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2024-10-07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精选4篇)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篇1

1. 语境与认知语境

国内外学者(Brown&Yule,1983;熊学亮,1999)设专章论述语境的特征、构成因素及其功能。胡壮麟教授(2002)撰文分析了语境研究从一元化语境→语境特征二元化→语境特征三元化→语境研究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并对多元化语境的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结构化的结果,因此集体场合及各种经常用到或出现的语言使用特征便在大脑中结构化,原来的具体语境因素,结构化后就成为认知结构单位和关系。此后一提到有关具体场合,便会自然想到这种场合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因此可以说,语境内化后便成为认知语境。熊教授认为,“语境主要指的是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因此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推导,而种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熊学亮:115—115)。认知语用学认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背景知识、语篇认知语境及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储存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使个人的言语行为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听力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一大难关。为此,我们试图探讨认知语境对听力语篇的解释力。

2. 认知语境与听力理解解析

2.1 情景知识(具体场合)

情景知识是指现实世界里关系相对固定的许多概念单位和事件单位通过感知进入人的认知结构后,便以知识草案或情景(节)模型等知识结构单位的方式储存于大脑的认知单位。它们是真实世界的心理对应物,以后只要别人提到某特定概念或事件,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组构成分便会自动出现在脑海,协助语言交际。

例如:(CET4,2005年1月第3题)

M:If you aren’t doing anything particular,shall we see the new play at the Grand Theater tonight?

W:Sounds great.But I’ve got to go over my notes for tomorrow’s midterm.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She has to study for the exam.

B)Sh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plays.

C)She is eager to watch the new play.

D)She can lend her notes to the man.

若听者只是听到了会话双方所说的话,并不一定能理解女士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会话中女士为了礼貌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采取比较委婉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图。在此,听者需要填补“去看戏?”和“明天要考试”之间的认知空隙。他会自动激活知识草案层次上的“看戏”和“考试”两个知识草案。“看戏”作为一个知识结构单元,内部包括“去剧院”、“买票”、“入场”、“找座位”、“看戏”、“退场”等子成分;“考试”包括“准备”、“应考”等子成分,因此就形成了“明天要考试”、“今天要准备”的关联,又由于这些成分和“看戏”草案内容成分的共同特征是“花时间”,因此其含义只能是“不去看戏”。

2.2 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

2.2.1 语音知识

影响和制约话语生成和理解的语音知识主要包括重音和语调。人们在说话时可以籍此刻意强调或淡化句中的某些成分,以便更好地表达话语含义,而听者则可以利用这两个超音质成分来判断理解说话者意图。例如:

M:I heard there are a few seats left for the show tonight.

W:↗Really?I was under the/impression that the tickets were sold out a long time ago.

Q: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s reply?

A)She thought there were no tickets left for the show.

B)She thought the seats were fully occupied.

C)The show was planned a long time ago.

D)The audience were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show.

在这个会话中“Really”用升调表示惊奇、怀疑,将impression重读,强调它后面同位语从句的内容,听者通过升调和重读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故选A。(CET4,2002年1月第8题)

2.2.2 语法知识

正是因为语言语境的存在,语法形式的意义才得以表现和固定,在此仅以指称为例加以说明。Halliday和Hasan(1976)认为指称对象在语篇内成为内向参照。内向参照包括反向参照和正向参照。反向参照是代词替代前面提到过的某一事物或某一内容;正向参照是代词替代后面出现的某一内容。例如:

Around the year 1000 A.D.,some people from northwest India began to travel westwards….(1)they did not settle down again,but spent their lives mov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their later generations are called the Romany people,or Gypsises....Gypsies have their own language,Romany.(2)They like music and dancing,and they often work in fairs and traveling shows...(2001年1月Passage 2)

在上下文中要知道人称代替(1)they指称对象需要参照下文“the Romany people,or Gypsises”,这属于正向参照;要知道(2)They指称对象则需要参照上文Gypsies,这属于反向参照。正是有了这些语法手段,语篇准确、完整的意义才得以表达。

2.3 语篇认知语境

根据Richards(1985),不同文章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主题、命题和其它信息的连接形式各不相同,构成了文章不同的“结构图式”,即“底层结构”。听力材料的体裁主要有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作者在叙述、说明和论证事物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底层结构”,即认知图式,而听者则需借此帮助理解语篇。我们在此仅以说明文为例。例如:(2006年1月,Passage1)

(Topic sentence)Reducing the amount of sleep students get at nigh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ir performance at school during the day.(假设/提出问题)According to classroom teachers,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stay up late exhibit more learning and attention problems.(实验例证/分析问题)This has been shown by Brown Medical School and Bradly Hospital research.(介绍研究步骤)In the study,teachers were not told the amount of sleep students received when completing weekly performance reports.(叙述结果)Yet they rated the students who have received eight or less as having the most trouble recalling old material,learning new lessons,and completing high quality work.Teachers also reported that these students had more difficulty paying attention.The experiment is the first to ask teachers to report on the effects of sleep deficiency in children.“Just staying up late can cause increased academic difficulty and attention problems for otherwise healthy while functioning kids”,said G.F.,the study’s lead author.(说明意义)So the results provide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with a clear message:When a child is having learning and attention problems,the issue of sleep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If we don’t ask about sleep and try to improve sleep patterns in kids’struggling academically,then we aren’t doing our job”,F.said.For parents,he said,the message is simple.(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Getting kids to bed on time is as important as getting them to school on time.

这是一篇科技语体结构的说明文。作者首先提出观点,也就是报告的目的:夜间学生睡眠量减少会对他们白天在校表现产生直接影响;然后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教师的观察,晚上熬夜的中小学生在学习、注意力方面存在更多问题;接着通过实验证实这一假设;最后说明实验的意义:让孩子准时上床睡觉和让孩子准时到校同等重要。本文基本采用了科技论文结构,即报告目的→对研究提出建议→介绍研究步骤→叙述结果→说明意义,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模式。如果听者熟悉语体特征,便会利用这个篇章结构,首先抓住主题句,在介绍研究步骤部分,听者可以根据有关心理图式进行篇章信息处理,通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相互参照方式将信息进行组织、选择和过滤,填补篇章语义空缺,或将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背景知识(个人的亲身体会/经验,即熬夜后,第二天很可能会出现: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减弱、做不出难题等)。同样听者也能推出:既然晚上熬夜对白天有影响,那么父母有责任督促孩子早点睡觉。由此可见,语体特点和相关心理图式能使听者宏观把握结构框架,轻松预测篇章发展方向及正确推出可能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161-166.

[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3-122.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文化语境 篇2

[关键词]隐喻认知 文化语境 文化载体

语言是一切经验的源泉,而经验必定体现在某种语言中,即人的一切经验、意识和思想均依赖于各自通行的语言。语言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并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传承着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英语的隐喻认知更是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语境。

英语隐喻与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括文化习俗,指一定民族人们的生活模式、集体习惯。还包括社会规范,即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隐喻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体现文化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因而英语隐喻的形成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语境。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全过程起着制约和限定的功能。所以在理解和运用隐喻时文化语境对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理解英语隐喻就必须了解这种认知背后的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在隐喻形成过程中的投射分析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son(1980)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隐喻不是修辞格,而是思维方式。它是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工具。隐喻的实质在于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Lakoff1980:5)。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语言还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

1.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思想文化、心理感情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事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从原域向目标域进行投射时,心目中就已经形成了对它的判断—或丑、或美、或褒、或贬,这些判断无不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民族透过同一喻体的棱镜,会看到不同的价值折光。因此投射形成的隐喻也不同。以狗为例:汉语中的“狗”用作喻体大多含有贬义,“走狗”、“狗腿子”、“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等。而在英语中,关于狗的比喻大多含有褒义,或至少属于中性,因为在西方,狗是人们心爱的宠物,特别是一些孤独年迈的老人,狗是他们的忠实伙伴:Love me , 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的人。); He is top dog.(他身居高位)。可见英语民族对狗有一种特殊的爱惜之情。所以从狗身上投射出的喻义都是褒义的。汉语形容笨用猪“笨得象头猪”而英语中却是“as silly as a goose” (笨得象只鹅)。汉语说 “胆小如鼠”,而英语是“He is so chicken hearted”(他胆小如鸡)。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和龙相关的词语多是褒义。而在英语中,"dragon"常含有贬义,比如"dragon's teeth"用来指“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思想文化、心理感情方面存在的差异产生的不同隐喻认知投射。

2.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是人类认知重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之一。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赵,2001:116)。从隐喻所依赖的文化语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英语隐喻中透射出英民族的生存环境及特征。在汉语中,我们常用“乌黑”和“闪亮”等来形容人的眼睛和头发。而英语中却是her blue eyes 和golden hair。汉语的“鼻梁”,英语叫作the bridge of the nose,这些隐喻都形象的传达了客体的特征,说明了西方人对自然赋予他们的“蓝眼睛”、“黄头发”、“高鼻子”的生理特征的认知。汉语表示“事后聪明”时常说“马后炮”,取材于中国的象棋,或用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的“事后诸葛亮”,而英语表示相同的意思,却用了和其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橄榄球作为喻体: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星期一上午的指挥球员)。这一成语的理据是“橄榄球在星期日举行,因而星期一上午的指挥员就有了“事后聪明”的喻义。在汉语中,“西北风”预示着寒冷、残酷,乃至反动势力,可是在英国,西风却是从大西洋吹来的暖风,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以西风来歌颂自由理想、向往美好生活,赞咏大无畏的奋斗精神。自然环境信息反映在人们的认知中,形成不同的隐喻。

3.物质生活的东西能够反映在隐喻认知投射中,精神生活的东西也能跨域投射。在英文化语境中,英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常常出现。如:He thinks he is a tin god.(他认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She is an angel.(她是位天使)。《圣经》、基督在西方众多信仰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英语中“God”之上帝、天神,是宇宙的统帅,在隐喻中就投射出极有影响的人。“angel”的纯洁可爱自然就可以投射到人的身上。这就象汉语受佛教影响,常出现的“你真是个活菩萨”一样,把对观音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认知投射到人的身上。除此之外,英语中还常出现的圣诞老人、亚当、夏娃等与基督教有关的事物和形象。“Eden Garden”“伊甸园”被喻为乐园已被东西方所接受。

4.客观世界是构造隐喻的基础,隐喻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世界,但从根本上看,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创造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文明所能达到的程度,要制约人们的认知水平。隐喻的使用,喻体的选择,是人们认知水平的体现。因此,通过对英语隐喻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定历史时期英民族的认识水平,而且看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程度。例如:To put one’s hand to the plough(喻着手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作);To plough a lonely furrow(喻单独行动);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从这些隐喻可以看出,当时生产力的水平是落后的。

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也因之日新月异。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变化着。新的事物、新的认识当然要映射到语言中,隐喻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自然也就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变化,反映在隐喻中,如: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data bank、E-mail、mouse、dialog box、cyber bar、cyber culture等。这些隐喻形象地表明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对人们认识水平的影响。隐喻认知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产生出一些更形象、更贴切的新隐喻,但某些滞后的隐喻也将长期保存在语言中,让人们看到历史文化的沉淀。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篇3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揭示了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解释和制约语言表达与理解, 即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的社会文化因素。实现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趋同, 应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及推理。

一、认知语境的特点

1. 动态性发展的认知语境。

语境不是静止的, 交际中形成的认知语境假设, 随着交际的推进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由于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在处理每一个新信息时, 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根据各自的认知环境对语境进行不同的推演, 从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设中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的不断变化有三种情况:1.新信息与现有的信息互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语境含义;2.新信息为现有的信息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原来已有的旧信息得到了强化;3.新信息与原有的旧信息相互产生了矛盾, 新信息排除了旧信息。

2. 可选择性的认知语境。

认知环境包含着各种信息, 话语理解是在选择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选择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人们处理信息的目标是以尽量小的心智投入获得尽量大的语境效果。

二、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与制约功能

认知语境制约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能够调节交际者的言语行为。人的思维活动与话语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 由于交际双方的知识经验、年龄差别以及不同的百科知识等原因, 导致对相同的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1. 认知语境对词语语义的解释与制约。

英语中有许多词都具有多种意思, 要理解词和语义的相互关系与认知者的知识和解读能力有关。如blue一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having the color of a clear sky“蓝色的、天蓝的、蔚蓝色的”, 但当描述人的情绪时, 意为“悲伤的”、“沮丧的”, “a blue film”意为“一部色情电影”、“blue blood”意为“贵族出身”, “blue”还有 (政治上) “保守的”意思等。再比如:Lao Zhang is an old fox. (老张是个老狐狸) 当听到这句话时, 我们都不会想到老张是一种动物animal--狐狸, 而是使人联想到cunning等, 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老张是一个很狡猾的人”。词意的确定因人而异, 具有较强的主观认知。因此, 认知语境可以帮助你确定其恰当的意义。

2. 认知语境对言语交际中反语的解释与制约。

反语即表示陈述的内容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本意正好相反。反语的真正意义是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的陈述是伪装的, 并且意识到伪装后面的话语真正的意图, 如果听话人具有与说话人共同的认知语境,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比如:

WifeI paid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that dress look, how about it?

Husband: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one dress? You really get along quite well ……

在对话中, 妻子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 并问丈夫衣服好不好看。“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 你可真会过日子”, 在此, 丈夫觉得妻子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太奢侈, 因此说“你可真会过日子”这句话其实是丈夫正话反说, 埋怨妻子不懂勤俭持家。

3. 认知语境对交际中人称代词的解释和制约。

在一定的语境中, 尤其是在上下文语境中, 人称代词往往实有所指。以下例句中的“he”即指“汤姆”。

Tom is a very smart and inquisitive boy. Helikes school, but after his mother’s death, everything changed. He began to play truant, and showed no interests in studying. He is tardy and became a problem. Everyone said his mother’s death affected him deeply.

4. 认知语境对交际中临时意义的解释和制约。

以下对话中Tom边说话, 边出示两张电影片。

Tom:Are you fre e tonight?

Mary: I have an examination.

Tom的意思是“今晚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好吗?”Mary的回答意思是“我今晚要考试, 就不能和你一起去看电影了”。从对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多种多样的临时意义。“Are you free tonight?”这句话在其他语境中, 可以理解为:1.想请听话者到家中做客;2.想去拜访听话者但是想先做个预约;3.想请听话者帮忙做事情等等。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帮助说话者明确地表达出某种没说出来的意思, 也帮助听话者确定恰当的临时意义。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和制约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关联理论, 话语理解即是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 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 从而推导话语所传递的交际意图。所以, 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 其中涉及到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等, 所以它可以揭示交际的认知状态。说话人与听话人在认知语境上越是趋同, 交际就越容易成功, 那么如何做到交际双方在认知语境的最大趋同呢, 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话语理解的基础是双方认知语境的互相显映。言语交际过程中, 由于双方的认知环境差异,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 交际过程中, 双方要具有共同的认知环境和相互认同的语言预设, 才能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也就是说要想正确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 就必须看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是否互相显映, 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 互相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 话语的理解也就更加具体明确。

比如:It is very cold.根据字面的意思很清楚是“天气真冷”, 但是对此句子有多种理解:1.外面下着雪, 天气很冷, 一个人看着窗外, 自言自语地说:“天气真冷”, 他说的是一种客观事实;2.如果是窗户开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冷了, 请关上门或窗”;3.如果有人要出去, 这句话是提醒出去的人要多穿衣服;4.如果是一位教授给学生做学术报告, 来到教室, 感觉学生不够热情, 教授会说“It is very cold”, 意指“气氛不够热烈” (I feel I am not welcome here) 等。

(2) 话语理解过程是认知语境相互选择、调整、顺应等过程。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 产生语境效果。言语交际过程就是在一种说话人的引导、制约与听话人的选择、调整以及顺应这种互动过程中实现的。比如:

A:My suggestion is going out to see a film.

B:The weather is cold and it’s raining outside.

A: Then, we will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B: OK.

从对话中看, B和A的对话是不关联的, 但是交际仍然继续进行, 因为B的回答使A获取了新信息:“外面又冷又下雨”。这一新信息与A原来的认知语境假设相互矛盾, 产生语境效果。交际成功的过程, 就是交际者双方能够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以及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

(3) 话语理解过程是认知语境中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中, 话语理解的过程是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 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 从而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比如:

A:Does the baby cry at night?

B:He is two months old.

在这里, 要想了解B说话的真正含义, A就必须通过认知语境和百科知识等对B的意图做出合理的语用推理。对话中, 在语言形式下并没有关联性, 但是根据B的回答, A可以通过语用推理得出真正的含义:即孩子年龄小, 无自控能力, 晚上睡不好, 啼哭是正常的现象。

言语交际是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二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编码与解码过程。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 听话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语境假设去处理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 获取语境效果, 从而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 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由于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的差异,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因此,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与制约的作用在语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只有通过共享的认知语境和相互认同的语用预设, 才能使双方的信息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

认知语境观和隐喻话语的阐释 篇4

关键词:隐喻话语,传统语境观,最佳关联,认知语境观

一、引言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 Richards发表了《修辞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 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 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 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 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语义学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 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 认知心理学等力量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原来单一的修辞层次发展成为哲学、认知心理学、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由此隐喻研究从修辞、哲学、语义、认知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隐喻理论, 如对比论、替代论、互动论等等。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将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纳入语用学的研究, 使语境理论与隐喻阐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语境理论对隐喻话语理解的重要作用, 以及该理论对理解隐喻含义的不足之处, 进而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 从认知的角度, 论述和解释了隐喻话语阐释过程中传统语境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二、传统语境观

(一) 传统语境和隐喻阐释

传统的“语境”概念, 几乎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范畴, 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 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 说话的方式, 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 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 (李勇忠, 李春华2001:26) 。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特定的意义所依赖。对于任何话语, 包括于隐喻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环境, 其特定意义或者说是语用隐含意义的获得取决于具体语境。Ortony等人的实验也证实, 理解具有充分语境的隐喻所花的时间比语境因素不够充分的隐喻所花的时间要少。对于前者, 听读者具备更多的推断前提, 较易找出隐喻的意义;而后者提供的可推断的背景知识不足以推断隐喻的含义 (彭增安2006:78) 。束定芳 (2000:209—219) 也指出, 语境本身的特点、说话者特征、语境信息数量的多少、人类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交际者阐释隐喻话语的含义。例如:

(1) God, to me, it seems

is a verb

not a norm,

proper or improper.

(上帝, 对我来说, 似乎是个动词,

不是个名词,

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例 (1) 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是指导人们的行动, 不一定专门属于某个人。“动词”具有使动作用, 用来隐喻上帝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而名词有专有名词和非专有名词之分, 其所指的事物也同样有分别。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方面的知识, 则对这个隐喻的含义的理解恐怕不会很深刻。但是该例句把语境, 即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看成一种客观存在, 认为这些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这些传统的语境观虽然能帮助了解语境对理解隐喻会话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对于解释某一隐喻话语的含义时却无能为力。

(二) 传统的语境观的不足

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 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随着语境的变化, 同样一句话, 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 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每个隐喻的喻义不是一个, 而是一个喻义集, 体现出喻义的不可穷尽性。比如,

(2) Internet is a public bathhouse. (徐章宏2007:70)

对于不同的受讯者有不同的理解, 或者, 在动态变化的语境中, 同一受讯者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3a) Internet is a place which is open to all kinds of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s.

(3b) Internet i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3c) Internet makes people thinks alike.

传统语境无法解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由其自身的不足所决定的。其一, 传统语境观没有对受讯者是怎样理解话语的机制作充分的论述, 因而不能完全解释语境是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如交际者是如何利用语境因素对话语含义进行推导的, 交际时为什么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现象和误解现象等。其二, 传统的语境观本质上把语境看做一种客观存在, 因而往往忽视语用主体的中心地位, 过分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规范和制约作用, 把交际双方置于被动地位, 这就使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失去了选择语境的主动性。实际上, 在交际过程中, 施话者不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交际的环境相适应, 而且还会主动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为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言语环境。

三、认知语境观

(一) 认识语境与关联理论

斯珀波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1986年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以关联为原则, 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认知活动。交际时, 讯递者将传信意图, 即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发出刺激讯号, 对受讯者明示他的意图。为达到对话语的理解, 受讯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传信意图支配, 由词句等语言形式实现的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因此, 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了“认知语境”这个概念。他们认为, 语境是心理产物, 是受讯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中的一组。正是这些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 而不是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不再囿于传统的语境概念, 它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是受讯者在话语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挑选的一组假设。这组假定来源于受讯者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中的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其中逻辑信息决定某个概念可以与什么概念联系及怎样联系;百科知识信息是对与该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假设 (即人对该概念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性状的认识) ;词汇信息是对用于表达该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的认识 (包括词汇的句法特征和语音结构等) 。

显然, 认知主体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甚至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认识深浅也不尽相同。既然语境是心理产物, 那么不同的交际者的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这样便可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因人而异, 而同一个人的认知语境也会随着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

认知语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传统的语境观所不能回答的交际中的误解和不理解现象。例如:

(4) A: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B:He is another Shylock.

B所说的Shylock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此人非常吝啬, 是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B将Tom比作Shylock是想要传达这样的信息:Tom这个人吝啬。如果A没有看过这部喜剧, 头脑中就无法组织关于Shylock的认知语境, 也就无法理解B这句话的含义了。

因而可见, 认知语境对于话语理解至关重要。在交际过程中, 受讯者将新信息所提供的话语假设与记忆中已有的语境假设相结合, 经过推理得到新信息的语境含义, 从而达到了语境效果。

(二) 认知语境和隐喻阐释

认知语境是被人系统化了的知识结构, 由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构成。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交际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理解话语时, 受讯者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刺激讯号, 而且倾向于与这些话语最相关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而且, 推断隐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假设和不断否定的过程。所以说, 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彭增安2006:80-81) ,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 就是一个受讯者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的语境假设上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例如:

(5) John is a lion.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喻。A lion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凶猛、残忍、贪婪。但讯递者没有直说“John is brave, cruel, and greedy.”。而是用了一个隐喻来说明, 这样一来, 受讯者必须依靠认知语境找出其关联。

隐喻意义又有强隐含与弱隐含之分, 隐喻的理解需要受话者假定施话者的话语具备最佳关联, 在此基础上调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 在互明的认知语境中, 构建出语境效果, 获得结论, 即推导出一系列的弱隐含。在隐喻理解过程中, 旧的语境假设会产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语境假设, 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中, 寻求隐喻的最佳语境假设也就是寻求最佳关联。隐喻意义是受话者通过关联在推理过程中补足出一系列隐含前提即语境假设而实现的。其间的补足隐含前提, 就是在现有语境的基础上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 以便在扩展了的语境下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 从而最终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例如:

(6) A:Do you like football?

B:I am a Brazilian.

例 (6) 中, B的回答“I am a Brazilian.”。乍听起来跟语境毫无关联, 因此A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找、建立关联, 从而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最后获得该话语的暗含意义。从隐喻的工作机制来看, 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认知环境, 使A获得“B是巴西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知道“巴西人爱踢足球”这个相关语境假设。这样, A就以这两个假设为前提进行逻辑演绎推理得出B喜欢足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隐喻的阐释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此, 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是一种随意交谈, 跟其他话语一样, 需要受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四、结语

认知语境将认知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 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揭示了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心理思维过程和认知状态。认知语境观把语用主体置于言语活动的中心地位, 将侧重点从讯递者转移到了受讯者, 视交际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影响话语理解的认知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 而是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建构而产生的 (何自然, 陈新仁2004:12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隐喻话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 会随着语境和情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 认知语境观对隐喻话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奠定了隐喻话语理解的推理模式:认知-推理。受讯者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 获得最佳关联, 从而理解隐喻话语的含义和讯递者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86.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李勇忠, 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6) .

[5]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历史镜鉴下一篇:Map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