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反语对比认知(精选10篇)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1
一、中英文中相同的关系隐喻及其根源
“关系”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或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要想使这一抽象概念得到充分的阐释, 人们通常借助具体的或有形的事物来描述它, 也就是说将其隐喻化。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诸多相似的关系隐喻及其表达式。
1. 关系是植物 (RELATIONSHIP IS PLANT)
在这一概念隐喻中有许多与“植物”生长有关的词汇如“cultivate, bud, blossom, thrive, wither等被用来表达“关系”这一抽象概念。例如:
a.Estonia has done much to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b.Our budding romance was over.
在汉语中也同样用植物来隐喻关系。如:
a.我尝试着找了一份新的感情, 它正悄悄发芽, 尚在萌芽阶段。
b.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 但共同细心浇注的友谊之花却已生根、发芽。
2. 关系是空间距离 (RELATIONSHIP IS SPA-CIAL DISTANCE)
人们常借助空间概念来理解人际关系, 并将与此概念有关的词语用于人际关系的表达。当我们把人际关系理解为水平空间关系时, 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
a.My close friend Jack always helps me when I’m in trouble.
b.She is a distant cousin of mine.
关系有近 (close) 有远 (distant) , 关系“近”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说两者整天粘 (bond) 在一起, 而当距离“远”到一定程度时, 感情就会变淡, 英语用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人远情疏) 来表达。如果关系不好, 双方之间就会有鸿沟 (gap) , 消除鸿沟用narrow the gap或bridge the gap来表达。
汉语中用“亲密无间”, “形影不离”, “如影随行”, “密不可分”, “不分彼此”来表达关系好。破坏双方的关系称为“离间”, 如果两人互动频繁常说“他们最近走得很近”。旁系亲属称为“远亲”, 当关系出现问题时用“隔阂”、“裂痕”来表达。
垂直的空间关系也可用来理解和描述人际关系, 描述垂直人际关系的词语有英语形容词:high和low, 介词above和under (below, beneath) , up和down, 名词top和bottom等。例如:
a.They know things, and they know people in high places.
b.He ranks below/above Shelley as a poet.
汉语用垂直空间关系表达人际关系的例子也很多。如:
a.顶级银行高管往往会保留他们的多数股权, 直到他们离职。
b.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 不论年长年少, 道理存在的地方, 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 关系是容器 (RELATIONSHIP IS CONTAIN-ER)
人们常把事物分为内外两部分, 就像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分, 内部的处于容器之中, 其余的处于容器之外。英语中用inner circle, inner core指接近权利中心或相互之间有密切关系的“核心集团”、“内圈人物”。例如:
a.He was one of the inner circles of scientistswho produced the atomic bomb.
b.The outsider sees the best of the game.
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a.在演艺圈漂泊了几年之后, 蓦然发现我最为钟情的地方是家。
b.作为局外人, 你认为最终他们会推选谁作为代表?
以“内”, “外”空间关系来表达人际关系时, 关系好的、亲近的处于容器内部, 反之处于容器外部。这点从一些汉语词汇可见一斑。表示关系较为亲近的称之为:内部人士、业内人士、贤内助、内兄、内眷、内掌柜、内当家的。关系较疏远的如:外婆、外孙、外臣、外人、外边、外弟、外戚、局外人。
4. 关系是天气 (RELATIONSHIP IS WEATH-ER)
在英汉语言中人们也常用天气来理解和表达人际关系。如英语中有这样的句子:
a.She is patient and warm-hearted person.
b.He has a sunny disposition, and is loved by people.
汉语中相似的表达有:
a.他对人总是冷冰冰的。
b.这一次意外的邂逅使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
三、中英文中不同的关系隐喻及其根源
在描写关系时, 英汉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进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源域。
1. 生产方式不同决定不同的隐喻表达。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 因此汉语中有很多用农业产品和农业生活来隐喻关系的表达方式: (RELATION-SHIP IS AGRICULTURAL PRODUCT) 例如:
a.寡人闻君高义, 愿与君布衣之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
b.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西方工业国家, 商品经济发达, 他们崇尚商品、货币或昂贵的物品并以此来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英语中有RELATIONSHIP IS COMMOD-ITY (关系是商品) 这样的隐喻概念。如:
a.She invested a lot in that relation.
b.I treasured our relationship.
2. 文化中不同的宗教哲学影响隐喻的表达。
受佛教影响的中国人认为相遇、相知、相恋以及婚姻都是缘分, 同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命运是前生注定的。RELATIONSHIP IS SOMETHING PREDESTINED于是就产生了如下的说法:
a.千里姻缘一线牵。
b.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西方现代爱情观是建立在希腊民主制和基督文化模式之上的, 提倡个人主义及利已主义, 爱情婚姻被看作契约。英语中有MARRIAGE IS A DURABLE BOND BETWEEN TWO PEOPLE (婚姻是两个人之间的契约) 。具体的表达方式有:
a.The marriage lasted 54 years.
b.We can become couple when you get your divorce.
3. 经济、地理原因决定隐喻的表达。
中国人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 汉语中有这样的隐喻概念 (RELATIONSHIP IS DEPENDENCE) 。这在和关系有关的许多隐喻性成语中都有体现, 如息息相关、唇齿相依、骨肉相连、万众一心、相依为命等。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几千年自然经济发展史, 在此状态下, 人与土地, 人与人相互依赖关系深刻, 所以中国人习惯于把个人放在集体中去。
美国人推崇“个人主义”, 崇尚个人发展, 实现自我, 他们不喜欢一方过多地依赖另一方, 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会刻意保持距离, 这是因为年轻的美国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观念深入人心。
a.Friends agree best at distance.
b.Friends are like fiddle—strings, they must not be screwed too tight.
4. 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隐喻的表达
中美存在着观念、思维、习俗及人际交往上的差异, 这些也体现在中美关系隐喻的表达中。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之道为:忠、孝、仁、义、礼。汉语中有这样的隐喻表达方式, (RELATIONSHIP ARE BROTHERHOOD AND LOYALTY) 如义结金、刎颈之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己救人、舍生取义、患难与共, 同生共死。中国人更希望良好的友谊或爱情能够永远保持下去。这种愿望也体现在下面的表达中:天长地久、生死之交、碧海青天、海枯石烂, 而在英语语言中却极少有这样的表达。西方人的友谊较多地建立在互相经常性的来往上。友谊往往同特定的条件与情况有联系, 一旦这种频繁的交往变的稀少或停止, 那么他们的友谊就会凋谢并消亡。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关系隐喻, 它们既有相同之处, 同时又有很大差别。其异同之原因在于人类共同的物质经验及各自的文化差异。本文分别探讨了在中英文中相同的和不同的关系隐喻及其根源。
关键词:关系,隐喻,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LAKOFF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2
反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格,从图形-背景论的角度讲,上下文语境或辞面义是背景,辞里义是一种有标记的图形.反语的认知特点符合人们从已知事物到未知事物的认知规律,符合认知的经济性特点,它体现的是人类认知创新的新途径.
作 者:曾剑 余乃金 ZENG Jian YU Nai-jin 作者单位:曾剑,ZENG Jian(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余乃金,YU Nai-jin(九江职业大学,文化传播系,江西,九江,33)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3
关键词:咸 认知隐喻 共性与个性
一、引言
虽然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酸、甜、苦、辣”四种味觉体验作了较为细致的认知研究,但却鲜有人对百味之祖“咸(salty)”从英汉对比角度加以系统分析。其中不排除偶有学者稍做论及,如吴尧瑜(2013:66-69),万惠蓉(2011),王咏美(2007)等。鉴于此,本文拟以隐喻中两域论为基础,对比研究英汉“咸”的味觉体验异同,探究其深层缘由。
二、认知隐喻相关理论
王寅(2006:287)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在本质上又是认知的,语言是人类在客观的接触活动世界与能动的分析加工中互动的产物。王文斌(2007:229)认为,隐喻是人类运用联想或想象,依据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似性,将彼心理空间映射到此心理空间。Lakoff和Johnson(1980)在其两域映射论中主张,隐喻是源域对目标域的投射,人们通过把已知事物与相关新认识的事物相联系,找到相关点,进而促成两域间映射并产生抽象意义。在Metaphors We Live By(1980)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两人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概念隐喻”。人们先切身体验世界,后经大脑加工提取抽象“隐喻概念”,并在认知的作用下发挥创造力形成无限的“概念隐喻”,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车辆可以“川流不息”,讽刺语言可以“火辣辣”,人生可以“有苦有甜”。
三、英汉“咸”隐喻对比分析
中英两国海岸线绵长而多产盐,长期以来围绕“盐”形成了丰富的“咸”文化。两民族对“咸”相关隐喻的理解和表达,不仅表现出基于相同生理机制下的认知共性,而且体现了由于文化、环境因素产生的认知个性。
(一)英汉“咸”隐喻认知共性
1.概念隐喻1:“咸”为事物之精华浓缩
(1)The saltness of youth of you does not fit you.
(2)老人的皱纹,是岁月的大海褪去留在沙滩苦涩的咸。
“咸”来源于盐,盐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变得晶莹剔透、惹人喜爱。上例中,人们分别将制盐的提取过程投射到年轻人宝贵品质中的“热情”和老人因历经人间疾苦而脸上生长出“皱纹”,前者将“咸”从味觉感官域投射到了感情域,后者则投射到了视觉域,均体现出“咸即精华浓缩”的认知共性。
2.概念隐喻2:“咸”为事物内涵丰富
(3)The teachers every phrase is salted with personality.
(4)打天下的时代,大家都吃“老班长”的“大锅饭”,同淡同咸。
“咸”作为调味品不仅可以保质去腥,而且可以增鲜提味。人们从“给菜肴增咸变味”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并将其加工投射到话语中听觉域,表达“使内涵丰富”意义。例(3)将味觉域投射到感情域,使后者情感内容更为丰富。
3.概念隐喻3:“咸”为困境尴尬
(5)His world is in a saltness.
(6)这是火箭队的连续第二场胜利。20日在洛杉矶快船队的主场“咸鱼翻身”之前,火箭队已经五战四负,其中包括两个两连败。(CCL语料库)
英汉民族常通过“盐渍生鲜法”保存食物,食物在盐水中浸泡后失去原形而色泽晦暗,如人身陷囹圄而毫无生气。人们将“咸”投射给的视觉域或行为域,如例(5)、例(6),使本无味道的个人世界、火箭篮球队因概念映射而具有“处境艰难、混乱”语义,表处境尴尬。
4.概念隐喻4:咸为悲痛伤感
(7)He sat up,his head muzzy with the dream,his cheeks became salty.
(8)这位整年搏风击浪的轮机长,此时只觉得心头发颤、嗓口发紧,眼角发咸。(CCL语料库)
人经常发生各种感觉相互交叉的现象,俗称通感。“咸”本属味觉域,例(7)、例(8)中“cheek”和“眼角”作为视觉域器官会“感到发咸”,是人因心中悲痛,眼泪流至脸颊和嘴角而产生通感。人们将味觉域投射到行为域,反应了共同的生活体验,加深了读者的语言体味。
5.概念隐喻5:咸为事物之粗俗猥亵
(9)He could not see her salty humor in the situation.
(10)短裙成为很多女性的着装首选,然而这样的清凉却引得一些“咸猪手”蠢蠢欲动。
“咸”用来形容话语、行为等品质低劣与它所带给人们的口感有关。人们食盐之后受到刺激而产生不适感,同样,当经历了猥亵的话或行为时,人也会产生心理厌恶。英汉民族不约而同将“咸”的粗俗口感由味觉域映射到听觉域或行为域,反映出两者建立在相同生理体验基础上“咸”的相同感受。
(二)英汉“咸”隐喻认知个性
各族人民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并因此产生了某些相似或相近的认知模式,同样,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加工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民族的具体生活体验,导致同一隐喻的具体投射个性。
1.英语“咸”隐喻的个性投射
1)概念隐喻1:“咸”为言辞辛辣
(11)Her salty comments and broad English countryman's brogue were neither sentimental nor do-goodish.(BNC语料库)
英语民族可用“咸”来比喻言辞激烈,例(11)中“咸”从“味觉域”到“听觉域”,实为一通感现象,借以表达人体因受刺激而产生的不愉悦情绪。
2)概念隐喻2:“咸”为经验老辣
(12)Standley is a wise and salty old bird.
英语中“咸”可将“浓缩、精华”的特点投射到行为域,以表现“人久于世故、精明老练”。味道从无到淡,由淡至咸,仿佛是人生被无形的手放入社会中而一路摸爬滚打变得手段老练,性格坚毅,从而形成“咸为经验老辣”概念隐喻。
3)概念隐喻3:“咸”为情感真诚
(13)The tear of Muslims is as salt as the others.
西方人认为,眼泪越咸,情感越真,越隐秘感人。例(13)中,穆斯林教徒的悲伤情感不可能尝起来很“咸”,而是隐喻其情感真挚。
4)概念隐喻4:“咸”为刚硬坚毅
(14)Most of the people there are salty earth,good,working-class people。
在触觉上,晾晒烘干后,盐质地坚硬、外表规整平滑。例(14)中“salty earth”喻指人坚强刚毅、吃苦耐劳,此例中,“咸”从味觉域投射到视觉域(“盐场”),再投射到性质域(“刚毅”),发生了两次投射。
2.汉语“咸”隐喻的个性投射
1)概念隐喻1:“咸”为悲伤痛苦
(15)我的生命是一只调味瓶,有着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咸”作为一种调味品,对喜爱美味的中国人来说必定也被赋予特殊理解,成为可构建隐喻的对象。人们食咸后产生不适,这种不适从口传递到心,经通感由味觉投射到情感,表达负向心理变化(“苦楚与哀怨”)。
2)概念隐喻2:“咸”为闲议诋毁
(16)清者自清,便不用惧怕别人的说咸道淡。
话语本没有味道,可是当被人加以品味、体会,便似乎尝到了味道。在词语说咸道淡中,中国人民将口味的轻重浓淡投射到行为域上的“人身评论”,使得似乎别人的品性行为等等也有了优差之分,“咸”即意味着发话人评论中否定的感情成分。“咸”喻“闲议,诋毁”,也是中国人民对此调味所特有的认识。
(三)英汉“咸”隐喻使用对比分析
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身体机制及感受媒介。在某些相同或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人们会产生相似性或区别性的对事物识解方式。表现在味觉词“咸”上,英汉两民族依据自身相关体验,将“咸”隐喻相关认识投射到了相同或不同的目标域上,并借以表达各民族思维。如表1所示。
表1:英汉语“咸”隐喻投射目标域异同一览表
视觉域 听觉域 感情域 状态域 行为域
英汉共性投射 精华浓缩 √ √
内涵丰富 √ √
困境尴尬 √ √
悲痛伤感 √
粗俗猥亵 √ √
英语个性独特投射 言辞辛辣 √
经验老辣 √
情感真诚 √
刚硬坚毅 √
汉语个性投射 痛苦悲伤 √
闲议诋毁 √
“咸”的隐喻目标域差异性投射反映了英汉民族的认知区别。首先,英语中“咸”隐喻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相应的概念隐喻也更多,这是因为:英国地处地中海沿岸,制盐史悠久,对“咸”味有着更深的体味。其次,英语民族的“咸”隐喻多体现褒义色彩,如隐喻人的有经验、真诚、性格踏实坚毅等,表现了英人民对咸味的喜爱之情。相反,汉语民族并不喜欢这种刺激性的干涩、辛辣感,因而出现了与“甜”相对的情绪上的悲伤感。再次,就所喻事物来说,英语中“咸”的目标域投射多集中在听觉域和行为域,汉语多集中在行为域,缺乏从口至耳的相应的通感体验。最后,就“咸”隐喻的呈现形式来说,汉语多偏向使用熟语或成语,如“同淡同咸”“不淡不咸”,而英语形式更加灵活,更具创造性和随意性;就目标词语的具体性而言,英语多为具体词语,如“snail”“bird”“tear”,而汉语倾向于抽象词语,如“利益”“失败”生命。
四、英汉语“咸”的隐喻概念树状图
英汉味觉词“咸”由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隐喻的实现经历了一系列相关过程,总体呈“辐射+链状”逐步扩散发展。下图一、二分别展示了英汉“咸”隐喻的各种概念组成关系。如图所示,两者均由盐的提取过程、浸泡两类认知体验首先各自发展出“咸为精华(SALTNESS IS ESSENCE)”,及汉语“咸为痛苦”的隐喻概念,进而又各自衍生出具体的各个下位概念。各概念相互联系逐步推导形成树状系统。在英语民族认知中因对“咸”喜爱而由“精华”衍生出了多达四种隐喻概念,而汉人对“咸”的痛苦感受更多。由图可见,英汉两民族大体上的认知构架是一致的,只是在某些细节上由于思维惯式、风俗习惯等,导致了不同认知体验,使认知构架发出了新枝,开出各民族独特之花。
图一:英语“咸”相关隐喻概念组成图 图二:汉语“咸”相关隐喻概念组成图
(*图中实线框为共有概念隐喻,虚线框为特有,且据观察英语中“痛苦”一概念应存在)
五、结语
本文对英汉语言中“咸”的隐喻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与解读,比较两种语言在源域、投射域、表达效果等各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民族在咸的各类隐喻中共性和个性共存,揭示了英汉民族在身体感知、认知能力、心理基础、文化体验等方面异同。最后,文章分别展示了英汉语咸的隐喻概念相互关系图,使人们对两者的异同点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加深了其中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逐渐演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尧瑜.现代汉语味觉词语义语法考察[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万惠蓉.中英“味道”隐喻意义的认知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9).
[3]王咏美.基于语料库的中英常规味觉隐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Lakoff.G,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英汉强调句型的认知对比分析 篇4
1 英汉强调句型的相关研究
1.1 英语强调句的相关研究
英语的强调句被认为是“分裂句”,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Otto Jespersen, 他认为分裂句中的it be...that部分是一个外位成分, 其作用就是对句子中的某一成分进行强调说明。在此之前还有另外一位学者也对此句法进行了研究-那就是Poutsma。他的看法是it be...that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叫做语义空位, 它的存在是只是为了句法目的。
Quirk et al是另一位代表学者。他认为分裂句就是把一个简单句表达为带有主句和从句的复合句。这和上面的看法有所不同, 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分裂句是简单句, it be...that不会对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做出任何的改变。
中国学者张道真、薄冰、章振邦、王国栋等也从句法的角度对分裂句做了具体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中国的英文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也有很多学者从其它的角度对分裂句进行了研究, 徐盛桓提出了“割裂结构体” (cleft-syntagma) 假说, 张克定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 也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等等, 在此不一一赘述。
1.2 汉语强调句的相关研究
事实上, 汉语本身并没有强调句这一词语, 只是在与英语的对比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词语, 经过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 在汉语中找到了与英语强调句功能相同的句型, 那就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语强调句:是…… (的) 。
对汉语强调句的研究也如英语一样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认为汉语强调句是简单句;另一种看法是复合句。Hashimoto, Li and Thompson, 台湾学者汤廷池都是持复合句的看法, 但是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而邓守信、黄正德等学者认为汉语强调句是简单句, 只不过关注焦点略有不同而已。‘是…… (的) ’就像英语中的it be...that一样, 成为不同学派研究者的关注焦点。
2 凸显理论
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是由3种方法表征的:经验观 (experiential view) 、突出观 (prominence view) 和注意观 (attentional view) 。突出观认为, 人类所说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和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 图形-背景理论 (Figure-Ground Theory) 正是基于突出观的一种理论, 常用来去分析各种句型。
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认知观, 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 (Rubin) 于1915年提出来, 后来被完形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 (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以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者感知中凸出的部分, 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凸出图形中衬托的部分。知觉场总是被分为两个部分:图形和背景, 当人们在观察某一客体时, 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 这是人类感知的必然结果。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在感知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用一个事物或者概念去描述另一件事物, 也就是用一个事物做为另外一个事物的参照点。也就是参照物是图形, 被参照物是背景。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 通常会把某个物体作为知觉上凸显的图形, 把环境作为背景, 这就是凸显原则。虽然图形背景同时存在于知觉场中, 但是不会同时被感知, 这就是所谓的图形背景分离原则 (figure/background segregation) 。
Talmy是第一位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语言学上的学者, 他用图形背景分离这一感知原则来分析语言现象。在常规的句子表达中, 图形是先于背景出现的。在一个标准的SVO简单句中, 主语对应于图形, 宾语对应背景。而在较为复杂的主从复合句中, 主句相当于图形, 从句相当于背景。
如:The bottle[F]is on the desk[G]. (简单句)
The air is so fresh[F]after raining[G]. (复合句)
在确定简单句中的焦点时可以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 即具有“闭合、连续、体积相对较小、颜色相对较深、比例均衡且易于运动”等特征的倾向与做焦点。Talmy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用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一起来决定句子中的图形和背景。
在用来分析复合句时, Talmy提出了5条定位图形背景的原则:
顺序原则:先发生的事为背景, 后发生的事为焦点
因果原则:原因事件为背景, 结果事件为焦点
包含原则:时间范围大的, 具有包含性的事件为背景;时间范围小的, 被包含的事件是焦点
决定原则:对另一个事件具有决定性的事件为背景;具有依赖性的事件为焦点
替代原则:可以预料但事实上并未发生的事件是背景;不可预料但事实上发生的事件是焦点
(Li Fuyin, 2011:316-317)
英汉的强调句型也适用于这些原则, 因此在定位英汉强调句的焦点背景时可以借助与这些原则。下面本文就要用图形背景这一理论来分析英汉强调句凸显方式的区别。
3 英汉强调句凸显的对比分析
尽管强调句有简单句和复合句这两种不同的看法, 但是对于图形和背景的定位却是一致的。上面所提到的定位原则都可以用来确定强调句中的图形和背景, 结果是一样的。
3.1 英语强调句的分析
英语强调句的来源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通句子, 说话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部分进行强调, 首先分析英语中的强调句, 如:
简单句:Lisa greeted John at the airport yesterday.
强调主语:It was Lisa that (who) greeted John at the airport yesterday.
强调宾语:It was John that Lisa greeted at the airport yester-day.
强调地点状语:It was at the airport that Lisa greeted John yesterday.
强调时间状语:It was yesterday that Lisa greeted John at the airport.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如果想要对句子中的一个成分进行强调的话, 只有把这个成分放到it be...that结构里面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结构就像框架一样, 它所框住的成分对应于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图形, 是句子的焦点成分, 剩下的句子成分均为背景。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it be...that框架里可以是除了谓语之外的句子的任何成分。关于为什么谓语不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焦点成分, 该文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在一个句子中, 谓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句子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与者才是。另一种解释是从句法的角度:如果从简单句层面说 (即把it be...that框架排除在外) , 一个句子在有主语的情况下并且不是疑问句或者祈使句时, 其谓语是不可以放在句首的;如果从复合句层面说, it be...that结构中, be动词是系动词, 其后只能跟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之类的成分, 而不能跟动词的各种时态, 并且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那就是不管句子中的哪个成分是图形, 它都要被放到句首的it be...that结构中框起来。这个结构的位置是不变的, 变的只是句子的不同成分。也就是说, 在英语强调句中, 图形总是位于句首, 背景总是位于后面。那汉语中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来分析一下汉语中的强调句。
3.2 汉语中的强调句分析
汉语中的强调句和英语中有着同样的来源, 都是来自于普通句子, 但是凸显方式又有些许的不同。下面来分析一下汉语的强调句, 如:
简单句:李华明天坐飞机去北京
强调主语:是李华明天坐飞机去北京
强调宾语:李华明天坐飞机去的是北京
强调时间状语:李华是明天坐飞机去北京
强调方式状语:李华明天是坐飞机去北京
从以上例句可以得出“是……”所起的作用是与英语中的it be...that结构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凸显句子中的某个成分, “是……”后面的句子成分就是本句中的焦点成分, 是图形, 剩下的句子成分是背景部分。这是汉英相似的部分, 但还有差别的地方。那就是汉语中的“是……”结构并不像英语中的it be...that结构总是位于句首, 它是不断的移动的。想要凸显句子的哪个成分, 只要把“是……”移动到这个成分就前面就可以了, 它就成为了句子的图形。也就是说英语是靠移位句子成分达到凸显的目的, 而汉语是靠移动强调结构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这是两种语言的不同所在。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强调宾语的时候汉语加进去了一个额外的句子成分“的”, 将宾语前面的句子给名词化了, 而在英语中并没有这种外加成分。而汉语中有时也没有这种外加成分, 它取决于句子的时态。如上面的句子若改成“李华昨天 (今天) 坐飞机去的北京”就不会出现这种外加成分了, 所以将来时会有外加成分的可能性, 而过去式就没有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句子形式,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句法原则是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包含在内, 只要能涵盖大部分的句法形式就已经足够了。
4 结束语
英汉的强调句在功能上是一样的, 但是在具体的凸显方式上却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英语是靠移位句子成分达到凸显的目的, 而汉语是靠移动强调结构来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是整体上的区别, 在具体的某一成分的凸显上也有细微的区别, 如上面强调宾语时的情况。但英汉的强调句还是遵循了人类的认知规律, 反映了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徐盛桓.论割裂句[J].山东外语教学, 1987 (3) :1-9.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5
关键词:构式压制 完成体 转喻 对比分析
一、引言
“压制”现象是源于计算机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泛指语言形式和所表达的语义功能之间的一种不匹配现象,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糅合”(沈家煊,2006)。如,“纯净水”,原意指不含杂质,纯洁,干净,无色透明,无污染的水。随着网络新词的出现,“纯净水”指无内容的帖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构式压制现象,将人们熟悉的词语的本来意义压制到网络里欲表达的内容上,强调了帖子的无内容特性,像纯净水一样干净。类似的还有“楼上”“楼主”这样的网络用语等。
我们对压制现象的解释离不开惯用语等“构式”。构式指的是形式——语义对,目前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如果一个语言结构的使用频率很高,难么即使它的形式和语义都可以从其内部词汇推测而来,也被称作构式(Goldberg,2006:5)。近年来,对压制现象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体压制是一种常见的压制类型,当语法体和词汇体不兼容时就会引起冲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压制角度来处理,压制是由于语法体和词汇体具有临近性,所以可用转喻机制来解释(王寅,2013:1)。压制与转喻的关系也引起业内学者的关注(蔡金亭,2002;李勇忠,2005;袁野,2011),成果颇丰。然而,从对比分析,尤其是基于压制和转喻视角对英汉完成体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体研究成果,分析英汉完成体组配及压制情况,同时阐释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过程。
二、体研究及转喻压制阐释
大多数学者认为语法体有两个“体”:完成体和进行体,它们分别借助体助词“have”和“be”,其基本构成为have+v-ed和be+v-ing,都是词层面以上的形式,故称之为“体构式”。词汇体,也叫情状体和动词体,描述某一情景的动词或述谓成分的内在时间特征。动词体根据情境类型有多种分类方法,Vendler(1967)区分出四种:状态,活动,目标和终达。如表1第二行所示:
表1:动词体分类与对比之一
线性 点性
状态 活动(无界过程) 目标(有界过程) 终达
静态 动态
无界 有界
在此基础上,Smith增加了瞬时无界,表述的是没有嵌入,无最后边界的瞬时性事件。
“压制”的介入只有在语言形式触发时才能起作用,以防止压制的过度生成。汉语同样属于体语言。汉语中有不少体指示词,如表示完成意义的“了,过”等。体形态(英语-ing)和体小品词(汉语“了,过”)都是很重要的能够改变述谓成分时间结构的常见语法手段。压制产生时,转喻就成为消除冲突的有效途径。转喻至少要涉及两种解释程序:1.当构式义与另一种意义相冲突时,它能够帮助识别压制意义。当转喻连接不能建立时,压制就不会产生,句子不可接受。2.当构式义非常宽泛时,概念意义能够帮助识别具体意义。压制能够为非兼容性提供解决方案,认知转喻策略能够探寻出拓展概念指示和接近目标概念的途径。下面以英汉完成体和动词体的四种组配为例来分析语言压制现象,并阐释两种语言的认知过程。
表2:动词体和完成体四种组配方式
活动性动词+完成体 矛盾组配
状态性动词+完成体 矛盾组配
完结性动词+完成体 正常组配或矛盾组配
达成性动词+完成体 正常组配
三、动词体和完成体
首先来看活动性动词体和完成体。完成体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具有终点或目标。活动性动词体含有延续非完成性,即延续没有终点,可表达为 [-有界性]。因此,当活动性动词体和完成体结合时,就会出现语义冲突,成为矛盾组配。此时,常借用for或since介词短语构式来消除矛盾。如:
(1)Candy has not ridden a bike.
例(1)是一个有问题的句子,因为完成体具有表终点之义,而not ride a bike表示延续性且没有终点,它可表示以前没骑过车,现在没骑过车,甚至一辈子都没骑过车之意,与具有终点特性的完成体不符,因此,我们可以借助for或者since+一段时间来消除语义矛盾,使句子具有合理性。如:
(2)Candy has not ridden a bike since her childhood/for two years.
例(1)的句子通过介词短语构式压制成了例(2)的句子,使其成为可接受的表达。
汉语中常见的活动性动词有“着、在”等标记词,它们表示的是一种进行或持续的动作或状态。如:
(3)小孩子们在体育馆里打篮球。
(4)小王和老师在聊天。
这两个句子与表示有界性的完成体连用时,就会出现压制现象,从而出现矛盾组配。汉语中常见的表完成的词有“了、过”。如果把例(3)压制成完成状态,使其具有有界性,那么例(3)可以表达成:小孩子们在体育馆里打了篮球。这样在句子里面加上“了”,就使活动性动词具有完结性意义,使例(3)的句子变成人们可以接受的句子并具有合理性。
再来看状态性动词和完成体。完成体表示有界,而状态性动词表延续无终点,所以,两者结合出现矛盾组配,需用构式压制加以消解矛盾。如:
(5)He has been to Shanghai twice.
(6)He has had a good education.
(7)The old poor man has lived here all his life.
现在完成体构式的动态性对上面三个例子压制使本身静态的动词具有动态性意义。例(5)中的be有“去过”的动态意义。例(6)中的has a good education不表示“有良好的教育”,而表示“接受良好的教育”,呈现动态性。例(7)中all his life有歧义,如果the old poor man已经过世,那肯定是以现在或说话时刻为参照点,表示完成,呈现有界性,即符合正常组配。如果the old poor man还在世,就有现在和将来两种参照点,在完成体的构式压制下,应该以现在为参照点,表示完成,如果以将来为参照点,则会出现矛盾组配,这时把句子改成The old poor man has been living here all his life就更合适,表达一直延续之义。
在汉语中,状态性动词与完成体可以连用,构成正常组配。如:
(8)我是党员了。
“是”属于汉语中的状态性动词,“了”属于汉语中的完成体标记词,两者在例(8)的句子中连用表示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所以,“是党员”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且已完成。因此,状态性动词和完成体连用具有一致性。而英语中状态性动词和完成体连用则属于矛盾组配,说明汉语和英语在构式压制、认知转喻机制方面是不同的,英语注重时体一致,属于形合,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而汉语注重意合,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所谓“形散神不散”。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英语完成体和状态性动词连用属于矛盾组配,而具有完成体标记的汉语完成体和状态性动词连用可属于一致组配。
接下来看完结性动词和完成体。完结性动词本身也具有有界性,按其性质而言,其与完成体搭配属于正常组配,然而write本身却是延续无终点的动词,不能单独用于现在完成体构式。如:
(9)He has written.
例(9)属于完成体+无终点动词,属于矛盾搭配,但是在后边加上a book就变成一致组配了。如He has written a book.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表示他已经写了一本书,动作已经完成,呈现有界性,与write相似的还有call这个完结性动词。此外,还有完结性动词和进行体连用的例子。如:
(10)She was knitting a sweater.
具有有界性的Knit a sweater和进行体连用,就会产生压制,从输入性完结动词的因果表征中选择了活动性,能最终导致sweater存在的初始性阶段被选择来替代整个事件。
下面我们分析汉语的一个例子。如
(11)建筑工人建造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在汉语中,完结性动词“建造”和具有完成体标记的“了”搭配使用,构成正常组配。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这个句子表示“一座座高楼大厦”已经建好,这句汉语对应的英文表达为:Construction workers have built many tall buildings. 用英文表示也是正常组配,因此不管英文还是汉语,除了个别完结性动词,大多完结性动词和完成体搭配都属于正常组配。这种组配一致性是根据人们的日常认知或者经验所得,并被大众所接受的。
最后,我们来看达成性动词和完成体。达成性动词表示一种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不含有持续性的突然发生的转变,因此在本质上是有界、动态性的,与完成体构式是兼容的,属于正常组配。常见的英文达成性动词有“discover,die,reach,broke,lock”等,达成性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与完成体构成正常组配。如:
(12)Lily has broken the glass.
(13)I have cut my own finger.
(14)The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truth.
这三个例子中,break the glass,cut my own finger和discover a truth都是动态终止性的,这与完成体是一致的,因此它们是一致构式,属于正常组配。
汉语中的达成性动词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单一动词,如“倒、死、丢、塌”等,另一种是以“中心词+补足成分”出现的动词短语,如“杀死,跌倒”等。如:
(15)墙塌了。
(16)由于路面太滑,这个老人跌倒了。
例(15)和例(16)这两个句子在汉语中都属于正常组配,句子间成分没有出现压制现象,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看,英语达成性动词和完成体搭配与汉语达成性动词和完成体搭配具有相似性,两种语言类型都没出现矛盾压制现象,单从这个点看,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四、结语
笔者基于构式压制和转喻认知机制角度,对英汉完成体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动词的四种类型和完成体组配关系来说明,在出现矛盾组配时,应该从压制和转喻的角度来分析以消解它们之间的矛盾组合,从而使句子合乎人们日常的表达,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或相对共识。转喻在完成体的组配运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使得压制成为可能。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兼顾到英汉完成体对比的各个方面,如时态,语法体及动词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因此,未来研究应拓展视角,综合考虑压制的运作过程及其对语法体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Goldberg,A.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UP Osford,2006.
[2]Vendler,Z.Verbs and Times.In Z.Vendler,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3]蔡金亭.英语过渡语中的动词曲折变化——对情状体优先假设的
检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董成如,杨才元.构式对词项压制的探索[J].外语学刊,
2009,(5):42-46.
[5]李忠勇.祈使句语法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5,
(2):1-5.
[6]曲卫国.论现在完成体的语用含义[J].外国语,1994,(2):
49-52.
[7]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4).
[8]王寅.构式压制、词汇压制和惯性压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12):5-9.
[9]王寅.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的互动及其转喻机制——以英语语
法体和动词体为例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657-668.
[10]谢应光.构式语法与英语体义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1):96-101.
[11]袁野.试论汉语的体压制[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334-344.
[12]赵勇.现在完成体构式“时/体”义的再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2-116.
从认知特征谈英汉语用对比分析 篇6
一、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应用的可行性
(一) 英汉语用对比的理论基础。
比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 在语言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 就要跟非汉语比较……”。[1] (P62) 那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要认识英语的特点, 就要和汉语比较。“应用语言学及文化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是:通过比较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 来发现和描写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碰到的问题。这一比较的结果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测试及学习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P499) 。通过对两种语言进行描写性的表述的对比, 进而联系文化﹑历史渊源及民族心理来对这些共同点和差异处加以解释性的对比, 更好地提高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英汉对比分析是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预测汉语对英语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 即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所谓英汉语用对比, 是要揭示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共性和差异性, 从而描写和解释应用上的语用原则, 揭示它们的异同。
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迁移理论。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 (P90)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以前的语用知识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语用知识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是学习者语言或语际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 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 语用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4] (P69) 。而这种从母语中迁移来的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 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点是造成操汉语为本族语者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迁移的根源, 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减少语用失误。
(二) 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 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中国的大学生学英语的年龄集中在17岁到20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 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母语, 已掌握一些英语概念, 能够有意识地学习, 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因此, 他们能够根据学习内容, 调整认知方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 并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提高对比较后知识的掌握。由于元认知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意识。另外, 受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没有掌握完整的英语概念体系,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常不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汉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 即内部语言表现为母语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中,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异同, 让学生从比较中强化英语语用知识的学习, 从而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无可否认, 学习外语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相似或不同之处, 帮助他们形成L2系统。在跨语言策略上, 我们首先承认了迁移作用, 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 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 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新的L2语言体系”。[5](P69)
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汉语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在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时, 大多潜意识地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 把汉语文化中的思维定势、价值观和社会规约等母语习惯植到英语活动中, 或机械地套用汉语结构, 这样就会违背英语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 导致交际不快或失败。这主要表现现在称谓、招呼语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和委婉语等的使用上。比如在招呼语方面, 汉英表现迥异。汉语看重感情的沟通, 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在中国, 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你上哪儿去”“最近忙什么”。在中国人看来, 这只是一种显示友好的“问候”、招呼方式, 不太在意对方的回答。但如果和操英语为本族语者交谈时“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busy with?”就不是招呼语了, 可能认为这是要回答的问题, “吃了吗”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你上哪儿去”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英语崇尚个人自由, 喜欢创造轻松自在的交谈氛围, 因此见面常谈论天气, 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汉语用对比, 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
(一) 在教学内容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 注重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和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双方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尽量沟通汉语与二语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语用差异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的不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言民族和以中文为代表的汉语言民族,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很大。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语法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解。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们, 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要通过分析对比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语用方面的异同。教师在授课时要穿插有关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宗族文化和个人文化﹑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差异, 以及中国和操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的历史民俗差异。
2. 强化英汉交往规则的对比
言语交际是否成功, 效果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恰当的礼貌表现方式和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与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英汉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标准也相差甚远。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Leech) 效法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 将其分为得体、慷慨、赞美、谦虚、同意和同情准则。
中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准则。顾曰国先生借鉴Leech的礼貌原则, 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原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对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谦”;对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要“抬”“尊”。汉语言文化通过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小儿”“小女”;自己的家为“寒舍”、“舍下”、“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作”、“拙著”;称对方为“您”、“您老”等, 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对平辈则用“贤”, 如“贤弟”。
尊词或敬语在英语文化的礼貌准则中很少见到, 除非是对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尊敬和崇拜者。他们在社会级别中位置较高, 相应地其称呼语中的礼貌级别也高。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 (主教) , Priest (神父) , Nun (修女) ;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 (阁下) , U.S.President (美国总统) , Mr.President (总统先生) 。一些表达方式如will, would, may, might, can, could等是具有英语特色的表示尊重和礼貌的形式, 这些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表达方式。何自然列举了汉、英语言中表示尊重、礼貌的不同语用格式。
另外, 操汉语的人在演讲结束时爱说一些谦虚客套话表示礼貌, 如“不当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正”等。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取而代之“Thank you.”“Thanks for your attending.”, 有时也说“I hope you’ll enjoy my talk.”。中国主人在请人吃完丰盛的饭饭仍然会说:“没什么可招待的”、“不会做饭”等的客套话, 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 以此来显示礼貌。
(2) 求同准则
人们在交际中都爱面子。英语文化中的赞扬准则与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许多相似处, 即考虑对方的“面子”, 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存在一些差异。
Brown&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7] (P562) 由于受社会伦理道德、社会结构及血缘关系、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社会交际类型。[8] (P90) 语言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所以汉语文化的人更重视积极面子。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 个体要被集体接纳, 要求与集体相和谐, 如果个体在集体与社会中不被欢迎和尊重, 就失去了立身基础。[9] (P52) 因此汉语文化的人更强调自身的社会价值, 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反馈和自我尊严的外在表现, 认为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不是那么危害礼貌。
在西方国家, 由于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人们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提倡人人平等, 行动自由, 因此更倾向消极面子。
另外, 在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德、言、行准则等方面, 英美文化表现异同。
3. 强调英汉语用差异的比较和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输入, 因此教师应在语言知识各个层面渗透语用知识的讲解, 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使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招呼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道歉语和委婉语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出的礼貌规则、社会价值及思维模式等。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各种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二) 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重词汇、语法等应付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的讲解, 这造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落后其考试能力。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 开辟第二课堂。学校要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定期观看英文电影。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 并向其推荐与课程学习主题相关的外国文化的课外书籍, 以增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 如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等活动, 模拟现场,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英语的能力。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电视广播等积累文化知识。邀请外籍教师讲课或办讲座, 开设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学校, 参加对外交往, 提高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三)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应有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 而以他“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自己要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 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提供者、评价者, 更要更新教育观念, 充当终生学习者的角色。由于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课题,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并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扩充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不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 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做好学生语用能力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见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 2002, (1) , 1977.
[2]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17, Number2, July2007, 1957:241-247, (7) .
[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8) :203-23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英汉表量语认知功能对比研究 篇7
关键词:英汉表量语,对比研究,认知语法,认知心理学
在语言学界, 有关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结构的研究涉及许多方法和理论, 研究课题复杂而广泛 (梅德明, 杨春雷, 2002) 。运用逻辑学、中心词驱动和管约论对英语表量词作了对比分析, 深刻地剖析了英语表量词构建的特性 (洪婵, 2010) ;从隐喻的角度对表量语所产生的修辞效果以及选词的偏好分析了英汉表量语的共性和个性 (蒋雪挺, 2004) ;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英汉表量结构的异同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分析了存在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所造成的知识、信念之间的联系 (李贵荣, 2009) ;在语义和语用视角下对英语表量词进行了透彻地分析, 揭示了英语表量词的表量和表质的功能。还有许多学者从数学、哲学等角度分析英汉表量语, 以期对复杂的英汉表量语现象做出精确的描述、解释和结合。
一、英汉表量语认知功能研究
在英汉表量语的研究中, 认知功能视角的研究表现出了对这一语言现象强大的阐述能力。认知科学结合语言学研究并识解语言, 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多年来, 认知语言学在研究和阐释语言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中Lakoff和Langacker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Langacker, 1990) 。对于语法的基本论述是:人们基于对外界现实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进行语言表达, 而人们的认知系统和语义结构形成了语法结构 (Langacker, 1991) 。通过详细论述意向理论, 强调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分析的方法对认知系统和语义结构理解的重要性。汉语量词无论语义特征、语法性质还有功能表达方面都是多向性的, 很多汉语量词都是从名词转义而来的。英语的语法中虽然没有量词, 但是英语的表量结构一般也都是由名词以一定的形式或结构来表示数量的。本文拟从认知语法视角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对比英汉表量语, 探究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英汉表量语的识解能力, 即认知功能在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表量语对比研究
1. 英汉表量语的语法结构对比分析。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比较英汉表量语, 我们可以发现, 汉语表量语的语法功能较英语丰富, 可以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补语、主语、宾语和谓语等成分。而英语表量语组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成分, 有时也可作主语或状语。在英汉表量语中, 表示数量的词均必须和数词一起使用。汉语的表量结构一般为“数词+量词+名词”。英语的表量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数词+可数名词”;“数词+表量词+of+物质名词”;“数词+表量词+of+可数名词” (张媛, 刘振前, 2011) 。汉语量词必须和数词相结合, 即“数不离量, 量不离数”。汉语量词在通常情况下的特点是“据数辩量, 据量辩数”;汉语量词没有单复数之分;汉语量词可以重叠。汉语的量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而单音节的量词都可以重叠, 重叠后的量词含义与功能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可作定语、状语和谓语等 (王晓玲, 2001) 。在英语的表量结构中, “数词+可数名词”体现了可数名词的量化特征, 即表明了可数名词有界限性, 突显了可数名词的有界区域;“数词+表量词+of+物质名词”表明了物质名词无界限性的特征, 根据语义把物质名词语义范畴化, 即把无界的区域界限化。“数词+表量词+of+可数名词”介于前两类之间, 主要体现了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根据量与质、有界与无界的参数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征。
2. 英汉表量语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认知对比分析。
尽管英汉表量语的语法结构有差异, 但二者都是能起到表示物体或动作的数量、形状和状态的作用。汉语中有独立的量词词汇, 这些量词自身的语义很简单浅显, 在和名词搭配使用时只能起到表量、形态的作用。但在特定的组合中也可以增加语义的色彩, 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由于英语表量的名词本身含有语义, 因此可以在这些名词前加形容词修饰, 这样可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形容词放置位置的不同就直接影响着语义修饰效果。汉语在这方面的语义修饰效果远不如英语丰富和活跃。汉语表量词可以重叠的特点, 是汉语独具特色的表量手法。重叠具有比喻性, 可以表达量多、量大, 能够突出行为动作的次数等。运用重叠的办法, 可以增强语言的情感和文学格调色彩。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分析英汉表量语的差异, 我们能够透过词性和表量词与其他词性的不同组合的形式中看出不同的语义的表达效果。通过语法结构的变换和调整, 可以更贴切、更生动地创设场景和图像, 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三、认知心理学视角下英汉表量语对比研究
1. 基于意向理论认知英汉表量结构。
意象是认知心理学术语, 指人们在感知体验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表征, 是客体或事件在大脑里的一种抽象类比物 (薛粉玲, 2010) 。根据 (Langacker, 2001) 的分类, 意象可以从详略度、认知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向理论在英汉表量语研究中的认知主要涉及认知域、视角和突显三个方面。 (1) 认知域:认知域可分为基本认知域和复杂认知域。基本认知域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嗅觉、色彩、触觉和感情等;复杂认知域主要体现某一知识体系的程度和抽象性。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有其相对应的认知域。在汉英表量词的语法结构中, 一个名词若是提供了三维空间、时间等参考域, 该名词为中心词, 这个量词就起到了突显名词的某一部分的作用, 也即利用该名词的某一侧面的特点利用相应的表量词修饰限定该名词。 (2) 视角:在认知识解英汉表量语的语义过程中, 意向理论中的视角也是很重要的认知参照点。从不同的视角认知英汉表量结构的含义, 就是从不同的视角突显不同要素的关系, 也即通过句式的调整和变换识解不同的语义关系。 (3) 突显:突显在英汉表量语结构中指某一部分处于突出显著的地位, 包括突出不同侧面, 以及结构关系中突出不同的参与者等。语言结构的语义最终取决于中心词和修饰语两者的结合。对表量词的分类, 语言学界有着不同的标准, 我们主要从意向理论的角度讨论英汉个体表量词在组合结构中的认知识解的相同之处。从认知心理学的意向分析, 英汉表量语在认知域、视角、突显这些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尽管与汉语量词相比, 英语表量语不是非常丰富, 但是也能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意向。
2. 基于空间合成理论认知英汉表量结构。
建立在心理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合成理论是指人们在思考、交谈过程中为了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形成的时间、现实等概念。人的心理空间可以映射思维和语言过程中的动态特征。但是这种描述和识解方式受到语境、语法和文化的制约。空间合成理论具有描写和解释隐喻建构过程中的推理机制的功能。英汉表量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用法, 即名词为结构的主体, 表量词为喻体。汉语的表量结构既有直接隐喻也有非直接隐喻, 英语的表量结构多见于直接隐喻, 但也经常通过表量词汇本身的词义构成不同的隐喻指代。 (1) 直接隐喻:在英汉表量结构中, 直接隐喻是通过把表量词和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构建主体和喻体结构。其中, 表量词是原始域, 名词是目标域。名词和表量词建立了直接的隐喻关系, 即量词的描述、限定等修饰关系直接发生在名词和表量词之间, 是直观的、显而易见的。英汉表量结构中的直接隐喻, 体现了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各对应元素之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 (2) 非直接隐喻:非直接隐喻的构建也是把表量词和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组合、完善、扩展的过程。但这时的表量词代表的事物不是原始域, 而是原始域的载体, 名词还是代表事物为目标域。认知英汉表量语在非直接隐喻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了语言本身和语言学习者自身的思维因素外, 还涉及文化、心理、宗教、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
3. 基于情感认知功能识解英汉表量结构。
情感认知是人感受外界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对行为动作有制约作用, 它是影响人的行为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感知往往通过行为的表象体现出来, 一般分为外在行为, 即外显情感;意识体验, 即内隐情感。我们都知道, 人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和事物的理解和识别, 也即我们人类的认知是与情感密不可分的, 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由于英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 英语和汉语作为民族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法必然蕴含着诸多的心理和文化背景。从情感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表量结构, 我们能够发现两种语言结构的相同和差异源于不同文化、种族背景, 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观察事物的结果。从语言结构本身来看, 英汉表量结构都是以类比、判断和推理为基础的, 但是推理的模式存在着差异:汉语倾向于归类推理, 英语注重逻辑分析。在认知本质上, 英汉表示情感色彩的量词均是感知和范畴化的结果, 汉语感知呈现单一和具体化, 而英语感知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英汉表量结构相同的特点是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有着共同的感悟和认知, 其差异是因为中西方思维和文化的差异。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8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很多与数字有关的俗语。顾名思义, 数字俗语是指其他词语与基数词或序数词搭配而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英语中的数字俗语很多来自习语, 而汉语中的数字俗语大部分来自一些数字词组和数字词语的习惯表达, 如成语、谚语、俗语以及歇后语等。这些数字俗语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息息相关。
1 从认知角度探讨英汉数字俗语的异同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 同认知一样, 语言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认知是语言的前提。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同时, 人类语言的发展受制于认知发展。不同民族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宗教信仰、自身体验等。因此, 不同民族的人必然存在认知能力的差异, 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反之, 他们也会用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同一意义。
1.1认知对等
由于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及社会发展存在共性, 使得不同民族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存在共识, 人类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 不同民族的人生理结构基本相同, 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体验也基本相似。因此, 不同民族的人的认知能力相似, 语言中存在很多认知对等的表达。英汉数字俗语有时会选择同样的数字表达同一事物或同一意义。
汉语成语中的“一箭双雕”最初是被人们用来表达一支箭射到了两只雕, 而随着人们经验的累积, “雕”逐渐引申为“其他鸟类、甚至是其他动物”。“一箭双雕”现在可泛指各种人类活动, 意为“一举两得”。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字面意思是说“一石二鸟”, 引申义为“一举两得”, 与“一箭双雕”意义基本相同。“半斤八两”一词语源自于古代的买卖交易市场, 在中国古代, 一斤为十六两, 八两即半斤, 意为“重量相等”, 引申义为“势均力敌”。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表达: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六差不多) 。
英文中有a cat has nine lives, 形容一个人“ 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也有类似“猫有九命”这种说法。中国和英国均地处北半球, 季节更迭相同, 到了夏季燕子纷纷迁徙回来, 这一自然现象符合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心理, 因此,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和“一燕不成夏”意义基本相同。这些表明两个民族的认知是有共同点的。
1.2 认知偏移
认知偏移指的是英汉两个数字俗语数字不同, 但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英汉两个民族使用不同的数字俗语表达相同的意义。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 语言源于人类认知对客观世界进行组织、加工的结果, 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外部生存环境相互的作用。语言表达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存在大量数字俗语意义相同, 但使用的数字不尽相同。
英语中, at sixes and sevens意指“混乱、没有头绪”的意思, 对应的中国数字俗语为“乱七八糟”;one over the eight. 是指如果一个人喝8 品脱的啤酒不会醉, 但超过这个限度就有些醉了。因此, 该习语语用含义就是“多喝了一杯”或“有三分醉意”。中英文数字俗语数字并不等同, 但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在汉语中, 人们习惯使用“三五成群”来表示“一些人, 几个人”, 而英语却使用“in threes and fours”来表示类似的概念。数字虽不同, 但意义相同。
1.3 认知缺失
英汉两个民族必然存在不同的认知体验, 导致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当英汉两个民族中缺乏相同的认知对等或认知偏移, 就会造成认知缺失。
中国人常用“岁寒三友” (松、竹、梅) 表达“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三座大山”比喻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剥削和压迫。西方人很难从字面理解这些词语的引申喻义。同样, 中国人也很难理解英语中的“the upper ten”和“the four hundred”指的是“贵族名流和社会精英”, 这些数字俗语超越了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 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Three sheets in the wind本为航海用语, 其中sheet为“帆脚索”。Both sheets in (或to) the wind表示两条帆脚索松脱了, 这时船只会颠簸得很厉害。后来, 人们用这个短语表示“大醉”。 而汉语中的“过五关斩六将”、“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和英语中的“forty-niners”等数字俗语都与英汉两种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文化烙印。
2 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 俗语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数字俗语则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从认知角度来看, 英汉数字俗语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点, 也有差异, 反映了不同民族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相同的生理机制导致不同民族必然存在共通的认知结构, 从而导致了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数字俗语。但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 导致英汉数字俗语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语言学习者要从认知角度出发,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递蕴含在语言中文化信息, 完成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李健林.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J].杭州师专学报, 2002 (4) :34-37.
[4]黄成夫.英汉数词习语的文化习俗及其修辞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5) :138-140.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9
隐喻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类比相似性联想和创造相似性联想,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从而帮助人们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来认知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Chen,2007:67)。因此,从语言的角度讲,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从认知的角度讲,它又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认知世界的结果。
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阐释解读非空间概念(Lan,2005:131)。空间隐喻也被称方位隐喻,它是与空间方位有关的一种隐喻,把表示空间方位的具体概念来隐喻地表达数量,状态,社会地位,时间和感官等抽象概念。本文以英语的UP/DOWN和汉语的上/下来做认知对比,从而发现其英汉认知模式的异同。
空间隐喻实际上是物质世界中空间概念的一种延伸。人们将自己亲身体验的上下、内外、前后等表示空间的意象图式投射到时表数量、状态、感官等抽象事物中去,进行了空间隐喻化认知。汉语中的上/下和英语中的UP/DOWN是人类经验产生的最基本的方位范畴之一,是人类理解和研讨抽象概念的基础。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是表达垂直方位的空间关系,人们常利用这一空间概念来认知数量、状态、感官等抽象概念。
二、英汉空间隐喻的隐喻拓展及表现形式
1、数量
数量指事物的多少,除了用数量表示外,人们一般利用上/下和UP/DOWN的空间概念来对数量进行隐喻化认知。数量的多少跟现实中的上/下空间位置有直接的关系。当我们把更多的东西添加到一堆东西之上时,这堆东西的高度就会上升。反之,高度会下降。如:
(1)房价上升/下降了。
(2)气温升高/下降了。
(3) Salary is going up/down.
(4) The temperature is up/down.
(5) The number is rising/dropping.
英汉两种语言中上/下空间概念来认知数量时,概念和意义都是对应的,都采取上下波动来表现出物理反应,说明人类有共同的身体物质体验。
2、状态
空间概念可用来表示状态,如:
(6)表品质状态,上德,下贱。
(7)表公开状态,上市,下市。
(8)表工作状态,上班,下班。
(9)表情绪状态,七上八下,情绪高涨。
由于人类认知具有普遍的自然规律,英汉民族中的方位认知有相信性。如:HAPPINESS IS UP,SADNESS IS DOWN,GOOD IS UP,BAD IS DOWN (LAN,2008:119)。
3、社会等级
空间位置上/下可以映射到社会等级中,用具体的上/下方位概念来喻指社会地位和等级的高低。如:
(10)上级部门/下级部门。上流社会/下流社会。
(11)上帝,上天,皇上,下人,下面。
(12) He rose to the top of the society.
(13) The family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
由此可知,英汉在表示社会等级这一概念时,体现出较多的相似性。
4、时间
汉语用上/下这一纵向空间概念来喻指时间,即较早为上,较迟为下。如:
(14)上/下个星期,上/下月,上/下季度。
上/下时间表达说明,汉语具有高低之别的空间抽象概念手投射到时间上,过去的时间在高处,未来的时间低处,用空间的高低差来隐喻上/下之间的时间差。和汉语中的上/下对应的时间概念相比,英语的时间是不固定的。英汉表现出了不一致性。如:
(15) Up to now,he’s been quiet.
(16) From the Middle Ages up to the present day.
可以看出,英美民族将下的方位代表过去,将上方位代表未来。这种经验使他们形成了“未来在上,过去在下”的隐喻概念。
5、感官
在英汉中,“上下”空间概念也投射到感官抽象概念域中。如:
(17)温度上升/下降,声音上扬/下降。
(18) Turn up/down the radio.
(19) The temperature goes up/down.
由此可知,英汉民族有着相同的经验基础,即人类的感觉强烈程度与太阳的运动的有关当太阳运行至最高时光线和温度最高,太阳落山时,光线降低,温度也随之降低。
三、总结
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方位词“上/下”、“Up/Down”的空间隐喻现象,从数量域、状态域、时间域和社会域四个方面逐一展开分析,发现了英汉空间隐喻投射的相似性。但是,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由中西两国文化背景、价值观及不同的语言体系所造成的。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上/下”“Up/Down”作为两对基本方位范畴,其空间方位意义投射于数量域、状态域、时间域、地位域,使之具有不同隐喻意义与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空间隐喻,意象图式,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C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家旭.英汉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 篇10
Zero anaphora is an anaphora form that uses zero pronouns to act as anaphora words, it has syntactic features of pronouns but without any real phonetic forms.When a certain thing is mentioned in the discourse, and if the thing is referred to again, various anaphora should be used.
Chen Ping (1987) defined zero anaphora as“a special referential form in the structure of discourse.To be brief, it means that in the structure of discourse, there should be the same referential object which appeared in the former context,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 pattern, the referential object has no real lexical expressions.”Someone called the invisible anaphora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as zero e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zero anaphora is a“language reduction”phenomenon, mainly to avoid the repeated expression or an‘economic principle’in order to save resources, that is, to avoid unnecessary pragmatic waste of energ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In the case of other conditions being equal, language users always follow or tend to follow the reduction principle:If you can use the full expression or pronoun, you always tend to use pronouns;if you can use pronouns or zero pronouns, you always tend to select the zero pronouns.
In addition to being"economic", "energy saving", the Zero Anaphora use may also have to make the language more"clear".Generally, the alternate materials or contents are given information or old information.In order not to repeat the old information, the communicator could be focused on the new information to make better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or effect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 The ZA in English
English stresses the integrity and rigor of the sentence.The vast majority of English sentences need clear subject and predicate;even if zero anaphora appear in English, they almost all appear in informal spoken English, that is to say, the listener depends on material context to understand the zero anaphora, or the current discourse capable of activating substancial scene that highlights entity.In the following, ZA is signalled byФ.
In the book Anaphora Resolution, Ruslan Mitkov (2002:12-14) divided Zero Anaphora into four categorizes according to the form of the anaphor:Zero pronominal anaphora, Zero noun anaphora, Zero verb anaphora, Verb phrase zero anaphora (ellipsis) .
1) Zero Noun Anaphora
This zero-anaphora is one whose central word or an entire noun phrase is omitted.
Example (8) :“Is that—”she ventured, looking longingly at the rose-colored frock.And she asked it almost in a whisper.“Is that there your bestФ?” (Ф=clothes)
(A Little Princess)
2) Zero Pronominal Anaphora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economy", Zero Anaphora is used in preference to the use of pronouns.
Example (9) :ФLook at your book again.
(A Little Princess)
Sentence (9) has no antecedent, but there is a potential subject you in deep structure.
3) Zero Verb Anaphora
Example (10) :
Sara looked at her in simple surprise.
“Why, anyone can make up things, ”she said.“Have you never triedФ?” (Ф=to make up stories)
(A Little Princess)
4) Verb phrase Zero Anaphora (Ellipsis)
Example (11) :
“Ah, madame, ”he said, “there is not much I can teach her.She has not learned French;
she is French.Her accent is exquisite.”
“You ought to have told meФ, ”exclaimed Miss Minchin, much mortified, turning to Sara. (Ф=that you are French)
(A Little Princess)
Wh-clauses in the English discourse can be reduced to the wh-word, or even a sentence in the clause can be omitted altogether, including the guide word, as above example (11) .
3 The ZA in Chinese
When a certain thing is mentioned in the discourse, and if the thing is referred to again, various forms of anaphora should be used.Zero anaphora is a special referential form in discourse structure, it is a reference that has no pronunciation, no form but with meanings.It is a characteristic that gains reference from an antecedent through zero form. (Yin Bangyan 1999) .It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that antecedent refers to all possible referential objects mentioned above the anaphora.It is different from non-zero anaphora which has no real words manifestation for us to identify, therefore, the problem that we should resolve first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is form of anaphora exists in a specific occasion or not, and how to judge the nature of the anaphora words.On this issue, Chen Ping (1987) argued that it mainly depends on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the whole sentence pattern:if from the sense of meaning, there is the same referential object that appeared in the former context;but if from the grammar pattern, this referential object has no real words manifestation, we could identify that zero anaphora is used here.
(12) 祥子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 Ф身上忽冷忽热, Ф心中迷迷忽忽, Ф牙床上起了一溜紫泡, Ф只想喝水, Ф不想吃什么。
《骆驼祥子》
(13) 人和的老板刘四爷是已快七十岁的人了;Ф人老, Ф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 Ф设过赌场, Ф买卖过人口, Ф放过阎王账。
《骆驼祥子》
According to whether zero anaphora and its antecedent are in the same sentence structure or not, zero anaphora can be divided into intrasentential zero anaphora and intersentential zero anaphora.
The so-called“sentence”in our view is those where there are voice pauses in spoken language, and thos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s with a point mark in written language (including those whose subject or object is in zero form) .That is to say, only from the syntactic level, the sentence we discussed here, whether it can express the full meaning to meet of needs of communication alone or not, is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normal concepts of sentence in traditional grammar.
According to Li&Thompson (1981) , intrasentential zero anaphora mainly appear in the topic-prominent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zero form in the above sentences (12) and (13) and their antecedents are in the same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ey are intrasentential zero anaphora.In the intersentential zero anaphora, the anaphora word and its antecedent are in different sentence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aphora word and its antecedent, the intersentential zero anaphora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immediate zero anaphora and long distance zero anaphora.In the immediate zero anaphora, the sentence that contains anaphora follows the sentence that contains antecedent, but in the long distance zero anaphora, there are other sentences existing between the sentence that contains the anaphora words and the sentence that contains the antecedent.For example:
(14) 郑晓慧离开时, 周珍亲自目送她走进电梯。Ф返回家后Ф把锅里的饭收拾到饭桌上。
(15) 这个家的外观非常简朴。确实, 由于许冠今出身贫寒, 对奢侈的东西有种本能的拒绝, 所以, 家里几乎没有装修过的痕迹。Ф搬进之前, 局里统一给安装了地板。
The zero form in example (14) are immediate zero anaphora, because their antecedents are in the former sentence, but in the example (15) , the zero form is far from the antecedent“许冠今”, so it is a long distance zero anaphora.
4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Z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is section, the statistics of Zero Anaphora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ould be clearly describ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would be explain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n above,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absolute number of ZA in Chinese is 561, and 158in English.It indicates that ZA is frequently used in Chinese.
The percentage of ZA in Chinese, which is 41.46%, is higher than that of ZA in English, which is 12.24%.Therefore, ZA is one of the anaphoric phenomena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ut just as the table shows, ZA in Chinese is more universal than that in English.
In English, zero anaphora mainly appear in spoken language and its frequency is not high, but Zero Anaphora in Chinese indeed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According to Xu Yulong’s corpus analysis, Zero Anaphora in Chinese occupies 91.3%, while Ariel didn’t make the statistic of the zero anaphora proportion in English.Because the use of pronouns in English are much more than that in Chinese, which is mainly because that most of the reference function of English pronouns is undertaken by Chinese zero anaphora.That is why in Chinese corpus, zero pronouns’proportion is as high as 41.46%in all referential words.
5 Summary
The difference of using frequency in zero elemen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Chinese is the language of free zero anaphora, that is to say, zero anaphora use is frequent, almost free to choose, but zero anaphora use is not frequent in English.
The reason is that Chinese sentenc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 but not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the use of zero anaphora is a major feature in Chinese, which mostly appear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ubject.People think that as long as the theme is clear, it does not matter whether there is a subject or not, for people can deduce the behavior subject from the context.
English emphasizes the integrity and rigor of the sentence.The vast majority of English sentences need clear subject and predicate, even if zero anaphora appear in English.They are mostly in informal spoken English, that is to say, the listener depends on material context to understand the zero anaphora, or on the current discourse capable of activating the substances scene that highlights entity.It is apparent that whether zero anaphora is appropriate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antecedent can be prominent in people’s mental representation.Before using zero anaphora, the speaker should be clear that the listener could get sufficient contextual information to get the reference point.For this reason, before using zero anaphora, the antecedent should be known by the listener already as a prominent mental entity, otherwise, the listener could not determine what the speaker refers to.
Even if the antecedent has been prominent, if the element inverted in the zero anaphora and the antecedent are too long, it can also lead to the case that the listener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at the speaker refers to.This is because the longer the inverted components, the more complex the structure is, and the weaken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continuity of the referred object is greater.This relates to people’s memory.
Zero anaphora must follow the referen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ntences must be compact.Long and complex compositions cannot be inserted between the zero pronouns and the pronouns or nouns referred to by the zero pronouns, since the longer the insert elements, the more complex the structure and the weaker the continuity of the object will be.Because of the capacity limitation of short-term memory in human brain, anaphors far away from the antecedent generally requir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ifestations, to make up for the information attenuation caused by the barriers.The distance in zero anaphora is a little longer than that in pronoun anaphora, but the continuity is weaker, because the pronoun anaphora is visible and zero anaphora is invisible.But in comparison with nouns, the continuity of pronouns is stronger, because noun anaphora either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form is easy for the listener or reader to understand.However, pronouns are words for substitution, which can build only the image of the external entity, by linking with specific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or things.Therefore, in discourse, if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participants or the ref-erent is far from its antecedent, noun anaphora is usually adopted.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Reinhart T.Anaphora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M].London/Sydney:Croom Helm.Reprint Series.ISI/RS-87-190.1983.
[3]Mitkov Ruslan.Anaphora Resolution[M].London:Pearson Educa tion, 2002.
[4]Sells P, Wason T.Anaphora[M].Asher R E.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Pergamon Press, Ltd, 1994.
[5]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 1987 (5) :363-378.
[6]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同指的表达[J].中国语文, 1986 (2) :88-96.
[7]徐赳赳.现代汉语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8]许余龙.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5) :321-327.
【英汉反语对比认知】推荐阅读:
反语原则06-13
从英汉构词特点看英汉词义对比10-22
【修辞方法辨析】夸奖、反语09-14
英汉文化对比08-22
英汉对比论文09-01
英汉对比研究07-07
英汉语言对比09-01
英汉语言的对比05-18
英汉颜色词对比05-23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