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学论文(精选12篇)
CT影像学论文 篇1
近些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胃癌的螺旋CT扫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即:①胃癌螺旋CT扫描技术和方法的研究;②胃癌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③胃癌分期的CT研究。本文利用螺旋CT对43例胃癌分期的诊断予以评价,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 目的在于阐明螺旋CT对胃癌分期诊断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经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胃癌43例,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病变位于贲门部4例, 胃体部5例, 胃窦部27例, 胃体与胃窦部7例。早期胃癌2例, 进展期胃癌4l例。
2 影像学检查结果
2.1 胃癌的螺旋CT表现 进展期胃癌CT表现为胃壁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 厚度5~50 mm, 胃腔可见狭窄或变形。肿瘤边缘与正常胃壁呈截然分界l3例, 坡形l5例, 29例可见溃疡, 8例三维重建见胃腔内有软组织肿块, 黏膜局限性隆起或溃疡, 周围有环堤。39例增强后均未见分层, 动脉期时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但以肿瘤突向胃腔的部分强化明显[1]。
2.2 胃癌的T分期 螺旋CT对胃癌T分期准确性为65.9%。对分辨T2和T3期肿瘤的准确性为66.7%, 对分辨T3和T4期肿瘤的准确性为67.6%。经手术治疗的4l例患者中螺旋CT准确评价了2例早期胃癌中的l例和39例进展期胃癌中的26例肿瘤浸润深度。
2.3 胃癌的N分期 本文以淋巴结直径>10 mm及淋巴结直径虽<10 mm, 但多个淋巴结聚集作为转移的标准, 螺旋CT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性为65.1%, 敏感性为76.9%, 特异性为86.7%。
2.4 胃癌的M分期43例胃癌患者中, 2例术前发现明显转移而未行手术, l2例术后证实发生了远处转移。螺旋CT正确判断了2例肝转移, 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例腹膜转移, 1例卵巢转移因未行盆腔扫描而漏诊。CT诊断准确性为78.6%。
2.5 胃癌的TNM 分期 43例胃癌患者中41例 (包括1例早期胃癌CT未检出) 进行了手术治疗, 2例未行手术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及定期复查也参与TNM分期, 其准确性为72.1%[2,3]。
3 讨论
本组病例CT平扫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胃壁增厚, 内表面常不光滑。增强后从动脉期到平衡期, 肿瘤表现的总趋势是肿瘤从腔内面开始向浆膜面逐渐强化[4]。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CT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取决于是否能清楚地显示胃壁各层、浆膜外浸润及邻近器官受侵。本文的T分期的准确性为65.9%。螺旋CT用于胃癌N分期准确性的评价: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即为13.7%。因此, 发现淋巴结转移对于提示外科医师是否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及判定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螺旋CT对胃癌M分期判断的意义:本组病例M 分期的准确性为78.6%;漏诊3例, 其中1例腹膜转移, 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1例卵巢转移。
胃癌的螺旋CT检查技术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是进行正确分期诊断的前提, 应将胃癌CT扫描作为专项检查来准备和操作。螺旋CT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可以为胃癌临床分期的判定、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的估价提供客观依据, 应成为胃癌术前常规选择的一项检查。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的螺旋CT表现, 评价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三期增强扫描, 根据临床资料对43例患者均进行TNM分期。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为97.7%。对于T、N、M及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5.9%、65.1%、78.6%及72.1%。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可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关键词:胃肿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分期
参考文献
[1]刘光华, 王家强, 王俭, 等.胃壁动态观察在胃癌CT诊断中的价值.上海医学, 2001, 24 (8) :469-471.
[2]潘自来, 张欢, 张绍斌, 等.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21 (8) :614-617.
[3]居胜红, 陈峰, 郑凯尔, 等.螺旋CT与钡餐、胃镜对胃癌诊断的比较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9:767-770.
[4]Dux M, Roeren T, Kuntz C, et al.MRI for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first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prospective study.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7, 21 (1) :66-72.
CT影像学论文 篇2
在2014-11-4梁妹英的CT诊断报告中,我科刘医师由于误将患者约4.0cm大小呈前倾前屈位的子宫底部影像考虑为子宫肿块,而把子宫颈后壁左后方大小约3.1cm的含内容物肠管误看成子宫颈肿块病变,所以得出的诊断结论为考虑子宫肌瘤,请结合临床,必要时MRI检查。为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误诊事件,我全科人员已深刻反省并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与阅片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遇到疑难病例及时请教同行们或瑞康总部放射科老师的指导阅片后再出诊断报告。
2、加强二级阅片制度及诊断报告的双签制度
在有两位以上诊断医师上班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做到二级阅片。诊断报告书写之后由高年资医师审核,或者在两位诊断医师阅片并统一结论之后方才发生诊断报告,保证影像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减少漏诊、误诊率,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做好与临床各科的沟通,在给患者做下腹部CT扫描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检查当天早上7:00口服甘露醇250ml,之后服适量白开水清洁胃肠道。已婚妇女患者检查前首先到妇科放置消毒备用的阴道塞。检查前1h口服1.5%泛影葡胺800ml-1000ml,分3次服完。同时憋尿,要求膀胱至充盈状态。检查前用600ml-800ml2%泛影葡胺灌肠。这样,子宫、膀胱、直肠壁等组织结构在充盈肠腔内对比剂及周围脂肪的衬托下显示清晰,阴道塞纱的患者内见圆形含气空腔,与直肠、膀胱及盆底结构分界清楚,未用阴道塞纱的患者阴道往往显示不清。
CT影像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彝族;肺结核;CT;凉山州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32-01
肺结核病作为我国重点控制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告卫生委托和社会问题。[1]由于彝族人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条件卫生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彝族的肺结核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具有病情重、依从性差、复发率高的特点。[2]现在对于彝族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不多,因此我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经确诊的81例彝族肺结核患者的CT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均为彝族,并经临床诊断证实为肺结核的患者。其中男56例,女25例。年龄7~81(平均32.1)岁,0~14岁5例,占6%;15~44岁65例,占80%;45~59岁8例,占10%;60岁以上3例,占4%(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
1.2 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螺旋CT机进行常规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肋膈角,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必要时行薄层高分辨扫描
2 结果
2.1临床分型:本组病例中原发型肺结核5例,占6%;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占5%;继发型肺结核63例,占78%;结核性胸膜炎3例,占4%;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14例,占17%。
2.2病变部位:单侧肺上叶病灶9例,占11%;单侧肺叶病灶12例,占15%;双肺上叶病灶11例,占14%;双肺病灶43例,占53%;双肺广泛分布6例,占7%。
2.3病变性质:渗出性病变45例,占56%;增值性病变66例,占81%;干酪样坏死病变28例,占35%;纤维化钙化病变34例,占42%。
2.4病灶形态:大片状或云絮状影38例,占47%;斑片状影26例,占32%;索条状影32例,占40%;结节状影60例,占74%。
2.5淋巴结改变:纵隔淋巴结重大23例,占28%。
3 讨论
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胸部影像检查等进行确诊,其中细菌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肺结核起重要作用。因CT检查的分辨密度差异的灵敏性由于X线。CT可以真切反应病灶的存在,并可对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体积进行测量,并能充分显示病灶内部结构、病灶周边形态学特征及与周围胸腔脏器关系,对病灶定位、定性有很大帮助,有利于诊断及治疗。
本组病例中,入院检查治疗的主要是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占78%,表现以增殖性病理改变为主的多种病变,同时多种性质病灶同时出现,以常见部位为主,且多伴发结核性胸膜炎。在15~44岁年龄的病例达65例,占本组总数80%,说明以青年发病较多,且有低龄化趋势。本组病例的结果大致符合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3]
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之一,其结核病疫情具有高感染率、高肺结核患病率、死亡人数多、地区患病率差异大的特点。西部地区的肺结核患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患病水平,且患病对象多集中在中青年龄段。凉山州是四川省结核病高发地区,其发病患者主要为彝族。
凉山彝族结核病高发的原因我们认为,第一是与全国乃至全球结核病疫情大幅回升相关;二是凉山州分布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区,其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生活、卫生习惯相对落后,非常缺乏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意识;三是当地乡卫生院缺乏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与管理措施,不能认真管理治疗病人和报告疫情,致使卫生防疫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未能及时掌握该乡结核病疫情信息,使结防工作未得到落实;四是治疗零乱、不规则、不彻底,致使产生耐药菌株,从而积累了传染源,扩大了传播机会,增加了患病率与发病率;五是结防机构及专业人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防治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知识和技能没有更新与提高,加之防治经费紧缺等综合因素有关。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4-548
[2]马正勇.130例彝族肺结核的临床分析.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23)
[3]李长泓,张鹏天,陈建红.活动性肺结核273 X线与CT征象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40—41.
实验猕猴全身CT影像学观察 篇4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动物
1.1.1 猕猴的选择
选择本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自繁自养的,经过外观、体温、呼吸率、心率、呼吸运动、血液常规、生化等检查和通过普通级实验猴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检测,均为健康合格的成年实验猕猴10只(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闽2010-0002,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闽2010-0005),雌雄各半,年龄6~10岁,体重5~8 kg。
1.1.2 饲养管理
全价营养膨化饲料及青饲料,每天定时定量喂食,自由饮水,分笼饲养,每笼1只。动物房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40%~70%。试验前1周停止喂养含钙质的饲料添加剂。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256层Philips Brilliance iCT机(Philips Medical Systems,Cleveland,美国)。
2)麻醉药品:陆眠宁Ⅱ注射液,40 mg/2 mL/支。
3)试验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浓度是370mg I/mL(优维显,拜耳公司)。
4)高压注射器:双筒高压注射器Ulrich(德国)。
5)处理工作站:Philips EBW(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V 4.5.2.4007)。
1.3 试验方法
1.3.1 动物CT扫描
分批对10只猕猴进行CT断层扫描观察。试验前后及过程中记录动物的心率、血压。试验前猕猴禁食8 h以上。试验开始先对动物进行全身麻醉,肌肉注射陆眠宁Ⅱ注射液(0.15 mL/kg体重)。猕猴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腹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扫描床平面并与床面长轴的中线重合。扫描范围:头顶至足底。
1.3.1. 1 常规扫描
头颈部自胸廓入口向上扫描至颅顶,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毫安秒:150 mAs,螺距:0.891,重建FOV:250 mm,重建矩阵:512×512,层厚及层间距均为0.65 mm,标准算法。胸腹及四肢自胸廓入口向下扫描至足底,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毫安秒:100 mAs,螺距:0.804,重建FOV:350 mm,重建矩阵:512×512,层厚及层间距均为0.65 mm,标准算法。
1.3.1. 2 增强(CTA)扫描
胸部CTA(以显示肺动脉为目的):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毫安秒:250mAs,螺距:0.993,球管扫描一圈的时间0.5 ms,重建及算法同平扫;自肘静脉注入1(优维显):1(生理盐水),对比剂约11~13 mL(每千克体重1.5 mL),速率:3.5~4.0 mL/s;于肺动脉主干进行跟踪扫描,阈值110 Hu,延迟4.9 s计算机自动触发扫描。胸腹部CTA(以显示主动脉、门静脉系统为目的):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毫安秒:250 mAs,螺距:0.993,球管扫描一圈的时间0.75 ms,重建及算法平扫;自肘静脉注入对比剂优维显约11~13 mL,速率:4.0 mL/s;于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平面)进行跟踪扫描,阈值150 Hu,延迟5.0 s计算机自动触发扫描动脉期,到达阈值后12~15 s行门脉期扫描。
1.3.2 CT图像的后期制作
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原始容积数据分段进行2D或3D的图像重组,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对扫描图像中具有解剖意义的代表性层面及三维重建图像的主要结构(脑、食道、气管、肺、心脏、胃、肠、肾、膀胱、生殖器官、动脉血管、静脉血管、骨骼、软组织等)进行确认和标注。
2 结果
1)获得了实验猕猴活体结构CT连续断层图像数据集。CT影像能够较好显示及分辨猕猴组织器官的结构,骨骼、大血管界面清晰,但较小器官和细小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等界面尚不够清晰。从扫描图像中精选具有解剖意义的图像,编辑建立实验猕猴CT影像图谱。代表性扫描图片见图1-图4。
2)将CT容积扫描的猕猴全身数据,进行重建获得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三维器官和结构,如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大血管系统等。三维重建图像见图5-图9。
3)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观察到猕猴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在CT影像上主要体现在:(1)猕猴脑颅不发达,在矢状面上,面颅与脑颅大约相等,整个侧面近似菱形,而人类的脑颅远大于面颅。(2)猕猴大脑半球的沟回不仅有个体差异,即使在同个大脑的两个半球上,也不尽相同;猕猴的沟回远较人类少;猕猴的旁中央沟不明显;嗅区不发达;猕猴的颞叶背外侧面不存在颞横回,但在人类却恒定存在。(3)猕猴骨性胸廓外观呈上细下粗的桶形,人类似圆桶形,猴由上到下的斜度比人大得多。(4)猕猴肺的结构和气管的分布走向与人类有一定的差异,正常猕猴肺叶是左3(即左前叶、左中叶、左后叶)右4(即右前叶、右中叶、右后叶、右奇叶),而正常人体是左2右3,人类奇叶的发生率只有0.4%~1%。猕猴肺泡的细微结构也与人类有较大的不同。(5)猕猴的主动脉弓发出二条分支,右侧的分支较大称共干,左侧的分支较小称左锁骨下动脉。共干是一条大的血管干,其上端在气管的左前方分为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或称头臂干),无名动脉在气管的前方斜向右上,到右胸锁关节的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共干常见于许多灵长目动物,在人类却是一种罕见的异常。(6)猕猴骨盆呈长而窄形状,而侧壁似长方形翘起,远不如人的漏斗形或元宝状强大。(7)猕猴的腰椎数目一般为7个,而人为5个。(8)雄性猕猴生殖附属腺精囊腺最大,而不是前列腺;前列腺不能构成围绕尿道的环,仅位于其后方。(9)在雌猴子宫颈的正中矢状切面上,可以看到子宫腔独特的结构和颈管少见的弯曲。子宫颈有内外之分,外子宫颈即子宫颈阴道部,两者都有子宫颈管和前后穹窿。
3 讨论
1)对猕猴CT影像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而且都是局限在某器官组织[1,2],笔者使用当前福建省先进的CT机对标准的实验猕猴进行扫描,获得了全身完整的数据,因此,本试验是应用CT对猕猴这种高等级实验动物进行系统研究的积极探讨。
2)长期以来,猕猴的解剖学研究一直停留在大体解剖的水平[3,4]。本课题尝试利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对正常猕猴全身进行断层影像解剖的研究观察,使活的动物体内部结构可视化、微观化、数字化,使猕猴解剖学的教学及临床应用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具体。因此,本项工作对猕猴解剖学的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3)现在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检查疾病的方法,仍然是听诊、触诊等传统方法,影像学技术应用很少,很多疾病无法确诊。CT扫描的高分辨率视觉效果,能够发现微小病灶或早期病变,并可通过影像资料对比,观察病理改变,动态掌握病变情况,从而弥补了传统检查方法的不足。因此,在实验猕猴的临床诊疗中引入CT技术,对于提高猕猴疾病的诊断水平、保护猕猴资源、减少死亡具有积极意义。
4)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诸如细菌、病毒、寄生虫、遗传等检验方法可能存在所不能发现或没有发现的机体损害,而病理学检验又有其局限性。因此,按照有关标准检验合格、外观健康的动物也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组织学病变,如果这样的实验猴应用于科研,势必造成对实验结果的误判。CT提供的影像学资料,对于相关科研实验猕猴的选择、实验模型的质量控制、实验过程的追踪观察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5)观察检测结果,发现本次扫描对软组织及较小的血管和器官的细微结构显示不够清晰,通过图像后处理也仍不理想。初步分析,或与成年猕猴体内含水量高(66%~71%)[3]、脂肪组织含量少是否有关?或与CT检查技术有关,选择的参数适合人而未必适合于猴?本试验在猕猴CT影像学方面只是做了初步摸索,有关技术上的问题及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Schmitz H C,Weishaupt D,Borel N,et al.The use of ultrasound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o-cardial region of the stomach in a rhesus monkey[J].Lab Anim,2004,38(1):92-97.
[2]Mullan B F,Galvin J R,Zabner J,et al.Evaluation of in vivo total and regional air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in primate lungs with high-resolution CT[J].Acad Radiol,1997,4(10):674-679.
[3]叶智彰,彭燕章,张耀平.猕猴解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9-191.
CT影像学论文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
1.CT的全称,正确的是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体层摄影 C.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 D.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E.计算机横断面轴向体层摄影 2.CT诞生的年份是 A.1895年 B.1967年 C.1971年 D.1972年 E.1979年 3.CT的发明人是 A.科马克 B.雷登 C.布洛赫 D.豪斯菲尔德 E.达马丁
4.CT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相同点是 A.成像原理 B.成像方式 C.成像能源 D.图像显示 E.检查方法
★5.与屏-片摄影相比,CT利用X线的成像方式是 A.衰减射线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成像 B.利用衰减射线直接曝光成像 C.衰减射线转换成可见光后成像 D.利用衰减射线产生的荧光成像 E.利用衰减射线转换成电信号成像 6.提出CT图像重建理论的是 A.Cormack B.Computed Tomography C.Ambrose D.Mc Robert E.Houndfield 7.CT的英文全称 A.Cormack B.Computed Tomography C.Ambrose D.Mc Robert E.Houndfield 8.CT成像的信息接收器是 A.胶片 B.线圈 C.探测器 D.数字图像 E.模拟图像 9.CT图像是 A.胶片 B.线圈 C.探测器 D.数字图像 E.模拟图像
10.屏-片摄影的图像是 A.胶片 B.线圈 C.探测器 D.数字图像 E.模拟图像
★11.CT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了 A.探测器的光电转换功能 B.物质对X线的吸收衰减 C.模数转换器的转换功能 D.计算机的图像重建速度 E.激光相机的成像性能 ★12.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A.X线的吸收衰减 B.计算机图像重建 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 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 ★13.计算CT值的公式是根据 A.水的质量衰减系数 B.水的线性衰减系数 C.水的电子密度 D.水的质量密度 E.水的分子成份
14.关于CT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为CT数 B.不是一个绝对值 C.单位是HU D.随入射X线量的大小变化 E.是重建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值 15.空气的吸收系数是 A.0 B.1 C.2 D.1000 E.-1000 16.CT值定义公式中的常数(k)一般是 A.1/1000 B.1000 C.1/2000 D.2000 E.-1000 17.CT值的单位是 A.kW B.HU C.kV D.焦耳 E.瓦
18.水的CT值通常是 A.-1000HU B.-500HU C.0HU D.+500HU E.+1000HU 19.CT值最大的是 A.水 B.空气 C.脂肪 D.致密骨 E.软组织
20.CT值主要与哪一项有关 A.原子序数 B.氢浓度 C.物质密度 D.光学密度
E.X线的线性衰减系数
21.豪斯菲尔德CT值标尺的范围是 A.+3071~-1001 B.+4095~-1001 C.+2000~-2000 D.+1000~-1000 E.+500~-500 ★22.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等级差别称 A.窗宽 B.窗位 C.灰阶 D.视野 E.CT值标度
23.CT值增加,图像亮度的变化是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变灰 E.先亮后暗
★24.关于CT扫描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动部分装有X线管
B.检测器及其相关部件在转动部分 C.扫描架内分为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 D.低压滑环方式的高压发生器在转动部分 E.X线管散热油循环泵与热交换器在固定部分 ★25.关于CT扫描特点的阐述,错误的是 A.CT密度分辨率比MRI低 B.CT扫描可获取断面图像 C.层厚与CT密度分辨率有关 D.CT空间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 E.CT密度分辨率比常规X线检查高 ★26.数据采集系统(DAS)的主要部件是 A.探测器 B.模/数转换器 C.逻辑放大器 D.输入/输出系统 E.信号传送系统
27.数据采集系统的位置在 A.球管与病人之间 B.病人与探测器之间 C.球管与探测器之间 D.探测器与计算机之间 E.计算机与显示屏之间
★28.早期CT(第一代)扫描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球管功率太小 B.计算机速度慢 C.病人体型较胖 D.采用了220伏电压 E.单束X线,需多次平移
29.扫描架是双方向旋转扫描的CT是 A.非螺旋CT B.螺旋CT C.ECT D.热CT E.多层CT 30.能用于心脏及大血管检查的专用CT是 A.普通CT B.螺旋CT C.滑环CT D.电子束CT E.多层螺旋CT ★31.在CT中,X射线通过病人后的衰减定律是 A.对数衰减定律 B.Raymond定律 C.Hu衰减定律 D.线性衰减定律 E.Lambert Beer定律
32.关于像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像素就是体素
B.探测器阵列中的一个单元 C.图像重建中的一个容积素 D.图像灰阶标尺中的一个刻度 E.二维图像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33.CT术语“投影”的含义是 A.图像采集的速度 B.图像重建的算法
C.病人身上投射的X射束线大小 D.病人身上投射的X射束线形状 E.表示X线通过病人衰减的一组数据 34.CT图像重建采用的是 A.扫描的解剖结构信息 B.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 C.经计算机校正后的模拟信号 D.经计算机校正后的数字信号 E.由探测器接收的衰减数据 35.CT图像形成所采用的方式是 A.透射成像 B.荧光成像 C.银盐成像 D.光电转换 E.数据重建
36.CT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 B.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产物 C.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被称为体素 D.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 E.体素只有模拟图像才有,像素属于数字图像 37.CT扫描中常用的FOV是指 A.兴趣区 B.扫描野 C.矩阵大小 D.灰阶标尺 E.激光胶片的分辨力
38.CT中的“矩阵”的含义是 A.长和宽等分的方阵 B.一幅低噪声的图像 C.探测器横竖排列的方式 D.一幅正确窗宽.窗位的图像 E.像素以横行、竖列排列的阵列 39.512×512表示方式,代表的是 A.像素 B.矩阵 C.体素 D.视野 E.灰阶
★40.专用于CT图像重建的计算机又被称为 A.服务器 B.阵列处理器 C.图像处理机 D.图形工作站 E.大型计算机
41.关于CT的窗宽、窗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能抑制无用的信息 B.它能增强显示有用的信息 C.增加窗宽可使图像的信息量增加
D.窗宽窗位的调节并不能增加图像本身的信息 E.窗宽窗位是CT中一项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 42.CT术语“窗位”的含义是 A.窗宽中心的CT值 B.窗宽两端的CT值 C.窗宽上限的CT值 D.窗宽下限的CT值 E.图像显示的对比度范围
43.根据窗口技术原理,CT值最小的像素在图像上表现为 A.白色 B.灰白 C.灰 D.深灰 E.黑色
44.窗宽窗位均选为100,则CT值的显示范围是 A.50~-50 B.-50~-150 C.50~150 D.100~200 E.150~-150 ★45.能测量CT值均匀性和偏差的是 A.水模 B.示波器 C.胶片密度仪 D.分辨率体模 E.射线剂量仪
46.关于CT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噪声的大小与扫描层厚有关 B.CT的图像质量与噪声无关 C.噪声不受X线照射剂量的影响 D.噪声与激光胶片上的曝光量有关 E.噪声是一种外界干扰因素 ★47.与CT噪声无关的因素有 A.X线剂量 B.扫描层厚 C.重建算法 D.探测器的灵敏度 E.FOV 48.空间分辨率又称为 A.空间响应函数 B.对比分辨率 C.调制传递函数 D.点分布函数 E.高对比度分辨率
★49.表示CT空间分辨率的单位是 A.半值全宽 B.对比度指数 C.百分线对数(LP%)D.线对数/厘米(LP/cm)E.线对数/平方厘米(LP/cm2)50.密度分辨率又称为 A.密度函数 B.密度可见度 C.密度响应曲线 D.低对比度分辨率 E.高对比度分辨率
★51.CT设备的 X线管安置方向是其长轴与探测器呈 A.水平方向 B.倾斜方向 C.垂直方向 D.平行方向 E.交叉方向
★52.对每天开机后球管预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每天开机后,首先应对球管进行升温预热 B.球管预热可以防止球管温度瞬间突然升高
C.球管预热是由低的KV和mA条件逐步升高到高的KV和mA条件 D.球管预热作用不大,不会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E.球管预热可以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53.下面CT检查前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A.被检者可以直接进入CT扫描室
B.被检者进入CT扫描室前,必须换鞋或穿鞋套 C.CT 扫描速度较快,胸、腹部被检查者,呼吸影响不大 D.胸部、腹部、盆腔被检查者,应口服1~2%碘水对比剂 E.由于CT 扫描的kV较高,穿透力较强,金属饰物的影响不大 54.关于CT扫描检查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婴幼儿童扫描时的mAs数值与成人相同 B.低Kv和大的mAs数值,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C.CT扫描检查时应有家属人员陪伴
D.CT扫描检查辐射剂量非常低,应用范围较广 E.扫描室内应禁止家属陪伴人员陪伴扫描 55.CT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平扫 B.增强扫描 C.灌注扫描 D.动态扫描 E.造影CT扫描
56.关于CT增强扫描正确的是
A.增强扫描是高级CT特有的扫描程序
B.增强扫描是指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C.增强扫描就是螺旋扫描 D.增强扫描不能用轴位扫描模式 E.增强扫描就是两期和多期扫描 57.对螺旋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球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 B.被检者随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 C.X线球管连续产生X线 D.扫描轨迹呈螺旋状 E.扫描速度较慢
58.对薄层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能提高扫描速度 D.能降低CT检查剂量 E.以上都不对
★59.对高分辨力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扫描层厚一般为2~3mm D.应使用较大的扫描视野 E.采用标准重建算法
60.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一般应用于 A.平扫的血管 B.增强的血管 C.气管 D.骨骼 E.软组织
★61.下面关于颅脑CT扫描检查技术错误的是 A.单层CT层厚和层距一般多选为8~10mm之间 B.扫描视野通常都定在25cm以下
C.轴位扫描是颅脑CT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D.扫描方向应从颅底往头顶扫完全部颅脑 E.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辩力算法
62.同时显示三个颅凹的颅脑CT扫描基线是 A.听眦线 B.听鼻线 C.听眶线 D.听眉线 E.听口线
63.一般垂体微腺瘤的CT检查方式是 A.直接增强行冠状薄层扫描 B.薄层轴位扫描 C.薄层螺旋扫描 D.薄层矢状扫描 E.高分辨力扫描
64.眼及眼眶CT检查常规采用 A.冠状位扫描 B.矢状位扫描 C.轴位扫描 D.增强扫描
E.直接增强行冠状位扫描
65.关于喉咽部CT扫描检查错误的是
A.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中间,喉部与床面平行 B.先行侧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范围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D.扫描时应平静呼吸并降低呼吸幅度 E.扫描层厚多采用10mm 66.吞咽动作对下面那个部位CT扫描检查影响不大 A.鼻咽部 B.喉咽部 C.颌面部 D.颈椎间盘 E.腰椎间盘
67.关于甲状腺CT检查扫描范围正确的是 A.从C6扫至T1下缘 B.从C3扫至C7下缘 C.从C1扫至C7下缘 D.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E.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68.在胸部CT检查方法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被检者一般仰卧于检查床上 B.先进行正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层厚多采用5~10mm之间 D.螺旋扫描
E.胸部CT扫描图像一般只要纵隔窗
★69.下面对肺动脉栓塞病变CT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A.必须是螺旋强化扫描 B.扫描层厚采用3~5mm C.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5ml/s D.起始扫描时间在16~21s之间 E.平扫
★70.支气管扩张的最佳CT检查方法是 A.增强扫描 B.灌注扫描 C.螺旋扫描 D.高分辨力扫描 E.加层扫描
★71.肺窗窗宽、窗位下列正确的是
A.肺窗窗宽采用1100~1800HU之间,窗位在-500~-800HU之间 B.肺窗窗宽采用200~300HU之间,窗位在30~50 HU之间 C.肺窗窗宽采用1500~3000 HU之间,窗位在300~500 HU之间 D.肺窗窗宽采用3000~4000HU之间,窗位在300~600HU之间 E.肺窗窗宽采用250~400HU之间,窗位在30~50HU之间之间 ★72.对冠状动脉CT扫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A.被检者心率应在65次/min以下
B.检查过程中,应绝对保持屏气状态 C.对比剂注射速率一般为3.5~4ml/s D.一般最佳重建相位在50%~75%之间 E.扫描层厚一般选用3~5mm 73.肝脏扫描范围一般是 A.从膈面至肝右叶下缘 B.从右侧肋膈角至髂前上嵴 C.从剑突至耻骨联合下缘 D.从肝门至肾上极
E.从第十二胸椎下缘至第三腰椎下缘 74.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方法一般是 A.静脉团注法 B.点滴灌注法
C.多次大剂量快速注射法 D.点滴大量快注法 E.大量快注滴注法
★75.采用注射速率为2.5~3ml/s静脉团注法时,肝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 A.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55~65s的时间内 B.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25~30s的时间内 C.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的300s时 D.在注射完对比剂后55~65s的时间内 E.在注射完对比剂后25~30s的时间内 76.下列关于颈椎间盘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被检者仰卧于扫描床上 B.两肩部尽量下垂
C.扫描层厚采用1~2mm,扫描间隔1.5~2mm D.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辩力算法
E.扫描倾斜角度应平行于椎间隙的角度
★77.四肢骨关节与软组织CT扫描显示与摄片采用 A.骨窗 B.软组织窗 C.肺窗 D.骨窗和软组织窗 E.肺窗和软组织窗 ★78.对屏气要求最严格的检查部位是 A.肺 B.肝 C.冠状动脉 D.盆腔 E.肾上腺
79.CT球管预热的目的是 A.空气校准 B.保护线管
C.调节室温 D.除去灰尘 E.节约时间
CT影像学论文 篇6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DR;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60-0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于股骨头的血供被破坏而造成的结果,病情较为严重[1],目前多依靠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本文就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R及CT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2个关节),女30例,男59例,平均(45.77±4.12)岁,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20岁,13例患者为双关节发病,76例患者为单关节发病。临床主要症状:跛行、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压痛,同时还有内收畸形、肢体短缩、臀肌屈曲、臀肌萎缩等。8例原因不明,3例放射治疗,33例有外伤史,29例长期饮酒史,16例使用激素。
1.2方法
采用PICKER-1200SX型CT机和Definium TM 6000型全数字化摄影系统(美国GE公司)进行影像学诊断,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进行观察。观察结果由2位高年资放射主治医师共同商议得出结果。
2.结果
2.1DR检查
58例(66髋)采用DR诊断。
2.1.1早期
本组中19例(20髋)被DR诊断为早期ANFH。关节间隙正常,股骨头外形完整,但是在股骨头持重区可见囊性改变及斑片状、点状密度减低影区,軟骨下骨质密度增高,病变周围出现了密度增高的硬化带,且还有弧形透明带出现在股骨头持重区软骨下的骨质中,读片时务必要做到仔细观察[2]。
2.1.2中期
本组中24例(26髋)被DR诊断为中期ANFH。股骨头持重区软骨下骨质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塌陷、碎裂、变平的情况,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而股骨头也失去了光滑、圆润的外形。但是Shenton线基本上连续,关节间隙仍保持正常。
2.1.3晚期
本组中15例(20髋)被DR诊断为晚期ANFH。股骨头变扁、向外上方移位,有严重塌陷现象出现在股骨头持重区。常有骨刺出现在髋臼外上缘,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Shenton线不连续。
2.2 CT检查
有31例(36髋)采用CT诊断(其中有10例患者为DR检查阴性者),早期ANFH的患者有19例(20髋),而中晚期ANFH的患者有12例(16髋)。中晚期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碎裂变形、股骨头缩短、有囊变现象出现在碎骨片中间,骨小梁融合散布在整个股骨头。
3讨论
3.1 ANFH的病理学改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多出现在30~60岁男性,放射治疗、创伤、使用皮质激素、长期饮酒等都是其主要发病因素,最为常见的是创伤[3]。圆韧带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是股骨头血供的主要来源。其病理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骨坏死后,又暂时没有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伸入到死骨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新生骨生长的情况,骨结构也会始终保持原有的骨架。第二阶段,当有肉芽组织伸入到骨坏死区时,就会有囊变或者破骨吸收带出现在死骨的边缘。第三阶段,当死骨被肉芽组织吸收时,就会在吸收带周围环绕出现新生骨或者新生骨带。这三个阶段是D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R及CT的影像学诊断基础[4]。
3.2ANFH的影像学比较
DR检查具有后处理功能强大、空间分辨率高、快速实时成像、费用低廉、操作快捷简单、曝光宽容度大等一系列优点,适用于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首选诊断方法是DR。但是它在诊断早期ANFH时很容易出现假阳性、漏诊的情况[5]。而CT的密度分辨率要明显优于DR,具有以下一些优点:第一,能够对股骨头内小裂纹骨折、小囊性变、小面积骨质疏松进行观察[6];第二,能够对骨小梁的变化进行观察;第三,能够将囊性改变程度、股骨头密度结构变化情况等股骨头坏死早期改变进行观察;第四,与MRI相比,CT价格适中,能够便于患者及其家属接受[7]。与此同时,CT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不同时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形态特征、病变范围。
综上所述,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首选诊断方法是DR,而CT又是DR检查的重要补充,其诊断效果还要明显优于DR。在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病情加重、跛行、髋关节疼痛的患者,特别是要详细询问有放射治疗史、创伤史、长期使用激素、长期饮酒史等患者的病史,争取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27.
[2]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3.
[3] 虞登高.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4(7):192-193.
[4] 王云钊.中华影像医学(骨肌卷)[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6.
[5] 刘惠玲,刘继军.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R和CT表现[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2):1448.
[6]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9.
盆腔肿块120例CT影像学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2月-2010年1月被我院收治的患者 (盆腔肿块) 的影像资料, 有32例经手术证实, 86例被临床追踪随访证实, 41例为男, 79例为女, 年龄最大的82岁, 年龄最小的19岁, 51岁为平均年龄。临床表现如:血尿 (无痛性) , 便血, 月经失调, 排尿时下腹有痛感, 有些患者没有出现症状。平扫, 部分多增影扫描与平面重建。采用螺旋CT扫描仪 (GE4层层厚5 mm, 层距5 mm) 进行连续扫描, 从上缘到髂前上嵴连线水平, 且与趾骨相连合为范围。
2 结果
在36例恶性病变中, 卵巢癌8例, 膀胱癌8例, 恶性腹腔巨大间质瘤2例, 前列腺癌2例, 盆腔恶性淋巴瘤4例, 结肠癌2例, 直肠癌4例, 宫颈癌4例, 脊索瘤2例。在84例良性病变中, 卵巢囊肿38例, 子宫肌瘤26例, 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 卵巢囊腺瘤2例, 阑尾周围脓肿4例, 膀胱憩室2例, 子宫阔韧神经纤维瘤2例, 前列腺增生4例, 膀胱炎2例。
3 CT影像表现
3.1 输尿管与膀胱肿块
有2例出现在距膀胱入口很近、输尿管下端的地方, 它和旁观界线模糊, CT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呈软组织影块状, 且不规则。增强扫描时, 有2例呈轻度强化病灶;有8例增强厚壁膀胱癌, 其中2 mm层厚重建把膀胱壁的受约束的性质表现得更清楚;有6例形成块状影, 对良恶性病变, 早期CT无法区别;4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且形状不规则, 向间腔里面突出。
3.2 盆腔
其中有3例为盆腔恶性淋巴瘤, CT表现为软组织影多发结节状可见, 边界模糊且伴盆腔积液征象在部分融合时可见。有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可见其内气体密度影, 有着不清晰的边缘, 密度灶低, 包块状。
3.3 生殖器官肿块
其中5例为单发双单侧, 39例为卵巢囊肿, 有29例为单发单侧。CT表现直径最大的是6 cm, 直径最小的是1 cm, 呈低密度灶, 水样类圆形。CT值在17~29 Hu之间, 可见光滑且锐利的边缘。有7例为卵巢癌, 有3例为卵巢囊腺瘤, CT表现单侧附件区病灶 (实性或囊实性) , 有着模糊的边界与不均匀的密度, 其中有5例经增强扫描, 合并腹水1例, 有明显强化出现在实性部分。有3例子宫纤维瘤阔韧带, CT表现盆腔类圆形巨大实性软组织块, 其中一部分增强扫描时出现坏死区, 有着均匀的密度、轻度强化的病灶与光滑的边缘。5例卵巢囊性畸胎瘤的CT值是-76 Hu, 且钙化影弧状可见, 囊内成分 (见脂肪) 的CT值是-183 Hu。
3.4 结肠、直肠肿块
其中有3例可见多个增大的淋巴结影出现在病灶周围, 优例向腔内突出, 呈结节状, 导致肠腔缩小或变形。有7例其直肠癌肠壁增厚 (以不同程度) 。
4 讨论
螺旋CT具有详细的断面解剖与较佳的组织对比, 作为检查盆腔肿瘤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将盆腔里面的病变形态、解剖结构以及密度变化充分地显示出来, 但在病变方面它仍有局限性, 对于CT表现病灶比较大、不典型的就难以进行定位与定性, 本研究有3例为子宫巨大神经纤维阔韧带, 子宫颈肿块为其表现, 连结一难以确定来源的巨大囊性肿物, 有3例腹腔巨大恶性间质瘤术前难以进行准确定位, 有3例经手术证实为畸胎瘤 (卵巢囊性) , 有3例经手术证实为宫颈癌。目前对本病的诊断需要借助CT扫描与依靠超声检查, 由于CT表现有自身的特征性,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 CT检查比超声检查和MRI检查更具优势, 本文有5例在CT检查时有典型表现, 符合手术病理诊断。每年直肠癌的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 本来处于第4位, 现已上升至第6位。对于患有便血、腹痛的患者, 结肠造影不好对良恶性加以鉴别, 而患者又难以接受肠镜检查, 因此CT影像检查为筛查妙方。本研究中有3例结肠癌, 5例为直肠癌, 对于病灶的形态、大小、往周围浸润的情况与密度, CT都可以呈现出来。有关文献资料显示:CT检查既是癌灶分期借助的重要方法, 又是术后复查临床拟定手术方案借助的关键手段。在本研究中, 有7例为膀胱癌, 此种肿瘤在盆腔是不常见的, 患者几乎不能接受做病理活检时用膀胱镜取材, 在术前普查与检查的方法当中, B超间与CT检查依然是主要的方法, CT可以在膀胱充盈良好时将膀胱壁肌壁与黏膜的变化充分显示出来。在本研究中, 有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 和肿瘤相比较而言, 其CT影像表现有很大差异, 显示气体密度 (病灶内可见) 。
参考文献
[1]Ko Wing-surgery, Gao Feng Korea, Lin Qingjie60cases of gynecolog-icpelvic masses CT imaging and diagnostic value of[J].contemporary medicine, 2011 (4) .
[2]李传福, 马素贞.女性盆腔肿块CT诊断的初步探讨 (附15例临床分析) [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1) .
[3]刘宝德.卵巢癌患者的腹盆腔CT结果与二次开腹探查所见的比较[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9 (9) .
[4]宦丽群.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盆腔CT检查前的应用[J].江西医药, 2009 (2) .
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篇8
关键词:脾脏,体层摄影术,淋巴瘤,X线计算机
淋巴瘤是脾里所有的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 可为继发性与原发性, 相比较而言, 继发性比原发性常见的多。有文献提到, 40%的Hodgkin lymphoma, HL (霍奇金淋巴瘤) 与non-Hodgkin lymphoma, NHL (非霍奇金淋巴瘤) 患者有脾受累, 而尸检发现的累及率达到70%。对脾淋巴瘤的准确评价与诊断能够对肿瘤的治疗方案的决定、分期与整顿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2]。鉴于此, 笔者对经病理证实的脾淋巴瘤16例进行了收集, 通过对该组病例的CT征象的相关文献复习与回顾性分析, 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脾脏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共16例, 女4例, 男12例, 年龄在32~74岁, 平均年龄54.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隐痛8例, 左上腹包块10例, 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 低热6例, 胸腔积液1例, 腹水1例。病理证实了所有病例, 其中手术病理证实3例, 穿刺活检病理证实13例。
1.2 扫描方案
所有病例常规空腹, 采用16 CT或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4扫描仪, 检查前常规口服清水800mL, 行3期增强扫描, 层间距与层厚均为5mm, 采用碘比乐300, 注射速率为2.5~3mL/s, 用量为70~80mL, 扫描范围为腹部 (包括整个脾脏在内) 。
2 结果
2.1 脾外CT表现
本组16例脾脏淋巴瘤中, 淋巴瘤浸润肝脏2例, 表现为增强后轻度强化, 肝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灶, 与脾脏病灶表现类似, 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 1例见胸膜累及并伴少量胸腔积液, 1例伴少量腹水。
2.2 结合CT表现的脾脏淋巴瘤分型
(1) 多发肿块型:本组2例见肿块融合, 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 密度均匀, 6例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及脾脏内多发结节状, 直径1~5.5cm, 边界大都很清晰, 3例伴腹膜及腹腔后淋巴肿大, 无坏死。 (2) 粟粒结节与弥漫浸润型:本组2例, CT表现为平扫密度较均匀的脾脏增大, 增强后呈较为均匀的强化, CT值略低于正常脾脏或正常。 (3) 巨块型:本组共8例, CT表现为脾脏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 边缘可规则, 部分见分叶, 大小6~14cm, 正常脾脏组织少量残留,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5例可见腹膜及腹腔后多发肿大淋巴结, 均匀强化。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
3.1.1 临床表现
主要为左上腹部肿块及疼痛, 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低热、呕吐、恶心、体质量减轻、贫血或乏力, 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水、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等。体检可见脾呈不规则形, 明显增大, 可有触痛。本组病例中, 8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 10例出现左上腹部肿块。
3.1.2 病理
病理上脾淋巴瘤分为NHL与HL。很少见的是脾原发性HL, 另外一些HL可累及脾, 脾HL不分型, 切面可见散在不规则结节或多个大结节, 大体病理见巨脾。可将继发性或者原发性脾NHL的病理归为3型:其一, 粟粒结节型:脾表现为均匀肿大、直径是5mm以内的栗粒状结节;其二, 巨快型:表现为巨大肿块, 其脾内单发直径>10cm, 可有出血梗死或坏死, 和正常脾组织有着清楚的分界;其三, 多发肿块型, 表现为巨大肿块, 其脾内单发直径在2cm到10cm之间。由于粟粒结节型与均匀弥漫型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十分相似, 所以本文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来进行探讨。在本组的16例脾淋巴瘤中, 多发肿块型6例, 巨块型8例, 2例粟粒结节型与均匀弥漫型, 就均匀弥漫型多发来讲, 与以往的文献报道有不同之处, 可能是因为时间跨度小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样本。Ahmann等在1966年把脾淋巴瘤分为三期:一期的时候, 只有脾里出现肿瘤, 二期的时候, 肿瘤已经累及到脾门淋巴结, 三期时, 肿瘤已经累及脾门或肝组织以外的淋巴结。大部分患者到了三期时才确诊。
3.2 CT诊断
很多淋巴瘤 (累及脾脏的) 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 但当淋巴瘤浸润弥漫脾脏时可表现为和正常脾脏相近的密度, 从而造成了漏诊。早期研究表明, CT在诊断淋巴瘤累及脾脏方面不够敏感, 出现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因为脾脏密度和病灶之间的对比相差不大, 要想将干扰降到最低, 脾脏的扫描方案不宜以动脉期扫描为主, 动脉期能对肝脏淋巴瘤浸润的诊断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常规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本身呈现出的花瓣样不均匀强难以把病灶与正常脾脏结构区分开来。据报道称, 脾脏受侵的淋巴瘤病例中有一半合并肝脏受累。在进行CT平扫时, 脾脏淋巴瘤的局灶性肿块表现为低密度 (就正常脾脏来说) , 病灶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 可以很低, 增强后基本上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也许代表着乏血管区或液化性坏死, 难见环形强化, 不能确定在见到的环形强化病例中, 是由于邻近组织的受压形成的假包膜还是肿瘤的强化, 病灶的密度通常很均匀, 偶尔巨快型内可见钙化、出血及坏死。多层螺旋CT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得有些粟粒样结节灶能够更好地显示。如腹膜及腹腔后淋巴结均质性肿大并伴有其他腹腔脏器的合并脾外病变有助于诊断。
3.3 鉴别诊断
脾脏淋巴瘤的主要鉴别对象是诸如血管瘤、转移瘤、淋巴管瘤、梗死与结核之类的肿瘤性病变。血管瘤, 平扫为均匀低密度边缘光整的肿块, 呈充填式渐进性强化, 从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中可见中央瘢痕, 增强后从边缘强化开始。转移瘤, 表现为低密度融合性或脾内多灶, 大部分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 且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 通常脾脏与肝脏同时转移, 偶尔转移灶可伴有增厚的囊壁, 可表现为囊性病变, 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这有关联, 源自于结肠癌、卵巢癌与恶性畸胎瘤的转移有时可见条索状或点状钙化。淋巴管瘤, 脾肿大伴有多个散在低密度影, 大多是无强化, 囊性, 常伴有钙化, 囊性, 且有分隔。血管肉瘤, 其发现时易出现肝脏转移, 恶性度高, 表现为低密度影, 且边界模糊, 增强后易囊变, 实质成分不均匀强化。脾结核, 通常可在低密度灶内看见钙化的散在点片。脾梗死, 表现为脾内低密度区呈楔形, 边界清晰, 尖端指向脾门, 增强后不出现强化。除此之外, 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如充血性及感染性脾肿大需与弥漫性淋巴瘤相鉴别, 根据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和病史来进行排除比较容易。
4 总结
总而言之, 根据病理类型的差别, 脾淋巴瘤的CT特点可表现为粟粒小结节状均匀低密度灶, 脾肿大伴弥漫性密度减低, 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的单发巨大肿块, 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多发的结节状肿块伴轻度均匀化。脾外淋巴瘤CT表现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和分期提供很好的影像学支持, 并对继发性脾淋巴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宁, 石木兰, 郝玉芝.脾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0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 (5) :15-17.
脾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篇9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脾淋巴瘤均为NHL病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腹肿块10例,上腹部疼痛8例,低热6例,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腹水、胸腔积液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穿刺活检病理证实13例,手术病理证实3例。
1.2 扫描方案
5例患者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4螺旋CT机扫描;11例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机扫描,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为1.0,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脾在内的腹部。检查前常规空腹4~6h,口服清水800~1 000ml。所有患者均经平扫、动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0s)和门静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70 s)扫描;其中6例患者加做延迟期扫描,延迟时间为4min。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比乐(300mgI/100ml)70~80ml,注射速率2.5~3ml/s。
2 结果
2.1 根据CT表现的脾淋巴瘤分型
2.1.1 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
本组2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脾增大,CT值正常或略低于正常脾,增强后呈较为均匀的强化(图1)。
2.2.2 多发肿块型
本组6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多较清楚,也可模糊,直径为1~5.5 cm,2例见肿块融合,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图2),3例伴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无坏死(图3)。
2.2.3 巨块型
本组8例,表现为脾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大小6~14cm,边缘尚清楚,部分见分叶,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少量残留(图4)。5例可见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
2.2 脾外CT表现
本组16例脾淋巴瘤中,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其中淋巴瘤浸润肝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轻度强化,与脾病灶表现类似;2例累及胰腺及胃,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肿块影,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5),8例伴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等部位淋巴结增大伴均匀强化,其中2例见增大淋巴结融合成团,但未见坏死(图6);胸腔积液、腹水各1例。
3 讨论
3.1 临床及病理
3.1.1 病理
病理上脾淋巴瘤分为HL和NHL。脾原发性HL极少见,其他之处的HL可累及脾,大体病理见巨脾,切面可见多个大结节或散在不规则结节,脾HL不分型。原发性或继发性脾NHL,其病理可分为4型。①均匀弥漫型: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肉眼光滑不见结节,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或直径<1mm的小结节;②粟粒结节型:脾均匀肿大,表现为直径1~5mm的粟粒状结节;③多发肿块型:表现为脾内多发肿块,直径2~10cm;④巨块型:表现为脾内单发直径>10cm的巨大肿块,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出血坏死和梗死[2]。影像学上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表现非常相近,故本文将两者归为一类讨论。本组16例脾淋巴瘤中,巨块型8例,多发肿块型6例,均匀弥漫及粟粒结节型2例,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均匀弥漫型多发有差异,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及时间跨度小有关。
1966年Ahmann等[3]将脾淋巴瘤分为三期:Ⅰ期,肿瘤仅限于脾;Ⅱ期,除脾外已累及脾门淋巴结;Ⅲ期,已累及肝或脾门组织以外的淋巴结。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Ⅲ期。
3.1.2 临床表现
主要为左上腹部疼痛及肿块,部分病人伴有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或乏力,少数患者表现为胸腔积液、腹水、呼吸困难等。体检可见脾明显增大,呈不规则形,可有触痛。本组病例中有10例出现左上腹部肿块,8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
3.2 CT诊断
大部分脾淋巴瘤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然而淋巴瘤弥漫浸润脾时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脾密度而导致漏诊。Ahmann等认为,均质性的脾增大是淋巴瘤脾受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次是多发弥漫局灶性结节(<0.5cm),然后才是多发肿块(2~10cm)和单发肿块(7~14cm)。
早期的研究显示CT对脾淋巴瘤的诊断敏感性仅为22%~65%[4],这很可能是病灶与脾密度之间的对比差异不大导致的。由于常规增强扫描动脉期脾本身的强化呈现花瓣样不均匀强化,无法区分病灶与正常脾结构,容易造成假阳性;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正常脾密度趋于均匀,容易观察到比较小的病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低干扰,脾的扫描方案不强调动脉期扫描,而更加重视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的重要性。
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在CT表现多为非特异性[5,6],可仅表现为脾体积增大、密度减低;随着多排螺旋CT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一些粟粒样结节灶也可得到较好显示,增强扫描作用较为明显,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的小结节;多发肿块型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肿块,直径为2~10cm,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或几乎不强化;密度可以极低,甚至类似水的密度,可能代表着液化性坏死或乏血管区;环形强化较少见,在见到环形强化的病例中,不能肯定是肿瘤的强化,还可能是由于邻近组织的受压形成的假包膜;巨块型表现为左上腹巨大占位,平扫边界不清,偶有个别病灶中央可见小片状坏死,而出血及钙化罕见,增强后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可完全消失或仅少许残留。合并脾外病变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如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质性肿大,伴有其他腹腔脏器如肝、胰腺等累及,也可伴胸腔积液、腹水等。3.3鉴别诊断脾淋巴瘤主要与肿瘤性病变如转移瘤、血管瘤、淋巴管瘤、错构瘤、血管肉瘤等及非肿瘤性病变如脓肿、结核和梗死等相鉴别。①转移性肿瘤[7]:脾转移瘤远较肝少见,常见的原发病是乳腺癌和肺癌,其他原发部位还包括大肠、胰腺及胃等;脾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继发部位。CT主要表现为脾内多灶性或融合性低密度,增强后轻度环形强化或无强化,且大多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一般当脾转移时肝也已有转移。有时转移灶可表现为囊性病变,可伴有增厚的囊壁,这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来源于卵巢癌、结肠癌及恶性畸胎瘤的转移偶尔可见点状、条索状钙化[8]。②血管瘤:CT平扫为边缘光整的均匀低密度肿块,增强后以边缘结节状强化开始,呈渐进性充填式强化,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中央瘢痕。③淋巴管瘤:脾内单个或多个散在低密度影,多为囊性,增强后无强化,常为薄壁,部分可伴有钙化,并有分隔;较大的淋巴管瘤可使脾不均匀增大。④错构瘤:为少见的脾良性肿瘤,通常为无意中发现。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有时伴有钙化,增强后通常无明显强化,少数呈中度不均匀强化;无钙化的错构瘤与淋巴瘤较难鉴别,必须依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⑤血管肉瘤:为脾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发现时多有肝转移,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实质成分不均匀强化,短期内增大较显著,易囊变。⑥脾脓肿:一般为脾单发低密度灶,但脾脏不大,邻近结构有粘连,周围有渗出,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或分隔样强化;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可做出诊断。⑦脾梗死:表现为脾内楔形低密度区,尖端指向脾门,边界清楚,增强后无强化。此外,弥漫型淋巴瘤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如感染性及充血性脾大相鉴别,结合病史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不难排除。
脾大,增强后脾实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强化灶
脾内多发类圆形结节状低密度灶,增强后轻度强化,伴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病例,脾增大,见斑片状低密度区,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例,脾内巨大低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仅少量残留。
脾内巨大不均匀强化肿块,与胃后壁分界不清。
脾内巨大肿块,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动脉受侵
综上所述,脾淋巴瘤的CT特点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可表现为脾大伴弥漫性密度减低,粟粒小结节状均匀低密度灶,多发、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伴轻度均匀强化,单发巨大肿块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脾外淋巴瘤的CT表现有助于继发性脾淋巴瘤的诊断。正确的分期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多层螺旋CT能为脾淋巴瘤的诊断、临床分期与治疗提供较好的影像学支持[9]。
摘要:目的:探讨脾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支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脾淋巴瘤的CT图像,并做文献复习。结果:16例脾淋巴瘤中,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2例,CT表现为弥漫性脾大,密度正常或略低,较均匀强化;多发肿块型6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轻度均匀强化;巨块型8例,表现为脾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表现。结论:脾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脾外病变对临床诊断与分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淋巴瘤,脾,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张明智.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28-129.
[2]常恒,袁明远,肖湘生.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1):1128-1129.
[3]Ahmann DL,Kiely J M,Harrison EG.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spleen:a reviewof49cases in which the diag-nosis was made at spleenectomy.Cancer,1966,19(4):461-469.
[4]Giovagnoni A,Giorgi C,Goteri G.Tumours of the spleen.Cancer Imaging.2005,5(1):73-77.
[5]曹佳颖,张晖.脾脏原发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上海医学影像,2008,17(1):70-72.
[6]Castellino RA.Hodgkin disease: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diagnostic radiologist.Radiology,1986,159(2):305-310.
[7]乔英,李健丁,张超,等.脾脏肿瘤的CT表现分析.中国学影像技术,2007,23(5):715-717.
[8]胡佳寿,孙金凤,张立安,等.7例脾转移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1):71-72.
实验猕猴头颈部CT影像学观察 篇10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动物
1.1.1 猕猴的选择:
选择我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自繁自养, 经过外观、体温、呼吸率、心率、呼吸运动、血液常规、生化等检查和通过普通级实验猴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检测, 健康合格的青年实验猕猴10只 (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闽2010-0002, 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闽2010-0005) , 雌雄各半, 年龄6~10岁, 体重5~8 kg。
1.1.2 饲养管理:
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及青饲料, 每天定时定量喂食, 自由饮水, 分笼饲养, 每笼1只。动物房温度为18~28℃, 相对湿度为40%~70%。试验前1周停止喂养含钙质的饲料添加剂。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2.1 采用256层Philips Brilliance iCT机。
1.2.2 麻醉药品为陆眠宁Ⅱ注射液, 40 mg/2 mL/支。
1.2.3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Work-space Portal图像制作软件。
1.3 试验方法
1.3.1 动物CT扫描:
分批对10只猕猴进行CT断层扫描观察。试验前后及过程中记录动物的心率、血压。试验开始先对动物进行全身麻醉, 肌肉注射陆眠宁Ⅱ注射液[0.15 mL/ (kg体重) ]。猕猴麻醉后, 置于CT诊断床上, 取头前尾后仰卧位, 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扫描床平面并与床面长轴的中线重合。扫描范围:头颈部自胸廓入口向上扫描至颅顶, 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 毫安秒150 m As, 螺距:0.891, 重建FOV:250 mm, 重建矩阵:512×512, 层厚及层间距均为0.65 mm, 标准算法。
1.3.2 CT图像的后期制作:
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始数据分段进行多平面重组 (MPR) , 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曲面重建 (CPR) 等图像重组处理。对扫描图像中具有解剖意义的代表性层面及重建的图像的主要结构进行确认和标注。
2 结果
2.1 获得了实验猕猴活体头颈部CT连续断层图像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 CT横断层面扫描, 图像清晰, 能够较好的显示颈椎、颅脑、眼部、鼻咽等结构;但CT扫描对于脑的灰、白质的区分、肌肉等软组织的分辨尚不够理想。本文展示了4幅具有解剖意义的代表性扫描图片 (见附图1-4) 。
2.2 利用CT容积扫描的头颈部数据, 重建获得了矢状面、冠状面或任意斜层面及三维立体图像, 图像显示生动逼真。本文展示了3幅重建图片 (见附图5-7) 。
2.3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 观察到猕猴头颈部的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 在CT影像上主要体现在:颈髓8节, 第二颈髓以下表面光滑;脊髓的外径以第六和第七颈髓最大, 其次为第二和第八颈髓。猕猴的脑干左、右侧橄揽体不等大。小脑的特点是:袢状叶脚Ⅰ和角Ⅱ大, 旁中央叶亦相对大;在人脑中早已退化的旁绒球, 在猕猴的小脑中尚存在。猕猴脑颅不发达, 在矢状面上, 面颅与脑颅大约相等, 整个侧面近似菱形, 而人类的脑颅远大于面颅;猕猴的大脑半球的沟回不仅有个体差异, 即使在同个大脑的两个半球上, 也不尽相同;猕猴的沟回远较人类少;猕猴顶枕裂的走向与人类迥然不同, 人系由前下方走向后上方, 顶枕裂的下端与距状裂相连, 而猕猴不相连;猕猴的旁中央沟不明显;猕猴的嗅区不发达;猕猴的颞叶背外侧面不存在颞横回, 但在人类却恒定存在。猕猴的眼球肌含有副外直肌 (亦称眼球后缩肌或漏斗状肌) , 猴的副外直肌是块明显可见的肌肉, 在人类此肌的存在则是罕见的异常。
3 讨论
3.1 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扩展, 国内利用猕猴开展头颈部结构和疾病的研究及建立相关疾病动物模型逐渐增多, 如猕猴颅骨容量与颅骨其它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局部脑缺血猴动物模型的建立、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动物模型的建立、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血管的比较、猕猴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结构及功能的研究等等[1~5], 这些科研都需要选择头颈部健康的实验猴, 而外观正常的动物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组织学病变, 如果这样的实验猴应用于科研, 势必造成对实验结果的误判。所以在相关科研课题中引入现代高科技的CT影像技术, 对于实验猴的选择、实验模型的质量控制、实验过程的追踪观察等, 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2 到目前为止, 猕猴的解剖学研究还停留在大体解剖的水平[6,7]。本课题尝试利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简称CT) 对正常猕猴头颈部进行断层影像解剖的研究观察, 使活的动物体内部结构可视化、微观化、数字化, 使猕猴解剖学的教学及临床应用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具体。而且可根据观察者的需要, 显示动物头颈内部任意层次的形态, 帮助确定所要观察的器官组织与周围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因此本项工作对提高猕猴解剖学的研究水平具有推进作用。
3.3 CT影像能够较好的显示及分辨猕猴头颈部的组织器官结构, 但对脑的灰质白质的区分、肌肉等软组织的分辨等不够理想。为此试验中我们增加了四只猕猴的核磁共振扫描观察, 结果表明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脑灰质、脑白质、肌肉、肌腱、脂肪等软组织结构, 核磁共振的三维重建逼真程度也较CT好, 提示应根据不同的科研需要采取相应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3.4 本试验在猕猴CT影像学方面做了初步摸索, 有关对猕猴进行CT扫描的技术参数的选择及猕猴头颈部各器官组织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路纪琪, 吕九全, 薛德明, 等.太行山猕猴颅骨容量与颅骨其它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动物学研究, 2000 (1) :94-96.
[2]孔祥梅, 孙兴怀, 俞道义, 等.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血管的比较.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8 (1) :27-30.
[3]韦日明, 冯飞玲, 黄志宏, 等.局部脑缺血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 :456-458.
[4]徐蔚, 高永军.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2) :126-129.
[5]孙春华, 赵堪兴, 林锦镛, 等.猕猴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结构及功能的研究.眼科研究, 2008 (12) :885-888.
[6]王中洲.猕猴与科学实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CT影像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核;CT;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7-01
颈部淋巴结核是颈部常见病之一,CT是其主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对15例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CT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淋巴结核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29.1岁。9例以颈部包块就诊,5例有肺结核史,1例可见颈部窦道,无1例有低热、乏力、盗汗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病程均2个月以上。检查设备为GE单排CT机和西门子64排128层单源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颅底至气管分叉处,7例行平扫加增强,8例仅平扫。
2 结果
2.1 部位和大小:15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其中单发2例,位于Ⅲ区及Ⅳ区;多发13例,主要位于Ⅱ、Ⅲ、Ⅳ区, 其中 5例见于一侧;1例累及鼻咽部及肺部;5例肺部有结核灶。大小约0.5~5.3CM,以2~4CM范围多见。
2.2 CT征象:多发13例,平扫密度均匀和不均匀共同存在,边界清楚或模糊,其中5例增强呈多种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多环形强化及分隔状强化,其中,以环形及多环形多见;1例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1例可见大片状坏死,边缘模糊,增强后壁呈花边状强化,其内见乳头影。
3 结论
颈部淋巴结核是颈部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儿童及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3。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结核,但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单发者约占80%,多发者约占20%,多呈串珠状分布⑴。本组15例多为青壮年,以年轻女性多见,男女比例达1:4,多呈串珠状分布,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但单发者仅2例,与文献不符,可能与病例过少有关。
通过对15例颈部结核的影像分析发现,结合文献,以下几点有助于颈部淋巴结核的CT诊断:①患者年龄较轻,特别是年轻女性;②有肺TB史;③无原发肿瘤病史;④病灶增长缓慢,病程较长,无痛,多呈串珠状排列;⑤病灶多发,位于多区,大小约2~4cm,易融合,增强后可见多种强化方式,以环状及多环形最具特征。⑥淋巴结结核发生钙化,呈点状及斑点状,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⑵。⑦有溃疡及窦道形成。
淋巴结结核需与转移瘤、淋巴瘤及感染性病变等疾病鉴别。转移瘤:以中老年多见,多数患者可找到原发灶,淋巴结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淋巴瘤:未经治疗一般不发生坏死,淋巴结边界清楚,平扫呈等密度,增強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感染性病变;病史短,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病灶边缘模糊,易发生坏死,增强后呈环行强化。本组5例病灶累及肺部,其主要原因为肺部为结核的最好发部位,因此,对于颈部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胸部CT平扫有助于进一步诊断。本组1例累及鼻咽部,其CT表现与鼻咽癌伴颈部转移相似,不易鉴别,有文献报道鼻咽癌、鼻咽结核两者可以同时伴发,对于鼻咽活检为结核者应辅以血清IgA/VCA检测,如阳性需仔细检查鼻咽部,必要时反复行鼻咽活检以免漏诊[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淋巴结密度均匀,多见于淋巴瘤、感染性病变和Castleman病;淋巴结中心坏死伴周边强化者,常见于结核、转移瘤及治疗后的淋巴瘤;而淋巴结钙化多见于感染性病变的后期和甲状腺癌的转移〔4〕。有时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需结合病史和活检才能作出进一步诊断。
总之,结合病史和CT表现,可提高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郑穗生,高斌,刘斌主编-2版.CT诊断与临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
[2] Suri S,Gupta S,Suri R.Computed tomgraphy in abdominal tuberculosis〔J〕.Br J Radiol,1999,72(853):92-98.
[3] 陈勇,袁先平.鼻咽癌、鼻咽结核及两者合并的鉴别.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9(4):190.
乳腺癌CT及超声影像学筛查比较 篇12
关键词:超声影像,CT,乳腺癌,诊断,比较
研究显示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已达到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现全球每年大约有170万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临床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早期检查就诊, 保守治疗可以提高4年左右的生存率, 对改善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现临床多对乳腺癌进行辅助诊断的是CT、超声影像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9例, 对比患者采用两种影像学筛查方式乳腺癌临床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乳腺肿块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5~59岁, 平均年龄 (42.6±2.6) 岁;所有患者均单侧乳房发现肿块, 其中右乳32例, 左乳57例;乳头内陷或乳房疼痛, 乳头血性, 浆液性溢液, 伴有或不伴有乳房、腋窝淋巴结触诊阳性是临床乳腺癌患者的大多原因。
1.2 方法
患者的依次诊断手段是CT及超声影像辅助检查, 超声影像检查采用仰卧位详细观察血流运行情况, 检查左右乳房象限;CT检查采用从乳房下扫描至腋窝顶侧。
2 结果
2.1 病理确诊
病理确诊患有乳腺癌的有81例患者, 良性肿瘤的有8例患者。其中患有乳腺癌的81例患者分别有:浸润性导管癌54例, 浸润性小叶癌11例, 髓样癌5例, 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 黏液癌3例;患有良性肿瘤的8例患者分别是:乳腺纤维腺瘤7例, 乳腺增生结节1例。
2.2 CT及超声影像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全部乳腺肿块患者用CT筛查判定乳腺癌80例, 用CT筛查诊断准确率为98.7%;全部乳腺肿块患者用超声影像学筛查判定乳腺癌72例, 用超声影像学筛查诊断准确率为88.8%;CT及超声影像诊断比较后, CT明显显著于超声影像, 用超声影像筛查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CT筛查乳腺癌患者。
2.3 CT与超声影像检查大小不同包块准确诊断率比较
CT诊断肿块<0.7 cm的乳腺肿块患者, 诊断准确率为79.6%;超声影像诊断肿块<0.7 cm的乳腺肿块患者, 诊断准确率为31.5%;CT诊断肿块0.7~4.2 cm的乳腺肿块患者, 诊断准确率为98.4%;超声影像诊断肿块0.7~4.2 cm的乳腺肿块患者, 诊断准确率为91.3%;CT检查患者包块<0.7 cm及0.7~4.2 cm的包块准确率高于超声影像检查, CT与超声影像比较差异明显显著;但是对>4.2 cm的包块CT和超声影像学检查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导管上皮是乳腺癌最为常见的起源为部分来自腺泡和终末导管;就医的患者大多是乳房内陷和乳腺血性溢乳等。一般传统多以超声影像辅助就诊患者, 最为常见的用于诊断乳腺癌患者的是二维图像[3]是影像学的基础;超声影像图像多不规则低回声, 回声不均匀, 部分肿块边界清晰, 较小肿块显像特异性不强, 不能判断肿瘤的类型, 容易造成误漏诊, 图像有可能大致表现为同一图像;作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螺旋CT, 有密度分辨率以及较高空间的, 肿块周边清晰显示多为高密度影像, 可见毛刺影不规则周边, 扫描较薄层面CT扫描没有明显干扰可发现微小病灶对乳腺癌浸润情况亦能清晰了解。研究发现乳腺肿块有89例患者, 确诊有乳腺癌的有81例, 其中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54例, 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患者8例, 患有浸润性小叶癌的患者11例, 黏液癌的患者3例, 髓样癌的患者5例;良性肿瘤的患者8例, 当中有乳腺增生结节1例, 乳腺纤维腺瘤7例。全部患者都用CT筛查判定乳腺癌的有80例, 用CT筛查诊断准确率为98.7%;全部患者用超声影像学筛查判定乳腺癌的有72例, 用超声影像学筛查诊断准确率为88.8%;两者比较显著;CT检查患者包块<0.7 cm及0.7~4.2 cm的包块准确率高于超声影像检查, 比较差异显著;但是对>4.2 cm的包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 比较无显著差异。用超声影像筛查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CT筛查患者。CT诊断筛查乳腺癌患者准确率高,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伟光, 王国慧, 张卫东, 等.FDG PET/CT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3, 34 (1) :135-139.
[2]陈新贵, 李晶晶, 朱春燕, 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3, 22 (4) :308-310.
[3]李宗涛, 郑立春.PET/CT检查在乳腺癌患者复发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3) :504-507.
【CT影像学论文】推荐阅读:
CT影像学特征05-29
CT影像09-24
CT影像对照07-15
头颅CT影像10-19
CT影像特征05-14
CT影像特点09-14
CT影像分型09-16
肺部CT影像09-27
医学影像科CT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07-05
影像的和的影像艺术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