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特征

2024-07-01

影像学特征(精选10篇)

影像学特征 篇1

后巩膜炎[1]主要是指位于视神经附近巩膜或者是赤道后部位置的一种炎症,严重破坏患者眼球后部的组织,造成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但是在临床诊断中,由于后巩膜炎的临床症状较为多样化,且发病率较低,因此,医务人员很少第一时间考虑到该病,而漏诊误诊率较高。早治疗、早诊断能够有效控制巩膜炎症的变化,减轻患者的视力损害。笔者随机抽选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20例后巩膜炎患者,共20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后巩膜炎的眼科影像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后巩膜炎患者,共20眼,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2岁,年龄最小16岁,平均年龄(30.6±2.2)岁;患者均为单眼,视力均低于0.8;排除创伤史、眼眶肿瘤、脉络膜肿瘤等患者。

1.2 方法

患者一入院就进行常规检查,例如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彩色照相以及胸部X线片等,少数患者开展CT检查,以发现有价值与意义的影像。在眼部超声检查中,使用法国光太型号为AVISO的超声眼科专用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给以各轴位扫描,必要时辅以患者转动眼位配合完成;眼底彩色照相使用Canon RETINEL Camera免散瞳与TOPCON TRC.50DX的眼底照相机完成(日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均使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生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与眼科激光诊断仪HRA2完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0例患者均存在视力下降、眼部疼痛,患者球结膜充血水肿10例,其中伴有巩膜表层血管迂曲扩张6例,患眼轻度突起7例,视盘充血水肿13例,黄斑渗出性视网膜浅脱离7例,视网膜皱褶3例,周边视网膜脱离2例,均没有发现环形脉络膜脱离。

2.2 超声检查

后巩膜炎症包括两种:结节型与弥散型,20例患者中弥散型16例,结节型4例。在超声检查中,弥散型患者的巩膜内回声中强,分布较为均匀,声衰减不显著,且呈现弥散增厚现象,厚度是2.01 mm~3.23 mm,后部存在和球壁保持一致弧度的液性暗区,分析系筋膜囊积液所致,低回声和视神经之间不存在回声区,因而构成“T”形征,少数患者的视盘稍显向球内隆起。结节型患者的较强巩膜回声较为局限,内回声为中等或者是中强回声,较为均匀。

2.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在OCT检查中,患者黄斑区的视网膜感觉层存在浅脱离,患者脉络膜复合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等部位存在波浪状隆起。FFA检查中,患者眼底后极部动脉早期存在低或斑驳状荧光等现象;动静脉期出现针尖样强荧光,并伴有逐渐融合扩大现象;后期荧光素钠会渗漏到患者视网膜下组织中。少数患者的视盘存在荧光着染,边界模糊。

2.4 CT检查

CT检查中,患者的巩膜厚度增加,少数患者存在视神经前端变粗现象。

3 讨论

后巩膜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眼病,有文献资料[2]指出,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约占66%~83%,其中40岁女性群体的发病率最高。本文中,20例患者中有12例女性,占60%,平均年龄(30.6±2.2)岁,主要与笔者抽取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就诊患者年龄相对集中,以年轻人为主等相关。

后巩膜炎症患者以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球结膜充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眼底异常、前巩膜炎等临床表现。若是合并前巩膜炎症,其位于巩膜表面位置的血管会出现迂曲扩张等现象;合并眼底异常的患者,会出现视神经炎、视盘充血水肿、黄斑囊样水肿等[3,4]。本组20例患者中,均存在视力下降、眼部疼痛,10例患者球结膜充血水肿,其中伴有巩膜表层血管迂曲扩张6例,患眼轻度突起7例,视盘充血水肿13例,黄斑渗出性视网膜浅脱离7例,视网膜皱褶3例,周边视网膜脱离2例,均没有发现环形脉络膜脱离。

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对后巩膜炎症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准确掌握临床与与影像学特征,总结后巩膜炎特征,以提高后巩膜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B超属于眼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有较高的分辨率与安全性,受患者眼屈光间质浑浊[5]的影响较小,已在我国后巩膜炎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巩膜炎会对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的临床体征较为多样化,如视盘出现充血水肿、环形脉络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褶皱等。有文献资料[6]指出,后巩膜炎在CT检查中会出现增厚现象,组织边缘非常清晰,球壁受压向内倾斜等症状;若炎症严重,会对患者眼外肌、视神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增厚、增粗。

综上所述,后巩膜炎在临床诊断中,需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症状,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患者会表现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与症状,利用影像学检查,能够将其他影响因素排除,降低后巩膜炎的误诊漏诊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时冀川,郑曰忠.后巩膜炎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5):539-541.

[2]唐东润,张楠,殷海泉,等.重视眼科影像学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5):543-547.

[3]刘云芳,陈晓隆,施丰雪,等.青光眼术后高眼压致眼球破裂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814.

[4]梅军,魏花,李志,等.B超在穿孔性眼外伤辅助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2):85-87.

[5]汪向利,马志中.前部葡萄膜肿物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方法[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3):180-183.

[6]杜刚,李贵刚,罗丰年,等.增强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兔眼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纤维血管化过程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4):363-366.

试论李安华语电影影像风格特征 篇2

【关键词】 李安;华语电影;影像风格;特征

李安华语电影创作以其思想深刻、故事性强、画面优美、叙事从容而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他的影片,在娓娓道来的好看故事中,倾注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人生的探究,通过对主人公情感的抒写而达到对人性意义的探寻。在李安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浸润,又有西方文明的熏陶,他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融为一体而为他所用,但他又是有根的,他的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念、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对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影像风格进行分析,无疑可以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帮助。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一般都会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风格是艺术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1](P250)。风格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及艺术家的思想内涵,并通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集中表现出来,是艺术家所独有的气质个性的外化。李安在自己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中,通过将自己“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他的影片,从总体上体现出“淡雅平和”的艺术特征,“淡雅平和”构成李安电影创作最突出的美学和艺术风格。“淡雅”侧重于李安电影外在表现形式,“平和”则多从李安电影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来。李安的影片很少有人数众多、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场景,画面相对干净雅致,朴素自然,似中国水墨山水画般充满意境,给人以典雅素洁之美。无论是《卧虎藏龙》中的江南水乡;亦或是《色戒》中旧上海的街景、旗袍,都蕴涵着典雅的韵味。那种素净与雅致在华语电影中只属于李安。这种“淡雅”来自于李安的修养与文化。由于李安作品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意蕴,致使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雅”的气息。而在思想内容方面,李安的电影表面看虽然充满矛盾冲突,但本质上追求和谐、融合。他的影片,矛盾冲突虽然看似激烈但不极端,最终都归于“和”的统御之下。“和”是李安电影创作的出发点,更是其电影创作的归结点。这种“平和”源于李安自身的性格、教养以及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熏陶。“淡雅平和”构成李安电影创作的风格特征,在这一风格特征下,李安进行着有别于人的独特的艺术创作。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认为是李安的早期创作。在这三部影片中,李安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等一系列矛盾充分展现在银幕上,创造出华语影坛不曾有过的艺术形象,拓展了题材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影片内涵。同时,这三部影片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延续到李安以后的电影创作之中,构成重要的艺术内容。李安华语电影的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情圆融流畅。影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父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华语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1.多重冲突推进情节发展

李安华语电影多以戏剧冲突串联并推动情节的展开、发展。由于李安对西方戏剧理论及戏剧技巧的偏爱,加之他曾系统学习并亲身实践的缘故,使他对戏剧艺术有较深入的理解与研究。他把戏剧表现手段、表现方式自觉地巧妙地运用到其电影创作中,既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又突出了有别于人的自身特色。李安尤其对西方戏剧理论中“冲突”的观念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他把他的思考运用到电影创作之中,形成以“冲突”见长、以多重“冲突”推进情节发展的艺术风格。李安认为“冲突”、“‘不顺’才造成戏剧性,戏剧的产生不是靠平衡、和谐,是相反的”,“冲突”“就是讲个人意图的最大伸张”[2](P21),在“个人意图的最大伸张”中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本质精神。在李安的影片里,各种矛盾纠缠在一起,冲突不断。李安更有意强化冲突,旧的冲突还未完全化解,新的冲突就又产生……在不断的冲突过程中,故事情节得以展开、推进、发展,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人物性格愈发鲜明,影片内涵更趋深刻、丰富。可以说,戏剧冲突是李安电影情节安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电影重要特色之一。以影片《喜宴》为例:高伟同的父亲希望儿子早日结婚延续香火,与同性恋的儿子产生矛盾。影片的各种矛盾冲突由此而来,一发而不可收。先是高伟同与葳葳“假”结婚,但假戏真做,使葳葳怀孕,造成伟同与葳葳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赛门非常不满,与伟同产生激烈冲突。继而由于是否将孩子生下,父亲、伟同、葳葳、赛门相互间矛盾冲突迭出。影片结尾,李安以“各退一步”的中庸之道将各种矛盾冲突“化解”,但却没有给予真正地解决。或许李安觉得“个人意图的最大伸张”是人性的真实体现吧,影片中的每个人最初都极力“伸张”着自己“个人意图”,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但李安并不极端,他在影片结尾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在看似圆满的外表下表达了对人性压抑的关注。在《喜宴》中,父亲的无奈、妥协与“狡诈”;伟同的两难、困境;葳葳的泼辣、敢作敢为;赛门的直爽、率真……都在矛盾冲突中表露无遗。而影片故事情节发展脉络也在这矛盾冲突的交替中延续。这种借冲突彰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影片内涵的创作技巧被李安熟练地运用到电影创作之中,是其电影“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以中国特有元素为介质

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出自己本民族的特征,这一特征或隐或显,既贯穿于艺术家的创作之中,又掩藏在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之内。民族特征、民族元素是艺术家身份的标记,是艺术家内在民族文化修养的外在显现。李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氛围内生活二十余年,中国文化渗透到李安思想、学习、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其日常生活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思想文化根基。中国文化、中国民族传统一方面作用于李安的创作思想、创作理念,使李安在思想观念上深受影响;另一方面则更直接地表现在李安的华语电影作品之中,其中最明显、最表面化的表现则是具有中国民族特征、民族风格、民族特质的元素被大量使用。李安华语电影作品均以中国特有元素为介质,以此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在不同文化场中的相互碰撞与演变、融合过程。

纵观李安华语电影创作,从片名即可发现中国特有元素的成分:“推手”是中国武术太极拳特有的术语,其要诀与中国传统待人接物的道理一脉相通,并暗合中国道家思想精髓。练习“推手”,先要练气,而练气的最高境界便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一致。在影片《推手》中,作为太极高手的老朱虽然“推手”功夫了得,但终究还是没能沉得住气,因为“在人生的道场修行,外在的苦难折磨他都顶得住,可内心的牵挂却卸不了力。他有颗温暖的心会被伤害,有个爱的渴望需要满足,要达到虚无清静的至高境界,实属不易”[2](P36)。在这里,作为中国特有元素的“推手”被赋予“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文化场中与不同文化相互纠葛、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最终达成谅解,和谐相处。以中国元素之“形”显中国文化之“核”,巧妙而深邃,使影片的内涵更趋丰富。而“喜宴”同样是中国特有的婚庆形式。透过“喜宴”,中国文化的一些深层次内容被折射出来,而不同文化的交锋与碰撞在“喜宴”的前前后后激烈展开,“喜宴”所承载的是不同文化冲击下个体的两难与抉择,诚如《喜宴》中李安借自己所扮演的人物之口道出的那句台词:“那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性压抑”,岂止是“性”的压抑,也是中国人“人性”的压抑。然而,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婚庆形式的“喜宴”不也同时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吗?“喜宴”中的一些礼仪、风俗以及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喜宴”这一形式传承下来,其中虽有糟粕,但也不乏精华,对于民族文化继承与传播来讲具有一定意义。而“饮食男女”则直接取自孔子的言论。孔子在《礼记》中曾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作为人类最通俗生活写照的“饮食男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孟子·告子上》中也有“食、色,性也”的语句。提起“饮食男女”,中国人很自然便会想到孔、孟的这些言论,进而联想到其中包含的文化意蕴。一方面,“饮食男女”是人自然本性的真实存在,肯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由于是“人之大欲”,便要用“礼”来约束它,不能任其肆意膨胀。这里便将传统的“礼”与现代人之“欲”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尊重。影片片名题字也使用中国传统篆字,显现出古朴而深远的传统韵味。与片名相一致,影片内容也将人之饮食与情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既有饮食文化的浓重渲染,又有人欲的尽情追求,而最终则统辖于“礼”的范畴之内,没有僭越。尤其是父亲的形象,融饮食(作为著名厨师,精通于饮食的工艺,更深谙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男女(追求女儿同学,并最终结婚,且又生子女,表现出人欲的旺盛)于一身,虽然婚事显得突兀,但仔细想想却又合情合理(礼)。可以说,“饮食男女”一词在华人心里已经不单单是简单通俗的生活写照,而是被刻录上了文化的标记,具有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卧虎藏龙》、《色戒》这样的片名,无疑也极具中国特色。可见,李安在对影片片名取舍是非常用心的,其中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深入而认真的考虑。

在李安华语电影创作中,不只是片名具有中国特有元素,影片中的道具、对白等等也经常出现中国特有元素。如:墙上挂的宝剑、条幅字画、打坐练气、丰盛的中国美食菜肴,盛大的中式婚礼场面以及对书法字画的评判、对中华武术精神的介绍、对饮食文化的展示等等不一而足。更为重要的是,影片深层次蕴涵着的中国特有的生活态度、伦理道德观念、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等,无不具有中国特质。像《喜宴》中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关注,对“延续家庭香火”的特别重视,准确表现出中国特有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影片中有一组镜头:当饭店老板老陈帮曾经的长官操办完儿子的喜宴后,站在门口恭送过去的长官时,“将军要跟老陈握手,老陈不敢,将军默默地拉起老部属的手,放不下身段道谢,只有拍拍老陈的手,一切的感谢尽在不言中”,这组镜头意蕴深远,其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诚如李安所言:“这种长官与部属间的忠诚情谊,不只是主仆、上下关系那么简单。一个‘忠’字,一个‘孝’字(片中儿子办的假结婚,不就是为了这一个字!),管了我们中国人好几千年呐!”[2](P59)。在这里,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隐性的“元素”被李安通过电影展现出来,使他的影片既表现出李安自身的印记,又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由此也不难看出作为华裔导演的李安对中国文化、中国特质、中国民族传统的倾心。同时也体现出李安华语电影创作的一种风格特征。

3.不求圆满,但求和谐

李安华语影片,结尾均不是大团圆的结局,而是各自退让、妥协后达成的一种和谐。这与好莱坞电影传统及中国戏剧传统均不一致,好莱坞剧情片多以大团圆结尾,很少有苦情戏;而中国传统戏剧中,大团圆的结局与苦情传统如两条平行线般共同发展,构成中国传统戏剧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为中国观众所认可。从李安华语电影作品来看,既没有大团圆式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又没有令观众痛哭流涕的悲剧苦情结尾,他的影片结尾多是矛盾各方“各退一步”的中庸和谐之美。《推手》中,老朱搬出儿子家住在单身公寓,并与陈太太得续前缘,各种矛盾由于每个人的退让而得以化解。《喜宴》中,为了维系家的延续,每个人都恪守着已经不是“谎言”的“谎言”而不捅破,虽然不是最满意的解决之道,但却是最佳的解决办法。《饮食男女》中,无法沟通的父女,终于在一家人各奔东西后的再次重聚中,各自退让,躬身自省,进而达到心灵相通,一切尽在不言中。《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纵身一跃;《色戒》结尾处,易先生的独自神伤……不求圆满、但求和谐的中庸之美是李安华语电影创作的又一风格特征。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搜集2005年8月—2015年7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诊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FT的18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1~64岁,中位年龄40岁。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1.2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行CT检查,14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1例行超声内镜检查。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50~200 m 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视野282 mm×282 mm。后处理服务器2.5 mm重建冠状面。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造影剂碘帕醇,注射速度3.5 ml/s,分别在注射造影剂20 s、50 s后行动脉期与静脉期扫描。

MRI检查采用GE Hdx 1.5T MRI机与GE discovery750 3T MRI机,8通道腹部线圈。扫描参数:①轴面及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TR 6000 ms,TE 85 ms,矩阵320×256,层厚6 mm,层间距1 mm,激励次数2,呼吸触发扫描;②肝脏容积超快三维成像序列(LAVA,LAVA+C)序列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TR 3.8 ms,TE 1.5 ms,矩阵320×256,层厚3 mm,层间距0,激励次数1,屏气扫描;造影剂采用钆喷酸二甲基葡胺20 ml,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度3 ml/s,分别于注射造影剂20 s、70 s后行动脉期与静脉期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轴位采用单次激发轴面回波序列扫描:TE 47 ms,TR 1750 ms,矩阵128×128,层厚5 mm,层间距1 mm,脂肪抑制,b值取800 s/mm2,屏气扫描。

超声内镜采用Olympus GF-UM200型,超声探头频率为7.5 MHz,采用水囊法或水囊法结合水充盈法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1.3 图像分析

由3名从事10年以上CT和MRI诊断工作的影像科主治医师阅片,分析病灶数量、形态、部位、大小、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特点及钙化情况,意见不一致时讨论决定。病灶数量分为单发、多发;形态分为类圆形、分叶状;以周围肌肉组织为等密度,将密度分为等密度、低密度和高密度;信号分为高信号、等信号和低信号;边缘分为边界清晰、边界欠清;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轻度强化及不强化。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18例CFT患者的CT及MRI表现见表1。18例患者除1例胸膜病变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最大病灶3.5 cm×2.3 cm×2.5 cm,最小病灶0.8 cm×0.6 cm×0.3 cm。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较规则团块状或结节状稍高密度实性软组织肿块,偶呈浅分叶状。病灶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无明显坏死或囊变。其中1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病灶内散在不规则点状钙化(图1、2)或病灶中央及周边出现粗大条块状钙化(图3);1例发生于实质性器官内肿块和实质分界不清,无明确包膜(图3)。发生于胃部的CFT可位于黏膜下或浆膜面,发生于浆膜面的CFT相对较大(图1),黏膜下的CFT相对较小(图4),病灶密度较高且比较均匀,未见明显坏死或囊变,部分病灶中心可见粗大钙化。发生于胸膜的3例CFT形态较大,边界清晰,与肺组织分界清楚,无胸腔积液(图2)。12例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度渐进性强化(图1~3、5A~C),强化幅度约15 HU,2例增强扫描后未见强化。1例胃黏膜下CFT行超声内镜检查肿瘤呈中等回声,后方可见声衰(图4B),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隆起,表面粗糙,但未见明显破坏或糜烂(图4C)。

4例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呈均匀轻度缓慢强化,DWI序列呈低信号(图5D~F)。

图1女,31岁,胃CFT。CT平扫示胃体大弯侧浆膜面可见一类圆形等密度肿块,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箭,A);静脉期肿块呈轻度强化(箭,B)

图2女,57岁,胸膜CFT。CT平扫纵隔窗可见右侧胸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其内可见砂砾状高密度影(箭,A);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箭,B);增强扫描静脉期肿块渐进性轻度强化(箭,C);肺窗图像示肿块与肺组织分界清晰(箭,D);病理镜下可见肿瘤由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少量的成纤维细胞组成,间质内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部分可形成淋巴滤泡(星号,HE,×40,E),部分区域可见同心圆状砂砾体(箭,HE,×100,F)

图3男,32岁,肾上腺CFT。CT平扫可见左侧肾上腺一巨大分叶状等密度肿块,其内可见粗大钙化(箭,A);静脉期肿块呈轻度强化(箭,B)

图4女,26岁,胃CFT。CT平扫可见等密度肿块位于胃窦部黏膜下,边界光滑(箭,A);超声内镜示胃黏膜固有肌层下类圆形混杂稍低回声肿块(箭),后方可见大片声衰,提示肿块致密,可能有微小钙化(B);胃内镜可见胃窦后壁黏膜下肿块,胃黏膜表明尚光滑(箭,C)

2.2 病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肿块手术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大体观为灰白色或白色结节,界限清楚,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切面均质,质韧,部分刀切时有砂砾感。镜下见肿块由大量透明变性的、排列不规则的胶原纤维织构成,其间夹杂少量梭形的成纤维细胞,细胞核呈梭形,无明显核仁,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1例除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外还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多核细胞浸润,尚可见Russell小体。部分区域可见多少不等的砂砾体形成,部分可见不规则成片钙化(图2E、F)。免疫组化:瘤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而CD117、CD34、CD56、CD99、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蛋白、肌动蛋白actin、神经微丝蛋白、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清肌酸激酶、B淋巴细胞瘤-2基因及Ki-67均呈阴性。

3 讨论

3.1 CFT的临床表现

CFT由Rosenthal等[2]于1988年首先描述为“伴有砂砾体的儿童纤维性肿瘤”,是软组织肿瘤中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良性纤维肿瘤,也可见于成人,发病年龄为5~67岁[3]。本病的相关报道多以个案为主[4],目前关于本病系统性的影像学研究鲜有报道。本组18例患者年龄11~64岁,中位年龄40岁,与既往报道结果相似,发病年龄较大可能与该肿瘤为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无临床症状有关,导致就医较晚。CFT多发生于四肢、躯干、腹股沟或深部软组织内,部分患者可发生于胸膜、腹膜、纵隔、肠系膜[4]、大网膜、盆腔或阴囊内[5],还可发生于消化道内[6]、肾上腺[7,8]、胰腺[9]及心脏[10]。CFT多为单发,但极少位于胸膜[11]或腹膜的CFT为多发,可能与家族史有关[12]。本组仅1例为多发,位于胸膜,但未发现患者有家族史。18例患者发病部位与既往文献[4,6,7,8]结果相符,可发生于深部软组织或胸腹膜,少数发生于空腔脏器及实质性脏器内,其临床及影像表现既有共性,又因发病部位不同有所差异。本组病变多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较大时引起局部不适检查时发现,或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位于实质性或空腔脏器内病变可有相应症状,如病灶位于胃黏膜下引起胃部不适,位于肾上腺时引起腰部不适及肾上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发生于空腔脏器且较大者甚至可因扭转而引起急腹症,本组1例位于回盲部小肠黏膜面下由CFT引起肠套叠、肠梗阻行急诊手术。目前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3.2影像学表现

本组18例病变多呈单发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1例位于实质性脏器,与实质分界相对欠清,可能与其无包膜有关。由于肿瘤由大量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组成[1],故肿块CT平扫病灶密度往往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囊变。病变富含散在砂砾体使其相对密度较高,而肿块内出现明显钙化是其典型征象[4,7]。本组有16例出现上述典型表现,并在病理检查中发现其对应的是大片状的营养不良性钙化和散在的砂砾体。钙化位于肿块的中央或散在,表现为粗大条状钙化或散在不规则点状钙化。

图5男,41岁,腹膜后间隙CFT。CT平扫示腹膜后间隙内可见一结节状稍高密度软组织团块(箭),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A);动脉期、静脉期肿块可见缓慢渐进性强化(箭,B、C);T2WI肿块呈低信号(箭,D);T1WI肿块呈等信号(箭,E);DWI肿块呈低信号(箭),提示肿块富含纤维成分(F)

由于肿块富含玻璃样变胶原纤维,故MRI T1WI与T2WI均呈相对较低信号,出现较多钙化时则呈明显低信号,同时病灶内胶原纤维排列致密,缺少自由水分子,因此DWI呈相对低信号,本组2例腹膜后间隙及1例肾上腺病变DWI均出现上述表现。以上MRI表现与Kato等[13]的报道相似,但本组4例未观察到网状及环状高信号,可能与肿瘤中纤维组织成分较均匀有关。由于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中缺乏血供,因此12例病灶仅呈轻度强化,2例未出现明显强化,这也与Kato等[13]的报道相同。

本组1例胃黏膜下CFT行超声内镜检查表现为黏膜面完整,黏膜下中等回声肿块及肿块后方声衰改变,体现了肿块中含有较多胶原纤维及钙化的声像学特征。发生于肾上腺的CFT往往较大[14,15],且其内钙化粗大,本研究位于肾上腺的病灶影像表现与之相似。本组位于浆膜下的CFT体积要稍大于黏膜下CFT,与既往文献[16,17,18]结果相符,可能是由于肿瘤质地较硬,而浆膜面下生长空间较大,无症状或症状出现较晚。

3.3 鉴别诊断

CFT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由增生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构成。肿块较大时密度常不均匀,与邻近组织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后往往出现明显强化。②结核:一般有结核病史,往往由肺结核继发而来,可进一步查胸部CT。肿块与周围边界分界不清,中心可见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或仅有环形强化。③胃肠道间质瘤:间质瘤较大者坏死或囊变几率高,而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强化改变。④钙化性腱帽纤维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病变部位典型,常位于手指或掌部的深筋膜,肿块界限不清,浸润性生长。⑤纤维瘤病:好发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处。肿块多发,一般界限不清,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常侵犯邻近组织,很少钙化,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⑥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多发生于脏层胸膜,也可发生于无间皮组织的部位,平扫常出现密度不均匀表现,增强扫描后病变强化明显,呈“快进慢出”,强化不均匀,肿块内部或边缘可见多支供血动脉影“,苔藓样”或“地图样”强化[19]为典型表现,钙化少见。⑦转移性癌:少数低分化癌,纤维化明显,也可以出现钙化,如消化道肿瘤、卵巢肿瘤转移等,但一般都能找到明显原发性肿瘤。

影像学特征 篇4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艺术;负面特征

一、选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确切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下文对于新媒体的考察,主要就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

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影像是指摄影影像,即通过光学装置获得的图像,所对应的英语单词是“photo-image”;广义的影像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图形、图像、绘画、动画(2D、3D)、经过设计的文本等,总之是可呈现的一切形象,对应的英语单词“image”。影像艺术包含的范畴有流动影像、图片、新媒体艺术等。本文从艺术和传播的角度展开探讨,提及的影像均为广义上的影像。

二、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负面特征

新媒体时代影像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影像传播的自由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数字化扫清了信息生产、传播及接受的一切障碍;娱乐化捕获了最广大的受众;互动性使各传播参与者进入无止境的沟通。影像之舟在新媒体的发展驱动下,从细小江河驶入了浩瀚的大海,虽然晴空万里,却又难免迷失。

(一)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就是对于技术的追求和崇拜。电脑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三网融合都依赖于技术;影像的数字化、移动化、虚拟化等也依赖于技术。对技术的追求和崇拜使人类陷入了不安。高科技如果被滥用或者不正当使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人类自身也会被否定。技术主义强调实用和物欲,这就会弱化和忽视人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非技术、非功利和非实用的方式,而这样一种方式见证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人日益成为非精神性的、技术化的人,德国哲学家弗洛姆有着这样的描述:“人制造了像人一样行动的机器,培养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有利于非人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被改造成动物,变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附属品。”[1]

(二)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就是要使无尽的欲望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由于虚无主义把人推到了欲望的边缘、技术主义又为满足人的欲望提供了条件,享乐主义在这样的温床里疯狂地滋长,人的生活只剩下不断重复着的消费和娱乐。近年来,新媒体艺术以及其他相关的新兴艺术形态所不断强化的“游戏理念”,不仅在自己的领地中蔓延,使新的作品的艺术性日趋淡薄而游戏性日趋膨胀,而且,使这种趋向以不可抗拒之势逐渐渗透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各种艺术创作当中,在这些领域中涌现出大批突破经典手法的创新之作。

(三)娱乐化趋势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用户认为手机的多数功能都不离开娱乐。在这一影响下,影像艺术在娱乐方面的趋势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便产生了诸多纯娱乐的影像艺术。例如:由郭敬明执导的《小時代》,一经上映便呈现了“两边倒”的舆论,有人认为这是展现新一代年轻人青春的最好表现。但也有许多人从理性方面思考,认为整部影片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及反思,在影片只是注重强调金钱与物质,从而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与我们所认知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冲击,显然这样的艺术文化作品一时间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并且从影像艺术层面来说,艺术文化作品存在沉沦及扭曲的迹象。

三、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社会责任

营造一个和谐纯净的媒体空间,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新媒体的传播主客体具有即时交互的特点,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的地位同等重要,所以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由双方来承担:信息发布者需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履行社会责任,而参与二次传播的接受者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对社会的责任,就应当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2]

(二)树立人文关怀

对人性的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媒体如果离开了对人性的关怀,那么报纸就是一张废纸,电视、网络、手机也都毫无意义。而作为新媒体,其传播的信息更应该贴近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维护人的社会权益。“为人服务”是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新媒体影像应体现对生命的敬畏。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而灾难对每一个生命都是残酷的。其次,新媒体影像应体现对个体的尊重。新媒体应更多地关注普通的民众,并以平等的姿态去接触和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感觉他们的情感,体现对“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沈恒炎.未来学与西方未来主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82-183.

脾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篇5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脾淋巴瘤均为NHL病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腹肿块10例,上腹部疼痛8例,低热6例,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腹水、胸腔积液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穿刺活检病理证实13例,手术病理证实3例。

1.2 扫描方案

5例患者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4螺旋CT机扫描;11例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机扫描,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为1.0,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脾在内的腹部。检查前常规空腹4~6h,口服清水800~1 000ml。所有患者均经平扫、动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0s)和门静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70 s)扫描;其中6例患者加做延迟期扫描,延迟时间为4min。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比乐(300mgI/100ml)70~80ml,注射速率2.5~3ml/s。

2 结果

2.1 根据CT表现的脾淋巴瘤分型

2.1.1 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

本组2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脾增大,CT值正常或略低于正常脾,增强后呈较为均匀的强化(图1)。

2.2.2 多发肿块型

本组6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多较清楚,也可模糊,直径为1~5.5 cm,2例见肿块融合,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图2),3例伴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无坏死(图3)。

2.2.3 巨块型

本组8例,表现为脾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大小6~14cm,边缘尚清楚,部分见分叶,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少量残留(图4)。5例可见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

2.2 脾外CT表现

本组16例脾淋巴瘤中,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其中淋巴瘤浸润肝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轻度强化,与脾病灶表现类似;2例累及胰腺及胃,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肿块影,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5),8例伴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等部位淋巴结增大伴均匀强化,其中2例见增大淋巴结融合成团,但未见坏死(图6);胸腔积液、腹水各1例。

3 讨论

3.1 临床及病理

3.1.1 病理

病理上脾淋巴瘤分为HL和NHL。脾原发性HL极少见,其他之处的HL可累及脾,大体病理见巨脾,切面可见多个大结节或散在不规则结节,脾HL不分型。原发性或继发性脾NHL,其病理可分为4型。①均匀弥漫型: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肉眼光滑不见结节,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或直径<1mm的小结节;②粟粒结节型:脾均匀肿大,表现为直径1~5mm的粟粒状结节;③多发肿块型:表现为脾内多发肿块,直径2~10cm;④巨块型:表现为脾内单发直径>10cm的巨大肿块,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出血坏死和梗死[2]。影像学上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表现非常相近,故本文将两者归为一类讨论。本组16例脾淋巴瘤中,巨块型8例,多发肿块型6例,均匀弥漫及粟粒结节型2例,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均匀弥漫型多发有差异,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及时间跨度小有关。

1966年Ahmann等[3]将脾淋巴瘤分为三期:Ⅰ期,肿瘤仅限于脾;Ⅱ期,除脾外已累及脾门淋巴结;Ⅲ期,已累及肝或脾门组织以外的淋巴结。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Ⅲ期。

3.1.2 临床表现

主要为左上腹部疼痛及肿块,部分病人伴有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或乏力,少数患者表现为胸腔积液、腹水、呼吸困难等。体检可见脾明显增大,呈不规则形,可有触痛。本组病例中有10例出现左上腹部肿块,8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

3.2 CT诊断

大部分脾淋巴瘤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然而淋巴瘤弥漫浸润脾时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脾密度而导致漏诊。Ahmann等认为,均质性的脾增大是淋巴瘤脾受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次是多发弥漫局灶性结节(<0.5cm),然后才是多发肿块(2~10cm)和单发肿块(7~14cm)。

早期的研究显示CT对脾淋巴瘤的诊断敏感性仅为22%~65%[4],这很可能是病灶与脾密度之间的对比差异不大导致的。由于常规增强扫描动脉期脾本身的强化呈现花瓣样不均匀强化,无法区分病灶与正常脾结构,容易造成假阳性;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正常脾密度趋于均匀,容易观察到比较小的病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低干扰,脾的扫描方案不强调动脉期扫描,而更加重视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的重要性。

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在CT表现多为非特异性[5,6],可仅表现为脾体积增大、密度减低;随着多排螺旋CT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一些粟粒样结节灶也可得到较好显示,增强扫描作用较为明显,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的小结节;多发肿块型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肿块,直径为2~10cm,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或几乎不强化;密度可以极低,甚至类似水的密度,可能代表着液化性坏死或乏血管区;环形强化较少见,在见到环形强化的病例中,不能肯定是肿瘤的强化,还可能是由于邻近组织的受压形成的假包膜;巨块型表现为左上腹巨大占位,平扫边界不清,偶有个别病灶中央可见小片状坏死,而出血及钙化罕见,增强后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可完全消失或仅少许残留。合并脾外病变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如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质性肿大,伴有其他腹腔脏器如肝、胰腺等累及,也可伴胸腔积液、腹水等。3.3鉴别诊断脾淋巴瘤主要与肿瘤性病变如转移瘤、血管瘤、淋巴管瘤、错构瘤、血管肉瘤等及非肿瘤性病变如脓肿、结核和梗死等相鉴别。①转移性肿瘤[7]:脾转移瘤远较肝少见,常见的原发病是乳腺癌和肺癌,其他原发部位还包括大肠、胰腺及胃等;脾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继发部位。CT主要表现为脾内多灶性或融合性低密度,增强后轻度环形强化或无强化,且大多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一般当脾转移时肝也已有转移。有时转移灶可表现为囊性病变,可伴有增厚的囊壁,这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来源于卵巢癌、结肠癌及恶性畸胎瘤的转移偶尔可见点状、条索状钙化[8]。②血管瘤:CT平扫为边缘光整的均匀低密度肿块,增强后以边缘结节状强化开始,呈渐进性充填式强化,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中央瘢痕。③淋巴管瘤:脾内单个或多个散在低密度影,多为囊性,增强后无强化,常为薄壁,部分可伴有钙化,并有分隔;较大的淋巴管瘤可使脾不均匀增大。④错构瘤:为少见的脾良性肿瘤,通常为无意中发现。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有时伴有钙化,增强后通常无明显强化,少数呈中度不均匀强化;无钙化的错构瘤与淋巴瘤较难鉴别,必须依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⑤血管肉瘤:为脾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发现时多有肝转移,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实质成分不均匀强化,短期内增大较显著,易囊变。⑥脾脓肿:一般为脾单发低密度灶,但脾脏不大,邻近结构有粘连,周围有渗出,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或分隔样强化;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可做出诊断。⑦脾梗死:表现为脾内楔形低密度区,尖端指向脾门,边界清楚,增强后无强化。此外,弥漫型淋巴瘤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如感染性及充血性脾大相鉴别,结合病史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不难排除。

脾大,增强后脾实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强化灶

脾内多发类圆形结节状低密度灶,增强后轻度强化,伴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病例,脾增大,见斑片状低密度区,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例,脾内巨大低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仅少量残留。

脾内巨大不均匀强化肿块,与胃后壁分界不清。

脾内巨大肿块,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动脉受侵

综上所述,脾淋巴瘤的CT特点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可表现为脾大伴弥漫性密度减低,粟粒小结节状均匀低密度灶,多发、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伴轻度均匀强化,单发巨大肿块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脾外淋巴瘤的CT表现有助于继发性脾淋巴瘤的诊断。正确的分期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多层螺旋CT能为脾淋巴瘤的诊断、临床分期与治疗提供较好的影像学支持[9]。

摘要:目的:探讨脾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支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脾淋巴瘤的CT图像,并做文献复习。结果:16例脾淋巴瘤中,弥漫浸润和粟粒结节型2例,CT表现为弥漫性脾大,密度正常或略低,较均匀强化;多发肿块型6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轻度均匀强化;巨块型8例,表现为脾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表现。结论:脾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脾外病变对临床诊断与分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淋巴瘤,脾,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张明智.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28-129.

[2]常恒,袁明远,肖湘生.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1):1128-1129.

[3]Ahmann DL,Kiely J M,Harrison EG.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spleen:a reviewof49cases in which the diag-nosis was made at spleenectomy.Cancer,1966,19(4):461-469.

[4]Giovagnoni A,Giorgi C,Goteri G.Tumours of the spleen.Cancer Imaging.2005,5(1):73-77.

[5]曹佳颖,张晖.脾脏原发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上海医学影像,2008,17(1):70-72.

[6]Castellino RA.Hodgkin disease: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diagnostic radiologist.Radiology,1986,159(2):305-310.

[7]乔英,李健丁,张超,等.脾脏肿瘤的CT表现分析.中国学影像技术,2007,23(5):715-717.

[8]胡佳寿,孙金凤,张立安,等.7例脾转移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1):71-72.

影像学特征 篇6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4岁,因乏力、贫血,双髋无明显诱因疼痛不适1个月来我院就诊,疼痛以右侧为著,且呈持续性,行走时加重,休息时缓解。体格检查:肝、脾肿大,右侧骶髂关节压痛,双侧大腿中上段轻微压痛。X线检查:两股骨中上段骨小梁模糊,骨皮质变薄,髓腔显示不清(图1)。诊断:两股骨病变。CT检查:两侧股骨中上段髓腔内多发小虫蚀样骨质破坏区,髓腔扩大(图2)。诊断:代谢性疾病。MRI检查:左侧胫腓骨广泛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右侧髂骨、耻骨、坐骨及双侧股骨中上段骨髓呈稍短T1短T2信号(图3)。MRI诊断:代谢性疾病。病理:组织中大片散在分布的大细胞,胞质丰富,轻度嗜酸性,部分胞质呈条纹状,核位于中心或偏心,其间可见散在分布的骨髓组织(图4)。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及分型

戈谢病为β-葡萄糖脑苷脂酶减少或缺乏,导致葡萄糖脑苷脂不能分解而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所致,特别是在肝、脾和骨髓内浸润,可引起不同的骨骼并发症[1,2]。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根据Wenger分型分为急性婴儿型、幼年型和成人型。急性婴儿型(神经型)发病早,常于1岁内起病,病情进展快,较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多于2岁内死亡;幼年型(亚急性神经型)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1~4岁多见,病程较缓慢;慢性成人型(非神经型)多见,病程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情轻。由于酶的缺乏程度不同,即使属于同一型,个体间的临床症状也有差异。患者大多因发热、骨骼剧痛、血沉加快、白细胞增高就诊,有些年龄小的患者尚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随访观察定型。

2.2 骨骼影像学特征

戈谢病可累及任何骨骼,下肢较上肢易受累,且具有渐进性、不可逆性。戈谢病患者中70%~100%具有骨病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3]。骨骼X线表现:局部或弥漫性影响骨小梁或骨皮质,导致骨小粱破坏、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骨质疏松;骨梗死伴钙盐沉积可导致骨骼畸形,也可发生骨质硬化,在平片上表现为高密度且显示清晰,X线检查认为是最好的选择[4]。CT检查:髓腔内见多发小虫蚀样骨质破坏区,髓腔扩大,腔内髓质密度减低。MRI检查:T1WI上髓内呈不均匀低信号,内部往往混杂点状或团块状不均等或稍高信号,T2WI显示异常信号的范围较大,信号强度亦有所增加,往往呈现出短T2信号改变。STIR序列图像,由于正常骨髓信号被抑制,其内部分点状和团块状高信号区范围缩小,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示病变。MRI显示骨髓内高信号有2种可能:一是未受浸润残留的岛屿状骨髓;二是戈谢细胞浸润引起骨髓缺血、坏死、梗死、水肿和出血等改变[5]。本例患者胫骨、腓骨、髂骨、坐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STIR序列像呈现不均匀等低信号,而X线及CT检查骨盆各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MRI检查可以较早地发现骨髓的异常改变,是目前检测戈谢病骨骼早期改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5]。

2.3 鉴别诊断

戈谢病需与多种骨病相鉴别。骨髓炎和戈谢病患者临床症状常相似,但MR图像上戈谢病往往呈不均匀短T2异常信号,且可有骨膜下血肿,骨髓炎一般无此种表现;地中海贫血:颅骨板障常明显增厚,鼻窦及乳突气化不良,脊柱骨质疏松呈网状改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表现为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椎体呈双凹形、颌骨牙硬板消失等。

参考文献

[1]Beutler E,Grabowski GA.Gaucher disease//Scriver CR,Valle D,Beudet A,et al.The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bases of inherited diseases,volⅢ.New York:McGraw-Hill,2001:3635-3668.

[2]侯林,Ohno Kousaku.F2131突变型高雪氏分子伴侣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华遗传学杂志,2003,20(5):381-384.

[3]Kaplan P,Andersson HC,Kacena KA,et al.The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nonneuronopathic Gaucher disease in887children at diagnosis.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6,160(6):603-608.

[4]Ozcan HN,Kara M,Kara O,et al.Severe skeletal involvement in a patient with Gaucher's disease.J Orthop Sci,2009,14(4):465-468.

影像学特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颅内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8例、女92例, 年龄15~45岁, 平均 (28.5±2.5) 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抽搐、精神异常、意识不清。 (1)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颅内肿瘤者;②无血液系统疾病者;③无肝、肾功能损伤等合并症者。 (2) 排除标准:①化脓性脑膜炎;②精神障碍者;③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到的200例颅内结核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的影像学资料特征。CT诊断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四维螺旋CT机, 扫描层厚8 mm、层距10 mm、矩阵像素1024×1024, 对于病灶部位或者是疑似病变部位层厚及层距分别调整为2 mm、5 mm进行平扫。在常规扫描完成后选取患者肘部静脉作为造影剂注入点位, 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生理盐水, 共100 ml, 注入速度2.5 ml/s下实施动态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颅内结核类型及分布

200例颅内结核患者以结核性脑膜炎[136例 (68%) ]为主, 其次为结核瘤[38例 (19%) ]、结核性脑脓肿[26例 (13%) ], 分布部位以颞叶为主[68例 (34%) ]、额叶[53例 (26.5%) ]、顶叶[45例 (22.5%) ]次之, 枕叶[25例 (12.5%) ], 基底节[6例 (3%) ], 小脑[3例 (1.5%) ]。

2.2 颅内结核CT影像学特征

CT影像学特征为 (1) 结核性脑膜炎:鞍上池和颅脑外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密度增高; (2) 结核瘤:高密度局灶性病变、断续的环状或者是碎蛋壳样钙化、在其周围清晰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3) 结核性脑脓肿:脓肿位于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周围分布着等密度或高密度完整形态的密度环, 外侧被水肿区所包裹。

3 讨论

颅内结核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随着血液循环而扩散至颅脑内部所致的多形性病变, 并且该病症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 致死率较高, 已经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结核病类型之一[3]。同时, 由于颅内结核发病隐匿、症状变化多样, 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常常与肿瘤相混淆, 因而其误诊率相对较高, 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临床而言均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4]。所以探讨与总结颅内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不仅能够丰富当前现有研究体系内容, 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工作前行与发展, 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中200例颅内结核患者共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结核性脑脓肿, 而在上述三者中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多见, 占68%。在分布上,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小脑等部位均有所分布, 而其中颞叶、额叶、顶叶分别占比为34%、26%及22%, 结果表明颅内结核好发于上述三个部位, 因而在诊断扫描过程中应重点强化对颞叶、额叶、顶叶的扫描。此外, 在回顾性分析所有颅内结核患者CT影像学资料后本研究将其影像学特征总结如下: (1) 结核性脑膜炎:鞍上池和颅脑外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密度增高。在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后可见鞍上池、环池、测裂池部位的脑膜存在着明显的模糊强化情形, 而室管膜、软脑膜未见病变。 (2) 结核瘤:高密度局灶性病变、断续的环状或者是碎蛋壳样钙化、在其周围清晰可见低密度水肿带。增强扫描后颅内结核病变部位表现为实性、环形结节状的密度增高影, 并且随着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 结核肿瘤体积发生进一步增大, 室壁变得更薄。 (3) 结核性脑脓肿:脓肿位于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周围分布着等密度或高密度完整形态的密度环, 外侧被水肿区所包裹。增强扫描下可见结节状或者是不规则的环状强化现象, 脓肿壁形态、厚度相对较为均匀。当CT影像学资料呈现出上述特征后, 临床诊断人员即可以认定其为颅内结核患者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阻断病情进展。但是, 尽管CT诊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旦出现与相应部位肿瘤鉴别困难的情形时, 及时实施病理活检来加以明确仍然是降低CT误诊率的重要手段[5]。所以, 针对颅内结核的诊断检查, 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结合多种诊断方式以得出最科学、可靠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 采用CT扫描诊断颅内结核操作简便、无创, 获取的影像资料对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值得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200例颅内结核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颅内结核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以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200例颅内结核患者以结核性脑膜炎[136例 (68%) ]为主, 其次为结核瘤[38例 (19%) ]、结核性脑脓肿[26例 (13%) ];分布部位以颞叶为主、额叶、顶叶次之;CT影像学特征为 (1) 结核性脑膜炎:鞍上池和颅脑外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密度增高; (2) 结核瘤:高密度局灶性病变、断续的环状或者是碎蛋壳样钙化、在其周围清晰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3) 结核性脑脓肿:脓肿位于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周围分布着等密度或高密度完整形态的密度环, 外侧被水肿区所包裹。结论 采用CT扫描诊断颅内结核操作简便、无创, 获取的影像资料对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值得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结核,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杨珍, 杨芳, 颜春龙.青海青南地区60例藏族颅内结核的MRI诊断及影像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 2014, 10 (1) :34-38.

[2]吕圣秀, 李春华, 戴欣, 等.276例颅内结核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35 (36) :4884-4886.

[3]郑红伟, 祁佩红, 陈燕萍, 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10 (9) :1224-1228.

[4]张全禄.颅脑螺旋CT增强后延迟再扫描对诊断早期颅内小结核瘤的临床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 2014, 11 (6) :64-65.

影像学特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4 月~2014 年11 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2 例, 其中男33 例, 女19 例, 年龄48~79 (60.2±8.4) 岁。 患者活动时发病38 例, 睡眠状态发病14 例。 52 例脑梗死患者的既往病史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 27 例冠心病, 30 例高血压病, 20 例高血脂, 7 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 2 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所有患者发病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7 例出现嗜睡, 12 例出现意识不清, 3 例出现昏迷状态。发病初期11 例出现头疼症状, 10 例出现恶心症状, 15 例出现抽搐症状。 35 例无法进行清晰的语言表达, 20例出现发烧症状, 35例瞳孔大小不一致。

1.2 方法CT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6h内即进行CT扫描检查, 患者仰卧于CT设备上, 进行全脑扫描, 以7mm为层厚和层距, 若扫描区出现可疑病变情况, 对可疑区域进行3mm的薄层补充扫描, 以获取早期脑梗死的患者CT影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52 例脑梗死患者中20 例患者为主动脉血管脑梗死, 约占38.46%,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病例为15 例, 占28.85%, 心源性脑梗死病例为10 例, 占19.23%, 7 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 占13.46%。

2.2 CT影像52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37 例表现出CT影像异常, 阳性率达71.15%。主要异常状态包括主动脉密度增大, 豆状核边界不清, 岛皮质边界模糊, 脑沟狭窄, 脑回不对称, 脑室挤压变形等, 其中13 例患者 (25.00%) 表现出豆状核边界不清异常状态, 主要分布在脑部左侧、右侧区域和基底节区域;9 例 (17.31%) 患者表现出主动脉密度增大异常状态, 主要分布在脑部左侧; 出现脑回不对称的患者CT异常显示主要在脑部左侧、基底节和小脑。 见附表。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多发于40 岁以上人群的脑血管疾病, 男性多发于女性, 一般发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3]。 脑梗死是脑部缺血1h后出现电衰竭, 随之细胞缺氧, 导致细胞ATP枯竭, 细胞内Na+和Ca+内流, 水分被动转运至细胞内, 从而引起细胞毒性水肿[4]。脑缺血4~6h后, 血脑屏障破坏, 出现血管源性水肿, 细胞内蛋白质和水分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间隙, 从而增加了组织间水分, 脑组织肿胀加重,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占位效应[5]。 脑脑梗死早期, 脑梗死区域形成“缺血半暗带”, 即一部分脑细胞发生坏死, 另一部分脑细胞发生可逆的缺血损伤, 脑梗死早期如果半暗袋得到恢复, 则该部分可逆损伤的脑细胞得到恢复, 患者病情和预后也得到改善[6]。因此对急性脑梗死的初期诊断非常必要, 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目前用来对脑梗死进行诊断的设备较多, 以CT、MRI和DSA为主, MRI、DSA虽然能用于获取脑梗死的区域和程度, 包括MR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 在急性脑梗死的初期诊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MRI操作复杂, 价格昂贵, 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对设备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都较高, 临床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CT检查则更为快捷、方便, 没有创伤, 价格也相对较低, 在大部分基层医院中应用较为普遍, 成为目前脑梗死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手段[7]。

常见的脑梗死类型包括主动脉血管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 前两种为主要脑梗死类型, 占约15%~40%, 后两种分别占15%~30%[8]。 该研究中20 例患者为主动脉血管脑梗死, 约占38.46%,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病例为15 例, 占28.85%。 在CT影像中,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异常特征是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和岛皮质边界模糊。 由于梗死后引起细胞内水肿, 导致脑组织水含量增加, 主动脉密度增大, 也称“致密动脉征”[9], 该研究中有9 例患者为主动脉密度增大。 但是该异常在血细胞比容增高时也会出现, 即为假阳性;血栓或栓塞引起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多为单侧, 因此单侧主动脉密度增大比双侧更可靠[10]。 豆状核后部境界不清也即豆状核征, 主要是由于核壳后部是由豆纹动脉和岛段屏状动脉共同供血, 当核壳后部发生细胞内水肿, 即会引起核壳后部境界不清, 该症状在6h内出现最多[11], 13 例患者即出现此异常;细胞内水肿同时引起岛皮质边界模糊, 也称岛带征, 是脑梗死中最敏感的指标, 常出现于6~12h, 该研究中仅有5 例在6h内发现有岛带征。 文献报道[12]中脑梗死6h内和24h后的CT影像学异常特征进行对比, 24h岛皮质边界模糊阳性率显著高于6h, 因此为了确保CT检查结果更加准确, 有必要在首次检查24h后再行二次CT检查。 同时也有患者出现脑沟狭窄、脑回不对称等, 主要原因可能是梗死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室受到挤压而变形, 脑沟受到压力作用而导致狭窄。

脑部区域水分每增加1%, CT影像中的取值才发生25HU的轻微变化, 很难在脑梗死早期观察到明显的异常特征, 因此观察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异常, 需要影像科医师对脑梗死的早期征象有深刻的认识, 必要时进行薄层扫描, 认真对大脑双侧进行对比观察, 可调节窗宽和窗位进行观察, 发现可疑征象但是又无法明确进行诊断时不能报为正常, 需要进行MRI检查或密切随访复查, 以避免遗漏[13]。 患者溶栓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 需要每隔较短时间就对患者进行一次CT扫描, 准确判断病情的变化。

影像学特征 篇9

【关键词】核磁共振;胼胝体梗死;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8-01

胼胝体梗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梗死,临床经常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与体征,由于CT对胼胝体梗死敏感程度不够,因此容易发生胼胝体梗死误诊、漏诊,这也是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低的一个原因。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胼胝梗死的诊断率。

本文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3月-20011年6月10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确诊发现2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占2.15%(23/1170),通过分析其核磁共振影像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年龄54.3±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54h ,平均51.6±11.4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9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抽烟史,有脑梗死病史6例,其中1次脑梗死史3例,2次脑梗死史1例,1次腦梗死史2例。

1.2影像学检查:23例患者病发当日均采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平扫;住院后,行头颅MRI检查或增强MRI检查。MRI检查包括T1、T2加权像轴位,T2Fair轴位,矢状位,冠状位,MRI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头MRA检查。

2结果

2.1 临床表现:从表1可以看出,23例胼胝体患者中,肢体运动障碍14例,精神症状患者13例,语言障碍12例,智能障碍11例,肢体瘫痪6例。

2.2影像学特点:单纯性胼胝体梗死4例,占17.39%,合并相邻脑叶急性梗死19例,占82.61%; 23例患者中,胼胝体体部梗死15例,其中伴有其他部位梗死8例;大脑前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23例;大脑后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7例;大脑前后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5例。

23例患者中,发现血管狭窄患者7例(狭窄超过60%的4例),3例患者主动脉、双侧椎动脉及颈动脉血管狭窄,1例患者右侧大脑动脉狭窄,3例患者中大脑伴有动脉合并颈内动脉狭窄。

3讨论

3.1胼胝体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底,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束,分为胼胝体嘴、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和胼胝体压部,起着传递鉴别能力、记忆能力与感觉经验的功能;胼胝体血液供应来自于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邹杰[1]等(2003)认为胼胝体部4/5血液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供应,1/5的血液由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前后动脉的变异性决定了供应胼胝体动脉的变异。

3.2 MRI或MRI增加能够敏锐地捕捉胼胝体病灶的异常信号特征,Uchino A[2]报道,T1加权信号表现出低信号特征,T2WI表现出高信号特征,T2Flair同时存在高、低二种信号特征,这也是MRI能够准确诊断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原因之所在。本组23例患者MRI证实,胼胝体梗死部位多发生于右侧和体部; 30处梗死病灶,大脑前动脉梗死病灶明显多于后后动脉供应区(23:7)。

3.3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因颅内伴有其他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面积、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大体表现为肢体瘫痪、精神与情感障碍、智能障碍、语言障碍、失用、其它等临床特征。从病损部位分析,膝部病损可能出现失用;体部病损可能出现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压部病损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胼胝体完全破坏,将会出现割裂综合症。

3.4张春生、董昭樱等[3](2008)通过对281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观察,发现31例胼胝体梗死,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为1.1%;宛四海等[4](2003)认为胼胝体梗死主要是由于供血动脉闭塞所致;陈海、贾建平等[5](2006)认为胼胝体缺血改变的主要是脱髓鞘,很少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如果及时治疗,能够使病情迅速好转;

本研究证实,胼胝体由于供血丰富,梗死发生率较低;临床常见表现形式为运动障碍、精神症状、语言障碍、智能障碍;MRI或MRI增强能够准确捕捉胼胝体病灶的异常信号,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杰,王百军等.胼胝体梗死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3,18(100):709-711

[2] Uchino A, Takase Y, Nomiyama K, Egashira R, Kudo S. Eur Radiol. Acquired lesion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MR imaging. Eur Radiol.2006 Apr;16(4):905-14

[3] 张春生,董昭樱等.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关系的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6:295-298

[4]宛四海,傅森林等.胼胝体梗死的CT和MRI诊断(附5例报告)[J].放射学杂志实践,2003,19(1):88-90

胰腺囊性棘球蚴病的影像学特征 篇10

1病例简介

病例1:男,48岁,因上中腹部饱胀感伴隐痛入院。卡松尼实验呈强阳性,出现延迟反应。CT平扫呈囊性稍高密度,边缘弧形钙化,囊壁可见结节软组织增厚改变,病灶凸出于胰腺轮廓之外,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CT冠状位重建可见肝脏类似囊样病变,边缘壁结节样改变。MRI检查常规T1WI :病灶呈稍长T1信号,灶周可见环形等T1信号包膜;T2WI抑脂图像显示胰尾部形态不规则稍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环形长T2信号,边缘光整;DWI图像显示病灶中心等信号,周边囊壁高信号提示局部弥散受限(图1)。影像诊断:肝脏及胰腺囊性病变,包虫囊肿?术后病理:胰腺棘球蚴病。

病例2:女,50岁,因上中腹部胀痛不适入院。体格检查:皮肤轻度黄染,右上腹轻压痛。卡松尼实验呈强阳性,出现延迟反应。CT平扫:肝脏及胰腺头颈层面均显示不规则囊实性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内可见散在斑点钙化灶,胰腺头部层面病灶累及肝门,增强扫描后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改变,门静脉及胆管均不同程度受侵,肝内胆管扩张,但周边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影(图2)。该患者病灶与胰头癌及胰腺其他囊实性肿瘤鉴别非常困难,影像诊断:胰头癌累及肝门部伴肝内转移?胰腺及肝脏感染性病变待排。术后病理:胰腺棘球蚴病。

病例3:男,13岁,因上腹部胀痛入院。患者有牧区生活史。卡松尼实验呈强阳性,出现延迟反应。CT平扫:胰体尾部多发囊性灶,囊壁厚薄不均,内部可见多发分隔影,部分分隔成“飘带状”改变,病灶内CT值0~13 HU,为液体性质,密度不均,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图3)。影像诊断:考虑胰腺包虫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胰腺棘球蚴病。

图1 男,48岁,单纯囊性胰腺棘球蚴病。 CT平扫示胰尾部不规则类圆形囊样混杂密度影,灶周可见包膜弧形钙化(箭),病灶突出于胰腺实质外(A);门静脉期横断面及冠状面图像显示均未见明显强化(B、C),病变呈肾型囊样影(箭,C);横断面常规T1WI:病灶呈稍长T1信号,灶周可见环形等T1信号包膜(D);T2WI抑脂图像显示胰尾部形态不规则稍长T2信号,灶周可见环形长T2信号,囊壁结节状增厚改变(箭),边缘光整(E);DWI图像显示病灶中心等信号,周边囊壁高信号提示局部弥散受限(F)

图2 女,50岁,实变钙化型胰腺棘球蚴病。肝脏多发囊实性稍低密度影伴多发钙化影,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箭,A);胰头层面显示病变累及第一肝门及胰腺头颈部,病灶形态不规则,可见多发钙化(B);增强扫描后轻度强化,胰头及门静脉(箭)、腹腔动脉干(箭头)血管受累,肝右前叶可见混杂密度影伴钙化(C、D)

图3 男,13岁,多囊性胰腺棘球蚴病。CT平扫示胰体尾部多发囊性灶,囊壁厚薄不均,内部可见多发分隔影,部分分隔成“飘带状”改变(箭),病灶内液性成分CT值0~13 HU,密度不均,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镜下可见包虫内囊角质层结构(HE,×200,B)

2讨论

胰腺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钩蚴通过肝、肺两道屏障进入体循环到达胰腺所致,约占全身棘球蚴病发病总数的0.07%,可发生于胰腺头部(57%)、体部(24%)、尾部(19%)[2],因此症状和体征可不一致。凡是来自棘球蚴病流行区并有羊、狗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影像发现其囊性占位病变、卡松尼实验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应考虑本病。棘球蚴虫寄生在胰腺时,通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隐痛不适[3],呈持续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与体位无关,伴腹胀,无纳差、腹泻、反酸、嗳气,部分伴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症状与良性肿瘤类似。本研究3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腹胀,部分伴恶心、厌油等消化系不典型症状,典型的胰腺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通常胰腺棘球蚴病以囊型多见,典型表现为囊壁或囊内钙化、双层囊壁,囊内含有子囊,且子囊内的密度低于母囊,子囊与母囊部分或全部分离时可见“双边征”、“天幕征”、“水蛇征”及“飘带征”等;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均未见明显强化。Kerimoglu等[4]认为可出现囊壁内侧缘的轻度强化改变。有学者将棘球蚴病的CT征象分为单发型、感染型、钙化型与实变型、多发型、破裂型、含子囊型。本组病例1为单发型,表现为尾部单囊肾型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横断面显示囊壁局部结节状增厚改变,病变与胰腺其他囊性病变鉴别困难,但根据囊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及卡松尼实验阳性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病例2融合了感染型、钙化型与实变型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胰腺头部及肝门部位的混杂密度实变影,并可见散在边缘钙化灶,病变累及胆总管引起肝内胆管扩张,并且有腹腔动脉干及胃左动脉受侵的影像学表现;本例与胰腺癌鉴别非常困难,术前也误诊为胰腺癌,卡松尼实验阳性应考虑该病。病例3表现为胰腺体尾部多发囊性病灶,且部分囊壁破裂呈“飘带征”,母囊内可见多发葡萄串样子囊影,表现为蜂房样排列,与文献报道类似[1],具有典型的包虫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诊断相对容易。

上一篇:数学作业批改重在实效下一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