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的描写作文

2024-08-07

游记的描写作文(精选15篇)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1

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说过了,可以回忆以前游过的地方。

“喔,是这样吗?你就不想亲自去游一游?你看,春天来了……”“我不想出去。”“我们可以到南站的广场公园,那里花都开了。”“不去。”“要不到我们楼下去看看吧,院坝前那棵桃树开花了,红得很好看。”“不想去。”他这样顽固,我也没有办法。儿子从乡下到万州一所城区小学读书,已经三年了。他很少出门去逛,似乎对城市有很大的敌意,城市里的一切,在他来说就是用“钱”堆起来的,引不起他的好奇,甚至公园的花草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他更愿意在暑假里回到乡下,到原来居住的乡政府院里,找过去的小伙伴玩,要不就到老家的山林里、小河边去自由地摸爬滚打。看来为了他的游记,我们真的只有靠回忆了。

我进一步说教:“你就回忆吧。你游过的地方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下,公园,或者野外,风景名胜,或者乡土野趣,可以写你对自然美景的欣喜,也可以写你感受到的风土人情。那么,你到过哪里呢?好像我们游过西山公园,你还和老师同学们游过沱口瀑布吧?”他嘟囔着:“都写过了。”我沉吟了一会儿,轻声念叨起来:“那你还回忆得起马头吗?还记得乡政府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吗?如果现在你再去看一看,会发觉它们都长大了。草都长高了,乱蓬蓬的,蜜蜂开始嗡嗡地飞了。我前些天看见手腕粗的花树,枝条很茂盛,树上开满了花,小小的五片花瓣,白白的,细看,又带粉红,不像桃花那样鲜艳,也不像李花那样雪白,有点像樱桃花。几个小孩在花下跑来跑去。以前,那里刚种下花草时,乡政府的叔叔阿姨们都盼望看到花坛里树叶婆娑,鸟语花香,可是几年过去了,现在,花儿寂寞地开着,小草寂寞地绿着,鸟儿寂寞地唱着,叔叔阿姨们,还有小伙伴们,却一个个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儿子出神了。我知道,我呓语似的谈话触动了他甜蜜而忧伤的记忆。我说:“你回忆吧,随便写一点儿。”他下了床,拿出书包,坐到桌子边。我往他的作文本上望去,题目是“马头的春天”,接下来他写道:“我的心又飞回了马头,我要去抚摩那里的春天!”……

二、反思:

从上面的事例看来,作为一个家长,我教儿子写游记费尽周折,效果也不一定就好。同时,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又有责任把游记类作文教好。而从学生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其难主要表现在:首先,孩子见识不够。农村孩子对城市不了解,什么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几近隔膜,反过来城市孩子对农村的风光民俗也甚少接触,让他们写自然景观他们也往往束手无策。其次,缺少情感的激发。面对老师给出的游记作文要求,当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写,没什么值得写的时候,会有被迫让他们写的感觉。再有,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怎么克服这些难题呢?我想谈谈自己以下肤浅的思考。

1、游记要“游”,让学生言之有物。

笔者30年前也是农村小学生,常在老师带领下游森林、看瀑布、访水电站,几乎每年春游,写作时虽是文笔稚嫩,却也能有的放矢。如今的小孩子,被以安全为由束缚在学校和家庭的小小圈子里,不能跟老师同学一起亲近大自然,欣赏风景名胜,走近人文景观,自然写作时就没有源头活水了。为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封闭孩子的严重弊端,把春游还给孩子,政府、民间协作保障师生出行安全,而不是因噎废食,剥夺孩子的权利,扼杀孩子天性。

2游记要“有情”,让学生有写的冲动。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游记文章,无不是缘情而发,情景交融。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充满早春的惊喜;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散发出乱世中青年文化人的忧郁;普里什文的《鸟儿不惊的地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渗透着作者对俄罗斯遥远而广袤土地的深沉眷恋;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风情》展示了这位日本作家对家乡土地风物和乡亲百姓的一往深情。孩子写游记,一定要诱发他们的情感,让其有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3、游记要有“技”,让学生有写的技巧。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2

然而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在书店里或者读书推荐会上,很有热情,积极买书,但是回到了家中,常常把书扔到一边,书上积满了灰尘。还有家长抱怨,孩子看书速度很快,也看了不少书,但是语文成绩未见好转,作文依然差强人意。

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仅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例,介绍一些家长可以共同参与的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技巧,让阅读不仅增长见识,愉悦心情,还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挑选《西游记》为范本,是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是小读者耳熟能详的,是小读者们看见书名愿意阅读的书籍。然而翻开书,特别是起始阅读未经删减的原版书籍,一些小读者读了语言晦涩的文言字词,犹如遇到了一只斑斓大虎,顿生害怕之心,书也就束之高阁了。还有一些小读者,读的是各类现代文的青少版,语言难度下降了,读起来可以一气呵成,看着孙悟空打打杀杀,开开心心读完了。如果没有后续的思考活動,这样的阅读也是走过场的热闹,对于孩子的帮助也是微乎其微的。

相比较这样两类现象,笔者更建议家长为孩子们选择适合年龄段的书籍,至少书还是完整地看过了。

现在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阅读后有所收获。笔者的建议是,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做笔记,一起商讨。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青少版的改编版,自己阅读原版著作。安排固定的时间一起阅读,教会孩子在书上圈画。圈画什么?开始阶段可以不要拘泥,可以圈画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圈画好词好句,可以看到会心的地方随手写一些点评。读完一个篇章或者几个篇章,在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与孩子比较改编版与原著,共同商讨。

《西游记》的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师徒四人及白龙马,还有各路的神仙及妖怪也是各有特色。读完以后,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人物或章节,对人物进行点评。

对于小学生,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摘录的方法,请孩子共同阅读赏析。

例如人物的外貌描写,对于孩子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孩子明白道理,人物描写要符合人物性格。但是一落到笔下,常常是“我的妹妹,圆圆的脸,有双大眼睛”。稍好一些就是运用了添加形容词的方法:“她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红扑扑的脸蛋。”若是能够再生动形象些,能够展现人物特点,就有些困难了。

《西游记》里的人物外貌描写精彩纷呈,让我们来赏析一些句子学学描写方法: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这是第27回,“白骨精”出场。整个人物描写没有出现动词“有”“是”,人物的外貌是在动态或整体中展现的。

借用这个方法,再写大眼睛,可以这样描写:“她那双泛着光芒的大眼睛,眨呀眨的,好像解出了这道难题。”

再如关于孙悟空的外貌描写,书中有:

“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外面一个毛脸雷公打将来了。”

“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无兵器。”

这些语句分别散落在第二、三回。这里采用的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放大去写,突出强化人物的特点。

人物描写要有所取舍,不必面面俱到。比如“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的精彩之笔就远胜于唠唠叨叨写尽“眼睛、鼻子、嘴巴”之句了。

最关键之处,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为性格服务的,可以使用“点出性格写外貌”的办法。

“长嘴大耳朵,脑后有一溜鬃毛,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西游记》第十八回,憨厚的、吃货一枚的猪八戒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用这个方法写写我们的老师:“听到我们精彩的发言,圆圆的脸上绽开两个深深的酒窝,那双泛着光芒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满是喜悦。有时,她铁青的脸,还会冒出几根筋,颤抖着,那是我们太过捣蛋惹老师生气了。”

总之,阅读一本书,再去体会人物描写,能够认识到,人物描写不是叠加形容词,更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抓住人物特征,在事件中为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进行的描写。

作者介绍:汪佳敏,上海市桃浦中学副校长,普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

描写景点的游记作文 篇3

在大纵湖的路上,风景优美,稻子金黄金黄的,阳光一照刺眼极了!像洒了满地的金子,秋风一吹,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大纵湖旅游景区,“咔嚓、咔嚓……”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这是照相机在拍照。当然,我也参与其中。

下面,我们去了游乐场,这个可不像我们那儿的大型游乐场,它们比小型的还要小型,只有四个项目,不过每个项目都惊险刺激。比如说:那个摇摆桥,本来站上去就很晃,现在那个老师还在推,你说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取水桥”那里玩,我们先玩的是脚踏式的“取水桥”,只不过得一个一个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急待地爬了上去,游戏一开始,大家踩得太快了,我有点跟不上节奏。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掌握了技巧,懂得了该规律。玩了一会儿,游戏结束了。

下一轮上场的是陈彦锦他们。陈彦锦踩得非常熟练。可是,当他要下来的时候,太得意忘形了,往后一跳,跳到了水沟里,成了一只落汤鸡,衣服鞋子全都湿透了。

这里不仅好玩的多,而且景色美,清清的湖水照映着蓝天和白云。一片片青碧的芦苇,在风中摇摆着多彩的舞姿。远处一棵棵柳树也散开着她那长长的头发,展现着它们那阿娜多姿的风采,一簇簇奇花异草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争先恐后的开放着……

啊!这就是美丽迷人的大纵湖,有着它天然的秀色和独特的美!

描写千山的游记作文400字 篇4

3小时的高速飞驰,加上烈日高照,我们已经昏头转向,跌跌撞撞来到千山脚下,抬头看去,只见浓浓的雾在天空中,山顶被遮的严严实实,我先坐缆车直奔虎卧峰,这名字一听就让人发麻,可不是吗,我回头往下一看,那是一个九十度的斜坡,我两腿一软,一脚踩空,硕大的石头,落下了深渊。我吓得两手抱住岩石两脚一点点地挪动,不能一点放松,根本没有落脚地,必须爬上巨石,谁知一滑,自己成了一个泥人,爸爸趁机把我这狼狈样拍了下来。终于过了那个虎卧峰,走了一段平缓的后路,到了“一线天”中间距离太窄我被别人挤得喘不上一口气,我勒紧肚子,屏住呼吸,脸都红了,使劲向上顶。

过了“一线天”后,我们走了一段山路,奔向终点五佛顶。一个人踩在另一个人的肩上手脚并用向上攀,我费力地踩着石堆,自己没注意前面的大树,“碰”的一下,我头顶到那棵树,树上的一只松鼠,它刷地到跳到了我的头上,它的尾巴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妈妈快速按下了快门拍了下来。到了山顶后,看看正在向上的人;看看茂密的林子;看看在云层之上的山峰,脸上不禁浮现了胜利的笑容,我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描写游记作文 篇5

从乌鲁木齐出发,穿越准噶尔盆地、途经魔鬼城,行车十多个小时,最后抵达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交的喀纳斯。

从月亮湾进山,顺河而上,先这样桦树,后这样杨树,再这样松树,相互交错,枝枝吐绿,去年的落叶还没有溶入大地,踏在上方真有时空错落的感觉――这这样秋天呢还这样春天?林中稀稀落落的欧式红顶小木屋更这样让人觉得仿佛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

登上观鱼亭,整个喀纳斯湖尽收眼底――六道湾绕着一座座山峰蜿蜒在天与地的远方,山间一团团烟雾似云似纱笼罩着这儿的山山水水,真这样人在空中走。水在云中流。

初中作文的语言描写 篇6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 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 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 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 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 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 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 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 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 下班就回家, 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 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 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 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 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 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 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 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 同一句话, 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 心里默念道:“语文书, 语文书呢, 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 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 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 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 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 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 中学生要仔细体会, 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 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 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 人物形象呆板、干瘪, 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道:“鬼才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 开了口, 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 他和张小勇在玩, 拿扫把大闹天宫, 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 董小天一火, 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 结果张小勇一躲闪, 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 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 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 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 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 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 懂小天的蛮不讲理, 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 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 不怕得罪人, 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 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描写龙门石窟游记的优秀作文 篇7

远远地,我看见一条犹如银丝带一般的大河穿梭于两座高山之间,高山之上一座座佛像清晰可见,大河两岸树木枝繁叶茂,几座古建筑若隐若现。

走入景区,我们登上一层层台阶,爬到山顶,我看见成千上万尊佛像映入眼帘,有尊大佛顶天立地,特别耀眼。妈妈告诉我,那尊大佛是卢舍那大佛,通体高17.14米,耳朵长1.9米,头高4米。气度不凡,撼人心魄。我想:“古人能把一块块冰冷的岩石雕刻成活生生的石像,而且雕刻的惟妙惟肖,他们的手艺真好啊!”我为他们精湛的手艺叫好!

我们又参观了很多石窟,我看见有很多尊佛像,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洗礼,大佛身上的颜色脱落了,被风化了,还有几尊佛像被后人毁坏了,或者盗走了,真让人惋惜。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8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一家来到了美丽的塞班岛,开启了一段期待已久的塞班之旅。

乘坐了四小时的飞机,我们终于来到了塞班岛。刚下飞机,我就觉得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让我都喘不过气来。我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塞班美丽的海边风景,导游已经把我们带上了一艘大游艇,大游艇飞快地在海面奔驰,旁边成群的浪花在海面上跳跃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兴奋极了,趴在窗户上观望着那一望无边的大海,远处,不时有几只海鸥在湛蓝的天空中翱翔,朵朵白云镶嵌在天空中,真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渐渐地,在水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小岛的影子,小岛越来越大,这个岛屿的名字就叫军舰岛。来到军舰岛,当然是要浮潜的,我们穿上游泳衣,带好浮潜装备,在安全区域内浮潜,我身体浮在海面上,哇,好多小鱼啊!它们不仅大小不一,而且还五颜六色,有绿色的、有红色的、还有蓝色的……它们在海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呢!除了浮潜,我们还玩了海上拖伞,我和爸爸穿好救生衣,坐上快艇,小黑第一个选中了我们,在钢绳和快艇的帮助下,我们慢慢离开海面,在天空中上下左右地移动,我感觉自己像自由飞翔的小鸟,心中无比的激动和快乐。我低头看见妈妈坐在快艇上一边向我们招手,一边帮我们拍照,深蓝色的大海让我心旷神怡,大海我爱你!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9

这是江苏省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教授之语。这位教授提到的关于作文评价的观点很明确—作文需要有闪光点!实际上, 在具体的高考作文阅卷中也是如此。纵观高考中的优秀作文, 每一篇都具有各自的亮点, 或真情动人, 或见解深刻, 或文采斐然。这些亮点能让阅卷教师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拿高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高中生作文现状分析

为什么有亮点的作文容易拿高分呢?道理很简单, 这些亮点是学生作文非常匮乏的。找到根源方能治病救“文”,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现代高中生的作文现状。从总体上讲, 现在的高中生真正喜欢作文的并不多见, 文章写得好的自然就更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虽进入高中学习, 但写作水平还停滞在初中:习惯于写记叙文, 对生活对社会缺少观察和体悟, 写人叙事, 绘景状物往往浮在表面, 文章自然缺乏深度和高度。这种状况与高考作文要求的深刻、丰富等相距甚远, “亮点”又从何谈起呢?

二细节描写的“用武之地”

要走出以上写作困境, 提升作文的品位, 笔者曾作了不少的尝试。笔者认为, 在文章中深入运用细节描写未必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或许能给文章增加一两个“萤火虫”式的亮点。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 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 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 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 的”两响, 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 同时头也帮着微微地一侧, 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 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 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 的”的声音清脆可听, 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 有些儿妩媚动人, 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 有如朵朵兰花。 (丰子恺《嗑瓜子》)

这个描写嗑瓜子的语段笔触细腻, 形神并茂, 让读者看了必然记忆深刻, 不愧为大家手笔。

相隔不过几米, 奶奶过几分钟, 便会放下活儿, “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 奶奶便急, 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 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道:“这个死老头子, 人家喊了也不睬。” (2008年江苏卷满分作文《好奇心》)

奶奶的言行, 确实让孙女好奇, 于是, 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 结果“侦察”到了“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 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能在“尺水”中“兴波”, 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 读来意味无穷。

三细节描写的教学尝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成功的细节描写, 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 使形象从模糊走向真实, 使主题从平淡走向深刻。能使读者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令人过目不忘, 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把细节描写内化到学生的写作中, 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亮点呢?

1. 课堂品味与课外鉴赏相结合

教材是课堂品味的最好范本。这些选文基本上是大家手笔, 师生共同品味经典细节, 一定会受益匪浅。如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肖像的细节描写: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

此时的祥林嫂刚遭受了丧夫之痛, 从婆家逃出来做工,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点出了她的简朴勤劳;“头上扎着白头绳”、“脸色青黄”是她新寡之后残留的悲伤;“但两颊还是红的”表明她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简洁的几句话让祥林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 孙犁的《荷花淀》中一段描写水生嫂的语句: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里一个细微的动作“手指震动”细腻地传达出了她的复杂心理——对丈夫的嗔怒、对家庭重担的忧虑以及对丈夫的依恋。在品读时, 可引导学生多加思考, 加深印象。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使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

除了让学生品味教材之外, 还应该让他们摄取课外的养分。历届的高考优秀作文、平时的学生佳作都是学生增加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的大餐。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更何况是“他山之玉”呢?通过这些品味、鉴赏, 才能将知识逐步内化为写作技能。

2. 关注生活与实地训练相结合

一切佳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 文章等同于无源之水。因此, 必须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一花一草, 一人一事;从小处着眼, 挖掘深度;从生活中获取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 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在平时的作文随笔训练中, 笔者特意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材, 如“运动会的感人动人场景”、“校园早晨一刻钟”、“周六回家时妈妈的心情”等, 尝试着让学生仔细去观察去体会, 并付诸笔端。这些训练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运用细节描写一定会使学生作文发出熠熠光彩。当然, 细节描写的运用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多留意生活, 学会思考和感悟, 主动去捕捉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10

海曙外国语学校 史佳妮

“没问题,各位进屋准备一下,我们一会儿就出发。”杰里米抖抖身子,爽快地道。

马丁兴奋极了,来不及跟妈妈说一声,就“嗖”地一下跳到了杰里米的背上,对着大家喊:“妈妈,你们快一点上来吧!”

不一会儿,杰里米便背着费里斯比夫人一家张开了翅膀,俯下身子,接着便凌空飞起,四个孩子兴奋地尖叫了起来。

他们一家和杰里米一起飞过菲茨吉本先生一家,模模糊糊看见一团白色的东西,准确地说,那是趴在地上呼呼大睡的阿龙。他们又飞过尼亚尔湖,穿过弗德森林,停在了一个平坦的空地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面就是荆棘山谷了。费里斯比夫人,带着您的孩子们下来吧!”乌鸦杰里米对费里斯比夫人说。

费里斯比夫人下了杰里米的背,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杰里米!”

“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儿!”杰里米晃了晃脑袋,说道。

荆棘山谷的大门是开着的,看起来很肃静。费里斯比夫人带着孩子们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了她熟悉的身影------布鲁特斯。

布鲁特斯注意到了费里斯比夫人,恭恭敬敬地上前说道:“呀!是谁来了!好久不见呀,费里斯比夫人!欢迎!欢迎!”

“费里斯比夫人!您还记得我吗?”

费里斯比夫人没注意到,右边还有一只老鼠,她扭过头去:“呀!是亚瑟呀,好久不见了!尼科迪莫斯近来可好?”

“他呀,”亚瑟继续说:“他最近忙透顶了,整天关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连费斯廷表姐生孩子的大日子他都去不了!”

这时,费斯廷出来了,他穿着西服,显得很恭敬,他见到费里斯比夫人,连忙打了一声招呼,便拉着他们进去参观。

“这是图书室,前面两间分别是会议室(一)和会议室(二),经过我们的计算,会议室(二)是会议室(一)的五倍左右。”

紧接着,贾斯廷又说:“今天是我表姐斯特拉生孩子的大日子,你们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留下来多住几天!”

“我和我的孩子们非常乐意!”费里斯比夫人回答道。

他们参加了斯特拉表姐的“生子大典”,也游览了荆棘山谷,玩了个痛快才不舍地回到家去。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11

晚上六点半钟,夜幕初垂,华灯初上,我们出了小区大门,沿着泰州路向南走,左边的古运河两岸的霓光灯不停地闪烁,变换着不同的颜色,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马路上,车水马龙,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看着这一路的美景,我都有点陶醉了。

走不多远,我们来到东关古渡口,穿过高大雄伟的东关门城楼,进入东关街。啊,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路面上铺着整齐的青砖,两边是青砖黛瓦建成的老房子,高矮不一,有的是一层,有的是两层,每个房子的层檐下都挂着火红的灯笼,非常好看。沿着街道往里走,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店铺,里面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有闻名全国的扬州三把刀、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各种精美的小饰品,令人百吃不厌的扬州小吃、扬州酱菜等各种扬州特产。来东关街游玩的人也很多,不一会儿已经是人流如朝,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快乐的表情。

爸爸告诉我,东关街是我们扬州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老街,这几年,我们扬州市政府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对东关街进行改造,不但保存了原来的面貌,而且还恢复了很多在过去被毁坏的古建筑。在进行古城保护的同时,我们的政府还加大了对扬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让我们的古城重新焕发青春。爸爸还告诉我,我们扬州通过对古城的保护,一方面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如最佳旅游城市奖、世界宜居城市奖等,现在我们扬州正在和其它城市一起申报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不久就会成功。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12

一、人物细节描写类型

1. 语言细节描写:

如《欧也妮葛朗台》中, 当葛朗台想到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 要把不动产“拍卖”时, 他说:“那简直是在抹自己的脖子。”一句话充分暴露了葛朗台的专制、吝啬、爱财如命的性格。

2. 行动细节描写:

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 紧张的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 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 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 身轻如燕, 姿态优美, 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 闪电般地冲过了终点……这是把奥运飞人刘翔在奔跑之时的英姿给我们展现出来。

3. 神态细节描写: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 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 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 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二、景物细节描写类型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 山乡的秋风和煦轻柔, 蓝天白云飘逸悠扬。九月一到, 就有了秋意, 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 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 染红几片叶子, 然后乘着一簇飞扬的枯草飞掠过山谷离开。再过一两夜, 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 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 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 被九月的月色冲破, 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一幅秋天的美景出现在我们眼前。

三、生活细节描写类型

他脸红了, 笑了一下, 扔掉行李, 大步流星地向母亲奔过来, 他弯下魁梧的身躯, 半跑着, 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母亲, 在母亲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的, 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 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手帕, 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读者在此感受的是温暖的情义, 自然会为之动容。

1.细节描写手段技巧, 既然细节描写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展开。 (1) 修辞方法: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 以增强表达效果。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这种修辞手法体现的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这一细节, 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 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情景。比喻生动形象, 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 人们却无动于衷, 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闹剧一样, 令人痛心悲愤。而且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 也通过这一细节,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 标点符号: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 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 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见到“我”时, “闰土态度恭敬起来, 分明的叫道‘:老爷!’……”写闰土的变化, 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素朴的友谊, 在他们情感交流之间, “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 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 (3) 词语选用: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 要说明它, 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 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 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 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 不能逃避困难, 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而细节描写往往采用的词语多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描摹情形状态的形容词。

2.细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选用典型细节, 典型细节要具有代表性、概括性, 能深刻反映主题。 (2) 细致观察事物, 细节描写用于写人时, 要把握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 所以说话、做事都会有不同的方式。我们要做的, 就是认真地去观察, 积累。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 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3) 服从中心需要,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 容量却大, 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 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4) 要体现真实, 所谓真实, 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与全貌, 由现象揭示本质。

总之, 细节虽小, 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 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小环节, 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是情节中的一粒粒闪亮的珍珠, 失去它, 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

参考文献

[1] (法)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鲁迅.药[M].//人教版高中第四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游记的描写作文 篇13

我们买的是8月2日上午十点的机票,由于距离机场还有一段距离,又买了到机场的火车票。8月1日晚上十二点到火车站,等待凌晨一点多的火车。结果因为连日大雨,火车晚点了,怕误了飞机,我们又回家开车,连夜往机场赶。一行共十个人,两辆车刚刚好。倦意正浓的时候,还不时的有阵雨添乱,在漆黑的高速路上,司机开得小心翼翼,我们这些同行者不仅不敢睡,还要没话找话和司机攀谈,唯恐他打个盹出事故。三个小时的车程,在服务区歇了两次,终于在早晨五点钟到了机场。

然后机票又出了问题。同行的两个人订机票时一个身份证号错了,一个姓名有个错字,前者取不了票,后者过不了安检。几经协商,最后前者退票再重新下单取票,后者换了航班,好在两个航班时间差不多,后来听后者说他乘坐的航班既没有提供午餐,也没有见到漂亮的空姐,他怀疑坐了假飞机,我们忍俊不禁。

下了飞机,取了行李,乘坐机场大巴到预定好的桂星酒店。一路上看桂林城市风光,果然和中原地区大有不同。对向行驶的车道、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都有宽阔的绿化带,并且绿化带由下而上分了好几层次,首先是绿油油的小草,比草高点的是四季常青的木本阔叶绿植,比绿植高点的是有姹紫嫣红花朵的高大花木,然后是更高大的遮天蔽日的乔木。本就没有重工业,绿化又特别到位,整个桂林的环境异常的好,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和环绕城市的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的山峰遥相呼应,让人有置身画中的感觉。中原地区的大城小镇,每日都有洒水车持续洒水,尚且难免车马过后尘土飞扬,而在桂林,从未见过洒水车,也从未见过空中有飞扬的尘土,空气质量一直显示最优。

到酒店办好入住后出来吃饭,第一顿自然要吃闻名天下的桂林米粉。桂星酒店对面就有一个明桂米粉刚开的第四家分店,店面不大,干干净净,每人要了一份招牌卤菜粉,8元。墙上贴有米粉的吃法。我们按照指示端了米粉,自己加酸豆角,加辣椒酱等佐料,拌匀开吃,吃一半加卤水汤,再吃,就另是一种味道。作为河南人,一向偏爱面食,喜欢筋道的烩面削面之类的,乍一吃米粉,感觉不一样,米粉和拉面一样是圆的,但要粗点,不需要费劲嚼,因为根本不筋道。口感不习惯,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吃完饭,在街上闲逛,放眼望去,每几家店就有一个米粉店,而米粉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卤菜粉、牛腩粉、三鲜粉、酸辣粉、凉拌粉、红油粉、猪脚粉等,大可以和家乡的烩面、拉面、削面、饸饹面、手擀面、炝锅面、凉面、油泼面、鸡蛋面、炒面争锋。当然,在这里你要想吃一碗从小吃到大的任何种类的面,都是极其有难度的。

饭后在酒店休息一会,打车到象鼻山公园。公园在市区,打车十几块钱即到。公园的主要景点就是象鼻山,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记得小学课本上《桂林山水》一课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泛舟漓江,另一幅就是象鼻山,今天得以看到了课本上的画面,并有幸爬到了象鼻山顶。这是一座并不高的山,它的出名全因其山形奇特,并且公园段内的漓江已被污染,再无清澈见底之景象,作为一个4A景区,其实无可称道之处,自我感觉并不值得一去。

晚饭是在小南国吃的。小南国是桂林市区在网上评价比较高的一个连锁饭店,桂星酒店几十米远就有一个。菜品价位适中,大米免费,上菜速度也快,味道还不错,不过没有什么地方特色,当然也可能正因为此,才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好评。

8月3日早上洗漱完到楼下餐厅吃免费自助早餐,我吃了一碗米粉,一碗鸡蛋羹,喝了一杯豆浆。饭后乘车到芦笛岩。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 5 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洞内有大量绮丽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芦笛岩岩洞很是高大幽深,室外是38度的高温,游客汗流浃背,但到了岩洞只觉冷气森森,凉爽怡人。全程都有导游讲解,不仅开了眼界,还长了见识。中学课本上虽有关于岩洞形成的理论,但太过空泛,通过实物参观,我知道了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溶解了其中的碳酸钙并从洞顶上滴下来,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石钟乳”,因为形似乳房。我仔细看了,果真很像。如自下向上生长,则是石笋。如石笋和石钟乳不断地增长,最后连接起来,形成柱状物,称为石柱。石柱、石笋、石钟乳是组成洞穴美景的主要部分。

午饭在市区繁华地带正阳步行街一个云南过桥米线店吃的。服务小哥端了一大托盘,托盘里有一大碗咕嘟滚着的热汤,一小碗湿米线,另有五六个小碟,装有配菜、肉片、佐料等。按照说明,将这些东西分别倒进热汤里,简单搅拌就可以开吃了。

下午到了靖江王城。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王城内最出名的景点就是独秀峰,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此峰上。桂林的山和别处的山最大的不同是,别处的山一般座座相连,连绵起伏,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逐渐增高变陡,桂林的山却一座是一座,绝不藕断丝连,更不会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地一座高山拔地起,没有铺垫,没有过渡,所以桂林的山大多只能远观,不可攀登。就比如独秀峰,像一座宝塔一样兀立在那里。当然,独秀峰有开凿的石阶可以攀爬上去,虽只有几百米,但因为台阶几乎是垂直的,爬起来也很累。跟着导游,我们听了不少历史掌故,还参加了拓印、科举考试等游戏。

8月4日我们参加了义江缘和龙脊梯田两个景点一日游。义江缘依山傍水,环境幽美,是个少数民族村寨。我们坐着竹筏,和红衣瑶、长发瑶、白裤瑶、侗族、壮族的阿哥阿妹们打招呼、对歌。导游介绍,少数民族未婚女子统称阿妹,已婚女子统称阿嫂,年轻男子统称阿哥,年老男女分别称阿翁阿婆,可不能叫错。导游还说,瑶族的阿妹们因为条件限制,大都没有接受良好教育,所以比较喜欢文化人,尤其是戴眼镜的,她们要是看上哪个游客,就会踩对方脚跟,如果你回踩,就是答应留下来成亲了,顿时吓住了我闺女,虽然感觉爸爸算不上帅,还是强迫他摘掉了眼镜。下了竹筏,进了寨子,我们喝了瑶人自酿的酒,甜甜的,很好喝;见到了上衣果真是前后两片并不缝合只用绳子松松扎起来的布的红衣瑶;还看了一生不剪头发的长发瑶的阿婆在吊脚楼上表演盘头。她们真的很神奇,几分钟的时间将将近两米的头发梳的水滑并整整齐齐地盘好,并且不用任何皮筋、头箍之类,最后只插上一把梳子即可。

从义江缘出来,乘车到龙脊。桂林游客中外国游客特别多,我们车上比较显眼的是一个外国小姑娘,和我闺女年纪相仿,她爸爸是外国人,妈妈是中国人,爸爸妈妈坐一起,她和我们一个同伴一起坐,同伴问我闺女要不要换换位置,小朋友坐一起,我闺女直摇头。后来她说她看了那个小姑娘一眼,小姑娘眼睛弯了,明显是对她笑,她就想和小姑娘坐一起。换了座位后,两个姑娘相谈甚欢。下车问了闺女才知,小姑娘爸爸是瑞士的,妈妈是中国的,所以交流几乎无障碍。下车后在龙脊排队买票时两个孩子又玩了好久,同伴们都开玩笑说还是我闺女厉害,竟然有国际友人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路前行,随处可见潺潺山泉,热了就洗洗脸冲冲脚,凉透肌骨,渴了就鞠一捧山泉水,清冽甘甜,胜过了所有的饮料。累得气喘吁吁,歇了几次,和闺女相互鼓励,终于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小路悠悠地,萦绕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陡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一块块的梯田,依着山势,蜿蜒曲折,极富层次感,更有线条美。山顶上风很大, 一路行来的汗意顿消,让人忍不住想起了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诗句。

8月5日游漓江。坐的竹筏,但是现在的竹筏都是带发动机的,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所以感觉不到课文《桂林山水》里“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的情形,但是漓江的清澈澄碧,江岸群山的秀丽险峻倒是让我们一路赞不绝口,除了背诵《桂林山水》原文“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竟没有更合适的语句来描述我们的心情。桂林雨水极为充沛,每天傍晚几乎都要下雨,所以桂林的山虽然都为险峻的石头山,但山上却100%覆盖林木,远看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泛舟漓江,抬头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远处层峦叠嶂,林木葱茏,俯视漓江碧波万顷,江上竹筏点点,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因为天太蓝,山太绿,一片白云飘过,就会在山上投下一片阴影,显得这片山林颜色格外浓重,让我想起王维的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随着白云飘动,阴影也在移动,很是有趣。

在漓江拍照,绝对不需要刻意选景,因为无论从那个方向、哪个角度,风景都绝美,绝对是360度无死角的。有人问我到没到20元人民币背景上那个地方去,还说应该到那个地方,手拿20元人民币拍张照留念。说实话,我确实没到那个地方,但我不遗憾,因为漓江这样的美景俯拾即是,何必刻意追求这一特定景点?

8月6日上午买土特产。买了桂林三宝: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买了桂花糕以及各种桂林风味糕点,买了罗汉果、百香果,还买了“印象.刘三姐”大型节目主演、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代言的“花香怡人”牌桂花香水。

导游说,桂林之所以称为桂林就是因为城市遍植桂花,如果阴历八九月来,全城弥漫桂花清香,分外浪漫迷人;导游说,“印象.刘三姐”以漓江山水为背景,是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演绎漓江的山水风情,场面宏大,特别震撼;导游说……我也想感受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我也想看看震撼的山水实景节目;我更想骑着单车到举世闻名的阳朔十里画廊看看蝴蝶泉,爬爬月亮山,游游世外桃源,逛逛繁华的阳朔西街,再尝尝阳朔正宗的漓江啤酒鱼。可惜,时间有限,财力有限,我们要离开了。当然,旅行总会有不完美,我并不遗憾。

8月6日中午最后一次吃了桂林米粉,下午我们便乘坐火车离开了。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暑假幽居读了一个多月的书,这次又出远门领略了桂林风光。从此以后,桂林山水于我不再仅仅是他人镜头中的图画,他人笔下的文字,我也曾与她亲密接触。相信这次旅行会我生命中的旅行一起,会和我读过的书一起,丰富充盈我的心灵。

西游记中描写对话的片段 篇14

1.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2. 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3. 猴王拿着棍,赶上前来,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窍烟生,念了一声络字咒语,即唤出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一齐来跪下道:“山神土地来见。”行者道:“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4. 三藏却坐在他们楼里竹床之上,埋怨道:“徒弟呀,你两个相貌既丑,言语又粗,把这一家儿吓得七损八伤,都替我身造罪哩!”八戒道:“不瞒师父说,老猪自从跟了你,这些时俊了许多哩。若象往常在高老庄走时,把嘴朝前一掬,把耳两头一摆,常吓杀二三十人哩。”行者笑道:“呆子不要乱说,把那丑也收拾起些。”三藏道:“你看悟空说的话!相貌是生成的,你教他怎么收拾?”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那八戒真个把嘴揣了,把耳贴了,拱着头,立于左右。《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5. 那呆子真个食肠大,看他不抬头,一连就吃有十数碗。三藏、行者俱各吃不上两碗,呆子不住,便还吃哩。老王道:“仓卒无肴,不敢苦劝,请再进一筋。”三藏、行者俱道:“彀了。”八戒道:“老儿滴答什么,谁和你发课,说什么五爻六爻!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注重描写, 让作文丰满靓丽起来 篇15

日常教学中, 我们常常是上课讲了课文, 下课布置一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仿写, 写完后进行批改, 批改完毕, 反馈给学生。他们有没有深刻的感悟, 是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就很少过问了。这也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没有很高的要求, 得过且过, 一篇篇写下来, 原地打转, 裹足不前。

为了让作文有足够的篇幅, 也为了让作文更丰满生动, 我先从描写入手教作文。教材中有许多好文章, 其中肖像、动作、心理、景物的描写既细腻又丰富生动, 是学生写作的范本。但学课文跟写作文是两回事, 两张皮, 学生模仿不来。我让学生先自己写作文, 再对照名作找差距, 回想自己的生活细节, 再次作文, 这种“练———找——讲——练”的方式, 效果不错, 学生提高很快。

学生初学作文, 就是练习写一个人物的外貌, 可是到了初二学生的作文还是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一次作文:“记忆深处的———”, 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写了他的小学同学:我最难忘记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同学XXX, 他长得黑黑的头发, 大眼睛炯炯有神, 个子高高的, 总是笑, 脾气很好。看了学生作文, 我就人物描写如何生动形象这方面, 进行了教学, 让学生找出了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 思考文章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发现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体现他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大家都说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对这些人物印象深刻, 但当时学习的侧重点和现在不同, 学习课文的时候收获多的是人物的思想, 现在要描写人物了再重新学习, 收获的是表达的方法, 换个视角再看这篇文章, 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明白了这样写的绝妙, 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找到了改进的方法。学生修改后的文字如下:在我的记忆深处, 珍藏着一个人, 他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他浓黑的头发, 衬托着脸白白的, 两只眼睛整天眯着, 一笑起来就成了两条缝, 耳朵迎风招展, 好像在随时欢迎他的朋友们, 嘴总是笑呵呵的张着, 两颗门牙又大又白, 像小兔子, 我们叫他兔八哥, 他也不恼, 我们都很喜欢他, 这就是我的小学同学XXX, 一位热心助人的好同学, 好朋友。这样学习写作针对性强, 目标明确, 现学现用,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人物的动作描写方面稍加点拨, 更见成效。学生作文:“———让我感动”写了一个老奶奶过马路给小孙女买冰糕的事情, 原文是这样写的:马路中间一条大深沟, 老奶奶小心翼翼的走到马路边上, 小心翼翼的走过了深沟, 给孙女买了冰糕, 小孙女高兴极了, 我看到了感动地留下了眼泪。不足200字的一篇文章, 很快就完成了, 像是流水账, 写不出深情。怎么通过动作表现感情, 我让学生找出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重新学习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一段, 先分析了父亲的外貌描写———长袍马褂, 步履蹒跚, 造成他行动的不方便。再看过铁路的动作描写———攀、缩、微倾, 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 这些动作饱含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让我们感同身受。学生回忆老奶奶的外貌, 当时的动作, 比较和自己过马路时的动作有何不同, 找出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几次修改, 作文如下:马路中间正在施工, 一条又深又宽的沟横在中间, 我试了试, 迈不过去, 于是后退几步, 助跑, 跳远, 跃过去了。这时我看到一位老奶奶, 满头白发, 身体向前弯曲着, 腿有点罗圈, 她慢慢地走到沟边上, 颤巍巍的迈步过去, 够不到对面, 又把脚缩了回去, 蹲下身子, 用手扶着地, 一只脚慢慢够过去, 一次, 两次, 终于够到对面了, 有行人看到, 忙去搀扶。老奶奶买了孙女想吃的冰糕, 满脸是笑, 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我看到了, 感动地流下了热泪。经过练习, 作文有了真情实感。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下次作文积累了经验, 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对于心理描写, 学生们遇事情心中有想法, 提笔作文就忘记, 更需要我们的提醒、点拨。一次作文“我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有的学生写到一次朗读比赛课:我很担心, 怕老师叫到我, 自己读不好, 同学们就会笑话我。可是, 轮到我了, 我心里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脸涨的通红, 紧紧握住手中的课本, 老师看我紧张鼓励我说, 别害怕, 大家都在给你加油, 没有人笑话你。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我就问他, 老师叫你之前你在想什么, 战胜自己之后有想法吗?学生说有。是啥?怎么不写出来, 学生拍着脑门傻笑, 连说忘了。我就叫学生再看莫顿·怀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当作者被其他同学叫着去爬悬崖的时候, 想什么了, 遇到困难时候, 距离悬崖顶部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时候如何想的, 到达顶部有何想法, 当父亲指引作者一步步向下走时的想法, 以及在悬崖下面的想法, 对作者一生的影响。看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当杜小康来到陌生环境的时候他的恐惧心理, 当暴风雨过后, 他的心理变化。学生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太轻描淡写了, 于是, 他回想当时的心理, 修改如下:老师, 你千万不要叫我啊, 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希望能漏过我, 可是, 老师按着课桌一排排叫过来, 快轮到我了, 我在心里敲起了小鼓, 要是读不好, 同学们会笑话我的:“刘大结巴”还有那刺耳的笑声, 我实在忍受不了, 可是人一多我就紧张, 怎么办?索性不读, 不读?老师会训斥我的, 而且那些平时的“死对头”这次更有话说了, 他们会对我倍加奚落, 笑我是胆小鬼, 逃兵, 怎么办?我的脸涨的通红, 手紧紧握住课本, 眼睛死死盯着上面的字, “刘宗”老师叫我的名字了, 我逃不过去了, 要是脚下裂开道口子让我钻进去, 消失十分钟多好, 正在我尴尬万分的时候, 耳边响起老师鼓励的声音, “别紧张, 慢慢读, 我们大家都相信你能读好, 没有人笑话你, 都在暗暗给你加油呢!”听了老师的话, 我有了勇气, 有了力量, 第一句读出来了, 没有结巴, 没有错字, 第二句, 第三句, 我心里镇定了, 不慌张了, 脸上的温度在下降, 速度也慢下来了, 第四句, 第五句, 我听着有的同学低声说, 这次没有结巴, 心里一阵窃喜, ……终于读完了, 我感觉浑身轻松, 原来朗读课文就这样简单, 我设想的那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我高兴的想蹦起来, 想大叫, 想欢呼, 想告诉所有的人, 我在课堂上朗读课文了, 我朗读课文不结巴了。在这次朗读中我战胜了自己, 课上朗读给了我自信, 给了我勇气, 让我以后遇到人多的场合不再结巴, 不再紧张, 不再难为情, 我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随着一次次作文的胜利, 学生感到自己的生活就是作文, 自己的想法就是作文, 自己的感情就是作文, 心里不再畏惧躲避, 写作的兴趣高涨, 开始积极主动地要求作文。

景物描写也是如此, 作文“偶尔停一下, 真好”。学生这样写:天天学习, 很紧张, 这天放学早了, 在路上, 看到路边树木茂盛, 小草绿绿的, 小鸟也飞着, 叫着, 我感觉轻松极了, 偶尔停下来, 真好。我的批语是:“你偶尔停了, 停的时间太短了,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依照上一次的经验, 学生们找出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 重温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这一段, 理出了写景的顺序, 看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写作内容, 恍然大悟, 知道自己作文的内容单调, 条理不清, 应该按一定的顺序, 动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 找出差距, 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回忆自己当时观察到的景物, 二次写作如下:放学路上, 马路的两旁, 树木郁郁葱葱, 高高的白杨树直插晴天;树尖上, 顶着一轮红日, 树梢上, 绿色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哗啦啦的笑着;树杈间, 鸟儿叽叽喳喳的唱着一天的收获, 欢快地归巢了。银灰色的树干排成一排, 像哨兵一样整齐的站在道路两旁, 林间空地上, 小草碧绿, 野花散在草丛中, 我徜徉其中,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里面夹杂着花香草香, 心情感觉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偶尔停下来, 听听大自然的音乐, 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感受季节的变换, 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真好, 生活很美好, 不只是学习, 工作, 还有很多, 很多。里面有了对美景的欣赏, 对生活的感悟, 有了轻松的心情, 虽然还有很多缺陷, 但是学生们已经感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表了, 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从描写入手教作文, 解决了学生有生活、有体验、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问题, 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思路, 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技巧, 而且是现用现教,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拉近了读写的距离;先写文章再找写法, 针对性更强, 活学活用, 提高了学生应用的能力,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以后观察生活更加仔细。

上一篇:社会公德心的作文下一篇:厦门中考满分作文600字:岸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