眉梢,高兴得冲昏了头脑,解错了莺莺的诗意。于是他半夜逾墙去赴约,没想到却遭到了崔莺莺的呵斥。当张生正欣喜若狂地等着做新郎,迎娶崔莺莺为妻时,崔母出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考虑,决定出尔反尔——“赖婚”,不同意将崔莺莺许配给张生。

张生听到这个消息时,甚至跪在红娘面前声称如果娶不到崔莺

莺便要悬梁自尽。我想,正是张生对爱情的志诚与执着,才打动了崔莺莺,两人才能共结连理,鸾凤和鸣。

我钦佩于崔莺莺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她本是端庄贤淑的相国小姐,但在爱情面前却大胆主动,炽热追求,然而,她长期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对爱情,对张生,有时显得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恋,使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公然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的自由,勇敢地与张生海誓山盟,结下连理。长亭送别,崔莺莺一再叮嘱张生不可“停妻再娶妻”,可见,在她心里,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白首不离,如胶似漆才是最重要的。

我赞赏于红娘的坦率勇敢,热心肠,镇定自若和晓之以理的仗义相助。她出身卑微,地位低贱,但她在《西厢记》却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当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受到崔夫人的百般阻挠时,她见义勇为,积极地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传递书信,出谋划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军师”。当她面对崔夫人的责问时,她更是镇定自若,勇敢地进行反击,为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辩护,使得崔夫人无从反击,理屈词穷,不得不答应二人的婚事,可谓是侠肝义胆,机智聪明。因此,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与其说《西厢记》是古代封建社会少男少女勇敢追求爱情的典范,还不如说那是封建社会少男少女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枷锁,在苍天之下,沧海之下纵横吟唱的一曲高歌。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艳丽脱俗的字眼,描述那抹相濡以沫的情 意衬托着这朴素的美丽。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语重心长的言语,诉说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情衷。

纵读了《西厢记》,轻拾了一朵百合花,在只有诗句与梵歌的路上,我感叹世间的情爱怨怼,我憧憬浪漫的比翼双飞。

自古而今,《西厢记》一直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情颂歌,因了它,有自己的美丽,古代的人们才对爱情充满希望与幻想,它就像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照耀着人们受挫的心灵。篇三: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也许就是在那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张生遇见了莺莺,然后一见钟情,最终谱写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传诵千古的爱情颂歌。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这是张生对莺莺的第一印象,基于莺莺的美丽姿态,张生就这样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了——“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想笑,又是一出美人的风花雪月传,可是后来我看完全文时,印象却彻底改观了。看完后,满口余香,其华美生动,诗情画意的语言,让我回味良久。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了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动人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了无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向往爱情的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也成为了无数有情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爱情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尤其是红娘的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猜想,大概我们说的替人做媒的红娘就出自这里吧!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被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深深的感动了。说实话,即使是今天的情侣,在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考验,面临来自家长的阻扰等困难时,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们一样始终坚持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不敢说没有人能够做到,但即使是几百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的勇气依然值得我们钦佩效仿。崔莺莺在张生一穷二白时依然义无反顾的与他私定终身,张生也在高中后对崔莺莺不离不弃,试问现在的我们有几人能够做到这点?

中国自古以来信奉“从一而终,至死不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爱情婚姻观。词典中,爱情定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而如今的新结婚时代,房子车子票子“三大件”无一不显示出经济基础对婚姻的决定作用。当下中国五对夫妇就有一对离婚,是十年前的两倍,从而进入“结婚很挑剔,离婚很随意”的婚姻异时代。有些针对青年的大型调研显示,很多当代青年不再信奉爱情至上,对于爱情的力量不再那么有信心。在某电视台的征婚交友类节目中,有女孩冒出“宁可坐着宝马哭,也不愿坐着自行车笑”的惊人之

语,金钱至上的爱情观导致了牵手一生的传统爱情观的崩溃。现在社会的爱情在物质条件的蒙蔽下,已经或多或少的失去了爱情原有的纯真味道,“小三”、“二爷”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各种家庭闹剧也不断上演。我很难想象要是崔莺莺和张生要是相遇在现代,他们是不是还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崔莺莺,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令人惊叹。在她眼里,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她天真地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张生走后,她只是“昏昏沉沉的睡”,抑或是“重重叠叠的泪”,再不就是“青鸾有信频须寄”,莺莺鄙视功名利禄而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而张生白马寺解救崔莺莺,在老夫人反悔后抑郁交加成疾,后来又为了崔莺莺上进赶考,高中后依然对崔莺莺念念不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终成眷属。

其实两人的爱情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他们的爱情承载了太多我们的向往和寄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历经了很多艰辛。其实在今天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只要肯为了你们的爱情而努力奋斗,那么你们一定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篇四:《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书报告

据我了解,《西厢记》的剧情是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经删减,是让剧中人物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如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西厢记》中,催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红娘在《西厢记》中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我觉得,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分析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长亭送别》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的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西厢记读后感

王实甫《西厢记》里的主要人物,虽然多与《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同名,但是莺莺、张生、红娘的性格,却与元稹、董解元所塑造的迥异。他们是王实甫刻划的新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在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便删掉莺莺这一动作,改为让她主动提出:“红娘,我看母亲去。”还加上评注云:“写双文见客即走入者,此千金闺女自然之常理。”金圣叹的做法,不管是否恰当,却充分说明了他认识到这一动作的关键性作用。

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

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她悔恨的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总之,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样的思想,既不同于《西厢记诸宫调》里的莺莺,也不同于元杂剧中许许多多追求夫荣妻贵的闺秀,她是一个赤诚追求爱情,大胆反抗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

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例如她看见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勃然变然,“厌的早扦皱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还声称要拿简帖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着他下将休是这般”,其实传去的却是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等到张生到后花园去赴约,她以忽然变卦,正儿八经地把张生数落一番。这种种表现,把张生弄得七颠八倒,连红娘也昏头转向。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篇五: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观后感

-------从京剧角度看《西厢记》

国家京剧院走进厦门理工学院专场演出活动在我校的艺术会堂举行,本次活动为大家呈现的是京剧《西厢记》,我有幸拿到一张门票,从而有机会领略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大杰作,完整的看完演出之后,我触动很大,我一直以为像我这样平时只接触以电视和网络为平台的现代媒体的大学生,应该很难会对这种传统文化产生共鸣,然而通过艺术家们精湛的演出,我发现我能够真正融入由他们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之中,同时我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生了强烈认同感,我觉得我国古典文学果然只能用中国传统精粹--戏剧来表现,才有那种中国特有的味道。《西厢记》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崔相国遗孀携小女崔莺莺一起回河北安葬崔相国。而京剧中所用的普通话对白,又恰巧跟河北以及山西当时的方言十分相似,这就注定京剧的表演形式更能诠释该剧。其后我又在网上欣赏过越剧版的《西厢记》,可能由于先入为主,我对京剧版的更加喜爱。当然各种剧种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对于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品,原作对主人公的内心刻画的非常微妙,从各个方面入手。通过华丽优美,富有诗意的词曲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听每一首曲子都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幅或唯美或凄凉的画面,心情也跟随主人公一起跌宕起伏。

虽然我对京剧不甚了解,但是怀着对京剧的好奇心,我也在网上

找了不少关于京剧《西厢记》的资料,发现京剧的唱腔非常的复杂,就单单西厢记里面从大的方面就分为西皮、二黄、琴歌、四平调、南梆子、反二黄等,然后再每一个细分又是别有洞天,虽然对此很难理解,但是查阅了每一种唱腔适用的场景再结合原著本身,其实也可以窥得冰山一角。

比如张生刚出场时,连用了西皮的导板、原板、摇板等等表现了张生的意气风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艰难的感叹,这些唱腔适用的恰到好处,短短几次小小的变更,就能把张生的现状、性格还有内心活动都一一表现了出来,西皮的高亢刚劲、活泼明快的特点也为整个故事的大团圆结尾进行了铺垫。试想,如果用现代流行音乐或者说欧洲古典音乐等等来表现这也场景,是怎么都显得不伦不类的。再如张生与莺莺在月下抚琴而歌的时候,采用了琴歌的唱腔,张生一曲“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用上这种唱腔,在月色融融之下,将内心相思之切和对现实深深地疑问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而崔莺莺的所对“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同样用这种唱腔。深闺之中,妙龄少女思春却迫于礼教的束缚无奈叹息,恰遇高吟者的激动同时又无法左右自己爱情的惋叹,此时都交织在一起,通过琴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再合适不过了。这么复杂的内心活动,几句精辟的京剧唱腔,再加入艺术家自己对作品纯熟的剖析,很容易的就能够让观众心领神会。这种委婉的效果,是用欧美的开放式直接式的思想,决绝不能营造出的。在整个唱本中,只有一处用到了南梆子,就是莺莺知道要去面见救 命恩人(也就是当时她所以为得自己未来的夫君)张生时,“听红娘一声请梦儿惊觉,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你道我俊脸儿吹弹得破,知道他读书人福命如何? ”此时莺莺心中是十分欢喜的,但是又不能赤裸裸的表达出来,她的迫不及待她的含蓄柔美细腻,在这一刻有南梆子连同西皮唱腔一起表达,让观众不直接看到她的内心独白,却从一些曲调的烘托中分明此时莺莺纠结而欢喜的心情。

《西厢记》读后感 篇8

不久前读的《西厢记》,这里可不是央视的电视剧,而是原版的王实甫的元曲《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有些难懂,还是咬牙看完了,很精彩,语言和内容。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不提,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说崔莺莺与其母老夫人并红娘送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路宿于普救寺。恰逢书生张珙游览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爱慕之情,只迟迟未得机遇相见。后因孙飞虎围住普救寺,欲强抢莺莺为妾,老夫人无奈,言道:“谁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莺莺许配与他。”张生闻听便投信至其友白马将军处,求其解围,并完此姻缘。后兵至围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并未撮合崔张二人。二人悲苦,想尽万般妙计,互相试探内心,后因红娘于中穿插取事,最后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故事是没什么新鲜的,一对小恋人反抗家庭压力而结合的故事,现今多了去了,肥皂剧到处都是!但是要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出来的?元朝啊,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典型的反抗风建设会包办婚姻和家长制,追求自由与爱情,这是需要多大的创新与勇气啊!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 。能与《红楼梦》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

就我自己来说,剧中的张生就是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偶像青年啊!爱情本就不是需要金钱来做垫脚石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张生为了自己的爱情突破种种困难,终成正果,乃吾辈之楷模啊!现如今情侣到处都是,但是有多少是为了消除寂寞?有多少人是两情相悦?又有多少人毕业即分手?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啊!爱情不是用来消遣的,是需要我们用力的呵护,全力的争取!崔莺莺和张生就是因为追求真挚的感情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同时,我想说一下红娘,这是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算是整出戏的精神领袖。她扮演着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传信员,在崔莺莺母亲与莺莺之间的协调员。她据理力争,为张崔两人的美好爱情做了不少努力与牺牲。她活泼热情,思想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固有僵化制度的精彩人物。

文章里的语言真的很经典。很多用到元曲中的曲牌什么的,我不懂,但不影响我对它语言的欣赏。张生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可反复品读

又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

北雁南归?作品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声写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转变过来的,改写得自然恰贴,不见斧痕。又如:〔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再如:〔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境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则从李清照词中脱出。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听后则会眼前浮现莺莺在离别时心伤和担忧之情。

上一篇:十二五课题阶段报告下一篇:解析鲁迅《奔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