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精选6篇)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 篇1
汉语“双关”与英语Pun这一修辞格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双关和Pun都是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修辞方式, 使用双关语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 而且能加深语意。然而, 双关与Pun并非完全对应, 而且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思维的差异, 很难在一种语言中找到另一种语言的对等形式来表达两种或以上对等的意义, 因此, 双关语的翻译对译者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 但是为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译者必须迎难而上。
一、双关与Pun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 (陈望道, 77) 汉语双关语有两种:一种是语义双关, 另一是谐音双关。英语修辞学家通常把Pun区分为三类:Syllepsis, Paronomasia, Antanaclasis, 本文采用的是此种分类法。Syllepsis与汉语的语义双关基本对应, Paronomasia相当于汉语的谐音双关, 此种双关语在英汉语中完全对应。Antanaclasis包含重复意义不同的同一个词, 可以是同音亦可以异音, 这是汉语双关不包括的。 (邵志洪, 240-241)
二、Pun与双关的对比及翻译
1.Syllepsis与语义双关
Syllepsis利用一词多义形成双关, 不重复使用双关词, 与汉语中的语义双关是基本对应的。 (240) 英语的Syllepsis关注的是词的引申义, 因此翻译时有必要译出原文的深层含义。
例1.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这里有三个汉语译文:
译文1.尽情大吃, 不毁体型。
译文2.尽情享受冰激凌, 保持美好体型
译文3.尽情享受冰激凌, 尽情享受好体型。
三个译文都没将英文表达方式中的双关体现出来。这是一则冰淇淋的广告标题, 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 译者虽然透彻理解spoil (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 而spoil one’s 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型”) , 运用直译法, 仅传达了意义, 丢失了原文的双关味道, 可以看出, 英语的语法双关很难翻译。译文未能达到原文中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很自然地接受该广告, 并能使其产生购买欲望的目的, 然而考虑到原文信息功能的重要性, 这里舍形式保留内容是可以接受的。然而, 如果将之译为不同类型的双关语且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 如, 将之转为谐音双关, 译为“享受冰激凌, 享‘瘦’好体型”, 不知如何?
2.Paronomasia与谐音双关
Paronomasia一词源于拉丁语paronomazein, 意为“to call by a different name”, 是用同音异义或近音异义的词构成双关, 它同汉语的谐音双关是对应的。 (蒋童, 钟厚涛82) 这类双关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以及所带来的幽默趣味性。
例2.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译文1:他们今天为你祈祷, 明天就会加害于你。
译文2:他们星期日为你祈祷, 星期一对你敲诈。
译文3:今天他为你祈福, 明天你为他猎物。
该句巧借Pray即 (祈祷) 和Prey (掠夺) 谐音构成双关, 讽刺了西方一些人的表里不一, 貌似虔诚信教, 实则掠夺他人的丑恶面貌。译文1、2都采用直译法表达原文的意思将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 译文3将谐音双关语译为不同的语义双关语或可说是在另一个地方自创双关语作为补偿, “你为他猎物”, 既可谓“你成为他的猎物”又可谓“你替他掠夺”, 不过, 后增加的一层意思有点变味。
3.Antanaclasis
正如维基百科的定义, “In rhetoric, antanaclasis is the stylistic trope of repeating a single word, but with a different meaning each time.”Antanaclasis包含重复意义不同的同一个词并且这个词的两种意思在文中是显性的, 这是汉语双关不包括的。
例3.She is nice from far, but far from nice!
译文:远看一枝花, 近看豆腐渣。
译文采用转换修辞格, 做到了在译文中表达原文中幽默的效果。
英语的Antanaclasis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的双关手段, 而且Antanaclasis中的两层意思都是明显地表现出来的, 译成汉语很难保留原文双关的韵味, 遇到此类双关时, 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
双关语汉译之后仍保留原文双关之意, 这种译法是最理想的一种译法。人们日常生活中双关的使用越来越多注重其幽默风趣之效, 如果原文的重点是传达意义, 译文则以意义的传达为第一要务。如原文的重点只是传递幽默诙谐的效果, 译者则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 原则上做到功能对等就行得通。
摘要:汉语“双关”与英语Pun现在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思维的巨大差异, 使得译者很难在一种语言中找到另一种语言的对等形式来表达两种或以上对等的意义, 因此, 双关语的翻译对译者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通过对比双关与Pun的类型, 并结合实例分析, 探讨了英汉双关语的翻译。
关键词:双关,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施展.趣味美语双关语[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4]张南峰.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方法·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 篇2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对比分析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最活跃的成分.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内涵意义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在两种语言种动物词汇的`内涵意义的非完全对应性.
作 者:张卫萍 ZHANG Wei-ping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顺德,528333刊 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年,卷(期):4(2)分类号:G05关键词:动物词 内涵意义 翻译
双关修辞格的英汉对比研究 篇3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 也是语言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而对比则是一种更侧重于研究不同之处的比较。对比语言学为研究不同语言的关系、语言之间的异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规范和准则。语言对比研究涉及面广, 范围大, 不仅包括“语音系统、词汇形态、句法结构等语言内部的各个层面, 还往往涉及语言外部的社会文化因素。” (李国南2002) 修辞格是进行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不同语言间的修辞格的对比研究通常“成多层次的立体交差” (李国南2002) , 双关是人们有意创造的一种语言艺术,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讲, 双关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诙谐幽默,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突出人物的角度讲, 双关语的运用有助于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心态, 表现人物性格。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来讲, 双关语的运用有助于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暗示人物的命运, 揭示作品的主题。 (张建华)
二、修辞格的界定和双关修辞格
“修辞格”一词是由英语中的figure of speech翻译而来。英国修辞学家内斯菲尔德将“修辞格” (A Figure of Speech) 定义为“:对词的平白普通用法的一种偏离, 从而提高表达效果或取得特殊效果。”汉语辞书则定义为“: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各种可能性, 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 (杨才元, 吴彩亚, 2002) 表述不同的两种定义揭示出一致的内涵, 就是要调动一切语言因素, 达到最佳表达效果。不过英语中的figure of speech所包括的修辞格是有争议的, 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 将有些修辞手段算作修辞格, 有些则排除在外。双关则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较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格。Pun和双关长期以来被视为英汉对等修辞格, 实际上, 两者并非完全对等。详细区别定义时, 英语的pun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定义, 其对应的名称有homophone (同音双关) , paronomasia (近音双关) , antalaclasis同词异义双关) 和sylledptic pun (一词多义双关) 等;根据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英语Pun的定义为:“The humorous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different meanings or applications or of words having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a play on words.”其实pun不仅指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的意思, 汉语与之对应的称为“一语双关”pun还有使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同音或同形异义词, 表达两层不同意思, 这类pun应该指“二语双关”或者“多语双关”。但是中文将pun译为“双关”, 笼统地指一个词, 或者一句话, 表达区别于字面意思的另一层含义的修辞手法。而汉语的双关就是指一个词, 或者一句话, 利用语音或者语义条件, 有意使用某些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构成双重意义。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段。
三、英汉双关语对比
1. 英汉双关语的相同点:
从以上三类例子可以看出, 英汉双关语都是通过词汇的音、形、义的异同, 遵循语法规则, 在语法的协调下, 巧妙地实现了“言在表而意在里”的双关效果。这是英汉双关语的一个共同修辞特点。
2. 双关语使对的英汉差异
英语同音同形双关语要多于汉语同音同形双关语, 而同音异形双关语则汉语多于英语, 其主要原因是汉语有阳平、阴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 在加上轻声, 大大增加了双关语表达机会, 并能拓展延伸到歇后语, 如:老虎拉车———谁赶 (敢)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输) ∕窗户眼吹喇叭———鸣 (名) 声在外。在英语中没有歇后语现象。
3. 英汉双关语的互译
由于英语文化的诸多差异, 英汉双关语互译甚为不易, 有时即使译出, 也难以取得好的修辞效果。单齐昌教授在其《汉英翻译技巧》一书中提到两种译法:谐音双关语译法和
寓意双关语译法。所谓谐音双关语译法即采用“谐音”或“近音直译”。请看一例:课堂秩序不好, 于是师生间有以下对话:
Teacher:Order!
Students:Beer!
order一词既有“安静”的意思, 也有“点菜 (或饮料等) 的意思。教师意为前者, 学生却有意将它双关成后者, 幽默即生。有人给出如下佳译:
教师:你们吆喝什么?
学生:啤酒!
译文妙在利用汉语里“吆喝”和“要喝”的谐音, 达到“形神并传”。至于第二种译法, 也即寓意双关语的译法, 因为英汉各自的语言文化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不管怎样翻译, 往往不尽人意, 有人甚至认为英汉双关语是“最难译的”“无法译的”。如遇此情况, 就要通过变通的手法表达双关, 尽量译出双关语的寓意。如下例对一广告语的翻译:Try our sweet corn, and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如果吃我们的甜玉米, 就会美得合不拢嘴, 吃了一个又一个”。句中smile from ear to ear的意思是“眉开眼笑”, ear又有 (玉米) 穗的意思, 译文基本上能传达双关, 但文采仍有失色。因此好的译文需要译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要正确理解词语的双关意义, 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 研究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尽量找到最接近的表达方式, 并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
四、双关的理据分析
1. 双关的语言学理据
双关在语言学上表现为能指与所指的游戏, 首先是能指自身的游戏, 由于音符与义符、音位与义位结合的非对应性, 具有相同物理属性的单一语音可以指向于用于表达概念I的能指I, 也可以指向于用于表达概念Ⅱ的能指Ⅱ, 从而同音双关得以成形 (而谐音双关需要进一步的联想机制) 。由多义产生的双关, 其能指既可以合理指涉于所指Ⅰ, 又可以合理地指涉于所指II, 常规句式在语境的限制下规避了双关和歧义的形成, 使句子具有单一的意义指涉, 而双关在编码体系中为了能使双重解码得以实现, 故意暗示了双重语境下两次合理解码的可能性。
2. 双关的心理学理据
双关的心理学理据在于阐明既然双关作为修辞语言是对常规语言表达的违反和破坏, 是如何为思维所理解和认知的。双关语言的交流或思维, 其词句首先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码 (encode)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 人类使用的词语 (语言符号) 为代码, 要表达的意义就是信息。由于人们说出的语句中的词语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按照一定的顺序, 一般呈线性即串行结构展开, 而双关的语句编码却具有特定的并行信息结构。从而, 双关的语言活动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加工活动, 在信息代码的编制、编码活动中, 双关本身呈现其特定的双重编码策略。
五、小结
英汉被动形式的对比和翻译 篇4
英汉被动形式的对比和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中皆大量存在表示被动含义的句式.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自身的`不同的特点以及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被动含义的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被动含义的表现形式的特点进行探讨和比较,以便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更好的处理.
作 者:陈琛 作者单位:空军雷达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19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15)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汉被动含义 表现形式 差异 翻译
论英汉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篇5
那么, 英汉语言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笔者试图从英汉词汇现象、句法现象及语篇结构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 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
1. 词的意义方面
英语单词的词义一般分两类, 一类:本义 (Denotation) , 另一类:转义 (Connotation) 。以动词gnaw为例, 其本义是“咬;啃”。如:The rat gnawed a hole in the wooden box. (老鼠在木箱上咬了个洞) 。gnaw的转义是“使烦恼;折磨;腐蚀”等。如:Hunger gnawed at the prisoners. (饥饿折磨着犯人们) 。英汉语言相比, 一个显著的差异是:英语更青睐词的转义, 而汉语多用本义。又如:The author’s fingerprint is quite obvious in all of his works.原译:作者在他的所有著作里留下的指纹都相当清晰。fingerprint是常见名词, 意思是:指纹。如:戴上橡皮手套以防留下指纹印。以汉语为母语者没料到的是, 上句一词, 用的是转义。其含义是:特色、特点、与众不同之处。改译:作者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 词的搭配能力
在词语的搭配上, 英汉语言也体现了不同的语义。以英语动词make为例, make money即汉语中的“挣钱”;make progress即汉语的“取得进步”;make laws即汉语的“制定法律”。由此可见, 英语make的搭配能力很广, 可以用金钱、进步、法律, 而汉语中就需分别用“挣”、“取得、“制定”等来搭配。因此, 为了使译文语言规范, 译者有必要注意这些差异, 译文中词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另举例如下: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一些美国人越过国境线, 只是为了吃点可口的墨西哥食物, 喝点墨西哥啤酒。
原文中原意为“加油水”, 可以和food搭配, 也可以和beer搭配, 但译成汉语时应分别翻译成“吃点”和“喝点”。
3. 词序方面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这便决定了两者在词序安排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英、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一致。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 变化较多, 所以英、汉语词序的比较, 主要是指定语、状语位置异同的比较。
3.1定语的位置
3.3.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 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 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致如此。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 但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如: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前置)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 (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
重要的事情 (前置)
3.3.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 汉语里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 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习惯而定。
试比较:
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 (后置)
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 (前置)
particles moving around their atomic nucleus (后置)
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粒子 (前置)
3.2状语的位置
3.2.1单词作状语
(1)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它状语时, 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 这一点和汉语相同。
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
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 但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
(2)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动词时, 一般放在动词之后, 而在汉语里则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
3.2.2短语作状语
英语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后, 译成汉语时, 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 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的习惯而定。
1) 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
2) A jeep, full, sp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
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 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
由此可见, 英汉语在语序的排列上有相同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翻译时, 相同之处可以照搬过来 (即顺译) ;相异之处则需要对语序进行调整, 使之在整体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即逆译) 。
二、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词是翻译中最基本的转换单位, 但词最终离不开句子, 离开了句子, 词的意义便无法把握。因此, 词的翻译应放在整个句子甚至更大的语境中进行, 这样词才会有相对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虽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也有很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 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就无法逐字翻译。因此, 仅仅掌握了词汇的翻译技巧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
1. 句子结构
在句法结构上, 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 而汉语则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的句子通常是“主语+谓语”结构, 而汉语的句子则通常是“主题+述题”结构。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 相当于“话题”, 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 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 与主语一致, 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例如:
(1) I don’t believe such lies.
我不相信这些鬼话。
(2)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这两个例句的主语和主题一致, 在翻译时不会造成很大困难。但是汉语句子往往并不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 它不一定是名词性, 即使是名词也不一定是主语。试比较:
(3) 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
译文一:I don’t believe 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译文二: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I don’t believe.
(4)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译文一: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译文二:I owe you a lot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这里, 例3的主题是个句子, 但它在逻辑上是个宾语, 在英语中通常用宾语从句表达, “译文二”尽管在结构上看上去更像原文, 但是却不自然。例4的主题虽然是个名词词组, 但是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 不能译成英语的主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差别, 英译汉时,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如何才能在汉语中得到最恰当的表达, 而并不一定非把原句的主语转换成译句的主语;汉译英时则相反, 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 将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2. 替代与重复
英语与汉语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就是, 英语重替代, 汉语重重复。英语中除了修辞需要以外, 很少在句子中重复同一个词或结构, 而在汉语中重复现象比比皆是, 这与中国文化讲究平衡与对称的美学心理有关。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英语中的替代结构主要有: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 , 替代词so, 替代动词do等。
英语往往用代词来替代上文刚出现过的名词, 而汉语则习惯于重复名词。例如:
(1) I hate sleeping or sitting on the floor.
我不喜欢睡地板, 也不喜欢在地板上坐。
(2) Bob is bored with, but Peter enjoys, music.
鲍勃讨厌音乐, 彼得则喜欢音乐。
上面两例中, 原文都是利用各种代词替代前文刚提到的概念或事物, 尽量避免重复, 汉译文则重复译出这些概念, 从而使表达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反之, 汉语中重复的词或结构往往可以用英语的代词译出。
三、英汉篇章对比
翻译虽然不是全新的创作, 却应遵循写作的规则, 照顾到篇章的连贯性。由于英汉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英汉互译时如果按原词原句照搬, 译文有时会显得生硬而不自然, 甚至不知所云。因此, 篇章翻译要兼顾段内、段际的衔接与照应及语域等问题, 以达到通篇的连贯, 使译文一气呵成, 不留明显的翻译痕迹。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都很讲究章法, 但两种章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讲, 英语文章往往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汉语文章常常曲折回环, 并不急于点题。传统的汉语写作有“起、承、转、合”的章法, 现代汉语写作虽也有类似于英语文章的开头 (introduction) 、正文 (body) 和结尾 (conclusion) , 但是段落和篇章的展开却与英语文章很不相同。
典型的英语段落像一篇小论文, 每段一个主题, 由通常出现在句首的主题句引出。段落其余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汉语的段落却不一样, 读者往往需要寻找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段尾也可能会引出新的主题。
其次, 英汉篇章布局也不相同。英语文章一般是一段一个主题, 层层递进, 直线展开, 后面的段落不会重复前面段落中已出现过的主题。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 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说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汉语写作往往反复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同一个论点, 呈螺旋型上升。
英汉颜色词文化透视与翻译对比 篇6
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属, 在人们的交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 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 因此, 颜色词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受语言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 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 英、汉语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差别较大, 是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在翻译带有颜色词的表达时, 一定要弄清它的实际含义。因为有时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 而是转换成其它非凡的含义。准确理解颜色词的含义是忠实通顺地翻译颜色词的基础。所以, 本文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找出其异同点, 同时给英语学习者以一定的启示。
2. 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自然界中的缤纷色彩是客观存在的, 并不会由于在不同语言中对应的不同词汇而有所改变。正如莎士比亚所说:“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 仍旧如此芬芳。) ”中国人笔下的“红”、“橙”、“黄”、“绿”、“靛”、“蓝”、“紫”、“白”、“黑”等与英国人的“red”、“orange”、“yellow”、“green”、“indigo”、“blue”、“purple”、“white”、“black”等体现在调色板上的色彩必定是相同的。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各种颜色符号有着同与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因此对颜色词语的翻译要仔细推敲、谨慎处理。下面, 先让我们对比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的异同。
2.1 red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 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无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 红色都有“喜庆”的含义, 例如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s (纪念日, 喜庆的日子) ,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隆重欢迎某人) 等。在汉语中, 红色代表热情、温暖, 象征着幸福、喜庆吉祥和胜利。而在英语中, 还象征激进、暴力革命, 如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 等。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 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 ink (赤字) , in the red (亏损) , red balance (赤字差额) 等。还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 翻译成英语, 可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 (brown sugar) ”、“红茶 (black tea) ”、“红榜 (honour roll) ”、“红豆 (love pea) ”、“红运 (good luck) ”等。
2.2 black (黑色)
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大致相同, 即死亡、苦难和悲痛。英语中, 人们对“黑”所产生的联想与汉语差不多, 甚至有的在意义和形式上能完全对等。如:black market (黑市) , black hand (黑手党) ,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 等。在两种语言中黑色还象征庄重、严肃。如英国人习惯穿黑衣参加葬礼或其他正式场合, 在中国黑色也常用在祭奠活动中。black在英语中还象征气愤和恼怒, 如:black in the face (脸色铁青) ,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怒目而视) 等。值得一提的是, 在汉语中, 并非所有的和“黑色”有关的事物都是不好的, 黑色在中国还象征着刚毅、铁面无私、憨直等。如大家熟悉的宋代的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包拯, 在戏剧表演中, 常常都是用黑色脸谱来表现其舞台形象, 另外还有张飞、李逵等。同样, 在英语中, 并非所有与“黑”字连用的词都含有阴沉含义, 一个“黑色经济”的企业business in the black, 事实上指的是一个盈利的企业。
2.3 white (白色)
白色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 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例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白色是个基本禁忌词, 体现了中国人尤其古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对其的厌恶。在汉民族文化中, 白色常与死亡、丧事相联系, 如“红白喜事”中的“白”就指丧事 (funeral) , 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 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 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 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当然,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加强, 英汉两种文化随之相互渗透, 汉语中白色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白色也理解为纯洁忠贞。我们如今在中国人的婚礼上看到新娘也会穿白色婚纱, 这早已不足为怪了。另外, 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 如: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 white man (善良的人, 有教养的人) , 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 等。
2.4 yellow (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 如黄道吉日, 但是它更代表权势、威严, 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 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 黄榜是天子的诏书;而在英语中, 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yellow dog (卑鄙的人) ,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等。英语中的黄色还用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 例如, 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标有“yellow” (而不是“taxi”) 的字样, 代表出租车, 因为那里的出租车为黄颜色。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 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 并不能直接译成yellow movies, yellow books, yellow music, 如果这样翻译, 西方人并不理解这些颜色词隐含的汉语意思, 因为英语中没有这种理解方式。这些词语中“黄色”带有汉语文化特定的含义, 因此, “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在英语中可分别译为:obscene/blue movies, filthy books, vulgar music。
2.5 green (绿色)
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 给人的感觉是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古人由此联想到青春韶华, 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 比如:“红男绿女”、“绿窗”指代闺阁。另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绿色具有两重性, 它既表示正义, 还表示邪恶;既有侠义的绿林好汉, 也有蛮横的绿林。此外, 绿色还表示低贱, 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蒙羞丢脸, 低人一等, 叫给丈夫戴“绿帽子”。而绿色green在英语中不仅表示植物的生命色, 象征着青春、活力, 如in the green wood (在青春洋溢的时代) ;也表示清新、新鲜, 如:green recollection (记忆犹新) , green wound (新伤) ;它还表示幼稚、没有经验, 如green hand (生手, 不熟练) ;另外还可以表示情感“嫉妒、眼红”, 如:green with envy, 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非常嫉妒”的意思。因此, 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 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值得注意的是, 像“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词语也都成为了中西方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具有相同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意义。
2.6 blue (蓝色)
蓝色是表示天空和大海的颜色, 让人感觉恬静、平和。除用于描述颜色本身外, 它还可表示事物基本的框架, 如:“蓝图、篮本 (blue print)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内涵意义, 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在学习、翻译同这一颜色有关的表达时, 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特别含义。英语的blue常用来比喻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 如be in the blues (无精打采)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 指度过快乐的周末后, 星期一又要上学或上班, 所以情绪低落。blue在英语中有时用来指“黄色的”、“下流的”意思, 如:blue talk (下流的言论) , blue video (黄色录像) 等。另外, blue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 如:blue blood (贵族血统) , 象征着“有权势, 出身高贵”。
2.7 purple (紫色)
汉语中的大红大紫的“紫”表示了受欢迎, 得势的意思, 紫气更是祥瑞高贵的意思, 以“紫气东来”用作祥瑞的象征。北京的故宫确切的叫法是“紫禁城”。在英语中, 紫色是高贵、华美之色, 皇帝、国王穿紫袍以示显贵, 教堂里的大主教也穿紫袍或大红袍;purple passage指辞藻华丽、华而不实的段落。无独有偶, 英语中紫色同样也有贵族、权力的象征, 如:to be born in the purple (身出名门, 贵族) , marry into the purple (嫁入豪门) 等。
另外, 有时在汉语中的颜色词指的是一种颜色, 而英语中的同义词的表达方式并没有使用颜色词, 如:“白菜 (Chinese cabbage) ”、“白熊 (polar bear) ”、“青瓜 (cucumber) ”、“乌龟 (tortoise) ”、“黑桃 (spade) ”等。同样, 在英译汉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bluebottle (大苍蝇) 。由此可见, 在汉语使用颜色词的场合, 英语不一定用颜色词, 反之亦然。
3.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由于汉语和英语中的颜色词在很多方面有差异, 这就给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带来了理解和使用上的一些问题。
3.1 完全用汉语的理解模式去观察推理英语的表达方式
这一点无论是在青少年学生还是成年学生身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都会先入为主地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比如, 如果有人说你“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 (你真诚实!) ”, 你应该感到高兴, 可是很有可能中国学生认为是说自己头脑简单、白痴。
3.2 用有限的英语知识来推理英语中的颜色词的含义
比如:It’s not a complex matter, and you can see i black and white.有学生会认为“black and white”在这里是“黑白相间”的意思, 其实英语里它还表示“分明, 清清楚楚”的含义。
学生对英语中的颜色词不能通透理解, 关键在于对西方文化的缺省, 为了减少学习中对颜色词的误解, 我们还需要对其文化蕴义进行了解。
4. 结语
通过对这些颜色词的对比, 可以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 了解颜色词所蕴涵的不同文化内涵,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 在学习英汉语言的同时, 我们要兼顾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寻根溯源, 这样才能得体而准确地表达思想, 消除读者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困惑。总之, 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 有时相佐, 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 谨慎处理。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 (增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
[2]蒋冰清.论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宁德师专学报, 2002, (1) :66.
[3]吴大荣.常用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6) .
[4]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8.
[5]张震久, 袁宪军.汉英互译基础[M].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2.
[6]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8, (3) .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推荐阅读: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07-26
英汉修辞对比和翻译06-03
英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06-27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06-30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06-01
从英汉构词特点看英汉词义对比10-22
英汉文化对比08-22
英汉对比论文09-01
英汉对比研究07-07
英汉语言对比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