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2024-09-03

《西厢记》(精选12篇)

《西厢记》 篇1

摘要:《西厢记》中的张生, 以其可爱可敬又可笑的形象深入人心。张生的形象是在《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中演变中得到丰满、完善, 并最终定型的, 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观念的宏观统一性, 以及不同时代社会思想的独特性, 从侧面揭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张生,人物形象演变,《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

晚唐时期, 元稹写《会真记》诉衷情, 纪念他与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唐代以后, 这个爱情故事几经流传, 结局也多次发生改变。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一改元稹的悲剧结局, 确立了“自是佳人, 合配才子”的团圆结局。到了元代, 著名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 明确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 使西厢记的故事得以最终定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主人公张生的形象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愈发丰满、愈加深刻,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群众对婚姻、爱情、礼教的态度和审美理想。

一、命运与结局

科举考试一直是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在西厢故事的三部作品中, 科考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足见封建科考、求取功名这一普遍存在普遍重视的社会现象。张生做为文人士子, 其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也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和爱情。

《会真记》中, 张生为科考功名奋斗一生, 这也成为他抛弃莺莺的借口。但科场不利, 与莺莺劳燕分飞, 虽初见莺莺爱不自持, 但在功名面前, 面对只有孤母遗弟, 无法给他显达仕途、强大门第的莺莺, “宁选豪门, 不择最爱”的价值观使他背负了“负心汉”的称号。

而《董西厢》中, 开篇一支[仙吕调] (赏花时) , 评价赞赏了张生的德艺才情, 并描述了他“平日春闱较才艺, 策名屡获科甲”的辉煌前途。最后为了崔张顺利结合, 以达到老妇人的要求, 作者又特意交代:“明年, 张珙殿试, 第三人及第。”《董西厢》虽对张生悲剧结局进行了根本性改变, 但这里的张生仍认为“功名, 世所甚重, 背而弃之, 贱丈夫也。我当发策决科, 策名仕版, 谢原宪之圭窦, 衣买臣之锦衣, 待此取莺, 惬予素愿。无惜一时孤闷, 有妨万里前程”, 可见在张生心中, 作为衡量“大丈夫”社会价值的标准尺度, 功名显然要高于爱情。

到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 张生“白衣卿相”的形象一出场便为其一举及第埋下了伏笔:他一心向往男儿于朝堂之上风云际会的场面:“小生书剑飘零, 功名未遂, 游于四方, 欲往上朝取应。”但他又不是眼高手低的读书人:“将棘围守暖, 把铁砚磨穿”的刻苦钻研, 令金圣叹赞叹:“《西厢记》写张生, 便真是相府子弟, 便真是孔门子弟, 异样高才, 又异样苦学;异样豪迈, 又异样淳厚。”最终, “托赖祖宗之荫, 一举及第, 得了头名状元。”在《王西厢》中, 张生面对功名与爱情的抉择, 他曾苦苦感慨:“有限姻缘, 方才宁贴, 无奈功名, 使人离缺”, 又痛苦申诉“都则为一官半职, 阻隔得千山万水”, 这里将爱情放在功名前面的张生, 令人肃然起敬, 相比《董西厢》, 其境界格调自然高出许多分。

二、爱情追求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张生的形象经历了从“负心汉”到“志诚种”的转变。

《会真记》中, 张生“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 初见莺莺便怦然心动于她的“颜色艳异, 光辉动人”。张生主张“非礼而不入”, 但他的行为却与之有着种种大相违和的矛盾:其一, 张生请红娘暗中传意, 红娘问:“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生却答:“昨日一席间, 儿不自持。若因媒氏而娶, 纳采问名, 则三数月间, 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可见崔张爱情悲剧早在张生话中便有预告。他对莺莺也许只是“色令智昏”, 无关婚姻;其二, 虽主“非礼而不入”, 却最终与莺莺私通, 抛弃时又堂而皇之自我开脱:“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 不妖其身, 必妖其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 是用忍情。”这等强词夺理, 令人不齿;其三, 张生两次弃莺, 事出皆因游学科考, 莺莺不过是其乏味求仕途中的一场声色艳遇, 这等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形象, 让人们为这场爱情悲剧不胜唏嘘之时, 又哀叹莺莺“遇人不淑”。

《董西厢》中的张生, 已然摆脱了《会真记》中负心、自私的形象, 变得有始有终了。他才情出众, 充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初见莺莺便“胆狂心醉”, “便死也许索着”莺莺的住处;两人相爱后, 他以“四不”彻底改变了《会真记》中“非礼不可入”的张生形象:不以进取为荣, 不以干禄为用, 不以廉耻为心, 不以是非为戒。高中之后, 他对莺莺念念不忘, 家书化相思, 遥寄别离恨用“不以功名为念, 五经三史何曾想”的执著精神始终追求着莺莺。但在这有始有终的形象中, 也穿插着张生性格中懦弱、妥协的一面。赖婚一事中, 与莺莺在一起的希望落空后, 张生先是收拾行囊前往长安, 黯然离开这伤心之地, 多亏红娘坚决阻止, 全力相助, 才打消张生的引退念头;赖简一事中, 慌不择路的张生先是想和红娘成其好事, 遭到红娘怒气抢白后, 竟欲寻短见;郑恒骗婚时, 张生无奈之下表示无意与其“争一妇人”, 所幸最后恍然觉醒, 痛苦挣扎后, 携手莺莺私奔。整体来说, 张生在《董西厢》中是以敢爱敢恨、有始有终的年青人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但是在封建礼教压制下, 他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又有着一定的软弱性和动摇性。

而《王西厢》中的张生, 扫了《董西厢》中功名前的庸俗, 封建家长前的懦弱, 蜕变成了一个痴得可爱的“志诚种”。佛殿前初见莺莺, 惊异于其美貌:“十年不识君王面, 始信婵娟解误人。”通过红娘自报家门, 恨不得生辰八字说与红娘, 虽被红娘狠狠抢白了一顿, 但张生追求爱情时的莽撞率真也尽显无遗;赖婚一折中, 张生早早便开始打扮:“角也使过两个也, 水也换了两桶也, 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 酒间听到老妇人变卦, 先是愣道“声息不好了”, 食不下咽, “小生量窄”、“小生醉也, 告退”, 但随即便勇敢上前质问老妇人, 陈词语无伦次, 毫无条理, 却句句入情入理, 足见其追求爱情时的执著、勇敢和深切。金圣叹评其陈词“盖满肚怨毒, 撑喉柱颈而起, 满口谤讪, 触齿破唇而出”, 极为精准。失望之余, 他并没有退缩, 先是不顾身份, 跪下求丫环红娘帮助;又是跳墙约会莺莺, 被红娘嘲笑“猜诗谜的社家”, 种种不符合一个“才子”的傻头傻脑、手足无措、憨厚迂痴的行为, 塑造出一个令人捧腹又尊敬的“志诚种”。最后私情被老妇人发现, 张生被迫上京赶考, 长亭一别, “淋漓襟袖啼红泪, 比司马青衫更湿”;面对莺莺“金榜无各誓不归”的忧虑, 他反问道:“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自此白里相思, 梦里相念;高中之后, 张生刻骨思恋, 旋即赶回莺莺身边, 将郑恒的骗局揭穿, 从此“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相比《董西厢》,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形象更为真实生动, 他的喜怒哀乐、悲欢惊颓, 都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同时, 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令人忍俊不禁, 更令人动容尊敬。

三、秉性塑造

张生在三部作品里对爱情的追求和最终的结局都有所不同, 这些相异之处感性地揭示了他性格塑造的演变,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 张生的性格经历了“内秉坚孤”到“疯魔才子”的演变。

《会真记》中, 张生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内秉坚孤, 非礼不可入”, 恪守封建礼教, 却在遇到莺莺之后, 把持不住才子的风流。这前后矛盾的冲突, 暗隐了故事悲剧结局的走向。

到了《董西厢》中, 张生的整体性格变得充满活力, 敢爱敢恨。作为才子, 其德行才情自不在话下, 嘲风咏月儒雅潇洒。但整体中又存在着懦弱、动摇、忠于功利的缺陷之处, 使得张生的形象与作者原意有些许纰漏, 显得表里不一。

而在《王西厢》中, 张生的各种形象糅合在一起, 使其人物性格得到完美的展示。作为才子, 他胸怀宏志, 才情格调甚高;面对爱情, 他认真执著, 敢于反抗, 虽时时表现的疯癫莽撞, 但却透出一股率真坦荡之气;更难能可贵的是, 当爱情与功名发生冲突, 他能淡泊名利, 敢于向封建礼教发出质疑。综观其人, 温文尔雅而不失憨厚质朴, 淡泊名利而又风趣幽默, 爱情疯魔与风流才子相结合, 达到了性格上的完美统一。

张生这一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不断地流传和改造, 塑造起复杂性、立体性的形象,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张生形象的演变, 不仅仅对戏剧情节、结局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更多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民思想观念、礼教信仰的发展与进步。张生形象的演变, 是戏剧创作的进步, 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庆珍.论张生形象的演化[A].理论观察, 2007 (01) .

[2]林乾.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卷二二之三“赖婚”)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西厢记》 篇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和《西厢记》故事的发展,着重分析课文,理解主人公崔莺莺的内心情感,掌握《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教学重点:主人公崔莺莺的内心情感变化,《西厢记》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崔莺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传达出怎样的内心情感? 教学方法:教师介绍背景知识,请学生分析课文,老师补充并讲解。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关于元杂剧的一般知识。

元杂剧指元代盛行的北曲杂剧。其剧本,从结构上说,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西厢记》则大大突破了,一共五本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规模最大的。元杂剧每一折用一套曲子,这些曲子都属于同一宫调,在第一支曲子上标出宫调的名字。元杂剧在每本四折外,一般还加有“楔子”,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用在折与析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相当于过场戏。元杂剧剧本,从内容上说,主要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有严格的格律,是元杂剧的主体。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元杂剧以唱为主,说白是宾,所以称为宾白。宾白包括独白、对白、带白、插白、旁白、分白等样式。独白,是一个人独自说白;对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话;带白,是唱曲的过程中偶尔插入的几句说白;插白,是主唱的角色在唱曲时,另一角色插入的几句说白;旁白,是剧中人物对话时,要表明自己的心事,而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所采用的方式。现代戏曲也称之为“打背弓”。分白,是二人各自道白,而所说的内容又是彼此有关系的。故事情节主要靠宾白交代出来。科范,是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

二、《西厢记》故事的渊源和发展。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莺莺传》,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在这篇传奇中,张生是个骗取了莺莺的爱情,却又另娶高门的轻薄书生,莺莺则是个饮恨吞声的悲剧形象。但作者却回护张生,借张生之口说莺莺是“尤物”,“妖孽”,而张生“始乱之,终弃之”的卑污行为却被美化为“善补过。”这种“女人祸水”的观点,反映了《莺莺传》思想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偏见。

宋代以崔、张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有《调笑转踏》和《商调蝶恋花》。这些作品,内容都未超出《莺莺传》的范围,但观点却有变化。没有重弹“女人祸水”和“善补过”的滥调,明确表示了对莺莺的同情和对张生的不满。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产生于金代章宗时期。《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但它不是一般的改编,而是名副其实的再创作。作者基于“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思想,改变了张生的形象和莺莺的悲剧命运。崔、张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双双出奔,并获得了美满团圆的结局。

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北各自流行的唱本和剧本自然地、迅速地汇拢起来,出现了一个戏曲大会师的空前盛况。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在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作出杂剧杰作《西厢记》。

王实甫的《西厢记》,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热情歌颂了崔、张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赞美了他们“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爱情追求,并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长亭送别》在《西厢记》整个剧本中的位置。

《西厢记》一共五本。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写崔、张爱情的开始。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写崔、张爱情逐渐成熟。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写莺莺、张生,红娘内部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写崔、张和红娘和老夫人的第二次正面冲突,是全剧的高潮。莺莺终于冲开了心灵 1 深处的封建礼教的堤坝,迈出了与张生结合的决定性一步。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写矛盾的最终解决。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在第四本的第一折是“酬简”,第二折是“拷红”,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束缚之间的矛盾,大胆地与张生私下里结成夫妻。这些使老夫人十分震怒,便把红娘叫来拷问(即有名的“拷红”片断)。红娘说出真情,并抓住老夫人理亏的要害,她非但不领罪,反而条分缕析地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处置不当。老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但老夫人并不就此善罢甘休,找出一个借口,“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所以又强令张生立即进京赶考,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崔、张的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这折《长亭送别》所表现的,就是在同老夫人的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挫折。这一折的戏剧冲突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而这一矛盾是通过莺莺送别张生时依恋悲伤的心情表现出来的。莺莺与张生历经磨难,刚刚如愿以偿,又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被逼着“昨夜成亲,今日别离”。莺莺虽反对张生进京赶考,但在老夫人的压力下,却又无力留住张生,因此内心十分痛苦。另外,她既怕张生不得功名不敢回来,又怕他一旦高中得志,停妻再娶,内心矛盾十分复杂。王实甫用他那含蓄蕴藉、带着感伤的情调和清丽色彩的个性化语言,深入细致地表现了莺莺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故这一折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

四、课文内容分析

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是这折戏的规定情境。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依照情节的发展,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赴长亭途中。第二部分,长亭别宴。第三部分,长亭分别。

1、第一部分:写莺莺与张生的路上接触,作品紧扣途中景物,抒写莺莺恋恋不舍的缱绻之情和内心痛苦。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红同上)(旦云)今日„„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南北东西万里程。”夫人:指老夫人,莺莺的母亲。长老:原指僧人中年长德高者,也作为寺院主持僧人的通称。这里是指普救寺的僧人法本。长亭:古驿路边上设置的亭子,供行人休息用,亲人远行也常在此送别。大约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旦:这里指旦角扮演剧中人物莺莺。末:这里指由末角扮演的剧中人物张生。红:指红娘。同上:一起上场。取应:应试、赶考的意思。

这一段文字,交代了出场人物,交代了这折戏的时间和将要展开的场面、情节。在暮秋季节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同时也交代了与这远行者关系最密切的当事人——莺莺的心情。注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说明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她想到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分离的痛苦,不由得愁肠百结,无限哀愁。

接下来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都是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唱的,是“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的生发。

先看【正宫】【端正好】这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通过莺莺对暮秋郊外景色的感受,生动地渲染了特定的环境气氛,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痛苦压抑的感情。但作者没有直接说愁、道恨,只是借景物来抒发。这支曲子的前四句选了最能表现秋天季节特征的景物:天、地、风、雁、林、叶、花等多种自然形态来形容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蓝天白云、萎缩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这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辽阔萧瑟令人黯然神伤的境界。用大自然的哀景,形容—对恋人离别时的哀情,处处是秋,声声是愁,触景生情,无不使人愁上加愁。这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采用了设问自答的形式,使得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枫叶经霜自红,作为自然现象来说,它本来无所谓悲还是喜,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常常会因自己的境遇不同、心情不同而染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彼时彼地杜牧的眼里,那经霜的枫叶是生机勃勃,比春天的鲜花更红更可爱,在字里行间跃动着喜悦的、乐观的情绪。在毛泽东的眼里则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在战士眼中则是火把与旗帜。但在充满着离愁的莺莺看来则大不相同了,她只觉得枫叶的红色都是由离人的泪水染成的。其中“染”“醉”两个字,极有分量。这个“染”字,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无情的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它不但把外射的主观感情,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使得离别的人们的涟涟泪 2 水,也宛然如见。这个“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透过莺莺的眼睛看去那染红的霜林只能是离人的血泪。这是莺莺对霜林的独特感受,是移情于景。树木变红当然不能用泪染,可在莺莺的心目中,离人的泪水却能把树叶染红。这表现了莺莺因这次离别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泪染霜林醉”已经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而“晓”字则与下文“残照”相照应,又隐含着一夜之间离愁别绪尽染层林的意思,使主人公心境显得更为凄切。所以说“染”“醉”二字极有份量。真有握拨一弹,心摇神移的艺术感染力。

以前曾有人认为这两句曲词不如《董西厢》中那类似的曲词那么深刻贴切。清代焦循说:“《长亭送别》一折,董解元云:‘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实甫则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泪与霜林,不及血字之贯矣。”其实《董西厢》的原词虽写得非常醒豁,但比较直露,而且他用的是作者的口吻(叙事体),王实甫的曲词则更加典雅、含蓄,而且是人物的心声(代言体)。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莺莺人物的教养、性格、风范来衡量的话,恐怕王氏的曲词更为出色些。

在这支曲子里,作者借助于自然景物、车马、手饰等具体事物,并赋予丰富的联想和夸张,形象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莺莺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即将与张生分手了,莺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到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多么希望那长长的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马儿,留住不让他走;她又是多么希望那疏朗的树林能够挂住西沉的夕阳啊,让时间走得慢一些。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玉驄无知,疏林难挂。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表现,怨恨道旁的垂柳不肯系住行人之马,怨恨疏林不能挂住斜晖。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情的主观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骑乘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亲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但是,分手之处的长亭已经映入眼帘,别离的时刻已经逼近。作者以高度夸张的手法,写人愁得顿时立刻地消瘦下来了,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够理解啊!礼教和爱情的矛盾,在这里表现得多么尖锐呀!金圣叹在评《西厢记》时说:“惊心动魄之句使读者易字失色。”

如果说,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内心独白,把莺莺的怨、恨、依恋反反复复写出,语言由含蓄变为火一样的迸发,曲文颇具元人小令淋漓尽致、直率裸露的特点,那么,接下来由红娘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引出的第三支曲子【叨叨令】便是人物心灵的直接剖露。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泪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地寄。”“熬熬煎煎”就是熬煎、煎熬。这里形容愁绪难遣,忧心如焚的痛苦感受。靥儿:原指嘴边的酒窝,这里指女子在脸部,额头、腮边那样一种的美容妆饰。则索:是只得的意思。后面“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一句中的“索”,是应,要,须的意思。解释略有不同。兀的:是“这”的意思。“兀的”同“不”字连用,则表示反诘的语气,表示“这岂不”“这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这是元曲中常用的句末衬字,也有表示语气的作用。“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就是“这怎么不闷杀人啊”。在【叨叨令】曲牌中必反复使用两次。“恓恓惶惶”:匆忙不安的样子,这里作“急忙”,“赶紧”解。

这支曲子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从眼前的车马说到眼下的心情,从相思之苦,说到寄望之深,这沉重别离之情,是无心打扮的原因,回答了红娘的问话。继而又设想今后孤单凄凉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痛欲碎,发出了“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的无可奈何的悲叹。恨也吧,气也吧,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寄慰于别后的鱼雁传书。其心情的苦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段曲词里,他用了一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前句有两个带“儿”化韵的词,后面是双音词的重叠。正如前人所评价的那样“语中重叠二字,正是呜咽其端说不出处。”它层次分明地突现出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也成功地传达出掩抑泣诉的、像婉然低回的渠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声气口吻。

到此为止,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一部分。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一个画面——赴长亭途中。这三支曲子,或寓情于景,或直抒胸臆,它都生动地表现了莺莺被迫接受老夫人提出的条件以后,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时的无可奈何的痛苦压抑的心情。这三支曲子中,前两支写的含蓄、凝重,不但表现了莺莺的文 3 学修养,而且也表现了她在痛苦欲绝之中不失相国小姐端庄个性特征。第三支曲子用了一连串排比句式和重迭词,使语言既秀美又通俗,形象生动而富于动作感,一口气倾泻出积蓄心中的愁闷,真是妙笔生花。

2、当莺莺等人到达十里长亭后,转入了“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写莺莺、张生饯别的情景。作品紧扣宴席上的把盏、供食,描写莺莺的痛苦和愁恨之情。

(做到科)(见夫人科)这是表演到了长亭的动作和拜见老夫人的动作。(夫人云)夫人说话了。这壁:这边。注意,莺莺与张生是分席而坐的。将:拿。挣揣:努力去争夺。这段说白,主要是对张生讲的,所以下面写张生的回答。(末云)张生说了。拾芥:比喻轻而易举,意思是功名富贵唾手可得。“芥”,小草。(洁云)长老插话。等到莺莺、张生都入座以后,送别的酒宴就正式开始了。下面一共安排了【脱布衫】、【小梁州】等九支曲子。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前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景色,与前面【端正好】是一致的。这种景色实际也是莺莺心情的写照。“酒席上”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状貌。斜签:这是形容张生恭谨、拘束的坐的姿势。蹙愁眉:愁眉紧锁的样子。死临侵地:没精打采,呆坐发楞的样子。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再看【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支曲子进一步写莺莺眼里的张生,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阁泪:是强忍感情上的痛苦,不敢让眼泪流下来,眼泪汪汪的。因为老夫人在场,张生虽然内生伤悲,也只得强忍住眼泪,不敢让它流下来。把头低:是躲避窥视的目光,偶而张生的目光与莺莺的目光相遇,本来有多少话儿要说,但也只得低头不语,化作长吁短叹。即使如此,还恐老夫人知觉,用装作整整衣衫的动作来掩饰过去。推:推说,借口。这里是“装作”的意思。这是总写张生难忍别离之苦。又“恐怕人知”不能不忍的心理状态。通过流泪人窥察流泪人,断肠人参透断肠人,间接地写出了与张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崔莺莺的难忍别离之苦。

再看【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幺篇】即是前一曲牌的名【小梁州】。前两支曲子是写莺莺眼里张生的状貌、情态。这支曲子又折回来,抒写莺莺自己的心情。将来虽能团圆,但毕竟要经历长久的期待所带来的痛苦,这又怎能不令人悲伤呢?“久后成佳配”云云,乃是莺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可她自己的心里到底怎么样呢?其实她心中还存在着许多疑虑。在后面曲词里还有所表露,“意似痴,心如醉”中的“醉”字要注意。这不是“陶醉”的“醉’,而是形容在一片痴情,无限悲愁的重压与盘结下,无法解脱、不能自持的感情状态。

在离别的酒筵上,莺莺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热,沉浸在“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恩爱情意之中。在莺莺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就是[上小楼]和[幺篇]两支曲子的主要内容。

此时此刻的莺莺,面对着别筵、什么也咽不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当时莺莺的心里,不但充满了别离的哀愁,对母亲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专横势利的做法,也充满了怨愤。更何况,这次长亭别筵,本是莺莺和张生分别之前聚会的最后宝贵机会。按照常理,【幺篇】“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可是,当着离亭别筵的主持者老夫人的面,拘于封建礼法,连这一点都不能如愿,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璧,一个那璧,一递一声长吁气”。真是令人心碎!不仅如此,就连两个人的眼睛碰到一起,互表一下心意也不可能。请注意老夫人的两句话,一句是(夫人云)小姐把盏者!另一句是(夫人云)红娘把盏者!我们都来想一想,莺莺此时的身分,在公开场合(有长老在)她还是未婚妻,而红娘只不过是个丫环,让他为娇客敬酒这好吗?那为什么老夫人又非让她们两个人敬酒呢?我们从舞台表演的角度看莺莺敬酒时的环境,【小梁州】【幺篇】都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这说明莺莺一直在看著张生,可张生就一点也不看莺莺吗?不是的,他“推整素罗衣”,就说明他也在看莺莺,两个人眼光对在—起才不好意思的装做整衣服的样子遮羞一下。而此时莺莺的目光一旦被张生所吸引,那就再也“移之不去了”,成了忘形的神态了。这种境况若让老夫人见到,她的潜台词又将会是什么?“无耻的贱人,你太忘形了!”尽管如此,那老夫人还不好公开进行斥责,而以目示意又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呢?为打破这种僵局,老夫人用旁敲侧击的战术,用“小姐把盏者”把他们拆散。这既不生硬,又喝断了痴迷。真真亏她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是从老夫人一而再,再而三赖婚的角度分析出来的)。老夫人让小姐为张生敬酒,莺莺走到张生面前,这两人离得更近一些了。真是咫尺相觑,哀怨缠绵。两个人更 4 难舍难分了。甚至可以说是把酒都倒在外面了。而此时的老夫人应该是脸上更难堪了。这个一品夫人马上又想出—个决策,叫红娘去把盏,用红娘替回莺莺,真是妙不可言。而莺莺听后应是一振,然后无可奈何地退回原坐,垂首噙泪,再接着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三支曲子,十分形象而深刻地层现了莺莺愁怨满腔、肝肠寸断的心灵。

饯行的酒宴结束后,老夫人和长老先回去了。

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在读者、观众面前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二个画面:长亭别宴。这部分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现了长亭别筵上的张生形貌和心理。,也通过老夫人的两句道白,进一步描写了她一而再,再而三赖婚的封建礼教思想。

3、第三部分写宴后将别时,莺莺对张生的赠言和叮咛,以及别后莺莺的孤寂、愁闷。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这支曲子,是由长亭别宴转到下一个画面场景的过渡。写张生马上就要动身了。崔,张分手的时刻已经迫近,人物的感情与剧情也一起推向了高潮。(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这时老夫人已先行回家,场上只留下崔、张和红娘,不必因为拘于封建的礼法而言谈有所避忌,此时此刻,面对即将远行的亲人,莺莺该有多少肺腑真言要倾诉!然而,她那首“口占”的绝句,又是何等特别:“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首诗是从《莺莺传》里面移用过来的,那是莺莺被遗弃以后,要张生把往日对自己的情意,爱怜新的情人。今天莺莺竟把它作为临别赠言,看起来很特别,其实是反语,是试探,也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暴露。早在她委身于张生的那天,她曾经剖白过这种忧虑,说:“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而今张生就要进京求取功名了,况且他又表示“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深恐被遗弃,致使爱情反成恨事的心理就更突出了。所以她才如此忧心忡忡。而“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才是她强烈的心声。

接下来的七支曲子:【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三煞】【二煞】【一煞】

从两方面进一步刻画了莺莺的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地再次展现了莺莺悲痛欲绝的感情潮汐,以及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另一方面,则先是曲折吐露,继而又和盘托出了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

【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这四支曲子,真可谓回肠千折,声泪俱下。近在眼前的亲人,马上就要远去千里之外,劳燕分飞、洒不尽的伤心之泪,说不尽的叮咛话语,路途遥遥,征程辛苦,要调理饮食,注意寒暖,荒村野店,雨露风霜,要早睡迟起,保重身体,因为“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想到“笑吟吟一处来”,而今将“哭啼啼独自归”,往日的温馨,今后的凄凉,泪水之多,如注入黄河,黄河亦将泛滥,悲恨之重,重得把高耸的三峰都压低了。这忧愁向谁倾诉?这相思只能独自承受。真是“眼中流血,内心成灰”。这里,不尽的悲戚,百般的依恋,无限的关切,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了。这一切,还包含着更为深微的心理内涵。因此,当张生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后,问“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时,莺莺就唱了【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在这反复的叮咛里,莺莺和盘托出了内心的忧虑。这种忧虑,正是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投影,正是她美好的爱情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反映。这不 5 仅仅属于莺莺她个人,在她所生活的时代里具有普遍意义。

别离终于来临,张生带着莺莺的千叮咛,万嘱咐,上马走了。莺莺目送着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愁绪万端,不忍速归。【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敝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什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两支曲子,便刻画了莺莺这种怅惘情境和依依之情,恰好与【端正好】前后相应(“晓”与“暮”),使“长亭送别”这折戏留下了境界悠远、意味无穷的余韵。

亲人已经走了,莺莺是多么希望张生的身影能够长留在自己的视野里。可是,“青山疏林不作美”,遮断了他的行踪。“淡烟暮霭”模糊了他的身影。“不作美”三个字,道出了内心的不满和怨恨。“夕阳古道无人语”一句,看起来很平易,实际上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分手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是啊,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子思妇在此挥泪相别!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洞”,也启示着读者的丰富联想。“无人语”三个字,也用得很好,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写出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两句,虽是淡淡景语,也包含着无限情思。写张生的身影已渐渐消融在夕阳残照的空朦山色之中的景象,而莺莺仍然伫立着,凝望着,愁重千金,车马难载。

以上是“长亭送别”的第三部分,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三个画面:长亭分别。在这幅画面中,更进一步地刻画了莺莺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五、《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新注》 篇3

《西厢记》的刊本不下百种,较流行的也达十余种,《新注》以现存刊印最早的《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为底本,广泛吸收了王伯良、凌初、毛西河诸家的合理部分,审慎地加以校正。元杂剧中的衬字并没有截然的规定,常随作者的情绪自由变通。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实甫美不胜收的曲文,《新注》严格区分了其中的正、衬字。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劳动。且看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正衬一分,读起来节奏更有跌宕,对崔莺莺此时此刻翻腾起伏的心绪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读者在方便之余定会对校注者深为感激的。

《新注》注释得当,举一反三,对一些单注词语尚不能说透的唱词,联系曲情加以疏通,力求深入浅出。如惠明下书一段的〔耍孩儿〕曲文中有“不似恁惹草招花没掂三”句,注释中既写出了“没掂三”是糊涂、鲁莽、不着紧要的意思,又以《董西厢》、高文秀《好酒上元遇上皇》的例子互相参证,最后并串讲为“不象您只会谈情说爱,做事糊糊涂涂没个主张”。

《新注》还跳出单纯分析“案头之作”的窠臼,从舞台演出的角度来进行必要的注释,适当地传播戏曲知识。它对元杂剧中经常碰到的“折”、“楔子”、“旦本”、“末本”、“白”、“科”等戏曲名词有准确的介绍。即使是“鬼门道”这样比较冷僻的术语,也找到了合适的譬喻:戏台上左右两边演员的上、下场门,并以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的原文来说明当时为何这么称呼。更有创造性的是,校注者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人所未发的观点。如茑莺送别张生一折,在最末尾的(下)字舞台提示后面,校注者指出:张生与莺莺的分别实际应提前到〔一煞〕〔收尾〕两支曲文之前,后面的曲子全是莺莺面对山遮林障、暮霭笼罩的情景,怅望亲人,触景生情的感觉。他们更大胆地认为,当时的演出张生并未下场,莺莺与张生同在舞台的两侧,通过双方传神的表演活画出两地相望、二情依依的种种情状。这是中国戏曲艺术采用时间、空间不固定的形式,在有限的舞台上表现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的出色创造。阅读这样一些注释,读者思路为之打开,再通读全剧,当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西厢记》的“母慈子孝”新论 篇4

对于老夫人的原始解读自然也是数不胜数, 与女儿崔莺莺的评价相反, 老夫人的形象总体上使用的都是消极词汇, 作为阻挠女儿婚姻的封建家长, 老夫人在女儿心中是“机诈”“如狼”“只顾相国家声”“虚名儿误赚了我”, 为了“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其“固定形象”是自私、虚伪、言而无信、爱慕虚荣、冷酷无情, 这种评价贯穿了古今, 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观, 如程洁的《论《西厢记》中老夫人的矛盾性》、吴小侠的《操控全局治家有方——论《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形象》、郑巧玉的《《西厢记》中老夫人赖婚原因新探——兼论老夫人形象》、刘清玲的《《西厢记》老夫人赖婚新解》、齐涛的《老夫人形象简论》、杜小琴的《《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等文章, 都尝试从新角度和积极层面来论述老夫人的形象。1979 年游国恩等在高校教材《中国文学史》中真正提出了“慈母”说, 这个观点逐渐被许多学者接受。仔细考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和老夫人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 笔者认为游国恩的“慈母”一说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角度, 对老夫人和崔莺莺的形象进行一番重解。

一、老夫人与崔莺莺形象重解的依据

(一) 形象重解的理论依据

以往对于崔莺莺形象的分析和老夫人的形象分析, 都是首先从阶级的角度出发的, 将崔莺莺定位为反抗压迫的少女, 作为爱情的一方去考察她的方方面面, 强调她的反叛精神和对爱情的坚贞执着, 而对老夫人的分析也是首先从阶级出发的, 将她定位为地主阶级的封建家长, 以是否对崔、张爱情有利来分析她的人物形象和意义,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阶级已经不再是文学作品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从一个家庭的立场出发, 以单纯的母女关系来解读《西厢记》所记载的“家庭故事”是行得通的, 理由如下:一、二十一世纪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多元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爱情只是生命的一个部分, 除了爱情, 还有亲情、友情、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只用一个人对爱情的投入和付出来衡量她的整个生命价值、只用是否阻碍了子女的自由恋爱这一件事来考察父母的价值是片面的。二、《西厢记》讲的是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从崔家的角度讲, 是一个“嫁女”的故事。老夫人是相国夫人, 但她更是崔相国的妻子、崔莺莺的母亲, 从一个家庭的立场出发, 我们首先应该从妻子、母亲的身份来解读她;三、崔莺莺虽是张生的恋人, 但首先是崔家的女儿、老夫人的女儿。如果将《西厢记》的故事看作一场家务事, 那么, 对崔莺莺的考察就应该基于她的“女儿”身份来进行。

(二) 形象重解的崔家现实

许总在《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辨正》中详细地介绍了崔莺莺的家世和大致行踪。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会真记》, 而《会真记》被看作是元稹根据自身经历写的自传, 据考证, 讲述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的故事。也就是说, 《西厢记》里交待了崔莺莺是前朝相国之女, 父亲逝世后随母亲郑氏送父亲的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 路上遇到阻碍, 暂时停留在父亲先前花钱翻修过的感业寺, 在那里, 她遇到了张生。此时崔莺莺十九岁, 据她母亲介绍:“只生得个小女, 小字莺莺, 年一十九岁, 针指女工, 诗词书算, 无不能者”, “老相公在日, 曾许下代理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从这些资料中, 我们可以得出几条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表明崔家当时的情况是很特殊的:

1. 崔莺莺为前朝相国崔鹏之女。前朝相国, 改朝换代以后, 不管是否荣归, 但是崔相国已经逝世, 崔家的没落是事实, 要不然也不会只有母子三人、红娘以及其他下人等共计30 人一起扶灵柩回故乡安葬了, 而且路途遥远, 主要人物还是老夫人、莺莺和红娘等几个女流之辈, 亲戚当中没有一个靠得住的男丁在其中帮忙料理主持, 真可谓“子母孤孀途路穷”。

2. 崔相国刚刚去世不久, 那么, 对于崔莺莺来说就是新丧父, 对于老夫人来说, 就是新丧夫, 失去父亲、失去丈夫, 是最悲痛伤心的事情了。另外, 家里失去主梁骨, 经济条件大不如前, 母女二人在精神上、生活上都处于痛苦不安的时期。

3. 崔莺莺十九岁了, 已是成年女子, 而且她熟知诗书礼仪、聪慧无比、进退有度, 不是像弟弟那样还是十余岁的小孩子, 所以她应该在心智上是比较成熟的。

4.“老相公在日, 曾许下代理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 表明崔莺莺已经订婚, 许给了她的表哥郑恒, 而且这个婚约是父亲生前订下的。

5. 崔莺莺一家多次聚餐, 能看到的家人只有老夫人、崔莺莺、幼弟欢郎三人, 并没有其他崔家妻妾或崔家子嗣, 由此可见, 崔莺莺是崔家唯一的女儿, 而且是成年孩子, 老夫人除了两个孩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姐妹” (丈夫的妾室) 陪在身边。

二、老夫人与崔莺莺形象重解

笔者根据上面提到的这五条崔家的现实状况来对崔莺莺和老夫人两人的形象进行一番重解。

《西厢记》的故事的大致可以概括为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 想方设法住进普救寺, 参加道场的祭奠活动, 英雄救美, 将花痴行为进行到底, 红娘从中牵线搭桥, 一来二往, 崔莺莺自然也对赤诚种张生青眼有加, 月下吟诗作对, 傲娇的小姐和呆呆傻傻的书生从情书往来到私下相会、私定终生。崔母知道了勃然大怒, 先是不守承诺, 不将女儿嫁给书生, 然后被红娘说动, 无奈做出让步, 让张生去考取功名再成亲。爱情和婚姻被母亲阻扰, 甜蜜鸳鸯两地分离, 崔莺莺被母亲气坏了, 母女关系很紧张。

(一) 母未必不慈

从一个母亲、妻子的身份来解析崔老夫人。

1. 反对崔莺莺和张生的婚事。“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从古到今, 这条定律未曾改变过。崔家家道中落、无所依靠, 张生是个落魄书生, 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前途未卜。没有任何一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女儿将来受苦, 没有一点保障, 古往今来慈母的心都是如此, 这一点无需多言。

2. 妥协接受婚事, 要求张生考取功名后再成婚。崔莺莺十九岁, 是相国千金, 长于闺阁;张生二十三岁, 礼部尚书之子, 都来自书香门第之家, 说明不大会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存之事。崔莺莺父亲去世, 家道中落, 只留下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弱弟, 如果在张生英雄救美之后就顺利成亲, 可能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一种情况是张生入赘崔家, 和崔家一起生活, 那么毫无疑问, 张生是要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为新家庭的脊梁骨的。先不说爱情之中平等的感情在古代是极少的, 男人朝秦暮楚、三妻四妾是惯常现象, 时间久了张生会不会对娇妻生厌, 也不用去猜想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 张生堂堂七尺男儿愿不愿意放下自尊心“妻荣夫贵”, 就先说生存的现实:崔家家道中落, “先夫在日, 食前方丈, 从者数百, 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 好生伤感人也呵!”张生“父母双亡, 家境贫寒”, 倘若眼中只有莺莺小姐, “十年不识君王面, 始信婵娟解误人”的张生在初期甜美的婚姻生活中慢慢地磨灭了进取心, 不去或是晚去考取功名, 没有生存能力的一家子如何生活呢?另一种情况是崔、张婚后回张家。张生是“西洛人氏” (据考证在今山西洛南县) , 崔莺莺的老家是河北安平, 中间的距离也不算近, 而且根据《西厢记》的剧情来看, 贴身丫鬟红娘极有可能是要跟小姐陪嫁的, 那么崔家就只剩一个老母和幼弟了, 这就真如老夫人说的“子母孤孀途路穷”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如果莺莺是随张生回西洛的家生活, 张生的父母双亡, 两个无依无靠又没有生活能力的官二代如何生存是个很大的问题, 老夫人很难见到女儿, 很难得知女儿的状况, 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放心得下呢?

3. 坚持原先的婚约, 还将莺莺许给郑恒。老夫人善待普救寺的人, 说明她本质上并不是个恶人。为什么还要将女儿许给品行不端的侄子呢?是否真的卖女求荣, 关键在于她对现在的郑恒有多少了解, 考证下来发现, 老夫人知道现在的郑恒是“小人浊民”的可能性是有待商榷的:首先, 《西厢记》郑恒出场的时候介绍自己的身世:“礼部尚书之子, 父亲早丧, 又过数年, 丧母”, 婚事是“先人订下的”。崔、郑二人的婚事是崔相国和郑尚书订下的, 是在小时候, 又提到“又过数年”、“数月前写信给我”, 说明两家通信靠书信, 不住在一起, 表明崔老夫人和郑恒或许已是多年未见了, 至少也是很久未见了。其次, 郑恒来到河中府, 并未先去拜见崔老夫人, 而是找了红娘打探消息, 郑恒和红娘之间发生的事崔老夫人并不知情;再次, 郑恒利用姑姑“爱听是非”、“拿不了主张”的弱点, 第二天来见老夫人一来就编造了张生已另娶卫尚书之女的“重磅炸弹”。从以上三个时间点来看, 崔老夫人不了解现在的郑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最后, 郑恒到河中府谈亲, 老夫人第一想法是婚姻是丈夫已许下的, 自己把女儿又许给张生“我便是违了先夫的言语”, 郑恒“他有言语, 怪他不得也”, 后来被郑恒欺骗说张生另娶, 老夫人震怒, 听到张生奉旨另娶, 老夫人的首先反应不是“奉旨”, 而是怒道“俺相国之家, 世无与人做次妻之理!”在崔莺莺嫁郑恒的这整件事中, 作为妻子, 崔老夫人最直接的想法是兑现亡夫遗愿;作为母亲, 虽说是注重相国家声, 但也确实是为女儿将来的地位考虑的。

通过对这几件事的分析, 可见老夫人遵照“老相公遗言”, 行使父母之命, 将女儿的婚事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三从四德、敬爱丈夫、想要完成亡夫遗愿的普通妻子的正常行为。

(二) 子未必足孝

我们再以崔莺莺作为女儿的角度考察她的孝道。

1. 父亲新丧, 崔莺莺和母亲扶柩回乡, 可谓是家中巨变, 对于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19 岁女儿来说, 面对这些巨变, 本应该与母亲分担痛苦, 然而通读《西厢记》, 经过多处分析, 却证明了崔莺莺对母亲是缺乏宽慰之心的。

2. 崔莺莺虽然在道场泪珠涟涟地祭奠亡父, 但没有任何劝解母亲的温暖言语, 仅提到几个字:“宽厚母亲”, 她在花园焚香许下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母 (下接第22 页) 亲健康, 但主要还是一心顾着自己的“兰闺久寂寞, 无事度芳春”。

3. 她被阻止和张生见面后, 从来没有停止过抱怨母亲。崔相国新逝, 崔莺莺天香国色, 却住在陌生地方, 老夫人交待“小梅香服侍的勤”, 但崔莺莺的反应是“母亲好没意思”, 抱怨母亲监视她。

4. 孙飞虎抢亲。孙飞虎带兵包围了普救寺, 法聪立刻告诉了方丈和崔老夫人, 大家一起商议退敌之策, 老夫人问女儿意见, 崔莺莺让母亲把自己献出去, 又说“待从军又怕辱没了家门”, 自己先上吊自尽, 让母亲把尸首献出去, 之后又说:“母亲, 休爱惜莺莺这一身”, 然后提出谁退敌就以身相许的计策。在莺莺看来, 孙飞虎抢亲, 崔老夫人心里生她的气, 不想把她交出去纯粹是怕辱没家门。一个女儿在生死关头对母亲的第一想法竟然是这样的, 丝毫没有一点亲情的信任可言!虽然这是她故意用的激将法, 好让张生有出头机会, 但即便如此, 对一个刚刚失去丈夫, 还站在灵堂上的女人来说, 自己的孩子这样说, 何其残忍!危急关头, 可见崔莺莺在感情上对她母亲是非常冷淡的, 打从心底认为母亲对自己是没有爱的。

5. 被悔婚。她说的是“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他怕我是赔钱货, 两当一便成合。据着他举将除贼, 也消得家缘过活。费了甚一股那, 便待要结丝萝;休波, 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 恐怕张罗”、“白头娘不负荷, 青春女成担阁, 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虚名儿误赚了我。”先说母亲是世故狡猾的老婆婆, 言而无信, 又说母亲是舍不得妆奁给她张罗婚事, 再说母亲将她当成负担, 阻碍了她的锦绣前程, 爱慕虚荣, 牺牲了她的幸福。崔莺莺带着极大的希望去赴宴, 情郎却变成了哥哥, 愤怒、失望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老夫人的做法也确实不对, 但是冲动的话语最伤人, 崔莺莺此处没有表现出一点克制和对亲人的宽容, 尖刻的话语如刀般锋利, 在她心里, 母亲只是把她当做一件换取富贵和虚名的物品而已, 小姐的心如此执拗和冰冷!

三、结语

《西厢记》是王实甫为中国古代的青年男女编织的一个美丽的东方童话, 可惜, 生活不是童话, 爱情是美好的, 但婚姻与责任是共存的。“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亲情是无法简单地从理性上分析对错的, 作为一个母亲, 老夫人未必不慈, 作为一个女儿, 崔莺莺未必足孝。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王实甫著, (清) 金圣叹批改, 张国光校注.金圣叹批本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131-132.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卷三)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453-460.

西厢记赏析 篇5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要说到王西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敬称。他性格狂放不羁,蔑视礼教,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并对当时的民间文学形式如诸宫调非常熟悉,喜欢写诗作曲。其长篇巨制《西厢记诸官调》,是今存诸宫调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以第三人称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它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在文字的运用上,作者既善于写景,也善于写情,并善于以口语入曲,使作品更为生动和富于生活气息,艺术性较前有较大提高,为王西厢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王西厢”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魔,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其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故事情节大略相同,但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不仅前无古人,而且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正因为如此,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赏析]

★ 评论范文

★ 西厢记读后感

★ 《西厢记》读后感

★ 西厢记读后感

★ 社会评论 范文

★ 好评论范文

★ 新闻评论范文

★ 淘宝评论范文

★ 剧本评论范文

《西厢记》故事的流变 篇6

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据他自己说: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

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正如鲁迅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中国小说史略》)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传奇文《西厢》故事,流传甚广。如鲁迅所说:“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唐宋传奇集》)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少女形象莺莺。她给人的印象历久弥新,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其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请看作者的描绘:

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这是贵族少女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并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隐秘。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矜持的姿态展现。自然的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莺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她的性格造型是独一无二的,真实可信,但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甚至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误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莺莺传》是一颗沾有泥淖的珍珠,人们都是想把它的泥淖拂拭干净,若是土块,早就没人理了。

《西厢》故事在南北两宋已广为流传。文人如秦观、毛滂都写有《调笑转踏》歌舞词。民间艺人有讲说《西厢》,“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莺莺传》的话本。宋杂剧有《莺莺六幺》(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南戏有《西厢记》一目(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值得注意的是,北宋赵德麟《令畤》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他主要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中间插进他写的十二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隐含地批判了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被遗弃寄予同情,这在毛滂的《调笑令》里已微露其意:“薄情年少如飞絮。”鼓子词说得更显露些:“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张生把莺莺的离怨等闲视之,含有指责张生之意。“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明确指出张生是“弃掷”莺莺,使她遗恨无穷。原被元稹视为错误的爱情,在鼓子词中开始被纠正并获得美的价值。张生的丑恶行为开始受道德的检验,作者虽还没有洞悉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但至少,莺莺是认错了人,错误的爱情被“矫正”为令人遗憾的爱情。

金代一位有真知灼见的作者出现了,他就是写《西厢记》诸宫调的董解元。“诸宫调”是北宋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白,讲唱长篇故事,这种民间艺术从宋代流行至金元。董解元就用这种形式第一次以《西厢》故事为题材,写出宏篇巨制的艺术精品。董解元其名不详,“解元”在当时是对文人的尊称,这位无名作者多才多艺,最可贵的是他冲破封建阶级对待爱情的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了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他的眼光很尖锐,他看出要全面歌颂莺莺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张生的性格不可,如此方能把他所讴歌的爱情升华到真善美的境地,这是要有足够胆识的,因为它越美越和封建道德尖锐对立,这也是对《莺莺传》主要思想的批判,还因为这种批判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真正形象来进行的,所以有巨大的说服力。张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风流倜傥、质朴钟情、乐观又带几分幽默气质的正面青年,他的光彩衬照出《莺莺传》中张生的卑鄙灵魂。原来的轻薄文人变成了“情种”,一个新的张生形象由此诞生。

改变张生性格是关涉到变更原作主题思想的实质性变动,它也引起了情节的连锁变化:既然张生是忠于爱情的,那么拆散他们婚姻的又是谁呢?这再次闪耀出作者的犀利目光,他决然地把幕后老夫人推到前台,她是个背信弃义、破坏良缘的“封建顽固派”。它使原作《莺莺传》的矛盾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崔张的矛盾亦变为崔张为争取婚姻自主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反映了古代青年在婚姻问题上的反封建斗争和人民大众的心理愿望,而且它所触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远超过了《莺莺传》,并赋予作品以更高的艺术生命力。

诸宫调中,莺莺的性格仍是含蓄深沉却富有叛逆性了,对爱情的追求更为真挚炽烈了。作者还出色地塑造出一个聪明天真、泼辣大胆的红娘形象,作者用灵巧俏皮的笔墨写她穿针引线,成人之美,令人可喜可敬。同时还创造了见义勇为的法聪和尚。这一系列正面形象的成功创造,使故事中的反封建势力大为增强。

作者的胆识还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他用同情的笔触写崔张和庞大的封建势力展开的尖锐冲突,如赖婚、闹简、赖简、拷红、长亭等,这些情节都写得那么曲折而富有吸引力,把一个“冷淡清虚”的爱情故事写得热闹诱人。后来杂剧《西厢记》的情节规模、结构布局,就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奠定的,没有董《西厢》就没有后来的王《西厢》。

作者的艺术造诣相当精深,他没有为加强反封建的主题而把人物关系简单化,没有离开具体的生活现实,凭主观臆想去摆布人物,他的目的不在写情节而在塑造真实可信的活人。他的情节安排是以真实的性格冲突为基础的,我们看到的几乎是可以用手触摸的立体形象,这就使得董《西厢》足以流传千载了。

诸宫调的语言技巧是精湛的。性格化的语言把所有人物都写得惟妙惟肖,顾盼多姿。它虽没有那些动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没有争奇斗胜的巧妙情节,它主要是写人物的细腻感情,只要你认真读来,就像美酒醇醪那样深厚有味,如写张生思念莺莺:“待不寻思,怎奈心肠软,告天,天不应,奈何天。”只一个“天”字就有三层转折,形象地写出相思的九曲回肠。再如:“没一个日头儿心放闲,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先说一整天,再说天中之时,继说时中之夜。在自然的语言中寄寓着作者的辛苦匠心。还有些语言新奇巧丽,诗意盎然。如“碧天涯几缕儿残霞,渐听得珰珰地昏钟儿打,钟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景色如画,艳丽脱俗。

解析《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 篇7

关键词:《西厢记》,女性形象,封建社会

引言

《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遗产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一问世, 便以其深遂的思想道德力量和精湛的艺术魅力震撼剧坛。而人们对于这部作品中的人物, 尤其是女性人物的评价也一直是文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

一、“相国小姐”崔莺莺

《西厢记》最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女性形象———崔莺莺。书中有大段对其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刻画, 但谈到最能表现莺莺性格特征的, 不能不说其中最有戏剧性的一

折“赖简”。乍看上去, 莺莺赖简使人感到意外, 不可理解, 细细咀嚼, 却又觉得此举合乎情理, 是莺莺当时心理活动的必然反应。通过“赖简”一折中的描写, 《西厢记》对莺莺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作了真实、细致、准确的展示, 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笔者认为莺莺赖简主要受到下列心理因素的影响:

1. 恐惧心理

老夫人的严加管教, 是莺莺产生恐惧心理的直接根源之一。老夫人身为相国夫人, 实际是封建势力在家庭的代表人物。她素有“冰霜之操”, 治家威严, 对莺莺管教甚严, 时刻防止她有越矩的思想言行, 故老夫人的威严无时无刻不笼罩着莺莺, 震慑着莺莺的心灵。莺莺以老夫人的威严, 恫吓张生, 实际上正是她自己对老夫人威严的极大恐惧。所以莺莺的变卦与赖简绝非本愿, 是老夫人的封建威势逼出来的。

红娘在侧, 也是莺莺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红娘虽为奴婢, 但毕竟是老夫人对莺莺进行“行监坐守”的使者。红娘不仅有跟踪莺莺的权力, 还可以借老夫人之威, 对莺莺发号施令。莺莺对老夫人的恐惧, 就必然导致对红娘的恐惧。她们之间本来是存在这样的矛盾的, 因此莺莺对红娘不得不防。在莺莺看来, 让红娘知道她和张生的事, 就等于把秘密泄露给老夫人。尽管红娘并非老夫人的心腹, 而是自己的同盟军, 但在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之前, 莺莺必须瞒过红娘。当张生应约逾墙而至时, 莺莺担心他俩的关系被红娘窥破, 便故意怒斥张生, 好像是告诉红娘, 张生是自己闯进来的, 不是自己约来的, 企图用谎言来遮掩, 这是莺莺对红娘的恐惧心理的反映。但这种恐惧, 实际上仍然是对老夫人的恐惧, 对封建势力的恐惧。这种反映了莺莺性格中怯懦、动摇的一面。

2. 疑虑心理

在分析莺莺“变卦”时, 必须考虑到她的特殊身份, 因为她不同于宋元话本中那些平民出身的女性形象, 出身名门的她把封建礼教的枷锁作为尺子, 用来衡量自己追求婚姻自由行动的标准, 思想上抱有道德负罪感, 疑虑重重, 既怕舆论压力, 又怕红娘泄密, 母亲发怒, 最怕的是事情败露, 身败名裂, 一发而不可收拾。莺莺以简相约, 说明了她已决心跨越禁区, 但是并不等于她没有徘徊犹豫。当时她的情绪纷繁复杂, 加上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莺莺的意料, 因种种疑虑而生了不敢或不愿公开的心理, 加上内心对越轨之举的道德负罪感, “赖简”之举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3. 羞涩心理

在封建意识的支配下, 莺莺与红娘之间也存在很大矛盾, 莺莺既要依仗红娘, 传递芳心, 暗通消息, 又怕红娘识破隐情走漏风声, 所以她总是故作姿态, 瞒哄红娘。就在“赖简”之后, 张生卧床不起, 莺莺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救张生, 在红娘的提醒下, 她才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在封建社会里, 青春少女谈到自己的婚姻大事, 就不免害羞。如果触及到心灵深处的隐情, 就会面红如赤, 觉得不好意思。受生活的时代所限制, 崔莺莺在当时那种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里如何能生存下来, 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 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老夫人想凭借封建礼教的枷锁死死地束缚着她;孙飞虎想凭借百万贼兵掠取她;郑恒想凭借高贵的门第及与老夫人的世族关系争夺她。虽然这些人的权势都比较强大, 但是, 由于他们的感情是虚伪的, 灵魂是肮脏的, 手段是卑劣的, 用心是险恶的, 所以最后的结果, 或者失败, 或者狼狈而逃, 或者触树而死。剧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虽然莺莺有时软弱和犹豫, 但对于她形象的局限性我们可以谅解。因为人只是社会尘俗中的一粒沙子, 必定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无完人, 特别是对封建礼教中的弱女子, 我们应该多一份怜悯和同情, 毕竟她受到了她所处时代和家庭环境的限制, 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对之强加要求。

二、崔老夫人

虽然崔老夫人的出场不是很多, 但是她性格鲜明, 留给读者和观众的印象也很深刻。对于像《西厢记》这样的抒情喜剧来说, 虽然也把老夫人那套封建礼教的虚伪与不近人情撕破了给人看, 但从全剧来说, 它主要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歌颂给人看的, 这对后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读《西厢记》, 有很多人会觉得老夫人不但在治家方面有所疏忽, 随着事态的发展, 她还暴露出道德方面的严重问题。她做出了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事情, 她在感谢张君瑞救命之恩的家宴上违背了处境万分危急时的承诺, 不将莺莺许给张君瑞。但老夫人的赖婚根本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张君瑞对老夫人之举反感至极, 对张君瑞有了以身相许的愿望的莺莺自然也大失所望, 对老夫人怀恨在心。从此, 同情崔莺莺、张君瑞的红娘开始主动为这一对青年男女送书信、穿针引线, 直到崔、张在西厢幽会为止。而老夫人一直被蒙在鼓里, 可见其麻木到了何等程度。

但是老夫人的“赖婚”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换为做母亲的角度想一想, 她爱自己的女儿, 只是用错了方法。本是为了莺莺的幸福, 但她按照封建母亲的方式来爱女儿, 关心女儿, 殊不知这样反而是妨碍了女儿的幸福, 得不到女儿的理解, 事实上她本人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这些方面来看, 她本人身上也带有比较浓郁的悲剧色彩。她反对这门婚事, 有她的理由, 我们可以理解, 不应该一味地对她加以批判和嘲笑。天下做父母的, 谁不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她也是天下普通母亲中的一个, 我们也应当对她报以一定的同情与理解。

三、婢女红娘

红娘是崔莺莺的贴身奴婢。奴婢在元代, 命运是极其悲惨的。在《西厢记》中, 也出现过老夫人拷打红娘的场面。但是, 剧作不仅仅是描写奴婢红娘如何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 更侧重表现的是她崇高美丽的灵魂, 她是全剧最光彩的女性人物形象。红娘一直被视为人间爱情婚姻的光荣使者, 受到人们普遍的敬仰和爱戴。对崔莺莺, 红娘同情其处境, 为她传书递简, 沟通情愫。考虑到这位娇小姐爱面子, 红娘不直接把张生的书信交给她, 却放在她的化妆盒上观察其反应, 充分表露了红娘聪慧伶俐的性格。红娘还善于抓住莺莺的弱点, 妙手调剂, 金针度人。莺莺原以为自己在明处, 红娘在暗处, 谁知张生对红娘赤诚相见, 使红娘反而变“暗”为“明”莺莺的“乖巧”看来只能捉弄张生, 在红娘面前是行不通的。最终, 聪慧狡黠的莺莺黔驴技穷, 只好听红娘的摆布。

对老夫人, 红娘不畏强暴, 敢于抗争, 善于抓住老夫人的根本弱点。老夫人最怕相国家谱被玷污, 红娘便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既揭露了她的失信, 又维护崔张的爱情和自身的安全, 还使老夫人不得不照着她的办法行事。红娘的正义感是异常鲜明的, 对莺莺的“闹简”“赖简”, 她满腔热情给予帮助, 抓住弱点, 警顽起儒;对老夫人的“闹宴”、“赖婚”, 她责以大义, 晓以利害, 着实打中了老夫人的痛处。

对张生, 红娘一开头是不具好感的。对一见面就宣称自己“尚未娶妻”的唐突冒失的举动, 她给这个书呆子劈头泼了一盆冷水。她对张生态度的根本转变, 是“赖婚”之后才开始的。红娘目睹了老夫人的言而无信, 张秀才见义勇为却堕入相思苦旅之中, 于是她挺身而出来回奔走, 撮合好事。在这个过程中, 对懦弱和书生气十足的张生, 红娘奚落他是中看不中用的“花不瓜”。虽然如此, 她却自始至终满腔热情地帮助张生, 使张秀才只有向她下跪叩头心悦诚服。

对郑恒, 红娘用火辣辣的语言把这个气势汹汹前来争婚的家伙大骂一场, 口利如剑, 大长“穷民”的志气, 大灭封建贵族阶级的威风。

在和张生、莺莺、老夫人、郑恒这些主要人物打交道的时候, 这位出身卑微的婢女, 常常左右那些出身高贵的主人。在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中她见义勇为、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显露无疑。总之, 红娘角色是一个光芒四射的艺术形象。

四、莺莺、老夫人、红娘形象比较

《西厢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非常丰满, 生动传神, 各有特性。她们活跃在这个剧作中, 虽然性格各异, 但都体现出中国传统女性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 我们在分析这些艺术形象时应当作深入的探究, 正是这些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才使其具有更加动人的艺术魅力。

莺莺、老夫人和红娘虽然是不同阶层人物的代表, 但在她们身上具有封建时代女性的某些共性, 温柔, 服从, 善解人意, 对君权和王权的绝对认可, 对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容忍, 也有为整个家庭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撇开年龄差距不谈, 我们可以看到她们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她们积极地生活, 与现实斗争, 为的是自己的将来能够幸福美满。老夫人作为母亲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获得幸福, 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莺莺虽然有胆怯、软弱的时候, 但是对爱情的渴望却一天天高涨, 她也对未来幸福浪漫的生活很是向往, 有着天真单纯的想法。红娘性格乐观, 处事聪明乖巧, 善于察言观色, 见机行事, 对生活也有美好的憧憬, 尽管她的身份卑微, 但我们不能否认她活得最轻松, 最快乐。

三者性格都有其真善美的一面。莺莺小姐的性格最为复杂, 美丽的容颜、尊贵的家庭出身, 再加上多才多艺, 这些都是一般女子难以企及的。她追求爱情, 首先要摆脱自身思想上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性格上的枷锁。老夫人的慈爱, 源于母性的关爱与温柔, 是对子女无私、广袤的爱;对张生的排斥和不守信用, 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站在她的立场与角度, 我们不能说她狡诈, 自私, 残忍, 这样对一个母亲不公平, 我们只能说她是时代的牺牲品, 是强权制度的代表。红娘性格活泼, 可爱, 俏皮, 因为她没有被时代污染, 她所体现的正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为了爱, 就要不顾一切, 敢于争取幸福, 明辨是非, 有着宝贵的淳朴心灵。

结语

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是一部剧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西厢记》的女性形象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塑造的不仅是一群光鲜夺目、性格复杂、艺术真实感强的女性形象, 令我们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 这些形象具有无穷的解读空间, 值得发掘;有无限的审美价值, 值得深究。莺莺、老夫人、红娘三人无疑构成了我国古典文学史长廊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正是《西厢记》这部名著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借助于清代最杰出的戏曲理论家李渔的评价:“吾于古曲之中, 取其全本不懈, 多瑜鲜瑕者, 惟《琵琶》、《西厢》能之。”可以让我们从这部古代经典艺术作品中, 吮吸乳汁, 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元末.贾仲明.凌波仙[G]//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二集)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

[2]周天.西厢记分析[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3]宋之的.论《西厢记》[J].人民文学, 1955, (10)

[4]戴不凡.论崔莺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简析《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 篇8

封建礼教规定女子“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但《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竟对风流俊雅的张生一步一回头, 两人就像磁石一般四目交投, 把封建的礼教抛掷于脑后。崔莺莺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 违背纲常, 不断用明争和暗斗的方式强烈地追求爱情, 这完全符合一个久居深闺、情窦初开、但又处处受着封建家庭束缚的女子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她想通过幽会和私合这种实际行动来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 他们的爱情故事已经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已经不在停留在封建社会那种“父母之命, 媒妁之缘”的联姻方式上。

二、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

(一) 情字为先

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 她情字为先, 始终把“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莺莺的爱情观里, 从来不把“夫贵妻荣”放在爱情的平台上, 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 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 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 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 再休似此处栖迟”。她痛恨这种为了蝇头小利就拆鸳鸯于两下里的行为, 在莺莺的爱情世界里, 纯洁透明, 没有一丝杂质, 她是一个赤诚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

(二) 蔑视功名利禄

莺莺身上还体现了蔑视功名利禄、不重门第的人格美, 虽然宋元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意志和感情, 封建教条开始慢慢松弛, 但在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家庭里, 择偶是非常注重门第观念的, 要想冲破门当户对婚姻观的束缚, 这是弥足珍贵的, 但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 父亲官拜相国, 名门闺秀出生的莺莺在看到张生由于自己的原因大病不起时, 毫不犹豫的冲破礼教束缚以身相许, 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一个穷书生张生的怀抱里, 二人的结合, 打破了门当户对的钳制, 这也是老夫人许婚再赖婚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样的举止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对爱情炽热追求的年轻人。

三、追求爱情冷静聪明而涉狡狯

(一) 情的需要即“本我”

追求和向往爱情总是与青春同在, 而且是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莺莺也不例外, 她虽然是名门闺秀, 从小受着“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影响, 但对于一个情窦初开长期被束缚在闺房的女子来说, 爱情的魔力是巨大的。《西厢记》中王实甫把张生和莺莺相见和私会的地点都安排在庄严肃穆、六根清净的佛寺, 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矛盾, 再加上父丧未满, 未得成合, 偏偏在这时候莺莺和张生却偷期密约, 这种反乎寻常的情景布置更强烈的讽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教条, 同时也想告诉人们情感本就属于人自身的一部分, 尊重人的意志和情感是人自身的需要。

(二) 理的束缚即“自我”

作为从小生活在封建家庭闺房中的莺莺来说, 她注定会染上封建礼教环境中所谓“门当户对、夫贵妻荣、三从四德”这些恶疾, 在这种严重压抑人性的环境中生活了十九年的莺莺来说, 会使得她不由自主的遵从封建礼教的规范, 在具体行为方式上仍然保留有封建礼教的阴影。例如在“赖婚”一折中, 老夫人要她和张生以妹妹相称并让张生赴考时, 莺莺内心是非常愤恨的, 她明知道这是母亲在赖婚, 但在母亲面前, 她也不得不从, 而且从不敢当面反驳, 只是在背地里苦诉衷肠, 因为老夫人代表了顽固强大的封建势力, 和老夫人当面争吵这种行为在莺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 自我矛盾斗争即“超我”

作为一个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熏陶的女子, 莺莺骨子里依然打上了封建保守思想的烙印, 她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女性形象, 但内心那种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又告诉她需要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因此, 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 聪明而涉狡狯。在作品中, 莺莺的举动总是步步为营但又急急切切, 她强烈的追求着爱情但又不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现实和理想总是背道而驰。当她看见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 勃然变色, “厌的早扢皱了黛眉, 忽的波低垂了粉颈, 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1]还声称要拿简帖儿“告过夫人, 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 “着他下次休是这般”, 其实传去的却是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等到张生到后花园去赴约, 她又忽然变卦, 正儿八经地把张生数落一番。这种种表现, 把张生弄得七颠八倒, 连红娘也晕头转向。这种自我矛盾斗争说明了封建礼教对莺莺的毒害之深, 所以要战胜外部封建礼教环境压力不容易, 但要突破自我战胜心灵上的痛苦更难。也正是这种自我斗争才使得莺莺的形象得到生动的展现。

四、结语

《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魅力或许恰恰在于不断的自我突破, 在自我斗争中展现内心世界的变化, 并通过莺莺自我矛盾和外部环境的斗争作对比, 由表及里的揭示出内心世界的精髓, 从而把这种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所以说崔莺莺是《西厢记》里的活灵魂。

参考文献

[1]王季思:《西厢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4.

[2]王实甫:《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三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清代《西厢记》情节结构理论探讨 篇9

《西厢记》以杂剧而演作全本,近人王季烈也指出:“王实甫《西厢》,才华富赡,北曲巨制。其叠四本以成一部,已开传奇之先声。”《西厢记》叠四本以成“全记”,即意味着拥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和相对复杂的情节构成,因此具备了被有相应意识的评论家纳入批评视野,以结构美学加以审视约束的资格。

一、曲折之心

1.“事理”逻辑

叙事文学情节的发生需要具备若干转折前提,才能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如金圣叹认为《西厢记》之“生”,是《惊艳》一折。该折提供了故事发生的时机和场合。作者为给崔张二人相遇提供可能,有相国停丧、莺莺散心、张生游寺的安排,此是“逗缘”;为了强调二人相遇的必然性,金圣叹还从《西厢》故事发生的起点之处向前追溯,将相国建别院一事作为“因”:因缘和合,然后生法,催生出《西厢》一事。

2.“情感”逻辑

“事理”逻辑是情节产生和发展的外部机缘,作为情节展开和推动力量的“情感”逻辑则是促使人物行动的内在动力。金圣叹认为这是作者在《惊艳》中尽力渲染张生一见钟情的原因:张生之情越深切,后文之百计追求、几致生死,就越具备可信的情感基础,而不至于轻佻单薄。

《西厢记》中莺莺的表现一直是矜尚秉礼的,唯一“不合”之事,是酬韵;这一从莺莺情感出发的不合之举,正是促进情节发展的必要前提:借厢是张生顺从内心情感的需求作出的举动,但如果没有莺莺的应答,则情节也不可能有新的发展;只有莺莺酬简之后,两人关系才发生变化,具备了相关之态势。

3.“性格”逻辑

戏曲传“奇”的美学要求,使清代戏曲理论家重视情节安排出人意料的曲折之美,但是这种对情节新奇曲折外在形态的追求,并没有完全取代对情节结构安排逻辑必然性的理论认知。如《赖简》一折,私约张生花园相会,却又在其逾墙而入后翻脸嗔责,情节变化最为突兀,最费思量,如从结构外在形式而言,可称曲折之美的代表,这一折体现出了人物性格与情节设计的高度一致,即莺莺之突变,是其“又娇稚,又矜贵,又多情,又灵慧”的性格所致,有其必然性。

二、立言之体

1. 立言之体与《西厢记》的结局安排

结局安排是《西厢记》批评很难绕过的话题,不少批评者都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依据往往是某种哲学观或道德观。

《西厢记》属于喜剧类型这不会有争议。这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色彩及演出效果等诸多方面可以得到印证。《西厢记》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封建礼教的嘲讽和震慑,所以说它是符合喜剧本质特征的。喜剧的结局,必须是大团圆,并带有指定性,这几乎成了喜剧结尾的立法。这种传统结尾的方式是古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观照世界的方法,是封闭社会的心理产物。像大团圆结局就属于创作主体的一种主观愿望表现,它不一定必然符合生活逻辑,也不一定非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这种结尾处理就不一定是客观化了的,往往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处理。

2. 立言之体与《西厢记》的关目设计

除了历来批评家都不会忽略的结局安排外,立言之“体”还作为无远弗届、无微不至的尺度,笼罩和渗透进批评者对《西厢记》全部情节关目的考量过程中。

张生借厢为“西厢”,而莺莺母女居住处为“别院”,地处西厢之西。之所以要做这样细致的区分,是“教天下以立言之体也”,“体”在这里具体化为“礼”。而“礼”作为关目设计依据的观念在金批《西厢记》频频出现。中国古典文论始终没有形成自觉的文学自治意识,而对文学本体价值外的价值追求从来都是自觉的和主动的。不管文本最终的客观效果有无背离,但从作者的主观意志而言,这几乎已经成了撰文者的思维定势和应该拥有的文学能力。这也是离经叛道如金圣叹,在“文”之外也不能忘记“体”的原因。

三、剪裁之美

1.“裁”作为“才”的构成要素

就事件而言,事情经过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情、事理的各个方面,是相对恒定的,这是作者安排情节所必须遵循的必然性;而展开情节时从哪一人物的立场出发却可因人而异,这构成作者组织情节时的能动性空间。前者须顺应,有赖于作者的识见之高,表现为结构安排的内在逻辑和立言大体;后者需变化,依赖作者的剪裁之工。

也正是出于对“裁”的重视,了解文章写作中剪裁的甘苦,金圣叹认为包括《西厢记》在内的才子之书,都是惨淡经营的结果:“依世人之所谓才,则是文成于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谓才,则必文成于难者,才子也。依文成于易之说,则是迅疾挥扫,神气扬扬者,才子也。依文成于难之说,则必心绝气尽,面犹死人者,才子也。”体现了对文学创作人力因素的重视。

2. 结构剪裁的原则体现

具体而详尽地分析《西厢记》结构的剪裁之美、技术之美,是清代《西厢记》结构批评的新特点。透过这些批评,不难发现论者的结构原则。

首先,求情节单元的“位置”之工。

如《寺警》中,此时贼人围寺,形势紧迫,寺警未除,即使写莺莺因张生应募而喜,也无从措笔,因为不但会影响文章营构的紧张之势,且尚未知结果如何,即大写特写莺莺之喜,前提不足。所以,作者选择在《寺警》之前稍写其对张生之恋慕,则张生一旦应募,莺莺之喜不写亦可知。

在这里,无论是圣叹所言只能如此写,体现了清代戏曲情节结构安排“位置”之工的讲求,即每个情节片段都应找到它确定不移、能体现最佳审美效果的位置。

其次,论情节勾连的“紧劲”之势。

这是指通过对事件物理时序的打乱来达到结构的紧凑效果。如金圣叹在《借厢》中,将开首【上小楼】之前张生向法聪借房的宾白删改,而以张生所唱“不做周方”句为奇绝之文。从其批语中可知他改动的理由:“后文至【上小楼】之后阕,始向长老借房者,借房之次第也;此文才上场,便向法聪借房者,借房之心事也。借房不可不次第,则必待至【上小楼】之后阕也;借房之心事,刻不可忍,则必于此上场之一刻也。”

再次,论情节铺叙的“细密”之美。

如果从《借厢》直接到《闹斋》,在情节逻辑并无疏漏,且要想添加新的情节环节还较为困难:“以上《借厢》一章,凡张生所欲说者皆已说尽;下文《闹斋》一章,凡张生所未说者,至此后方才得说。今忽将于如是中间写隔墙酬韵,亦必欲洋洋自写一章。斯其笔拳墨渴,真乃虽有巧媳不可以无米煮粥者也。”莺莺如果只因《闹斋》见到张生人品风流,再因《寺警》感激其恩,对张生生情而至愿以身相许,也无不可。但是,作者无中生有,生造了烧香酬韵的情节之后,串接无痕,且使二人情感发展更有娓娓道来、水到渠成之感,结构上更显得“融洽通神”了。

结语

对《西厢记》整体结构的评价,金圣叹的“生扫”之喻非常著名:“昨读《西厢》,因而谛思伦所作传奇,其不可多,不可少,必用四十折,吾则真不知其遵何术,而必如此。若夫《西厢》之为文一十六篇,则吾实得而言之矣:有生有扫。”

参考文献

[1]金圣叹.金圣叹全集[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9.

《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篇10

1. 第一阶段写莺莺与张生邂逅, 对张生产生好感, 进入初恋。

这一部分侧重写莺莺的才貌双全及举止的矜持文雅。

莺莺与张生的动人故事从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开始, 再发展到透过“泪眼”细意“偷瞧”, 感情慢慢投入, 爱意渐渐产生。

第一本第一折写二人在佛殿偶遇, 莺莺的美貌及临别时的回眸一顾令张生“意马心猿”, “风魔起来”, 他立刻取消了上京赴考的打算, 把功名富贵抛诸脑后。由此可见莺莺的美艳动人, 气质超凡。在“月下联吟”这场戏中, 当莺莺听到张生吟出“月色溶溶夜, 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 不见月中人”的诗句时, 不禁怦然心动, 惊喜之余她马上应韵而和, 倾吐心声:“兰闺久寂寞, 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 应怜长叹人。”莺莺所和的诗, 流露出她对仅见过一面的张生颇有好感, 二人从此便心心相印。

2. 第二阶段是莺莺恋情初受波折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莺莺内心愤激不满的情绪以及对家长专制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在“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 莺莺对张生的爱意渐增, 剧中连用多首曲子道出了莺莺的心中情:

【那吒令】……从见了那人, 兜的便亲。想着他昨夜诗, 依前韵, 酬和得清新。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 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 性儿温克情儿顺, 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 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随着爱情萌芽的滋长, 莺莺越来越不满老夫人的约束。第二本第三折中, 当莺莺听到老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时大为惊骇, 随即埋怨老夫人的不是。当老夫人吩咐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时, 莺莺对老夫人的怨恨又加深了一步:“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3. 第三阶级是莺莺的热恋阶段。

这一部分写莺莺大胆摘取自由纯真的爱情果实, 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她矜持谨慎的性格特点。

莺莺想和张生幽期密约却怕在红娘面前露馅, 于是, 嗟叹唏嘘, 心摇神荡, 并常常使小性子, 用一套套的“假意儿”掩藏自己的真情和内心的矛盾。她请求红娘替她去张生那里问病, 口口声声称红娘为“好姐姐”, 当如愿看到张生的回信时, 又向红娘发起小姐脾气来:“小贱人, 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 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分明是极想见张生, 但偏偏又要装口硬。她要红娘带回信给张生, 口里说是“着他下次休是这般”, 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私会的诗简, 上面写道“待月西厢下, 迎风半户开, 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表面看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实则是一首暗藏机趣的约会诗。当张生跳过墙应约而来时, 她又翻脸不认账, 把张生教训了一顿, 以致张生相思成疾, 身卧病榻。莺莺又再央求“好姐姐”红娘前去送药方, 其实是一封约会的书信, 以化解张生的相思之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莺莺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 与张生私自结合, 这对年轻人终于大胆地摘取了自由纯真的爱情之果。

4. 第四阶段是莺莺的恋情再次受到重大冲击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莺莺感情的丰富及用情专一。

崔张私结百年之好, 老夫人在“生米煮成熟饭”而无可奈何之际, 仍然打发张生上京考试, 并提出张生考得一官半职方能与莺莺结婚的要求。

莺莺与张生难舍难分, 却也只能忍受这别离的痛苦。长亭外, 暮秋天气, 泪眼人满怀愁绪;意绵绵, 情切切, 她对张生叮咛再叮咛。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 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 再休似此处栖迟。

《西厢记》因你更精彩 篇11

日前,三晋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专家雷建德的工作室,继精心营造的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观性并重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域名注册成功之后,又通过新浪、网易网络平台相继推出“雷西厢”“雷西厢展示馆”“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推介)”等博客,填补了国内外《西厢记》主题文化传播展示的一项空白。它将通过系列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及三维动画、虚擬现实、卡通动漫等多角度呈现《西厢记》相关珍品,即从传统意义上陈列,演变为网络化,推动《西厢记》文化的数字化,进而促进《西厢记》优秀资源的共享化,为雷建德先生故乡永济普救寺里西厢记故事的人文景观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任山西省美协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水画学会会长、山西画院院长王朝瑞先前题写了馆名。著名书画大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林蘭子专门为之贺诗:“梨花院落锁春深,拂墙花影弄玉人。对月酬韵情难悦,雨叩窗棂垂泪痕。一曲西厢千古韵,三十八载求本真。柳陌街巷成热议,方显雷君赤子魂。——贺雷建德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注册成功。”

记者眼前的网络化、虚拟化、数码化并重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西厢记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响、视频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于网络,看起来既古朴典雅又不失大气之风。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由网络展示部分、图片上传部分、文友网友互动部分,还设置有即时交流、在线咨询、视听演示等专用模块。同时,通过《西厢记》主题文化展示的抛砖引玉,网络展馆还将承载着网络西厢记有关图片文献的收集和传播,从而实现高效、及时、方便灵活的展示效果。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戏剧之一,是一部风靡了七百多年的文学杰作,由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根据唐代传奇改编而成。元末明初剧作家贾仲明誉其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将其列之为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五书齐名的“六大才子书”之一。《西厢记》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读者众多,版本也多,可谓家喻户晓,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为中国古典戏曲之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延伸,使人们产生了世界性广泛交流的强烈愿望。如何早点让古典戏曲《西厢记》相关数据、图像和语言信息交互性融合?怎样尽快使古典名著《西厢记》数码化、网络化、虚拟化与资源共享化?建立高效的网络虚拟《西厢记》展示博览馆,通过互联网络上人们对《西厢记》有关的展品欣赏、学术探讨、西厢讲堂、友情链接,总结《西厢记》文化保护的方法和发展的规律,使多元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使世界互通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雷建德先生先后到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新西兰、斐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及前苏联等国进行国外大百科全书有关评介《西厢记》的探寻考察,一次次将《西厢记》推向世界人民的视野。也正是这些国外大百科全书和国内研究专著对《西厢记》的记述和溢美之词,激发了他收集、整理、研究、写作、传播《西厢记》的浓厚兴趣。

雷建德尽心尽力做一位西厢文化虔诚的保护者、搜集者、珍藏者与解释者,与外界交流是自然的、平静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厢记》,关心《西厢记》,喜欢《西厢记》,参与《西厢记》的集锦与传播。网络传播领域与传统传播领域并重,扩大《西厢记》和普救寺的知名度。上网取存相关文字、图片、器物的信息,加大直观性容量,增加用户的效用,力使多种文字扩大访问者的范围。这已经成为雷建德圆梦《西厢记》的原点。

记者面前的雷建德先生当仁不让,因为责任感、使命感、槡梓情使其与《西厢记》结下不解之缘,在《西厢记》研究、普及、传播、再创作的行道里,他拥有营造“西厢记网络展览馆”不可多得的资源,他要用当代高科技手段继续讲述他为之耗尽心血的《西厢记》。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一(西厢记专家大师厅):除展示专家大师雕塑、简历外,还重点展示雷建德珍藏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画家及领导王季思、吴晓铃、赵寻、马少波、郭汉城、董寿平、田中谦二、伊维德、寒声、霍松林、王朝瑞、赵春宁以及姬鹏飞、李雪峰、张维庆、杨波等予以《西厢记》的亲笔题词、贺诗、序言、书信、合影及研究论文、专著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二(普救寺景观欣赏厅):不需要千里迢迢赶到旅游点,不受天气因素影响,也不受时间限制,随心随意、随时随地只需鼠标轻点就能步入西厢记故事发生地场馆仿真的普救寺,进入一个触手可及的忆梦亦幻的三维环境:步移景换地进入山门,登上台阶浏览左右对称的钟鼓楼,途经古色古香的三大士佛洞,聆听莺莺塔下震撼的蛙鸣,感受大雄宝殿缭绕的香火,重温梨花小院那远去的爱情……。利用虚拟现实及网络手段等先进技术,旅游者便可以潇洒地进行场馆虚拟廉价旅游观光一番。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三(西厢记馆藏珍品厅):世界各地博物馆馆藏《西厢记》精品,散落在民间的清代、民国、建国后主要的《西厢记》题材的古籍、手抄折子、影印本,瓷器、木雕、砖雕艺术品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四(西厢记图书阅读厅):大家公认的研究《西厢记》的著作明代有69种,清代有50多种,近现代有45种,加上多年来沉迷于百十多种原著的搜集研究再创作当中的雷建德,陆续出版过《西厢轶事·民间传说》《西厢记·电视文学剧本》《白话西厢记·章回小说》《西厢轶事·连环画》《西厢记与普救寺·电视风光专题片》《西厢记·民族交响叙事曲》《白话西厢记(后传)·电视文学故事》《<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纵横向比较·论文》《普救寺小记》等著作,还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二百三十多家网站相关评介文章。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五(西厢记民间艺术厅):雷建德工暇抱着《西厢记》原著如痴如醉地通读之外,游走在乡间村落收集与《西厢记》有关的火花、扑克牌、参观卷、鼻烟壶、扇面、泥塑、集邮、砖雕、浮雕、糖人、陶瓷画、瓷板画、宣传画、珐琅瓷盘等,包括更多的是草根阶层、民间文化对《西厢记》的诠释,他还考证过乾隆29年,西洋贡品机器人上演过《西厢记》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六(西厢记书画展示厅):雷建德收藏毛泽东书法《西厢记》唱词23幅影印件、王淑晖工笔画、刘伟力、林蘭子、裴希敏等有关西厢记字画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七(西厢记影视戏剧厅):观众喜欢的全国各地戏剧、话剧、皮影、木偶剧、歌舞剧、广场舞、二人转、影视剧《西厢记》等等,均可通过友情链接方式以飨广大受众。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八(西厢记言论交流厅):古今中外专家和平民有关《西厢记》的评价、论文、言论等。

雷建德用网络传递西学,将静止在国内外每个角落的《西厢记》相关文字、图片、音乐和珍品实物,借助网络的存在与发展,让其轻盈灵活,举手之劳地自由地“移动”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关爱《西厢记》的地方。“营造‘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的道路还很长,今后通过在互联网络上人们对《西厢记》有关的展品欣赏、学术探讨,总结《西厢记》文化传播的方法和发展的规律,使多元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雷建德毕生圆梦《西厢记》的理想。

在《西厢记》研究、普及、再创作行业里,在爱情故事圣地普救寺旅游点周边,提起雷建德,可谓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他,却是一位头上罩着瞩目光环却能安安稳稳地白天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服务行业报刊,晚上在他的淡然书斋里潜心研读偏袒了大半生的《西厢记》。既不为名所累,又不为利所困。雷建德置身于竹雨松风琴韵、茶酒梧月书声之中,悠哉乐哉。

五十七年前,雷建德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风陵渡。由于父母从医问药的缘故,合辙押韵的中药“汤头歌”的韵律便成了他日后舞文弄墨的“启蒙”老师。高中毕业正赶上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于是中条山下黄河岸边的永济蒲州村里多了一个酷爱钻故纸堆的“青年老学究”,《西厢记》杂剧中的名言警句雷建德也能够倒背如流。插队点不远处的普救寺院,不但是他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更是他寻求创作灵感的圣地。三年后他被安置在普救寺下的一座偏辟的变电站当了一名运行工,使他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串串有关西厢记的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故事。这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雷建德工暇或抱着《西厢记》原著如痴如醉地通读,或游走在乡间村落向老人们搜集西厢相关故事。他一边收集、一边整理、一边研究、一边写作、一边发表,所撰写的系列有关西厢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先后被《山西民间文学》《山西妇女报》《运城报》等多家报刊连载,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

1988年7月,旅游民间文学《西厢轶事》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西厢记专家马少波认为“此书作为拾遗补缺的史料,融艺术、知识、趣味为一炉,‘填补了《西厢记》研究的一项空白’”。(1989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该书出版时,马老又欣然命笔专门写来贺词:“离愁千缕从何剪,全凭着情真意坚。有情人都成美眷,早些也月儿圆,迟些也月儿圆。”

普读、精读、研读的过程,是一个学者、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无异于常人的人想干出不寻常成绩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雷建德还对相关的西厢遗迹、西厢趣话、西厢诗抄及与西厢记相关的文化产品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研究,《西厢轶事》出版时,这些成果作为该书的一部分一并问世,当时成为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人民群众的精神快餐。需要补阙的是,许多民间艺人,好多是山村的老太太,根据雷建德早前创作的西厢故事,创作了几十幅剪纸作品,《西厢轶事》首次将其中的十几幅收入书中,并套红印刷,成为该书的亮点之一。

从此,雷建德一步一个脚印,时有新作面世。1989年9月,他的第二本著述《电视文学故事西厢记》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季思不顾年迈体衰,戴着老花镜酌字逐句审看了样书,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并题词:“称其‘突破了原著的局限’,‘纠正了前人的误解’”。王老专门贺诗:“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中条山色黄河水,常与莺娘驻好春。”著名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赵寻予以题词:“普救寺内一片情,牵动多少儿女心,坚贞岂止传元宋,莺莺塔上有回声。”

1990年11月,由雷建德编剧的《西厢记与普救寺》电视风光专题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山西电视台五彩缤纷栏目黄金时段相继播出,全国和省级主要媒介予以评介,与此同时获得国家级大奖。《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版对此好评:“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既展现了新修复的普救寺的俊逸风采,又撷取了《西厢记》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首次将普救寺的风光和歷史名著相交流,充分体现了‘西厢’‘普救’连理红的主题”。

不久,1991年11月雷建德的第四本著述——《白话西厢记》也相继在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炉。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章回体小说。二十个章回《白话西厢记》的面世,使王实甫的古典戏剧《西厢记》以另一种语言状态与广大读者见面,人为地扩大了受众面。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通检组主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西厢专家吴晓铃作序并题词,认为“《白话西厢记》是返祖之作,其文笔流畅,雅俗共赏:上焉者能咀嚼其选用的王作原本佳句,下焉者能提高欣赏水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题写书名。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戏剧大家郭汉城为本书出版贺诗一首:“蒲关驿道去行人,小院梨花谁掩门,一度凭窗肠一断,中条山竹染啼痕。”

走笔至此,记者想说几句雷建德的“不唯书、不唯古”的唯实求真精神。面对《西厢记》这样一部厚重的历史名著,面对王实甫这样的大手笔,雷建德追求尽善完美,原著唱词中的关于枫叶的部分,应为当地柿叶所误。不管是从历史记载也好,从他身临其境也罢,蒲州是没有枫树的,倒是漫山遍野长满了柿子树。此可称其为“纠正了前人的误解”。原著中类似于此类的“误解”经他纠正了达十几种几十处之多。同时,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在考证史料及听取故事后,再创作时,有意增加、丰富了17处内容,比如为了表现相国崔夫人的尊贵,专门为她“添”了贴身丫环彩珠;为了充分体现张生的才气,在他到寺中借宿时,特意设置让寺中和尚给他出题酬韵的情形等等。这和今人众多专家学者的“按图索骥”式的研究有迥异之别。

凡事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又能推动量变。其间,雷建德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刊上的论文——《<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将13世纪我国的元杂剧《西厢记》与17世纪英国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世界公认的反封建反礼教作品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从二者的题材(爱情)、体裁(戏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作品的悲喜剧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了同中见异、异中有同的比较研究。该论文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雷建德对《西厢记》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个新的高度。

也正是基于他的不俗成绩,继“西学”研究的王(王季思)、吴(吴晓铃)二位泰斗耄耋之年舔犊之情外,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中谦二、原荷兰国立大学汉学院院长、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伊维德等专家也对他的研创成果予以肯定。即使如此,雷建德也没有歇笔,紧张的工作之余,又在完成他的下一本西厢专著,推进我国的西厢记学研究,满足人们美育的需求。

1997年12月,著名画家还根据雷建德的《西厢轶事》改编成连环画画册,为普救寺增色不少。序者说:“《西厢轶事》画册的问世,展示的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爱抚,一种超越自己的付出,一种凄婉悱恻的情感……”。

由雷建德作词的民族交响叙事曲作品由《初遇》《听琴》《幽会》《离别》4个乐章组成,早在1993年5月就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时隔14年后的2006年7月,经音乐大家宗国昌谱曲、张福全先生配器的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也在香港正式出版了。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现任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波看了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的书稿后,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讲道:“《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可谓举足轻重。《西厢记》的各类版本很多,但用民族交响叙事曲的手法表现这部名剧,还是头一次。有关专家认为,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不但具有原始性创新,而且它还填补了中国西厢记拓展的一项空白,同时也填补了用民族交响乐手段描写历史名剧的空白。专家相信,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如果在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以歌言情,以词抒意,其效果也毫不逊色。”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家计生委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会人环委主任张维庆予以题词祝贺。深圳书法家协会会长刘伟力题写书名。

雷建德40年来沉迷于原著及百十多种业余研究专著当中,不断地说梦、解梦、点梦、圆梦,结出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果实。尤其是《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都在主要位置编发他出版西厢新书的消息,使他成为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西厢记研究学者之一。

2012年11月,由淡然书斋编辑的画册《雷建德西厢记研究成果集锦》面世。书中收录了雷建德研究《西厢记》的主要著述成果。这些著作原版以图片形式分类展示,翔实生动。

推出《西厢记》十部曲是雷建德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想法,不料想開弓没有回头箭,拿起笔就放不下,与《西厢记》结下不解之缘。在结束本篇文章的时候,雷建德赠与记者又一本新著——旅游电视文学《白话西厢记后传》。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原外交部长、中联部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在世时特地留下墨宝。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戏剧大家郭汉城予以题词,印入扉页:“山围平野已无城,剩得黄河万古声。红叶霜林曾怨女,斜阳鞭影旧啼痕。江山再造新萧寺,文采长流重会真。想象西厢今晚月,夜深恍欲觅伊人。”著名书画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兰子也为之题词:“一部西厢描有情眷属不朽实甫,半生心血酬因果菩提立言建德。”两句题词谈古论今,既点明了《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生动概括了雷建德的西厢情缘。

《西厢记》 篇12

一、对功名的态度

元明时期的文人都有极强的进取心, 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到官场, 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两部戏剧中的才子身上都表现出了向往功名的倾向。但是二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在张生身上表现的是爱情与功名之间的矛盾, 而柳梦梅则没有, 也可以看出二人对功名的执着程度不同。

张生有一些贵公子风范, 有洒脱的一面, 不是一味的读书学习, 尤其是见到崔莺莺之后更加让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功名与爱情面临着挑战。当他在佛殿之上第一次见到莺莺时心中所想的是“十年不识君王面, 恰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见第一面张生便被莺莺的美貌所吸引, 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而改变应考的决心, 这就可以说明他对科举的执着程度不是十分的强烈。当他们沉浸在幸福中时, 是老夫人的门第观念让他不得不面对科举考试, 因为崔夫人说“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 只有他考上状元才可以获得团圆, 所以张生参加科举考试是被逼迫的, 面临与莺莺的分离之苦, 这是他难以忍受的, 同时莺莺也没有对张生有过科举的要求, 莺莺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希望的是夫妻团圆而不是夫荣妻贵, 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说张生这个人物曾经是追求功名的人, 但爱情来临的时候放弃了功名, 在爱情危机的时候又不得不再用功名来捍卫自己的婚姻, 这是张生在爱情与功名之间的矛盾, 即便他最后走上了功名的道路, 也是为了保住爱情, 仍给我们留下了可爱的一面。

相反, 在《牡丹亭》中柳梦梅对待功名却要比张生执着得多。柳梦梅热衷功名, 甚至为了求取功名而干谒权贵。这显然是一种平庸之举, 也可以说是汤显祖在这部戏剧中的局限所在, 明朝时没有哪个文人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汤显祖也不例外, 柳梦梅的形象就寄托了他的理想。在《言怀》中柳梦梅就自称“必须砍得蟾宫桂, 始信人间玉斧长。”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自信, 以及他对功名的追求, 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生活。柳梦梅窘迫的生活使这个名门后裔不得不面对现实, 失去贵公子的洒脱之气, 可以说是现实使他不得不热衷功名, 不得不“家徒四壁求杨意, 树少千头愧木奴”, 希望得到别人的举荐来获得资助, 也因此他才会干谒权贵。在《谒遇》中, 当柳生知道钦差苗舜宾在庙中赛宝时, 知道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主动去献宝, 在钦差面前自称“小生倒是个真正献世宝。我若载宝而朝, 世上应无价。”从中我们看到柳生献宝时的自信, “三千里路资难处”由于囊中羞涩, 才会主动“献宝”所以他才更加热衷于功名。再者他的热衷功名是指在与杜丽娘相恋后, 即使成亲以后也仍然没有忘记科举考试。《如杭》中柳生听见仆人说各地的秀才都赴选场去了, 立刻就决定去考科举, 希望“十年寒窗, 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排开。敢你七香车稳情载, 六宫宣有你朝拜。五花诰封你非分外……”, 夫妻二人对中举后生活的憧憬, 而在《耽试》中柳梦梅误了考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更显其迂腐的一面, 因试期过便有了“无路可投, 愿解金阶而死”的想法, 足见他对科举的痴迷, 幸而遇到了苗舜宾才让他终于圆上了状元梦。剧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对功名的态度, 其实就是汤显祖所要表现的自己与同时代士人的共同心态。

二、对爱情的“痴”

在《西厢记》与《牡丹亭》中张生与柳梦梅的形象都被塑造成是“志诚种”, 可以说在爱情方面都是情种, 都是一个“痴”字可以形容, 但是二人又有不同。

张生在佛殿初遇莺莺时“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 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 只将花笑拈。”可见他第一眼便被其美貌所吸引了, 接下来又“我死也”更看出其迷恋之深, 他把自己初次见面的喜欢表现到极至, 可见其“痴”的一面。但是他的这种“痴”并不是单纯的迷恋美色, 他也不是好色之人, 他自己曾说“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 画眉的敢是谎。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 著小生心儿里早痒痒。”他对莺莺是真的有情, 正因为这样他才有了主动的行为, 在这些行为中尽显其“痴”的一面。在初遇红娘时主动报上自己的姓名, 特意强调自己没有妻室, 可见他内心的焦急想尽快的与莺莺相识的心情, 因此他才被红娘称作为“傻角”;为见小姐深夜躲在花园中等待, 情不自禁的与小姐吟联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可见其“痴”;在匪徒围困普救寺欲掳小姐之时, 他一介书生主动向老夫人献计把小姐嫁给解围之人, 然后自己主动请缨帮助解决问题, 为的就是能与小姐结为夫妻, 可见其智谋和对小姐的深情;本以为好事已成, 怎奈夫人悔婚让他陷入了相思之中, 为了寻求帮助, 他竟然两次向红娘下跪, 这是多大的礼节啊, 素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之说, 何况他还是一个文人秀才可能是将来的状元, 但是他却为了一个女子而向一个侍女下跪, 还是跪了两次, 足可以看出他对莺莺是真正的一片痴情, 用情之深, 使红娘都为他的深情所打动, 帮助他们成其好事;再者便是莺莺传诗约张生闺房私会, 他被喜悦冲昏了头来到园外还没有来得急看清楚人便上前搂抱, 结果却是红娘, 让他很是尴尬, 这一方面说明他对再次见莺莺的急不可待, 但也着实让人看到了他因为爱情而呆傻的一面。最后张生虽然是在老夫人的逼迫下去参加科举, 可他心中仍对莺莺不能忘怀, 在草桥店仍梦见莺莺前来寻他, 可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考中状元后也首先考虑的是派人告诉莺莺, 可见其在他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 二人最后终成眷属。

《牡丹亭》中柳梦梅对爱情要比张生更加显示出“痴”的一面。在《言怀》中, 柳梦梅就交代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只因在梦里园中梅树下的女子说“柳生, 柳生, 遇俺方有姻缘之分, 发迹之期。”他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梦梅, 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父母给起, 而他却因一个梦中的女子而把名字给改了, 可见他对这个梦中女子的痴, 是一种不顾礼法的行为。柳梦梅的戏份主要是在后半部分从《拾画》以后开始, 虽然不多, 但是其“痴”的一面尽显无遗。在《玩真》中, 柳生把丽娘的画像拾起日夜供奉在自己的屋中, “早晚玩之, 拜之, 叫之, 赞之:‘小娘子画似崔徽, 诗如苏蕙, 行书逼真卫夫人。小子虽则通雅, 怎得到这小娘子”, 于是狠狠的叫她几声:“美人, 美人!姐姐, 姐姐!。”可见柳生是从慕色, 慕才转而到痴情, 期间有转变的过程, 所以 他的爱情不像张生那样只是单纯的因为“慕色”, 而是充满的敬意较多。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丽娘的魂魄到来时与之幽媾, 二人真正的在内心碰出了火花, 才使得柳生始终坚定的和丽娘站在一起, 在《冥誓》中就可以看到柳生的表现, 当丽娘让其盟誓时, 他连考虑都没有便说“你要小生发愿, 定为正妻, 便与姐姐拈香去”, 于是发愿为“生同室, 死同穴。心不心齐, 寿随香灭”的毒誓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使杜丽娘“感君情重”, “料不是虚脾把盟誓撇”, 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为情而死如今是鬼的真时情况告诉他, 将自己真正交托给柳生, 换作是任何人都会对鬼魂产生恐惧, 但是柳梦梅却没有害怕, 这正是因为他对丽娘的痴情, 在心中早已认定了丽娘便是他的妻子, 所以他做出了一件更让人惊叹的事情挖坟。为了爱情而敢于掘坟起尸, 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很大的罪责是要被杀头的, 而且为了获得帮助, 他用读书人不齿的耻辱去劝说石道姑帮忙, 一道开关掘墓, 而此时的柳梦梅已经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 一心要救自己的爱人, 心心念叨的是丽娘回生后要“定魂汤”压惊, 这是多么大的痴情啊!在不顾个人安危掘坟救妻之外, 为了爱情他还不顾礼法, 表现在丽娘还魂后他主动提出尽快成婚, 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相反丽娘的顾忌却惹来他的批评认为“情根一点是无价”埋怨其丽娘的遵守礼法, 可见这时柳梦梅更加具有反抗精神。除此之外他还冒险赴前线代妻探望父母, 想尽办法地拜见自己的岳父大人甚至不怕被打, 可见这都是表现出了他对丽娘的爱。在《牡丹亭》中对柳梦梅的描写没有像《西厢记》中张生那样英雄救美, 月下吟联那样展示才华, 但是作者却抓住了全剧的主旨“情”字, 是一往情深的, 没有任何附带条件的, 并且无视于礼俗的, 所以在表现爱情方面, 柳梦梅要高张生一筹, 更显出其完美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 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呼吸疾病综合征下一篇:促进教学资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