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与翻译

2024-09-25

认知语境与翻译(精选10篇)

认知语境与翻译 篇1

一、引言

传统的语境研究基本上是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撰文发表看法,认为“不能把语境要素看作静止、孤立的单一体”,因为“对语境的静态研究不能有效地起到解释并且指导交际的作用”。[1]人们对语境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关于动态语境研究最著名的是Sperber和Wilson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对于语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而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关联理论还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于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经过经验或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熊学亮的“暗室实验”[2]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这种语境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人们在交际中所依赖的往往就是这种认知语境。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它被看作是一个变项,包含一系列变化中的命题,只有关联性才是一个常项,一种必然。因此,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看作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做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Verschueren (1999)也说过“语境是在话语中生成”[3]的话,道理是一样的。

认知语境虽也考虑与交际者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但更加关注的是交际者对现实世界种种假设的那一部分。它更倾向于把种种具体的语境因素放到一边,而研究在语言使用中起作用的大脑知识结构和控制若干知识结构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规则。

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因素有: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三、认知语境的心理依据与翻译

(一)认知模型

认知语言学把认知语境定义为心理概念相互作用的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认为认知语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经历,而是至少有两种方式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快速联系。一方面,与这一类别相关的特定语境知识可以提取到,另一方面,当前的语境唤起了与其相关的长期记忆中的其他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经历并储存了大量相互关联的语境。认知语境不仅依赖它所嵌入的语境,而且与大量与之相关的语境相联系。因此,有必要有一个术语能够涵盖特定领域内所储存的所有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把这个术语叫做“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关于特定认知对象的所有认知表征,[4]它具有开放性及网络构建倾向性的特征。所谓开放性是指对某一特定概念范畴的认知描述尽管具有高度选择性,但人类的认知能力在逐步提高而认知手段亦不断丰富,因此相关的概念范畴在结构上甚至在内容上都有可能改变。所谓认知模型的网络构建倾向性指的是认知模型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形成一张认知模型的网络。Lakoff (1987:68)[7]认为,人们通过所谓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s)来组织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而范畴结构以及范畴所表现的“原形效应”(prototype effects)只不过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而已。同时,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的模型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应成分。用Langacker (1987)[8]话说,概念范畴来源于对认知模型中的某种构型(configuration)以特定的方式勾勒出来的侧面(profile)。因此,每个ICMs便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感知整体(perceived whole)即完形(gestalt)。

认知模型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的无所不在性。因为在每一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使用一个甚至几个我们贮存在意识中的认知模型。即使在我们遇到一个陌生的情景与不熟悉的对象时也是如此。通过唤醒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形成一个认知模型。正因为认知模型无所不在,我们永远不能避免它的影响,所以它们总是存在于那里随时提供帮助。即使在某些人工条件下,认知模型也在起作用。因此,不可能有发生在非语境化真空中的实验,同样不存在没有认知模型的语言。

在每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或多或少联系到所贮存的一个或几个认知模型。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我们遇到完全陌生的对象或情景时没有精确的与此相关的认知模型出现。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忆起一些较为相似的经历直接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比如一位土生土长、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可能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春节的概念,因为庆祝春节不是他自己的文化,他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因而自然就没有关于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的认知模型。但是,当他与中国人交流,试着理解中国的春节时,他可能会运用类似的、比如有关圣诞节的庆祝的认知模型。

(二)认知模型与翻译

由于各人的认知模型并不相同,翻译时,译者应尽力将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呈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应用认知模型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准确的译文。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Version I: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To join him there, they awake her. (translated by Bai En) Version II: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9]

从认知模型的角度看,译文二优于译文一。因为在译文二中,译者将“辽西”译为“frontier",从而使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再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

(三)文化模型

与认知模型紧密相关的是文化模型。文化模型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所共有的认知模型”[9]。人们的认知状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认知模型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大量理想化的成分。换句话说,对认知模型的描述是建立在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认知模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认知模型是不能通用的,而是依赖于个人成长与生活的文化背景的。为了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文化提供了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事件的背景。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英国人形成的关于龙的认知模型不会相同,这是由于所处国家的文化不同。所以,特定领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依赖于该领域的文化模型。反过来,文化模型可以看作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们所共享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可以看作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认知模型这一面上,这些认知实体的心理本质得到了强调,允许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在另一面文化模型上,许多人共享的集体特征得到了强调。虽然前者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相联系,后者却属于社会语言学与人文语言学,但这些领域内的研究者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研究对象的双方面(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

文化模型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文化模型是基于社会中人们的集体经历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科学上正确的模型,而是功能上有效的模型。这表明只要一种模型与我们的感知一致而且能使我们作出功能上正确的预测,它就能为人们广泛接受。认知模型不是共享的,而是依赖于人们成长和生活的文化,文化模型决定认知模型。文化模型可以归结为一种集体共享的认知模型。总而言之,语境模型是社会中人们所共享的一系列认知文化语境。

(四)文化模型与翻译

文化模型不但使我们很容易理解源语文本的给定信息, 而且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译文。例如: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10]

当使用话语构建信息时,作者设想他的目标语读者应该有这样的信息:“河流干涸了,河神死了,在他们的认知语境中当河神死了时应该有一次葬礼。”所以,虽然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相关的,但当源语读者接受到话语的信息时,他们的认知心理学立即指向与此相关的世界知识,在大脑中搜寻相同的事实抽象,补足话语表达的空缺,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假如译者不具备并不包含在话语中的文化模式就不能挖掘出其文化内涵,不能找到意义之间的关联。就有可能译出以下的译文:

Version I:这条河干涸很久了,每个人都参加了葬礼。

这样的译文使译入语文本的读者找不到关联,文化暗涵尽失。如果译者能与原文读者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即“这是非洲加纳人的一种习俗。如果河流干涸很久,河神就死了。河神死了的时候,人们会举行一次葬礼。河流已经干涸很久了”。这样译者就可挖掘其内涵,正确地理解,从而以合适的文本构建源语信息。

Version II:河流干涸很久了,河神死了,每个人都参加了河神的葬礼。

以上译文补充了字面意义,填补了译入语文本读者认知模式的空白,成功地再现了关联。

四、结语

近年来翻译的认知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翻译是一个包含大脑机制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语际与语内的明示———推理行为,不仅涉及语言代码的转换,而且动态的推理依据动态的认知语境。这是在关联理论框架内对翻译研究的探讨,与以往的翻译理论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太关注译者的认知心理研究。

摘要:本文在Sperber与Wilson关联理论的基础上, 应用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基础: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有助于译者得到更为精确的译文。

关键词:认知语境,心理依据,翻译,认知模型,文化模型

参考文献

[1]何兆熊, 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 1997, (6) .

[2]熊学亮, 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6, (3) .

[3]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mold, 1999.

[4][5][6]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许渊冲译.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0]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认知语境与翻译 篇2

言语交际中的语境认知与语用失误

言语交际中,对语境进行正确的认知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由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会发生负迁移,从而对语言形式的`使用语境产生认知上的错误.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即是言语者因文化差异对语境进行错误认知的结果.

作 者:朱金华 ZHU Jin-hua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刊 名:嘉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年,卷(期):26(1)分类号:H319.9关键词:言语交际 语境认知 语用失误

认知语境与英语词语理解 篇3

【关键词】认知语境 词汇 语言学习

引言

语言是每一个人类社会中都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而在语言的理解中,对于词汇的意义的理解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什么是“意义”?语言学中对于意义的解释一直都不曾中断。例如C.K.奥格登和I.A.理查兹在他们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中就列出了意义的16个大范畴、22个子范畴。除此之外还有Leech的意义七分法,还有语境理论下、行为主义理论下和概念论下对于意义的定义。虽然人们以及不同的理论下都对于“意义”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却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大致上人们还是将“意义”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只关心的是语言本身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受语境的干扰,这种就是我们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往往它是单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例如在字典当中chain的意义只是指“a series of connected metal rings, used for pulling or fastening things; a length of chain used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链子;链条;锁链)”。“语义三角”是语义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不仅无法解释例如to, how, of这样的词,而且也无法解释单词的多义现象。于是另一个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语用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在语境因素下的意义,例如当两个人在购物中心闲逛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突然指着房子说了一声“chain”,这个时候另一个人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绝对不是这个单词本身的意义,听话人会理解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是“连锁商店”这一类的意义。而本篇文章则着重去讨论在语境的因素影响下词语的语用意义。

一、认知语境

语境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语言表达的情境,最初习惯的对于语境的理解就是指文本(text)范围内的上下文(context)。但是这种语境的定义却是不完整的这种语境实际上只能算是语境的一种,而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上下文以外的多种语境。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从此之后,包括Firth,Hymes等中外语言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对于语境的定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在美国、欧洲兴起,并且迅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前沿。随着对认知语言学的不断研究,人们开始将认知语言学与语境相结合并逐渐发展出认知语境这一概念。可以说认知语境是语境的进一步发展,语境从最初的语言层面上逐渐发展到客观物质世界层面直到现今的认知层面,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也正是因为如此,认知语境和语境在本质上虽然相同,但是却仍然有着许多的不同。认知语言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是我们感受和概念化的世界。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认知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活动,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存在,同样认知语境也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上对某一个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人类在对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会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信息,在人类的大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整理、排列、分类等处理方式,通过人类的大脑对外部世界认知化、结构化,最终将具体的信息形成抽象的概念储存在大脑中。认知语境是将我们所经历的经验内在化大脑中并形成的一个固定的模块,它的存在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于语言的隐形信息得到充分的认识。例如说如果我们在考试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到时间了”这样的一句话,但是这个时间是指什么时间?哪一天的时间?当我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产生上述的疑惑,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将考场上老师这样一个背景,以及在这个情况下所说出的“时间”的所代表的意义,交卷和时间这样的理解,作为一种经验、情形、心理图示、百科信息内在化为我们的认知语境。所以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立即明白其中所指代的意义。在传统语境学中,人们认为语境是交际双方已知的,给定的,人们通过上下文和客观语境等具体语境去理解意义的。可以说在传统语境学中,人们将语境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先于话语而存在的,但是认知语境的出现却和传统的语境出现了完全的不同。关联理论在语用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由Sperber和Wilson(1986)年提出的“认知环境”这样一个概念,第一次提出了语境的认知性。关联理论中对于认知语境有过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不再认为语境是静态的,而是提出了语境是动态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 “共同的背景知识”也并不完全,而且随着交谈的进行两个人的语境也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例如小张问小王今天有没有作业,而当听话者的小王回答了小张的问题,告诉他今天有作业,那么小张就得到了新的信息,他所处的状态就已经不再是最初那个不知道有作业的状态了。所以显而易见随着交流的不断进行,说话者与听话者所需要理解对方话语所需的语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人们在语言交际时是动态的,所以与之相应的语境也应该是动态的。

二、认知语境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1.认知语境与词语的隐喻意义。隐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言现象,可以说隐喻的思想在人类的思维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那些对于自己抽象的、或是不熟悉的事物,而对于隐喻理解和生成都要依靠人们的认知语境,可以说人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往往还要依靠“认知”的力量,因为人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将未知的概念通过大脑中已经认知化、结构化的概念进行识解,可以说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

1980年,美国当代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概念,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可以说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隐喻,隐喻是和认知有着很深的联系的,人们随着经验的增长,在大脑中所储存的系统的认知语境也就越多,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越深,那么人们就更加擅长运用自己大脑中的认知语境去理解隐喻意义。人们从自身的概念出发以认知语境为依据从而理解话语或是词语的隐喻含义。所以当我们理解“green hand”这样的词语时,我们很少将它理解成“绿色的手”而是将它理解成“新手”,因为在英文当中绿色往往就会与自然当中绿树、绿草所联系,而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含有朝气蓬勃的含义,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绿色这个词就首先会刺激到我们大脑中对于绿色早有的认知,所以也就更容易去理解 “green”的含义了。从You are in high spirits.(你兴高采烈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此处high代表着情绪的高涨,因为high本身的所含有的意义往往是指“离地面远的”、“高处的”、“高的”的意思,而此时我们人类身体和文化的经验在我们大脑中形成的认知语境则会让我们在接受到“高的”的这一个信息后,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高的身体”、“声调的高”、“地位高”或者是“价值高”等信息,同时我们在看到“spirits”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的是“精神、情绪、态度”等。此时我们会将这样的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在大脑中联系起来。“高”对应的是“情绪的高涨”,从而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2.认知语境与词语的语用含义。认知语境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我们上面所说的隐喻含义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词语的语用含义。单词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仅仅指他本身的含义,很多单词往往都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义词。多义词的出现实际为语言的学习者减轻了相当多的负担,同一个单词可以拥有多种意义,但是同样也为我们判断单词的具体意义造成了困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单词所处的语境去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语境下的准确含义。认知语境是我们大脑对于经验、知识等系统化在我们大脑中的一种存在,不论是语言的交际,还是对于词汇意义的确定,我们都需要依靠认知语境,例如当我们听到某一句话“the family that lives three doors up from us”中的“door”这一词的时候,这个新的信息就会刺激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域,此时我们的大脑中会出现和“door”相关的概念,我们首先在脑中会反映最直接的信息,那就是门边、门口、出入口这样的一类信息并从而激活与门相关的动作和行为,例如敲门、关门、开门、锁门等行为。但是当我们看到单词“family”时,我们会发觉此时“door”的意思并不是指门,因为“family”的意思为“家族、家庭”的意思,所以此时我们就会将有关于“door”与“family”这两个的认知语境联系在一起,并从中选取“door”的准确含义,从而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在此处的“door”指的是“住户”、“人家”这样的隐形信息。同样在句子“He breaks the record”我们都知道record是一个多义词,而在此处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成“记录”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唱片”或是“经历”等意思,所以此时认知语境的存在非常的重要,随着认知语境的不同,我们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也会随之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多义词的理解,认知语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然认知语境也会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借代含义,在我们对于语言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词语的修辞含义,而此时我们的认知语境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很多单词的理解,如果没有我们大脑中早已存在的认知语境的话是很难理解的。我们都知道对于隐喻的理解是我们要清楚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而同时借代是要求我们必须能够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可以说如果听话者(或是学习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语境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的话,是很难理解词语的修辞含义的。例如在“sharp tongue” 这样一个短语中,人的舌头不可能锋利,能够锋利的只有人所说的话语,但是人们早已将这种身体部位可以取代它所具有的能力这样一个经验以固定的知识草案模型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当我们将它与“sharp”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sharp”所要修饰的是语言,所以这个短语表示的是“尖酸刻薄的言语”。而对于 “Have you ever read Shakespeare?”这一句话的理解关键就在“Shakespeare”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单词代表的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当我们再一次看到“read”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明白要去读的并不是作家,而是他的作品。同样当我们听到Beware of the bottle(谨防喝醉酒)当我们听到这个语境下的bottle一词时,会马上把bottle与“喝酒”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在我们听到bottle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会接受到bottle这样一个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刺激到大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知识草案。也就是说我们说到bottle就会想到装酒的容器,那么我们的大脑中就会想到喝酒的这样一个动作,从而形成这样的逐步联想,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词语的意义。

三、结语

认知语境作为近年来开始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的理论,它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和理解语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说它是我们人类经验不断积累起来的,很多语言的理解并不是仅仅靠具体的上下文或是具体的情景语境就能够理解的,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是更加深刻的,是因为人们早已将各种语用因素内在化、认知化在我们的大脑中,所以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某些具体的语境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表明认知语境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完美无缺的存在,从认知语境的概念被人提出开始,很多的语言学家就对“认知语境”的提出了诸多的疑问,因为认知语境毕竟不像是传统的语境般是具体的,人们可以容易理解的,而它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认知化的语境,所以很多语言学家对其的准确性以及可行性上抱有一定的疑问,而这也恐怕是我们今后在研究认知语境时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Leech,G.1974/1981.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M].England:Penguin Books,1983.

[3]Ungerer,F &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联翻译认知语境观解析 篇4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认知学家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eirdre Wilson) 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的内在机理,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关联理论正式进入翻译学的研究则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和语境)中率先开始的。

在翻译活动中,对源语文本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理解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反之,语言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而且受到语境的影响。“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它在语言的研究及其使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语言学派及语言学者对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语境观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

二、关联理论语境观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由于语境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认知环境的制约,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

在将语境应用于言语交际时,语用学学者们通常的做法便是列出丰富的语境成分对话语进行解释。而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认为是由来自于交际者认知环境中的一部分假设构成的,语境假设是由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从认知环境中选择的。关联理论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和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实际上避免了先前语境观中将纷繁复杂的潜在语境因素看成是实际语境的问题,进而在对言语交际过程分析时只要关注构成语境的那部分假设就行了。与静态语境观相比,关联理论动态的语境观更加适合人类的言语交际过程,更能反映人类交际时的心理状态。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在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听者之所以能推导出话语含义,就在于他能根据最佳关联原则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在翻译活动中,语境应分析到何种程度则也是由关联性决定的。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关联原则是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一个不能违反的原则,只有找到最佳关联时,一个特定的语境才算确定。而所谓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认识主体认为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关联原则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条原则或认识主体寻找事物之间这种关系的一条原则。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做出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把关联看成是话语语境效果对话语信息处理耗费之间的最佳平衡,适度的信息处理可加强原有语境假设。因话语基本上是片断性质的,语用者在话语过程中必须把片断性的话语充实成完整的命题形式,而这一推导过程通过由认知语境支持的推理产生。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语境效果与关联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译者应根据关联论最小最大原则,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和取舍,使译文读者从认知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例如(1) 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ear(耳朵),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从关联理论语境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说话者使用隐喻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个有隐含义的信息以触动听者自己去构想一系列关联,在确定隐喻性的话语前,说话者要对听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猜测,以构建一个相互显映的语境。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对信息的成功传递负责任,也要对听者能否构想出一系列语境信息以建立最佳关联负责任。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听者对隐喻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翻译时译者要秉承语境关联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传递源语的意图与效果。所以翻译时要通过适当改变语境来帮助读者建立最佳关联。

再如(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两个译文中“天”的文化内涵不同,但功能上是等值的,即取得了同样的语境效果。对西方读者来说前者是归化法,因为他们受基督教影响深信上帝,后者是异化法,中国受佛教影响深信“天”。如果说前者读者容易接受,后者则可让读者增长见识,了解异国风情。何去何从,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具体的语境而定。

因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比如社交礼仪、固定修辞原则等,语言形式的表现自然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中存在表现相同信息的不同形式,也可能出现表现形式的空缺。针对类似语用差异,在出现语境空缺的情况下,即交际信息和语言形式出现了断点时,需要进行基础语境信息的充实、调整与顺应,补充语境断点与空缺。例如:秋老虎———aspell of hot weather in autumn;伯乐———good judge of talent (the name of a legendary person in the state 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o excelled in evaluating horses;(吃)皇粮———salary paid by the state;老三届———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of 1966 to 1968。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的语境观是动态的语境观,强调语境效果,正是这种新颖的语境观给翻译带来了更为有效的处理原则,也为译者留有较大的自由处理的余地。翻译可通过关联原则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找出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从而正确理解原文的用意,用明确的方式再现出来。

参考文献

[1]Sperb,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Em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3]孙华祥.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2) .

[4]王建国.从翻译研究看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J].外国语言文学, 2004, (1) .

[5]王爱军.汉语诗词翻译中语境缺失与语境顺应策略.湖北大学学报, 2007.1.

文化语境与英汉商标语用翻译 篇5

文化语境与英汉商标语用翻译

商标的语用意义与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文章主要从语用学和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商标语用意义的异同及其对语用等效翻译的影响.

作 者:党兰玲 DANG Lan-ling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8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27(2)分类号:H315.9关键词:文化语境 商标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

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角度看翻译 篇6

翻译理论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从时间角度看, 分古典译论期 (古代到第四世纪末) , 古代译论期 (欧洲的中世纪到18世纪) , 近代译论期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 和现代译论期 (19世纪至今) 。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弗雷塞·泰特勒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认为, 翻译有三个原则:一是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是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兼文学批评家马休·阿诺德 (Matthew Arnold) 是近代译论期的代表, 他认为不能把传达原著的风格排斥在”信实“的概念之外。

英国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是前苏联翻译理论界语言学派的代表, 他主张在研究原文和译文语言规律的基础上, 要明确两种语言相互对比的规律。

尤金·A·奈达 (Eugene A.Nida)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他认为:“首先, 他把信息论引进了翻译理论, 认为‘信息’概念的外延远远大于‘语义’概念的外延;其次, 他把乔姆斯基的第一期转换语法和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来;第三, 他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 在翻译思想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原则纳入到翻译标准中来。” (1)

皮特·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是英国当代翻译教育家和翻译理论家, 他把交际翻译和语义当成翻译理论的核心。

我国对翻译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 严复的“信”、“达”、“雅”对我国翻译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鲁迅极力主张用直译的方法, 提出“宁信而不顺”。矛盾认为, 保持其神韵更重要。钱钟书认为, 文字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即“化境”。

2 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角度看翻译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是受世人瞩目的前沿学科, 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 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 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 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于是出现了认知语用学, 其理论基础便是Sperber&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及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 它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他们所提出的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重点移到了认知理论上,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 也是一种交际理论,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交际活动, 因此两者是兼容的, 在此基础上, 翻译是受它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 但它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理论, 指导翻译活动, 奠定翻译方法论的基础。在关联理论对翻译所做的阐释中, 认知语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关联理论的背景下将其中重要的概念即认知语境结合并运用到翻译这一重要的语言交际认知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之中。

传统译论认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 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 此种译论的预设和认同的交际理论其实是交际的代码模式, 即信息发出者 (sender) 首先将想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 然后发送给信息接收者 (receiver) , 该信息的接收者收到信息后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从而完成这一轮交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认为, 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具有完全相同的语符系统及认知语境, 两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 而由于各人在生存环境、教育、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必然会有不同的认知环境, 从而导致交际双方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Sperber&Wilson认为交际有两种模式, 一是代码模式 (code model) , 二是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 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 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 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 因此, 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2) 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交际双方的互明 (manifestness) , 二是最佳的认知模式, 即关联性。要确定交际者的暗含意义, 受体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最佳关联, 也就是说, 要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语境假设就是认知假设, 受体在交际者明说的基础上凭借其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 即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形成语境假设, 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 最终取得语境效果, 达到交际的成功。语境效果好, 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 关联性随之就强, 语境效果差, 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大, 关联性随之就弱, 用公式表示即:关联性=语境效果/推理努力。

关联理论认为, 通过获得最佳关联来选取正确的语境信息是话语理解的前提, 交际的目的是求得最佳关联, 获得交际者意图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 即对话语关联性的搜索, 必须满足推理所得结论既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 又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既然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 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过程, 那么便可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 翻译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 翻译的全过程事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 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 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 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 (话语) 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 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 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 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 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 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 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 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这种双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可如图1所示。

3 结论

这种翻译模式对翻译活动的启示是, 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 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这样, 译者便有了较大的自由度, 他可以并且有权利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的评估和判断选择适合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因此, 翻译变成了一种根据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动态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编码-转换-解码的过程, 认知语境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要:在关联理论对翻译所做的阐释中, 认知语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关联理论的背景下将其中重要的概念即认知语境结合并运用到翻译这一重要的语言交际认知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之中, 从而使翻译变成了一种根据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关联,认知语境,翻译,模式

参考文献

①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204-212.

认知语境与口译选词 篇7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不同背景、不同分支的研究者已经从各个角度给“语境”下过定义。传统意义上的“语境”就是“上下文, 是指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 (胡开宝、郭鸿杰, 2007:37) 。这是从纯语言学的观点上定义的, 语境“是一个词或句子之前和之后的语言材料”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 2009:51) 。而语言哲学家和语用哲学家则把语境定义为“理解一句话所必需的背景假设的集合”;在强调话语取向的语言研究中, 语境主要用来描述语言交流所处的外部情境, 并被称为“情境语境”。人类学家马里诺维斯基更是将“语境”的内涵延伸到了“文化语境”的范畴, 并证实了“文化语境”对一句话或语篇的正确理解的必要性 (同上) 。

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语境”这一概念主要是被看作一种心理现象, 是语言所映射的范畴在人们的认知世界的表征。认知语言学家用“语境”来表示各范畴之间互动的认知表现, 其关注的是当听者或读者处理某个句子时, 词语唤起相应的认知范畴或者称为我们所具有的关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物体的心里概念 (同上:52) 。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 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 (弗朗兹·波赫哈克, 2010:9) 而口译的源语表达的一次性和目标语产出的一次性给译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这种即时性的要求下, 口译从理解源语到转换成目标语的过程则显得尤为复杂。译员正确快速的选择能传达说话人意图的词汇是转换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认知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 结合具体口译实例来分析英汉口译中词汇的理解与选择。

2 认知语境与选词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事物和现象, 我们的大脑会将这些经历和体验储存起来构成大量的相互联系的语境。这些语境成为了我们的知识基础。认知语言学则用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 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些知识基础。这种认知模型构成我们的认知语境, 它“是将各种知识 (主要是逻辑知识、百科知识和语言知识等) 通过大脑进行内在处理化的结果”。

在英汉口译的过程中, 译员在听到说话人的原语时, 原语的词语往往会在译员的心里唤起该词语在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多重映射。由于口译工作的即时性, 译员无法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完成口译任务, 就需要译员在这些对应的目标语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词语。可见, 译员的认知语境决定了译员对话语的分析和对词语的把握, 进而直接影响其口译的理解与表达。

译员的措辞不仅依靠其对原语词语所处的直接的语言语境的理解, 更是依赖于译员认知结构中与直接语境紧密联系的所有认知范畴的集束。因此, 译员在平时注重建立起其在某一领域的所有储存起来的认知表征集合意义重大。因为“语境并不会一直是孤立的心理体验, 而是至少会以两种方式与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直接地联系起来”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 2009:53) 。口译过程中的选词过程, 首先是提取有关范畴的特定语境知识, 其次使其大脑中目前处于活跃状态的语境从长期记忆中唤起与之相关的其他语境, 并作出准确选择。译员的认知语境应长期处于活跃的状态, 而且其认知模型的各范畴间需要频繁的互动。

【例1】我们先请李克强总理讲话。之后, 他会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First, some opening remarks from the premier, and then he will take your questions.

【例2】因为这一问题现已引起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关注。

Since now it has now become an issue of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以上两例都出现“问题”一词, “问题”对应的英文可以是“question、problem、issue”等等, 而在例1中“问题”主要是指询问并要求回答的问题, 故译作“question”。例2中所指的问题是指公众关心的事物或议题, 故译作“issue”。译例中的措辞恰当妥帖, 看似简单, 但译员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立刻调动起认知中的知识储备, 并在认知语境中准确快速定位对“问题”的相关范畴, 并进行筛选。

【例3】Beca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something onwhich we all need to work together—not just governments and businesses, but also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to ensure the future of our peoples and even our planet.

这种合作不仅仅限于政府和企业之间, 还应该包括社区和个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人类和地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英文中“business”一词对应的中文意义有很多, 如“商业、商务、公事、企业、公司”等等, 而译文如果处理成“政府与商业”之间合作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 译员在其认知语境中的准确定位就在其选词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3 文化语境与选词

认知模型中的认知语境主要体现的是人们对某些特定领域所储存的知识的认知, 主要是心理学方面的表征, 具有个体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说话人话语语用意义分析的认知语境主要是译员个人对于话语隐含的意义或意图的理解。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位说话人不仅是其自身思想的表达者, 也是其所属文化的代表者。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两位德国认知语言学家指出“认知模型同时还由人们所生长的文化决定的;” (2009:55) ;同时他们还指出文化给我们必须体验以便能形成认知模型的所有情境提供背景, 而特定领域的认知模型归根到底由所谓的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决定 (2009:56) 。

正如人类学家马里诺维斯基指出的那样, 文化语境对一句话或一个语篇的正确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文化交流性比较强的口译中, 译员经常也会遇到那些喜欢使用文化意蕴浓厚的说话人, 他们所使用的俗语、习语、成语等都蕴涵深厚的文化意义。译员在处理这类词语或短语时, 必须要深入其文化语境, 了解其文化背景以及与其相关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等, 以做到准确传达说话人的意图。

【例4】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Talking the talk, is not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译例中译者将说话人的意图放入了语言所处的文化语境加以分析和理解, 并且在现场口译的快速反应下做出了非常准确的处理, 译文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与英语文化语境非常相符, 准确传递了说话人的意图, 并使译文浅显易懂。

4 结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离不开其所处的认知语境, 对于英汉口译工作者更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模型;而与此同时, 文化语境是构成认知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译员口译过程中的选词以及顺畅达意都离不开其对文化语境的深入分析。总的来说, 译员对认知语境的把握和对文化语境的分析有利于口译实践中又快又准的选词, 是语言信息准确传递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 汉斯尤格施密特著.彭利贞, 许国萍, 赵薇译.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弗朗兹波赫哈克著.仲伟合等译.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胡开宝, 郭鸿杰主编.英汉语言对比与口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福印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浅析语境与翻译 篇8

一、语境的作用

通俗的语境就是人与人在沟通时所涉及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从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对于语境的划分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简单的划分就有广义的语境和狭义的语境,按其交际互动的理论来划分就有无言语境、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不管语境的划分多么繁琐,语境的功能作用是不变的。首先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就要采取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词语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其次在不同的语境就要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语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语的含义往往不只有一个,有了语境就可以排除那些不恰当的意思,从而排除有歧义的部分,帮助翻译者保留正确的语义;语音不仅赋予了一个词语固定的含义,这个固定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常常会衍生出言外之意,有的是相反意有的是近似意,更有甚者和原来的含义没有任何关联,语境可以帮助译者猜测旧词语的新含义。离开了语境,一个常见的词语我们很难确定它表达的准确含义,理解语境就离不开交际中的每一个层面。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有利于翻译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地步。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翻译

语言环境制约着交际过程,对人们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因素都对语境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文化背景对于正确的翻译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文化背景语境是在语言外语境中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因素是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情况,它涵盖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社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历史文化的积淀。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 中国的语言表达更加注重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而西方则刚好相反, 他们更加的直白更加的外向, 就如柳宗元写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其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情感, 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周围的事物来显现。然而英语就会翻译成: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英语的翻译没有显现出其中的思想情感, 只是一种直白的表达, 并没有翻译出文中的艺术所在, 导致了全诗貌似神离。因此翻译的时候要结合原句的含义还要注重其语言的文化语境, 翻译的时候才能够展现出蕴含其中的感情。

三、翻译和语境

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彼此之间一种信息的传达,其中包含了信息的组织和信息的理解,即信息的编码和信息的解码过程,沟通的双方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环境就是语境。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不会有信息的传递,也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用来沟通的语言才会有意义,脱离了语境语言就不会承载任何信息。信息发出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往往夹杂了很多的东西,如个人的情感、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文化等,接受者只有经过层层的解析,再加以自己的补充才能够被接受者所理解。所以接受者要想清楚地看透表达和语言所承载的真实含义,就必须结合言内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等,而不是凭空的想象,臆断的猜测其中的含义。而翻译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文本中或者是交流过程中信息发出者用语言文字编码的信息准确的表达给信息接受者,其中翻译要译出表达者真实的意图,蕴含其中的感情色彩,做到这点才算是翻译的准确。翻译绝大多数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其经历了信息的组织到信息的表达、翻译就是把信息在组织再解码的过程,从而把另一种的文字转换成了为另一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代码,简单记的就是信息的解码、信息的转换、信息的再现三个阶段,其中翻译者就相当是一个转换器,如果转换器不能够清晰有效的进行转换,信息就不能流向下一个环节,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突破层层语境的障碍,所以说翻译和语境是同步的。

四、结论

不管任何语言的翻译,语境是必须考虑在内的。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有时翻译也可以创造语境。语境贯穿于“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全过程。翻译的实质就是沟通,就是把信息从不同的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信息的源头、信息的客观内容、传播环境等进行一个处理,这点体现的就是语境。要把翻译的准确到位,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环境,准确的把握文章信息。翻译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准确地传达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从“信息的解码”(原语)到“信息的再编码”(译语)到“信息的再解码”(译语),涵盖三个阶段,即翻译的理解、表达、检验和接受三个阶段。语境有助于翻译理解;翻译表达也离不开原文语境的约束和具体交际语境的需要;检验和接受阶段也要把语境考虑在内才能更好的进行。在翻译的全过程中,语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 对一个词、词组、句子和段落的正确分析和理解, 往往需要根具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来决定, 语境的划分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从语境的作用和文化背景在语言的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浅析。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从而得出结论, 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 翻译离不开语境。在翻译的全过程中, 语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语境与翻译 篇9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揭示了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解释和制约语言表达与理解, 即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的社会文化因素。实现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趋同, 应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及推理。

一、认知语境的特点

1. 动态性发展的认知语境。

语境不是静止的, 交际中形成的认知语境假设, 随着交际的推进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由于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在处理每一个新信息时, 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根据各自的认知环境对语境进行不同的推演, 从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设中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的不断变化有三种情况:1.新信息与现有的信息互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语境含义;2.新信息为现有的信息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原来已有的旧信息得到了强化;3.新信息与原有的旧信息相互产生了矛盾, 新信息排除了旧信息。

2. 可选择性的认知语境。

认知环境包含着各种信息, 话语理解是在选择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选择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人们处理信息的目标是以尽量小的心智投入获得尽量大的语境效果。

二、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与制约功能

认知语境制约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能够调节交际者的言语行为。人的思维活动与话语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 由于交际双方的知识经验、年龄差别以及不同的百科知识等原因, 导致对相同的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1. 认知语境对词语语义的解释与制约。

英语中有许多词都具有多种意思, 要理解词和语义的相互关系与认知者的知识和解读能力有关。如blue一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having the color of a clear sky“蓝色的、天蓝的、蔚蓝色的”, 但当描述人的情绪时, 意为“悲伤的”、“沮丧的”, “a blue film”意为“一部色情电影”、“blue blood”意为“贵族出身”, “blue”还有 (政治上) “保守的”意思等。再比如:Lao Zhang is an old fox. (老张是个老狐狸) 当听到这句话时, 我们都不会想到老张是一种动物animal--狐狸, 而是使人联想到cunning等, 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老张是一个很狡猾的人”。词意的确定因人而异, 具有较强的主观认知。因此, 认知语境可以帮助你确定其恰当的意义。

2. 认知语境对言语交际中反语的解释与制约。

反语即表示陈述的内容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本意正好相反。反语的真正意义是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的陈述是伪装的, 并且意识到伪装后面的话语真正的意图, 如果听话人具有与说话人共同的认知语境,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比如:

WifeI paid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that dress look, how about it?

Husband: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one dress? You really get along quite well ……

在对话中, 妻子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 并问丈夫衣服好不好看。“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 你可真会过日子”, 在此, 丈夫觉得妻子花五百美元买一件衣服太奢侈, 因此说“你可真会过日子”这句话其实是丈夫正话反说, 埋怨妻子不懂勤俭持家。

3. 认知语境对交际中人称代词的解释和制约。

在一定的语境中, 尤其是在上下文语境中, 人称代词往往实有所指。以下例句中的“he”即指“汤姆”。

Tom is a very smart and inquisitive boy. Helikes school, but after his mother’s death, everything changed. He began to play truant, and showed no interests in studying. He is tardy and became a problem. Everyone said his mother’s death affected him deeply.

4. 认知语境对交际中临时意义的解释和制约。

以下对话中Tom边说话, 边出示两张电影片。

Tom:Are you fre e tonight?

Mary: I have an examination.

Tom的意思是“今晚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好吗?”Mary的回答意思是“我今晚要考试, 就不能和你一起去看电影了”。从对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多种多样的临时意义。“Are you free tonight?”这句话在其他语境中, 可以理解为:1.想请听话者到家中做客;2.想去拜访听话者但是想先做个预约;3.想请听话者帮忙做事情等等。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帮助说话者明确地表达出某种没说出来的意思, 也帮助听话者确定恰当的临时意义。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和制约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关联理论, 话语理解即是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 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 从而推导话语所传递的交际意图。所以, 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 其中涉及到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等, 所以它可以揭示交际的认知状态。说话人与听话人在认知语境上越是趋同, 交际就越容易成功, 那么如何做到交际双方在认知语境的最大趋同呢, 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话语理解的基础是双方认知语境的互相显映。言语交际过程中, 由于双方的认知环境差异,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 交际过程中, 双方要具有共同的认知环境和相互认同的语言预设, 才能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也就是说要想正确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 就必须看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是否互相显映, 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 互相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 话语的理解也就更加具体明确。

比如:It is very cold.根据字面的意思很清楚是“天气真冷”, 但是对此句子有多种理解:1.外面下着雪, 天气很冷, 一个人看着窗外, 自言自语地说:“天气真冷”, 他说的是一种客观事实;2.如果是窗户开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冷了, 请关上门或窗”;3.如果有人要出去, 这句话是提醒出去的人要多穿衣服;4.如果是一位教授给学生做学术报告, 来到教室, 感觉学生不够热情, 教授会说“It is very cold”, 意指“气氛不够热烈” (I feel I am not welcome here) 等。

(2) 话语理解过程是认知语境相互选择、调整、顺应等过程。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 产生语境效果。言语交际过程就是在一种说话人的引导、制约与听话人的选择、调整以及顺应这种互动过程中实现的。比如:

A:My suggestion is going out to see a film.

B:The weather is cold and it’s raining outside.

A: Then, we will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B: OK.

从对话中看, B和A的对话是不关联的, 但是交际仍然继续进行, 因为B的回答使A获取了新信息:“外面又冷又下雨”。这一新信息与A原来的认知语境假设相互矛盾, 产生语境效果。交际成功的过程, 就是交际者双方能够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以及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

(3) 话语理解过程是认知语境中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中, 话语理解的过程是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 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 从而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比如:

A:Does the baby cry at night?

B:He is two months old.

在这里, 要想了解B说话的真正含义, A就必须通过认知语境和百科知识等对B的意图做出合理的语用推理。对话中, 在语言形式下并没有关联性, 但是根据B的回答, A可以通过语用推理得出真正的含义:即孩子年龄小, 无自控能力, 晚上睡不好, 啼哭是正常的现象。

言语交际是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二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编码与解码过程。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 听话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语境假设去处理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 获取语境效果, 从而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 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由于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的差异,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因此,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与制约的作用在语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只有通过共享的认知语境和相互认同的语用预设, 才能使双方的信息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

语境与翻译——以“加油”为例 篇10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 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也是一种跨语言、跨语境的文化传递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理解与表达兼并的过程。理解体现在译文要绝对忠实于原文并要最大化再现原著的完美形式。因此, 它不仅需要在文本对等格式、文化背景合理性等方面力求精准, 并且也应将译文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下的真实语境考虑在内, 凸显翻译过程的精准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特征。译文表达无论是在词汇衔接、遣词造句、语义连贯等方面都应避免词句歧义, 把握文本含义及语境, 尽力彰显“信、雅、达”之美。有鉴于此, 翻译要从微观层面考虑词汇选择与句法释义;宏观上把握文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及社会现象, 不能将翻译文本与语境割裂开来。翻译不仅仅是字符表面指称意义的简单转换, 而是在不同语境下的沟通与文化移植。这要求译者扮演并搭建起不同语境下互通的桥梁角色。首先, 译者要设身处地的从当时所处语境下正确理解原文含义, 然后将原文信息重新编码成读者易理解的目标语言。

语境思维下的语言翻译对译文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将结合“加油”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来探讨语境与翻译问题。

二、语境与“加油”英译

“加油”一词被广泛用作鼓舞助威的口号。而在不同的语境下, 却往往蕴含着其他指称含义。如想正确理解“加油”一词的隐含意义则需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但“加油”为何能适用于多种场合, 国外友人对此感到疑惑。在此, 本文从不同环境因素层面来探究“加油”一词的恰当译文。

“加油”一词蕴含着多种含义, 分为表层和指称意义。表层是指为交通工具补充动力燃料, 指称意义则依语境而有所差别。因此, 在日常或学术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译文。本文主要从灾难事故、赛事详情及喜事祝贺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译法。

1.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让“加油汶川”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 并成为振兴灾区的代名词。但译员却很难将“加油”的含义十分精确地传递给读者。“加油”一词有以下几种译文:最为常见的是“Go Wenchuan”, 还包括“let’s go”, “come on”及“cheer up, Wenchuan people”。尽管多种译文都表达同一层意思, 但没有中文“加油”一词来的自然贴切。

2.每当中国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傲人成绩, 或是给运动员或团体鼓舞打气时, 最耳熟能详的口号是“中国队, 加油!”。因为队员是代表国家去参赛的, 国外媒体翻译成“Go China”, 或“Go go China”。但该译文并非适宜, 而“Zhongguo jiayou! Go China!”这一音译加直译的译文被认为是更为恰当的。

3.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被获赞赏时, 一般会说“某某加油”。这是对其表示赞许或认可, 希望能“胜不骄, 败不馁”。有多种译文在此都十分贴切, 如“You can do it! ”, “Don’t give up!” , “ You should put more efforts on it!”等等。

综上所述, 在不同的语境下, “加油” 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和寓意, 其译文也应不同。这需要我们在翻译工作或学习中给予重视。

三、语境认知理解过程对译文的影响

认知是翻译的起始过程, 正确的文本认知是将原文对等翻译成目的语的首要条件。语言的指称意义和人类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认知理解过程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 正确的语境认知则处于翻译步骤中的核心地位。

1.文化语境的认知情况。国家或社会的固有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及语言的发展, 进而影响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正确认识与了解, 能提高译文质量。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例子“加油中国”一样, 国外友人会由此感到疑惑, “加油”一般是指给交通工具补充动力燃料, 翻译成“add oil”或“refuel the vehicle”。因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加油”一词并没有“鼓励、赞扬、给某某打气”之意。而中文中, 在不同的语境和社会环境下, 都可用“加油”来起激励鼓舞、振奋人心, 这是中国文化所传承下来的。例如译文“jiayou zhongguo, go China!”, 是概念与文化意义的结合。换言之, 是原语与目的语的结合, 将文化寓意传达到译文中。因此, 译者不会疏于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或凭借自己臆想出来的文化情况, 而使译文不达意。

2.历史语境的认知情况。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 词义的变换与嬗变是最为显著的。“加油”一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色彩。如, 汶川地震的发生, 使“加油”蕴含八方协作, 共建美好家园的含义。翻译成“go go wenchuan, looking forward to wonderful homeland!”需要添加额外字符作辅助说明;在奥运赛事中获得金牌, 经常听到“加油, 某某运动员!”常被译为“Cheer up!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to him/her”等。此“加油”包含希望该运动员在以后的赛事中再接再厉之意。有鉴于此, 历史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在原文理解中基于足够重视。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加油”一词的英译这一具体案例来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与达意问题。研究发现, 语境是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译员应仔细推敲原文情景, 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指称意义, 最终达到语境相符、语义对等的目的。因此, 译员培养文化语境意识, 促进认知理解思维的形成。在具体语境中仔细推敲原文才能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46-48.

[4]姜海清.语境与翻译[J].外语教学, 2004 (5) :54-56.

[5]王金娟.文化语境与翻译[J].上海翻译, 2006 (2) :52-54.

[6]王宏军.谈“中国, 加油!”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8 (4) .

[7]周红民.认知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1) :46-48.

上一篇:农村产妇下一篇:MODIS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