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2024-07-12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精选10篇)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1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蛋糕上的奶油, 文学的“美化剂”, 更主要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和技巧。隐喻的表现形式是语言, 对不同文本中隐喻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讨论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隐喻本质特征的认识, 同时也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在诗歌文体中的特点及功能, 以加深对隐喻的认知, 拓宽对诗歌的研究视角, 从而提高诗歌创作、阅读与鉴赏能力。

1、隐喻与诗歌

奥尔特加.卡塞特 (Ortega Y Gasset) 说:“诗歌就是隐喻。”诗人的任务是从读者习惯的语境中取出某些熟悉的事物或事件, 以一种似乎它们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而使人们对世界有高度的认识。诗人笔下的意象把我们熟知的事物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出来, 使我们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也充实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功能正好满足了“诗言志”的要求 (转引自束定芳, 2000:120) 。诗歌中充满了隐喻, 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隐喻是构成诗歌的核心要素, 诗歌都是隐喻性的, 而单个的隐喻则是一首微型诗篇 (严世清, 1999:vii) 。隐喻可以使诗歌的符号表征从清晰到模糊, 由具体到抽象, 或由抽象到具体, 化单调为灵活, 化简单为复杂, 或化复杂为简单。成功的诗歌隐喻能使人赏心悦目, 回味无穷。因此, 从认知的角度看, 一个隐喻就是一首小诗, 而一首长诗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扩展的隐喻网络。有诗的地方就有隐喻, 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 隐喻是诗歌的家园, 是诗歌的实质和内涵。

2、诗歌隐喻的特点

2.1 创造性

创造性是诗歌隐喻的核心和基础。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宇宙万物彼此联系, 这是隐喻得以存在的理据。诗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联想能力, 能直觉到这些关系, 通过个体思维的努力, 将其隐喻化并作隐喻表述。

2.2 模糊性

诗歌隐喻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诗歌话语贵在含蓄, 诗歌话语表达的是一件事, 而揭示的却是另一件事。诗人在运用隐喻时,

其能指和所指之间产生巨大的张力。不同读者对同一隐喻会有不同的解释, 对诗歌隐喻的理解只有合理的, 而没有绝对的。例如, 莎士比亚的Juliet is the sun (朱丽叶是太阳) , 文学研究者们争论了几百年也未能对它的准确理解达成一致意见。

2.3 连贯性

现代话语分析理论认为, 构成话语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衔接性和连贯性。连贯性指话语组成成分在内容上的前后一致。一首诗应为“一个有机整体”, 即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和谐有序地组合在一起, 作品自身完整统一 (张沛:2004:183) 。诗歌的统一性主要通过隐喻来实现, 诗人在选择了某一隐喻主题后, 随后整个篇章就必须围绕这一中心隐喻展开, 否则便成了“伪连贯”现象。

3. 诗歌隐喻的功能

3.1 认知功能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诗人具有比常人更敏锐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更擅长于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诗歌隐喻提供给我们一种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认知世界的新方法, 特别是对新事物的认识或对熟悉事物的新认识。莱考夫和特纳分析了Dickinson、Keats、Shakespeare、Yeats、Milton等人的诗歌, 归纳了英语诗歌的三大主题—生命、死亡和时间。诗歌通过各种隐喻, 将“生命、死亡、时间”这些抽象概念, 通过具体的图像的东西表达了出来。如莎翁借助stage让我们更好地理解world。诗人彭斯写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让我们看到了爱人的娇艳和爱情的美好。而弗罗斯特通过《未选择的路》一诗, 把抽象概念“人生”喻作“旅途”, 让读者深刻地理解人生, 明白我们一旦选择了某种生活, 同时也就排除了其他的生活方式。

3.2 构建功能

诗歌隐喻的连贯性赋予其构建功能。诗歌的结构不允许有多余的衔接词和解释语。如何使松散的表层结构下面有连贯的深层结构, 从而构成诗歌的意义整体?主题隐喻及其扩展隐喻的运用是避免“伪连贯”的最有效手段。扩展隐喻指的是一个本体引出多个喻体, 在诗歌中可以理解为和一个事物相关的多个意象。如, Robert Burns在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一诗中写到:

O my lo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s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这节诗中只有一个本体love, 却出现了两个喻体rose和melody, 这种对应关系便是扩展隐喻。这两个隐喻紧密地围绕主题展开, 相互关联, 使诗歌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来构成语篇。从认知角度看, 扩展隐喻是概念隐喻的延伸, 包括隐喻概念和隐喻式表达。这样看来, 上面提到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一诗也是通过LIFE IS 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来构建其文本。

3.3 审美功能

构建诗美是诗人创作的首要任务;诗也是因为诗美而存在 (王珂, 2001:65) 。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隐喻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新的事物, 还在于使旧事物焕发出新的情趣, 给人新的审美体验。隐喻作为诗歌语言之丰富表现力的手段, 创造了诗歌的模糊美和朦胧意境, 是诗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诗歌隐喻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措辞凝练、意境优美和联想丰富。一生醉心于中国诗歌之美的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 (Ezra Pound) 的代表作《地铁站内》: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首诗中5个名词就像含有表意和象形功能的汉字一般, 给读者展示出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诗中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的运用使诗歌语言简洁、精确。诗中隐喻的陌生化加大了读者理解此诗的难度, 从而增强了读者对此诗的审美感受。和创造诗歌隐喻一样, 欣赏诗歌隐喻的过程也是对诗美信息进行处理, 再造诗美的过程。

3.4 社会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诗歌隐喻还具有社会功能。诗歌隐喻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出于委婉和礼貌的考虑方面。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礼貌、为了自尊或为了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当诗人觉得用本体难以表达某种行为时, 就运用隐喻来婉转地描述这种行为引发的情感流露, 这在表达性爱的诗歌中最为常见。如叶芝在《丽达与天鹅》中把天鹅比作宇宙, 用一系列的隐喻描写了性爱的过程。再如John Donne在Flea中写到Me it sucked first./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跳蚤一诗中, 诗人把两人的结合比喻成跳蚤将两人的血液融合。从而委婉地表达了男主人试图诱劝情人放弃贞操观, 与他及时行乐的想法。诗歌隐喻还能起到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如我们熟悉的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鼓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诗中将“豆秸在锅下燃烧, 豆子在锅里哭泣”比作“兄弟手足互相猜忌与怨恨”, 以浅显生动的隐喻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不便明说的意图, 起到了暗示效果。

结语

隐喻与诗歌都是人类智与美的凝练, 两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源远流长。而诗歌隐喻则是二者的完美统一, 要求更高的境界、更细腻的刻画、更吸引人的突然性, 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诗人之伟大在于用诗句展示新世界, 体验新知。本文通过对诗歌隐喻功能的分析, 希望能给诗歌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视角, 最大程度实现与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摘要: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隐喻与诗歌同质。在分析隐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隐喻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举例, 全面探讨了诗歌隐喻的功能。

关键词:认知,诗歌隐喻,功能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80.

[2]曹丽英.诗歌的生命原则[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3]路翩翩.论诗歌隐喻的认知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8-131.

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篇2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

一、引言

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间各路译者大显身手,以中文的魅力诠释这首歌的缱绻深情。其中又有一个文言译本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雅致凝练的笔墨脱颖而出,惊艳四座。这篇译作不但彰显了中文功底的深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在翻译中隐喻的运用有所思考。

二、认知隐喻学的内涵

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和Johnson合写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关于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 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文中(2001:106 -113),根据隐喻语义转移的程度,从大到小,把隐喻分成了六种:dead metaphor, cliche metaphor, stock metaphor, adopted metaphor, recent metaphor, original metaphor,并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译隐喻的7种方法。人们逐渐意识到New -mark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对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甚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侧重隐喻的认知功能。

三、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隐喻思维产生的隐喻性语言可以弥补语言符号有限性的不足之处,使得语言系统变得丰富,以便人们观察和认知外界事物。而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现象都是在现实中能找到依据的,可以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这个角度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转喻和隐喻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

四、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

隐喻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三种: 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相同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翻译,把源语的文化意象最大程度地保留到译入语中; 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而只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只好舍弃文化意象,采用偏离同效翻译法以求得同等的传译效果 ;第三,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也没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 + 内涵阐释”翻译法以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文化意象是否能够保留作为翻译的标准,灵活运用这三种翻译方法,使原文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传递到目的语中。

另外,隐喻翻译一直有一个个难点,那就是要想准确地翻译不同文化中的隐喻,首先必须清楚隐喻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大地影响着隐喻的翻译。本文着重阐述英汉社会文化在隐喻翻译理解中的重要性,目的是使译者在隐喻翻译中加强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重视,最终达到对英汉隐喻贴切的理解和表达。

1.直译法。在英汉语言中,隐喻也会有许多相同的喻意,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直译法。在保留原来隐喻内容形式和文化含义的同时,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互可容性,又达到了形神兼备,充分保持原隐喻意义,形象和结构的最佳效果。

在《someone like you》的古风翻译中,体现在以下语句中。“settle down”本意为“稳定下来,安顿下来,”此处译作“诸事安康”,隐喻了歌者心上人一切都好,对照后文的“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遇佳人,不久婚嫁。”更衬托出歌者心中的矛盾,是欣慰与祝福,更是落差与无奈。“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闻君,得偿所想。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识君望。”这一句的直接意思是“你的梦想实现了,是她给了你我给不了的东西。”译文提到的“卿识君望”,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卿”不但“识”“你”的所求,也暗含了为“实现”的意思。但又怎及“我”对“你”的情感呢。

“old friend”译者译作了“知己”,何谓知己,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知己一词早已超越了老友的情感,这暗含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往,不是一句简单的“朋友”就可以概括的。“so shy”译作“张皇”,此处的“张皇”更好地诠释了旧人有负于人的局促不安以及志得意满的微微炫耀,“shy”虽为“羞涩”,却不及“张皇”更能体现负心的恋人当时的心境与状态。“hold back, hide from the lie”译作“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中国人,尤其是古文风表意含蓄,即便分手也不会将“lie谎言”一词挂于面上,所以用了“欲盖弥彰”这个成语,虽然含蓄,却也令人浮想联翩。“it isnt over”引申翻译了一句,“涕零而下”,言有尽而意无穷,让我想起来一句古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缱绻深情不再表,而尽在泪水之中。

2.转换喻体或舍喻体译喻义。在翻译中,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可以将原语中的喻体,转换为目标语中的喻体。在原文中没有喻体的情况下,在翻译中直接翻译出比喻意义。例如在这首歌的古风翻译中,为了达到中国古文所习惯的意象美,所翻译的各种隐喻。比如,以下语句。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译作“终有弱水替沧海。”在这里“someone”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弱水”,“you”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沧海”。

译者将原本人的意象映射成壮阔的自然景象,这样的翻译更加形象而凝重地表达了歌者的情绪。我会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沧海,同根同源,又不及沧海。我对你的爱是多么浓烈而深沉啊,即便失去了你,也要找一个如你一般的人,才不负这一场深情啊。“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译作“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这里,将“the best”比作“巫山”。巫山一词的翻译,呼应了前文的沧海,应和的中国的一句古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在爱情消失殆尽之后,两个分手的人对双方的祝愿。译者不愿说透,同样以中文含蓄地方式隐喻,既道出了缠绵不舍的情意,又带着一点点豁达祝愿你找到最好的爱情。当然,一句暗含的古诗又透着“你遇到了我,再难遇到更好的。”一些意味。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译作“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本来直接的意思是“爱可能持久,也可能善变。”但这里隐喻为“心潮狂澜”,将爱情撩拨的人心绪不宁的状态比得好似潮水狂澜一般,更加形象地凸显出爱情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实。“Only yesterday, 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 译作“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将往昔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隐喻地翻译为“花繁。”时光流逝,爱情褪色,再美好的日子也是记忆里繁盛的花,而现在,早已零落。我们的爱情就像花一样,虽然幸福地绽放过,却始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这样的隐喻更有意象美与画面感,让原本简单的诉说更显生动与形象。“Regrets and mistakes”译作“白璧微瑕”,译者将两个人过往的错误与悔恨隐喻为白玉上小小的瑕疵,很好地诠释了歌者“好聚好散”的心态,过往的错误如瑕疵般不影响白玉原本的美丽,让我们记得美好的回忆而忘记那些不愉快吧。

五、结语

这一首《someone like you》的原歌词其情虽深但意不够美,但这篇古风翻译将中国文化的文采发挥的淋漓尽致。唯一的缺憾是“雅” 有余而“信”不足。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及原文的豁达洒脱,多了一些缠绵悱恻的不舍与纠葛,但译作恢弘磅礴,宛如一幅壮阔的中国山水画。字字珠玑,情义凝练精致,却跃于纸上。能达到这样的翻译意境,要归功于隐喻在翻译中灵活地运用。

隐喻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而隐喻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它是我们交流、学习、发现和创造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隐喻翻译是我们用另一事物描述和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能。在翻译中运用到隐喻的方法,不是与星星跳舞而是与星号跳舞,即指向我们所谓的字面语言的比喻性内在结构的标志。我们对它越敏感,我们的舞蹈就越优美。正如中国人说的“骑上老虎背容易,要下来就比较难了”,每个隐喻刚开始都是凶猛的野兽,等待着在使用中被驯化。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 Ltd.,1980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 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New 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冰泉,张磊.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J].中国翻译,2009, (4).

[7]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6).

[8]许苏豫.从认知视角对隐喻及其翻译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3

关键词:李煜,隐喻,情感隐喻,悲伤隐喻

以南唐灭亡为界, 李煜的词作大致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为主, 价值较低;后期则一变而为抒发故园之思与亡国之痛, 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然而李煜在成为南唐国主之时, 南唐国势已衰。十五年后, 李煜便从一国之主沦为了阶下之囚。于是, “悲”与“愁”成了李煜后期词作重要的基调与主题。“悲”和“愁”作为人类共有的情感, 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知可以影响情感, 也可以被情感影响, 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隐喻可以让我们用更具体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相对无内部结构的事物”。因此,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对李煜后期词作中的隐喻进行解读, 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后期词作的情感以及人类思想的语言体现。

一、理论背景

长期以来, 隐喻一直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为人们熟知, 并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步将其看成一种认知现象, 认为隐喻同人类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而非简单的语言的修饰。

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 而且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 是人们以一种事物认识、理解和表达另外一种事物的过程。隐喻往往是用具体的事物映射抽象的事物, 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和概念方式, 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生动。Ungerer和Schmid指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的结构投射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是概念性、自发性和无意识的认知过程。隐喻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及所产生的结构相关性, 因此隐喻认知具有生理和物质基础。Lakoff把隐喻看做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

二、李煜词中的悲伤隐喻

李煜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李煜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分析了李煜全部的36首词作以后发现了其中有大量的情感隐喻, 而在这些情感隐喻当中, 又以悲伤隐喻最为主要。如表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 李煜主要用情感隐喻来抒发孤独、伤感和忧愁之情。这些隐喻的始源域都是具体的实物, 目标域都是抽象的情感, 因而属于本体隐喻。其中, ①~②是拟人隐喻, ③~⑩是实体和物质隐喻。

值得注意的是, 李煜抒情时所借助的有形之物多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如梧桐、花、草、流水、风雨等。亡国后, 李煜的身份一落千丈, 思想情感也起了剧变。落红飞舞, 江水东流, 春雨潺潺, 无情的自然之物悄然拨动了他敏感的心弦, 与他无限的哀愁遥相呼应。“把人类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进行类比性联想, 人类由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推知外部客观世界, 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大的隐喻。”“人以自身的认识模式投射到自然万物并赋予它们人的情感、生命、价值、意义, 然后再倒过来从自然万物的变化升迁中暗示和体验人道的酸甜苦辣。”

“在隐喻结构中, 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 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 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真实的感受和感情。”所以, 要对诗词中的隐喻进行恰当的解读, 对于诗人、词人创作时的处境和感情的了解就成为了必须。同样, 对于诗词中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方面的解读也为我们了解诗词作者的创作心态提供了一定的理据。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 词人之所以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是因为在这两个概念中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成为亡国奴后的李煜终日惆怅, 仿佛自己心中的愁苦之情说不尽、道不完。这时绵延不尽的江水的形象则很容易浮现在词人脑海当中, 并用来表现自己的无尽愁苦。因此, 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愁恨是江水”这一隐喻了。隐喻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 来组织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领域的经验, 形成某种态度,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提供了可能。”李煜利用对江水的感知经验来组织自己对于愁苦的感知,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一江仇恨之水的画面, 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切、形象地体会词人当时的心境。尤其是后一首词, 更是将自己满心惆怅用江水这一隐喻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此首感怀故国, 悲愤已极。……末以问答语, 吐露心中万斛仇恨, 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 曲折动荡,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三、结语

总结以上对于李煜词作, 特别是后期词作中关于悲伤隐喻的简要分析, 可以看出隐喻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Lakoff认为人们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中的词汇来对一个抽象的概念域进行描述的。并指出隐喻实质上是概念层面的问题, 而非语言层面的问题, 因此, Lakoff把隐喻称为概念隐喻。而“概念隐喻的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域 (cross-domain) 的系统映射’”。按照Lakoff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 隐喻的工作机制主要就是具体概念域与抽象概念域之间的跨概念域的映射。而隐喻性语言也就是在这种跨界映射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在“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中, 我们就可以按照概念隐喻的观点理解为, 词人在江水这一具体概念与愁这一抽象概念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 并在这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跨域映射过程中产生了以上词句。在这一映射过程中, 江水与愁的对应被激活, 因此, 我们便可用江水的某些特征来对愁这一抽象情感进行推理。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4

【关键词】隐喻认知 克拉申 输入假设

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提出的外语教育概念,主要针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原理论的基础之上开拓新的思路,对新时期外语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正确认识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对语言习得理论的有效补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行为。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输入更多的是与习得有关,外语口语也并不是学习而达到的。隐喻认知思维是人类认知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内容,是内显认知的一种,与外显认知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认知系统,在进行语言学习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隐喻认知思维并无直接的目的性,而是通过对认知资源的自动加工,以快速便捷的进行语言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喻认知思维会受到学习者情绪变化以及年龄增长的影响,这就是成人与儿童在进行语言学习当中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习得在外语教育当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从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当中可以得知,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在语言学习当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输入的关键,是需要通过情感的过滤。而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是提升语言学习的关键。同样,积极的情绪对语言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局限性

克拉申語言输入假设理论虽然对外语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将外语学习简化为儿童母语习得,虽然都是对于某种语言的初步学习,但是外语学习与儿童母语习得有着学习环境上的差异。儿童母语习得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下进行的,而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无法达到完全自然、真实的。成人在经过了母语习得之后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这就与儿童母语习得有着明显的差异。成人的思想意识已经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语学习,语言输入的效果有限,所谓的“儿童母语习得等同”完全只是构想,在现实情况当中很难实现。其次,克拉申认为,只需要通过足够的语言输入,就能够自动获得语法,自然的进行语言学习,克拉申显然高估了语言输入的作用。在外语学习当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自然环境”的要求,难以获得语法,口语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在语言习得当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同样重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获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而在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当中,这一点显然被忽略。“理想输入”是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量需要满足的几个要点。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理解输入是将可理解内容输入,以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而语言习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现实的外语教育当中,无法准确的判断语言输入是否高于学习者的水平。缺乏可参考的标准,是造成外语教育实践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既有趣又有关联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更加轻松的实现语言习得。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在性格、兴趣和爱好不同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既有趣又有关联能够满足每一个语言学习者的需求。这同样也是外语教育实践当中存在的难题,该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予以改善。非语法程序安排是在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条件基础上展开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大多都开设了语法课的专门学习,费语法程序安排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足够的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并且难以计量,因此,在外语教育实践当中,这些条件都很难实现,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三、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启示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在外语教育当中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有着值得借鉴的内容。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应用,需要对语言环境、考试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外语教育改革。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外语教育当中的应用,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开拓一条全新的外语教育途径。从隐喻认知思维视角出发,将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优势作用淋漓尽致发挥出来,为外语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对新时期的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通过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分析研究,以更好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进行理解和掌握,在外语教育当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隐喻认知思维视角,增加对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正确认识,了解该理论的局限性。在外语教育实践当中,取长避短,形成最佳的语言输入途径,以完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对外语教育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5

认知过程其实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包含的内容也相对广泛, 我们研究认知较多的是对认知的过程的研究, 关于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 认知发展模型

回顾以往的认知过程模型, 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反映的是内部心理机制的变化过程。

(1) 皮亚杰的图式模型

图式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指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 不仅仅是认知结构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又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基础。

(2) 新皮亚杰代表凯斯 (R.Case) 的控制性结构模型

凯斯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控制性结构的不断复杂和深化, 控制性结构通过让象征性格式和操作性格式建立相应的联系来表现儿童应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方式和解决处理问题的习惯程序。

皮亚杰和凯斯同样都是从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解释认知过程, 重点凸显了认知结构处于各个阶段的变化。实际上, 认知结构过程起点也是其终点, 所以皮亚杰和凯斯对认识发展阶段的探讨也体现了对认知过程的探讨。

2. 信息加工模型

(1) 符号表征取向

纽厄尔假设人的认知过程是计算机对信息一个加工的过程, 他以计算机的符号为启示, 通过计算机的物理操作来和人的认知活动类比, 把媒介的符号运算当做是认知加工, 这里符号则有自己特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是符号表示象征着客观世界。

(2) 联结主义取向

从联结主义的观点来看, 心理表征有赖于知识结构网络化和客观世界特征的一致性。它把认知看做一个网络内的整体活动, 其中以神经的网络加工为启示, 通过脑的生物过程来与人的认知活动做类比, 把作为基础的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位或结点, 即彼此之间的联结看成是认知加工的过程。

3. 自组织模型

人类就是典型自组织者, 那么其生理的、心理的活动也都是自组织形式的, 并且脑神经生理实验研究也表明, 意识是来自复杂大规模神经网络在混沌状态下的自组织行为。

二、语言的认知

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从六个方面 (识解与操作, 范畴花, 意向图式, 隐喻, 转喻, 整合理论) 解释了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我们挑选了三个引用来说明。

1. 识解及操作

识解是一种能力, 一种通过注意力、判断或视点过程来实现的语言加工能力。识解操作是人类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被概念化的过程。

2. 意向图示

约翰逊提出意向图式, 并把意向图式定义为一种动态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人们通过感知相互作用以及动觉程序获得的对事物经验给予连贯和结构的反复出现。意象图式结构包括两个特点:一是前概念图式结构, 来自身体的经验;另一是人的感觉互动的不断操作, 通过空间和把握物体的身体运动。意象图式存在于抽象层次, 在命题结构和具体图式心理组织层发生运行。意象图式“充当无数经验、直觉以及在相关方面构成物体和事件图式形成的连接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路径图式、标量图式和垂直图式。

以中心-边缘图式为例, 该图式涉及胜利的和隐喻的中心与边缘, 从中心到边缘的距离范围。例如:苹果的结构, 个人的直觉范围, 个人的社会范围, 以及以家庭和朋友为中心, 他人为边缘的关系。

三、隐喻的认知 (以《围城》中经典隐喻为例)

隐喻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语言学中变异形式的表达。认知语言学以认知科学的视角也在对隐喻做出解释。同时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研究凸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 认为隐喻的产生具有其心理基础, 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

隐喻关系中两个概念的对比, 是用一个概念去解释描述另一个概念。隐喻通常被描述为目标域和源域, 目标域被看做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 源域则被看做是人们描述经验的方法。

莱可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

1.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就是人类基于自身的经验及自身的生理实体, 把这种思想、情感、行为和事件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实体。实体隐喻可以应用于各样目的。实体隐喻能够为非清晰的实体 (山、篱笆、街角) 提供有界的平面, 把事件、行为和状态概念化为清晰易于认知的实体。以“涨价经验”为例, 这种“经验”可以通过名词“通货膨胀”隐喻为实体。这种方法为我们理解经验提供了一条途径。

例 (1) 脑子里也浮着她这时含笑的印象, 像漩涡里的叶子在打转。例 (2) 拼命追忆, 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 注意力集中不起, 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例 (3) 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 像纸上沁出的油渍, 顷刻布到满脸, 腼腆得迷人。

这类隐喻是有赖于图像的, 把抽象的思维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事物, 同时也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有着认知基础的事物, 这也是基于我们的经验的认知。

2.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同样帮助我们在理解和认识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使我们超越指向性和其所指的东西, 能够为我们提供根据另一概念构建一个概念的可能性。它的含义是结构隐喻根植于我们已有存在的经验。如此结构隐喻便是两个概念之间的构建联系的过程了。例如:“争论是战争”隐喻便可以衍生出“他向我争论中的每个弱点发起进攻。”之类的表达。

例 (4) 基督教十诫里一条是“别杀人”, 可是医生除掉职业化的杀人以外, 还干什么?例 (5) 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 尽那些臊虱去受用。例 (6) 大有唐三藏取到佛经回长安的快乐。 (钱钟书, 1991, P189)

借助经典里的故事进行结构的建设, 产生同一结构迁移的效果。

3. 方位隐喻

方向隐喻赋予概念一个空间方向, 它们是通过我们意识里的经验为基础而发生联系的。方向隐喻是以连接隐喻两部分的经验为基础, 其中连接动词“is”, 隐喻句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为同时发生的不同经验的一种连接。例如:“多是向上”。这个隐喻的表达就是经验的一个很好的体现:物质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例 (7) 在旅行的时候, 人生的地平线移近。 (钱钟书, 1991.P146)

例 (8) 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 做上去。 (钱钟书, 1991.P221)

例 (9) 有条狗对我摇摇尾巴, 总算世界上还有件东西比我低, 要讨我的好。

摘要: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 隐喻被定义为一种很常见的认知方式。本文阐述了认知到语言认知到隐喻认知的层次, 并通过分析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隐喻深入研究了隐喻认知是如何更深入长久地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记忆的。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更是普遍的认知行为和认知手段, 隐喻的研究对提高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言,隐喻

参考文献

[1]CAMILLUS J C, DATTA D K.Managing Strategic Issue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J].Long Range Planning, 1991 (24) :76-94.

[2]FAHE L.On Strategic Management Decision Process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 :43-6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李郁.语言哲学框架下隐喻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 2012 (11) .

[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6]谭绍珍, 曲琛.认知过程模型研究评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1) .

认知视角下《围城》中的情感隐喻 篇6

一、概念隐喻与情感隐喻

1980 年, 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成为隐喻研究的转折点。Lakoff等学者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并把概念隐喻分为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方位隐喻有关空间走向, 也称空间隐喻。空间概念是人们较早较容易理解的具体概念, 人们将这些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情绪等抽象概念, 形成了许多用具体的空间方位词表达的抽象概念。虽然像上、下, 内、外等两极对立是基于物理概念, 但基于此产生的隐喻因为文化差异而不同。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从属于不同范筹, 但两种概念结构存在相同之处。人们通过结构隐喻用具体的已知概念去理解抽象未知概念, 将描写具体已知概念的词语用于描写另一种概念。如“爱情是一场战争”, “婚姻是一座围城”等。实体隐喻就是把事件、情感、活动、观点等无形概念视为有形实体, 因而人们可以对这些无形的概念进行量化、识别。

人类认知与人类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们往往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去认知理解情感概念并固定于意识中。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出来。Kovecses认为情感隐喻具有普遍性而不是文化特性, 情感隐喻中的喻体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而是存在一定的规律。它们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生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即便处于不同文化, 人在遇到害怕恐惧时都会表现为睁大双眼、张大嘴巴;愤怒时, 人感到体温上升、血压升高等。处于某种情绪时人体生理会发生变化, 语言用这种变化来表达情感。

为了理解情感这一抽象概念, 人们将具体概念映射于这一抽象概念。情感被看成可感知的物体。在情感隐喻表达中, 情感是身体内的液体, 是气体, 是固体。情感是固体衍生出情感主体是易碎的固体。物体具有温度和位置属性, 因此衍生出情感强度是温度, 情感是位置。固体能够移动能够静止, 因此情感也是可移动的固体或自主的固体。移动的固体会产生力量, 因此情感也是一种力量。移动会发生在某一时间或移动出现距离, 于是就有了情感亲近和疏远是位移时间和距离等。一层层继承、延伸, 一直扩展到具体情感。

二、《围城》中的情感隐喻分析

《围城》中的情感隐喻主要可划分为:快乐隐喻、爱情隐喻、悲伤隐喻、愤怒隐喻等。

(一) 快乐隐喻

快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 它表现的是人类积极看待周围世界的态度。快乐的人感到精力充沛, 动力十足。

1. 快乐是向上的

快乐的情感往往与向上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如:①早晨方醒, 听见窗外树上鸟叫, 无理由地高兴, 无目的的期待, 心似乎减轻重量, 直升上去。

②鸿渐兴高采烈, 没回房就去看辛楣。

2. 快乐是一种舒适的天气

如:①王处厚先出来, 满面春风。

②那女孩年纪虽小, 打扮的脸上颜色赛过雨后的虹霓。

人们在达到预期目标释放愉悦心情时, 肌肉放松、神采飞扬。雨后虹霓和春天的微风让人心情开朗, 舒适乐观。王处厚脸上的轻松喜悦表情与春天的微风本质上毫无关联, 但脸部因肌肉神经的放松而显露的微笑和春风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相似的,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构成了这一隐喻的基础。女孩脸上涂抹的颜色过于鲜艳和虹霓的耀眼都给人一种惊愕之感。

3. 快乐是容器中的液体。

如:①他的快乐从睡梦中冒出来, 使他醒了四五次。

②快乐像沸水似的洋溢满桌。

4. 快乐是一种植物。

如:可是受了这封建思想的恭维, 也快乐的两张酒脸像怒放的红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花往往象征幸福喜悦甚至是奖励。中国人在喜庆时佩戴红花, 小孩收到表扬时奖励红花。这一概念隐喻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人内向含蓄的性格特点。旧时的中国人很少会生动或夸张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他们往往把感情深藏内心, 所以作者用到了“怒放”一词来修饰红花, 足以描写当事人的兴奋之感。

(二) 爱的隐喻

爱是一种主动情感, 以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 对他/ 她/ 它充满热情、兴趣、渴望, 愿意亲近他/ 她/ 它。在《围城中》, 爱被隐喻概念化为一种身体的亲近, 身体发出的力量, 身体的疾病等。

1. 爱是身体上亲近。

如:这吻的分量很轻, 范围很小, 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 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 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苏鸿渐心里装着唐晓芙, 对苏文纨并没有爱意, 但在那个暮春早夏的月圆之夜, 面对月光衬托下苏文纨的和她的主动示爱, 他没法退避, 只好回脸敬而远之犹豫不决地吻了她。这也许就是月亮惹的祸。这一隐喻生动具体的描写了方鸿渐当时的情感。

2. 爱是身体迸发出的一种力量。

如:①苏小姐知道他在看自己, 回脸对他微笑, 鸿渐要抵抗这魅力的决心, 像出水的鱼, 头尾在地上拍动, 可是挣扎不起。

②情感一触即发, 要避免刺激它。

爱是双方之间的一种相互吸引, 是恋人之间的一种魔力。人们生活在地球上, 受到地球引力的牵制。他们对引力的生活经验相当丰富, 很容易吧引力这一具体概念映射到抽象概念“爱”之中。

3. 爱是一种疾病

如:他想这事势难两全, 只求做的光滑干净, 让苏小姐的爱情好好的无疾善终。

爱与一个人身体内荷尔蒙分泌有关。荷尔蒙分泌过剩易导致身体系统紊乱, 致一个人对所爱的人日思夜想, 没有心思去打理别的事情, 甚至于歇斯底里, 神智变得不正常, 跟生了病似的, 因此爱是一种疾病。

4. 爱是装在容器里的液体

如:鸿渐情感像个漩涡。

人的身体是一个容器, 情感是人体这个容器里的液体。液体越多, 容器压强越大;情感越深, 身体越承受不起。

5. 爱是火

如:鸿渐想起唐晓芙和自己, 心像火焰的舌头, 突跳而起。

方鸿渐对唐晓芙的热恋就像一团火焰。爱情犹如一团燃烧的火给人温暖, 给人希望与憧憬。火的炽热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太多的合适会让火种的燃料早早燃烧殆尽。另一方面, 忽视、冷漠等不合适也同样浇灭火种让爱这火焰熄灭在彼此的心里。方鸿渐与唐晓芙终究或是因为唐晓芙的口齿伶俐或是方鸿渐的一时失误或是苏文纨的挑拨或是更多其它原因未能让这爱情的火燃烧下去。

6. 爱是一个有价值的物体

如: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 不肯随便施与, 现在呢, 宛如做好了的衣服, 舍不得穿, 锁在箱子里。

苏文纨把自己的爱情看成一件奢侈品, 小心对待, 可惜她施与这件奢侈品的人方鸿渐真没看上她, 至少他的表现与她的满意度有较大差距。

7. 爱是一种植物

如:①我心里的花儿早已开!唉!!!我的爱。

②可是你这一念温柔, 已经心里下了情种。

爱情经历播种、生根、发芽、成长、茂盛、枯萎、凋零等由始而终过程。呵护得精心, 它就停留在生长、茂盛阶段;粗心大意或是不珍惜爱便过早枯萎、凋零。植物生长过程这一具体概念很好得被映射到了爱情发展过程中这一抽象概念中。

(三) 悲伤隐喻

1. 悲伤是让人感到不适的天气

如:她冷淡的笑容, 像阴寒欲雪的淡日。

2. 悲伤是被囚禁的动物

如:鸿渐郁勃的心情, 像关在黑屋里的野兽, 把墙壁狠命地撞、抓、打, 但却找不到出路。

人在感到悲伤时, 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和指令, 是全身毛孔收缩, 所以感到冷, 感觉周围空气冷却下来, 天空变得阴霾。人走不出悲伤, 就走不出悲伤带来的压抑, 找不到出口。

(四) 愤怒隐喻

1. 愤怒是一种颜色

如:①鸿渐气得脸都发白, 说苏文纨是半老徐娘。

②鸿渐看得面红耳赤。

③柔嘉霍地坐起, 睁大眼睛, 脸全青了。

愤怒到底是什么颜色?在钱钟书的笔下, 它可以是白色、红色、绿色。愤怒是人们对阻碍、苛责、忽视及驱逐的一种防卫反应。盛怒的外表下常有一颗脆弱的心。愤怒意味着人们感到他们所受的阻力或威胁太“烫手”, 难以控制。

2. 愤怒是火

当愤怒达到较高程度, 身体因为愤怒而发生一些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身体发热等。这些变化应有一定的限度, 当变化超出限度时, 人们就会失去控制。隐喻把源域“愤怒”看作是“热”。不同愤怒隐喻成热的不同程度。

如:①鸿渐气得心头火直冒, 仿佛会把嘴里的香烟衔着的一头烧红了。

②恨不得他怀里的酒滴滴都化成火油。

3. 愤怒是容器内的气体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气。《黄帝内经》认为在天地没有形成之前便有了气, 气充满太虚运行不止, 后来才逐渐形成了宇宙万物。人的身体被隐喻成一个情感容器。愤怒是这个情感容器中的气体。

如:①梅亭一言不发, 向椅子里坐下, 鼻子里出气像待发的火车头。

②事后, 刘先生怪太太不该提起昆明做媒的事, 触动她一肚子怒气。

三、结语

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永远占据重要席位, 而情感的抽象往往让人难以表达。文学家借助隐喻使抽象的情感概念具体化, 生动化。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认知方式, 来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体验。隐喻的抒情作用使文学作品更加凝练, 情感内涵也更加深刻丰富, 同时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1980.

[2]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1-359.

[3]胡状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论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 篇7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的定义,隐喻是“词语从常用意义到新意义的转换”。在这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下,其他的许多语言表达形式,如寓言、提喻、转喻等都可以认为是具有隐喻性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术语,这些语言表达形式都体现了词汇本身指代意义在语义和逻辑上的变化。隐喻性语言,在字面指代意义的基础上,通常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和变化,无法从这些语言表达的字面形式预知其隐含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等比喻性表达的时候必须经历两个过程。首先,领会源语言中隐喻的比喻意义。其次,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对应的意义表达方式。

2、隐喻的文化意义

《大英百科全书》对文化给出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探讨了文化和隐喻的关系,认为“文化从某种角度说,是表达现实的隐喻的集合体”。人正是通过构建于现实基础的隐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特定文化中的人使用特定的语言反应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特定的态度。因此本文在认知的框架下探讨隐喻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存在文化差异的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因而导致翻译的困难。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的大小。

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在不同文化之中,环境、气候、社会发展历程等因素可能截然不同,但是,从本质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共同的生物发展史。人类所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各有不同,但亦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存在着表达相似观念的相似的隐喻表达。

可是,文化差异性往往大于文化相似性。由于不同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同,隐喻通常具有文化特定性这一特征。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并没有一种简单的通行的原则。任何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都取决于两点。第一,这一隐喻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第二,这一隐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目标语言当中得以还原,这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换言之,决定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的因素并不是隐喻本身的创新性,而是隐喻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目标语言所分享。

3、翻译中的隐喻和认知

译者在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源语言文化当中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要注意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文化模式。翻译家奈达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能够在目标语言读者中引起和源语言读者同样的共鸣。本文论及的认知框架下的翻译正是基于认知对应性这一概念,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信息缺失的最小化。隐喻必须被看做是一种认知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或修辞现象。换言之,隐喻实际上是人的经验的概念化的途径。那么从认知的角度认识隐喻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通过源域认识目标域的方式。通常是两个实体之间的比较和类推。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比喻。这里金钱即源域,时间即目标域。通过具体的金钱来认识抽象的时间。两者的相似性即其珍贵性。因此,隐喻实际上是一种把源域映射于目标域的认知方式。换言之,就是把对源域的认知转移到对目标域的认知。比如,我们说时间是无价的,实际上是通过金钱来认识时间。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隐喻的翻译,本文拟结合翻译家曼德布立特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理论探讨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曼德布立特提出了两种认知映射条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映射体系的概念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时间和翻译难度取决于源语言的认知体系和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之间的相似程度。在相似映射条件下,译者往往能够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似的表达,那么翻译工作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不同映射条件下,译者通常不能找到相似的表达,就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翻译手段。前者的翻译成果通常是两个隐喻的对应表达形式。而后者的翻译成果往往很难依旧采取隐喻表达形式,往往用明喻、意译、注释、解释等方式替代,甚至于将隐喻省略不译。

3.1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表达了两种语言之间所共通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学家把这种人类共通的思维表达称为文化普遍性。所谓普遍文化指的是共通的实践生活所反映出的人类的共通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映射的相似性可以称之为“泛文化隐喻表达”。此类隐喻往往具有教诲功能,体现人类在哲学、逻辑、智慧等方面的共通的成就,反映人类的共通经验。体现在语言中,就是隐喻的相似表达。

3.2 不同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语言是反映人类文化的镜子。通过语亩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概念体系。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认知世界。因此,特定的文化之中有特定的隐喻表达。特定.文化中的特定隐喻表达形式被称之为该文化中的根隐喻,反映该文化的特定认知形式。在汉语中,龙是富贵、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皇帝的符号,我们“望子成龙”。然而,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喷火的邪恶生物,是骑士为了营救城堡中的公主而斩杀的对象。因此龙的隐喻意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就体现了不同的认知方式。

4、结论

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和认知的重要影响。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在相似映射条件和不同映射条件下对隐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隐喻的正确翻译。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论述了隐喻的文化意义,强调了隐喻翻译过程中认知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两种映射条件下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2]曼德布立特,《隐喻认知观及其在翻译理论中的运用》,1995,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出版社.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8

在世界各国的词汇中, 颜色词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颜色的认识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范畴之一。但是人类对于这些颜色的认识又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就造成了人类对颜色认识的巨大差异。但是随着各国社会文化交流的频繁, 某些差异也逐渐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一、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隐喻的认知层面对比

下面将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文中出现的基本颜色词汇进行分析比较。

1. 黑色 (black)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 黑色 (black) 都与“不好的”、“腐朽的”、“邪恶”的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常使人联想到苦难与不幸。例如, 在汉语中, 我们有“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 、“黑道” (江湖上的邪派人为黑道) 、“黑店” (旧时指杀人越货的客店;今指骗人, 敲诈的商店) 、“黑货” (禁止进口或出口的货物, 或禁止私人拥有的物品) 、“黑名册” (列有曾经违反道德、法律或任何规章的人名册或记录个人或集团的违法行为的册子) 等等。在英语中也有像类似的词汇, 例如:“blackleg” (工贼, 骗子) , “blacklist” (黑名单) , “blackmail” (敲诈, 勒索) , “black-market” (作黑市买卖) , “paint sb.black” (往某人脸上抹黑) , “not so black as one is painted” (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坏) , “Two blacks do not make a white.” (两黑不等于一白;两个错误不等于一个正确) 等等。在英语中, 有一些词汇虽然没有包含“black”但是同样也表达了贬义。例如:“nigger” (被歧视者, 黑鬼) , 这是对美国黑人的一种蔑称。又如“keep sb.In the dark” (使某人蒙在鼓里) , 虽然也没有直接出现“black”, 但是也表示“不能够使某人知道真实的情况、隐瞒”的意思。还有一些英文词汇有“敏锐”和“富裕”的意思, 例如:“in the black” (有赢余) , “know black from white” (有判断力;精明机敏) , 等等。

2. 白色 (white)

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 白色都有“高尚”、“纯洁”、“善良”和“清白”等含义。汉语中诗人于谦曾经留下“粉身碎骨浑可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还有“白璧无瑕” (没有斑痕的白玉, 比喻十全十美, 无可挑剔) 、“白马王子” (比喻少女心目中理想的恋人) 等词汇。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的词汇。例如:“a white spirit” (纯洁的心灵) , “treat sb.white” (公正地对待某人) 等。另外, 在汉语中白色还指“徒劳”、“没有出息”等含义。例如:“白白” (不会成功或没有结果) 、“白搭” (毫无用处———用于口语) 、“白吃” (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的人) 和“白痴” (由于大脑不完全的或变态的发展所造成的智力极端落后, 通常是先天的或产生于儿童早期疾病或损伤对发育所起的阻碍作用) 等词汇。也用来形容“没有功名的平民”, 例如刘禹锡在追那个的《陋室铭》中曾留下“往来无白丁”的诗句。在英语中, “white”还可以表示“炽热的, 充满激情的”、“幸运的, 吉利的”, 如“white with fury” (因愤怒而发狂) , “a white day” (吉日) 等等词汇。

3. 红色 (red)

在中国, 人们对于红色的喜爱甚于任何颜色, 红色被赋予了“喜庆、热烈、欢快、激昂”等含义。例如:“红榜” (光荣榜) 、“红包, 红包儿” (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奖励、送礼) 、“红利” (参加集体生产单位的个人所得的额外收益) 、“红光满面” (形容人的气色好, 脸色红润, 满面光彩) 、“红火” (形容旺盛、优裕) 。另外, 汉语中的红还有“重要”和“忠诚”的意思, 如“红头文件”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 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俗称红头文件) 、“红色保险箱” (比喻能确保人永远不变坏的可靠环境) 和“红心” (比喻忠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心) 。他在汉语中也有表达贬义的时候, 例如:“红眼病” (喻指眼红, 忌妒别人的富裕或成功) 。在英语中, “red”也用来形容“热情、热烈、欢快”的气氛和情绪。例如:“red-blooded” (充满活力的, 健壮的) , “red-faced” (脸红的, 面红耳赤的) 。与汉语一样, 英语中的“red”也有“重要”的含义, 例如:“red-letter” (日历上) 用红字标明的;可纪念的) 。另外, 英语中的红色还与经济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例如:“red-ink” (用来记账的红墨水;赤字, 亏本) , “be in (the) red” (亏空, 亏损, 有赤字) , “be get out of the red” (不再亏空;赢利) 和“come out of the red” (获利, 开始赚钱) 等等。由于国际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从英语中借用来的词汇。借用的同时, 汉语吸收了这些外来词汇的深层含义。例如:“redlight” (危险信号; (使车停止的) 红灯;停止某行为的命令) , 汉语中也会使用“红灯”来形容“比喻妨碍事物发展的障碍的事物”和“警告信号”等含义。

4. 黄色 (yellow)

黄色在中国被视为皇家身份的象征, 与皇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它代表着“高贵、荣耀、威严、吉祥”。例如:“黄袍加身” (五代后周时,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部下给他披上黄袍, 推拥为皇帝。后用“黄袍加身”指政变后夺得政权) 、“黄门驸马” (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黄门, 宫庭禁门, 后成为官署名。后世“驸马”, 转指皇帝女婿) 、“黄道吉日” (旧时以星象来推算吉凶, 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个星宿是吉神, 六辰值日之时, 诸事皆宜, 不避凶忌, 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同时, 黄色还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 例如:“黄粱梦” (比喻虚幻的梦想。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 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 醒来时, 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 只落得一场空) 、“黄毛丫头” (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 含戏谑或轻侮之意) 、“黄泉” (地下的泉水;地面;墓地;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某事黄了” (用来指事情垮掉, 坏了事) 。此外, 汉语中的黄色与“淫秽、色情”有联系, 例如:“扫黄”, 这里所指的“黄”是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英语中的“yellow”则与色情无关, 在英语中“yellow pages”是用来指“用黄色的纸张印刷的电话薄”。在英语中, “yellow”有“卑鄙、胆小、懦弱”的含义, 例如:“yellowbelly” (懦夫) , “turn yellow” (胆怯、害怕起来) , “yellow dog” (野狗、卑劣的人) 等。

5. 蓝色 (blue)

前面提到, 在汉语中“黄色”被与“性”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里则使用“blue”这个单词来表达此含义。如:“a blue joke” (淫秽的玩笑) , “a blue movie” (黄色电影) 等。在汉语中除了“蓝图” (一个详细的、各部分完全协调的计划或行动规划) 、“蓝本” (编修书籍或绘画时所根据的底本) 等少量词汇的使用外, 蓝色更多地发挥了它颜色本身的表层含义。相比之下, 英语给予了“blue”更加丰富的意义。在英语中, “blue”被用来描述人的“忧伤、情绪低落、烦闷”等情绪。例如:“look blue” (神色沮丧;脸色发青) , “be in the blues”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郁郁不乐) , “fall in the blues”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郁郁不乐) , 另外, 英语中的“blue”往往与社会地位有关系, 例如:“blue-blooded” (贵族的, 出自名门的) , “bluechip” (杰出的, 独特的) , “bluecollar” (穿蓝领子工装的, 体力劳动的) , “blue ribbon” (蓝绸带, 最高荣誉) 等等。

二、结语

近些年来,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隐喻已经不再扮演简单的修辞格, 在语言学家的眼中它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表达方式之一。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步入了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的发展道路, 它已经成为一门跨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阶段。本文仅对英汉语中的一些基本颜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今后可以多维度、更加深入地对隐喻这一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进行研究和比较。

参考文献

[1]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9

关键词:认知 隐喻 网络新闻标题

一、引言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睛”,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因此在拟定新闻标题时,作者往往会使用各种手段增强其可读性,以吸引受众。笔者经积累发现,网络新闻标题中广泛地使用隐喻以达到上述目的。学界已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相关的文章有刘晨红的《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邓漪涟的《从认知角度浅析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张名章的《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以及于海波的《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等。

纵观这些论文,我们发现其大多是以报刊新闻标题为例,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以认知隐喻学为理论指导,以2014年1月至9月腾讯、新浪、网易以及搜狐四大门户网站中的新闻标题为例,考察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及其实现的表达功能。

二、隐喻的认知理解

在传统的修辞学理论中,隐喻也称暗喻,是比喻的一个下属辞格,与明喻、借喻等辞格并列。它是一种语用现象,运用在非同类事物间的比较,对语言起修饰美化作用。我们这里讨论的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并不是传统修辞学理论中所定义的隐喻,而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始于认知隐喻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首次建构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靶域的映射,是在源域和靶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知上的对应关系或“映射”。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孙毅,2013:57)。也就是说,概念隐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源域,它通常是为人所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靶域,它通常是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映射,源域和靶域之间在认识或理解层面上的对应关系。而且,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语言类比现象,从本质上来看,它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进行认知和思维的基础。因此胡壮麟(1997:51)说:“人们要认知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

例如,人类如何认知“时间”这一无形而抽象的概念呢?在实体上,我们将这一无形的概念空间化为一个表盘,指针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表示时间;在观念中,我们将时间隐喻化为一种物质性的、有价值的商品,它能够为我们所拥有或失去,即“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就会出现“花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等搭配。例如,马前总理:MH370可能正在某地 搜索浪费时间(新浪,2014-5-20)。

三、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孙毅,2013:63)。下面我们据此对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进行阐释。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用某一种概念去理解或者认识另一种概念,将谈论某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结构隐喻中涉及的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二者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因此用于谈论这两个概念的词语可以通用。“辩论是战争”是一个典型的结构隐喻。“辩论”和“战争”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是在描述“辩论”时,我们通常与“攻击”“防卫”“驳倒”“败阵”等描述战争的词汇搭配使用,这些表述都是源于“辩论是战争”这一结构隐喻。笔者考察发现,这种类型的结构隐喻在网络新闻标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1)李克强:宣战雾霾不能等风盼雨(新浪,2014-3-14)

(2)宣战雾霾 济世环保研发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网易,2014-6-30)

(3)北京多地现小型除霾车上阵PK雾霾(2014-7-10)

(4)抗衡雾霾天气 防毒面具再登时装周舞台(搜狐,2014-7-17)

(5)鼓励拼车以抗雾霾(网易,2014-8-15)

上述五个例子中所使用的动词“宣战、上阵、PK、抗衡、抗”等都是描述战争时使用的词汇,在这里,隐含着“治理雾霾是战争”的结构隐喻。因此在拟定新闻标题时,“治理雾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根据战争的模式构造的:雾霾是敌人,治理前要对雾霾“宣战”,治理的过程就是与雾霾“抗衡、PK”的过程,同时我们有了新武器就要让其“上阵”以打败敌人。以上这些词语的搭配都是由结构隐喻“治理雾霾是战争”所规约的。

概念隐喻观点提出的隐喻类型里有“某种长期的有目的的行动是旅程”这样的提法,既然有旅程,就会有旅程的起点、方向、路线以及终点,这些概念构成一系列结构隐喻,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也较为常见,如:

(6)山西落马“老虎”数创纪录 中纪委破除反腐终点论(网易,2014-8-23)

(7)人民日报:中央设定“三不腐”反腐路线图(搜狐,2014-9-10)

(8)中国反腐的双重路径选择(搜狐,2014-9-11)

(9)黄建国:反腐倡廉无止境 战斗正未有穷期(网易,2014-9-16)

(10)反腐倡廉力量正向农村基层延伸(网易,2014-9-19)

(11)香港学者公婷:最优的反腐路径是“社会反腐”(网易,2014-9-21)

综合分析上述几例我们发现其中隐含的结构隐喻是“反腐是旅程”。旅程中有路线和路径,旅程可以向任何方向延伸,且有终点和止境。因此,这些由旅程所规约的词汇都可以运用于对“反腐”过程的描述,也就出现了上述例句中的说法。

(二)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也称空间方位性隐喻,指与空间方位相关的意象图式相联系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上—下,前—后,深—浅,高—低,中心—边缘等,人们通过相似联想机制将这些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如情绪高、情绪低落、智力高峰、智力低谷、高产、低量等(杨秀杰,2005)。

学者蓝纯(1999)在《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一文中提出,“当‘上和‘下作为空间意象图式被用来构造其他非空间概念时,也就是说当我们给予某个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纵坐标轴,一个TR,一个LM以及一条路径时,我们将这称为‘上和‘下的一个隐喻扩展。”按照这一鉴别方位词“上”“下”的隐喻扩展的标准,笔者随机抽取了100则2014年4月14日至4月15日的涉及方位词“上”的网络新闻标题,统计发现,100条新闻标题中,66例“上”带隐喻义,占总数的66%。只有34例保留了“上”原来的空间义,占总数的34%。但是在“上”的隐喻用法中,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察觉不到其隐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死喻”,也因此成为词语的特点,这里不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也称本体隐喻。我们关于物体的经验,特别是我们自己身体的经验,奠定了为数特多的“本体隐喻”的基础,那就是把事件、活动、情感、观点等视为实体或实质(胡壮麟,2004:78)。从历时的角度讲,人类最基本最初始的经验来源于对具体的、熟知的、有形的、事物的经验,这一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体隐喻可以分为实体和物质隐喻以及容器隐喻两类,但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容器隐喻,即将本体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这里的本体可以是视野、世界、行动、状态等等。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别,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一个以具体认知抽象的概念映射。如:

(12)细心记者揭秘:记者会上总理眼睛有点红(搜狐,2014-3-14)

此处将“秘密”视为一种容器,可以揭开。

(13)高档白酒进入微利时代 经销商“待价而沽”(搜狐,2014-3-14)

“时代”是个抽象的概念,用“进入……时代”这一说法,是将“时代”隐喻为可以进出的容器。

实体和物质隐喻的例子有:

(14)李克强: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腾讯,2014-3-13)

“天敌”原意是指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其概念域是生物域。将腐败视为天敌,是将具体的生物认知域投射到抽象的政治领域,其相似性在于腐败对政府执政产生的致命危害正如生物间捕食者对被捕食者产生致命危害一样。

(15)云南政绩考评“瘦身”(搜狐,2014-1-13)

(16)楼市步入调整阵痛期:一线城市涨幅过高滞涨渐显(新浪,2014-3-14)

此处例(15)和(16)都以我们经历过的人体的某种状态为喻体,来阐释抽象的经验领域。例(15)中“瘦身”是指运用人为手段降低体重,瘦身不仅追求外形美,还追求健康的体魄。云南政绩考核“瘦身”,一方面精简规范政绩考评项目,符合“瘦”的定义;另一方面,“瘦身”还要做到努力纠正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与瘦身的同时还要追求健康相一致。例(16)中“阵痛”原意是指人体间歇性的剧烈疼痛。“楼市调整步入阵痛期”是指楼市成交萎缩、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信心明显不足、信贷全面紧缩等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危害的迹象。因此这里用具体可感的人体感觉映射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抽象现象属于典型的实体隐喻。

事实上,容器隐喻在新闻标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自觉地在使用这些搭配,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意识到隐喻的存在,我们即使看到外显的形式标记,也不会刻意去考察其内在的语义冲突。但实体和物质隐喻通常比较精炼,尤其是运用较多的人体隐喻、植物隐喻和水流隐喻,以熟悉喻陌生,一方面可以降低认知难度,同时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四、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功能

(一)隐喻能营造阅读兴奋点,吸引读者注意

顾宝平(2007)指出,“一般而言,报纸的新闻标题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意义、吸引读者的注意、美化新闻版面这样四个主要功能。然而,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标题的‘吸引读者注意功能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而隐喻的使用带给网络新闻标题陌生化的效果,营造阅读兴奋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例如“2014银行转型大象起舞”(新浪,2014-1-3)这则标题,作者运用了“大象起舞”这样一个新奇的隐喻,突出了2014年银行转型的难度和压力,强调了银行转型的特征,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

(二)隐喻提供认知新闻事件的视角,帮助准确把握新闻本质

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的这一功能强调隐喻表达多种含义的可能性。因为人们往往囿于经验和惯例,对熟悉的事物只从一个层面去了解,而隐喻的使用,或许能够折射出那些被长期遮蔽的平常事物的不寻常之处(曹进,马冬梅,2008)。从深层来讲,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史鑫,2002)。因此,网络新闻标题中恰当使用隐喻,既可以传达记者、编辑乃至新闻媒介对于被报道新闻事件的态度,为受众认知新闻事件提供了视角,同时又能帮助受众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实质。

如“中国驻英大使:安倍的日本是现实版‘伏地魔”(网易,2014-1-2)这则标题中,通过一个简单的隐喻“伏地魔”,即使不点击正文,日本的形象也已呈现在受众眼前。因为我们都了解,伏地魔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强敌人,有“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之称,一般人甚至不敢直呼伏地魔之名。日本右翼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恢复其激进军事力量的地位,重燃导致二战发生的军国主义精神,这一切行为都将使世界和平遭受威胁,因此日本就成为爱好和平的人士眼中的“伏地魔”。

(三)隐喻能帮助受众降低认知难度,加速新闻标题的解读

所要认识的事物过于抽象,通过隐喻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可以更好理解和传达所要谈论事物的特征(刘晨红,2007)。在网络新闻标题语言中,隐喻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认知难度,加速新闻标题的解读。例如网络新闻标题“山西为招商引资戴上精简务实‘紧箍咒”(搜狐,2014-2-21),一些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问题,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可能会陌生,但是运用隐喻,以熟悉的事物来认知陌生的事物,会降低认知的难度。以“紧箍咒”喻山西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的众多要求,使得谈论的话题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参考文献:

[1]曹进,马冬梅.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J].新闻界,2008,(4).

[2]顾宝平.从报纸到网络——看新闻标题制作的演变[J].城市党报研究,2007,(6).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04).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4).

[6]刘晨红.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史鑫.隐喻的思维本质与认知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7).

[8]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3).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篇10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四个心理空间, 两个输入空间, 类属空间及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共有结构对应, 产生了跨空间映射, 并投射到了类属空间中。合成空间是通过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的部分结构形成的新的空间, 内部产生了创层结构。这种通过跨空间相互映射连接起来的四个空间就构成了概念整合网络。当人在思考, 行动, 交流时, 意义在认知空间的内部或者几个认知空间之间形成。

CIT在CMT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在CMT中, 概念域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 它只涉及到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域, 并且这两者之间的映射是单向且具有严格的方向性的。在CIT中, 心理空间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实时动态概念。CIT阐明了各个概念和联系间的复杂互动, 这使它可以解释CMT无法解释的一些映射的意义。

二、《行香子·述怀》中的隐喻

苏轼为了表达人生虚苦, 不如远离官场返璞归真, 上阕中引用了三个俗语“隙中驹”, “石中火”, “梦中身”。《庄子·知北游》中“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隙, 忽然而已”。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已过墙壁缝隙一样。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庄子·齐物论》中说道“方其梦也, 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 觉而后知其梦也。”这三个典故都含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道家内涵, 难以被英文读者理解。

三、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行香子·述怀》中隐喻的两个英译版本

在CMT中, 翻译被认为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单向投射。但翻译不仅仅是两个认知域间的活动。翻译过程中, 它经历了认知的复杂加工, 是源文文化的思想与译文文化形式在认知域内的整合。因此, 翻译需被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源文的文本及其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为第一个输入空间, 译语的表达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作为第二个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的制约下, 它们选择性投射到了合成空间, 并且在认知结构的作用下, 形成层创结构, 产生新的表达形式——译文文本。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会受到对源文文化和译文文化理解的影响, 以译文读者充分理解为目的, 根据CIT的原则, 做出自己的主观选择。在这里, 本文选用了《行香子·述怀》中隐喻的许渊冲和林语堂两个翻译版本, 其概念整合网络如下所示:

对于“隙中驹”这个表述, 许渊冲翻译的文本 (也就是合成空间) , 选择了输入空间1的结构直译, 按照白驹过隙这种说法, 用英文表达出来, “时间飞逝得就像白色的马飞快跑过罅隙一样。”。这样的表述显得非常直观, 且有画面感。但英文中因为没有类似的说法, 这就需要英文读者停下来细细思考品位, 感受这样的一种思绪。这里许渊冲选择了保留原文的原意, 牺牲了英文的流畅性。而林语堂翻译的合成空间则采取了输入空间2的结构, 结合了英文的固有表达, 把“白驹”换成了“影子”, 也达到了表达“快”这一目的, 并为英文读者所熟悉, 但是牺牲掉了“白驹”这一意象。隋唐间儒家学者陆德明注《庄子》:“白驹”, 或言“日”也。“白驹”其实就是“阳光”的意思。“光”成了“影”, 虽都可表达时光的快速流逝, 但阳光是十分美好的东西, “影”却是在黑暗之中。原文中感叹时光美好却短暂的那种意思被忽略掉了。

许渊冲采用了输入空间2的结构, 用“黑暗中的火花”来表示“石中火”, spark在字典中的释义为“a very small burning piece of material that is produced by sth that is burning or by hitting two hard substances together”, 并且多增加了黑暗中这一意思。林语堂则采用了输入空间1, 也就是中文的表述结构, 用“flashing flint” (闪光的燧石) 来表达这一意象。

苏轼最后采取了“梦中身”这一意象, 来表达一种梦中梦的状态。人生如梦, 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对于整个宇宙, 都只不过是转眼一瞬。在这一瞬中的恍恍惚惚, 分不清真与幻, 梦与醒。两个翻译版本都采用了输入空间2的结构形成最后的合成空间, 放弃了输入空间1中庄子所表达的梦中梦的哲学思想。许渊冲用“月光的梦”, 林语堂用“逝去的梦”来表达人生的恍然一瞬, 对于英文读者都更易于理解。但当我们通过类属空间来发掘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相互映射时, 我们能够发现其实输入空间2也有对应于输入空间1的表述。在在美国诗人Edgar Allan Poe的《梦中梦 (A Dream Within A Dream) 》一诗中就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是否我们所看所感, 都不过是梦中之梦 (Is all that we see or seem,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如果能运用类似的表述, 输入空间1的认知结构就不必舍弃, 而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四、总结

从CIT的角度来看时, 诗词翻译还有发展的空间, 原文与译文文化之间的相互对应与选择性投射的选择, 都是需加注意的重点。当然, CIT对于翻译的指导本身也需要一定优化: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认知结构要如何通过指导原则进行选择;类属空间要如何才能最适当地引导输入空间的相互映射。这都是需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问题。

摘要:中国的古词中的隐喻使汉译有不小的难度, 而传统的概念隐喻分析在此处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 通过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对比苏轼《行香子·述怀》的两个翻译版本, 分析了两者的优劣之处。研究发现, 概念整合理论对传统的翻译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这为中国古词的汉译英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古词,翻译,隐喻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Natural Language.Massachutts:the MIT Press, 1985.

[2]Fauconnier, Gilles&Marker 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alIntegration.Cognitive Science, 1998:269-280.

上一篇:运动领域下一篇:风险与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