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语言学

2024-09-26

英汉对比语言学(共12篇)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1

数字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从原始部落的结绳记事到信息时代的现代计算机编程数字化, 人们都离不开数字及其运算。数字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得非常广泛, 在人类的语言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很多与数字有关的俗语。顾名思义, 数字俗语是指其他词语与基数词或序数词搭配而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英语中的数字俗语很多来自习语, 而汉语中的数字俗语大部分来自一些数字词组和数字词语的习惯表达, 如成语、谚语、俗语以及歇后语等。这些数字俗语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息息相关。

1 从认知角度探讨英汉数字俗语的异同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 同认知一样, 语言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认知是语言的前提。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同时, 人类语言的发展受制于认知发展。不同民族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宗教信仰、自身体验等。因此, 不同民族的人必然存在认知能力的差异, 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反之, 他们也会用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同一意义。

1.1认知对等

由于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及社会发展存在共性, 使得不同民族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存在共识, 人类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 不同民族的人生理结构基本相同, 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体验也基本相似。因此, 不同民族的人的认知能力相似, 语言中存在很多认知对等的表达。英汉数字俗语有时会选择同样的数字表达同一事物或同一意义。

汉语成语中的“一箭双雕”最初是被人们用来表达一支箭射到了两只雕, 而随着人们经验的累积, “雕”逐渐引申为“其他鸟类、甚至是其他动物”。“一箭双雕”现在可泛指各种人类活动, 意为“一举两得”。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字面意思是说“一石二鸟”, 引申义为“一举两得”, 与“一箭双雕”意义基本相同。“半斤八两”一词语源自于古代的买卖交易市场, 在中国古代, 一斤为十六两, 八两即半斤, 意为“重量相等”, 引申义为“势均力敌”。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表达: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六差不多) 。

英文中有a cat has nine lives, 形容一个人“ 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也有类似“猫有九命”这种说法。中国和英国均地处北半球, 季节更迭相同, 到了夏季燕子纷纷迁徙回来, 这一自然现象符合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心理, 因此,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和“一燕不成夏”意义基本相同。这些表明两个民族的认知是有共同点的。

1.2 认知偏移

认知偏移指的是英汉两个数字俗语数字不同, 但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英汉两个民族使用不同的数字俗语表达相同的意义。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 语言源于人类认知对客观世界进行组织、加工的结果, 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外部生存环境相互的作用。语言表达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存在大量数字俗语意义相同, 但使用的数字不尽相同。

英语中, at sixes and sevens意指“混乱、没有头绪”的意思, 对应的中国数字俗语为“乱七八糟”;one over the eight. 是指如果一个人喝8 品脱的啤酒不会醉, 但超过这个限度就有些醉了。因此, 该习语语用含义就是“多喝了一杯”或“有三分醉意”。中英文数字俗语数字并不等同, 但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在汉语中, 人们习惯使用“三五成群”来表示“一些人, 几个人”, 而英语却使用“in threes and fours”来表示类似的概念。数字虽不同, 但意义相同。

1.3 认知缺失

英汉两个民族必然存在不同的认知体验, 导致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当英汉两个民族中缺乏相同的认知对等或认知偏移, 就会造成认知缺失。

中国人常用“岁寒三友” (松、竹、梅) 表达“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三座大山”比喻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剥削和压迫。西方人很难从字面理解这些词语的引申喻义。同样, 中国人也很难理解英语中的“the upper ten”和“the four hundred”指的是“贵族名流和社会精英”, 这些数字俗语超越了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 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Three sheets in the wind本为航海用语, 其中sheet为“帆脚索”。Both sheets in (或to) the wind表示两条帆脚索松脱了, 这时船只会颠簸得很厉害。后来, 人们用这个短语表示“大醉”。 而汉语中的“过五关斩六将”、“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和英语中的“forty-niners”等数字俗语都与英汉两种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文化烙印。

2 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 俗语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数字俗语则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从认知角度来看, 英汉数字俗语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点, 也有差异, 反映了不同民族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相同的生理机制导致不同民族必然存在共通的认知结构, 从而导致了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数字俗语。但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 导致英汉数字俗语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语言学习者要从认知角度出发,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递蕴含在语言中文化信息, 完成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李健林.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J].杭州师专学报, 2002 (4) :34-37.

[4]黄成夫.英汉数词习语的文化习俗及其修辞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5) :138-140.

[5]戚焱.数字习语的汉英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4) :12-16.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2

英汉对比语言学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英汉语言对比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语法以及语篇结构上的对比,探析了英汉语言差异对于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提出了教学对策.

作 者:王静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200728(8)分类号:H3关键词:对比语言学 英语写作 词义 语法 语篇结构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3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隐喻;英汉时间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隐喻表达中英汉时间的共同性

隐喻是一种语言技巧,人类运用这种技巧来进行语言表达,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时间表达上,就已经有了年、月、日、时、分、秒这些的表达,这些时间的表达方法虽然可以准确的表达出实际时间,但是却只能表达一部分,不是所有都可以表达。所以,人们利用自身的抽象思维和自己习惯的方式做出了创新的隐喻来表达更多的时间。所以,由此可知,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和汉语在时间的表达上还是具有相似性,认知方式也具有相同性。

二、英汉时间隐喻的表达方式

(1)“时间是空间”的隐喻概念

时间不是空间,在人类的感知里能够感觉到空间,但是人类感觉不到时间的消失。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所以在人类的发展史中首先认识空间,然后认识时间。认知语言学专家认为时间是在空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拿英语和汉语的特点来对比,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时间表达方式都是建立空间概念的基础上的,这使得英语和汉语在空间概念上又有了一些相似的地方。

比如,当我们在表达时间是怎样变化的时候,英语和汉语是运用相同的隐喻表达的,只是区分是说话的人在变化还是时间本身在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在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中,在其他的语言中也有这种变化,这些变化都跟人类只是的认知基础和习惯活动有关。“时间本身在变化”这句话是指说话的人不动,时间变化的方向和事情变化的方向是一样的。例如:

a.The time for taking action has arrived.

b.Christmas is coming to us.

而汉语里面就用“过来”“到达”这些词来表达时间的变化。

(2)“时间是金钱”的隐喻

在中英文里面,时间和金钱都能进行隐喻,这样的表达方式能体现出人们虽然处于两个不同的社会,但是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而这种表达方式的变化不只中英文有,其他的语言里面也同样有这种,变化。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来源和目的是十分重要的,即source domain,target domain。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金钱”是来源这个方面的因素,与目的这个方面里的“时间”是相互对应的,两者就构成了隐喻。所以,人类总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时间和金钱这两者本身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却是给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在人生的进程里一去不复返;而金钱也是花掉了就没有了,所以说,人们将这两者联系起来都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下形成了某种隐喻的有效机制。

(3)“时间是实体”的隐喻

人们总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那些抽象的事物,所以时间的实体隐喻就是将抽象的事物隐喻成实体。实体上有很多的特征,所以被我们隐喻的抽象的物体上也有这些特征。就比如说

1)对时间的特指:

a.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

b.Time is out of joint.

2)比如对时间进行量化

a.一个年纪轻轻的有志青年在经过了20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碌碌无为的中年人。

b.University was a wonderful time for the students.

这样的语言表达里面,时间可以用空间概念表达,也可以把它当做金钱和实体,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在表达上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跟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是有着共同点的。时间通常会被隐喻成运动、实体或方位,这些与生物方面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人类进行认知的时候,没有工具来感知时间,所以,通常把时间隐喻成运动、实体和方位。

三、英汉时间隐喻表达的差异性

不同的民族和社会背景,英汉时间的隐喻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汉语里的“箭”常用来表达时光飞逝,也常把时间比作“弓箭”,如光阴似箭;但是英语中的时间却是用“鸟”来表示,如“the bird of time”。英语里面常常将物品和时间联系在一起,如”a whale of time”,这就是拿鲸鱼的庞大特征来隐喻时间,用来修饰时间。这种表达方式却不用在汉语里面,汉语里面的隐喻方式与这个有大不同,比如说“寸”在长度单位中表达的是一个很小的长度,但是用在汉语里,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一句话,这个例子就很大程度的表现出了认知的不同性,同时也表现出了时间在空间概念里的反射。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英汉语言中都用空间的隐喻来表达时间,比如汉语中的“前”、“后”这种意思的词,“前”是指过去的或较早前的,比如“前天”“从前”等;“后”就是指将来或较晚,比如“以后”“后来”等。但在英语里表达时间一般用before和after,但表示空间一般就用ahead和behind,这就说明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在认知上也是不同的。

汉语中前面的时间为“上”,后面的时间为“下”,这点不太好理解。但是汉语中常常把时间比作河流,比如说“时光流逝”“似水流年”等,河流是自上往下流,时间也是这样消失。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的长幼尊卑与时间顺序是有很大的关系,长辈在上,晚辈在下。但是英语里就没有这种“上”“下”思维,在他们的理解里面,上就是跟向上的运动有關,延伸来说就是与未来有关;下就是跟向下的运动有关,延伸来说就与过去有关。在很多时间词语的排列上,英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民族就有着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英汉语的词语排列方式:

a.事情在2007年6月1日上午10点10分发生

b.It took place at ten past a.m.1st of June,2007.

汉语里面的词语排列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年月日时分秒,但是英语表达里面就是反的,但大体上还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在汉语里面,时间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这跟文章里面的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是一样的。例如:

a.办公室抽屉里有文件。

b.The document is inside the drawer of the table in the office.

以上的例子说明英汉语言在时空的表达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说这种时间隐喻在汉语中就是主体逐渐向客体的表达,英语就是相反的。所以,英汉语言里人们的认知是有着巨大的差异性的。

四、总结

语言认知能力是人类最根本的表达方式,认知语言学也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运用隐喻做语言表达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上的思维和共性,从隐喻的角度上讲,英汉语有不同也有相似,本文通过对英汉语在时间表达上的对比研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禹丽芳.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对介词隐喻义的教学启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 刘莉.汉英“前/后”隐喻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李海艳,李佳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英汉时间概念隐喻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3,(3):36-37.

论英汉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篇4

那么, 英汉语言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笔者试图从英汉词汇现象、句法现象及语篇结构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 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

1. 词的意义方面

英语单词的词义一般分两类, 一类:本义 (Denotation) , 另一类:转义 (Connotation) 。以动词gnaw为例, 其本义是“咬;啃”。如:The rat gnawed a hole in the wooden box. (老鼠在木箱上咬了个洞) 。gnaw的转义是“使烦恼;折磨;腐蚀”等。如:Hunger gnawed at the prisoners. (饥饿折磨着犯人们) 。英汉语言相比, 一个显著的差异是:英语更青睐词的转义, 而汉语多用本义。又如:The author’s fingerprint is quite obvious in all of his works.原译:作者在他的所有著作里留下的指纹都相当清晰。fingerprint是常见名词, 意思是:指纹。如:戴上橡皮手套以防留下指纹印。以汉语为母语者没料到的是, 上句一词, 用的是转义。其含义是:特色、特点、与众不同之处。改译:作者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 词的搭配能力

在词语的搭配上, 英汉语言也体现了不同的语义。以英语动词make为例, make money即汉语中的“挣钱”;make progress即汉语的“取得进步”;make laws即汉语的“制定法律”。由此可见, 英语make的搭配能力很广, 可以用金钱、进步、法律, 而汉语中就需分别用“挣”、“取得、“制定”等来搭配。因此, 为了使译文语言规范, 译者有必要注意这些差异, 译文中词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另举例如下: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一些美国人越过国境线, 只是为了吃点可口的墨西哥食物, 喝点墨西哥啤酒。

原文中原意为“加油水”, 可以和food搭配, 也可以和beer搭配, 但译成汉语时应分别翻译成“吃点”和“喝点”。

3. 词序方面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这便决定了两者在词序安排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英、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一致。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 变化较多, 所以英、汉语词序的比较, 主要是指定语、状语位置异同的比较。

3.1定语的位置

3.3.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 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 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致如此。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 但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如: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前置)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 (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

重要的事情 (前置)

3.3.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 汉语里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 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习惯而定。

试比较:

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 (后置)

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 (前置)

particles moving around their atomic nucleus (后置)

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粒子 (前置)

3.2状语的位置

3.2.1单词作状语

(1)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它状语时, 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 这一点和汉语相同。

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

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 但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

(2)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动词时, 一般放在动词之后, 而在汉语里则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

3.2.2短语作状语

英语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后, 译成汉语时, 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 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的习惯而定。

1) 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

2) A jeep, full, sp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

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 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

由此可见, 英汉语在语序的排列上有相同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翻译时, 相同之处可以照搬过来 (即顺译) ;相异之处则需要对语序进行调整, 使之在整体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即逆译) 。

二、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词是翻译中最基本的转换单位, 但词最终离不开句子, 离开了句子, 词的意义便无法把握。因此, 词的翻译应放在整个句子甚至更大的语境中进行, 这样词才会有相对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虽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也有很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 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就无法逐字翻译。因此, 仅仅掌握了词汇的翻译技巧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

1. 句子结构

在句法结构上, 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 而汉语则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的句子通常是“主语+谓语”结构, 而汉语的句子则通常是“主题+述题”结构。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 相当于“话题”, 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 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 与主语一致, 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例如:

(1) I don’t believe such lies.

我不相信这些鬼话。

(2)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这两个例句的主语和主题一致, 在翻译时不会造成很大困难。但是汉语句子往往并不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 它不一定是名词性, 即使是名词也不一定是主语。试比较:

(3) 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

译文一:I don’t believe 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译文二: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I don’t believe.

(4)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译文一: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译文二:I owe you a lot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这里, 例3的主题是个句子, 但它在逻辑上是个宾语, 在英语中通常用宾语从句表达, “译文二”尽管在结构上看上去更像原文, 但是却不自然。例4的主题虽然是个名词词组, 但是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 不能译成英语的主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差别, 英译汉时,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如何才能在汉语中得到最恰当的表达, 而并不一定非把原句的主语转换成译句的主语;汉译英时则相反, 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 将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2. 替代与重复

英语与汉语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就是, 英语重替代, 汉语重重复。英语中除了修辞需要以外, 很少在句子中重复同一个词或结构, 而在汉语中重复现象比比皆是, 这与中国文化讲究平衡与对称的美学心理有关。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英语中的替代结构主要有: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 , 替代词so, 替代动词do等。

英语往往用代词来替代上文刚出现过的名词, 而汉语则习惯于重复名词。例如:

(1) I hate sleeping or sitting on the floor.

我不喜欢睡地板, 也不喜欢在地板上坐。

(2) Bob is bored with, but Peter enjoys, music.

鲍勃讨厌音乐, 彼得则喜欢音乐。

上面两例中, 原文都是利用各种代词替代前文刚提到的概念或事物, 尽量避免重复, 汉译文则重复译出这些概念, 从而使表达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反之, 汉语中重复的词或结构往往可以用英语的代词译出。

三、英汉篇章对比

翻译虽然不是全新的创作, 却应遵循写作的规则, 照顾到篇章的连贯性。由于英汉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英汉互译时如果按原词原句照搬, 译文有时会显得生硬而不自然, 甚至不知所云。因此, 篇章翻译要兼顾段内、段际的衔接与照应及语域等问题, 以达到通篇的连贯, 使译文一气呵成, 不留明显的翻译痕迹。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都很讲究章法, 但两种章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讲, 英语文章往往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汉语文章常常曲折回环, 并不急于点题。传统的汉语写作有“起、承、转、合”的章法, 现代汉语写作虽也有类似于英语文章的开头 (introduction) 、正文 (body) 和结尾 (conclusion) , 但是段落和篇章的展开却与英语文章很不相同。

典型的英语段落像一篇小论文, 每段一个主题, 由通常出现在句首的主题句引出。段落其余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汉语的段落却不一样, 读者往往需要寻找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段尾也可能会引出新的主题。

其次, 英汉篇章布局也不相同。英语文章一般是一段一个主题, 层层递进, 直线展开, 后面的段落不会重复前面段落中已出现过的主题。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 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说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汉语写作往往反复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同一个论点, 呈螺旋型上升。

礼仪致辞在英汉语言中的对比论文 篇5

关键词礼仪致辞英汉比较

礼仪致辞(Ceremonial Speeches)是各种会议、商业、外事等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礼仪致辞的写作也已成为各类公众人物及文职人员的必修课程之一。

礼仪致辞涵盖的内容甚广,包括欢迎辞、欢送辞、开闭幕辞、致谢辞、祝酒辞、贺辞、悼辞等等。

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致辞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中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和差异所在,进而达到增进沟通、加深了解的目的。

一、交际功能上的相同之处

从交际学角度来看,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在语篇结构上,礼仪致辞通常由称呼、开场白、主体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在语体风格上,两种语言都会注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修辞手法上,中西方演说者经常会采取引用、排比、幽默等烘托手段。

以欢迎辞为例,这种致辞一般是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

从行文结构上看,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都会包含开场对来宾的称呼,在正文开头说明欢迎缘由、代表何人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致意,在正文主体阐述双方关系和来访的意义,而在结尾表达美好的祝愿,提出倡议和希望等内容。

从语篇风格上看,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词都会表现出讲话人的真诚态度和愉悦心情,措辞讲究礼仪,语言得体,由于又是在特定场合面向来宾口头表达,往往使用简洁精练的语言,郑重而又风趣地抒发欢迎之意。

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体现在行文结构和语篇风格上的相同之处是由于相同的交际目的和活动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在中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对礼仪致辞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交际特点,是我们写好致辞,做好发言的第一步。

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相同的交际功能要求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都需要遵循相近的语篇结构和风格,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遣词造句上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强调抽象思维,用词概况性强,而英语强调具象思维,用词具体明确。

以开篇的称呼为例,中国人情感含蓄,通常直接使用称谓作为称呼语,如“朋友们”、“各位同事”,而西方人往往情感丰富外露,因此经常加上“dear”一词放在称谓前,如“Dear friends”、“Dear colleagues”来表示亲近关系;汉语也会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一词体现礼貌,而英语却必须在称呼中使用“Distinguished”,“Respected”,“Your Excellency”等不同搭配体现对方的身份。

除了用词上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句式表达更是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指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这一特点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上也尤为明显。

汉语注重意合,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义手段,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英语强调形合,英语的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以表达喜悦心情为例,汉语往往使用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就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常常以“很高兴”、“很荣幸”作为句子开头,往往省略主语,而英语则必须加上主语,或者使用人称代词如“I’m pleased / delighted / honored to …”,或者使用形式主语如“It’s a great pleasure / privilege ...”,只有使用比较复杂的用词和句式变化才能体现出同样的情感。

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处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诸多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

以致辞中常见的慰问语为例,汉语中讲话人可以说“大家一路上辛苦了”,然而在英文中确不能直接译为“You must be very tired”,这样会让客人误以为是否自己面容憔悴而让主人语出此言,解决这类问题的应对策略是避开汉语文化背景,在英语中只要体现相同交际功能即可,因此最好译为“How was your journey?”或“Thank you for coming all the way”等更为符合英语习惯的慰问语。

同理,中国人在致辞时愿意说“招待不周”这样的客气话,如果直译为英语“We haven't served/entertained well”则不免让外国听众信以为真,产生误解,因此在英文的表达上同样宜采取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I wish you enjoy the trip / dinner”等。

除此之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经常会出现引用、双关、幽默等富含文化内涵的的情况,在进行双语转换时,我们必须注意将缺失的文化背景补充进来。

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在进行双语转换或交流沟通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到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避免“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延庆.公文写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教程:口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礼仪致辞在英汉语言中的对比分析 篇6

关键词礼仪致辞英汉比较

礼仪致辞(Ceremonial Speeches)是各种会议、商业、外事等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礼仪致辞的写作也已成为各类公众人物及文职人员的必修课程之一。礼仪致辞涵盖的内容甚广,包括欢迎辞、欢送辞、开闭幕辞、致谢辞、祝酒辞、贺辞、悼辞等等。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致辞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中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和差异所在,进而达到增进沟通、加深了解的目的。

一、交际功能上的相同之处

从交际学角度来看,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在语篇结构上,礼仪致辞通常由称呼、开场白、主体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在语体风格上,两种语言都会注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修辞手法上,中西方演说者经常会采取引用、排比、幽默等烘托手段。以欢迎辞为例,这种致辞一般是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从行文结构上看,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都会包含开场对来宾的称呼,在正文开头说明欢迎缘由、代表何人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致意,在正文主体阐述双方关系和来访的意义,而在结尾表达美好的祝愿,提出倡议和希望等内容。从语篇风格上看,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词都会表现出讲话人的真诚态度和愉悦心情,措辞讲究礼仪,语言得体,由于又是在特定场合面向来宾口头表达,往往使用简洁精练的语言,郑重而又风趣地抒发欢迎之意。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体现在行文结构和语篇风格上的相同之处是由于相同的交际目的和活动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在中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对礼仪致辞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交际特点,是我们写好致辞,做好发言的第一步。

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相同的交际功能要求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都需要遵循相近的语篇结构和风格,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遣词造句上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首先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强调抽象思维,用词概况性强,而英语强调具象思维,用词具体明确。以开篇的称呼为例,中国人情感含蓄,通常直接使用称谓作为称呼语,如“朋友们”、“各位同事”,而西方人往往情感丰富外露,因此经常加上“dear”一词放在称谓前,如“Dear friends”、“Dear colleagues”来表示亲近关系;汉语也会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一词体现礼貌,而英语却必须在称呼中使用“Distinguished”,“Respected”,“Your Excellency”等不同搭配体现对方的身份。

除了用词上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句式表达更是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指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这一特点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上也尤为明显。汉语注重意合,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义手段,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英语强调形合,英语的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以表达喜悦心情为例,汉语往往使用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就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常常以“很高兴”、“很荣幸”作为句子開头,往往省略主语,而英语则必须加上主语,或者使用人称代词如“I’m pleased / delighted / honored to …”,或者使用形式主语如“It’s a great pleasure / privilege ...”,只有使用比较复杂的用词和句式变化才能体现出同样的情感。

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处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诸多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以致辞中常见的慰问语为例,汉语中讲话人可以说“大家一路上辛苦了”,然而在英文中确不能直接译为“You must be very tired”,这样会让客人误以为是否自己面容憔悴而让主人语出此言,解决这类问题的应对策略是避开汉语文化背景,在英语中只要体现相同交际功能即可,因此最好译为“How was your journey?”或“Thank you for coming all the way”等更为符合英语习惯的慰问语。同理,中国人在致辞时愿意说“招待不周”这样的客气话,如果直译为英语“We haven''t served/entertained well”则不免让外国听众信以为真,产生误解,因此在英文的表达上同样宜采取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I wish you enjoy the trip / dinner”等。除此之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经常会出现引用、双关、幽默等富含文化内涵的的情况,在进行双语转换时,我们必须注意将缺失的文化背景补充进来。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在进行双语转换或交流沟通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到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避免“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延庆.公文写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教程:口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7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

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

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 are a lucky 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二、指示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指示意义指的是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最为基本的意义。它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进行体现,它是与某种语境相密切关联的,当对一个句子进行翻译时,必须要能够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使用场合以及上下文关系。

例如John is a boy.在这句话中就可以将boy直接翻译男孩的意思。而当一个妻子对丈夫说boy的时候,则可以翻译成为亲爱的,兄弟之间称呼boy的时候,则可以翻译成为老弟,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翻译场合,boy的翻译称呼不同,第一个boy是直接指示,第二个boy是对丈夫的称呼,第三个boy则是表达对兄弟的亲切。由此,在翻译中需要结合情景对指示意义进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得更加准确。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语言学对于翻译过程来讲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语言学对于语言翻译来讲起到了方法上的指引,翻译为语言学带来了各种不同语言知识的碰撞。近些年来,中外一些著名的翻译专家都对语言学在翻译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英汉的语言学知识无论系统与否都对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的影响,因为语言学对于意识形态、世界观等精神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或者是方法,最后都是要能够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去,只有精通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知识,才能够真正翻译出标准的知识。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汉强.英汉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4).

[2]杨艳芳,张娜.试析如何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04).

语言学习中的英汉对比研究 篇8

二语习得过程中, 母语会不可避免地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之处会促进语言的学习, 此现象为母语正迁移;而不同之处将阻碍语言的学习, 此现象被称之为母语负迁移。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发挥其有利的影响, 降低其不利影响。因此英汉对比研究对二语习得是非常必要的。

2 英汉对比学习的理论依据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母语会产生迁移作用, 这是被语言学家所证实的事实。Odlin (2001) 这样定义语言迁移, 它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由学习者先前习得的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引起。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助于二语的习得, 这种影响称之为正迁移, 而语言之间的差异会阻碍二语的习得, 称之为负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先前习得的语言, 一般是母语, 已经有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牢固的基础, 这一特点给二语习得带来的既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 减少负面影响是语言学习者有效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英汉不同之处的对比就变得尤为重要。

3 英汉对比的方面

3.1 本体对比

3.1.1 大小写方面

在汉语中, 我们不用考虑汉字的大小写, 因为汉字不存在大小写的区别。而英语的字母则不同, 有大小写之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由于大小写概念不强, 母语的不区分大小写的印象又很深, 因此很容易在此方面出错。英语中一个句子的首字母是必须要大写的, 还有一些专有名词, 如地名, 人名, 书名等。

3.1.2 标点符号

英汉语在标点上有些是不同的, 如句号的写法。英语是一个实心的圆点, 而汉语是一个圆圈。汉语中有书名号, 英语中用引号, 或斜体不加标点。汉语经常使用逗号, 直至一个大句子完成, 英语中一句话完后, 就必须用句号。而且在相同的位置上, 英汉语的标点使用也不相同, 如书信的称呼后, 英语里用逗号, 汉语中用冒号。

3.2 词法对比

3.2.1 名词可数性对比

汉语中的名词没有可数与否的问题, 而英语中则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因此, 在区分词的可数性时, 往往受母语的干扰。如汉语中可以说“一件行李”“几件行李”, “一张纸”“一个面包”。这些都可以被看做可数的, 加上量词。而在英语中“luggage”“paper”“bread”都是不可数名词。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 学习者要打破汉语中名词的这些属性, 建立起新的知识框架。

3.2.2 动词及物性对比

英语中的实义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它们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 及物动词可以直接跟名词或代词做宾语, 不及物动词后要加上介词后才能跟宾语。这是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实义动词时要牢记的语法。而汉语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 可以直接跟上宾语。如“我等他”, “等”在汉语中是及物动词, “你”可以直接放在其后。英语中的对等词“wait”则是不及物动词, 如果想表达同样的意思, 需要在宾语“you”前加上介词“for”, 即“I wait for you”。

3.2.3 形容词等级的对比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有两种情况, 一是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构成, 在词后加“er”和“est”, 二是两个音节以上的多音节形容词的构成, 在形容词前加“more”和“most”。而汉语中没有音节的概念, 所以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都是在形容词的前面加“更”和“最”。并且有些形容词在汉语中是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 如“更优秀”“最优秀”, 而在英语中, 对等词“excellent”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在这些词上, 要特别记忆, 不要受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4. 句法对比

4.1 主谓一致

英语中在构成句子时, 谓语动词要求必须和主语单复数保持一致, 如第三人称单数时, 一般现在时的谓语动词要加“s”。而汉语中, 主语的单复数时使用的谓语动词都是一样的, 如“他写作业”和“他们写作业”, 在谓语动词“写”上是看不出主语的不同的。英语中动词后面的人称代词要求用宾格, 如“ask him”, 而不能用主格“he”, 在汉语中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在数和格上, 一定要和汉语区分开, 要特别考虑这些方面的不同, 通过对比进行掌握。

4.2 句子成分的位置

4.2.1 状语成分

虽然英汉语中句子的主要结构是一样的, 都是主+谓+宾。但是构成句子的各种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位置却是不尽相同的。汉语中一般把时间状语放在句子最前面, 如“昨天, 我们去看了电影”, 而在英语中则倾向于把时间状语放在句末, 如“We went to see the film yesterday”。有些词的位置是必须注意的, 如汉语中我们说“我非常喜欢音乐”。程度副词“非常”放在被修饰动词“喜欢”前, 而英语句子中, “very much”一般都是放在句末的。

4.2.2 定语成分

在英语中, 短定语前置, 长定语, 一般是定语从句, 后置。而汉语中, 不论定语的长短, 一律前置。这会使学习者在使用定语时, 不符合汉语习惯的长定语, 就会被拆分成短句来表达。在碰到长定语时, 学习者应避免使用短句表达, 改用定语或其他从句, 这样既符合英语习惯, 也提高了句子的水平。

5 结语

在英语学习中, 采用英汉对比的方法既符合学习者理解力和认知力强的特点, 又可以通过对比加深记忆力, 弥补他们记忆力下降的不足。同时通过英汉对比, 就可以加大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这正如吕叔湘 (2005) 所说:“我相信,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可见, 英汉的对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2。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受地理、社会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 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 只有与文化背景相联系, 才能获得语言单位的真正含义 ( 王德春, 1995)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 除其概念意义外, 还具有文化内涵。植物词汇因其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 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人们都通过植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 但由于居住环境、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的隐含意义有所不同。

二、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含意义的异同

1. 英汉植物词汇隐含意义相同或相似

月桂树一年四季长青, 其芳香深受人们喜爱。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 月桂树都象征吉祥、美丽、荣誉和自豪, 表示“出色”和“受人尊敬”。中国古代考中进士, 被称为“蟾宫折桂”; 英国优秀诗人被授予“桂冠诗人”荣誉称号。英文中“gain/win one's laurels”意指赢得荣誉; “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保持已得的荣誉。又如, 人们熟悉的水果桃子, 白里透红, 让人联想到漂亮的女孩。汉语言中常借桃花喻指漂亮女孩。同样在英语中, 人们用桃子形容少女的美丽。

2. 英汉植物词汇在隐含意义上的相异或缺失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的植物词汇, 但也有许多植物词汇的隐含意义不尽相同。许多植物词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的隐含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柳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都隐含悲哀的意思, 但在汉语中柳树指离别和怀念; 而在英语中指迷失和死亡。中国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源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矣, 雨雪霏霏”。又如,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英语中杨柳所隐含的意义与汉语有所不同, 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中, 奥菲利亚 ( Ophelia) 与苔丝狄蒙娜 ( Desdemona) 的悲惨结局与柳树的形象紧密相连。《哈姆雷特》第四章奥菲利亚 ( Ophelia) 看到她的爱人哈姆雷特 ( Hamlet) 失去理智后极度伤心。一道小河旁边斜长着一棵柳树, 叶子倒影在水面上。她用毛莨、荨麻、雏菊编成美丽的花环, 爬到柳树上, 想把花环挂到柳树上, 柳枝断了, 这个美丽的姑娘就跟她编织的花环一起跌进河里去了。《奥赛罗》中, 苔丝狄蒙娜 ( Desdemona) 被伊阿古诬陷, 奥赛罗听信谗言, 怀疑自己的妻子。她在去世之前也在唱《杨柳歌》, 歌中多次用“柳枝”和“青青的柳枝”编成的花环来抒发自己的悲哀之情。

红豆在英汉双语中的指示意义相同, 但其隐含意义却截然不同。汉语中红豆表达爱人与夫妻之间的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而英语中红豆让人联想到《圣经》中以扫 ( Essau) 为了红豆汤放弃了出生的权利。现在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some red bean stew成为习语, 指利益面前放弃尊严。翻译中为了避免产生误解, 通常把汉语中的红豆译成“lovebean”或“redberries”。又如, 汉语中菊花象征忠诚或自由, 而在英语中代表孤独。松树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下却四季常青, 汉语中因其坚毅的品质和无限的生命力, 用以比喻人的长寿; 比喻君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英语中却没有类似的隐含意义。中国人对于竹子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总是把竹子与高贵、坚毅、诚实等品质相联系。中国古代退隐官员、学者喜欢在屋前栽种竹子, 以示其正直、忠诚的品格。在英语国家,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 竹子很少, 从而缺乏文化含义。

三、英汉植物词汇在隐含意义上的差异与英汉思维模 式, 文化传统, 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

同一种植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隐含意义, 这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不同, 语言表达方式自然也不同, 而语言最活跃的部分, 即词汇的隐含意义也不同。英汉植物词汇在隐含意义上的差异受许多因素影响。

1. 英汉思维模式不尽相同, 中国人倾向于形象思维, 表达时喜欢用比喻, 写作时用诗歌语言, 用自然界中有着相同品质的事物比喻人。例如, 把漂亮女孩比喻成鲜花; 用松柏比喻坚定、有毅力、不屈不挠的人。而英美国家人们偏重分析, 讲究逻辑顺序, 往往下定义以便表述清楚自己的意图。中国传统思维倾向于凭直觉, 比较抽象, 强调灵感和悟性的作用, 因此汉语表述模糊, 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而英美国家人们偏重逻辑思维, 因而他们的语言也偏重逻辑, 具体, 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英语中隐喻的使用比汉语少得多。

2. 英汉审美心理学也存在差异。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气”是人与自然共有的基本物质, 人与自然应当遵循的规则也是相同的。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与植物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人往往从自然界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擅长借物抒情, 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因此赋予植物丰富的隐含意义。有些植物与人的品质相似, 人们即借物喻人, 形成人的自然化和植物的拟人化。中国父母喜欢用松柏给自己的儿子命名, 希望孩子像松柏一样具有坚强、高贵的品质。如果是女孩, 父母就用花的名字命名, 希望她们像花儿一样漂亮。古人作诗歌颂植物, 看似歌颂植物, 实为借物抒情, 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英语中很少出现植物拟人化, 人们很少借植物比喻人的品质。他们用植物象征人的物理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例如, 他们用桃子、玫瑰和雏菊形容少女的美丽, 这些植物让人联想到少女美丽的面容, 但不具有道德评判的意味。

3. 英汉文学传统, 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汉语文化博大精深, 在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文化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论语中写道: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因此松柏成为文人、学者坚贞不屈的代表。从《诗经》中,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开始, 杨柳就象征着离别。历代文学诗人都借杨柳表达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如今, 中国人已习惯于在文学作品中用杨柳象征离别。汉语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 从此以后, 桃花就象征着忠厚的友谊和兄弟情节。中国神话故事中, 王母娘娘在蟠桃园用仙桃庆祝自己的寿辰, 从而桃子在汉语中具有长寿的隐含意义。英语国家信奉基督教, 《圣经》以及希腊文化对英语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在植物词汇中的体现非常明显。无花果叶和橄榄树叶等植物词汇的隐含意义源自《圣经》。亚当与夏娃吃了禁果 ( 智慧之果) 后, 发现自己赤身裸体, 于是用无花果叶遮盖自己的身体。从此无花果叶成为遮羞布的代名词。橄榄枝象征和平也是源于《圣经》。上帝为了摧毁地上所有生灵连续下了四十天雨, 雨后, 诺亚派鸽子查看洪水是否已经退去, 当鸽子带着橄榄枝回来时, 诺亚知道洪水已退, 他们可以回家了, 橄榄枝从此具有了和平的象征意义。英语国家植物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紧密相连。月桂树象征太阳神阿波罗, 阿波罗作为诗歌之神, 用月桂树编织而成的桂冠授予那些在诗歌方面表现出色的诗人, 他们也因此被成为“桂冠诗人”。香桃木象征爱神维纳斯, 百合花象征朱庇特的妻子———朱诺; 橡树象征最伟大的神朱庇特, 橄榄树象征智慧女神密涅瓦。在中国这些植物词汇并无类似的文化内涵。

4. 英语与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 谐音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现象。汉语中“梨”与“离”的发音相同, 为了避开“离”的含义, 朋友或亲人通常不会分吃同一个梨。因为“梨”会让病人联想到死亡, 中国人看望病人的时候不会带“梨”去。汉语中, 以“子”结尾的水果被看作是能给人们带来幸运的水果, 因为“子”与“籽”的发音相同。在中国, 新婚夫妇入洞房时, 亲人们会往他们身上撒“枣子”, “栗子”, “莲子”, “桔子”, “桃子”; 在新婚夫妇的床上放上“红枣”, “花生”, “桂圆”和“栗子”, 祝福他们早生贵子。英语中却没有类似的谐音用法, “pear” ( 梨) 与“pair” ( 一对) 在英语中的发音一样, 人们看到这两个词却不会有什么联系。

四、小结

同一种植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隐含意义, 或者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的文化内涵, 在另一语言中文化内涵缺失, 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更好地交流, 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词汇的隐含意义, 如植物词汇的隐含意义, 这在我们日常交流, 文学阅读以及翻译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园公示语,对比研究

一、校园公示语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给公众看的语言文字。这类语言文字应用极为广泛,包括旅游景点、机构名称、公共设施、服务设施、街头路牌、标语口号等,公示语作为语言应用的一个方面,担负着服务大众的交际任务。作为公共场地公示语,校园公示语除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示学院精神文明的平台,随着中外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及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校园公示语也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校园公示语在英汉语言环境中的比较

1. 校园指示性标识语的比较

高等院校指示性标识语包括行政机构、院系、教学楼、办公室、研究中心、群体组织、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等,下表分别列出了在英汉语言环境当中常见的校园指示性标识语。

英语国家高校的行政机构名称更多突出的是职能和实效,很少使用“department”“center”等表示“部”“处”的单词,都是直接把其功能写上去,如“International”表示“国际处”,“Finance”代表“财务中心”。另外,中文中有一些代表中国特色的行政机构及行政职务是国外公示语中从未有的,如“党委组织部”“党委书记”等; 还有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别用“学院”和“系”表示高校里的教学单位,而英语国家则习惯用“faculty”和“school”表示规模较大、较著名的系,用“department”指一般的。

2. 校园管理性公示语的比较

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枪支合法化,私人可以拥有枪支,但在校园内是绝不允许的。所以,就会在很多英语国家的校园管理性公示语中,看到枪支、毒品禁止入内的规定。另外,国外也注重人文关怀,公示语在管理的同时,更起到提醒的作用,比如提醒学生不要把文件储存在公共计算机上。与此相比,国内的校园管理性公示语更注重校园的文明建设,所有影响校园卫生及文化的行为全部禁止。

3. 校园告知性公示语的比较

休斯顿大学将所有曾经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名单铭刻在铜牌上并悬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天来办公室的人都会看见历届奖学金的获得者,国内的习惯是每学年公布一次获奖者名单并在校园公示牌里张贴,起到表扬和激励的作用。

4. 校园介绍及欢迎语的比较

英语国家的高校在介绍学校时,倾向于说明自己的学校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学习及生活的体验。而国内的高校则注重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本,很少结合学生本身,这与不同的国情、教育体制都是有关的。

5. 英汉著名高校校训的比较

不难看出,国外高校校训基本围绕“真理”“自由”,这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是分不开的; 而国内高校则更注重中华传统所流传的“务实”“厚德”。

三、结语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11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校园公示语 对比研究

一、校园公示语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给公众看的语言文字。这类语言文字应用极为广泛,包括旅游景点、机构名称、公共设施、服务设施、街头路牌、标语口号等,公示语作为语言应用的一个方面,担负着服务大众的交际任务。作为公共场地公示语,校园公示语除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示学院精神文明的平台,随着中外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及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校园公示语也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校园公示语在英汉语言环境中的比较

1.校园指示性标识语的比较

高等院校指示性标识语包括行政机构、院系、教学楼、办公室、研究中心、群体组织、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等,下表分别列出了在英汉语言环境当中常见的校园指示性标识语。

英语国家高校的行政机构名称更多突出的是职能和实效,很少使用“department”“center”等表示“部”“处”的单词,都是直接把其功能写上去,如“International”表示“国际处”,“Finance”代表“财务中心”。另外,中文中有一些代表中国特色的行政机构及行政职务是国外公示语中从未有的,如“党委组织部”“党委书记”等;还有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别用“学院”和“系”表示高校里的教学单位,而英语国家则习惯用“faculty”和“school”表示规模较大、较著名的系,用“department”指一般的。

2.校园管理性公示语的比较

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枪支合法化,私人可以拥有枪支,但在校园内是绝不允许的。所以,就会在很多英语国家的校园管理性公示语中,看到枪支、毒品禁止入内的规定。另外,国外也注重人文关怀,公示语在管理的同时,更起到提醒的作用,比如提醒学生不要把文件储存在公共计算机上。与此相比,国内的校园管理性公示语更注重校园的文明建设,所有影响校园卫生及文化的行为全部禁止。

3.校园告知性公示语的比较

休斯顿大学将所有曾经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名单铭刻在铜牌上并悬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天来办公室的人都会看见历届奖学金的获得者,国内的习惯是每学年公布一次获奖者名单并在校园公示牌里张贴,起到表扬和激励的作用。

4.校园介绍及欢迎语的比较

英语国家的高校在介绍学校时,倾向于说明自己的学校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学习及生活的体验。而国内的高校则注重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本,很少结合学生本身,这与不同的国情、教育体制都是有关的。

5.英汉著名高校校训的比较

不难看出,国外高校校训基本围绕“真理”“自由”,这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是分不开的;而国内高校则更注重中华传统所流传的“务实”“厚德”。

三、结语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虽然都有部分双语公示语,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用性,很难操作,更难实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本文基于不同语言环境的校园公示语对比研究,为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5,(06).

[2]缪萍,杨雪.校园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杭州高校为案例[J].疯狂英语,2010,(03).

英汉对比语言学 篇12

“语法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因为从人类发明语言开始, 必然受到一整套关于语言的各自因素的制约, 从而形成了我们现今看到的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语法。

最早提出“语法化”的是法国学者Meillet (1912) , 他用该术语描述一个词汇形式是怎样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 随后, 该说法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且吸引了大批语言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经美国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派的发展, 最终成为一门新兴的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外基于语法化的研究不断涌现:Heine, B.&M.Reh. (1984) ;Bybee (1994) ;Hopper&Traugott (2003) 。

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中国语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出现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最早将该理论介绍到国内的是沈家煊和孙朝奋 (1994) , 后面经文旭和沈家煊等著名的语言学者的介绍, 国内语法化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我国学者向明友 (1995) 较早注意到英语词汇语法化的现象;杨莉藜 (1997) 指出英语介词由动词语法化而来, 杨联平 (2003) 和胡辉涛 (2008) 进一步证实介词的虚化, 向明友 (2007) 指出英语中的虚拟语气是语用语法化的结果, 另外代表人物有:吴福祥 (1995) 、胡壮麟 (2003) 、王寅 (2005) 。

回顾国内学者近20年关于英语语法的研究, 主要是停留在字、词和短语的对比研究上, 因为研究视角主要是已经被语法化了的结果, 使得研究始终停留在现存语言结构的形态表层, 对于如何实现这一过程及到底是哪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语法化”的深层机理, 触及的较少。本文试图扩大传统的以字、词为单位的语法化研究,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的语法结构入手, 探讨两种语言中一个合格的被动句是如何被“语法化”所解释和说明的。

2 理论框架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换为意义虚灵、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和现象 (沈家煊.2001) 。中国传统语言学家称之为“实词虚化”。我国语言学家认为“大抵 (虚的) 介词都是从 (实义) 动词演化而来的 (杨莉藜.1997) , 如“把”、“被”、“从”等, 西方语言学家称之为“功能词”。虽然“语法化”的概念早在中国13世纪就有了, 现在语言学界也普遍认为此概念始于元朝的周伯琦:“大抵古人制字, 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现在讲的“语法化”比传统的实词虚化要广, 包括一切语法结构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英语中的个grammaticalization一词指的是有关语言演变的学说, 即一切关于语法化现象的阐述, 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具有不稳定性, 语言的范畴具有非离散性, 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使用相互依赖。贾振霞 (2006) 认为判断一个词或结构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原则是: (1) 能产性; (2) 频率; (3) 口语中的使用情况。

关于“语法化”, 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本文基于Hopper&Traugott (1993) 的研究。“语法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语法化”指的是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 指着重于研究语法形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使用及如何对语言产生影响的语言研究;狭义的“语法化”指的是语法化框架试图解释的实际语言现象。“语法化”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分别是词类语法和句式结构的语法化, 研究方法主要是历时和共时, “语法化”本身结合了语言的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 本文对作为母语的汉语和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的被动句式的语法化研究的内容进行概括分类, 并尝试用认知机制和语用因素对其做一简单的阐释。

3“被动句”句式结构的语法化

上文提到了“语法化”主要有两个来源: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 前者可以形成语法语义范畴;后者包括人类的认知特点、认知原则以及人类对交际中涉及事物的认识状态等 (牛保义.2000) , 这些基本要素帮助我们的语用逐渐形成一种定式, 而“语法化”主要的研究就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形成语言表达的定式, 并最终被人们固定的。下面我们将从过程、方式、程度、等方面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被动句式的语法化构成。

3.1 被动句式“语法化”过程的英汉对比

我们现今使用的语言总是受到各种规则的制约, 语法化的历时研究就是

探究语言如何逐渐地被固定下来, 最终形成一种不成文的程式所经过的程序和步骤。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素, 大到句子和篇章, 无论以什么单位出现, 总是包含一定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因为它们包含了不同的语法标示元 (徐盛桓.2000) 。下面我们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为例, 探视它们的语法标示元是如何达到图左到图右的过程的 (如下) :

3.1.1 汉语的被动句式的语法化过程

主动句表示的是主体施行一个动作, 反之;被动句表达的是主体蒙受一个动作。下面我们分别从语法化的语用和语义两个层面来解释被动句式的语法构成:语义上主要是表示蒙受了某个动作, 而语用上则强调了蒙受该动作的主体, 所以它经常放在句首, 作为陈述的出发点, 汉语的被动句式很多, 咱们以典型的“被”字句为例,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如下的语法结构体:

“主体+被+及物动词”

那么, 该“被”字句的语法结构是如何来的呢, 因为这里涉及到了语言的历时演变;咱们先看一下不同时期“被”字的使用情况:

⑴寡人不详, 被于宗庙之崇;

⑵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⑶吾被皇太后徵, 未知所为;

⑷钱被偷了;

⑸钱被张三偷了。

“被”字是由先秦的及物动词逐渐发展虚化而来的, 先秦时期, “被”字作为及物动词, 意为“受到, 蒙受”;战国末期, “被”可带动词宾语;到了汉末, “被”字后可以跟主动者, 逐渐才演变为介词, 从此, “被”字句作为被动句式的主要的一种形式, 一直沿用至今。在语言的历时长河中, “被”字由原先的实词演变为虚词, 词义随之虚化 (唐钰明.1985) 。

3.1.2 英语被动句式的语法化过程

英语被动句式的语法结构体相对比较固定:

由此可知, 英语的被动句式和汉语一样, 也是将动作的主体 (承受着) 放在句首, 作为该句的出发点;上面我们提到汉语的被动句式从语义凝固的角度而言有蒙受、承受的意思, 这一点貌似英语被动句式没有, 为了同样表示“被动”的语义, 英语主要是通过be动词+Vt的过去分词这一结构意义所表现的。英语被动句式的语法化过程主要体现在by上, 通过语料库检索, by一词的词性常用分布频率如下:

因为by一词主要是作为介词的用法, 是典型的一词多义 (见上图右) :

我们这里从历时的角度来考察作为介词词性的by是如何虚化的过程, 同样我们也通过几个例子:

⑴The house by the lake is a restaurant. (表空间)

⑵We will have finished the work by the end of tomorrow. (表时间)

⑶He was praised by the teacher. (表凭借)

....

从上例句, 我们得出by一词的语义经历了从较实到较虚的过程 (如下)

空间义→时间义→凭借义

3.2 被动句式“语法化”方式的英汉对比

所谓的“语法化”的方式, 就是从比较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和意图逐渐演化为一定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程式, 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途径和方法, 都蕴含着自身的某些特征, “语法化”的方式就是研究这些特征是如何通过字词、句子体现出来的。牛保义&徐盛桓 (2000) 认为语法化的方式有:

(1) 变异式;

(2) 构块式;

(3) 像似式;

(4) 认知图式式。

下面我们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 探究语法化的方式。

1) 变异式

上文我们已经以汉语的“被”字句为例, 分析了汉语的其中的一种被动句式;其实无论是“被”字句、“把”字句还是“为...”字句, 汉语的被动句式的这些词都是从古汉语的动词逐渐虚化而来, 在这一虚化的过程中, 语义变化可能表现为:泛化、分化、融合、隐喻、转喻、转借、吸收等, 久而久之, 逐渐作为一个新的语法功能被确立下来, 一个新的语法化功能总是通过该词在句中的结构关系改变而形成的。英语被动句中的by一词的演化变异并无差异。

2) 构块式

当句子的结构意义凝化为一个“结构”的时候, 构块式的语法化方式形成, 如汉语的“主体+被+及物动词”;英语的N.+be+Vt-ed+by+P./N., 这两个表示被动的构块, 被动的含义主要不是来自构块里的及物动词和Vt, 而是来自整个构块的自身的结构意义, 我们也可以说, 构块法也是许多句式结构语法化的方式。

3) 像似式

像似性的研究比较抽样, 笔者认为语法功能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像似于它所表现的主客观世界,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的被动句, 动作的承受者作为主体放在句首, 符合像似性“出发点”居于事件之首的原则。语言的像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另一范畴, 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语法的像似性研究也有一些 (Greenberg.1985, T ai.1989, Croft.1990, 刘丹青.2001, 陆丙甫.2004) , 因为这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这里就不加阐述。

4) 认知图式式

认知语言学家 (赵艳芳.2001) 认为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那么语言的规律必然也反映人的认知规律, 语法化作为语言单位而言, 语法化方式也遵循人的认知方式 (图式) 的, 人的认识总是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通过两种语言被动句式的对比, 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发现, 人的自然记忆是有限的, 人们总是把最重要的信息作为突显放于句首, 强调动作的蒙受者, 此时, 动作的发出者信息量较少, 作为句末一笔带过, 甚至省略不提。

3.3 被动句式“语法化”程度的英汉对比

我们上面提到了“语法化”无论是在词汇层面还是句子结构层面上, 都是不断虚化的一个过程;虚化, 就是一个语义或语用不断抽象的一个过程, 其抽象程度越高, 语法化程度也就越高。不同语言相同的语法项目, 其语法化程度有可能不同, 对语法化程度的研究可以参考Heine (1991) , 下面我们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为例, 简单对比两种不同语言相同的语法项目之间的语法化程度。

汉语的被动句式可以是“被”字句;可以是“把”字句;“为”字句等等, 这些被动句还没有形成完全固定的一种语法化结构, 具体用哪一句式, 要结合相关的话语手段来确定, 而英语的被动句式比较固定, 主要表现为:N.+be+Vt-ed+by+P./N, 那么, 我们得知:汉语的被动句式没有英语的被动句式的语法化程度高。

3.4 被动句式“语法化”形态的英汉对比

“语法化”的形态指的是语法形式存在的状态, 分为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 (牛保义.2000) 。一般认为句式结构的语法化的形态都是显性的;词类语法化的形态包括显性和隐性。因为本文主要讨论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 我们主要以讨论句式的显性状态为主。显性状态, 顾名思义就是可见的语法化形态。那么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无论是汉语的“主体+被+及物动词”;还是英语的N.+be+Vt-ed+by+P./N., 都有可见的语法标志词, 其句法形态的显性状态是相当可见的。英语的被动句式有时以N.+be+Vt-ed (+by+P./N.) 出现, 省略后面的动作发出者, 但依然通过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一显性标志来确定其被动含义。汉语的中“张三被李四打了”有时也会省略动作的发出者, 表现为“张三被打了”, 其表示被动含义的“被”字依然作为语法的显性标志, 承载了较大的语法标示元的作用。由此可见, 两种不同语言的语法化形态有着共通之处。

4“被动句”语法化的认知语用解释

被动句式作为语法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 生成语法学家把与语法化相关的语言单位放在一套纯形式原则下进行解释;然而,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认知机制和语用因素息息相关。认知语言学家更是强调句法结构不是任意自主的, 任一语言单位都有自然的动因, 包括英语的被动句, 其语法化的形式结构与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密切联系 (熊学亮.1999) 。本文从人的认知机制和语用因素对以上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进行粗略的解释。

4.1“被动句”式语法化的认知解释

语法化作为自然语言单位研究的视角, 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范畴, 本质上与人类感知、认识世界, 并通过心智活动将感知到的外在世界加以概念化, 并将其编码的结果 (王建伟&苗兴伟.2001) 。Lakoff (1987) 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ICM) , ICM可分为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四种模式, 其中后两者是语法化形成的两种主要的模式。下面我们依据这两种模式对这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进行简单的解释和说明。

隐喻模式指的是从某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相应结构的认知域上, 我们也可以用抽象代指前者;用具象代指后者, 那么隐喻模式就是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理解另一个较为抽象的认知模式。

英汉两种被动句式结构中的标示元的语义变化都经历了逐步抽象的过程:

过程>空间>时间>性质

上面每个范畴都代表了一个认知域, 从人的认知特点而已, 人们总是用 (右边) 的具体概念投射到 (左边) 较抽象概念, 即任何一个右边的范畴 (认知域) 都可以使左边的范畴 (认知域) 概念化。转喻模式是在隐喻的模式的基础上, 使两个认知域 (成分) 之间发生联系, 无论是英语还是英语的被动句式, 动作和动作的承受者/发出者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4.2“被动句”式语法化的语用解释

我们现存的语言除了规约化的结果, 还是语言使用习惯化的结果, 因为语言是使用中的语言, 那么几乎任何一个语言单位的语义必然或多或少地与语境相关, 那么用语用的角度解释被动句式的语法化构成是可行的。一个语言单位的使用经常与某一特定的语境发生关系, 那么该语言单位就会与所处的语境自然的联系起来,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层面, 它以语码的形式进入语言单位, 换言之, 语境特征就会成为该语义特征的一部分, 语用因素所促动的语法化现象在语言中很多, 包括被动句式的语法化, 句子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所突显的对象不同, 制约其构成的语用因素不同, 导致被动句式的语法化现象发生:

5 结束语

关于语法的学习, 我们总是表现出一种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的态势, 很多学生只是对规则进行死记硬背, 而忽略了语法化的形成, 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的语法化构成, 并对比了两种语言被动句式语法化构成的内容, 发现它们虽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但是作为句子结构之一的被动句式, 它们的语法化构成有其共通之处;并尝试了用认知机制和语用的因素对其语法化的形成作了简单的解释说明, 打破了中国传统语法教学规定和描写的路子, 有利于帮助学生不仅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 提高语法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 导致语法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 除了认知和语用外, 我们可以从语法化的动机, 以语言历时和共时为契合点, 进一步加深语法化形式发展和消退的认识, 这是为笔者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摘要: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范畴:一个语言单位的语法内容和语法形式是与其相关的语义、语用等因素语法化的结果。该文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为对比研究的对象, 从语法化的过程、方式、程度以及形态等内容对两种语言进行粗略的对比, 从而揭示实现语法化的机制 (理) , 以加深了解 (作为外语的) 英语的规律和特点, 促进外语语法教学。

关键词:被动句,语法化,认知,英汉对比

参考文献

[1]Meillet A.L’evolution des forms grammaticales[M].Paris:Champion, 1912.

[2]Lehmann, Christian.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个问题[J].现代外语, 2003 (1) .

[6]牛保义, 徐盛桓.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9) .

[7]刘瑾.从语法化的角度看语言的共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8]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析[J].当代语言学, 1998 (3) .

[9]文旭.语法化简介[J].当代语言学, 1998 (3) .

[10]王建伟, 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教育与研究, 2001 (2) .

上一篇:课外教材下一篇:中药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