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2024-09-25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精选12篇)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1

英译汉是国内英语考试特有的题型,因此做惯了多项选择的考生做英译汉时如临大敌;因为它的难度大,许多英语基础不是太差的考生做这类题时也觉得如履薄冰。但是,像英语学习本身一样,只要用心钻研、寻找规律,英译汉也是可以突破的。以下想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这一角度谈谈英译汉的技巧。

1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1]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下面先看一个例子: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这个句子长达30个单词,是个典型的复杂句。从内容上讲,它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It applies to...historians,二是historians的具体情况;从结构上讲,它是一个主句带两个由who引导的从句。尽管结构复杂、信息量大,这句话在英语里并不紊乱,因为句子结构环环相扣,语义清清楚楚: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放在名词后面修饰这个名词,这是英语中较常见的表达形式,两个从句的语义既相对独立,又和主句连成一体。

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修饰成分过多或过长会造成喧宾夺主、语义含混。先看一看这句话的直译:

“它同样适用于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的传统历史学家,和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

这样的译文倒是很忠实,但在表达上却不像是中文,译者译的时候费劲,读者读的时候也费劲。现在把译文调整一下:

“它同样适用于传统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历史学家,传统历史学家(或前者)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或后者)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的研究方法。”

很显然,调整后的译文给人更清楚、更顺畅的感觉。很巧的是,它与改写后的英语句子结构上更加接近,这说明汉语不需要通过复杂的结构提高表达水平,只要意思清楚、正确,表达方式上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2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下面再看一例: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分析,这个句子可分成五段:主句(There is no...)+从句(whether...)+后置定语(peculiar to...)+选择性并列从句(or...)+后置定语(appropriate to...)。从语义上讲,主句讲的是结果,从句说的是细节。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中文译文的表达顺序与原文正好相反:

“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3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下面先看一组常用被动句型的汉译: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imagined that...人们认为…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认…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必须认识到…

It is(always)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现在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这个句子有三个被动结构:...is imagined...,...be compared...,...be required...。第一个被动结构的后面有动作的发出者,这种被动有时只要把动作发出者提到前面就可以变成主动: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many imagine that...因此译起来也比较容易:“许多人认为…”这属于被动改主动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汉语不需做任何改动就能将被动译成主动,句中第二个被动结构就属于这种情况,be compared with可以直接译为“与…相比较”。第三种情况则需要对整个句子做很大的调整才能正确处理好:句中第三个被动结构后面虽然有介词by引导动作发出者,但简单地交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显然行不通,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词的使用造成的,如代词they到底指什么?动词required在句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上的差异。

4 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常使用代词,汉语虽然也使用代词,但使用频率明显不如英语高。翻译不知道代词的指代情况往往是不行的,因为不明白主语是什么时谓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也无法确定,代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译成汉语时往往必须还原为名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请看下面的例句: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及装有污染监测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污染超标(或违规),监测器就会使其停驶。

5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英语要么改变表达方式,要么换一个不同的词,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By the age of nine,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译文:“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学会驾驶拖拉机。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了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显然都表示“拖拉机”,英语表达上有变化,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以上是英译汉所涉及的英汉两种语言的五大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就一定能攻克英译汉这座堡垒。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5.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John Lyon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2

英语学习的每个过程都离不开词汇和语法。考研英语的长难句有没有让你望而却步,明明貌似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知道就是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这其中也有英汉思维差异的原因。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英语和汉语表达上的差异,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意思,翻译语句。下面列出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三大差异并举实例说明,请同学们复习时注意区别。

差异一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意

例:75题:

75 )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直译:它同样适用于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的传统历史学家,和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 (来源:考研教育网)

调整后的译文:它同样适用于传统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历史学家,传统历史学家(或前者)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或后者)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的研究方法。

差异二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例:1995年75题:

75)For example, they do not compensate for gross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us do not tell how able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 have been 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直译:例如,它们不能弥补巨大的社会不公,因此不能说明一个物质条件差的年轻人会有多大才干,如果他在较好的`环境中长大。

差异三、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例:1974题:

74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There is no agreement ”不能简单地译为 “没有人同意”,“没有哪个赞同意见”等。

应译为: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或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来源:考研教育网)

论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20801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4

关键词:英汉,语言,差异,翻译问题

引言

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毋庸置疑, 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英语言的差异, 也可以说是在中英语言中得到了体现。在中英双语的转换中, 由于这种语言差异的存在, 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英汉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受儒家文化影响, 关注政治伦理, 思维的中心是伦常治道。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 受到歧视与打击。造成了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的结果。而英国, 或者更确切地说西方, 是开放性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受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影响, 注重求知, 探索自然奥秘, 以认知自然为思维的中心, 追究宇宙起源, 探索万物本质, 分析自然构造。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 造成了西方人思维重科学、重认知的结果。

中国文化重直觉和意向, 强调以直觉顿悟式的综合思维方式去亲近世界。而西方文化重理性和逻辑, 具有的是“玫瑰花也给拆散”的抽象思辨能力。

二、英汉语言差异

汉语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 因而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 (parataxis) , 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 因而英语的句法特点是形合 (hypotaxis) , 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 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 1984)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 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 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 由于是“人治”, 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 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 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 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他从句连接, 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 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 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 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 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

在表达逻辑思维时, 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 事实或描写等在后, 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 即重心在后。

总结起来为, 英语重型合, 中文重意合;英语重结构, 汉语重语义;英语多长句, 汉语多短句;英语多从句, 汉语多分句;英语多被动, 汉语多主动;英语多前重心, 汉语多后重心。

三、遇到的翻译问题

由于以上语言差异, 使得在英汉翻译时, 会遇到一些困难, 总的来说分为英语理解和汉语表达两类。

英语理解的困难有:同一词汇在不同搭配时有不同意思;对英文句子结构不了解, 引发误译;英文句子中有些修饰语和中心词相隔很远;对英文句子中修辞手法的潜在含义的掌握;对短语、习语用法不了解, 引起误译;对英语思维方式、逻辑推理不了解。

E.g.1 It was all I could do not to laugh.

我差点笑出来。

E.g.2 News came through on the wireless of a rich oil field near the sea.

无线电传来在海岸附近发现油田的消息。

E.g.3 One can scarcely pay too high price for liberty.

人对自由付出的代价再高, 也不过分。

中文表达的常见困难有以下三种:

(一) 选词不准确, 表达不地道

e.g.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him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少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 因为他是个令人扫兴的人。

√那些年轻人不让他参加他们的聚会, 因为他是个令人扫兴的家伙。

(二) 结果不合理, 句子不自然

e.g.The sun, which had hidden all day, 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u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 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 现在出来了, 光芒四射。

(三) 音节不匀称, 句子较生硬

e.g.This failure was the making of him.

×这次不成功是他成功的基础。

√这次失败促使了他的成功。

四、结语

研究中英双语的差异, 了解这两种语言在结构、衔接方式、词汇、修辞等方面的差异,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这两种语言, 有助于我们在翻译中更好地实现双语在功能和信息上的对等, 译出佳作。

参考文献

[1]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第6版)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8.

英汉语言中文化差异探析 篇5

英汉语言中文化差异探析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不同语言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文章论述了英汉语言中文化之间的差异及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作 者:王晓俊 WANG Xiao-jun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经贸系,河南郑州,451191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5(3)分类号:H0-05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 差异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6

请求言语行为是面子威胁行为,并对被请求者有强加性,所以发起者要用礼貌策略来维护其面子以确保请求顺利实施。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选择策略上有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有差异,所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有必要对英汉请求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语用失误。

二、理论框架

Austin1962年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说话者说话时可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1969年Searle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将言语行为分为五类:陈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请求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让听话人做事,所以属于指令类。Brown and Levinson 1978年把面子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并指出请求者要考虑双方的熟悉度,权力关系以及请求的大小,再决定使用何种策略提出请求。

三、异同及影响因素

Ervin Tripp把英语请求策略分为六类:

(一)需求陈述(need statements)多用于工作环境中老板对员工,或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的请求。如,“I want you to type this file.”

(二)祈使(imperatives)多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或者是具有平等人际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请求。如,“Please answer the telephone, Lily. I am in bath.”

(三)嵌入式祈使(imbedded imperatives)通常请求者是受惠对象,并且请求对于听话者来说难度大时用此策略。如,“Could you borrow me $100?”

(四)允許式请求(permission directives)常用于工作环境中下属对上司,或是家庭中辈分小的,年龄小的对辈分大的和年龄大的请求。“Excuse me,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open the door.”

(五)非明晰问句式请求(non-explicit question directives)常用于社会地位悬殊大的人际关系中。通常是地位低的提出请求,以便给双方都留后路。“Did you want the door open?”

(六)暗示请求策略(hints)它是最间接的请求策略。

它常使用在说话者不愿直接说出请求,因为请求比较特殊,或者是想给听话者选择的余地。如,“Tom, it is cold here.”

通过分析英语中常用的请求策略不难看出,这些请求策略的礼貌程度是递增的,并且程度的变化是受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和请求的难易程度所影响的。虽然一些英语策略的套用句式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句子,但是两种语言中仍有明显的不能共有的句法特征。礼貌标志语“please”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但是“请”只能用在句首,而且经常把礼貌称呼语“你”和“您”放在“请”和动词之间,如,“请您出示你的证件。”在英语里,情态动词的过去式经常被用来缓和请求的强加性,使策略变的更礼貌,但在中文里没有时态,所以没有情态动词过去式,就更不用说用这种形式使请求策略礼貌化了。但是英语里也没有对应的汉语中的“把”字句。如,“把门打开”。

另外,由于汉语文化侧重集体主义和等级制度,所以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可以让说话者感觉自己是圈内的成员,进而加强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称呼语也经常被使用,这不仅表示对听话者的尊重,还可以缩短说话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大妈,帮我开下门吧。”此外,汉语的思维方式是间接的,所以人们在请求时总是先陈述理由,再提出请求,例如,“小红,我昨天生病了,没能去上课,你能给我讲一下这道题吗?”但是英语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所以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就不会侵犯到听话者的负面面子。人们也使用呼语在英语中,但是多数只用来表明说话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缩短社会距离。另外,英语思维模式是直接的,所以人们通常会先提出请求,再陈述理由。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意识到英汉请求策略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它们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背景,所以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要正确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Clareondon University.1992.

[2]Brown & 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i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E.Good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Ervin-Tripp,S.Understanding Requests.Linguistics.1987.

[4]Searle,J.R.Speech 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编辑郑云东)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7

关键词:拒绝策略,DTC,文化差异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促进了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许多实施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礼貌”密切相关的言语行为, 如请求、道歉、拒绝等。关于“拒绝”的文化对比研究, 国内主要有马月兰、王爱华、唐玲等。马月兰提出, 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各自的范围。她指出, 直接拒绝通过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和明确的行为动词来实施言语行为;间接拒绝是, 表示句子功能的行为动词不出现, 而是根据语用原则、共知信息, 推导出说话者的拒绝意愿。她进一步研究了拒绝策略, 认为汉英拒绝语存在着语用等值群。特定语境下, 有许多拒绝策略共存。王爱华研究了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她将拒绝言语行为序列划分为三个层面, 即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语, 每一个层面又分为多种类型。她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语言越间接越礼貌, 但并不是所有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都礼貌, 要看具体的语境。唐玲提出, “拒绝言语行为序列一般包括起始行为语、辅助行为语、中心行为语三个部分。其中, 中心行为语是实现拒绝的核心部分, 表示直接拒绝。中心行为语可以是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或含有明确的表示拒绝的行为动词的成分。直接拒绝通过含中心行为语的句子来实现, 或通过有否定的能力或意愿的句子来实现。”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人在拒绝时常常采取委婉的方式, 更多使用间接拒绝的方式。国外有Liao & Bresnahan对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研究考察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是否会拒绝以及如何表达拒绝的意图。结果表明, 美国人和台湾人使用道歉礼貌用语的频率相似, 但拒绝时采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和不同的策略, 与美国人相比, 台湾人更难拒绝家人, 并且台湾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比美国人更“节省”。

二、研究结果比照

马月兰研究了语篇表层的拒绝策略, 认为汉语和美语的拒绝策略存在着很大的相似, 在特定的语境下这些拒绝策略也传递了相似的语用信息。区别在于因文化和语言系统不同, 而在使用频率和表达方式上有差异。王爱华强调, 言语行为表达策略体现为越间接越礼貌, 但也要参考具体语境。她提出, 不管是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 都可以划分语表构成成分, 而且中心行为语有直接间接之分, 可以看成是一个直接性的连续体。唐玲分析了中国人使用拒绝策略的特点以及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同强烈拒绝、委婉拒绝之间的关系。把汉语间接拒绝的表层策略首先分为采用引语、利用词汇、句法手段三类, 再具体探讨各自的实现手段, 并提出在现实的拒绝言语行为中, 一般不是采用单一的手段表示拒绝。针对研究结果, Liao & Bresnahan提出了一个中国拒绝策略的假设“点到为止”。他们解释说, 东方国家之所以较少地使用拒绝策略, 是因为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 于是“点到为止”成为最好的办法。这些研究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 也多数参考了Blum-Kulka对比研究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篇补全测试” (DTC) 模式。

三、英汉文化价值观异同

上文提到的研究侧重于拒绝语的策略模式以及拒绝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的拒绝策略是有共性的, 这一点很重要, 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顺利交际的可能性。并且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虽然受语境的控制, 但都存在拒绝表达得越间接越礼貌。这也说明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价值观对拒绝的得体表达有共同取向。

虽然英汉表达都体现为间接更有礼貌, 但程度不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间接。这是源于东方国家较注重群体, 西方国家更注重个体。Mao以社会规约论和面子保全论为基础, 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该构想设定:面子是一种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公众形象, 这种公众形象表明了一种潜在的礼貌指向:礼貌要么指向一种社会同一性, 要么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在某个特定社会, 这两种指向中有一种会表现得突出。他认为, 西方文化中, 礼貌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 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

中国人较少地拒绝家人, 体现了英汉语言文化框架中的家庭结构差异和血统观念差异。英语社会文化框架下, 人们较为淡薄血统、亲缘关系, 崇尚简单的家庭结构。这点从他们无论长幼都是直呼其名可见一斑。中国社会文化框架中推崇大家庭, 因而中国人的家庭结构中多强调宗族关系、血缘关系;因婚姻而形成的裙带关系将人们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化。中国文化框架中, 人际关系在本质上以亲情作为纽带, 沿着亲缘关系差序向外扩张, 因此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要更强。

四、结语

文化价值观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告诉我们, 每种语言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层的文化影响。提高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可提升我们对外语习得的敏感与精确。在外语教学中, 要着力培养学生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得体地实施言语行为。因此, 外语教学要以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为先导。同时, 外语教师应更多地专注于对语言交际的各种研究, 借鉴国外优秀理论, 结合本国成果, 使外语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使学习者达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月兰.中美拒绝语策略共性比较研究.2000.

[2]王爱华, 吴贵凉.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6 (1) :1.

[3]唐玲.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广西社会科学, 2004, (10) .

[4]Liao, Chao-chi and Mary I.Bresnahan.A 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 Strategies[J].Language Science, 1996, (18) :703-727.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8

现代汉语里的词语同英语里的词语大不相同, 现代汉语词语的涵义范围比较狭窄, 词义比较精确、固定、严谨, 其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 整体说来, 现代汉语里同一个词语的词义即使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也没有多少差异。这样, 现代汉语里一词多义的现象远没有英语那样普遍。对照一下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我们便发现, 英语里每个词条往往有数种甚至数十种词义。很多还有数条甚至数十条同其他词汇搭配而形成的新意义, 由此可见英语词汇的词义对于搭配和语境的严重依赖性;汉语词语则不同, 每个词条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词义, 这充分显示了汉语词汇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非常弱小。

英语词语用汉语词语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 由于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和英语在国际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各个行业、各种集团都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常用词汇来表达各种概念。在这种背景之下, 英语词义的范围很容易扩大。换句话说, 英语词汇的词义容易获得新义。汉语词汇则不然。作为因形生义、因形带来联想的象形文字, 汉语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内涵, 再加上汉语里的用词讲究, 词义精确、稳定、规范、严谨, 历来反对生造词义和没有理据的组合, 因此, 汉语词语的词义很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不易于变化, 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执着、凝滞, 不易变通”。

知道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词汇在词义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就应该对译文中所选择的词语进行仔细斟酌和揣摩, 保证所选择的词语精确、恰当、贴切, 符合上下文和句子前后搭配的需要。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句:You cannot build a ship, a bridge or a house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make a design or how to read it.

译文:不会制图或看不懂图纸, 就不可能造船、架桥或盖房子。

分析:在这一句中, build的意思是to make (one or more things) by putting pieces togeth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78:131) , 陆谷孙的《英汉大词典》 (P226) 对该词该项意义的解释是“建筑, 建造, 修建;营造”。然而, 在该词用于本例中的时候, build一词分别被译成了“造”、“架”和“盖”。英语中一个动词build可以和它的三个宾语a ship, a bridge or a house搭配, 而汉语中却没有一个共用的动词可以完完全全地和这三个宾语搭配并表达相同的意思。当我们说build a ship时, 汉译文恐怕只能是“造船”而不能说“架船”或“盖船”了。换句话说, 选择“造”这一词来和“船”搭配才能算作是精当、贴切。与此类推, 我们也不能说“架船”和“架房子”, 以及“盖船”和“盖桥”。英语词语意义的宽泛和汉语词语意义的狭窄由此可见一斑。

下面的四个例句中均使用了动词develop, 它在不同的上下文和搭配中具有迥然不同的意义。

例句1:His plane developed engine trouble only seven miles after take-off.

译文:他的飞机在起飞后只飞行了七英里就发生了机械故障。

分析:词语的使用和选择必须依赖一定的语境, 词语的意义因语境而产生。一个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出现要受到搭配或者选择性的约束。比如当我们见到fIock (群) 一词, 马上就会同sheep或birds联系起来;而当我们见到pack (一群) 一词, 马上就会同dogs, wolves, cards等联系起来。这是语言的常用搭配使我们产生这种联想。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词语时, 我们一定要考虑搭配约束。develop一词之所以在这里被翻译成“发生”是因为只有这样翻译才能够同后面的“机械故障”协调地搭配起来。

例句2:Inspired by these, In 1752, Franklin developed a practical lightning rod.

译文:由于受到这些思想的激发, Franklin于1752年发明了很实用的避雷针。

分析:这里之所以将develop一词翻译成“发明”, 是因为宾语是“避雷针”, 而且“避雷针”在1752年之前并不存在。将某个新事物创造出来就是“发明”。如果“避雷针”在1752年已经存在, 那么这里的develop一词就可以翻译成“改进”了。但我们怎么知道1752年有没有避雷针呢?这就需要译者的知识面作支撑。由此也可以说明翻译对翻译人员知识面的要求。

例句3:A hypothesis is a specific statement developed by a scientist from observation.

译文:假设是科学家经过大量观察而得出的具体结论。

分析:这里的developed被翻译成“得出的”是考虑到了搭配约束。我们既可以说“得出结论”, 也可以说“下结论”, 但“下结论”过于口语化, 不太适宜于笔头翻译, 因为笔头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属于非常正式的语言。

例句4:Some married people who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family may resort to the Internet to develop an extramarital affair.

译文:一些对家庭不满意的已婚男女也会借助互联网去搞婚外恋。

在做英汉翻译时, 英语中的词语由于一词多义, 在汉语中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并且非常具体的词语与之对应。在我们看来, 在从事英汉翻译时, 英语中的词语仿佛是“上义词”。而在汉语中我们所寻找的却是该“上义词” (superordinate) “下义词” (hyponym) 。要确切地找到这个下义词是翻译中的最大困难所在。正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vegetables一词的意义, 而要我们说出各种具体的vegetables的名称则很困难一样。

除了考虑到词汇的贴切之外, 在选择译文词语时, 我们还要注意词语的“雅”与“俗”, 也就是说, 在日常英译汉时, 我们还要重视语言使用的语域 (register) 问题。所谓的“语域”就是指语言随着环境不同而区分的变体, 是指在特点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语言特征的变体。注意到了语域问题, 就可以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就可以在恰当的场合使用得体的语言了。

由此可见, 在进行英汉两种词汇转译时, 必须符合恰当、精确、贴切的原则。一方面要求翻译人员必须能够充分领悟原文用词的具体意思、语体色彩和使用场合, 另一方面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和知识面。

摘要: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各有各的特征, 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 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为了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 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我们必须明确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词汇在词义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保证所选择的词语精当、贴切, 符合上下文和句子前后搭配, 符合语域翻译理论。

关键词:英汉词汇,翻译,差异

参考文献

[1]陈苏东, 陈建平.商务英语翻译 (英译汉)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

[2]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language is a problem which is studied by many experts in different studying fields.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men and women speak in different languages.The task that faces men and women is to learn to know and accept their differences,to avoid taking their differences as personal attempts to frustrate each other.And the first thing they should do is to learn the language of the other sex in order to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It is very necessary to know this gender difference which can help us master language more proficiently and to treat sexism which caused by gender difference objectively.

1 The Represent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1.1 Gender difference in vocabulary

It is proved that female often like using some exaggerative adjective words in their speech,such as,"cute","divine",etc.Female also like to express with exaggeration,and degree adverbs are their favourite words to strengthen moo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such as"pretty","nice","quite","so","such",etc.

1.2 Gender difference in syntax structure

Generally speaking,male like to show their ideas on something directly,so they often use indicative sentences and imperative sentences to express their requests.Differently,female intended to use yes/no question or tag question.It proved that male and female are dominated in language choosing by a kind of invisible power which makes them be different category.And as members in society,they have no other choices but just obey.

1.3 Gender differenc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First,topic is the focus and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After investigations to many different people,linguists find that female's topic in conversation is often about personal life,such as family,health,children,self-feeling,foods,housework,and just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1 Men on the other hand,rarely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feelings but"things".This means they tend to talk about politics,economy,religion,sports,etc.

Second,people believe commonly that female is more talkative than male,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usual stereotype.But do women talk more than men?It depends on the context.In private interactions women tend to speak quite a lot,especially to other women.While in public settings,especially in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en are more talkative than women.

1.4 Causes of gender difference

There are two main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heredity and environment.Firstly,parts of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genetic makeup.Men rely easily and more heavily on their left brain to solve one problem one step at a time.Women,on the other hand,have more efficient access to both sides of their brain and therefore greater use of their right brain.

Secondly,Language differences are also due in part to social experiences.Generally speaking,in our society boys and men are seen as aggressive,independent and objective.Girls and women are seen as submissive,dependent and subjective.Gender difference of this kind makes men play a dominant and powerful role in society.

2 Sexism in language

2.1 sexism in word forms

The contempt of language to female can easily b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words.Generally speaking,the culturally dominant part will be put in the front,for example,father and son,great and small,here and there,etc.But when male and female appear at the same time we usually obey the rule that makes male first,for example,father and mother,men and women,boys and girls.There is just one exception that is"ladies and gentlemen"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custom of western to show the politeness to female.

2.2 How to eliminate the sexism in language

It is the author's position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be equal but different.Female is just a kind of spicy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male.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sex differences are the diversity and plenty of categories but not th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and male and female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language is changing and reflecting people's views of value and society continuously.Feminists in 1970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female's status both in language and society.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re reducing continuously.And the real elimination of sexism in language depends on the real equality of male and female in social reality.The reform of language depends on the reform of society.

摘要:性别差异研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领域都予以重视。了解一些有关性别差异研究的知识对于促进男性和女性的和谐相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此从词汇、句法、言语交际、会话含义等方面谈论了语言中体现的性别差异,并从词形和词义来两方面来阐述了由此而导致的性别歧视。由此看出,男女在语言使用上反映出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女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关键词:性别,语言,性别差异,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1]Destefano,J.Women's Language[J].Views on Language,1975.

[2]Lakeoff,R.Language and women'place[J].Language in Society,1973.

[3]陈闻.性别文学研究与两性和谐[J].中国教育报,2006.

[4]韦敏.谈英语语言与性别歧视[J].文教资料,2005(17).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10

一说到语言, 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 一说到文化, 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 究竟什么是语言, 什么是文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 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 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的, 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 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 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 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 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 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 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 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 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 atherine’s brother m arried John’ssister.这句话看似简单, 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 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 atherine’s brother究竟是比K atherine大呢还是小 (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 小的叫弟弟, 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 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 舅表和姨表, 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 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 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 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 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 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 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 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 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 人民生活困苦, 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 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 臣子要像臣子, 父亲要像父亲, 儿子要像儿子, 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 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 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 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 od.”, 二是“Love yourneighbor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 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 出了家长耶稣以外, 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 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 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 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 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 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 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 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 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 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关键词:宗教,文化传统,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高旭东, 吴忠民.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3]胡壮麟, 刘润清, 李延褔.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11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语言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语句,是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之明镜”,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活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物产风貌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表达了一个民族对世态、生存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和待人处事方面的睿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广泛的通俗性和生动的口语化等特点。它语言洗练优美,教诲意义深刻,代表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明。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谚语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折射出文化所涵盖的历史,世界观以及语言功能等等。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汉语里有丰富的谚语,英语也是如此。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三方面进行中西方谚语对比研究。旨在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二、中英谚语不同的历史渊源

(一)来源不同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西方谚语有许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Give everyone his due.”(一视同仁)。该谚语反映了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教义。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相关的谚语如下:

(1)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3)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汉语中的谚语则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道家的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汉唐期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比比皆是,因此相关的谚语俯拾皆是。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观,自称为天子;又利用儒家的礼仪和三纲五常,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扭不过大腿”“官大一级压死人”“宰相家人七品官”。地域不同,自然景观各有其特点,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得中西方谚语存在明显差异。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人们在长期的渔业中,创造出大量的英语谚语。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例如:

(4)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5)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的水手。)

(6)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无风难使帆。)

(7)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

(8)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 (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多离不开内陆山水。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江后浪推前浪”“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仰面求天,不如扑面求土”。“远亲不如近邻”则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人用“竹子”来形容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并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国蘑菇比较多,所以英语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历史典故和寓言差异

英汉谚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典故,英语中许多谚语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

(9)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was the tug-of-war.(两雄相争,必有激战)

(10)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11)Under ones vine and fig tree.(比喻安居乐业。)

(12)Let the dead bury their dead(比喻割舍旧情,抛弃往事。)

(13)Let us eat and drink,for to morrow we shall die(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此外,西方谚语中有许多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如:“Never say die”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具有很强的警策和教育意义。如“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三、谚语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谚语的差异就很好地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差异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是权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穷,变化无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国外语言中,含有贬义,指凶暴的、严厉的人。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最典型的差异表现莫过于对“狗”的态度。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等。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1.人和自然关系取向

西方对待宇宙传统的观点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一对对立的实体。人和自然的对立中,人占主动,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因此,人们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不断地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汉语中有许多谚语通过自然来关照社会,启迪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时间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在过去的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历史和传统,在现在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强调此时此刻,在未来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规划和掌控未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贯穿始终,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极其重要,在时间上就表现为过去取向。西方人则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采取未来时间取向。因为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 。

3.行为取向

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海洋文化。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热衷冒险,敢于挑战的性格。“拼搏、进取”是他们精神的动力。人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获得成功,才是被推崇的品质。“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比语言更响亮。)“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干。)

几千年来,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然,倡导无为。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为人处事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欲望胡作非为。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顺应自然的、更大程度、更高境界的有为。顺自然而为,即为“无为”,即循道而为。

(三)道德观念差异

1.孝道问题

孝道即孝顺父母之道。在西方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的人格,更没有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甚至表达了相反的观念。如:“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在中国古训中,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赡养父母及在身边侍侯父母等等。汉语中有许多相关谚语。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教,该敬听;父母责,该顺承。”

2.妇女问题

西方国家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国家那样低下,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以下谚语:

(14)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谁想发迹,就请教妻子。)

(15)He,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子受到更多的压迫。她们不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地位低下,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更不能出入社交场合。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臣为君死,妻为夫亡”。

3.对待面子和名誉的态度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如:

(16)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名誉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就有好面子。但是有道德的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失掉面子。如朋友突然造访时你的衣冠不整,这有损你的面子,但无损你的道德。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既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相关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

四、英汉谚语外显语言特征差异

谚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谚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语言通俗易懂,语音和谐。下文通过英汉谚语中的句法结构、语音特点等表现手段展现英汉谚语的语言风格。

(一)句法结构

1.简单句和复合句

谚语是语言中作为词汇单位的固定句子。由于谚语是词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力求简短。在英语中,谚语多数为简单句,用来说明一个主题,反映人们对该事物的各种价值观。以“爱情”这一主题为例。

(17)Lover should not be all one side.(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

(18)Love will find out the way.(爱情自会找到出路。)

(19)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爱情与咳嗽一样不能隐藏。)

上面列举的这些英语谚语都是用简单句表示爱情观,使爱情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一种感情。英语中除了用简单句谚语反映爱情经验之外,也有少量的复合句谚语。

而汉语的情况正好相反。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反映爱情经验的谚语,但由于表现爱情观时常采用陪衬,复合句谚语就比简单句谚语多了。例如:

(20)鲜花终究会凋谢,唯有爱情永久存。

(21)甘蔗越吃越甜,爱情越长越深。

在英汉谚语中,有时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但所用句式不同,英语表达一般直截了当。汉语则隐隐遮遮,通过陪衬对应。例如:

(22)Love is a sweet torment.(爱情是甜蜜的痛苦)。

(23)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24)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

(25)爱情在市场上找不到,爱人在店里买不到。

从关于爱情谚语的比较中,大致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多用复合句,在形式上多用排比,对偶。在内容上衬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血。

(二)中西谚语的押韵差异

1.汉语谚语的押韵和英语谚语的尾韵

英汉谚语都讲究押韵,但两者有些细微的差异。请看下边的英语谚语:

(26)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27)First thrive and then wives.(先立业,后成家)

(28)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29)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在家千日好, 出门时时难)。

上述谚语,有的是两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句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两个词,都有相同的尾音,或者以相同的元音结尾,或者以相同的元音加上相同的辅音结尾。由于同音重复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停顿地方的末尾,英语中便把这种押韵叫作“押尾韵”。通过同音的重复,读起来就能够前呼后应、一唱一和、音韵铿锵、节奏明快。

汉语谚语在朗读起来该停顿的几个地方出现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叫押韵。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谚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那两字,都有着相同的韵母。如“天”和“边”都有相同的韵母,“麻”和“瓜”都有相同的韵母“a”,“宝”和“草”都有相同的韵母“ao”,而“深”和“针”都有相同的韵母“en”。这些汉语谚语通过压韵而富于声韵美和节奏感,人们在得到哲理性启发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感受。

2.汉语谚语的复辞和英语谚语的头韵

在英语谚语中,要说明两个词的关系,就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押韵:“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同音的重复,不像“尾韵”那样出现在停顿地方两个词的末尾,而是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关键词的开头。因此英语中称之为“头韵”。“头韵”同样使英语谚语产生了声韵美,增强了节奏感,因而使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加紧凑。

在汉语谚语中,如果要说明几个词的关系往往在这几个词的开头使用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叫作复辞。如“换汤不换药”“救兵如救火”。这两条谚语通过几个关系词开头同音重复,一呼一应,一纵一收,十分顺口。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通过对中西谚语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谚语异彩纷呈,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中西方的谚语有着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汉英谚语差异,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

[2]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李家成.论师生交往的个体生命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3):7~9.

[4]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15~17.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张履祥.试论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89,

(3):19~22.

[7]赵仲邑.文心雕龙集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

(1):12~15.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 篇12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family) ,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 ,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 了解他们不同的表现方式, 对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 从而进行更好地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本文将从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虚词的差异上入手, 进行对比研究。

英语的虚词 (form words) 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词性有冠词、介词、助动词、连词等, 其中连词还包括并列连接词、 (co-coordinators) 和从属连接词 (subordinators) 等, 语言学家们也称他们为结构词 (structural words) 或功能词 (function words) 。汉语的虚词 (empty word) 虽然也包括介词、助词 (particles) 和连词等, 但是汉语中少有并列、从属关系的连接词。英汉语言中的虚词不仅种类不同, 用法也不同。虚词不“虚”现象在英汉语言中的表现各有特色。本文重点比较分析英汉语言中冠词、助词、介词、连词等方面的使用差异。

1 英汉中冠词的使用差异

英语和汉语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 学习者越来越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就是英语中独有的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使用问题。冠词和不定冠词的正确使用是以汉语为母语者的一大学习难点。冠词的使用非常灵活, 但有时一个冠词之差, 意思就会大相径庭, 面对这种情形, 汉语就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对应的涵义。如:

They are workers of our factory.他们是本厂的部分工人。

They are the workers of our factory.他们是本厂的全体工人。

Tom offered me a kind of tea.汤姆给我一种特别的茶。

Tom offered me tea of kind.汤姆给我一种不大好的茶。

2 英汉中助词使用差异

汉语中助词的使用非常广泛, 汉语中助词对语气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是汉语中助词的三大分类。有一部分助词相当于英语的形态变化, 有一部分却表达丰富的语气色彩, 体现汉语的重要特色。如:

(1) 啦他去南京啦! (确定语气) He’s gone to Nanjing.

(2) 吧今天不会下雪吧? (揣测语气) It isn’t going to snow today, is it?

(3) 呀你做的对呀! (说服语气) What you did is right.

(4) 啊多漂亮的女孩啊! (赞叹语气) What a pretty girl!

(5) 呗一起看世界杯呗。 (征求语气) Let’s watch the Word Cup together.

(6) 呢还有好多没吃呢。 (确认语气) Lots of food haven’t been eaten yet.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语气助词 (emotional particles) 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英语中却很少有这类词语, 若要表达句中的语气要借助语调 (intonation) 等方法来表现。如:Summer holiday is coming.Students must be very happy.随着语气的变化可以译成“暑假来了, 学生们会开心;学生们一定会开心 (较肯定的语气) ;学生们一定会开心吧 (半信半疑的语气) 。”

汉语也有表现情绪的语调, 但是因为有了语气词, 其地位就没有在英语中那么重要。并且汉语的声调 (tones) 不大适宜用来表示情绪, 而是用来表示词义的变化。因此, 我们常称汉语为声调语言 (tone language) , 称英语为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

3 英汉中介词使用差异

在英语中, 介词是比较常用的虚词, 而在汉语中却很少被使用。英语中介词经常是单独作为一类词使用, 但有时候还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介词短语。英语中介词和介词短语数目比较多, 是日常学习中使用的比较频繁的一类词语, 汉语中这类词比较少见。汉语中要表达介词的作用时常用借用手法, 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从动词“借”来的, 学界也有一种说法就是, “现代中国语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介词”。英译汉时, 英语的介词常常译成汉语的动词:1) What is he in?他穿的什么颜色?2) Tom voted for the opposite.汤姆投票支持反方。

在英语语言中, 经常用介词表达比较虚化的含义, 介词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短语或成语, 其意义有时候比较难以捉摸, 如:be in for.I know he is in for a job in the company.“我知道他在申请公司的一个职位。”

汉语中比较缺乏英语中的虚化现象, 常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表达比较抽象的意义。

4 英汉中连接词使用差异

连词作为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相似的连接词外, 还有与汉语不同的连接代词、关系代词、连接副词和关系副词。他们不仅有连接作用, 而且还表达语意功能。这类连接词在句中使用中相当频繁, 它们常帮助表达并列或者主从关系等。汉语中, 在非正式文体和古汉语中常常借助词序、上下文和副词等表达, 只有在书面语和正式文体中才常用连接词, 如:He spoke so well that everybody was convinced of his innocence.“他说得那么好听, 谁都相信他是无辜的了。”

英汉连接词的过程都是由实到虚的过程, 它们都是单向的连续体。语法化的连接词改变了多分句结构, 从而引出并列或主从关系。语法后的连接词已经比原实意更加抽象, 如that、which等不再有显性特性。如, He killed his dog, which had always been faithful to him.“他杀了一向忠诚于他的狗。”汉语中少用或者不用连接词, 注重隐性连接, 注重逻辑连接连贯, 如在“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走。”的句子中就没有连接词, 但两句子间有对比关系和时间关系, 用英语表达为:Fight when you can win while move away when you can’t win.英语中常用连接词等把需要表达的各层意思连接起来, 形成复合句。

汉语没有发达的形态变化, 组合语句主要借助词序和虚词。

英语表达语法意义重要手段的虚词有严格的规范, 有时虽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某种手段, 但一般都有强制性, 如在什么情况下该用词形变化, 在什么情况下用虚词等, 都有一定的规则, 随意违反这些规则, 往往不符合表达规范 (郝斌, 2006) 。汉语则不同。

总之,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对外交往中我们逐渐认识到, 要学好外语, 必须了解其特点, 要了解其特点,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进行比较。作为表达意义重要手段的虚词,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他们分别在这两种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研究英汉语言中虚词的差异对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有重要作用, 对跨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斌.虚词的语义及其翻译[J].中国俄语教学, 2006 (3) :24-25.

上一篇: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下一篇:互动式研讨性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