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喻(精选12篇)
中国隐喻 篇1
一.引言
如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菜也走上了国际路线, 那么对于菜名的翻译研究也具有了实践意义。2007年2月20, 美国《有线电视网》作了以“错误的翻译”为题的报道, 就讲到中国菜名的错误翻译引起的笑话, 如把“童子鸡”译成了“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正确地传播和交流, 本文以隐喻式菜名的翻译为例, 对隐喻式菜名进行了分类并提供了几种翻译方法和技巧。
首先在此区分一下“隐喻式翻译”和“隐喻的翻译”,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王斌 (2010) 提到:隐喻式翻译是翻译过程中实施运作的认知方法, 而隐喻的翻译是对修辞隐喻这个对象进行翻译。隐喻式翻译是用译语文化交际模式对原语文化交际模式做类比性解释。如“Arollingstonegathersno mass”不是隐喻句,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就是它的隐喻式翻译。“滚石不生苔”是对原文的直译, 没有与原语进行类比, 且不符合译语的交际模式, 故不是隐喻式翻译。隐喻的翻译是指源语是隐喻, 对此隐喻进行翻译, 如“life is a journey.”是一个隐喻句子, 对它的翻译就是隐喻的翻译。
隐喻式菜名就是源文本是隐喻, 对于它的翻译就属于隐喻的翻译。“隐喻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为隐喻式翻译、移植式翻译和白描式翻译”。隐喻式翻译已讲过, 其实它更像是归化翻译, 只是将原文本中的内容用目标文本的交际模式表达出来。而“移植式翻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洋化翻译”, “滚石不生苔”就是“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ass”的移植式翻译。白描式翻译“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文本的翻译, 而是用白描的语言来解释原文隐喻表达的语用意义”。比如“Each of us has his carrot and stick.In my case, the stick is my slackening physical condition, which keeps me from beating opponents at tennis whom I overwhelmed two years ago.My carrot is to win.”“carrot”译成了“动力”, 是揣测了文章作者的语用意义。这种翻译方法也是归化的表现, 用读者可以明白的话语来翻译。
归化和洋化翻译更多的是涉及文化层次的概念, 是语言交际方面的策略。而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技巧, 是处理语言层次的方法。当然并不是说两个层次没有交集。对于中国隐喻式菜名的翻译, 是既包括语言层次又包括文化层面的翻译的。
二.中国隐喻式的菜名
1.隐喻式菜名的分类
“色香味俱全”能保证菜不错, 但一个好的菜名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琼瑶女士笔下的《还珠格格》中女主角将几道平常的菜名附上诗词和典故, 博得皇上嘉奖, 也同时增添了大家的乐趣和食欲。
我们对于隐喻式菜名的命名划分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菜的象征意义命名。中国菜名注重讨个好彩头, 因此多有代表吉祥、喜庆、美好的字眼或意味的词语。比如在喜宴上的“龙凤呈祥”, 是祝福新人会有龙和凤的庇佑, 能够祥和幸福地生活。不过听名字会让人不知食材是何物?其实它是用蛇和鸡炖的汤。蛇, 在中国也被称作“小龙”, 而古语中又有“野鸡飞上枝头变凤凰”, 这里把蛇比作龙, 把鸡比作凤凰。还有“瑞雪兆丰年”, 由鸡蛋、银杏、西兰花、白玉菇、熟腰果和辣椒作成。这里的“瑞雪”是鸡蛋清打碎蒸后, 因在颜色和形状上相似而得名。“瑞雪兆丰年”是中国习语, 意思是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第二种, 以有趣的形象而命名。此类菜名是根据食材的形状或颜色而取, 比如“蚂蚁上树”和“黑熊耍棍”。前者的食材是粉条和肉末。这是根据肉末小而成团符合蚂蚁的外形和群居特点, 粉条细长的特征吻合树的形象。“黑熊耍棍”是木耳炒豆芽。豆芽因形状常被当成菜中棍棒的形象, 而木耳的颜色和黑熊一样。这样的起名方式不仅可以起到标示作用, 更体现了起名者幽默的一面。
第三种, 一些菜名是利用谐音的手段把食材的发音配上吉祥话或凑成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此类的菜有“霸王别姬”“五福临门”“年年有余”等。其中“霸王”“姬”“福”“余”就是食材。甲鱼又名“王八”和“霸王”音似, “鸡”和“姬”又同音, 二者的名字组成中国历史上的事件: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兵败, 知大势已去, 在突围前与宠妾虞姬诀别。“五福临门”是由白豆腐、油豆腐、冻豆腐、炸豆腐和腐竹等做成, 取“腐”与“福”谐音。“五福临门”是表示诸多幸运到家。“年年有余”是把黄鱼先煎后炸而成, 因“余”和“鱼”同音, 意味着年年有剩余, 生活富裕, 是对来年的期盼。
第四种, 菜名有着一定的文化典故。比如“佛跳墙”, 并不是佛去跳墙而形成的菜, 而是相传清代, 在一次文人聚会时, 此菜浓香夺坛而出, 食者纷纷叫好, 有人即兴赋诗“坛启荤菜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 遂大家将此菜改名佛跳墙。另外一个有名的当属“麻婆豆腐”了, 始创于清同冶初年, 是陈春富之妻陈刘氏用鲜豆腐, 牛肉末, 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 麻、辣、烫、嫩, 味美可口, 十分受人欢迎, 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 故传称为麻婆豆腐。
第五种, 因食材的美称而给菜命名。如“泰山三美”此菜就由誉为“泰山三美”的白菜、豆腐和水做成。大家众所周知的“地三鲜”, 顾名思义, 即地上的新鲜食物:土豆、茄子和辣椒。
2.翻译方法
我们对隐喻式菜名进行了分类, 此处给出翻译的方法。中国菜名的翻译具有文本和口头两种方式, 本文只注重前者。文本形式由于空间有限, 故要求菜名不易太长, 不过还是可以配图片的。
首先, 对于具有象征意义的菜名, 我们在翻译时应保留其含有中国特色文化, 故采用直译和加注的方法。比如“龙凤呈祥”可译成“dragon dancing with phoenix”, 然后加注:snake and wild chicken are called the small dragon and phoenix in ancient time;the two mascots mean good fortune。“瑞雪兆丰年”译为“a timely snow promising a good harvest”, 加注:eggs, ginkgo, broccoli, white jade of mushrooms, cooked cashew and peppers;the color of eggs is like the white snow。这也是洋化翻译, 将源文本的文化风格保留下来。
第二, 对于以有趣的形象而命名的菜, 我们在翻译时用直译和图片的方法。“蚂蚁上树”译成“the ants climbing trees”, 将“黑熊耍棍”译成“the black bears playing sticks”。然后在菜名下附上图片, 使食客恍然大悟并欣然而笑。这既是洋话也是归化, 更像是隐喻式翻译, 因为这种交际模式在两个语言中都是接受的。
第三, 对于利用谐音的手段而命名的菜, 我们就直接用拼音的方式呈现菜名。比如“霸王别姬”译为“Ba Wang Bie Ji”, 因为此菜含有中国的历史事件, 故应加注一下:The Conqueror Xiang Yu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Yu;Ba Wang (the Conqueror Xiang Yu) has similar sound with the turtle, wang ba;Yu Ji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with chicken, ji in Chinese。“五福临门”“Wu Fu Lin Men”, 注为:luck is coming to your home;the latter sound of tofu is the homophone of fu, the luck in China.“年年有余”“Nian Nian You Yu”, 脚注:surplus year after year;fish is called yu in Chinese as that of余。此类的翻译是洋化的, 是直接用源语的语言。
第四, 对于有着文化典故的菜名, 我们翻译时直接翻译并加注解。“佛跳墙”可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 加注:stewed shark fins with assorted seafood;from the poem“as the altar is revealed, the Buddha abandons the zen to jump over the wall to smell the dish”in Qing Dynasty。“麻婆豆腐”译为“Mapo Tofu”加注:bean curd cooked in hot-spicy meat sauce, first is cooked by a woman, Mapo.
第五种是因食材的美称而命名的菜。对于此类菜名的翻译应直接翻译并解释食材。如“泰山三美”为“Three Beauties of Mount Tai:Chinese cabbage, Tofu and water”。“地三鲜”为“three deliciousness on earth:potato, eggplant and chili”。
三.结语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品尝当地菜, 为了使中国菜更好地被世界了解和接受, 我们也应该做好菜名的翻译。本文针对的是中国隐喻式菜名的文本翻译。本文将隐喻式菜名分为了五类, 并提供了相应的翻译方法。总的来说多采用直译和加注的结合。因为单独的直译和意译都会使人不知食材或不能传达出文化的内涵。加脚注的方法则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 在菜名的翻译时可能会做不到完美, 希望读者见谅。不管源文本是如何, 译者都应持有对原作者和读者负责的心态, 只有这样才能把文本译好, 才能将中国菜发扬广大, 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龚颖芬.谈隐喻与中国菜菜名[J].南方论刊, 2009. (6) :51, 56.
[2]邝江江.中式隐喻菜名:其功能与语言能力[J].安徽文学, 2010. (9) :243, 263.
[3]李勇.谈中餐菜名的翻译[J].辽宁师专学报, 2014 (2) :12-13。
[4]李敬科.跨文化传播视阈的中式菜名翻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7 (5) :69-70.
[5]宋梅, 陈丹.中式菜单英译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53-56.
[6]王斌.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18 (4) :91-96.
[7]朱晓媚.浅释饮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译技巧[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30 (1) :72-74.
中国隐喻 篇2
隐喻、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
建构主义的`隐喻观和隐喻的认知观确立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中心地位.隐喻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隐喻能力不仅仅是识别、理解和运用既得隐喻,而是应当注重习得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言语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 者:李涤非 LI Di-fei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2007“”(8)分类号:H3关键词:隐喻 建构主义 隐喻能力 外语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探析 篇3
摘要:隐喻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在诗歌中的应用尤为普遍。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从而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译文为例,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隐喻处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隐喻;诗歌;隐喻处理
一、引言
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与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进行思考的。诗人常在诗歌中使用隐喻使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明朗化,因而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让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去获得更深层的意义。
二、隐喻
2.1隐喻的定义及意义
2.1.1 隐喻的定义
首先从传统的观点来看,隐喻就是用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来表示和描述另外一种未知的事物或概念。如:爱情就是一只歌唱的小鸟。其次从近代学者对于隐喻的定义来看,I.A理查兹(1893-1979)在他的《文学批评原理》(1925)中指出:隐喻是“把全然不同的、至今仍被认为是毫无联系的事物在诗歌中结合在一起的最有力的手段”。综合起来,隐喻( metaphor),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通过使用隐喻, 人们将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 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产生了相似联想, 从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隐喻能够给文章特别是诗歌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张力会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这也许是隐喻更多的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原因。
2.1.2 隐喻的意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汉语还是英语中,隐喻的使用相当普遍,为了使话语或者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人们就会去努力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而隐喻毫无疑问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恰当地使用隐喻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修辞效果,有力提高语句表达的形象性、意向性、趣味性、隐晦性、诗意性,可给人耳目一新、想象丰富的感觉,这样便可以达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目的。而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是最为常见的。
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
3.1 古诗中的隐喻翻译技法
在纽马克于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讨论隐喻的翻译之前,隐喻的翻译并未得到重视,可以说纽马克是第一个系统讨论隐喻翻译问题的学者。他提出了以下术语:客体——指隐喻所描述的对象;意象——指描述客体时的所用的对象;本义——指客体与意象之间的独特的相似性。并提出了7种翻译隐喻的方法:直译、喻体之间平行转换、隐喻明喻化、补偿释喻法、译意舍喻法、省略不译、直译加喻义。结合纽马克的隐喻翻译理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有三大策略:即直接等喻法,变通换喻法和译意舍喻法。
例如: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译文一
‘Fair,fair,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
Lovely is this noble lady,
Fit bride for our lord.
(譯者:Arthur Waley)
译文二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maiden fair he loves.
(译者:许渊冲)
“雎鸠”是一种鸟,在中国文化中它象征着爱人,情人。这一意象在英文中并没有等同的词语来表达。在译文一中,将其译为“osprey”,显然并不合适,因为在英语文化背景下,人们并不会把“osprey”和情人爱人联系在一起。这样翻译显然会误导读者,也无法传递原来的诗意和隐喻效果。相较之下,译文二中,把“雎鸠”译为“turtledove”更为恰当,因为在英语中“turtledove”也象征着情人。这里就运用了变通换喻的方法来处理和翻译这一隐喻。
3.2古诗《锦瑟》中的隐喻翻译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隐喻中套着隐喻,整首诗用了四个典故,而这些典故各有它们的本义和喻义,但是其喻义究竟是悼亡说、伤别说还是自叙诗歌创造说,就需要在翻译《锦瑟》时,选取一种解读方式,体验一种审美感觉,这样才能保持整首诗的同一性,才能着手翻译。下面是许渊冲对这首诗的翻译:
The Sad Zither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锦瑟呀,你为何有五十条弦呢?这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诗人因瑟的五十弦,联想到自己年将半百,生命的闪光多在前半生,于是瑟与人的大好年华便有了某种契合,“zither”,“sad”,所以用它形容年华“锦瑟年华谁与度”不免带有凄凉迷惘的色彩。瑟的意象投射到目标域人的年华上,形成概念隐喻:瑟是人生,瑟的凄凉象征人生的悲苦。“sad zither”—“vanished springs”这个概念隐喻正是整首诗的基本隐喻。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我心像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中国古典诗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花落子规啼”都在暗示杜鹃在啼哭,令人感觉寒冷。进一步的隐喻是诗中的人感觉孤独、失去了亲情友情的温暖。中国诗歌中“杜鹃”的意义经过转化获得了以上隐喻,并且在汉语文化中保留了下来。“杜鹃”与“cuckoo”虽汉英字词对应,但联想意义却不对等,若不告知西方读者,则不敢期待西方读者在阅读译诗时作出相近的联想,因为在英语中“cuckoo”的诗歌隐喻意义是欢乐、自由、幸福和超越自我的情感。许渊冲对“庄生晓梦”这一典故的意象用“dim morning”来表示,而“杜鹃啼血”也不见了主意象“望帝”的影子,只是用“cuckoos cry”杜鹃泣啼来表示依依痴情,这里便是译者译意舍喻的处理方式。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原诗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月是天上的珠,鲛人泪是水中的珠,月映海上,珠蕴水中,浑然难分,哀听洁净,凄清而孤寂。重在渲染某種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景。“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人间离情的常规隐喻,已经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悲苦心象。许渊冲用了西文有关于“美人鱼”(mermaid)的传说,鲛人传说与美人鱼传说有相似之处,鲛人与美人鱼均为人头鱼尾的人鱼,其都为女性。熟悉西方传说的英文读者比较容易通过鲛人传说来理解美人鱼的传说。eyes前面加译限定性的修饰语mermaid(美人鱼),启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英语读者走上了连接象征体与本体的便桥,使他们想起西方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虽然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联想到的故事各不相同,但他们得到的象征意义,得到的审美感受大体是一致的,也正是变通换喻的目的。这里实际上是用美玉来隐喻诗人的美好理想,这种理想就如同美玉一样,可望不可即,无法触摸,终究只是自己的念想罢了。委婉凄楚,引人入胜。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作者以柔美哀伤的思绪,创造了朦胧美的艺术境界,而尾联中译者采取直译法,正是直抒胸臆,使读者想象到诗人对世道沧桑、个人身世变迁的感慨。
通篇来看,整首诗应用了四个典故,而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隐喻。“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这四个典故,以隐喻的手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诗人一生的不幸,诗人的理想追求如同幻影,无法触摸,永远不可及,而其人生旅途同样的是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却都无法改变,无可奈何。四个典故,四个隐喻,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奇象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发了诗人的郁愤。令读者感同身受,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令世人同样为诗人感到悲哀和愤慨。虽然从表面来看,诗人并没有直接书写自己的不幸和悲惨遭遇,但是却用四个隐喻来拖物言情,以物喻志,用隐喻的手法,一字不提,却把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便是隐喻。
四、结论
隐喻不仅是一种存在于词语层面的修辞方法、语言现象,也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及思维方法,它与许多同认知科学相关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不断地向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渗透,朝着跨学科、多领域的方向发展。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给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造成了障碍,因为中国古诗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而隐喻反映了文化,想要更好地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就必然要寻找到恰当的隐喻翻译策略,这要求译者不仅对汉英两种语言要运用自如,还要对中国古诗,中英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下,译者需灵活地处理隐喻翻译策略。因此教学中更是应该把培养“隐喻能力”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读诗歌,加强文学修养。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隐喻的相关理论和规律去不断开拓我们的创新思维,恰当的处理古典诗歌翻译中隐喻的处理和翻译,这对于我们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2]韩晶.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34-135.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实证研究 篇4
1 理论基础
1.1 当代隐喻理论
隐喻的当代理论, 即认知隐喻学的奠基之作是George Lakoff和Michael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当代理论指出, 传统隐喻观把隐喻仅仅看成是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法是十分狭隘的。实际上, 隐喻不仅广泛存在于语言表达中 (I.A.Richards说我们听到或看到的任何三句话里一定有隐喻的用法 (1965) ) , 而且是我们重要的认知方法和行为方式。隐喻的创造从本质上讲就是借用于我们较熟悉的, 具体的, 界定清晰的概念 (本体, source domain) 去理解和界定一个我们不熟悉的, 抽象的, 缺乏细节的概念 (喻体, target domain) 。比如在“人生是旅行”这个隐喻中, 我们通过“旅行”这个较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解释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人生”, 而这正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他们区分了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和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 (linguistic metaphor) , 指出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语言表达背后其实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概念隐喻。比如, He was filled with anger.You make my blood boil.His pent-up anger welled up inside him.She got all steamed up.He was bursting with anger.这些包含隐喻说法的句子都来源于ANGER IS LIQUID OR PRESSURE IN A CONTAINER这个存在于我们思维体系当中的概念隐喻, 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突出的可能是本体和喻体对应关系的某个方面。概念隐喻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容器中水加热或气压升高时的反应, 并利用这个熟悉的概念体系来构建较为抽象的“愤怒”的概念。
1.2 隐喻的文化属性
隐喻当代理论认为隐喻产生的土壤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正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生活方式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 以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隐喻在带有普遍性的同时也打上了文化的烙印。Zoltan Kovecses教授的研究证明, 不同的语言文化可能用不同的喻体对应相同的主体 (如中文的“事后诸葛亮”和英文的“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 , 某个特定喻体可以对应的主体的范围是不同的 (如中文“心花怒放”的说法在英文中就没有对应) , 有些隐喻是某种文化所特有的 (如中文的“割资本主义尾巴”) 。隐喻的文化属性给外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1.3 隐喻能力
对隐喻能力的构成进行界定是研究隐喻能力发展的前提, 在总结了Gardner&Winner (1979) , Low (1988) , 和Littlemore (2001) 等人的定义以后, 笔者将隐喻能力细分为三个要素, 即1) 理解包含常规隐喻或较为新颖的隐喻的语言;2) 能辨别隐喻语言表达之下的概念隐喻, 并能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建立连接, 即发现相似性或可比之处 (这种能力对二语和外语学习者尤为重要, 因为绝大多数隐喻说法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 而不是习以为常的) ;3) 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使用恰当的隐喻表达。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问题
1)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隐喻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 学生隐喻能力的发展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否正相关?
2.2 实验设计
笔者根据上述隐喻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自制题目, 采取了随堂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输出英语隐喻的能力。试卷共三个大题, 第一大题是15个包含隐喻说法的英语句子, 要求学生翻译成中文, 考察其隐喻理解能力;第二大题要求学生将隐喻语言表达形式跟概念隐喻相匹配, 或者根据表达形式自己总结写出概念隐喻;第三大题要求学生以“人生”为题, 写作中英文作文各一篇 (英文300字, 中文500字) , 考查主动使用隐喻的能力。
试卷中出现的包含英语隐喻的句子都请英语为母语的老师进行了校对, 保证是地道常见的英语表达;事先请少量同学试作题目, 修正了模糊的说法, 对于学生可能不认识的词汇标注了中文;考卷上并未出现“隐喻”的字眼, 避免对被试的刻意引导。
2.3 被试
在上海某高校抽取两组被试, 第一组40人, 非英专业大二学生, 代表了英语程度较为初级的学生群体。第二组20人, 英语专业大四学生, 代表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
第一组被试前两题在课堂上完成, 当场收集考卷, 两篇作文留作课下完成, 一周后收集。有效考卷共计30份。第二组所有试题均在课堂上完成, 并当场收集, 所有20份考卷均有效。
2.4 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被试对英语隐喻的理解整体都较差, 其中第二组略好于第一组。同样值得关注的是, 被试比较容易理解中英文相似的隐喻, 而对于差异较大的隐喻 (特别是英语喻体在中文文化中缺失的情况) 理解更加困难。
表2说明被试能较为容易的将相关的隐喻语言表现形式和概念隐喻匹配起来, 但是自己总结概念隐喻的时候还很吃力。第二组被试的优势比较明显。
从表3我们看到两组被试在中文作文中使用的隐喻数量大大超过英语作文。第一组被试表现明显好于第二组 (主要原因可能是第一组被试可以在课下完成作文, 时间更加充裕) 。除了排名第一的“人生是旅行”的隐喻之外, 中英文作文使用的隐喻内容也不尽相同。另外, 中文作文中出现了更多新奇的隐喻, 如“人生是照相机”, “人生如服药”等, 说明学生用母语写作时对隐喻的运用更加自如。即使是相同的隐喻, 中文作文对本体喻体相似性的挖掘也更加充分, 在“人生是旅行”的隐喻中, 中文作文不但提到了“起点”, “终点”, “旅人”, “路上的障碍”, “行进方向”这些常见方面, 而且还发掘了新的元素, 如旅行中的天气, 掌舵, 灯塔, 启明星, 使得隐喻的构成更加生动和富有细节。
2.5 结论
这次实证研究能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习者隐喻理解能力并不乐观;理解中英文相似的隐喻比理解有差别的隐喻容易, 证明了隐喻的文化属性;
2) 学习者输出英语隐喻的能力还比较差, 数量少, 内容也比较单一, 刻板;
3) 总之,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隐喻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隐喻能力同语言能力的正相关不明显。隐喻能力不一定随语言能力提高而水涨船高, 需要专门的培养计划。
3 结束语
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水平较低, 学生理解和使用隐喻表达存在困难。目前, 隐喻能力的研究关注度还不高, 在英语教学中, 隐喻还是主要作为修辞手段介绍给学生, 教师和学生缺乏隐喻意识, 投入课堂时间极少。此次研究试题数量和被试人数都较少, 存在着不少局限,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发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行动。
参考文献
[1]Halliwell S.Aristotle.Poetics[M].2nd ed.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Gardner H E.Winner.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Implications for Humanistic Disciplines[M]//On Metaphor.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3]Kovecses Z.Metaphor in Cultur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Littlemore J.Metaphoric Competence: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of Students with a Holistic Cognitive Style?[J].Tesol Quarterly, 2001, 35 (3) :459-491.
[6]Low D G.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 1988, 9 (2) :124-147.
类比和隐喻 篇5
隐喻根植于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有效工具.隐喻和类比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然而,语言学家们只是把类比看作一种单纯的语言变化机制,并没有注意到它在人类思维过程中与隐喻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就此展开讨论,说明隐喻和类比的紧密联系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类比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在隐喻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 者:马玉蕾 房红梅 作者单位:马玉蕾(上海交通大学,上海,40)
房红梅(苏州大学,苏州,215021)
浅谈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 篇6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策略
一、 引言
隐喻,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曾说过,隐喻可以使风格有所提高而不流于平凡。这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然而,隐喻长期以来只是被视为一种“装饰”和“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和解释。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Lakoff·G·和Johnson·M认为: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他们在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二、隐喻的认知性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总结经验,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进而形成隐喻,完成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隐喻的英语等同词metaphor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为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换言之,隐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是目的地。
也就是说,一个概念域是可以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其方向是,用熟悉的事物映射不熟悉的事物,用具体的概念映射抽象的概念。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亲身感知世界,并对所获的经验进行组织的过程。隐喻就是在这种向陌生概念(和抽象)的映射过程中发挥作用,拓宽意域,升华认识。所以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
三、 隐喻的可翻译性
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有许多共同点: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使用喻体是要把喻体或者载体上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本体上;翻译则必须涉及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要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隐喻作为一种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总是产生于人们言语交际活动中,并与整体的言语交际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语言角度看,隐喻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语言方式。所谓“奇特”,指有缺陷的表达方式,为违反会话原则的结果,它能把表面上看似超出常规甚至荒唐的事物联系起来。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四、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一) 对等策略
对等翻译策略指的是汉隐喻中始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似的,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许多隐喻词语具有相似的喻义,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我们很容易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隐喻用法。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采用直译,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再现原文隐喻的喻义,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如:(1)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 for the festival.
译文: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本例中译语中和原语中的相似点是对等的,即在于孩子们的忙碌与蜜蜂的忙碌相似。句中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蜜蜂忙碌”) 的始源域的认知到表示抽象概念(“孩子忙碌”)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喻义的再现。
(2)Time is money.
译文:时间就是金钱。
本例中隐喻的喻义是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始源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時间”)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的,喻指时间的可贵。
可见,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这种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融性,又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
(二) 转换策略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始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译者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
1. 换喻法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受制于各种文化。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形式、审美情趣等因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同一概念往往会运用不同的喻体。在翻译时,译者可以适当地变换原语隐喻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达到“神似”的效果而又不失原语中的美感。
(1)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以上例句中的译法均是通过将原语中的隐喻转换为译语中的隐喻,充分表达出其蕴涵的喻义。
2. 意译法
由于一些隐喻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带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隐喻表达方式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原语隐喻在译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时,恰当地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喻意味,又可丰富译语中的隐喻表达。具体地说,隐喻意译的方法是通过对原语中词语表层结构的理解,以译文的习惯表达方式把原隐喻的喻义与深层蕴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审美效果上的动态对等。
例如:(1)The ship is plowing the sea.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
(2)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五、隐喻翻译的跨文化语境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语言根植于文化,不同语言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在许多词语和句法表达上的差异都是源于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在隐喻解读过程中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始源域形象,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六、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解释隐喻,为许多语言规则和现象提供了理据。隐喻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跨文化活动。隐喻翻译也因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认知性的深入研究和认知理论的不断完善获得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了力求做到原语与译语中隐喻喻义的对等再现,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3]束定芳.隱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中国隐喻 篇7
关键词:流行歌曲,性别隐喻,社会性别,心理性别,生理性别
中国近现代流行音乐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 当时, 西方人带来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1927年, 黎锦晖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歌舞剧团“中华歌舞团”——从剧团演职人员的分工中可以看出, 唱歌表演的主要为女性, 乐器伴奏以及作曲为男性, 这和中国古代音乐传统中的分工情况一样, 似乎已形成了一种社会性别的标签。这或许是因为受众主要为男性, 在传统观念上, 他们习惯将歌女视作尤物来欣赏。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 女性受众越来越多 (女性也可以主动欣赏男性, 但在言语和举动上依旧需要保持庄重) , 男歌手也开始出现, 改变了以往歌坛的社会性别形态。现今, 男女歌手比例持衡, 歌手不再只是女性的社会标签了, 而词曲作者的男女比例依旧严重失衡。
笔者通过分析作品表现内容、表演者以及声音/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 以及三者之间的“错位”关系来探讨流行歌曲具有的性别特征。其中, 主要是对黎明晖、周璇、李香兰、邓丽君、罗琦、李宇春、周笔畅等各个阶段较有代表性的创作者/表演者的相关情况做了观察梳理, 通过“点—线—面”式的勾勒, 建立起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一、作品的表现内容的性别隐喻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体现了女性的初步解放意识, 不再只是被动者。从《毛毛雨》的“小亲亲, 不要你的金, 小亲亲, 不要你的银,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哟哟!你的心”及《桃花江》的“ (男唱) 我也不爱瘦那我也不爱肥, (女唱) 我要爱一位像你这样美, (男唱) 哎哟不瘦也不肥百年成匹配, (女唱) 好桃花江是美人窝, 你不爱旁人就只爱了我, (男唱) 好桃花江是美人窝, 比那旁人美得多”等歌词中, 体现了当时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上有了自由选择意识, 同时也可以看出男女青年在选择配偶时的侧重点——“不要金不要银只要心”体现了女性对男性内在精神的注重, 而“不爱瘦不爱肥只爱这样的美”则体现了男性注重的是外貌特征, 忽略了女性的精神品质。《毛毛雨》的“雨息风停你要来”、“心难耐等等也不来”等词中, 体现了女性主动无怨无悔等待的思想, 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对女性社会性别的塑造。
20世纪20、30年代, 歌词的表达通常较为优美含蓄, 此时期, 民间小调歌曲被周璇首先带上舞台, 如湖南民歌《采槟榔》、东北民歌《对花》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等。此后, 歌词有引用古诗词之风, 更加具有古韵,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70、80年代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歌星演唱的歌曲, 如《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在水一方》等等。但从其内容隐喻的社会性别上来看, 并没有太多改变。纵观我国流行歌曲历史, 大多数歌曲都不外乎如此, 并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社会性别规范, 流传和影响着一代代人。
受西方摇滚乐的影响, 国内在1987年刮起一阵“西北风”, 歌词具有深刻的反思、回归情绪及现实批判意味, 以民间的审美情趣重新体味处于剧烈变革中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1被称为“中国摇滚乐之父”的崔健的《一无所有》的歌词“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可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表面上看似情歌, 实质上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但即便从情歌的角度出发来看, 歌词也没有了以往常见的那种纸醉金迷式的浮沉感。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内出现了第一批女性摇滚歌手——以“眼镜蛇”乐队与“指南针”乐队为代表, 摇滚的反叛精神在我国女性身上得到体现。指南针乐队的主唱罗琦在1994年发表了专辑《选择坚强》, 其中同名歌曲的歌词“选择坚强, 我不想再倒下, 赤裸灵魂, 我已经没有害怕”, 已经摆脱了女性的阴柔气质, 具有一种男性的阳刚之气。
2005年, 热门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中参赛者的翻唱歌曲很多都是具有男性特质的歌曲, 如李宇春翻唱张宇的《大女人》, 周笔畅翻唱陶喆的《你爱我还是他》、《普通朋友》等。
二、表演者的性别意识
《毛毛雨》由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首唱。“20年代上海妇女的发型, 大都是发簪加刘海, 穿着一般为旗袍或长裙, 而黎明晖却是短发短衣又短裙, 并且爱好游泳、驾车和骑马。遗老遗少认为这是伤风败俗, 而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观众则把她当作崇拜的偶像。”2在此之前, 留短发以及游泳、驾车和骑马等活动一向都是男性的社会标志, 由此可以看出, 黎明晖突破了传统社会女性的形象。但在舞台表演上, 黎明晖浓妆艳抹、短衣短袖等特质依旧还是由男性来决定的。此后的周璇、李香兰再到后来的邓丽君等的形象, 仍然是主要由父权决定的。
之后, 摇滚歌手罗琦一身黑皮衣、文身、嘴唇穿钉的打扮, 打破了传统的女子温柔贤惠的刻板形象。另, 自“超女”李宇春、周笔畅以及“快男”刘著以来, 中性风格开始盛行。李宇春一头清爽富有朝气的短发搭配衬衣牛仔裤, 让人难以想象其生理性别为女性;而相对地, 长发飘飘的刘著穿上短裙、丝袜与高跟鞋, 也让不明情况的人难以相信其生理性别为男性。
三、声音与音乐风格的性别特质
《毛毛雨》是以民间旋律配上西洋节奏的作品, 具有典型的民间小调特质, 在唱法上, 也是传统的民族唱法, 嗓音直白、尖而细。20世纪30年代, 受周璇风格的影响, 女性歌手的嗓音通常甜美圆润、轻柔曼妙。50、60年代起, 受李香兰的影响, 歌手们在演唱方法与技巧上学习西洋。邓丽君则融合了中国、日本与西洋的唱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声唱法”, 声音依旧是甜美婉转。
“西北风”类型的流行歌曲总体特点是一反之前流行歌曲的特色, 以陕西、甘肃等地的民歌素材为基本音乐语素, 旋律昂扬, 演唱风格刚劲豪迈。3女性歌手遇上西北摇滚乐后, 嗓音变得铿锵有力, 甚至带着嘶吼。而李宇春的歌声清新平淡, 周笔畅喜欢唱R&B风格的歌曲, 在音色上比较偏男性。在近年的《中国好声音》中, 女歌手林燕用粗粝狂野的男声演唱了黑豹乐队的摇滚歌曲《别来纠缠我》, 而男性歌手童予硕却以非常妩媚的声音和慵懒的爵士乐风格翻唱杨宗纬的《对爱渴望》。
四、各要素之间的性别“错位”
性别并不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而是被人们赋予的, 可以被重新建构与改造。按照传统的二分法则, 人们将性别 (不管是生理性别、心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 简单地划分为男性和女性, 并根据生理性别建构了社会性别——这就像一种约定俗成, 如果谁破坏了条约, 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而纵观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 则可见歌词、表演者以及声音与音乐风格之间有时会形成某种“异常”的性别“错位”。
(一) 作品表现内容与表演者性别的“错位”
如今翻唱已成风, 一些早期的歌曲早已被翻唱无数次, 其中那些具有性别隐喻的歌, 有两种歌词处理方式:一种是微改歌词, 使歌词性别变得中性或与歌者性别统一;另一种是不改动歌词, 使其在心理性别或社会性别上具有异性的特征。
如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原唱歌手的性别与歌词“妈妈呀, 女儿已长大, 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 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所表达的一致。当男歌手姜育恒翻唱此歌时, 将歌词改成了“妈妈呀, 孩儿已长大, 不愿牵着你的衣襟, 走过春秋冬夏”, 巧妙地将原词的女性视角, 改成了中性。同时代由崔健创作演唱的《花房姑娘》更具性别特征——“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 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我不知不觉忘记了, 噢……方向,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 我说你世上最善良。”按照传统的思维观念不难看出, “我”是男性, “你”是女性, “花房”、“花”及“善良”通常是女性的社会性别符号, “坚强”是男性的社会性别符号。当女歌手程璧翻唱此歌时, 将“你”“我”对换——“我带你走进我的花房, 你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你不知不觉忘记了, 噢……方向, 我说你世上最坚强, 你说我世上最善良。”此时的“我”是女性, “你”是男性, 歌词微改后, 其视角依旧与表演者的性别一致。由此可以看出, 微改歌词后, 便没有形成性别错位。
有些表演者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歌词, 而形成了一种跨性别的演绎。同样是女歌手翻唱《花房姑娘》, 魏语诺在《我是歌手》舞台上的表演并没有改变歌词;李宇春、周笔畅等人也在舞台上表演过跨性别的演唱。此类现象让人可产生五种设想:一是表演者在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上皆为女性, 但在表演此歌时临时站在男性的角度上歌唱;二是表演者具有男性社会性别特质, 同时也爱慕女性;三是表演者具有男性社会性别特质, 爱慕具有女性社会性别特质的男子;四是表演者自我认同的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是男性, 不仅在心理上以男性社会性别为标准, 而且在穿着打扮上也以男性社会性别为标准;五是表演者的自我心理性别认同为女性, 社会性别为男性, 以男性的标准穿着打扮 (也就是所谓的“异装癖”) , 在舞台上理所当然地扮演男性。
除了这些翻唱歌曲之外, 在原唱歌曲当中亦有性别“错位”的现象。如“二手玫瑰”乐队的《征婚启事》:“那天我心情实在不高兴啊!找了个大师我算了一卦, 他说我的婚姻只有三年长啊!我那颗爱她的心有点慌啊……我做个艺术家, 我娶个艺术家, 我嫁个艺术家, 我毁你个艺术家……这时我惊奇地发现我是否怀孕了……”而在表演上, 乐队的男歌手经常穿着女性服装, 甚至头戴大红花, 将自己的装扮过分突出女性化——1“雌雄同体”, 性别完全“错乱”。
(二) 声音、音乐风格与表演者的“错位”
从音乐风格上来讲, 摇滚乐是最具有性别特征的。“摇滚本身几乎和战争同样, 都带着明显的男性荷尔蒙倾向, 正是这个特征, 使摇滚和战争一样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一样具有男性思考模式的传统, 而这些几乎都和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切特征相悖离。”2可见, 人们通常认为, 摇滚是属于男性的, 女性“玩摇滚”就会与传统女性特征相背离——所以, 当年“眼镜蛇”乐队与“指南针”乐队的出道, 表现出了风格与性别的“错位”。
在声音方面, 中国传统女性的嗓音直白、尖细或圆润、甜美, 这是中国女性社会性别的符号。摇滚乐出现后, 中国女性的声音中也出现了粗犷、铿锵有力, 甚至有些嘶吼的特征, 极具男性社会性别特征;相反, 男性的嗓音由浑厚、粗犷、铿锵有力, 逐渐走向“尖细腻”。这种情况在选秀节目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是一种个性的追求与展现, 由此形成了性别“错位”, 而观众也愿意为这种“错位”买单, 然后此种现象不断循环, 直至愈演愈烈。
(三) 声音、音乐风格与作品表现内容的“错位”
1995年, “唐朝”、“黑豹”、“1989”、“轮回”四支摇滚乐队以及郑钧、臧天朔等摇滚歌手一起为纪念邓丽君而发表了翻唱专辑《告别的摇滚》。歌手们用西北摇滚风翻唱了包括《在水一方》、《船歌》、《再见!我的爱人》等在内的十首邓丽君原唱的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内容表达的都是一些“小情小爱”, 适合采用中国民间小调、爵士、拉丁等曲风, 但在此专辑中, 歌手们用西北摇滚风重新演绎, 摇滚的批判反思精神与“小情小爱”形成“错位”;在声音上, 阳刚粗粝的男性嗓音与阴柔细腻的女性嗓音形成“错乱”。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表现内容、表演者和声音/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 以及三者之间的“错位”关系来探讨了流行歌曲具有的性别特征。从中可以看出, 男女性别看似“错位”了, 实质上是性别二元对立论似已经无法立足于社会。人非生来就有社会性别, 而是后天形成的。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性别文化开始慢慢被人们重新建构, 这也体现在了流行音乐世界中。
注释
1 参见黄燎原等编著《十年:1986~1996中国流行音乐记事》,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第7页。
2 赵士荟《中国第一位女歌星黎明晖》, 载《世纪》1996年第5期, 第28页。
3 同 (1) 。
4 (1) 参见陆正兰著《歌曲与性别——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200-201页。
中国隐喻 篇8
莱可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认知隐喻学的框架基本形成。他们对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诠释: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最初是从认知基本范畴事物开始的。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类不满足于对基本范畴事物的认知和表达,将未知的概念和已知的事物相联系。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种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很快吸引了社会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如医学和物理学)等各学科专家学者们的兴趣,从而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股“隐喻热”。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其隐喻的广泛出现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文字和文字负载等方面的差异,隐喻是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且较难把握的。如何把隐喻理论的研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驾驭隐喻的能力,养成接受技能,开拓生成技能,无疑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隐喻认知的二语习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进行概要的回顾与总结,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2. 国内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认知隐喻学的研究比国外晚10多年,因此,应用语言学研究也起步较晚,尚处于萌芽阶段。1999年,英国学者卡梅伦和洛(Cameron&Low)合编出版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和应用》),标志着隐喻研究已经步入应用性研究阶段。
2002年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召开,发表了几篇相关的文章:“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庞继贤、丁展平,2002)主要阐释卡梅伦的观点;“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林光武,2002)和“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束定芳、汤本庆,2002)分别勾勒了隐喻研究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林光武(2002)认为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英语教师可以用来解释隐喻过程与抽象思维。此外,隐喻与识字的关系、隐喻与词汇教学、隐喻与青少年的语言学习、隐喻学习与外语教学等都是研究的主题。
3. 隐喻作为语言形式在二语习得中功能和价值
隐喻作为语言形式在二语习得中功能和价值已经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足够重视。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都充分证实了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桂诗春,1991)。人的认知能力影响到对隐喻的创造使用。反之,隐喻的创造使用对人的认知能力也有积极作用。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要通过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认识和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这和隐喻认知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隐喻使用频繁,在语言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驾驭隐喻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语言微技能(microskill)。
Littlemore (2001)发现,隐喻往往是外国学生听课的一大障碍,因为他们缺乏及时准确地理解老师所使用的隐喻的能力。隐喻是保持语言衔接性的重要手段,因为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必须包含一些同类型的概念隐喻,以保持词汇的衔接。
文秋芳(2001)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作的调查显示,“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在低水平上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隐喻知识和能力的缺乏也是其中之一。
蔡龙权(2005)从隐喻的普遍性、功能性两方面说明了学习隐喻性表达的迫切性,英语中的隐喻,其中包括提喻、转喻、拟人、夸张、委婉语、反语,以及习语中的隐喻屡见不鲜,隐喻具有以下功能:可以证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至少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是相连的、有系统的;可以扩展思维;通过戏剧化的喻体使人非注意喻体不可;回避和否认对喻体的责任;允许说话者讨论充满感情话题。即此认为应该把学习隐喻性表达设立为我们外语教学的目标。学者严正清(2001)也从隐喻机制所具有的互动属性和文化属性表明隐喻能力的培养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4. 隐喻研究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和方法
国内的相关学者教师把隐喻研究理论引入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隐喻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创造隐喻的能力。
4.1 隐喻与文化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常规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而且最能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从英语和汉语的情况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所有的隐喻在二话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研究都已经注意到文化教学对于理解创造隐喻的重要性。王守元、刘振前(2003)提出,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一个可行途径。他们提出的关于文化教学的设想值得借鉴。
第一,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对比研究(已有人对英汉方位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筛选、分类,编写出隐喻手册之类的参考书,供广大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参考使用。
第二,根据(Iado, 1957)关于显著差异处是外语学习盲点的观点,将英汉语有显著差异的隐喻选择出来作为教学重点,揭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第三,教学应区分学习对象,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相同到差异,循序渐进。
第四,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隐喻的分析方法,自觉地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批评思维的培养,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对比研究,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第五,把隐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除了作必要的语言分析以外,还要将隐喻置于语境中进行教学。途径有两种:一是选择一些某种隐喻比较集中的语篇作为教学材料;二是与外国专家合作,请其撰写包含所要教授的隐喻的文本。两者各有利弊:前者比较真实自然,但是找到隐喻如此集中的文本非常困难;后者可以解决前者的问题,但是文本很可能有斧凿痕迹,不自然。将隐喻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实际用法。
4.2 隐喻与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甚至有人提出广义的词汇教学就是整个英语教学。由于隐喻在语言的普遍存在,是交际中习以为常的工具,因此,被视为二语习得的基础性目标,同时也被视为语言流畅或得体的目标。董宏乐等(2003)提出,帮助学生明确认识话语中隐喻现象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词汇教学正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途径。皮特敏(2007)将隐喻视为二语习得的高级性目标,具体提出了词汇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的问题:让学习者熟悉英语的隐喻思维和习惯搭配让学习者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习者知道如何结合认知话境来理解隐喻。
在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是较多被应用的理论。概念隐喻是指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概念隐喻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机制。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的,具有典型性,概念隐喻或明或暗地指导人们的概念形式、问题解决和语言表达。概念隐喻有三种分支形式———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沈育刚(2002)将概念隐喻为部分理据,以实证方式探讨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
4.3 隐喻和阅读与写作教学
根据对全国非英语专业四六级及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成绩反馈分析,中等水平的阅读理解已经成为影响大部分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董宏乐、杨晓英,2003)。语篇中的隐喻和隐喻特征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得到重视。
在教学中,在认知语境下对隐喻的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达到阅读的目的。曾庆敏(2005)指出,隐喻可以激起我们对某一事物,特别是在与抽象事物或新事物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和结构的联想,而支撑这种知识点和结构的平台就是意象图式。
Johnson (1987)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的范式,它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有着特定内容的。这种高度灵活性使得我们在很多不同的语境下运用同样的意象图式来进行思维和推理。正是由于意象图式的存在,人们才能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隐喻映射,隐喻意义就是通过意象图式的映射而产生的。
董宏乐、杨晓英(2003)也强调阅读教学时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语篇中所谓的语言点中,应通过表象来认识西方民族的世界观。语言学习中元语言能力对于语篇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元语言能力是指对于语言理性认识的能力,它和人类的认知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科技语篇历来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科技语篇语旨的特殊性、语场的正式性和语气的单一性,使得隐喻成为其主要问题特征。科学家常常不得不借助隐喻表述抽象且深奥难懂的概念。语法隐喻也是科技语篇的主要特征,其中名词化是其典型的特点(曾庆敏,2005)。在语篇中概念语法隐喻是我国学生阅读理解的绊脚石。针对此,董宏乐、杨晓英(2003)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并提倡接受与产出并举,阅读指导写作,鼓励学生使用概念语法隐喻,逐渐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董宏乐,2002)。
5.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考虑到我国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五到十年里,应加强对隐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受“隐喻热”的影响,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受到研究界语言隐喻性扩大化的影响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增加或者体现隐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外语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不论这种能力有多么重要,都不可以置于交际能力之上。交际能力涵盖着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义表达等方面,而语言的这些方面显然并非都是隐喻性的(如语音)(姜亚军、张辉,2003)。任何理论都不是解决二语教学问题的唯一良药,教学中适时地引入隐喻理论应该是我们谨记的。
(2)研究中大多提出理论设想而非附诸于实证研究中,也存在着质化研究多于量化研究,目前的研究都是静态共时研究上。
(3)不考虑国内二语学习的特点和现状,机械地照搬已有的国外研究成果。
6. 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言研究领域中的隐喻研究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例如:
(1)我国目前的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大班制的状况,如何将隐喻与教学法相结合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如何将隐喻能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特别是Littlemore (2001)所说的隐喻能力的四个方面按比例纳入语言测试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3)在二语习得框架中研究隐喻对于隐喻理论研究的贡献尚无人涉足。例如,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交际中使用隐喻并不是从深层特征到表层特征,即从概念隐喻到隐喻性表达,从而证明理论上的假设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使用隐喻的心理过程也是值得研究并会对认知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的。
7. 结语
中国的隐喻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有志于此的教师的关注,它由于时间较短,取得的成绩尚不显著,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片刚刚开垦的沃土上,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和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携手共同努力,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硕果累累的新局面。
摘要:隐喻研究近年来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国内对隐喻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对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值得以后研究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隐喻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隐喻 篇9
一、研究设计
为了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能力的, 本文笔者在此进行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1.研究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是: (1) 中国英语学习者采用怎样的隐喻处理策略? (2) 与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相比, 这些策略体现了怎样的隐喻理解模型?
2.研究方法。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 隐喻预料的筛选。参考相关文献, 笔者从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7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中选择60个常规隐喻作为测试材料。应用隐喻性程度测试来测定学习者。也就是假定隐喻词语按照1—5等级进行隐喻性程度评判:5分隐喻程度很高;4分隐喻程度比较高;3分不清楚是不是隐喻;2分隐喻程度比较低;1分隐喻程度非常低。判断中国学习者隐喻词语掌握程度。
其二, 受试和测试方法。也就是以某地区大三、大二150学生名作为研究对象, 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受试和测试, 明确学生隐喻理解常用方法占比情况。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
经过以上测试, 确定受试的理解策略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 句子语境、字面翻译、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心里意象、句法分析。由此可以确定, 为了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 应当科学、合理的实施隐喻理解策略。也就是在外语学习领域之中, 读者如何看待任务、如何理解任务以及不理解情况下应当采取何种方法。简单来说, 理解策略是学习者用以可以达到理解所采用的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确定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对英语单词的了解与掌握, 其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文章中所了解的英语单词, 分析文章情境及预警, 进而理解隐喻。相对来说, 此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频繁的, 且此种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因为, 通常情况喜爱隐喻往往存在于词组、句子、语篇之中, 其字面意义与因与意义是偏差, 甚至是冲突的, 所以, 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翻译或阅读的过程中, 为了理解隐喻, 学生往往会采用句子语境策略来进行隐喻理解与探究。经过相关调查分析, 确定句子语境策略的实施, 可以提高隐喻理解正确率的28.88%, 说明句子语境的分析是弥补中国学习者对英美文化差异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除了能够利用句子语境策略来理解隐喻之外, 还可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 此种方法在中国学习者隐喻理解中也是非常常用的, 占到23.23%。之所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可以理解隐喻, 主要是学生再碰到外语隐喻时, 通常是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去分析和判断词汇的意识。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1.基于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 确定标准语用模型认为, 有效理解隐喻, 需要理解英语单词字面意思, 之后结合预警判断单词字面解释的对与错, 进而探究因与意义。由此看来已有隐喻加工模型的实施, 侧重于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应用, 通过推理与分析, 从而确定外语隐喻的意义。参考以上内容的分析, 确定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可以结合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来使用,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外语隐喻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合理的解释英语单词, 一遍整个文章的翻译可以更加准确、有效。
2.基于本研究结果的隐喻加工模型。与中国文章或词语隐喻意义的运用很是相似, 英语文章或词语之中也蕴含隐喻, 只有学习者准确的理解隐喻, 才能真正的明白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当然,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隐喻理解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进行分析和研究英语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 以便更加准确的翻译或理解英语单词、甚至英语文章。
四、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来看, 外语隐喻理解不够准确, 这使其在外语翻译或外语表述的过程中场产出现错误。针对此种情况, 应当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策略, 如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等, 并且合理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以便合理翻译英语文章或准确的表达, 这对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中国隐喻 篇10
一、张爱玲隐喻性小说的诗学设想
隐喻性小说这一小说类型是张爱玲的独特创造。张爱玲继承了中国文学将诗歌和小说融为一体的传统, 创造了隐喻性小说。张爱玲汲取了说书体小说中的叙述和审美传统, 并继承了诗性小说中重视喻说和抒情的传统, 将其融汇在小说的文本中。
(一) 隐喻性小说的特点
以诗性为逻辑是隐喻性小说的根本特点。所谓的诗性逻辑也就是对原始人类的最初智慧——诗性智慧的支配逻辑。其突出特点是意象, 其喻衣为虚构世界和意象, 其可能的暗示意义和喻衣构成一种相似性。
(二) 张爱玲小说的诗学设想依据
诗学指的是通过对张爱玲隐喻性小说的特点和形态进行描述, 对叙述者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故事特点和审美理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概况总结, 从而形成了小说诗学。张爱玲隐喻性小说的诗学设想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1.作为整体性存在的意象与隐喻的关系。所谓的意象指的是能够被感知的视觉形象, 是一个感觉的遗留, 是在心中重现的知觉和感受。意象作为一个心理事件能够与感觉相结合, 这是意象的主要功用所在。所谓的隐喻指的是整体性存在的意象, 也就是能够与整体意义构成一定相似关系的意象。从小说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看, 小说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可以作为作者精神活动与心理活动的依托。西方“通篇性讽刺”理论认为作者能够采用一种特殊的篇章结构, 使全篇贯通双关意义。既然讽刺性的结构可以贯穿全篇, 那么意象同样也可以结构性地对全篇进行贯通, 小说世界的意义与意象之间能够形成相似性关系, 也就形成了隐喻性小说。
2.小说是隐喻存在的一种形态。隐喻有宏隐喻和微隐喻之分, 微隐喻只包括修辞上的隐喻, 而宏隐喻则更注重语境因素和语义, 这也是隐喻小说的学理基础。当隐喻贯穿全篇时, 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就与隐喻有了契合。
3.我国的诗性传统有两个重要体现:第一, 言之有意, 也就是所谓的“诗缘情”“诗言志”。第二, 修辞性比喻以审美为中心。借助于文学这一语言艺术来更好地传达“意”, 这就需要对语言进行修饰, 只有这样, 才能用有限的“言”来表达无尽的“意”。作家倾向于用喻说思维来表情达意, 这种思维对张爱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张爱玲隐喻性小说的机制、形态以及特点
(一) 隐喻的生成——故事整体与意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能够与整个故事形成一种相似性, 甚至可以统领和命名整个故事, 也就是意象与故事的意义彼此相关。读者能够长久地感受到意象的色彩, 并不断品读出意象带着玄机与哲理的韵味。这也是张爱玲小说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隐喻性小说的价值不仅在于故事情节, 更在于读者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超越时空和情境的品质。这种情形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两方面的体现。
第一, 实体性意象, 也就是以物质方式存在的物件, 代表为《连环套》和《金锁记》。连环指的是“一个套一个”, 比喻一个接着一个、相互关联, 套有众多的引申义, 在此理解为圈套。连环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接一个的圈套。这样就让实体性意象具有了情欲与感觉, 用来解释一种人生状态。
第二, 虚性意象。虚性意象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是作家在故事中用艺术手段所呈现的, 其具有可概况、思索、意会、生发和品位, 代表作品为《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这些作品的意象与完整的故事相似, 并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追问, 引起形而上的意义与思考。例如, “倾城之恋”的意义在于以一座城市的毁灭为代价而成就的婚姻, 那么如此巨大代价的婚姻又有怎样的结局呢?在不断的追问中产生了无穷的意味。意象与故事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话语世界, 形成一种隐喻。
张爱玲并不追求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和完整的人物性格, 而是以人生作为故事的根本, 并不侧重于对主要人物的描写, 故事的含义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用故事来启发人生的哲思。作家运用诗性智慧将其对人生的体悟和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凝结成为意象。这也是张爱玲小说以片段、场景和场面描写为主的原因, 艺术策略在于以此来描写人生。人生与意象具有某种隐喻关系, 这种意象并不是关于某个具体人物的, 而是关于整个人生。例如, 《倾城之恋》并非讲述范柳原和白流苏的个人故事, 而是讲述一座城市的倾覆与一场平庸的婚姻之间宿命的故事。
这就意味着张爱玲无需对人物经历的严谨和人物性格有过多的顾忌, 可以自由展开场景、场面和片段描写, 正因为人生而记住人物, 又将人生的特质凝结成为特定的意象, 使之成为令读者回味的话题。在我国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 也同样存在着故事魅力原则优于人物魅力原则的情况。
(二) 整体性故事寓意的生成——意象与情调心绪的关系
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丰富的意象, 在其描写和叙述中还存在着一些分散型意象, 分散型意象具有不同的隐喻程度和方式。例如, 金锁记中的月亮这个意象与金锁意象具有不同的生存方式。金锁意象是通过整个故事情节自然显现出来的, 能够比较容易地被读者所领悟。而月亮意象的创造者通过了全篇的意境营造, 每次出现月亮时都具有不同的隐喻寓意。首先, 月亮能够营造久远的30年前的故事氛围。其次, 月亮可以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内涵进行隐喻。太阳意象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也比较常见, 张爱玲陌生化处理太阳, 将太阳作为旁观者, 来进行角色的塑造。例如, “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代表虚幻, “敝旧的太阳”令人窒息, “煌煌的太阳”代表执著, 等等。
三、张爱玲小说叙事形态中的隐喻性
张爱玲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诗性传统, 依托于特定的叙事形态来创作隐喻性小说。我国的白话说书体小说具有一个典型特征, 那就是将读者假想为听众, 对读者讲故事。为了之间的审美关系, 就需要将说书人的评论、人物对白和描绘与叙述融为一体, 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张爱玲小说就继承了说书体小说的传统。张爱玲小说叙事形态中的隐喻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张爱玲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 少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仅限于开头部分, 开始叙事后自然转换到全知叙事。以《第一炉香》为例:“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点上一炉沉香屑, 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 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 我的故事也该完了。”这就是对说书体小说全知视角叙事的一种继承, 说书人既与听众保持一定距离, 又将自己的观念与书中的故事融为一体。这也说明张玲已经具有成熟的读者意识, 采用全知叙事能够更好地与读者进行沟通。在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中, 叙述者与作家融为一体。
2.在叙述中融入议论和感慨。张爱玲小说始终在回忆状态下进行议论、感慨和叙述, 体现出了小说的回忆性本质。回忆的叙述本质是叙述者能够对整个故事进行反思和品味, 从而产生一种苍凉感。回忆性的叙述也能够通过叙述者的议论和感慨对读者的想象进行暗示。张爱玲隐喻性小说中的感慨和议论还起到了转换与过渡的作用。这样使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从人类生活的物质层面脱离出来, 切入到人的精神归宿的探讨, 体现出一种终极关怀。
四、结语
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通过辅助性意象和故事来对读者进行暗示, 使读者可以不断地对故事的意义进行探索, 这种内涵超越意识形态和阶级, 不受历史阶段的限制, 具有人类性。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诗性叙事和说书体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注重与读者的沟通和对话, 并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理解意象化, 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
摘要: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与中国注重喻说的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性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张爱玲小说具有经典化程度高、改编广泛、受众广泛的特点。张爱玲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经典的小说类型, 对中国文学有着卓越的贡献。本文就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以及中国文学的传统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隐喻性小说,张爱玲,中国文学传统
参考文献
[1]刘俐俐.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我国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李渔《合影楼》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2]杨青泉.张爱玲研究的“关键词”——张爱玲研究回顾[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林幸谦.张爱玲“新作”《小团圆》的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 (4) .
中国隐喻 篇11
关键词:语法隐喻;认知隐喻;认知机制;互补
一、引言
长期以来,隐喻一直备受关注。亚里士多德曾将隐喻归为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近期的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Lakoff & Johnson 1980,胡壮麟2004,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把隐喻看作一种反常的语言使用现象。朱永生 (2001) 认为隐喻是一种介于语言、现实和思维之间,既反映语言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动态过程。语法隐喻由Halliday最早提出,语言学界对语法隐喻和意义的关系持有两种观点,其一把隐喻看作语言的变异使用;其二把隐喻看作人们识解世界的方式(朱永生,严世清,2000)。学界已从不同角度对认知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语法隐喻并未产生广泛的关注,对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二者间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拟从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互补关系。
二、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
(一)语法隐喻
Halliday (1985) 首次提出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这一术语。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学派传统上将隐喻看成是把某种常见的语法形式(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隐喻式)。Halliday (1994: 341) 从语言功能的视角,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体。语法隐喻不仅仅是词汇异化,也是语法成分及其结构的异化。对于隐喻性较弱的“字面”义表达,Halliday称之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反之,隐喻性较强的则为“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根据不同情景(话语范围、基调、方式),选择一致式或隐喻式进行表达。由此看来使用隐喻式是一种语义选择。Halliday (1994: 343) 曾提到,有两种语法隐喻存在于小句 (clause) 层面:语气(情态)隐喻 (metaphor of mood) 和及物性隐喻 (metaphor of transitivity)。按照语义功能来说,即人际隐喻和概念隐喻。人际隐喻一般表现为语气和情态。以语气为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借助语气中的陈述、提问、命令来实现言语功能及交际目的。陈述语气实现陈述功能(传递信息);疑问语气实现提问功能(索取信息);祈使语气实现提供功能(供给物品或服务)和命令功能(索取物品或服务)。在特定情景 (situational context) 中,说话人会选择对应的隐喻式来实现言语功能。借用Thompson (2001: 175) 书中的例子:
a) Could you get me a drink?
b) Please give me a drink?
a) 是索取物品或服務,应该用祈使句,然而说话人却使用疑问句,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效果是“缓和了索取的命令语气”(Thompson,2001:175),从而更容易实现交际目的。在Halliday看来,人类的经验世界可以由及物性系统建构成可操作的过程类型,人们通过语言的及物性对各种经验加以描述。从表达意义的视角,我们可以对比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探讨如何表达意义。如果要说“过去十年故乡变化巨大”这一意义,可以有以下两种表达方法:
c)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my hometown last decade.
d) Last decade saw 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
c) 使用物质过程的表达,陈述事实,动作者是great changes,全句意义表达合乎事实,属于一致式;d) 没使用物质过程陈述事实,而使用心理过程,感觉者由环境成分充当,现象则由great changes充当,即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显然该表达与听话人的期望不符,所以d) 是隐喻式。
(二)概念隐喻
在认知语言学语境中,隐喻源于人类的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是不同的两个认知域间的概念映射。隐喻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和思维方式。Lakoff (1980, 1987) 对概念隐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隐喻的,人类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人类心智和体验的产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通过隐喻来思考和推理。从根本上来讲,隐喻的运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映射过程。根据不同事物间存在的相似性,人们把源域中的具体的已知概念映射在目的域的陌生抽象概念。根据Lakoff & John (1980) 所述,隐喻有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方位隐喻是隐喻的基本类型,是各种隐喻中的原型范畴。英语的介词中有相当数量和方位密切关联,普遍存在有方位隐喻。例如:up, down, in, out, over等。这些介词和动词组合搭配后,除了可以表示方位,还能表示数量、情感、地位等概念范畴。其后产生的结构隐喻主要用于表示抽象概念。例如,Life is journey. 生命本身并不是旅程,借助隐喻被重新概念化,成为和旅程具有相同特征的具体事件。生命可短可长,发展的过程有坎坷、有荆棘、有鲜花、有掌声。旅程中的一切也可能出现在生活之中。最后出现的是实体隐喻。其运作机制是把模糊、抽象的概念,例如思想、情感等当作具体有形的实体,容器隐喻、管道隐喻等表达很有代表性,如融入脑海、挂在心间等。
(三)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的关系
Halliday (转引自严世清, 2003) 曾对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进行比较,认为隐喻通常被看作是词汇的变异使用,词语属于转义使用。从其他角度来看,我们所关注的并非词语是如何使用的,而是词语意义是如何表达的。此后Halliday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的不同之处。如果借用能指所指概念交易区分的话,语法隐喻为所指相同,能指不同。词汇隐喻则为能指相同,所指不同。伴随着Lakoff & Johnson (1980) 掀起的隐喻热潮,Halliday也日益重视丰富语法隐喻理论,尝试以语法隐喻的历时研究方法来解释认知隐喻中的根隐喻的产生及形成过程。Halliday & Mathiessen (1999,转引自严世清, 2003) 解释了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彼此的异同,揭示了两种隐喻各自的运作机制及相互关系。 意义产生于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人类语言并不是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通过人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认识和建构。语法隐喻侧重于通过历时方法对语言系统进行解构,意在发现历时过程中语言如何建构社会现实。概念隐喻也通过解构语言表达的形成过程来发现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模型。
Halliday & Mathiessen (1999,转引自严世清, 2003) 认为尽管Lakoff & Johnson在其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到了语法对隐喻产生所起的作用,但却只限于探讨词汇隐喻且未能解释同一事物为何可被语义矛盾的隐喻所描述。他们提出如果在词汇语法系统中引入隐喻,通过语法隐喻我们可以认识隐喻中融合的各范畴之间语义的联接关系,了解概念隐喻不同认知域间的语义的映射与融合。隐喻个体可以和语言整体的意义潜势产生联系,通过对语言词汇语法系统的分析来识解人类经验和建构社会现实。语法隐喻可以发挥过滤作用,在抽象层面解释隐喻工作机制。不必拘泥于个别隐喻语义间是否相容。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借助隐喻来识解和重塑人们对世界的体验认知。胡壮麟 (1996) 认为系统功能语法中隐喻认知功能的体现为“双向的隐喻化过程”。语法可以重新构建人类经验,这体现了语法隐喻对于人类认知的价值。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借助隐喻建构人的认知。这在词汇和语法中均有体现。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研究背景及目的都不同,但二者在语言认知层面具有一致性,其运作机制存在互补性。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2]Halliday & Mathiessen.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3]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Thompson, G. 2001.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胡壯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2003(3).
中国隐喻 篇12
1中国风歌曲歌词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
1.1中国风歌曲的歌词特点
中国风歌词之所以能营造出一种含蓄优雅的古代唯美意境,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直接 (借引) 或间接 (效仿) 地借用了古辞赋。周杰伦作词的《念奴娇》中:“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就直接借引大众所熟知的古词。但这种完全借用古诗词的中国风歌词为数不多, 更常见的是中国风歌词对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的全方位借鉴从词作者方文山创作的《菊花台》中, 可以看到多处古辞赋在倩倩身影:“惨白的月弯弯”, 其中的“月弯弯”, 出自南宋无名氏的“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等等。
除此之外中国风歌词所展现的主题多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 如以古代历史人物为原型的《霍元甲》和《曹操》, 以中国特有的武侠医药文化的《双节棍》和《本草纲目》, 借鉴古典名著和传说故事的《西厢记》和《蝴蝶》等等。可见, 中国风歌词多依附传统文化。
而对于中国风歌曲的研究, 在国外很少涉及, 国内对中国风歌曲的学术性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其中多是从音乐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出发, 探讨中国风歌曲的流行、产生、社会文化价值以及意义等。与此同时, 还有另一批学者对具体的歌词创作者进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方文山, 因为直到他的出现, 学者们才开始广泛的关注中国风歌词。王佩雯对方文山中国风歌曲创作的复古化与创新性进行论述 (王佩雯, 2007) 。方文山自己也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图书, 以说明创作缘由, 阐释歌词意境。如《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2008) , 《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2008) , 《方道·文山流》 (2010) 。
2理论框架——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以意象图式为基础的隐喻意义是语言使用者在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之间单向的映射中构建而成的, 映射是源域与目标域相互作用的表征 (李苗, 2004) 。源域是人们能够直接体验的认知域;目标域是不易理解的认知域。而隐喻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 它们分别是方位隐喻, 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是所有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 人类的方位感来源于人类自己身体对外部物理环境的感知, 而空间概念是人类接触最长的一个外部物理环境。人类经常把身体体验作为衡量周遭世界的标准, 由体验去感知世界, 再由感知形成概念, 由具体概念逐步推理出具有抽象意义的概念, 概念体系得以逐步完善。于是人们得以将一些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上, 如这些抽象概念映射到“上下”这对基本空间概念可以得出“高兴是上”, “悲伤是下”, “美德是上”, “堕落是下”的隐喻认知。
如果人们对空间方位的基本感知产生了方位隐喻, 那么, 我们的经验给物理实体, 便提供了本体隐喻 (或实体隐喻) 。虽然空间和方位给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认知基础, 但是方位隐喻毕竟有限, 如果我们想表达更多更广的意义, 尤其是抽象概念时, 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物理实体进行概念的转换。莱考夫称之为“本体隐喻 (或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 ”。
最后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于是产生了一词多用的现象。” (赵艳芳, 2001) 。结构隐喻比之于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最为常用, 一种概念结构固定了, 可以衍生出更为广泛的句子。
3中国风歌曲《菊花台》中的概念隐喻体现
《菊花台》歌词总共分为四段, 一三段为主歌部分, 二四段为副歌部分 (完全重复) 。歌词如下: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雨, 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水乱。
梦, 在远方, 化成一缕纱。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趟。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我一生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 微微亮, 你轻声的叹。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趟。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3.1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具体来说是将一些抽象概念投射到空间方位上得到的隐喻认知, 其中方位概念包括上下, 左右, 前后等等。在《菊花台》的意境建构中, “上下”这一对方位概念被运用得尤为频繁, 全词共有四处用“下”或“向下”的空间概念构:
1.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2.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趟。
3.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4.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例1和例2中的地、趟均是“下”这一静态空间概念, 例2, 例3和例4中的落、凋谢则为“向下”的动态空间转换, 不过静也好, 动也罢, 它们都蕴涵着“下”这个广义的方位概念。而“下”较之于“上”来说, 体现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情绪, 在这首歌中, 则具体实现为一种凄婉悲凉的内心活动。
另一个例子是通过方位隐喻所延伸的一个温度感知隐喻, 该文之所以将之归类于方位隐喻里, 除了它的产生机制来源于方位的两极概念 (与上下两极对应的冷热两极) , 同时它的隐喻结构也与方位隐喻相同。先看由Lauri Nummenmaa, Enrico Glerean, Riitta Hari和Jari K.Hietanen测试出的“情绪-体温图”。他们最近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展示出当人体验不同情绪时身体的不同部位发生的温度变化。该文节选出在《菊花台》中频繁出现的“爱”和“忧郁”的情绪 (如图1) , 当人们体验“爱”的情绪时, 身体温度会高于平均体温, 体验“忧郁”的情绪时, 身体温度则会低于平均体温。这很可能就是某个抽象概念 (此处为情绪) 的域和温度这个一维的域之间产生映射, 即情绪-温度隐喻的生理和认知学层次的原因。
与方位隐喻同理, 某个抽象概念的域与具体的空间方位产生映射关系, 其映射结构与“上-下”方位隐喻的结构相同。参照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 我将情绪域→温度域的映射, 和与之同构的情绪域→方位域的映射进行总结 (如图2) , 这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风歌曲中的多重隐喻。
通过上文类比, 我们暂且将温度隐喻归为方位隐喻中进行讨论分析, 至于系统的划分则有待得另辟一文, 专门讨论。而整首歌中有两处歌词直接体现温度感知隐喻。
1.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2.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这两例中的凝结, 霜, 冰冷全都走向“冷”这一极, 而“冷”整体体现的是一种消极的内心情感, 在这首歌中具体实现为远离心上人内心的那份冰冷和孤独。
3.2本体隐喻
当我们需要表达更广阔的意义时, 方位隐喻则把重任交给了本体隐喻。在《菊花台》中, 许多抽象的事物通过本体隐喻都转换成一种具体的实物, 使我们得以通过这些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歌词中表达的相应的抽象概念。全词共用7次本体隐喻。
1.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2.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3.梦, 在远方, 化成一缕纱。
4.我一生在纸上被风水乱。
5.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6.我心事静静趟
7.愁, 莫渡江。
总结这7处本体隐喻, 可以将之归为三类, 它们分别作用于不完全抽象的事物 (例1中的月) , 完全抽象的事物 (例1中的过往和例2到例5) 和完全抽象的心理情感 (例6和例7) 。
在例1中同时包含前两类本体隐喻。月亮保守的说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抽象事物, 可以看见其轮廓和颜色, 不过在其具体形状的感知上歌词借用了一个完全具体的事物“钩子”来建构月亮的形状, 从而进一步体现其特性。钩子通过其弯曲的形状能勾住其他事物, 从而月亮也具备了能勾住其他事物的特性。在此基础上, 歌词将这一“其他事物”再次本体隐喻于过往, 于是原本是完全抽象的过往变成了被月亮钩子勾住的一个具体实物, 从而隐隐透出歌曲中主人翁无法忘怀自己的过去和与心上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在例2到例5中夜, 梦, 我一生, 你的模样均为完全抽象的事物。夜本没长短, 更无法进行物理的凝结变化, 而在歌词中的夜变成了一个完全的物理概念。梦本是虚幻的概念, 所以并无距离远近之分。而词中将梦放在了远方, 侧面体现主人翁壮志难成, 心愿难遂的无奈。我一生和你的模样更是无法具体化的, 而词中同时将“能被飘散”这一具体实物所蕴含的意义嫁接到这两个概念中, 体现出我一生的颠沛流离, 和你的模样的渐渐模糊。
最后是心理情感的本体隐喻。在例6中出现的心事本应是完全抽象的, 而后面一个“趟”字则将心事拟人化。例7里的愁原指忧虑的心理情感, 而歌中却含着对愁的期盼“请不要渡江过来”, 从而将它也拟人化, 表示主人翁内心希望能摆脱这份无法摆脱的忧愁情感。
3.3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一种概念结构固定了, 可以衍生出更为广泛灵活实用的句子。下面我们着重讨论《菊花台》中花的结构隐喻, 它的概念建构过程是被歌中主人翁心上人的概念结构所体现而成。
花和心上人女子的结构对比, 我们不难看出《菊花台》花的概念是如何通过心上人女子的概念而建构而成的, 如“菊花残, 满地伤”“花落人断肠”“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几处结构隐喻中也夹杂着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的身影。
4结论
通过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引入中国风歌曲的研究中, 发现人们在欣赏中国风歌曲时, 非常频繁地通过概念隐喻获取意义, 因而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人们在理解中国风歌曲时的动态心理过程。其次, 该文从方位隐喻, 本位隐喻, 结构隐喻三方面注意探讨《菊花台》中的意义建构过程。在分析中发现通常在解读一首中国风歌曲时, 人们大多结合这三种方式来理解歌词, 这从侧面也证明概念隐喻是个综合的认知过程。最后, 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语言的认知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这个新领域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加深对概念隐喻理论本质的理解, 扩大该理论实证研究的范围, 得出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机制。
摘要:近年来, 中国风歌曲已成为人们文化欣赏和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其别致的旋律曲风背后, 歌词所创造出的唯美意境更是人们经久回味的部分, 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作为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概念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选取周杰伦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风歌曲《菊花台》为研究对象, 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这这首歌进行定性分析, 再现人们对中国风歌词的动态认知过程, 同时论证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概念隐喻,中国风歌词,《菊花台》,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Nummenmaa L, Glerean E, Hari R, et, al.Bodily maps of emotion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3]方文山.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8.
[4]方文山.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M].北京:接力出版社, 2008.
[5]方文山.方道·文山流[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0.
[6]李苗.论隐喻的本质及其双层意义构建机制[J].求索, 2004 (2) .
[7]王佩雯.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创作的复古与创新[J].教育探究, 200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