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精选9篇)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为了使人们充分了解两种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互译,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五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作 者:武文芳 罗映兰 Wu Wenfang Luo Yinglan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41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2
关键词:英汉习语,起源,翻译
1 习语的定义
习语在广义称谓上包括谚语, 典故, 成语, 歇后语, 俚语, 惯用语, 俗语, 成对词等。英语中称为“idiom”, 或者“set phrase” (固定短语) 。其意义是指各种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 结构不能拆分的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这类词组不能任意拆分或者重组。因为他们具有固定的形式和意义, 表达一个整体的概念。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通常出现在句中。汉语习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四字成语, 典故, 也包括常见的习惯用语, 还包括来自民间以短句居多的谚语, 歇后语等口头俗语。
从习语的定义可以看出, 习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口语和经典名作以及典故等中提取出来的语言精华, 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语言中的瑰宝, 习语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 往往使得交际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中国人善于使用习语, 尤其是其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这常常会被看作博学, 幽默的个性特点, 无形之中使得个人魅力得以拔高。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那些喜欢在日常交际中使用习语的人往往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融洽。英美人同样喜欢在交流中使用习语, 这其实也是他们幽默风趣的性格最直接的体现。
2 习语的文化起源
英汉习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和结晶。这些习语生动形象, 寓意深刻, 韵味十足。罗斯在《习语英译法》一书中说过:“习语好像一面镜子, 能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英汉民族在文化, 风俗, 历史, 地理, 宗教, 习惯等许多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在了他们各自各具特色的习语运用中。
英语语言通过吸收融合其他语言, 词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其中最古老的习语多是出自于圣经故事, 希腊神话, 伊索寓言, 罗马神话或很多习语多出自大剧作家莎士比亚, 狄更斯与蒲柏以及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 或者20世纪中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例如:
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 不和之因——希腊神话
bell the cat给猫的脖子上系铃铛, 自告奋勇去冒险——伊索寓言
Dunkirk evacuation敦刻尔克撤退, 溃退——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历史更是悠久, 悠久的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习语。来自寓言故事, 历史文献, 神话传说的习语形象生动, 寓意深远。例如:
人心不足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
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
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
中国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也为汉语习语的产生贡献了不少力量。与此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 大部分都记载在历史文献中。如春秋战国时期秦赵相争有关的习语有:“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三国时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大意失荆州”, 与吴越相争有关的“卧薪尝胆”等。这些以民族历史,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习语, 对于外来读者来说, 要理解其正确意义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 宗教对语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督教为大多数欧美人所信仰。《圣经》是西方人必读的经典。没有了《圣经》, 西方世界就会倾斜。其中很多习语成了西方人行为做事的座右铭。例如
not to know a man from Adam素不相识
(as) poor as Job家徒四壁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清良莠区别善恶
而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是佛教和道教。汉语从佛教中吸取和借用了大量的词汇, 丰富了汉语词汇。例如“五体投地”“清规戒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等。而跟道教有关的习语如“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
除了历史宗教,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催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习语。例如“承蒙夸奖”“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体现的是中国人含蓄内敛的个性习惯。英语中“a 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折射出“狗”在英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汉语中却有“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之说。还有英语中的“green hand (新手, 菜鸟) , green hand (红眼病) ”, 说明绿色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受待见的颜色。而汉语中的绿色却是带有积极意义, 有和平, 生命力, 环保等寓意。除了“绿帽子”一词却带有特殊的意义。设想一下中国人看到这样的表达“He is wearing a green hat.”都会哑然失笑, 而英美文化国家的人绝对是理解不了中国人发笑的原因的。由此可见习语的产生也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3 习语的对应互译
从习语产生的根源来看, 了解各民族的文化, 历史, 宗教, 风俗习惯对于理解习语的语义至关重要。而正是由于各民族的诸多不同, 造就了我们在本族语和目标语之间进行理解转换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差。例如汉语中的“杀鸡取卵”, 我们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译为“kill the hen and get the eggs.”而英语中存在与之意思相同的表达”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不是杀“鸡”, 而是杀“鹅”, 有意思吧?正如范存忠教授在《漫谈翻译》一书中说:“一般说来, 两种语言之间, 在词组与句子方面相当的 (equivalent) 不是没有, 但比较少, 比较多的是相当的 (corresponding) 。而绝大部分是既不相等又不相当, 对于成语来说尤其如此。”按照这一说法, 我们可以把习语的翻译分为三大类:基本对应, 部分对应和无对应。
1) 基本对应
所谓基本对应是指英汉习语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表达上大致相同, 可以说这类表达体现的是两种文化的共通性, 因此不论对于汉语还是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最容易理解掌握的。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伪君子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这两则习语都出自《伊索寓言》。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其字面意思, 而汉语中也恰好有类似的表达。
burn the midnight oil——开夜车, 通宵达旦地辛勤工作
在电灯问世以前, 夜间照明是要点灯油的。这便是burn the midnight oil的出处。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点灯油了, 但这个说法却作为一个习语在英语中保留了下来。这与汉语中的“开夜车, 挑灯夜读”如出一辙。
You can bring an ass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牛 (驴) 不喝水, 不能强按头。这一习语英汉基本对应, 即不管对人还是对事, 总要有一个限度, 超出了这个限度, 即使有好的愿望, 也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英汉习语中这种基本对应, 形义大致相同, 可以按照其字面意思在目标语中能找到对应表达。此类的习语的还有:
火上浇油add fuel to the oil
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
会叫的狗不咬人barking dogs don’t bite.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一石二鸟
fire and water have no mercy.水火无情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2) 部分对应
这类英汉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着共同之处, 但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同之处。
rob Peter to pay Paul
乍一看这个短语, 字面意思是说“抢了Peter的钱去还Paul”。这则习语出自《圣经》。这里对于读者来说关键是要了解Peter和Paul到底是什么人, 什么关系?其实熟悉《圣经》的人知道, Peter和Paul同是耶稣门下的弟子, 既是同门弟子, 那么抢夺一个人去偿还另一个不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吗?与汉语中的“剜肉补疮, 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贴近, 但在表达上不尽相同。
a dog in the manger
manger的意思是“马槽, 马厩”。这则习语出自英语《伊索寓言》。狗霸占了盛满了稻草的马厩, 却赶走了以草为生的马和牛。而自己却看着稻草而不能吃。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将其解释为:The dog who would not allow a horse or ox to eat th hay in a manger, even though he himself did not want it.这与汉语中的“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异曲同工之妙。
kick down the ladder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 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ladder是梯子, 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高升。与汉语中的“过河拆桥”意思相近。但是我们在翻译“过河拆桥”的时候绝不能说成”to tear down bridges”, 以免造成来自英美文化国家人士的误解。
由此可以看出, 这类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在翻译和理解上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 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
设身处地put oneself in sb’s shoes
墙倒众人推kick sb when he is down
五十步笑百步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
绞尽脑汁beat one’s brains
with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提心吊胆
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自欺欺人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一针见血
3) 无对应
如果说部分对应类习语在翻译和理解上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觉的话, 那么无对应类习语就会给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感受, 甚至有时跟我们的理解完全“大相径庭”。
To play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这里的“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汉语中的意思是“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 穿着新鞋走老路”, 但是放在这个句子中, “在葬礼上放舞曲是旧瓶装新酒”怎么也理解不了啊。所以我们的翻译肯定是错的。但是我们可以猜一下:在葬礼上放舞曲肯定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葬礼和舞曲两者是格格不入, 互不协调的。所以英语中的”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的意思是指“两种事物完全不搭调”, 与汉语的“旧瓶装新酒”意思完全不对应。
Jack said he could beat the new man in boxing, but he lost and had to eat his words.
“eat one’s words”按照其字面意思, 汉语意思是“食言, 不守信用, 说话不算话。”但在这个句子中如果翻译成“食言, 不守信用”的话, 就会造成语义混乱。因此”eat one’s words”在这个句子中真正的意思是“羞愧地, 不光彩地认错, 承认自己说错了话”, 跟汉语里的“食言”的意思大相径庭。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乍一看, 这个表达跟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很相似。但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After Tommy had shot Miss Watson’s cat, his father took the air-gun away from him.Miss Watson said, “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这句话的正确翻译为:汤米用气枪把华逊小姐的猫打死后, 他爸爸才把枪收走。华逊小姐说:“这是马后炮, 太晚了。”很明显, 这里的意思是事后弥补太晚, 于事无补, 强调的是“迟了”。而汉语中“亡羊补牢”的表达的意思是“羊丢了, 再补牢也不算晚”, 强调的是“未迟”。两者在表面形式有类似之处, 但含义却是完全相反。
这类无对应的例子还有:
have the face恬不知耻, 厚脸皮。不是“有面子”
pull one’s leg愚弄人, 开某人玩笑。不是“拖后腿”
child’s play简单容易的事情。不是“儿戏”
move heaven and earth竭尽全力, 想方设法。不是“翻天覆地, 惊天动地”
由此可以看出, 这类英语习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最难掌握的。在理解的时候切忌望文生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英汉习语的产生与英汉民族的历史, 文化, 地理, 宗教, 风俗, 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确理解翻译习语的过程中, 一定要仔细斟酌, 万不可望文生义, 可以说习语是任何语言中比较难掌握的部分, 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仔细的研究。可以说, 对习语的把握绝非易事, 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在翻译的过程中, 既要尊重源文化和源语言,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可理解和可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3
[关键词] 品牌名称 差异 分析 互译方法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大量的外国商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产品也不会示弱,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成功地翻译品牌名称,把它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使他们认可、接受,并激发其购买相关的商品,成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要想成功地对品牌名称进行英汉互译,应先了解英汉品牌之间的差异。
一、英汉品牌名称的差异分析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所处文化的差异,英汉品牌名称主要有两个方面差异:一是取材来源的不同;二是音节数目的不同。
1.英汉品牌名称的取材来源不同
品牌名称的取材来源一般分为普通名词、专用名词、缩略词和杜撰的词汇。英汉商品的品牌名称都使用普通名词,但在专用名词的使用上表现为不同的倾向,即:英语品牌名称倾向于使用人名,较少使用地名,而汉语品牌倾向于使用地名,尤以名胜风景地名居多。目前中国较著名的品牌名称中,取材于人名的虽然有一些,如:“张小泉”(剪刀)、“李宁”(运动服),但所占比例很小。而取材于地名的汉语品牌名称比比皆是。如:“北京”(吉普)、“青岛”(啤酒)、“九华山”(啤酒)等等。相比较而言,英语品牌名称中,取材于人名的,尤其是公司创始人或产品的发明者名字的品牌名称非常多,取材于地名的商标品牌名称较少。如“Goodyear”是为纪念硫化橡胶发明人Charles Goodyear给一种轮胎起的品牌名称。“Boeing”(飞机)取自于该飞机创始人William Edward Boeing的名字。究其根源,由于儒教的影响,中国文化重视个体与周围群体的协调关系,强调群体观念,不提倡个人主义。所以中国人给产品确定品牌名称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地名,尤其是自然景觀名称,而使用人名的却寥寥无几,使用人名作为品牌名称有标榜自我之嫌。与中国文化观念相反,西方文化侧重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英美人来说,使用人名作为品牌名称,突出了个人价值,也更有效地保证商标品牌的独占性,使其不易假冒、模仿。
其次,英语品牌常使用杜撰的词汇,突出语音,如“Kodak”(胶卷)、“Pepsi”(饮料);汉语品牌从不使用杜撰的词汇,总是利用现有词汇,并注重语义的表达,主要原因在于英语文字是完全依据语音的任意性符号,音素组合的任意程度很大,对语义表达的依赖性很小。而汉语文字的理据性很强,对语义表达的依赖性很强,在词的组合构造中产生对词的语义限制。所以,英美人常常杜撰一些词汇作为品牌名称,不表示任何含义,只求新颖独特,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另外,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品牌名称中有缩略语,而汉语中则没有。如: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3M(Mimm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2.英汉品牌名称的音节数不同
英汉品牌名称的另一差异是音节数目的不同。由于现代汉语具有“双音化”倾向,汉语品牌名称大多数由两个音节组成。如“厦新”(电子产品)、“美的”(电器)、“美菱”(冰箱)、“春兰”(空调)等,均是双音节词。英语品牌名称在组成音节上没有任何约束和规定,少则1至2个音节,多则5个或5个以上音节,表现出较大的任意性。
二、英汉品牌名称互译方法
了解了英汉品牌名称的差异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英汉品牌名称互译。
1.英文品牌名称的汉译
英文品牌名称汉译时,应注意使译名生动醒目、独特新奇、有实义,诱导大众在联想中加深印象,加深记忆,从而唤起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欲。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谐音取义法
用谐音取义法翻译过来的品牌与原品牌的语音部分相似,又非严格准确地按照音译,而是取与原品牌发音相近的谐音,译成有好的联想意义的词,诱导译名接受者做出种种联想或遐想。例如“Benz”(轿车)译成“奔驰”、“Budwiser”(啤酒)译成“百威”、“Desis”(农药)译成“敌杀死”,这些汉译名既符合汉语双音化倾向,又与汉语重视语义表现的倾向不谋而合。
(2)直译法
直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法。根据原品牌的含义,再现原品牌的信息与效果。对那些采用普通英语词汇的品牌名称,可以直译,如:“Crown”(汽车)可译成“皇冠”、“Crocodile”(皮具)可译成“鳄鱼”、“Orient”(手表)可译成“东方”等。但要注意,直译过来的汉语品牌名称,要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
(3)照搬法
缩略语可以作为英语品牌的名称,它们本身很简洁,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照搬,无须再译。如:“IBM”、“3M”等。
2.汉语品牌名称的英译
在翻译汉语品牌名称时要力求读音独特醒目,生动鲜明,给外国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激起其购买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法:
(1)音译法
英语品牌名称注重的是读音,所以音译法是汉语品牌名称英译的一种重要方法。英译时,可采用两种音译法。
一是按照汉语拼音,以下两种情况可以用拼音法:①以产地命名的汉语品牌名称,如“北京”(电视机)可音译成“Beijing”、将“青岛”(啤酒)可以译成“Qingdao”。汉语的地名在英语中一直是以汉语拼出现的,英语消费者已比较熟悉。②以人名命名的汉语品牌名称,如“李宁”(运动服)直接译成“Li Ning”、“郑明明”(化妆品)译成“Zheng Ming-ming”。
二是对纯粹的拼音法进行改进:①用汉语拼音的变体或者符合英语拼写形式的拼音来进行翻译。这类词多是杜撰出来的,在英语中无具体的意义。如:“康佳”(电视机)、“格力”(空调器)、“新科”(电器),分别翻译成“Konka”、“Gree”、“Shinco”。这些词属于臆造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做品牌名称。②在翻译时,选择英语中现有的有一定意义的词。例如:“乐百氏”(饮品)、“捷安特”(自行车),分别翻译成“Robust”、“Giant”。
(2)直译法
英汉品牌名称中都有普通词汇,可以按字面意思直接英译,但必须在综合考虑文化差异、宗教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因素,确信无负面影响下,才可以用直译法。如:“杉杉”(西服)译为“Firs”、“双星”(运动鞋)译成“Double Star”。这些翻译过来的品牌名称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符合英语品牌名称的特点。
(3)剪拼法
剪拼法是对原有的两个词进行剪裁,拼凑,创造出新词来表达汉语品牌名称。这种译名构思新颖独特,寓意深刻,联想丰富,能够引人入胜,起到有效传播商品信息的作用。如“新飞”(冰箱)译成“Frestech”,是由“fresh”和“technology”裁剪拼凑在一起的,使人一看商标词便知该商品的功能。“金霸王”(电池)英语译名为“Duracell”来自“durable”和“cell”,比喻该商品的电量充足,工作时间长。
(4)缩略法
英语品牌名称中可以用缩略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另辟蹊径,采用拼音首字母缩略。如:“惠泉”(啤酒)译成“HQB”、“矛盾”(洗衣粉)译成“M&D”。另外,还可以把汉语品牌名称先直译过来,然后采用首字母缩略法,如:青海三普药业的品牌名称为“阳光与人类”,译成英语为“Sun & People”,缩略成“S&P”,又是“三”和“普”的首字母,意为“让阳光普洒人间,让藏药普渡众生,让健康普降民众”,这样的翻译简单、明了。
参考文献:
[1]朱耀先: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4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2 ] 朱耀先. 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7 , (4)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篇5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中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 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经过归纳总结认为, 英汉习语中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生活环境的不同, 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 耕牛与人们朝夕相处, 受到中国人的爱戴和赞誉。所以牛是勤劳的象征, 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 马则是英美文化中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力大如牛”翻译成英文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汉语是“挥金如土”。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而中国的习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则与佛教密不可分。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反映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是翻译的标准。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 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 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 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而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 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 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这就要考虑翻译的方法问题。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和增译。
1、直译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 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 则直译字面意义。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一个例子。再如:armed to the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则为:雪中送炭等。
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 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easy go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等。有些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 略有差别, 隐含意义相同, 形象意义互译, 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等。
2、意译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形象, 从而译出隐含意义。如Achille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 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又如: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与汉语“热锅上的蚂蚁”相似,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如:“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又如“借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another-make a gift of something given by another;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中国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可译为One monk, two buckets;two monks, one bucket;three monks, no bucket, no water-more hands, less work (邓炎昌, 1989) 采用这种方法, 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 英语语言也广袤深邃, 然而两种文化之间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映射。而习语以其直观、常用的形式, 深刻、丰富的哲理最能够体现一种文化的特点, 从习语入手, 研究其翻译的工作既难度很大, 非一两篇文章之能, 又十分必要, 值得长期坚持, 深入研究。
摘要:分析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 提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 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兼顾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 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由此出发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能为英汉文化的映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义,习语,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 1999, (3) 。
[2]、朱耀先: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 1997, (4) 。
浅谈英汉习语的差异及翻译策略 篇6
[关键词]英汉习语;差异;翻译策略
一、习语的定义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二、英汉习语的差异
1.环境差异
中英两国人民对东风、西风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两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在翻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词时,可以将“西风”译为能够引起相似联想的“east wind”,但是基于对原作的忠实而将“西风”原原本本译作“ west wind”的话,恐怕就要加注释解释一下了,否则容易引起混乱。而在比喻某事物像“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时,在英语里就应该译为“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并不产竹子,如果直译为“bamboo”,恐怕就得让英国人一头雾水了。
2.风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3.宗教差异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等。
4.历史差异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英语中“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1.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指在译文中保留本国习语的修辞、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的方法。如英译汉的:“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译为“血浓于水”;汉译英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译为“ The monk may run away ,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
2.音译法
音译法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英译汉的:“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汉译英的:“中国功夫”译为“Kungfu”,“风水”译为“FengShui”。
3.用意义相近的习语来翻译
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双方有着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意义相近的习语来翻译。如: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則不达。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4.意译法
如果直译法不能保留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并且汉语中找不到意义相近的习语,可以采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把英语习语的含义表达出来。如翻译“白马王子”,不能直接翻译成“Prince White Horse”。骑白马的王子往往是十分迷人的,所以根据内涵翻译成“Prince Charming”。这样才能体现出“白马王子”的隐含意义。
5.注释法
有的习语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翻译时必须进行注释才能交代清楚原意。如翻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 “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Sima Zhao trick 如果不加注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加注: 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265 A.D.),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 The emperor once remarked, “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总之,习语的翻译绝非易事,既要使用对等的译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要顾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翻译出其中特定的文化内涵。习语翻译的策略有很多种,没有哪一种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只有不断练习,不断研究,才能找出最适合当时某一种情况的翻译策略,准确的翻译习语。
参考文献:
[1]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J].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2]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
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的翻译 篇7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文化差异,望文生义
一、前言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表现, 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 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 (胡文仲, 2000) 。本文所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 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对于英汉翻译者来说英汉习语的对译是一项挑战, 同时也是增进自我翻译修养和英汉两门语言素养的极好机会。由于在自然与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精神生活等方面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如何准确传达英语习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并再现原作的表现力, 往往是翻译的难点。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习语表达形式
1. 风俗和情感差异与英汉习语。
英汉民族习惯的不同, 造成两者对同一事物所赋予的感情色彩或意义有所不同。例如,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有养狗的习惯, 西方人对狗有好感, 认为它是忠实可靠的朋友。所以在英语中含有“狗”的习语, 大都没有坏的含义。例如:lucky dog (幸运儿) 。“狗”在汉民族人民的心目中多含有厌恶、鄙视的感情色彩, 有关狗的习语大都含贬义。如:“狐朋狗友”等。
2. 历史和文化背景差异与英汉习语。
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西方早期资本主义也有过辉煌的文明史。因此, 英汉习语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先以英语为例:来源于《圣经》的习语有: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语出希腊传说的习语: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喻“内部颠覆者”) 。相比之下, 汉语来自历史故事的习语要多得多, 这些历史故事大都记载于我国历史文献中。例如:“司空见惯”:比喻不足为奇, 语出唐·孟《本事诗·情感》;“温故知新”:温习旧课, 可以更好地加深理解, 语出《论语》。
3. 社会和自然环境差异与英汉习语。
英国是岛国, 它的航海业一直颇为发达, 因此英语中就有大量与水和航海有关的习语。例如:keep one’s head over water (奋力图存) ;plain sailing (一路顺风)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大国, 自古以来, 中国人以农业为主, 所以习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谚。例如:“斩草除根”、“拔苗助长”等。
4. 精神生活差异与英汉习语。
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神话、宗教信仰也导致英汉习语的差异。在汉语里“借花献佛”“回光返照”等都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as poor as church mouse (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则是英语国家的人受基督教影响的反映。
三、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翻译是作为跨语交际的中间环节的, 以语言符号的转换为手段, 以原文内容与风格的尽可能完整地传达为目标的言语, 思维活动” (彭长江, 2002) 。下面从跨文化角度探讨英语习语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异化与归化。
1. 异化。
“异化就是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 (孙致礼, 2002) 。这种译法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推进它们的相互融洽。异化又可用两种具体译法加以实现。
(1) 直译
“所谓直译, 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下,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张培基, 1980) 。例如:“火上浇油” (to pour oil on the flame) ;“外强中干” (outwardly strong bu inwardly weak) 。
(2) 直译加注
有些习语因包括历史典故而含有中国文化色彩, 如果不对典故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一番解释, 英语读者将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 通常可采用直译并加注的方法。例如:“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 smiths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Huge Lang, the mastermind.) ”
2. 归化。
“归化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孙致礼, 2002) 。它撇开原文的语句, 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 降低了读者接受的难度。它有三种具体的方法。
(1) 形象替换
英语习语大都有鲜明的形象。但由于文化的差异, 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习语, 英汉两种文化中往往用不同的形象来表达。因此, 在翻译中, 常需要进行形象替换使之既能保持原味, 又能为读者接受。例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用鼠替换兔) 。
(2) 意译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时, 应根据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进行翻译, 为了有效地进行文化交流, 则采取牺牲某些形式上的特点, 从忠实原文内容出发, 采用意译法。例如:The teenagers do no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 因为他是个扫兴的人。) 在这里“a wet blanket”根据上下文译成“扫兴的人”符合上下文逻辑, 读者通过它很容易明白青年们不邀请他参加聚会的原因。若将之直译成“湿毯子”使读者对其含义困惑不解, 这样就降低了发展文化交流的有效度。
(3) 意译加注
所谓意译加注就是在采用意译后仍不能有效地传递英语文化信息, 且又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表达时, 为了很好地对英语习语中有关知识与典故进行传递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约翰为人可靠, 他既忠实又正直。) (注:eat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出自典故, 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 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 拒绝遵守反对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eat no fish由此转为“光明正大”) 。
四、如何避免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翻译习语“望文生义”, 小则令人费解、闹笑话;重则引起误会, 伤感情。因此避免翻译英语习语“望文生义”显得尤为重要。
1. 深入了解英汉习语的异同, 加强文化熏陶。
英汉习语有着惊人的巧合, 如as light as feather与轻如鸿毛, 又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然而, 这类等效性习语非常有限, 更多的是部分对应或基本不对应类习语。部分对应的习语, 如no smoke without fire与“无风不起浪”。基本不对应的习语, 如pull one’s leg是“开玩笑、寻开心”之意, 而非汉语中的“拖后腿”。另外, 由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的影响, 英语中产生了许多具有民族性的成语、典故和神话, 如有关人物的Hobson’s choice (无选择余地) , 宗教的有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 (由于过分好奇, 被逐出天国, 指亚当与夏娃而言) 等。学习者要通过对英汉习语的比较, 加深对中西方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理解, 从而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 加强练习, 在练习中掌握翻译原则, 提高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 既要保持源语的民族特色, 又要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实非易事。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 不断地实践, 才能真正掌握习语的翻译方法, 使译文日趋完美。例如:I am not talking castle in the air, the donkeys carrot. (我不是说的空中楼阁, 让大家望梅止渴。) 这里采用的直译兼意译, 既形象生动, 又符合汉语习惯。翻译时如果将“the donkey’s carrot”译成“驴的胡萝卜”, 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五、结语
英汉习语是约定俗成的, 内容丰富, 表现力强, 是语言精华之所在。有的英语习语在字面上虽与汉语似乎符合, 但实际上却是神离。因此学习时不能单纯从字面意思入手, 要了解其原义、转义、由来或典故, 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并准确翻译。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M].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233-236.
[3]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走向异化[J].北京:中国翻译, 2002, (1)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8
1 英汉习语中文化差异分析
1.1 价值道德观念差异
1.1.1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西方社会宣扬个性民主和自由, 强调自力更生的个权主义。中国儒家文化强调整理利益, 个体的权利服从于整体的利益。在中国的谚语中, 有很多反映先人后己, 善待别人的思想, 而西方则不然, 即先从自我出发再想到家庭、集体、国家。如: (1) Aid yourself and heaven aid you. (欲要人帮助, 首先要自立。) (2) If each would sweep before his own door, we should have a clean city. (户户门前扫清, 整个城市干净。)
1.1.2 享乐主义的差异
汉文化相信“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而美国人则奉行及时行乐的思想, 如习语:“Eat, drink and be merry, for tomorrow we die. (吃喝玩乐吧, 明天还不知道是死是活。) ”
1.1.3 爱情观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礼教文化中婚姻让父母做主, 听媒妁之言, 然而西方社会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就鼓励人们追求自由, 追求人性解放, 提倡自由恋爱。如习语:Love is free. (爱情是自由的。)
1.2 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语与风俗习惯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风俗习惯与习语相辅相成, 彼此影响。例如:
(1) There is no crying over spilt milk.这条英语习语, 将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牛奶饮食运用进来, 比喻“为无可挽救的事情伤心事没用的”, 类似汉语习语“覆水难收”。
(2) 此外中西方对动物的形象、特征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 Every dog has its day.这条英语习语, 主要翻译为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他们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然中国人多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狼心狗肺, 狗嘴里长不出象牙。
1.3 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奉行的是基督教, 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创造者和主宰者。God is where he was. (上帝无处不在。)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算不如天算, 讲究因果报应, 重视劝人珍惜光阴, 及时行善。
2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既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它们是流传已久、约定成俗、具有完整而独特意义的词语, 一词与一般的语言形式有不同的特点。习语同时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这构成了翻译中的困难, 既难于理解, 又难于表达。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译文的好坏, 因此习语的翻译不容忽视。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反映原文的面貌。现简单归纳为下几点。
2.1 直译法
直译并非是逐字逐字死译或硬译, 而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表达习惯的前提下, 照字面翻译, 在译文习语中仍保留原习语的比喻或形象以及民族文化色彩。英汉民族在情感体验及社会经历方面有相似之处, 英语习语中有部分的习语, 他们的字面意义和喻义都和汉语习语相近。只要不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 可尽量采取直译方法, 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传达到译文中, 尽量减少翻译中的损失。
(1)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在最后, 谁笑得最好。
(2)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3)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and a long task proves a man’s heart.
采用直译法可以保留原习语的形象和色彩。在汉译中, 采取直译法, 可以把中国特色的习语的形象和文化色彩在译文中保留下来。
2.2 借用法
有的英汉习语不但有相似的内容和形式, 并且还具有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 可谓异曲同工。对这些对等或基本对等的习语, 我们即可采用借用的方法, 即套用目标语中意义和功能相似的习语来表达原习语。
(1)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2) to kill two birdswith onestone一箭双雕。
(3)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4)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一丘之貉。
(5) to have an old mind on young shoulders.少年老成。
(6) You can no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海水不可斗量。
2.3 意译法
由于英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有些英汉习语在互译时无法保留原习语的字面意思及形象, 这时候可用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形象来代替原语形象, 从而转达出原语的喻义, 以保持原文思想内容的完整性。
(1)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2) Fool’s 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3)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毫末之错仍为错;死里逃生总是生。
(4) If you don't make progress, you will fall behind.学如行舟, 不进则退。
(5)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6)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2.4 添词减词
汉语习语多数是四字结构或对偶形式的, 它的优点是结构整齐对称, 言简意赅。但翻译成英语时, 有时候仅从字面上去翻译, 并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内在思想翻译出来。这时应多领会其实质, 考虑到习语蕴涵的文化色彩, 适当添词或减词。例如:
(1) Like birds startled by the mere twang of a bow string.惊弓之鸟。
从字面上看, 译文加了twang一词, 使译文生色不少, 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班门弄斧。
例 (2) 如果不在译文后面加上the master carpenter, 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不知道Lu Ban是何许人, 也就很难领会原习语隐含的意义了。
(3) 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这句习语英译时只用“inexhaustible”一词就可以把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不需怎么翻译。
(4) Her beauty woul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2.5 借助语境
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种习语翻译方法, 我们还应注意对同一个习语的翻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必须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 灵活地加以处理。请看下面的例子:
(1) At the party instead of bidding the host godnight, he took French leave.晚会上他没有跟主人道晚安就不辞而别了。
(2) Many of the boys at the school took French leave to go to the football match.很多男孩逃课去踢足球。
take French leave是英国人创造的讽刺表达, 一般情况下表示别人“不告而别”, 是很没礼貌的行为。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下, take French leave可以表示不同意思的“离开”, 比如上例 (2) 中译为“逃课”才完全符合语境。
综上所述, 英汉习语的翻译, 可以先考虑直译或借用;直译和借用都行不通时, 可考虑意译。同时还要考虑习语所在的具体情景语境。总之, 习语翻译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 而要力求把习语的深层含义与文化内涵传达出来。要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其深刻的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既要认识英汉习语文化的共性, 又要仔细辨别其个性。从而更好的让中国人通过英语习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帮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习语, 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杨善江.英语习语汉译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篇9
关键词: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传递和交流的工具。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产物,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不尽相同, 有各自的审美和价值取向。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
一、习语的定义
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 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二、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
(一)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1. 文化内涵完全相同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Eugene Nida) 认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 并说明相似之处占90%, 不似之处占10%。无论其所列的数目是否完全正确, 世界文化的相似却是不争的事实。反映在动物名称中, 许多动物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大致相同。一些动物名称在英汉两语中意义和用法都基本一致, 例如,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 (吠犬不咬人) ;a wolf with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混水摸鱼) 等。
2. 文化内涵部分相同
在英语中, 有些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刚好与汉语中另一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相同, 从而形成在中英文里指称意义相同而喻体不同的情况。在英语习语中, 还有一些动物名称与汉语习语中的名称不一致。但在用法上仍存在共同点。例如,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强按牛头不喝水)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热锅上的蚂蚁) 。在中英文里, 这种文化内涵部分重叠的词还很多。中国人用“鸟”, 英国人用“cow”喻人快乐;中国人用“鼠”, 英国人用“chicken”比喻人胆小;中国人用“泥鳅”, 英国人用“eel”表示人滑头等。
3. 文化内涵相悖
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类虽然有相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 但表达的方式是异彩纷呈的。对同一动物的不同形象感, 反映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别。由于两个民族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角度、习惯存在差异, 它们对某一动物概念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刚好相反, 因此形成文化内涵相悖。遇到这种情况, 文化探源尤其重要。例如, 在中国, 狗所引起的联想都没有正面意义, 如“走狗”、“狗眼看人低”, 而在西方, 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最亲密的朋友。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逝世后, 他的宠犬就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再比如, 英美人常把owl当作智慧的象征, 所以有习语as wise as an owl;中国人怕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 以为碰上它要倒霉, 所以“夜猫子进宅”, 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在《诗经·幽风·鸱鸮》中有:“即取我子, 无毁我室。”鸱鸮即猫头鹰, 亦有凶险之意。
(二)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别的原因
1. 自然环境
英伦三岛上稠密的河流和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不列颠民族与渔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捕鱼业成为英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因此, 大量与fish (鱼) 有关的习语也就应运而生。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 , a big fish (大亨) 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国虽然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但因为幅员辽阔, 在广袤的平原、丘陵、高原等地, 对鱼的熟悉程度不尽一致。因此, 英语中一部分与fish有关的习语在汉语中往往为其他动物所代替。比如:“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中的fish在翻译时就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的龙所替代, 变成“要吃龙肉, 亲自下海”。
2. 风俗习惯
中西方对某些动物的好恶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其中狗 (dog) 最为典型。西方人以爱狗闻名, 在西方文化中, dog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 dog所构成的习语往往蕴涵褒义色彩。例如,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 clever dog (聪明人) 。而在汉语中, 包括其他一些东方国家, 狗却被贴上了贬义的标签, 我们生活中就常常有“狗腿子”, “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等说法。这种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也就造成两种语言中动物形象和喻义的迥然不同。
3.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范围广泛, 包括神话、寓言及各种文学创作。它们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 同时也渗透到了该民族的语言中。《伊索寓言》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著作, 也是人民生活的集中体现。其中, 各种经典的动物习语更是不胜枚举。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趁火打劫) 便是来自于《伊索寓言:击水的渔夫》。除此之外, 很多文学大师留下的传世佳作也是动物习语产生的肥沃土壤。其中,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是对英语习语影响最大的文学家, 他的很多佳句都为后世所引用。Triton among the minnows (鹤立鸡群) , a cat with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 birdsofself-samefeather (一丘之貉) 等。而darkhorse (黑马) 一词据说最早出现在英国首相本杰明·狄斯雷里于1831年发表的小说《年轻的公爵》中, 文中提到“一匹人们从未料到的黑马风驰电掣般冲过看台夺得胜利”。
三、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 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理条件, 人类为生存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及生活活动的客体基本相同, 因此人类的思维有共性, 文化之间也有许多共性的认识, 人们对于某些动物及其文化内涵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因此, 对于这类动物名词的翻译, 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 ;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拿某人当猴耍) 。上述各例中的动物形象在中西方都有相似的认知:狼凶狠, 羊谦顺, 狐狸狡猾, 蜜蜂忙碌, 猴子顽皮。所以在翻译中我们使用直译法, 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还原原文, 另一方面还易于为读者所接受。如:披着羊皮的狼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 树倒猢狲散 (Tree down, monkeys away.) , 浑水摸鱼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 , 动如脱兔 (as far as a hare) , 调虎离山 (to lure the tiger from the mountain) , 笨鸟先飞 (a 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 , 狗仗人势 (like a dog counting in its master’s backing) 。翻译名家杨宪益, 戴乃迭在其译著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红楼梦》) 中, 也是大量采用直译法来处理这类成语。例如:有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没偷, 到底有些影儿, 别人才说他。 (第六十一回) She added, “Flies go for cracked eggs.Although Liu didn’t steal anything, she must have been up to something, or people wouldn’t have accused her”.
(二) 意译法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而言的。有的成语虽有合乎逻辑的、清晰的字面意义和可以理解的比喻, 但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 直译后虽能保留其形象, 但其含义是什么, 译文读者仍无法理解, 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反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意译。意译应该做到“得意忘形”, 即译出原文联想意义, 抛弃原文表达形式。因为移植到译语中的表达形式并不包含原文相对应的内容。例如, 鱼米之乡 (a land of fish and rice;a land of plenty) , 此译文是北京外语学院编的《汉英成语词典》给的两条英译。“鱼米之乡”照字直译成英语, 形式与内容的对等似乎无懈可击, 但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会使我们大为惊讶。中国人一提到“鱼米之乡”, 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一幅富庶的江南水乡丰收图。遗憾的是, 这个词组在美国文化中却意味着“贫穷”而决非“富庶”。译文传出的信息与原文的信息正好相反。所以, 在翻译此种翻译时可借重意译:a land of plenty。即调整译文信息的形式, 把文化差异对异语交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三) 阐释法
为了丰富民族语言, 同时也是为了保持原作异域风味, 我们有时在翻译习语时移植原文形象, 然后阐释其联想意义。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动物词在一种语言文化中能引起某一特定的联想, 一旦译入另外一种语言, 源语表达形式所负载的信息就必须在译语文化语境里重新进行编码和阐释, 译语读者由于缺乏和源语读者相同的文化背景, 所以他们无法对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产生固定联想,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它们的联想意义作出补充性解释, 以便译语读者理解。也就是将每一具体文化意象直译, 再补上其伴随的文化信息, 从而使在另一民族理解原文文化信息的同时, 也欣赏了异域文化风格的魅力。例如, 英译中: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比喻塞得像鲨丁鱼罐头一样, 拥挤不堪。中译英:黄鼠狼给鸡拜年 (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 intentions.) ;盲人瞎马 (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headlong to disaster) ;做牛马 (live like oxen and horses———beastsofburden) 。
正因为汉英动物习语存在着统一性与差异性, 我们就有学习、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其精华, 相得益彰。习语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既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它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 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通过对汉英动物习语内涵的对比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语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 它们和文化密不可分, 是文化的载体。那些脍炙人口的动物习语已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 深入地了解了英语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才能做到“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从而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畅通无阻。笔者探讨了关于动物成语的三个翻译方法。直译着重于复制原文, 意译着重于概括和综合原文的意思。使用阐释法则将原动物成语形象地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形象, 更为准确地表达出其隐含的喻义。三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 超出了限度, 会破坏语法规范, 会变成任意发挥的胡译、乱译。只有或此或彼, 兼容并蓄, 才能准确地、完整地把成语承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参考文献
[1]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1521.
[2]Edward, H.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Fontana Press, 1988.
[3]Nida, EugeneA.&WilliamD.Reyburn.Meaningacross Cultures[M].Maryknoll of N.YOrbis Book, 1981.
[4]Nida, En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Samovar, L.A.&Porter, R.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6]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7]包惠南, 包昂.实用文化翻译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0:259-2701.
[8]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350-3601
[9]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91
[10]乐金声.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J].中国翻译, 1998, (4) :15-18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推荐阅读:
英汉习语的差异11-27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翻译08-03
英汉习语的形象对应与翻译12-23
动物习语的西方文化10-02
英语习语的跨文化习得01-12
习语的特点07-31
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10-04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08-27
汉语习语的英译06-04
英语习语的翻译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