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共9篇)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1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各民族由于生活地域、社会、历史发展等差异,形成各民族自身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由此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习语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这样的习语,因而在理解和翻译英语习语时,要从英语民族的文化特征出发,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造成误解.
作 者:张华琴 ZHANG Hua-qin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刊 名: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7(3)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语习语翻译 民族特征 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2
1 文化因素与习语的形成
要能够更好地对英语习语进行翻译, 首先要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着自身的民族文化, 习语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促使习语形成的文化因素有:地理环境, 宗教信仰, 文学作品, 神话寓言, 历史事件, 风俗习惯等。如:
walk the plank (地理环境) cast the first stone (宗教信仰) 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 (文学作品) look before you leap (神话寓言) , like the Black Hole of Calcutta (历史事件) know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 (风俗习惯) 。因此, 文化是习语产生的基础。
2 习语的可译性
在探讨习语的翻译之前, 我们得先解决一个问题, 习语可以翻译么?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同一语义的词语在不同国家或民族中含义往往不同。习语里经常包含一些对方文化里没有的东西, 很难在翻译的时候找到等值的对应词语, 这就是所谓的“不可译因素”, 但是习语具有“不可译因素”并非说绝对不能翻译的。Jackenoff (1994:185) 曾说过, 我们用任何一种语言所说的任何事情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翻译成其他语言, 并保留源语所保留的思想。对此, 奈达 (2001:78) 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他认为, “所有语言的结构是百分之九十是相似的, 各种语言的共同点远远超过相似点。歌德提出:The goal of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perfect identity with the original, so that the one does not exist instead of the other but in the others’place.This kind met with the most resistance in its early stages, because translator identifies so strongly with the original that he more or less gives up the uniqueness of this own nation, creating the third kind of text for which the taste of the masses has to be developed.
也就是说, 如果把原语文化称之为C1, 译语文化称之为C2, 歌德模式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达式表现出来。
C2→ (通过) C1→ (到达) C3 (刘宓庆, 2007:71) 这时的C3已经不是C2, 更不是C1, 而是一种C1与C2的“洽洽融合”。可见习语并非是不可以翻译的。等值是个程度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等值的程度而把不可译的程度减到最小。
3 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策略的影响
3.1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既然习语是可翻译的, 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该如何选择翻译策略呢?奈达在《语言, 文化与翻译》中提出的功能对等诸原则中有这么一条: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es, the greater the need for adjustment这为我们做习语翻译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惊人地相似, 即两者不但喻义相同, 而且形象吻合, 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按照奈达的功能对等我们可以采用完全等值的翻译的方法。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穿石) ,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 rack one’s brain (绞尽脑汁) , spend money like dirt (挥金如土) 等。
那么在源语与目标语文化出现差异时, 调整则是必要的。杨晓荣教授在学期初的讲座中指出, 翻译中的调整是调整的根本原因是语言文化差异, 调整的根本目的则是跨越语言文化差异, 在差异之间沟通。而根据奈达的翻译原则, 如果文化差异越大, 则调整的力度越大。如果在汉语中无法找到习语所指的等值翻译, 那么意译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前文提到的kick the bucket (死亡) , 是绝好的例子。再如, play possum (撞死) , 中国读者并熟悉“负鼠”这种动物, 更不用说它遇见危险时撞死的这个习性了。
3.2 读者的反应与译文的选择
读者的良好的反应是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化适应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习语, 尤其是奈达提出的异质同构的习语, 可能会有多种翻译的方法, 究竟哪种翻译比较好, 良好的读者感受是判断的标准。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而是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 如此才能译出为读者所接受的, 最自然的, 最接近原文的译文。
孙致礼先生 (2002) 提到了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sleeve, we are dished的翻译, 他认为有将此习语人译成“除非你有锦囊妙计, 否则我们是输定了”是不恰当的。英语的have an ace up one’s sleeve是西方玩牌赌博时早藏袖中的“王牌”, 而“锦囊妙计”则是中国古代宫廷争斗或疆场征战时封在“锦囊”中的神妙计策, 彼此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因而能引起不同的联想, 如果用来互译, 势必给读者带来错觉。因此, 这句话还是采取直译法为好:“除非你手中藏有王牌, 否则我们是输定了。”
然而考虑到文化的适应性尤其是良好的读者感受的角度, 赵致礼先生的看法其实恰恰是让中国文化去适应英美文化的一种表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反映之不可能相同 (王东风2000) , 也就是说即使将“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sleeve, we are dished”翻成“除非你手中藏有王牌, 否则我们是输定了。但是中国读者与英美的读者仍不能获得同等的感受, 这样的翻译似乎是刻意地抹杀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奈达认为最好的翻译是让读者感觉不到翻译。在翻译实践中, 郭建中 (2000) 也认为不论在当代或在历史上,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占据上风。这是因为读者更喜欢通顺易懂的译文。那么将“ace in the sleeve”翻译成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锦囊妙计”, 才更会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可见读者的良好反应是决定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
3.3 世界文化交融让习语的翻译有着直译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的频繁交往, 一些颇具民族特色的东西越来越被其他民族所接受。文化的差异正在缩小, 民族的特色正在融合, 因此越来越多的习语即使是直译, 也能为读者所理解。如ivory coast (象牙塔) , 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之剑) , bottle neck (瓶颈) 等, 像恰到好处的直译既传达了语义又保留了源语的色彩与形象, 还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是值得肯定的翻译策略, 毕竟最简单的翻译就是最好的翻译。
4 结语
习语承载着世界上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与信息, 习语的可译性毋庸置疑。因此, 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译者需要综合考量文化因素之后再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从而找到英语习语在汉语中最佳的等值翻译。无论直译与意译, 在翻译习语的时候都不是绝对矛盾的, 而是互补的,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通用的。另外, 以上所述只是孤立地去谈习语的翻译。在翻译实践中, 究竟采取何种翻译的策略除了文化因素之外还取决于原著的问题, 翻译的目的, 具体的语境等。
参考文献
[1]奈达.语言.文化和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2]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3
摘 要:动物习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丰富了各民族语言。在与飞禽猛兽的长期博弈中,人类赋予“熊”这一动物意象特殊的含义因受到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它的情感错综复杂,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联想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试图探析“熊”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寓意的同时,努力寻求正确理解和翻译有关“熊”的习语的恰当方法,达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熊 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方法
一、引言
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熊的认识中都保留有强壮、力大无穷和笨拙的特点。但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宗教信仰和审美倾向的影响,“熊”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读者在遇到这些习语时,如果不能充分理解相关文化背景下的动物意象,难免会望文生义,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译者的任务就是充分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恰当地选择翻译方法,还原最本真的意义,帮助读者真正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熊”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一)“熊”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熊”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历史悠久。人们对“熊”的崇拜已经成为古代汉文化特有的一种现象。如从“熊”图腾氏族分出来的姓氏有很多,“熊”姓便是一个很大的分支。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人鬻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被封为护国侯。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周朝天子分封诸侯时,西周成王偏僻荒凉的“楚蛮”之地封与熊绎。熊绎开辟荒野,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疆土倍增,军事实力增强,势力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自此熊氏便改为熊姓。
“熊”是力量的象征,所以很多习语中的“熊”也代指人,如“虎背熊腰”通常“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熊心豹胆”比喻“人的胆子非常大”。“老熊当道”比喻“猛将镇守要塞”。在“熊罴百万”一词中,熊罴是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该词“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另外,与熊罴有关的词语还有祝人生子的寓意,如“梦熊之喜”“熊罴入梦”“熊罴之祥”。“熊”字的篆体写法是上能下火,是在缘体向汉字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偏旁两点为“冰”、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的规则,如“热”“然”“熙”等字在篆体中均是“火”字底。因此,“熊”字也代表“火势猛烈之意”如“熊熊烈火”,也是借熊的凶猛意象来指火势大。
“熊”象征才能。如“熊韬豹略”就是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古文中,“能”是“熊”的一种,在金文中,“能”字为一头“熊”的形象,肥头大耳,巨口尖牙,弓背粗爪,短尾,形象十分生动。因为“能”力大无穷,所以才引申出“能力,才能”的含义,而且“能”是“熊”的杰出种类,所以称贤者为“能杰”,之后为区别这两个字,就在“能”字下面加四点表示笨重的四个脚印,专指“熊”。明清时期,五品武官的官服上就缀绣有熊的图案,是“才能和力量”象征。古时周文王梦到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来就用“飞熊入梦”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在人类与熊的新型关系中,人类的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在汉语文化中,熊更容易引起粗犷、笨头笨脑和软弱无能的联想,多含贬义,象征“愚笨、无能、窝囊”,如谚语“宁养一条龙,不养十只熊”比喻“宁可用心培养少数有用的人才,也不收罗为数众多的庸才”。在一些习语中,有时“熊”也会由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和“黑瞎子跳井——熊到底了”,都是借指庸碌软弱无能之辈。在口语中也常听到“你这个熊包”“瞧你那个熊样”,表示“你真无能、你真窝囊”义。另外,在“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中,熊掰一个丢一个,所以熊也比喻“脑子笨,忘性大的人”。“熊”的意象在汉语文化中的不同象征意义清晰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想必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定会有新的象征意义出现,“熊”文化将会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发展。
(二)“熊”在英语中的文化含义
与汉语文化中“笨手笨脚,愚笨无能”的形象不同,“熊”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以“力大无穷,笨拙憨厚”为主,比喻意义偏向中性,其寓意没有明显的贬义。在西方史前文化中也存在对熊的崇拜,人类学家坎贝尔认为这是大多数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的部落的共同特点。史前的芬兰人和大多数东北人民一样,认为“熊”是自己的始祖。“熊”在早期西方文化中也被认为是神圣的象征,对“熊”崇拜现象在西方文化也十分常见。
一提到英国女王的皇家护卫队就会想到他们红色的制服和头顶高高的帽子。这种帽子的原材料是熊皮。最初熊皮帽是法国军队的专属,他们用黑熊的毛来装饰帽子。18世纪中期,为了使法国士兵在视觉上看上去显得更高,更具威慑力,法国军队就将帽子加高并且全部采用黑熊的皮来做帽子。后来在滑铁卢一战中,英国著名公爵威灵顿带领英军打败了拿破仑的军队,从此英国军队取而代之开始戴起了熊皮帽,以彰显自己的作战能力比法国军队强,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熊”还是“沉静和力量”的象征。在股票市场,人们用“牛市”和“熊市”分别指代“上涨”和“下跌”的行情。“熊市”是指“空头市场”,即指“证券市场上持续价格走低的市场”。在此期间,股票卖出者多于买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熊市”的名称来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之一认为“熊市”一词来自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美墨边境牛仔闲暇时常常赛马、斗牛、或是抓熊来斗牛,围观下注娱乐。所以美国人就把“牛”和“熊”作为对头。“多头市场”成为“牛市”,“空头市场”就被戏称为“熊市”。还有的认为“牛”是向上攻击,代表“多头市场利多、股价上涨”,而“熊”是向下攻击,代表着“空头市场利空和股价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西方古代文明中,“牛”代表“力量、财富和希望”,而“熊”代表“抑制狂热、沉着冷静、见机重生”。所以两次“牛市”间的股市行情通常称为“熊市”,寓意股民要控制自己无止境的欲望,像熊一样,在必要的时候从喧嚣中归隐起来,耐心等待,冷静地思索并保持高度警惕,直到重生机会。
除此之外,一提到“熊”,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俄罗斯。俄罗斯常常被戏称为“俄国熊”。因为它地域辽阔,版图与熊极为相似,且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与“熊”庞大的体型锲合,而北极熊又是当地一大特色动物,所以人们常常将俄罗斯比喻为“熊”。古时的西伯利亚人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他们把“熊”视为森林的主人,对其顶礼膜拜。俄罗斯人虔诚的信奉熊,认为“熊”原是天上的神物,只因固执不从违背了天神才被贬到人间。俄罗斯有一个著名的索契镇,镇子的周围是高加索山,有很多熊出没,当地人在小镇上建造了许多熊的雕塑,所以小镇后来就更名为“熊的角落”。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小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在俄罗斯,“熊”还有许多其他的代表意象。克雷洛夫在寓言《隐士和熊》中讲到隐士和熊交上了朋友,熊为了赶走停在隐士额头上的苍蝇便捧起大石头使劲的砸了过去,就这样断送了朋友的性命,所以后人也借用“熊”的形象来指“帮倒忙的人”。在俄罗斯文化中,“熊”还有“未婚夫”的寓意。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到:达季雅娜梦见自己在森林里被一只从雪堆里钻出的大熊带进林中小屋生活。梦中的大熊体现了达季雅娜向往嫁人的心愿。在俄罗斯民间有一种说法,如果女子梦见熊就意味着快结婚了。俄罗斯人心中的熊憨厚可爱,寓意着“吉祥”,是俄罗斯各种大型活动常用的吉祥物。1980年,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就是小熊米什卡;2006年“俄罗斯年”和2007年“中国年”的吉祥物,也是裹着中俄国旗、挽手同行的中国熊猫和俄罗斯棕熊的卡通形象;2010年,索契冬奥会吉祥物行列也未缺乏北极熊的身影,这一切足以看出战斗民族对熊的喜爱。
喜欢将“熊”作为吉祥物的并不只有俄罗斯。NBA球队休斯顿火箭队的吉祥物“火箭熊”十分受大家喜爱,不仅2005年被《今日美国》评选为全美体育界的第五大吉祥物,同时还成为了当赛季NBA的年度吉祥物。2006年,它入选了吉祥物名人堂。“火箭熊”在休斯顿球迷的心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它憨厚可爱的形象和幽默滑稽的表演早已成为了休斯顿体育运动的一个象征。如今“熊”还被西方人赋予了新的文化含义。在同性恋中,多毛壮硕的男同志被称为“熊族”。
三、有关“熊”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
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熊”都有过崇拜,“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熊”这一意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对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产生了很大影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而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两种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势必将更为密切,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两种语言使用者的交流。因此,处理有关熊的相关习语时就要求译者要译出原文的形象寓意,而不能随意舍弃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如果过分直译,只追求表面意义,就会令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如果完全意译就会舍弃源语文化意象,不利于读者了解他国文化,而变得故步自封。所以,在翻译相关习语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正确取舍文化意象,帮助读者了解源语的真实含义,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源语习语的文化意象和民族色彩的翻译方法,只要译文不会引起读者的错误联想和误解即可。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类似,因此对同一事物的基本认识相同。随着文化交流的促进,英语中的部分习语的比喻意义已被汉语文化所接受,而汉语所特有的文化意象也被英语使用者所熟知,此时就可以采取直译法。直译法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真实反映源语文化特色,丰富译语的语言。如“slow like the bear”就可以直译为“慢得像头熊”。在英汉语文化中,“熊”有“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的比喻义,这样直译不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相反,读者会立刻联想到熊慢吞吞移动的样子,这样的表达生动形象。直译法在遵循了英汉语表达规范的同时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色,可以保证文化交流不会出现文化缺失,面对英汉语文化共有或者已被彼此接受的动物习语可以采取直译法。例如:
(1)This baby is a real bear.
(真是个熊孩子。)
(2)The bears have got a huge profit in the bear market.
(卖空者在熊市中谋取了暴利。)
(二)意译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或者英汉语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有时直译法并不能准确地表达院语习语的真实含义,此时就可以使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把习语的含义表达出来,或者选择一个译语中类似的习语进行替换表达,但一定要保证译语读者能够理解与接受。意译法虽又称为自由翻译,但绝不是没有原则的胡乱翻译,译文一定要保证不偏离原文含义,符合上下文语境。意译法的优点是符合译语读者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便于译语读者的理解,缺点是失去了原文的风格特色,有时可能影响文化交流。在运用意译法处理“熊”这一意象的相关习语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意象舍弃和意象替换。
1.意象舍弃
在翻译“bear garden”时,如果将其直译为“熊园”,读者就会不理解原文的意义。例句:Oh,my gad! What a crazy bear garden here! Let us move to our office and talk our new project,OK?直译的结果是:
天哪,这里简直就是疯狂的熊园,让我们去办公室谈谈我们的新项目吧。
这句话明显不符合表达习惯,前后逻辑也不合理。对原文再次仔细推敲可以得知,说话人提到要转换谈话地点,说明此处不方便交谈,而熊园有熊,一定很吵,所以我们可以将“bear garden”引申为“喧闹的场面,嘈杂的场所”。经过查证,这个短语确为英语俚语,那原例句就可翻译为“天哪,这里简直就是太吵了,让我们去办公室谈谈我们的新项目吧。”译文不再出现“熊”这一意象,而是选择表达其深层次含义,这样的表达读者更容易理解。例如:
(3)Some baby bear tried to arrest me for speeding,but I conned him out of it.
(有个刚上任的公路巡警要以超速驾车拘留我,但我找了些理由把他哄骗过去了。)
(4)Her husband was such a bear that she divorced with him finally.
(她丈夫很粗暴,最终他们离婚了。)
2.意象替换
基于中西方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感知认识和喜好程度也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同一意象在不同语言文化中具有的内涵意义不同。译者如果不能准确挖掘源语意象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只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就会造成译语读者的困惑。而单一的舍弃意象只翻译出习语的大致含义又会使表达生硬突兀,这时意象替换不失为更好的选择。在充分理解英汉语中动物意象的内涵意义后,译者可以选取译语中具有相同表达含义的意象进行替换,如在翻译“stubborn bear”时,如果直接翻译成“固执的熊”就会显得十分累赘,而翻译为“倔脾气”又显得不够生动,但倘若以“驴”代替“熊”,翻译为“倔驴”就显得十分生动,把人物性格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例如:
(5)He was so angry that he drank a glass of bear at a stretch/without stopping.
(他生气极了,一口气喝下了一杯啤酒。)
(6)Though authority is a stubborn bear,yet it is often led by the nose with gold。
(有钱能使鬼推磨。)
总之,习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任何一个得以长久发展的语种都包含有丰富的习语文化。习语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习语结构简单,寓意丰富,通常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相联系,表达形象生动。研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又会给我们学习与研究习语带来障碍。因此,在翻译有关“熊”的习语时,宜适当分析习语中“熊”的内涵意义,选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合理取舍,以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跨文化交流。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问题研究[14BXW065];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12WLH4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http://www.honglingjin.co.uk/21019.html
[3]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82.
[4]冀一志. 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94.
[5]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关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6]陈嘉祥.百科知识三千字[Z].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王金花.谈“龙”和“熊”在中俄人民心中的形象差异[J].语文
学刊(外语教育教学版),2013,(4).
透过习语特征看其翻译的可译性 篇4
透过习语特征看其翻译的可译性
习语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短语或短句.由于英汉是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所以在对习语的理解和翻译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些专家甚至认为习语是不可译的.根据习语所固有的特征,结合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提出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的可译性.
作 者:陈友良 黄春莲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义完整性 结构固定性 可译性
从跨文化角度谈中英习语翻译 篇5
从跨文化角度谈中英习语翻译
中英习语是两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浓缩了中英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影响、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而也是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研究探讨的重要方面.在跨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的`翻译实践中,本文作者认为应结合跨文化研究.在归化异化二元论的指导下,结合多种翻译方法以力求达到翻译等值的境界.
作 者:胡倩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7)分类号:N3关键词:跨文化角度 中英习语 翻译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6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英汉动物习语翻译
本文通过分析实例探讨了文化语境顺应对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作用.指出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都是为了顺应文化语境而采取的翻译方法.同时,译语的.语言结构也应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译语的语言特点.
作 者:黄玉霞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8“”(36)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语境 顺应论 动物习语 翻译
文化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翻译 篇7
(1) 英汉习语特征之相似性
英汉习语的差异固然存在, 由于人类共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 在大自然客观作用下, 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共同特点在语义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 语言的形象生动。习语不同于一般用语和正式用语, 习语更倾向于表达对事务形象生动的比喻, 例如:趁热打铁, 在英语中翻译为“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英语中的这句习语的翻译和汉语的翻译是一一对应的, 它们都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做事要趁早、及时这个概念。第二, 语义具有统一性 (semantic unity) 。习语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单词组合意思相加, 而是当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具有新的意义。例如:“I’m under the weather.”指的是“我心情不好”而不是“我在天气之下”, 这里的“under the weather”其实是“unhappy”的意思。
在结构上, 英汉习语都具有结构固定的特点, 一些习语虽然在演变过程中出现过数次的删改和修正, 但在该习语已经形成后便有了固定的句子结构。例如:“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就不可以把“sixes and sevens”换成“sevens and eights”;“to fish in the air”也不能省略冠词“the”, 这些都是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同样汉语中也不能随意改变句子结构,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可以将“燕雀”和“鸿鹄”换成其他的动物, 也不可以省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分。在音节上, 都具有和谐性。例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 心不烦) ”就是一个押韵的典型例子。但少数英汉习语也具有一定差异性, 那么这些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
(2) 英汉习语特征的差异性原因
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家, 因此渔产业、航海业较为发达, 因此在语言表现中英语更倾向于与渔业、航海业有关的表述方式, 而汉语倾向于与农耕相关。例如:“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直译过来是“当某人的船归来”, 而其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却是“当某人发达之时”, 汉语中的“挥金如土”在英语中的翻译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这里用“water”而不是“land”更是说明了生活环境的差异会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地理位置和社会习俗与一个民族的习惯息息相关。例如:“Roman is not built in one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 还有类似的“All roads lead to Roman” (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 , 在欧洲习俗和文化里面, 罗马是一个无比繁荣的大城市, 因此关于罗马的习语自然就产生了。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英语习语中经常会用到“God、Devil、Church”等具有宗教色彩的词, 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对应翻译, 但是一些西方神话中的固定用语就有其固定的含义了, 例如:“Adam’s apple”表示“喉结”, 而“Achilles’heel”表示“致命弱点”。
2 文化视角下英语习语翻译策略
英语翻译的两种翻译策略, 即归化 (domestication) 与异化 (foreignization) 策略, 是解决跨文化翻译疑难问题的利器。这两个翻译术语的创始者是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 美国的翻译学家Venuti将其发展确立。归化翻译策略旨在保留源语言中的语言特色, 即主要着重在语言本身;异化翻译策略旨在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特色, 即主要着重在语言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1) 英语习语翻译对归化策略的应用
归化翻译策略着重保留语言本身的结构和词汇意义, 因此翻译一一对应的习语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A stone kills two birds” (一石二鸟) 直接进行了直译;“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运用了直接保留原意的翻译方法;“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保留了句子的原有结构。
(2) 英语习语翻译对异化策略的应用
在跨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简单的一一对应翻译和直接翻译已经不能满足对习语文化内涵的充分表达, 因此需要运用异化翻译策略对习语进行剖析式翻译。例如:“Rain like cats and dogs”直译过来是说下猫和狗, 但是其实真正表达的意思是下倾盆大雨, 北方的神话中, 猫是可以影响天气的, 狗侍奉暴雨之神, 而且猫和狗打架的声音很像雷电交加的声音, 因此需要对这个习语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翻译出其真正的含义, 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归化翻译方法。
异化翻译策略也是一种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翻译方式, 旨在保留文化上的原汁原味, 充分展现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内涵, 同时与目标语言文化相互呼应。例如:“Two is company, three is misery”直译过来就是“两个人成一个公司, 三个人就乱了套”但是为了保有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与目标语言文化相互对应, 可以翻译成“两人为伴, 三人为患”, 或者更加呼应汉语文化中的习语而翻译成“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例如:“eat one’s words”从汉语翻译上讲, 很容易就会翻译成“食言”, 这是由于汉语固有的思维方式, 固然觉得“吃掉了自己的话语”就是“食言”, 而在英语的思维方式中“把话吃了进去”指的是“收回自己的话”, 因此在对这种习语进行翻译时, 要考虑到英语思维方式与汉语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
3 文化全球化带动英汉习语趋同
和许多科学领域的知识移植一样, 许多在汉语中约定俗成的习语其实也是从英语习语中演变而来。例如:“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其实就是英语习语“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这一习语出自西方最有名的《圣经》;“afternoon tea”下午茶文化最早是从中国传到西方的, 茶起源于中国, 但西方国家, 特别是英国, 已经将茶文化作为自己生活习俗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也是文化融合的表现,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习语的翻译也就容易的多。
文化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的互通带动了语言的互通, 习语也被广泛传播而逐渐接受。例如:“go Dutch”表示AA制, 最早起源于荷兰人的生活方式, 后来被推广至全球范围使人们所熟知;“Pandora’s Box”“Cupid”“Snow White”等随着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的推广也成为了汉语使用者熟知的语言表达, 互联网的推广也让文化信息传播更快更广。
4 结束语
习语是文化的表现, 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跨文化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不能单纯考虑习语的字面翻译, 而应当融合文化因素综合考虑。英汉习语中有可以一一对应的共同习语表达, 也有完全不同的习语表达, 但每一种习语的表达归根结底都凝聚着背景文化, 因此习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背景文化, 而不是单纯利用翻译理论的简单直译。
摘要:语言在千百年来的演绎中不断演变出自己所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语言习惯, 语言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精髓折射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英语习语, 是在西方固有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环境中形成的, 将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需要逾越文化上的障碍。因此, 在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目的和文化习惯采取最优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习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燕, 马永红.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翻译[J].2012 (9) :214-217.
[2]刘增美.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翻译[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7) :169-172.
[3]芦爱华.文化视域中的英语习语汉译[J].太原理工大学.2005 (6) :79-81.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8
【关键词】英语无动词小句 翻译 赵译 使用技巧 功能体现
一、引言
无动词小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常常以其简洁的形式构建出简洁精炼,结构匀称,句式调变灵活的语篇,从而使语篇体现出一种超凡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无动词小句也经常被作为一种翻译手段来实现两种语言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完美转换。英语中无动词小句是小句的一种。无动词小句,它们大多数都省略了动词和主语(黄勤,胡志清,2002 )。无动词小句作为一种不定成分,其结构和用法相对比较灵活,其表现方式根据文本的需要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二、英语无动词小句在翻译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中,英语无动词小句主要用于对汉语语言中一些指令性和描述性的句子进行翻译。由于小句表现形式变化丰富,其用法也体现出了多样性。通常情况下,小句以其简洁的形式出现,其简洁的结构往往使句子富有力度和韵律感,正好符合指令性语言力气足、说服力强的语言特点。而描述性语言更是以其多变的姿态出现在语篇中,无动词小句凭借其形式功能的多样性更好地符合了描述性语言情感表达的多样性。不管无动词小句在结构上为何种形式,它都以自身在句法上的特殊形式为所在语篇的风格服务。以下,本文以赵彦春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著作为例,来分析其英语无动词小句的使用技巧和和其在译文中的功能体现。
曰岱华,嵩恒衡。Arch, Flora, Tower Scale, and Ever
——《三字经》第23章
《三字经》第23章描述的是中國的五大名山,即“五岳”。 这里译者赵彦春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音译法(transliteration),如,“mount Dai”,“mount Hua”,“mount Heng”等,而是根据每个山名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了最为恰当的英文单词将其用并列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翻译了出来。如果使用音译法,读者将无法区分“恒山”和“衡山”,也不能使译文与原作在形式上保持高度一致,此外,采用音译法无法将“五岳”的山貌特点展示出来。不管怎样,拼音译法不仅会混淆同音词而且也会遮蔽词汇的理据,难以引发相应的联想。这里原作的三字之形与译作的三词之形保持了它们之间的神似。同时并列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以最简的形式传递出了原作的原有信息,并体现出了语言的流动美,赋予译作以美感。
张罗万里,尽其飞走。All traps set, all nets spread; Caught, those that run or fly.
——《孟冬篇》曹植
这两句话意思为:张开万里的罗,将其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捕取。作者前两行采用小句结构“All traps set, all nets spread”,其中使用“all traps”和“all nets”的重叠和对举更加形象地突出了“万里”的夸张用法和其所蕴含的意义。而“set”“net”“spread”构成的元音韵嵌入抑扬格的音步中会给人玉润珠圆的感觉。同时,这三词给人一种不断延伸的感觉,更好的突出了语篇的主题。这里无动词小句作为偏正名词词组式,其句式简洁性和结构灵活性,不仅使译作形式更加紧凑,同时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危险和紧张的氛围。这正好符合了“形”传意和形传“神”的翻译理念。这里译文作者不拘泥于原作的语法结构,以名词性无动词小句:偏正名词词组式再现原作的简洁性,并突出原作的中心语义,即“罗”的绵延性和广阔无边的特性,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飞禽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性,突出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情景,从而使情感表达更为准确。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
I think of you lodged in a hut, Impoverished, and in despair.
——赵彦春英译曹植《赠徐干诗》
这首诗歌后两句重点突出描述了一个人生活窘迫的状态,并传达了作者对其的同情之心。如果将后两句以限定性小句或非限定性小句的形式翻译出来,势必会转移原作的信息焦点,即“贫贱”与“诚足怜”的生活状态描述。在翻译中,有时我们要根据语境的需要适当去悬置一些不必要的成分,突出表达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从而形成对中心语义的“聚光”,即将读者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作者预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之中。本诗作者所想突出表达的是“蓬室士”所处的“贫贱”与“诚足怜”的生活状态,这里无动词小句“Impoverished, and in despair”的使用简洁而明了,剔除了多余的语义成分,将所有目光都吸引到了原作人物“you”的生活困境之中,并表达了作者对其强烈的同情之心。
苟不教,性乃迁。With no education, There'd be aberration.
——赵彦春英译《三字经》第2章
幼不学, 老何为。 A young loafer,An old loser.
——赵彦春英译《三字经》第6章
《三字经》中有很多劝诫性的言语,如在第2章,“苟不教,性乃迁”两句,赵彦春以无动词小句构成的介词词组式“with no education”,显示出译者对句法的灵活调变,再现了三字经简洁凝练的形式特点,以上可以看出,无动词小句(with no education)在传达原作信息功能的同时又表达了原作的祈使功能,突出了原作劝诱的意味。《三字经》第6章是督促劝诫人们学习的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原作中出现了动词“学”和“为”,如果译作采用时态分句进行直译,必然会使译作略显冗余,且失原文之形之神。这里作者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选用能够准确表意的名词“loafer”和“loser”以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将原作的形、意、神巧妙地再现了出来。这里无动词小句的简洁性加强了原作所要表达的劝诫意图,体现了无动词小句的祈使功能。
三、总结
无动词小句凭借其结构简洁性,应用灵活性和功能多样性成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首要选择。但无动词小句的使用并非可以毫无限制的使用,其中涉及到小句的使用技巧,首先,我们要以原作的形式内容为前提,根据情景需要选择适当类型的无动词小句。其次,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让文化走出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始终考虑两种文化的贯通,选择的无动词小句必须能被中西方读者接受、认可。以上通过对赵彦春英译作品中对英语无动词小句使用的分析,旨在使大家从中领略吸取其使用小句的技巧,并在今后的翻译中能够根据需要正确使用英语无动词小句,将无动词小句的优势展现在译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黄勤,胡志清.论英语语篇中的无动词小句及其汉译[J].外语教育,2002:209-213.
[2]徐盛桓.篇章:情景的组合[J].外国语,1990(6).
[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篇9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 Signs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女性主义视角下《白象似的群山》与《莳萝泡菜》中男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课堂焦虑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On the Gothic Feature of Edgar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从信息层面探析语言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谭恩美《喜福会》中身份协商的研究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45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46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47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8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49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50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52 欧·亨利作品中人生的真正意义
Humor as Perceived from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54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55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56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 57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 5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 62 美国梦及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64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65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比较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 68 浅析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汤姆的转变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和中国后婚姻观的比较研究 70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72 在目的论运用中的标示英汉翻译 73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75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76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78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OHenry’s The Cop and the Anthem 81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82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86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 88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叙事策略分析 89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误译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 92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94
通往女性自由之旅--论约翰·罗伯特·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96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文学译者的翻译技巧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98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100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101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佩克拉的悲剧成因研究 102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 103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西方人文主义的关怀与局限--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印度之行》后殖民主义解读 105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07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 108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简爱》 109 The Real Sinner in The Scarlet Letter 110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112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113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沉默之语用分析 115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 116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118 《织工马南》中马南的性格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12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21 广告的翻译
唯美主义与心理失衡的关系——以《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人物分析为例 123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124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与对策 125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技巧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 127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28 《天使与魔鬼》中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分析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爱玛》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131 谭恩美《灶神之妻》文化解读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3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34 网络表情符号的分析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36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1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8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 139 红河州农村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141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142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145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 146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147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149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0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151 心理效应对后进生学习影响之探究 152 从语用学视角初步分析英语骂詈语
153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54 The Blacks’ Soul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hite Culture in The Bluest Eye 155 “P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156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157 浅析《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158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159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 160 失败的逃亡—从《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的逃亡看个人意识对社会的超越 161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162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63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164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165 试析爱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以《紫色》为例 16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67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68 从公示语的语言特色谈其翻译
169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总统竞选辩论的语篇特点 170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17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172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73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74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175 英语环境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76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177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78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179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新词翻译
180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81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182 浅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的悲剧
183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184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185 浅析简奥斯丁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
186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187 《白鲸》原型批判的分析
188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189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190 从文化角度浅议电影名翻译技巧
191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92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193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194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95 从家庭伦理关系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 196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
197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 198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推荐阅读:
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08-13
浅谈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论文05-09
浅析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08-28
英汉习语中的宗教文化08-27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英汉动物习语翻译07-23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11-10
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08-19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0-21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