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影像

2024-10-19

头颅CT影像(精选6篇)

头颅CT影像 篇1

摘要:目的:分析中风病患者中医分型辨证与头颅CT影像的关系,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风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再经过CT影像学检查, 通过比较辨证分期结果与CT检查结果, 探讨其内在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结果:30例为中脏腑者, 26例为中经脉者, 中脏腑者中脑出血患者20例 (66.7%) , 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出血量较大, 存在明显占位效应, 中经络者中脑梗死患者有19例 (73.1%) , 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多发于基底节区域。结论:中风患者的颅脑部CT诊断能够使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更加规范和客观, 有利于提高中医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分期辨证,头颅CT影像,临床意义

脑中风主要是因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特点的疾病。中风包括颅内和颅外的动静脉以及静脉窦等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是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具有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1], 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中风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中, 中医具有较好疗效, 但应用中医治疗时, 其在辨证方面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 为了观察和分析中风病患者中医分期辨证与头颅CT影像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来自于2010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中风患者,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21例, 年龄55~74岁, 平均 (61.4±13.3) 岁, 病程16~93天, 平均 (39.8±38.5) 天。病例入选标准:西医临床诊断结果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对脑中风的诊断特点, 中医临床诊断结果符合中国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关于中风的诊断特点 (恢复期气虚血瘀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两个证型)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内脏器官 (肝脏、肾脏等) 衰竭患者。

1.2 诊断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依据为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中风病的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CT影像学检查方法:CT仪器为somatom definition AS-64CT机, 扫描时设置层厚为8mm, 层距为8mm, 扫描基线为听皉线。

1.3 CT影像学统计指标

对患者进行头颅CT影像学扫查时, 统计4个指标: (1) 患者脑出血的部位 (包括丘脑部位, 脑叶, 脑干和基底节区域部位) ; (2) 患者脑出血量情况; (3) 患者脑梗死部位的面积:脑梗死范围在0.5~1.5cm时为小片状的低密度灶 (即为腔隙性脑梗死) , 脑梗死范围大于1.5cm时为大片状病灶; (4) 观察与记录病灶周围的情况 (例如病灶周围是否存在水肿现象以及占位效应等) 。

2 结果

56例资料中医辨证分期结果:30例为中脏腑者, 26例为中经脉者, 中脏腑者中脑出血患者有20例 (66.7%) , 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出血量较大, 存在明显占位效应, 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中经络者中, 颅脑CT检查的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域6例 (66、7%) , 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中脏腑者中, 颅脑CT检查的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域7例 (63.6%) , 脑出血病灶部位很少出现在丘脑、脑叶和脑干部位, 另外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辨证与头颅CT影像学出血量关系表具体结果见表1。

(n)

中经络者中脑梗死患者19例 (73.1%) , 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多发于基底节区域, 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中经络者中, 颅脑CT检查的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域13例 (76.5%) , 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中脏腑者中, 颅脑CT检查的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域的有4例 (44.4%) , 中医辨证与头颅CT影像学关系见表2。

(n)

3 讨论

在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面, 无论中风是出血性的还是缺血性的, 其发病的关键均在于“血瘀髓海”, “血瘀”即是中风的病理产物, 反过来也是一种致病因素, 中风患者产生“瘀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其根源在于“气虚”。中风患者瘀血内阻, 久必伤气, 从而引起气虚。因此, 气虚血瘀就成为了中风患者发病的病机[2]。针对病机本研究采用气海穴以达益气活血之效, 选择内关穴以达除湿祛痰之效, 选择金津穴、八风穴和八邪穴以达祛风通络之效。

基底节区是患者中脏腑的发病位置, 同时也是中经络的发病位置, 这些病症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但是中经络多以脑梗死发病, 而中脏腑多以脑出血发病, 这与国内的学者报道一致。本研究的脑出血患者中经络出现少量出血现象;病情较轻, 中脏腑出现大量的出血现象;病情较为严重, 那么对患者脑部的损伤程度就会越严重, 就容易表现成为中脏腑;脑梗死患者中, 脑梗死的病灶较小、中线结构没有发生移位、患者的脑室被压迫等患者占位征象方面的梗死会导致表现出中经络;如果病情较轻、有良好的预后, 并且梗死情况变大、有显著的占位情况, 则表现为中脏腑;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 会有较差的预后[3,4]。

对病情分析可以看出, 此症状表现为较轻的中经络和较重的中脏腑, 但是这两者的发病机理是一致的, 都是危急性质的重症疾病。中医证候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临床上通常中风患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较为显著的演变现象, 比如中经络会出现出血现象扩大或者是再次出血从而转变成中脏腑[5]。所以, 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一定要仔细, 不管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 都应该给予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贺青涛, 刘悦.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9 (1) :35-36.

[2]张杰, 李强, 于文涛, 等.中风的分期治疗中医药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11) :1804-1805.

[3]王新平, 曹国辉, 杨光福,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研究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 28 (3) :67-72, 77.

[4]李建香, 过伟峰, 袁圆等.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脏腑客观指标的比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5) :421-423.

[5]许继宗, 李玉华, 李月明, 等.结合脑梗死定位进行中风的针灸十二经分经施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4) :3798-3799.

头颅CT影像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 38例中, 男性31例, 女性7例, 年龄18~56岁, 平均28岁, 其中:打击伤8例, 车祸30例, 伤后0.5h~2d就诊, 主要临床表现有伤后头痛、头晕, 视物不清, 视力下降, 头面部肿胀青紫等, 部分病人鼻出血。

(2) 采用德国西门子samatonemotion螺旋CT机, 扫描层面及层间距均匀为10mm, 以听外眦线为基线, 常规横断面以序例扫描方法, 扫描范围从外耳道水平到头顶。CT照片包括脑组织窗及骨窗。窗宽/窗位分别为, 脑组织窗8~35Hu, 骨窗3200~700Hu。

(3) 对可疑眼眶内内侧壁骨折者, 采用眼眶薄层CT扫描, 扫描参数为:以听眶下线为扫描基线, 层厚5mm, 扫描范围由眶下缘至眶上缘。眼眶薄层扫描的选择条件: (1) 鼻根部或眼脸有皮下肿胀。 (2) 筛板不平直成角, 局部凹陷, 筛窦密度增高。 (3) 内直肌增粗或向筛窦侧移位。 (4) 眶内积气。 (5) 筛蝶窦积液。上述征象通过CT脑窗和骨窗的对比观察, 特别是CT屏幕上进行调节窗宽、窗位的观察, 发现上述第1条加上其它任意1条即行眼眶薄层CT扫描。

2 结果

38例经眼眶薄层CT扫描证实有眼眶内壁骨折36例, 在急诊CT扫描时发现筛窦密度增高, 特别是单侧密度增高者, 筛板不平直、成角、局部凹陷者, 眶内积气积液者, 均被证实有眼眶内侧壁骨折。

3 讨论

在急诊头颅CT扫描时, 由于层厚较厚部分容积效应大;扫描未针对眼眶;图象的窗宽、窗位不适合于观察眼眶结构及诊断人员的疏忽等原因, 极易漏诊眼眶内側壁骨折。但是只要注意观察, 还是能够发现异常。诊断医生对于眼眶内侧壁骨折的重视与关注最为重要。在对病人摆位时, 发现头面部肿胀青紫、“熊猫眼”或在CT片上发现眼脸部或鼻根部肿胀时, 应想到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可能性。

眼眶内侧壁由上颌骨的鼻突、泪骨、筛骨纸扳和部分蝶骨大翼构成[1~2], 其中大部分为筛骨纸板组成, 由于筛板菲薄, 最薄处仅为0.2~0.4mm, 因此, 外伤时极易骨折, 有时头面部外伤尽管伤势不严重, 仅有肿胀或“熊猫眼”, 也容易造成眼眶内壁骨折。间接暴力使眼眶内压骤然升高, 经眼球的液性传导至眶内部, 使眶壁最薄处先发生骨折[3]。所以, 眼眶内侧壁骨折发生率最高。

在发现头面部肿胀, “熊猫眼”征象或CT片上发现筛窦密度增高;筛坂不连续成角、凹陷;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者, 应采用大的窗宽上观察, 必要时调整窗宽、窗位观察。但是, 大多数外伤并不只造成单纯的眼眶内侧壁骨折[4], 通常是复合型外伤。其它部位的外伤改变较显著时往往容易疏忽眼眶内侧壁的观察。

本组36例眼眶内侧壁骨折者, 在急诊头颅扫描时, 34例显示筛窦密度增高, 筛板不平直、成角或凹陷;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有少数病例并未显示明确的骨折线。这可能由于筛骨纸板太薄, 扫描层厚或部分容积效应所致。但在眼眶薄层扫描时骨折显示更为准确。

本组病例在2种扫描方式中均有显示以上征象。笔者认为急诊头颅CT检查能够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者, 尽量减少重复检查。这对医患双方均有利。

总之, 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明显的筛板不平直、成角、凹陷;内直肌增粗移位;眶内积气;筛窦密度增高, 特别是单侧密度增高时可直接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对于上述征象不明显或者临床需要明确了解骨折情况者, 则需要进一步行眼眶薄层CT扫描。

参考文献

[1]郭君武.眼眶骨折的CT诊断[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 11 (3) :75~76.

[2]韩永顺, 李开成, 余强.眼眶骨折138例CT影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04, 13 (3) :164~167.

[3]高鹤舫, 兰宗森.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3, 27:16.

头颅CT影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的ICH患者190例, 其中男105例, 女85例;平均年龄 (55.8±20.3) 岁。190患者中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95例, 高脂血症60例, 糖尿病30例, 冠心病45例, 脑血管瘤3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下发病145例, 静态发病4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头颅CT检查, 层距5 mm, 层厚5 mm, 观察脑出血部位、血肿量等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前均行头颅CT检查, 而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复查。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基础药物治疗基本相同, 包括脱水、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剂、清除氧自由基及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改变, 并及时复查头颅CT。对于出血量少行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出血量多的患者, 有手术指征患者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有165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 2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去骨瓣减压加颅内血肿清除术。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入院时患者中度昏迷36例, 头晕, 头痛70例;呕吐75例;大小便失禁50例, 抽搐14例;5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失语, 83患者存在偏盲, 偏瘫140例, 双侧肢体瘫痪30例, 去大脑强直发作8例, 一侧病理征阳性145例, 双侧病理征阳性35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13例。

2.2 CT结果

2.2.1 出血部位

本组190例患者中,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 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7例 (3.68%) 。

2.2.2 出血量

出血量>30 ml 90例 (47.37%) , 21~30 ml36例 (18.95%) , 11~20 ml 25例 (13.15%) ;5~10 ml 13例 (6.84%) , <5 ml 26例 (13.68%) 。

2.2.3 预后

190例患者中, 根据CT结果最终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125例,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65例;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

3 讨论

ICH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重症疾病,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 其他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肿瘤卒中、血液病、抗凝治疗等[2]。本组资料显示190患者中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95例, 高脂血症60例, 糖尿病30例, 冠心病45例, 脑血管瘤者3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例。由于发病原因不同, 引起ICH的发生机制也不同。高血压致ICH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脑细小动脉发生如玻璃样或纤维素样变性、坏死, 甚至动脉瘤等, 一旦血压突然升高时, 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出血[3];同时由于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特殊的解剖结构, 当血流压力较高时, 也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4]。文献认为, 脑血管畸形是由于脑血管发育障碍致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 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破裂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 多见于年轻人[5]。本周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在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下发病145例, 静态发病45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家族史、饮酒、吸烟等, 激动、气候变化、激烈运动等因素亦可诱发。

ICH的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速度、水肿程度等相关[6], 本组190例患者中,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 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有7例 (3.68%) 。基底节出血典型特征主要有“三偏征”, 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症状等;脑叶出血可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脑干出血可出现偏瘫、交叉性瘫, 甚至昏迷、死亡等;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ICH病情变化快, 若不及时治疗, 如果再次出血或水肿加重, 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甚至死亡[7,8]。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研究表明, 诊断ICH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为头颅CT, 本组中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后确诊[9,10]。头颅CT影像下显示出血区域多表现为卵圆形, 边界清, 动态CT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 它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大小、水肿情况和颅内占位效应等。对怀疑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首先行头颅CT检查, 以明确诊断。动态CT检查对疾病的评估治疗十分重要, 有助于观察出血量变化或发现新的血肿, 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治疗的方法选择;本资料结果显示:出血量>30 ml 90例 (47.37%) , 21~30 ml 36例 (18.95%) , 11~20 ml 25例 (13.15%) ;5~10 ml 13例 (6.84%) , <5 ml 26例 (13.68%) 。根据头颅CT结果等综合分析, 最终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125例,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65例;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

综上所述, 头颅CT是诊断ICH的首选方法, 根据病情变化, 及时复查头颅CT, 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判断疾病的转归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讨论头颅CT检查在脑出血 (ICH) 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作用。方法 190例行头颅CT检查确诊的ICH住院患者, 对其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有7例 (3.68%) 。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结论 头颅CT是诊断ICH的首选方法 ,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头颅CT,脑出血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70-173.

[2]Juttler E, Steiner T.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omparison of EUSI and AHA/ASA recommendations.Expert Rev Neurother, 2007, 7 (10) :1401-1416.

[3]Keep RF, Hua Y, Xi G.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therapeutic targets.Lancet Neurol, 2012 (11) :720-731.

[4]Xi G, Keep RF, Hoff JT.Mechanisms of brain injury after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Lancet Neurol, 2006, 5 (1) :53-63.

[5]韩芳, 乔亚京, 孟桂荣, 等.青年脑出血患者340例临床及CT表现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4, 4 (30) :91-92.

[6]王爱华, 邹南安, 崔钢, 等.脑出血CT与预后的关系.江西医药, 2014, 3 (49) :268-269.

[7]单丽莉.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探讨.中外医疗, 2014, 5 (10) :56-57.

[8]姚群梅.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中外医疗, 2013, 12 (11) :179-180.

[9]梅桂祥, 黄震, 李进, 等.CT检查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9 (22) :92-93.

头颅CT影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2006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脑梗死患者, 有效病例总计140例;年龄46~88岁, 平均70.22岁;男91例, 女49例。所有患者符合“脑梗死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的诊断标准[1,2], 由主治中医师进行辨证分型, 气虚证81例, 阴虚证13例, 痰湿证33例, 火热证13例。发病时间<2天。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行头颅CT检查。 (采用德Simens Somatom Plus-4CT机层厚10mm, 层距10mm, 无间隔扫描10~11层) 。记录梗死数量 (单发、多发) , 部位 (基底节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及脑干) , 面积 (最大直径<15mm为腔梗;15mm≤直径≤40mm为局灶性梗死;>40mm为大面积梗死)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和SAS程序进行秩和检验。

2结果

2.1 各证型梗死灶数量及梗死灶面积的分布 见表1。

多发性脑梗死较单发者多, 比例最高的为火热证。单发性脑梗死中比例最高的为痰湿证。大面积脑梗死在气虚证中比例最高, 局灶性脑梗死中阴虚证比例最高, 腔隙性脑梗死中痰湿证比例最高。

2.2 各证型梗死灶部位的分布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气虚证在左基底节区、右基底节区及脑干部位的分布较多, 其余证型在各个部位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2.3 各部位梗死数目与标准证型的相关性 见表3。

气虚证和痰湿证, 左、右基底节区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 (P<0.05) ;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脑干的梗死灶数目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4 各部位梗死面积与标准证型的相关性 见表4。

火热证和痰湿证、气虚证和痰湿证左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气虚证和痰湿证右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阴虚证和火热证及阴虚证和痰湿证额叶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脑干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脑梗死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 其致病因素包括风火痰虚瘀, “脑梗死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作为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证的基础应用研究》的一个分课题, 将本病分为风瘀证、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其中风瘀证作为脑梗死的一个基本的共同证, 而将其余四类 (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 作为本病或然出现的证型[3]。风瘀证可单独出现, 也可与其它型合并出现;而其余四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相互合并兼挟出现, 但必包含风瘀证的内容。

本研究病例中, 脑梗死证型中气虚型最多, 占57.9%, 依次分别是痰湿证、火热证、阴虚证, 可见中风是虚实夹杂证, 致病因素风、痰、瘀为主。气虚证在左、右基底节区和脑干的梗死阳性率高, 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左、右基底节区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对脑干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火热证和痰湿证、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左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右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阴虚证和火热证及阴虚证和痰湿证对额叶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对脑干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CT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掌握不同证型与头颅CT梗死灶的关系, 对于临床脑梗死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表明, 头颅CT与脑梗死标准证型有显著相关性, 但由于样本量不足, 统计结果难免偏差, 且与临床的相符情况也需进一步研究。现代检测指标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是关于病证结合研究的关键所在。我们将进一步进行更多、更大样本的现代检测指标与证型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郦永平, 陈启光, 张菊萍, 等.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研究.江苏中医, 2004, 25 (1) :14.

[2]郦永平, 符为民, 奚肇庆, 等.急性脑梗塞的辨证分型探讨.中国中医急症, 2003, 12 (3) :245.

头颅CT影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病例均为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住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 诊断条件符合1996年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 胎龄37+1~42周, 出生体重2.5~4.3kg, 男30例, 女19例, 两组胎龄及体重比较统计学无差异。按照HIE的临床分度标准, 轻度HIE33例, 中-重度16例;按照头颅CT分度标准, 轻度HIE29例, 中-重度20例。头颅CT检查时间为生后5~7d。

1.2 NBNA方法

所有HIE患儿于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评分在室温25~27℃、光线半暗的环境中进行, 评分内容包括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评估3项, 每项评分均包括3个分度 (0分, 1分, 2分) , 满分40分[2]。检查者通过专职培训。

1.3 临床处理

所有HIE患儿入院后均予三对症、三支持治疗, 脑代谢激活 (CDPC、脑多肽共2个疗程) 、高压氧 (1~2个疗程) 的治疗, 于1~2岁时应用Gesell测试法[3]进行智能发育随访。

1.4 预后标准

NBNA评分≤35分为异常, >35分为正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对原始观察资料分别作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 对NBNA评分与预后关系资料作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2。

3 讨论

有资料统计显示, 我国活产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5%~10%, 高者达20%。窒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中, HIE的发病率居首位, 严重的HIE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 准确及时对HIE作出诊断及预后评估, 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HIE的临床治疗, 是新生儿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HIE的病情评估, 有临床分度和CT分度两个标准。临床分度是从初级神经反射方面对HIE进行诊断分度, 缺乏大脑皮层功能的评价;CT分度从脑白质低密度分布范围方面对HIE进行影像学诊断分度。近来, 我国新生儿医学工作者参考国外先进方法及自身经验, 建立了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方法, 推广应用于HIE患儿的预后评估工作。

本研究中, 对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和CT分度, 并分别在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 结果发现, 按临床分度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按CT分度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两个轻度组间NBNA评分值及两个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NBNA评分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生后7d、14d两组NBNA评分与不良预后关系的观察中, 14d组评分≤35分的患儿中不良预后发生率36% (9/25) , χ2=10.58, P<0.01, 组间不良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说明生后14dNBNA评分与HIE不良预后间有密切关系。其中我们观察到, 14d评分组中, 31~35分值的患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7.69% (1/13) , ≤30分值患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66.7% (8/12) , 说明评分值越低, 不良预后发生率越高。因此可见, NBNA评分法, 尤其生后14dNBNA评分, 由于其准确、经济、简便, 对于HIE患儿的临床及预后评估, 在基层医院实用、可行。

如果NBNA评分法能与患儿临床及头颅CT检查相结合, 更能为HIE病情作出客观的判断, 对于我们制定HIE患儿的早期干预方案有重大临床意义。

注:检验结果表明: (1) 按临床分度的轻度组较中-重组, NBNA评分 (7d组两两比较, 14d组两两比较) 明显减低, 组间t值为17.47和12.87, P=0.001<0.01, 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按CT分度的轻度组较中-重度组, NBNA评分 (7d组两两比较, 14d组两两比较) 明显减低, 组间t值为9.69和9.73, P=0.000<0.01, 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临床分度轻度组与CT分度轻度组比较, 临床分度中-重度组与CT分度中-重度组比较, 组间NBN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注: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1) 第7天评分组>35分7例, ≤35分42例, 计算结果χ2=1.837, P=0.32>0.05, 组间不良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2) 第14天评分组>35分24例, ≤35分25例, 计算结果χ2=10.58, P=0.001<0.01, 组间不良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此次临床观察资料7d、14dNBNA评分>35分者无一例发生后遗症

摘要:目的探讨NBNA评分法结合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及头颅CT分度, 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 并于1~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 观察NBNA评分、头颅CT分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按临床分度, 轻度组与中-重度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按头颅CT分度, 轻度组与中-重度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7d组和14d组NBNA评分≤35分者后遗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BNA评分法对HIE患儿预后具有很高的评估价值, 在基层医院实用、可行, 尤其生后14dNBNA评分与头颅CT相结合, 可为HIE病情作更客观的评估。

关键词:NBNA,头颅,CT,HIE,预后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 1997, 35 (2) :99.

[2]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7~63.

头颅CT影像 篇6

目前, CT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医学放射暴露源。最新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高剂量头颅CT的辐射会增加患白血病和颅脑肿瘤的风险[1,2,3], 所以寻找一种降低CT剂量的新方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CT最常用的重建算法是滤过反投影 (file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 重建算法, 该算法的特点是:当降低放射剂量时, 图像信噪比会随之下降。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 算法是最新的一种技术, 与FBP算法相比, ASIR最大的优势是能在常规FBP算法表现为低信噪比时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也就是说ASIR能在低剂量扫描时提高图像信噪比, 因此ASIR为临床低剂量扫描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对于ASIR算法, 前人在胸部[4,5,6]、腹部[7,8,9]、心脏[10,11]及大血管[12]方面低剂量扫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报道, 而在颅脑方面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发现ASIR在颅脑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受试者来自于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就诊患者, 实验经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CT检查示脑内无明确病变, 能顺利并配合完成检查,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CT检查结果证实有以下疾病: (1)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或脑出血病史等; (2) 脑肿瘤, 如脑原发肿瘤、转移瘤; (3) 脑外肿瘤, 如脑膜瘤等; (4) 脑外伤; (5) 异物; (6) 其他颅内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采用型号为Discovery CT 750 HD宝石能谱CT, 对32例受检者进行头部扫描, 年龄 (74±16.48) 岁。扫描条件120 k V、220 m A, 球管旋转1 s。轴扫, 间隔:5 mm, 层厚:5 mm, 共24张图像。

1.2.2 数据测量与处理

扫描结束后在双侧侧脑室最大层面重建图像, FOV 25 cm、层厚5 mm、间隔20 mm, 共5层, 分别将ASIR值设定为0%、20%、40%、60%、80%、100%重建图像, 窗宽为100 HU、窗位35 HU。在一侧侧脑室内选取圆形感兴趣区 (region of interest, ROI) (面积为9.9 mm2, 周长为7.8 mm, 像素点为30) , 测量不同的ASIR值时侧脑室脑脊液的CT值与标准差 (如图1所示) 。由2名高年资放射诊断科医生对数据进行测量, 每一个数据测量2次后取平均值, 采用双盲的方法记录数据。

1.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首先检验病灶的CT值和标准差等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之后对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当ASIR值为0%、20%、40%、60%、80%、100%时, 侧脑室脑脊液的CT值SD分别为 (4.706±1.192) 、 (3.466±0.872) 、 (2.8±0.761) 、 (2.284±0.618) 、 (1.784±0.547) 、 (1.425±0.507) , 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1, 随ASIR百分比的增加, 图像噪声水平明显降低。

3 讨论

医用辐射已成为人类接受X线照射最大的来源。特别是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 病灶的检出率大大增加, CT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导致CT检查次数在不断增加, 从而引起辐射剂量的增加。CT产生的电离辐射具有潜在致癌的风险, 会增加患白血病和颅脑肿瘤等恶性肿瘤发生的几率[1,2], 同时因CT扫描速度比较快, 所以头部CT扫描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 进而带来的是放射剂量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 当前降低CT辐射剂量、提高有效剂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放射防护的重要性。人们之前用了很多方法尝试降低头部扫描剂量[13,14,15,16], 如降低曝光量、遮挡腺体和眼睛等重要部位、自动球管电流调节、倾斜扫描架避免扫描眼眶等, 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T扫描剂量。此外, 学者们还尝试在重建技术上降低辐射剂量, 其中, 临床上采用FBP重建算法时是通过降低曝光量而达到降低剂量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该方法会导致图像噪声的增加和图像对比噪声比的下降。这是因为:FBP重建方法虽然速度较快, 但是该方法要求每次投影测量数据都是精确定量和完全的, 而FBP重建方法对噪声和伪影都很敏感, 当辐射剂量降低或投影数据采集不足时, 重建出的图像质量就会很差。因此,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 采用FBP重建方法就不能大幅度地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

ASIR重建方法是一种较新的重建方法。该方法使用从FBP算法获取的图像信息作为图像重建的原始结构单元, 通过建立系统噪声模型并且利用迭代方法加以抑制, 从而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该方法是通过将FBP数据和ASIR数据按不同比例加权融合而达到不同程度的降噪效果。与FBP重建算法相比, AISR算法重建图像时图像噪声更低[17]。本研究就是依据这个原理进行研究的, 研究结果证实了AISR重建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图像噪声。结果显示, 随着ASIR数据按不同比例加权的增加, 图像对比越来越平滑, 噪声越来越小。也就是说ASIR百分比的增加, 图像噪声水平明显降低。提高ASIR权重值能够降低颅脑CT图像噪声, 因此扫描时采用较高ASIR值重建图像具有降低射线剂量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采用ASIR方法降低颅脑扫描剂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 随着ASIR算法比例加权的增加, FBP算法比例加权降低, 图像噪声降低。从这个角度上也说明, ASIR算法比FBP算法在降低图像噪声上更优越, 是一种更好的降噪手段, 对于降低辐射剂量更有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ASIR算法重建需要的时间很短 (据文献报道不会超过5 min[18]) , 不会影响临床的效率, 说明该算法有很好的临床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图像中脑脊液作为测量对象, 这是因为有研究对ASIR算法和FBP算法2组脑组织噪声差异进行对比发现, ASIR算法组脑脊液图像噪声明显下降, 而脑白质、颅骨和空气的噪声对比2组没有差异[19], 原因是脑脊液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 且CT值相对比较恒定, 不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里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脑脊液流动伪影造成的影响, 而双侧侧脑室内脑脊液相对流速较慢, 就有效地避免了这个问题。颅骨和空气CT值变化较大, 同时与其他组织相邻会有界面征, 会给CT值测量带来麻烦。脑白质虽然没有颅骨和空气对于CT值影响那么大, 但脑白质本身在不同部位和纤维束走行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综上所述, 选择侧脑室脑脊液来测量CT值结果更科学。

上一篇:文化输出中的中日差异下一篇:调研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