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颜色词对比

2024-05-23

英汉颜色词对比(精选12篇)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1

1 颜色词的基本文化意义对比

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 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白色则是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又如:“a black villain” (大坏蛋, 恶棍) ;“black flag” (海盗旗, 死刑旗)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 ;“talk black into white” (指鹿为马, 诡辩) ;“a black letter day” (凶日, 倒霉的日子) 等。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黑与坏的、邪恶、愤怒的特征。与“Black” (黑) 相对的“White” (白) 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幸运、吉利、快乐、正直可靠等涵义。圣经故事里, 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 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 (Snow white) , 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 黑头无知。”在这里, 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在现代汉语里, “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话”、“黑市”、“黑心”、“背黑锅”等。今天, 在中国人的葬礼上, 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 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由此可见, 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 以至避讳它们。“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 故称“白衣”, 后世称“布衣”。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在汉语里, 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搭”、“白费”、“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 代表反动、落后的意思。如:“白区”、“白匪”、“白专道路”、“白色恐怖”、“黑五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等。

2 颜色词的辅助文化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 各种信仰和偏见。”的确, 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 同样反映了多样性, 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以下就颜色词的辅助文化意义层次进行论述。

仍然以“Black” (黑色) 为例。“Black” (黑) 既象征死亡、罪恶和灾难, 同时也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西服, 以显示尊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 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Black—ball”是盛装舞会, 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早期被贩运到美国的黑人被蔑称为“Negro”。随着近几十年来反种族歧视斗争的胜利, 黑人反对被称为“Negro”, 而选择了“Black”来代表自己。“Black is beautiful” (黑就是美) 已成为相当时髦的口号。在黑人文化里, 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冠以“Black”一词。“Black—English” (黑人英语) ;“B—belt” (黑人聚居带) ;“Black nationalism” (黑人民族主义) 等。

“White” (白) 在英语里通常象征希望、和平、幸福和光明, 但也用作贬义。如“white flag” (白旗, 投降旗) ;“White—handed”除了有廉洁、公正的意思外, 还有“不劳动的, 养尊处优的”等意。此外, “White—Terror” (白色恐怖) ;“white trash” (贬称, 穷苦白人) 等都是“white”在英语中的贬义用法。

3 英汉颜色词文化意义与语用意义不对应

颜色词的文化意义既然是连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那只有对这一背景有所了解, 才能正确把握该词的象征意义所在。否则, 其象征意义或者出不来, 或者被误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伦纳德·布隆菲尔德说过:“外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总是有别于本族语中一个近似的、相应的词或句子。”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种不能对应或相去甚远, 是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的重要原因。

先以红色为例。中国人吃的“红糖”, 其颜色并非红色, 这种糖的颜色更接近棕色, 那为什麽中国人把这种糖成为“红糖”?这恰恰体现了红色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影响。红色既然是喜庆、成功的颜色, 何况此糖有助于补血养身, 因此中国人乐于称之为“红糖”。其实英语定名为“Brown sugar”就显得比较准确。再比如, 我们中国人所谓的“红运”, 英语则说“golden opportunity”;害红眼病 (嫉妒) , 英语则有“greeneyed”“女红”是指女子做的针线活, 等同于英语中的“needle—work”;“红颜”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应译为“a young beauty”;“红榜”应译为“honor board”;“红得发紫”是“enjoying great popularity”。如此差异, 是为什么?从前两部分的研究中,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使然。

4 结论

在跨文化交流中, 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既具有客观指称的一致性, 又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并把握和细究颜色词语的文化意义, 特定的象征意义, 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 不断促进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唐振华.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J].深圳大学学报, 1996, 8.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2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摘要:颜色词是人类语言中主要的感官词之一,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深广的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其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Abstract: Color words belong to the main sensory words of human language, and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Their unique language function and broad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reflect special color meaning and cultural tradition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some of which, after being extended and converted, have become reverence and taboo words of colors.This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a permanent cultural phenomenon.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Key words: color words;language and culture;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differences 一 颜色词

颜色词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被赋予很强的喻意,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汉语中的白脸奸臣,戴绿帽,黄色书刊,红眼病,等。英语中的blue jokes,blue talk,,yellow streak,green-eyed,,red with anger等。这种颜色词的不同象征意义,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与颜色词之间的特殊关联,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政治取向,也是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的体现。二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蕴涵寓意却不尽相同,由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内涵。这里,我将以“红,黄,绿,蓝”这几种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1.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在汉语中,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开门红”中的“红”则是代表好运,表示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取得好成绩。而在西方日历上往往用红色标明节日,而用黑色代表普通日子。比如我们经常说的 red-letter day 就是指开心快乐的日子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也具有一定的贬义之意,并且具有相当强烈的语气。比如红色代表对于“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 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同时它也象征危机,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汉语说红糖,英语说 brown sugar;汉语说红茶,英语说 black tea,学生如果没掌握一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就容易错译。

2.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同时它更代表了一种地位及威严。然而在英语中黄色 yellow 却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 黄色报刊,yellow journalism 黄色办报作风)外,还表示胆怯、卑鄙,如我们将卑鄙的人叫做:yellow dog,而yellow-livered 则是代表胆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黄”字也常出现在一些贬义词中,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若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语言不通或者不理解,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这里的“黄色”在英语中的意义是 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vulgar(庸俗的,下流的)等。3.绿色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然而在英语中,绿色却常被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或者 green-eyed monster。可是对于嫉妒的描述在汉语中我们却常用绿色的对应色—红色来表示,比如“眼红”,若直译为英文便是“red-eyed”,这与我们上面提到的“green-eyed”就截然相反了。同时在英语中也常常用绿色表示缺乏经验、缺乏训练或者知识浅薄等意思。如:a green hand 生手,as green as grass 幼稚。而在汉语和英语相似的是绿色代表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如:a green old age 指老当益壮的人,to remain green forever 指永葆青春活力。绿色也常和植物、蔬菜水果和园艺联系在一起。greenhouse 是温室,a green grocer 指零售新鲜水果蔬菜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义狭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示地位低下,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上无光,低人一等,叫给丈夫戴“绿帽子”。

4.蓝色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什么象征意义,相对而言,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有不少。蓝色在英语中常与社会地位和贵族身份有关,它能象征高贵、深沉、高远、严厉等,如词语:blue blood 代表名门望族,blue laws 严格的法规,而 blue ribbon 是最高荣誉的标志,指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在英语中,蓝色常与不好的心情有关。In a blue mood 和 have the blues 都是指难过,沮丧和抑郁的情绪它又象征忧郁、沮丧,a blue fit 表示不满、震惊或气愤。在美国,blue book 不是指蓝皮的书,而是载有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说蓝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意义非常多。三 英汉文化中相同颜色词其象征意义不同的原因

1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2民族心理不同 因为颜色词有很强的直觉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刺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心理感受相同的颜色在不同民族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白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因为象征着纯洁和幸运,而其相应的单词“white”在汉语中更多象征着死亡。3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环境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表示颜色的对象不同。例如,在汉语中,“米色”和“蜜色”表示浅黄色,而在英语中用 cream奶油或 butter 黄油表示“黄”。这些差异产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有关。4 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注重直觉和形象比较的直觉思维,而西方人注重自然、科学和准确。如,在“红光满面”,“红”意味着健康。而在英语中glow with health 红光满面。.5 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人们既注重内在价值也注重外部形式。而在英国,人们注重实用性和价值。例如,品牌为“white elephant(白象)”的产品在中国很畅销,但是这些商品被运输到说英语的国家的时候,没有人显示任何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white elephant 白象”是昂贵的和无用的东西。四 结语

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虽说数量有限,但却反应了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从以上四种颜色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象征意义有相似,也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并把握颜色词的基本意义和微妙的象征意义,这将对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英汉颜色词与文化内涵 篇3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特点 国际交流

一、引言生活中处处有颜色。每时每刻,我们都与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人流、物体、景色發生碰撞,他们所蕴含的五彩斑斓的颜色便随之穿透我们的眼睛,带给人们千差万别的心理感受。据有关科学统计,人类的眼睛大约能分辨一千万种颜色,不过这只是一种估计,不同的人眼有不同的分辨率,自然对颜色的区分也就略有不同;就像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颜色的感知带有一抹浓郁的主观色彩。那么,英汉两个民族之间对颜色的认知是怎样的呢,是否不同的颜色蕴藏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呢。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向大家展示各种颜色词背后所代表的英汉之间的文化内涵。

二、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红色的意象(1)汉语中的红色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喜爱遗传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的夜晚,就要闯进村落,伤害人畜。这天一到来,所有的人就逃到山林里去。一日来了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叫大家不要惊慌,说他有办法制服“年”。是夜,老人住进一间屋子,在大门上贴上红纸,在屋子里点起红灯笼。“年”到来的时候,一看见通红的贴纸和灯笼,便吓得狼狈地逃走了。从此,人们贴红纸,点红灯,平安地度过了每一个“年”来之夜。红色也就被赋予了“避邪”与“吉祥”的含义,成为家家户户每逢新年必不可少的装饰色。红窗花,红鞭炮,红对联儿,年味儿十足,喜气洋洋。久而久之,红色在老百姓的眼里便是喜庆之色,是吉祥之色,亦是坚强之色。所以,只要是喜庆之事或是成功与光荣之事,都离不开红色。例如,做某一件事情如果开头顺利的话就叫做“开门红”;电视中网络上的名人叫做“红人”;就连过去结婚的新郎新娘也要在胸前挂上那鲜艳的大红花。此外,红色在中国也象征着勇气。中国的五星红旗便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看到这面国旗,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都会想起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英勇杀敌的战士和他们流淌的每一滴鲜血。(2)英语中的红色红色在英语中也有喜庆之意。例如,red-letter days指代喜庆的日子,也可以称作为纪念日。除了与汉语中相近的意思意外,英语中的红色也代表着血腥、暴力、危险等。这是因为在基督教传说中,魔鬼撒旦通常都是以红色出现,因此红色带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美国罗契斯特大学的Andrew Elliot教授表示,红色能增强身体反应,因此它被视为一种危险的提示。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灯”(red light)是停止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此外,红色易激起也能量的快速爆发,会对情绪有影响,表示“恼怒、生气”的含义。例如,“see red”,“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还有一个是最近很洋气的一个词,那就是土豪,它的英文版便是“rich redneck”。原来美国南部贫穷的农民每天都在太阳下劳动,所以他们的脖子老是红红的。而这些南部农民大多都比较粗暴,思想顽固,没有知识。所以他们在英文中被称作redneck。从这点上,这也正说明了红色在英文中确实给人有易恼怒,粗暴的印象。2.绿色的意象(1)汉语中的绿色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因此也是生命的颜色。绿色常常给人以春天来到的感觉,所以也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繁荣,象征着生机盎然,象征着静谧美好。从孩提时代,我们口中就念叨着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描写江南初春的古诗,可见绿色是春的象征,是新生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着生命,如“绿意盎然”“绿草如茵”,等等。绿色是植物的颜色,亦是环保的象征。但在汉语里面,绿色也偶尔称为贬义的代名词,如“脸都绿了”意思是脸色很难看;“眼睛绿了”表嫉妒之意。当然,最难听的还要非“绿帽子”莫属了。(2)英语中的绿色在西方,green给人以新鲜、精力旺盛的印象,如fresh green memory(清新而栩栩如生的回忆),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另外,绿色还表示“幼稚无知”“毫无经验”等意思,如green hand(新手),green as grass(无生活经验),greenhorn(涉世不深),as green as grass(少不更事),等等。3.黄色的意象(1)汉语中的黄色现在一样事物只要被冠以“黄色”二字,往往就是不好之意。在中国古代,黄色是极其高贵的色彩,为皇家御用,平民百姓是不准使用的。黄色意义的转变,后来主要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对黄色的解释是“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因此,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吉祥、神圣、富贵和权势, 中国封建朝代从宋朝以后,黄色是皇帝专用颜色,如“以黄为贵”。皇帝穿的是绣有金龙的黄袍,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出行要选“黄道吉日”。(2)英语中的黄色在英语文化中,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的衣服,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英语中黄色和妒忌、卑怯懦弱、病态、败坏堕落有关。在美国俚语里面称呼胆小鬼做yellow belly;可鄙的人,卑鄙的人为a yellow dog;变得胆怯为turn yellow;恣意煽情的传媒为yellow journalism;阴沉多疑的神色为yellow looks;低级报刊为yellow press,等等。在加拿大,黄色还代表了民族联盟党的颜色,其含义为黄皮肤黑头发,象征着海外的华人。

三、结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里面总会有着不一样的含义,颜色词也正是如此。本文通过介绍三种不同的颜色及其在英汉两种文化形态背后的不同内涵,使得我们对于中西方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在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当了解了民族间文化和习惯表达差异之后,跨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傅玲芳.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意蕴对比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彭秋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3]宋萍.中英颜色词文化差异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4]孙智慧.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1).

[5]杨萍.反映在颜色词上的英汉文化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2006,(6).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4

一、对比结果

颜色词“红色”所具有的所有的文化内涵意义构成该词的功能语义场。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红色”的功能语义场, 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规律。

1. 英汉两种语言中, “红色”具有多个文化内涵意义, 所构成的功能语义场是一个多义功能语义场

(1) 汉语中, “红色”具有的功能语义有:革命 (红军) 、忠诚 (红心) 、正直 (红脸关公) 、婚嫁爱情 (红事) 、喜庆 (红对联) 、成功 (走红) 、权贵 (朱衣) 、健康 (红光满面) 、旺盛的生命 (火红的青春) 、危险 (红灯) 、负债 (赤字) 。

(2) 英语中, “red”具有的功能语义有:革命 (red army) 、爱情 (red rose) 、喜庆 (red letter day) 、权贵 (Red Cross) 、健康 (as red as a cherry) 、旺盛的生命 (red pepper) 、危险 (red alert) 、负债 (in the red) 等。

2. 英汉两种语言“红色”功能语义场内的功能语义存在相同和相似性

(1) 表示权贵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红色, 以红为贵。古代因崇尚炎帝而崇尚赤色, 古代就有赤心、赤兔 (传说中的吉祥瑞兽) 、赤鸟 (传说中的吉祥瑞鸟) 的说法。唐宋达官贵人住“朱门”, 穿“朱衣”, 坐“朱轩”[1]。现代形容人境遇好是“走红”和“红极一时”。在英语中, 英国国徽“Red Cross”是红色。“Red book”指一种红皮的英国官方登记簿, 尤其指19世纪英国贵族名册或绅士录。“Red carpet”是铺红地毯, 以给高级或显要人物的正式礼仪。

(2) 表示爱情、喜庆和庆祝

在中国, 红玫瑰、红蔷薇、红豆都是爱情的象征和信物, 婚礼视为“红事”。欧美花语“red tulip”也表爱情。红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 民间的喜庆活动都要使用红颜色。农历新年时, 家家户户都要贴红对联, 放红色鞭炮, 挂红灯笼。英语“red-letter day”是日历上用红色标示、表纪念或特别重要或大喜的日子;圣诞老人穿红色衣服;“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狂欢庆祝。

(3) 表示羞涩或发怒等激动情绪

红色是人类强烈感情的一种反映。汉语有“羞容绯红”、“气得红一阵白一阵”等, 英语也有“redfaced”、“red with anger”等表达;“red rag”是用来刺激牛发怒的红布, 使人“see red”而怒不可遏;“red hot”指十分恼怒和激动。

(4) 表示鲜血、暴力、危险、死亡和犯罪

汉语“双手沾满鲜血”在英法语中分别是“be red-handed”和“rougir ses mains”, 表示正在作案或进行罪恶活动。汉语“红灯区”在英语中是“red battle”指“血战”;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发放的最高级别的紧急快速通缉令;[2]当发生空袭、暴风雨或台风时, 发出的都是红色“紧急警报” (red alert) ;足球场上, 红牌表示将有队员被罚下场;红色交通信号告诫车辆行人必须止步;警车上摇曳的红警灯表示危险;红灯区 (red-light district或者Moulin Rouge) 是警示人们不宜去的地方;今天, 中国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在公判之后, 还要在其胸前所挂的名字上用红笔划上个大叉。在英语中的红色是“火”和“血”的联想, 如red with hands (染有血迹的手) , red revenge (血腥的复仇) , red battle (血战) 。

3. 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功能语义场内的功能语义存在两极性或相对性

(1) 汉语中, 红色表示“喜庆—危险”、“进步—仇恨”、“爱情—淫秽”这三对两级意义。许多文学作品中, 经常看到许多流血、危险、死亡事件都是选择在喜庆场合, 《京华烟云》中曾平亚丧命婚礼之上。“红人”、“红旗”、“红榜”表示进步忠诚之意, 但是“红眼病”却是嫉妒仇恨之意。“红玫瑰”和“红灯区”中的“红色”分别代表了爱情和淫秽场所。

(2) 英语中, 红色表示“喜庆-危险”、“爱情-淫秽”、“革命进步-激进恐怖”这三对两级意义。英语文学作品中, 许多暴力流血的危险场景都是发生在“red-letter day”。“Red Rose”和“red tulip”都表示热烈的爱恋, 而“red-light district”却是风月场所。

4. 英语中“红色”功能语义更趋消极功能语义意义, 而汉语的“红色”更趋积极功能语义

(1) 汉语中, “红色”还可以表示以下积极意义。

“红”代表着好运、成功和财富, 如“红包”、“走红”、“红运”、“披红”、“满堂红”等。在中国的京剧中, “红脸”象征忠诚、诚实、勇敢和坚强的意志力, 是正义的表现, 如三国时期的关羽。红色还指漂亮标志的女子, “红颜”、“齿白唇红”、“红袖”等都是中国人用以描述美女的词汇。

(2) 英语中, 红色更多表示流血、危险和死亡等消极意义。

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 一旦鲜血流淌下来, 生命之花也就凋谢, 所以红色是火与血的联想, 贬意相当强, 表示不受欢迎、令人讨厌、不感兴趣。[3]如英语“red-biddy”是掺酒精的劣质红酒, “red-bag waste”专指医院中装红菌感染物的红色废品袋;“red-ruin”指战祸带来的血腥场面。在《德伯家的苔丝》中, “red”出现了15次, 如“red ribbon”、“red wrath”、“red coal”、“red-berried hedges”、“red paint”、“red petticoat”、“red top lip”、“red interior of her mouth”、“red tyrant”分别表示了苔丝头上扎的丝带、嘴唇、火光、发生悲剧的房子等。文中还用了一些表示红色的其他英文词汇如“peony mouth”、“crimson drops”、“blood”、“crimson brick”、“vermilion words”、“fiery lettering”等, 从这些可以看出, 红色固然表达了苔丝如花的年华和健康的身体, 但是从一开始就在暗示将要发生在她身上的危险和悲剧。

二、对比意义

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功能语义场的方法对其他颜色词进行对比, 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颜色词意义非凡。

1. 同一颜色词的功能语义场内有非常丰富的功能

语义, 这些功能语义一起构成该颜色词的多义功能语义场。功能语义场是一个圆融的场, 包括该词的所有功能语义。不难看出, 同一颜色词乃至整个语言因受到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影响, 能够产生出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文化特点的语义。

2. 同一颜色词的功能语义具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但也具有鲜明的民族偏好性。

文化、时代和人类思维的共性使语言不同的民族在“红色”的功能语义上常常不谋而合, 互相借用, 互相转化, 从而其功能语义在两个民族文化内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但由于受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影响, “红色”的功能语义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反映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信仰和偏见。在许多场合并不单纯是该颜色词词表层意义在起作用, 而是民族文化深层的关乎某种颜色的东西在起作用, 对它的研究应该侧重民族文化的角度。

3.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同一颜色词的某些功能语义会消失, 会产生新的语义。

如, 现在全球国际化, 讲求合作发展、和谐共存, “红色”在西方国家中所具有的共产主义革命暴力意义逐渐消退。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红色”在文革时期所具有的膜拜革命领袖的特殊意义也逐渐消失, 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喜庆和好运的语义正在增强。因此,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颜色词的功能语义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或延伸、或扩大、或缩小、或消亡、或褒贬转换、或通过交流相互融合, 对它的研究, 也应该采取动态的、相对的、发展的态度。

4. 对于两个民族的文化, 文化差异将永远存在。

但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 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应该是主流。因此, “红色”功能语义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 在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性具有更加久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毅, 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吴国华, 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2002.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5

摘要: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文化心理和民族习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黑色、白色的中文和英文含义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汇的差异,对克服中西文化冲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中西文化;差异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特别是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同,其内涵意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些许兴致,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黑色(black)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同时,黑色都代表黑暗、阴险、邪恶。比如汉语有黑社会、黑帮、黑幕,而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如: black 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black 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black market price(黑市价格);black day(凶日);black future(暗淡的前途);blackmail(勒索);black list(黑名单)。

但是,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铁面无私、憨直、神秘等褒义。在戏剧脸谱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另外,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和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出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叫“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越货、干不法勾当的客栈叫“黑店”,把违禁货物叫“黑货”,违禁货物交易的场所称为“黑市”,利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把有组织犯罪并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或组织称为“黑社会”等。

在英语中黑色也有其自己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对英美人影响深远。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所以,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如black death黑死病,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为她父亲戴孝,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它又象征邪恶和犯罪,如Black Man邪恶的恶魔,a 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black guard恶棍、流氓,blackmail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和不光彩,如a black mark污点,black sheep败家子,a black eye丢脸、坏名声;它还象征沮丧和前途暗淡,如black dog沮丧,意气消沉,T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淡。在英语中black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He gave me a black 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在文学及表演艺术上,黑色代表虚伪(falsehood),错误(error),因而,black humor(黑色幽默)指的就是一种荒诞、病态、过分夸张的幽默。

有趣的是,商业英语的be in the black却有好的意思,表示“有盈余”,再比如:black figure / in the black(盈利、赚钱、顺差);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由此可见,黑色的英汉文化内涵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英语的“black”和汉语的“黑”是 不能等同的,比如:black sheep“败类”;black eye“丢脸”;black tea“红茶”;black swan“稀有罕见的东西”;black leg“工贼”;in one’s black books“被某人嫌恶”;black 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而汉语中一些有“黑”的词不也能用black表示,如:黑心evil mind;黑手evil back stage manipulator;黑幕inside story;黑线a sinister line;黑话(argot)、黑暗(dark),黑面包(brown bread).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免陷入颜色误区。

二、白色(White)

“白”在汉语里常有不吉祥之意。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表示哀悼。旧时,迷信的人把给人带来灾祸的人称为“白虎星”。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白”也象征反动、腐朽、落后,如“白色恐怖”、“白区”。这些都含贬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还象征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因而,它又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与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 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 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hat指代“好人”;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你真诚实),white-handed(正直的),a white witch(做善事的女巫),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无瑕”与英语中的white意义相近。这些都是white的褒义用法,当然在一定场合中white也可用作贬义,比如white用于形容心理情感的变化时;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 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white-faced不是皮肤白的,而是由于生病脸色苍白的。

英语中许多含white的词组汉译时常不能直译为“白”。例如: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white elephant(累赘无用的东西),white alert(空袭解除警报),white coffee(加牛奶或奶油的咖啡),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white crow(罕见之物),white alloy(假银),white area(闲置地区),white chip(微不足道的东西),white sepulcher(伪君子,伪善者),white feather(胆小鬼,懦夫),white-haired boy(得宠的人,宠儿),white market(合法交易),white shoe(女子气的;未成熟的)和white room(无尘室)。反过来,汉语中的“白皮肤”也不能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而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在涉及到人的皮肤时英语的fair与汉语的“白”相对应。

三、结束语

通过对汉英“黑”、“白”两种颜色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英民族对颜色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大体趋同,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黑”、“白”两种颜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颜色词,也不能揭示出所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汉英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论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不同意义 篇6

关键词:颜色词;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03-02

文化包括很多方面,而语言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较为抽象的概念。人们不仅通过语言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生活方式以及思维特点,同时语言也是认识另一种文化的途径。在语言学领域,词汇是反映整个民族生活的很直接的因素。然而,每个国家都分布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体系、历史背景、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所以不同的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通过研究不同语言词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可以帮助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这些词汇中,作为一种特殊限定词的颜色词,是一面反映不同文化内涵的重要的镜子。

英语和汉语中的颜色词数量相当,这些词在民族文化和语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颜色词大体可分为三类:基本颜色词,如:赤、橙、黄、绿、青、蓝、紫;实物颜色词(就是把用自然界物体的本色来表示颜色的词),如:银白、金色、栗色、铅灰等;色差颜色词。基本颜色词可以单独使用,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传统,一些含有颜色词的词组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它们的最初意义,形成不同的含义。因此,在我们翻译这些颜色词的时候,应该对照这些词在英语和汉语不同的涵义,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避免翻译错误,否则会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红色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尽管通常被认为是不理想的组合的红绿配,但它仍是一个圣诞节颜色。

(一)红色汉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源于太阳,因为骄阳如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对应的颜色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着红色。红色通常与快乐的场合有关:在婚礼中新娘穿上红色,认为红色会给新郎新娘带来幸福美满的一生;婚庆用品大都是红色的,预示着他们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在新年里,鞭炮、灯笼、对联等都是红色的,寄托了人们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幸福的愿望;在慶典、生日、聚会等也用红色来烘托气氛,发红鸡蛋给朋友等。人们还会在本命年里系上红腰带,以期去霉运,走好运。红色也是力量和热情的象征,在迎接贵宾时用红毯铺地,以表欢迎。由于红色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许多警告标记都用红色的文字或图像来表示,例如在红绿灯中红色表示停止。同时,红色在汉语里也是很有政治色彩的颜色词,象征着革命和进步,这主要是跟中国的历史有重大的关系。中共最早的政权称为“红色政权”,军队称为“工农红军”,国旗为“五星红旗”。同时,把政治上进步、业务上精干的人称为“又红又专”,还有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红色旅游线路等。

(二)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西方,虽然red也同样表示庆祝和喜庆,但是它在西方的文化中是贬义词性较强的一个词,也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更多地会把red同血液联系在一起,因为同样的颜色,然后由鲜血联系到暴力流血。美国学者阿斯海姆在其著作《色彩论》中写道:“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能使我们联想到火、血和暴力革命的涵义。”如“a red tag to a bull”原指斗牛的红布,引申为激起人们怒火的事物;“red revenge”意为血腥报复;“red-handed”指刽子手;“red balance”指赤字差额;“a red month”指这个月入不敷出;“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意为激进的政治运动;“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指残杀和暴力统治。除此之外,红色还表色情之意,“red light district”指的是红灯区。美国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女主人公因为被认为是犯了通奸罪必须在胸前佩戴红色的A字。

二、绿色

在一种语言中某一种颜色词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从而出现相对的联想意义空缺的现象,绿色是最典型的代表。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它代表着生命,意味着春天、生机、希望、和平等。

(一)绿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在中国的文化中,绿色被广泛用于陆路交通和航运中。但依照中国文化中的五行说,绿色被认为是贫民的颜色,而如果一个人的妻子出轨,丈夫就被别人称为“戴绿帽子”。

(二)绿色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在英国和美国,绿色深受人们喜欢,许多地方都用绿色来装饰,甚至连美元都是绿色的,所以green常常用来表示“金钱”、“财富”,并用来比喻有活力、有希望、幸福快乐。如:“green power”意为金钱的力量,“a green old age”指老当益壮。在西方,green不仅是生命、希望的象征,也是死亡的象征,如果一个人面无血色,人们常称之为to look green。在中世纪,绿色代表邪恶,在夏特勒大教堂的彩色玻璃上,撒旦的皮肤和眼睛都是绿色的。此外,green还可以表示幼稚、没有经验、新手等,greenhorn无经验容易受骗、涉世不深的人;a green hand新手;它也表示嫉妒,如,“green-eyed monster”指嫉妒的眼红或害了红眼病;“blue in the face, blue music, blue Monday, blue blood, the blue Ribbon”是烦恼、沮丧、无精打采、贵族血统、出类拔萃之意。这些联想的意义是英语文化中特有的,有些事源于英文典故,此词意在汉语颜色词中是找不到对应词的。

三、黑色

黑色和Black都有“黑暗、不正当、阴险、恐怖”的意思,一般指的是坏人坏事。黑色也指坏运气,如黑匣子,字面意思是飞行数据记录器,但是人们只有在发生空难后才打开;人们会在葬礼上穿着黑色衣服,以此来对死者表示哀悼。

(一)黑色在汉语中的含义。一方面,黑色代表着庄严公正,如包拯的黑色脸庞;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非法、不正当、邪恶和反动,如黑市(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设立的,洗黑钱(把不合法手段得来的钱变成看上去合法的钱),黑店(旧时指杀人越货的客店,现指骗人、敲诈的商店),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黑户(没有户口的人、住户)。

(二)黑色在英语中的含义。在西方,黑色是一种禁忌色,代表着黑暗、阴险和死亡。如魔王撒旦被称为“黑暗王子”;“Black 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伤的日子。Black在英语中还象征着气愤和恼怒,如“black in the face”指脸色铁青,“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指怒目而视。但英语中的black在翻译成中文时并非都译成成黑,如“black dress”译作青衣,“black tea”翻译为红茶,“black sheep”译为害群之马,“in the black”指公司盈利。在英语中,“亏损”用“in the red”(赤字)。

四、白色

白色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纯洁、干净、单纯”等意义,但具体又有所不同。

(一)白色在汉语中的含义。在汉文化中,白色常与死亡、不幸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白色在中国是丧色,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白色的小花,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白色还用来表示低贱、反动、愚蠢等。如:白搭、白眼、一穷二白、白食、白痴等。在古代,没有功名和文化的人被称为“白丁”,称穷人的茅屋为“白屋”。在传统戏剧里,白脸象征着阴险、奸诈和背叛,如舞台上秦代的赵高、三国的曹操、明代的严崇等人都是白色脸谱。白色还可以表示单纯的、不掺杂的,如不加茶叶和其他东西的开水称为白开水;因为白色和白云、白雾、白玉同色,自古人们常用白色表示高洁、明亮、坦白、高雅等。中国成语有洁白如玉、白璧无瑕等。在现代社会,从事脑力劳动,有知识的工薪阶层被称为白领。

(二)白色在英语中的象征意义。在西方,圣经中黑暗象征邪恶和妖魔,而光明则是白色,白色是西方文化崇尚颜色,在他们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天使有白色的翅膀,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白色又象征着正直诚实,如“white spirit”指正直的精神,“white hands”指清白、诚实的人。白色还象征着幸运、吉利,如“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somebodys life”意思为幸运的日子;白色还有合法的意思,“white lie”指善意的谎言,“white list”是经过批准的合法名单;白色也用来表示心理情感的变化,“white hope”是令人寄予厚望的人。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 的诗歌 The little Black Boy中小主人公发自肺腑的呐喊:“And I am black, but my soul is white.”(我的肤色是黑的,但我的灵魂是清白的)。

总之,根植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里颜色词,在用于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中后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特定的含义,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说,英汉颜色词体现了英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文化心理。通过对颜色词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这也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跨文化交流提供借鉴。了解颜色词在英漢语言中的差异,减少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译或误译,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资料:

〔1〕Guimei He,.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omparison[J].Asian Social Science,2009,5(07):160.

〔2〕陈永烨.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7(04):424-426.

〔3〕高美云.论“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J].南北桥,2008,(06).

〔4〕李燕.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对比分析及翻译[J].科技信息—外语论坛,2011,(07).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篇7

颜色词大体可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两类。 前者如汉语:红, 绿, 英语:red, green;后者如汉语:象牙白, 姜黄色, 英语:lead-gray, chestnut-brown。 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蓝、黄、白这几个基本颜色词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对比, 进而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

语言学家Berlin和Kay认为, 英语中共有11个基本颜色词:red, yellow, white, black, green, blue, purple, brown, pink, orange和gray。这些词在汉语中分别对应红、黄、白、黑、绿、蓝、紫、棕、粉、橙和灰。 然而, 提起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 却与上述颜色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同义词词林》中列出的11个基本颜色词为:白、黑、红、绿、黄、蓝、褐、赭、青、紫和灰。 此外, 王逢鑫教授在《英汉比较语义学 》中提到汉语中基本颜色词共有9个, 分别为白、黑、红、绿、黄、蓝、褐、紫和灰。 由此可见, 不同语言对颜色词的认知和划分有所不同。

一、英汉颜色词涵义之对比

1.红色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象征着喜庆、 吉祥的红色有一种特别的依恋和崇尚, 这种亲切的感情也体现了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追求。 红色在中国作为各大传统节日的主题色, 首先表示喜庆、吉祥和美好。 此外, 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和面貌特征。 “满面红光”可用于形容人心情舒畅、精神健旺;“面色红润”可用来形容人气血旺盛。

在英语文化中, 红色多指鲜血 (blood) 的颜色。鲜血流尽, 生命之花也将凋谢。 因此, red经常让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尽管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色一样也可以表示喜庆, 比如圣诞老人也会身着红装;或表示情绪, 比如“red with anger”表示“气得满脸通红”, 但是red更多的是具有残忍、灾难、危险、狂热等文化涵义, 比如 “red revenge plan”表示 “血腥复仇计划”。 在经济领域, red一词经常表示赤字、亏空, 比如“in the red”表示 “亏损、赤字”。

2.蓝色

蓝色和blue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在英语中, blue首先可与心情有关, 具有“忧郁、伤感”的涵义, 比如“feel blue”表示“心情沮丧”;第二, blue还象征着社会地位高、有权势等, 与汉语中的黄色联想涵义相当, “blue blood”表示“名门望族”;第三, blue在英语中还有不道德的意思, 比如“make a blue joke”表示 “开下流的玩笑”。

在汉语中, 蓝色最初是指一种草本植物, 其叶子变干后便成为暗蓝色, 可加工成靛青, 用以制作蓝色的燃料。 蓝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蕴含纯净、安详、美好等意, 如古时便有了“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形容景色美好的诗句。

3.黄色

汉语中, 黄色自古以来就具有神圣、尊贵的涵义。 古代帝王多穿黄袍, 这种帝王之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严。 黄色还象征着吉祥、繁荣。 迷信认为宜于办好事的日子称之为“黄道吉日”。黄色也有淫秽、色情等贬义, 如“黄色电影”。

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 yellow会让人联想起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yellow的象征意义通常比较消极, “yellow belly”表示“可鄙的胆小鬼”。 Yellow一词在英语文化中毫无下流淫秽之意, “yellow book”并非“黄色书刊”, 而是指的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报告书, 因用黄封面装帧, 故有此名。

4.白色

白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均可象征着纯洁、无邪, 相关的汉语成语有白璧微瑕、洁白如玉等。 而white在西方文化中更加神圣, 西方人崇尚白色, 白色总是象征着好兆头, 比如西方人举行婚礼时, 新娘总是身穿白色婚纱, 就是取其圣洁之意。

不同之处在于,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更多情况下是一个禁忌词。 自古以来, 长辈亲人去世以后, 晚辈的家属要披麻戴孝办白事, 家中设置白色灵堂。 汉语中白色也可象征反动、腐朽, 比如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执政期间的恐怖统治被称为 “白色恐怖”。

二、英汉颜色词的翻译策略

除了基本的指称意义外, 颜色词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反映一个社会的多个方面,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经常会大相径庭。 因此, 在翻译这些颜色词的时候, 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式, 使译文能够再现原文的色彩和韵味。 笔者认为, 这些颜色词的翻译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译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之中, 但由于物质世界的共同性, 当所指为客观事物的基本颜色时, 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必定存在共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 翻译的难度较小, 可直接采用直译法。

例如李白《送友人》一诗的前两句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 这句诗中的颜色词给人最明快、直接的刺激, 从而产生最敏感的美、最饱含感情的暗示, 最富有色彩的想象和最深沉的情调。 许渊冲先生对这一句诗的翻译是 “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译文中将“青山”直译为“blue mountains”, “白水”也直译为 “white river”。 通常若是描写河流, 会把白色译为 “clear”, “transparent”或是“pure”, 而许渊冲先生此处采用了直译法, 使之与山的青色“blue”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从而保留了原诗的意境美, 加强了诗的效果。

2.直译加注

有些含有颜色词的短语, 直译之后并不能将其含义准确、完整地在译文中再现出来, 便可以通过增加注释 (包括附注、脚注、尾注等) 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如“分别的前一天, 他送给她一颗红豆。”, 此句中“红豆”一词和英语中的“red bean”字面意思相同, 但是引起的联想意义却全然不同。在汉语中, “红豆”又称“相思豆”, 是爱情的象征, 有时也可表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英语中的“red bean”容易让人联想起圣经中的Es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名分的故事。因此, 原句可翻译为“On the day before their departure, he gave her a red bean, which is a token of their love and remembrance.”, 这样加以注释, 译文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特殊含义。

3.改变颜色词

若某个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分别为不同的颜色词所指称, 直译就很容易让译文读者产生误解, 此时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和习惯, 改变原文的颜色词。

(1) He leathered the slave black and blue.

他用皮鞭把奴隶抽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2) brown sugar译为红糖

可以看出, 英语对于颜色词的使用较之于汉语更加准确、真实, 汉语相对模糊, 但传神, 正是这种文化差异, 使得在翻译过程中改变颜色词切实可行。

4.意译

汉语和英语中一些短语虽然含有颜色词, 但属于固定搭配的表达方法, 其意义并非字面意义, 而是另有引申或比喻意义。 此种情况下, 可以通过意译的方式灵活处理原文中的颜色词。

例如:理论上来说, 他还不是我的白马王子。

白马王子是经常出现在童话故事中的一种定型角色, 一般都很英俊且十分浪漫。白马王子也用于指代年轻女子在梦想中遇到的英俊、富有、能干的男子, 而并非一定骑着白马, 因此原文可意译为“Technically speaking, he is not my Prince Charming.”。

三、结语

多姿多彩的颜色词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因素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呈现出相近或相异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义, 采用恰当的策略才能得体地进行翻译, 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摘要:颜色词是每种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必然存在相异的文化涵义。本文以红、蓝、黄、白几个基本颜色词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蓝色,黄色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陈颖.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分析及其翻译[J].福建论坛, 200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之对比 篇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非语言词汇莫属。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的先驱萨培尔说过,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颜色虽是一种客观现象, 人类对颜色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英汉颜色词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内涵的定义

文化内涵是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所负有的内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总和, 它包括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引申意义、隐喻意义、借代意义、象征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当颜色词用于表达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时, 对同一颜色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 激起特别的生理、心理反应, 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 没有联想的作用, 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延伸。

三、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1.“Red”和“红”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 红色通常与喜庆吉日或庆祝活动有关, 表达欢快、热情、奋发向上的感情色彩, 形容人们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如:red-letter days (喜庆的日子) , to paint the town red (痛饮狂欢) ,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隆重地欢迎某人) 。汉语中红色表示喜庆的比比皆是, 如:过年时家家户户贴上红色的对联, 挂上红红的灯笼;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 不但会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 更预示着婚后的红红火火。此外, 还有很多词语表示这种喜庆:开门红 (get off to a good start) , 红榜 (honor roll) , 红运 (good luck) 等等。在英语和汉语中, 红色都有负债的含义, 因为账本上净收入是负数时, 人们用红笔登记, 如:red figure (赤字) , red balance (赤字差额)

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不同的文化的内涵。在英语中, red的引申义常作贬义, 表示残忍、灾难、暴怒等, 如:have red hands (犯杀人罪) , red ruin (火灾) , catch sb.red-handed (当场抓获) , see red (令人火冒三丈) 等。但在汉语中, 红色没有这些意思。此外, 在汉语中, 红色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 具有革命和进取的象征意义, 如:红军、红区、又红又专。在当代社会, 这几年重庆人民唱红歌, 重庆成为红都, 都是意指重庆延续革命进取精神。而在英语中, red涉及到的政治色彩却是贬义的, 表示政治上激进, 如red activities (激进活动) 。

2.“White”和“白”

在汉语中, 白色多表示纯洁、圣洁和真实, 如洁白无暇、真相大白、清清白白。现在的一些网络词汇, 如白富美, 表示的是关注健康、皮肤白皙光滑, 工作稳定收入高、经济独立且懂得消费, 懂得时尚的女性, 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在汉语中, 白也可以用来表示落后、反动或缺乏觉悟, 如白军、白区、白色恐怖等。在传统戏剧舞台上, 白脸是狡猾奸诈的形象。此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白色是丧色, 中国人在办丧事时穿白色孝服, 戴白花。

在英语中, 白色也象征纯洁和美好。西方传统的结婚仪式上新娘穿白色的婚纱, 戴白色的头纱和手套。White在西方人眼中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如:White House (白宫) , Whitehall (白厅) , white-collar (白领) 。英语中的white也有引申义, 如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 (指幸福的日子) , 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 a white war (不流血的战争) 等。

白色在英汉文化中都有“一事无成、没有价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white elephant (累赘无用的东西) , white hope (讽刺极其渴望带来巨大成功的人) 。汉语中也有白卷 (blank examination paper) , 白字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 , 白痴 (idiot) , 白费 (all in vain) 等, 表示讽刺或虚无之义。

3.“Black”和“黑”

自古以来, 黑与白便是黑暗与光明的象征。人类之初, 追求光明, 厌恶黑暗, 这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普遍规律。在《圣经》中, 黑暗象征着邪恶与妖魔, 光明则是上帝、真理和美德的象征。在英语文化中, 黑色常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相联系, 象征着苦难和不幸。如: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 ,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Black Hand (黑手党) 。表示心情不好时, 如:be in a black mood (情绪低落) , look black (怒目而视) , be black with anger (怒气冲冲) 等。

在我国古代, 黑色是一种尊贵和庄重的颜色, 是夏和秦朝所崇尚的正色。在汉语文化中, 黑也常常与白相对, 引申义主要指邪恶、欺骗、不光彩, 如黑店、黑窝、黑货、黑心棉等。在这方面, 汉语和英语文化内涵近似。

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黑用来指特定的人物、事物和概念。近年来在美国, black已取代含有轻蔑意味的Negro一词, 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运动风起云涌, 他们提出了“Black is beautiful”的口号。Black一词大大提高了黑人的民族自觉性和光荣感, 在现代具有进步意义。在中国“文革”时期, 由于社会生活动荡不安, 词汇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黑具有了新的意义, 如:黑五类、黑材料、黑帮子女等。黑被当作红的对立面, 表示反革命、倒退的、顽固的。

4.“Yellow”和“黄色”

在英语中, yellow表示卑怯、怯懦、猜忌等。如:turn yellow (胆怯起来) , yellow around the gills (因病或害怕而脸色发白) , 美国俚语常以yellow代替cowardly, 如:yellow dog (卑鄙之徒) 。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 黄色是神圣、高贵、权威的象征。皇帝穿的是黄色龙袍, 居住的地方称为“黄图”, 文告称“黄榜”, 诏书称“誉黄”。黄色标志者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今天的“黄”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现在, 黄色多指色情的、低级的、淫秽的, 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音乐, 但不能直译为“yellow”, 而应为obscene books, pornographic pictures和vulgar music, 因为在英语中黄没有这种意思。而英语中的Yellow Pages和Yellow Book同样不能直译, 它们的真正意思是黄页电话薄和黄皮书。

5.“Blue”和“蓝色”

在英语中, blue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 有权势或出身显赫的王公贵族, 如:blue blood (名门望族) , blue ribbon (蓝缎带, 指最高荣誉) , blue stocking (女学者) , blue-brick universities (蓝砖大学, 指牛津等名牌大学) 等。Blue也表示一个人处在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状态, 如:in a blue mood (情绪低落) , be in the blues (无精打采) , feel blue (闷闷不乐) , a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等。在表示面容由于寒冷、打伤或恐惧等引起发青时, 英语也多用blue, 如:black and blue (遍体鳞伤) , blue from the cold (冻得发紫) 等。此外, blue还有与汉语黄色相同的意思, 表示淫秽的、色情的, 如:blue films (黄色电影) , blue books (黄色书刊) 等。

蓝色在中国人心中极具韵味, 能使人产生无限美妙的遐想。人们常用蓝色来形容大自然的美好:蓝蓝的天空, 碧蓝的大海, 显示人们宽广的胸怀及向往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汉语中, 蓝色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清代的官服一律为石青或蓝色, 三品官员戴明蓝顶, 六品以下受赐可戴蓝翎。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郭再顺.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底蕴,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9

千变万化的色彩来自于大自然, 并被人们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色彩具有的独特而微妙的影响力,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每一种语言中都有颜色构成的词, 成语和谚语, 但不同民族的颜色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 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也不一样的 (蔡基刚, 2008) 。红色是最古老的颜色, 人类认识这种颜色或许是在原始社会时期, 因被捕猎受伤而流下鲜血的颜色。在传统教育意义里, 红色代表激进主义、代表革命与牺牲, 是灾难、暴力的象征。许多印第安人认为红色是魔咒。 (综合配色宝典, 2009)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 所以在颜色词的构词形式和语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 颜色词的构成

2.1 词根

2.1.1 英语

在英语颜色词中red具有两种词性;形容词和名词。

adj:

(1) 红的;红色的

E.g:a red car, a red sunset

(2) 充血的, 红肿的

E.g:red eyes

(3) 涨红的, 通红的

E.g:a red face

(4) 红褐色的

E.g:a red deer, red squirrels

(5) 激进的, 革命的, 左翼的

noun:

(1) 红色

E.g:the reds, in red

(2) [U, C]红葡萄酒

E.g:red, an Italian red

(3) [C] (informal) 左翼人士;积极分子

(4) 谚语中

E.g:be in the red负债;亏空

See red大发脾气;大怒

2.1.2 汉语

(1) 火、血等的颜色。

(2) 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及政治觉悟。如;红军;又红又专

(3) 表示胜利、成功等喜事。如;满堂红

(4) 旧指喜庆事。如;红白大事

(5) 指人发迹或受上司宠信。如;走红;红人

(6) 私营工厂或商店于年终时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如;红利;分红

2.2 加词缀

2.2.1 英语

加后缀:E.g:redness[U, sing.]红肿, redden[verb] (使) 变红, reddish[adj]微红的;略带红色的

2.2.2 汉语

加后缀:红色

红彤彤, 红艳艳

加前缀:鲜红, 艳红, 深红, 暗红, 紫红, 通红, 火红, 粉红

2.3 合成

2.3.1 英语

red alert紧急报警, red card红牌, red neck乡巴佬

the Red Cross红十字会, the Red Crescent红新月会

2.3.2 汉语

实物加颜色词:玫瑰红 (rose) , 胭脂红 (carmine) , 樱桃红 (cherry)

3. 相同的文化内涵

3.1 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表示喜庆、庆祝

Red在英语中也表示喜庆活动。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 (纪念日, 喜庆的日子) , 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 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又如to 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狂欢”、“痛饮”。此外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的意思是“ (铺展红地毯) 隆重地欢迎某人”。

以汉语中的“红双喜”为例-这是传统的喜庆象征。还有红人、红包、红利、红榜等。“开门红”中的“红”代表好运气。不过这些用语不能按字面意义译成英语。如:红运 (good luck) 、红利 (bonus) 、红喜事 (wedding) 、开门红 (make a good beginning) 。

3.2 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表示某些情感

英语中的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为难”、或“困窘”。如to see red表示“使人生气”、“发怒”或“冒火”。又如red flag指“使人生气的东西”。

汉语中的“红眼”指“发怒”, “红眼病”表示嫉妒。汉语中的“红光满面”不能译成one’s face is red, 而可译成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或in ruddy health。根本不必把“红”字译出来。

3.3 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

英语中的Red (大写R) 一词本身常用作“共产主义者”或“共产党员”的同义词, 但有贬义。

汉语中的红色带有政治意义。如“红军”、、“红旗手”或“红歌”。汉语中的“又红又专”不能译成red and expert, 而可译成both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同样不能把“一颗红心”译为a red heart, 而可译成loyal to the party, having socialist virtues。

4. 不同的文化内涵

4.1 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Red在英语中表示危险, 战争, 血腥等具有消极的意义。如, red battle表示血腥的战斗, red eye表示一种夜间航班, red hands表示杀人犯。

Red在英语中表示下流、淫秽的文化内涵。如red light district表示妇女卖淫的集中区域。

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红色。因为它含有“血腥的”, “暴力的”意义。

4.2 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与喜庆、吉利、兴旺相关。如红事, 红运。

红色在汉语中表示革命、忠诚。如“红心”, “红色政权”, “红星”。

红色在汉语中表示女性。如“红颜”, “红闺”, “红装”。

人类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使用, 而语言研究不能仅滞留在语言本体的研究。要掌握好一种语言, 首先了解语言与民族文化。同一个事物、生物或概念, 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 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有几个或更多的词来表达。在用英语与和汉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 颜色词常常在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方面会造成一些困难或误解。有趣的是, 在不同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词来加以描述。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black tea”, “红糖”在英语中“brown sugar”;汉语中的“红运”在英语中“good luck”, “红包”在英语中“bonus”。通过颜色词“红”与“red”对比研究中,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既存在联系, 又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使用者必须正确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点。不能机械地联系“红”与“red”不仅考虑好颜色词的字面意义, 而且考虑好文化层面的深层意义, 正确使用两种语言。

摘要:颜色词是表示颜色的词, 在各种人类语言中频繁使用, 是语言交际中非常活跃的词。但文化背景不同, 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即使语言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会。本文从英汉颜色词“红”的结构与语用进行比较, 从而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中能够正确传递信息。

关键词:颜色词,英汉对比,结构,文化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5]ArTone视觉研究中心.综合配色宝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6]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7]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8]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9]曹芸.英汉颜色词汇对比教学的初探.外语研究, 2012 (11) .

[10]刘君涛.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新认识.外语研究, 2000 (1) .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10

关键词:颜色词,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 颜色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姜璐, 2010) ,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色彩。颜色词的使用给语言增添了不少的魅力。例如:明亮的蓝色的天空, 红色的花, 白色的雪等等。颜色词不仅有物理属性, 也丰富着文化内涵, 并富有广泛的含义。他们是语言文化和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黄色、红色、白色、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等七种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1.1 黄色和yellow

在古代, “黄色”是帝王之色, “黄袍”、“黄榜”都与帝王有关。只有皇家才有权穿黄色的衣服, 使用黄色的器皿;随着封建帝制的消失, 黄色最终只作为普通的颜色词;在现代汉语中“黄”甚至具有了贬义色彩;现代中国人习惯于用黄色象征低级趣味, 如“黄色书刊”、“黄色笑话”;而“生意黄了”、“好事黄了”又有“失败”的意思。

英文单词“皇帝” (emperor) 和黄色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 黄色在西方所代表的意思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在西方, 圣人彼得穿着黄色的衣服代表着公正、荣誉和智慧, 而犹大穿黄色衣服则表示叛徒、嫉妒、懦弱。贬义用法的“yellow”如:yellow dog (卑鄙之徒) ;yellow press (哗众取宠的书刊) yellow journalism (故意耸人听闻的编辑风格)

1.2 红色和red

在汉语中“红色”常被赋予美好的含义。这些美好的含义甚至大大超过了红色本身所最容易激发的诸如活力、激情、暴力和危险等感受, 因而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红人、走红、红榜、红利、红运、满面红光等

英语中的“red”是同流血, 牺牲, 殉难相关的, red会令人联想到可怕的, 危险的东西。如:

Red Army and Red Brigades (均为恐怖组织) ;Get red (赤化) ;red又表示“性欲, 暴力”red-light district (红灯区) ;a red battle (血战) ;英语中red也有其正面的联想意义和语义, 如A red letter day (一切值得高兴的日子)

1.3 白色和white

在中国, 由于白色和白云, 白雪, 白玉同色, 故人们常用白色象征高洁, 纯洁, 明亮, 高雅, 坦白及光明等。如:清白无邪、洁白如玉、白衣秀士;“白色”常与死亡和悲恸联系在一起。因而, 白色对中国人来说也暗示着不幸。

在英语中“white”是高贵和幸运的颜色, 因此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许多和白色有关的英文单词都有正面的含义, 如a white day (吉日) , 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 (幸福的日子) ;当然也有用于贬义的, 如:white elephant (累赘而无用的东西) , white mule (私酒)

1.4 黑色和black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 刚毅, 严正, 憨直, 深沉等褒义;黑夜和光明相对, 所以黑色又象征着黑暗, 死亡, 邪恶, 阴险, 恐怖等, 如:黑社会、黑市、黑幕、黑心等;

“black”也常跟“坏的”、“邪恶的”联系在一起。比如:blacklist (黑名单) , blackmail (勒索、敲诈) ;亦可表示中性色彩:black face (扮成黑人的喜剧角色) , black coat (牧师) ;还可以表示好的事情, be in the black (盈利) 。

1.5 绿色和green

提起“绿色”, 我们想到的是生命、活力、希望等美好的字眼.但是在汉语中, 不少带“绿”的词语都含有贬义, “绿帽子”指某人之妻与他人私通, “脸都绿了”、“肝都绿了”指脸色难看或生气。

在英语中, “green”也用来表示贬义, 表示没有经验, 知识浅薄、嫉妒等。比如:green with envy (嫉妒) , green-eyed (红眼病, 嫉妒) , greener (新手)

1.6 蓝色和blue

在汉文化中, “蓝色”象征着宁静, 深沉和开朗

在英语里, “blue”可以表示忧郁、沮丧等意思, 如:having the blues (情绪低沉) , a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蓝色还可表示“高贵”的意思, blue blood (贵族血统, 皇室血统) , blue book (名人录) ;蓝色亦可表示淫秽下流的东西, blue film (黄色电影) , blue gag (黄色笑话)

1.7 紫色和purple

在中国古代, “紫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唐朝官员三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汉语中“紫气东来”、“万紫千红”、“大红大紫”、“红得发紫”都表明了“紫”的祥和、尊贵之意。

在英语中, “purple”也是高贵的象征, 帝王和高官常常穿着紫色的长袍以示地位尊贵。因此, 紫色代表君权或高位, 比如:born in purple (出生豪门) be raised to the purple (升为红衣主教) 。

2、英汉文化中相同颜色词其象征意义不同的原因

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的差异,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去描摹事物的颜色, 赋予词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 (于逢春, 2000) , 因而对各种颜色词的使用及理解就存在差异。

2.1 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乃至高无上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中被奉为高贵之色的却是蓝色 (紫色) .这种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存在的.从地理学意义上说, 色彩的不同文化内涵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黄色与蓝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 色彩还具有行为学意义上的文化意蕴。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 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 多了些理性, 使其语义、词义理据更易追踪。

2.2 民族心理不同

因为颜色词有很强的直觉的功能, 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 也刺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心理感受相同的颜色在不同民族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例如, 在英国和美国, 白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 因为象征着纯洁和幸运, 而其相应的单词“white”在汉语中更多象征着死亡。

2.3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环境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表示颜色的对象不同。例如, 在汉语中, “米色”和“蜜色”表示浅黄色, 而在英语中用cream奶油或butter黄油表示“黄”。这些差异产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有关。

2.4 思维方式不同

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 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Carl, 1949)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注重直觉和形象比较的直觉思维, 而西方人注重自然、科学和准确。如, “白菜”“白熊”在汉语中有颜色“白”, 因为他们看起来是白色的。在“红光满面”, “红”意味着健康。而在英语中Chinese cabbage译为白菜, polar bear白熊, glow with health红光满面。

2.5 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人们对世界, 生活和许多其他方面的展望。在中国人们既注重内在价值也注重外部形式。而在英国, 人们注重实用性和价值。例如, 品牌为“white elephant (白象) ”的产品在中国很畅销, 但是这些商品被运输到说英语的国家的时候, 没有人显示任何感兴趣, 因为他们认为“white elephant白象”是昂贵的和无用的东西。

3、结论

因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的差异, 使相同颜色词在中国和英语国家包含不同的象征意义。学习和掌握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 理解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可以促进和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姜璐.试论中西文化下颜色词的意义及差异[J]西部大开发, 2010 (2) .

[2]于逢春.论民族文化对颜色词的创造及其意义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吧, 2000 (5) .

英汉颜色词对比 篇11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由于植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们倾向于利用植物来隐喻其他事物。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比植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考察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讨论相关的翻译方法,认为植物词翻译当以传译其隐喻意义为中心,并视具体语境选择翻译方法。

关键词:植物词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翻译

一、引言

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认知语言学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即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基于人们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基于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自身的形态、生活习性、环境适应性及其用途等;二是民族文化,包括神话、宗教、历史、文学、语言、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等。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常利用植物来隐喻人、事、物、情感等较为抽象的概念。本文拟对比汉英语言中关于植物的概念隐喻,寻找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相关翻译方法。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对比

廖义容(2002)将汉英文化植物词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英语有而汉语无或者相反,或汉英都有文化义的植物词。本文以汉英语言中的植物词为例,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

(一)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周围的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和认知心理都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汉英语言中同一植物词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意义,即源语相同,目标域相同或大致相同。

如玫瑰(rose)一词,由于其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英汉语言中都把它隐喻为“爱情、幸福和美好”。英语中“a bed of rose”(玫瑰花床)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bud”(玫瑰花苞)比喻“漂亮姑娘”;“be coming up roses”(如玫瑰般美丽)比喻“顺利发展、蓬勃发展”。著名诗人Robert Burns曾借玫瑰来歌颂爱情:Oh,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汉语也有“玫瑰色的前景”比喻“美好的前景”;“玫瑰色的梦”比喻“美梦”。另外,汉语中还有“带刺的玫瑰”,用来表示“难以接近的妙龄少女”。

又如荆棘或刺(thorn),是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因为其带刺,因此英汉语中用它形容令人苦恼、不适的人或事。英语中“a thorn in ones flesh”喻指“使人生气或苦恼的人或事”;“sit/be on thorns”喻指“如坐针毡,坐卧不安,焦虑不安的状态”。汉语中也有“肉中刺”的说法。又因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可喻作“困难或艰险处境”。汉语中的“披荆斩棘”和“荆棘遍地”也由此引申而来。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差异性

虽然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上说,还是异大于同。这主要是因为汉英民族观察植物的角度和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直接影响到植物词的隐喻联想。

1.英语有而汉语无的植物概念隐喻

如“bean”(豆子),豆粒大多是圆形,可用来指“人的头”。如“crack him on the bean”(打裂他的脑袋瓜)。由于豆料体积小,可用来指“零星小钱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如“He broke my beans a little.”(他使我稍有破费)。

“peanut”(花生)因为体积小,常被喻为“微不足道的人或物”,如“He shows a lot strength for such a peanut.”(他杀鸡用牛刀)。

又如“potato”(土豆),因为长得圆,人们常把它喻为“人或人头,或一个美元”。如“You can get this wonderful coat for 497 potatoes.”(花497个美元,你就可以得到这件漂亮的大衣)。“couch potato”喻为“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

“lettuce”(莴苣)、“cabbage”(卷心菜)、“spinach”(菠菜),因为其和美元纸币背面的颜色一样,都是绿色的,故而在美式英语中被喻为“钱”。

2.汉语有而英语无的植物概念隐喻

牡丹(peony),由于其花容端丽,枝叶繁茂,气味芬芳,艳冠群芳,在汉语里是吉祥富贵、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也可形容“国色天香级的姿色”,如“面若牡丹”。兰花(orchid),因为养人、育人、熏染的气质,被比喻为“君子或高尚的品质”,如“兰芷之室、兰桂齐芳”。

汉民族由于独特的审美眼光,把一些植物词与动物词,植物词与植物词构成的复合名词来隐喻其他事物,如 “松鹤”象征着“长寿”;“桃李”象征着“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桑梓”象征着“故乡”。

另外,由于汉语独特的语音体系,会利用植物词的谐音来隐喻其他事物。如:“柳”与“留”谐音,喻“离别愁绪”;“梨”与“离”谐音,喻“分离”;“莲”与“恋”“怜”谐音,喻“男女间的爱情”。

3.汉英语言中都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但含义不同

汉英语言中有时会有同一个植物词,可喻义完全不同,如“苹果”。在英语中,“苹果”的喻义十分丰富。可指“大城镇、热闹的街区”,因此纽约也被称为“the Big Apple”或“the Apple”。此外,古时人们注意到“瞳孔”像苹果,于是把“瞳孔”称为“apple of the eye”,由于它是人极为重要的器官,所以人们常把珍贵或宠爱的人或物称为“apple of the eye”。另外,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小学生上学时常给老师带一个擦亮的红苹果,以示对老师的尊敬,于是“to polish the apple”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之义。汉语中,苹果的含义很少,因为其与“平”谐音,常用来喻指“平平安安”之义。

英语中,辣椒因其强烈的刺激味道,能增强食欲,因此具有“精力、活力”之义。如“There was plenty of pepper left in the old man.”(那位老人依旧精力充沛)。而在汉语中,注重以物喻人,常把“辣椒”比喻成“泼辣性格的人”,如“辣妹子”。

三、汉英植物词的翻译

通过对比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可知两者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于相似的概念隐喻,可直译;对于相异的概念隐喻可采取替换、直译加意译、意译。正如奈达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在进行汉英植物词互译时,一定要准确传达其隐喻意义。

(一)直译法

由于汉英民族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对同一植物词会产生相同的概念隐喻。这样便可采用直译法把源语中的植物词照搬过来。例如:

(1)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树大招风。)

(2)a thorn in the flesh.(肉中刺。)

(3)His enterprise bore fruit.(他的事业开花结果了。)

(4)Traditional thoughts took roots.(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二)替换法

由于汉英民族存在着种种差异,同一喻义会赋予到不同的植物或其他事物上,这时可采取替换法进行互译。如:

(5)gild the lily.(画蛇添足。)

(6)She is the apple of the eye.(她是掌上明珠。)

(7)flash in the pan.(昙花一现。)

(8)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直译加意译

为了完整地表现植物词的形式和意义,可先直译出其意义,然后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表现其内在喻意。例如:

(9)to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着天晴晒干草——勿失良机)

(10)a carrot and a stick.(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

(11)A dump man eats the bitter herb:he has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2)to draw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all in vain.(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意译法

在翻译时,有时不可能或没必要保留源语的形式,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替换,这使可采用意译法。例如:

(13)judge of a tree by its bark.(以貌取人。)

(14)as fresh as a daisy.(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15)the period when boy or girl grew up together.(青梅竹马。)

(16)It is liable to lay oneself open to suspicion.(瓜田李下。)

四、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对比。汉英民族文化间的较大差异深刻影响了各自对植物词的隐喻联想。通过具体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相互借鉴和跨文化交际。这对于汉英植物词的互译也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植物词的形式和喻义一致的情况下,可采用直译法;对于喻义一致而形式不一致的,可采用替换法;若要完整地表现植物词的形式和意义,可采用直译加意译;如果形式不重要,可采用意译法。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珩,黎荣华.中英植物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12,(4).

[3]廖光蓉.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4).

[4]杨元刚,张安德.英汉植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J].语言教

学与研究,2002,(4).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英汉颜色词感情色彩的比较 篇12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意义

语言中词语的意义由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和感情色彩意义三部分组成, 而词语的感情色彩义是词义的一部分。徐志民在《关于词的感情色彩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词的感情色彩正是伴随着某种词义而产生的一种补充成分, 这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经常用某些词来表示某种评价, 或者经常把某个词用于某种场合而造成的。这种补充成分一旦产生之后, 就与原来的词义结合在一起”“词的感情色彩和词义是不可分割的”, 感情色彩是在词义的基础上产生。

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语言的感情色彩义, 一种是言语的感情色彩义。语言的感情色彩义是指词义在静态情况下所具有的一种色彩意义, 这种色彩义是词语意义固有的一部分, 它的感情色彩义不是通过语境获得的, 这是一种词汇现象。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忠诚卫士”这句话中的“忠诚”不是它处在了这样的语境中才具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 无异心”的意义, 这是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是这样的词义。语言的感情色彩, 并非临时获得的, 而是他所固有的, 是一种词汇现象。言语的感情色彩意义是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具有的一种色彩意义, 是词在动态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一种临时的色彩意义, 褒义词贬用和贬义词褒用是最常见的现象。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也有些伤心, 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 这里的“狠心贼”本来是带贬义的, 这里贬词褒用, 实指女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寻找日夜惦记的丈夫, 是女人们的一种娇嗔的说法, 表现了女人们对丈夫的关心和爱, 这是一种修辞现象。言语的感情色彩义是动态的、临时的, 它是作者采用的修辞的一个手段, 通过修辞使词语带有与原来的词义相反或本来没有的感情色彩。对于这种临时感情色彩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结合上下文才可以进行。颜色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语言的感情色彩, 是颜色词所固有的。

二、几个常用的颜色词在英汉语中不同的感情色彩

认知语言学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式的本源作用, 基于感官共同的生理机制, 人类有着共同的感知经验和心理反应, 从而使得人类有大致共同的思维方式。因此, 英汉颜色词的“指称意义”基本上是对应的, 即凝固在颜色词中的最本质、最基础的中心意义是等值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通感构成了人类普通的一种认知方式, 即从某一器官范畴的认知域引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 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 成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颜色词的范畴化和命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是基本相同的。如, 人们对“红”的认识是基于对“血液”或是“太阳”的颜色的感知, 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 “红”的词义在隐喻和转喻过程中, 产生不同的语义, 这种语义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红运”、“红利”、“红人”等都具有积极地感情色彩意义。下面就通过举例来说明几个常用的色彩词的感情色彩。

1、红色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中, 红色是喜色, 它象征着喜庆和欢乐、成功与顺利、吉祥与幸福。春节的红对联, 婚庆的红喜字等都包含着浓烈的感情氛围;京剧中的红脸关公是忠贞、坚毅、坦诚的化身;生意兴旺称为“红火”;公司的年终利润有“分红”;另外, 红色还象征着革命和进步, 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 最早的武装叫“红军”, 国旗、国徽的主色也都是红色。红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中国红”这一概念也在整个世界范围传播与流行开来。

然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 红色总是和“暴力革命与危险”联系在一起, 让人感到恐惧。红色在西方代表着血腥, 意味着终止, 令人生厌, 如:red revenge (血腥复仇) 、a red flag (危险信号旗) 、see red (怒不可遏) 、in the red (负债累累) 等。在西方的金融和经济领域内, 行家们总是用红色的水笔记录负债和亏损情况, 还有在股票里, 红色代表着下跌, 因此红色对西方人也意味着“赤字、亏损”, 如:“in the red” (经营亏本) 、“red ink” (赤字) 、“red balance” (赤字差额) 。

2、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白色是个贬义较强的颜色词, 是枯竭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它象征着悲伤、悼念、不吉。如:亲人去世后, 家属要穿白色孝服, 贴白色挽联, 布置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灵堂;白色在中国还意味着愚蠢或无利可图, 如:称愚蠢的人为“白痴”, 把出了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干”、“白费”、“白搭”;在传统戏剧里白色象征奸邪, 阴险, 如“白脸”的曹操。但在英语文化中, 白色是高雅纯洁、纯真无邪的象征。白色隐喻正直、诚实, 如:“a white spirit” (正直的精神) 、“white hand” (高尚有教养的人) 、“a white man” (诚实、可靠的人)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等。

3、黑色

黑色象征死亡, 苦难和悲痛, 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中, 总是把黑色与黑暗、邪恶、奸诈、罪恶等联系起来, 指阴险毒辣的人是“黑心肠”;违禁货物的场所是“黑市”;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称为“黑名单”。另外, “黑”还具有“不顺利、不吉利、倒霉”等的喻义, 如:走“黑运”。

在英语中, 黑色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等意义, 英语国家的人用“black Friday”指大灾大难、凶险不祥的日子, 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其他的如a black day指倒霉的日子;black sheep指害群之马;black guard指恶棍;a black look之反感, 很不赞成的表情;black browed指愁眉苦脸。

4、黄色

在汉语中, “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所有中国人都叫做“黄帝子孙”。“黄色”在封建社会是法定的尊色, 有“崇高”、“尊严”、“辉煌”等意思。如“黄袍”是指天子的龙袍;“黄榜”是指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的官服。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习惯的改变, 黄色也渐渐地成了含有贬义色彩的词, 象征着衰败、堕落、下流、色情, 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

在英语中, 黄色主要表示胆怯、嫉妒、猜疑、卑鄙等。“yellow-dog” (卑劣的人) 、“yellow livered” (胆小的) 、“yellow looks” (阴沉多疑的神色) 、“yellow streak” (胆小、卑怯) 等。

三、造成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感情色彩不同的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一书中曾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因素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语义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英汉两民族在使用隐喻和转喻的过程中, 受各种文化, 如语言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对认知的各种事物都有不同的解释, 这样就使得同一基本颜色词具有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在西方人们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黄色在他们的文化里是卑劣的, 象征着阴险狡猾, 异教徒受处决时会被挂上黄色的十字。

在中国, 则存在着推崇“黄”的道教和标榜“黄”的佛教。道家认为“黄衣当王”, 故而对黄色倍加推崇, 并相延成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如“黄道吉日” (指适宜办事的好日子) 、“黄气” (喜气) 等的说法。因此, 在中国历史上, 黄色象征着吉祥、富贵。在汉语里也有“飞黄腾达”一词来比喻人得志、升官。

2、民族心理的影响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的认知结构, 人们也具备本民族、本地区的心理遗传基因, 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乃至行为取向。其语言文化包括词语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差异。黄色在汉语中是皇帝的专用色, 被视为庄严、神圣、正统的颜色, 具有“光明”、“高贵”, “豪华”的意味, 通常指“吉利”、“好日子”, 因此, 事遂人意, 大吉大利, 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西方用白色来表示“纯洁”、“洁白”、“无辜”、“诚实”也成为他们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心理。因此, 语言、民族文化的差异存在一天, 不同的民族语言在颜色词的使用上便不可能趋于一致, 同一颜色词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就是存在的。

摘要:颜色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义。本文通过对部分英汉颜色词感情色彩义的比较, 来探究造成颜色词在不同语言中感情色彩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民族心理因素。

关键词:颜色词,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刘云泉.色彩、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1.

[4]曹成龙.汉语颜色词研究[J].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5]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7.

[6]徐志民.关于词的感情色彩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 (03) .

上一篇: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中学英语作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