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化认知

2024-10-18

隐喻化认知(精选12篇)

隐喻化认知 篇1

筅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彭雪梅

目前有关人体动词的研究主要是从语法功能、句法功能以及语用角度进行的探讨。而人体动作词在本质上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 通过对听、看、行、触摸到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 并将其编码的结果。所以, 语言学家也开始强调以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为基础, 通过人类在与外在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来分析、解释人体动词。本文所讲的人体动词隐喻化则是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人体动词。隐喻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里不单是一种修辞手法, 更是人类对外部世界逐渐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思维方式, 属于认知的范畴, 包括明喻、拟人、借代、转喻等。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认知语言学理论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种。在人体动作隐喻化的过程中, 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本文拟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来探讨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

一、结构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

结构隐喻是用已知的概念来构造未知的新概念, 即新概念的构成基于已知概念。结构隐喻的本质就是概念化的过程, 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日常知识。根据认知规律, 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就是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所以人类总是习惯用已知的概念来表述未知的外部事物。人体动作域是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已知概念, 其隐喻化过程, 即人体动作域被投射到其他具体的或抽象的非人体动作域上, 对人类认知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讨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时, 为了更好地阐述人体动作域向其他非人体动作域的投射, 以下分别从人体动作域投射到抽象域和具体域两方面进行探讨, 并引入一个概念, 即隐喻映射。隐喻映射是处于源域的实体和处于目标域的实体之间的一系列对应以及二者各自附带特征之间的对应。

1. 人体动作域投射到抽象域

抽象概念是“具体概念”的对称。传统逻辑指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的概念。如“正确”、“善良”、“大于”、“相等”等。一般而言, 是难以描述的无形概念。所以, 为了更容易地认知这些抽象概念, 按照认知规律,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自身的已知经验来描述、构建这些抽象概念, 即我们上文所说的隐喻映射。首先, 我们对人体动作域投射到抽象概念“时间”作如下探究。 (1) Thefirecrackers is a sign that the New Year has arrived (=begun) .在例句 (1) 中, 借助人体自身动作词arrive去描述begin (开始) 这一瞬间即逝、难以描述的时间概念, 使得时间这个抽象概念更加形象化。除此之外, 其他人类动作如sit, stand等也被用来表达时间概念: (2) The portrait was completed after only three sittings (=time used by a model being painted) .人体动作域不仅投射到时间这种抽象概念上, 还投射到感情、事件、意见等其他抽象概念上: (3) People has the smell of decay about the nation-she can't last a few days. (4) The danger of hunger stands (=exist unchanged) .从例句 (3) 、 (4) 体现出了人体动作smell, stand向腐烂、危险等抽象域里的投射。

2. 人体动作域向具体域投射

人体动作域向具体域的结构性映射, 以两种概念之间的简单、直接相似性隐喻为基础, 这种认知方式是比较低级的认知活动形式, 但却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发展过程中比较基本的认知方式。这种结构性映射形式在汉英语言中都有广泛应用, 由此说明早期人类在形成和表述概念过程中对自身的很大依赖性。一些常见的隐喻, 经过人们反复的联想和使用, 有的已作为固定义项收入词典之中, 有的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意义。这种不同范畴的事物相关联的方式, 不仅丰富了语言, 而且也是简化语言的手段。下面的例子阐述了人体动作域是如何向具体域投射的。 (1) The golden sun touched the forest with red.Touch是人体动作词, 指人体手的一种动作, 表现为整只手迅速地、轻轻地放在某物体上又即刻刻拿开。在例句 (1) 中, “金色的太阳把森林变成红色”这一场景, 用人体动作词touch将这种动作场景表述得淋漓尽致。touch这个人体动作词可以帮助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太阳那种快速的、轻轻的、温柔的动作。在例句 (1) 中, 源域是人体动作touch, 目标域是golden sun, 在以下例子中, 充当目标域的是物体和事情。具体域不像抽象域那样难以描述, 但为了更加清楚形象地表现这些事物的特征, 使人更容易明白, 人们还是倾向于基于人类自身的经验, 用人体动作词来表述这些具体事物。 (2) The taxi meets every train. (3) The cake I had for supper is sit-ting heavily on my stomach.例句 (2) 指每次火车到站时, 这辆出租车就像一个人在火车站迎接远方的客人一样, 都会出现在火车站。这里“人们相互见面”就是源域, 这一动作意象被投射到目标域“出租车接客”上。人体动作词meet, 将出租车接客的场景刻画得更生动具体。在例句 (4) 中, sit这个词使我们脑海里浮现这样的场景:食物塞满了胃, 一层一层堆积起来难以挪动, 就像一个很笨重的人沉沉地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一样。

二、方位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

人体动作域投射到非人体动作域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未知事物, 使人类表达未知的概念和经验更直观简单。同样, 非人体动作域投射到人体动作域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下文将从方位隐喻的角度去阐述非人体动作域向人体动作域的投射。在认知语言学中, 有理论认为空间隐喻在所有隐喻中是对人类的概念形成与表达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一种隐喻, 大多数抽象概念是基于空间隐喻得以理解与表达的。例如, up这一词与人体动作词联系起来一般都表达积极方面, 而down恰好相反, 表示消极意义, 这种对比在以下两个例句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1) The news that her son get the first prize made her sit up. (2) Jim has made u his mind to stand down after ten years as the CEO of this company.在例句 (1) 中, up一词将“她”听到该消息的惊讶描述的淋漓尽致, 以至于坐得僵直, 不由自主要站起来, 强调了动作的突然。所以, up一词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垂直运动, 更体现了“她”对该消息的难以预料以及感情上的突然变化。方位词down在例句 (2) 中, 指人由某一较高职位下降到某一较低职位。该词与人体动作词stand相结合就形成了另外的经验意象, 在例句 (2) 中表示“放弃官位”。

三、本体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

人类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本体隐喻基础之上。英语中隐喻的本体就是人本身, 同时又是容器和其他有形的物体。英语中本体隐喻是复杂的认知机制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本体隐喻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其依赖的基础就是人类身体。在人类隐喻思维模式中, 本体隐喻是把行为、情绪、思维和事件等当做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在万千世界中,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物体, 有范围、有能量,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人自身就是一个容器, 这个容器可以和人体动作域结合,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观世界。我们看一下下面句子中, 人们是如何通过容器向人体动作域投射, 以更好地表达抽象域的:Finally, he talked me into buying a new cellphone.在该例子中我们可以把“买新手机”看成是容器, 人们可以从这个容器中进出。人们将该容器与人体动作域巧妙地结合起来, 将我买新手机的犹豫心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由此可见, 事件、时间、身体、活动等经常被看作是容器, 借助于人体动作隐喻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象。

人类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由抽象到具体, 决定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人体动作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隐喻不仅是传统上的修辞手段, 而且涉及到具体物质和抽象概念域的方方面面, 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是人们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方式之一, 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 在人类认知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 人体动作词和隐喻的结合就成为人类形成和表达新概念的重要手段。所以, 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本体隐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人体动作的隐喻化过程中, 是人体动作词喻化最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4) .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李国南.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隐喻认知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

隐喻化认知 篇2

认知隐喻理论再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理解抽象概念最重要的.手段.George Lakoff等学者对诗歌、政治、哲学和数学领域的分析为此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作 者:刘云红 LIU Yunhong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471003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8)分类号:H0关键词:认知 隐喻理论 应用

浅谈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 篇3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策略

一、 引言

隐喻,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曾说过,隐喻可以使风格有所提高而不流于平凡。这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然而,隐喻长期以来只是被视为一种“装饰”和“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和解释。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Lakoff·G·和Johnson·M认为: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他们在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二、隐喻的认知性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总结经验,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进而形成隐喻,完成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隐喻的英语等同词metaphor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为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换言之,隐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是目的地。

也就是说,一个概念域是可以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其方向是,用熟悉的事物映射不熟悉的事物,用具体的概念映射抽象的概念。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亲身感知世界,并对所获的经验进行组织的过程。隐喻就是在这种向陌生概念(和抽象)的映射过程中发挥作用,拓宽意域,升华认识。所以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

三、 隐喻的可翻译性

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有许多共同点: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使用喻体是要把喻体或者载体上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本体上;翻译则必须涉及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要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隐喻作为一种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总是产生于人们言语交际活动中,并与整体的言语交际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语言角度看,隐喻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语言方式。所谓“奇特”,指有缺陷的表达方式,为违反会话原则的结果,它能把表面上看似超出常规甚至荒唐的事物联系起来。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四、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一) 对等策略

对等翻译策略指的是汉隐喻中始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似的,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许多隐喻词语具有相似的喻义,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我们很容易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隐喻用法。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采用直译,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再现原文隐喻的喻义,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如:(1)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 for the festival.

译文: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本例中译语中和原语中的相似点是对等的,即在于孩子们的忙碌与蜜蜂的忙碌相似。句中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蜜蜂忙碌”) 的始源域的认知到表示抽象概念(“孩子忙碌”)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喻义的再现。

(2)Time is money.

译文:时间就是金钱。

本例中隐喻的喻义是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始源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時间”)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的,喻指时间的可贵。

可见,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这种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融性,又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

(二) 转换策略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始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译者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

1. 换喻法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受制于各种文化。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形式、审美情趣等因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同一概念往往会运用不同的喻体。在翻译时,译者可以适当地变换原语隐喻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达到“神似”的效果而又不失原语中的美感。

(1)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以上例句中的译法均是通过将原语中的隐喻转换为译语中的隐喻,充分表达出其蕴涵的喻义。

2. 意译法

由于一些隐喻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带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隐喻表达方式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原语隐喻在译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时,恰当地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喻意味,又可丰富译语中的隐喻表达。具体地说,隐喻意译的方法是通过对原语中词语表层结构的理解,以译文的习惯表达方式把原隐喻的喻义与深层蕴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审美效果上的动态对等。

例如:(1)The ship is plowing the sea.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

(2)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五、隐喻翻译的跨文化语境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语言根植于文化,不同语言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在许多词语和句法表达上的差异都是源于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在隐喻解读过程中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始源域形象,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六、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解释隐喻,为许多语言规则和现象提供了理据。隐喻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跨文化活动。隐喻翻译也因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认知性的深入研究和认知理论的不断完善获得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了力求做到原语与译语中隐喻喻义的对等再现,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3]束定芳.隱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隐喻化认知 篇4

一、词义的延伸与隐喻和转喻的联系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性的、无意识性的认知过程。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且这两种概念之间有相互关系,即相似性和顺接性。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是发生在两个已经相互联系的词之间,即两个意义邻近的词之间。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基本的二轴关系,即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Jakobson指出横组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而纵聚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这两个特征正是转喻和隐喻特征。因此 ,当词汇意义以隐喻思维延伸的时候, 其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它们的意义不在同一个域中,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这就是隐喻。当词义以转喻思维延伸的时候,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处于同一个域中时,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这就是转喻。Goossens对转喻和隐喻的关系作了如下总结:隐喻来源于转喻;隐喻中有转喻;转喻中有隐喻;隐喻语境中非转喻化(即转喻的消失)。由此可以得知,转喻和隐喻确实存在交叉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分析词义的时候,不但要分别分析转喻和隐喻,而且要考虑二者之间的交叉关系。

二、词Hand的义项分析

词汇义项大致可分为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引申过程是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 从单义词的一个中心结构变为多义词的多中心结构。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名词hand的义项为语料,分析各义项的形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结构及它们之间连续统的关系。《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中名词hand的义项有:(1)手。 (2)(复)掌握;责任;拥有。 (3)(仅用单数)势力;作用。 (4)(仅用单数 )提供消息等的人。 (5)(仅用单数 )技巧。 (6)做事的人。 (7)船员。 (8)轮值;活动中的一份。 (9)钟面或表面等上之针。 (10)方向;方面。 (11)(仅用单数)笔迹;书法。 (12)(正式用语)签名。 (13)一手之宽。 (14)(口)拍手喝彩。

对hand以上概念的改变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本义的邻近性关系考虑,在本概念域内进行拓展,这是认知转喻的思维结构;二是从本义的相似性关系考虑,向不同概念域映射、拓展。因为人最初的概念来自于具体的、形象的,空间的经验,所以(1)项是属于物理空间概念,即(1)项是本义,其他义项是延伸义。义项(4)、(6)、(7)、(8)、(12)带有转喻的认知特征,由于“手”是人身体的必不可少的部位,用“手”替代人是很自然的,表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消息的人、做事的人、船员、活动中的一份等,这是转喻思维模式之一,即以“部分代整体”。义项(13)以“手”表示长度或高度的度量单位,也同样带有转喻的色彩,虽然表达模糊,但很形象,在表示长度或高度单位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手”的概念。在英语里常说He is a hand taller than his wife ( 他比他妻子高 一手 ), 事实上在比较两个人高矮的时候, 比较的是人整个身体的高矮,相差的高度可以用手度量,因此,(13)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同理,义项(5)、(11)、(14)是用“手”代替手写的“字迹”、“技巧”和“结果”,是因为字迹、技巧和结果与手有直接的联系,同属于“生产者转喻产品”的认知思维模式。义项(9)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具隐喻性思维模式,因为该义项中的实体引起手映射到不同域即钟表,钟表的“指针”与第一个义项具有相似的特征。义项(10)是由于手有左手和右手之分,将其映射方向域就形成两个对立面,即一方面和另一方面,二者有相似的特征,也具有隐喻性思维模式。这些都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义项(2)、(3)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表达的意思从具体物理域“手”跳到抽象域“掌握,势力,作用”,如In yourhands, 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 , 由于它们二者所处的域不同,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可以被认为是隐喻。二是用“手”代替拥有者,如change hands,是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根据分析 , 该义项既可看做是隐喻,又可看做是转喻,属于转喻和隐喻的交叉或是连续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知:(1)在14项意义中,本义1项,转喻9项,转喻与隐喻的交叉2项,隐喻2项。转喻性义项多于隐喻性义项。以转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 即在词义延伸中转喻的作用大于隐喻。虽然转喻是词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它延伸的基础是思维上的微观分解,具有思维邻近性关系特征,但结果都是视觉焦点的转移,表具体的事物,语义延伸范围较大,类型多,既有具体意义,又有抽象意义。其余义项是隐喻性思维意义延伸,是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语义范围小。由此,可以认为,hand的多义性的产生主要靠的是人类的转喻性思维,以事物的邻近性为基础。 (2)当词汇义项以转喻思维结构进行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各义项之间虽然独立,却有联系,词义以连锁和辐射性方式拓展。当词汇义项以隐喻性思维结构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表现为相似性特征,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各义项之间均没有联系,但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与本义联系紧密,词义以连锁方式延伸。词义的隐喻和转喻性延伸都是人以自身的认知为基础的,形成概念结构。 (3)认知义项的排列顺序是转喻→转喻和隐喻的连续统现象→隐喻,而且义项特征由邻近性逐渐过渡到相似性,义项逐渐由同一域中的映射发展为不同域间的映射。这是由于转喻是一种比隐喻更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 符合人的认知思维结构,首先认识、感知自己熟知的、具体的、同一域的事物,然后逐渐认知周围不熟知的、新生的、抽象的、不同域的事物。因此,词义的延伸不是随机进行, 而是由人的认知机制决定的,具有系统性。

三、结语

本文以名词hand为例, 分析了多义词延伸的认知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词义延伸主要依赖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思维特征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转喻

是隐喻的基础,二者具有连续统的关系,而且转喻思维比隐喻思维发挥的作用更大。转喻呈连锁状方式和辐射状方式,隐喻呈连锁状方式, 当词义从转喻向隐喻方向延伸时, 离本义越远,修辞程度就越高。

摘要: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hand义项为语料,分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词多义现象。

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篇5

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吕梦菲 贾蕃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流行,隐喻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学习词汇方式,并给英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隐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词汇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一种运用隐喻来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词汇教学;认知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也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重要认知工具,隐喻也是语言和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

作用。

一、隐喻与词汇之间的关系

隐喻理论对研究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隐喻是词汇产生、语义扩张和语言应用的重要源泉。因此,提高隐喻意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应用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解释新单词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该词的隐喻意。解释多义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多个含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隐喻是词汇产生和词义扩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意义记忆策略、比较记忆策略、联想记忆策略和语境记忆策略。

1.意义记忆策略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起源于基本范畴。人们首先掌握一些基本范畴词汇,然后通过“范畴化”来扩大词汇量。而隐喻是人类使用熟悉的事物和概念表达那些陌生的事物和概念的过程。人们用来表达熟悉事物的词汇属于基本范畴词汇。词汇习得恰恰基于基本范畴词汇。因此,人们通过范畴化,用隐喻性思维扩大词汇。

隐喻是形成多义词的主要路径。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总是迷惑语言学习者。通过这种具体分析,将会使学生清晰了解单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从而形成更加灵活深刻的记忆。

2.比较记忆策略

当然,由于东西方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巨大差异,两种语言在词汇上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中英词汇存在差异。如,中国的词汇,如“馒头、包子、汤圆、粽子”,在英文里没有相应的单词。同样,“cafe,hamburg,salad”的音译“咖啡、汉堡包、沙拉”变成中文词汇的一部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文化的对比,语言学习者能掌握更多的词,增强使用的精确度,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3.联想记忆策略

联想记忆策略是通过分析词汇间发音或拼写的一致或相似,形成长期记忆。联想的方法是基于个体不同的认知经验,因此,联想策略因人而异。联想记忆策略也可以应用在同义词、同音异义词等方面的学习。所以,联想记忆法可以大大简化记忆过程和避免词汇混淆和误用。

4.语境记忆策略

在学习词汇时,许多英语学习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尽管已经记住大量单词,但在翻译、写作或沟通时却不能自如使用。所以,英语教师应教导学生发挥其对词汇的认知能力,结合特定语境掌握词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词汇,教师应采用结合语境教学的方法。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毋庸置疑,传统词汇教学在记忆词汇方面有其积极影响,但在长期记忆和词汇的灵活应用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如果教师能遵循人类认知模式并且注重培养学生隐喻意识,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迅速地掌握词汇,最终达到词汇教学“活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1(4):553-571.

[2]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4):51-59.

隐喻化认知 篇6

[关键词]通感 隐喻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59-02

一、引言

“synaesthesia”一词源自希腊语,“syn”意为“融合”,“-asesthesia”意为“感觉”,顾名思义就是感觉融合、感觉互通的意思。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通过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交错、沟通,彼此转换挪移,将本来表示A感觉的词汇挪用来表示B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作为一种修辞现象,通感早已存在于古今中外的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之中。被称之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应是我国正式引进通感研究的第一人,在他的《七缀集》里辟专章对通感加以阐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piercing cry, sweet music, hot debates; 冷眼,眼睛尖,等。”王寅教授指出,“通感,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自从Lakoff 与Johnson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其语言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本文欲以概念隐喻为理念框架,通过逐步分析通感的特点,从而揭示其语言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与通感

人的五官是相通的,某一感官所受到的刺激会给另一感官带来类似的感受。从认知的视角来看,通感是在两个或多个感官之间进行的映射。其中源域和目标域所表示的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感官。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文中,Lakoff 和Johnson(1980)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概念体系在其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常用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通常表现为“A is B”的形式,目标域是通过源域来理解的。通感的认知方式隐含着这一工作机制。概念隐喻理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Lakoff 和Johnson 认为隐喻是一种 “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

但是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与目标域的基点是感觉,两域均为感觉域,感觉域表现的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通感中源始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相似性的影射,而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影射。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官域中所体验到的美感的相似性。

三、通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通感可以看作概念隐喻,通感背后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下面试从认知的视角分析通感现象的特点。

(一)通感隐喻其于源始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

Ortony(1993)指出,所谓相似性,就是指两个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换言之,若对象A与B共享了某一特征,则A相似于B。而隐喻中的相似性,就是指源始域与目标域这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类似或相仿的特征或特性。人类在要表达的两种事物之间寻找它们的共同属性,然后进行抽象属性加工,把所要表达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突显,借用源始域形象,加强目标域的表达效果。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人类世界,认识抽象事物,建构知识体系。通感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在构建过程中从一个感官系统向另一个感官系统映射,即从源始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以一种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高级复杂感官域的经验。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借助于源域而得到部分理解。这种相似性有的是常规性的,也有的是创造性的,通过制造两域间的相似性,使话语被听者满意接受,巧妙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如: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在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钱钟书《围城》)

源始域“甜”、“余音”与目标域“笑意”之间具有很好的隐喻相似性;这一相似性既起到了类比“笑意”的作用,又架通了“甜”、“余音”和“笑意”之间的桥梁,从而融为一体,使作者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唐小姐的笑意,使人见之于目,闻之于耳,品之于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方式。通感隐喻的源始域都来自最基本最低级的感官的生活体验和对基本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体验及观察,与目标域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起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映射作用。

又如: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听了肖邦的乐曲后, 诗人西蒙斯情感涌动, 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触觉(soft)、嗅觉(perfume)、 味觉(sweet)、视觉(light)、视觉(golden)、触觉(swathe))官能相通,创造了艺术语言特有的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音乐之美,淋漓尽致地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句子中意象于多个感觉域间流动,构筑出新颖独特、旖旎多姿的境界。之所以会展现如此绚丽多姿的音乐境界,是因为作者能将不同的感官当作类似的感官来看待,并发现各个感官某一特性上的相似之处。相似,使隐喻成为可能;相异,使隐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碰撞每每闪现出亮点。相似点越隐蔽, 隐喻的生成越容易出彩。

(二)通感隐喻从低级感官域向高级感官域影射

通过对19世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的调查和研究,Ullmann (Ullmann 1964:86)发现通感是呈向上的等级分布(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即感觉是从低级感官移向较高级感官,较简单感官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他将调查中的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在通感中,最为普遍的是由触觉域向听觉域的映射,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其中以融合了空间感觉、触觉、色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的视觉最为复杂。据心理学的统计,正常人大脑贮藏的感觉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如:

(1)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刘驾《秋夕》)

(2)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H.W. Longfellow)

以上两句诗中,诗人用“冷”“COOL”这种低级的触觉感官来描写“灯光”、“BROOK”这些高级的视觉感官,以此来烘托出作者的寂寞的心情。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4)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朱自清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听觉表达嗅觉。花香本来是诉诸嗅觉,但作者用有缥渺的歌声来表达,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清香与歌声两个同属美好的事物的意象优美地交错相融在一处,把当前那种优雅与宁静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贾唯孝进一步地诠释听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嗅觉里的印象。

(5)He was quietly dr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his age and station.(他向来衣着整洁素雅,合乎他的年龄和身价。) quietly 本是修饰听觉的,这里却用来修饰了视觉,从而把Edward Burton 整洁素雅、文静、不张扬的外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6)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戴圣《礼记.乐记》)这句话的主要意思说: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把音乐由听觉转化为视觉,说明概念映射是从比较熟悉的源域“听觉”映射到不太熟悉的目标域“视觉”。

在通感中,人们常用较低级的感官中的概念去表达一些较高级的感官中的概念。通感是艺术的体现,它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物化的结果。通感是在作者的大脑中经过幻化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它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幻觉,甚至是错觉,因此通感有时与现实并不一致(汪少华,徐健)。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感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这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基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与思维之中,对语言的理解基于潜意识存在的概念隐喻,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在通感隐喻这样的语言下,人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角,主体的感受得到升华,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

[ 参 考 文 献 ]

[1] 钱钟书.七缀集. 通感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 汪少华,徐健. 通感与概念隐喻[J]. 外语学刊,2003,(3).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Ullmann. S Language and Style[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64.

隐喻化认知 篇7

关键词:龙,范畴化,隐喻化认知,正译

龙作为中国的象征和世界华人的图腾。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在远东地区一般都具有比较美好的象征含义。然而在西方人的文化和意识中,龙(Dragon)是邪恶势力的代表——这一历史悠久的观念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漫长而改变或淡化。由此看出中西方不同的视角对龙的象征含义看待得比较复杂。落选的中国龙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来体现“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也只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1 龙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1 龙的形象差异

1.1.1 龙在中国的形象

“龙”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甲骨文和金文上的”龙”字都属于象形文字,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与商青铜器上的龙纹都呈现出一种长躯、有角、有爪的兽形,这显然是人们经过加工的非自然界动物形象,但又是对各种自然界动物的形象综合。许慎《说文解字》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辞源》说,龙是“四灵”之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达成的共识认为龙在中国没有翅膀;身体修长;龙的颜色为金黄色或其它颜色。

1.1.2 龙在西方的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龙被描述为一种巨型怪兽,形似鳄鱼,身披鳞甲,长有巨爪和翅膀,能游水能飞行,还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龙在西方(Dragon)有着巨大的蝙蝠翅膀;身体粗壮;颜色主要是黑色的。通常是凸眼、双耳、四足、尖牙、长舌、有须,双翼像蝙蝠,全身有鳞片,取坐姿时好像袋鼠,尾置于地。英语的“龙”大概有以下特征:这是一种传说中或想象中的动物,类似蜥蜴(lizard),体形宠大(large),性情凶猛(fierce),长着双翅(wings),一条长尾(a long tail),爪象鹰爪(claws),通常会飞(able to fly),口中喷火(breathe out fire)。

1.2 龙的象征差异

1.2.1 龙在中国的象征意义

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动无静,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这种意象,往往出现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坛庙建筑上。九龙壁名闻天下,它由二百七十块彩色琉璃拼凑而成,由九龙、云气、海水与山石造型所构成,其主体龙纹强烈起伏,大有震壁欲腾飞之势。北京紫禁城里,到处可见的是龙象。龙文化渊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龙的形象在中国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1.2.2 龙在西方的象征意义

正如在基督教国家里,家喻户晓的《圣经》最后一篇《约翰启示录》中描述的龙的英文意思是恶龙的意思。《新约》中,龙被看成是撒旦的化身。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如此,龙在圣经中作孽为基督教的最大敌人撒旦的化身出现,在基督教长久的精神统治中,必然被丑化、恶化,所以龙在后世看来也就成了恶的化身。在中世纪,“龙”是罪恶的象征。在基督教美术中,“龙”总是代表着邪恶。一些圣徒如圣麦克尔、圣乔治等都以杀死“龙”为其业绩。“龙”这种形象很早就被用在战旗上,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以前,“龙”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1)。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是凶恶的象征,所以在英语中,“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是两样。If someone calls a woman a dragon,they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Collins COBUILD,Learner’s Dictionary,2000,332)。在英语日常用语中,dragon常指a fierce bad tempered old woman(泼妇,性情暴烈的老妇人)。例如:When she’s angry,She is a dragon.她生起气来像个母夜叉。(Th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FL-TRP,2000,431)。

龙”与“dragon”联想意义差别之大,有着天壤之别。此种文化差异对于缺乏文化背景的双方在跨文化沟通中往往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文化障碍。因为事实上,两国或两个民族的社会差异越小,接受得就越快;反之,这种差异越大,接受得就越慢。

2 理解龙和dragon在东西方的认知差异

为什么东西方的人们对龙和dragon的理解如此不同而又会产生相同的字面对等去理解呢?认知语言学对词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认知范畴的体现,认知范畴作为认知概念储存于大脑中,其外部表现为语言中的词。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首先通过感知觉认识事物,于是有了对事物的体验,然后将这种体验化为范畴,这个过程叫范畴化,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认知过程,或者说是用语言形式把体验变成概念的过程。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这种对龙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隐喻对象,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映射。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2)隐喻是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产生的。这意味着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与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当我们把dragon直接翻译为龙的时候,就相对应地用dragon的基本范畴去解释和表达龙的认知域和范畴,变形成了这种dragon的隐喻认知。用词的文化冲突和心理相似性是这种隐喻构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当西方人使用英语中的dragon来理解中国的“龙”此种事物时,就产生了语义上的冲突。心理相似性是指由dragon引起的心理意象与所表达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意象的相似度。这个隐喻使得西方人用固有的dragon的认知模式对“龙”的认知更加鲜明而且生动。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龙这个形象本身的认知能力有所偏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别,其结果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即使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龙”与“dragon”不同的认知范畴,进而影响到承载认知范畴的语言中的“龙”与“dragon”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就出现认知范畴不一致的现象,这种认知范畴不一致的现象也同样体现在对“龙”与“dragon”的不同表达和理解上。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看似相似的词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中所反映的却是属于“龙”与“dragon”的不同等级层次上的认知范畴。

3 差异引出正译

由前文可看出,龙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中国的龙文化几乎贯穿着华夏五千年,dragon在西方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中国人是怎么理解西方的龙,西方人又是如何得知中国龙的呢?西方的龙在通过西方的史诗和圣经传入中国,中国龙的形象在翻译成dragon后又得到了怎样的误解呢?人类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近三千年的翻译史(萧立明,2001:4),翻译理论的研究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翻译活动的开始。翻译是什么?“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萧立明,2001:4)基于对翻译的这一理解,语言的意义自然应该作为翻译研究的重点。这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一致的,两者的共同点体现在对语言意义的认识上。把翻译视为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在理论上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这一理论只是从形式上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语言形式相对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未能涉及翻译的实质:认为词汇层面的翻译只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问题,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语言的认知特点将语言的认知特点的语言观用于翻译研究,从语言意义的角度来考虑翻译问题,则可以避免完全针对语言形式和以语言形式转换为核心的翻译理论的许多弊端将人的认知和语言的关系纳入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一方面能够体现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那么怎么区分华夏龙和西方的龙(dragon)呢?华夏龙和西方的龙(dragon)属于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范畴空位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出现认知范畴不一致现象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范畴空位现象,即一种文化中的范畴在另一种文化中缺少相对应的范畴。“loong”这个词把中国龙的音、形、意结合在一起,打破了语言界限,她不仅仅适用于英语,在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基督教国家的语言中“loong”也一样适用。可以说,“loong”是最适合于中国龙的拉丁字母的组合方式。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处理器虽然其原先的英文名称Godson还将会在学术界继续使用,还是终于确定了其洋名字为“Loongson”。由上文谈及的隐喻认知所知,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加强从loong到龙的隐喻认知的转化

4 结论

一个字代表的意义会有如此的不同,也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尊严。韩国人把首都的中文译文由“汉城”改为“首尔”,并正式通知中国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名字含义的重视。英语中新单词“taikonaut”是中文“太空人”的音译,专指中国宇航员,1998年由马来西亚华裔科学家赵里昱提出。中国的宇航员成功上天后,英文和德文媒介都使用这个词称呼中国的宇航员。由于苏联(俄罗斯)宇航员和美国宇航员在英文中都有特定的单词,所以西方媒介使用“taikonaut”这个单词,表示他们承认中国宇航事业的成功,承认中国宇航员的地位。北京奥运作为宣扬奥运精神的盛典,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佳季。自北京奥运以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形象逐渐得到重树,在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了与合作中,中国人更应以此展现国人与世界华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3]Philip.Rideout,et al.Th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1st[M].FLTRP,2000:431.

[4]白文昌.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交际[J].外语学刊,2002(2).

[5]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03.

[6]洪寿祥.龙文化大系丛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0.

[7]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语法隐喻与认知概念隐喻之比较 篇8

一、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

Halliday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的《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他认为, 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 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a system of systems) , 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 (lexicogrammar) 、语音层, 而且从下至上是一种体现关系。但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多元体现关系, 即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 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 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根据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 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所以, 语法隐喻可分为两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他认为, 概念隐喻显示一个过程并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 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 (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 可互相隐喻化, 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 又可以从一个形式 (如短语和词类等) 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Lakoff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即意义学派的代表。他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超越冷静的推理》和《体验哲学》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概念隐喻也叫隐喻性概念, 它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思维的基本特征, 也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各种认知能力中, 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即“隐喻映射” (Lakoff, 1989) 。Lakoff (1989) 认为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靶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 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靶域上, 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根据隐喻的构成, Lako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

二、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比较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 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功能 (束定芳, 2000) 。系统功能语法虽然对这种形义之间的非一致式体现称作语法隐喻, 看作是不同语法概念范畴之间的投射和互动, 但这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是不同的。Halliday (1985/1994) 认为, 隐喻能给语义组合增添语义特征, 因此隐喻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关系, 但并不完全同义。他还指出, 语言很可能是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开始逐步进化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喻从一开始便是语言的内在性质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元功能 (meta-function) 的角度出发, 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

认知语言学家倾向于用普遍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 用语言之外的因素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法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工作机制及其表征模式 (束定芳, 2000) , 也注意到这种不同语言形式的变化, 认为不同语法范畴 (不同句法结构、不同词性、不同语气) 的运用最终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认知方式 (观察角度、凸显方面等) 的不同。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 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Lakof和Johnson (1980) 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并认为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各种新的联系, 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 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 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 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聚焦于隐喻生成机制和隐喻意义的推导机制, 因此它是解释取向的 (郑银芳, 2009) 。

尽管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形式、隐喻、认知研究的取向有所不同, 但它们都认为类比和联想是隐喻化产生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因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之一是大脑中拥有原型语义构式 (prototypic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的知识体系, 同时还拥有把这种知识类比联想的隐喻化潜力。Langacker的语法框架论和Lakoff的隐喻认知论便清楚地体现了专有名词动词化的语言多层次的认知工作机制, 充分证明了原型语义类比联想在语言认知系统中可有不断变化的不同体现, 反映了人类语言认知的发展脉络 (赵艳芳, 2001) 。

三、结语

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 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只占极少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不但在语言中, 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和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 表达新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有着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但我们依然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和共同的基本思想, 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上的不同, 使得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在功能观和隐喻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 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 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1994.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koff, G.&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郑银芳.隐喻理论及研究[J].外国语文, 2009, (6) .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认知隐喻理论综观 篇9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隐喻的研究进入认知阶段。现代认知隐喻研究者们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莱考夫所言, 隐喻无处不在, 人类百分之七十的语言表达是隐喻性的,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因此, 国内外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研究方兴未艾。他们一致认为, 相似性是隐喻重要的工作机制, 但对相异性研究甚少, 甚浅。本文简单回顾了Black的互动论,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 Honeck et al. (1985) , Honeck et al. (1987) , Hoffman和Honeck (1980) 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Lakoff的概念整合理论, 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理论对隐喻的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 指出认知主体对隐喻的建构和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 但相异性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最终理解是相似性和相异性的整合。

2. 认知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本节主要对Black的互动论,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 Honeck et al. (1985) , Honeck et al. (1987) , Hoffman&Honeck (1980) 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 Lakoff的概念整合理论, 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隐喻理解的分析进行回顾和评述。

2.1 Black的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Black的互动论是认知隐喻理论的转折点。他认为, 隐喻的载体主要用来为主体提供框架重构主体。但载体提供的框架必须与主体原有的框架保持一致。重构使主体看起来与载体相似。因此, 隐喻的相似性是主观创造的抽象的结构, 因为隐喻的载体为主体提供的框架并不是主体原有的构成部分。“隐喻利用载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异性为认识主体提供一种新视角从而在两者之间创造了一种相似性”。 (Black, 1962:41) 因此, 隐喻的理解在于它们之间各种特征的作用。

2.2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是新版Black理论。Indurkhya (1992) 将隐喻分为规约性隐喻, 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规约性隐喻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已经失去其隐喻性。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意义的转换是以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某种现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而所谓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指受众在第一次接触某一隐喻时, 感觉不到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任何相似性;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其相似性。Indurkhya同时指出, 规约性隐喻, 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

创造相似性隐喻或新鲜隐喻是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研究的重点, 因为他认为, 今天的规约性隐喻是曾经的新鲜隐喻, 对规约性隐喻的创造性研究可追溯到它的首次使用时期。Indurkhya指出, 在理解创造相似性隐喻的过程中, 始源域的结构保持不变, 受众用目标域的真实或想象经历示例这一结构从而重构目的域, 使目的域的图式与始源域的图式保持一致。因此, 尽管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原有图式并不存在相似性, 但隐喻使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新图式之间产生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新鲜隐喻创造了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是受众在第一次接触这一隐喻时, 感觉不到的;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

Indurkhya认为, 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 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也就是说, 隐喻意义阐释过程就是用目标域知识结构中与始源域相对应的元素具体说明始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

根据隐喻互动论, 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对相似性结构的提取, 隐喻的阐释起着重要的作用。Indurkhya指出, 在隐喻阐释的过程中, 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可能被用来保持认知关系的连贯性 (相似性) , 即保持人类固有认知图式和使图式产生意义的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连贯性要求图式结构和环境结构保持一致, 所以, 认知主体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调节认知关系的三要素, 即认知图式, 认知环境, 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如果认知图式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致认知关系就是连贯的。这时同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的结构不变, 改变图式的概念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起作用。实际上, 认知关系不总是一致的。认知关系有时只是暂时的在线的一致, 而从整体来看可能是不连贯的。这时一旦出现任何的不一致, 异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和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变从而改变认知图式的结构而起作用。

2.3 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与隐喻理解

创造相似性也是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的研究内容。根据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 概念基体具有生成力。“概念基体将一系列的字面意义或指称意义截然不同的事件或事例归为同一范畴。但从受众的视角来看, 这些事件或事例之间存在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 (Hoffman&Honeck, 1980:128) 因此, 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 隐喻的理解以“从抽象意义上相关联的, 带有文化色彩的一系列的事件或事例的范畴” (ibid.136) 为基础。

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声称, 隐喻的范畴化以相异性或创造性的心理相似性为基础。归约性的隐喻和新鲜隐喻都会产生新的范畴。归约性的隐喻产生的范畴是系统的, 并且深深植根于人类长期记忆中。而新鲜隐喻带来的范畴是非系统的, 临时且特别的。“特别范畴”这一术语是由Barsalou (1983) 提出来的。他指出特别范畴是人们在概念层次上而非事物本身临时建构的一种范畴。也就是说, 在特定的情形下, 人们可能将毫不相干的事物归为同一范畴, 而这一基于当时语境而临时建构的特别范畴与人们固有的知识结构相矛盾。Gluck和Keysar (1990) 称之为“缩影效应”, 即特征赋予, 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

2.4 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是在互动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Lakoff和Turner (1989) 指出, 客观的相似性不存在, 只有基于经验的相似性。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事物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事物”, (Lakoff&Johnson, 1980:5) 所以, 在用源域的概念构建目标域的过程中, 两事物才看起来相似。换而言之, 隐喻的理解是通过将源域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而得以实现的。实际上, 由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并不是目标域的构成部分, 但这种重构过程受目标域固有结构的制约。总之, Lakoff等认为, 隐喻的相似性是基于人类经验创造而来的, 因为这种相似性是人类看问题的新视角而并非事物的新特征。 (人们不能独立于概念谈论两种事物是否相似。)

Lakoff指出, 隐喻的投射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 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 (Lakoff, 1993.In Ortony (ed) ) 。Fauconnier (1994) 认为, 任何简单的隐喻性的单边网络都是以高层的被Lakoff和Johnson (1980) 称之为基本隐喻的归约性隐喻映射为基础。而这种映射是抽象的, 它必须和其他的更具体的概念投射一起构建隐喻意义。另外, 概念隐喻是基于经验的, 并且带有深厚的文化烙印。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隐喻模式, 不同的经验带来不同的隐喻模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隐喻范畴化的个性与共性并存。

2.5 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的单边网络模式及双边网络模式能清楚地解释隐喻理解过程。概念整合的单边网络和双边网络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统一体的一端到另一端, 隐喻的理解来自对越来越多的两空间相异性结构的提取与整合。具体地说, 单边网络隐喻推理直接源于相似性, 是一种同化融合的过程, 即类比推理以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 是源域的意象图式向目标域的投射, 并且与目标域的结构保持一致。因此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 但单边网络隐喻的最终理解来自于层创结构, 是相似性与相异性, 即两个空间共有结构及来自于目的域不同于源域的TS层面的结构的整合。而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更多依赖相异性, 因为第一, 根据人类共同的经验和知识结构, 两个输入空间因差异性太大而几乎无法提取相似性。即使存在共享结构, 不同于单边网络隐喻, 此结构本身也并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第二, 以个人经验或在线语境为基础的相似性对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起关键的作用, 是一种异化融合的过程。异化融合使目的域拥有了源域的某些特点, 而这些特征与目的域的固有结构相矛盾。因此, 类比推理以相异性为基础。第三, 此相似性本身也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 隐喻的推理及最终理解来自于此结构与目的域的其他结构整合形成的层创结构。整合空间的新结构与人们对目的域共有的知识结构相冲突。正是这种不协调诱发隐喻受众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获得了对隐喻的最终理解。显然层创结构实际上是基于人类共有的经验、知识结构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异性的整合, 即对来自于两空间相异的TF, TS, TI结构的提取与整合。第四, 有的双边网络隐喻完全以相异性为基础。并且,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 整合过程中的三种认知运作, 即组合, 完善及拓展以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为基础。因此, 整合运作过程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Indurkhya认为, 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Lakoff指出, 隐喻的投射, 即相似性, 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 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Hoffman和Honeck声称, 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隐喻范畴是“特别范畴”。Gluck和Keysar称之为“缩影效应”, 即特征赋予, 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隐喻的最终理解取决于层创结构, 即来自于基于人类共同的知识结构的两空间TF, TS或TI层面的相异性结构的提取和整合。此外, 以上认知理论皆认为, 隐喻的相似性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相似性, 并且相似性的抽取取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但不同的认知主体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因此, 在阐释同一隐喻的过程中, 隐喻的理解过程可能会因为隐喻受众的相异性而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并且, 隐喻的理解过程也是一种欣赏过程。古今中外的隐喻大师们从来没有否认隐喻的修辞效果。隐喻带来的生动的修辞效果来自于双重影像, 即两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相异结构的并置。两空间相异性越大, 修辞效果越大。

基于以上分析, 我认为, 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 但相异性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是相似性与相异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1]Barsalou, L, W., Ad Hoc Categories.Memory and Cognition, 1983, (11) :211-227.

[2]Black, M..Models and Metaphor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3]Fauconnier, G..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 1994.

[4]Honeck, R.P., Kibler, C., Sugar, J..The Conceptual Base View of Categorization.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view, 1985, (14) :155-174.

[5]Honeck, R.P., Kibler, C., Firment, M.J..Figurative Language and Psychological Views of Categprozation:Two Ships in the Night?In Cognition and Symbolic Structures:the Psychology of Metaphorical Transformation.Ed.R.E.Haskell, 1987.

[6]Honeck, R.P., Hoffman, R.R..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Hillsdale, NJ:Erlbaum, 1980.

[7]Indurkhya, B..Metaphor and Cogniti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8]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9]Lakoff, 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0]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or”.In Metaphor and Thought.Ed.By Adrew Orto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02-251.

隐喻化认知 篇10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中外概念隐喻认知翻译分析 篇11

本文以国内作品《红高粱》和国外《费城》对比,探索概念认知翻译的异同。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隐喻,这是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其文本的关键。小说中,作者运用丰富的寓意象征及隐喻性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惊天动地的爱情及战争年代高密东北祖先们英勇悲壮的故事。动植物的描写是《红高粱家族》重要的艺术特色,作者通过“人性化”了的动植物,升华了小说主题,提高了小说整体的艺术感染力。美国电影《费城》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作者收集了条含有战争隐喻的英语对话,阐释了战争隐喻如何利用人们普遍熟知的具体的概念理解法律活动,并进一步探讨了战争隐喻思维在法律语言中的翻译策略。

认知语境对小说中的两种主要植物,“红高粱”和“睡莲”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进行了构建。“高粱”是禾本科植物,谷粒可供实用。高粱延续了高密东北乡世世代代的生命,因此“高粱”的隐喻意象图式之一是:高粱——延续生命——强大的生命力。成熟后的髙粱像火一般通红,当高粱大面积成熟后,遍地的高粱便容易让人联想起血海,因此,这里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大片成熟高粱——血海——日寇侵华的残忍。而高粱抗旱耐热,在广袤的平原上恣意生长,在蓝天下灿烂无比,让人不禁希望像高粱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勇于同世俗斗争。因此,此处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广泰的红高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广袤的红高粱——挣脱世俗的束缚。

小说中“几株白睡莲”出现的上下文环境都颇为嘈杂:花脖子开枪、曹梦九命令将炸弹扔进湾子等。正是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那几株白睡莲”却依然“雍容大度,仪态大方”,这种高贵的神态很容易就让读者联想到“我奶奶”在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同样不乱方寸,沉着冷静。此处隐喻意象图式是:白睡莲——高贵纯洁,仪态大方的人——我奶奶。

在《费城》中,这个词(versus)在字幕中出现过两次,并且指的是短期的对抗。通常它被用来表示战争的双方,但在诉讼中,它是用来联系诉讼的两个参与者,他是一个常规的隐喻。比如,两者都是由双方代表的不同利益参与其中。由于在诉讼中我们可以很频繁地看到这个词的使用,现在人们更多地认为这是一个诉讼术语,而不是战争的比喻。在汉语中,告和被告即使不用来比喻,但是它仍然可以表示诉讼的意义。因为在汉语中,这两个词可以清楚地表示双方之间的关系。冲突(conflict)的含义通常被用来描述一场打架,一场战斗或是一场竞争。

在法律案件中,它常常用来替换诉讼这个用词。在诉讼案件中,冲突这个词语频繁使用,以致人们都忽视了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冲突的构成是在法律结构之上的系统地描述。在中国的文字中,并没有什么词汇表达战争或者诉讼,然而,中国读者仍然可以理解其含义。究其原因,人们对于深层次的认知结构有许多共享经验,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因此,翻译者通常会省略副标题。赢这个词在电影中出现三回,而且跟作者先前提到的一样,也是常规的隐喻。因为人们会使用隐喻的概念在诉讼中,正如部分结构化的诉讼途径,依据战争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地理解诉讼的结果,就像理解战争的结果一样。为了成功翻译出这类型的隐喻,译者对战争一定会有足够的了解。诉讼就像战争,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当译者在翻译win这个单词时,他会翻译为得胜、胜利、赢,所有这些在中文中都是死板的隐喻。英语和中文都会有相似的战争的隐喻,所以作者在目标语中会努力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译者能否正确把握原作者在文中传递的“红高粱”的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红”的解读。“费城”隐喻广泛存在于法律语篇当中,并提出翻译战争隐喻的四种方法,即保留源语隐喻形象、采用标准目标语形象、保留原文形象并解释和省略法。战争隐喻与翻译紧密相关,所以从认知角度谈法律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翻译极具研究价值。从认知角度分析战争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进行法律文献的翻译工作。

在英语方面,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以英语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隐喻理论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其他语言中得到验证和补充。只有这样,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性才能得到证明,而汉语能够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和独特的例证。

网络新词的隐喻认知 篇12

1 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的研究, 起初主要研究其作为一种比较常见并且重要的修辞手段。传统的隐喻研究通常把隐喻视为一种普通的修辞方式。现代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显示本质上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刘丽2004) 。着名学者汪榕培认为隐喻是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的用语来表达另一个领域的经历。往往是用日常生活领域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或者新的经历 (汪榕培2003) 。网络中出现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接受的。学者赵艳芳也认为,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赵艳芳2000, cited in刘丽2004) 。隐喻创造了新的现实, 这种现实被隐喻限定在语言之内, 运用语言的人从而易于接受。如3Q为“Thank you!”, BH意思是“彪悍”, B4/BS说成是“鄙视”, HC意思为“花痴”, RPWT意为“人品问题”, 等等。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人类使用隐喻, 可以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情况。主动是使用隐喻的情况, 就是事实上两种事物的差别已经为使用者认识到, 或者现成的词语或表达式在语言中存在着, 他的意思为了能够得到更好地表达, 交际效果能够更好地获得, 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的限制, 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而不得不用的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其结果就是隐喻。

2 隐喻与网络新词

帕特里其奇 (英国语言学家) 说过:“词本无意, 人赋予之。”词形和词义的问题这就被引出了。词形就像人的身体, 而词义就像人的灵魂 (朱红雷2008) 。

下面我们看个例子, 英语中的“snail-mail”这个词, 由“snail”和“mail”组成, 两词有什么关系吗?从字面上看“snai”和“mail”并不存在关系, 但深思后发现蜗牛有行动非常缓慢的特点, 蜗牛有行动速度, 邮箱有传送速度, 通过将蜗牛的速度映射到邮箱的传送速度产生“snail-mail”, 说明此邮箱极慢传送速度。科技发达的今天出现了传送快速的电子邮箱 (E-mail) 后才产生了这个词, 人们用它来形容传统的邮箱 (李丽2008) 。了解了这一点, 我们对电子邮件“E-mail”这个词语的认识深刻了。

最近流行的词语“山寨”也很能说明这个道理。翻开报纸、打开网站到处可以看到所谓的“山寨”文化, 如山寨手机、山寨张柏芝、等等, 人们的口头语言中也慢慢开始使用“山寨”, 可以说“山寨”文化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是无孔不入。"山寨"的意思本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或有寨子的山区村庄;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也可以指这个意思, 如云南侗族山寨等等;“山寨”在现社会中还有地理位置偏远隐蔽、政府难以管理的隐含意思。因此, 根据“山寨”的隐含意思, 人们就把那些地处偏僻而政府工商部门很难管理、生产规模较小、没有营业牌照的小工厂称为“山寨”工厂。“山寨”工厂生产的手机外形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很神似, 但他们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 于是, “山寨”就有了仿冒、仿造等等意思。“山寨”的这种意思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于是出现了“山寨张柏芝”、“山寨版诺贝尔奖”、“山寨版”品牌产品等等。正如前文提到的着名学者汪榕培对隐喻的解释。网络中出现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接受的。“山寨”文化的出现可以说就是这样的。首先“山寨”因聚居地偏僻难管与地下工厂有相似之处, “山寨”工厂于是指代那些很难被政府部门查封的偏僻隐蔽工厂;最初“山寨”手机只是“山寨”工厂生产的产品, 这种产品由于与三无产品的“防伪”特性发生相似联系, “山寨”的词义发生了二次隐喻, 仿冒、伪造成为其产生的新义项。“山寨”经过联想和无数反复的使用, 其仿冒、伪造意义逐渐巩固并约定俗成, 从言语词向语言词的转型逐渐完成, 并为人们所接受 (孟凡启&赵海燕2009) 。于是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诸如“山寨”张柏芝等等之类的词语。其实正如孟凡启&赵海燕在其文章中所说的: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之中。在本质上词的多义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总体上词义的变化遵循从一个领域或逻辑的意象进入另一个领域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建立在人的转喻认知方式或隐喻之上的 (孟凡启&赵海燕2009) 。

3 结束语

可以看出, 不管人们是主动还是被动地使用隐喻, 隐喻对网络新词的出现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隐喻这一认知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创造了新的事物和现实;反过来, 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方式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接受网络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 为我们语言的发展贡献很大。认知隐喻对词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言极强的生命力由于隐喻的认知性质而被赋予, 一定的隐喻思维包含在新词的产生中, 很多文化色彩也暗含在新词的产生 (李丽2008) 。许多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 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等等。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助于英语词汇的理解, 过去的认识在研究英语词汇的时候要敢于超越, 自己过去的一些结论甚至要否定, 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不断吸取, 对英语词汇的理解才能逐渐深化, 使自己的研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汪榕培2003) 。总之, 我们可以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于词汇学和传统隐喻研究提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以及网络新词是如何经过隐喻产生新的意义, 这对于我们做研究工作以及传播我们的文化所做的翻译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丽.网络新词.隐喻.文化翻译[J].邢台学院学报, 2008 (23) :105-107.

[2]刘丽.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134-137.

[3]孟凡启, 赵海燕.“山寨”版语言新词的隐喻认知[J].江南论坛, 2009 (1) :38-39.

[4]汪榕培.英语新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漫谈英语中的“911”词汇[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40-43.

上一篇:绿色阅读下一篇:质量性能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