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的翻译

2024-06-14

认知隐喻的翻译(共12篇)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1

1、引亩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的定义,隐喻是“词语从常用意义到新意义的转换”。在这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下,其他的许多语言表达形式,如寓言、提喻、转喻等都可以认为是具有隐喻性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术语,这些语言表达形式都体现了词汇本身指代意义在语义和逻辑上的变化。隐喻性语言,在字面指代意义的基础上,通常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和变化,无法从这些语言表达的字面形式预知其隐含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等比喻性表达的时候必须经历两个过程。首先,领会源语言中隐喻的比喻意义。其次,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对应的意义表达方式。

2、隐喻的文化意义

《大英百科全书》对文化给出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探讨了文化和隐喻的关系,认为“文化从某种角度说,是表达现实的隐喻的集合体”。人正是通过构建于现实基础的隐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特定文化中的人使用特定的语言反应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特定的态度。因此本文在认知的框架下探讨隐喻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存在文化差异的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因而导致翻译的困难。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的大小。

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在不同文化之中,环境、气候、社会发展历程等因素可能截然不同,但是,从本质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共同的生物发展史。人类所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各有不同,但亦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存在着表达相似观念的相似的隐喻表达。

可是,文化差异性往往大于文化相似性。由于不同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同,隐喻通常具有文化特定性这一特征。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并没有一种简单的通行的原则。任何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都取决于两点。第一,这一隐喻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第二,这一隐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目标语言当中得以还原,这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换言之,决定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的因素并不是隐喻本身的创新性,而是隐喻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目标语言所分享。

3、翻译中的隐喻和认知

译者在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源语言文化当中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要注意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文化模式。翻译家奈达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能够在目标语言读者中引起和源语言读者同样的共鸣。本文论及的认知框架下的翻译正是基于认知对应性这一概念,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信息缺失的最小化。隐喻必须被看做是一种认知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或修辞现象。换言之,隐喻实际上是人的经验的概念化的途径。那么从认知的角度认识隐喻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通过源域认识目标域的方式。通常是两个实体之间的比较和类推。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比喻。这里金钱即源域,时间即目标域。通过具体的金钱来认识抽象的时间。两者的相似性即其珍贵性。因此,隐喻实际上是一种把源域映射于目标域的认知方式。换言之,就是把对源域的认知转移到对目标域的认知。比如,我们说时间是无价的,实际上是通过金钱来认识时间。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隐喻的翻译,本文拟结合翻译家曼德布立特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理论探讨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曼德布立特提出了两种认知映射条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映射体系的概念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时间和翻译难度取决于源语言的认知体系和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之间的相似程度。在相似映射条件下,译者往往能够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似的表达,那么翻译工作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不同映射条件下,译者通常不能找到相似的表达,就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翻译手段。前者的翻译成果通常是两个隐喻的对应表达形式。而后者的翻译成果往往很难依旧采取隐喻表达形式,往往用明喻、意译、注释、解释等方式替代,甚至于将隐喻省略不译。

3.1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表达了两种语言之间所共通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学家把这种人类共通的思维表达称为文化普遍性。所谓普遍文化指的是共通的实践生活所反映出的人类的共通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映射的相似性可以称之为“泛文化隐喻表达”。此类隐喻往往具有教诲功能,体现人类在哲学、逻辑、智慧等方面的共通的成就,反映人类的共通经验。体现在语言中,就是隐喻的相似表达。

3.2 不同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语言是反映人类文化的镜子。通过语亩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概念体系。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认知世界。因此,特定的文化之中有特定的隐喻表达。特定.文化中的特定隐喻表达形式被称之为该文化中的根隐喻,反映该文化的特定认知形式。在汉语中,龙是富贵、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皇帝的符号,我们“望子成龙”。然而,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喷火的邪恶生物,是骑士为了营救城堡中的公主而斩杀的对象。因此龙的隐喻意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就体现了不同的认知方式。

4、结论

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和认知的重要影响。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在相似映射条件和不同映射条件下对隐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隐喻的正确翻译。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论述了隐喻的文化意义,强调了隐喻翻译过程中认知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两种映射条件下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2]曼德布立特,《隐喻认知观及其在翻译理论中的运用》,1995,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出版社.

[3]克罗夫特,《认知语言学》,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2

谈三种隐喻观的比较--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一、引言近几年来,隐喻研究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中国,国内一些主要外语类学术刊物刊登了许多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文章,甚至有人开始着手创建隐喻学(束定芳,).隐喻在起初的最基本意义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扭曲词语常规意义的语言或思维形式.

作 者:姚婵莉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9(z2)分类号:H0关键词:

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篇3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

一、引言

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间各路译者大显身手,以中文的魅力诠释这首歌的缱绻深情。其中又有一个文言译本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雅致凝练的笔墨脱颖而出,惊艳四座。这篇译作不但彰显了中文功底的深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在翻译中隐喻的运用有所思考。

二、认知隐喻学的内涵

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和Johnson合写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关于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 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文中(2001:106 -113),根据隐喻语义转移的程度,从大到小,把隐喻分成了六种:dead metaphor, cliche metaphor, stock metaphor, adopted metaphor, recent metaphor, original metaphor,并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译隐喻的7种方法。人们逐渐意识到New -mark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对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甚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侧重隐喻的认知功能。

三、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隐喻思维产生的隐喻性语言可以弥补语言符号有限性的不足之处,使得语言系统变得丰富,以便人们观察和认知外界事物。而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现象都是在现实中能找到依据的,可以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这个角度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转喻和隐喻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

四、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

隐喻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三种: 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相同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翻译,把源语的文化意象最大程度地保留到译入语中; 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而只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只好舍弃文化意象,采用偏离同效翻译法以求得同等的传译效果 ;第三,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也没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 + 内涵阐释”翻译法以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文化意象是否能够保留作为翻译的标准,灵活运用这三种翻译方法,使原文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传递到目的语中。

另外,隐喻翻译一直有一个个难点,那就是要想准确地翻译不同文化中的隐喻,首先必须清楚隐喻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大地影响着隐喻的翻译。本文着重阐述英汉社会文化在隐喻翻译理解中的重要性,目的是使译者在隐喻翻译中加强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重视,最终达到对英汉隐喻贴切的理解和表达。

1.直译法。在英汉语言中,隐喻也会有许多相同的喻意,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直译法。在保留原来隐喻内容形式和文化含义的同时,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互可容性,又达到了形神兼备,充分保持原隐喻意义,形象和结构的最佳效果。

在《someone like you》的古风翻译中,体现在以下语句中。“settle down”本意为“稳定下来,安顿下来,”此处译作“诸事安康”,隐喻了歌者心上人一切都好,对照后文的“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遇佳人,不久婚嫁。”更衬托出歌者心中的矛盾,是欣慰与祝福,更是落差与无奈。“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闻君,得偿所想。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识君望。”这一句的直接意思是“你的梦想实现了,是她给了你我给不了的东西。”译文提到的“卿识君望”,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卿”不但“识”“你”的所求,也暗含了为“实现”的意思。但又怎及“我”对“你”的情感呢。

“old friend”译者译作了“知己”,何谓知己,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知己一词早已超越了老友的情感,这暗含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往,不是一句简单的“朋友”就可以概括的。“so shy”译作“张皇”,此处的“张皇”更好地诠释了旧人有负于人的局促不安以及志得意满的微微炫耀,“shy”虽为“羞涩”,却不及“张皇”更能体现负心的恋人当时的心境与状态。“hold back, hide from the lie”译作“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中国人,尤其是古文风表意含蓄,即便分手也不会将“lie谎言”一词挂于面上,所以用了“欲盖弥彰”这个成语,虽然含蓄,却也令人浮想联翩。“it isnt over”引申翻译了一句,“涕零而下”,言有尽而意无穷,让我想起来一句古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缱绻深情不再表,而尽在泪水之中。

2.转换喻体或舍喻体译喻义。在翻译中,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可以将原语中的喻体,转换为目标语中的喻体。在原文中没有喻体的情况下,在翻译中直接翻译出比喻意义。例如在这首歌的古风翻译中,为了达到中国古文所习惯的意象美,所翻译的各种隐喻。比如,以下语句。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译作“终有弱水替沧海。”在这里“someone”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弱水”,“you”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沧海”。

译者将原本人的意象映射成壮阔的自然景象,这样的翻译更加形象而凝重地表达了歌者的情绪。我会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沧海,同根同源,又不及沧海。我对你的爱是多么浓烈而深沉啊,即便失去了你,也要找一个如你一般的人,才不负这一场深情啊。“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译作“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这里,将“the best”比作“巫山”。巫山一词的翻译,呼应了前文的沧海,应和的中国的一句古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在爱情消失殆尽之后,两个分手的人对双方的祝愿。译者不愿说透,同样以中文含蓄地方式隐喻,既道出了缠绵不舍的情意,又带着一点点豁达祝愿你找到最好的爱情。当然,一句暗含的古诗又透着“你遇到了我,再难遇到更好的。”一些意味。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译作“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本来直接的意思是“爱可能持久,也可能善变。”但这里隐喻为“心潮狂澜”,将爱情撩拨的人心绪不宁的状态比得好似潮水狂澜一般,更加形象地凸显出爱情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实。“Only yesterday, 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 译作“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将往昔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隐喻地翻译为“花繁。”时光流逝,爱情褪色,再美好的日子也是记忆里繁盛的花,而现在,早已零落。我们的爱情就像花一样,虽然幸福地绽放过,却始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这样的隐喻更有意象美与画面感,让原本简单的诉说更显生动与形象。“Regrets and mistakes”译作“白璧微瑕”,译者将两个人过往的错误与悔恨隐喻为白玉上小小的瑕疵,很好地诠释了歌者“好聚好散”的心态,过往的错误如瑕疵般不影响白玉原本的美丽,让我们记得美好的回忆而忘记那些不愉快吧。

五、结语

这一首《someone like you》的原歌词其情虽深但意不够美,但这篇古风翻译将中国文化的文采发挥的淋漓尽致。唯一的缺憾是“雅” 有余而“信”不足。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及原文的豁达洒脱,多了一些缠绵悱恻的不舍与纠葛,但译作恢弘磅礴,宛如一幅壮阔的中国山水画。字字珠玑,情义凝练精致,却跃于纸上。能达到这样的翻译意境,要归功于隐喻在翻译中灵活地运用。

隐喻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而隐喻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它是我们交流、学习、发现和创造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隐喻翻译是我们用另一事物描述和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能。在翻译中运用到隐喻的方法,不是与星星跳舞而是与星号跳舞,即指向我们所谓的字面语言的比喻性内在结构的标志。我们对它越敏感,我们的舞蹈就越优美。正如中国人说的“骑上老虎背容易,要下来就比较难了”,每个隐喻刚开始都是凶猛的野兽,等待着在使用中被驯化。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 Ltd.,1980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 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New 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冰泉,张磊.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J].中国翻译,2009, (4).

[7]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6).

[8]许苏豫.从认知视角对隐喻及其翻译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4

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性、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它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的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主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

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汉韩语言的特点

从语言学角度上讲,韩语属于黏着语系,韩语在意思表达上会重复黏着在一起,并且文学作品属于生活语言的一种升华,这也导致了韩语语句复杂性,其特点也往往表现出复句的多次反复出现,一个段落作为一句话进行阐述,甚至一句话包含有几种不同的语义。

而汉语属于孤立语,句型单一,且有规律可循,汉语词语组合主要利用语义的搭配作用,语素组成词,词组组成句子,连接的手段往往是语义的条件,而不是语法成分。只要是语义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可以连接在一起。

正是由于汉语句子的特点,造成了汉语句子的意义主要受语义因素的制约,句子的意义,如果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时,语法手段运用就常被忽视。而韩语则需要整体去把握之后,再去分层理解,这也使韩中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不断地转换思维模式,才能寻找出既不背离原文,又能让本国读者接受的语言。

三、隐喻角度下韩汉语句翻译的实际应用

当我们拿到需要翻译的原文时,需要将其划分为一个概念域,通过对此概念域的充分认知,了解其中语句所表达的思想,然后构建译文的概念域,通过筛选不同的对应单词和语句,两个概念域的并置就类似本体和喻体,也就产生了矛盾,在译者认知思维的进行中,进行互动的碰撞,最终获得统一,最后译者再结合其他因素,最终选择合适的译文,也就产生了隐喻义。

译文1:如果那边是一个人的话,有人让去他看什么东西,也会慢慢发现那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译文1:如果那个时候是一个人的话,让人让我去看什么东西,我也会慢慢去发现那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从上面例子中去分析的话,首先找到的关键词作为原本中的本体存在的“거기엔”,这产生了一个概念域,就是“那边”,而我们在构建译文的概念域时,如果直接去选择“那边”,反而出现了隐喻义的错误产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相似性并不是直接翻译出单词时就会产生最大化效果的隐喻义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充分去认知,首先返回到原文(整个段落,甚至前半部分文章)中去寻找这里的“거기엔”所代表的实际语义,到底是“那边”,还是“那个时候”,了解作者在语句中要表达的思想,再去构建概念域,经上下段落查找,可以看到前文叙述的是三个人一起走路时的事情,而在划线句子中,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样子,如此进行思维认知,便可很好地去选定概念,从而构建出译文的概念域,最终产生适合的隐喻义。因此,译文1才是最合适的译文。

译文2:“像那时候的兴奋”一样的话像一滴雨一样掉落在我的心头。

译文3:“像那时候的伤心”一样的话又一次像雨水一样掉落到我的心里。

译文4:“像那时候的绝望”一样的话伴着他的声音冲出的水流在我的心里搅起了波浪。

以上3个例句中,可以看出,这是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主人公心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循序渐进的。此时,在接触的原文后,我们就应该先去把握整个文章部分的剧情发展,进行认知思维的思想把握,寻找到关于“마음”的隐喻项“빗방울”的不断变化,这也自然随着“心境”的变化,导致隐喻项的语义产生的变化,这首先是原文概念域中的隐喻变化,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去把握译文概念域的隐喻义变化过程,首先是刚刚产生的心境,应该是“雨滴”一样的变化,然后变化成“雨水”,密度增加,感情的波动程度也加大,最后变成“水流”一样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隐喻义也就不在是单纯的词对词的关系变化,还存在着语句与语句,以及整个情节发展部分的矛盾变化,只有将整个剧情都进行了充分的认知把握,才能把握好原文概念域的隐喻变化和译文的概念域变化,从而找出对应的隐喻义。

四、结语

在韩汉文学作品翻译时,译者不仅是做的语言转换的单纯思维活动,还有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在译者首先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努力追寻作者的思维轨迹去分析原本的语言材料,再综合原本的表达方式尽力再现原作思维。

翻译的进行时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找出该过程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此时隐喻认知的介入,可以很好的进行认知把握,找出原文概念域和译文概念域中隐喻的发展变化,把握住矛盾变化方向,从而产生有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02-407.

[2]李海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韩语言转换[J].语文学刊:外语教学研究,2010.

[3]李海英.中国传统具象思维方式与中韩翻译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2.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物与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吕叔湘.语文常谈[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浅论隐喻的文化认知价值 篇5

隐喻的认知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内容和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使得隐喻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本体化趋向.隐喻的`始源性、普遍性和创造性本质能清晰地反映出隐喻的认知本质和文化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喻折射出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透过隐喻生成和理解的符号化过程,其文化认知价值得以鲜明体现.

作 者:陈勇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刊 名:中国俄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RUSSIAN TEACHING 年,卷(期): 24(2) 分类号:H35 关键词:隐喻   文化认知   隐喻生成与理解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6

摘要隐喻在科技英语中比较常见,翻译中应注意考虑隐喻能否保全、喻体形象如何传达、修辞格如何表现、如何保留喻义等。因此,对能够通过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在目的语中实现从意义到形式与原语对接的,可采用直译方法;对不能把原语中的喻体直接转移到目的语的,若能做到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归化映射,可采用意译方法;对原语隐喻中所含概念域在目的语中既不能对等映射又不能归化映射的,只能采取译喻义的办法。

关键词隐喻;认知;概念域;映射

中图分类号H315.9;B84文献标识码A

一、隐喻的认知性

隐喻是指将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映射或婉转的表达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言语行为,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隐喻“不只是存在于语言之中,它还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认知是形成隐喻的基础。隐喻的精炼、新奇、间接和婉转等特点均为增加语言的修辞效果提供了可能。在翻译实践中。隐喻的理解与应用是建立在原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共享概念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对喻体有共同的认知,因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类比陌生的事物,以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理查兹在定义隐喻时提出:要决定某词是否用作了隐喻,可以通过确定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包容性的意义。因此。隐喻的构成有3个要件:主体、喻体和喻义。主体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指用于比喻形象主体的术语,喻义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一般情况下,隐喻中的喻体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喻体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以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而喻义则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

二、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翻译

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涉及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从表面上看,隐喻句体现的是语言的美感,其实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作者或说话者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鉴赏水平、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等。在翻译中能否处理好这个语言现象对于在译文中忠实地、全面地再现原文的话语信息是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从隐喻的认知特点来分析。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所表达的意义是有认知基础的,是通过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的心理运作机制而产生的结果。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超乎寻常的效率和乐趣,另一方面又对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隐喻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借用熟知事物的功能、特征、形状、性质、过程、状态来映射陌生、新鲜的事物。从而对此事物产生更加清楚明晰的认识。处理好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翻译会使语言生动,增强论点的明确性及有效性。因此,翻译科技英语中的隐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隐喻能否保全,喻体形象如何传达,修辞格如何表现,喻义如何保留等。科技英语中的隐语翻译基本可分为3种情况。

1.直译

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王宁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总是不断在目的语中寻找对等语来诠释原语的意义。”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感官和身体构造)和包括通感现象在内的相同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基于相同的感知。不同民族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然能够产生类似的概念结构。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通过认知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以认知为前提的,语言是与概念结构一致的象征符号系统。基于对客观世界相同的认知体现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共性,不在语言形式上而在于人的认知心理。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必然会出现众多概念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表达形式,对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根据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通过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方式,可以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在翻译方法上一般可以采用直译,即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义。如可以将The image demon is chargedwith the task of convening stimuli received from thesensory systems——sight,hearing,touch,taste,smell intoimages译为“从事影像处理的负责接收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这类感官刺激,并把它们转换成影像”。句中的the image demon为“从事影像处理的”(大脑处理信息的一种认知模式)之意,译者没有改变原文的喻体。采用了原文中的隐喻义。

可见。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相关隐喻概念的语言表达具有相似性,因此译者可以通过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在目的语中实现从意义到形式与原语的对接,并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2.意译

在科技英语翻译隐喻化过程中,当我们不能把原语中的认知方式(即喻体)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目的语时,为了使译文语言顺畅,译者不得不使用目的语文化的认知方式来替代原语文化中的认知方式,即翻译时将原文中的喻体改成适合于目的语文化的喻体。找出与原文形象对应的形象性词语。此方法为意译。如可以将The latest find-ings will fuel the debate over the environment safety0f those crops by giving both sides more ammunition译为“最新的发现结果给双方提供了更多的证据,从而使有关这些作物环境安全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句中的ammunition本意是“军火、弹药”,在此译为“证据”。

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可以首先考虑采取原语隐喻始发概念域(认知模型)在目的语中的归化映射模式进行翻译,即使用符合目的语社会文化特点的始发概念域的具体概念,来映射原语隐喻中的抽象概念以再现原语的隐喻意义和隐喻表达形式。通过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归化映射。原文隐喻的含义在译文中得以再现,原文的隐喻表达形式同样得到了体现,译文读者还是可以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反应。

3.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植于语言。翻译时常常会遇到负载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原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文化中既不能实现概念域的对等映射,也无法做到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归化映射。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的权宜策略就是采取隐喻概念域映射的移植手段,即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如可以将Today,it can be saidthat wheels mR America,The four rubber tires of theautomobile move America through work and play翻译为“今天我们可以说,美国是靠汽车轮子运转的,四个橡胶轮子推动着美国人的工作和娱乐”。句中wheels run America原义是“车轮使美国运转”。暗指汽车工业在美国所处的支配地位,译者只有舍弃原文形象。将其隐含意思表达出来。

概念域映射的移植不仅是处理蕴涵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的翻译方法,在目的语中移植进原语文化还可以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结语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7

一、传统隐喻翻译观与现代隐喻翻译观的区别

传统隐喻翻译观点与现代隐喻翻译观点研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传统隐喻翻译观点是从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修辞作用。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主张利用词、句子的语法功能和翻译技巧寻求目标语中隐喻的意义替换,替换源语和目标语中对应的隐喻形象,探讨隐喻在句子的修辞作用。然而现代隐喻翻译观点主张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隐喻翻译的整个过程看成一个思维过程,关注译者的信息加工过程,正如Lakoff和Johnson所说:“隐喻的本质就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和经验。”“施喻者使用隐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目标的阐述,是自己对客观事物认知的一种投射。”因此,隐喻的翻译是译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解读施喻者的认知世界的过程。

传统隐喻翻译观点和现代隐喻观点的理论基础不同。传统隐喻翻译观点是基于修辞学、语法、语言学及翻译技巧的理论研究基础探讨隐喻翻译的方法。而现代隐喻翻译观点是借助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隐喻翻译的加工机制和加工模式,关注译者在隐喻翻译中的监管作用和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隐喻翻译观点与现代隐喻翻译观点的研究方法不同。Peter Newmark最先在他的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and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书中提到了关于隐喻翻译的方法,“1)Reproducing thesame image in the TL(target language);2)Replacing the image inthe SL(source language)with a standard TL image;3)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y simile;4)Translation of metaphor(or simile)by simile plus sense; 5) 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ense; 6) Deletion; 7)Same metaphor combined with sense.”随后Gideon Toury建议将的7种翻译方 法简化成 六种 , 在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中提到,“1)metaphor into same metaphor,2)metaphor into different metaphor,3)metaphor into non metaphor,4)metaphor into simile,5)non-metaphor into metaphor,6)simile into metaphor”。学者E. A. Nida也做了相 关研究 , 在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提出了3种翻译隐喻的方法,“1)to translate the idiom literally; 2) to render the meaning of the idiom: 3) to use an equivalent idiom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张培基先生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也做了相关论述,“literal translation,replacing the SL image with a standard TL image and converting the metaphor to sense”。然而,现代隐喻翻译提到要关注译者的认知能力和隐喻翻译的加 工过程。Lakoff &Turner rightly argued that“to study metaphor is to be confronted with hidden aspects of one's mind and one's culture。”他们对隐喻的翻译做了详细探究,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define metaphor as a means to understand one domain of experience(the target domain)in terms of another,a familiar one(source domain)”,即概念理论,指隐喻的翻译是通过源域向目的域映射完成的。学者在《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中也赞同道:“it marks a turn of studies on metaphor from a linguistic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 to a cognitive perspective”。将认知引入隐喻的翻译后,为隐喻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Mandelblit提出的Cognitive Translation Hypothesis,也主张将从认知的角度翻译隐喻,他提出了similar mapping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mapping conditions,相似映射条件和不同映射条件,译者在源语言和目的语概念映射系统之间需要作概念转换。

传统隐喻翻译观点与现代隐喻翻译观点的研究对象不同。传统隐喻翻译观点着重隐喻字面的意义表达,而现代隐喻翻译观点着重研究隐喻翻译这个过程及译者的表现。当然,它们的研究成果也不一样。传统隐喻翻译观点总结了许多关于隐喻翻译的技巧和方法,而现代隐喻翻译观点更好地诠释了如何将源语言文化传递给目的语的读者以及译者如何发挥其创造力。

二、隐喻翻译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翻译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和功能语法的范畴内,认知理论也逐渐引入到隐喻的翻译中,如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以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都致力于揭开隐喻翻译的认知加工机制,带给人们不少启发。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开始关注译者在翻译中的主导地位。认知心理学就是从世界中获得信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认知加工过程就是感知,记忆,理解,加工。翻译就是从原文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隐喻翻译的认知加工机制与加工模式的探讨

探讨隐喻翻译的加工机制可以为隐喻翻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如颜林海在《翻译认知心理学》中提到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双语加工过程,它是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有机结合的过程。因此,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机制探讨翻译双语加工机制是有意义的。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也正是利用两个概念域的映射,提出了“隐喻的翻译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即源域向另一概念域或认知域,即目标域的结构映射”。那么根据记忆的信息加工原理,首先原语言信息刺激人的感官,译者发挥其监控作用,对原文作者的意图进行预设,熟悉原文文体,语言是否可译等。其次被注意的信息便投射到长时记忆中,与已储存的概念进行比对。正如严苡丹在《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中提到的“译文可以产生新的表达形式,即译文文本此时的译文正是多次整合后的层创结构,与原文和译者空间都不同的新显的形式”,忠实原文是前提,在类属空间找到相似的概念输出。最后译者再将分析理解后的词汇,句子,语篇按译语语法原则和文化习惯等重新组合加工,表达给读者。

译者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监控、管理、调节翻译过程的实施。“没有译者便没有翻译过程,否认或漠视译者主体地位的翻译过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程”。当然译者是以尊重原文为前提,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首先,译者会从主观认知经验出发,对猜想全文的中心思想,对文章的意图和文体风格也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作者的语境有所把握。其次,译者会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提取重要语言特征,并进行有效转换,找到隐喻相关目标语的表层意义和相关表达。再者,译者需要将已获得的信息与自己积累的心理词库进行比对,就像比对DNA一样,找到相同的词汇时,翻译过程极其顺利,意义得以阐释,可以跳过许多加工过程直接从阅读进入翻译加工翻译出隐喻的言外之意;当原文有一定难度时,比对失败,译者则需调动其创造性,根据原文逻辑和自身文学素养及知识积累灵活地处理文字,明示出隐喻的文化内涵。最后,入乡随俗。为了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异国文化和心领神会,译者会根据目标语的语法、句法结构及文化再次调整语言,让原文的隐喻意思和含义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四、结语

毫无疑问,译者熟知修辞学、语言学、翻译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便能更好地翻译隐喻。在翻译隐喻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力的同时借助一定的翻译技巧,遵循语法结构。因此译者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其自身的认知能力。Lakoff & Johnson提出:“任何隐喻的理解都离不开主体的经验。但是,人与人之间所积累的经验不可能完全同一,而往往是因人而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积累。再者,受喻者对隐喻的解读,实质上是一种鉴赏活动。”最终希望译者结合传统隐喻翻译和现代隐喻翻译的理论成果,有效地化解跨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将源语文化的认知方式传递给读者,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的翻译,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补充了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来探究隐喻翻译的领域,对隐喻研究呈现出更加科学的态度。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8

语际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译介与对话。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英国修辞学家里查兹曾(Richards)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1]作为外语翻译人才,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在译出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之间进行准确、 有效转换,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条件和成熟标志,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隐喻现象的语言及文化认知并进行实践训练,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隐喻概念的理论溯源

隐喻在西方自从20世纪70年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兴起了隐喻研究热。隐喻,最初是作为修辞的手段提出的,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想象方面的运用。所以作为修辞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附加和修饰而不是绝对的必需。而本文中的新视角下的隐喻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普遍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新生事物也越来越多,虽然词典尽量为每种事物给出定义,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词典里的定义来解释或理解尤其是一些抽象的事物,而且词典也无法给它因不同经历、 不同感受所产生的不同涵义的全面解释。因此隐喻成了人们有意无意都会用到的普遍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隐喻成为头脑中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

把隐喻作为认知过程较早地、成系统地进行研究的人应该是“相互作用理论”的创始人I.A.Richards(1936)。他认为:“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的结构系统。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们本能地要寻求不同概念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关于隐喻的概念,他提出“:当人们使用隐喻时,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并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Richards,1936)。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并提出“概念隐喻”和“跨概念域的对应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借助一个领域概念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领域概念结构,这就是隐喻的过程(Lakoff,G.&Johnson,1980)。

二、认知领域内的隐喻分析

(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的形成过程

隐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本体和喻体(修辞概念),相当于Richards提出的要旨和媒介,以及Lakoff和Johnson的目的域和源域。它们是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的两个概念,说话人以获得这两个概念的相似点的联想为基础,把一个概念的显著特征映射到另一概念上,实现语义转移。也可以说是用一个领域的概念去解释另一领域的概念。这是简单的表面过程,但在人脑中的过程要比这复杂得多。在思维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找寻两个不同领域的相似点,同时更少不了二者之间的差别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两领域差别的前提下人的思维会主动地介入,让不同的两领域相互作用,从而发现或创造出二者的相似点及联系。隐喻的形成过程包括说话者的大脑中的思维构建过程也包括听者的大脑中的识别和推断过程。双方的思维过程不完全相同。如果说话者想要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达某事物(本体),他首先要确定其对该事物的某一重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然后用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同本体有着极大相似点的另一事物(喻体)来表达, 于是便产生了隐喻含义;对于听者,这一过程要更为复杂一些,听者在听到最基本、最典型的A是B时,首先要确定的是喻体的可能含义值,然后要转到主体上,观察其当时的特征, 之后再返回到喻体上去推断并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或几项语义可能值。在说话人的主观认知参与下,双方不断地相互作用,最后完成隐喻的推断和选择。两方面的隐喻形成和识别过程虽然复杂,但大脑的高级的运作机能会使其在瞬间内完成。

(二)通过对隐喻形成过程的分析,总结出隐喻形成的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是人类必须有关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具体的、 熟悉的、原始的经验积累和概念积累,以此作为可供选择的庞大的喻体语料库。而且,按一般的规律,人类已有的积累是由具体、简单、形象的较为低级的经验和概念向抽象、复杂、 高级的经验和概念发展。因此,隐喻也通常是用熟悉的、简单的、形象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这一理解顺序不能逆转。请看下面的一组例句:

a.Life is a journey.

b.Life is a stage.

内涵丰富的概念“生活”用人们熟知的不同的事物来解释和认识它的不同层面的含义,这是合理且合情的认知。而顺序颠倒的隐喻,即,“A journey is life.”“ A stage is life.”“ 一团麻是生活。”作为隐喻是无法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2.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语境。现代语言学对于语言的研究是对使用中的、活的语言的研究,因此隐喻的形成和推理就离不开对语境的理解。语境就是隐喻产生过程中与说话者和听者相关的主、客观因素,如时间、地点、场合、文化历史背景、个人的教育背景、心态、意图、情绪等。上述“某人是猪”以及关于“生活”的各种隐喻,正是说话人对周围世界及个人经历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所产生的,以及听者根据当时语境的线索推断出来的关于主体某一层面的特征。当然,语境对于不同隐喻的约束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三、人类文化对于隐喻认知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首先,由于人类作为生物界最高物种,有着共同的生存、 发展规律,对自然界和自身的生理机制、心理因素有着共同的基本的认知和经历,所以隐喻的认知具有一定共性。如,不同的英汉民族对太阳东升西落的事实却有着共同的认知,因此隐喻“太阳从西边出来”无论对操汉语的人还是操英语的人都表示“不可能发生”,因此从理解和翻译策略上可以采取直译法。类似的例子还有:英语习语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可以直接译成汉语的习语“趁热打铁”;Put down in black and white译成“白纸黑字写下来”;It’s good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直译成“浑水摸鱼”。

其次,隐喻在有着相同的文化认知的同时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即民族性。就翻译而言,对于隐喻的认知差异,译者应准确地把握隐喻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尽量缩小认知差异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首先,由于人类的生存自然环境不同,定居的区域分散, 具体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会出现某些隐喻喻体的空缺,即,某一语言文化中常见事物,相对于其他文化来说却是唯一的,这时不能采用直译法,需要替换喻体,如汉语成语 “班门弄斧”原意指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可是鲁班作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对于西方人来说,毫无意义,因此翻译时需要改换为西方人熟知的喻体,如teach fish to swim,这样即容易被西方文化所接受, 又符合习语简洁、富有智慧的语言要求。不过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东西方文化独特的负载意义已被彼此所熟知,这时可以用直译法,例如:“crocodile tears”直译为“鳄鱼的眼泪”,中国读者都能领会其含义,这样不仅达到了交际目的,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英语的“hippe”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的独有产物,汉语没有对应的词语,故音译为“嬉皮士”,汉语的“饺子”、“功夫”等分别音译为 “jiaozi”、“Kungfu”等。

其次,两种文化虽然都存在相同的事物,但隐喻的文化认知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如马和牛都是英汉民族所熟悉的家畜,但在英美等国,牛多用来产奶、食肉,而马曾是主要的生产和运输劳力;在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文化中,黄牛和水牛是重要的犁地帮手,因此便有了含义相同、喻体却不同的隐喻,所以翻译时我们需要适当地喻体替换:He is a willing horse.———他俯首甘为孺子牛。 He likes talking horse.——他喜欢吹牛。另外关于狗的文化认知,东西方存在巨大差异:西方文化认为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爱护有加,因此英语中与狗有关的隐喻多为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He worked like a dog.Love me,1ove my dog. 而在中国人对狗没有西方人那种情感,汉语中与狗有关的隐喻大多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所以翻译汉语时就不能再出现 “狗”的字样,反倒采取意译或替换喻体会更加恰当,即,你真幸运;他工作很努力;爱屋及乌。

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普遍存在而且必不可少。隐喻的文化认知的相似性表明各民族有能够沟通和交往的基础;而差异性或民族性,即体现了人类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又说明各民族之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性。作为优秀的译者,必须熟知目的语和源语的隐喻的文化认知, 尤其是差异性,才能保证翻译过程的准确、恰当,减少误解和障碍,最终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摘要: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作为译者,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实现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准确、有效翻译,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和成熟标志。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隐喻思维的形成及文化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加以阐述,从而提出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翻译策略。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9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认知隐喻的翻译 篇10

认知过程其实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包含的内容也相对广泛, 我们研究认知较多的是对认知的过程的研究, 关于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 认知发展模型

回顾以往的认知过程模型, 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反映的是内部心理机制的变化过程。

(1) 皮亚杰的图式模型

图式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指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 不仅仅是认知结构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又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基础。

(2) 新皮亚杰代表凯斯 (R.Case) 的控制性结构模型

凯斯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控制性结构的不断复杂和深化, 控制性结构通过让象征性格式和操作性格式建立相应的联系来表现儿童应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方式和解决处理问题的习惯程序。

皮亚杰和凯斯同样都是从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解释认知过程, 重点凸显了认知结构处于各个阶段的变化。实际上, 认知结构过程起点也是其终点, 所以皮亚杰和凯斯对认识发展阶段的探讨也体现了对认知过程的探讨。

2. 信息加工模型

(1) 符号表征取向

纽厄尔假设人的认知过程是计算机对信息一个加工的过程, 他以计算机的符号为启示, 通过计算机的物理操作来和人的认知活动类比, 把媒介的符号运算当做是认知加工, 这里符号则有自己特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是符号表示象征着客观世界。

(2) 联结主义取向

从联结主义的观点来看, 心理表征有赖于知识结构网络化和客观世界特征的一致性。它把认知看做一个网络内的整体活动, 其中以神经的网络加工为启示, 通过脑的生物过程来与人的认知活动做类比, 把作为基础的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位或结点, 即彼此之间的联结看成是认知加工的过程。

3. 自组织模型

人类就是典型自组织者, 那么其生理的、心理的活动也都是自组织形式的, 并且脑神经生理实验研究也表明, 意识是来自复杂大规模神经网络在混沌状态下的自组织行为。

二、语言的认知

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从六个方面 (识解与操作, 范畴花, 意向图式, 隐喻, 转喻, 整合理论) 解释了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我们挑选了三个引用来说明。

1. 识解及操作

识解是一种能力, 一种通过注意力、判断或视点过程来实现的语言加工能力。识解操作是人类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被概念化的过程。

2. 意向图示

约翰逊提出意向图式, 并把意向图式定义为一种动态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人们通过感知相互作用以及动觉程序获得的对事物经验给予连贯和结构的反复出现。意象图式结构包括两个特点:一是前概念图式结构, 来自身体的经验;另一是人的感觉互动的不断操作, 通过空间和把握物体的身体运动。意象图式存在于抽象层次, 在命题结构和具体图式心理组织层发生运行。意象图式“充当无数经验、直觉以及在相关方面构成物体和事件图式形成的连接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路径图式、标量图式和垂直图式。

以中心-边缘图式为例, 该图式涉及胜利的和隐喻的中心与边缘, 从中心到边缘的距离范围。例如:苹果的结构, 个人的直觉范围, 个人的社会范围, 以及以家庭和朋友为中心, 他人为边缘的关系。

三、隐喻的认知 (以《围城》中经典隐喻为例)

隐喻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语言学中变异形式的表达。认知语言学以认知科学的视角也在对隐喻做出解释。同时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研究凸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 认为隐喻的产生具有其心理基础, 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

隐喻关系中两个概念的对比, 是用一个概念去解释描述另一个概念。隐喻通常被描述为目标域和源域, 目标域被看做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 源域则被看做是人们描述经验的方法。

莱可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

1.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就是人类基于自身的经验及自身的生理实体, 把这种思想、情感、行为和事件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实体。实体隐喻可以应用于各样目的。实体隐喻能够为非清晰的实体 (山、篱笆、街角) 提供有界的平面, 把事件、行为和状态概念化为清晰易于认知的实体。以“涨价经验”为例, 这种“经验”可以通过名词“通货膨胀”隐喻为实体。这种方法为我们理解经验提供了一条途径。

例 (1) 脑子里也浮着她这时含笑的印象, 像漩涡里的叶子在打转。例 (2) 拼命追忆, 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 注意力集中不起, 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例 (3) 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 像纸上沁出的油渍, 顷刻布到满脸, 腼腆得迷人。

这类隐喻是有赖于图像的, 把抽象的思维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事物, 同时也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有着认知基础的事物, 这也是基于我们的经验的认知。

2.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同样帮助我们在理解和认识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使我们超越指向性和其所指的东西, 能够为我们提供根据另一概念构建一个概念的可能性。它的含义是结构隐喻根植于我们已有存在的经验。如此结构隐喻便是两个概念之间的构建联系的过程了。例如:“争论是战争”隐喻便可以衍生出“他向我争论中的每个弱点发起进攻。”之类的表达。

例 (4) 基督教十诫里一条是“别杀人”, 可是医生除掉职业化的杀人以外, 还干什么?例 (5) 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 尽那些臊虱去受用。例 (6) 大有唐三藏取到佛经回长安的快乐。 (钱钟书, 1991, P189)

借助经典里的故事进行结构的建设, 产生同一结构迁移的效果。

3. 方位隐喻

方向隐喻赋予概念一个空间方向, 它们是通过我们意识里的经验为基础而发生联系的。方向隐喻是以连接隐喻两部分的经验为基础, 其中连接动词“is”, 隐喻句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为同时发生的不同经验的一种连接。例如:“多是向上”。这个隐喻的表达就是经验的一个很好的体现:物质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例 (7) 在旅行的时候, 人生的地平线移近。 (钱钟书, 1991.P146)

例 (8) 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 做上去。 (钱钟书, 1991.P221)

例 (9) 有条狗对我摇摇尾巴, 总算世界上还有件东西比我低, 要讨我的好。

摘要: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 隐喻被定义为一种很常见的认知方式。本文阐述了认知到语言认知到隐喻认知的层次, 并通过分析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隐喻深入研究了隐喻认知是如何更深入长久地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记忆的。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更是普遍的认知行为和认知手段, 隐喻的研究对提高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言,隐喻

参考文献

[1]CAMILLUS J C, DATTA D K.Managing Strategic Issue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J].Long Range Planning, 1991 (24) :76-94.

[2]FAHE L.On Strategic Management Decision Process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 :43-6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李郁.语言哲学框架下隐喻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 2012 (11) .

[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6]谭绍珍, 曲琛.认知过程模型研究评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1) .

隐喻思维的认知机制 篇11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映射

一、隐喻及隐喻思维

隐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存在于人的思想和生活之中。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原则,是人以隐喻化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认知、理解的产物,许多文化现象是以隐喻的方式显示出来的。隐喻是人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属于同一范畴之中。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束定芳, 99)。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 它超越概念、判断、推理的精确性和有序性,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隐喻与隐喻思维是外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维过程的关系,隐喻思维是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形象性是隐喻思维的突出特点,并使之带有明显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评价。隐喻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第六感知,这种感知是对事物相似性的万形感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够将表示截然不同语义概念的词放在一起而创造和理解隐喻(赵艳芳,101)。

二、隐喻思维的认知机制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已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并被认为是解释隐喻认知机制的有效方法。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每一个概念隐喻映射都有一套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两概念域的某些成分要通过映射而形成一系列的本体对应,构成两域间系统而稳定的关系,这种映射是传统的、恒常的,是我们概念系统中的稳定部分。由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的特征,我们才会有了“spend money like water” 和 “I can’t afford the time.” 等的隐喻表达。

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概念之中逐渐获得了抽象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表达抽象的概念,如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 the eye of earthquake (地震中心) , the eye of storm (台风眼) , the eye of a needle (针眼)等。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概念系统中的稳定映射关系的挖掘和探讨,使我们对内部语言和外部世界以及人的自身的认知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但是,概念隐喻理论关注的是静态的和稳定性极高的常规隐喻,这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它不能解释实时的新生隐喻。

(二)、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它不仅扩展了思维的空间,而且将隐喻概念从直接的单向性映射中解放出来,变为间接的有选择性的投射。这种投射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新颖的,由此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的网络,这一经整合的网络可用以对隐喻语言在线意义的生成过程进行动态的描写。例如:

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王寅,474).

首先,由“this surgeon”和“a butcher”建立起两个输入空间,在这两个域中存在一些对应映射的关系:外科医生/屠夫;人/动物;病人/商品;屠刀/手术刀,等等。合成空间同时接受两个空间的部分结构和成分,两输入空间的共有成分存在于类属空间(人们用尖锐的工具对另一个生命体实施某一动作),这些信息在融合空间中就会生成新信息。在屠夫的输入空间中,动作的目的是“杀死动物以卖其肉” ,而在医生的输入空间中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医治好病人”, 这样就在融合空间中形成了两个输入空间的“手段-目的”对比,医生的手术可能具有屠夫的性质“视病人为动物,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通过进一步推理就可生成新信息:“医生无能。”

当新的范畴、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词语,而是利用大脑认知活动的特点,通过意象图式的作用,经过心理加工,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用已知事物表达新概念,于是便产生了两个认知域即由源域到目的域之间的投射。隐喻投射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例如:“mouse”本义为“老鼠”,但随着计算机的问世,“mouse”又多了一层含义“鼠标”。这个词义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理据的:其一,鼠标外型很像老鼠;其二,点击鼠标的声音很像老鼠的觅食声。这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词本体与喻体由同一单词来体现。类似的词还有信息“information highway(高速公路)”、 “cyberspace(网络空间)”等.

总之,概念合成理论着眼于对新奇隐喻的在线的和动态的意义建构的探索,为我们更为深入地揭示了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

结语

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寅 452)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只有具有相似性,才能够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 从而将两种本属于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并置构成隐喻。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的语言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要通过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认识和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现象的不同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由此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转变机制,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书籍

Lakoff, George and Johnse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寅. “认知语学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赵艳芳. “认知隐喻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篇12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 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我们用于思考和决定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天所经验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 隐喻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 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跟隐喻有关。 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之所以可能, 准确地说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体系之中”。 语用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 隐喻为交际理论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人们开始思考隐喻话语是怎样起作用的, 为什么人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而是通过使用隐喻话语, 当隐喻地说话时, 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如何达成理解的。 Mey (1993:63) 曾指出“隐喻始终充满语用炸药, 乃荷枪实弹”, 可见隐喻研究充满挑战, 并非是简单的修辞研究。 因此, 本文首先讨论早期的语用学隐喻观, 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英语中的一些实例, 对隐喻的语用功能做了具体的分类和描述。

2.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格赖斯是最早从语用学角度阐释隐喻的人, 他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引起了语用学学者们的兴趣。格赖斯认为隐喻与讽刺、夸张一样, 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或相关准则, 因此听话者应认真分析其后的隐含意义。 但格赖斯在阐述合作原则时并没有对隐喻的情况做翔实分析, 他“只解决了隐喻理解是如何触发的这一问题, 但怎样解释隐喻,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隐喻, 格赖斯并没有予以解决” (匡方涛、文旭, 2002:43) 。

莱文森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合作原则可以作为隐喻识别参考标准的语用学家。例如: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这句话违反了质量准则中“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这条准则, 使句子产生隐喻意义。 但莱文森同时指出:“这一标准只能是识别隐喻的多重标准的一部分, 因为由违反准则所引起的会话含义情况不止隐喻一种, 也就是说, 将隐喻现象与其他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区分开来, 还另外需要一套标准。 ” (束定芳, 1996:36) 。

相比之下, 塞尔对隐喻问题的讨论最详尽, 其隐喻观结合了言语行为理论, 是对格赖斯隐喻理论的发展。 塞尔在其专著Expression and Meaning中的Metaphor一章中区分了“词或句子意义”和“说话者话语意义”, 提出隐喻意义必定属于说话者的话语意义。 “解释隐喻实际上就是解释说话者意义如何与句子意义相分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因为隐喻实际上是说话人何以说某件事却隐含着另外一种意义的特殊情况, 隐喻中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意义相异但又以不同方式与之发生联系” (宫英瑞, 2008:85) 。 因此, 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一样, 说话者之所以能够表达与字面意义不同的隐含意义, 必然存在一些为听话者所了解的原则, 据此听话者才有可能理解说话者的真实含义。 塞尔的理论作为对隐喻的精细分类是值得肯定的, 但他的着重点在于隐喻的辨认和理解, 对隐喻的产生或运用不予关注, 因而其理论是不完整的, 甚至有点模糊和牵强。

3.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

3.1关联理论简介

正是由于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解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隐喻势在必行。 Sperber和Wilson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的模糊界限提出了质疑,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关联性为唯一准则, 以演绎推理为途径的会话含义理论, 这就是关联理论。 “当且仅当某一假设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 则它在该语境中关联” (Sperber& Wilson, 1995:123) 。 同时, 他们指出, 关联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为语境效应或称认知效应, 另一个是加工力或称心理努力。 “人们为了理解别人的话必须进行信息加工, 承受某些负担, 但因此而获得语境效应” (匡方涛、文旭, 2002:44) 。语境效应和加工力与关联性的关系为:第一,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获得的语境效应越大, 关联性就越大;第二,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所承受的加工力越大, 关联性就越小。 “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和互相显映; 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 相互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 (赵蓉, 2002:80) 。 因此, 在关联理论看来, 交际活动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和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 任何话语都是相联系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

3.2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因此关联域A和关联域B的相互作用就有规可循。 “不管是隐喻还是转喻, 其两个认知域之间容易被激活的概念映现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 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和转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 (张辉, 蔡辉, 2005:15) 。 因此, 隐喻是优化关联最终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方式, 并且作为人们说话和思维的一种方式, 隐喻还具有启动效应。 “隐喻通过启动效应引发联想, 这种积极的联想过程构成语用推理的过程或者说类似于推理过程的一部分” (陈娟娟, 白丽梅, 2009:8) 。 在此层面上, 我们认为隐喻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联想过程,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

总的来说, 隐喻的理解和习得, 就是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对话语进行关联、激发、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 弟弟的房间很脏乱, 于是姐姐对弟弟说:This room is a pigsty. 这句话违反了常规关系:屋子不可能是猪舍。 根据关联理论, 听话者可以认为该隐喻与现场语境有必然的联系, 即能够产生某种语境效果。对语境效果的推导迫使听话人在关联域A (room) 和关联域B (pigsty) 中激活各自相应的特征集, 如pigsty is dirty and messy.根据关联性假设, 可以获得房间不整洁这一含义, 进一步推理得知姐姐的意思是弟弟应打扫房间了。 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比早期的语用学理论更有优势, 它将隐喻纳入认知语用学的框架, 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 又是一种语用活动, 为隐喻及非隐喻性话语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

4.隐喻的语用功能

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相当广泛, 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形式, 并正确地运用其进行交流, 达到期待的交际效果。

4.1表达间接言语

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语义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 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起类比联系, 让听话人产生联想, 以虚代实。 “讲话人可以用虚拟概念来避免在真实空间想说而又不便说出的事情, 让听话人借助虚拟空间去揣测讲话人的言外之意, 于是隐喻就发挥了表达间接言语的语用功能” (陈向荣, 2006:89) 。 例如, 一位谨慎的父亲不赞同他的儿子去炒股票, 于是他对儿子说:You are digging your own grave.父亲的字面意思是说儿子在自掘坟墓。 但是根据最佳相关原则, 在该认知语境下我们进一步得知,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批评与警告, 间接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炒股票的反对态度。

4.2增强语言的模糊性

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始发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是通过喻体间接地实现本体的意义, 即喻体语义特征的转移。 但当隐喻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时, 隐喻的意义就变得很难确认。“在交际过程中, 一些特殊场合下, 为了达到某个特定意图, 我们不得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隐喻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语言的模糊性和交际目的” (傅文萍, 2007:30) 。 例如, 会议上旁边的女同事一直在说话, 这时你可以说:“She is really a bird.” 这句话既可以表示对一位女士声音清脆悦耳的赞美, 也可以表示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让人厌烦。 隐喻的模糊性在该语境下, 既能达到提醒的效果, 又不会使得对方太过难堪。

4.3增强语言色彩

日常对话有时难免枯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话者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 则可以让枯燥的对话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隐喻表达既可以抒发强烈的情感, 如He was filled with anger;又可以表示挖苦和嘲弄, 如钱钟书《围城》中鲍小姐被叫做“熟食铺子”;还可以进行劝说或训斥, 如一群朋友闲聊时, 其中两位朋友因意见不合发生了争吵, 此时可以用“Oh, my dear, you know, argument is war”以缓和紧张的气氛。

5.结语

平淡的言语往往在表达上是不够准确的, 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内在含义, 人们有时候会采用新颖别致的隐喻。事实上, 隐喻性言语不仅能传递字面意义, 还能创造性地表达内在意蕴, 使语言的描述更加丰富饱满。 隐喻所涉及的推理是一个动态的、高速的过程, 它帮助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利用关联理论推理出话语的隐含意义, 从而顺利完成交际。 隐喻的语用功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对其的研究视野还应更开阔些, 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文所讨论的语用学范畴,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隐喻交际提供语用操作空间。

摘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尤其是格赖斯和塞尔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则弥补了早期理论分析隐喻成因的不足。当今隐喻学者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具体分类和描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2]Mey, J.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1993:63.

[4]陈向荣.隐喻语用功能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 2006, 26 (4) :88-90.

[5]陈娟娟, 白丽梅.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J].现代语文, 2009 (11) :7-9.

[6]傅文萍.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口语中隐喻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10) :30-31.

[7]宫英瑞.隐喻的语用学阐释———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5) :85-87.

[8]匡文涛, 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02 (4) :42-45.

[9]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1996 (2) :35-39.

[10]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18 (3) :80-82.

上一篇:旅游服务贸易下一篇:掺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