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2024-10-21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共10篇)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篇1

执着创新 改变世界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带着他那无限的留恋离开了这个他曾经改变过的世界。这个消息让许多人为之一震,世界对他有太多的好奇和期盼,毕竟那个穿着黑色套头衫、浅色牛仔裤的乔布斯给了人们太多的意外和惊喜。而我在他离去的一个月后有幸读到了一本关于他的真实写照《乔布斯传》。书中以最客观的角度为我们还原了乔布斯的真实形象,带领我们一点点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乔布斯以他那张扬不羁的人格魅力不断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读完整本书,我长嘘了很久,没有该有的如释重负,更多的是对乔布斯逝去的惋惜和对其一生的思考。

1)残酷与极致

有些领导者通过统揽全局去推进创新,有些通过把握细节,乔布斯则两者兼顾,不懈努力。“我的责任是当事情搞砸了的时候说实话而不是粉饰太平。”这是乔布斯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时候,在员工做的不够让他满意或是犯了错误,乔布斯不会充当一个安慰者的角色,相反,他会指出你的所有不足,道破你的错误之处,不会给你留下任何余地,有许多人说他残酷,连他自己都说,这一点使他富有魅力,又能蛊惑人心,但有些时候自己就是个混蛋。还有,几乎所有人都会讲到:乔布斯不知餍足的给他想找的人打电话,无论几点。有人说乔布斯是那种如果在凌晨三点想到一个问题或有什么不满,他会立即打给对方的人。“他没有„这事可以等到明早‟的概念。在解决问题之前他睡不着觉。” 以乔布斯之聪颖,他本不用活得如此用力。但他很早就意识到,好的创作必须如此。在1994年的一个访谈中,他说:“大部分的人认为产品设计是关于产品的外貌和感觉,但是其实产品设计是关于产品的功能。Mac的设计并非指它的样子,虽然这是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是如何运作的。真的想把一些产品设计好,你必须搞懂它,对它胸有成竹。只有基于巨大热情的投入才能把一件事儿搞清楚,嚼个烂熟,而不是浅尝辄止。而当他在苹果设计产品时,这种深入每个细节的狂热更被释放到极致。他要求藏在机箱中印刷电路板也必须设计漂亮,他绝不同意iPod大过他的手掌,他迫使iPhone的设计师们只在正面保留一个按钮,他会把鼻尖贴在屏幕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审视最新的设计稿,他会和设计师争执他家车库的电线应该如何布置……但我觉得这正是他追求极致,高标准要求员工的队伍的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他那伟大的梦想。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从乔布斯的人生看来,想变得卓越并不艰难,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你会发现生活将给你惊人的回报。我想在这个极度要求开放的社会里,苹果这样一个几近封闭的系统可以这样完美的运行着,与乔布斯这样最求极致,渴望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张狂与自信

在许多人眼里,乔布斯是一个过度自信和张狂至极的人,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是一个十分难以相处的人。总是以他的现实扭曲场来主导他人的思维,而似乎又没有人能逃得过他的现实扭曲场,在产品研发中,每一个尺寸都要有他来敲定,从NeXT电脑的严格的直角到1984的iphone4的铝合金外壳,没有一样不让工程师感觉到麻烦,但他们的销量说明了乔布斯的成功,在他的眼里,似乎质量决定一切,因此他可以不故一切的追求质量,从产品的研发、加工、包装、销售,没有一样他不参与的。乔布斯创作的出发点是自己。他坚信“比人们更早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曾相当蛮横的表示:“只要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就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在他的眼里,无论是巨擘索尼还是盖茨的微软,都是垃圾一样的东西,他怒斥过盖茨,说微软是贼,偷走了苹果的创意,也许一般人这样说,那一定是在说大话,但从乔布斯口中说出,那无疑就是一种宣战,一种向权威挑战的自信!乔布斯以他特有的自信演绎的他的人生,就像他对前百氏可乐CEO说的那句话“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我想在乔布斯的心里,就一直都有那份自信,去改变世界的自信。

3)科技与人文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乔布斯的工作方法就像一个艺术家:他追求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以及创作的完满感。但与艺术家们不同的是,商人乔布斯也会从理性层面猛烈的质疑一切。他的一些重要作品灵感均来自于此。iPod是因为他热爱音乐,iPhone是因为他听到太多朋友对手机的抱怨,而iPad的诞生则异常戏剧化:在一次聚会上,有个微软工程师不停跟他炫耀微软在平板电脑领域取得的进展,乔布斯不胜其扰,回家时想:“我给你做个真正的平板电脑!”正如每名艺术家都有其创作母题,乔布斯的母题是将科技和人文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在他最后亲自主持的几次苹果发布会的结尾,他罕见地直白展露自己这一雄心:深蓝色的幻灯片上,伫立着一个路标,上面写着“科技街”和“人文街”,仿佛自己就站在这两条道路的交汇处。但对于乔布斯来说,以清晰的头脑从科技、人文两个角度把所有需要审视的问题都梳理一番,并不等于完成设计。曾有一名记者与他聊到创新,他的回答非常直白:“我对创新没兴趣,我只关心伟大的产品。如果你关心的是创新的话,那你最后只会列出我们作了

哪些创新,一、二、三、四、五……就好像把这些东西堆起来就成了似的。”我想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就像米开朗基罗那句名言:“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乔布斯一生没有发明很多东西,但是他用大师级的手法把理念、艺术和科技融合在一起,就创造了未来。

记得乔布斯曾经说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我常常在想我们活着有多少能做到这样。一直不能不去在意别人。可是如果当人经历过死亡,就会很珍惜身边的事物。也会知道他的人生也没多少时间在活在别人的话中。很多人一直抱怨这抱怨那。想想其实我们比很多人都幸运。至少我们还存活着,能努力干自己的事,而我们不就要这样乐观的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吗? 我想,终有一天,人们不再使用iphone、ipad,甚至有一天,苹果公司也失去了它的光彩,但乔布斯留给世人的那份执着、自信、激情、欲望、完美、艺术将永远流传于世间!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篇2

有谁想到,伟大的苹果诞生于一个几十平米的小车库里,是乔布斯狂热冲动的性格促成的。“我们开个公司吧!”这是乔布斯对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所说的话,一句简单的话,让一颗闪耀的星星悄然升起。两个史蒂夫改变世界,从他们的发展历程来看,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想法与智慧,这也是我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里所要拥有的,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乔布斯懂得市场需要,他让沃兹一步步改选一部能适应大众、适应时代的电脑,终于,“Apple I”“Apple II”诞生了, 并取得了900万台的好成绩,这也体现了乔布斯和沃兹,或是苹果的过人之处。如今,我们马上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或许也会增加些许压力,如果不能改变现状,何不去适应它。我们要在现阶段,为了自己的梦想苦一点,累一点又如何,无论有多么困难,关键就在现在,好好努力,把握未来。人并不是靠未来给自己安排生活,而是用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是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所说的话。这句话说得很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充实且有价值。乔布斯在产品上同样是这样,他不会根据别人的喜好去做产品,这样是永远都做不出一个伟大的产品的。在产品设计上,乔布斯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硬是要在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也做得精美无比,这一切都缘于他的父亲,同时也教育了我们:一个木匠,把人们看不见的柜子的背面也做得精致,这才体现了一个木匠的价值。

“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作自己生命的一天”,这也是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人们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以此来作纪念。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自己最后一天,那将做出许多你曾经不敢想的事情,这样才不让自己后悔,让将来的你回忆往事时不禁佩服、赞叹现在的你。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抓住机会改变世界?”我并不想卖糖水,而是要设计我的未来,改变我的世界!

简评:《史蒂夫 乔布斯传》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乔布斯一生的传奇,从他的童年、青年,到苹果公司的创立、发展、上市。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小作者读了《史蒂夫·乔布斯传》,能够联系学习生活有所思、所想、所感,能够得出“我并不想卖糖水,而是要设计我的未来,改变我的世界”的结论,可见感受、感悟之深。

《史蒂夫.乔布斯传》 篇3

作者: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24日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这本书的全球出版日期最终确定为2011年11月21日,简体中文版也将同步上市。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谈及和他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他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一览无余。

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得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无掩饰的视角。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奢侈态度》

作者:王迩淞定价:¥28.00

出版时间:2011年5月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奢侈品不仅是昂贵的商品,它更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看到了社会变迁、财富沉浮、文化演绎,甚至更多……

在书中,作者将其几十年对奢侈品和时尚行业之观察所得,尽数通过三十余篇文章展现给读者。本书不是奢侈品的使用和流行趋势指南,作者旨在向读者们展现奢侈品的另一面:它尊崇工艺、尊重审美,它的从业者大多是完美主义者;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它同时又是身份和细节的最好阐释者。

作者的视角从奢侈品的历史开始,延伸到奢侈和时尚市场行业的社会、人文、财经领域,从手工艺的地位到顶级设计师的魅力;作者用最宽广的视野指点奢侈品的前因后果,带给读者最意想不到的关于奢侈品的内幕。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作者:蒋勋 定价:¥35.00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美是一个看不见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反映在企业上,会创造惊人的产值与财富。近年来,许多企业意识到创意的珍贵,而想借此提升员工的人文素养,激荡出更多的创意,作者一直主张创意本身就是美。

读《乔布斯传》有感 篇4

捏着鼻子坚持读了一遍由SIMON&SCHUSTER出版的英文原版(美国版)的《乔布斯传》,感慨很多,沉淀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感动。了解乔布斯是由他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开始,演讲中他鼓励我们找到生命中的所爱,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梦想终会实现;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简短的一句话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乔布斯走了,但他的自传像《圣经》一样,成了许多人的信仰,在心中深深扎根,包括我。

乔布斯邀请著名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为其著书立传时立场明确,不要美化,一定要客观描述,无需乔布斯监管书写内容,甚至未经乔布斯查阅就可以出版。所以在书中,通过其家人、朋友、员工、前女友、竞争对手等的讲述,乔布斯完整地、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是个天才,同时做过一些憾事,如23岁时使女友怀孕并分手,并拒绝承认是孩子的父亲(后来,乔布斯做了最大程度上的弥补)。对于他一生中的是是非非,我不敢妄言评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乔布斯,并且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爱情乃至人生轨迹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乔布斯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如下:

工作中必须要有热情,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作为保障。

一份工作,从大的方向来看就是一份事业,乔布斯在这方面有着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而我们很少去想这个问题,更谈不上职业规划,每天大部分人都遵循着上班、下班周而复始、循规蹈矩的固定流程,问一下他们的生活重心?无疑是他们的家庭、老人、孩子。而对于自-1-

己的工作,只是会说完成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好分内的事。这样的员工的工作可能是良好的,但肯定不是优秀的。原因很简单,工作上缺少足够的工作热情,面对所谓的分外工作时,往往会回避;面对技能瓶颈时,得过且过,非不得已不会做出努力去提高;面对各种各样测试时,临时抱佛脚,侥幸通过,事后统统抛之脑后。而伟大的乔布斯呢?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达目的誓不摆休,书中写到:设计苹果的每一代产品,乔布斯不仅关注产品的外表,苛刻到每块电路板的设计都做到完美,尽管电路板是在里面,用户是看不到的;他告诉雇员,我们不仅仅是为使用者设计产品,更是为了自己,所以产品从里到外都要做好,做到极致。我们不可能达到他的那种精神高度和事业巅峰,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出改变。平时里,主动的学习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法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领导者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乔布斯的创新天分是无人能及的,他大胆的设想、与众不同的管理。人的成功不仅仅要有天时、地利,还要人和。乔布斯的那个时代,刚好是崛起的时代,这无不为乔布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他和史蒂芬沃兹的合作就是更有利的,两个史蒂夫改变了一个世界。从他们的发展历程看,我明白想要成功,就要有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想法,还有和对的人的合作。乔布斯就明白这点,他懂得了市场的需要,他一步步的让沃兹改造一部能适应时代的电脑,他们能在四天四夜完成一部作品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坚持住就能飞往更广阔的天空大学。这样你就能无拘无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解决生活的问题。无论你选

择什么,关键就在现在,好好奋斗,把握未来。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这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所涉及到的,人的一生也只有几个十年,没有多少十年给我们挥霍。我们要学会总结前人或者身边周围的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在自身,时常告诫自己应该怎么做或者不该怎么做,不要走别人的错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有原则的人并不意味着保守。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上看世界。我们也一样,之所以有成功的人和普通的人,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追求不同。抓紧时间,用你有限的去赚取无限的,这就是硬道理。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乔布斯的身体状况一直都很差,有一天他被告知自己得了胰腺癌,他感悟了很多。假如我们时日不多,我们会怎么过生活,好好安排吧,不要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每一天起床,要问问自己今天要怎么过,把自己变得充实起来。还有请记住你即将死去,珍惜好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件物品。时间就是把软尺,撕下去了就没得回头了,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都是爱你的,没有人会对

陌生人给予频繁的关爱。请好好善待身边的人,要学会感恩,感恩世界、感恩父母、感恩爱人、朋友。让他们也知道你也爱他们。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笔记 篇5

读这本书印象很深的就是乔布斯的极简主义,用apple的广告词讲就是“至繁归于至简”,众所周知,乔布斯是个佛教徒,10岁开始就坚持素食主义,19岁那年同朋友去西天印度求取真经,想想自己19岁都干些啥了,what、the、fu、cking、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此后在他价值观了,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美,他也把这种价值观注入了苹果的文化,看看苹果的各种产品,都是简单流畅的设计外型,把这种极简发挥到极致的像那款开先河的无屏幕ipod,原来那部无屏幕的米奇MP3是山寨货。还有苹果手机,当然大部分消费者不会去注意那种极简美,更多的是在乎机子背后的苹果标志够不够显眼。咱此等P民妄想极简实在是有难度,如今办啥事都是那么麻烦,各种操作各种手续,最惨的是啥,经常要排队、插队的人比排队还多、排上号人家下班了。乔布斯的极简主义似乎也简化了他的个性,比正常人少了些正常性格。书中多次谈及乔布斯易怒的个性,当友人问他这种随兴暴怒是一种经过控制的机制还是不加思索的,他明确表示是后者,对于他不顺眼的人会毫不客气的对其进行羞辱,他对于人也好产品设计也罢,只有wonderful和垃圾狗屎两个极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在病重这本书已经成稿的时候,他对作者说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肯定会让他很不爽,说自己现在肯定不会读这本书,他坚信自己读完后肯定会气疯的而且可能还得过个一两年才会去读,我觉得乔布斯到最后都没读这本书。也正是这种极简风格,乔布斯每一件苹果的产品从最初设想到产品营销,他都参与其中,并把这种极简之美注入每一个环节。书中用了大篇幅描述了乔布斯参与产品的细节,从这些描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自信、残忍、卖命、天才、暴怒、远见的多重人格综合体,这也应了蒂姆库克那句: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乔布斯!

乔布斯确实是个伟大的天才,乔布斯传在这个基础上更多展现给我们的是他变成天才的人生轨迹。从他的出生、被收养、父亲的影响、遇上沃兹、探寻精神世界、创建苹果、被赶出苹果、拯救苹果等人生经历,就像一场电影,平淡的开始,跌宕的过程,伟大的高潮,遗憾的结局。

最后,对于乔布斯传,感想很多但不可能都写下来,推荐大家去读读,我们不可能去学习模仿乔布斯,但是从客观角度来看看一个商界名人的人生,毕竟,这本书对于乔布斯而言,他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这本自己亲自授权的传记更了解他们的父亲。作为一个对自身隐私极其避讳的人,乔布斯传能见诸世上本身就是个奇迹,所以,找个时间再读一遍。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 篇6

虽然乔布斯亲自参与并授权的官方传记,将于明年初上市,但这本非官方著作,也写的非常不错,强烈建议喜欢商业和有志创业的同学去看一看。

在现今世界最让人着迷的数码品牌就是苹果 ,相信所有的电脑和手机的传统生产商都无法想象,会有人为了买即将上市的最新款Iphone,带着帐篷食物,提前一个星期就在专卖店前排队。苹果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它将一款电子产品变成了像LV一样的时尚单品,它是一种时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很多果粉而言,购买苹果的产品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带有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膜拜。但在这些表象之外,Appstore可以运行近20万个应用程序,电子书、itunes等以苹果为中心,带动起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史蒂夫·保罗·乔布斯是这一切神话的缔造者。他是苹果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苹果公司创始人,也是Pixar动画公司的前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成员。他是给这个世界重新定义话语权的人。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乔布斯和苹果的故事: 1955年史蒂夫·乔布斯生于硅谷。乔布斯高中毕业后就读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只念一学期就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退学。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房里成立了苹果公司,制造了世界上首台个人电脑Apple I。 1983年,“你想一辈子卖汽水,还是想要来改变世界?”,乔布斯把百事可乐的CEO约翰·史考利挖到苹果当CEO。 1984年,首台麦金塔电脑推出,苹果公司打出电视广告《1984》,广告模仿佐治·奥维尔的著作,暗指挑战IBM,引起了巨大反响。 1985年,特立独行的乔布斯被史考利和董事会扫地出门。随后的苹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战略,逐步陷入困境。乔布斯闭门思过后,重新创业,成立了NeXT计算机公司。虽然乔布斯技术很好,但NeXT公司一直没有找准市场,NeXT不是非常成功,1986年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电脑动画部门,成立皮克斯动画(Pixar)。从1995年起,该公司成为了众所周知的3D电脑动画公司,《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攻队》等动画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

1996年陷入困境的苹果公司以4亿美元收购了NeXT,让乔布斯重新回到了苹果,再掌大权。1997年,苹果推出iMac,创新的外壳彩色透明设计在美国和日本大卖,使苹果电脑度过财政危机。并在之后推出深受大众欢迎的iBook、Mac mini、Mac OS X操作系统、iPod、Apple TV和iTunes音乐商店等一系列广受市场好评的产品。2007年7月29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移动电话,2008年6月9日发布新一代iPhone 3G,引起轰动。2010年4月3日,iPad上市,首月销量100万台。2010年5月26日,苹果市值达到2220亿美元,终于超过了微软成为全球科技界市值第一的企业。2010年6月24日,苹果最新的Iphone4首发,首日销售100万部。 年少的轻狂和早期的成功,铸就了乔布斯不羁的个性和反叛的精神。就像第一代的个人电脑的粗糙笨拙,然后一步步演化,发展成为如今的iPad光鲜独特的简约外观。乔布斯的外表也从一个青涩反叛的少年,留长发,光脚丫,演变为成功创业者的西装革履,在历经挫折之后,终于成熟为一个满脸写满沧桑、身穿黑色翻领运动衫、牛仔裤和运动鞋,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IT英雄偶像了。

人生的挫折和坎坷的经历,乔布斯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感悟。没有人能够体会一个年少的天才在被放逐之后的内心痛苦,他说自己总在清晨醒来时,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该做什么?”身患重病,从死亡的边缘走回来之后,乔布斯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乔布斯终于找到了令自己年少迷惘的问题答案。

从某种意义来说,“乔布斯”等于“苹果”,“苹果”亦等于“乔布斯”。苹果与乔布斯的同一,成就了一个成熟的业界领袖,也成就了一个世界第一的科技企业。这个同一体现在他们的目标上,即使要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就如乔布斯所言,我们只是“重新”发明了MP3、手机、电脑而已。 乔布斯一手将数字消费产品变成时尚,iPod开创了在网络商店里购买、下载单曲的音乐销售模式,通过itunes下载的音乐超过100亿首;iPhone将手指触控用于智能手机,App Store上的应用程序下载量超过30亿次;iPad不仅仅是下一代个人电脑的先锋和雏形,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会改变出版、媒体、影视等所有大众文化内容产业。苹果公司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制造电脑的企业,而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化娱乐内容和数字内容的销售平台,赢得了音乐界、影视界和出版界的尊重,获得了数以亿计的拥趸,乔布斯也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粉丝们心目中的最大英雄,他重新定义了这个时代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这是乔布斯最著名的话。

史蒂夫.乔布斯:魔术师谢幕 篇7

乔布斯走了,这位硬铮铮的“不死男儿”终究没能战胜癌魔而撒手人寰!乔布斯走了,这位魔幻般托起缤纷产品并装点与布彩数十亿人生活的“神奇小子”留给了无数“果粉”的无尽缅怀与追思!乔布斯走了,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坏蛋”留下了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更留下了他改变的力量。逝者如斯!面对着伟大的乔布斯,人们不能不高山仰止和尊崇倍致。

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人们已经习惯了将每年的第二周留给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这位“造物之神”总是能魔术一般地呈现出超乎想像的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在商业层面的成功已经无需夸耀,重要的是,乔布斯不仅再造了这间公司,更革新了若干行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懂得人的欲望

作家丹·里昂斯写道:“乔布斯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实际上什么都不会设计,他对电路一无所知。但乔布斯是一名终端用户,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做出产品决策。”

在打造第一款Mac的时候,设计人员希望在其中包括“扩张槽”,以便用户可以定制他们的机器。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乔布斯的拒绝。他希望这个机器是一台封闭而又完美的乔布斯产品。现在他依然坚持这一理念:在最新的苹果笔记本上,用户甚至不能更换电池。

不过,乔布斯却在iPhone上改变了态度。他允许外部公司开发应用软件,可以下载到iPhone上使用。这些应用取得的成功令苹果感到惊讶。软件商店推出在当年年底就有了10万款软件。现在软件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5亿次。

乔布斯对产品内部也有一种苛刻的美学迷恋。他坚持要求,哪怕消费者看不到,苹果产品的内部也必须美观。

乔布斯构思出了果冻一样的电脑(iMac)和冰块一样的音乐播放器(iPod)。但比起这些几近完美的产品,更具革命性的举动是iTunes的诞生。这个终端管理平台的出现,使苹果公司的诱惑不仅仅停留在超越想象力的设计,更催生了其后“平台级产品”iPhone和iPad的问世。乔布斯也自此将公司的名字从 “苹果电脑公司”改为“苹果公司”。

期间,苹果的任何一次“泄密”最终都成为了免费公关,所有的发布会既精心安排,又故作随意——这也是乔布斯最重要的一个商业工具,他总是仔细斟酌要向公众发表的任何一句话,并避免过度曝光。据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约菲估计,2007年,在宣布推出和出售第一部iPhone之间的几个月,苹果因不做任何公开声明引发的疯狂猜想,使其获得价值4亿美元的免费营销。

接近乔布斯的人声称,每当任何一款产品即将宣告完成,他都会退回本源思考,甚至将其推倒重来。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也使得乔布斯兼具建筑师、人类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

乔布斯过去花许多时间寻找能够产生新产品的技术,但是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有时在临睡前,他会冒出一些平时想不到的点子。他在因特网的六个新闻站点上登记注册,每天能收到大约300份电子邮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里面大谈他们的新构想。

关于乔布斯的经营和创新方针,他引用了“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的名言,“我滑向球将要到达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经在的地方。” 乔布斯的生涯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为他赢得了许多忠实追随者。

对此,乔布斯表示,技术不是最困难的,困难的是如何确定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而曾与乔布斯一起工作过的个人电脑前辈阿伦·凯一语道破,“乔布斯懂得人的欲望”。

“颠覆者“与“革命者”

乔布斯在苹果的创新开拓之路远非一路坦途,有成功和失败。但在这种失败和成功的转化中,他的推翻旧模式,创造新事物的勇气却一以贯之。下面就是一个例子。1983年苹果推出的个人电脑Lisa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因为人们看到,以前显示器上千篇一律的字符界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极富个性的图形用户界面。然而,由于售价攀至高达1万美元,加之运行速度慢,Lisa在市场上并没有获得成功。1984年1月,苹果公司如期推出了Macintosh,在这款外观漂亮的产品面前,人们除了对生动的图形化界面如痴如醉之外,还看到了令人心动和手掌大的小鼠标。而为了彰显Macintosh的超凡脱俗,乔布斯特地请来好莱坞的名导制作和发布了被如今被广告界视为“史上最著名的电视广告”:巨大的电脑银幕上,一排排工人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听着一个极权主义领袖的训话,此时,一名女子突然闯进会场,武装警察紧追在后,女子将手中铁锤砸向银幕,粉碎了“领袖”的影像,解放了遭禁锢的大众。女子代表苹果电脑,军警则是苹果当时的主要对手IBM。

当时的市场及时回应了乔布斯的愿望:短短100天里Macintosh就售出7万台。不过,就在乔布斯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Macintosh经过了短短一阵火爆后却卖不动了,而且最终销售收入远不能弥补成本;更让乔布斯大跌眼镜的是,次年第二季度苹果竟然首次出现了高达1700万美元的赤字。销售主管很快将Macintosh遭遇“封冻”的调查报告送到了乔布斯的办公桌上。Macintosh除了硬盘太小等自身设计问题外,支持Macintosh系统的软件实在太少,除了它自带的少数几个软件就没有其它软件可用;而与之相比,IBM PC搭载的微软DOS系统虽然难看,却有成千上万的软件支持。于是,人们在买电脑时会先跑到Macintosh的面前,为它的图形化界面和鼠标赞叹不已,之后却跑去购买一台IBM PC或者兼容机。

这一次,从市场而言,乔布斯其实失败了(他还为此付出了代价,被苹果解除了行政职务),但是,他对乔治·奥威尔《1984》的有趣比附却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革命”的精神。而且,这种略显狂野的“革命”气质在他后面的亮相中一再显现。

1997年夏天,乔布斯回归苹果。重新执掌苹果公司后的乔布斯除了在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升起了一面海盗大旗外,也在大楼的入口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以表明苹果一个新的开始。作为实际策应,乔布斯在公司内部对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并颁布了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对外,乔布斯走出一步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咋舌的险棋——引诱比尔·盖茨使用1.5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苹果获得当时最稀缺的要素——资金;而作为回报,苹果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 Explorer和Office,曾经的两个宿敌结成了战略联盟。

被安装上了强劲“发动机”的苹果重新转动了起来。1998年8月,乔布斯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的iMac上市,这款外观半透明、鼠标发光而且界面色彩十分丰富的时髦产品演绎了史上个人电脑销售最快的传奇,而辅之以新操作系统Mac OS X的横空出世,苹果当年一举扭亏为盈,实现了3亿美元的盈利。历史没有辜负这个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革命者。

把“创新”做成产业

乔布斯最喜欢美国著名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那首歌,歌中唱到:“一个男人要经历多少旅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男人。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之身……。”的确,如果没有人生中途遭遇的10年“流放之路”,乔布斯除了对计算机和佛教之外,对于其余的世界恐怕还是一无所知,也恰好是流放生涯为乔布斯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窗,直至将苹果带入到一个广阔而灿烂的I型帝国世界。

如果说iMac个人电脑的上市以及接踵而来的财务报表的扭亏为盈只是乔布斯重回苹果的一份见面礼,他的最终目的则是“重新复兴苹果”。因此,在iMac上市之前,乔布斯已经开始在为苹果搜寻新的方向,而他的眼光最终落在了音乐领域。任何一个爱好音乐的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01年前后全球音乐领域所发生的那场变革:传统的音乐产业日渐萎缩,音乐爱好者们不再从商店里发疯似地寻找着自己想要的CD唱片,而是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这种新锐时尚潮流的涌动当然没有逃脱乔布斯的灵敏法眼。几个月后,iPod横空出世。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时,他看到的是每个街区许多人的耳朵上戴着白色耳机——“上帝啊,iPod真得开始流行了”,乔布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无论是对于乔布斯个人还是苹果而言,iPod都不仅仅是一次扩身运动,它所代表的是一场华丽的变身与突破。自此之后,苹果已不再局限于PC领域,而是开始进入了广阔的消费电子市场。趁热打铁,乔布斯在2007年向外界高调宣布,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而作为策应苹果更名的一份大礼,乔布斯在当年隆重推出了iPhone,前瞻性地将苹果带入了手机行业。时至今日,久盛不衰的iPhone已经让苹果赚得盆满钵盈。资料显示,iPhone的全球销量已从2008年的1380万部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4630万部,而根据行业分析师的保守预测,2011年和2012年iPhone的全球销量将分别达到6300万部和7830万部。

2010年面世的iPad无疑是乔布斯精心打造的又一个跨界产品。虽然iPad推出之初并不被业界人士所看好,甚至有人嘲讽它最多不过是一个大号的iPod touch,然而 iPad的销售盛况却给了看淡iPad的人士当头一棒。上市首日,iPad劲销30万台,开售第一周售出50万台,截止满月,iPad销量突破100万台。

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苹果在iPod、iPhone和iPad鼎立支撑下日益长大的事实了: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超过微软,成为全球科技界市值第一和美国第二大上市公司;2011年8月11日,苹果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跃升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截止目前,苹果股价已连续暴涨8年,其市值规模膨胀到3010亿美元。不仅如此,最新财务报表显示苹果手中还握有761亿美元的现金及有价证券,其零负债的现金储备让全球所有商界巨头自愧弗如。

当然,在对庞大的苹果“I型帝国”施予注目礼的同时,人们还强烈感受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作用力。正如Apple II实现了对PC的重新定义一样, iPod之于音乐, iPhone之于手机,iPad之于平板电脑,苹果所及之处都刮起了旋风式的革命浪潮,而在乔布斯的遒劲挥手之间,无数竞争巨头只能扼腕长叹:iPod让曾经研发出随身听并控制音乐产业多年的索尼应声衰落,iPhone让垄断整个PC界多年的微软在目睹PC时代终结的同时痛失手机市场先机,而iPad则让亚马逊等传统世界的霸主以及一度被市场热捧的上网本等出版产业的新贵惴惴不安。而在巨头们萎缩与低沉身影的映衬下,乔布斯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产业的领袖形象越发高大,其在电脑、电影、音乐与手机等四大领域影响与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力量更加卓著。

史蒂夫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篇8

本书介绍了乔布斯的一生,他出生、成长、创业、生病、遗言等等。特别是他如何打造苹果这一神话的特别令人震撼,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产品和技术,这与他对人文和科技的结合的追求,他对完美的疯狂追求,以及他的鬼才、直觉天赋是分不开的。虽然他的强硬风格曾得罪一些人,但是这是打造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产品和公司所必须的。他虽然一生不长寿,但却活的很真诚、很激情、很有意义,很有意义。我欣赏乔布斯!

读了本书,我对盖茨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印象中的盖茨是个慈善使者、微软首富,在本书中我感觉他是一个商人,地道的精商,而且为了在商场上成功不惜损害对方,他和他的公司创造性不如苹果和乔布斯就去复制别人但却复制不了他们的灵魂最终还是不如苹果。芒格先生也提过盖茨有点不地道的一件事,他们耗费很大心血推出一本类似百科全书的书,结果盖茨抢在他们前面在他的电脑产品中做了这套百科知识类的产品,结果导致芒格先生的计划失败。不过后来芒格先生也释怀了,两人仍是好友。从盖茨对苹果公司的复制,苹果新出产品的贬低,对乔布斯的贬低以及他对芒格的做法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商人。

而乔布斯不是,他富有创造力,他是有人文精神的.人,他不会做那种太损的事情,他可能是个炮筒,但他不坏,他致力于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我佩服他!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900字 篇9

史蒂夫・乔布斯大家肯定不陌生吧!他缔造了世界“苹果”(苹果是一种由史蒂夫・乔布斯发明出的一种机器,分布在手机,电脑的领域之间)传奇。乔布斯小的时候,他的继父保罗?乔布斯一心想让他成为一个在机械和电器方面的修理大师,乔布斯不喜欢修理这些玩意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那些电子原件非常的奇妙,并且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老是缠着他的父亲,让他讲这些元器件的构造、原理,他们装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在哪里可以用到它们。每次都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把这个问题问得一清二楚,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正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寻根究底的这种态度,让史蒂夫・乔布斯的“苹果”事业渐渐地发扬光大。史蒂夫・乔布斯他生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么?”现在再回头想一下,难道不是这样么?

乔布斯用他的一生,来证明了这一句话。他在1986年的时候取得了第一次的成功,但是他并没有获得仅仅一次的成功而裹足不前,而是再次从心里来说重头再来一次,这才取得了后来一次有一次的.成功。

人对兴趣的重要性,不亚于人对生命的重要性,人如果没了兴趣,自己的生活,也就没了生机,如果没有了生机,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了兴趣,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敢于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有一个故事叫做“画家和他的孙女”这一位画家的孙女,她在画画的时候把树干画的比树还粗;把兔子画成了红色;把马画成了翅膀。最后她画了一个鸡蛋和一只母鸡,但是鸡蛋比母鸡还要大,画家的孙女拿着这一张画去参加了比赛,结果得了一等奖。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篇10

虽然同样具有大学辍学,20岁出头就创办了自己的电脑品牌、并迅速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亿万富翁的经历,盖茨与乔布斯仍然没有可比性。乔布斯特立独行的个性、锐意创新领导潮流的创举、佚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经历、坚韧而强悍地力挽狂澜的能力以及他在电脑界和娱乐界无可匹敌的影响力,都是市场占有率和财富远远大于乔布斯的盖茨无法企及的。就像,无论在多么正式的场合,只有乔布斯敢永远以他那身黑色套头衫配牛仔裤出席。他总是那么特立独行,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传奇和惊喜。

乔布斯的传世英名并非仅仅在他从车库里创造出世界上的第一台设计电脑。也不仅仅是他转换曲折的人生故事,而是由他自己的创意一生所产生出的一系列堪称伟大的影响,以致于当每一款苹果产品面市时,这些与众不同的物件身上似乎都会留下他的身影——那么的出众、那样的不凡,同时又总是那么吸引世界的目光。Apple,一个响亮而漂亮的名字,一个引人入胜的无限遐想,而这一切,都是这个乔布斯所开创的。他告诉世界,一切皆是可以梦想成真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守梦想并勇敢实践。

乔布斯的起伏人生

乔布斯的一生几经起伏,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史蒂夫·乔布斯”时代。

“苹果”出世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世,就被大学教授的父亲与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19岁那年,刚念大学一年级的乔布斯,突发奇想辍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没过多久。年轻而不安分的他又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连工作也不要了,飘洋过海去印度追随大法师修行练功,这次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学成佛,路上还吃尽苦头。他只好重新返回雅达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师。

安定下来之后,乔布斯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沃兹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必需的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器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动了。此时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称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一号”。

离开苹果

电脑公司成立了,“苹果”机的生意却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对电子感兴趣的人,谁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处。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乔布斯和沃兹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兩、顽强拼搏中度过,每周工作66小时。终于在第29天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商人特雷尔。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从此“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般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沃兹和他们的车库工场。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马尔库拉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决心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为了在展览会上打出名声,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

最好的摊位。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二号样机,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二号”机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Apple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

因为巨大的成功,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应该说,苹果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无论是乔布斯还是后任者都坚持苹果的封闭性,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它的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而电脑巨大的需求量是无法只由一个公司生产满足的,而一个行业标准更是无法只由一个企业建立的,如果当年Apple将软硬件分,那么,我们现在电脑上运行的就可能是Mac的系统了。

其实更恐怖的是苹果漠视合作伙伴,比尔,盖茨当年其实只是想做Apple的小弟,专心开发Office,但是由于苹果漠视合作伙伴,在新系统开发上市之前并不给予合作伙伴兼容性技术上的支持,微软不堪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

重整河山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此时的乔布斯,正因其公司(现皮克斯)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个人身价已逾10亿美元,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濒临绝地。

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归来,苹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欢欣鼓舞。就连前CEO阿梅利奥也在迎接乔布斯的欢迎词中说:“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苹果电脑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乔布斯重归故里,心中牵系“大事业”的梦想。他向苹果电脑的追随者们说:“我始终对苹果一往情深,能再次为苹果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荣幸。”这个曾经的英雄终于在众望所归下重新归来了!

受命于危难之际,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首席执行官的权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接着,他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肩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一扫电脑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单调,似太空时代的产物。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为了宣传,乔布斯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Think ThereFor iMac”由此成了广告业的经典案例。

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8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接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蓝黄相间,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iBook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实现盈利。乔布斯刚上任时,苹果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赢利3.09亿美元。1999年1月,当乔布斯宣布第四财政季度赢利1.52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测38%时,苹果公司的股价立即攀升,最后以每股46.5美元收盘,舆论哗然。苹果电脑在PC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原来的5%增长到10%。

1997年,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2004年初,当乔布斯驱车穿越纽约麦迪逊大道,几乎在每一个路口,他都能看到行色各异的人摆弄着苹果出品的数码音乐播放器iPod。而到了2005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软高层告诉Wired杂志,微软总部内80%的员工都在用iPod,为此,与乔布斯亦敌亦友的比尔,盖茨不得不出面表态,称自己并非iPod用户。

但即使盖茨也不得不承认,iPod是个了不起的成功。iPod推出的第一年,苹果令同行震惊地售出了826万台iPod,将其在全球数码音乐播放器市场的份额由1/3提升到2/3,而其网络音乐销售平台iTunes则在自己的领域占有62%的市场。这两大成功让苹果跳出PC产业的拘束,成为数字娱乐业新宠。同期,苹果的股价翻了3倍,在2005年2月拆股前,一路飙升至80美元的价位之上。

乔布斯成为一个奇迹,他总是给人以不断地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他天才的电脑天赋、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绝妙的创意、伟大的目标、处变不惊的领导风范,筑就了苹果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个追求不同反响的人

“THINK DIFFIENT”,说这句话是毫不费力气的,不过要做到实在不易,何况要做得有影响力。当今世界讲求的是发展速度,无论是社会也好、科技也好、人文也好。这是人类内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所构建起来的商业竞争机制的需要。因此,标准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唯有标准化搞好了,

才能更好地实行社会功能的对接,才能高效利用社会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协作。对于企业而言,成为业内标准更是众多企业的梦想,因为这代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行业的话语权。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思路是:“Make The Same”。微软如此,Intel如此,但苹果,却似乎能给予我们另一层面的东西。

推倒组织围墙:到广阔天地发掘好创意

苹果不是个人电脑的发明者,却是个人电脑革命的引爆者,苹果也不是数字音乐播放器的发明者,却是数字播放器一统江湖的领先者。

在个人电脑行业,微软与英特尔的组合,曾经使得在专有技术道路上走到黑的苹果公司陷入困境,血的教训让乔布斯警醒。1997年,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后,果断带领苹果从一家技术创新公司,转变为一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苹果无须创造技术和市场,而只需将技术产品大规模转化为消费品,就可以领得先机。乔布斯掌控的正是市场化的力量。

熟谙互联网的乔布斯,思维却极其传统,他相信只有拥有好产品,公司才有未来。但是,乔布斯又是一个传统的颠覆者。他不肯以自己拥有的资源规划创新战略的公司。互联网推倒了公司的围墙,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大陆。一个新的发现或创意,就可能颠覆整个世界。在这个新大陆上,要保持持续的创新。就必须突破组织的围墙,到广阔天地去寻找灵感,向一切好的创意开放。唯有灵动地去捕捉创新灵感,并且把它迅速地复制成为一种一时难以撼动的强势,才有可能稳居市场的顶端。

真正好产品的创意,不是在实验室获得,更不是在没完没了的董事会会议上获得,而是在走动式管理中不期而遇的。这种走动式管理,不只是走访自己的员工,还要不厌其烦地走访客户与合作伙伴。一旦获得这个灵感,就果断动用组织的力量去付诸实施。

iPod的灵感正是在走访合作伙伴时获得。iPod的最初创意来自独立承包商托尼费德尔。乔布斯如获至宝,拍板请费德尔为主,成立一个由苹果、飞利浦等多家公司人员组成的开发小组,费德尔用八个星期完成产品开发方案后。苹果组织了一个大而隐秘的产品开发落地联盟,整个设计流程的管理由苹果公司执掌,其中关键的软件与用户界面也由苹果公司主导,平台与其他相关技术则由便携播放器等公司负责。整个流程仅用了六个月,新产品就出世了。

苹果是一个庞大的联盟。乔布斯广发英雄帖,各个行业的顶尖公司被他一网打尽。这些顶尖公司共同分享苹果增长的红利,这种模式给联盟平添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和力量。以至于iPod推出了六年,还没有竞争性产品能够撼动苹果的位置。

残酷的完美主义者:苹果技术创新的不:标杆

对人性至察而通明,使得乔布斯能够最真切地把握用户潜在需求,对图文象形的痴迷,又使他对那些让人们醉心的小物件慧眼识珠,还有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无疑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天赋和意志力完美结合,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使得乔布斯这个不懂技术的人,能够成为苹果技术创新的灵魂。

在许多公司的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往往会以“做不来”为由,进行缩水处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将“NO”变成“YES”。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理性和现实的直觉判断力。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的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时过境迁,人们多会赞叹乔布斯的先知先觉。可是在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技术尖子,却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

没有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就不可能成为苹果的人才。这是乔布斯的信念,

乔布斯总是抓住核心人员,而苹果总是拥有或控制着他们所有的核心技术。一名刚进入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年薪在20万美元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0%。10年的人才积累,使得苹果有能力给IPod、Apple TV和iPhone赋予灵魂。

许多颠覆性的想法,大多是在乔布斯睡觉前产生。那是乔布斯可以游离公司业务,独立处理个人电子邮件的时候。乔布斯在六个不同的服务器注册了邮箱,并公之于众。每天都要收到300多封有效邮件。一些网友癫狂般的设想,给了乔布斯无尽的启迪。

“求全责备”与“求全之毁”形影不离。人性中有许多劣根性,诸如偷懒、虚荣、过度自尊,追求享乐,等等,并顽强地发挥着作用。求全责备可能是出产品、出人才的最好形式,但常常会超出一个人才的自尊所能接受的程度。完美主义者乔布斯对人性中自尊的凶残,可能会成为苹果未来发展的一些障碍,然而,乔布斯却无动于衷。他认为,那些甘愿忍受他“虐待”的人,是他的同志,那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者,压根就不配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乔布斯挚爱创新。“如果要做成一件事,你就要对它十分十分热爱,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黑T恤,牛仔裤和白球鞋武装起来的乔布斯,成为一个活脱脱的创新的自由精灵。

走进乔布斯的苹果“体验”店

2007年圣诞节前夕的一天,凌晨二点,在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东南角,一个全玻璃结构、没有使用任何钢材或金属连接的3层楼高的立方体,像科幻小说里的外星建筑一样,白炽的灯光从中向四周辐射出来,把沉沉夜幕下的GE大楼广场照映得灯火通明。排队的人群已经延展到了门外的几十米处。冬日的严寒让这些排队者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并不能阻挡他们进入这个纽约第五大道最知名商店的热情。

这正是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愿意看到的现象。这家全球最创新的公司,自从2001年开始,在为消费者提供一流产品体验的同时,也试图用这种零售体验的形式,贴近消费者。七年间,苹果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开设了205家零售店,全球有2.75亿人次到零售店把玩或者购买各类产品。今年夏天,中国的“苹果迷”们也将在北京体验这样的零售店,和苹果的产品一样,苹果零售店提供的“体验”被成功证明是可以赚钱的。根据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目前苹果有20%左右的销售收入来自于零售店,而且其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53%。

根据金融分析师的数据,苹果零售店现在每平方英尺的年销售额是4032美元。比较一下,珠宝店蒂芙尼的这个数字是2666美元,消费电子零售巨头百思买是971美元,高档服装百货店NeimanMarcus是611美元,特色折扣连锁超市Target是300美元。2007年3月,苹果零售店甚至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零售商店。

事实上,诺基亚、三星、索尼等消费电子大厂,都在全球主要城市设有自己的产品“体验店”。他们在那里也销售产品,但主要以展示为主,这些所谓的“旗舰店”,并不指望能为公司挣来多少销售额。而苹果的205家自营门店,在2007财年里却获得了41亿美元收入,利润率达14%,这在零售业简直是个奇迹般的数字。

将店开在商业中心区

1997年,乔布斯二次回归苹果公司后,通过iMac等创新的电脑产品重新振作了苹果的士气,但销售额并没有太大提升。很大一个原因是,苹果通过“授权零售商”来负责向顾客和大客户销售电脑。这些授权零售商尽管为数众多,但各自为战,对苹果电脑的摆放和宣传各不相同,而且配备的销售人员技能也参差不齐,鲜有顾客会受吸引而慷慨解囊。而在大众市场上,苹果通过西尔斯百货和电脑美国这两大零售连锁店来销售,由于根本得不到很好的展示空间。那些满商场乱窜的店员也不可能对各种技术细节解释清楚,销售业绩很难有所突破。这对于在产品美学上有极端倾向的乔布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愤怒和懊恼的乔布斯,在1998年终结了苹果与西尔斯百货和百思买的合同,开始采用与其他电脑电子零售店完全相悖的方式来玩零售游戏——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的主要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哪里热闹苹果店就开在哪里。高档时尚的购物中心也有苹果店的身影。乔布斯很清楚,对于大家并不了解的苹果产品,你不能指望消费者会跑大老远或者钻头觅缝地去购买。

除此之外,苹果店还配备了大量的服务人员。传统意义上,他们叫店员,他们的收入应该和该店的销售额挂钩。伹在苹果,完全不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苹果店里,有一大半的店员是跟销售无关的,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教你怎么用苹果电脑,告诉你苹果的产品怎么好,他们甚至不在乎你在这个店里泡了多少小时但什么都不买。“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呆上一整天。”苹果公司的海外零售市场总监史蒂文·凯诺对《环球企业家》说。“我们最大的诀窍是,这里是能集合购买、维修和服务体验的地方。只要用户一想到任何和苹果有相关的地方,都会想到要来这里,”史蒂文·凯诺说。

让你一次体验个够

2000年,当乔布斯从Target挖来朗·约翰森时,便立时让这位新零售业领导者感受到了他对开店的严肃态度。“乔布斯从骨子里觉得苹果就应该做零售。”约翰森说。而在约翰森加入苹果之前一年,乔布斯也已经将服装业新军Gap的总裁米勒德·德雷克斯勒引入了苹果董事会。

以旧金山的零售店为例。这里的第一层是体验区,从iPhone、各类iPod、Apple TV到MacBook、Mac机,用户可以任意试用——你可以用iPhone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也可以用iPodTouch浏览环球企业家网站,甚至可以用Apple TV看完一部你喜欢的好莱坞电影。

第二层看起来更像是个苹果精心经营的社区。右边一侧是被称之为“Genius Bar”的客户服务区。25个苹果员工和顾客在一个酒吧式的长条桌两旁一字排开,为顾客解答各类问题或者进行产品维修。在他们身后屏幕上,滚动的是顾客的预约号。一旦轮到,就可以上前和苹果员工进行沟通。而这些预约,顾客可以在家中通过登陆苹果的网站完成,也可以当场就在一层体验区的MacBook上完成。

在“Genius Bar”的对面,则是苹果零售店和其他公司零售店区别最大的地方。这里有被苹果称之为“One-to-One”的服务项目,任何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电话预约,来到这里和苹果员工进行各种关于苹果产品的专业训练。这个“One-to-One”的服务项目,实际也成为零售店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2007年,有100万人次接受了这样的专业培训。

不过在史蒂文,凯诺看来,最值得他自豪的还不止这些,还有苹果对员工的重视,旧金山零售店的200多名员工,全部是正式员工,而非临时聘用。这一点,实际上任何从第一步踏入零售店的顾客就已经体会到了。在零售店的橱窗内,摆放的不是最时髦的苹果产品,而是真人大小的员工照片,他们看起来年轻,充满活力,“这是其他任何公司都没有的举动”史蒂文·凯诺说。

商品往往是企业主理想与意志的实践,以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作为logo的苹果公司,三十年来均以一句“THINK DIFFIENT”(不同凡响)作为其品牌核心概念。时过境迁,许多产品与技术的更新交替,带来各行业的此消彼长,但在苹果CEO乔布斯这一灵魂人物的带领下,苹果以充满创意与激情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别人难以复制的大道。正像苹果计算机在美国推出的一支六十秒广告中所说的:“这里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与社会不同调,在方圆规矩中不协调,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是规则的破坏者。你可以引述他们的观点,或是不同意他的见解,以他们为荣,或是鄙视他们。唯一无法忽视的事就是忽略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使得人类进步。当时有人视他们为疯子,现在被视为天才,因为不同凡想,才能改变世界,就像你选择了苹果计算机。”有新的创意与想法还不足以推动人类的进步,唯有在此基础上凭借个人毅力与能力积极推动这些创意与想法变成现实,才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

上一篇:中俄文化的差异下一篇:沸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