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中的中日差异(共7篇)
文化输出中的中日差异 篇1
一、文化输出的现状
1. 日本的现状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4年公布的数据, 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 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并且据初步统计, 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 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 许多日本动漫形象成为各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人物。
“和食”即日本料理, 正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缩影。“和食”讲求食材的新鲜感、季节感和原风味, 体现了日本国民崇尚自然的态度。另外, 日本料理在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上也讲求简洁高雅, 呈现出追求质朴淡雅的审美意识。“和食”最大的特点是“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这正是日本文化包容性、创造性的一个体现。有统计表明, 美国的日式餐馆总数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250%, 英国的日式餐馆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300%。这从另一个侧面大大提升了日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2. 中国的现状
中国文化部产业司网站发布数据显示, 目前, 在世界文化市场上,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所占比重依次为43%、34%、10%和5%, 而我国仅为4%。这个比重与我国的历史及经济地位不相符, 文化产品的国际认知度仍有待提升。
我国对外也是有一定文化输出。但中国文化大多注重器物类工艺层面的“中国化”。而对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尤其是20世纪和当代文化输出相当缺乏, 只停留在实用文化, 但是, 思想哲学层面的交流才能深入到文明的内部神经。
在这方面, 孔子学院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但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 现在主要是推广汉语, 还没有真正担负起推广中国文化的职能, 即使有也很少。现在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信息大多通过电影、大众传媒和周围的中国人身上获得。但由于输出到西方的中国电影大多是古装武侠大片, 如《卧虎藏龙》、《英雄》, 包括张艺谋的早期电影《红高粱》等, 却使中国更具有了神秘色彩, 致使人们往往曲解和误导了中国文化。
二、文化输出差异产生的原因
1. 文化发展起步滞后
在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意识到文化的作用, 文化输出才得到重视。日本的文化输出也是始于二战之后。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经济崛起, 而美国政府一度要求日元升值。其结果是直接导致了日本企业的跨国际化。日本对美出口不再局限于廉价电子产品, 而是开始对美输出文化。文化输出紧随产品之后。日本政府不但将动漫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 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 在政策、法律、资金和机构设立及人才培养方面都给予极大扶持。以动漫产业为例, 日本政府不断把出版和动漫业列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日本政府公布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 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2007年, 日本政府又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并将动漫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如在东京大学开设培养动漫人才的研究生课程, 培养具有商业头脑的制片人和创意师并鼓励留学、研修等。
而中国真正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则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而将发展文化提升到一个国家政策的高度则是在2011年。2011年10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由此可见, 时间上的差异致使中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
2. 政治, 经济环境制约
(1) 政治。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注重政府的作用。而这一具有政治作用的政府作用, 则主要是指政府对于主流文化等的控制能力。从某种角度讲, 这大大影响了文化自身的发展空间与方向, 同时也不利于文化环境的形成。改革开放初期, 经历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中国处于一个文化单一, 薄弱的状态。这使得在大量外国文化涌入中国时, 一度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这一原因, 是由于1966到1976这10年的强力管制, 造成了一种单一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氛围, 而在结束动乱后, 人们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这些对于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加强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软实力都是十分不利的。
(2) 经济。我国生产总值位于世界第二, 但是, 分配到个体, 却较为落后。因此中国的国家政策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文化建设, 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在整个支出中比重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 文化事业支出比例最高也只达到0.52%, 近来的大多数年份里, 则一直徘徊于0.4%左右。事实上, “九五”以后, 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超过0.2%, 而此前的“八五”计划中, 这个比例都在0.2%以上 (三年调整期间除外) , 高的时候达到过0.75% (“六五”时期) 或0.60% (1985年)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却不升反降。这从侧面反映出, 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不重视。
在日本2010年参议员村田莲舫在删减教育支出时称“不能是世界第二吗?一定要世界第一吗?”这个观点一度受到日本国民的猛烈批评。对日本人来说, 教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也是最为重要的。也正是这种理念使日本在文化科技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3. 对文化的态度
(1) 对自身文化认识片面。文化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悠久”的是传统文化, “丰富”的也是传统文化。相对于辉煌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现代文化却有明显的弱势。就如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西方人称其是“中国的成年舞会”。应该承认奥运会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中国文化输出”, 但令人影响深刻的主要还是中国古代文化部分。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认识到, 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等于真正的文化输出。一个国家文化的强大不在于曾经而在于当下。中国当代文化的薄弱, 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对外盲目崇拜。中国近代一直是处于国力薄弱, 因而造成了中国人对自身的不自信。在改革开放大量外国文化涌入的时候, 也就转变为一种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造成这一心态的原因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崇洋媚外”。
4. 世界文化竞争激烈
当前国际竞争的战场已非单一化的了, 甚至还包括文化方面。很多国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也呈现激烈竞争的态势。而中国文化产业, 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 都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据统计, 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占据40%以上的份额。而且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跨国文化公司占据了全球国际文化贸易量的2/3以上。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起步较晚, 实力还处于较为落后位置的中国, 在文化输出方面自然不会顺利。
5. 自身文化发展落后
在这里所谓的文化落后, 并不是说文化本质上落后于其他国家, 而是指我国文化的创新能力, 对外宣传能力, 以及科学技术的不尽人意。在这三方面日本是位于世界前列的。
中国人喜欢选择日本品牌的原因, 大多是“性价比高”, “质量有保障”, “技术过硬, 操作简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欠缺。在市场竞争中,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价格, 而是所供应产品的技术。
我国尽管大力提倡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可是在实际资金投入方面却不尽人意。除了在资金方面的不足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外, 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中国创新能力不足。在2000到2005年期间, 中国的新产品销售额占纯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1.6%, 到2006年底, 我国只有0.03%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可见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薄弱的。我们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从技术创新的效果来看, 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产品拥有情况来看, 却是不相称的。
摘要:在文化软实力中, 文化输出既是一种国家文化实力, 也是其文化实力的首要标志。如果没有文化输出就无法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中日文化输出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产生中日文化输出差异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化输出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输出,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勇.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4]娅娅.中国实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文化输出中的中日差异 篇2
一、日本文化及日本人的国民性 (一)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 赖肖尔曾经这样描述过日本人,日本人犹如水中游泳的一群鱼,秩序井然的顺次排列成行.当从外部向水中投入了一个小石子时,水波荡漾,但它们却很少发生紊乱,只是急速地掉转方向,又按原来的次序顺次排列游去.这个比喻生动恰当地表达了日本人团体主义观念下的行为模式.
作 者:曲洁 许晓乐 作者单位:曲洁(洛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许晓乐(石家庄学院外语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民间故事;异同;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49-02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结合体,是民众生活和理想的缩影。不同的民间故事立足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承载着并传达着各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交往源远流长,两国的民间故事数量丰富,很多民间故事内容都非常相似,但同时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列举几则中日民间故事,通过分析其故事的异同,从而理解中日两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狗耕田》和《开花爷爷》
《狗耕田》是中国的民间故事,分布流传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从事农耕的许多地区和民族。其主要内容是:一家兄弟二人,父母过世,兄弟分家,仁慈的弟弟遗产被哥哥全部夺去,只剩下一只狗。后来狗主动去耕田,哥哥就把狗借走替自己耕田。狗不肯耕,哥哥就把狗杀死。死后的狗,被埋在树下,当弟弟摇动树时,会出现大量的金钱,哥哥摇动时出现一些不好的东西。哥哥把树砍掉后,弟弟用砍掉的树枝做成篮子,篮子里每次都会装满鱼。而哥哥将篮子拿去后出现的却是毒蛇,将自己咬伤,最终受到了该有的惩罚。
《开花爷爷》是在中国《狗耕田》影响下产生的日本民间故事,在日本流传很广。其主要内容是:善良的老头子捡到一条狗,狗帮助其挖到了很多金币,邻居的坏老头,强行借走了狗,挖到的不是金币,于是把狗打死。狗的坟头长出一棵松树,善良的老头将其砍下做成磨臼,磨出许多大米。坏老头借去后,磨出大粪,于是磨臼被烧成灰。善良的老头把灰撒在枯树上,枯树开花,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坏老头偷来灰不仅没有使枯树开花,反而吹进武士的眼睛,受到了武士的惩罚。
《狗耕田》和《开花爷爷》的故事相似,都是狗为善良的人带来利益,使其发家致富。而对于恶者,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利益,反而使其受到该有的惩罚。《开花爷爷》继承了《狗耕田》的基本内容,其主要情节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其人物身份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狗耕田》中,故事的人物身份是两兄弟,由于父母死后,兄弟分家过程中产生纠纷,财产分配不均,老实的弟弟受到欺负,被哥哥剥夺了财产继承权而无力反抗,因其善良的品性,从而得到狗的帮助,一步一步改变生活,走向富裕。而日本的《开花爷爷》故事的人物是善良的老爷爷和恶毒贪婪的老爷爷。善良的老爷爷无意中得到一只神奇的狗,引起邻居家坏爷爷的嫉妒,一步步地进行破坏活动,使善良的老爷爷遭到他的欺负,围绕着善良的爷爷得好报,邻居家贪心的爷爷遭到惩罚开始故事情节的。
中国的《狗耕田》是兄弟之间的故事,而传到日本后却变异成了邻里间故事的《开花爷爷》。这主要与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中国自古以来普遍实行的是财产均分的制度。唐代《户令》:“应分田宅及财务者,兄弟均分。”①在中国,所有的兄弟都平等的享有父母的财产,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狗耕田故事中的哥哥在分家过程中掠夺了本应属于弟弟的财产、违背了这一制度,弟弟受到了不公,于是得到了神奇动物的帮助。而在日本,很长的历史阶段里普遍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家产的制度。次子及以下无权分到任何财产。狗耕田故事中,家时哥哥占有几乎全部财产的做法正好符合了长子继承制度,因此根据日本本土的制度状况,主人公发生了改变,由两兄弟变成了互为邻居的一个善良的老人和一个贪婪的老人。这则民间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同也正是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财产制度分配的不同性,反映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二、《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
《斑竹姑娘》是流传在中国四川等地的民间故事。其主要内容是:金沙江南岸一位老妈妈和他的儿子朗巴精心养护竹林,不畏贪婪横暴的土司誓死保卫竹林,与竹子结下了深情厚谊,竹子受感化变成了一位美丽的斑竹姑娘。后来斑竹姑娘又用聪明才智向前来求亲的土司、商人、官吏的儿子们设下难题,战胜了他们,最终和朗巴结婚,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与此类似的日本的《竹取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物语文学,讲述的是:靠做竹器谋生的老翁在竹节中剖出一个3寸高的小女孩,带回家抚养3个月后,成为美貌的女子并取名为辉夜姬。辉夜姬的美貌传遍各地。5个贵族热烈地向她求婚,辉夜姬提出难题,许诺如果能够她所需要的宝物,便同其结婚。该5个求婚者有的去冒险求宝,有的欺骗弄假,最后都失败。当最高统治者皇帝强求其结婚时,辉夜姬坚决不从,留下不死之药,升上天宫。
《斑竹姑娘》和《竹取物语》内容大致相似,都是从竹筒中出现的女子,都有5个具有权势的少年或者贵公子。两个故事中女主人公都向求婚者设下难题,进行考验。且难题的内容基本一致。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一拒绝,求婚失败。不同之处在于:《斑竹姑娘》的结局是圆满的。主人公在5个公子求婚失败后,嫁给了种竹子的郎巴,留在人间,二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而《竹取物语》辉夜姬在拒绝了5个求婚者的求婚,面对天皇的逼婚,毅然选择离开人间,升天回到天宫。
故事情节基本相近的两个民间故事,结局却完全不同。其原因还是在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古代讲究惩恶扬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的人就应该有好的结果。《斑竹姑娘》中男主人公郎巴善良勇敢,作为农民阶级,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而故事中的5名求婚者,是封建阶级农民的统治者,是恶势力的代表。最终郎巴与竹姬结婚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该民间故体现了中国反封建和礼赞劳动者的风潮,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团圆”大团圆结局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因而被广大的人民所接受并长期流传,从而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因此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较多。《竹取物语》的结局则相对遗憾。辉夜姬选择独自升天。无论是5个贵公子还是位高权重的天皇,都没有得到辉夜姬,对于他们来说辉夜姬是神秘的、虚幻的。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瞬间就是永恒,这种对永恒美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这强烈地体现了日本社会受到中世“无常”思想的影响,独特的“残缺之美”“物哀之美”的审美意识。
三、《枣孩》与《一寸法师》
《枣孩》是中国的民间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对儿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天天烧香拜佛希望能有一个孩子,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枣核大小的儿子,因此取名为“枣孩”。枣孩虽小,但是很能干,阿爸赶牛耕田,他就跳到牛耳朵内,给牛引路。阿爸去砍柴,他就跳到扁担上跟着去砍柴。有一年大旱,县官带差役去收粮,由于收不到粮食,便抢走了乡民的牛、羊、鸡、鸭等牲口。枣孩帮忙赶回牲口,党县官知道后,将枣孩抓到公堂,准备对其进行拷打。结果枣孩反过来惩治了县官,扯着县官的胡子打秋千,为乡民们出了一口怨气。
日本的《一寸法师》在日本可谓是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故事的内容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善良的老夫妇,他们每天都向神明祷告,渴望能有一个孩子,哪怕是像手指一样大。后来老婆婆终于生了一个像指头一样大小的孩子,于是取名为“一寸法师”。一寸法师16岁的时候,主动告别父母,来到京城,成为侯爷府内成为一名武士,并常陪伴在小姐的左右。后来,三个恶魔头要抢小姐,一寸法师保护了小姐,战胜了恶魔,还得到了恶魔的宝物魔棒,通过魔棒使自己真正变大,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并迎娶了小姐,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比较《枣孩》和《一寸法师》这两个民间故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他们的出身都相似,都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天天祈祷渴望得到孩子,最终如愿以偿。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写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无子却渴望得到子嗣,这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心理,也是中日两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其次是他们身材都比较小,出生奇异,但同时具备神力。枣孩只有三寸长却能够跳到县官胡子上荡秋千,一寸法师只有指头大小,却能够打败恶魔,拯救小姐。他们都是弱者,却又都是正义的化身,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
另一方面,两则民间故事又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同,显示差异出中日两国明显的文化差异。《枣孩》中,枣孩孝敬父母,父亲拉牛耕地,他就钻进牛的耳朵帮牛指引方向。父亲上山砍柴,他便陪同父亲去砍柴。《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百善孝为先”、“孝,德之本也”,枣孩的做法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忠、孝”的贯彻。但在《一寸法师》中,一寸法师远离家乡,离开父母,成为一名武士,并竭尽所能地保护小姐,履行了作为武士的职责,做到了尽忠。日本虽然也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忠孝观”,但是“忠孝”的道德概念在从中国传人日本之后,其内涵随着日本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更加强调以“忠”为本的武士道德,强调对君主尽忠,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自己的家庭乃至生命,“孝”的概念被淡化。一寸法师的行为,比起尽孝更加发挥了武士道的尽忠的精神。另外《枣孩》中的枣孩是在父母、乡亲受到县官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进行的反抗。县官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经常对农民阶级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枣孩的反抗反映了中国封建统治下下层人民的反抗精神,在这一点上也与《一寸法师》中,一寸法师对抗恶魔,有所不同。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举出的几个中日民间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有相似的地方,表现出中日文化上的共通性。比如民间故事的结局都是善良的人战胜邪恶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反映出中日两国都坚持“好人有好报”、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思想。同时民间故事中的以小胜大反映出中日两国在面对恶势力方面不屈服、顽强抵抗的精神等。另一方面,中日民间故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反映出中日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民间故事的兄弟财产之争转变成日本民间故事中的邻里相争,反映出中日两国在一定阶段内不同的财产分配制度。《斑竹姑娘》中的最终与郎巴结为夫妻的团圆结局到《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独自升天的遗憾落幕,反映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审美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团圆、圆满的结局,因此文学作品多以喜剧结局。而日本由于受到中世“无常”思想的影响,多强调残缺之美、不圆满的美,因此日本的民间故事中多采用悲剧或者是略有遗憾的结局形式。其次,虽然日本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忠孝观”,但是内涵却发生变异,与中国的有所不同。而且在以“忠孝”为伦理的体系,居首位的依然是“忠”。另外,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残酷剥削下层劳动人民,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讴歌、礼赞下层民众不畏强权、顽强抵抗的故事比较多,这一点在日本民间故事中少有体现。
民间故事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深刻地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许多民间故事中的原型来源于中国,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当地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发生变异,创作出为日本国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另一方面,在中日交往的过程中,日本的一些民间故事也被传入到中国,对中国的民间故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看出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注释:
①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 —一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参考文献:
[1]姜丽萍.从狗耕田故事比较中日家庭观念的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 —一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王玲.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与日本故事《竹取物语》的类比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8)
[4]马伟伟.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5]于长敏.日本民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
浅析寒暄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篇4
关键词:寒暄语,语言文化,中日
寒暄语是人们生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 在人际交往中起润滑剂的作用。寒暄在日语中写作「挨拶」, 来源于古代汉语。文章通过分析中日两国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寒暄语来探讨中日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见面时的寒暄语
日本人在见面寒暄时, 根据和对方的熟悉与否或熟悉程度而使用不同的寒暄语。对熟人使用「内向きの話」 (内向语言) , 对生人使用「外向きの話」 (外向语言) 。日本人的内外区别意识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得很明显, 会把“内”和“外”加以严格区别。说话时要分清楚谁是自己人, 谁是外人。日本人所说的“内”指的是家庭成员、单位同事、国家内部等, 属于同一领域的人。“外”指的是家庭以外, 单位以外, 国家以外, 不在同一领域的人。
1.与陌生人见面时常用的寒暄语
日本人与陌生人见面时先是自报家门。比如:「はじめまして、長岛と申し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初次见面, 我叫长岛, 请多关照。) 而中国人和陌生人见面常常会主动问对方“您贵姓”, 而不是先自我介绍。这是由于在潜意识里面认为自己的名字并不重要, 而先询问对方的姓名是一种更为谦虚的表达方式。但日本人却认为如果先问对方姓名是不礼貌的, 会给人添麻烦, 如果先自报家门, 方便对方称呼自己, 也可以让对方先在心理上接受自己。先考虑对方的感受, 这一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被称为「相手に思いやり」。
中国人在和不熟悉的人寒暄时, 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 比如“你家是哪里?”、“父母在哪里工作?”、“有兄弟姐妹吗?”等等。中国人的寒暄方式是“家族式”的, 而日本人的寒暄方式则是“集团式”的。日本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常常会突出所属的集团, 比如自我介绍时经常提到所属的集团, 比如:“JC企画の吉田と申します。” (我是JC企划公司的吉田。) 通过寒暄以确认和告知自己的位置, 以便能够安全地在集团中生存。
2.与熟人见面时常用的寒暄语
在日语教材中导入问候语时, 常以早上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 上午至傍晚「こんにちは。」 (你好) , 晚上用「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是一天当中第一次见面时的寒暄语, 可对内使用, 也可对外使用。日本人对“内”, 即对待自己人, 心理上就会有一种亲近感, 语言表达比较随便, 显得亲密融洽。但与此同时, 对“内”又很讲究论资排辈。对同辈或者晚辈可简略为「おはよう」, 而对长辈或上司必须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对“外”即对待外人, 则会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有意疏远, 语言表达上相对正式, 显得谦逊客气。由此可见, 日本是一个重视等级的社会, 内外有别、上下有别、长幼有别。此外, 内与外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会根据场合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公司里, 对于公司职员来说, 社长是上司, 是外人, 但是当公司职员和社长一起接待客户时, 社长又变成了自己人, 而客户变成了外人。
「おはよう (ございます) 」来源于「早い」, 是「お早く」的音变形式, 其意思是「お早く起きましたね」 (很早起来了吧) , 「お早く来ましたね」 (很早来了吧) 。这一寒暄语除了赞扬对方勤劳、刻苦之外, 还包含有感动的语气。所以, 日本人常常在午后见了面也用它来打招呼。而那些经常在晚上才开始工作的人, 他们在晚上第一次见面也常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这样, 「おはよう (ございます) 」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早晨问候的范畴。这是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稻作文化密切相关的。日本人认为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好的收获, 勤劳的表现是“忙”。在日本人看来, “忙”是令人愉快的, 是一种价值认可, 这是日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 同时又是日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こんにちは」 (中午好) 和「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 前者是「今日はご機嫌いかがですか」 (今天心情如何?) 的省略, 后者是「今晩は穏やかな夜で」 (今晚是平静的晚上) 的省略。两者是对外部的人使用的寒暄语, 一般不对“内”使用。如果对内部的人使用「こんにちは」就会拉开与对方的距离。尤其在家庭内部, 是绝对不会使用。这反映出日本人对“家”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内”、“外”意识对日本人言行的深刻影响。而属于同一集团范围内的人除了简单的问候之外, 总要围绕天气说上一番。究其原因, 是由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培养了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日本人一直以来是“自然至尚”, 与中国的“以人为本”的自然观不同。他们自古以来对大自然只有崇尚、顺应和感恩, 以达到与其融合为一体, 这种思想观念直接体现在了关于天气的寒暄语之中。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 中国大部分属于内陆地区, 气候变化较有规律。虽然人们有时也会围绕天气进行寒暄, 但多半是在气候变化显著或者异常的情况下才会聊及。寒暄时如果一方说“今天真是好天气啊!”, 日本人一定会回应「ええ、そうですね。」 (是的, 真是好天气啊!) 。可中国人则会回答“还可以吧!”, “本来以为会下雨呢!”, “我觉得还是有点冷。”, “比起昨天能好点。”等。中国人的回答大多是按自己的想法, 而并不只是随声应和。
与日本人关注天气不同, 中国人是关心对方的生活起居。见面时习惯问上一句“吃了吗?”来表达出对“食”的关注。中国人使用的寒暄语多注重实用性、经验性, 着眼于现实, 内容是较为具体的切身话题, 偏重于思想内容。而日语中的寒暄语是一种被固定下来的格式化的表达形式, 大部分已失去或是弱化了原有含义, 重在表现形式和待人的态度。
出门时的寒暄语
日本人在离家出门时, 通常对家里人说「いってきます」 (我走了) , 而家里人则回应「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你走好) 。外出的人回到家时不管家里有人没人都会说「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 , 在家的人则回应「お帰りなさい。」 (你回来了) 。“我走了”“你走好”“我回来了”“你回来了”这些汉语翻译体现不出日语固有的语感。实际上「いってきます」表达了外出的人离开时的一种留恋, 隐含着“我只是暂时出去一下, 并不是要脱离集团, 待会儿就会回来的”, 让对方放心。「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则是暗示外出的人早点回来。这种固定的寒暄语不只限于家庭成员之间, 在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也普遍使用。这是因为日本人非常重视群体, 群体依赖心理和集团意识很强, 集团主意对外排他, 对内要求团结。这种很强的归属意识导致日本人对其所在的集团形成了“家”的意识。作为其中的一员, 每个人都安分守己, 不越雷池一步, 做自己的分内之事。可以看出日本民族也是个非常重视外在形式的民族。
在中国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在起床后、睡觉前、饭前及饭后、出门前及外出回家时一般没有固定的寒暄方式和寒暄用语。比如:下班回家, 在家的人会说“回来了”“怎么刚回来呀”“吃饭了吗”, 刚回家的人会说“干嘛呢”“累坏了”等等非固定的寒暄形式。在这些关系亲密, 非常熟悉的人面前, 中国人通常会省略寒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日本人对规则的严守。
小结
文化潜伏在语言表达方式的内部, 任何一个国家的寒暄语都和它所蕴含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移植到另外一种文化当中而忽略文化差异, 就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语言, 也就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作为日语学习者, 要学好日语, 除了掌握日语本身, 更要了解日本文化、语言心理、言语习惯等语言以外的内在东西。这样才能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必要的误解。
参考文献
[1]朱宪文.浅析日语寒暄语及其文化背景[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 4:62-64.
[2]杜勤.日本语言文化结构的心理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1 (3) :5.
[3]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4]李正栓.日本文化与语言差异点滴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7:71-72.
从日汉互译看中日文化差异 篇5
从日汉互译看中日文化差异
日文和中文的人称代词差异、他动词句中主语的用词差异以及翻译中求同存异现象,能够折射出中日文化差异.
作 者:李兆敏 LI Zhao-min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常州,213000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8(2)分类号:G04关键词:语言 折射 民族文化 差异 交流
浅析中日旅游文化的差异 篇6
[关键词]旅游文化;日本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
[作者简介]许向蒲(197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教师,讲师职称,研究方向:旅游文化,英语教育。
一、日本的旅游文化
(一)日本旅游业现状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扶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其出境游已发展为世界第三大旅游市场。日本旅游业同世界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人文心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旅游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也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坎坷。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旅游始发期、旅游转机期、旅游成长期、旅游顿挫期、初次负增长期、海外旅游新纪元和均衡发展的变革期。目前日本旅游业可以说是一个变革期,日本的旅游业发展很不平衡。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日本的出境游人次和国际旅行支出远远超过入境游人次和国际旅行收入。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出境游大国,入境游小国。近期,日本制定了“观光立国”的政策,其内容是:呼吁各大城市的观光部门大力宣传日本的观光资源、吸引游客赚取外汇、刺激国内经济。
(二)日本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
日本有着很好的旅游大环境。旅游大环境是指交通、环境、人的素质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气氛。这一点从日本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可以很好的看出。
1.日本在物质文化层面。日本在物质文化层面可以说是做的相当不错的,因为日本人注重细节的性格,日本的许多旅游设施都建的很精细,很人性化,也很现代化,尤其是在旅游交通方面。现代旅游交通为旅游增添了新的情趣。快速有序的交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之一。日本的交通网能按游客不同的需求,将其快速送往各旅游景点。游客乘用交通工具的过程也是体验交通文化的最好方法。
2.日本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日本在旅游文化的制度方面也是比较规范的。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修订颁布了《旅游业法》,使旅游业成为了具有了实体性质的产业,并且也从法律上为旅游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3.日本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日本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很有特色的,突出表现在日本游客身上。首先是日本游客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带团的导游都明白团队意识对于一个旅游团是多么重要,而在这一点上日本游客是做的最好的,日本团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着眼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考虑自身所处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并以此来审视自己同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能保持一致做到协调统一,也因此日本人愿意参加团队旅游,且能做到步调一致地游玩。其次日本游客在外出时奉行本本主义。在日本凡是大书店都有地图、旅游指南等工具书,其种类繁多、印刷精良、包罗万象,会令你有种大概日本是全球旅游工具书最畅销的国家的感觉,而且日本人无论做什么都要寻求这种工具书的帮助。再次,日本人喜欢“完璧主义”,意思是凡事都要尽善尽美,尽最大努力做好,因此各大旅行社都用这一主义来为游客服务,尽可能想得周到、细致。此外,日本人的环境意识、角色意识和公平意识也很强。在旅游生活习惯中更注重“洗”和“方便”,在交往之中重视礼仪,最怕被人耻笑。
(三)日本旅游的特色
日本旅游业颇具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富士山、樱花、温泉为代表的风景疗养旅游,以日本料理为代表的饮食游以及以艺伎、女优等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1.4亿人次以上,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作为日本邻邦的中国是日本旅游业的重要客户市场。
二、中国的旅游文化
(一)中国旅游业的现状概述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颇具生机活力的强劲行业。与日本相比,我国是入境游大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极其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淳厚的人文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但过去大多数情况下旅游文化是作为文化遗产形态而存在,我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而加以利用。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
1.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较为完备的旅游设施。中国的航空运输在规模和整体素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但在细节上还有欠妥贴。在旅游地面交通方面,我国一直在下大力度改善,有计划的进行铁路提速,以方便游客出行。
2.中国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有待提高。我国虽然很早就有人提出制定旅游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旅游法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只有一些旅游规范和相关行业的法规,造成旅行社数量众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导游薪酬混乱等问题。因此我国尽快建立健全旅游法制,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收益体制,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告诉发展。
3.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也是丰富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在此依托之上的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必然会给旅游者带来中国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的。
(三)中国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新的经营理念。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先开发后保护;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这三种方式哪一种最佳,全国各省应该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减少对文化资源、环境资源的最小损耗为限度。一些地方,片面地将两者对立起来,认为只要开发就会造成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些地方当地的文化价值显赫,但是现实的贫穷无法解决,他们守着文物没饭吃、没钱花。
其次是重旅游文化资源的原生性,轻商品化。国内的许多省市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但天然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换成为市场优势,大多数旅游资源还缺乏纵深和多样化市场开发,旅游界人士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很多文化虽然很灿烂辉煌,但由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再者是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一是我国旅游业开发初期,缺乏科学规划和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全国各地遍地开发,局部地区在开发中忽视保护,对资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利,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现象屡有发生,个别地方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二是我国一些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存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景区内现代化设施体量过大,破坏了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了游客的兴趣。三是高峰期一些重要的文化资源如文物、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特色民居等,景区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科学评估和限制客流量,造成游客承载量过大。
三、中日旅游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一)中日旅游文化的区别
归纳起来说,在物质层面,日本“细”,中国“粗”;在制度层面,日本与中国相比,更加正规和完善;在精神层面,日本的民众旅游意识要强于中国,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种类要比日本丰富很多。
(二)中日旅游文化的联系
中日两国旅游文化受历史交流的影响,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中国的园林和日本的庭园,比如茶道,比如礼仪之邦等等,而且很大程度上说中国和日本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日本从中国学习借鉴好的传统与文化,并且结合自身把它吸收、拓展和发扬传播开来。
四、研究中日旅游文化的意义
(一)研究中日旅游文化的原因
在中日大观光时代到来的今天,从世界观光市场的大视角、大思路出发,中日旅游业的交流十分必要,因为各自既是对方的客源国,又是对方旅游的目的国;既是市场的合作者,又是市场的竞争对手。日本现代观光业的发展先于中国,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但是日本旅游是在本国的历史和风土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并非全部适用于中国,中国的旅游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何借鉴和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按照中国自己的国情民风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事业,是我们研究中日旅游文化的目的,也是旅游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日本旅游文化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打造旅游大环境。把旅游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因为现代旅游不只是旅游部门的事情,而是与每个公民有关、与各行各业有关。每个现代人既是潜在的旅游者,又有如何做文明游客的义务;同时每个人也都是潜在的旅游接待者。现代旅游与城市规划、交通布局、环境治理以及商业网点等一切和城市有关的事业分不开。旅游区与非旅游区的界限越来越小。旅游大环境与个人的教养、文明教育等各项事业也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旅游大环境的完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旅游部门要大力宣传该问题,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为打造旅游大环境做贡献。
其次,要加强精细管理和组织,引导和方便顾客。中国正在步入现代交通社会,精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旅游事业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旅游交通上,我们应该注意各种标志要醒目,表达意思要明确易懂,并且要注意使用双语甚至多语。在旅游接待上,我们应该注意“微笑服务”、“服务至上”、“方便顾客”、“人性化服务”。
再次,挖掘文化的内涵,开发深度旅游。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文化的发展不单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在挖掘和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要在文化的研究上下功夫,即在旅游线路上增加中国特有的文化素材,使旅游形式和内容具有深度和民族特色。
此外,加大宣传力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但要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要加强同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其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同世界市场接轨,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放眼世界。还有,横向联合势在必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全面面向世界开放,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旅游业将如何应战倍受关注。如何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实现企业的横向联合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以跨行业的联合势在必行。
结论
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中日交流的文化,需要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开拓,为了两国之间的旅游文化不断努力,争取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荣光,夏太生.中国旅游文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曹志伟,陈晏.日本旅游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3]张爱平等.日本文化[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小议中日咏梅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咏梅;意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80-02
一、咏梅诗歌在中日的发展
自弥生时代,梅花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梅花的身影便在和歌中频频出现,梅花最开始在和歌中被日本人歌咏是受汉诗中梅花诗的影响。梅花虽然并非日本原产植物,但由遣唐使和僧侣带回日本后,成为当时最具有风雅的植物,赏梅咏梅亦是当时最高的文学艺术。“梅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中。其中描写植物的多达1 700首,这些植物当中花的种类也至少有40种,其中描写梅花约有117首,占据第二位。可见人们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颇多。由于日本的岛国文化,日本人重视感性,他们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才是文学的本质,在咏梅诗歌中梅花并没有被寄寓很多的主观意念,而是以一种简约淡泊、恬静优雅的形象出现,展现出梅花的“美意识”。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大自然色彩的美的体会。
梅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咏梅诗歌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宋代是咏梅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咏梅的数量上《全宋词》收诗歌共254 000多首,咏梅诗多达1.85%。在我国宋代,咏梅宋词中开始与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动植物、日常生活之物等意象搭配出现。如梅与霜雪、梅与烟云、梅与风雨、梅与日月、梅与杨柳、梅与松竹、梅与鸟禽等。可以说在宋词中的咏梅诗中所涉及的意象最为广泛,为后世的咏梅诗歌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模式,使得咏梅诗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在两宋时期,梅花的审美意义不断地被发掘,发展和提升,最终梅花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了崇高的文化象征。
二、中日咏梅代表性意象“白雪”与“黄莺”
在中日咏梅诗歌中,“白雪”与“黄莺”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宋词中的梅配雪的诗歌与和歌中梅配莺的歌有很多千古绝句,被人们广泛流传。
咏梅诗歌在宋代达到了顶峰,从过去描写梅花的形态美升华到歌颂梅花的品格美,以花喻人,使梅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以梅配雪这一描写最为突出。梅与雪之间的审美关系,成为宋词中最常见和突出的一种描写视角和表现方式。自古以来,梅花被中国人看作是一种精神品格的象征。通过梅花与意像“雪”的类比,从而表现出梅的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精神品质。
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
这首诗可谓是咏梅配雪意象诗中的佳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百花都未开放,只有梅花独自在墙角凌风傲雪,在冰雪飘扬的寒冷中依然翘首挺立,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写出了梅花不畏恶劣严寒、不畏冰雪摧残的精神品质。作者写这首诗主要是借梅喻人,表现出人们在恶劣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和刚毅的品格。诗人用遥知不是雪,来指出梅花与雪一样洁白纯洁的同时,还具有雪不具备的梅香。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香气,更加体现出一种其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在日本,黄莺被称为“告春鸟”,亦为报春鸟的意思,梅花作为早春时开放的花,和黄莺一起代表春天的风物,梅花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像宋词咏梅诗中“梅与雪”的经典搭配一样,“梅与莺”是日本人最喜欢的搭配。所以日本人常常借梅报春,把莺这一具有春天气息的意象与咏梅结合描写,描绘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比如下面这首咏梅的诗句:「春されば、木未隐れて、莺その鸣きて去ぬなる生めが下枝に。」(山氏若麻吕卷5:827)
意思是人们在簇拥而开的梅花和快活的黄莺的鸣叫声中感受到了春天已经悄然而至。侧重于描绘春天的风物—梅花的淡雅之美,表现出对大自然中早春景象的赞美和春天来临之际的雀跃之情。在中国,借梅报春的诗句也有很多,但自六朝时期起,对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赞赏就基本取代了借梅报春的意境,而成为咏梅诗的主流延续至今。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咏梅诗句中把梅和雪、霜结合描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方式。
如果单单从“报春”这一视觉角度看,“白雪”与“黄莺”这两个意象也分别被广泛运用到中日咏梅的诗歌中。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人们抒情的大好机会,日历上虽然显示的是春天,但是天气依旧很寒冷,梅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通过梅花与“白雪”与“黄莺”意象的搭配描写,来向人们告知春天已悄然而至。
「梅の花、散らまく惜しみ、我が園の、竹の林に、泣くも」
(阿氏奥嶋卷5:824)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梅花飘零散落,痛惜岂无声。我苑竹林里,黄莺声声鸣。借早梅的开放来向人们发出春寒冬已过,早春将至的讯息。我国宋代报春的咏梅诗也有很多,如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这首诗也有借梅报春之意。梅花在早春时期开放,天气还很寒冷,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向人们发出春天即将来临的讯息。其意象大多写刚毅、凛冽的冷霜、傲雪、寒风、给人以正义凛然之感。
三、“借梅咏物”与“借梅言梅”
在咏梅诗中,中国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喜欢“借梅咏物”。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拟人化,被赋予人的精神品格、气节情操等。
中国的咏梅诗句中在梅和雪的类比中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独树一格的精神风貌。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明确地理解为人的气节和品行的体现,梅花的品格也被寄托在很多道德伦理内容中。中国的文人喜欢通过梅花托物言志,将梅花从自然性意象、情感性意象上升到文化意象,将梅花完全人格化。
试举几例加以说明。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借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不论怎样受挫都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
以下这首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梅的形态,后两句突出了梅的特色朴实淡雅,不图虚荣。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赞美梅花的“清气”,但也是以物喻人,赞美人具有淡泊名利,高洁自重的精神品质。表现了诗人以墨梅自我勉励,努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是梅花的高风亮节的体现。
与中国咏梅诗人的严肃与深刻不同,日本人则只是“借梅言梅”,这种单纯的审美意识,体现在咏梅诗句中则不带思想倾向的情绪化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
「わがに宿盛りに咲ける梅の花散るべくなりぬ見む人もがも」(《万叶集》卷5:851)
译:我舍盛开者,梅花竟若斯,须臾花散落,谁见盛衰时。
作者感叹梅花花期短暂,满园盛开的梅花终有凋零之期,从而感叹大自然周而复始,人生变幻无常。
「わ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来るかも」(《万叶集》卷5:822)
译:我家池苑里,梅树已飞花,天上飘春雪,纷纷似雪花。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场浪漫的“梅花雨”,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这美丽的画面让人无比满足。我们可以从歌中体会到梅花带来的这种“美意识”,而这其中并不包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日本人喜欢把梅比喻成雪花,以此突出梅花如大自然的雪花那样纯洁和淡然之美。把梅花和雪花联系在一起,大概是第一雪花在颜色和形态上与梅花有相似之处,第二梅花的花期比较短,花开花落亦是在转眼之间,正如雪花从天空飘落到地上一样它的美丽也是稍纵即逝。从中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对梅花的描写只是单纯地从梅花自身外形姿态出发,来赞美一种自然美。
因此从日本咏梅诗句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大多喜欢“借梅咏梅”,追求一种和谐的“美意识”,而不同于中国诗人,侧重于描写梅花与人的情感寄托,“托物言志”从而在梅花的内涵上有过多的深入探究。
四、小结
从中日咏梅诗歌的粗略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诗人对自然事物抱有一种人格化的审美倾向,他们将梅花看作是理想、憧憬、人格等象征,借助梅花来寄寓自己的“情”,抒发自己各种各样的“志”,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咏梅诗,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们寄情于梅的丰富情感;而日本则满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不寄托过多的道德伦理,纯粹是对大自然“美意识”的欣赏。同是梅花,中日诗人寄寓在咏梅诗中,其中的情感意念却表现出诸多不同。总之,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即使在咏梅诗歌中采用的是同一种意象,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文化底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孙静冉.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比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7).
[2]尹宁宁.《万叶集》中的咏梅歌[J].安徽文学,2010,(8).
[3]张晋,陈瑞丹.中国历代咏梅诗歌分类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2).
[4]程杰.梅与雪—咏梅范式之一[J].阴山学刊,2000,(3).
【文化输出中的中日差异】推荐阅读:
文化输出06-03
非言语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论文4206-02
中国文化输出力07-20
中日审美文化的差异08-27
情书中看中日文化差异07-28
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12-10
英语写作中的文化差异06-13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1-03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