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2024-08-27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精选10篇)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语言使用群体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平洪、张国扬认为:“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义深刻的短语或短句。”历史悠久的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表达,汉语和英语便是如此。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的表达却截然不同。下面就从中英地理环境、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对比分析英汉习语的异同。

1. 地理环境与习语

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往往会孕育出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语往往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群体在习语表达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三、语言与文化相互融合的教学

关于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导入、渗透,虽然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但在其实践中,二者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将之融为一体,而是为传授文化而讲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语言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人们认可。语言为文化而创造,也因文化而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文化导入问题上,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性致使英语教学应有二者相融的指导思想。只有有了这种指导思想,语言的学习才能不仅变得容易许多,而且具有生命力。因此,这样的英语教学首先要求师生有跨文化的意识及敏感性,语言教师除了教语言以外,也应该是外国文化的介绍者和教育改革的促进者,这给广大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清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和可能产生的冲突,清楚了解学习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教师通过学习语言教学界各种不同的理论,经常阅读时代感较强的并反映英语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宗教、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的报纸杂志,积极参与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语言和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文化意识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解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人才。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课程,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掌握了进行文化导入的策略和技

英国位于欧洲西北部,四面环海,主要由不列颠岛及周围的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人们主要生活在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生活方式和海洋息息相关。英国人常年和海洋打交道,逐渐形成了一种“海的文化”,英语习语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文化。

在英语中有大量和海洋动物、航海有关的习语。例如,英语中常用鱼比喻人,queer fish(怪人);fresh fish(新囚犯);have other fish to fry(另有他事要做);swim like a fish(善于游泳);as mute as a fish(默不作声)等。未研究过英国文化的英语初学者看到此类,比喻往往感到疑惑。英国渔业和航海业发达,习语中不免有渔业和航海业的痕迹。例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抓到篮子里便是菜。)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情况危急,要全力以赴”。);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未雨绸缪。)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其地势从西到东逐渐降低。山地、高原、丘陵约占中国领土的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气候复杂多样,大部分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中国与英国截然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宽广,人们的生活很少和海洋联系起来。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主要从事农耕活动,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生活相对封闭,因此汉语中很大一部巧,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景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和训练综合技能的场所,促使学生在有利的语境中创造性地活用所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除讲授外,教师可采用问题解决、调查研究、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针对社会实践需要设计一些交际活动,虚拟一些交际场合,让学生从简单的生活交际过渡到复杂的社会交际。结合课本内容穿插和交替进行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更快掌握语言知识,积累交际经验,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显然,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可能全面,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教师应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创办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竞赛、辩论赛、戏剧表演、英语角等,定期举办专题文化讲座,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报纸杂志、文学作品。随着各领域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教师可以寻找或创造机会,让学生面对面地与他们交流,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差异,对今后的学习可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想学好英语,但就目前国际交流中所产生的语言问题及英语教学而言,高效、快速地掌握一门英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化融于其中,这一必要性已从习语隐藏文化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并在学习的同时,将外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认识,才可能事半功倍地学好英语,因此,文化教学应为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习语和农耕活动有关。例如:“斩草除根”、“拔苗助长”、“不毛之地”、“良莠不齐”、“根深蒂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习语。例如,在形容人挥霍金钱时,英语表达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表达却是“挥金如土”。再如,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往往给他们带来温暖和雨水,预示春天的到来。所以英国人歌颂西风,赞扬西风。在中国却不同,西风往往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加剧了天气的严寒,犹如雪上加霜,所以中国人很少歌颂西风。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

2. 历史典故与习语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历史典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语中包含的历史典故比比皆是,如不了解习语中的历史典故,习语理解自然困难。

英国曾经被罗马人占领了将近400年,罗马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比如:Do in Roman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appeal to Caesar(向恺撒诉说,喻指诉诸最高权力机关。)英法百年战争家喻户晓,两国之间的仇恨可想而知,英语习语中也透露出了英国人对法国人的不满。如: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excuse my French(对不起,我讲了粗话)。另外,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英国和荷兰之间也爆发了战争,英国人对荷兰人嗤之以鼻,所有英语习语中有以下表达:go Dutch(各人付自己的账),Dutch defence(虚张声势的防御),in Dutch with somebody(得罪某人)。

汉语习语中蕴含的历史典故就更为丰富了,主要体现在成语当中。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每个成语都有历史典故。对于把汉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知道成语中的历史典故,就只能对其望文生义了。比如,如果从子字面意思上理解“胸有成竹”,就往往会令人发笑。如果我们不知道著名画家郑板桥的故事,就肯定不能真正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汉语中此类习语还有很多,比如亡羊补牢、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掩耳盗铃、四面楚歌等。

中英两国历史截然不同,饱含历史典故的习语对英语学习者自然构成了不少障碍。例如,英语中有“Don’t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汉语中也有同样意思的表达,即“班门弄斧”。“Don’t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中没有历史典故,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理解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英国人在对“班门弄斧”的理解上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为其中有着历史典故。如果不知道鲁班是什么人,就很难以掌握“班门弄斧”这个成语。

3. 宗教信仰与习语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生活和宗教息息相关,英汉习语中都透露出了大量的宗教元素。

大多数英国人都信仰基督教。在英国人眼里,上帝是万能的神,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主宰着世界,所以英语中有不少“god”“priest”等字眼。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圣经》为人们的必读之书,英语中有很习语都缘自《圣经》,如:Adam’s apple(喉结);Job’s patience(约伯的耐心———极为耐心);A kiss of death(死亡之吻。犹大出卖耶稣时吻了耶稣,故而意为“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坑人的行为”。)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活动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习语都与佛教和道教有关,“佛”、“和尚”、“菩萨”、“道”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汉语习语中。比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送佛送到西天”;“借花献佛”;“阴曹地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匠人屋下没凳坐,道士门前鬼唱歌”,等等。

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与宗教相关联的习语也不同。英语习语当中几乎不会出现“buddha”等字眼,汉语习语中也不会出现“上帝”等字眼。

4. 风俗习惯与习语

风俗习惯是人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而共同协调和发展而被视为群体应该遵循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西方人十分喜欢狗,狗被视为人的好朋友。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top dog(担任最高职位的人);There is life in the old dog yet.(老当益壮)等。在中国人眼里,狗却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狗腿子”、“癞皮狗”等。

5. 结语

语言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人们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在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研究一门语言自然而然和研究文化分不开。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是语言的缩影,更是文化的体现。英汉习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二者进行对比,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习语,还能让我们接触到异国他乡丰富的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2

习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

习语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结晶,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它反映在民族成员的伦理观、宗教观等各个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在习语翻译时应克服定势思维倾向,应持文化相对论的态度.对习语中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就是要对文化差异认可和认同,实现跨文化的“超越”.

作 者:管振彬 GUAN Zhen-bin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8(1)分类号:H313关键词:习语 民族文化心理 定势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3

关键词:时间意象 中西诗歌 时间观念 异同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时间观是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根据赵仲牧教授的时间三分法,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而我们人文学科内所说的时间观念主要是人的说写活动谈论着的时间问题。

霍尔说:“时间会说话”。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人被抛到了这个时间,便与时间发生了联系,时间成了存在的地平线”。人类与时间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和领悟,是人们在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然中的星辰变化、日月更迭,人们自身的衣食起居、行为举止,无不与时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观察中,人们逐渐摸索到一些关于时间运行模式的规律,并开始思考自身与时间、与宇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时间特性和生活本质的认识,就是所谓的时间观。人们看待时间的方式,常常附带着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是该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对东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的研究,也揭示着两个民族沉积千百年的文化特性。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是本族语言中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时间的习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时间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

意象,在英文中叫image,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就是经过创作者加工的,融合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一种结合体。认识主体通过视觉将客观实物纳入脑海,并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内心情感和彼时彼刻的心态感受进行加工,在思维中形成蕴含某种意义的主观形象并加以存贮,此后记忆中那个形象便会随时唤起当时的感受与情感。我们所要讨论的习语中的意象,就是凝练了人们对生活中所经历的时间产生的主观情感和经验感受,反映着人们对客体时间的态度和情绪。

二 英汉习语中的时间意象

英汉习语中所出现的时间意象,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使用者对时间的态度,反映着朴素实用的时间观。笔者经过对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中收集到的关于时间的习语进行比对分析和总结分类,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时间的价值

时间并无实体,它看似虚无缥缈、无法触摸,但人却是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用到的金钱一样。时光一分一秒的过去,若不抓紧,到生命的尽头便会哀叹无谓的荒废,方知其珍贵。于是英语中有“time is money”,汉语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之说。两种文化都看到了时间在历史的漫长进程和人类有限的生命中的宝贵价值,从而不禁发出了时间之宝贵犹如黄金一般不可多得的感叹。时间作为“金钱”这个意象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时间宝贵、人们应该珍惜时间的观念;还衍生出了一系列基于金钱之说的习语和说法,如“寸金难买寸光阴”,即时间的宝贵性已经超过了金子。浪费时间或把时间消磨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被看做是可耻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两种文化下的时间观念无疑是有相通性的。

但在相通之外也有微小的差别:作为“金钱”一样被看待的时间,在西方文化中带有一种浓厚的物质色彩。在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人们对时间特别敏感,尤其是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效率被放到了首要的地位,时间几乎成为了一种商品,它可买(buy)可卖(sell),可用(spend)可省(save),可以制造(make)也可以消磨(kill)。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确的schedule,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目了然。但在中国,虽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接轨,时间也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毕竟几千年以农耕为背景和起源的文化沉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和随性自然的生活模式养成的滞缓的时间意识,至今还在以其强大的惯性制约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大多还是倾向于随性散漫的工作模式和轻松休闲的生活状态,做事没有计划性,效率低下。守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觉悟,人们反倒会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云云。

2 时间的流逝

中外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体会颇多,相应出现的时间方面的习语也层出不穷。

时间流逝的速度是很快的。中文有“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把时间比作梭子、比作箭矢。“梭”,“箭”等意象无不反映了时间飞快流逝,人们感慨时间的速度之快,还没来得及抓住就一掠而过,不见踪影。而英文中相对应的也有“How time flies”,“the sandglass of time”,把时间比作鸟,比作沙漏等等。同样也体现了时间无法捕捉,难以把握,稍纵即逝。正因为时间如此之快,稍不注意,就在眼前消失了,因此对于人类这个有限生命的个体来说,每一分一秒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时间流逝又是悠长而静默的。岁月悠悠,漫漫无际,不管站在哪个点,向前向后,似乎都看不到尽头。中文中有“逝者如斯夫”,形容时间像江水一样一直向前,消逝于远方,无穷无尽。英文中有“the corridor of time”和“the long river of time flows”,一样把时间比作静静流淌、永不停息的长河和无穷无尽的长廊。河水永远只能从一头流向另一头,不会倒流,也不会在哪里停留,静谧的流淌,无声的向前,正像亘古不变的时间。

3 时间的力量

关于对时间力量的描述,中西方在强调时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各有侧重点。如西方多把时间比作“scythe(镰刀)”,“wheel(车轮)”,“east wind(东风)”,从这些意象来看,着重强调的是时间强大而猛烈的毁灭性:它像死神的镰刀,刈除现世的一切;又像巨大的车轮,碾过之处一片废墟;像是凛冽的东风,吹走和煦的春光。时间可以夺取美人的风华,也可以拿走骑士的荣耀,任何抵抗在它面前都是无济于事,任何浮世的繁华也终是镜花水月。

中文中形容时间的力量也有“东风恶,欢情薄”,把时间比作残酷的东风,吹散相爱的恋人,叫人悲哀神伤。还有“风烛残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燃烧殆尽的蜡烛,凄凉无助。英雄气短,美人迟暮,却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劳燕分飞,各自天涯,也只能相望无言泪千行。然而时间也并不是全无善果,中文中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时间比作“夕阳”,虽然伤感其衰老孱弱之态,但人若能如夕阳一般优雅地老去,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

4 时间的永恒

西方有“ouroboros(咬着尾巴的蛇)”这一意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的宇宙时间观中关于时间的圆形意象。蛇把尾巴咬在口中,头和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圆形即永恒。一切线性的时间在自然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个圆形,代表着时间的永恒。在此意义上,之前所提到以沙漏为意象的线性时间就变成了圆形时间。

与此相对照的,老子创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时间观,还提出了时间周而复始的命题,也是在说明时间的循环性和永恒性。所谓“沧海桑田”,“地老天荒”,说的正是时间的这种悠远和永恒。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智者和哲人都能站在一个颇为客观的角度,跳出个体的樊笼,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观察时间。浩浩苍穹,渺渺乾坤,人的个体在时间的轮回里终不过是沧海一粟。

三 中西时间观之比较

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文化存在,处于永恒的无始无终的时间之流中。总结时间,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问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哲学问题。对于时间,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的感受。

首先,中国人遵循的是多元化的时间制,即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不同的几件事。人们做事往往随心所欲,信奉“船到桥头自然直”。社交活动和生活细节都不进行预先的安排计划,而是临场应变,灵活有余,效率不足。而由于整个社会并未形成一致的守时意识,失约或拖延也都会被宽容的对待,更不会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但西方人奉行的却是一元化的时间制,即在同一时间只安排一件事,讲究效率和速度。不管是社交场面还是生活琐事,凡事都要预约,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浪费。

其次,中国人对时间的划分是模糊的,而西方人则追求时间的精确。比如在中国人形容一段时间的词汇中,多见“一炷香的时间”,“半盏茶的光景”等非常不具体的描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时钟的时代里依据自己生活经验所估量出来的时间的概念,没有科学依据,全凭个人主观感觉去度量,当然准确性无从说起。但西方人对时间的描述通常是精确到分甚至秒的。

再次,中国人喜欢向前看,西方人喜欢向后看。中国人喜欢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再面对现在和未来,“往事不堪回首”,“念天地之悠悠”。人们喜欢古物,崇尚传统,尊师敬祖,注重传承。人们相信“经验之谈”,认为“姜还是老的辣”。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浩浩汤汤几千年,确实值得为之自豪和骄傲,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很多人坐拥祖宗的宝藏沾沾自喜,讨厌创新,痛恨思变,看不起一切异族文化,成为新时代的卫道士,阻碍着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但西方人却习惯放眼未来,喜欢新事物,憧憬新生活。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主张站在历史的基石上眺望未来,敢于尝试,期待改变,勇于创新,相信“nothing is impossible”。

四 结语

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成长的人类,从开始认识时间、计量时间,到谈论时间、总结时间,最后掌握时间和利用时间,时间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各民族文化的血脉当中。了解一个民族,从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开始,时间观虽然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却很能从侧面反映这个民族的大文化背景。时间与文化的结合,时间的文化性,使时间具有了文化质量、文化价值及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同有异,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西时间观念也和其他一切文化理念一样,不断变迁,也逐渐趋于融合。习语只是反映文化和时间观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时间意象的解析和对由此反映出来的时间观念的对比,旨在从一个微小而客观的角度来揭示两种文化中所蕴含的时间观念之异同,为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时间观念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 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成语习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3] Edward 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M].New York:STATE UNIV OF NY PR.2010.

[5] Helga Kotthoff & Helen Spenser.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7

[6] 张亮平:《从习语对等看中西方时间观的文化重合》,《作家》(下半月),2010年第9期。

[7] 赵仲牧:《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8] 胡家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 黄慧霞、董剑桥:《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 崔俊媛:《瞬间与永恒——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象》,《中国电力教育》,《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2007年第S2期。

[11]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12] 李建明:《中英文成语趣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4

关键词:英汉习语,对应,隐含文化,补偿方式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而习语是语言的。

作为英语和汉语民族语言核心和精华的习语的来源十分广泛, 内容丰富多彩, 包括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对哲理问题的思考、对生活经验的总结等等。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Time is money!”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们对言行举止的评价:“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人们对家庭观念的理解:“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但是由于英语民族与中华民族在历史、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致使各自的语言文化带有显著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这一点在英汉习语互译时, 能否实现两种语言的习语之间的对应情况上表现尤为明显。

下文将从英译汉的角度, 根据它们意义和用法上不同的对应情况, 把英语习语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基本对应的;第二类是部分对应的;第三类是不对应或基本不对应的, 找出貌似对应而实不对应或不十分对应的“对应词”, 并进而追根求源分析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补偿的方式。

1 基本对应的习语

所谓基本对应, 是指英语习语与其对应的汉语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基本一致, 有可能互译。 (陈文伯, 1982) 基本对应不是对等, 两者仍有差异, 如在出处上、读者的联想效果上, 但总的来说能互译的情况较多。

1)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与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睚眦必报

此语出自《圣经·旧约》, 如《出埃及记》 (Exodus) 第21章中, “And if any mischief follow, then thou shalt give life for life, 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 hand for hand, foot for foot, ... (若有侵害, 要以命偿命,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以手还手, 以脚还脚……) ”。 (庄和诚, 2002) 这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报复。这个习语已被汉语吸收而成为汉语习语的一员, 既然二者同源、意义未变, 当然就可以互译了。

2) 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

法国的卢浮宫 (Louvre) 是凯瑟琳女王在位时建造的, 有些房间设计的不隔音, 一个房间里讲的话在另一个房间里可清晰听见。正是通过这一诡计, 王后得以获知一些国家秘密和阴谋事件。而汉语的“隔墙有耳”典出《管子·君臣下》:“墙有耳者, 微谋外泄之谓也”。 (成语大词典, 2012) 二者均义指墙外有人偷听, 机密容易外泄。二者亦可互译。

3) burn one’s boat与破釜沉舟;自绝退路

古罗马名将恺撒 (Julius Caesar) 在公元前49年率军渡过卢比孔河 (the Rubicon) 与罗马执政官庞培决战时, 为激励士气, 表示有进无退, 就下令焚舟, 以示决心。 (庄和诚, 2002) 而汉语“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无一还心。” (成语大词典, 2012) 这一对习语的出典和语义真是如出一辙。二者亦可互译。

至于形象构词手法及意义完全等效的英汉习语也不少见, 如: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pour oil on the flames——火上浇油、Seeing is believing.——耳闻为虚, 眼见为实、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石穿等等。然而, 由于民族文化的强烈个性, 使不同语言中习语文化负载词极大多数不可能等值到完全“如出一辙”。

2 部分对应的习语

部分对应是指英语习语在意义上或用法上与汉语习语有不一致的地方, 如喻体或本体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等等, 但仍存在共同点, 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互译。

4) apple of the eye与掌上明珠

语中“apple”原指“瞳孔”, 出自《圣经·旧约》, “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 hide me under the shadow of thy wings. (保护我就象保护眼珠, 把我藏于你的羽荫之下) ”。由于eye是人身体上宝贵的东西, 所以此语喻指“珍贵或宠爱的人或物”。 (庄和诚, 2002) 而汉语“掌上明珠”比喻十分受钟爱的人, 多喻受父母宠爱、呵护的女儿, 其他用法很少, 因此英汉互译无法完全对应。

5)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与对牛弹琴;明珠暗投

语出《圣经·新约》, “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 (不要把圣物给狗, 也不要把珍珠丢给猪, 他们不但会践踏了珍珠, 还会转过身来咬你们。) (庄和诚, 2002) 不仅喻指“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者”, 而且还指它不但不知道感激, 反而还要来咬你, 等于以怨报德。

一些词典把它与“对牛弹琴”或“明珠暗投”对应起来。但是, 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从用法上,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和这两则汉语习语都不完全对应。“明珠暗投”语出《史记》:“臣闻明月之珠……以暗投入与道路。” (成语大词典, 2012) 主要指人,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对牛弹琴”则比喻说话做事不看对象, 对外行说内行话或对不讲理的人讲理。只有当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意指“对外行说内行话或对愚笨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时二者倒还可对应。

6) a black sheep与害群之马;败家子

长黑毛的羊在绵羊中是比较稀少的, 有时一群中会有一只。旧时在牧羊人中流传着一种迷信, 认为黑绵羊的毛是魔鬼的标志。实际是指由于黑羊毛少, 不足以投放市场, 加之早先的染料昂贵, 染色效果又极差, 所以黑羊不如白羊值钱。牧羊人常因羊群中有黑羊而诅骂自己厄运。英语中还有家喻户晓的谚语“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后来black sheep就引申为“集体中的败类”, 但它并没有“家庭不肖之子”、“败家子”之义。

3 不对应的习语

“不对应”指英汉习语之间字面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然而在整体意义上和实际用法上相同之处很少或没有相同之处。这种习语基本上不能互译。

7) eat one’s words与食言

据传, 14世纪时罗马教皇派遣两位代表带着一卷羊皮纸函件去见米兰贵族维斯孔蒂 (B.Visconti) , 通知他关于他被逐出教会的决定。维斯孔蒂大怒, 逼迫他们将此卷羊皮纸吞下, 以示他们得收回这一决定。 (庄和诚, 2002) 所以, eat one’s words一般指“ (被迫) 收回概述”、“ (被迫) 承认错误”, 甚至是“忍气吞声”, 并且带有羞愧、不光彩的感情色彩。而汉语的“食言”则意为“不履行诺言;失信”, 形容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 实际上与英语的break one’s promise语义基本对应, 但是与eat one’s words实在是意义相差甚远。

8) hang by a hair/thread与千钧一发

相传, 公元前4世纪, 欧洲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国家叙拉古 (Syracuse) 的君王迪奥尼修斯 (Dionysius) 手下有一名叫达摩克利斯 (Damocles) 的奸臣。他极为羡慕王室气派, 常说君王多福。一日, 迪奥尼修斯设宴让他坐在自己的宝座上试试看。他一时受宠若惊, 待到心神稍定, 猛一抬头, 只见头顶上方悬挂着一把用一根细线 (一说马鬃) 系着的出鞘利剑, 随时都有可能坠落下来, 他吓得魂飞魄散。迪奥尼修斯作此安排有意让他明白, 君王虽身在宝座, 却惶惶不可终日, 杀身之祸随时可能临头。 (庄和诚, 2002) 后来此语多指处于非常危险或不安全的地位。而汉语的“千钧一发” (钧, 三十斤为一钧) 则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时间十分紧迫, 二者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应。不如译为“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9) much ado about nothing与无事生非

原为莎士比亚一出喜剧的剧名Much Ado about Nothing。1945年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根据剧情将其译成《无事生非》。语中ado在中世纪英语中作at do, 相当于现代英语to do, 即fuss (忙乱, 大惊小怪之意) 。意指“闹了一大阵子,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庄和诚, 2002) 所以把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无事生非”等同起来并不妥当, 因为“无事生非”是指“本来没有问题而故意造成纠纷”、“无中生有地找麻烦”。若是译作“无事自扰”、“空忙一场”、“小题大做”、或者“无事忙”都比较接近原意。

从上述例子看来, 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完全对应的很少, 绝大多数只是不同程度的对应, 还有一部分被认为彼此对应, 而实际上并不对应, 所以切记不可望文生义。如“黄色电影”的英语对应词不是yellow movies, 而是blue movies;“红糖”不是red sugar, 而是brown sugar;“红眼病”的英译应视情况而定:若是眼疾, 译为“pink-eyed”, 若是因流泪过多译为“red-eyed”, 若是嫉妒成性译为“green-eyed”, 等等。

综上例示来看, 在翻译过程中, 寻找与原文相对应的“对等词”并非易事, 因为翻译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 还有语言背后的两片文化。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这当中, 陷阱是不少的, 仅仅顾名思义就会出毛病。 (王佐良, 2003)

4 结束语

翻译是两种或多种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复杂过程。“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王佐良, 2003) 作为译者, 在处理含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语时应在深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 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思, 将附加在原语上的“超语言信息” (许文胜, 2003) , 即文化信息传递过去, 要尽力使原语与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 尽量避免望文生义或误入貌合神离、似是而非的“盲区”和“陷阱”。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庄和诚.英语成语探源[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成语大词典编委会.成语大词典[Z].商务印书馆, 2012.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语[C]//载郭建中, 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妙用 篇5

1. first water 极端

He is a fool of the first water. 他真是个大傻瓜。

2. two of the trade 同行,两个竞争者

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 同行是冤家。

3. on second thought 再三考虑

On second thought, I really dont need to buy a new car. 考虑再三,我真的不需要买一辆新车。

4. second to none 首屈一指

His grade in English is second to none in the class. 他的英语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

5. on all fours 匍匐,爬着

The baby goes on all fours. 那个婴儿在地上爬。

6. a fifth wheel 多余的人,不受欢迎的人

I dont have a role in the office any more—I feel like a fifth wheel.

我在办公室再也没有任何地位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

7. take the fifty 拒绝回答

I asked him a question, but he took the fifth. 我问他一个问题,但是他却拒绝回答。

8. five and ten 便宜的

The meat is five and ten recently. 近来肉比较便宜。

9. in two twos 立刻,一转眼

My new car was lost in two twos. 我新买的汽车一转眼就丢了。

10. knock... for six完全打碎

He knocked the glass for six. 他把玻璃杯打碎了。

11.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的,混乱的

It is at sixes and sevens everywhere. 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

12. in the seventh heaven 非常高兴的

The children were in their seventh heaven. 孩子们感到幸福极了。

13. to the nines 完美地

Mary is often dressed to the nines. 玛丽打扮得漂亮极了。

14. ten to one 十有八九,十比一

Ten to one it will rain today. 今天十有八九要下雨。

15. the eleventh hour 危急时刻,最后关头

He is in the eleventh hour. 他正处在危险时刻。

16. twenty-twenty 视力正常的

My sister is near-sighted while I am twenty-twenty. 我姐姐近视眼,而我视力却是正常的。

17. like forty (美国口语)猛烈地,非常厉害地

The river goes like forty. 这条河水流湍急。

18. forty winks 白天打盹

He took forty winks. 他喜欢白天小睡。

19. forty to the dozen (俚语)急忙地,滔滔不绝地

He talked forty to the dozen at the meeting. 他在会上滔滔不绝地讲话。

20. a fifty-fifty chance (美国口语)百分之五十的机会,一半的可能性

This is a fifty-fifty chance. 这是个成败各半的机会。

21. like sixty (口语)很有力地,飞快地,猛烈地

The train is running like sixty. 火车飞快地开过来。

22. seventy times seven 许许多多,很大的数目

The old man is very rich, and his money is seventy times seven. 那个老人很富有,有很多钱。

23. a cool hundred (口语)巨款

He has a cool hundred. 他拥有巨款。

24. look like a million dollars (口语)春风满面,非常漂亮

You look like a million dollars. 你看起来真美。

25. a/ one... in a million 千里挑一的,最好的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6

一、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从习语中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圣经》对西方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中的许多英语习语就来自圣经中的典故。而中国的宗教信仰更为复杂, 从早期的图腾崇拜到道教, 再到汉朝时期, 佛教又从古印度传入中国,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一个宗教。汉语文化受佛教影响颇深, 许多习语中都含有佛教的影子, 而英语文化受天主教、基督教影响较深, 有关的习语有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 (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 。汉语中, 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温顺、文雅、吉祥、平和的特征, 是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国泰民安的象征。西方文化中, sheep与goat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圣经》中常用羊来象征或比喻。耶稣自称牧羊人, 把教化的民众称为sheep, 《马太福音》中说, 就像牧羊人分绵羊和山羊一样, 将绵羊安置在右边, 山羊在左边, 耶稣把善人安置在右边, 让他们进天堂;把恶人安置在左边, 让他们入地狱。据此, 西方将好人比作绵羊, 恶人比作山羊。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开绵羊和山羊) 与喻将坏人或恶行的山羊 (goat) 区别开来, 象征着上帝对世界和人类的判决。用sheep形容人性迷失后, 要依靠信仰的力量感化, 使迷途的羔羊明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所以a lost sheep常指误入歧途的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为乌合之众;Follow like sheep指盲从的人。类似于汉语的“对牛弹琴”也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第6节的The Sermoun on the Mount, 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豹岂能改变斑点呢?) 比喻本性难移的人, 类似于汉语的“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此说出自《旧约》中上帝所说;“古实人怎能改变皮肤颜色呢?豹怎能改变身上的斑点呢?如果能的话, 你们这习惯行恶人的便能行善了。”意思类似汉语中的“狗改不了吃屎”。这些成语都源自《圣经》中耶稣训谕门徒时的原话, 含有丰富的寓意和鲜明的宗教特色。随着《圣经》的代代相传, 它们在人们的语言中固定下来, 成为脍炙人口的习语。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该民族人们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准则。人们常常把某些品质或特征与某些动物或物体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往往促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 尽管这种联想很少或根本没有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征和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英汉民族的审美角度不同, 故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联想。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动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 在汉民族传统理念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 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 溜须拍马的人, 引起卑贱恶劣、狡诈圆滑等联想。如狗头军师专指在背后给主子出坏主意的人;狗眼看人低指为人势利瞧不起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比喻品质低劣的人嘴里说不出好话。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剧增, 狗的形象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汉语言文化中。狗在英语言文化里被视作人们的伴侣和爱物, 与此有关的词语多含褒义, 并常用来比喻人的日常生活。例如:be 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时髦)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比喻凡人皆有得意日)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帮助某人渡过难关) ;a lucky dog (幸运儿) ;top dog (身居要职的人) 。Love me, ,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as faithful as a dog (忠诚的人) 。虽说讲英语的人也并非总说狗的好话:Barking dogs do not (或seldom) bite (吠狗不咬人。) Go to the dogs (堕落) ;a sad dog (粗野的人) ;You dog! (你这狗东西!) Son of a bitch! (狗娘养的!) 但这些并不影响狗的Man’s best friend (人之良友) 的地位。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Magpie (喜鹊) 在西方文化中, 有“爱嚼舌、传播小道消息”的意思, 即“碎嘴”。英文中的magpie不但不报喜, 反而要报凶, 一般认为此鸟是不吉利的征兆, 而讨厌它。“Magpies that chatted, no omen so black. (鹊噪是最坏的兆头) ”。而喜鹊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如“喜鹊叫, 好事到”。一提喜鹊, 人们往往想到“鹊桥相会”, 所以把为他人当红娘称为“搭鹊桥”。英国人看到的peacock (孔雀) 是它高傲的一面,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 (孔雀般骄傲)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 ;the young peacock (年轻狂妄的人) 。而中国则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 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上天降福。Bat (蝙蝠) 在英美人看来凶恶、丑陋, 是吸血鬼的象征, 对它并无好感。由bat构成的习语: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as crazy as a bat (疯得像蝙蝠) ,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异想天开) 。与此截然相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的蝠同“福”谐音, 便有了“福”的象征意义。蝙蝠和桃组成的图案意为“福寿双全”, 蝙蝠和鹿组成“福禄双全”。蝙蝠和鱼构成的图案有“富裕”之意, 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每种文化都由于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3]。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水产丰富,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孕育的捕鱼业和畜牧业对习语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 汉语成语中“守口如瓶”相对应的英语习语却是“as dumb as an oyster”。因为英国肯特郡产的oyster (牡蛎) 品质最好, 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英语中与鱼有关的习语也随处可见, 英国人常用fish来表示形色各异的人:big fish (大佬) ;cold fish (冷漠的人) ;dull fish (枯燥沉闷的人) ;poor fish (可怜的人) ;shy fish (腼腆的人)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比喻身处绝境的人;drink like a fish (豪饮) ;have other fish to fry (有另外事要处理) ;to teach fish to swim (教鱼游泳) 与汉语中的“班门弄斧”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汉语中“鱼”的比喻意义就相对贫乏, 如“鲤鱼跳龙门”, “鱼龙混杂”等都比喻地位低下的人。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注重精耕细作。牛在中国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 因此牛多带褒义。“老黄牛”是勤劳实干, 任劳任怨的象征, 而bull“公牛”, 在英语中却是野蛮、暴力、凶猛、鲁莽的代言人。如bull worker (蛮干的工人) , 把行动或说话鲁莽, 动不动就闯祸的人叫a bull in a china shop (肆意捣乱) 。形容力气大, 英语用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马) , 而汉语是“力大如牛”;汉语的吹牛, 在英语却是吹马talk horse。英语中除了as strong as a horse之外, 还有众多和马有关的比喻用法, 例如horse laugh (开怀大笑) 、horse sense (一般常识) 。这是因为古代英国主要靠马耕, 自古中国以牛耕为主, 他们没有汉语那么多对牛充满文化内涵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喻用。

四、文化背景

语言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习语的产生和形成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积淀而成的。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有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而欧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泉。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 自然地会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进而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龙 (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共有的动物。中文里的“龙”吉祥尊贵, 而英文中的dragon则邪恶凶残。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视自己为“真龙天子”。直到今天,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把我们自己叫做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腾虎跃”、“龙颜大怒”、龙凤呈祥”等成语妇孺皆知, 但它在英语中却是凶猛邪恶的代表, a dragon of woman的意思是“悍妇”。中英文化的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联想。我们要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就要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要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 这样就不容易引起误解。英语中用动物词语作比的习语还有很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 其中最多的来自于寓言故事。Goat (山羊) 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邪恶的代表, 也指“好色之徒”。在对英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希腊神话中, 好色淫乱的“森林之神”Satyr就是长着山羊腿的怪物。Don’ttrust a goat with the kitchen-garden, or a wolf with sheep.意思是“不能让山羊管菜园, 狼管羊圈”, 就连害群之马也叫“black sheep”, 英民族对goat有与生俱来的厌恶感。而汉语中“挂羊头卖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则赋予羊一种受害者的形象。汉文化中象征不吉祥的owl (猫头鹰) 在西方文化中却是智慧的象征。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 Owl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情人, 和她如影随形身, 因而就有了as wise as an owl。owlish, 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 owl通常很严肃, 很有头脑, 常充当法官。然而, 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迥然不同了。因为猫头鹰习惯夜间出没, 人们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 就会心惊肉跳, 认为碰上它是倒霉的预兆。汉语的“杀鸡取卵”在英语中却是杀鹅取卵,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这源于希腊寓言, 说的是曾有一个农村人, 因为发财心切杀死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 以为如此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 但结果一无所获。现在用来比喻只 (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3页) 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的人。英语用cats and dogs来比喻倾盆大雨的情景, to rain cats and dogs就是下瓢泼大雨。这种意思的其中一种说法来自北欧神话, 猫和狗都是暴风雨神欧丁 (Odin) 的随从, 猫象征大雨, 狗象征狂风, 它们一旦出现就意味着狂风暴雨的来临。英语的the dog in the manger (占槽之狗, 比喻有些狗就像某些人, 没有伤人也没有干坏事, 却令人讨厌) 出自《伊索寓言·槽中之狗》;an ass in a lion’s skin (披着狮皮的驴子, 比喻色厉内荏) 出自《伍德寓言》;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 (姑息养奸) 出自《伊索寓言》;the lion’s share (最大的一份, 比喻能从遭遇不幸者那里吸取教训) 出自《伊索寓言》。英语中的“c 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指同一种昆虫。在英语文化中, 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 蟋蟀大多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感觉。如莎士比亚的歌剧《亨利四世》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活) , 而在汉语文化里, 蟋蟀所表达的是一种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感觉。蟋蟀叫声所引发的忧伤是汉文化中世代流传的一致形象, 在封建社会, 蟋蟀还一度沦为了纨绔子弟的玩物, 成了玩物丧志的代名词。

五、结语

习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古老、具魅力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了解和辨析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异同,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探讨英汉习语中蕴含着的丰富文化内涵。而学习英语习语中的动物词汇, 也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在母语环境中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 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 英汉习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另外,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交流中如果忽视中西文化差异, 就很有可能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应注重中西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 以提高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切实了解每一种表达方式, 每一种说法的确切含义及适合的情景, 从而真正正确地把握英语的本质和内涵, 更好地运用这英语一世界语言,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Zeng, H.M.从文化差异角度论英汉习语翻译异同, 2004.

[2]Jia, Q.Y.英语习语中的动物名称及其翻译, 2000.

隐喻在英汉成语习语中的应用 篇7

隐喻做为一种修辞手法, 在语言学文学领域被广泛提及。然而, 近些年, 随着学者们对隐喻研究的深入, 他们发现: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文化层次深浅, 无论男女老幼, 所有的人每天都频繁地运用隐喻思维和隐喻认知方式来思考和表达。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使用了隐喻。隐喻, 汉语称暗语, 英文为metaphor。它是指用根据两个事物具有的某种相似性, 使用其中一个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 从而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述和语义传达。例如:John is all thumbs when it comes to gardening. (约翰不懂得园艺工作, 总是笨手笨脚的。) 暗指约翰的手指都是大拇指, 极其笨拙不灵活。再比如, butter someone up意思是讨好某人, 类似于汉语表达说某人拍马屁一样。而这样的人常被称为“apple polisher和ass kisser”。这些耳熟能详的表达都是隐喻思维模式的产物。

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不独属于某一个民族。而各个民族在各自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客观载体上, 所以有共性认知。如太阳东升西落, 人有生老病死等等, 又有属于各个民族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宗教认知。作为语言中最具特点的成语和习语, 背负了巨大的民族内涵, 有着各自的渊源和出处。它们能通过简练的字句表达出恰如其分的意境和内容, 因而被本民族的人们代代相传, 不断繁荣壮大。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运用了隐喻思维认知方式而形成的。比如说汉语中说“对牛谈琴”, 英语中也有“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汉语中有“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英语中说“someone has a heart of gold or somebody is a fox”。这些成语习语都是以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了具有深刻意义, 而且广为人知的意思。掌握日常的成语习语, 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隐喻思维, 将会对我们英语的学习和对外交流大有裨益。

二、隐喻在英汉成语习语中的应用

习语和成语是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 根据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 地域特征和历史特点所逐渐积累形成的特殊表达方式。它们带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英汉成语习语数量众多, 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极高。同时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在成语习语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汉语中还是英语中, 隐喻在成语习语中的应用都非常普遍。

1. 隐喻在汉语成语中的应用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种语言, 也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一门语言。在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发展过程中, 汉语中形成了大量的成语习语还有谚语。这些精炼的表达以其特有的方式传达出了丰富的语义内涵。人们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些成语习语来表达自我。在汉语成语习语中, 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很多四字成语。它们有的是有关于文学作品的, 比方说“三顾茅庐, 老骥伏枥, 刻舟求剑”等;有来源于神话传说的, 如“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鹊桥相会”等等;有出自历史典故的, 如“负荆请罪,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等。除了四字成语外还有多字习语, 比方说“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在这些精妙的成语习语表达中, 大部分都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 来在不同领域表达出类似的意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就是某些人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东施效颦”喻指某些人盲目地模仿别人而产生的不好的效果;“班门弄斧”指有些人在行家面前炫耀自我, 最终出丑的下场;赞赏医生“妙手回春”, 是夸奖其医术高超;陈赞官员“两袖清风”, 意在说其清正廉洁。这样的表达不胜枚举, 可见隐喻在成语中的应用是如此的普遍, 在意思的表述上也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2. 隐喻在英语习语中的应用

与汉语类似, 英语中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习语, 谚语和俚语。英语习语的来源也很广泛, 其中之一是地域起源。英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人们世代与海结缘, 与航海和捕捞紧密相连。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习语, 比如说“in deep water”直译为在深海中, 意译处在水深火热的情境中;“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直译为在魔鬼与深海之间, 意译为进退维谷, 左右为难。英语中很多习语还与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比方说“act of God”直译为上帝之所为, 意译为天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英语习语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如“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隐喻在英语习语中的应用也是相当“司空见惯”的事情。“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指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We are in the same boat.”我们处境相同;“kick the bucket”去世, 离世的俚语表达;“Don't count your egg before they hatch.”不可过早打如意算盘;“throw one's weight around”到处颐指气使, 嚣张跋扈;“skeleton in the closet”家丑等等。由此可见,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隐喻在成语习语中的应用是极为普遍的。那么英汉成语习语中的隐喻思维是否由于地域历史和宗教的不同而完全不同, 还是其中有着很大的重合部分呢?

三、英汉成语习语中隐喻的重合与差异

英汉成语习语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其特有的民族地域和历史文化特征。因此, 隐喻表现在英汉成语习语中也各具特色。不过, 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 由于外部客观事物的相似性, 导致人脑所反映出的意识状态也存在着很多相似性, 即英汉成语习语中有很多认知中的重合部分。

1. 英语成语习语中隐喻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地理位置不同, 历史文化迥异, 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因此, 有这些因素所造成的人们的思维认知方式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地理位置而言, 中国处于亚洲大陆东部地区, 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多聚居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以农为生。因此土地, 山川河流为主的成语数量繁多, 如“千山万水, 逐鹿中原, 泰山压顶, 锦绣河山”等。而英国自古处于海洋性地理位置中, 因此, 很多与海水相关的成语习语。如“at sea about something”茫然不知所措;“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fish in the sea.”还有许多其他选择;“tower one's sail”甘拜下风等等。就隐喻在成语习语中的应用, 地域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如汉语说“进退维谷”, 英语说“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汉语中说“漏洞百出”, 英语说“won't hold water”;汉语中形容花钱多用“挥金如土”, 英语说“spend like water.”。

就历史文化差异来讲, 汉文化有很多的历史典故。比如说“桃园结拜“, 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来源于同名的神活故事《八仙过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等。英语中也有很多的历史典故, 比如“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 来源于古希腊的一本文集;“sour grapes”酸葡萄心理, 出自《伊索寓言》“Achille's heel”致命弱点, 来自希腊神话;“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出自北欧神话等。就文化而言, 在中华文明中, 饮食文明源远流长。因此, 在中国有很多习语是和吃密切相关的。如“吃不了兜着走”、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人是铁饭是钢”、“某人和饭有仇”等等。西方人十分讲究工作效率, 讨厌别人浪费时间。习语有“the early birds get the worm”捷足先登、“cry over the spilled milk”覆水难收、“bread earner of the family”家中的顶梁柱等等。

在宗教信仰方面, 英国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 因此很多习语来自《圣经》“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Judas kiss”犹大之吻, 即出卖, 背叛。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中有“上善若水,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 佛家思想中有“极乐世界, 佛口蛇心, 无事不登三宝殿”等。以上都说明了, 隐喻在英汉成语习语中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地域历史文化宗教的差异。

2. 英语成语习语中隐喻的重合

隐喻这一认知和思维模式, 是人类所共有的认知方式。哲学中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基于人类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客观环境, 认知和思维也会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在英语成语习语中隐喻认知也同样存在着很多交集。关于自然存在物的, 有“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发光的不都是金子、“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等;有关于社会的,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tighten one's belt”节衣缩食、“tie the knot”结发成婚;有关于动物的, 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 leopard can't change his spot.”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还有来源于寓言典故的, 如“sour grapes”酸葡萄心理、“cry wolf”狼来了、“follow suit”东施效颦。这些隐喻在成语习语表述中的重合, 正印证了人类认知在某些领域是存在共性的。

四、结论

隐喻作为认知和思维方式, 对成语和习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中作用。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 能够掌握英汉中的成语习语, 明白它们的内涵和寓意, 对我们使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 表达自己的思想会产生极大的帮助。英汉成语习语中不仅有各民族文化和历史地域的差别, 还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因此, 在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 我们探寻“重合”是为了能够在不同民族间架构起一道桥梁和纽带, 有利于彼此的沟通和互相理解;而“差异”则是为了保留各自多彩缤纷的民族特色, 让民族所特有的被世界所接收, 避免误解和冲突。同理, 也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拓宽了视野, 避免在对外交流和学习中产生误解和偏差。

摘要:隐喻做为一种修辞手法, 在语言学文学领域被广泛提及。而近些年学者发现,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模式,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汉成语习语数量众多, 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极高。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 在英汉成语习语中的运用也是屡见不鲜的。根据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共性和地域种族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 隐喻在英汉成语习语中除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外, 还有着大量的重合现象。求同存异, 互相了解, 有利于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避免误解和冲突。

关键词:隐喻,认知和思维方式,英汉成语习语,重合,差异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I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5.

[2]Ungerer, F&Schmid, 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入门)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38-39.

[3]胡壮麟.有关语用隐喻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1) .

[4]黄佩文.汉英比喻与民族文化[J].修辞学习, 2001, (3) .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8

关键词:数字习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1 概述

习语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 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 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数字习语是中英文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含有数字 ( 基数词和序数词) 、结构固定、语义特殊的词组、短语或短句。[1]数字习语的使用能使文章言简意赅、生辉添色, 然而也会导致语言模糊、晦涩难懂。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 数字被赋予各种神秘的贬褒吉凶和象征意义。

英国文化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在其《原始文化》 (1871) 一书中, 把“文化”的定义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所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因此, 文化内涵丰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数字习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结晶, 既包含丰富多彩文化信息, 又折射出的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2 中英数字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1)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数字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习语中, 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 这些宗教典籍和文献包含大量的数字习语。同时, 数字习语又是宗教用来诠释其教义的重要工具, 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到:“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老子用数字的形式表达了“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创始者。《佛经》中同样包含了“三生有幸”和“四大皆空”等数字习语, “三生有幸”体现了佛教倡导的三世轮回思想;“四大皆空”则从另一层面诠释了佛教思想, 即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只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永恒的幸福。

然而, 在英语国家中, 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 对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一些英语数字习语中可见一斑。如: 数字“三”在英语中来源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 基督教徒认为, 上帝拥有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 他具有三个位格一圣父、圣子、圣灵, 这三个位格是同一本体, 组成上帝的统一整体。“seven”在西方是极具神秘色彩的数字, 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认为,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时间, 第七天休息, 被定为“圣日”。英语民族的美德、善事、罪恶都要凑足“七”件。如“七种美德” (seven virtues) 、“七宗罪” (seven deadly sins) 、“七大精神财富” (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 、七大肉体善事 (the seven corporal works of mercy) 、“七大精神善事” (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the mercy) 等。[2]

2) 民族特定的喜好、禁忌差异

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差异的影响, 原本平凡的数字在各民族文化中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 体现了民族特定的喜好、禁忌差异。汉文化注重利用数字的谐音求取吉祥, 或躲避厄运。例如:“六”与“禄、“八”与“发”、“九”与“久”皆为谐音。由此类数字构成的习语在汉语中屡见不鲜, 例如:“六六大顺”、“八拜之交”、“言重九鼎”等。而“四”与“死”, “七”与“去”构成谐音, 现代汉文化中, 人们选择门牌号和车牌号忌讳用“四”, 婚丧嫁娶不宜在“七”号、“十七”号或“二十七”号举办。

在《天堂篇》中, 但丁随仙女上升到了天国, 九重天。因此数字9 在基督文化中寓意人死后, 灵魂升天后的最好归宿, 也是基督教徒的最终理想。然而, 在基督文化中, 数字“13”被视为头号大忌,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相关记载:《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日是十三日 (星期五) ;耶稣在最后的晚餐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星期五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 因此基督教徒避讳星期五, 把它视为不吉利的日子, 若13号与星期五碰巧是同一天, 那就是凶上加凶了。英语中的习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体现了十三是最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选择门牌、车牌、楼层等时尽量会避开十三, 公共场所没有十三排十三座, 请客不请十三人, 送花不送十三枝, 每月的十三号不举行庆典活动。[3]

3) 审美价值观的差异

自古以来, 中国人在对数字的审美价值认同上以双数为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二, 地之数也。从偶二, 凡二之属, 皆从二。”数字“二”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和谐圆满的寓意, 其思想渊源也可追溯到《易经》中的阴阳学说。 因此, 汉语中与数字“二”相关的成语被频繁使用, 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例如: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人际交往中要送双份礼, 即使作为文学形式的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 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此外, 汉语成语语中, “四平八稳”被用来形容处事有方;“六六大顺”表达了顺顺利利的美好祝愿;“十全十美”用来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由此可见, 中国人在审美价值观上对双数的推崇。

相比之下, 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注重用单数 (数字13除外) 来能表达吉利的寓意。人们往往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加上“一”来寻找好运或表达“更多”。例如, “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one thousand and one way to help”等。此外, 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赋予了数字“3”吉利而又神秘的文化内涵。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说: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根据《旧约》记载, 上帝在花了7 天创造了世间的万物, 因而“7”被用来表示一周, 成为世界通用的计时方法。此外, 英语习语“in one’s seventh heaven”用来形容“在无限幸福中”。 英语中还有一个数字习语“on cloud nine”与“in one’s seventh heaven”寓意相近, 同样也含有9这个单数。由此可见, 西方人对习语中的单数情有独钟, 体现了他们的数字审美价值观。

3 中英数字习语中的翻译策略

王佐良先生说:“他 (指译者) 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要处理, 而在处理小文化过程中, 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这两大片文化一片是源语文本所包含、所反映的文化及其根植于其中的特定文化, 另一片文化就是译语所属的特定文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文化。”[4]因此, 中英数字习语中数字的准确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文化的交流与重现。下文概括了中英数字习语中数字的翻译策略, 根据数词在具体习语中表示的精确性和模糊性, 翻译可采取以下策略。

1) 保留数词法

保留数词法是直译法在习语翻译中的实践应用。所谓直译法, 就是把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中, 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源语文化。直译的优点显而易见: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 在吸收外来有益的新因素, 在反映异国客观存在的食物和情调上, 比意译更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特别是在译英汉习语时, 可起到文化保鲜的作用, 让读者领略到文化的原貌。[5]比如, 以下习语的翻译保留了源语的数字:一寸光阴一寸金 (An inch of time is an inch of gold) ;吃一堑, 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 (一步登天)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

2) 改变数词法

译者在翻译数字习语时, 有的数字无法直译, 有的数字虽可直译, 但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这时就需要牺牲形式上的特点, 结合习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语表达习惯, 对源语习语中的数字略作改变或修改, 翻译出数字中的文化内涵。例如: at sixes and sevens (七上八下) ;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 再三考虑 (On second thoughts) .

3) 省略数词法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使得有些习语中的数字不能直译, 翻译时有可以直接省略数词的翻译;有些数词表示的是模糊意义而非具体意思, 这类数词不必照译, 如果翻译出来, 反而有错译之可能。例如: 酩酊大醉 (three sheets in the wind) ; 不管三七二十一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各有所好) ; on cloud nine (欣喜若狂) 。

4 结语

数字普遍应用于英汉习语中。在漫长人类社会和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 数字不仅用于计数, 还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数字习语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各个民族宗教信仰、特定的喜好、禁忌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 对中英数字习语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两种语言的精华, 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清.英语数字式习语文化理据探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 (6) :13-16.

[2]廖光蓉.《圣经》与英语语言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赵莉.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数字及其翻译[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6) :73-75.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 篇9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 (idioms) , 即习惯用语 (idiomatic phrases) , 包括成语 (set phrases) 、俗语 (colloquialisms) 、谚语 (proverbs) 、俚语 (slang) 、典故 (allusions) 和歇后语 (enigmatic folk similes) 。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 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一般来自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通常都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 和动物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自古就有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个地支的传统, 而西方更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善待动物。因此在习语中可以找到大量以动物作为喻体的例子。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 对动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 造成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别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以《汉英成语例解词典》 (桂延芳, 1999) 中关于动物习语的例句为例, 探讨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别的文化根源并分析汉语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 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主要差别

1.1 意义对等, 动物喻体有差别。

汉英语中有些习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但在喻体选择上却不同。如:

强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

一箭双雕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对牛弹琴 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

1.2 看似可对译的习语, 意思却不同。

比较下列句子:

例1.This i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这只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

例2.Capitalism has carried over and greatly intensified this feudalist dog-eat-dog element in social relationship. (W.Forest, On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来而且大大加强了它。

“dog-eat-dog”与汉语中“狗咬狗”的意思相同的情况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 “dog-eat-dog”是一个形容词, 表示残酷争夺的意思。但汉语中“狗咬狗”指的是卑鄙之徒之间的斗争。

1.3 源语言动物喻体的喻义在目的语中不存在。

这种差别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习语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 翻译成目的语后, 文化背景不存在, 所以体现文化背景的动物喻体也不存在。如:

rain cats and dogs (下) 倾盆大雨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雪中送炭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清良莠

单枪匹马 be single handed

鱼贯而入 enter in single line

2. 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

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 “语言是社会现实”, 而社会现实或文化本身则是意义的大厦, 因此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探究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主要应从文化根源上入手。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动物习语的出处。

习语的出处很多,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其来源,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文化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事件、地域环境, 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 等等。比如, “得鱼忘筌”出自《庄子》, 鸢飞鱼跃出自《诗经》, “rain cats and dogs”来自北欧神话,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就来自希腊寓言 (李延林、郭勇, 2003:66-71) 。可见动物习语的出处直接造成动物喻体的不同。

2.2 中西方在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同一动物喻体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狗。汉语中往往看到狗摇尾乞怜, 跟着主人跑前跑后的一面, 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以贬义居多, 如:“走狗”、“看门狗”、“狗腿子”、“哈巴狗”等, 以狗为喻体的习语也多带贬义, 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然而在西方, 狗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 它是人类的保护者和忠诚的朋友, 是忠诚和警惕的象征。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带褒义, 当“dog”指人时, 其意思相当于“fellow”, 使语气诙谐风趣。如:

acleverdog 聪明的小孩子, 伶俐的小伙子

a jolly (or gay) dog 快活的人, 有趣的伙伴

to be top dog 处于支配地位, 优胜者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渡过难关

2.3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 所以它也是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 具体地说, 就是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可能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 因此中西方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象 (culture image) 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贾德江, 2002:216) 。

例如:汉语中的“龙”常常带“吉祥”、“勇敢”的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 自称是“真龙天子”, 龙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西方, 龙 (dragon) 是一种恐怖的怪物 (英文词典上的解释为myst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 , 象征着凶恶。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可见中西方关于“龙”的文化意象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中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决定了一些动物喻体的选择, 也为翻译带来了难度。

3. 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 其设喻方法不尽相同, 但语义贴切, 言简意赅。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 又要斟酌喻义的表达, 既要考虑汉英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 又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包慧南, 2004:294-295) 。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所举例句均出自《汉英成语例解词典》 (桂延芳, 1999) 。

3.1 保留形象直译法

这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 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语言的共性, 同一动物喻体的文化内涵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在进行汉译英时, 可以保留汉语中的动物喻体, 进行直译。一方面可以保留汉语习语的民族色彩, 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例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 慌作一团, 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 也吓一交!” (施耐庵:《水浒传》, 第25回)

His wife was crouching with fear behind the door.But she shouted out, “You always said that you could use your fists or a stick, but now there is a fight you will not use them.Now if you saw a paper tiger you would fall down before it.” (杰克逊译本)

“纸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纸老虎”, 被直译为paper tiger, 喻义分明。

3.2 改换形象意译

一般来讲, 动物喻体的形象决定了词语的比喻意义,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 汉英习语采用不同形象表达同一喻义。在翻译汉语习语时, 可以舍弃动物形象, 在与原作上下文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 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表达原作思想, 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 审美心理和语言习惯。例如:

我们承认她是一个弱女子, 但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猫急上树, 兔急咬人。”

We admit that she’s a weak lady, but you mustn’t bully her to the extreme.As the proverbs goes, “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

汉语习语“猫急上树, 兔急咬人”与英语习语“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意义相近, 这时借用英语习语, 言简意赅, 和上下文联系得也比较紧密。

3.3 去除形象意译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英语中动物喻体的形象和喻义, 出自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 在特定的语境下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文化背景不存在, 动物喻体也失去了原有的喻义。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原文, 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 将原文中的动物喻体拿掉, 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例如:

问题很明显,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家推动起来去打鬼子, 这一下全完了…… (姚仲明、陈波儿等:《同志, 你走错了路!》, 第3幕)

It’s perfectly obvious.With great difficulties we pushed them forward to fight the Japs, but now everything’s finished.

常用习语“九牛二虎”意即费劲, 其“牛”、“虎”的形象也已消失, 译者结合上下文把它意译为great。

3.4 增添法

汉语有些动物习语直译, 保留喻体形象, 但译者又担心译文读者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内涵, 因此就根据上下文的需要,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习语中没有的字眼, 以便帮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译文。例如: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 unaware of the oriole lurking behind itself.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这个习语, 但在译文中增添了unaware of (没有察觉) 和lurking (潜伏) 等字眼, 清楚地交代了原文的意思。

3.5 注释法

在翻译习语时, 为了正确严肃地对待原文, 译者必须考虑是否要利用注释的帮助, 有的习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之后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我们虽可用增添法及上下文联系来把这些交代清楚, 但往往仅靠寥寥数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注释来加以说明。比如, 在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第22章中有一句是:“这样, 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态度, 还是当他的乡董。”现有的英文译本是:“Accordingly, having adopted this attitudes of‘watching the stump and waiting for a hare, ’he continued with his councillorship.”习语“守株待兔”是一个来自《韩非子》的古代寓言的缩写, 译者把它直译成英语后, 另加注释:From the story of a peasant who, seeing a hare run headlong against a tree-stump and break its neck, abandoned his plough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in the hope that another har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这个注释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读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多费周折;相反地, 它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使译文增色不少。

4. 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它是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 因此习语的处理在翻译中有它的头等重要性。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 在翻译习语尤其是含动物喻体的习语时, 要注意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在掌握好双语 (Bilinguialism) 的同时, 更要重视双文化 (Biculture) 的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动物习语为重点, 列举了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 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最后探讨了汉语动物习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汉英习语,动物喻体,差异,根源

参考文献

[1]桂延芳.汉英成语例解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包慧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4]李延林, 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英语习语中的不可译现象 篇10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背景差异,不可译现象

引言

习语是语言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 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 是作为现成的语言材料存在和使用的。习语的形成与所属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习语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 而且比普通词汇更富于文化内涵。尤其是那些带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的习语仅为某种语言所独有的, 而其它语言里没有相似或相同的文化背景, 对这类习语的理解和翻译有极大的难度, 翻译时找不到等值的表达, 就产生了不可译现象。若是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很难领悟这些习语的真实含义。习语的不可译现象一般分为语言的不可译和文化的不可译, 以下笔者仅从文化背景来探讨英语习语的不可译现象。

1.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往往贯穿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因此对习语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人信仰基督教, 由此产生了与上帝有关的一些习语, 比如:欧美人士相信上帝 (God) , 相信上帝有神力, 所以, act of God就表示“不可抗力”;God from the machine指“意外的救星”。特别是《圣经》更是习语产生的主要来源, 《圣经》中的许多故事和比喻, 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handwriting on the wall (不祥之兆) , to eat no fish (忠诚) , raise Cain (大吵大闹) 。在中国人们信奉佛教, 形成的习语多与“佛教”有关, 与英语习语有极大的差距。

2. 文学作品与习语

文学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以语言为手段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巨匠们笔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教益的哲理和涵义深刻的词句常常凝固为习语。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人物, 因作品广为流传, 影响颇深。人们常借用这些人物来称具有类似性格特点的人, 汉语中没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学人物。如:man Friday (忠实的仆人) , “Friday”原为笛福 (D.Defoe) 的《鲁滨逊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里忠实奴仆的名字;Hobsons choice (无选择余地) ;like Caesar’s wife (完全清白, 无容置疑) ;one’s pound of flesh, 它用来比喻合法而不合理的要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意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 历史人物地名

历史上的不少地名、人名进入了英语习语。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的大小事件, 其中一些事件人物、地名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颇有教益启迪, 常被后人提起, 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习语。如:McCoy (1873—1940) 是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一次他在酒吧与人发生争吵, 对方不相信他就是拳击冠军, 并说话侮辱他, McCoy一怒之下, 一拳把对方打昏在地, 那人醒来时说:“I was the real McCoy.”现在用来比喻“真正的 (出色的) 人 (东西) ”。又如:a Florence Nightingale (好护士) ;like the black Hole of Calcutta (加尔各答的黑洞) 比喻“闷得难以忍受的地方”;meet one’s Waterloo (遭受惨败)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做白花力气的事, 多此一举) 。

4. 风俗习惯与习语

风俗习惯是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而共同创造的为这个群体所共同遵守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不同民族有不同风俗习惯, 也产生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习语。比如:above the salt来自中世纪英国生活的习俗, 那时在他们家里盛食盐的器皿, 通常摆放在长方形餐桌的中间用餐时贵宾坐盐罐子的上首, 而一般客人或随从就坐在下首。现用来表示“处于受尊重的地位”, 相对的below the salt就表示“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又如:start off on the right foot, 以前, 英国人认为右边是好的、幸运的, 而左边则是不好的, 是不幸的, 他们凡做事都要从右边开始, 出门先跨右脚, 进门也先跨右脚。所以他们就用该习语表示“做事一开始就很顺利, 有个良好的开端”, 相反他们就说start off on the wrong foot, 这里wrong foo指左脚。

5. 神话寓言与习语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神话寓言对习语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the web of Penelope, “Penelope”是英雄奥德修斯 (Odysseus) 的妻子, 奥得修斯离家参加特洛伊战争十年, 战争结束后远征的人们陆续返乡, 但他却杳无音信, 人们纷纷传说他已经死了, 于是远近的王子们纷纷向美丽而富有的Penelope求婚, 但她忠于丈夫, 为摆脱纠缠, 拖延时间, 她声称待她织完一匹锦缎后便挑选丈夫。于是她日织夜拆, 故意不肯织完。后来用此来比喻“永远做不完的事”;还有sword of Damocles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表示“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Achilles’heel指“致命的弱点, 要害”;dog in the manger表示“损人不利己的人”;under the rose表示“严守秘密, 私下里”。

6. 体育运动与习语

体育活动由来已久, 但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及其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 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不仅不一致, 即使是同一种运动, 它的吸引力和普及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赛马、牌戏、拳击、板球、棒球、足球等在英美等国家很早就普及了;而这些运动在以前的中国并不普及, 相关的习语也较少。比如:在赛马运动中, 参加赌马的人们都会有输赢, 但若是哪匹马能亲口告诉你它会跑赢, 那就准赢, 所以习语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便转义为“据可靠消息”;牌戏在中国民间并不普及, 但在英国很早就盛行, 也产生了相关的一些习语。比如:according to Hoyle中Hoyle———《惠斯特牌戏》 (A Short Treatise on the Game of Whist) 的作者, 此书解决了许多打牌上的纠纷, 所以该习语就引申为“按规则, 按惯例”。又如:sweep the board (大获全胜) ;The game is not worth the candle. (得不偿失) , 相反worth the candle是指“值得”;拳击也是英国较流行的运动, 特别是加进了赌博成分, 更是大众化了。比如习语be saved by the bell是在拳击比赛中, 当一方被击倒在地, 裁判员还没有数到十, 突然该回合的铃声响了, 倒地一方因此而获救, 现比喻“免于失败”转义为“在困难时刻突然获救”。板球 (cricket) 被称为英国的国球, 也有与此相关的一些习语:knock someone for six比喻“给予沉重地打击或对……产生深刻的影响”;棒球则是美国人所喜欢的运动, 人们把棒球当作美国人的共同娱乐。所以习语 (right) off the bat表示“立刻, 马上”之意;还有与足球有关的习语, 如: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比喻“有成功的机会”。

7. 国家名

些国家名也进入了英语习语。如:take French leave (不辞而别) ;from China to Peru (天涯海角) ;Spanish coin (奉承话) 。

结语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习语的翻译必须清楚地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上述的这几个因素所产生的习语带有极其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深远的文化底蕴, 在汉语里难以找到相关的表达及其类似的文化背景。所以学习习语必须学习其文化才能完全地了解习语的含义。不过不可译的习语只是习语中的极少一部分, 而且习语的不可译也并不是绝对不能翻译, 只是一个等值程度问题。

参考文献

[1]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上一篇:新型焊接技术下一篇:多机器人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