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的差异

2024-10-21

中俄文化的差异(共8篇)

中俄文化的差异 篇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俄罗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邻国,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在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1.国家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国土面积69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其主要国土位于亚洲,但它在历史上就一直认为是个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的显著代表。政体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8月24 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9个联邦主体构成。2宗教意识

中国虽然庙宇众多,但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宗教灭绝运动,国民中虔诚信徒的比重并不高。中国的宗教不参与政治,这在宗教意识甚重的欧洲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的宗教往往宣扬向善和普世救人,所以没有强烈的排他性或扩张意识。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俄罗斯信教的人增加,宗教,特别是东正教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宗教参与政治的趋势逐渐明晰,新下水的军舰、新落成的楼房往往要举行祝圣典礼,总统就职典礼的贵宾中必有东正教大牧首和其他主要宗教领袖,这些人已经成为本国政治精英的一部分。用东正教凝聚人心、扩展俄罗斯价值观和文化影响、促进国家复兴的意图越来越强烈。3.人际交往

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而中国人则是传统、内敛、含蓄、谦恭的。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这和中国的风俗是相同的。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则基本上没有亲吻这种热情豪放的礼节。

4.言谈举止

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能用左手抽考卷。因为俄罗斯人认为每个人身边都有两个神,凶神在左善神在右,所以很忌讳伸左手去握手问好。中国人在握手问好时也用右手,但没有俄罗斯那么严格的禁忌。5.思维方式

中俄两国国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一触及中俄双边合作,往往喜欢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指导两国在各领域的具体行动。俄罗斯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在涉及两国合作的具体问题上,喜欢从本国实际利益出发,“就事论事”,而不习惯于套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5.年龄的文化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

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6.个人意识

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随和,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从积极意义上,像孟子所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但中国人往往从消极意义上从众,“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俄罗斯民众虽然强调集体主义,讲究“跟大家一样”,但总体上说,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论是消费观念还是治国理念都如此。这个国家容易产生思想家,但不容易出实干家。

7数字中文化意义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饮食文化:铺张与简约

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别极大。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系众多。食材种类极为丰富,毒蛇王八果子狸,无所不吃。是鲍翅宴,还是参肚席,讲究“上档次”。俄罗斯讲究实在,但求营养和可口,不论是煮土豆,还是生黄瓜,都可以上国宴。

中国人请客讲气派,俄罗斯人以家宴为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吃饭、聊天、喝酒、品茶、尝甜点,亲切而不狎昵,典雅而不冷清。

中国人膳食复杂,仅表示烹饪的动词就有上百个;俄罗斯人做饭简单,烤、煎、炸、煮,烹饪手法不出这几种。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让我们期待中俄关系能打开一个新的篇章,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取得共同进步和繁荣!

中俄文化的差异 篇2

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国家, 地跨欧亚两大洲, 它的文化具有西方与东方混融的色彩。源于拜占庭的精神和艺术, 以及源于蒙古征服者的社会结构和制度, 构成了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两大基本要素。俄罗斯人性格豪放、开朗, 喜欢谈笑, 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俄罗斯人很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礼节, 他们有着许多自己独特的交际习惯。对于从事对俄交往的人来讲, 我们要了解中国与俄罗斯人的文化的差异, 否则同俄罗斯人交往时就有可能失礼, 甚至闹出笑话。

一、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 在礼貌与谦虚方面有明显的体现。中国文化中的礼貌指的是谦逊、尊重、文雅、态度热情。礼貌标准通常指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称呼恰当、语言文雅、力求双方达到和谐一致, 尽量在交际中达到双方的愉悦。而俄罗斯人重视个人价值, 鼓励个性, 提高自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念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 如果把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直接带入俄语会话中, 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 但是会影响交际的效果。比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称赞夸奖时, 大多数情况下先谦虚一下, 习惯用“不行, 不行, 还差得远呢”, “哪里, 和您比差远了”等一类的谦词来回答。这种词语和交际方式会让俄罗斯人感到莫名奇妙, 无法理解。

从称呼上也能看出中俄两国人民的文化差异。比如, 在对人的称呼上,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对称呼极其讲究, 对长辈或年长者称呼“您老”、“老伯”、“老师傅”、“老先生”等, 用以表现对他的尊敬。因为在中国“老”字是备受推崇的。“老”在汉语中意味着成熟、经验和智慧。所以人们尊师为“老”, 足以见得对“老”字的重视程度。

而在俄罗斯, 家庭中晚辈对长辈向来直呼其名, 是亲密的表现, 这在中国人是无法想象的, 会认为是很不礼貌, 甚至是大逆不道的。俄罗斯的姓名由三个部分构成, 依次是名、父称、姓。俄罗斯人在交际中,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对象会使用不同的称呼。在正式场合、公文中要写全称, 而非正式的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就可以。如果表示礼貌和亲近的关系时, 用名和父称。日常生活中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呼名字。在进行严肃的谈话或者隆重正式的场合时, 称呼大名, 而平时为了表达亲近使用小名或爱称。对女性的称呼也很特别, 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 表示尊重。俄罗斯人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 通常都是在比较正式场合使用。俄罗斯人养成了注重礼貌的良好习惯。“你好”、“早安”、“日安”或“晚安”随时随地总能听到。言谈中“对不起”、“请”、“谢谢”时常“挂在嘴边”, 即使是亲戚朋友之间也不例外。

俄罗斯人不大喜欢别人称呼他“老”, 不像我们中国人喜欢用“老”字来称呼人家。在俄罗斯, 如果当面称呼人家старуха (老太婆) , старик (老头) , 那是很不礼貌的事情, 对人极不尊重的。只有在好朋友之间, 有时为了开玩笑, 称呼старик是可以的, 这里仅仅作为戏谑的称呼, 调侃的意味更浓一些。

另外, 俄罗斯人也不喜欢承认自己老。在俄罗斯, 根据各年龄段的不同, 对女性的称呼有三种, 一种是девочка (小女孩) , 一种是девушка (少女) , 最后一种是молодаяженщина (年轻的妇女) , 他们习惯在женщина加上молодая, 俄罗斯人喜欢别人说她年轻, 在中国人心目中智慧和经验的象征的“老”字, 在俄罗斯并不受欢迎。

其实, 我们从习惯称呼中就能看出中俄两国之间人们对于身份地位认识的差异性。在中国很看重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对外贸易交往中, 中国人习惯在称呼别人时加上这个人的头衔或官职, 以显示出对他的尊重。而在俄罗斯等许多国家, 称呼时一般是不看重官职的, 不管其职位高低, 是否有头衔, 基本上都用“先生”、“女士”来称呼。这种没有区别千篇一律的称呼在我们的领导眼里会觉得似乎对其有些不尊敬。随着同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 我们的一些企业负责人, 也日渐习惯用“先生”、“女士”的称呼了, 但从骨子里还是很对抗的。

俄罗斯人在礼仪上和我们有太多的差异, 他们做客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我们中国想去谁家做客, 有时经常不预约, 走亲访友就更随意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啥时候有时间我去你家”、“随便什么时候都行”。这个对话要是放在俄罗斯, 在他们人看来, 只会当做是出于礼貌的应酬话, 不会真的在家里等待客人的到来,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把这种会话当真。因为在俄罗斯人的做客习惯中, 到他人家里做客, 拜访他人一定要预约一个具体的时间, 冒昧的去拜访, 是很不礼貌的, 预定好时间, 方便女主人做好准备, 也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作为中国人, 如果在俄罗斯不能随意说:“我周末去你家看望你。”这样的话整个周末主人就都会在家里等着你, 否则就被认为是为不礼貌, 有意怠慢客人之嫌。

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潜移默化, 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所差异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俄罗斯的思维模式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概括地讲, 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是非连续的, 离散型的, 比较注重分析原则。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连续的, 集结型的, 更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 综合思维比较突出。从我们中国人的对俄贸易中, 不难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和综合思维, 往往比较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和俄罗斯企业贸易交往中, 考虑比较多, 能够顾全大局, 能够从大方向上着手, 从总体上权衡利弊。例如, 在谈一项具体项目合作时, 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合作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 然后才考虑到具体细节, 具体条款。当然这是从普遍现象来看, 也有个例, 另当除外。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分析性思维方式, 和我们正好相反, 即他们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 习惯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 习惯从小到大, 从具体到宏观。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表现的很明显, 往往比较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 有时就为了一个措辞也要推敲, 而往往容易忽视一个总的原则。

中俄双方在贸易交往中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冲突, 上升为文化层面, 可以理解为是重“义”还是重“利”的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 强调君子应“重义轻利”。这种教育普及之广, 即使在改革开放后, 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 我们仍然认为“感情投资”是良好开端的开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生意成功的关键。中国人总是愿意与对方交朋友, 可以说期待与合作伙伴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表现在商业谈判中, 中国人总是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 有时会考虑不撕破脸甚至会放弃一些小利而顾全大局。俄罗斯文化的积淀与商品经济息息相关, 在俄罗斯商人眼里言利是正常的, 人们都可以接受。人们在商业交易活动以“契约”为准, 一是一二是二, 契约的意识比较强, 也可以说法律意识非常强, 所以给我们的感觉是很不讲人情。在俄罗斯人眼里, 人情归人情, 生意是生意, 合作是否愉快要看实践, 合作不成就拜拜, 一开始也没做一定要长期合作的打算。

当然也不是说俄罗斯人就不注重人际关系, 他们注重关系的含义可能与其他同样重视关系的国家有一些不同, 俄罗斯人性格豪放、开朗, 比较注重直来直去的语言交流。所以谈判时习惯使用较为直接的语言, 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这一点与许多重视关系的国家不同, 有些国家的人们习惯于使用一些间接的, 委婉的、内涵的语言去表达一种意识。

三、俄汉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俄罗斯人讲话表情丰富, 就拿身势语用语来说, 就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知道语言有两个组成部分, 即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语言就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民族特点。因此, 身势语作为无声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俄语身势语, 当然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我们汉语身势语与俄罗斯相比, 由于两国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特点不同。使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就拿打手势来说, 就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想让谁过来, 在俄罗斯的俄语身势语是右手掌心向上, 伸出食指频频向自己招动, 或自然弯向掌心, 其余四指或握拳, 并且经常伴有:“Идисюда!”的话语, 而中国人招呼人过来的传统手势则是一只手向前伸, 掌心向下, 由上向下地向着被召唤人招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就任时, 他在宣誓就职仪式上, 把右手放在胸前, 按住心脏部位, 表示的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俄罗斯人打手势一般只用一只手 (一般为右手) , 且动作幅度很小, 俄罗斯人在路上打出租车, 就是把右手向侧面一伸, 手攥成拳头大拇指向上。而我们是直接伸出右手随意笔划即可。俄罗斯人用手指弹脖子, 表示“邀请喝酒”、“想喝酒”、“醉了”这个手势来源于俄罗斯的饮酒传统, 代表着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流行“喝醉酒”的成语。这个手势是由军官圈子中一个“口齿伶俐、幽默风趣”的拉耶夫斯基上校发明的。有趣的是,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1914年颁布“禁酒法令”的时候, 这个手势对投机商人来说代表含酒精饮料。而我们要想喝酒了, 可以直接把手攥成空拳头指向嘴边。如果食指指向太阳穴并画圈则表示“疯了”、“傻了”、“缺心眼”。俄罗斯人用食指横在喉结处划线, 表示吃得极饱, 不能再吃了。而我们这样做表示要自杀或者给与惩罚。我们要表达吃饱了, 通常是用手拍肚子 (胃部) 。在俄罗斯, 我们如果看到有人将两个小手指勾在一起, 表示他们要建立“友谊”或者“联盟”。这个手势我们国内小孩子之间经常玩, 有时年轻人发誓约定某事时, 也以小指相勾, 并且来回拉动几下, 常伴随言语:“拉勾上吊, 一百年不许变!”可见, 同一个手势表达意思完全不一样。

俄罗斯人习惯于用头或者下巴指向某人、某物、某个方向, 而中国人认为这是不礼貌、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样, 俄罗斯人会认为中国人用一个手指尤其是食指指人是不礼貌的, 中国人表示礼貌和尊敬习惯于用双手接受奖品和礼物, 而在俄罗斯这种身势姿态并不多见。我们年轻人一般都喜欢吹口哨, 这一点俄罗斯人也不例外,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去俄罗斯人家里做客时, 绝对不能在屋里吹口哨, 他们认为这样会把自家的财富吹走。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尔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证明, 人表达感情时55%是通过无声的身势语来完成的, 俄罗斯历史悠久, 文化博大精深, 身体语言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向俄罗斯人心灵的一把钥匙, 了解俄汉身势语的差异, 研究俄汉身势语的异同, 能够避免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的冲突和误解。

参考文献

[1]吴克礼, 王仰正, 赵爱国, 周民权.俄罗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2]白晓光.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 2012 (5) .

[3]王庆.中俄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初探[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

[4]周力.俄罗斯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外交[J].俄罗斯研究, 2010 (4) .

[5]杨华.俄罗斯文化中东方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表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中俄文化差异分析 篇3

关键词:文化模式;国民性;民族精神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毗邻的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具有地缘优势、人文优势、经济互补优势。阐释中俄两国文化的异同,寻求发展契机,有利于促进中俄文化的发展,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的起源和属性

1中国文化起源和属性

中国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与近代西域文化,还有周边文化的少量结合。历经数千年的抉择、砥砺和发展,自晋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支柱,诸子百家学说并行不悖的思想建构与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轴心。鸦片战争之前,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性和文明的自创性,中国文化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刷与动摇。而随着现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要求,与全球文化贯通,并取它国之精华,排它国之糟粕,已成为中国富国强兵、富民强体的必选之路。

2俄罗斯文化的根源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结合处,地理位置相对开阔,近邻文化比较发达,与外界交往甚密。它的文化正是在周边多种文化的撞击和渗透下逐步形成的,并无根深蒂固的本土化,因而属于典型的嫁接文化或边缘文化。历史上,俄罗斯既受到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也曾沐浴了东方文化的洗礼,因此形成了东西方文化集于一身的东西合璧的文化。

二、文化的自我意识和演进方式不同

1中国从发展、成败中完善自身

历史上中国文化在其所触及的地域内曾远播万国,周边国家无一能与其披靡,由此促成了中国文化极强的自尊与自大的意识,充满豪情,居功自傲于世界之林。与这种自我意识相辉映的是敬古制、崇经典的发展方式。“儒生言必称先贤”,“四书五经、考据学、训诂学成为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心相隅、目不窥园的学问”。不仅学术如此,政治、伦理、民俗亦是如此。姜子牙周易问卜,一举灭商阀纣正是这种情形的反映。中国历来并不十分看重外域文化,直到近代惨败于西方,这时才开始用一种复杂的眼光去审视外部的大千世界。

2俄罗斯不断借用与创新文化

俄罗斯文化有史以来,就充塞着自卑感和孤独感。尽管它的大体皆来自于东西方的融合,但东西方却均将其视为“它山之石”而大加排斥与鞭挞。“它在东方被视为西方的‘发言代表’;而在西方,它则被视为东方‘形象代言人’。它被抛到世界诸多文明的边缘,远离自身的文明与独树一帜,以自然方式积累起的国家的精神资本,远离那些在许多世纪里灼灼耀眼的文明与昌盛”。俄罗斯文化的这种“两不”属性,既使它感到羞愧,同时也鞭策它努力创造出一种凌越东西方文化的独立文化。但是,它是通过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才得以实现的。俄罗斯十分重视从外部文化中吸取养分,而对自身曾经的辉煌与欣赏只作为积累,因而俄罗斯缺少纵向的历史感。这种演进方式往往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文化断裂和跳跃式发展。所以,可以说它是一种完全以借用和模仿为基础的文化。

三、文化的世俗程度不同

1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地位

有史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基础雄厚的国家,其文化属于典型的地域文化,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得和遵循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宗教,有从外部传人中国的外来宗教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论那种宗教对中国的发展与进步,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中影响最大和最持久的当属印度佛教。由于佛教通过心性修持以求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思想脉络与儒、道两家的理论机理基本吻合,因而自汉代传入中国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所以,宗教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有的支配性的地位。

2俄罗斯民族的信仰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普遍的虔信宗教的民族,“在他们那里,一切都带有宗教的性质与色彩”。自公元988年起,东正教成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其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优越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文化。这种文化宗教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理性、好幻想、神秘主义、追求真理的精神特点,也培育了它以上帝选民自居、以拯救人类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俄罗斯人并不是完人,俄罗斯的精神是一种趋于向善的精神,俄罗斯负有的使命根植于其特殊的精神。俄罗斯的宗教观念亦根深蒂固。

四、文化的结构及表现形式不同

1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中国兼容并进的思想

中国文化极具包容性,对外来文化来者不拒,各种文化均能在中国生存与发展,万物并育不害、并行不悖。因而,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多维结构。而且,中国文化强调中庸、圆融与和谐,主张无为和兼容并蓄,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于偏。中国历史上的每次变革,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经历了长期、谨慎和缓慢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2文化结构贯穿俄罗斯思维模式

如同俄罗斯冷热分明的气候一样,俄罗斯文化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相对性,属于典型的阴阳组合。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其中奇异地融合在一起,相互碰撞与相互角力,相互作用与相互借重。俄罗斯民族是两极化了的民族,它是矛盾的结合。它的各个方面均有着“莫名其妙的相对性,可以确立若干个正题和反题,而每个人都能在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足够的事实,以证明自己信仰的神圣与观念的正确”。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它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往返跳跃,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顺势选左,或者顺势选右,而且每次选择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这种选择令终点与起点已无实质的区别。极少过渡与中和,甚至不需要酝酿。

五、文化变革的性质和方式不同

1中国:本色不变兼容渐进的发展模式

任何文化都是在不断变革中得以发展的,但中俄两国的文化变革却完全不同。迄今为止,中国文化一直以“中学”为主体,无论经过怎样的改革与革命,“中学”始终在中国大文化平台中居于主导地位。尽管在某些制度设计和规则制定上中国越来越多地引进了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某些方面越来越像西方国家模仿,但“西学”主要属于知识层面的东西,它无力撼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而且,任何外来文化传到中国后都要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洋为中用。因而此“西学”已非彼“西学”。这正是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博采众长而本色不易、渐进发展而非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

2俄罗斯:激进的思维无修饰的选择

俄罗斯文化的阴阳两极性决定了它的无根基性、无本体性,因而对东西方两种文化均采取了知识性的态度:在

遇到西方文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掉头向东方文化求解,而在东方文化中难以实现的目标则依靠西方文化來变通,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依循西方文化,与东方国家交往时则运用东方文化;用使自己亚洲化的方法克制亚洲,用使自己欧洲化的方法制胜欧洲。而且,每一次文化转变都像一场押注,其手段之激,方式之烈,后果之难以预料,实属罕见。例如:苏联解体后的自由派先锋波波夫、盖达尔以及叶利钦的首席谋士布尔布利斯就曾建议“用最资本主义的方法改造俄罗斯”,而“无需任何民族性的掩饰”。

六、家和国的观念不同

1家族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家庭和家族的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百善孝为先”,孝道利家是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恪守的道德准则。对个人来讲,家族即他的世界,家族在则世界在,家族若瓦解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一般来讲,中国人对家的关心超过了对国的关心,在面临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选择时,中国人往往首选前者,再选后者。当然也有例外,毕竟中国有很多舍生取义的大贤、大可。所以我们暂且不能一概而论。

2民族主义在俄罗斯占据主导地位

在俄罗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家庭和家族意识并不强烈,更无中国人视为孝道之首的传宗接代、延续血脉的想法。在民族主义和家族主义比较的意义上,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具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国家。是民族主义自大自狂、甚嚣尘上的国家,是把一切都民族化了的国家。家族观念比国家观念对人类的危害要小得多,因为国家观念容易导致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为国尽忠的最好方法就是杀人;而孝道利家的最好方法则是安居乐业、老守田园,采菊东篱下,安得其所的人性化、私性化的理念。但这种意识也是造成对国事麻木不仁、对公事弥饷玩公、听之任之的温床意识。

七、中俄文化的相同与相似之处

中俄两国文化不仅存在上述诸多差异,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权力崇拜和权威政治就是两国政治文化的共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皇权的无限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所谓君王“贵为天子”,“受命于天”而“独制四海之内”。同时,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等级尊卑,所谓天地君亲师,尊崇有序、长幼有先,认为不同阶层的人应各安其位,各守其礼,不乱纲常。这样,社会才能实现秩序安定、臻于大同。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中国入世世代代对政治的最高期盼是圣君和明主。同样,君主制也是近代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法律的和文化生活方式在民众意识中的惟一支柱”,“他们渴望领袖的神明英武”。俄罗斯人的思维是倾向于天堂与自由的世界观的,只有这种观念在他们那里才能够有所成就。历史经验表明,俄罗斯曾经历过的大灾难皆起因于其内部腐败与领导者的昏庸,而其最辉煌的时期皆是极权者顺天应人、爱民如子的时期。这种历史经验就决定了俄罗斯人对民族文化的看法。

中俄文化的异同实际上反映了两国地理特征、气候条件、人口状况、经济生活、战略目标、艺术发展、教育发展、建筑、人文、历史、周边环境以及哲学思想等等多方面的异同,对于我们考察二者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发展进程极有意义。对于推动中俄文化交流走向经常化和规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因差异而美丽,人文景观因差异而丰富。文化差异不会成为中俄关系的障碍,而将成为促进友好交流的契机。而中俄两国文化的相同之处,也必将会成为两国携手合作的交叉点与良好契机,并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书,比较文化语境中的中俄关系[J],外交评论,2008,(4)

[2]刘井山,全球化语境与中俄文化比较[J],学术界,2003,(5)

[3]李胜,新时期中俄文化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中俄文化的差异 篇4

组长:林 *

组员:郑**

李** 陈** 周** 谢 *

中俄会计制度的差异

会计制度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的,用来指导和约束会计具体工作的一种会计规范。会计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合约,开始于80年代的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一次以资本市场和国际惯例为导向,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强制性、渐进式制度变迁。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与其他制度安排的重要区别是:它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加工的技术标准,来减少会计信息使用者搜集、鉴证、利用会计信息的交易成本,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实现制度所具有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功能。

中国与俄罗斯会计制度的管理体制比较接近,会计改革进程也比较接近,都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共性要求,在对会计改革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举足轻重,两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多是在国家政治力量的干预下实现的。但由于两国政治制度、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特征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中俄两国在会计制度上依旧具有较大的差异。

一、两国会计制度在结构上的不同

(一)我国会计制度结构分为五个层次

分别是国家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国家行政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地方行政规章。

(二)俄罗斯会计制度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是是法律(由议会、政府或总统颁布)、法规(由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颁布)、方法性规定(如会计准则以外的规则和一些方法性的建议)、组织性规定(类似于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

二、两国会计立法宗旨的不同

(一)我国的会计立法宗旨

规范会计行为,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俄罗斯的会计立法宗旨

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实施控制功能所需要的信息,防范经营风险,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企业财务的稳定性。

俄罗斯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财务的稳定性放到了同一个层面,更强调发挥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功能和风险防范功能,而我国会计法中则强调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但没有提及企业财务的稳定性。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局动荡,卢布汇率直线下跌,“休克”疗法的实施将很多国企改为私有化,企业经营受到直接和严重的影响。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环境中,企业为保持正常经营,自然需要通过增强财务稳定性来抗衡风险。因此,俄罗斯在制定会计法规时将增强企业稳定性作为首要因素予以考虑是顺理成章的。相形之下,我国政通人和,经济增势迅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以健全、完善。与此同时,财务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各方关系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会计造假问题却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在制定会计法规时,我国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问题,这与俄罗斯方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三、两国会计制度特征的不同

(一)中国的会计制度特征

1.政府是制度供给主体。我国坚持以政府为主体供给会计准则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制度遗产。制度的制定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制度供给主体角色一直由政府充当。特别是会计制度,无论是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还是行业性、地区性的会计制度都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制度制定程序本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已经为社会所接受,况且这一制度安排已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2)政府作为会计准则的供给主体。由于政府代表国家,因此,政府制定会计准则比民间职业团体更具有权威性。此外,由于政府制定会计准则可以减少制定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缩短制定过程和实施推广过程,从而具有更好的时效性,而这种时效性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分迅速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3)经济利益。在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也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重要原因。同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会计制度涉及到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而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国家是企业的最大利益者,保证国家利益不能不说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原因。2.制度实施具有强制性。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的优点在于,能利用政府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但政府的有限理性、集团间利益冲突和知识准备不足等则可能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例如,会计制度的强制运作,可能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可能不按制度行事,这便会降低制度效率。近年来,一些企业不按会计制度特别是不按具体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便是企业管理当局抵制新会计制度,导致制度效率降低的例证。3.制度变迁过程是渐进的。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变迁基本上属于一种渐进式的方式,即一些新的制度安排是由先前旧的制度边缘衍生出来的,通过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来蚕食旧制度的空间,然后平稳的达到整个会计改革的目标。4.资本市场和国际惯例具有导向作用。与国际惯例接轨,是这次会计制度变迁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次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导向。资本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提高其一致性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进而为合理配置资本、降低市场风险和筹资成本提供信息支持。从我国已颁布的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看,均具有与国际会计惯例较高的协调性。

(二)俄罗斯的会计制度特征

1.会计改革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经历了一个由政局动荡到社会安定、由经济衰退到经济复苏、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国有经济到私有经济的发展过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俄罗斯会计改革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由于俄罗斯政治体制的集权性、经济的发展性、文化的两重性,俄罗斯会计仍是变革中的会计,其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是比较低的。俄罗斯会计改革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政府机构制定、发布,一些大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也是靠政府扶持而建立。2.制度实施具有强制性。与中国进行同样的强制政策,使俄罗斯的会计改革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参照国际会计、审计准则,俄罗斯很快就建立起了会计规范体系。但这种强制作用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制定程序缺乏公开性、透明度,未能充分听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至制定出来的具体准则、法规只能强制实施。但具体实施时,技术上又碰到许多困难,导致会计改革出现反复。这也是俄罗斯会计、审计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3.会计体系建立时间较短,俄罗斯在短短的十多难时间内就完成了会计制度的改革,其准则的国际化又操之过急。因此其会计准则并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与国际完全接轨。过于急切的完善会计制度,反倒显现出其诸多的弊端,从总体上看,俄罗斯目前的会计准则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情形有些相似。4.与国际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引用3的制度特点可知,俄罗斯的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俄罗斯会计准则中大约只有百分之五十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总的来说,其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特点:(1)俄罗斯尚未采用关于减值、金融工具、通货膨胀的准则;(2)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资产虚高;(3)公司在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方面已经做得非常不错,基本上能够提供投资者所希望获得的信息,但所披露的信息质量依然不高;(4)个别准则的制定并不完全适合俄罗斯企业的具体情况,还不能完全把握国际化进程;(5)俄罗斯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不及发达国家的会计人员,更很少运用公允价值。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篇5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贸易构成威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也日益加重,不愿与中国分享最高端的军事科技。两国科技合作在未来面临挑战。

苏联时代,俄罗斯文艺对中国影响巨大,苏联电影、小说、音乐、舞蹈、美术等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并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国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式微。近年来,虽然有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但也面临着文化交流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两国文化活动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的支撑,也没有实现对对方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个社会层面,民众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显示出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

从地域上看,中俄文化交流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文化交流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交流程度有限。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地缘有关,也与历史文化因素有关,这些要素在其他地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

中俄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中俄文化的差异 篇6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世界文化大国,两国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文化曾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新世纪以来,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迅速“升温”,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双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俄两国互办“文化年”,既展现了彼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增强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中国将再次掀起俄罗斯“俄语热”,俄罗斯也将掀起中国 “汉语热”。

2009年7月6日,中国“俄语年”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在吉林俄语学院正式启动。历时两周,每一天都是在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帮助和协调中进行。我带的队共有十四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他们来自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东方学院和新西伯利亚。还记得他们的到来是在晚上九点,这一天里心中总是坎特不安,难以平静下来。在想,见到他们是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做。当李文娟处长让我换一件与其他人不同的服装,来显示出我是老师,给他们一个深印象。立刻我就感觉到今天我是主角,真的是热血沸腾。自我介绍,安排房间,通知第二天计划,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一切都还顺利。

在两周的时间了,我们总是忙碌的,但我们也是快乐的。每天都有不同的难题,而每一个难题都得到我们很好的解决。学院的每个部门,每个人之间从不分你我,协调安排计划,完成任务。我认为我们所有志愿者老师和领导团结在一起共度难关的精神是不可否认的。

百名俄罗斯大学生和中国的志愿者在长春参观了长春电影世纪城、伪皇宫、东北沦陷展、自然博物馆、国际雕塑展、国际汽车博览会以及参观了吉林北华大学校容校貌,游览了吉林市的美丽风光;学院资深老教授向俄罗斯学生讲授了中国国情、中国书法等学习内容,体育教师每天清晨组织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等。中华民族博大精湛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吸引着俄罗斯的学生,我们中国大学生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异国风情文化的强大魅力。

在和留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既是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谈论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及日常生活。他们也对在中国的生活做了有趣的描述,例如中国的交通,中国的饮食,中国人的善良和热情好客。在轻松的气氛中,我们也了解了很多不同的异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渗透是多种多样的。,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决策的约束较少,较为自由,而中国学生做决定往往考虑更多的因素,反而更加不容易作出最明智的决定。再者西方的理想主义文化熏陶着许多人,而这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却比较缺乏。当然,其实很多事情,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只是多少之分,比如所有地方都有很开明和很闭塞的人,很势利或是很有理想的人,只是多少的区别。文化除了共性,细小的差异却非常的有意思。

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深入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差异,更是为日后出国教学,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奠定了基础。

两周的时间很快结束了,闭幕式上,志愿者老师与俄罗斯学生们共唱一支歌,共跳一曲舞。相互拥抱,鼓励,祝贺,久久不能分开。

新年贺词传递中俄领导人言语差异 篇7

关键词:习近平,普京,新年贺词,对比

一、引言

新年贺词是指每一个人在新春佳节时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予以美好的祝福。每到新年之际大家都要彼此的祝福一下,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而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会梳理过去一年的大事,抒发对未来新一年伟大的政治抱负,是老百姓的定心丸,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施政纲领。文本在中俄大国领导人新年贺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习、普两位领导人的言语修辞,措辞及讲话风格,进一步浅谈中俄文化国情差异。

二、比较并分析习近平和普京的新年贺词

新年贺词极大程度上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黎民百姓新一年的祝福,大大拉近了政府与人民间的距离,直击人心。其撰写也需立足当下,走进大众人家,言简意赅,温暖而有力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加快了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人文基础上加快社会进步。作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两位大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普京的新年贺词体现在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1.修辞手段

新年贺词中,一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会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贴切的传达思想情感。

在历届新年贺词中,“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人民”的重复和呼语,单句成段,语言铿锵有力,深切热忱的表达了习近平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前提,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定不辱使命。文章中突出的特点便是大量比喻、谚语和成语的使用,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比喻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彰显其对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宇宙浩瀚,星汉灿烂”“宏图伟业”“宏伟蓝图”等词语抒发内心的大国之志,阐明肩上的重任。

在普京的新年贺词中不乏大量的成功排比句式,“какважно,чтобывсёунихбылохорошо,чтобывсеонибылиздоровы,чтобыродителибылисогретызаботойи……”增强语言气势,节奏感明显,语句一气呵成,表达效果强烈,把论点阐述的更加严密、透彻,强调内容并加重对“дорогиедрузья”的关切之情。同义词重复以及呼语贯穿于整篇新年贺词中,“впраздники”“поздравитьспраздником”“уважаемыегражданеРоссии!”“дорогиедрузья!”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呼吁更是发挥了其社会反应功能,缩小了普京与民众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双方关系,使话语听上去更加亲切,感情渲染力十足。

2.言语措辞

较好的言语措辞是一个人的财富,沟通感情最直接、最简洁的途径就是措辞,出色的措辞能够轻松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与他人融洽相处。

习近平的历届新年贺词均颇具中国人民性格色彩,质朴可亲,真切感十足,既鼓舞人心,又耐人寻味。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更是接地气的引用大量网络接地气词语,如“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的使用。一句“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来对各个阶层干部工作表示认可,“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道出主席心声,引发强烈共鸣,点燃了百姓的进取之心。“人民”“和平”“正义”“发展”“改革”词汇的高频使用,“人民”一词更是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出现了16次之多,足以体现出中国人民在习近平心目中的分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裁军30万”“一带一路取得实质进展”“化干戈为玉帛”等具体事件,体现了习近平一贯坚定的务实作风,彰显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气质与风范!

2015年,被凭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普京—措辞风格犀利是其主要特点之一,硬汉气质,不畏强权,时刻展示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强意志和决心。“борьбастерроризмом”“обеспечение”“объединить”“необходимо”“вызовы”词语的高频使用,突出了其政治纲领,誓言打击恐怖分子,改善俄罗斯社会环境。必须团结一心,迎接挑战,维护国家和平安定,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硬汉也有柔情一面,2014年主语“мы”的出现居然高达26次,15年略有下降———18次,普京时时刻刻与民众站在一起,称其为亲爱的朋友。“дорогиедрузья”“лучшее”“дети”“процветание”“благополучие”是逢祝必提的词语,保证俄罗斯政府在新的一年为百姓造福,提高人民幸福生活的愿望,语气中有一种俄罗斯人的自信与自豪感。时刻关注人口问题也是重中之重:“Пустьнашидетирастутумными,деятелями”。

3.讲话风格

艾伯伦.胡巴德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演讲中,赢得观众信任的,是演说的风格,而不是演讲稿的辞句”。

似乎在中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国家领导人讲话的语速都十分缓慢,显得人比较稳重,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也不例外。通常采用唠家常的形式作为开场白,“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就要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短短的几行字放低了身份,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无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祝他们平安顺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同胞们的关心,理解,被认可的付出直击人心,倍受鼓舞。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中没有高调,也没有豪言壮志的大喊口号,眼神深邃而和蔼可亲,周围营造出安静温馨的氛围,新旧照片相互夹杂,突出了家的感觉。其思想深邃,视野开阔,心中格局大且有度,每个字表达的缓慢清晰,确保讲话的调理流畅及准确性,塑造了大国领袖风范—踏实、沉稳、有力量!他深知自己肩负安邦定国的大任,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微小的错误也是不能被自己容忍的,为国民塑造了模范标兵的形象。

普京极具西方领导人讲话的特点,强大的人格魅力,将声音、语调、神情、停顿、动作在贺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演讲风格激情四溢,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形式,语言铿锵有力,俨然一副士兵气质轩昂上战场前的视死如归。结构紧蹙,态度真诚,说理性有力度更有气势,使受话者听后心潮澎湃。2014年1月,普京的国民支持率尽是65%,随后一度飙升至90%以上都与其讲话风格密不可分。新年贺词中近一半以上的篇幅辗转在“война”“победа”“теракты”之间,足见其核心思想———爱国主义和不妥协的性格,他将成为强悍、自信的代名词,承载着俄罗斯的国魂。若干年前,布什在与普京会晤后流露出对后者的好感,他说:“我直视他的双目,能够看到他的灵魂……”是的,2014年普京不是在克里姆林宫发表新年贺词,而是在哈巴罗夫斯克,因为2013年那里经历了百年不遇的融雪型洪涝灾难,普京用他那温柔的眼神安抚了无数受灾难民的动荡之心。

三、结束语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新年贺词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体现,传达了国家领导人的新年祝福和国家政纲发展计划,给百姓打了一针定心剂。很明显,无论是习近平和蔼可亲的娓娓道来,还是硬汉普京的铿锵有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感情影响力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习近平和普京近些年来的新年祝词,旨在阐明中俄两国在国家形象和社会地位方面的文化国情差异,通过修辞、言语措辞及风格表达方式说明存在的差异,而这背后的意义或许更加深刻。千年大国文化造就了中国领导人谦虚礼貌的品质,大国强权的气势促成了普京钢刀、武器及威严解决棘手问题的行为方式。希望本文的比较,可以让更多的中俄人民了解彼此文化国情的差异,更加深刻具体地获知俄罗斯政治背景,尽可能地减少错误。

参考文献

[1]黄玫.普京演讲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演讲稿[OL].2016.

中俄饮食特点的差异 篇8

【关键词】 饮食文化 地域差异 菜品种类

众所周知中国是文明古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我收集的资料,将中国的饮食进行了浅淡的归纳。

第一:菜品种类繁多,风格也各有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各地区、物产、气候、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不同,也就形成中国饮食的许多菜系,许多风味。我国有着南米北面的习惯,我们都知道南方喜欢吃甜,北方喜欢吃咸,东部喜欢吃酸,西部喜欢吃辣。从地域来看,主要是:粤闽、巴蜀、淮扬、齐鲁。此外还有八大菜系,徽菜、浙菜、湘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川菜、鲁菜,这些口味和菜系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丰富多彩。

第二:五味俱全,季节不同也决定了菜品的不同。中国菜具有注重口味的特点,而且有“色、香、味、形具全的特点,所以中国的菜肴不仅仅是美食,还是能让你赏欣悦目的欣赏品。中国的饮食还有这一年四季的特点,按季节而选择食物而吃。从古到今,我国有着按季节的变化来调味的特点。夏天凉爽,冬天多炖。

第三:注重美感,品味情趣。中国的烹饪注重美感,从古流传到今,我国一直有这注重菜肴美感的传统,无论什么都可以雕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视觉享受。中国的饮食也很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和命名都会根据历史、名人、神话传说、配料及制作方法来命名。如:有名的“东坡肉”、“狮子头”、“全家福 ”、“ 鸿门宴”等等。

第四:饮食与医学上的结合。我国的许多菜肴的制作方法和配料都与医疗保健方面有着密切的结合。有些美食还会有治愈疾病的作用。不仅会满足人们的口福,还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健康。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着“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这一说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也源远流长,当今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对对古代饮食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继承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巨大的特点。古代的人曾强调过进食与周期和自然规律同步进行,每个时辰,每种季节都要吃不同的食物。 “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是中国古代很著名的饮食规律。孔子曾经说过的“不食不时”,虽然这只有四个字,且包含这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要定时按点的吃饭,第二种意思是不要吃反季节的食物。但是在当下,有许多人就很喜欢吃反季节的食物。在中国古代时期一直有着“阴阳五行”的传统思想,自古以来就就这样流传着,凡是吃的东西,是滋养阴气的。凡是喝的东西,都是滋养阳气的。还认为饮食要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搭配。常说“吃有些食物会增加阳气,有些食物会增加阴气”。

俄罗斯同其他国家一样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特点。 “俄式大餐”作为俄罗斯著名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也是流传已久的。人们去俄罗斯旅行千万不要错过俄罗斯的“俄式大餐”。

第一:汤,俄罗斯人是非常喜欢喝汤的。俄罗斯人午餐、晚餐喜欢喝汤。他们的第一道菜是汤,这是科学上非常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是空腹进食的话会不知不觉地吃过量。

第二:肉,俄罗斯的气候是大家都知道的,冬天的气候窗外漫天飞雪,寒风刺骨气温很低。正因为俄罗斯的天气较寒,人们就会选择御寒的食物,比如肉类,因为肉类的食物是高热量的食物,能达到御寒的效果。例如牛肉,牛排等。这是因为俄罗斯人爱吃肉的习惯,使得好多俄罗斯漂亮,身材好的女孩一旦结婚,身材就会走形发福。若不及时控制饮食,一旦胖起来就不可收拾,这和他们很爱吃肉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三:酸,俄罗斯人很喜欢吃酸的东西,有酸面包、酸奶、奶酪、酸奶油、酸菜汤也是他们比较喜欢喝的一种汤。酸黄瓜也是俄罗斯比较喜欢的食品。它是用盐水伴以调味的辅料调制而成的黄瓜,瓜肉非常的脆而且带有酸味,所以叫做酸黄瓜。因为哈尔滨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相近,所以在饮食文化上受到俄罗斯很多的影响,就也很喜欢吃酸黄瓜。

第四:酒,俄罗斯这个民族是比较爱喝酒的一个民族,而且爱喝烈性酒。一般人的酒量都很大。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醉汉,俄罗斯的冬天特别的寒冷,能够滴水成冰,这种天气气候使得许多豪饮过后的醉汉冻死在街头。一说到酒,就不得不提俄罗斯的伏特加,酿制这种酒俄罗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酒非常受俄罗斯人的欢迎。伏特加酒是由玉米、麦子、马铃薯以及其他谷物酿制而成。它的稳定性非常的好。

自古以来,俄罗斯人就以面包为主食。俄罗斯人的早餐吃的很简单,只要几块面包一杯牛奶就可以,但是面包的种类非常之多,如果按原料分的话,有黑面包、黑面精粉的面包、白面包。白面包在俄罗斯面包的销售中占有非常大的销售量。但是俄罗斯人也非常喜欢吃黑面包,黑面包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主要材料是黑麦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它有着一股麦香的味道,还有着一股甜味。有一种面包上有花纹,直径可达40厘米,这种面包叫做大圆面包。我们经常会听到马铃薯是俄罗斯人的“第二面包”这一说法。据数据统计,在俄罗斯,每年消费的马铃薯的数量都是很惊人的。马铃薯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俄罗斯它的做法也有很多种,例如:土豆泥、烤土豆、煮土豆、用土豆做的土豆饼、还有用土豆做的许多配菜。

俄罗斯人一直都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传统习惯,一般在下午五六点钟。这个时段是他们最放松最愉悦的时光,对红茶情有独钟的他们一般在下午茶里加奶加糖,在喝茶的同时他们还会吃一些饼干等甜点。俄罗斯人之所以喜欢喝下午茶是因为他们懂得享受生活,制造气氛,放松身心。在喧闹的城市里,放下工作,喝杯下午茶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不管多么忙,他们也不会省去喝下午茶的时间。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了,俄罗斯人的早餐是非常简单的。午餐一般他们会在工作的地方解决,而且吃的非常简单,所以,晚餐成为了他们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也是他们的重头戏。俄罗斯人一般不是一起上完。首先会上一些凉菜,例如酸黄瓜,沙拉,肉冻等。然后会上三道主菜,汤是他们第一道菜。例如鱼汤,肉汤,鸡汤等等。肉菜是他们的第二道菜,例如炸鸡,牛排搭配上蔬菜。甜食的他们的第三道菜,是茶,咖啡,甜品等等。;正因为俄罗斯人的晚餐特别丰盛,在晚餐结束后就已经接近睡觉的时间段了,在吃完饭后一般也不进行运动和体能消耗,就在室内呆着,活动量比较少,所以这造成了他们摄入的热量无法消耗,所以这也造成了俄罗斯人大部分人体形偏胖的大部分原因。俄罗斯人喜欢吃鱼子酱,俄罗斯的鱼子酱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我们都知道鱼子酱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所以在俄罗斯的菜中,它是上品。在鱼子酱中,黑鱼子酱是最为名贵的。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就非常喜欢吃鱼子酱。在俄罗斯的吃法一般是鱼子酱和黄油等涂在面包上,再加几片蔬菜,非常可口美味。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这一说法,但是,俄罗斯没有这一说法,在俄罗斯请客吃饭不是他们常用的社交手段。俄罗斯人也很不习惯把海里边的海鲜,陆地上的禽类,和空中的食肉动物一起来吃,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人非常喜欢吃奶制品,但豆制品却不是特别青睐,俄罗斯人喜欢吃的食品中有很多是高热量,高营养,高蛋白制的食品,所以使俄罗斯人的人体素质很好。

通过以上的論述,大家会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俄罗斯的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也会比较出中国和俄罗斯的饮食文化特点,存在着许多差异,饮食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域差异也会造成饮食特点的不同,也还有许多的原因,造成了中俄饮食特点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杨雅丽.从《辞源》看古汉语词书编撰应注意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1).

[2]张耀卫.关于豫菜品牌形象的探讨.中国电子商务.2010,(6).

[3]杨敬敏.浅谈俄罗斯人的饮食文化.职业技术.2009,(6).

[4]成训妍.用冷藏法储存谷物.陕西粮油科技.1994,(1).

上一篇:浆砌石拦河坝施工方案下一篇: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