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语法隐喻

2024-08-18

概念语法隐喻(共10篇)

概念语法隐喻 篇1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 语言学上对隐喻的研究一般分成两个派别, 一派是功能主义语言学派, 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y (1985) 。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Ravelli, Martin和Goatly等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 如Lakoff, Johnson和Langacker等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 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 将隐喻看作是对新事物和抽象概念进行概念化的方式, 是概念系统中跨认知域的投射。

一、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

Halliday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的《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他认为, 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 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a system of systems) , 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 (lexicogrammar) 、语音层, 而且从下至上是一种体现关系。但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多元体现关系, 即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 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 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根据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 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所以, 语法隐喻可分为两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他认为, 概念隐喻显示一个过程并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 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 (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 可互相隐喻化, 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 又可以从一个形式 (如短语和词类等) 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Lakoff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即意义学派的代表。他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超越冷静的推理》和《体验哲学》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概念隐喻也叫隐喻性概念, 它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思维的基本特征, 也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各种认知能力中, 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即“隐喻映射” (Lakoff, 1989) 。Lakoff (1989) 认为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靶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 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靶域上, 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根据隐喻的构成, Lako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

二、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比较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 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功能 (束定芳, 2000) 。系统功能语法虽然对这种形义之间的非一致式体现称作语法隐喻, 看作是不同语法概念范畴之间的投射和互动, 但这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是不同的。Halliday (1985/1994) 认为, 隐喻能给语义组合增添语义特征, 因此隐喻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关系, 但并不完全同义。他还指出, 语言很可能是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开始逐步进化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喻从一开始便是语言的内在性质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元功能 (meta-function) 的角度出发, 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

认知语言学家倾向于用普遍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 用语言之外的因素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法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工作机制及其表征模式 (束定芳, 2000) , 也注意到这种不同语言形式的变化, 认为不同语法范畴 (不同句法结构、不同词性、不同语气) 的运用最终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认知方式 (观察角度、凸显方面等) 的不同。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 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Lakof和Johnson (1980) 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并认为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各种新的联系, 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 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 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 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聚焦于隐喻生成机制和隐喻意义的推导机制, 因此它是解释取向的 (郑银芳, 2009) 。

尽管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形式、隐喻、认知研究的取向有所不同, 但它们都认为类比和联想是隐喻化产生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因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之一是大脑中拥有原型语义构式 (prototypic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的知识体系, 同时还拥有把这种知识类比联想的隐喻化潜力。Langacker的语法框架论和Lakoff的隐喻认知论便清楚地体现了专有名词动词化的语言多层次的认知工作机制, 充分证明了原型语义类比联想在语言认知系统中可有不断变化的不同体现, 反映了人类语言认知的发展脉络 (赵艳芳, 2001) 。

三、结语

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 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只占极少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不但在语言中, 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和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 表达新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有着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但我们依然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和共同的基本思想, 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上的不同, 使得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在功能观和隐喻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 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 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1994.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koff, G.&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郑银芳.隐喻理论及研究[J].外国语文, 2009, (6) .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语法隐喻与英语写作教学 篇2

【关键词】语法隐喻;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一、语法隐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

语法隐喻这一现象早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就被提及,那时“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metaphorization)过程体现为一定的语法形式的”。语法隐喻使用的昌盛时期是在中世纪,宗教、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广泛使用隐喻,原先从显示世界隐喻借鉴而成的语法术语,转而隐喻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胡壮麟将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形式分为三类:以语法术语来隐喻;以语法结构来隐喻;以语法理论来隐喻。这为Halliday后来提出语法隐喻概念及其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二、语法隐喻理论

Halliday认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也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由此便有了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這一术语。一种语义结构可以有不同的体现方式,隐喻性的表达和非隐喻性的表达形式,即Halliday认为的“非一致”体现与“一致”体现。语法隐喻的非一致性则源于语法形式范畴的变化,即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

Halliday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和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并分别从其语法体系中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气/情态系统角度探讨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性质,而人际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则是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与情态意义,即将人际意义以命题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概念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nominalization),它来自与讲话者所作的以下选择过程:(1)选择过程的类型,即从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过程中挑选其一;(2)选择与该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3)选择能体现这些功能的词类。当讲话者作出了“非一致”的形式,他就使用了概念语法隐喻。

人际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即语气和情态系统中“非一致的”形式的体现。语气系统的作用在于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可分为陈述、提问、提供、命令这四种基本功能。如果讲话者选用“一致”的表达方式,语法形式分别就是传统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但是由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化,使用的语气和言语功能并不是一一对应,讲话者会选用隐喻的方式。比如对于提供和命令这两种言语功能“一致的”表达方式是祈使句,但实际运用中会用 “I wouldn’t...if I were you, I’ve a good idea to ... 和You’d better...” 等 “非一致” 的表达方式。

Halliday指出,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主观和客观取向(orientation)之分,而主客观取向又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这就形成了主观显性、主观隐性、客观显性和客观隐性这四种情态取向。

在英语中,人际语法隐喻的存在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因为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往往与不同的交际需求、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微妙的社会习俗等直接相关的。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近年来写作教学越来越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但是如何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进入高中后,即便学生在作文中尽量避免了“拼写、主谓不一致以及时态使用混乱”等浅显错误,但作文仍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没有应有的“洋味”。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还能促进句式的变化与丰富。因此将语法隐喻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输入一些系统的词、句以及段落方面的知识,也要简要介绍语法隐喻理论,让学生对这种语篇组织的手段及写作作用有一定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从宏观上对英文写作有更深的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写作就是英文单词和句子的堆砌。

2.一定量的输入对于保证学生的输出至关重要。Halliday 认为,隐喻表达方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点。通过师生一起分析好的语篇,让学生找出语法隐喻用法,再让其改为“一致的”表达方式,如此练习学生可逐渐提高写作驾驭能力。

3.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名词化写作的习惯,鼓励学生写出由多个句子组成,含有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意义潜势,语言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会表意的过程。外语学习的成功标准就是他们能用所学创造性地表达多少。当然前提是模仿。因此,可以先背诵和模仿好的语篇,然后再练习写作。

总之,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到课堂,理性学习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等方式的对比、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表达更加地道。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1)

[2]朱永生. 功能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英语写作,启示

一、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 (称为“一致式”) 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语法隐喻的创始人Halliday指出, 对人类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形式, 即直白式和隐喻式[1]。直白式是我们表述经验的典型方式, 也就是一致式。一致式是指在一致关系中, 动词用来表示动作过程, 名词用来表示实体或参与者, 形容词表示特征或属性, 副词表示方式。一旦名词用来表示动作或动词用来表示某些概念时, 那么上述的一致关系就会不存在, 在功能语法范围被称为语法隐喻。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即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2]。本文重点探讨概念语法隐喻。

1.及物性概念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 即过程的隐喻化——“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概念隐喻中Halliday指出了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 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随着过程的转换, 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 (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 可相互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 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表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隐喻为另一个形式[3]。

例如:a.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例a的语义是个物质过程, 是表达此种语义的基本形式, 符合人类对语言的理解模式, 而例b是个心理过程, 是隐喻表达式。从a到b的变化是从物质过程隐喻化为心理过程的变化, 两句中的功能成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

2.名词化概念隐喻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重要实现形式。Halliday认为, 名词化是用名词来体现却要用动词或是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来体现的过程或特征。名词化主要是指将体现过程的动词和体现特性的形容词转化成隐喻的名词。在名词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不断被转化成名词的范畴意义[3]。

例:a.These idea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widespread criticism.

b.Many people have criticized these ideas.

例a中划线的部分则为名词化。名词化可以使参加者和环境成分重组, 使原本动态的过程变为静态, 使语篇具有正式性。在某种程度上, 名词化简化了小句层次, 使小句简洁明了, 并可以提高语篇的信息度, 促使语篇中信息重点的转移。

二、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由于语言水平的问题, 学生们并没有把从母语中习得的组织经验的方式比如隐喻化用到目的语中。因此, 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题。Halliday的概念语法隐喻对英语写作有一定的启示。对中国学生来说, 学会使用名词化的概念隐喻表达对于提高英语写作相当重要。它不仅能克服母语思维表达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 避免不必要的具体表达, 而且还能使英语句子简洁、紧凑、含蓄, 从而使得句子的英语味道更浓, 更符合英美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概念语法隐喻可以取得哪些效果。

1.概念语法隐喻能够避免拗口的语言现象, 使行文更流畅、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 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 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 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 它可以帮助文章实现连贯。比如:Two months after his mother died, he and Shanaka lost their daughter.She was three years old.They loved her.这句话是直白式的表达形式, 没有用到任何隐喻形式, 只是用了几个单句, 所以给人感觉拖泥带水, 不够流畅、连贯。如果把这句话用语法隐喻来表达就应该是:The death of his mother was followed two months later by the loss of his Shanaka’s beloved three-year-old daughter.将这两个句子做一个比较之后, 很明显, 用过隐喻的句子比没用过的句子更明了、流畅、逻辑感更强一些。

2.概念语法隐喻能够增加句子的多样性, 使语篇生动、自然

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 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如下例:His continued hard work and honest participation in long jump proved to the world that the Olympic spirit was not dead.该句中使用了名词化的work和participation构成了概念隐喻, 因而, 根据创新度, 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 增加句子的多样性。

3.概念语法隐喻能增强语篇的正式性和客观真实性

名词化与篇章的正式度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很多正式的文体所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最常见的为科技、法律、新闻英语和政论文体等文体。一般来说, 名词化隐喻的使用频率越大, 语篇的正式程度就越高。Halliday曾指出, 书面语之所以出现名词化倾向是因为书面语在呈现现实世界的经验和现象时是把它们作为物体来看的, 因而多使用名词化的词语。

三、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找出语法隐喻的句子, 首先用一致式进行释义, 使学生对语法隐喻造成语句的种种变化有所理解和认识, 从而在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语法隐喻。同时, 也应让学生明白, 语法隐喻能够借助于主位、述位系统以及名词化等手段使篇章在结构上一步步提升。从而使文章结构合理、紧凑、前后呼应。

其次,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篇章着手, 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把语篇教学落到实处。通过语篇分析,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法隐喻手段在突出作者的意图和组织语句方面的重要贡献, 从而知道自己在写作时应该如何更地道地建立起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写出有多个句子组成, 因而含有语法隐喻的句子, 提升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写作中准确运用句式和词汇的能力。

第三, 教师除了在教学时输入一些英语写作所需的系统的词、句以及段落方面的知识, 还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概念语法隐喻理论, 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些好的篇章, 让学生自己找出含有语法隐喻用法的句子或片断, 然后再让其改成“一致式”的句子表达, 这样一学一练, 学生的记忆能更加深刻, 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宏观整体上把握英语写作, 从而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而不是单纯地认为写作只是句子、词汇的拼凑和叠加。

第四, 教师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好的语篇, 让学生先背诵、模仿, 然后再练习写作, 练习把隐喻化这种语篇组织形式运用到自己的行文中去。毕竟, 独特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模仿。所以, 找对模仿对象十分重要。另外,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语法隐喻写作的习惯, 鼓励他们写出含有概念语法隐喻的语篇。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 andreshaping of human experience in B Dendrinof (ed) , 199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英汉名物化语法隐喻对比研究 篇4

自语法隐喻这一重要概念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做了不同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拟对英汉名物化语法隐喻现象异同做简单的对比研究,望对两种语言的理解有所帮助。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名物化语法隐喻,对比研究

【分类号】H314

1引言

名物化是语法隐喻中的重要现象,本文拟对英汉语的名物化现象进行简单分析。本节是引言,简单介绍论文结构,第二节对名物化现象简单介绍,第三节分析英汉名物化现象的异同,第四节是总结。

2名物化简介

韩礼德指出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1]。名物化,可以简单理解为用名词词组表达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等要表达的命题意义。汤普森指出该现象会有不可避免的连锁反应[2]。简单来说,一个动词会有参与者,名词却没有,但是名词可以有属性。当过程通过名物化语法隐喻被表示为一个事物时,原参与者可表示为该事物的属性。

3英汉名物化语法隐喻对比

本节第一部分简单对比分析了英汉名物化现象,第二节说明了英汉名物化现象的相同之处,即话语功能大致相同。

3.1英汉名物化现象

英语句子结构除了使用谓语动词以外,多使用名词和名词词组,名物化语法隐喻现象在英语中很常见,,体现为以下几种:

英语含有丰富的词缀,其结果是,很多名物化形式是大量英语动词和形容词添加词缀后构成的其相对应的同一命题意义的名词形式。例如:(1a)If he decided it,he should accept the results.(1b)His decision will cost his something.(2a)He was uncomfortable because he shivered.(2b)That he shivered showed his uncomfortableness.(1b)和(2b)中的decision和uncomfortableness分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名物化语法隐喻。这里,decision既有名词事物参与者的特点,同时也隐现动词过程的特点。同样,uncomfortableness既表达了参与者,也有形容词性状的特点。

英语还有一些名物化形式是动名词,即动词+ ing形式。例如:(2a)He was uncomfortable because he shivered.(2c)His shivering showed his uncomfortableness.(2c)中的shivering是动名词名物化语法隐喻现象。这里的动名词更倾向于名词范畴,拥有名词的一些特点,如可在其前加限定词his。

还有些名物化是一词多词类,无形式变化。如:(3a)He praised her highly.(3b)she got his high praise.(3b)中的praise是英语中无形式变化的名物化现象,其由(3a)中表达过程转变为(3b)中的参与者。

虽然一般认为,汉语有以动词为中心的语法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名物化语法隐喻。朱永生在分析汉语科技话语后提出,语法隐喻是汉语普遍存在的现象[4]。这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但是,因为两种语言结构性差异,使名物化隐喻在汉语中有自己的特点。与英语相比,汉语缺乏屈折形态变化,一般而言词本身无任何形式改变,是句法功能体现了汉语的名物化现象。汉语名物化语法隐喻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体现:

第一种,例如:(4-1)讨论是必不可少的。(4-2)我们重视分析。(4-3)诚实是一种美德。这里的讨论、分析和诚实都是名物化现象,是动词或形容词通过句法功能名物化,在句中做参与者。

第二种,例如:(5-1)他逃跑这事让我们非常失望。(5-2)祖国需要大家的努力。(5-3)教育改革正在进行。这里的逃跑、努力和改革都是名物化现象,是动词或形容词通过句法与名词或代词结合后在句中做参与者。

3.2英汉名物化语法隐喻的话语功能

名物化语法隐喻,顾名思义,使其具备了名词或名词词组的特征。这种特性使名物化现象出现在许多书面文本中,具有多种功能。虽然名物化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形式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其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取得了以下话语功能。

第一,可以使话语简洁清晰,尤其是在科技文本中,这是由于科技文本多表达客观、抽象和概念性信息,结构应紧凑,语言应简洁。名物化语法隐喻可以使语法结构简单,使话语更加简练。具体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级转移,本应由小句表达的意义,现在由其下一级的名词词组来表达,这样信息就压缩了,而不是分散在各个小句中。第二,据范文芳指出,名物化隐喻在语篇衔接功能方面体现为建立主述位衔接,即前一句述位通过名物化归纳后可做后一句主位,从而实现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凝聚力[3]。因此,我们可以说名物化对语篇连贯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名物化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普遍存在,不同的是,由于语言结构不同,两种语言的名物化以不同的方式體现。不过虽然形式不同,但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相似的话语功能。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st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2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6.

3 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外语研究》第1期,1999。

4 朱永生、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2000。

作者简介:

概念语法隐喻 篇5

笔者根据概念语法隐喻的四种简要分类方法, 统计了50篇经济新闻语篇中的“四化”现象如表3.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名词化在经济新闻语篇中也是最常见的形式。例如:

1) …Subbaraman and his colleagues offered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 their forecast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the country’s accession to the WTO… (news 20)

2) The GDP growth predicated by the university is paralleled with the forecast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central bank, which… (news 12)

以上例句中的accession, growth都是名词化的结果, 他们的一致式言辞分别为the country accesses to…, the GDP grows.通过名词化实现了从动词access, grow to到名词accession, growth的级转移。在级的一致式方面, 韩礼德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 如把语义分成三级, 分别为“言辞列” (sequence) 、“言辞” (figure) 和“成分” (element) .言辞为对一件发生的事的语义表达, 因为人类经验主要由发生的事构成, 语法通过小句的构建把这些发生的事转换为语义。总之, 这四种概念语法隐喻形式都能导致从高层次的语义层到低层次的语义层的降级, 如下所示:

言辞列→言辞→成分

这种降级导致了句法上的简单, 而词汇语法层的密集。有时由于新闻语篇简明的写作特点, 造成大量的词汇成分拥挤在一个小句中。概念语法隐喻正是通过降级的方法帮助减少语篇的句法难度同时增加其词汇复杂性。3a) 也是这种类型的范例。

3a) The move follows last week’s half a percent c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veral rate cuts in Asia over the last few days. (news 49)

它的一致式可以改写为:

3b) It moved after the rates were cut half a percent in the united stated last week and several rates were cut in Asia over the last few days.

事实上, 3a) 包含两种类型的降级:从言辞列到言辞的降级, 从言辞到成分的降级。首先, 关系词转换为过程, 因此连词after便转化为动词follow.这便是从言辞列到言辞的降级;其次, 两个动词move, cut转化为名词move, cut导致了从言辞到成分的降级。

韩礼德指出隐喻选择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 因为所选的隐喻有语意特征, 小句名词化后其信息含量增加, 经常作为引导新信息的主位出现在句首, 而这正符合经济新闻英语需要高信息放在主位的要求。例如:

4) US auto manufacturer Chrysler and German luxury car makers Daimler Bens have agreed to join forces in on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al mergers ever.The two firms formally announce the deal at a news conference in London…

Under the agreement, Daimler will hold 57%majority stake in the new company to be named Daimler-Chrysler. (news 3)

该句的第一个小句中体现过程的动词grow在第三个小句中将其名词化为growth, 在第三句中做主位, 通过这种名词化手段将两个句子衔接起来, 使句子更加紧密。

此外, 名词化结构还能够隐藏动作者和环境成分对过程的影响从而增加经济新闻的客观性。例如:

5a) …,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2003-2006 was 2%faster than India, … (news 38)

Growth是从grow名词化来的.这句的一致式可以这样表达:

5b) …, China’s economy grows 2%in 2003-2006 was 2%faster than India, …

作为一个命题, 5b) 可能被质疑和争论:“是吗?是的;不是的。”但是当这个小句被名词化为一个词组China’s economic growth, 它就被重塑为一件事物, 名词通常指代的是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一实体, 表示的是客观存在的, 也就没有了争议。

摘要:概念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经济类新闻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先生的基本观点, 针对英语经济类新闻语篇的概念语法隐喻手法的使用予以分析, 旨在减少经济新闻学习的障碍。

关键词:英语,经济类新闻语篇,概念语法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概念语法隐喻 篇6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 在传统隐喻理论中, 隐喻被看做一种语言现象, 是语言自身的问题, 或存在于词汇、语法层面, 或存在于语义、语用层面, 隐喻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学与修辞学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莱考夫和约翰逊 (G.Lakoff & M.Johnson) 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标志, 诞生了认知隐喻理论, 并引导了当代西方学术界的隐喻研究热潮。认知隐喻研究是从人类认知角度研究隐喻, 是当代认知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韩礼德 (M.A.K.Halliday) 的语法隐喻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显然与这股隐喻热潮密切相关。语法隐喻是功能语言学对隐喻理论的特有贡献。韩礼德从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入手, 解释语言的“一致式” (congruent) 与“非一致式” (incongruent) 表达, 提出语法隐喻概念。它经历了萌芽、创建和发展三个主要阶段, 不断得到完善, 成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这两种隐喻理论做一个比较性的研究, 进而证明两种理论研究有着多方面的互补性。

2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语法隐喻一词最早是由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 (1985) 中提出来的, 但该现象自古就有。以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 也发生在语法层面, 即语法形式或者说是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韩礼德认为, 语法隐喻指用某一语法形式代替另一语法形式, 它包括语法结构的变化, 也包括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相应词汇变化。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词 (组) 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变化的是它们的语法性状, 如动词化为名词, 连词化为动词等。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由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大类型构成,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 (process) 或性状 (quality) , 人际语法隐喻主要的语言表现形式则是以小句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与情态意义, 即将人际意义以命题形式表达出来。简单地说, 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 (nominalization) , 人际隐喻的表现形式则是“It seems that...”, “I think...”, “It is likely...”之类的句型。

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韩礼德指出语言操用者习以为常的某些表达方式实际上是经历了一连串的语法隐喻转换 (grammatical metaphorization) 之后的结果, 所以他提出了语法隐喻综合征的概念, 对语法隐喻进行重新归类, 共区分13种语法隐喻。从韩礼德对于语法隐喻的重新归类我们可以看出其语法隐喻理论有以下方面的变化。其一, 仅就其词汇语法表现形态来看, 概念语法隐喻不再仅仅指名词化现象, 同时也包括动词到形容词 (包括分词) , 介词到名词、介词词组或连接词到动词以及其他多种转换。用韩礼德自己的话说, 语法隐喻指的是所有从高级阶的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向低级阶的转义使用现象, 既包括低级阶的语法隐喻综合征 (lower rank syndromes) , 即我们所说的名词化现象, 也包括高级阶的语法隐喻综合征 (higherrank syndromes) , 如从表达序列 (sequence) 向句子组合 (clause nexus) 向小句的转换 (简单地说就是, 一段文字从复合句向简单句的转换) 。这一改变无疑大大地拓宽了语法隐喻概念的外延, 使得该理论能够说明更多的语言现象。其二, 在13种语法隐喻中有两种涉及到了时态和情态等成分的隐喻式表达。我们知道,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时态和情态系统体现的是语言的人际功能, 而韩礼德 (1985) 在讨论语法隐喻时也提到了人际隐喻的概念。在这一新的理论模式中韩礼德却将与时态和情态相关的隐喻表达形式与其他语法隐喻现象放在一起讨论。实际上, 这种表面上的相互矛盾的情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韩礼德的疏忽;恰恰相反, 它表明韩礼德试图对原有的语法隐喻理论作根本性的革新:摈弃“人际隐喻”的提法, 将所有“级转移” (rankshift) 现象都归入“语法隐喻”这个概念一并予以考察, 而不再与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纯理功能相对应。其三, 在13种语法隐喻中有三种是与连接成分相关的隐喻, 即连接成分向个体、连接成分向形状和连接成分向过程的转换, 而这些转换与马丁 (Martin, 1992) 所说的语篇隐喻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韩礼德一向不太同意“语篇隐喻”的提法, 而这里的归类再次表明韩礼德对此问题的态度:语法隐喻现象是超越小句范畴之外的隐喻性表达形式 (韩礼德最初提出语法隐喻理论时所使用的章节标题便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Beyond the clause: The metaphorical modes of expression, Halliday, 1985: 340) , 虽然与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有一定的联系, 却不呈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语法隐喻理论试图在解析语言与世界的隐喻性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是如何重塑人类经验 (reshaping human experience) 并成为意义产生的源泉即意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 的。换言之, 语法隐喻理论不仅仅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韩礼德关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一语言哲学命题的观点, 有着十分浓重的语言哲学意味。 (严世清, 2002)

3 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

从人类认知角度谈论隐喻, 最早可以追溯到雪莱 (1792—1822) , 他认为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 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在隐喻研究领域内, 对隐喻认知特征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当属理查兹 (Richards) 。他认为, “当人们使用隐喻时, 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 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 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 他还指出, 传统修辞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intercourse) , 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 (transaction) 。人类的思维是隐喻性的, 它通过对比而进行, 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当属莱考夫 (G.Lakoff) 和约翰逊 (M.Johnson) 。他们通过对英语中大量隐喻表达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语言就其本质来说是隐喻的;我们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我们日常所依据的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 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Lakoff & Johnson, 1950) 。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 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结构, 而是一种概念结构, 隐喻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表层表现。 (2) 在语言表达上, 隐喻是一种正常表达方式, 而非对正常表达的偏离。 (3) 隐喻表达的不是相似性, 而是跨域映射: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 target domain) 。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 后者往往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 通过将源域映射在目标域上, 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 (4) 意义不一定是字面的, 所以隐喻可以有真值。如在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中, 时间本身不是钱, 也不是资源, 但它通过隐喻被概念化成像钱一样的资源, 可以像钱一样被浪费、节省、理智地花费、进行预算等等。 (5) 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 它是身体、大脑、心智、生活经验的产物, 因此不具有任意性。 (6) 隐喻具有系统性, 这种系统性表现在语言和概念两个层次上。在语言层次上, 由同一概念隐喻派生出的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具有系统性;在概念层次上, 存在着概念隐喻内部的系统性和概念隐喻之间的系统性。

尽管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有诸多不同, 但是他们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 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

4 两种隐喻之理论比较

从上述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 韩礼德与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研究的内容和角度有较大的不同, 但两种理论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了整个隐喻研究。韩礼德认为, 隐喻能给语义组合增添语义特征, 因此隐喻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关系, 但并不完全同义。他还指出, 语言很可能是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开始逐步进化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喻从一开始便是语言的内在性质之一。韩礼德 (Halliday 1995) 明确指出:语法一方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 即识别不同现象之间共性的形式 (即结构) , 因此词汇语法范畴 (词项或语法术语) 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物, 是该事物语码化的结果;另一方面, 语法所做的又是一种强制性的归类:它将某一群现象看做是相似的, 并将它们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法是在重塑人类经验, 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建构性。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以及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 而且还体现在语法层面上。这一点也说明了语法隐喻理论对整个隐喻研究的补充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 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他们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并认为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各种新的联系, 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 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 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被称为“双向的隐喻化过程”。 韩礼德明确指出:语法一方面具有认知世界的功能, 即识别不同现象之间的共性的形式, 因此词汇语法范畴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物, 是该事物语码化的结果。另一方面, 语法所做的又是一种强制性的归类:将某一群现象看做是相似的, 并将它们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他所说的这几个方面都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范畴化、家族相似性等概念相呼应。语法重塑了人类经验, 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建构性, 从这一点我们看出语法隐喻是着眼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说,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 语法隐喻理论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5 结论

虽然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有着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我们依然认为它们在语言认知层面上达成了一致, 即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和共同的基本思想, 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 这使得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在功能观和隐喻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总之, 虽然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理论虽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 二者在隐喻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把二者结合起来考察, 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2]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1-7.

[4]胡壮麟, 朱永生, 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67-72.

[6]朱永生, 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95-102.

概念语法隐喻 篇7

关键词:认知隐喻,语法隐喻,语言与思维,互补潜势

一、引言

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表示语言与思维二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有待商榷。聋哑人或语言障碍人群,没有语言能力,但通过模仿具备思维能力;盲人,具备语言能力,但其思维源泉并不止于“听说”,也包括想象。因此,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而语言也不是进行思维的唯一工具。故,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形式,这一说法或更能准确描述二者的关系。

据史鑫(2002:42),普通语言中有70%来自于隐喻或隐喻概念,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化的。由于语言中的隐喻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因此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隐喻式的。认知语言学学派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均十分关注隐喻研究,双方的研究本质、重点及方法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先系统阐述两派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探二者互补发展的可能性。

二、认知隐喻再考

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是人类进行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不仅仅是通过A事物的特点认识B事物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进行理解、认知过程的一种思维模式。认知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涉及两个认知域的语义活动,即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任何一个概念隐喻系统下都可以衍生出众多认知隐喻,这些隐喻共享连贯的内部原则,呈现出内质统一的认知模式。

自身体验是隐喻认知的桥梁和纽带。隐喻认知并不是任意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是因为依靠自身经验作为媒介,创建联系的过程受到意象图式的控制。意向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Lakoff&Johnson,1980)。身体体验都是意象图式的主要来源。不同的文化间对相同的意象可以有相同或不同的身体体验。

三、语法隐喻再考

语法隐喻的形成主要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理解观点。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主要是有三个层级组成的,语义、词汇-语法及语音。三个层级间是由下至上实现的关系,语音是词汇-语法的实现形式,而词汇-语法组织构成语义。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是予以语义项目从语义层向词汇-语法层的实现过程中的变异的结果,即在实现某一特定的语义时,没有采用与常用的词汇-语法表现一致的形式,而采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这时便产生了语法隐喻。一致式是正常的语义实现形式,而非一致式是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

语法隐喻的主要分类。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两大主要类别。概念语法隐喻最普遍的体现形式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即用名词来表示本应由动词、形容词或介词表达的过程、性质、状态等含义。名词化不仅可以通过事物的形式表现过程和性质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拓展意义潜势,表现出事物或个体与主体间的逻辑关系,蕴藏了从物质到心理过程的变化。

四、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之异同及互补潜势初探

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都非常关注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意义,使得意义更加丰富,而二者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不同:

1. 研究视角不同。

认知隐喻遵循认知语言学的原理,重视隐喻在概念系统中的运作机制,运用知语言学中的体验哲学理论,生活经验对其有可参照性。而语法隐喻从系统功能角度出发,强调语言的功能,重视词汇-语法本身可用于表达意义的能力,寻找形式体现的意义动因,很少将体验认知融合都目前的研究中去。

2. 应用领域不同。

认知隐喻将认知体验和思维融合在一起,而绝大多数隐喻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中,所以不论是在生活、工作或是学习场合,不论是在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中,认知隐喻的应用都非常普遍。语法隐喻主要考虑词汇-语法方面的操作,非常适用于论述客观、正式的观点,保持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客观距离,因此多用于学术写作、官方报道等正式语体中。

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互补发展可以迎合多方面的研究需求、教学需求及社会需求。

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所强调的“语法”和“隐喻”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思维方式得到更加全面的解释,语法隐喻研究可更多结合认知视角;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许多概念隐喻是建立在后者的实体隐喻基础之上的。人际语法隐喻中经常使用到的运用小句代替副词来表达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与认知隐喻中对多方面认知主体间关系的识解有共同之处。

2.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隐喻使用能力是提升学生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目标。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中隐喻的使用情况,还需掌握正确使用词汇-语法隐喻创造逻辑连贯、论证有效、理据客观的学术作品,尤其体现在学术写作方面。

3. 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互补发展将融合社会视角与认知视角,可有效地用于话语分析或篇章分析,进而了解说话方的隐藏涵义。此研究可结合跨学科的优势,如与社会学、心理学及公共关系学结合起来,对社会话语、学科话语及公共甚至外交话语中普遍存在的隐喻进行分析,必会推动社会各方面的有效交流。

五、结语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用于感知、思维概念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语言中的隐喻和隐喻思维二者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首先概述了二者的研究内容与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了二者在产生机制、研究重点及应用领域方面的不同,最后分析总结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结合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二者的结合研究也为未来的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建波.语法隐喻:新解与反思[J].外语教学,2008(5).

[2]刘洪云.认知隐喻理论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3]史鑫.隐喻的思维本质与认知功能—由隐喻与隐喻思维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外国语,2003(3).

语法隐喻与英语写作教学 篇8

语法隐喻这一现象早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就被提及, 那时“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 (metaphorization) 过程体现为一定的语法形式的”。语法隐喻使用的昌盛时期是在中世纪, 宗教、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广泛使用隐喻, 原先从显示世界隐喻借鉴而成的语法术语, 转而隐喻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胡壮麟将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形式分为三类:以语法术语来隐喻;以语法结构来隐喻;以语法理论来隐喻。这为Halliday后来提出语法隐喻概念及其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二、语法隐喻理论

Halliday认为, 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 也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 由此便有了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这一术语。一种语义结构可以有不同的体现方式, 隐喻性的表达和非隐喻性的表达形式, 即Halliday认为的“非一致”体现与“一致”体现。语法隐喻的非一致性则源于语法形式范畴的变化, 即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

Halliday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和人际语法隐喻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并分别从其语法体系中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气/情态系统角度探讨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性质, 而人际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则是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与情态意义, 即将人际意义以命题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概念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 (nominalization) , 它来自与讲话者所作的以下选择过程: (1) 选择过程的类型, 即从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过程中挑选其一; (2) 选择与该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 (3) 选择能体现这些功能的词类。当讲话者作出了“非一致”的形式, 他就使用了概念语法隐喻。

人际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 即语气和情态系统中“非一致的”形式的体现。语气系统的作用在于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 可分为陈述、提问、提供、命令这四种基本功能。如果讲话者选用“一致”的表达方式, 语法形式分别就是传统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但是由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化, 使用的语气和言语功能并不是一一对应, 讲话者会选用隐喻的方式。比如对于提供和命令这两种言语功能“一致的”表达方式是祈使句, 但实际运用中会用“I wouldn’t...if I were you, I’ve a good idea to...和You’d better...”等“非一致”的表达方式。

Halliday指出, 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主观和客观取向 (orientation) 之分, 而主客观取向又有显性 (explicit) 和隐性 (implicit) 之分, 这就形成了主观显性、主观隐性、客观显性和客观隐性这四种情态取向。

在英语中, 人际语法隐喻的存在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因为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往往与不同的交际需求、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微妙的社会习俗等直接相关的。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近年来写作教学越来越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 但是如何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进入高中后, 即便学生在作文中尽量避免了“拼写、主谓不一致以及时态使用混乱”等浅显错误, 但作文仍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没有应有的“洋味”。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 不仅有利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还能促进句式的变化与丰富。因此将语法隐喻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输入一些系统的词、句以及段落方

面的知识, 也要简要介绍语法隐喻理论, 让学生对这种语篇组织的手段及写作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让他们能够从宏观上对英文写作有更深的了解, 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写作就是英文单词和句子的堆砌。

2. 一定量的输入对于保证学生的输出至关重要。Halli-

day认为, 隐喻表达方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点。通过师生一起分析好的语篇, 让学生找出语法隐喻用法, 再让其改为“一致的”表达方式, 如此练习学生可逐渐提高写作驾驭能力。

3. 在课堂上,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名词化写作

的习惯, 鼓励学生写出由多个句子组成, 含有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意义潜势, 语言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会表意的过程。外语学习的成功标准就是他们能用所学创造性地表达多少。当然前提是模仿。因此, 可以先背诵和模仿好的语篇, 然后再练习写作。

总之, 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到课堂, 理性学习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 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等方式的对比、分析,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表达更加地道。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1)

概念语法隐喻 篇9

关键词:人际语法隐喻,公益歌曲,人際意义

【中图分类号】J652

1.引言

韩礼德于1985年在其《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术语,并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类。近年来对我国语言学者也尝试通过语法隐喻对其他语篇进行分析,尤其是人际语法隐喻。但是,对于公益性歌曲的研究还涉及尚浅。在某些语篇类型中,研究人际语法隐喻对我们的分析和理解能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常晨光,2001)。关爱儿童类公益歌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呼吁公众关爱儿童,唤起公众对儿童的重视。本文选取五首具有代表性的关爱儿童类公益歌曲,从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个方面对歌曲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五首歌曲所传递的人际意义。

2. 人际语法隐喻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认为,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出现的语法隐喻现象称为人际语法隐喻。一般而言,从人际意义上看,隐喻主要由语气和情态来表达,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根据言语角色和交换物的不同,韩礼德归纳出了四种基本的言语功能:陈述、提问、命令和提供(Halliday,1994)。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言语功能和语气之间并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这种由一个语气域向另一个语气域转移的现象就是“语气隐喻”。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态系统表达讲话者对事物的判断或评判,主要是由限定性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谓语的延伸部分来表达,但这不是表达情态的唯一方式。情态意义也可以由小句来表达,韩礼德称这种现象为情态隐喻。

3. 公益歌曲中的人际语法隐喻

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关爱儿童类公益歌曲也屡见不鲜。本文将选取五首具有代表性的关爱儿童类公益歌曲从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五首歌曲分别是Heal the world,Concrete Angel,Ronan,Dont let me go以及Tell me why。

3.1语气隐喻

3.1.1陈述语气行使祈使语气的言语功能

一般情况下,陈述句在语篇中的功能是提供信息,而情景语境和交际意图可以决定表述意义的选择(林正军,杨忠,2010)。在这几首具有特殊交际目的的公益歌曲中,陈述句可以行使祈使句的命令或倡议等言语功能。例如:

(1)A fragile soul caught in the hands of fate. When morning comes, it'll be too late.

(1)句是一句典型的陈述句,但是它的言语功能不是单纯向我们传递孩子去世的信息,而是呼吁公众,呼吁那些冷漠的人,要及时向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援手,不要用冷漠的态度对待处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不要等到一切都已为时过晚的时候才去采取行动。陈述句的使用却可以拉近舞台上的歌者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一要求,更能积极响应歌词的号召。

3.1.2 陈述语气行使疑问语气的言语功能

在这几首歌曲中,陈述语气除了行使祈使语气的言语功能外,还行使了疑问语气的言语功能,例如:

(3)I wonder if my words are making any difference.

这句歌词明显属于隐喻式的表达,歌词本身属于陈述语气,但它实现的言语功能是提问的功能,这句歌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听众提问,让听众对歌词进行反思,希望通过听众的反思产生一些变化,去关注那些被非法贩卖的妇女和儿童。

3.1.3疑问语气行使陈述语气的言语功能

疑问语气一般情况下行使的是提问的言语功能,但在这五首歌曲中,有的疑问句用以提供信息,行使了陈述句提供信息的功能。例如:

(4)The world we once believed in will shine again in grace. Then why do we keep strangling life, wound this earth,crucify its soul.

上述疑问句出现在歌词语篇中其实并不期待听众做出回答,主要目的是为了号召大家热爱生命,停止对地球的伤害,行动起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歌词必须首先对现实的事态进行描述。疑问语气在现实中不一定期待回答,它具有隐含回答的功能(Thompson,1996)。

3.1.4 疑问语气行使祈使语气的言语功能

疑问语气的言语功能可以由不同的形式实现。当然,疑问语气也可以形式不同的言语功能。在Tell me why这首歌中,有大量的疑问句,不用于提问,也不用于陈述,而是用于祈使。例如:

(5)Tell me why, whydoes the tiger run.

(6)Can someone tell us why we let the ocean die?

以上这些句子并不要求听众进行回答,而是借疑问句可以提出疑问这一言语功能,引发大家对人类恶行的思考,并且呼吁大家,我们必须停下脚步去反思了。说话人为了避免直接命令引起的强硬态度,令人无法接受,于是采用疑问句的句式行使祈使句的功能,实现了从一个语气域向另一个语气域的转移。

3.2 情态隐喻

情态隐喻包括明确的主观情态和明确的客观情态,前者是指说话者用“自己”的观点来“装饰”命题,常体现在表达认知心理过程的句子中(熊学亮,刘东虹,2005)。在Heal the world中有两个句子:endprint

(7)There is a place in your heart,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8)In my heart I feel that youre all my brothers.

从情态隐喻的角度讲,句中的“I know”和“I feel”都属于明确的主观情态,说话人的目的其实是陈述从句中的内容,即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我们是兄弟姐妹。但显性主观形式的使用使说话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得到突显,使听众更清楚地意识到,说话人与大家始终站在一起,从而为正义的事情积攒更多的力量,为孩子们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公益性歌曲的最终交际目的是让公众采取积极的行动,那么歌词必须给大众传递信心和强有力的支持。为了使个人观点变成不容置疑的事实,说话人采用了明确的客观形式。在Though its plain to see, this world is heavenly be gods glow.这句歌词中明确客观形式“its plain to see”的使用使后面的从句内容变得更有说服力,听众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说话人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保护自然,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世界,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公益性歌曲的人际意义。

4. 公益歌曲体现的人际意义

在选取的五首歌曲中,人际语法隐喻的使用对人际意义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信息,陈述事实。为了实现五首公益歌曲的交际目的,歌曲首先要向听众传递一个信息:世界上有很多儿童需要我们的帮助。第二,呼吁公众作出行动。事实证明,语气隐喻的使用帮助公益性歌曲人际意义的传递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更能激发公众作出行动,关注儿童成长,帮助需要帮助的儿童。

5.结语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从人际语法隐喻角度解析关爱儿童类公益歌曲的人际意义,发现人际语法隐喻在这种具有特殊交际意图的语篇中大量存在,它可以帮助歌曲更好地传递人际意义,获得听众更多的支持和对儿童的关注,从而达到一起做善事的目的。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丰富人际语法隐喻的适用范围,也再一次证明了人际语法隐喻可以使交際意图在各类语篇中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6

[3] 常晨光. 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4] 林正军,杨忠.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

隐喻,语法化与语言“经济” 篇10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语法化,经济

语言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语言的内部系统, 即语言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其二为语言的内部系统和外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 即语言内部系统同语言使用者、语境等因素发生的关系。

一、认知与语言“经济”

认知语言学中包含若干个研究部分, 如范畴化、框架与视角、隐喻与转喻、语法化等为语义研究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和研究空间, 使人们对语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加趋于完善。就“语言经济”来说, 认知视角、隐喻、范畴、语法化等认知语言学概念都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 视角与“语言经济”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它展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 词汇的多义化势不可挡, 多义化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 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等手段。而在句子层面上, 关注句子的顺序, 词的安排, 会使人有不同的关注点即视角。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1. 我考上海外国语大学。

2. 我考李老师的博士。

3. 李老师考张老师的博士。

要真正明白“考”的不同含义, 我们需要知道相关的语境, 否则无法确定谁是考生, 谁是主考者。在例 (1) 中, 说话人以“我”为视角, 听话人根据“我”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两个语境, 可以判断“我”为考生, 准备“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例 (2) 中的视角仍然是“我”, 但语境为“李老师的博士”。根据语境可以有两种可能:一种为“我”“报考”李老师的博士生 (李老师为导师) ;另一种为“我”是导师, 准备“考核”一下李老师的博士生。当然, 听话人可以根据“我”的具体身份做出明确判断。例 (3) 的情况与例 (2) 相似, 其中的“李老师”既可以是“报考”的参与者, 也可以是“考核”他人的参与者。在这三个句子中, 说话人的视角决定“考”的具体语义。

再请看汉语的两组例子:

(4) 我差点丢了命。/ (5) 我差点没丢命。

(6) 我差点考上了。/ (7) 我差点没考上。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凭直觉知道例 (4) 和例 (5) 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我没有丢命。而例 (6) 和例 (7) 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例 (6) 表达的事实是我没有考上, 而例 (7) 则是我考上了。例 (4) 、例 (5) 与例 (6) 、例 (7) 句法结构相同, 所蕴涵的意义却相去甚远。这种简捷的句法结构, 丰富的语言表达正是“语言经济”的体现。在例 (4) 、例 (5) 和例 (6) 、例 (7) 中, “差点”的语义蕴涵是不同的:前两例中蕴涵“是否丢命”, 后两句中蕴涵“是否考上”, 显然, “丢命”是不期待发生的 (或不利于施事的) 事情, 而“考上”是期待发生的 (或利于施事的) 事情, 因此, 不妨可以从“差点”的语义蕴涵做出解释:表示期待发生的 (或利于施事的) 事情时, 否定与肯定意义不同;表示不期待发生的 (或不利于施事的) 事情时, 否定与肯定意义相同。同样的汉语例子还有很多, 而其中蕴涵的意思却各有不同。这些句子的句法框架是相同的, 表达意思的不同则是由于不同的关注视角所至, 在上述的例子中, 关注的视角为“差点”连接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

(二) 隐喻与“语言经济”

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说明了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几乎充满着隐喻。例如我们的日常语言:Mouth of a river, mouth of a hole, foot of a mountain, arm of a chair, arm of a tree, hands of a watch, 等等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词汇的一个部分, 因此人们使用此类隐喻时也往往忽略其最初的隐喻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规隐喻。而这种常规隐喻 (又称“死”的隐喻 (Ungerer&Schmid, 1996) ) 也是认知简约原则的需要, 同样体现了“语言经济”这一现象。

根据莱考夫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由于篇幅所限, 在此我们仅讨论结构隐喻与“语言经济”的关系。所谓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重合, 使一种概念的词语同样适用于另外一种概念的表达, 因此产生一词多用现象。这种“借”词现象也是“语言经济”的体现。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重点论述了TIME IS MONEY这一结构性概念隐喻。基于这样的认知 (时间就是金钱) , 日常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用语:

You are wasting my time.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谢谢你的时间。)

这些例子都包含了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这样一个概念隐喻。类似的概念隐喻及其表达方法在我们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三) 基本范畴与“语言经济”

可见基本范畴正是人们可以付出最少量的认知努力却可以获得最大量的信息的一个认知的基本层面。这就是认知经济原则。也就是说, 基本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 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 (赵艳芳, 2001) 。在基本范畴的基础上,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或向下区分为下属范畴。由于基本范畴使人们可以付出最少量的努力而达到最大量的认知效果, 因此更易被人们感知、认识、命名、习得和记忆。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 人们在交流时常遵循着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交流信息的语言“经济原则”, 而一般来说基本范畴的名称最短、最有用、最简捷、因而也就最经常被使用。例如在日常语言中, 当我们要向别人借一支“笔”的时候, 在一般情况下会说“借我一支笔”, 而不是“借我一支钢笔 (或铅笔, 毛笔) ”等这些笔的下属范畴, 同样也不会说“借我一支书写工具”等这些笔的上位范畴。

(四) 语法化与“语言经济”

作为交流载体的语言总是受到语言使用者的影响, 语法规约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使用, 而语言使用者又同时创造出新的语言使用规约———语法。当然, 这种创造的过程可能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 而一旦新的规约成为固有的表达方式时, 即产生了新的语法。这就是所说的语法化。问题是, 这种语法化的动因又是什么呢?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则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 语法化就是语用者试图用最少的言语表达最多的信息时所加工出的副产品 (刘绍忠, 张平;2004) 。例如我们经常用到的情态动词表达式“Can/Could you...?”已经超出其原有的“你是否有能力做某事”的询问能力的概念, 转而具有表达建议的功能。类似汉语我们经常说的“你能不能...?”。也就是说Can或Could几乎从实义动词转变为功能词项。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在提出建议前出于礼貌总是先询问对方有无能力履行建议, 这样的句式经过多次重复, 听话人一听到就会立刻理解为建议, 说话人无需再多说。这一现象也表明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

二、语用认知的“惩罚”

语用的认知“惩罚”经常涉及到阅读活动。这里所说的“惩罚”是指在阅读中, 一个认知对象已经在认知主体的头脑中很活跃, 当它再次出现时完全可以使用代词甚至零代词形式来表达, 而语篇中作者却采用了指称语或名词短语来表达该认知对象, 从而使读者产生一些其他的推断, 从而延长了处理的时间, 给处理者造成额外的认知负担。语言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名词短语重复使用的认知惩罚 (repeated-name penalty) 。因为它违反了经济处理语言的原则 (Emmott1997:234) 。下面我们从儿童体裁的语篇中分析违反经济原则的“认知惩罚”现象。

儿童体裁的语篇中名词短语, 代词等低指称性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这是因为小孩子的短期记忆没有发展完善, 短期记忆中的某个认知对象会很容易从记忆中退出, 因此, 在儿童读物中, 同一个实体必须不断地被重新介绍到语篇中来, 以便补充孩子短期记忆造成的认知实体的缺失。例如:有一天晚上, 小面包问奶奶:“照片上的这个老头儿是谁呀?”胖奶奶说:“那是你爷爷呀!”“我怎么没见过他呀?”小面包眨巴着眼睛问。胖奶奶不知道该怎么向他解释, 就说:“他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呀?”小面包又问。胖奶奶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说:“离这儿太远, 回不来了。”小面包看着照片上那慈祥的老爷爷, 多想见见他呀, 可是, 胖奶奶说他“回不来了”。胖奶奶很难过, 小面包也很难过。小面包流着眼泪睡着了。第二天, 天刚亮, 小面包就高兴地告诉胖奶奶:“昨天晚上, 我看见爷爷了, 他带我去公园骑木马、荡秋千, 还滑滑梯呢!”胖奶奶说:“是做梦了吧?”小面包点点头。

这种儿童体裁违反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 目的为了达成一种更好的交流效果即语用效果, 加深了话题在读者或听话人大脑中的印象。

结束语

语言的“经济”性不能单纯以话语多寡为出发点, 同时还要考虑交流的“有效”性, 例如在表达诸如劝告、赞赏、建议等情感时, 语言的“经济”并不见得是更好的选择。例如:我们都知道“No Parking.”已经很“经济”地表达了“不许停车”这一含义, 然而, 在具体的语言交流时, 为了达到交流的“有效”性, 下面的表达可能更好:

Sir, we welcome you to our city.This is a“No Parking”area.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our street signs.This note is only a reminder. (《新概念》第二册第16课。) 可见, 语用层面的语言“经济”更为复杂。

参考文献

[1]高原.照应词的认知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林正军, 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5) .

[4]刘绍忠, 张平.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 (上) [J].柳州师专学报, 2004 (12.)

[5]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中国语文, 1998 (5.)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领导者的心理策略下一篇: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