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新闻(共3篇)
影像新闻 篇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飞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有200多所院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广播电视机构或相关单位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 又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广播电视记者、编辑、编导、摄影等人才。进入本世纪以来, 广播电视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网络媒体的崛起, 对以第一媒体相称的电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迫使电视节目不断提高其视觉的吸引力;高清晰数字电视的发展使得图像的生产越来越精致和专业。读图时代的到来, 对跨媒体的图像传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片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中的地位提高, 图片成为抓住第一注意力的有效力量;图片成为提高可看性的重要手段;视觉风格成为媒介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便捷, 网络视频新闻和视频内容成为各大网站竞争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媒介变化环境下, 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而言, 图像素质的培养也显得更加突出。但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说, 因为广播电视教学人才非常缺乏, 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中, 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 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比如在教学中着重于传统新闻的采写编评, 忽视了广播电视利用视听语言传递信息这一重要特性, 学生对电视画面和视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培养理解成纯粹的技术问题。因此,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系统思考成为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跨媒体的需求, 我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学生的影像素质培养作了系统的思考, 并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 以期在学生图像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提高, 使之能更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及媒介形式的变化发展。
一、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内涵
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图像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位, 根据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的拍摄构思, 到后期剪辑蒙太奇思维, 再到整体影片的视觉构思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影像技术能力。
指的是能熟练运用制造影像的各种设备, 包括会操作拍摄静态图片的各种型号的照相机, 掌握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类镜头的成像特性, 根据拍摄意图进行测光和准确的曝光控制等。动态图像方面, 必须掌握几种专业级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能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节和曝光控制, 了解视频拍摄的各类技术调节等。后期制作方面,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非编平台, 熟悉几种基本的剪辑软件,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视频技术。
2. 画面意识。
画面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和文字相比更为古老, 也更为形象。文字在表意过程中是通过概念来完成,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画面通过此时此地的具体形象在框架中以平面构成的方式排列, 观者通过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阅读, 构建形象之间的关联, 来获取意义。在静态的摄影中, 形象和形象之间是空间上的前后上下的关系, 在动态的影视画面中, 除了每个镜头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外, 还要加上单个镜头内的形象和前后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 来形成意义和判断, 也就是蒙太奇理论中所谓的1+1>2。拍摄和编辑永远不是复制现实, 而是在现实中抽取元素进行对现实的重构。所以,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 要注重对画面独特表意方式的训练和培养;要强化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画面构图的意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对画面美感和意义的影响;使之掌握光线、色彩、影调在画面气氛营造中的作用。
3. 画面叙事能力。
目前的研究已经广泛地认同, 叙事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故事中, 各种纪实文体, 包括新闻、纪录片或者一个文艺节目甚至一台晚会, 叙事都是重要的元素。广播电视新闻教学需要强化学生运用画面叙述事件的能力, 这在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中是被忽视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视画面有不同的叙事方式。静态的图片摄影中, 照片将事件翻译成情境, 也就是说, 照片通过空间内的形象关系来凸显事件中的冲突。布勒松将它称之为“决定性瞬间”[1], 也就是说在构成事件进程的无数个情境 (瞬间) , 只有一个情境 (瞬间) 是最有代表性的, 这个情景能展示、暗示、隐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拍摄下这个决定性情境来反映整个事件, 这是静态摄影的叙事特性。而在影视叙事中, 事件是通过镜头的序列呈现的, 正如爱森斯坦所强调的, 单个镜头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或是模糊的, 镜头间的关系把具体的意义凸显出来。镜头和镜头之间可以是各种复杂的关系, 顺序的、交叉的、对比的、隐喻的、暗示的……正是这些关系让画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述方式。影片创作者通过控制镜头间的关系和镜头数量的多少来实现对叙事快慢的控制, 形成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虽然各类节目在叙述上差异较大, 但组合镜头的能力对于任何节目制作者而言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4. 构思的视觉化。
对于广播电视的记者、编导而言, 制作一个节目不仅仅是把需要传递的信息翻译成视听语言, 而是需要从创作的第一步开始就处于视觉、听觉的思考方式之中。因此, 在广播电视新闻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视觉和听觉上构思。语言文字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能表达复杂的思辨的内容, 而画面具有形象、个体的特征。在语言文字中, “树”表示的是一个类概念, 是所有树的抽象的集合, 而画面上的树只能是这棵或那棵, 是某一棵独特的树。所以视觉构思要求在制作节目时能发挥画面传递信息方面的特长———表现具象、具体、个体的东西。电视在表达抽象信息的时候, 在构思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把它转化成个体故事的方式来演绎, 通过对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叙事, 来体现抽象的概念。电视不同于报纸等媒介的“文字传统”, 而承接了“口述传统”[2], 它需要更强的故事性, 有事件、有人物, 才有鲜活的画面, 才有吸引观众的“情节”, 最后通过感情来打动观众, 从而在观众心目中上升为抽象的理念。这种描述个体的行动的构思, 才能被画面记录, 称之为视觉构思。
影像能力这四个方面, 是互为联通、互相依存的关系, 它们整体构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要培养的影像能力。
二、培养方式的改革
在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目标后, 我们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规划。
1. 专业课程体系化、条块化。
我们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条块梳理, 大概分成三类: (1) 新闻史及新闻业务 (史论类、采、写、编、评等) ; (2) 影像表述能力 (技术课程、影像创意类、影像叙事课程等) ; (3) 节目研究 (节目策划、专题片创作、文艺节目等研究) 。其中影像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课程来实现, 包括《摄影技术》、《摄影构图》、《电视摄像技术》、《电视摄像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编辑》等。不同的学校根据其定位、师资配备、课程特色等来重新组合, 来形成各自的培养方式。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重视影像素质培养的传统, 强化学生的影像技术和创意的能力, 该专业把《摄影技术》分拆成《照相技术》、《摄影镜头》、《曝光控制》等课程,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控制能力。而有的学校则将其课程分成《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
2. 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
影像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课程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在设计上我们遵循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 再到镜头组合, 再到影像叙事及不同类型节目影像创作这样一个培养顺序。在教学中基本上遵循先技术课程再创作课程这样的方式, 通过技术学习, 学生可以熟练使用设备,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影像表意方式和创作规律把握能力。落实到课程安排上, 《新闻摄影》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或大二的第一学期, 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摄影技术能力和静态图片的构图意识, 比如不同镜头的运用、准确的曝光控制、影调色调的控制、画面的结构方式等。在《节目制作》课程中, 让学生学会摄像机和编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然后安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等课程, 在《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中, 就不需要再去强调更多, 侧重点在于镜头的结构方式、运动、场面调度、风格等, 而在《电视编辑》课程中, 侧重培养学生的蒙太奇意识, 并掌握剪辑的基本规律、节奏的控制等。
3. 在教学中加强图像思辨理论的培养。
读图时代的到来, 导致图像泛滥, 大量视觉重复的图像出现, 寻找新的视觉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难。要想在读图时代不断突破,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 熟悉图像史、图像理论是基础性的素质。只有在了解图像五千年来的变化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谈得上创新;也只有在理解图像意义构成的方式的基础上, 才能做到观念的突破。缺乏史论基础的培养, 往往导致学生在图像学习中不明确标准, 走弯路, 拍出的东西模仿多创新少, 观念老化。对图像史、图像理论的培养, 也能不断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 但他们写的新闻, 深度不及法律、经济等专业的, 文笔不及中文专业的, 后劲不足。针对这个问题, 有人认为要增开基础课程, 但又带来了新问题, 就是增开基础课程压缩了专业课程的时间, 学生对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导致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个问题, 并不是靠多开设一两门课程, 而是需要把思辨的精神和思辨的方式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对理论问题的研究,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图像史、图像理论在图像课程中的渗透, 对学生们来说, 能提高专业理论素质, 激发创新观念, 避免图像流于“行活儿”,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想深度。
4.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影像素质是一种技术能力, 更是一种利用影像这种独特工具传递思想的创造性能力, 它包含了技术、审美、叙事、传播等多方面的内容。影像能力中的技术能力需要实践去熟练、巩固, 也只有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 才能寻找到每种技术的可能方式, 让技术散发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创作意识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影像素质作为一种专业素质, 存在着有限课时与无限实践的矛盾, 这就要求它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程内集中的教学时间, 而应该渗透到平时的观察、创作、实习中, 在这种情况下, 把学生平时的实践创作体系化, 以引导学生, 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坚持技术与创作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实验室操作与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个人创作与媒体实践相结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循序渐进的实践计划。
广播电视新闻的实践我们将其分为课堂实践、课程实践、个人创作、实践基地实践、假期实习、毕业实习, 其中针对图像能力培养的主要是课堂实践、课程实践、个人创作等, 其他几种实践方式更多的是综合性实践。根据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一般的课程实践中我们会安排多个实践环节, 如静态摄影中包括了曝光控制、镜头成像特点训练、图片后期处理等几个技术训练, 以及光线训练、构图训练、组图拍摄训练等创作实践。一门课程这么多实践练习相对来说在教学课时中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这些实践练习大多由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完成。在拍摄完成后给予充分课时进行点评非常重要, 点评我们一般都会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张照片。没点评的实践会使学生陷入盲目的境地, 点评也是对课程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巩固, 是防止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方式。点评能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努力的方向, 也能让其他同学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同时根据画面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静态摄影—动态画面—画面组合—画面叙事—节目画面研究, 每一个课程都有至少3到4个实践环节, 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也能准确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课堂的教学中也更有针对性。除了根据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实践体系外, 指导学生进行符合创作规律的实践也非常重要, 每门课程的画面素质培养的实践, 都尽量坚持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模仿到改动到创作这样的学习方法, 在画面创作中, 没有谁能在拍摄第一张照片、剪第一部影片时就完全脱离其他人的影响, 创意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往前迈进一步, 当然这一步却是最难的一步。学习的过程都从模仿开始, 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摄影史、图像史、电视史等, 通过模仿锻炼了技术, 也了解了创作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方式,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注重对学生课余个人创作的引导。
随着数码相机、DV技术和电脑桌面剪辑系统的普及, 个人的课余创作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中, 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练习, 和他们成为朋友,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提出建议, 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各种方便, 而不能因为学生个人创作的粗糙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支持学生组织各种和摄影、DV、纪录片、电影等相关的社团, 为社团提供场所和指导, 鼓励学生社团的创作性活动, 为社团举办讲座等。我校的多个这种性质的社团都由本专业学生主导, 并创作了大量作品参加各种比赛,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这些社团的骨干毕业后业务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有几个社团通过在不同届学生中的传承, 发展势头非常好, 带动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已经持续了近10届, 并能接拍一些简单的广告和宣传片业务, 通过自己创造的收入为社团的实践提供一些经费, 购买了少量设备, 这在广州的媒体中创造了一些影响力。
3. 加强实验室建设。
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投入一直是困扰专业建设的问题, 因为广播电视设备价格昂贵, 更新快。但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学生练习用的设备价格正在降低, 网络管理也变得更为方便。数码单反、DV、基于DV的非编网络给学生画面实践提供了很大便利。在这种情况下, 实验室管理上应具用相应的灵活性, 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是培养学生画面素质的重要软件条件。
4. 建设实践基地, 加强教师在学生实践基地实习的管理和引导。
以往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习管理比较松散, 甚至完全由媒体人员带队, 缺乏和学校知识的连贯和学习的针对性。我校在今年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基地实习的管理, 由专业教师驻点带队, 每天有专人到实践基地随访, 有效防止了实习的松散现象。
四、结语
目前, 广播电视及多媒体技术、形式的迅速发展, 对于专业培养而言, 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媒介环境, 才能培养出合适需求并具有前瞻性的媒介人才。
参考文献
[1]阮文忠.当代摄影大师[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1.1.
[2][美]约翰.菲克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8.
影像新闻 篇2
一、谁是新闻发言人
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政府信息透明化和公众知情权保障的渠道, 更是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润滑剂。在任用人选上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往往偏重于传播和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他们一般都有资深的传媒从业经验, 懂得媒体运作的特点, 熟悉记者的选择偏好, 在很大程度上能判断一个新闻事件的走向并善于巧妙地加以引导和控制。此外, 与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代表的是政府机构不同, 美国“新闻发言人是直接代表某一官员, 而非笼统的政府机构, 如州长发言人或省长发言人、市长发言人、局长发言人等, 其新闻代言的对象和负责对象都是具体的个人”。[1]作为行政长官和部门首脑的代言人, 他们并非只是发声机器, 往往能列席级别比较高的会议, 对政策及背后的思路能够透彻的理解和消化。正是这些背后的原因, 使美国的新闻发言人在电视屏幕上表现有时显得谈吐不凡, 举止得宜, 容易受到媒体好评。
相对而言, 我国职业新闻发言人起步较晚。目前大多数是由各级机构的“办公厅 (室) 负责人或政策法规司 (处、组) 负责人”兼任, [2]他们本职工作尚且繁重, 哪有时间像美国的弗来舍们[3]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开始浏览报纸, 琢磨媒体关心的议题。此外, 我国新闻发言人依然受到长期以来的外宣思维模式的影响, 再加上对媒体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及特点知之甚少, 自然拿捏不准在媒体面前表现的分寸, 一些职能部门对于突发事件发布会经验欠缺, 导致个别新闻发言人甚至成为媒体和公众的话题和把柄。
由于象征与隐喻的无处不在, “谁在说”很多时候比“说什么”更重要。虽然美国有4万左右的职业新闻发言人, 基本上每天都有新闻发布活动, 但是在涉及重大问题、公共安全或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时, 站在电视机前进行新闻发布的还是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首脑。而我国在一些负面新闻或危机事件发生时, 第一时间站出来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往往是那些兼职的新闻发言人。但是由于授权级别的限制、对领导意图的不确定、自身定位的模糊性等诸多原因, “新时期的黄继光”似乎成了大多新闻发言人难以脱逃的宿命。事实上, 美国的经验证明, 在这种特殊情形下, 政府首脑直接面对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会更有利于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何处召开新闻发布会
美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厅在陈设布置、灯光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影像传播的需要。白宫新闻厅在2006年修建之后, 在画面呈现上更加具有美感, 尤其是在最常见的近景镜头里。而且亮度、饱和度和色彩的丰富性也大大提升, 这强化了受众的视觉愉悦程度。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场以线条棱角分明的木质门作为背景, 虽然显得有些简单和古板, 但是也考虑到摄影构图的需要, 通过线条和色彩来美化和丰富画面形式, 国家宇航局则布置得富于科技、浪漫和想象力。
美国政府新闻发布会不仅注重“影像美”, 而且注重“现场感”, 常常把新闻发布的场所选择在新闻发生的现场。2011年9月16日, “里诺国家空中飞行冠军赛”在内华达州里诺市举行时, 一架表演飞机突然坠落撞向看台, 造成9人死亡70余人受伤。内华达州州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地召开新闻发布会,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但是让公众通过电视镜头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理, 感受到了政府在行动, 这非常有利于民选政府赢得受众的支持和信任。
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会场设置上显得不太重视。许多发布会场, 当摄像机把镜头推到近景时, 背景还是皱皱巴巴的。毋庸说讲究“三点布光”原则, 就是光照不足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国台办新闻发布会相对比较讲究, 背景墙有颜色深浅渐变和反衬, 同时注意用线条来丰富视觉, 用高大的绿色盆景分割构图。光照充足, 并且通过顶光和侧光的运用使新闻发言人轮廓清晰, 画面明亮。摄像机给近景和中景镜头, 影像效果均非常好, 只是在全景镜头里, 由于会场摆放了许多小盆景而显得有点凌乱。外交部2012年启用的新闻发布厅比以前的亮度大大提升, 色彩的对比效果更好, 画面也显得透亮了许多, 还运用国旗来分割构图。我国在新闻发生现场举行的室外发布会则相对非常少见。比如铁道部关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新闻发布会虽然是在温州举行的, 但是遗憾的是依然选择在室内。当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置换为铁道部, 室内被解读为远离事故时, 微妙的传播效果就悄然发生了。如果当初这场新闻发布会选择在事故发生的现场, 也许王勇平就不会有日后的憾然退场。当然历史无法假设, 但是不可否认, 在场与不在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公众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对于这种在场性的传播, 影像毫无疑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功能。
三、如何发布信息
在信息传播上, 形式不能改变内容, 但是能左右态度, 所以“如何说”非常值得研究。我国多数新闻发言人把关注重点放在了语言表达的技巧与策略上, 对体态语言、表达语气以及发布语境存在较大程度上的漠视。对于影像传播而言, 这是一个致命伤, 因为视觉特性决定了它渴求的是符合“看的需要”的“说”, 而不是有技巧有策略的“说”。历史早已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时, 民调显示听广播的观众更倾向于支持尼克松, 因为他的竞选演讲言之有物、井井有条, 而看电视的观众则支持肯尼迪, 因为他神采奕奕, 风度翩翩。因此美国政府新闻发言人“注重穿着打扮, 在记者面前始终保持微笑, 永远不得罪记者;他们政治立场稳定, 言谈举止显得胸有成竹, 能够以个人魅力征服记者”。[4]当然他们也并非没有失误的时候。
在注重信息发布的形式策略方面, 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她自然的微笑、平和的语气带给人强烈的亲和力, 她的笃定和有条不紊产生一种让人折服的自信, 她频繁变换的装束也显示出了对待媒体的态度。目前我国像焦扬这样注重发布形式的新闻发言人并不多见。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上, 王勇平面对媒体的真诚和直面问题的勇气我们看得到, 也非常的难能可贵, 致命的关键就在于他对形式的忽视。开场关于是坐还是站的问题就让人心存芥蒂;脸上始终保持着的微笑, 无法让人解读为彬彬有礼或者和蔼可亲, 而是在重大灾难面前显得极度不合时宜;回答问题时的嗓门洪亮和抑扬顿挫, 这种底气十足的表现被解读为对生命的漠视;丰富的手势和头部运动, 不再是风格和个性的表征, 而被定格在傲慢的态度上, 即使对于“这是个奇迹”、“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这两句话的抨击也主要集中在其背后所投射的心态上。时评员老梁认为王勇平在“现场哪怕痛哭流涕都不为过, 也容易获得大家的谅解”。
“读图时代”视觉影像相对于其他符号来说占有统治地位, 在网络社会里各类视觉影像唾手可得, 这种便利性和影像文本的泛滥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恶搞”, 而当“恶搞”渐渐潜移为一种隐形的文化心理时, 会在极大程度上拆解对传统文本的解读框架并且滋养微妙的选择偏好。这种隐形的文化心理迎头撞见公众对“知情权”的热爱, 对“表达权”的热衷, 也许能为目前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成为“高危职业”提供某种解释。正是在这一语境下, 精细化传播对影像文本来讲应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曹劲松.北美政府新闻发布初探[J].传媒观察, 2010 (1) :16.[1]曹劲松.北美政府新闻发布初探[J].传媒观察, 2010 (1) :16.
[2]闻学峰.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7 (5) :121.[2]闻学峰.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7 (5) :121.
[3]费来舍是美国小布什总统任期时的首位白宫新闻发言人.[3]费来舍是美国小布什总统任期时的首位白宫新闻发言人.
影像新闻 篇3
关键词:业余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记者,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可信性,时效性,全面性,亲民性,媒体公信力
2013年春, 习近平同志莅临天津人才招聘会。对于此事件进行报道的各大传统媒体, 纷纷采用了几张看似拍摄水准非常业余的网络媒体照片。从专业角度来看, 这些照片构图极不严谨, 色彩还原度不高, 明显的闪光灯反光位于画面中央。不难看出, 这是一组用手机拍摄的非常业余的照片。在事件现场不乏有许多专业的摄影记者在进行同步拍摄报道, 而这些在技术上漏洞百出的照片何以能够胜出呢?
一、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影像更具可信性
在传统媒体盛行的年代, 如果你想要在媒体上发布自己的照片, 首先得有某种专业性身份, 即有权发布个人照片的公众必然是专业摄影记者。而业余摄影爱好者只能自娱自乐, 充其量通过投稿后经过甄选才能发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原本只能在单向公共媒体 (如书籍和电影) 和双向个人媒体 (如电话) 间进行的选择, 如今扩展出了第三个选项:从个人到公众的可延展的双向媒体操作。”业余摄影爱好者从相对闭塞的照片发布者转变为运用互动媒体向公众散播讯息的传播者。
上述现象得以成为现实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摄影门槛的降低及网络媒体的普及。随着摄影技术的简易化与普及化, 拍摄照片已变得轻而易举。摄影已经不是专业摄影师的专利, 摄影爱好者们也可以像专业摄影师一样拍摄照片。与此同时, 在国内, 微博、微信、人人网这类网络媒体的经营者, 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发布照片的开放性平台。在这些网络媒体中, 信息的发布者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 而更多的是由业余摄影爱好者制造的影像讯息。照片通过网络媒体发布到公共网络环境之中, 被其他公众接收与分享成为现实。
“爱好者”的英文词根来源于拉丁语amare, 意为“热爱”。业余摄影爱好的精髓在于其内在动机:业余爱好者做一件事是源于对它的热爱。发布影像讯息的行为, 几乎都是自愿无偿的行为。源于“热爱”的行为出发点, 以及其他公众对影像讯息的不断分享, 满足了业余爱好者们的内部需要, 成为不断无偿发布影像讯息的动机。而无利益的驱使与行业规范的限制, 使出自于业余摄影爱好者之手的影像所传递的讯息, 更能够被公众所接收与信任。加之近年来造假新闻、新闻摄影图片被肆意篡改、有偿新闻等事件的不断被披露, 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不断被削弱。在公众眼中, 出自于业余摄影爱好者之手的照片所传递的影像讯息, 比起专业摄影记者所拍摄的照片更加可信。即使某些业余摄影爱好者所拍摄的照片质量难以与专业摄影师们的照片相媲美, 但在官方媒体公信力骤降的大环境中反而提升了可信性。
二、业余摄影爱好者可以提供更时效更全面的影像
除了可信性让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照片越来越受到重视, 时效性和全面性更是扩大了业余摄影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空间。
2004年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的数小时内, 网络上随即出现了数十张关于此次海难的照片。在移动网络已经步入4G时代的今天, 几乎人人手持一部可拍照及时上传网络的智能手机, 业余摄影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发布影像讯息, 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的发生之时, 事故多名亲历者也是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影图片上传至微博, 以摄影图片的形式进行了事件的直播。正如印度洋海啸、温州动车事故、汶川大地震一样, 许多突发事件专业摄影记者几乎没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抵达事发现场, 而亲历事件现场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对事件影像报道的时效性远远高于专业摄影记者。数量众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也可为同一事件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影像讯息, 补充了原本相对单一视角的传统媒体所发布的讯息, 使公众能够更为全面的对事件进行了解。
另外, 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照片为“假新闻”“假照片”等问题提供了揭秘依据。1994年一张美军登录海地的官方媒体照片中, 美军匍匐在直升机升降台上持枪瞄准, 照片中剑拔弩张的战争气氛十分强烈。这张尽显英雄主义的照片, 旨在宣扬美国政府帮助邻国摆脱独裁政治、获得民主的政治声明。而从另一张亲历事件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照片中所看到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照片显示右侧一排手持照相机的专业摄影师们散乱跪在士兵面前拍摄照片。原来第一张照片是摆拍的结果。正如鲍德里亚的著名论断一般:“伊拉克战争是不真实的, 是新闻媒体编造出来的谎言。”由此可见, 业余爱好者们的批量介入也成为全面还原真实事件的重要力量之一。
三、业余爱好者带来新闻摄影的积极改变
正是基于此种变化, 部分专业摄影师的照片逐渐遭到了弃用, 被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照片所取代, 使之更具真实、时效、全面的特性。2013年12月28日, 各家媒体对习近平同志在北京某饭馆排队买包子进行了报道, 所转发自微博的照片多是由手机拍摄的摄影爱好者照片。这些业余的照片更为官方媒体所重视, 从而被大量转发。可见, 业余摄影爱好式的影像一方面是传统新闻摄影报道的补充, 同时其亲民性与可信性, 已成为重塑官方媒体公信力的有力手段之一。
另外, 正是影像制造大规模的业余化, 打破了摄影职业的界线, 使之成为摆脱原有软硬件约束的崭新职业。美国图片素材销售网站i Stock Photo的成功表明, “业余爱好与专业人士之间旧的界限不是一道裂隙, 而是坡度上的分别, 且可以按照片逐张考量……”换而言之, 如果业余爱好者拍摄出一张好照片, 像专业摄影师的作品一样为什么不能被购买使用呢?摄影师的界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样。如今, 在美国唯一能对摄影师的专业性做出裁决的可能就是税务人员了, 因为“美国国家税务局将职业摄影师定义为一年内销售个人摄影作品收入高于5000美元的人”。
在网络媒体盛行的现代社会, 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力量越来越不容忽视, 他们对新闻摄影报道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由他们所记录、创造出的影像难免有着优劣之分, 但他们推动新闻摄影报道积极改变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相信有了这一强心针的注入, 传统媒体在新闻摄影报道方面将再次搭建通向“真实”的桥梁, 同时更加亲民和时效, 从而重拾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克莱·舍基.胡冰.哈丽丝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62-63.
[2]克莱·舍基.胡冰.哈丽丝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