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英汉思维文化对比

2024-07-19

6英汉思维文化对比(通用7篇)

6英汉思维文化对比 篇1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国庆日 7月4日(美国独立日,1776年)。Uncle Sam 美国 John Bar 英国 美国本土之外的州是夏威夷。

美国是个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

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是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弗吉尼亚这个神圣之地的伟大儿子——托马斯•杰斐逊。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事实上,華盛頓卻是1789年4月30日才就職的。从1776年到1789年這13 年間,美國都沒有總統嗎? 一七八一年到一七八九年之間,八年間總共有八任總統: 第一任是約翰‧漢森(John Hanson),他設立了11月28日的感恩節。接下來的七任分別是:Elias Boudinot, 1782-83;Thomas Mifflin, 1783-84;Richard Henry Lee,1784-85;John Hancock, 1785-86;Nathan Gorman, 1786-87;Arthur St.Chair, 1987-88;Cyrus Griffin, 1788-89.美国最大的州是阿拉斯加(Alaska)。国家元首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美国第44任(第56届)总统,2009年1月20日就职。(民主党)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2010年11月举行国会中期选举,共和党赢得众院多数席位,民主、共和两党分掌国会参、众两院。2011年以来,奥巴马政府着眼2012年竞选连任,不断调整内外政策,出台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出口、提振就业和提升美竞争力等举措,以进一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受大选因素影响,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减赤、上调联邦债务上限及2012财年预算案等议题斗争激烈,联邦政府甚至几乎被迫“关门”。

【政府】 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宪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国会】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本届国会(第112届)于2011年1月5日开幕。目前,参议院有民主党人51名,共和党人47名,独立议员2名;众议院有民主党人192名,共和党人242名,空缺1名。参议院议长(副总统兼任)小约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临

时议长井上健(Daniel Inouye,民主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共和党)。

【司法机构】 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现任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政党】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1)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简称为GOP(Grand Old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至2001年之间,曾有艾森豪威尔(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福特(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乔治·H·W·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乔治·W·布什(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执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现为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该党没有固定的党员人数,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共和党候选人票者就成为其党员。

(2)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1791年成立,当时称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1828年改为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前夕,民主党内部分裂,该党的南方奴隶主策划叛乱。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兰当选总统。此后该党又大部分时间在野。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奥巴马先后当选总统执政。现任全国委员会主席为黛比·舒尔茨(Debbie Schultz)。该党没有固定的党员人数,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民主党候选人票者就成为其党员。

(3)其他政党有绿党(Green Party)和改革党(Reform Party)等。

构词:Acronym 首字母缩略:汉语和英语里面都有

Clipping 断截法: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 Context:上下文(语言语境);交际场景(特定场合的交际);文化语境(不同文化背景)

Onomatopoeic 拟声词: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汉语中,拟声词后加动词变成副词 英文诗歌:特殊体裁,向下分:诗节(stanza)、诗行(line)、音步(feet)英语和汉语都有词缀,但英语居多

特定表述:如亲戚称呼,汉语比较清楚,而英语比较笼统

华尔街: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G20又称20国集团,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该组织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

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 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  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  欧盟

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bbreviated as APEC, it was established in 1989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interdependence among Asia-Pacific economies.Begun as an informal dialogue group, APEC has since become the primary regional vehicle for promoting open trade and practical economic cooperation.Its goal is to advance Asia-Pacific economic dynamism and sense of community.)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目前,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 成员

澳大利亚联邦、文莱达鲁萨兰国、加拿大、智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合众国、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共和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

 观察员

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东南亚国家联盟

6英汉思维文化对比 篇2

关键词:禁忌语,英汉对比,文化差异

禁忌语就是指在日常交际中所不能涉及到的特有话题, 可以说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方式都属于禁忌语的范畴。在英汉禁忌语存在不同的表相下, 反映的是文化的差异。地方文化根植于禁忌语中, 使其成为直接反映本土特色的载体。

一、英汉禁忌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在英语中, “禁忌” (Taboos) 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 原意指“神圣的”和“非凡的”, 后引申为“禁止的”和“危险的”。夏威夷语指导禁忌读作“卡普” (Kapu) 。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 禁忌是指“任何与帝王有关的而普通百姓接触后会有危险的事, 或者帝王碰过后, 从而变得具有威力的任何事”。甚至帝王的影子对他来说也是危险的。除此之外, 波利尼西亚人还对其他一些显示力量的地方和事物用禁忌予以表示, 例如某些食物、山脉或泉水。

在某种意义上说, 禁忌是与另一个波利尼西亚语“马纳 (mana) ”联系在一起的。马纳意指“能对过分靠近它的人产生危害的一种神秘力量”。后来, 这一意思也被进一步引申, 指有些事是禁忌的, 因为它具有这样一种力量, 任何随随便便处理这些事情的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危害。正如心理学家E.格雷戈里所说:“不论是卡普还是马纳, 禁忌基本上是对人的, 而不是对神的。因此, 神授的帝王或首领是不受禁忌伤害的, 不具神性者却是需要禁忌的”。

“禁忌”这个词历史悠久, 在各类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 惧门之不坚而为铁枢, 卒其所以败者, 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 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 虐百姓而失民心尔。”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今俗间多有禁忌, 生三子者、五月生者, 以为妨害父母, 服中子犯礼伤孝, 莫肯收举。”《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 不晓禁忌, 披露肝胆, 书不择言。”唐苏拯《明禁忌》诗:“阴阳家有书, 卜筑多禁忌。”

在西方历史上, 黑人是最受歧视的种族, 因此很多带有浓厚歧视色彩的词汇出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权与民族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 这些种族歧视语成了英语禁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 在中国禁忌语也在发展变化。很多有关迷信、宗教的禁忌逐渐消失, 对女子各种严苛的禁忌也都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比如在中国人的俗信中, 以为人的影子既和人的身体相像又和人的身体相关。身体为阳, 影像为阴, 觉得影子大约就是自己的灵魂, 所以古代有禁忌别人踩踏自己的影子。而现在, 这种说法已经少为人所知了。

二、英汉禁忌语的文化相似性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每种文化都有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禁忌, 反映在语言上, 就形成了语言禁忌。虽然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但同时也有相同相似之处, 这造成了部分英汉禁忌语内涵的不谋而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死亡。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 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死”这个字眼。中文中表达“死亡”这个意思的原词是“死”, 在英文中则是“die”, 都很少被直接用在交际、生活中, 取而代之的有“逝世”“驾鹤西去”“pass away”“to see the God”等等。2.疾病。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禁忌蔓延的结果就是人们对于疾病也非常忌讳, 这些又都反映在了语言上。例如在英文中, “cancer”被“the Big C”替代, 汉语中生病常常会说“不太舒服”。3.神灵或者名人的名字。在中西方, 随便提及神灵或者伟人的名讳都被视为对其的亵渎, 在中国古代, 皇帝的名字更是禁忌。比如英语中用“gosh”来代替“God”, 后晋的石敬瑭名中有“敬”, 于是所有姓“敬”的人被迫改姓“苟”或“文”。4.人体排泄方面的禁忌。除了流泪、流汗, 其他身体排泄方面的词语都会让人尴尬, 随着文明的发展, 在公共场合提及这些词语更被视为极为不文明的行为。英语中对于“上厕所”这个意思的替代语数不胜数, 比如“go to bathroom”“go to the powder room”等, gezudna (goes+under+“床下放”, 即夜壶) 。汉语在这方面也有严格的禁忌, 比如在用餐时是不能提及大小便。5.咒骂、骂人的语言。在绝大多数文化中, 带有侮辱意味的话语都是不受欢迎的, 被人们所避讳, 英汉也不例外。英语中的“four words”是一类禁忌语, 包含有“fuck”“damn”“shit”等词。中文中的“他妈的”“该死的”也是要禁忌的。在现代社会, 为了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禁止使用带有辱骂性质的词语已成为一种共识。

三、英汉禁忌语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折射出来, 语言禁忌亦不例外, 其背后潜藏着一定的文化。汉英禁忌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隐私。

在西方国家最大的禁忌就是个人隐私。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1.” (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又比如谚语“It's not your business” (不要多管闲事) , 均体现了西方人对个人隐私强烈的保护欲。询问关于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收入、婚姻、恋爱、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私事, 就是对他们禁忌的冒犯。诸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income?”“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Are you Catholic?”这类问题是应该要避免的, 都属于是禁忌语。而在汉语中则没有这一方面的体现, 像“你是共产党员吗?”这种问题非常常见。但值得一提的是,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 日常交际中随便问年轻女子的年龄或其他私人情况也逐渐成了一种禁忌。2.称谓。在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美国人无论地位的尊卑、辈分的高低、年龄的长幼, 都喜欢直呼其名, 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 父母与子女间也是如此。而中国, 则自古有着“礼”的约束。在“礼”的要求下, 中国社会中形成了“为亲者讳, 为尊者讳, 为长者讳”的道德取向。晚辈对与祖先、长辈的名字相同或同音字有所避讳, 更不能在名字中出现这些禁忌词。晚辈称呼长辈一般要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 比如“爸爸”“奶奶”“叔叔”等。3.颜色禁忌。不同的文化会赋予各种颜色不同的意义, 因而英汉中虽均在特定的场合下对一些颜色有所禁忌, 但内容上却大有不同。比如白色在中英文中都有纯洁之意, 但是中文中一般取其“哀悼”之意, 广泛用于丧葬中, 所以禁忌出现在喜庆场面;而英语国家, 白色则被用于婚礼上, 表达祝福, 代表幸福;明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帝的专用色, 也就成为了禁忌色, 而在英语国家, 代表着懦弱和背叛, 具有贬义。4.数字禁忌。如同颜色一样, 不同的文化也赋予了一些数字特殊的意义, 从而成为禁忌。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忌言73、84和100。传说中是因为孔子73岁死, 孟子84岁死, “百岁”常指寿之极限, 所以一个百岁老人被问及年龄时会说99岁, 以讨吉祥。5.送礼。在中国, 送礼是一种文化, 自古就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说法, 送礼也是一种社会形态。而在英语国家, 送礼则存在着很多禁忌。比如在商务活动中, 就非常地忌讳送礼, 以避受贿之嫌, 又比如禁忌在公众场合收礼, 也忌讳众多人中只给其中一个 (或几个) 人送礼。

四、结语

禁忌语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来往中。英汉禁忌语的差异则反映着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的社会形态, 而随着中西文化的互通, 禁忌语的发展也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而有了趋向性, 为中西两个世界所接受。研究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尊重对方禁忌, 对于了解西方国家文化, 融入西方世界, 促进中西交往的和平友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刑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2]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英汉思维对比与翻译教学 篇3

关键词:英汉思维差异 对比分析 翻译教学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英汉两个民族的人民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各异,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在英汉两种语言上有所体现。对比英汉两民族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找到两种语言差异的根源。“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思维上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本文拟从翻译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译例探讨这些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和方法,提高翻译水平。

一、英汉思维对比及在语言上的体现

英汉思维差异有很多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主体与客体

中国文化是人本文化,即以人文为中心。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就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汉民族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而这种文化经过长期沉淀便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主体思维方式。而西方文化是物本文化,强调以客观物体为主体,偏重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研究。这种文化类型经过长期积淀便形成了西方特有的客体思维方式。

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包括:汉语句子多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而英语句子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汉语句子多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句子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却相当高。例如,

(1)Her good work and obedience have pleased her teacher.

译文:她学业优良,性情温顺,深得老师的喜欢。

英文例句的主语是抽象名词“work”和“obedience”,而翻译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却换成了人称代词“她”,体现了英汉民族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

(2)有人提议推迟会议。

译文:It wa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put off the meeting.

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被动语态的形式其实并不复杂,但要达到英美人士那种自觉的使用程度却并不容易。如例句汉语主语为“有人”,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对应翻译是“someone”, 这样就按照汉语习惯翻译成主动句了,不符合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二)形式逻辑与辩证思维

英语民族注重形式逻辑,而汉语民族侧重于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差别。英语语言是形合语言,特别注重语法,句法严谨,句中各个成分之间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连接,而且这些连接手段是必需的,不能随意去掉。而汉语历来注重意合,“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文心雕龙·神思》)就是说意思受思维支配,语言受意念支配。只要意思清楚,语法和句子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句子中间的连接手段常常省略,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中。所以才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没有动词的诗句,但是诗的意境和韵味却丝毫未减。例如,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

译文:我们看见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要到了。

原句中的连接词“as”表达的是因果关系,但是在中文句子中却习惯省略,听话人完全能够根据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二者的关系。如果非要加上“因为……所以……”,句子反倒变得生硬了。

(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总的来说,汉民族思维趋向于形象思维,英语民族思维趋向于抽象思维。这种思维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英语中有大量概括、笼统的抽象名词,用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微妙的情绪,而这些词往往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形式。而汉语却习惯运用各种丰富而形象的语言手段来表达虚的抽象概念。在英汉翻译中,我们就要注意尽量把英语抽象词转化成汉语形象具体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形象生动,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例如,

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

译文:但我的事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原句中的“publicity”是个抽象名词,它可以有很多含义,结合本句的意思,把它具体化,译成汉语“满城风雨、人人皆知”,既切合原句的意思,又非常形象、生动。

(四)直率与含蓄

西方人感情外露,善于表现内心的感情;中国人比较含蓄,往往不直接表露内心感受。受这种思维差异的影响,汉语句子习惯先交代背景条件和周围环境,逐步渲染,然后进入主题,句子的重心多位于后半部分;而英语句子习惯开门见山先进入主题,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子最前面,然后再依次补充条件和其他次要信息。例如,

(1)I’m very happy to receive a letter from you.

译文:收到你的来信,我十分高兴。

从上例可见,英语句子首先表达情感,再说引起这种情感的原因。而汉语先说原因铺垫,再表达情感。

(2)You can arrive in Beijing earlier for the meeting provided if you don’t mind taking the night train.

译文:如果你不介意坐夜车的话,你可以早一点到北京去参加那次会议。

英语条件状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后。 汉语句子一般习惯把条件讲在前面,然后再引出主要信息。

二、英汉思维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启示

从上文的论述可见,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毋庸置疑,在日常的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消除英汉思维差异的影响:

(一)帮助学生了解英汉思维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仅停留在语言本身,还要多向学生传输西方历史文化和人文知识,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并且鼓励学生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找出二者的差异。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是消除这种差异对学生翻译学习影响的前提。

(二)进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教师还要专门讲解英汉语言的差异,从句子结构、篇章组织等各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语言和思维是息息相关的,思维差异是语言差异深层次的原因。学生通过语言的对比分析,可以加深对思维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三)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

我们发现,两三岁的中国孩子在美国生活,不用多久就能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除了他们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之外,也说明英语思维习惯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逐渐培养的。因此,我们在翻译教学中也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例如上文提到的客体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材料进行重点讲解,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思维游戏,要求学生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后总结两种思维的差异,使学生逐渐适应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并且在英语遣词造句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英语思维方式。

总之,在翻译教学中进行英汉思维的对比分析是提高翻译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英汉思维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和习惯英语思维方式,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和篇章,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绪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冯庆华.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篇4

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虾。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谚语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正如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

正如上所说,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这样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人类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说:“语言是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

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总的说来,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个人主义(或称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代表)则以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为主线。此外,英美文化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而儒家思想则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异同

一、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二、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在中国借节日之机大行善事并不多见。基督教国家此风盛行,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之故。再如,谚语“Merry in Lent,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四旬斋(Lent)这一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基督教徒素食苦行,把斋期当作赎罪的神圣日子,因此人们认为斋期会给人带来厄运。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God he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迟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住)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

三、审美习惯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在这一点基础上,中西方对周围的事物价值认识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因为今年是狗年。应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说英语的国家比我们更爱狗。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故英语中有诸如“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等说法。其中大部分不含贬义;而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娘养的”,“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人们在对狗好象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今年招聘单位提出不要属狗的,虽然是就业歧视,但至少反映出人们对狗的不好印象。在对待年龄问题上,英美人与中国人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在英美国家,年龄成为极具代表性的隐私之一,人们对于年龄讳莫如深。英语谚语“You can’tan old dog new tricks(年愈花甲不堪教)”就带有对年老的悲观和无奈色彩。在中国传统的排资论辈观念上,老年人常与老资格、老经验联系在一起,称呼上就有老王、老李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年老在中国逼供内不完全是一件憾是事,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语中就有“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说法。英中审美习惯的不同还体现在谚语比喻修辞格中喻体选择的差异上。例如,英谚“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与汉语“抓到篮子里便是菜”、英谚”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与汉谚“挂羊头,卖狗肉”、英谚”Love me,love my dog”与汉谚“爱屋及乌”、英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与汉谚“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其喻体的选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

四、历史文化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北京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别称 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谚”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在和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读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

结束语

6英汉思维文化对比 篇5

英汉颜色词“yellow”与“黄”

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名 专业班级 院

《英汉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 2016

thus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1.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ords Many scholars point out that words not only have denotative meanings but also have connotative meanings.For example, Palmer(1983)suggests that there are some other meanings besides its “literal” meaning in a word.Geoffrey Leech(1978)proposes that a word may have seven types of meaning: conceptual meaning, thematic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affective meaning, reflected meaning, and collocative meaning.Zhu Guangqian(1984)also points out that besides its dictionary meaning, a word may have associative meaning and contextual meaning.Based on these arguments, this paper uses the term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refer to the implied meaning of words originated from culture, including metaphorical meaning, associative meaning, symbolic meaning, emotional meaning as well as other extended meanings.Words in one language can refl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a nation because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determined by a group of people in the same society with the same culture.In terms of color words, we often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color words are used to refer to the physical features of color systems, but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the color system is partially determined by the culture instead of being solely based upon their physical features.For instance, in Hanunoo, a language of Philippines, all living things are described as green, while dead things as red.So, the dead bamboo is described as red, even though its real color is not red.The meaning of red in this occasion i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2.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黄”

The color word “yellow(黄)”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s the typical cultural words with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which can be either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Howev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黄” are not completely correspond with each other.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yellow” and “黄”.2.1 Similarities between “Yellow” and “黄”

(1)Both imply warning.For example, in sports, “a yellow card(黄牌)” is a card held up by a football referee to show that a player has wrong behavior;in traffic control, “a yellow line(黄线)” is a line painted yellow to alert people on streets.《英汉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 2016

(5)Honor “Yellow”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honors in sport competitions.For example, a “yellow jersey” is an award to the winner of cycle race, especially the tour de France.2.2.2 Exclus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黄”

(1)Imperial Power There are many expressions with “黄” related to imperial power.Imperial dress is called “黄袍”;the palace where emperors live is “黄宫”;an imperial edict is called “黄榜”.(In the expressions mentioned above, “黄” can be replaced by “皇”.)What’s more, the idiom “黄袍加身” comes from a historical story, saying that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Zhao Kuangyin, an army commander of Zhou, grasped the military power and launched the mutiny.His subordinates dressed him up in imperial yellow dress and supported him as their emperor.(2)Luck “黄” is regarded as a lucky color in China.For example, “黄道吉日(a lucky day)” is a suitable day for Chinese to held some important events such as funerals and weddings.“黄星” is regarded as a propitious portent.(3)Preciousness “黄” is often used together with “金(golden)” to express preciousness.For example, “黄金周(golden week)” means a period of time that is good for something, such as tourism.“黄金时间(prime time)” often refers to the period of time from 7 pm to 10 pm which is the best time for TV series or TV advertisements.“黄金岁月(the best age)” refers to the most memorable age for people.(4)Children and Old People “黄”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children, such as “黄毛丫头”,“黄童白叟”and“黄口小儿”.However, “黄” also shows old age,such as “黄发垂髫”

(5)Pornography “黄” appears in such Chinese expressions as “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书刊”.In these expressions, “黄” is associated with pornography,filth, and obscenity.(6)Unhealthy Complexion “黄” implies illness and hunger, which is resulted from a unhealthy complexion.There are expressions like “面黄肌瘦” and “黄皮寡瘦” 2.3 Summery

《英汉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 2016

countries use “yellow(黄)” to express depression.3.2 Cultural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Although “yellow” and “黄” share some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y are still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In Chinese, “黄” is mostly associated with commendatory meanings, such as imperial power, luck and preciousness.In contrast, “yellow” is nearly a derogatory word in English, which always implies betrayal, cowardliness and jealousy.Their contradictory connotations originate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religions of ancient China and Britain.What’s more, although “黄” is noble in China,it is associated with pornography in modern Chinese.Similarly, although “yellow” is negative in English, it still can imply honor.Actually,these two connotative meanings is resulted in the cultural diffusion.3.2.1 Environment Differences

Yellow River basin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With temperate climate, fertilized land and abundant fresh water resource, Chinese people developed great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Thus, l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for they rely on it to live.Chinese people’s respect to earth can be shown in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in which Chinese people were created with the earth.Yellow, as the color of the earth and the Yellow River, obtained people’s worship.The first emperor who united the tribes along Yellow River was addressed the Yellow Emperor.Since then, yellow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imperial power.Different from China, 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 that is surrounded by sea.The land in Britain is limited and less fertile, so ancient British people more emphasize on the sea where they greatly developed the maritime industry and fishery industry.Consequently, British people worship the color blue instead of yellow.In English, there are many expressions related to “blue” that show nobility and dignity.For example, a royal family is called “a blue-blooded family”;a medal is decorated with “blue ribbon”;the report that is released by British government is called “Blue Book”.3.2.2 Religions Differences Taoism and Buddhism are two big religions in China.Both of these two religions regard yellow as a holy color.Taoist priests and Buddhist monks dress yellow cloths.“黄符” is a yellow paper with Taoist incantations,which is believed to have magical power of expelling evils.Thus, yellow is regarded as an auspicious color.Christianity is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western countries.Yellow is regarded as a derogatory

《英汉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 2016

and “黄” have many more differences: “yellow” is most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bad characters, such as jealousy, cowardliness and betrayal;however, when “黄”used to describe people, it usually implies the age and bad health conditions.What’s more, “黄”, which is mostly associated with imperial power, luck and preciousness, is mostly a commendatory word, while “yellow” is usually used as a derogatory word.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deeply rooted in the disparate environments and different religion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and British people: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vast land where people respect “yellow earth”, while 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 where people worship “blue sea”;“黄” is awed in Taoism and Buddhism, two big religions in China, while “黄” is distained in Christianity,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western countries.In addition, the diffusion of cultur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黄”: the pornographic meaning of “黄” originated from the English phrase “yellow journalism” and gradually changed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Chinese culture;the positive meaning of “yellow” is resulted from the America’s absorption of other cultures such as French and Japanese culture.From above, we can find that cultur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connotative meanings of “yellow” and “黄”.Consequently,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mphasize on cultural adaption in translation and explain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References

英汉否定句对比教案 篇6

《汉英语言比较研究》课程教案

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内容:英汉否定句对比

班级:10对外汉语1班

成员:陈婷、李添金、黄更新

英汉否定句对比

通过本课学习英汉否定句的差异,对比两者的同异,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和汉语否定句的差异,从而在作文、翻译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教学目的和要求

①帮助学生了解英汉否定句中的表达形式和两者的差异,以及造成的原因; ②掌握如何判断否定句及否定的功能,英语和汉语中表达否定涵义的形式极其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

③利用否定在英汉语言中的功能,提高作文、翻译的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英语中表达否定涵义形式,汉语中表达否定涵义形式,英汉否定是非问的对比

(引入)翻译句子:Certainly I do no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这一句可以有两种理解:

(l)当然,因为教书对我来说是容易的,所以我不教书;(2)当然,我教书,并不因为教书对我来说是容易的。

该句会产生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与对该句的否定辖域有不同的理解有关,因此,我们如果能从汉英语否定辖域差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句子,则学生就会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

一、什么是否定句

怎么判断句子是否定句呢?(以六个例子引出三个判断属性)他不喜欢搓麻将。(符合三个属性,是典型否定句)

.我拒绝回答你的问题。(符合(1)(3)属性,比较典型的否定句)

他难得来看我。(不是否定句,“难得”是频度副词,无否定词出现)He doesn’t like English songs.(符合三个属性,典型否定句)

He failed to work out the problem.(符合属性(1)(2),比较典型否句)He is unfriendly.(符合属性(1),不典型否定句)

凡是否定句一般都具有下列3个属性:(l)意义上表达一个否定命题,该否定命题的原型核心意义是“否定存在”或“否定数量”;

(2)句子中出现表示负向意义的专门用于构成否定句的词(如not,不等),即否定词;

(3)否定词作用在谓语动词上。

由于否定对比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要在本课中涵盖所有的面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内容纳入到了我们的对比研究范围之中。

二、否定功能

否定在日常的语言交往中应用十分广泛,正是因为否定具有强调功能和含蓄 功能。

1、强调功能

在日常用语中,为了强调某一特定部分会用到否定结构。下面几个固定搭配、词组、或单词都体现了否定的强调功能。如例子1: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这件事情不得不这么做。”

句子中用到了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根据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原则,这句 话可以理解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用上否定词“不得不”以后,这句话加重了“这么做”的语气,强调了必须这么做才行。

在英语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表面上看似否定,实则表示肯定甚至强调的否 定结构。如:如课件上的例子:

The city is nothing if not up to date.这座城市非常现代化。

此句是用nothing if not„用于加强语气,译为“极其,非常,确实”。除此之外还有用not fail to do„,can not but„都表示“必须”、“一定”的意思。用leave much to be desired可以译为“极不满意的,缺点很多的”。用the last表示暗否定,译为“最不可能的,最不愿意的”。用not doubt(be sure)意为“确信,必定”;no more than作修饰语时,相当于only,译为“只”;anything but(by no means)意为“决非”,这些含有否定词的固定搭配都有强调功能。

2、含蓄功能

在汉语的否定结构中经常会出现起否定作用的疑问词,如“哪里”、“谁”、“几时”、“什么”等。汉语中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否定形式——“含蓄肯定”表示肯定的意义,从而使句子具有含蓄的功能。汉语中表示含蓄肯定,常会用到“差一点没”。如:

“时间好紧,我差一点没答完题。”

其实,这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好不容易才答完题”或“我费了好大劲才答完题”。另外,“差点儿没忘了”和“差点儿忘了”是一个意思,都是几乎忘了,可还是想起来了;“小心别洒了”和“小心洒了”也是一个意思,都是叫你别洒了。

与汉语的否定结构中的含蓄表达相比,英语含蓄表达本意的词更繁多、更为复杂。它们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汉语。名词,如absence,failure,difference等;动词,如lose,escape,mind,exclude等;形容词,如last,absent,ignorant,deceptive等;介词中,如against,above,beyond,beside,under等;副词中,如vainly,down off等;连词中,如before,in case that,until等。如课件里的例子:

The old woman is past work.这个老妇人不能工作了。句中的past译为了“不能”,而不是通常的“经过,超过”。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否定结构表达含蓄否定的意思。

三、英语中表达否定涵义形式

(一)用否定形式表达否定涵义

1、用否定词缀表达否定涵义

英语中表达否定的词缀数量很多,否定词缀分前缀和后缀。

常见的否定前缀有:un-,non-,dis-,mis-,in-(im-,il-,ir-),anti-,under-,counter,这些词缀通常加在形容词、名词或动词的前面。如:unhappy,unfair,dislike,disadvantage,mistrust,misfortune,informal,antibiotics,undermanned,counterattack等。英语中的否定后缀只有三个:-less,-free,-proof,常加在名词或动词词尾。如:helpless,homeless,salt free,bulletproof等。

2、某些词或词组表达否定涵义

①名词

常用来表示否定涵义念的名词有:neglect,shortage,absence,lack,failure,ignorance,difference等。②动词或动词词组

常用来表示否定涵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有:miss,fail,hate,ignore,lack,lose,avoid,cancel,deny,deprive,escape,forbid,miss,refuse,stop,keep off,prevent„from等。③形容词集形容词词组

常用来表示否定涵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有:hard,wrong,empty,last,absent,bad,bare,poor,free from,short of,clear of,far from,等。

④介词或介词短语

常用来表示否定涵义的介词或介词短语有:off,without,away,beneath,above,beyond,against,past,instead of,but for,out of等。⑤连词

常用来表示否定涵义的连词有:till,before,unless,but等。

3、某些句型或结构表达否定涵义

用来表示否定涵义的句型或结构很多,常用的有:too„to,“太„„不„„”,the more„the less„,“越„越不„”,more A than B“与其说„倒不如说”,more than„,“不仅仅,超出„”,less+形容词或副词原级+than,“不如„„”,the least+形容词或副词原级,“最„„”,prefer„to,“宁可„„也不„„”,yet或remain+动词不定式,“没有,未曾”,be too much for,“非„„能力所及,对„„谈何容易”等等。

(二)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涵义

一般情况下,肯定句只表达肯定涵义,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说话人的语气,有些肯定句却能表达否定的涵义。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用肯定句所表达的否定涵义比否定句所表达的否定涵义也要含蓄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条件句特别是虚拟条件句表示否定涵义

如:If I were a bird,I could fly.=I am not a bird,so I cannot fly.如果我是鸟,我就能飞翔。

2、用肯定问句表示否定看法

①一般疑问句表达否定涵义

如:Am I your servant?=I’m not your servant.我不是你的仆人。②特殊疑问句表达否定涵义

如:How is it possible?=It is impossible.这不可能。

3、肯定陈述句表示否定意义

如:It will go hard with him.他前途不妙。

4、感叹句表达否定概念

如:For all I care!这事我才不管呢!

God only knows!没人知道!

四、汉语中表达否定涵义形式

同样一句话,既可用肯定句式表达,也可用否定句式表达,但后者比前者语意要轻些。在将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时,要注意不可将句子的意思弄反了。例如:老黄脾气真大。用否定句式来表达,可以说“老黄脾气真不小”,却不能不假思索地只在“大”前加个否定词“不”,说成“老黄脾气真不大 ”。这样,虽然也是否定句,但将句子的意思说反了。

1、汉语否定表达标记有三种:类前缀,如非-、未-、无-等;独立词语,如否定词语无、没(有)、甭、非、休勿、未、莫等;否定结构,如非……不可、不是……而是(就是)、既不……也不等。

2、汉语中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变成一般否定句,都是用否定词不、没(有)、别等来否定动词或形容词。

(1)她不愿学游泳,别逼她。

(2)你不老,还年轻。

汉语中名词短语也可以直接作谓语。在这类肯定形式的陈述句中,主谓之间可以加“是”或“在”,也可不加。如:

(3)明天(是)国庆节。

(4)一个(在)东面,一个(在)西面),遥遥相对。

但若变成一般否定句,一定要加“不是”或“不在”。(3)、(4)应改为如下一般否定句:

(5)明天不是国庆节。

(6)一个不在东面,一个不在西面。(“遥遥相对”略掉,以免语义矛盾)

3、不涉及对比重音时,汉语中否定范围多半是紧跟其后的一个次或词组表 示的语义范围;但是也可以从否定词后的第一个词开始,到动宾词组的宾语或动补结构的补语结束。把和被字前的否定词的否定范围则包括宾语、谓语动词和补语等成分。

(7)为什么还没有消息?代表们为什么还不回来?

(8)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茶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动宾词组)

(9)你甭把爹当傻瓜!(动补结构)

一般来说,否定词前的句子成分属于否定范围之外成分,但在主语相当于逻辑宾语的句中,动词谓语前的否定词的否定范围却可以包括主语。在动补结构中否定词的否定范围必然会延及它前面的动词。

(10)咱们的窟窿还大呢,春上的工钱都还没给……(主语相当于逻辑宾语)

(11)大嫂丢不了,跑不掉。(动补结构)

汉语中,“不”加在连动动词短语(包括前一项是介词短语)前,其否定范围有三种可能:否定两项;否定前项不否定后项;否定后项不否定前项(最后这种情况书面语中较少,口语中较多)。

(12)明天不去学校上课。(不去学校,也不上课)

(13)我不坐公共汽车上班。(上班,但不做公共汽车)

(14)不骑车带人。(骑车,不带人)

有时,同一否定式因上下文不同,否定范围也不同。

(15)他从不在家看书,天天去图书馆看书。

(16)他不在家看书,成天看电视。

五、否定是非问

1、语调否定是非问(以两个情景讲解)

这类问句都是在一个否定命题的后面加上“吗”、“吧”、“啊”构成的,表示的都是发问人对一个否定的事实持怀疑态度,并且对答案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只是怀疑程度的不同决定了用不同的疑问语气词。它的使用依然依赖问话人对上下文、语境和已有知识等信息的掌握。如:

(情景一)

甲 这不是我原来那支钢笔。

乙 不是?

甲 嗯。

乙 我看看。

英语的一般疑问句没有疑问语气词之说,只是把陈述语序的主谓倒装,并在句末加上问号即构成一般疑问句。但英语中也有类似汉语语调是非问的陈述疑问句,即在一个陈述句的末尾直接加上问号构成一般疑问句,句尾也往往用升调,其语用功能主要表现了问话人对事实的认定有一定倾向性,问句表现了问话人的惊讶、怀疑的心情,希望得到答话人的证实,其中也有这种重复上文或由语境引起的否定是非问。如:

(情景二)

A There is no food in the fridge.B No food? A

No.这例子是重复上文的话,但其中对于“No food?”的回答,根据句意冰箱里的确没有食物了,那么汉语中对于“没有食物?”的回答应该是“是的”,但英语却用了“No”。

2.语气词否定是非问

(1)一个否定命题+吗? 如:

陈白露(冷冷地望着她)你说得不累么?

顾八奶奶可不是,我是有点累了。(曹禺《日出》)

这类问句本身就表达了问话人对事实的认定倾向,所以回答也多是肯定的,但除了直接对

疑问焦点进行的直接回答外,也会出现针对疑问预设的回答。(2)一个否定命题+吧?

如:

“你不想把我当成你的敌人吧,屈拉?”史纳皮说着,向他走前一步。

“我———我不———知道你———”

“你十分清楚我的意思。”(J.K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苏农译)

由于这类问句比句末用“吗”的问句更倾向于肯定的回答,所以答语也往往是对否定命题的证实。答语部分除用“是啊、对、嗯”等词直接回答外,还会从侧面进行间接的回答,也会出现不对疑问焦点进行回答,而转向问话人的发问动机,或者给出针对疑问焦点更多的信息。

(3)一个否定命题+啊?

如:

甲 怎么不喝呀?不爱喝咖啡啊?

乙 这洋玩意,还真不习惯。

这类问句,对于不带感情色彩的问话往往可以在答句中给出原因,而对于带有惊讶、不满等感情色彩的问话有的给出原因,有的是用在进一步追问的语境下,往往没有答语,答话人可以用行动予以回答。

但是,在英语中是没有疑问语气词的,一般疑问句的典型形式是把陈述语序的助动词提到主语之前,在句末加问号,并且用升调来表示疑问。如果是否定的一般疑问句,也是表明问话人对情况已有所了解,并做出了自己的猜测、判断、估计,但与事实不符,于是发出疑问,期待对方给予与自己判断相吻合的答复。如:(1)“Couldn’t you do something about it, Dumbledore?”

“Even if I could, I would not。”

(2)———Haven’t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No, I haven’t.从这两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否定是非问相似的格式在相似的语境中所表达的语用功能是相似的,但在语法结构形式上不同,而且答语方面也要注意。如例2在汉语中如果没有做完作业,对于这一否定是非问的回答应该是“是的,没做完。”,但在英语中是用“No”来回答。

3、伴有“是吗”、“不是吗”的否定是非问(看例子)

大妈 哼,不教我相看相看他,你不用想上轿子!

二春 您不是相看过了吗?

大妈 我?见鬼!我多咱看见过他?

由这例句可以看出,对这类问句的回答,有的可以直接针对疑问焦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回

答,有的可以就问句提出的事实进一步追问,而有时对于某些情况,问句最后的声调用的是低平调,只是在提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未必需要回答的。

看下英语中是怎样的:

——“Er—Petunia, dear—you haven’theard from your sister lately, have you?”

——“No,” she said sharply.——“Why?”

从这例句我们看出英语附加问句比汉语附加问句在形式上规定更为严格,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答语,如例子中如果没有收到来信,汉语中应该用“是的,没有”来回答,而在英语中则是用的“No”。

六、汉英否定是非问差异原因分析

1、语言本身的原因

汉语属于问答关系型语言,它是就答案是否符合问句命题的肯定否定做出回答;而英语属于答句定位型语言,是就答句命题本身的肯定否定做出回答。也就是说,汉英在回答问句时所肯定或否定的对象是不同的。“在汉语里,答话人在回答问话人的否定是非问句时,他首先对问话人所自认为的主观想法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接着答话人才说明客观事实是怎么样的或将是什么样的。„„而英语正相反,答话人回答问话人的否定是非问句时,他所肯定或否定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问话人自认为的主观想法。”

2、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语言能够反映文化。无论是学习哪种语言,都不能脱离这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汉英两种语言正是反映了汉英两种不同的文化。汉民族的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结合作,认为个人应融入到集体之中,强调与集体的和谐。“以群体观念为特征的汉文化往往将整体置于个体之上,个体只是整体的一个环节或一个分子,整体是稳固的融合关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自然强调整体、突出整体。主、客观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和谐统一的关系。”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主流的价值观,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体,突出个体,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较松散,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程度低。“个人的身份、作用、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尊重。

3、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这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也形成了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汉民族人往往先考虑对方的意见、观点,再就客观事实做出回答,不是直陈主题,而是迂回曲折地表达观点,体现一种环性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交际双方的和谐与融洽,因此在回答否定是非问时,我们会先就问话人的主观看法给予回答,然后说明客观事实。而对西方文化有深远影响的逻辑学导致西方人形成了一种线形思维方式,对一个确定了的谈话主题,他们往往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思维中,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主观看法,并且直截了当地表 明客观事实的情况,而不会去呼应问话人的主观看法。因此,在回答否定是非问时,他们是直接就实际情况做出回答,而不去考虑问话人的观点。

七、结 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对外汉语的教学效率问题也是我国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多种研究表明,汉语否定句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否定句与相应的肯定句相比要复杂得多。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针对英语国家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应该让他们充分注意到这种差异, 在语言本体教学以外,加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让他们能充分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避免错误的发生。

教学方法与建议

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强调课堂内外大量的实践练习和学生的充分参与,一方面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勤于思考、一丝不苟地完成否定例句的分析,然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该课程学习,学习者可基本了解否定的功能、英汉否定的表达形式、两者在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形成的原因,提高作文、翻译甚至未来对外教学的水平。

课外延伸

本课程主要参考资料包括:

英汉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篇7

关键词: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化, 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推进。” (中国人与中国文化)

大自然是地球上生命的象征, 人类与自然界的植物息息相关、相依共存, 人类依靠植物使自身得到延续和发展。千百年来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根据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赋予一定的喻义, 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述事喻理, 抒情托物, 这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尤其是植物词汇, 尤为常见活跃;而作为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 词汇系统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能动的语言要素, 美国语言学家C恩伯和M恩伯就文化与语言的互相作用进行讨论时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对应的文化, 其方式之一就体现在词语内容或者词汇上。”它能直接反映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变化。植物词语作为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语义结构、文化内涵都有十分鲜明显著的特色。由于英汉文化上的不同, 造成两种语言当中植物词汇蕴含着相异的内涵, 该文的撰写的有助于语言学习者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植物词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而且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将大致从以下两大方面对比分析讨论英汉植物词汇的概念意义以外的文化内涵的异同。

1 文化内涵的对应

文化内涵对应是指由于英汉民族的生存环境和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和相似性, 人们从植物的基本属性去认知植物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进而会赋予汉语和英语当中植物词汇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

例如, 月桂树 (laurel tree) 由于枝叶常青, 芳香怡人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人们都喜欢将月桂树 (lau rel tree) 当作“辉煌成就”、“胜利”、“成功”“出类拔萃”等的象征。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 人们经常用“蟾宫折桂”来形容举人在科举当中一举成功, 考取状元。同样, 在英美国家, 人们喜爱用laurel编织成花环, 即laurel wreath来奖励比赛的优胜者, 人们还常将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诗人成为“桂冠诗人”, 即Poet Laureate。英语当中亦有不少有关“laurel”的表达法, 如gain/win/reap one’s laurels比赛 (考试) 夺冠;look to one’s laurel意为“意识到可能丧失优越的或优势的地位而要确保其他地位或声誉;rest on one’s laurels则常被翻译成“安于成就”、“不思进取”“吃老本”。

再例如, 桃子 (peach) 是种常见的受人欢迎的水果, 白里透红, 色泽艳丽, 味道香甜, 桃毛轻柔纤细, 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少女。因此汉英两种语言都用桃子 (peach) 来指那些皮肤白里透红、迷人的妙龄少女们。我国的经典之作《诗经·桃夭》是一首对新婚女子的颂歌, 作者以艳丽的桃花、硕大欲滴的桃子赞美了魅力贤德的新娘;《警世通言》中用“面若桃花, 齿如排玉”描述了杜十娘的美貌;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 因此, “世外桃源”至今是美好世界的代名词。英文当中, peach除了常用来喻指“年轻貌美的迷人女子”、“特别出众、令人钦佩的人”或“出色、优秀的事物”。比如说, She really was a peach. (她过去的确是个年轻漂亮的美人) , You are a peach. (你是个令人钦佩的人) , The hotel was a peach. (这家旅馆经营有方而闻名遐迩) 。

英汉语当中还有很多这样词义对应的例子, 例如, 汉语中的“橄榄枝”和英语中的“olive branch”.都有“和平、友好的国际、社会与人际关系”之意, 所以就有“伸出橄榄枝”和“hold out the olive branch”之说;再比如, 果实的“核”, 也就是英语当中的“core”都有“中心、核心”之意, 比如汉语有“领导核心”之说, 英语当中的“the core of city”也表示一个城市的中心。

3 文化内涵差异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 进而不断地发展,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给语言打上深深的烙印。词是语言的一种表意单位, 反映某个社会文化, 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词义的差异。

3.1 词义空缺

词义空缺指的是有些植物词汇在汉语里有丰富的文化语义, 但在英语里没有;或者是有的一些植物词汇在英语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反在汉语里却没有, 只是普通的词汇。

例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亲人、爱人、朋友之间是不能“分梨”吃的, 因为汉语当中, “梨”与“离”谐音, 所以“分梨”可读为“分离”, 有不吉祥之意。红花是快乐幸福生活的象征,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人们生活语言当中使用频率都相当高, 故有成语“心花怒放”, “幸福像花儿一样”的说法。而英语当中, “red”则通常与“流血”、“死亡”联系在一起, 因此就不会有类似“red flower”, 即“红花”的比喻。再比如说,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之一。首先, 从发音上来说, 汉语“葫芦”与“福禄”相似, 属谐音, 所以在汉文化中, 人们通常用葫芦来驱邪消灾, 祈求幸福安康, 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注在葫芦上。其次从外形上看, 葫芦由两个球体组成, 因而有“和谐美满, 夫妻互敬互爱”的涵义。葫芦多籽, 这便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子孙万代, 繁茂吉祥”。然而在英语当中, 则完全没有以上文化内涵。同样, 英语当中有也有许多反映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的例子。比如, 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 小学生上学时经常给他们的老师带上一个擦的鲜亮的红苹果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to polish the apple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拍马”之意, 这种说法起源于上个世纪初期, 现在喻指阿谀奉承、巴结讨好的人或者行为。汉语中的苹果则不存在这种说法跟涵义。再比如, 棕榈树在中国人看来比较陌生, 汉语文化内涵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在英美人眼里, palm是“荣耀, 胜利, 优越”的象征。英语当中有习语bear the palm, 意思是“获胜、夺冠”, palm days意为“兴盛时期”, in one’s palm days意思则是“在某人的全盛时期”。黄水仙 (daffodil) 在汉语当中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 在英美文化当中却象征着欢乐。它常出现在英美诗篇中来表示春光和一种欢乐幸福的情绪。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写过一首诗《致水仙》, 他将水仙花比作璀璨的星星和粼粼的波光。在诗的末尾, 诗人写到: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s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可以看出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多么舒畅欢乐。

3.2 词义冲突

词义冲突在这里指的是一些植物词汇在汉语当中的涵义正好与英语当中的相反, 存在矛盾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有些植物词汇在汉语当中是褒义词, 而在英语当中却成了贬义词;同理一些植物词汇在汉语当中属贬义, 而在汉语当中却有褒奖的意味。“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 由此可看出, 汉语的“红豆”有“相思”之意味;然而对应至英语中的“red bean”却可以使人联想到《圣经》当中Es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他人的故事在此, “red bean”则指“蝇头小利”, 意思同“红豆”几乎完全相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人们常把“红豆”译成“love bean”或“red berries”, 以防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联想。

再比如说杨柳, 它本身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 但是在汉语文化当中却经常与春天这个季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生机盎然的比喻和象征, 杜牧的《题茶山诗》中有“春风最窈窕, 日晓柳村西”, 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中有“一树春风千万, 嫩于金色软于丝”, 温庭筠的《菩萨蛮》当中有“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诗经》中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这些诗句都很好地体现象征了春天勃勃的生机和盎然的活力。汉语中的“柳”与“留”谐音, 所以柳树便有了“挽留、离别、依恋、思念”的文化内涵, 暗含了折柳送人的习俗和以柳寄情的手法。如王维的《渭城曲》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忆秦娥》中的则有“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这些都是借“柳”来表达思念之伤, 别离之痛。柳永的《雨霖霖》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这些也正好反映出了中国人喜好以物喻人, 借景抒情, 崇尚大自然的心理和文化底蕴。英文中的“willow”虽与“柳”指的是同一客观事物, 但是却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常指忧愁悲伤, 也寓意着死亡和失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中的女主人公戴斯德蒙娜曾经吟唱过的“柳树之歌”, 变现了她失去心爱之人的痛苦和忧伤, 同时也暗示了她的香消玉损。以上可看出“柳树”在英汉语里的语义冲突, 从中反应出了英汉文化各自的特点。

3.3 词义并行

词义并行指的是英汉语中认同某事物或概念, 但表达方式不一样, 这在单字以上的语言表达方式中特别突出。这一理论反映在植物词汇上就表现为, 在英汉语里不同的植物名词却有着相近甚至相同的文化语义。例如, 汉语当中有“雨后春笋”之说, 意为“新生事物的涌现和蓬勃发展”, 对应英语当中同样意义却表达为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中国的文人喜好用“松筠之节” (即松树和竹子) 等字画来表示坚贞不渝的节操, 以此创造意境, 书法情感。松竹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这与它们的植物属性联系紧密, 因为松树四季常青、傲雪直立, 而竹子质地坚硬, 中空有节。英国也有松树跟竹子, 但在英国, 无论是实物的松树竹子, 还是词汇pine和bamboo, 都没有像汉语那样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英国人只知道pine是种常青的植物, banboo有高有矮, 可食用。连并且两者都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质材料。在英语文化当中, oak, 也就是橡树有着与汉语文化当中松竹表达的同样的文化意义。英国人非常喜欢oak这种植物, 因为它质地坚硬, 刚强挺拔。所以人们也同样喜欢用oak一词来作比喻, 来表达“刚强不屈”之义。英语有习语a heart of oak, 意为“刚强勇敢果断之人”。

英汉语当中还有不少词义并行的具体例子, 例如, 在我国, 兰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深受文人雅士以及大众喜爱的植物, 气味芬芳且不媚不俗, 不失高雅, 所以有“馥香如兰”之说法;同样, 在英语当中也有用植物用花朵来形容沁人心脾的气味, 众所周知, rose即“玫瑰”在英语当中使用十分频繁, 所以人们常用as sweet as a rose表示芬芳的味道。再如, 提到被誉为“花之君子”“莲花”, 我们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因此, 莲花常被作为纯洁、清雅、不随波逐流的“代言花”, “高洁如莲”正为此意。然而众所周知, 英文当中常用Lily (百合花) 来象征“纯洁”, 所以有常用法“as pure/white as lily”, 如百合花一般纯洁。

4 结束语

通过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明白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植物词汇都不仅仅是植物本身形象的符号代表, 不管是文化差异, 还是文化类似, 都给植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正因为如此, 植物词汇才具有这样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植物词汇反映了东西方、英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了东西方的文化、意象对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如果不了解词汇所拥有“文化含义”, 而单从本国的文化区理解, 就会造成认知偏差, 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C·恩伯, 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彬彬,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3]唐美华.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翻译策略[J].文教资料, 2007 (3) :169-170.

[4]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5]陈晦.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7]王燕茹.英汉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原因[J].科技资讯, 2007 (28) :232.

[8]滕延江.汉英植物词国俗语义偏爱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1 (4) :11-14.

[9]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童话寓言写作技法与例文下一篇:“当好娘家人、永远和职工一起”主题走访慰问微型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