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影像

2024-05-29

传统影像(精选5篇)

传统影像 篇1

现如今, 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 提高对影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 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 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从形态学到功能、分子影像学, 从静态到动态, 从二维到三维, 从定性诊断到定量诊断, 从单纯诊断到诊断治疗并重, 现代医学影像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 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近几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 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近20年来, 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 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 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学习现代医学影像学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内容,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知识, 有扎实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生物学基础, 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内、外、妇、儿等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现代医学影像学借助普通放射、CT、MRI、DSA、USG和ECT等不同的成像原理与方法, 使人体内部解剖和器官成像, 以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 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 达到活体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目的。其获取影像、处理影像、分析与利用影像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放射学科无法比较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 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 中发展更为迅速, 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 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 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仅靠四五年系统学习与实习很难系统掌握全部内容。在现有学制的情况下, 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 必然影响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知识面过窄, 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反之, 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少, 一时难以适应影像科工作, 又会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声誉, 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因此,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相关学科知识, 及专业本身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和突出重点, 需要组织医学影像学专家、老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影像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改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学制与培养方法。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 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二、医学影像学发展与教学内容更新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 放射学形成到现在, 影像专业虽然只有百年历史, 但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不仅CT、MRI软硬件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 数字影像给普放、介入崭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几乎人体每个系统都与影像有着密切的关系;DSA、CT、MRI、USG等导向下的治疗更使介入治疗“无孔不如、无孔也入”, 各种微创治疗在国内外开展得如火如荼;现代影像学已不再单纯是反映人体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它不单可提供质的诊断, 还可区分量的差别, 已深入到活体功能研究 (脑、心、肝、肾等功能成像) 、反映活体生化代谢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领域, 分子影像学已经悄然兴起。现在世界上每年都会涌现许多新的影像成果和专著。而我们的影像学教材, 尽管不断改版与更新内容, 仍然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一些内容没掌握已经过时, 一些内容学了临床已不再应用, 一些临床常用的内容反而没学的现象经常遇到。因此, 医学影像学教师加强学习与交流十分重要, 这样既利于及时补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内容、删除过时内容, 也利于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基础理论学习与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医学影像学横跨诸多学科, 在知识时代不仅本身随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不断发展, 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在有力地推动着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时代再长、学生再用功, 掌握的内容仍然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就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基础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不仅是影像的基石, 而且知识更新相对较慢。只有医学基础扎实, 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者, 才能最终成为医学影像学科的佼佼者。

四、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逐渐为各大院校采纳。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分为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种, 前者教师先讲授基本原理、概念、定义, 如龛影、充盈缺损的定义及影像征象, 附以图像、文字说明加深基本知识的理解, 以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后者教师先提出问题, 由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影像教学系统及手头资料, 进行检索、学习, 教师可及时回答个别问题, 也可通过投影仪呈现共同存在的问题, 进行归纳和总结。讲授式教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 学时易控制, 适合基本原理、概念和定义等内容的学习。启发式教学应学生主动、教师引导, 注重学习过程, 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知识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及运用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讲授式教学, 哪些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 两种方法如何相互结合, 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尚需在影像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

五、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核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 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 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学校以此判定教师工作的好坏, 医院以此评价学生的优劣。这种考核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教、学结果, 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 难以适应医学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 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 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因此, 如何将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 也已成为学校和医院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之一。总之, 现代医学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 目前确实有必要站在发展的角度, 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综合审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与考核机制。

六、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 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 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 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总之,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 我们要顺应时代, 推陈出新, 总结经验, 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 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 谢鹏, 罗天友.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05, 34 (5) :775.

[2]刘璐, 刘扬, 王宇, 等.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 17 (2) :92-94.

[3]徐珞, 吴梅, 孙向荣, 等.《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几点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 42 (4) :361-362.

[4]邱文生, 张彦, 岳麓, 等.医学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 42 (4) :363.

传统与变革:影像内外的英国女王 篇2

“如果你们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女王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她总是一位变革的先锋,但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传统的东西。” 继《女王》获得2006年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之后,《国王的演讲》更是在2011年一举夺得了四座奥斯卡小金人。影片中的伊丽莎白二世极力保持传统与变革的平衡,就像白金汉宫的新闻发言人所说的。

英国王室题材的影片一直深受英美电影界的青睐,诸多英国君王因此成为英美影片的主角,比如《亚瑟王》中的亚瑟王、《冬狮》与《雄霸天下》中的亨利二世、《都铎王朝》中的亨利八世、《年轻的维多利亚》与《布朗夫人》中的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与《伊丽莎白一世传奇》中的伊丽莎白一世、《乔治王的疯狂》中的乔治三世,等等。由于历史及文化认同的缘故,这些聚焦于英国君王的影片大多在英语世界叫好又叫座,直接或者间接关涉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影片更是如此。

电影是普罗大众“联系”女王的中介或纽带

1952年2月,英王乔治六世病逝,正与夫君坐在东非的树下看大象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即位,作为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伊丽莎白二世时代。如今,伊丽莎白二世是世界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仅次于泰国王普密蓬),也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在这风云变幻的60年间,看似一成不变的英国王室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或被动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英美电影人对此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于是便有了种种女王形象。进入新时期以来,除《女王》及《国王的演讲》外,女王形象已然见诸类型各异的诸多影片,如喜剧片《欧洲假期》与《白头神探》、历史剧情片《爱情与王位》、无厘头商业片《王牌大贱谍3》等等。这些影片所形塑的女王形象不尽相同,或是“每天白金汉宫最后熄灭的那盏灯”,或是“在王室过度曝光与低调间寻找平衡”,或是“古板、缺乏幽默感”,但它们无不因为“女王”同时享有不错的口碑与不俗的票房。

其间的原因固然言人人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影片能够通过影像满足观众对女王一探究竟的心理:得知如今不苟言笑的女王原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公主(《国王的演讲》),理会她对逊位的爱德华八世的无尽的恨(《王位与爱情》),目睹她作为一国之君的象征作用(《王牌大贱谍3》),同时还为生活在图像时代的观众提供了一种社会关系的中介。“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我们——有时还要借助机器,比如看电影的时候——通过这种图像来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电影是普罗大众“联系”女王的中介或纽带,毕竟当年她是作为风度优雅的“世界甜心”、被寄予开创“新伊丽莎白时代”的厚望而登上王位的,而今天她领导的英国王室正朝着更富时代感、现代化的方向蜕变,毋庸置疑是英国人维系爱国主义价值的一个节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女王》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体现民众对国家之热爱的工具”

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之初,英国本土尚未走出战后的经济低迷,同时殖民地的去殖民化运动正如火如荼。鉴于这样一种情势,女王潜心研究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尤其是其间十分模糊的责任和权利,并且按照母亲王太后的建议,视自己为“体现民众对国家之热爱的工具”,以强烈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力争成为国人心目中鞠躬尽瘁的典范。虽然她每周都要与首相举行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从不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因此,女王赢得了她先后任命的12任首相的高度评价。丘吉尔慨叹她是“一个多么迷人,多么聪颖的少妇”,“一位既有见地,又坚忍不拔的人”;布莱尔认为她堪称“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卡梅伦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你有时候会听到人们像谈论一件华丽饰物、一件生活中的装饰品一样谈论英国王室,这其实是对我国宪法的误读,这也低估了我们的女王。在我的一生当中,也在大多数英国人的一生当中,她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英国王室的家长,伊丽莎白二世也一直身体力行基于时代的变化而变革王室。尽管女王的形象严谨、保守,但实际上她已无数次率先打破传统。登基后不久,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开始在白金汉宫举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会,招待杰出民间人士。1960年代,英国王室制作并公开了第一部有关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在白金汉宫中开辟了一个向普通民众开放的新展厅,专门展览王室的收藏。

虽然这些举措确乎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但一如《女王》所展示的,在民众看来,相较于时代进步,王室变革还是来得太慢。《女王》以恪守传统的伊丽莎白二世与以改革派面貌出现的新任首相布莱尔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而结合抑或耦合二者关系的则是戴安娜王妃之死。1997年,戴妃在巴黎因车祸意外身故,英国哀声一片,但以女王为代表的英国王室却采取回避态度。英国王室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民众反对王室的情绪高涨不下。一面是哀痛愤怒的民众,另一方面是竭力维护传统、为了自尊与脸面避而不出的王室,掌握着君主制存废大权的“平民首相”布莱尔频频与女王电话沟通,作为女王的同盟者进行补白,发表演讲《人民的王妃》,最后以命令式的口吻建议,四百年中从未为任何王室成员逝世而降落的旗帜降半旗,女王发表电视讲话并亲自出席戴妃的葬礼。女王采纳了布莱尔的建议,打破惯例,在葬礼前一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向戴妃表示哀悼。葬礼当天,当戴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女王鞠躬致哀。这一难得的妥协抑或变革为女王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化解了一场王室风波,同时也确立了布莱尔的声望和威信。

女王的变革在现实中继续着。1992年起,女王和王室开始缴纳税金。2010年英国媒体报道说,为了进一步减少王室开支,女王有意大幅缩减王室成员,只保留她本人、查尔斯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四人作为王室成员。此举有望大大减轻纳税人负担。此外,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

图像时代的先锋

伊丽莎白二世的恪守传统是和与时俱进的变革同步的。在图像时代的关键现代技术方面,尤其是在“新媒体”方面,女王不可谓不是先锋。公主时代,伊丽莎白已然十分擅长广播演讲,如她曾在1940年向战争避难中的孩子发表了她的首次广播;1947年,她在生日当天向英联邦与帝国发表了广播演讲,宣誓将终身为英联邦与帝国人民服务。即位以来,女王每年都发表圣诞广播演讲,鼓励国民互相帮助及彼此团结,并且在电视直播查尔斯王储的命名仪式过程中,将摄像头引入英国王宫。1969年,她向进军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发去贺电;1976年,她发出了生平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6年,伊丽莎白二世80寿辰之际,一场特别影展在温莎城堡举行,从女王出世五周的生平第一张照片,直到80寿诞时的官方照片。女王的80岁生日照片相当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为这张照片出自著名摄影师斯诺顿勋爵、女王已故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前夫之手,另一方面则正如皇家摄影作品收藏馆馆长戈登女士所说,“作品似乎刚好占据了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这样一个地位。……(看着照片)你会感觉到一种摄影机捕捉到的真实。”一同展出的还有女王同家人、同宠物的合影,以及她在父亲登基时的留影和她1947年与菲利普亲王的婚纱照。

2007年,女王的专用频道在You Tube启播,除播放多辑王室珍贵片段外,更首次播放了女王的圣诞文告,纪念她首次发表电视圣诞文告50周年。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开创先河,希望拉近和年轻一代的距离。2010年,女王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r上开通账号,公开了英国王室的600多张珍贵照片,其中包括王室成员的生活照、结婚照和从未公开的老照片。另外,女王是英国王室成员中迄今惟一一位有“金唱片”的人;全球著名的百代唱片公司曾为女王制作了一张名为“王室聚会”的CD,在发行的第一周销量就突破了十万张。

传统影像 篇3

影视行业的日益繁荣和商业的利益促使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寻求由文字到视觉图像的转变。大众文化对形象化的追求, 使人们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 而放弃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人们的思维方式更趋向于形象化。近几年席卷全球、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等无一不充满强烈的视觉刺激。不过对文学作品的视觉消费, 不可避免会带来了一些如对原著意义的消解、人文关怀的抛弃等负面效应。本文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影视改编中对传统审美的消解, 文学作品影视化与传统美学精神的碰撞和等方面, 探讨了对于传统美学价值的重新认识问题。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审美繁荣的时期。”1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视觉化传播时代, 技术与艺术 (美学) 齐头并进, 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提供了条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 审美与实用的矛盾不再是难题, 而大众对审美功能的重视使得日常用品、生活环境无不渗透着视觉艺术设计的理念, 无不体现出视觉审美的意味。例如随着大众不断增长的日常审美诉求, 服装不再只是遮体御寒的物品, 它正在或者已经从“穿着物”向“观赏品”转换。服装的审美化功能是通过摄像、摄影、时装表演、广告、时尚杂志、电视、电影中的“意象服装”实现的。而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中也体现了大众的日常审美诉求。

视觉化传播的兴盛, 使得视觉的审美认知功能空前张扬。为了迎合了现代观众对影视审美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改编中往往片面追求视觉刺激而忽视了原著的内在意蕴。影视的镜头语言在于直观形象生动, 在于画面、色彩、人物、环境、表演、服饰等视觉欲望被满足, 简而言之在于好看。比如张艺谋的电影就带有明显的景观化倾向。场面、画面、身体和服饰等视觉因素被无限夸大了, 文学内容对电影来说已经降至极低的地位, 甚至对白变得可有可无, 剧本也无足轻重。从《红高粱》到《英雄》《无极》夸大的景观化和视觉冲击, 影片本身其内容、叙事弱化。

二、文学影视化对传统美学要素的消解

视觉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和审美, 导致了大众审美风尚的一次根本性的变化。话语的文化是一种主体与审美对象有距离的观照和欣赏, 是一种传统美学所说的“静观”。阅读乃是这种静观的最典型形式, 它允许读者不断地体验作品的深刻涵义, 反复地吟咏和解读, 在读者与文学世界之间是存有一个心理的距离的;而形象的文化则相反, 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 主体直接进入对象, 或者成为对象的一部分。视觉文化的到来, 古典艺术中那种审美静观让位于当下的即刻的直接反应。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使人由传统以静观、内心体验为主要形态的审美文化向形象消费、感官享乐的泛审美的、甚至审丑的文化形态转换。一般观众要是没看过文学原著则根本不能体验得到文学作品真正精髓。

美在生活, 又超越于生活, 这是中国人审美文化之精义。视觉化传播一味引导感官、形象消费的审美文化, 忽视了审美的超越性与评判性, 最终导致大众的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感觉钝化。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后, 观众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视觉刺激和以此带来的心理满足。如李少红导演新版《红楼梦》观众注意到最多的是剧中演员、服饰、大观园再现, 而人物的感情纠葛, 在原著中所反映的宏大主题却没有多少人能体会。视觉文化追求的强烈刺激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恬淡无味相去甚远。又如在传统文学作品中, 人的形体更多时候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但在视觉化传播时代, 大众对身体的审美追求更多的是表面的、形象的。在大众看来, 影视媒体既可以保留文学原作品的内容, 又赋予音响、影像的美感。显然, 调动了一切手段的电视文学作品极具魅力。很难想象, 一个人在欣赏揉合了多种艺术的电视文学之时, 还能保持欣赏纸质文学的那份专心致志?还能细细研读与玩味?

三、影视文化带来出审美钝化

当代审美文化“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 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2文化生产者为了创造利润, 吸引最多的消费者, 最大可能地实现传播效果, 就试图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生产的是可以流行销售的“商品”。大众传媒最大限度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最大可能占据了人们的空闲时间, 通过视像符号等满足了人们心理的需求, 使人习惯于常常被动接受视觉图像, 培养了视觉思维而懒于动脑去思考, 丧失了辨别力, 顺从于现状, 审美趣味越来越庸俗化, 审美感觉也逐渐钝化。这也就是传播学理论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分析的媒介的负面功能:把人变成丧失辨别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 导致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 廉价占用人的自由与时间, 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3

影视作品传播的形象直观和转瞬即逝性, 也培养了大众对信息传播不假思索的被动式接受习惯, 并且逐渐丧失了深度的审美感悟能力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性。认为在生活中, 一切永恒的东西都只是幻象, 只有现实和瞬间的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的和肯定的。大众的“看”的能力增强, 可审美鉴赏能力衰退。大同小异的审美形象刺激使大众日益表现出见惯不惊的麻木, 审美感觉钝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4中国古典美学崇尚恬淡无味, 视觉化传播常片面追求单纯的感官刺激。如何解决文学影视化所带来的审美钝化问题, 最后除了大众自己要有意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外还是要回归到文学母本。

四、重塑经典来平衡二者关系

中国人自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趣味, 这也是无可避讳的事实。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情趣, 不论是否自觉, 总要受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制约。即使是一个叛逆者, 也是在传统基点上的叛逆。在与传统美学精神的碰撞与融合, 文学与视觉文化可以共同发展。“在视觉文化传播的背景下, 影视形象虽占强势, 但文学形象仍可以以独立的品格和本质完整保留自我, 因为原汁原味的语言艺术的韵味, 视听语言永远无法取代, 影视艺术对文学作品的唯一性解读代替不了语言文学的多元化的解读。反之, 文学作品更应以宽大的胸怀为影视艺术提供创作的滋养和源泉。”5

以象形文字为其艺术语言的中国文学, 与视像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蕴藉性, 对视像的创造有直接的补益。中国的叙事文学如章回小说, 其情节之曲折, 环环相扣, 以及人物命运的未知性, 都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延续下来的。适应于中国受众的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因子, 不是排斥文学的, 反倒是要依靠于文学的。影视作品能否具有隽永的意味, 精美的形式以及吸引人心的魅力,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要依重于文学的。当下视像制作中的浮泛、碎片化, 恰恰是因为传统审美价值的“缺失”, 其实也是因为从业人员的文学素质低下所致。根植在中国人心中的深厚的传统美学积淀, 与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不断进行着冲突和融合, 通过种种形式仍旧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电视不仅成为文学作品一个特殊的传播载体, 同时也是文学作品重新畅销的最成功的展示平台。有研究者指出,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 所有的读者加起来都远不及电视剧《红楼梦》的观众多。在电视的诸类节目中, 收视率最高的是电视剧。电视剧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是它的故事性或者说是叙事品格。这种叙事品格无疑是归属于文学的。从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而论, 情节的曲折、审美感受的惊奇以及人物命运的未知性, 是最为能够引发人们的审美兴趣的。而这正是与中国的小说传统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视觉文化能不能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从电视艺术的实践来看, 语言和人物性格是其中的关键, 而这也必须凭借文学。如室内轻喜剧《武林外传》语言的幽默与隽永是其成功的关键。若盘点最受观众欢迎且最有艺术含量的电视剧, 或是文学名著的改编, 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或是有很好的当代文学作品作为剧本的基础, 如播出后获得收视成功的《亮剑》《历史的天空》《潜伏》等电视连续剧, 都是以很好的文学文本为创作基础。

结语

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影像时, 当然不必采取一种抵制或排斥的心态, 而应该将视觉审美纳入到新的文艺学格局之中。文学之于影像并非异己的、消解的, 恰恰是建构性的。它是使影像文化走向深度, 去除碎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对文学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 影像文化必然会走向更为浅显、更为零碎的形态。而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学作为影像文化的内涵或灵魂, 才是走向更高审美境界的途径。

摘要:视觉文化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的出现是文化传播的一次革命, 它变文字印刷的传播方式为影像的传播方式。文字的阅读面对强大的视觉影视传播越来越显得式微。本文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影视改编中对传统审美要素的消解, 审美钝化问题等方面入手, 提出在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平衡文学与图像关系再认识传统审美价值, 重塑经典文学地位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影视化,传统美学,平衡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43页.

[2].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9.3、4页.

[3].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 1993.134-141页.

[4].李耳著王弼注列御寇著张湛注.老子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13页.

传统影像 篇4

关键词:埋伏牙,传统影像学,锥形束CT

埋伏牙是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 可导致邻牙移位及牙间隙过大、邻牙牙根吸收、邻牙迟萌等多种并发症[1], 对口腔正常功能和颌面部美观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埋伏牙是口腔医生诊治的疑难疾病之一。运用影像学技术对埋伏牙进行准确定位和正确诊断, 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

1 传统影像学及锥体束CT的特点

传统二维成像技术有全景片、咬合片、根尖片、头颅侧位片, 其分辨率低, 易受伪影干扰, 受患者体位影响会出现前后组织结构图像重叠和图像失真[3]。在埋伏牙的诊断中, 传统二维成像技术常被用来判断治疗难度、辅助制定治疗计划及预测治疗时间, 但只能显示二维方向图像, 不能准确、立体地描绘出埋伏牙的空间数据[4]。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提高了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 可以明确埋伏阻生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及其是否压迫邻牙, 从不同角度显示其与周围解剖组织的关系, 对埋伏牙进行准确的三维定位[5]。但MSCT有金属等致密物伪影, 放射剂量高, 成本也高, 限制了其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能够提供患者图像扫描的三维容积数据, 准确观察到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等不同方位的多层埋伏牙牙影像, 还可以利用牙体三维容积和曲面重建进一步分析研究[6]。在近些年诊治埋伏牙的报道中其优势明显高于传统二维呈像技术[7], 且与MSCT相比检查时间短、操作简便、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因此在埋伏牙的诊治中被广泛应用。

2 传统影像学及CBCT在埋伏牙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2.1 埋伏牙形态结构的观察

传统二维成像技术可以判断埋伏牙的存在与否, 但在埋伏牙之间、埋伏牙与未萌牙胚之间影像的重叠, 无法准确显示其形态、大小、牙根数目。汪隼等[8]运用CBCT扫描了11例患者16颗埋伏牙后, 可清晰呈现出埋伏牙形态结构、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 经手术证实与CBCT图像显示完全一致。

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之前, 为防止出现并发症, 需评估其牙根数目、阻生牙类型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传统二维呈像技术和CBCT在显示牙根数目上明显不同, Guerrero等[9]研究证明传统二维呈像无法准确判断阻生第三磨牙的牙根数目, 而CBCT能获取牙齿三维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及曲面断层图像, 清晰地显示牙的形态和牙根数目。

2.2 埋伏牙的定位

临床上, 根据患者口内出现牙间隙, 牙列紊乱等临床表现, 常首选采用曲面断层片对患者进行埋伏牙筛查。曲断片可提供埋伏牙与邻牙的龈合向关系, 但不能准确提供牙体冠根前后向及唇腭向等方面的信息。研究发现, 曲面断层照片会过高估计尖牙轴倾角和其与中线的距离[10]。以尖牙距正确萌出位置的距离可确定其治疗时间的长短, 然而曲面断层照片无法描绘尖牙的三维容积数据, 研究发现CBCT在埋伏尖牙的定位上更加精确。Kamburoglu等[11]运用CBCT研究了42例埋伏尖牙的病例后发现, 在欧洲人群中60%的埋伏尖牙都为腭侧阻生, 而在亚洲人群则颊侧阻生的偏多。Haney等[12]用传统X线片和CBCT分别扫描上颌埋伏尖牙, 发现唇腭侧向的定位上存在16%的差异, 27%经X线检查诊断过的埋伏牙, 采用CBCT进行诊断后得出不一样的治疗计划。因此CBCT三维成像可以为口腔医生定位埋伏牙提供准确的三维信息, 为制定治疗计划和提高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2.3 对邻近牙齿和周围组织结构情况的判断

运用二维呈像技术初步诊断埋伏牙的位置, 制定治疗计划和预计治疗效果仍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段。但是在对埋伏牙定位及判断其对邻牙和周围组织的影响方面是受限的[13]。埋伏阻生尖牙会引起邻牙移位及牙根吸收、牙弓狭窄、颌骨囊肿等, 其中最严重的危害是压迫邻牙导致牙根吸收, 影响邻牙的寿命[14]。Botticelli等[15]运用二维呈像技术和CBCT扫描了27个患者的39颗埋伏尖牙, 确定埋伏牙的位置及对邻牙牙根的影响, 发现两种影像技术在诊断邻牙牙根吸收时至少有22%~36%的差异, 两者相比, CBCT诊断邻牙牙根吸收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更高。因此, 在诊断邻牙牙根吸方面, CBCT比二维呈像技术更灵敏。

CBCT较传统二维呈像技术更准确地显示埋伏牙与邻牙、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周围解剖三维立体关系。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发生暂时性神经损伤的概率是0.4%~9.4%。一些临床医生研究认为, 下颌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与下颌第三磨牙的解剖位置有关, 因此术前要评估两者之间的解剖关系很有必要。曲面断层照片对术前评估必不可少, 但是其提供不了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神经颊舌向的任何信息[16]。与之相比, CBCT通过三维呈像能够准确地提供埋伏牙与邻近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

传统影像 篇5

关键词:符号,文化,刘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精神、制度的载体。文化的符号性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透过刘郎纪录片,能直视符号被灵性地活化在他的影像中。

一、刘郎纪录片的文化阐释

刘郎是河北省清苑县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在长期的电视创作实践中,集编导、撰稿于一身。在这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境况转换之中,刘郎拍摄了一批表现中国西部的纪录片,例如《西藏的诱惑》,之后又创作了多部发掘江南文化底蕴的作品,例如《苏园六纪》、《西湖》等,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气势恢宏、张扬写意创作风格。

(一)刘郎纪录片的意境建构

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作者主观的“情”,又有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1)

刘郎作品,无论是《西藏的诱惑》、《七弦的风骚》、《苏园六纪》、《天驹》、《西湖》、《苏州水》、《梦界》、《鬼斧》等都通过客观自然符、人造符号、象征性情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一种豪迈、潇洒而充满阳刚之意境。《苏州水》中,刘郎通过镜头语言对水进行内在书写,把自然山水、人文风情贴合得浑然天成,让人领悟到古时苏州人热爱自然,以水为邻,对水敬而不畏的一种自然情结和“道”“艺”结合的生命观。

(二)刘郎纪录片的诗性特征

1. 声画配置

纪录片强调真实性,然而刘郎的作品摒弃新闻镜头与纪实性画面,采用诸多艺术语言和美学元素进行加工,使得原本平淡、乏味的元素变得富有诗一样的灵性与生机。诸多声画组合的艺术手法塑造镜头,让作品更加富有节奏、韵律,折射出浓郁、缤纷和抒情的诗意。作品情感丰富而细腻,韵味深沉而阴柔,气度宁静而从容,意境静穆而深远。纪录片《苏州水》中解说词说:“没有水,那文化就干了,于是我们这些水的儿女铭记着先民临终的叮咛,接过了难以拆开的鱼米,并把对水的无限深情洒遍了这独一无二的水乡。”画面石台上的净藕仿佛在和水中波纹对话;零星散落湖面的几片艳红色荷花仿佛与水心心相惜;排列整齐的帆船随着泛蓝的天光在湖面倒影出朦胧的影子;波光粼粼的湖面泛着星光斑渔民站在船上把手中的渔网洒向湖面。整个一组画面伴随着轻盈静穆的音乐在旋律和音调中流动,富有张力。

2. 节奏韵律

从美学上来讲,节奏属于形式范畴,而和谐则是节奏的最高美学境界。刘郎的纪录片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他通过视听形象的变化来体现纪录片的整体韵律,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功效。

刘郎的纪录片以客观世界和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来抒发各种感动心灵的事件、情节和人物。用剪辑、表现视觉画面、摄像机的运动及音乐音响等各种外在技巧的运用形成节奏。整体节奏缓慢,但张弛有度,让人有足够空间欣赏和思考。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刘郎对其节奏韵律的把握和利用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例如在《苏园六纪》的第三集《深院幽亭》中在6分46秒时介绍匾额提名时主题音乐突然响起,镜头通过推拉从下到上再切换从上到下,从匾额到建筑,从建筑到亭子,从亭子到走廊,从走廊到一砖一瓦,推、拉、、移,让观众在园林中身临其境,置身于“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的人生况味。

(三)刘郎纪录片的文化品格

刘郎纪录片赋予俚俗以格调,予以雅逊以生机。《江南》里的古今的对比,《苏园六记》里的东方审美,《苏州水》里的古城意蕴,都离不开文史的大范畴,《西藏的诱惑》里的朝圣意识。那批作品呈现出典雅、崇高、深沉、阴柔、婉约、豪放的面目,似乎也顺理成章。

刘郎的作品并非生活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充满文化意识的。这种由南向北的情思转变,充满一种文化时空维度。他从文化的现状和背景上对我们的民族和历史文化做了深层次的反思,既揭示了千百年沉淀的历史痼疾,又展现对民族新文化的渴望和需求。他的成功在于拍出了电视片的文化品位,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的诗意。例如他在《苏园六纪》中就涉及到了园林文化、建筑文化、诗歌文化、书法文化、科举文化、哲学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

二、刘郎纪录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在刘郎的纪录片里,从头至尾都书写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这日益发展的经济时代,我们重拾前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今天的文化氛围结合相待,无疑不乏一种价值性意义。

(一)符号的含义

所谓符号,是具有某种隐喻性的标识,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日本学者池上嘉彦说:“现代符号学关心的是人类的‘给予意义’的活动结构和意义,即这个活动如何产生了人类的文化,维持并改变了它的结构。”(2)由此看来文化是具备符号性的,而且符号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宽泛,一切均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构成符号。刘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用影像语言传达观念、思想,让人置于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积累伴随时代的进程渗透着众多的文化符号。在刘郎的纪录片里,符号通过视觉语言里被创造成一种独特意境和思维方式。例如《西藏的诱惑》里面的山川石头,《苏州水》里面的湖水映月;而人造符,则是先哲们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宏观透析原理,通过练功,气韵生动、传移模写等采集宇宙之气和自身之气混合后再以中间媒介发放于体外,存在于天地各种具有形态的符号形状之中。

(二)刘郎纪录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分类和形态

在本文,笔者以刘郎纪录片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一个符号导视列出一些类型。总体分为自然符,人造符和符号象征的情节。

其中自然符包括一对牛角、石头、孔子、李白、水、天空星宿、柳树、桃花、寒梅、红荷、银杏、雪、茶等;人造符包括易经、八卦图、民间吉祥图案、吉祥符号、印章、石桥、古井、昆曲、刺绣、年画、古建筑、篆刻、伞、断桥、花窗、苏绣、沧浪亭、沧浪渔夫、石碑、兵马俑、古琴、琴棋书画、苏绣等等。包括人造情节比如雨打芭蕉、水滴残荷、香市烧香拜佛民俗、民俗婚礼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刘郎纪录片中的影像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刘郎的纪录片中以各种形式表达它们本质寓意。

(一)传统文化影像符号化的转换

在刘郎的屏幕世界里,每一处客观物象都是他内心的主观情感和原始情节的表达,并且这些符号通过镜头之间的转换展现它们最本质的符号魅力。

刘郎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选择颇有讲究。在《七弦的风骚》片断中,刘郎把古琴理解成一种道器,视听契约赋予古琴以气质和一种形而上精神。“古琴的身长,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阴;古琴的身宽,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若是加上闰月,便会有十三个月份,而这个数目恰好是一张古琴上作为音阶的‘徽’位的总合。”这里解读出了中国文化的玄妙,“道”与“器”的结合体现出哲学式的二元对立,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

(二)传统文化符号与画面造型的关系

一个传播符号总是通过一种特定形式来表达,并通过一种规约意义来传递内容。在《七弦的风骚》中,弹琴者手指划过古琴的那幅镜头采用了慢镜头,手指“抚”、“鼓”、“奏”、“弄”、“弹”,隐约中出现兵马俑,体现出人的内在情怀和历史文化的交融。《同理印象》里的民俗婚礼背景音乐出现了欢乐的锣鼓,画面配以对门环的特写,笛子、古琴和大提琴让人感到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意味。

除了画面式语言外,解说词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和哲理性通过方明和林如两位老艺术家的具有深沉意味的解读,更是为观众营造了想象的空间,增添了符号与造型表现的维度。

(三)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性诠释

在刘郎的纪录片里,刘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赋予符号深刻地文化意义,他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造诣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索绪尔在谈论“能指”和“所指”的时候认为,当人们接到某种事物信息时,立即会经过听觉、视觉或其他感官接收到一个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东西。(3)在拍摄江南系列纪录片时,每一部片子都把每个地方的文化展现得淋漓精致,对刘郎来说,从兵马俑到天一阁,从敦煌到江南丝竹,从骏马再到江南红花细雨,既有空间和审美上的距离感,更有文化的时间感和历史感。他非常懂得中国古琴的艺术真谛,既强调大道与小器同根共生、文化与技艺互为表里,又强调人间万物都需要阴阳平衡,性情调和与天人合一。如果把符号比作西湖,那么它孕育的文化境界就是博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欲望和需求,我们不能完全以我们现在的艺术眼光和文化诉求去评论它,而更应该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上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形式立于民族文化之林,它让我们反思历史、思考现在并展望未来,在现世这个物欲横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回望过去,遥望将来,纠结于现世或徘徊于现世与未来,要寻求最适合心灵深处感受的那一点,离不开一种情感共鸣,即对人性的一种关怀,而刘郎的纪录片带给了我们更多这样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204.

[2]刘郎.赋俚俗以格调予雅逊以生机——我拍《同里印象》[N].人民日报,2005,06,16.

[3]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瞿明安,陈玉平.《论符号学与象征人类学的渊源关系》[J].青海民族研究,2013.

上一篇:商业银行决策层下一篇:《德意志意识形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