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隐喻:概念隐喻(精选11篇)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 篇1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 语言学上对隐喻的研究一般分成两个派别, 一派是功能主义语言学派, 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y (1985) 。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Ravelli, Martin和Goatly等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 如Lakoff, Johnson和Langacker等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 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 将隐喻看作是对新事物和抽象概念进行概念化的方式, 是概念系统中跨认知域的投射。
一、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
Halliday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的《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他认为, 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 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a system of systems) , 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 (lexicogrammar) 、语音层, 而且从下至上是一种体现关系。但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多元体现关系, 即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 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 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根据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 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所以, 语法隐喻可分为两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他认为, 概念隐喻显示一个过程并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 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 (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 可互相隐喻化, 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 又可以从一个形式 (如短语和词类等) 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Lakoff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即意义学派的代表。他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超越冷静的推理》和《体验哲学》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概念隐喻也叫隐喻性概念, 它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思维的基本特征, 也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各种认知能力中, 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即“隐喻映射” (Lakoff, 1989) 。Lakoff (1989) 认为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靶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 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靶域上, 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根据隐喻的构成, Lako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
二、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比较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 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功能 (束定芳, 2000) 。系统功能语法虽然对这种形义之间的非一致式体现称作语法隐喻, 看作是不同语法概念范畴之间的投射和互动, 但这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是不同的。Halliday (1985/1994) 认为, 隐喻能给语义组合增添语义特征, 因此隐喻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关系, 但并不完全同义。他还指出, 语言很可能是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开始逐步进化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喻从一开始便是语言的内在性质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元功能 (meta-function) 的角度出发, 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
认知语言学家倾向于用普遍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 用语言之外的因素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法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工作机制及其表征模式 (束定芳, 2000) , 也注意到这种不同语言形式的变化, 认为不同语法范畴 (不同句法结构、不同词性、不同语气) 的运用最终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认知方式 (观察角度、凸显方面等) 的不同。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 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Lakof和Johnson (1980) 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并认为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各种新的联系, 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 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 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 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聚焦于隐喻生成机制和隐喻意义的推导机制, 因此它是解释取向的 (郑银芳, 2009) 。
尽管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形式、隐喻、认知研究的取向有所不同, 但它们都认为类比和联想是隐喻化产生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因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之一是大脑中拥有原型语义构式 (prototypic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的知识体系, 同时还拥有把这种知识类比联想的隐喻化潜力。Langacker的语法框架论和Lakoff的隐喻认知论便清楚地体现了专有名词动词化的语言多层次的认知工作机制, 充分证明了原型语义类比联想在语言认知系统中可有不断变化的不同体现, 反映了人类语言认知的发展脉络 (赵艳芳, 2001) 。
三、结语
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 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只占极少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不但在语言中, 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和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 表达新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有着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但我们依然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和共同的基本思想, 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上的不同, 使得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在功能观和隐喻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 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 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1994.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koff, G.&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郑银芳.隐喻理论及研究[J].外国语文, 2009, (6) .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 篇2
以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围绕人体器官“心”的概念隐喻对隐喻概念系统进行探索.找出相关的汉语概念隐喻,并与英语相对应的系统进行比较,探索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其目的是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视角出发,对Lakoff这一概念隐喻理论以跨文化的`角度来验证并解释汉语中的概念隐喻.
作 者:叶鸣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0 关键词:概念 隐喻 “心”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 篇3
关键词:概念隐喻论;《诗经·国风》;婚恋诗;隐喻机制
概念隐喻论最早是Lake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来的,认为隐喻的本质特征就是认知性。隐喻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常以“赋”作为修辞手法,蕴藏大量的隐喻,是很好的研究语料。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提供的新视角,作者试图借助诗歌中的隐喻搭建通往当时社会文化和社会中的人思维认知的桥梁。从零散的隐喻中概括出共同的隐喻,了解当时人们的思维认知模式,明确隐喻得以完成的机制。
一、概念隐喻论
(一)基本内容
概念隐喻论是Lake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特征就是认知性,是基于人类自身体验产生的,贯穿于人的思维和行为之中,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同时,隐喻又是一种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人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
(二)分类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用某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把谈论某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参照空间方法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和“下”,“前”和“后”,“深”和“浅”,“中心”和“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到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形成一些用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
(3)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性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常把概念投射到人体以外的其他的物体,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
总结: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行动之中,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隐喻使得大部分抽象的思维成为可能;隐喻都含有内在关联性和系统性;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重要方式。
二、《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隐喻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国风”,即《诗经》中的“风”,记录了先秦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婚恋诗是其中的代表。
(一)婚恋诗中的隐喻
(1)表示女子的隐喻:柔软的草本植物
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 周南·关雎》
诗句中描写美丽贤淑的女子在水边采摘荇菜,水另一边的君子想要追求这位美好的女子。诗句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起兴,把女子比作“荇菜”,柔软美好,构成结构隐喻。这里“荇菜”柔软被女子追求,“女子”也具有“荇菜”的特征,温柔美好,被君子追求。
②“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诗句以桃树含苞待放,桃花盛开灿烂宛如红霞为背景,交代女子出嫁的时间是春天。同时,也用“桃花”比喻“出嫁的女子”构建结构隐喻。一方面,桃树是春季繁盛之树,象征女子年轻健康,花容月貌;另一方面,桃树开花时间早,所结果实多,如同女子的生育能力让一个家庭多子多女。“桃花”和“女子”的特征重叠在了一起:桃花春季盛开结果,容貌娇美的女子在青春时期嫁为人妇,并生养后人。
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诗句中用嫩芽比拟卫庄姜的双手,纤细柔软;皮肤洁白细腻,犹如凝固的油脂;颈项洁白丰润,如生长在树木之间的蝤蛴;牙齿洁白整齐,就像瓠瓜的种子;头鬓形态如同小婵,眼眉形态犹如蚕蛾的双须;笑容可掬,眼睛黑白分明。诗句中结合了大自然中的事物与人体部位的共同特性,将两者一一比拟,构成结构隐喻。
(2)表示婚恋关系的隐喻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诗句中作者由雎鸠鸟在河边成双成对的鸣叫联想到“君子”和“淑女”成双成对,男女结合的幸福,暗指关系亲密的情侣。始源域的概念转入到目标域,形成一种契合,由“关关雎鸠”就能联想到爱情,正如现在“鸳鸯”已经超越本身,成为“爱情”的象征,促成了本体隐喻的实现。
②“彼泽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诗经·陈风·泽陂》
③“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经·周南·樛木》
②③中植物都是成对出现,“蒲草”和“荷花”,“樛木”和“葛藟”暗示互相心仪的男女希望缩小空间距离,成双成对。第③句借用葛藟藤蔓缠绕的特点,通过描写葛藟蔓延滋长,缠绕在樛木上,直言新婚夫妇感情亲密,二者合为一体,妻子依靠丈夫的状况。
(3)表示男女关系纽带和阻碍的隐喻:水
①“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②“子惠思我,掮裳涉溱;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诗经·郑风·褰裳》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蒹葭》
纵览《诗经·国风》“婚恋诗”,笔者发现是“水”将男女联系到一个场景中。“水”就好比他们之间的爱情,将两个原本分隔两岸的人在心理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加之,“水”柔软无形,绵绵无尽,正如“柔情似水”,“水”跟“爱情”有共同的品质。同时“水”又是天然的屏障,使得男女分开两岸,无法直接倾诉衷肠,双方饱尝相思的苦闷,正如男女之间的情意既带来倾心的甜蜜,又因社会文化的约束导致相思无解的痛苦。
(二)隐喻投射出的隐喻认知
(1)植物——人物
首先,植物跟人一样都是生命体,都具有从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到叶落枝枯,年迈体衰的过程;其次,乔木一般都以高耸挺拔为特点与男子的身姿矫健,挺拔俊朗相似;花草等草本植物一般以温柔芳香为特征,与女子温柔貌美的特点相一致;最后,正如乔木给花草以荫庇,男子以担当给女子以及家庭以安全感;花开时间短暂,女子青春易逝;花开后结果,女子嫁为人妇,繁衍后代。因此,花草等草本植物跟女子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契合。所以《诗经·国风》中多以植物比拟男女人物。
(2)婚恋关系的隐喻——成对的动物和植物
首先,无论是成对的动物还是植物,从数量上来说,都是双双对对,跟男女结合成双相似;其次,成双的动植物在空间上距离接近,而相恋的男女也是希望打破空间的阻隔,长久依偎在一起,感情亲密无间;最后,从植物的角度来说,蔓生植物柔软,常常缠绕在大的乔木上生长。而婚姻中的双方,妻子和丈夫关系亲密,丈夫承担主要家庭责任和担当,为妻子创造安稳的生活。在这两点上,“葛藟”和“樛木”具备妻子和丈夫关系的品质。
(3)婚恋中的纽带和阻碍——水
首先,“水”将男女放置在同一个场景中,二者产生一系列的爱慕、思念、渴望、追求等活动。在男女关系中,“爱情”是两者交织在一起的纽带。因此,在使男女产生关联方面,“水”和“爱情”功能相似;其次,水本身温柔细腻,绵绵无尽,跟“爱情”甜蜜温柔的品质相近;最后,“水”是天然屏障,是当时社会道德文化约束的投射,阻碍了男女相会吐露真心,导致双方相思不得,产生苦闷。
(三)隐喻的生成机制及意义
(1)隐喻中本体和喻体本身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基础。《诗经》中用植物来比拟人一样,正是因为植物和人本身在物理结构上就有的共通性,因此,对于长期从事农业活动的先秦人民来说,就容易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产生经验迁移。
(2)在认知的基础上,经过大脑思维的整合,人为将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隐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思维认知的指导下,将事物的某一特性和另一事物结合起来。例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句中就是整合了人体不同身体部位的特点,再与具有部分特性的不同事物一一对应,构建隐喻。
(3)隐喻扩大词义,通过词语间的重组,创造出新的意义,为人们提供新的认知视角。例如,《诗经·国风》中的动物“关关雎鸠”,“鸳鸯”等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自然地延伸到男婚女嫁的喜庆。与之相反,由于猫头鹰夜间活动,常出现在墓地,叫声凄厉,人们就常把它跟死亡联系在一起,即猫头鹰被人为赋予了文化意义。此外,乌鸦报忧,喜鹊报喜等都是因为它们叫声作用于人的心理,使原本没有实际意义的叫声有了新的意义。
三、总结
文章在查阅《诗经·国风》中婚恋诗的基础之上,以Lake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指导,分析了《国风》婚恋诗中的隐喻:人物——植物,男女婚恋关系——成对的动物和植物,男女关系的纽带和阻碍——水等的共同之处,总结隐喻背后的思维认知,最终发现隐喻产生的机制: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构建隐喻的基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思维整合,对应事物间的共同特征构建隐喻;词语的重组扩大了词义,构建隐喻。文章突破从修辞角度研究隐喻的局限,在概念隐喻论的指导下,将隐喻这种语言现象延伸到产生这种语言现象的人身上,理解隐喻的认知本质,具有一定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Lakoff,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周振甫.诗经译注[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 篇4
关键词:《红楼梦》,概念隐喻,人名,文化语境,文学语境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而隐喻正是其成就的关键。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的全译本为其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 产生了许多相关论文。然而这些论文很少涉及到“隐喻”、“隐语”的翻译问题, 且一般是从修辞观或语言层面进行探讨, 并未涉及作者的创作思维、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人物形象, 因而不能从根本上阐述隐喻翻译中理解与表达的矛盾。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这种认识促使隐喻研究开始从修辞观转向认知观。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理论为隐喻翻译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从这种隐喻理论出发, 隐喻不仅是《红楼梦》文学作品的理论艺术, 也是作者独特的创作思维表现。基于概念隐喻理论,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对《红楼梦》人名隐喻的英译进行探讨, 通过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两个方面分析霍克斯译本人名隐喻的英译, 评析翻译结果的优劣得失。
1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由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 它强调的是发生在人类思维层面的隐喻, 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mapping) 。其中具体的概念域被称为源域 (source domain) , 而抽象的概念域就是目标域 (target domain) 。源域和目标域是隐喻的两个组成部分, 目标域通过源域得以理解。例如在“人生是舞台”这个隐喻中, “人生”是目标域, “舞台”是源域, “人生”为抽象概念, “舞台”为具体概念, 目标域“人生”通过源域“舞台”得以理解。
概念隐喻的语言实现包括单词、短语、句子。例如,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又想起邢袖烟已择了夫婿一事, ……不过二年, 便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这里“绿叶成荫子满枝”表达“生命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 用自然界树木的生长、开花、结果来比喻人类成熟、结婚、繁衍的生命历程, 形象地传达了宝玉关于人生的情感和理念。
2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
概念隐喻基于民族文化认知体验而产生, 其表达是日常语言的基本部分。因此其翻译活动受到社会、民族文化、文学传统等因素影响, 涉及到译者的认知能力、文化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等方面。
隐喻翻译明显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尽管译者与作者生活的民族文化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中不同, 但隐喻移植偶尔也是可能的, 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之间有相同的文化认知体验和生理体验, 概念隐喻也可能类似。例如:“水”是英汉两个民族都熟悉的事物, 感知体验相似, 这就使隐喻“爱情是水”可以移植为英文“Love is water”, 因此“柔情似水”可译为“tender and soft as water”, 译语读者能够毫无障碍接受。但以汉、英为母语的两种文化认知体验必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会有一些隐喻难以移植或转换。例如, 汉语文化中, “紫鹃”象征“执着、忠贞”, 而英语文化中却指“戴绿帽子者”,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得不让Hawkes将黛玉的忠仆“紫鹃”译成“夜鹰” (Nightingale) 。
文学语境是影响隐喻翻译的另一个因素。认知语言学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处理文本。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因此是文本不可或缺的成分;而作品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主题思想, 通常会运用更多的隐喻。因此上下文语境和文学语境在进行隐喻翻译时必须考察的因素。此外,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 其个性化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本的理解与表达。
3《红楼梦》人名隐喻的英译研究
3.1《红楼梦》人名隐喻
《红楼梦》人物命名方法有四种:其一, 谐音法。例如“甄英莲”—真应怜, 意即她一生遭际实在可怜。其二, 用典法。小说中主要人物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之名大多取自诗词名典。例如贾宝玉之名见之于 (唐) 岑参《送张子尉南海》:“此乡多宝玉, 慎莫厌清贫”。其三, 职业命名法。例如:抱琴、司棋、待书、入画, “琴棋书画”, 贾府四位小姐的侍女与侍奉的主人身份、喜好相关。其四, 盖棺定论法。作者根据一定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各个人物在故事中的行为表现, 评价性地赋予其“溢号”, 例如:敏探春、贤宝钗、情哥哥、痴女儿、冷郎君、贤袭人、勇晴雯、俏平儿, 等等。总而言之, 《红楼梦》的人名不但具有称谓功能, 更多的是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反映人物的性格与形象特点。
3.2《红楼梦》人名隐喻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
《红楼梦》人名隐喻是艺术创造, 也是汉语文化语境下的产物, 具体表现为:1) “姓氏”反映了家族文化与社会等级制。“护官符”形象地反映了清朝姓氏“门第”观念及社会等级制的新内容。2) 基本反映了阴阳和谐这一哲学理念。《红楼梦》女性人名大多体现阴柔之美。3) 以“字号”表达人生志向、兴趣爱好或性格特征。例如, 贾府大家长贾政字“存周”, 他正是格守“周礼”的封建卫道士形象。
要研究《红楼梦》的人名隐喻必须要考察人名隐喻的文学语境。所谓文学语境指的是作品的主题、作品人物形象、作者审美倾向和写作风格, 以及作品所遵循的文学传统等。人名隐喻的存在就是服务这些因素, 也只有在这些因素下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红楼梦》, 人名隐喻将无从解读。反过来, 没有人名隐喻,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也不会那么个性鲜明, 主题也不会那么突出, 小说的艺术成就也会因此明显降低。
3.3 概念隐喻视角下《红楼梦》人名隐喻英译
霍克斯译本兼用音译法和意译法, 并根据人物的阶级地位来划分音译和意译人群。霍克斯采用音译法, 而且是汉语拼音系统, 来翻译社会地位高的人物 (主子阶层) , 以及具有人身自由的人物的人名。例如:Bao Yu, Bao Chai, Dai Yu, Tan Chun, 等等。而丫环、小厮以及和尚、尼姑、艺人等都采用了意译法。霍克斯还根据人物职业、身份等运用了不同的意译系统, 比如和尚、尼姑的名字采用拉丁语、希腊语翻译, 僧、道之名使用英语、意大利语和梵语翻译, 而用法语词翻译“红楼十二艺人”的艺名。这种意译系统能够更好地区别人物的社会地位高低, 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本土文化, 再现了原作的语言特色。
在翻译人名隐喻的过程中, 有时交织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会发生冲突。例如, “霍启”被霍克斯译为“Calamity” (灾祸) , 这一译法从文学语境的角度来看无可指摘, 而从文化语境来看的话则不可取, 因为中国封建家庭的主人通常给家奴取名都是“吉祥”“如意”等吉利的名字, 绝不会取“灾祸”这种不吉不利之名的。
因此, 译者在这种语境相互冲突时应当慎之又慎。当译文与文化语境明显相悖时, 应当采取音译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如上例中, 为了保持原人名的寓意, 最好加上注解, 虽然繁琐, 因类似极端例子数目较少, 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3.1 音译之失
音译首先使美学效果丧失。《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姓名字号有着独特的审美效果。而霍克斯对该群体主要采取了音译法, 仅表现了基本的称谓功能。例如林黛玉的名与字, 即“黛”与“颦”, 有着内在照应关系, 霍克斯分别音译为Dai Yu、意译为Frowner, 名与字内在的对应关系很明显已经不存在了, 名字中包含的文学意蕴也丢失了。另外, 《红楼梦》人名隐喻的一大特色就是谐音人名, 其不仅体现了该人物群体的个体形象以及性格特征, 而且还蕴含着作者的爱憎以及是非观。霍克斯对该群体人名都采用音译, 没有加上注解, 如此一来, 英语读者无从领略奥妙所在, 人名隐喻的含义与作用因此也丧失了。
3.3.2 意译之得
霍克斯对“美谥”的翻译基本上采用了意译法, 其意译有两种方式:语义对应的意译法和语义转换加情节补偿。这两种方式都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浪荡子”和“勇晴雯”都采取了语义对应方式, 分别译成“a flirt”和“brave Skybright”, 契合具体的人物形象。霍克斯还根据章回题目相应的故事情节对“美谥”的译文进行了信息补偿。另外, 霍克斯还根据人物职业、身份等运用了不同的意译系统, 比如和尚、尼姑的名字采用拉丁语、希腊语翻译, 僧、道之名使用英语、意大利语和梵语翻译, 而用法语词翻译“红楼十二艺人”的艺名。这种意译系统能够更好地区别人物的社会地位高低,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语境的制约, 更好地保留了本土文化, 再现了原作的语言特色, 同时有助于传达人名隐喻的文学信息。
4 结论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对《红楼梦》人名隐喻的英译进行探讨, 通过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两个方面分析霍克斯译本人名隐喻的英译, 评析翻译结果的优劣得失。《红楼梦》人名的成功翻译需要兼顾普遍的文化语境和特定的文学语境。谐音人名可以音译, 但应加注解;或者选择语义对应的意译, 以实现再现人名隐喻的目的。意译法需兼顾上述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 译者在以上两种因素发生冲突时应当慎重取舍, 以期最大程度避免误导读者,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基本文化和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s[M].MA:The MIT Press, 1985.
[2]Fauconnier G, TurnerM.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3]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2003.
[4]曹雪芹.脂胭斋全评《石头记》 (上、下册) [M].霍国玲, 柴军, 校勘.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
[5]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 (上、下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6]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9) .
[7]陈国华《.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
[8]完颜绍元.中国姓名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9]林克雄《.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J].天津外国语学报, 2000 (1) .
中外概念隐喻认知翻译分析 篇5
本文以国内作品《红高粱》和国外《费城》对比,探索概念认知翻译的异同。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隐喻,这是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其文本的关键。小说中,作者运用丰富的寓意象征及隐喻性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惊天动地的爱情及战争年代高密东北祖先们英勇悲壮的故事。动植物的描写是《红高粱家族》重要的艺术特色,作者通过“人性化”了的动植物,升华了小说主题,提高了小说整体的艺术感染力。美国电影《费城》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作者收集了条含有战争隐喻的英语对话,阐释了战争隐喻如何利用人们普遍熟知的具体的概念理解法律活动,并进一步探讨了战争隐喻思维在法律语言中的翻译策略。
认知语境对小说中的两种主要植物,“红高粱”和“睡莲”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进行了构建。“高粱”是禾本科植物,谷粒可供实用。高粱延续了高密东北乡世世代代的生命,因此“高粱”的隐喻意象图式之一是:高粱——延续生命——强大的生命力。成熟后的髙粱像火一般通红,当高粱大面积成熟后,遍地的高粱便容易让人联想起血海,因此,这里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大片成熟高粱——血海——日寇侵华的残忍。而高粱抗旱耐热,在广袤的平原上恣意生长,在蓝天下灿烂无比,让人不禁希望像高粱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勇于同世俗斗争。因此,此处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广泰的红高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广袤的红高粱——挣脱世俗的束缚。
小说中“几株白睡莲”出现的上下文环境都颇为嘈杂:花脖子开枪、曹梦九命令将炸弹扔进湾子等。正是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那几株白睡莲”却依然“雍容大度,仪态大方”,这种高贵的神态很容易就让读者联想到“我奶奶”在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同样不乱方寸,沉着冷静。此处隐喻意象图式是:白睡莲——高贵纯洁,仪态大方的人——我奶奶。
在《费城》中,这个词(versus)在字幕中出现过两次,并且指的是短期的对抗。通常它被用来表示战争的双方,但在诉讼中,它是用来联系诉讼的两个参与者,他是一个常规的隐喻。比如,两者都是由双方代表的不同利益参与其中。由于在诉讼中我们可以很频繁地看到这个词的使用,现在人们更多地认为这是一个诉讼术语,而不是战争的比喻。在汉语中,告和被告即使不用来比喻,但是它仍然可以表示诉讼的意义。因为在汉语中,这两个词可以清楚地表示双方之间的关系。冲突(conflict)的含义通常被用来描述一场打架,一场战斗或是一场竞争。
在法律案件中,它常常用来替换诉讼这个用词。在诉讼案件中,冲突这个词语频繁使用,以致人们都忽视了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冲突的构成是在法律结构之上的系统地描述。在中国的文字中,并没有什么词汇表达战争或者诉讼,然而,中国读者仍然可以理解其含义。究其原因,人们对于深层次的认知结构有许多共享经验,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因此,翻译者通常会省略副标题。赢这个词在电影中出现三回,而且跟作者先前提到的一样,也是常规的隐喻。因为人们会使用隐喻的概念在诉讼中,正如部分结构化的诉讼途径,依据战争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地理解诉讼的结果,就像理解战争的结果一样。为了成功翻译出这类型的隐喻,译者对战争一定会有足够的了解。诉讼就像战争,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当译者在翻译win这个单词时,他会翻译为得胜、胜利、赢,所有这些在中文中都是死板的隐喻。英语和中文都会有相似的战争的隐喻,所以作者在目标语中会努力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译者能否正确把握原作者在文中传递的“红高粱”的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红”的解读。“费城”隐喻广泛存在于法律语篇当中,并提出翻译战争隐喻的四种方法,即保留源语隐喻形象、采用标准目标语形象、保留原文形象并解释和省略法。战争隐喻与翻译紧密相关,所以从认知角度谈法律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翻译极具研究价值。从认知角度分析战争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进行法律文献的翻译工作。
在英语方面,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以英语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隐喻理论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其他语言中得到验证和补充。只有这样,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性才能得到证明,而汉语能够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和独特的例证。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 篇6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隐喻思维的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审视另一类事物,是联系不同事物的重要手段【1】。从认知的角度讲,隐喻是由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或是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目前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的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是热点,尤其是情感隐喻和空间隐喻的研究。但综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到,针对与人体部位相关的隐喻,研究却不多。本文根据隐喻理论来分析和探讨头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所构筑和衍生的隐喻意义。
2.英语中“head”的隐喻意义分析
2.1“head”的基本意义
英语中“head”的基本意义是指人体的头这一器官, 如They cut his head off、Hit him on the head、to bow one’s head、 “head”所有的隐喻意义都是从它的基本意义衍生出来的。“head”本指人的头部,后来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如 :
(1)The head of a cow and the tail of a horse.
2.2 相关的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是最典型的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是指把人、房屋、甚至一些抽象的和无形的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等视为独立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个带有例外或边界线的实体容器【6】。因此头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就是把外界所得到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放到该容器里去。比如something is filled one’s head or mind. 如 :
(2)All kind of things are filled in my head.
既然外界事物可以进入我们的大脑,自然也可以从我们大脑这个容器中跑出去,这说明一些信息或者知识被遗忘, 因此我们可以说something is out of one’s head,如 :
(3)Your birthday is out of my head.
2.3 相关的本体隐喻
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用抽象概念来描述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2】。人类自身的躯体和自然万物具有最密切的联系,人类在感知外部世界时,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象,形成一系列图式。“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3】。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因此在这里将分析头的情感隐喻意义。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思维,如 :
a. 表示自负,这一表达法在英语中为go to one’s head,如 :
(4)His success has gone to his head.
b.表示傲娇,to hold one’s head high .
c.表示冷静,如to keep one’s head.
d. 表示失去 理智, 情感失控, 用to lose one’s head来形容,如 :
(5)He begins to lose his head when facing all kinds of temptations
2.4 相关的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功能上赋予该非空间功能一个空间方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功能理解、思考和谈论空间概念【4】。英语中“head” 可以用来指重要或地位高的人物,如“领袖”、“首长”。再如 :
“head”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喻意义时它可以用来指事物的前部,比如“前排”、“前头”。
另外和汉语一样,英语中的“head”也可用作量词使用,作为牲畜的计算单位,指牲畜的头数,如ten head of a cattle、a large head of game。
3. 汉语中“头”的隐喻意义分析
3.1“头”的基本意义
现代汉语小词典(1999年修订版)中表示“头”这一概念的词有“头”和“首”这两个词, “头”既可以指人的头部,也可用于指各种动物的头部,表示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7】,如“抛头露面”、“呆头呆脑”、等。
3.2 相关的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指的是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并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5】“头” 还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起点或终点,这是由于“头”可以指事物的两端 , 这一具体的基本概念意义投射到抽象的概念领域就衍生出隐喻意义,例如 :
(6)谁先来给咱们开个头?
由于头位于人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并且头的左右或前后移动在时间上是先于尾部的,所以我们用“头”来表示在次序和时间上是优先的事物,比如“头号”、“头车”、“头趟”。
4. 结语
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了“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有关隐喻意义。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英汉对于 “头”所衍生出来的隐喻意义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但人类的认知有共性,人类认知活动植根于人们日常的自身体验【6】。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英汉这两种语言对“头” 的隐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两国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存在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方式等。
摘要:隐喻是一切概念的基础,同时也是创生意义的手段。人类概念系统中的基本概念都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人类词汇的基础大多是“隐喻性的”。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和汉语中“头”所衍生的隐喻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这两种语言中“头”在某些方面所产生的隐喻意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不同国度或不同文化的人对身体部位的认识基本上具有相同的认知。
概念隐喻构建篇章连贯 篇7
篇章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研究的专家很多, 然而对衔接与连贯的界定又众说纷纭。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可以比较明确地阐述两者的关系:衔接和连贯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不同的概念, 前者存在于篇章的表层, 后者存在于篇章的底层, 前者是有形的网络, 后者是无形的网络, 前者是技术手段, 后者是客观效应, 两者以篇章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要讨论的是概念隐喻帮助我们构建篇章连贯的问题, 所以, 不涉及衔接问题。
概念隐喻构建篇章连贯
作为一种心智模式, 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篇章连贯, 这种构建是通过其已激活蕴涵晕圈可以实现的。下面我们以《道德经》第八章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为行文方便, 我们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并在文中做相关标记。译文如下:
[句一]美德如水 (1) 。[句二]水善于滋养万物 (2) , 而与万物不争 (3) , 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低洼地带 (4) , 所以近似于道 (5) 。[句三]如水一样避高趋下, 顺乎自然 (6) , 君子居住善于选择静地;[句四]如水一样静默深远, 不起波澜 (7) , 君子善于保持心态宁静;[句五]如水一样润泽万物, 公正均平 (8) , 君子为人慈悲仁爱;[句六]如水一样堵塞必止, 开决必流 (9) , 君子说话信实可靠;[句七]如水一样净化污秽, 趋于平衡 (10) , 君子为政善于治理;[句八]如水一样随物成形, 可方可圆 (11) , 君子做事无所不能;[句九]如水一样冬天结冰, 春天融化 (12) , 君子行动起来总是合于时宜。[句十]正因为如水一样不争 (13) , 君子才没有怨咎。
显然, 在这个篇章中有两个概念隐喻:“美德看作水”和“君子看作水”。前者统辖着句群一, 包括句一和句二, 而后者则统辖着句群二, 包括句三到句十。
1. 句群一内部的连贯
统辖句一和句二的是概念隐喻“美德看作水”。它是概念“水”投射到概念“美德”上的结果。其中, “美德”为目标概念, “水”为来源概念。该隐喻产生过程可图示如下 (图1) :
来源概念“水”潜在蕴涵晕圈中有很多内容, 其中被激活的蕴涵可图示如下 (图2) :
文中“美德如水”所统辖的表达式及其隐喻意义可以列表如下 (表1) :
在句二内部, 隐喻表达式之间是连贯的, 所以, 相应的隐喻意义之间也很好地连贯着。句一和句二以隐喻表达式之间的连贯为基础, 其隐喻意义也很好地连贯着。句一和句二中这些隐喻意义之间的连贯则保证了句群内部句子之间的连贯, 篇章连贯在句群内得以实现。此连贯机制如右图 (图3) :
2. 句群二内部的连贯
统辖句三至句十是概念隐喻“君子看作水”。它源自概念“水”向概念“君子”的投射。其中“水”为来源概念, 而“君子”为目标概念。这个概念隐喻产生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图4) :
在隐喻“君子看作水”中, “水”被激活的蕴涵晕圈如下图 (图5) :
例文中“君子看作水”所统辖的表达式及其隐喻意义可以列表如下 (表2) :
表2中的隐喻表达式均来自来源概念“水”的一个蕴涵, 它们是连贯的, 所以, 相应的隐喻意义也是连贯的, 正是这些隐喻意义间的连贯又保证了句群二内部的连贯, 而这个连贯又保证了篇章在这里的连贯。这个连贯机制可用图表示如下 (图6) :
3. 句一和句群二之间的连贯
“美德”是一个道德概念, 其上位概念是“品德”。“品德”这个框架有很多蕴涵, 可以列表如下 (表3) :
“君子”是我们世界知识中的一个概念, 其义素列举如下 (表4) :
将表3和表4对比, 可以看出“美德”需要一个“承载者” (表3的c项) , 而“君子”恰恰是“美德的承载者” (表4的d项) 。根据世界知识, 我们知道“君子”是“美德的承载者”。显然, “君子”和“美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如同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一样。在两个概念隐喻“道德看作水”和“君子看作水”中, 共用着同一个来源概念“水”, 而两个目标概念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 两个概念隐喻之间便有了紧密的关系, 前者是源, 后者是流。这个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7) :
我们知道, 文中统辖句群一的是概念隐喻“美德看作水”, 而统辖句群二的是概念隐喻“君子看作水”, 这两个概念隐喻共用着同一个来源概念“水”。从“美德看作水”到“君子看作水”, 来源概念“水”被激活的蕴涵晕圈从概括到具体, 这些蕴涵自然是连贯的;从“美德看作水”到“君子看作水”, 目标概念“美德”和“君子”之间又是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 它们在意义上也是连贯的。这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语义关系网络如下图 (图8) :
这样以来, 两个概念隐喻蕴涵的连贯就决定了两个概念隐喻相应的隐喻意义之间的连贯。基于此, 它们所统辖的两个句群自然而然地连贯着。这个连贯机制如图9:
《道德经》在内容方面是富于哲理的, 在艺术上也是华丽绚烂的, 这两者共同造就了其不朽的光辉。如果我们把这一篇章看作一幢高大的住宅楼, 那么, 其中一个个的小句就如同一个个的房间, 一个个的句子就如同一个个的屋子, 而一个个的句群就如同一个个的单元。在表面上, 把一个个的房间、屋子、单元衔接起来的是混凝土, 但在根本上保证整个大楼浑然一体的则是那些深藏其中的钢筋。同样, 在例文中, 尽管表层的衔接手段使文章显得很流畅, 但真正使其内容连贯的, 则是其中的概念隐喻。
篇章的连贯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实现篇章连贯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念隐喻只是其中之一。本文只是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概念隐喻能通过其被激活的蕴涵晕圈来帮助构建篇章连贯。做这样的探讨也只是一种尝试, 还盼能抛砖引玉, 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4]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5]屈承熹著潘文国等译.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6]屈承熹.功能篇章语法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应用[A].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田然.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 2005, (01) .
[8]郑贵友.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J].汉语学习, 2005, (05) .
[9]王韫佳.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J].汉语学习, 2003, (02) .
英汉“愤怒”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篇8
“愤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性涵义。国外很多语言学家研究了英语中“愤怒”情感的概念构成[1,2,5]。同时,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展了英汉“愤怒”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6,8,9,14]。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量语料,参照Kovecses(2000)[3]对英语中“愤怒”基本概念隐喻的划分,对英汉日常语言中“愤怒”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认知对比,并尝试从文化因素中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1 愤怒的英汉隐喻对比
1.1 ANGER IS THE HEAT OF A FLUID IN A CONTAIN-ER(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的热)
Lakoff&Kovecses(1987)[5]认为,愤怒的生理反映之一—身体热度构建了“愤怒”最基本的隐喻即ANGER IS HEAT(愤怒是热),这一基本概念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所体现,但具体表现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英语中“愤怒是热”这一基本概念隐喻可将“热”应用于固体和液体两类。“热”应用于液体即得到隐喻ANGER IS THE HEAT OF A FLUID IN A CONTAINER(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的热),以此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表达式为:
You make my blood boil.
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
She was bursting with anger.
She got all steamed up.
He's just letting off steam.
英语在表达“愤怒”这一情感时,基本概念为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即将“愤怒”视做“液体”。这种基本概念的存在源于西方体液文化的影响。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2007)[11]提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并根据某种体液在人体内占的比例将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胆汁质。不同的体液决定了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其中胆汁质类型的人被认为是性情急躁,易怒,爱冲动。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个人发怒即被认为是体内的胆汁分泌过剩影响其情绪,体现在英语语言中即为“Someone seethes in his gall”。在汉语中也有利用液体的概念来形容“愤怒”,如饮恨而终,惊风怒浪,惊涛怒浪等。所不同的是英语偏向强调用液体的温度,沸腾时的状态来隐喻“愤怒”的程度,用承载液体的容器来代表对“愤怒”的控制力,容器打翻意为“愤怒”失控[9],而汉语则偏向液体翻滚时的状态而未涉及温度的含义。
1.2 ANGER IS FIRE(愤怒是火)
“愤怒是热”这一基本概念隐喻在英语中应用于固体即得到概念隐喻ANGER IS FIRE(愤怒是火)。
Hotspur flared up at the word.
He glared at the rake with burning eyes.
And in her eyes,there hath appeared a fire.
He gave his son a look of burning anger.
与英语相同,汉语中形容愤怒的基本隐喻亦是“愤怒是热”,这一基本概念隐喻主要体现在ANGER IS FIRE(愤怒是火)和ANGER IS QI(愤怒是气)。在汉语中以ANGER IS FIRE(愤怒是火)为基础的常规隐喻表达式有:
他火了。
他火冒三丈。
他怒火中烧。
他怎么发那么大火?
由此可见,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有将“愤怒”看作“火”的隐喻概念,所派生出来的表达式也是相同或类似的。这是因为两种语言文化都认为“愤怒”具有火的特性:炙热,猛烈,一旦爆发难以扑灭。同时这种相同也可以从人的身体体验得到解释,人发怒时生理上发生变化,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发热等。因此,无论是“flare up”“burn”还是“怒火”“火冒三丈”都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人“愤怒”时的感受和特征。
1.3 ANGER IS QI(愤怒是气)
在汉语中,表示“愤怒”的一个独特的概念隐喻为ANGER IS QI(愤怒是气),所生成的隐喻表达式有:
“你有病啊?”她生气地说。
他怒气冲天地推门进来了。
他的火气越来越大。
她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拿起一只杯子扔了出去。
汉语中用“气”来表示愤怒有着久远而复杂的历史。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宇宙万物皆源于气。所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13]。除此之外,中医理论认为“气”是组成人体的三种基本物质之一。气是运行变化于体内,维持生命活动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的精微物质。气在血液中循环并推动血液前进,如果在血液循环中受阻,就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疼痛和该处体内压力加大[10]。造成气在体内循环受阻的原因很多,消极情感“愤怒”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汉语中谈到“愤怒”时“气”是最常用的词的原因了,而英语中则没有ANGER IS GAS(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
1.4 ANGER IS A SENSE OF TASTE(愤怒是味觉感受)
ANGER IS A SENSE OF TASTE(愤怒是味觉感受)这一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非常普遍,而在汉语中却极少出现。
To consider they had been tricked,and to feel sore about it.
McGinnis considered this,his expression sour.
He is still bitter about the way he has been treated.
The President was in a particularly peppery mood this morning.
英语中的“sore,sour,peppery,bitter”等原本是表示感觉和味道的“疼的,酸的,辣的,苦的”,用以形容“愤怒”表现了人不舒服,不愉快时的感觉与痛苦的表情,这种情况在汉语里却是没有的。汉语中表示感觉的“疼,痛”多用来形容非常的珍稀某物或过度的悲伤,如:她心疼她宝贝儿子!他简直是痛不欲生!而极少用来形容愤怒。汉语中表示感觉的“酸”多用来表现人的嫉妒心理,如:这话这酸啊!瞧她酸不溜秋的样。“苦”多用于表现忧愁,烦恼,生活艰辛。如:苦大愁深的样子。真是苦了你了!这日子过得苦啊!“辣”则多表现人的性格厉害,如四川辣妹子等。
1.5 ANGER IS AN OPPONENT IN A STRUGGLE(愤怒是斗争中的对手)
在英语中ANGER IS AN OPPONENT IN A STRUGGLE(愤怒是斗争中的对手)这一概念隐喻极为普遍,如:
I am struggling with my anger.
She fought back her anger.
You need to subdue your anger.
He repressed his anger.
但以“愤怒是斗争的对手”为概念基础的表述在汉语里却很少,这是因为自古以来西方人将宇宙万物与人截然分开,二者对立。人与自然独立,人应置于自然之上,人应控制,支配和改造自然为人类本身服务。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西方人对自然和宇宙万物有着强烈的征服和索取的欲望,因此在形容“愤怒”这种情感上,他们将其看作是需要征服的对手,必须要“struggle with,fight back,subdue and repress”.而在汉语文化中,中国哲学一直认为人源于自然,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气”源于自然,乃万物本源。气血相通方能身体康健,颐养天年,因此在汉语表达中,从不将“愤怒”看成是对手,不愿与“气”斗,免得伤“元气”。
1.6 ANGER IS A DANGEROUS ANIMAL(愤怒是危险的动物)
He is hopping mad as a hornet.
He bellowed at his wife.
He went ape.
When I told my sister about that she had a cow.
英语中的“hornet,ape,cow”等动物可以表达“愤怒”的含义,但汉语中很少有动物本身就能传达“愤怒”这一概念的情况,即使有时用动物来渲染“愤怒”这一情感,也多会用表示“愤怒”的词汇加以修饰,如:他像一头愤怒的雄狮。而如果只说“他像一头雄狮”则很难显现出“愤怒”这一情感。因此在汉语中极少使用动物来表现“愤怒”,也无法形成一个概念隐喻。
1.7 ANGER IS INSANITY(愤怒是疯狂)
I am mad.
I just touched him,and he went crazy.
One more complaint and I’ll go berserk.
If anything else goes wrong,I’ll get hysterical.
“Mad,crazy,berserk,hysterical”在英语中均表示“愤怒”的意思,但直译成汉语却是“疯狂”“发疯”的意思,表达不出“愤怒”的含义,必须意译成“气得发疯”才能传情达意,可见汉语中没有ANGER IS INSANITY(愤怒是疯狂)这一概念隐喻。
1.8 ANGER IS BURDEN(愤怒是负担)
在英语中,关于ANGER IS BURDEN(愤怒是负担)的隐喻表达式有:
He has a chip on his shoulder.
The manager carries his anger around with him.
You’ll feel better if you get it off your chest.
Unburdening herself of her anger gave her a sense of relief.
I can not carry my anger long.
而汉语也经常会说“带着气”,“气消了心里就轻松了”等等。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式里“愤怒”被看作是有一定重量的物质,给人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重感,需要人去“carry(承受)”,“愤怒”感消失了,人身心就“relief(轻松了)”。
1.9 ANGER IS NATURAL FORCE(愤怒是自然力)
在英语中表示ANGER IS A NATURAL FORCE(愤怒是自然力)的隐喻表达式有:
It is a stormy meeting.
He stormed at my negligence.
His face clouded with anger.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大发雷霆”,“暴跳如雷”等来形容人生气时的状态。自古以来,沧海桑田,风雨雷电,四季交替等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预知和掌控的,正如“愤怒”是强烈的,无法预测的并难以控制的情感一样。同时,表达“愤怒”含义的概念多表示天气由晴转阴,由好变坏,如“stormy”“cloudy”等,天气的变坏造成人类生活环境变差,生活质量下降,因而引起人心理的变化,心情由好变坏,引起愤怒和不满。
1.1 0 ANGER IS PHYSICAL ABNORMALITY(愤怒是人体部位的异常)
He is flushed with anger.他气得脸红脖子粗
She is blind with rage.她气得头晕眼花。
Her face distorted by rage.她气得脸都变形了。
He is gnashing his teeth with anger.他气得咬牙切齿。
作为一种消极情感,“愤怒”一旦爆发便会引起人身体的反应变化,如情绪激动,内压增强,体温上升,呼吸加速,肤色变红,身体颤动等,这些表象的变化直接反应出人内心情绪的波动程度。因此通过观察表象,即能推测出人是否愤怒以及愤怒的程度。这种生理效应成为了概念隐喻的基础,在两种语言的文化中均有所体现。
2 结束语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种语言中表示“愤怒”的隐喻概念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这些隐喻表达式均借助人愤怒时的生理变化和身体感知来表现这一情感。自然界诸多相同的物理特征和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表达情感这一抽象概念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共性[12]。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会出现相同的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同时,又由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传统,生存环境和文化价值观,英汉两种语言中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隐喻概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愤怒”的隐喻概念既建立在人类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
摘要:“愤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性涵义。国外很多语言学家研究了英语中“愤怒”情感的概念构成。同时,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展了英汉“愤怒”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该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量语料,参照Kovecse对英语中“愤怒”基本概念隐喻的划分,对英汉日常语言中“愤怒”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认知对比,并尝试从文化因素中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篇9
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概念隐喻也是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隐喻
隐喻研究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布莱克(1993)把隐喻的研究分成两个部分即传统的修辞观和当代隐喻观。传统的修辞观认为隐喻是一种应用在为学创作的修辞手段,而当代隐喻观则把其看成是一种认知方式。传统隐喻把隐喻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类比观、替代观以及互动观。当代隐喻观则把隐喻分成是语用观和认知观。认知隐喻观(概念隐喻观)指的是用一种概念域来理解另外一种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1984)在他们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隐喻,不仅在语言当中也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虽然隐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语言当中,但是所有的隐喻都隐藏在我们的语言之中,这些隐喻是不能从语言现象的表面来找到的。在概念隐喻当中包含两种“域”(domain),一种是目标“域”另一种是源“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联系从学术上的角度上来分析我们称之为映射(mapping)。隐喻不同“域”的映射主要来自于人类的认知水平。比如说在隐喻“THE BODY IS A MACHINE.”中,其映射的源“域”是“MACHINE”而目标“域”则是“BODY”。这个机器隐喻给我们的概念就是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有其内在的机制动力以及工作效率生产能力和运行条件等。最后,在认定语言表达中概念隐喻的过程中,有两个标准需要我们去遵守。第一就是隐喻表达中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比如说第二就是映射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要有交集也就是共同点,如人体需要正常的运行同样机器也需要正常的运行。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按照隐喻的隐射的源“域”,隐喻可以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结构隐喻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目标A理解目标B。例如,在概念隐喻“ARGUMENT IS WAR”中,争论是口头上的而战争则是武装冲突,争论不属于战争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战争的冲突性去解释争论的冲突性,这种部分特性的隐喻我们称之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指的是指通过物体的概念和概念结构来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其主要包括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三种。方位隐喻指的是通过空间组织形式的隐喻,它通过我们生活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上下、里外、前后、深浅、中间和周围等基本概念来构建隐喻表达。这些空间概念和方位概念来自于我们人类和自然的互动,因此这是我们人类所取得的最早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方位隐喻可以归纳为许多在类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and“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
三、日常表达中的概念隐喻
本研究为了探讨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表达中是如何实现的,将从网站中按照概念隐喻的种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收集语料,并对语料用概念隐喻的机制进行分析以探讨概念隐喻是如何在我们日常表达中实现的并且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在结构隐喻中主要有战争隐喻(War Metaphor),建筑隐喻(Building Metaphor),旅行隐喻(Journey Metaphor)和液体隐喻(Water Metaphor)。在战争隐喻中主要是通过battle,fight,win,defend,competition,strike,attack,victory,beaten和campaign等关键词来实现,如:I want to win that next battle which is for justice and opportunity(我希望赢得下一场战斗──为了公正与机会)。在这句话中其战争隐喻的表达是通过关键词win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attle”而目标“域”则是“justice and opportunity”,把对正义和机会的争取看成是一场形象的斗争,使该句要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领会到这一争取过程的残酷性。建筑隐喻主要是通过set up,demolish,restore,disrupt,slump,remove,和restor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I did feel bad about leaving the campaign,and I offered to go to Connecticut for a couple of weeks to set up an organization there.(离开竞选活动的确让我感觉不好,我主动提出到康涅狄格州去帮几个星期的忙,在那里帮助建立一个竞选机构)。在这句话中其建筑隐喻是通过关键词set up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uilding”而目标“域”则是“organization”,其形象地比喻了组织的建立就像一座建筑日积月累的建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旅行隐喻主要是通过accelerate,overtake,catch up,chase,stepping onto,advance,return,move,keep to,follow和pac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At that point,post 2012,the social software market growth will accelerate as will the overall impact of social on business and society.(在这一点上,社区软件市场在2012年以后将加速增长,使得社区媒体对企业和社会产生全面的冲击)。在这句表达中其映射的源“域”是“journey”,而目标“域”则是“the software market”,把软件市场看成是一段旅程其发展过程的提升看成是一种旅途中步伐的加速,形象地描述了软件市场发展的特性。液体隐喻主要是通过flow,surge,fluctuation,shrink和mainstream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continue to flow from the troubled region into the no-man's land.(大批的难民持续从骚乱地区涌进无人区)。在这句隐喻表达中作者通过关键词“flow”把大量的难民看成是流动的液体,形象地描述了大批难民进入到无人区那种迫不及待以及混入的景象。其映射的源“域”是“water”目标“域”则是“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2.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实体隐喻主要包括人体隐喻(Human Being Metaphor)和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体隐喻主要是通过swollen,cripple,healthy,recoverystrong和headache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The Labor Department figures underscore the shaky state of the economic recovery.(劳工部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复苏状况的不稳定),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recovery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human beings”目标“域”则是“economy”,其形象生动地把经济看成是具有健康生病以及身体恢复等人体特性的事物。容器隐喻主要是通过in,into,out of,enter和of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Mc Gregor's effort was enough to edge Johnson out of the top spot.(麦格雷戈奋力一搏,成功地将约翰逊从第一的位置上挤了下来)。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out of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container”目标“域”则是“top spot”,其形象生动地把第一的位置比喻成一个容器,把被淘汰出第一位置的人描述为挤出了第一的位置这一容器,使人们能很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一行为过程。
3.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主要包括“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隐喻假设,其主要是通过growth,increasing,rise,peak,up,improvement,promote,top,tumble,boost,downturn,decline和decreased等关键词来实现,如:The move is designed to boost sales during the peak booking months of January and February.(这一举措旨在增加1月和2月预订高峰期的销售量)。在此句表达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是通过“boost”和“peak”来实现“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方位隐喻表达的,很生动地体现了“增加”和“高峰”都是褒义的隐喻假设。
四、结论
从本文对概念隐喻的种类以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来看,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和信息的传达。
参考文献
[1]林书武.隐喻与认知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2]赵燕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3]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1).
[4]林书武.国外隐喻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动态述评 篇10
关键词:隐喻 交际 认知语言学 话语分析
一、 引言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被关注和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历史上一些学者把隐喻当做一种修辞式的语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言学家开始把隐喻当做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Lakoff和Johnson(1980)在他们的开创性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中认为历史上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偏于狭隘,他们指出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人们低估了隐喻的普遍性。之后Lakoff (1993)总结发展出了CMT,为当代的隐喻研究奠定了基础。
隐喻是用一类事物来描述另一类事物。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概念隐喻是指把这两类事物进行抽象和总结,这两类事物可称之为靶域和源域。其中靶域往往是更抽象更加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的内容,比如情感,时间,学术概念等;而源域经常是更具体,物理特性更明显,和身体感知更相关的内容,比如距离,重量,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等。在“爱情是甜蜜的“这个隐喻中,可以总结出“情感是食物”的跨领域投射,其中情感是靶域,食物是源域。
二、 隐喻研究中的悖论
在认知语言学体系中,跨领域投射被认为是理解隐喻的关键。但Gucksberg(2001)认为,大多数在真实世界中出现的隐喻都不需要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也就是用跨领域投射的方式去理解。Steen指出Lakoff一直坚持的跨领域投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对那些被反复使用的隐喻还在思维中产生跨领域投射?在Lakoff经常使用的关于辩论(靶喻)和战争(源喻)的例子中,Steen认为我们很少会依靠战争的概念去理解辩论。比如在“A攻击了B的论点”(A attacked B)这句话中,attack一词已经成为常规(conventional)隐喻,在这个语境它很难再激发出关于战争的跨领域投射。这就是Steen提出的隐喻研究的悖论: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隐喻不需要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去理解。Lakoff等人开创CMT时,为了改变人们之前从修辞角度理解隐喻的态度,特别强调了隐喻的普遍性。但是隐喻研究发展到现在,除了Lakoff提出的跨领域投射,Glucksberg(2001)提出了归类(categorization)的隐喻理解模型,他认为人们会把比如攻击和批评这两个概念归类为一个更高的类属去理解,而非通过战争这个源喻形成跨领域投射。Gentner和Bowdle(2001)提出了Career of Metaphor Theory,他们认为隐喻的特性以及人们如何理解隐喻也会随着时间和语言的发展而改变。新型隐喻(novel metaphor)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常规隐喻。新型隐喻一定需要跨领域投射的理解过程,而一些常规隐喻如“attack”并非如此。Steen的研究估测99%的隐喻为常规隐喻,只有1%的隐喻为新型隐喻(Lakoff, 1993)。而如何判断隐喻是否需要跨领域投射去理解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无统一的答案。要想解决这个悖论,也许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思考隐喻现象。
三、 隐喻研究的新维度
Steen在阐述了隐喻的悖论之后,提出交际是以往隐喻研究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维度。认知语言学家往往只研究隐喻的语言和认知两个方面,并且强调认知的重要地位,而隐喻的交际功能经常被忽视。在隐喻的交际属性中,Steen强调蓄意隐喻和非蓄意隐喻(deliberate/non-deliberate metaphor)的区别,并认为隐喻的蓄意性是决定隐喻在认知过程中如何被处理的关键。蓄意隐喻使用者(sender)会试图让接收者(addressee)从正在进行的话题领域(靶喻)去用另一个领域(源喻)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即是认知语言学中跨领域投射的过程。而这整个过程是隐喻的使用者主动试图让接收者用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的过程。因此在隐喻的交际特性中,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蓄意隐喻需要接收者进行跨领域投射而非归类去进行理解。比如在“朱丽叶是太阳”(Juliet is the sun)这个蓄意隐喻中,接收者肯定需要从太阳的特性去进行跨领域投射式地思考人的特性。而非蓄意隐喻比如前面“attack”一词的例子,只需要接收者使用归类的方法去理解。再例如“in 2015”中in作为一个语法隐喻,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也不会进行跨领域投射去进行理解。
Steen的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的大多数隐喻不是蓄意隐喻,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隐喻不需要跨领域投射模型。Steen融合了跨领域投射和归类这两个模型,通过增加交际作为一个新的维度,解决了何时使用哪一个模型的问题,从而也解决了隐喻研究的悖论。这为隐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Steen之前,还没有其他学者非常明确地指出交际在隐喻研究当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作为新维度。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在CMT理论的基础上对一些领域,比如政治、教育等当中出现的隐喻(例如Cameron,2003;Chateris-Black,2004),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是交际属性中的蓄意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隐喻的交际属性当中,可以说蓄意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前面的论述,蓄意性是决定接收者究竟如何处理隐喻的关键因素。Steen把以语言、认知和交际作为三个维度的新的隐喻理论称为“改进式的CMT”,并建议研究者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视角—符号学(以话语分析为主),心理学和社会研究的视角去研究隐喻的三个维度。作为语言学家,Steen特别强调了话语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交际隐喻的特性,以及隐喻这三个维度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和隐喻在话语中的发展和改变。这个建议受到不少隐喻研究者的重视。
任绍曾(2008)在隐喻研究的三个维度的基础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心理治疗领域的隐喻。心理治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交际形式,其中会使用到相当多的隐喻去交流一些患者敏感的或是难以表达描述的话题。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往往忽视心理治疗中隐喻的语言和交际属性,只注重了认知方面。Tay分析了一些真实的心理治疗的文本记录,并指出语言、认知和交际不仅是其中隐喻研究的三个维度,也是隐喻被使用的情景和语境的三个重要特性。如果心理治疗师想要提高治疗中隐喻使用的有效性,语言、认知和交际是必须全部考虑在内的因素。Tay也探索了隐喻在心理治疗话语当中的发展轨迹(discourse career )。Tay从对隐喻描述性的研究扩展到了如何更有效利用隐喻,这也是隐喻研究的发展方向。对于心理治疗当中的隐喻,Steen的三个维度的隐喻研究范式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与发展。
四、 结语
本文回顾了隐喻研究的发展,着重介绍了Steen指出的隐喻研究中的悖论,以及他提出的隐喻研究的新维度—交际,并探讨了交际中隐喻最重要的特性—蓄意性。Steen主张把语言、认知和交际作为隐喻的三个维度,从而对隐喻进行范围更广的多视角的跨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几十年来隐喻研究有着丰硕的成果,但在Steen提出的新维度的基础上,以后的隐喻研究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Tay在心理治疗领域对隐喻的研究便是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 Cameron, L. Metaphor in educational discourse [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2] Charteris-Black, 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3] Glucksberg, S.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 From metaphors to idioms [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Gentner, D. & Bowdle,B.F.Convention, form,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 [J].Metaphor and Symbol, 2001, 16(3 & 4): 223–248.
[5]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6]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汉英时间概念隐喻及其对比 篇11
隐喻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两千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出现了隐喻的概念。然而, 在那时隐喻一直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来看待。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修辞学也认为, 隐喻只是对语言的修饰和美化, 从而把隐喻归为修辞学的范畴。从20世纪初开始, 隐喻的研究开始向认知领域发展, 隐喻的研究真正从表层进入深层, 并取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成果。1980年美国的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去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 (Lakoff&Johnson, 1980) 。
时间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之一, 也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语言学一般认为:时间是通过空间来概念化的, 人们通常用空间方面的词汇来理解和谈论时间 (汪少华, 2006)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涉及时间概念的隐喻表达式, 旨在说明时间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既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 同时因为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 又有着自己独有的鲜明民族特征。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本文中的“隐喻”指的是约定俗成的隐喻, 语法隐喻及诗歌隐喻不包含在内。约定俗成的隐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隐喻, 即人们将已理解领域的结构投射到要理解的领域, 两者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Lakoff认为, 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 而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 它组建了我们的思维, 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判断, 使语言结构化、系统化, 从而具有巨大的生成力。Lakoff还发现, 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它们不仅存在于人类语言中, 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之中, 概念隐喻是人类对世界的看法用不同概念域的观念表述, 一个概念域的概念可以被另一个概念域的概念隐喻化。在此基础上, Lakoff将概念隐喻分为了三种类型: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 。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比如说:上-下、前-后、深-浅等。人类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 从而形成了用方位词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式。最常见的例子是Happy is up;Sad is down.日常的表达式有:
I’m feeling up;
My spirits rose;
You’re in high spirits;
He’s really low in those days.
正如人们基于对空间方位的经验建立的空间隐喻那样, 人们对于物体的经验派生出了另外一种隐喻, 那就是本体隐喻。在这类概念隐喻中, 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例如, 概念隐喻Moods are weather可体现在如下日常表达式中:
Cheer up!You look a bit foggy/gloomy.
Ladies and gentlemen, can I start my thanking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warm/hot welcome?
他最近一直阴沉着脸,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从她那阳光灿烂的笑容来判断, 她肯定有什么好事!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个方面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可体现在下列日常表达式中:
When you are trying to build a business, I’m afraid there’s no short cut to success.
I can’t make up my mind.It’s either stay where I am or apply for a job abroad.I seem to be at a crossroads in my present job.
人生的旅途漫长而艰辛。
三、时间的隐喻理解
1. 时间的空间隐喻理解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 任何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中。无论认识客观世界或和他人进行语言交际都必须用上一套标志时间和空间的词汇。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 两者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空间是人类的视觉系统所能直接感知到的, 空间感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无意识的能力。相对于空间来说, 时间则是看不见也摸不着, 让人很难把握。人们总是先学会描述比较具体的事物或概念, 然后再回描述比较抽象的事物和概念, 这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 因此, 人们是先学会描述空间, 然后才学会了描述时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空间组织在人类的认知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人们通过空间来感知一些更为高级的复杂的概念。因此, 在所有的隐喻中, 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家们也形成了共识:在几乎所有已知的人类语言中, 时间概念都是程度不等、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在有关时间的隐喻中, 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据《牛津英语词典》我们可以发现用来表述时间的词汇要比表示空间概念的词汇晚出现大约一个世纪, 例如:after、ahead、among、before、behind、down、from、in、later、next、till等。在汉语中, 也有像“上、中、下、前、后”这样的空间词汇用来表示时间:
上:上午、上半天、上辈子、上年、上旬、上半夜、上周
中:中期、中叶、中午、中世纪、中秋、中年、期中、年中
下:下半辈子、下旬、下午、下半夜、下不为例
前:前期、前半生、前年、前日、前天、前生、前世、日前、从前、以前、先前、学前、公元前、前朝后代、解放前夕、前面、眼前、当前、人总往前看
后:以后、之后、饭后、往后、今后、此后、事后、最后、随后、后来、后头、死后、茶余饭后、后天、午后、十点前后
左右:九点左右
On:on that occasion/on time/on short time
At:at night/at dawn/at ten/at present/at that time/at proper time/at a set time/at a particular time
Before/after: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
Behind:An hour behind its schedule time.
He is always behind time with his payments.
2. 时间的本体隐喻理解
隐喻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思维特点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也就是把人自身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 (束定芳, 2000) 。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具体有形的实体的方法就是本体隐喻。这种隐喻符合人类以自我为认知中心, 由远及近,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人们经常通过对实体和物质的具体经验来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经验。对事件、行为、感觉、观念以及时间等较抽象的概念就是这样来理解的, 将他们看做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例如:她的性格很脆弱 (性格是某种易碎品) 。这就是概念隐喻里的本体隐喻。同样的, 人们也将抽象无形的时间看作是实体, 例如:时间好像和人开玩笑一样 (将时间隐喻为人) , 时间好像静止不动 (时间是一个运动的实体) 等。下面将进一步论述时间是实体这个本体隐喻。
2.1 时间是运动的物体
A year has passed since we last met.
She passed the time by picking flowers.
在第一个句子当中, 时间是在运动的, 而观察者的位置是固定的, 对于观察者来说, 时间是有速度的运动物体;而在第二个句子中, 时间被看做了静止的, 人则是运动的。对于第一种情况, 在英汉表达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的表达方式:
The time will come.
The time has arrived for you to study.
It will increase as time goes by.
将来、未来、春去冬来、古往今来、来日方长、寒来暑往、过去、以往、往常、往日、后来、时来运转、时过境迁、时移世易、时间快到了、时间过得真慢等。
在第二种情况, 人被看做是运动的, 时间是静止也有很多相关的表达方式:
Let’s go through the night of doubt and sorrow.
As we go further into the 1990s.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this weekend.
这个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近来天气有些反常。
当我们把时间看成是运动的物体, 我们会用到不同的行为动词来具体的描述这个运动的过程, 在时间这个概念域中, 我们想要强调的各种特征会使我们将时间理解成各种不同的运动。比如, 强调时间的速度, 我们可以将其看成飞行的箭;当我们有度日如年感觉的时候, 我们会用“creep on/wears on来形容;或者我们会用时光流逝来形容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已经远去。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They enjoy the fleeting moments of happiness in life. (他们品味着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幸福时光。)
Old age creeps upon one unawares. (不知不觉间老年就来临了。)
The time slipped by. (时间悄悄溜走了。)
2.2 时间是容器
容器隐喻是本体隐喻里比较重要的一种, 其物理基础来源于人体本身,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外之分, 皮肤将人体与外界隔开, 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东西, 比如:空气、食物、水, 同时, 也不断的从身体内排除如汗液、体液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容器几乎无所不在, 我们也时刻都在与容器打交道:房间、盒子、口袋、汽车、大海、国家等, 任何有自然边界或能被构想出边界的空间都是容器, 这种容器的概念还可以映射到更为抽象的领域, 比如说心灵 (她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词语 (你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吗?) 等, 这样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容器隐喻。我们用本体隐喻的方式理解事件、行为、活动、状态, 将它们看做是实体或物质, 只要我们能构想、界定它们在时空中的边界, 它们便成为了容器, 因此容器隐喻极为普遍。时间本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的, 但通过容器隐喻, 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 甚至有深浅。比如:
In/out:in good time, in the interval, in a minute, in the afternoon, in a second, in the future, in war time, in due time, out of hours, out of time
在汉语里, 常见的有:
年内到货、日内到达、一年以内保修。
一年里头, 难得有空。
这段时间, 你不许外出。
过去的一年里, 发生了许多大事。
3. 时间的结构隐喻理解
除了时间是空间隐喻及本体隐喻外, 在很多文化里还将时间比作金钱或一种有价的商品,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时间隐喻。人们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 并用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这样时间就变成了一种有价的物品。尤其是商品经济兴起以后, 时间和金钱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 这一点在西方显得更为突出, 在英语里就有“invest time”的说法。在汉语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除了将时间比做金钱, 还有用对待金钱的方式来对待时间的说法:金钱可以花费、浪费、节省、计划, 于是我们通过“金钱”这个来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 将“金钱”的结构模式投射到“时间”上,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系统的、结构化的隐喻群。这一类隐喻是一种最常见的隐喻, 即结构隐喻。两个概念表现的客观事物是不同的, 但认知结构保持不变, 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例如:
我的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 有什么问题就赶紧问吧。
回想起来白白浪费了许多时光。
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He consumed much time and energy in writing this book.
You are wasting my time.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四、英汉语中时间概念隐喻的差异性
时间隐喻是指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人类也没有能感知时间的器官, 所以时间必须凭借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表述, 要借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理解, 这是时间隐喻形成的生理基础。从不同的来源理解时间可形成不同的时间隐喻方式。英汉文化在这方面有相似性, 正如以上提及的三种隐喻模式。同时, 虽然隐喻模式有相似性, 但由于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 又导致许多不同的时间隐喻表达, 比如说, 汉英在描述时间时都采用拟人的手段, 使时间人格化, 将人类的特点赋予时间, 使之成为能执行动作的有生命的人:
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As long as time permits.
时间悄悄的溜走。/The time slipped by.
岁月催人老。/Time undermines us.
但由于两个民族在思维方面的差异, 时间在英语中更多的被拟人化, 在汉语中则被物化。汉语中的时间不像英语中的时间那样生动形象。
五、结语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概念隐喻理论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是全人类所特有的。概念隐喻同时也是蕴含和传递文化的载体,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文化在表达同一意义时可能会用不同的概念隐喻去理解人类所共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英文中有关时间的相似表达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是有其普遍性的。其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民族的认知活动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 想要对隐喻有正确的理解我们又必须要借助它自身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2]Lakoff, C&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汪少华: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2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推荐阅读:
科学隐喻05-28
概念语法隐喻08-18
概念隐喻翻译08-19
委婉机制的概念隐喻认知解读05-14
英汉视觉域概念隐喻之比较06-30
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12-07
隐喻、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07-02
隐喻修辞07-16
教师隐喻06-03
词汇隐喻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