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2024-08-26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共10篇)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篇1

我的座右铭作文500字(一)

作者:陈怡霖 广州市华阳小学六年级

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言。其中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这句名言是我的座右铭,它给了我许多帮助,也让我受到很多启发。

我弹钢琴有八年了,每天要练一个小时琴。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兴致,可是没有几个月,我就不想练了,每天练的手痛,而且觉得弹钢琴很枯燥无味。所以,从那时起,我便千方设计找借口不练琴:比如作业多弹钢琴对提高成绩没帮助等。没付出就没>收获,结果,考八级不及格。

妈妈恨铁不成钢地对我说:你看你,连八级都考不过,怎么考更高的级别呢?古人说得好:‘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你弹钢琴也是这样,你算一下,从开学到现在,你一共练了多少个小时?你看一看爱迪生,他的目标是要给人类创造光明,所以他有很大的劲头实验,最终在他经历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造出电灯的。所以,你也要像爱迪生一样,为弹钢琴设立目标,并为之奋斗。

听了妈妈的话,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练琴。从那以后,我的书上,家里的墙上,甚至笔上,都粘有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这句名言,我要用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所以就在去年的九月份,我成功考过八级,而且还是良好呢!

我经历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在我的脑海里算是一个最亮的星星吧!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这就是我的座右铭,它将永远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教师点评】作者围绕题目我的座右铭,结合自己学习钢琴的经历,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情——我考钢琴八级不合格,妈妈告诉我‘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最后以此名言激励自己,最终通过钢琴八级考试,阐述自己座右铭的来历,叙述了一个与座右铭有关的>故事,文章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取材生活化,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运用对话描写,设计故事情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符合四真作文写作要求。文章开头点题,告诉读者自己的座右铭,结尾再次点题,呼应开头,首尾照应,全文内容,围绕座右铭进行写作,有扣题意识。文章内容符合比赛题目要求,语言表达流畅通顺,是一篇较为优秀的参赛作

文。(指导教师:余卫兵)

我的座右铭作文500字(二)

作者:陈临盺 华师附中实验小学四年级4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就像是小鸟的翅膀,小船的风帆,有了它,天空任鸟飞,大海任船游。你想知道我的座右铭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便是我的翅膀,我的风帆,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它。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我竟然只考了84.5分,老师狠狠地批了我一顿。过后我反复看了几遍试卷,发现自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其次读背不过关,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其三是自以为是,粗心大意,不懂装懂,还以为自己很厉害;还有就是阅读题扣分严重。从此以后,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我上课认听讲,课后认真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找老师和同学弄明白,绝不拖到第二天,遇到学习难题也不绕路走,而是积极去挑战它,攻克它。同时把以前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用来看课外书,增加语文的阅读量,从

而增长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期末考试,语文我取得了97.5分的好成绩。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宝剑的锋利真是慢慢磨砺出来的,梅花的香味也是经过了苦寒的浸润。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努力想得到收获是不可能的,爸爸经常跟我说: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人生的目标,如果自己的宝剑不锋利,怎么能奋勇杀敌呢?如果梅花不经过春夏秋冬,能马上开吗?如果成绩来的容易,能代表是我付出后的努力吗?如果我的东西全是别人供给自己的,我还有脸去见别人吗?哦,不能,一切都要是要付出自己努力的!于是我就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各位同学,记住我的经验:树立一个座右铭,让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立志成长。我的座右铭作文500字附批注(三)赣州市文清路小学五(6)班 匡汇森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每每听到有人讲起那句话,我就会想起那次英语考试的情景。(第一句话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第二句话笔锋一转,巧妙地过渡到故事正题。只用短短两句话就完成了起、承、转,简明干练。)那是上学期的事了。第二天就要英语考试了,大家都在抓紧复习,我却没有把考试放在心上,因为在所有的学科中,英语是我最拿手的。回到家里,妈妈看到我无所事事,便对我说:你明天不是要英语考试吗?我满不在乎地说:考试就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见我无所谓的样儿,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你一定要认真复习,考试时不能粗心。知道。我明天一定会考满分的,你放心好了吧!我胸有成竹地说。(无所事事、无所谓满不在乎、语重心长、胸有成竹这三个词既道出了作者自己的自满自大,也道出了妈妈的苦口婆心,刻画心理很是到位,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本自然段的点睛之笔。中心句也是观点句的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第二次反复,深化了主题。)

开始考试了,首先进行的是听力。当报第一遍时,我想我已经听清楚了,于是在报第二遍时,我就开始做笔试题。当听力题报完时,整张试卷我也做完了。这时我不由自主地看了边上的同学一眼,他们都还在埋头答题。看到他们个个答得不亦乐乎,我心里可得意了。(仅一句看到他们个个答得不亦乐乎,我心里可得意了,便传神地描绘了我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的形象。)

第二天发试卷。听着老师一个一个地念名字,我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满心期待着我的一百分。可等拿到试卷时,我却大失所望——经常属于我的100分这次居然给了别人了,自己只得了98分。要是我不粗心,不骄傲,就不会丢这两分了。唉!真是太可惜了。看来我以后应该细心点,认真考试、不骄傲才行啊!(小作者从竖起耳朵、满心期待到大失所望,再到发出叹气的唉,从期待到失落的心路历程生动且传神,用词较为精准。段末的看来我以后应该细心点,认真考试、不骄傲才行啊间接反复了中心句,进一步深了主题。)

回到家,我低着头把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又借机给我上了一课:昨天我就说过,‘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下你可知道它是真正意思了吧??(借妈妈的口,对中心句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进行第三次反复,再次深化主题。)从那以后,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就成了我的座右铭,并且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上。它时刻提醒我:做事要虚心谨慎、不能骄傲,才能取得成功。(篇末对中心句进行第四次反复,将反复的叠加效应发挥到了最大化,还起到了点题和表明未来行动方向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指导、点评:钟华奇18979769063)篇二: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500字三篇

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500字三篇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篇2

一、澎湖之战的由来

法国海军早已将目标瞄准了澎湖列岛, 为什么孤拔会下定决心攻打澎湖, 攻打澎湖的战略目的到底何在?

1. 法军缺少稳定的海军驻扎地。

法国海军自从第二阶段的中法战事开战以来, 以大大小小征战数次之多, 但尚无稳定的海军驻扎地。虽然能暂时保有基隆, 但是基隆“既不能作为军事行动的根据地, 也不能作为认真的保证占领”[1]50。由于受到台北方面的清军袭扰以及基隆瘟疫的缠身, 对法军造成了很大的消耗[1]54。法军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驻扎地, 孤拔早有此意, 据他声称:“这些岛的占据已经决定, 我们撤退台湾军队之日, 该军队应调往该岛。我们在澎湖建立据点, 战争开始, 即已有此意, 所以不足为奇。所可惊异者, 即此事我们稽延若是之久。”[2]297可见, 孤拔攻占澎湖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2. 有效打击台湾海峡的援军。

“澎湖辅车全台, 犄角厦门, 尤为闽洋关键。”[3]361法国海军一旦占领澎湖列岛, 可以有效地阻止对来自大陆方面的援军和战略物资的运送, 间接地给台湾基隆的法军以军事援助, 导致台湾“援断粮绝, 一失难复”[4]27。如此, 台湾地区的清军战斗环境将会更加艰苦。故李鸿章奏称:“澎湖既失, 台湾必不可保。”[4]26对此孤拔也曾对巴德诺指出:“中国所租赁中立国的船只, 半年以来, 就在这些岛卸下往台湾运送的、所招募的新兵的大部。”[2]297正是孤拔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要占领澎湖诸岛。

3. 撤退台湾的后路并永久占有。

法军想要占据基隆无非是为了在谈判中捞取更大的好处, 以达到其“踞地为质”的战略构想[2]239。虽然目前法军占领了基隆港口, 但是迟早有一天法军会撤退[1]72, 因此要提前考虑好法军撤退的路线, 占领澎湖“目的在于润色以后的法军撤退”[1]95。并且孤拔的意图是想要永久占领澎湖作为法国的海军基地。对此孤拔陈述道:“缔结和约以后, 政府的意见, 也许也要保持澎湖。……这些岛内有一个极好停泊之所, 为这一带所绝无仅有者;我们可以把这地方作为煤炭贮藏站和给养的中心;……为防备将来发生给养困难而先作准备, 是智慧的。获得澎湖或者是我们唯一可维持久长的利益;在东京以外, 我们将与中国停止战争, 但最要紧是不要放弃这个利益。”[2]298此外, 总署曾致电李鸿章:“孤拔踞澎湖……并雇民夫修城、修炮台。……大小兵船十余号, 似为久占之计。”[5]487从这里都可以看出, 孤拔攻打澎湖有着深刻的长远构想, 这也符合孤拔一贯的作战指挥风格, 即计算十分精细和战前准备充分。

二、澎湖陷落的原因

而史料中对澎湖诸岛上的记载是清军驻防有3000人之众, 然而3天左右的时间就被孤拔率领的法军以900人的兵力占领。清军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究其原因, 本文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因素:

1. 澎湖孤悬海上。

澎湖诸岛处在台湾海峡纵深腹地, 距离大陆和台湾岛均有相当的距离, 左宗棠曾指出“海洋遥隔, 势力所限, 先事无凑个豫筹;变故猝乘, 临时不及援救”[6]191。当澎湖岛屿发生了战事, 通信都成问题, 清军怎样援救?当光绪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战斗早已在澎湖岛屿打响, 但清廷方面居然还不知晓。左宗棠向朝廷发电称:“顷接彭楚汉、奎俊、叶文澜电:厦门洋行接香港电:澎湖为法占踞;因未探实, 不敢具禀报。”[7]407刘铭传战后也称, “惟澎湖一岛地处孤危, 面面受敌;既无得力炮位、炮台, 又无兵轮、水雷”, 且“台澎道刘璈即无饷接济澎军”[6]193。澎湖岛上的清军就是在这样落后的通讯设备下, 以一支孤军与法军仓促进行了交战, 没有后援, 结果惨败, 在所难免。《申报》也报道, “弹药皆尽”, “后无援兵”的情况下, 清军无以为继, “以致败退”[8]。

2. 将士战斗力弱。

清军与法军相比之下, 战斗力十分弱小。就澎湖之战而言, 孤拔亲自挑选了战斗力极为强悍的朗治大队出征[1]95。从人数上来看, 法军仅900人左右的部队, 清军却在澎湖诸岛上有3000名守备部队, 在战斗中也体现不了人数的优势, 只是一败再败。《申报》称:“此次交战, 起自二月十一日, 至十三日, 潮勇忽溃, 纷纷四出抢物杀人, 纵火烧屋, 种种不法, 直与狂寇相同。”[9]如此土匪般的将士, 怎能抵敌?在30日当天上午的一次战斗中, 清军留下了约50具尸体, 但法军只是2名受伤[1]101, 足见清军战斗力之弱。在武器装备上, 虽然清军在岛上也装备了数门大炮, 但清军在使用方面不够娴熟, 技术也不够精准。29日当天战斗就能说明问题, 热维称:“即使航行在其射程内, 我们的舰只也没有被击中。”[10]440看来清军并不能很好地使用大炮。

3. 岛民出卖清军。

法国参战军官E.Garnot在《L’Expedition francaise de Formose, 1884-1885》一书中对澎湖之战做了详尽的描述, 在写到30日Lange少校指挥作战时并附加描述:“在先一天在圆顶丘之麓所俘获的中国老人作着我们的向导。这位向导以后对我们极有用处, 他所提供的情报, 对于30日和31日的作战行动, 事实上证明是最为精确的情报。”[1]101岛民在作战中被俘虏了不少人, 而这些人中缺乏民族气节做了叛徒的人也大有人在, 这样就使得法军对我方的作战情况、兵力部署和武器配备了如指掌, 大大加速了我方的溃败。

4. 孤拔指挥得当。

孤拔在法军中威望卓著、赫赫有名, 他赏罚分明, 极受爱戴和尊重[1]116。在作战中, 统帅往往是军队的核心灵魂人物。在澎湖当天的战斗中, 法军主帅孤拔在战前准备、动员以及战斗中的临场应变都做得很好。而清军驻扎澎湖却无“威重大员”, 杨岳斌曾上奏:“请旨饬令提臣程文炳, 统率部营, 暂先渡扎澎湖。”[3]361但事与愿违, 还没到任就开战了。当“周协与郑分府正在督兵扼守炮台”, 听说“潮勇……四出抢劫杀人, 纵火烧屋”, 只能“一闻是耗, 心胆俱寒”[9]。反观敌将孤拔在战斗中却十分勇敢, 总是处在作战前线进行巧妙的指挥。在29日法军登陆之际, 孤拔司令还特地取道靠近“迪夏佛”号这艘登陆舰船, 为的就是能够方便地指挥法军登陆[10]440。法军有这样素质的军事统帅, 清军自然很难应付。利士比少将也评价孤拔司令:“在行动方面, 他是特别坚定和勇敢, 忠于自己的职责。他同情而又亲切, 对于最卑微的部下都一样宽厚爱惜, 他知道将最渊博的智慧、最明敏且最具教养的才能和性格上最雄壮的品质联结在一块。”[1]117这也正好反映了法军的主帅孤拔中将的军事素质超群, 是众多清军将领中无法相比的。

5. 法军准备充分。

法军攻打澎湖诸岛, 是孤拔统帅早就准备好的战略决策。因此在这次澎湖战役中, 法军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战前, 挑选了最佳的海军陆战队员和先遣队, 派出了法国先进的舰队和大炮[1]95。这些都是战斗中必不可少的战斗装备。与此同时, 战前对地形也进行了仔细的勘探。法军于29日就对澎湖岛上的主要障碍物进行了战前的勘测, 而这样的勘察是在夜间进行的[10]440。由此可见, 法军能够很快地打败清军是在法军预先就进行了很好的战斗准备基础之上的。不仅如此, 法军在孤拔司令的亲自率领下, 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1]108。参战军官热维战后指出:“在这次战斗中, 所有的军官、士官、水手和士兵, 一再显示出他们杰出的才能:勇敢、活跃和沉着。多亏他们的才能, 我们才有这样一个光荣的日子。”[10]441反观清军此前在“澎湖添募勇丁, 地方滋扰, 早已民不聊生。继又添募潮勇两营, 而百姓受害更甚”。等到清军溃败之际, “法人遂乘势登岸, 内港船只多被败兵夺去, 亦有由商民雇拥者, 纷纷扰扰, 奔避不遑, 衣物银钱尽皆抛弃”[9]。可叹法军这支充满自信的部队与清军的一群“乌合之众”自然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正是为什么在这场战役中清军的伤亡将近800之众[6]190, 而法军只是伤亡了17人[1]104。

本文就史学界忽略的中法战争期间的澎湖一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澎湖战役的研究几乎在中法战争中是处于被忽略的境地, 澎湖的陷落对中法战争的结局影响重大, 可见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法战争后期的战斗态势是, 陆战上爆发了镇南关战役和海战上爆发了澎湖战役, 这一胜一败才最终导致了中法最后的停战签约。可见, 中法战争的结局也并非就是人们常说的清军取得大胜, 在法军方面也是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但是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 对此还需要学人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 本文采用了一些难得的法国档案和军官回忆录, 充实了文章研究的史料。今后我们还需要大量地发掘新的史料, 才能在这个课题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E.Garnot著, 黎烈文译:《军侵台始末》[Z].台湾银行, 1950.

[2]邵循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 (七) [Z].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3]邵循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 (六) [Z].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4]邵循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 (一) [Z].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5]顾廷龙.李鸿章全集·电稿一[Z].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6]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四辑 (77)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全) [Z].大通书局, 1984.

[7]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三辑 (47、48) 法军侵台档 (下册) [Z].大通书局, 1984.

[8]申报[N].1885-4-14:2.

[9]申报[N].1885-4-15:2.

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篇3

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话各地饮食文化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到,饺子俏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 篇4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们还借腊八节驱逐瘟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习惯,统称为“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朴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头,能够丰衣足食,应该感谢神灵啊!于是选择腊月初八,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其实,“腊八粥”的确也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每年腊八,老伴都要煮一锅腊八粥,什么大米、小米、黏米,豇豆、绿豆、花生,还有莲子、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应有尽有。喝着香甜的“腊八粥”,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形:那时家贫,进入腊月,生活更加困难,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喝上现在的“腊八粥”?只记得腊八那天,母亲在高粱面糊糊里加点豇豆、小米,权当“腊八粥”,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腊八粥”也分外讲究了。

说起腊八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看到芸芸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他苦苦修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间,释迦摩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经受的苦难,于是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解放前,各地佛寺于腊月初八,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这种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二说,相传在上古的时候,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他们认为大人孩子中风得病、身体不适都是由于恶鬼作祟。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三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而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离家路途遥远,粮食不能及时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于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四说,当年岳飞率部抗击金兵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闻知,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精神倍增,大获全胜。这天正是腊月初八,人民怀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以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终成习俗。

五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他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路过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把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朱元璋冷饿交加,饥肠辘辘,他在房子里到处寻找能充饥的东西,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为了纪念受难时“吃粥”的日子,便把农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那天吃的五谷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六说,相传很久以前有户农家,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度日。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瓜棚遮天,鸡鸭成群,一家三口,不愁吃不愁穿。老俩口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了,常常拿些五谷杂粮接济人家。老人一再教育儿子“只有勤俭持家,才会一辈子不受穷”。可是儿子不听劝,父母死后,他仍然游手好闲,结果饿死在破草房里。人们给他收尸时,从他家的草房中扒出半碗五谷杂粮粥,此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为了不忘老人“勤俭持家”的教导,从此乡亲们就把五谷杂粮粥叫做“腊八粥”。

腊八节习俗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争奇斗艳。最为讲究的是在白米中搀入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余种。

还有的人家,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放在锅中煮。最为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它是由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醋与腊八蒜

腊八那天,华北地区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腊八蒜就是用醋腌制的蒜,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在腊月初八腌制,故称腊八蒜,而腌制腊八蒜的醋又称腊八醋。腊八醋,要要从腊八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饺子,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要用紫皮蒜,这样泡出的醋就会稍微带些辣味儿,醋的味道会更好。而且泡出来蒜颜色碧绿,清脆,口感好,普通大蒜就没有这种效果。

腊八醋的味道酸中带辣、辣中有酸,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实际上,腊八蒜吃起来既有醋的甘酸又有蒜的香辣,也是一道美味。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优秀作文 篇5

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

家人中选主祭一位(明清逐渐有“男不祭月”的习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长者。但现代祭月可以不考虑明清的这一习俗。另外,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祭之职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担任。习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职责是代表并引领家人行使祭月的礼仪。另选赞礼一位,主导祭月的过程。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篇6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篇7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今天大多数人只知道“四大名著”,说起“十大才子书”,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但在二三百年前,“十大才子书”不但读书人几乎都知道,就是粗通文墨者也要寻来一睹为快。清代咸丰年间,有人曾说:“读书人案头无《西厢》《花笺》二书,便非会读书人。”可见名列“十大才子书”中的《西厢》、《花笺》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今日的“四大名著”。

早年“十大才子书”的排序是:第一《三国演义》,元末罗贯中著,清初毛宗岗评点。第二《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侠义好逑传》,清初名教中人(又名华阳散人)编次,游方外客批阅。第三《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明末清初荑荻散人(又称荻岸山人、荻岸散人)编次,天花藏主人评点批注。第四《平山冷燕》,清初佚名氏著,荻岸山人编次,天花藏主人评点批注。第五《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著,金圣叹评点批注。第六《西厢记》,元代王实甫著,金圣叹评点批注。第七《琵琶记》,元代高明著,明末清初毛纶评点批注。第八《花笺记》,明末清初作,作者佚名,静净斋主人钟戴苍评点批注。第九《捉鬼传》,清初樵云山人编次。第十《驻春园》,又名《双美缘》,清中叶吴航野客编次,水箬散人评点批注。“十大才子书”的形成,在文学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十大才子书”中的一些作品不仅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这些作品,刻画了我国古代各种类型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生活场景,由三国时代的群雄竞起和纷争,到宋朝的农民起义及元明清各朝代种种纷繁曲折的故事。

那么“十大才子书”因何被人们淡忘了呢?由于文学艺术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提高了人们文学艺术的审美水准,“十大才子书”制定的序列在当时可能有其合理性,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艺术上必然也会出现更优秀的作品。在小说方面,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戏曲方面,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人们此时再看“十大才子书”中一些作品,便觉得不足道了,“十大才子书”就逐渐被历史烟尘所淹没。另一个原因是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意识形态方面对人的要求和改造。20世纪后,关于文学的社会性、阶级性引起过多次争论,认为文学要为社会、为人生服务逐渐成为主流;发展到后来,更进一步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强调文学要为阶级斗争服务,那些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以及歌颂官老爷的公案小说,被摈除于文学主流之外,而《玉娇梨》等才子佳人小说,就更不足道了。

《四大奇书第一种》又是怎么来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人把我国的“四大名著”和“四大奇书”混为一谈,其实不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是明代小说中最为出色的四部作品,这四部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作品现在已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之经典。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的内容或艺术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在清朝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前,有“四大奇书”的说法,即《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但在《红楼梦》成书后,一般以《红楼梦》取代《金瓶梅》的位置,改称“四大名著”。这就是《四大奇书第一种》的由来。

经查证,康熙4年(1665年)毛纶把自己评点的《琵琶记》列为第七才子书,又对《三国笺注》进行评点,其子毛宗岗在毛纶未完成的《三国笺注》评点的基础上,依照金圣叹评点《水浒》、《西厢》的方法,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进行了修改编汇,逐句逐段地评点批注,并请金圣叹为之作序。康熙18年刊行时,在《三国演义》前面加上了“圣叹外书”与“第一才子书”,于是《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广为流传,淘汰了《三国演义》的其他版本。

古籍收藏历来有条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不论何种古籍善本,讲究的是完整无缺(无缺卷、缺页),很少有人收藏残卷古旧书,他们认为藏书必须讲究书品,书内容再好,一见无头无尾的书,价格再低,也不理会。如果出现残损,其价值便大打折扣,甚至一文不值,无人问津。据说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古籍收藏刚兴起时,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举办的书市上,就曾将许多明清失缺残缺古籍低价倾销。如今虽然这种现象已不再复见,但在各地的旧书市场上,残损古籍的价格仍还是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其实,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残损的古籍虽然给人们带来不少遗憾,但这些古代文明的碎片,亦能折射出中国悠久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的残本珍品价值并不亚于一般的足本古籍。古代许多著名藏书家都很重视残本古籍的收藏,一部书因有残缺,经多方努力用其他版本之同一种书予以配全,称之为配本。经过三个朝代修补之书版称之为三朝版。南宋杭州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多有残缺。元朝时,将这些版片转入西湖书院,加以修补印行。至明洪武八年,书版又移至南京国子监,再次进行修补印刷。对这部分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之书版,后人称为“三朝版”。 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就曾按册以页计价收购宋版残本;清代黄丕烈已藏有百部宋版,号称“百宋一廛”,独步天下,然百部宋版中,残本零卷超过半数;后有陆心源奋起直追,收宋版两百部,并将藏书楼命名为“百百宋斋”,而其中足本完帙亦不过十之二三;更有近代学者罗振玉从清宫大库废纸中沙里淘金捡拾宋版书残页汇集成《清宫大库宋版书页集珍》,成就了一段书坛佳话。著名的古籍收藏家韦力老师亦有不少宋元明清的残本,近年随着古籍藏家们收藏眼光的成熟和理性化,古籍残本的收藏开始受到藏家关注,一些珍稀古籍残本也频繁出现在拍卖场上,并有不俗的市场表现。笔者根据多年对古籍收藏市场走向的观察、了解,认为在目前至少有几类残损古籍值得藏家关注。康熙18年刊行的“圣叹外书四大奇书第一种”能流传至今尚属难得,尚待残本书以后还能够出现慢慢配齐。虽是残本亦有收藏价值。

关于古籍残本零册的收藏,笔者认为较有价值的古籍书应是下列六类:

一是明版书的残本零册。宋元版本作为古籍收藏中的顶尖门类,其价值早已为人们所共知,即使是残本零页,也早已被搜罗殆尽。其稍后的明版书,一则年代稍近,二则这一类书尚未经过大规模的开发,现今旧书市场上还时不时有明版零册残卷现身且索价不高,极富收藏投资价值。

二是清代的残本零册,特别是清三代早期的残本零册属正统的古籍善本。这类残本书一般古籍收藏者不喜欢,价格特别低,如康熙18年刊行的“圣叹外书四大奇书第一种”,每本仅花二三十元。

三是明清民国版画(刻本)的残本零册。版画类古籍作为古籍种类中一个特有品种,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明清版画集中体现了古代线描画和版刻艺术的完美结合,自古以来深受历代藏书者的喜爱,但由于存世量极少,加之经过多年来公、私藏家的倾力搜罗,明清版画(刻本)在旧书市场早已是芳踪难觅,早在二十世纪初其收藏价值就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文字类古籍。民国版画(刻本)在旧书市场时可见到,笔者就曾低价购过清末明初“清操軒画賸”,陈宝琛題词。

四是具有“艺术代表性”著名版本的残本零册。在中国印刷史中,除了普通雕版印本这一主流品种外,还曾出现过像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等多种形式的古籍印刷品。这些古籍相对于传统的雕版印本而言,具有稀见、形式特异的特点,有着普通雕版印本所不具备的“工艺代表性”,在古籍收藏中自成体系。因此,这类古籍中的稀见品种如铜、泥活字本、乾隆朝武英殿聚珍本、多色套印本、磁版、铜版刻本等都具有远高于一般古籍的收藏价值,它们的残本零册都值得收藏。

五是历史上各种禁毁书的残本零册。

六是古籍的卷首(第一册)。在古籍残本的收藏中,要特别重视卷首(第一册)的收藏。因为古籍的第一册上往往有书版、序跋、全书回目、版画集锦、历史上重要藏家的印鉴,汇聚了这部古籍最核心、最主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全书的灵魂、精髓之所在,其文化价值远比其后的册、卷要高。特别是一些善本古籍的第一册,往往可以反映出这部古籍的版本渊源,极具收藏价值,切不可因其有始无终而不予重视。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 篇8

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并是“初始的日子”。而在历法上,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年。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放,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元旦的习俗种类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存在着饮食、服饰、活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但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__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其 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拜年:

年初一,家家户户到亲友家「拜年」,也就是走亲戚。大家见面互相恭贺,说:「恭喜发财!」,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篇9

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喝椒柏酒

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喝桃汤

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吃汤饼: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汤饼即面条。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元旦适合去哪里旅游

1.海南(热带海域、温暖如春、海岛海岸)

元旦假期,带家人一起到海南岛内的热带雨林大氧吧呼吸清新沁脾的空气,带领孩子潜入动感十足的蜈支洲岛, 在神奇的海底世界里与五颜六色的热带鱼-起水中漫步,享受碧海、蓝天、阳光、海滩、椰林、帆影,把海岛的乐趣一网打尽。

2.哈尔滨(冰雪世界、浪漫雪国、冰雕冰灯)

冬天的东北,成了一个梦幻的浪漫雪国。

3.牡丹江雪乡(中国雪乡、冰雪世界、冰上运动)

这里雪期长,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雪乡的夜景尤为美丽,淳朴的雪乡人在自家挂起大红灯笼,洁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

4.吉林雾凇岛(雾凇树挂、雾淞冰雪节、冰上运动)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 -座小岛,是观赏和拍摄雾凇的最佳地。雾凇只有冬季才出现。到吉林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这是因为雾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条件。

5.云南昆明(春城、旅游城市、温暖如春、少数民族文化)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韵味浓厚。

6.厦门(海上花园、海盗海岸、观鸟)

座右铭的由来和作文 篇10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由来现状前景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由来

今天我们所说的“外宣”、“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学”,它们的意思其实相差都不太大。其共同点都在于,一方面,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另一方面,让西方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这个过程的由来和发展来说,我们最先想要知道的是西方人怎样看待中国的,之后,我们同西方世界通过对话、交流,互相回应对方的问题,以期在交流、对话、回应中把我们想传达的意思告诉中国之外的世界,并尽可能形成一种可以沟通的认识。

在西方,把了解和认识中国当成一种学术工作,最初是由一部分来华的传教士开始的。在那个时候,这些工作被称作是汉学。汉学大多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西方人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重心渐渐移到了当代,改革开放之后,这一走势尤其明显。随着这种重心的转移。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逐渐转化为了解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等。原本的汉学也随之变成了今天的中国学。在这个过程中,法国传教士比较早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法国曾是汉学研究的重镇。法国之外,东亚的日本也是长期关注中国研究的国家(这种关注同他们侵略中国的国策有关)。二十世纪中叶之后,中国被称为铁幕国家,美国为了外交的战略目的的需要而尤其关注中国,并以其雄厚的财力支撑了众多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在他们那里,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是并重的,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便常常被美国国务院请去咨询关于中国的种种问题。因此,六十年来,在海外的中国研究当中,美国无疑是财力最丰厚、从事的人员最多、研究成果也最多的国家,其最大的特点是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兼顾和统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也因此而在不断地认识中国和解释中国。但今天的中国学研究者和过去的汉学研究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同现实问题比较远,但对中国的了解却比较深:前者对中国的现实问题非常切近。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因为缺乏历史文化的背景而常常脱节,因此,他们很容易会用西方经验和自己专业学科的既有理论模式来衡量和解释正发生于中国的种种事实。由此会造成曲解、误解和错判,并牵连而导致国际交往中以己度彼的猜疑和摩擦。为了化解这种猜疑和摩擦,我们需要自觉地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因此,文化走出去便具有了必要性和必然性。近年来,中国许多高校先后开设了这一类跨文化的研究机构,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中国国内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出现热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思想解放和对外交往的增多,我国学术界开始反思和检讨以往革命语境下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而海外中国学的兴盛,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中国学构建的中国研究框架,适应了中国学者恢复和重建中国学术之际开阔视野的需要。因此,国际汉学研究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然而,海外中国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外国学,是基于西方的经验和尺度来看待中国。它们的优点在于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而可以看到许多中国人没有看到的地方,但由于西方学者对于特定事件缺乏历史感受和亲身经验,所以他们的论述和观点常常免不了隔靴搔痒。他们所看到的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中国。我们在研究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才能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当下的中国。因此,中国本土的中国研究必须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展示它的多重特性。但作为与西方的研究相对应的本土中国研究又不应该是各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中国为整体研究对象,并服务于当下与未来的发展需要。

继80年代和90年代之后,为了适应国际交流和文化走出去的趋势,近年以来,国内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都陆陆续续建立了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相关平台和机构,但由于这部分工作比较后起,至今为止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就文化交流的本旨而言,真正做出成绩的不多。大多数所能查到的只是一个网站(报道的大部分都是会议),还有许多机构连网站都尚未设立。其中,与跨文化直接相关而可以枚举的机构,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文化资本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语料库与跨文化战略研究院、山东大学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国际礼仪与跨文化沟通研究所等等。比较而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在这方面起步最早,并相对地有了若干成果积累。

作为普遍的共性,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大体上都开设了一些基本的常规活动项目,包括与国外著名大学、文化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短期或长期学术访问:多渠道地获得资助:聘请外籍专家学者:留学生互换及奖学金项目:定期召开研讨会及国际会议:邀请海外知名学者进行讲演等等。开设这些活动项目表达了国内学界与世界交流和互动的自觉,但从内容上看,这些机构主要的活动方式还是会议和讲座,而且邀请的人物和报道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这些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尚在热闹而缺乏深度的阶段。相对地说,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自2004年起便每年举办一次的北京论坛。这个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是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学术论坛,正在逐步引人注目:清华大学的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已初步建成了媒体、学术和政策三边互动的新构架,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近50篇。该机构尤其注重扩大自身在海内外的影响:四川大学与韩国、美国等知名大学合作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并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共同组建中美大学战略研究所,同时与美国及法国的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的项目,其特点是比较深入,且形成实体规模:复旦大学依托外国办学机构,在海外建立了教学点:武汉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都拥有相关的学术期刊,分别是《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和《国际论坛》,后者是以国际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此外,武汉大学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已形成理论著作。

nlc202309051303

三、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前景的思考

文化的交流是互相的,但至今为止,我们比较多的是充当一个受众的角色。我们倾听西方人讲述他们的文化远远多于我们向西方人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这就是一种不对等,而不对等的交流很难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说到对等的交流,我们就需要考虑我们是否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真正能够走出去的东西总是能够对西方文化产生影响的东西,因此,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们推出去的东西应该是欧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即是对方没有而我们所独有的,但又是对方所缺乏的,这样的东西才能为西方文化所接受:另一方面,我们所表达的文化不能同西方已有的文化产生对立,成为与之格格不入的东西。这就涉及到文化认同的问题,一是对共同文化价值的认同,即身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应有着共同的价值,只有这样,中国和世界才有交流的可能。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传播自己的核心价值,又能够与世界共同分享基本的价值,承担对于世界未来发展的责任。二是对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并因这种认同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了独特性,而正是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必要。

文化的交流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传统、国情现状都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我们向外国人表达的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文化的中国。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们开办了孔子学院,但是从内容上说,孔子学院所表达的中国文化还是很单薄和粗浅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广泛的内容,长久以来,中国人奉行“与人为善”、“以礼相待”、“仁义礼智信”、“义而后取”、“推己及人”、“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准则。而概括地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可以归结于“和”,《易经》等古代经典强调阴阳平衡,阴阳二气相交而成和谐的状态,从而产生了万物,有了所谓“和实生物”。《淮南子·汜论训》指出:“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故圣人之道,宽而粟,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孔子及其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所谓“天人合一”,道家所谓“道法自然”,中国佛教所谓“从心开始”……均充满了“和谐”的因素。和谐的本质是心与物的平衡。即不主张过于专注物的一方面,或心的一方面,而主张两者的和谐平衡。这对于回应现代世界越来越走极端的物质主义、技术至上、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有其重要的贡献。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能够形成深深的凝聚力,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异质文化间的和谐以及民族国家间的和谐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成为一种共有的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是表达了这种共建“和谐世界”、奉行“协和万邦”的观念。但作为文化传播,这种核心和精髓又需要学术化、思想化和具体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阐述和讲解。

除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应该关注当代中国人文学科研究中是否也有一些值得走出去的东西?全球化的过程造成了文化的同质性,也使得中国的当代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国际性的东西。而今天我们要“走出去”,则必须先使我们的文化沉下来形成具有价值的东西,处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这种东西应该既能够传承中国两千年来的传统与价值,又能够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在这一方面,困难在于西方的中国研究越来越重于现代和当下,而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中的深厚部分则不能不从回溯历史中获得,因此,文化走出去而能够与西方对话,我们不能不以现代眼光开掘历史,又以历史深化现代的眼光。在这个意义上,了解中国和了解世界是并行不悖的,认识历史和认识当下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中国的文化真正能够走出去,既要考虑西方文化有什么样的需要,也要考虑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到它们已有的文化中去。目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比较偏重于戏剧、电影、小说、美术、舞蹈这一类属于文艺的作品。因为这一类作品可以操作,可以商品化,所以随之而产生的就是我们称之为文化产业的那一部分与经济相交叉的经营活动。文化的交流应当是包括文艺交流的,文艺交流也需要有人经营。因此文化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文化不仅仅是文艺,在更深一个层次上,它的根基是学术,是中国人的思想(包括理论)。文艺是一种形象思维,它可以感染大众,但真正要影响外国人当中引导他们国家中大众的学术界、理论界和政界,恐怕更需要的是学术对学术的交流,理论对理论的交流和思想对思想的交流,而这三者都属于抽象思维,很难用文化产业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种日益盛行的做法是在国内办外文学术刊物,或者到国外开中国的学术会议,但是,这类举措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与其自己办一个学术刊物,在上面发表外文文章。还不如尽可能到各个领域已有一定影响的国外学术刊物中发表文章,尤其重要的是整理和选择至今为止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把其中的优秀部分翻译成外文,用西方人的语言,传达中国人的文化,展现我们的思想和成果。举办学术会议的效果也与此差不多,因为,即使一个知名的高校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也未必能够邀请到国外真正一流的学者来参会。而如果我国的学者参与在西方学界已经很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并表达我们的见解,传播我们的声音,那么其影响要大得多。而这些都需要真有学养而能以自得之见解阐述中国文化的人,目前这样的学人还不多见。另外,海外华人社会、汉学家以及海外的中国文化研究机构都能够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强大推动力,他们身处大洋彼岸,能够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讲述一个“他者”眼中的中国。

最后,文化走出去或文化传播的前提是不能不潜心研究。一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借用西方人的范式、语言、思维来叙述和表达我们的文学、史学、哲学。这种借用曾使我们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之外建立了新的学科分类.并因之而可能与西方学术界对话。但西方的范式、词汇、思维又与中国学术的本相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这种借用的过程又同时在使中国学术的本来面目失真。西方重知识论,中国重人伦,西方文史哲分得非常清晰,中国文史哲常常交融,所以一百年以后我们已越来越明白地认识到,在借用西方范式之后,还要回过头来从中国学术本身认识中国学术,只有做过这些功夫,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才可能是真实的中国文化和本相的中国文化。

上一篇:环境与健康教学反思下一篇: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