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习语

2024-05-29

隐喻习语(精选7篇)

隐喻习语 篇1

习语 (idiom)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它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 语义上具有整体性, 是经过长期使用、千锤百炼而造就出来的语言形式, 因此它也就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 (idiom) , 而大部分习语都是来自固定了的比喻。正如Lakoff & Johnson分析的, “我们平常用于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的本质基本上是比喻” (1980:3) 。英汉的隐喻都是一种比喻的方式, 都是在不相干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点, 用其他事物来阐明所要描绘的事物。因此,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使用就具有一定的共性, 同时,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不同的文化作用之下,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使用也必然具有其丰富的个性。

1英汉隐喻习语的共性分析

1.1 思维共性

隐喻 (metaphor) 是一种修辞现象, 是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隐喻的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 原意指“意义的转移” (a transfer of meaning) , 即从所熟悉的知识和经验转指较为抽象的概念, 也就是“借用彼经验来理解此经验” (Lakoff & Johnson) 。 按照Zeiger (1978:358) 的说法, 隐喻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含蓄比较, 是从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形式, 而且还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模式, 英汉隐喻习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在人类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 设定两个事物或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而隐喻的本质也在于从不同事物和经验里建立起等职、相似的关系。汉英虽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但人脑机能的相同性, 反映到人类语言的手段上, 便产生了英汉隐喻相同的基本模式。

习语是高度概括和精练的语言, 隐喻这种手段的运用极其广泛, 而隐喻习语的语义就是由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特征引起的联想而产生的。比如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的字面意义是“圆洞里的方形栓”,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方、圆两者套在一起显然是不吻合的, 人们把这熟知的知识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用来指“不适宜担任某项工作的人”。这就是隐喻意义的形成过程, 即从具体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维联想和判断获得抽象的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类思维所共有的, 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具有思维共性的隐喻习语。对汉英民族来说, 狐狸是狡猾的, 岩石是坚固的, 发火的时候人会热血沸腾, 等等。因此在隐喻习语中喻体、喻义以及设喻方式都很相像的习语就比比皆是。比如:hang by the fire (千钧一发) ; add fuel to the fire (火上浇油) ;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 make someone’s blood boil (使某人大为光火) ;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穿石) 。

1.2 格式共性

思维是内容, 语言是形式。因此, 隐喻习语思维的本质和过程决定了英汉隐喻习语的基本模式。首先是汉英习语所具有的共同的结构特点, 即整体性 (single unit) 、凝固性 (institutionalization) 和不可替代性 (irreplaceability) 。其次是必须有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再次是这两个不同事物间的某一特征必定相似。同时, 英汉隐喻习语在用词上都十分经济、简练;在语言表达功能上都很生动形象。汉语中有很多隐喻习语采用“甲是乙”的格式。比如“书是展望世界之窗”, “良书即良药, 终身不可离”。英语中也有不少以“to be”等联系动词连接的隐喻习语。比如“Books are spectacles to read nature”。

英汉语中同时有许多习语, 表示喻体的语言手段用来直接代替表示本体的语言手段, 也就是被比喻的本体和比喻词均隐去了。比如“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Walls have ears”等等。这种隐喻习语正因为本体没有出现, 所以他们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适应性更强。这也是汉英隐喻习语的又一共性体现。

2英汉隐喻习语的个性分析

2.1 隐喻习语的民族性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也是语言的缩影, 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 它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与人和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习语与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语就好比一面镜子, 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比如, 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 直到儒佛道三教合一, 严格意义上就是无神教或泛神教, 而大多英语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这种无神 (泛神) 和幽深的差别就反映在习语中:人算不如天算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再如生产生活经验反应在习语上的差异:落井下石 (If the ox falls, whet your knife) 。英国是个岛国, 四周环海, 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trim one’s sails (见风使舵) , ride out a storm (渡过难关) 。而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概括总结出大量的和农业生产相关的习语, 如: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投桃报李;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磨刀不误砍柴工等等。同样描述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汉语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而英语却使用“Romeo and Juliet”;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在汉语中被称为“目不识丁”, 而在英语中就变成了“not to know one’s ABC”。因此, 汉英隐喻习语反映着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 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2.2 隐喻习语的个性表现

隐喻习语运用比喻产生的关联性是由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所决定的, 尽管人类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英汉隐喻习语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但是由于各民族人民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体会也就有所差异, 这就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设喻方式。有些英汉习语的喻义相同或相近, 但所用的喻体却不同, 如同样表示“逃脱不了的人”时, 汉语用“瓮中之鳖”来比喻, 而英语则用“洞中之鼠” (a rat in a hole) 比喻。再如, 在汉语中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 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like mushrooms” (像蘑菇一样) 。这就是因为英国不出产竹子, 英语中的bamboo一词来自马来语。形容“白费力气, 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在汉语中说“水底捞月”, 而在英语中却说“to fish in the air” (在空气中钓鱼) ;一个浑身湿透的人在汉语中被描述成“落汤鸡”, 而在英语中却变成了“a drowned rat” (溺水的老鼠) ;汉语表达陷入绝境的情况会说“山穷水尽”, 而英语中却用“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处于绳子的末端) 来加以强调。汉语中说“竹篮打水”, 英语中却用“draw water in a sieve” (筛子打水) ;汉语中的“耳边风”在英语中说成“water off duck’s back” (脱离鸭背的水) ;“大海捞针”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无风不起浪”在英语中的表达却跟风浪没有一点关系: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英汉隐喻习语个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使用的比喻形象相同, 但是比喻的意义却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西方人对bat (蝙蝠) 没有好感, 通常联想到坏的特质, 比如, He is a bit batty (他有点反常) ,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发痴, 异想天开) 。而对中国人来说, 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这种联想很可能来自于蝙蝠的名称——“蝠”与“福”同音。汉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 但两个民族对待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尽相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 常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 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人时说“狗仗人势”, 英国人却爱说“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lucky dog” (幸运的人) 。英语中的“eat one’s words”与汉语中的“食言”这两个习语比喻的对象一致, 但是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eat one’s words”指“认错道歉、收回前言”, 而汉语中的“食言”却表示说话不算话。汉语习语“晴天霹雳”与英语习语“a bolt from the blue”的比喻现象相同, 但是“晴天霹雳”是贬义的, 只能比喻“不幸的意外事情”, 而英语的“a bolt from the blue”是中性的, 既可比喻“不幸的”, 也可比喻“高兴的意外事情”。例如:She found the keys she had lost last month, which was 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她找到了上个月丢失的钥匙, 真是喜出望外。) 这种个性的差异, 很容易造成学习者在理解上的误会, 容易产生歧义, 所以应该更加重视。

汉英隐喻习语在适用喻体的数量上也有所不同。汉语隐喻习语通常多用两个不同的喻体来表达一个喻义, 比如“风驰电掣”中的“风”和“电”;“虎头蛇尾”中的“虎”和“蛇”;“唇枪舌剑”中的“唇”和“舌”等等。而英语隐喻习语绝大多数只用单个的喻体, 如“right off the bat” (迅速) 。比起英语隐喻习语中的单喻体, 汉语隐喻习语中的双喻体就显得对偶性更强, 形象更加深刻。

3结束语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隐喻习语又是结合了修辞和习语两种固定的语言形式的精华, 它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展示出汉英两种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二者的共性和个性, 对于英语学习者能更准确更自如的使用语言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胡明扬, 金天相, 等.汉语言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梁实秋.远东英英·英汉双解成语大辞典[K].台北:远东图书公司, 1981.

[7]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8]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9]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 1998, (6) .

隐喻习语 篇2

1文化、隐喻、习语认知

习语, 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更是一种文化积淀, 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成为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表达着特定的意义, 它的形成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并且它常常是语言简洁形象, 而寓意深刻抽象。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简称文化因素) 都对该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促进语言的形成, 语言体现文化的痕迹。正因如此, 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 习语的习得相对词汇的理解要困难得多。一个人的二语水平也可以从他/她对二语习语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大概评判出来。那么, 习语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才能真正习得呢?

1) 文化与习语

传统的看法是, 习语是不可分析的, 它总是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 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该习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 学生并不能真正读懂该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来源。今年来, 习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注意到文化对习语形成的影响。从《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和《剑桥国际英语成语词典》等各类英语习语学习词典的出现也可见一斑。除了专门的习语词典外, 跟习语有关的文化信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被收录到各大主流英语学习词典中。如OALD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第六版之后的版本在提供文化背景信息方面比起前五版有了较大的突破, 其中包括Origin (词源) 专栏。

2) 文化与隐喻

隐喻现象自古有之,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不受重视。隐喻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 吸引了来自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注意。近几十年来, 隐喻理论在国内外均有了较大的发展, 隐喻研究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国外的主要著作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Lakoff, 他和同事编著了Metaphors We Live by, More Than Cold Reasons: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等专著。国内有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 (2001) , 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 (2004) 以及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2005) 等。胡的《认知隐喻学》讨论了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的关系, 他进而论述了隐喻的实质, 从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又具体阐述了国外的几种隐喻观, 包括传导隐喻, 概念隐喻, 基本隐喻, 诗性隐喻以及根隐喻, 另外他探讨了隐喻的理解以及应用。该文主要是借助西方Lakoff等的隐喻观试图论述英语习语的习得。Lakoff等人的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Lakoff和Johnson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 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 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 (葛建民, 邹积会2011;Lakoff, Johnson 1980) 。隐喻起源于生活。隐喻现象与文化同样息息相关。比如汉英空间方位词的隐喻意义不一, 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Lakoff及其伙伴发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隐喻, 其中有一组隐喻被定义为空间隐喻 (Saeed 2003;Lakoff, Johnson 1980) 。

3) 隐喻与习语语义认知

心理语言学家Raymond Gibbs提出了各种习语处理方式假说, 他认为习语是深藏在人类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的表层现象, 是可分析和活用的。他把习语分成三类:第一类为不可分析性习语, 这些习语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从隐喻概念都解释不通。第二类是可正常分析的词组, 这类习语比较直接、形象, 实际运用的意义和字面意思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并不会产生歧义;Gibbs认为这两类习语只占众多习语中的很小一部分。第三类是不可正常分析的习语, 这些习语的含义不能直截了当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而要借助隐喻知识才可以捕捉到其真正含义 (葛建民邹积会2011;Gibbs 1990) 。隐喻在习语的语义认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隐喻知识对学生习得习语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三类习语将是本文的分析重点。要理解隐喻对习语认知的作用, 我们可以先了解下Lakoff等的概念隐喻理念以及基本概念隐喻, 其中有一个相当典型的模式A是B (A is B) 。比如, “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隐喻, 它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Lakoff, Johnson 1980) :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h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 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他还分析到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我们与之争论的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攻击他的位置, 防护自己的;我们会得到或者失去战地;我们计划并且使用策略等等。尽管并没有真正地用身体作战, 我们进行口头的战争, 战争中的攻击、防御等反映在争论的结构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TIME IS MONEY (时间是金钱) ”同样体现了一种系统性,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时间被认为是一种具体的有价值的商品。在进行概念隐喻的时候, 喻源域的某些特性被凸显出来, 并被映现在目标域上。

章宜华 (2009) 在他的著作《语义·认知·释义》中论述了隐喻的认知特征以及认知功能。隐喻的主要认知基础是经验, 即一个语言社团约定的一些习惯认知模式, 它能利用源域和目的域的某些联系, 生动形象地凸显特定的语义信息。隐喻的形成是具有认知域外部特征, 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认知基础有两种:一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二是以经验相关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这在隐喻习语的认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 蝙蝠是一种夜行性动物, 近乎全盲, 因此 (as) blind as a bat意思是看不清;像蝙蝠一样瞎。其中, 源域蝙蝠与目的域 (未出现的人) 存在一种相似性—视力差、看不清, 这还跟背景知识相关, 即蝙蝠几近全盲, 主要靠它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综上所述, 习语植于文化, 隐喻反映文化, 大部分的习语认知基于文化隐喻, 三者密切相关。

2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在现阶段, 重新认识隐喻有助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和发展, 因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 对语义的形成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源域是一个以隐喻的方式来为另一认知域提供理解或解释手段的概念, 而目的域就是根据源域特性进行隐喻构建和理解的语义域 (章宜华2009) 。隐喻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 它一样拥有隐喻的认知机制。通常, 目的域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而源域是一些具体的概念。必须通过将源域的特性映现到目的域上, 使目的域具有源域的特性, 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比如, 前面的 (as) blind as a bat中, 蝙蝠的视力弱是源域, 它解释了目的域看不清的状况。在习语认知的过程中, 我们会充分调动我们的背景知识、经验, 从而为习语的认知提供意义理据。因此,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展示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文化因素, 包括社会背景,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 乃至人们的经验等被激活, 作用于源域, 凸显源域的特性, 通过隐喻映现在目的域上, 使得目的域凸显某些源域的特性, 从而为隐喻习语的理解提供理据, 促成隐喻习语的语义认知。

3 动物习语语义理解实例分析

动物词在各个民族中, 由于文化习俗等的不一致, 有的含有不同的隐喻内涵。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as blind as a bat这个动物习语的语义理解,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动物隐喻习语的几个特性, 再接着用更多的实例阐述动物习语的认知过程。

1) 系统性

我们常常会将动物的某些特性跟人的品行或者性格等联系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 (as) blind as a bat也是这个道理, 映现得到的就是人看不清。再比如, 在英语国家中, 狗、猫等许多动物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 反映在英语习语中, 狗、猫等动物经常被喻为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经验性

经验性指的就是一些常识、日常经验或社会经验可以协助我们理解习语。比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我们知道马车拉货时是马在前面拉, 车在后面, 假如将车放在马前那则是本末倒置。类似的一个习语是the tail wagging the dog, 类似地, 常理是狗摇尾巴, 在这个习语当中尾巴反倒摇狗, 尾巴本该受狗控制, 反倒占了主动, 因此有“次要部分支配或决定全局”的意思。

3) 文化性

词典编纂者在双解或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 都十分注意英汉的差异, 以防止母语造成的负迁移。在习语的理解过程中同样如此, 英汉语在解释一些相同概念时可能用不同的词语, 而且有些看似类似的习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理解其潜在涵义。比如, 汉语有“力大如牛”的表达式, 而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再比如狗和龙在英汉语中不同的文化导致的不同涵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则主要体现在英汉双解/双语词典当中。比如, close, lock, etc.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Am E close, etc.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escaped) 这个习语的涵义是“亡马锁厩, 为时已晚”, 有的英汉词典将之译为亡羊补牢, 实为误译。因为亡羊补牢有着一个典故, 其内涵是为时不晚。

在前面我们了解了动物隐喻习语认知的机制以及特性, 现在以含“horse”的几个习语为例做个简单的分析。

1 hold your horses

2 horses for courses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

4 back the wrong horse

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

6 eat like a horse

7 flog a dead horse

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

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在西方, 赛马极为流行, 早在14世纪有有了赛马活动, 因此跟马有关的习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比赛相关的, 如上面习语中的1, 2, 3, 4, 5。在赛马过程中, 人们会对某匹马下赌注, 而假如我们下赌注的那匹马失利了, 我们则认为我们下错赌注了。通过隐喻映现, 4 back the wrong the horse就可以引申为下错赌注 (支持了失败的一方或事情) 。中途, 我们可能由于看到另外一匹马更有利, 改下更大的赌注在另外一匹马上。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则意为中途变卦, 中途支持另外的人或事。每匹赛马都会有一个赛道, 马在合适的跑道上跑得更快, 因此通过隐喻映现, 2 horses for courses可以引申为知人善任。同理,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可以引申为只有一个 (或两个, 三个) 队 (或候选人) 有获胜机会的比赛 (或竞选)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的系统性, 其中含有一个概念隐喻, 即竞选是赛马。

有关horse的另一些习语则可以从经验去认识其语义。比如, 当我们在马上奔腾的时候, 别人让你稳住马匹, 不要着急, 稍等, 1 hold your horses就可以用为劝人三思, 先别采取行动。另外, 由于马比较庞大, 像马儿一样吃就给人一种食量很大的感觉, 因此6 eat like a horse意为吃得很多。7 flog a dead horse, 直译为鞭策死马, 既然马已经死了, 你再鞭策它也是枉然, 因此意译为做徒劳无益的事。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直译为白送的马还看牙口, 引申为对礼物吹毛求疵。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本义为高居马上, 引申为趾高气扬, 自以为了不起。野马都是失去控制的, 力气极大的, 因此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引申为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 (或促使) 某人做某事。汉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八匹马也拉不了某人回头。以上表达法则通过人们对马的经验以及根据其相似性进行隐喻映现实现语义上的理解。

4对英语教学和学生使用词典自学的启示

由于习语的特殊性, 学生对习语认知存在困难。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文化隐喻认知帮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习语呢?学生又应该如何利用英语学习词典来进行对习语相关知识的学习呢?

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Zoltán Kovecses 1996年的一个小规模实验研究证实了经隐喻意识培养的二语学习者对习语的习得率比用传统记忆方式学习的学生习语习得率高25%;Boers的实验也表明了隐喻意识教法的学生词汇能力明显优于接受传统词汇教学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讨习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习语内部更深层次的内涵, 引导学生建立英语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同时触类旁通跟系统性地习得更多地道的英语习语。

2) 对学生自学使用词典的启示

当学生在遇到不懂的习语时, 有几个渠道可以释疑, 其中包括向老师咨询, 向同学咨询等, 然后最重要的是查词典。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借助词典、互联网等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可能会出现相同的表达方式表示相同的意思, 比如英文中的“paper tiger”对应汉语的“纸老虎”;但更表达方式相同而概念隐喻不同, 比如:“fat”中文是“肥或丰富”的意思, 如在“肥缺”中表示收入很好的职位, 而其在隐喻习语“fat chance”中却指“没戏, 机会渺茫”;英语中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与汉语的隐喻含义也不一样, 如“dragon”, “dog”等。所以学生在利用词典自学时, 最好选用英英词典, 或带有英文解释的词典, 甚至是专门的习语学习词典如《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等。使用词典时, 要注意词典里提供的词源及词演变的信息, 以帮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习语及其内涵。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词典提供的信息, 以主体或者隐喻含义为基础来总结习语系列或语族, 以便更系统的记忆习语。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2002, 21 (4) :553-571.

[2]Ko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Lakoff, George,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Saeed, John I.Semantics[M].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347.

[5]葛建民, 邹积.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2) .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 2002 (1) .

[8]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英语习语中的隐喻分析及其翻译 篇3

1 英语习语中的隐喻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刘翔宣布因伤退出比赛, 相关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According to China’s Track and Field Association, Liu Xiang suffered from a recurrence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his right Achilles tendon.Liu’s coach, Sun Haiping addressed the media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nd stated that the hurdler has been hampered by a tendon injury for six or seven years.中国田联称, 刘翔右脚腱慢性伤病复发。

在这段新闻中Achilles tendon实指刘翔受伤的部位, 同时也是一语双关, 借用Achilles表达他运动生涯中的致命缺陷。这里就要提到Achilles’heel这样一个习语了, 它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希腊联军的英雄, 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由于小的时候其父母将他在冥河的水中浸泡过, 全身上下刀枪不入, 只有他的脚跟被他的母亲抓着, 没有浸到河水, 成为他身体上唯一的弱点。后来太阳神阿波罗就是利用他的这个弱点, 用暗箭射在他的脚踝上, 杀死了他。后来Achilles引申为致命弱点, 缺陷。刘翔作为世界一流的110米跨栏运动员, 如果不是因为伤病的原因, 恐怕难有敌手, 这与阿喀琉斯这位刀枪不入的英雄极其相似, 于是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并没有把Achilles’heel这个习语直译, 而是将之转译成了“右脚腱慢性伤病复发”这一读者更加熟悉的说法, 这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疑惑。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这个问题似乎成了美苏争端的原因。在这个句子中习语apple of discord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一次喜宴中惟独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 于是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她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 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 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争执不下, 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 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 他最终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 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的王后海伦, 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 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 而且也成为了人间两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 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 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在国际舞台上, 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根源向来只为利益二字, 句中使用apple of discord的故事影射美苏之间的冲突也是源于“厄里斯丢下的那颗苹果”。在翻译中, 如果直译为“纷争的苹果”, 读者读来未免疑惑, 因此译者将之译为“争端的原因”, 一方面将译文与该习语的寓意一致起来, 一方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比较顺畅, 不会产生阻滞, 同时, 暗合圣经故事中将苹果比作是“罪恶根源”的隐喻。

汉语中, “化干戈为玉帛”语出《淮南子·原道训》, 常用以比喻争战者能舍弃纷争、追求和平。英语中, 俗语“beat your swords into plowshares”可表达相同的意思。“Beat your swords into plowshares”源于《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2章第4节:“And they shall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and their spears into pruning hooks;nation shall not lift sword against nation, neither shall they learn war any more.”意思是, 大家要将刀剑打成犁头, 把长矛制成镰刀, 各国从此和平相处, 不再打仗。可见, beat your swords into plowshares与汉语“化干戈为玉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人们对战事休止, 庆幸和平降临的生动描述。beat your swords into plowshares是动词词组, 由字面意思“把刀剑打磨成犁头”, 我们可看出俗语中的“sword” (剑) 代指“战争”, 而“plowshares” (犁头) 则喻指“和平”。看下面的例句:The prime minister would like them to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and abandon all plans for war.该国首相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放弃所有的战争计划。在这句话的翻译过程中, 因为这个习语正好在汉语中有相对应的成语可用, 所以译者拿来使用, 显得浑然天成。

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 She read them Shakespeare, but it wa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她为他们诵读莎士比亚的作品, 但无异于对牛弹琴。在这个句子里,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个习语源自《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其意为"别把神圣的器物送给狗, 也莫将珍珠置于猪前。它们践踏了宝物还会伤害于你"。从字面上看,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是“把珍珠撒在猪的面前”, 猪当然不会欣赏这么美的东西, 所以这个习语实际的意思是“做无谓的努力”, 与汉语成语“明珠按投”相似, 但是寓意不同, 基本上不对应;按其比喻意义, 它相当于“对牛弹琴”,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毫无疑问, 在句中听那个女孩读莎士比亚的人并不能理解听到的内容, 被比喻成了听不懂琴声的牛。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也巧妙地拿对牛弹琴这样一个成语来翻译该习语, 读者读来流畅, 理解起来也没有障碍。

2 英语习语的翻译

英语中的习语多数有其根源, 对于英语的习语翻译成为了难点之一, 因为对于译者来说, 单从习语字面来说有时是难以了解其真实意义的, 必须对其根源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才能较好地把握其意义。例如, 习语eat one’s words, 单从其字面很容易想到中文的“食言”, 因为这两个词组在结构和字面意思上都非常对应, 可是这个习语真正的意义却是“收回说过的话, 说错了”, 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是羞惭地、不光彩地认错, 因此,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那么, 英语翻译中, 习语到底该如何翻译呢?

2.1 直译法

虽然有些英语习语在一定的文章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这类习语也宜用直译法。“纸老虎”利用直译法后, 英语翻译成“paper tiger”, 在外国人看来明义而又传神, 直至逐渐被英美接受留用。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化, 这种直译会越来越多, 甚至2014年6月的六级试题中也出现了有关“tuhao (土豪) ”、“dama (大妈) ”等的翻译。这种译法既保留了习语的原汁原味, 也能保持源语言的最初表达形式, 从而丰富译入语语言和文化

2.2 同义习语借用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习语, 不同的民族由于人们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和社会经历相类似, 也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具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习语。翻译这类习语时, 可直接套用现有的汉语习语, 如“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 虽存在差异, 但字义巧妙吻合, 令借用后的英语翻译相得益彰。

2.3 意译法

意译指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忠实再现原文主要意思, 突出其内涵意义的译法。在翻译时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保留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 且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来套用, 就得使用意译法。例如“落花流水”一词, 由于表示一败涂地之意, 而被英语翻译为“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也就是在翻译时使用另外一个中国读者能接受的类似的习语来翻译。

2.4 省略法

汉语中存在着四字习语两两对偶的情形, 一般的英语翻译处理法会让译文显得杂糅重复, 此时, 省略法就发挥了功效。如“街谈巷议”一词, 简单的意味“street gossip”即可, 英语翻译前后虽省略了一个词义, 但却完全正确自然。英语中, 泛指人称代词作主语时, 即使是作第一个主语, 在汉语译文中往往也可以省略, 例如习语“We live and learn.”活到老, 学到老。

2.5 增加法

有了省略法, 自有增加法。在英语翻译中, 汉语往往简略后能让国人明义, 而英语则需要增加说明, 顺合外国人对英语翻译的习惯。如“树倒猢狲散”译为“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中的helter-skelter便是利用增加法, 起到调和英语翻译的作用。

2.6 还原法

还原法实际上是在常规翻译方法无效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翻译手法, 它使用一种淡化原语言色彩的手段进行语际间交流。一些习语源于外语, 翻译时可使之还原。中文有些许习语来源于英语, 只用还原便可准确地英语翻译。例如“蓝图”译为“blue-print”, “战争贩子”译为“war-monger”。

2.7 说明法

此种习语翻译方法出现在著作的翻译中, 译者利用正是来说明习语的出处和背景, 力求最完整的表达习语内涵, 而这种英语翻译习语的方式则需要对习语原本的来历有着很高的认识。例如:“All are not maidens that wear bare hair”。译成“不戴帽子的未必都是少女”还是不能让读者了解为什么, 必须采用加注法说明西方风俗中成年妇女一般都戴帽子, 而少女则一般不戴, 该习语告诫人们看事物不能光看外表。综上所述, 准确的翻译英语习语, 要求我们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基础, 要多读有关中西方的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因此, 在翻译英语习语时, 不但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能准确理解英语习语的意思, 同时也要注意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色彩, 才能保证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朝永.英语习语:“源”来如此[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1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9.

英汉饮食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篇4

《英汉翻译教程》对习语的定义为: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1]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饮食习语, 有的含蓄幽默, 有的严肃典雅, 不仅极具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些习语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 语意上具有整体性, 形式也是各式各样, 主要有谚语、歇后语、俗语、格言、俚语、行话, 如今饮食习语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本文采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饮食习语进行对比研究,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英汉两国民族文化的了解。[1]

1 隐喻的概念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是20年来认识语言研究的焦点之一。该理论认为隐喻是思维问题, 不是语言问题, 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的结构性定义为“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2]。在其和约翰逊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也指出隐喻随处可在, 不仅伴随着语言, 而且伴随着思想和行为。并且总结性地概括了我们思维体系中的隐喻概念理论:隐喻的实质就是实现通过一类事物来体验和理解另一类事物[3], 也就是说隐喻是概念性的, 不能随意而为, 是具有全面系统性的。因此有了概念隐喻的说法。

隐喻化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许多词都是用隐喻的手法来表达的。英语中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 又有隐喻意义。例如:Time is health, 在其概念隐喻的作用下, 将时间和金钱两个毫无关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使人们对这两个事物有了主观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在大脑中有了联想, 从而使他们融合地更加具体。事物的相关性往往在两个事物中伴随着发生的, 例如:Anger is heat (愤怒是火) 。这样出现的词汇都是日常用语中隐喻概括性的表现形式。这种隐喻为全人类所共有。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简单的日常用语, 对其分析理解, 就可以更全面的认知隐喻了。莱考夫以及大多语言学家都认为。概念隐喻认知是在自身实验的基础上来研究, 所以它既有普遍性, 又有差异性, 既有感性成分, 又有理性成分。这是其他思维模式很难实现的。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英汉两个民族的饮食习语进行研究, 既表现了对总体把握的普遍性, 又展现了跨区域和跨文化的差异性。

2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对比分析

语言扎根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 隐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心理基础, 那么跨文化的隐喻理应表现出某种相似性。[4]中国人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 可见“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而在英语中也有类似这样一句, “Spread the table and contention will cease”。“吃”对现代人来说已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问题, 其背后蕴涵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在英汉两种通过对英汉饮食习语中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英汉饮食习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下就是从隐喻的角度对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一些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比较。

2.1 英汉饮食习语的相似性

英汉两国的饮食习语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才得以形成的语言精华。饮食习语是人类最基本的体验之一。尽管两国文化存在差异, 但是人类具有共同的认识基础必然存在某些相似的东西, 况且随着文化的多元化, 各国文化已经相互融合, 相互吸收。例如关于饮食的重要性方面就有一些相似的习语表达:

Make one’s bread谋生

We make one’s bread by our own efforts.自食其力

Bread and butter饭碗

Bring home the bacon.养家糊口

在英语中可以看出, 英国人的饮食基本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所以英国人大多选用面包、黄油、牛奶举例子。而在汉语中, 直接用“养家糊口”、“自食其力”、“人生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铁饭碗”这样直接明了的方式来体现他们对饮食的重视。

英国人好喝酒的原因不难理解, 英国酒文化也是历史悠久, 尤其是威士忌影响较大。其次, 英国冬天较冷, 喝酒可以御寒。而中国人喝酒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吃饭必喝酒, 应酬也离不开酒。

Wine and wealth change wise men’s manners.酒和财富改变人的礼仪

Wine does not intoxicate men, men intoxicate themselves.酒不醉人人自醉

Good wine needs no brush.好酒不用幌, 酒香不怕院子深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 鸡蛋都和人品, 人的心态联系了起来。

As sure as eggs is are eggs (某人或某事) 千真万确, 值得相信

Good eggs好人

Bad egg坏人, 失败的计划, 而在汉语中坏人通常都说“坏蛋”。

Walk (as) on eggs小心翼翼, 如履薄冰。

由此可见英汉饮食习语之间存在相通性, 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 这与人们在历史中相似的经历和发展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2.2 英汉饮食习语的差异性

习语具有连贯性, 其饮食隐喻意义与文化基础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英国的饮食喻体多以面包, 糕点类, 奶酪为主, 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中国饮食讲究色, 香。味俱全, 重视烹饪技术, 火候。有人说英国的饮食文化就是“面包文化”, 虽然有些夸张, 但也反映了面包在英国文化中的悠久历史。这与英国的地形密不可分, 英国的地形呈多样性, 多以山地为主, 适合畜牧业, 英国的气候受海洋影响, 适合谷物种植, 所以英国多生产为小麦, 而面包, 牛奶, 黄油, 奶酪则成为英国极具代表性的食物。受其饮食习惯的影响, 与此相关的习语也是比比皆是。

中国自古注重饮食养生, 民族食俗内容很丰富, 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使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 构成了中华民族食俗庞大纷繁的体系。中国人的饮食主要是大米, 人们常说“人是铁, 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这里的吃就是指吃大米。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 汉民族突出整体思考, 共同进步, 英民族重视个体与抽象, 两国在饮食方式上着重点把握不同。

(1) 主食

英国人的晚餐就是一天的主食, 且通常有两道菜———肉或鱼加蔬菜。“meat”一词在英文中对它有最原始本质的定义。

The meat of something英语中用来比喻最主要、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

Meat and potatoes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指问题的关键所在。

Meat and drink to someone类似于汉语中的“小菜一碟”, 指很容易做的小事。

中国人午饭多吃鱼肉, 逢年过节总爱大鱼大肉。“肉”这个词在汉语里, 含义更为广泛。例如,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表达了一种感慨无奈的心态。“鱼肉百姓”指对老百姓的剥夺来换取对自身的物质享受。

(2) 水果

英语中有很多关于水果的习语, 这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注重均衡的营养而不注重烹调方式。在英语中, 苹果素来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 如: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 医生远离我

The apple of one’s eye译成汉语就是“掌上明珠心爱之物或人”的意思。

而中国提到苹果会认为一种是人们平常吃的普通水果, 另一种是自然联想到苹果公司的手机和电脑。在英语中还有一些别的关于水果的习语, 例如:Go bananas (大发雷霆) , Life isn’t always a bowl of cherrie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 If life give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 (苦中作乐) 。但中文中关于水果的习语相对较少, 有关的习语如“软柿子”用来指那些软弱好欺, 像软柿子那样任人揉捏的人。

3 结语

本文通过英汉饮食习语对比, 从而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英汉饮食习语, 并指出了英汉饮食习语中的喻体情况。饮食习语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是人们通过对饮食的研究, 对其的进一步了解也能够反过来指导和影响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 我们在对其研究过程中, 也提高了我们自己的跨文化思维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饮食习语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饮食习语的隐喻对比研究是对其认识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英汉饮食习语的相似性和差异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英汉饮食习语,概念隐喻,对比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曲英杰, 李超慧.英汉饮食习语的隐喻认知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2, 27 (12) .

[3]G.Lakoff&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隐喻习语 篇5

英语习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对比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 在这方面有一种重要的观点是概念隐喻就是以人的主观经验为基础的, 是体验式的认知对比。比如More is up翻译成汉语可以直译为“更多的是高的”, 但以隐喻的角度可以生成许多意译, 如价格上升、工资下降、失业率上升、出口下降和无房人口数目等多种表达方式, 而具体翻译成什么语意, 那就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翻译者的经验了。当然了, 翻译者对于语言的理解以及经验才是最主要的。所以, 隐喻是扎根于我们经验之上的这种观点还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公信力的, 经验推出认知, 认知又反过来促进经验的积累,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良性循环。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概念隐喻就像一种修辞方法, 是作为对于英语的认知手段而存在的, 一般包括两种及以上的对象, 主要是源域和目标域, 它可以直接有效的帮助我们做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例如Life is a journey表示的只是方便缩略, 其中还包括很多源域和目标域中的独立角色, 如journey包括traveler、a means of transport、a route followed、obstables along the route等, 所以, 这一表达可以延伸出许多表达方式。《圣经》中的习语“apple of the eye”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成“眼中的苹果”。Apple一词被用来表示“瞳仁”, 因为在当时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形体上最圆的物体是苹果, 而且眼睛是人认知和感悟世界的最重要的器官, 最为珍爱。再者因为《圣经》中所描述的“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所表达出的“珍贵的”意义, 从而得出它的隐喻意是指“某人最珍爱的东西, 掌上明珠”。这种表述就像修辞方法的作用一样, 使源域和目标域得到很好的结合。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种关于英语习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对比分类方式, 例如美国的语言学家Gibbs根据习语意义的产生, 按照习语语义的理据程度把习语分成三类:不可分析性习语、可正常分析的习语和非正常分析的习语。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非正常分析的习语, 当仅仅从纯语言学的角度无法推断出其语意根据, 而是要绕过其字面意思, 了解其语言形式背后的概念体系、认知方式等深源认知机制, 将表层语言和底层概念认知联系起来, 才能突破其理解上的歧义与障碍, 使隐喻意义的产生由不同的互动相构成。因此, 隐喻的产生不仅需要调动读者的图示映射, 同时还要调动文本信息、读者的阅读经历、相关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等, 达到源域与目标域的统一, 通过对比来实现跨越英语学习的障碍的目的。另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概念隐喻, 并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 、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 和空间隐喻 (spatial metaphors) 。

隐喻习语 篇6

习语是在一定文化中形成的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核心和精华。习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统一性。结构的固定性是指习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以任意拆开或替换;语义的统一性,即习语的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是不能望文生义的固定词组[1]。因此,习语的理解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难点。本文拟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以有关“water”的习语为例,分析理解这些习语的认知过程,以期对英语学习及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助益。本文所涉及的习语均来自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及《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二、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从逻辑学、认知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 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出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的建构是隐喻性的,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2]。这种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映射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换言之,概念隐喻就是人们通过一种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或体验另一种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一种映射。

三、water一词的源域及特点

贾冬梅和蓝纯曾对“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是“water” 与“水”的原型词义,在水的语义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在此基础上拓展出水域、水体及含有水成分的液体这三项拓展语义,其它拓展语义均由这三项进一步拓展而来[3]。由此可见,“water”这一概念的源域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一物质,但由于其基础拓展语义“水域、水体及含有水成分的液体”是其它拓展语义的基础,在此也将其看作 “water”的源域。因此,在本文中,“water”一词的源域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域;水体;含有水成分的液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存在,因此它的特点如无色、无味、透明以及作为水域水体所具有的动静、深浅、清浊、冷热、能量等都被用来作了丰富的隐喻。下文将从水的这些特点着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理解有关“water”的习语。

四、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理解有关water的习语

1.无色无味。习语“bread and water”意为“简单的饮食”,该短语取了水无色无味的特点。bread是西方人最常见的主食,而water是无色无味最基本的饮品,因而合起来用来代指“简单的饮食”。例如I had to live on bread and water when I was a student.我上大学时只能靠粗茶淡饭过活。类似的还有“milk and water”,指平淡无奇的话、想法等。

2.动静。自然界中的水有动有静,这一特点被用到了语言中来隐喻其它概念。比如用“in smooth water”喻指进展顺利。例如This year things are going better and we are in smooth water今年我们一切顺利,日子过得不错。用“water under the bridge”隐喻已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无需烦恼。例如Last year’s dispute is all water under the bridge now.去年的争论都已是覆水难收了。前者取了水平静的特点,后者取了水流动的特点。

3.深浅。如“in deep water”,对于人这种陆生动物而言,处于深水中即意味着危险、麻烦,因此该短语意为“处于麻烦或困难之中”。例如Having lost her passport,she is now in deep water.她丢了护照身陷困厄。“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也取了水有深度的特点,将头露出水面不要被淹死,指在艰难的情况下维持生存。例如I’m managing to keep my head above water,though I’m not earning much.我尽管收入不多,却能设法维持生活。

4.清浊。水有浊度的不同,清澈见底时水中情形一览无余,浑浊不清时便情况难辨。习语“muddy the waters”, 把水搅浑即意味着把情况弄乱,例如We have made all the arrangements for our trip,so I don't want you to muddy the waters by saying you can't come.我们把旅行的事全安排妥当了,因此我不希望你说不来,把整个计划搞乱了。

5.冷热。水有温度的变化,太冷太热都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be/ get into hot water”指惹来麻烦或羞辱,例如You’ll get into hot water if you take apples from Mr.Scott’s t r e e . 你如果从斯科特先生树上摘苹果会招来麻烦的。而 “pour/ throw cold water on sth”则喻指对某事不热心、使泄气等,例如We must not pour cold water on their enthusiasm.我们不能给他们的热情泼冷水。

6.其他。“water”还有一些习语也是取自水的性质同时也取自语言使用者的身体经验,是二者的结合。如“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把婴儿和洗澡水一齐倒掉,喻指在把不想要或不需要的东西扔掉的同时,也愚蠢地抛弃了有价值的意见、计划等,在去其糟粕的同时,也丢掉了精华。

五、结语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即用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另一种陌生的、抽象的事物。这种思维模式在语言中的体现无处不在。通过分析有关 “water”的习语发现,这些习语含义都与 “water”的源域概念即水的基本特征及我们的身体经验有关,可通过水的特点及身体经验推测其含义。在英语教学中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来理解习语等理解起来有难度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建民.邹积会.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84-187.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从英语习语看英语的转喻和隐喻 篇7

关键词:英语习语,英语转喻,英语隐喻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精华,同时也是英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语言问题,仅仅是修辞方法。而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的思维方式。在分析习语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人类普遍的这种隐喻和转喻思维。本文的研究对象英语习语指的是常用的固定短语,不包括俚语和谚语。英语习语从结构上来说,是相对固定的,并不是将构成该习语的各词词义简单叠加。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习语,就在于大多数习语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词汇。与此同时,习语中普遍存在的转喻和英语也为人们理解习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英语习语的特征

1)结构固定性(structure stability)。英语习语的结构固定性是指英语习语结构有其本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例如:英语习语“neither flesh nor fish”(非肉非鱼),不能颠倒词序改为“neither fish no flesh”,也不能更换比喻改成“neither donkey nor horse”。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习语是结构定型的,不容随便改动的,如做改动,则习语的意义就会改变或者习语就不成立了。

2)语义整体性(semantic unity)。英语习语的语义整体性,是指我们要把习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例如:英语习语“to lose one’s head”的字面意义是“失去了头”,而它的比喻意义却是“仓皇失措”;“to lay heads together”的字面意义是“把几个头放在一起”,而他的比喻意义却是“共同商量”。由此可见,英语习语只能从整体上来理解,而不能拆分各个语素进行解释。

3)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英语习语的不可替代性,是指组成习语的各个自由语素既不能随意增删,也不能随意替换。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例句中的dog不可以替换成cat或bird.

大多数英语习语都是来自于一些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间传统风俗,人们的经验积累,和文学作品等,经过长时间的锤炼,其意义和形式也逐渐固定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英语习语。例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固定不动的石头在潮湿的地方很容易生长苔藓,反之,就没有苔藓。这就是人们从生活经验中所总结出的,在有些情况下也暗指“转业不聚财”,经常性的变换工作,是赚不到钱,不能成功的。又如上述例子中所提到的rain cats and dogs,传说是来源于17世纪的英格兰,有一年暴雨成灾,有些城市街道被淹,死猫死狗随处可见。也有说是来源于北欧神话,传说猫狗都是暴风雨之神奥丁的侍从,它们一出动往往风雨大作,因此猫狗被视为大雨和狂风的象征。

2 隐喻和转喻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诗学》(Poetics)中指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亚里士多德,1996)。但是随着人们对语言学的认识和研究的提高以及心理学的研究逐步被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隐喻已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修辞方法。20世纪80年代Geo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它把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隐喻被上升到“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普通语言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根源于隐喻概念(赵艳芳,2001)。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隐喻随处可见,无所不在。

隐喻概念可以分为三类:结构性,方位性和本体性(Lakoff&Johnson,1980)。第一种是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指借用一事件的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事件,如“Time is money.”等,这些都是基于体验的相似性而得来的。第二种是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指人们在思维、言谈中常常用“上”,“下”,“左”,“右”等来表达非空间领域的概念。特别是一些抽象概念,如感情,地位等,它们常常与空间概念叠加,形成隐喻概念,如“下人”,“情绪低落”等。第三种是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指用表示实体的词汇来表达另一概念,例如人常常被比喻为动物,如“色狼”,“笨猪”。

与隐喻一样,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Radden&K?vecses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即源域)为另一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转喻的主要功能在于同一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外一个范畴,这样后者就得到突显。

以上简单介绍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的理论,下文将通过例举英语中的习语,结合概念隐喻和转喻的理论,从认知角度发掘英语的语言特征,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3 英语习语与隐喻和转喻

习语是“一民族,或一地方,或一社会所特有之语言”(《韦氏大辞典》)。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含有语义的统一性和语法结构的固定性两个方面的特征,其结构形式包含短语和短句两种类型。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收集,归纳和分析这些习语,并以隐喻和转喻为基础,更加深入的了解隐喻和转喻的实质。

3.1 英语习语与隐喻

英语中的(horse)(马)作为喻体在英语隐喻中寓意广泛,带有较强的英国文化特征。英国人喜爱马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大不列颠民族来说,历史上horse是他们征战,狩猎,运输,耕作,比赛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如今horse依然是西方人的亲密玩伴,在自己的农庄里养几匹马是家庭非常富有的象征。一匹好马远比一辆高级汽车之前。赛马是西方国家重要的体育活动。英语中有很多以horse相连的文化脉络,例如:

a dark horse(发挥超常的竞争者)horse sense(常识)

horses for courses(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a horse fo another color(完全另外一回事)back the wrong horse(支持失败的一方)come off one's high horse(不再骄傲自大)change horses(调换主持人,换班子)

horseplay(胡闹,闹剧)

live a horse's life(过着穷困的生活)hold one's horse(控制自己的情绪)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样人类的思维通过隐喻反映客观世界。英语中众多的带horse的隐喻表明horse已经深刻印在英语者的思维中。Horse作为喻体被用来解释陌生的事物,新生的现象,特定的人。Horse是英语民族都知道了解的动物,共用的喻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所以寓意无穷。又如:a dead horse(徒劳无益的事),用一匹死掉的马暗指毫无益处的事情;buy a white horse(浪费钱财),white horse在英语中,有白马非马的概念,不是可以用于劳作的马,因此买白马就暗指浪费钱财。

英国人的主食是面包和牛奶,由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也在习语中作为喻体大量出项,例如: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无益的后悔)将silp milk撒掉的牛奶作为喻体,暗指所有已经发生而不需后悔的事情。"to earn one's bread”(赚钱糊口)用bread暗指money。"to 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安逸的境遇),用两面都涂满黄油的面包,暗指舒适的环境和现状。

3.2 英语习语与转喻

有一部分习语出自与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这类习语可称为典故习语。在典故习语中,转喻的修辞运用的非常普遍,这里将对民间典故和文学典故两类习语做出一定分析。

民间典故又可分为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和民间谚语主要三类。在民间传说中,天鹅(swan)在行将死亡前发出的声音最委婉动听,流露出对生的留恋,对死的忧伤,因此,习语”swan song”现在就转喻为诗人,音乐家等得“辞世之作”,演员的“告别演出”,以及某些人物的“最后露脸”等。又如,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广泛流行着一种风俗: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在头饰或帽子上加插一根羽毛,后来“a feather in your cap”也就转喻为“值得荣耀的事,战绩以及荣誉”。民间谚语的一些动物形象也出现了转喻。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转喻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转喻为“家家都有个丑儿”,有时也转喻为“害群之马”。

文学典故包含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例如,odyssey与iliad为古希腊两大史诗,相传为Honer所作。史诗描述了希腊神话英雄Odysseus经历了种种艰难,终于回到了祖国,夫妻团聚。现以Odyssey喻指“磨难重重的旅程”或“艰难的历程”。又如,burn one’s boats(bridges),原指古罗马凯撒大军乘船渡过Rubicon河后把渡船全都烧掉,以此向士兵表明退路已断,只有拼死一战。现转喻为“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这与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如出一辙。再如“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源于一所寓言中的《农夫与蛇》,说的是一位农夫冬天在路上看到一条几乎被冻僵的蛇,顿起怜悯之心,随之将其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胸口,过了一会儿蛇在农夫的胸口渐渐醒来,便举起头来咬了农夫致命的一口,现在将这条习语转喻为对待“恩将仇报的坏人”不能姑息纵容。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英语习语中关于Horse,Bread相关的一系列习语,以及相关典故习语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英语习语是由相关统一的概念系统组成的,这些概念系统源自于人们长期日常的体验性和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思维是具有转喻性和隐喻性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习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的来说,英语习语不是任意的予以单元,相反的,它是以概念隐喻和转喻为理据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在理解英语习语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概念隐喻和转喻的概念,一定会对习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Luo Shiping.A Research on English Idiom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Radden G,K0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Pan-ther,K-U,G 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1999:17-59.

[4] Lakoff G,K0vecses Z.The cognitive model of anger inherent in American English [C]//Holland D,Quinn N.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5-221.

上一篇:普采工作面下一篇:美术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