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2024-06-22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通用7篇)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1

对人类道德的关注和研究虽然源远流长, 但对于非道德行为, 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非道德行为, 却是在最近数十年间才展开的。在综合了38种不同的定义之后, Lewis将商业道德定义为:对道德上合理的行为起指引作用的一系列规则、标准、原则, 或者规范。因此, 道德行为意味着那些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 而非道德行为意味着那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Jones将非道德行为进一步限定在营销领域, 认为营销上的非道德行为是指在市场营销功能领域内的任何违法的或是道德上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行为。

近年来, 层出不穷的非道德行为使这一方向上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 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回顾已有的研究并从研究视角上展开分析, 以期引入新的更有生命力的理论和研究范式, 最终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的。通过文献回顾, 本文认为可将已有的相关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或主要视角, 并对目前已经出现但并未引起重视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作重点介绍, 以期抛砖引玉, 共同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早期的研究视角:是否存在非道德行为

早期学者们对非道德行为的研究, 起源于对商业道德的研究。在1961年以前, 在商业道德方面的很多研究已经展开。人们注意到,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在商业行为中道德也越显重要。那到底经营管理活动中是否存在着非道德行为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Baumhart (1961) 在商业道德方面进行了一项研究, 涉及5000位业务经理, 其中的1700位回复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业务经理们了解商业领域的道德状况, 但对什么是非道德行为却没有一致意见。业务经理们坚信一个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应该同时具备良好的自我道德准则和一个有着较高道德品质的上级。这一结论影响深远, 后期的研究者们常常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组织成员及其管理者身上, 尤其对组织的高管情有独钟。该研究表明在经理们的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大量可能导致非道德行为的压力, 证实非道德行为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

后期研究往往将这一研究成果作为文献追溯的起点, 是因为这篇文章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其影响力之大, 以致十五年后, Brenner和Molander (1977) 进行的重复研究仍得以发表。研究结果显示, 十五年后的业务经理们认为, 商业活动中的道德标准在15年间并没有显著的改变。二十年后, 根据洛克维奇 (1997) 所作的一项研究, 为了完成公司的目标, 有56%的美国员工在压力下采取了一些非道德行为, 有48%承认自己有过非道德行为。

从1961年到1977年, 再到1997年, 虽然三份研究成果的时间跨度长达36年, 但这三份研究成果共同指出, 非道德行为的确是在组织中普遍存在的, 其存在性毋庸置疑。

与上述研究成果类似的探索式研究还有很多, 虽然并不能解决在组织中关于非道德行为的诸多困惑, 但也表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进行非道德行为的机会, 将可能导致非道德行为的产生, 从而给组织带来不可挽回的、高昂的代价。这些先导性的研究, 激起了后期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极大兴趣。

二、中期的研究视角:道德决策过程及模型

在发现采取非道德行为的机会的确于组织中广泛存在之后, 学者们开始思考, 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非道德行为的产生, 并在此基础上, 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的个人道德决策模型。以下对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模型作简要介绍。

Ferrell和Gresham针对道德决策制定提出了“个人道德决策权变模型”。模型指出, 道德决策过程开始于出现道德问题的社会或文化环境, 然后个体的决策在面对道德困境时, 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个体特征 (知识水平、价值观、态度和意图) ;特殊关系人 (差异联想 (1) 和角色定向 (2) ) ;机会 (职业准则、公司政策、奖励/惩罚) 。该文献的贡献在于, 提出道德/非道德决策是多维度、过程导向的, 有权变的本性。同时指出, 因为缺乏一致的道德标准, 要定义一个异常行为是否非道德是非常困难的。

Treviño提出了“个人—环境交互道德模型”。该模型表明, 当遭遇道德困境尤其是面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时候, 是否采取非道德行为, 并不仅仅与个人因素或特征相关, 也不仅仅与所面临的情境相关, 实际上还与个人的道德认知评价有关。而个人的道德认知评价, 可以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六阶段来进行界定。这一模型的重要贡献是, 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六阶段理论, 引入到道德决策模型这一研究领域, 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从心理学领域借鉴相关理论来研究道德决策的思路。

Hunt和Vitell提出了“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 其模型试图解释当个体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是如何决策的。研究者认为, 非道德行为的后果将对这个人将来面对同样道德问题将如何回应产生影响。同时, 道义论与目的论都不能完全解释非道德行为, 因为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都处于道义论与目的论的一个复合状态。

Bommer等提出了一个关于道德与非道德决策的行为模型。在研究中, 定义并描述了组织中影响道德或非道德行为的若干变量。模型将环境方面的要素与个人方面的特性通过决策制定过程的中介与道德/非道德行为联系整合在了一起。该篇文献的主要贡献是, 在决策制定的中介作用下, 将环境因素与个人特性整合在一起, 作为组织中的道德/非道德决策的一种概念性分析模型, 对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

Jones对个人在组织中的道德决策制定过程进行了研究, 认为现有的关于组织中个人道德决策的模型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关注道德冲突问题本身的一些特性。该项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权变模型, 模型包含了一组新的变量:道德强度。同时使用从社会心理学中衍生出的概念、理论和证据来讨论道德强度影响道德决策与行为过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李晓明认为, Jones对以往的5个模型进行了整合, 并以Rest的道德决策四阶段模型为基本构架, 归纳出了道德决策整合模型。论文所提出的道德强度的概念, 对之后组织中的个人道德决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Ferrell等人在营销道德研究及道德决策模型的基础上, 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这两个主要的角度出发, 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人员推销和销售管理中道德决策制定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认为, 与销售相关的道德决策制定过程参与因素包括:组织文化、销售行为、道德问题强度与道德决策, 而个人因素与营销道德氛围起到了影响作用, 同时道德决策与对相关产出的评估是有关系的。

上述模型一方面从如何能够正面地作出道德决策出发, 一方面从如何避免出现非道德行为出发 (李晓明) , 恰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组织中个人的道德决策制定过程, 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思考模式, 影响深远。

三、后期的研究视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道德决策过程及模型的研究基础上, 伴随着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的逐步发展, 在非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涌现出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理解。由于文献太多, 可从两篇综述性文章中一窥究竟。

1. Loe等人的《商业道德决策评估的实证性研究综述》

该项研究回顾了从1961年到1997年在这一领域的几乎全部文献, 共计188篇。研究者将之前的道德决策制定模型划分为两类, 即标准性的道德决策模型和积极性的道德决策模型, 并对之后的实证性文献作了收集和分析, 认为前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道德问题感知、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道德强度这四个方面共16个影响因素, 并将每一文献重点涉及到哪一方面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统计。这篇文献综述对之后的道德决策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在文中提到的可以研究的方向, 很快成为研究热点;文中统计显示出的一些实证研究仍有不足的地方, 迅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并涌现出一大批后续研究。仅以道德强度为例, 在本文指出仅有2项实证研究之后, 迅速在下一篇综述中, 短短5年时间涌现出32项道德强度方面的实证研究。

2. O’Fallon和Butterfield的《道德决策实证研究文献综述:1996—2003》

该项研究将焦点放在从1996年到2003年这短短的7年时间, 研究者找出了相关文献共174篇。

研究者将因变量属于Rest的道德决策四阶段的研究纳入研究范围, 这四个步骤包括:道德感知——能够感知目前状况是否道德;道德判断——判断哪种行为是道德上正确的;道德意愿——对行为在道德价值上排序;最后, 道德行为——执行和实施道德意愿。为了总结实证检验结果, 按三个方面共32个影响因素总结在表1中。

从上述综述性文献的回顾中, 我们不难看出, 对于哪些因素影响道德决策过程, 学术界仍在继续研究, 且由于每一位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不同, 所以我们常会发现对同一影响因素的结论相互不支持甚至对立。对于这些因素对非道德行为的影响, 研究者们仍在继续努力之中, 但32个影响因素的清单, 已经相当长了。

四、近期的研究视角: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

从上述文献回顾不难看出, 实证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异常丰富, 这也给企业管理者出了一个难题:已有成果表明非道德行为受到了多达32个因素的影响, 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如何才能同时照顾到32个不同因素的影响呢?如前述学者对非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挖掘式”的研究之后, 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 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 甚至个体所在社会网络的结构, 都可能会对个体的非道德行为产生影响。之前的研究大都从个体角度出发, 割裂了个体与环境、与组织其他人的关系来研究非道德行为, 就像经济学的很多基本假设一样, 并不考虑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少量研究虽然也考虑人与组织间的关系, 但并不把这一关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进行研究。这一发现, 促使我们将目光转向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 希望引入以关系与结构为主的研究范式, 增加对非道德行为的理解。

社会网络研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流派,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认为社会现象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简单加总, 即个体加总不等于总体;社会是一个非线性的世界, 社会现象之间不是 (至少不完全是) 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社会网络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 其基本思路是每个行动者都会与其他行动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就是通过建立、模拟这些关系的模型, 来对群体关系的结构加以描述, 研究这种网络关系结构会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出社会测量法以来, 这一方法就为社会网络分析奠定了计量分析基础。发展到今天, 社会网络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网络关系发掘与分析、支配类型发现与分析, 以及信息流跟踪等方面, 通过社会网络信息来判断和解释人的态度和人的行为。同时,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系统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 使得社会网络分析从一种隐喻转换为一种现实的研究范式。进入21世纪,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形成人际关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从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社会学、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开始用于营销管理领域。

从目前来看, 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组织中非道德行为的文献所见不多, 且多为探索性研究。

最早开始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进行组织中非道德行为研究的, 是Brass等人。他们的研究《关系与非道德行为:一个社会网络的视角》是在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领域引入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开山之作。论文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 提出了从社会网络若干变量的角度, 来考察和研究营销人员的非道德行为这一命题。所提出的社会网络变量包括两个部分:社会网络关系特征, 如强度、地位、多重性、非对称性;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如密度、小团体、结构洞、中心性。该项研究系统描述了关系对非道德行为的影响, 指出社会网络视角与传统的研究视角不同, 网络视角不是孤立地关注行动者本身的属性, 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上, 它是一种关注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范式。研究者试图分析总结社会网络关系特征和结构特征与非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希望找出在哪种社会网络条件下, 更容易产生非道德行为。Brass等人的开创性研究, 具有多项成果:首先, 将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了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这一领域;其次, 总结提出了社会网络的关系特征与结构特征对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假设;再次, 在逻辑上对上述假设的提出给予了证明。

Seevers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营销人员道德》的论文, 对社会网络研究范式在营销人员的道德领域研究所可以起到的作用作了探索性研究。文章指出, 社会网络视角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使得人员推销领域的研究者可以在营销人员的情境下, 对道德以及道德决策展开新的研究。文章在一个假设的医药推销网络情境下, 讨论了若干社会网络变量与营销人员道德决策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变量包括:关系特征 (关系强度、关系非对称性、关系多重性) 和结构特征 (结构洞、密度、小团体) 。该项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第一, 从一个假设的医药推销网络情境下, 发展了在营销人员道德决策领域的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应用方向;第二, 将Brass等人论文中各项社会网络关系特征与结构特征的提出假设阶段论证稍显不足的状况进行了弥补, 较详细地讨论了每一个变量相关假设的论证过程。

Brian等人基于著名的安然公司案例, 研究了竞争性环境是否会提升和促进非道德行为的传播。研究者注意到, 关于腐败的研究大多是自上而下的, 所以该项研究建立了一个以案例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模型, 来描述可能影响到组织中个人非道德行为的参与和扩散的社会网络因素。研究试图将弱连带对非道德行为扩散的促进作用加以论证, 事实上是在讨论某种特殊的弱连带, 是可能促进或加大非道德行为出现的概率或扩散的速度的。所以, 该研究应用社会网络理论来预测对于在组织内参与和扩散非道德行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发现社会网络状况既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抑制非道德行为的产生, 也可以促使其扩散。研究者采用安然公司案例中的内部信息和数据来支撑其讨论的观点, 最后得到了相关的结论。这一在弱连带对非道德行为影响上的论证, 是该研究的一大贡献。同样, 除了列举出安然公司的种种表现和回顾历史文献的所有推导之外, 本研究也没有做出任何实证上的检验。

从已有文献来看, 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组织中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已初步出现, 但稍显不足之处在于, 目前几乎所有文献都并未涉及到实证, 仅限于理论推导。这为将来更加广泛、深入地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非道德行为展开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结论与建议

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展开研究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个全新视角, 并已获得初步成果。但在现有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而这些方面的局限性, 将成为今后这一方向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

1. 实证研究的缺乏

除了Brian等以安然公司的案例为例来进行分析之外, 其他文献均没有涉及实证。这种一直停留在探索性、定性研究的状况, 对于社会网络理论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运用和拓展是极为不利的。有兴趣的研究者可采取多种实证研究手段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 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热点和研究方向。

2. 本土化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理论源于西方的社会学, 近年来, 华人本土心理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出于对华人心理活动、社会活动的熟悉和理解, 在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过程中, 要注意采纳和吸收华人本土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以使社会网络理论适应我国经济管理界的实际情况。

3. 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我国对企业道德的探讨尚处于思辨阶段, 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我国的经营管理者和学术界对于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方面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过于偏重“硬件”方面的建设与投入, 而不太关注对于非道德行为的管控与研究。

本文主要回顾和总结了组织中非道德行为的不同研究视角, 重点介绍并讨论了社会网络理论在这一领域的引入与已有的应用, 并对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伤害极大,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提升重视程度, 善于运用新方法、新理论, 以实现管理运营过程中的有序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非道德行为研究的相关研究进展, 并对非道德行为的已有研究视角作了划分和概括, 指出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来进行非道德行为研究将是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并简要对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介绍, 便于后来的研究者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社会网络,非道德行为,道德决策

参考文献

[1]李晓明, 王新超, 傅小兰.企业中的道德决策[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7) :665-673.

[2]李永强, 李剑南, 史亚莉.社会网络视角下员工非道德行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10 (12) :141-144.

[3]Beauchamp, T.L.and N.E.Bowie.Ethical Theory and Business[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3:98-100.

[4]Brass, D.J., K.D.Butterfield, and B.C.Skaggs.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 (1) :14-31.

[5]Brian, W.K., M.J.O’Fallon, and M.S.Salimath.Do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lead to the rise and spread of unethical behavior?parallels from Enr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 (83) :703-723.

[6]O’Fallon, M.and K.D.Butterfield.A review of empirical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literature:1996-2003[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5, 59 (4) :375-412.

基于风险导向视角的审计判断研究 篇2

审计判断, 又称审计职业判断, 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审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下, 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现有职业规范的框架下, 做出的分析、估计、选择和认定。

1审计判断的重要性

(1) 审计判断质量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

审计判断贯穿于审计计划、实施和报告的全过程。无论是审计计划的制定、样本的设计和选取, 还是审计风险的判断、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这都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审计人员判断能力的高低, 决定了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直接影响到审计意见的发表, 影响审计的质量。

(2) 职业规范起原则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只是给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供了一个指导、约束、辅助决策的框架。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 使得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审计人员要运用专业素养灵活地判断、分析、解决新问题, 这就使得审计判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复杂经济环境, 使得企业对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 企业为达到上市、保牌等各种目的, 会计造假和利润操纵比较普遍,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增加了审计判断的难度, 为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审计风险的降低, 审计判断显得更加重要性。

2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审计主体层面

(1) 审计人员的经验。

张继勋等 (2008) 以判断共识、稳定性和自我洞察力作为审计判断质量的衡量指标,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在一般任务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 有经验者的共识显著高于无经验者;而在高级任务的分析程序风险评估中, 有经验者的共识和稳定性明显高于缺乏经验者。

(2) 专家效应。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需要, 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注重特定领域行业专家的培养和引用。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 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运用多方面知识进行审计判断, 有效提高了审计判断的质量。

(3) 锚定效应。

杨明增、张继勋 (2007) 采用实验方法对锚定效应检验发现, 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判断中运用了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查阅上一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4) 框架效应。

杨晓磊等 (2009) 提出审计判断和决策中存在框架效应, 财务数据的表述方式不同会改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 不良的框架效应会降低审计判断的质量。

2.2审计客体层面

(1)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环境。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环境, 从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环境状况的可获得程度和复杂程度会影响审计判断的质量。

(2) 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情况。

客户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则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的了解和熟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会明显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2.3审计环境层面

(1) 审计技术。

西方国家对于审计判断辅助工具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 而我国尚不普遍。借助与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审计人员能有效克制审计判断中的主观倾向, 促使自身运用恰当的判断方法。因此, 审计判断辅助工具身审计技术的应用, 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2) 集体决策模式。

在审计实务中, 审计工作是由团体协作完成的, 多数的审计职业判断是由集体决策确定的。我国的三级复核制度是集体判断与专家判断相结合的决策模式, 是审计师个人判断基础上的多层次判断, 使得结论更可靠。

3改善审计判断质量的建议

3.1审计人员层面

(1) 注重专业知识与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

审计准则等相关规范、审计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审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后续教育,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更新和积累专业知识和行业特殊知识。同时, 审计人员应该阅读大量的审计业务档案、参与审计判断的实践, 获取审计判断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2) 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人员以独立第三人的身份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合理保证其不存在重大错报, 直接关系到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 审计人员应该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保证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3) 加强行为心理学的学习。

审计人员的性格、思维会影响审计判断的效果。通过学习行为心理学, 审计人员的观察、协调、思维等能力得到提高, 对判断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能有更好的认识, 能有效克服不良的框架效应等。

3.2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1) 积极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提高审计技术。

在审计实务中,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鼓励运用已有的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协调好成本和效益;并且积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经验, 组织专家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为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2) 充分发挥集体决策和专家判断的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发挥团队协作的效应;不断完善三级复核制度, 明确各人员的责任制,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发挥集团判断的优势;注重行业特殊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使得审计判断更全面, 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3管理机构层面

(1) 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规范。

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比较普遍, 存在会计造假和盈余操纵等现象。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建立严格的惩罚措施及科学的激励制度。同时, 加强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审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实用性, 明确化和相对稳定化, 给审计判断提供完备的指导。

(2) 适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为虚假陈述行为而被判需向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例还很少。因此, 监管部门应该适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降低公众的诉讼成本,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广泛运用, 对审计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风险导向模式的框架下, 论述了审计判断的重要性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了改善审计判断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判断,质量,重要性,影响因素,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明辉.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 (1) :64-71.

[2]张继勋, 杨明增.审计判断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9) :72-75.

[3]张锋.改善审计判断效果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7, (11) :64-65.

[4]杨明增, 张继勋.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4) :43-47.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3

一、道德教育的生态本性

生态学原先只是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目前, 生态学不仅仅处于生物科学的前沿, 而且又更进一步地突破了自然科学的界限, 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结合。

关于“生态”的理念, 樊浩教授在《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指出, 生态智慧由人对自然的关系提升、扩展为一种世界观, 再由一种世界观落实为一种价值观, 并由此引导主体追求和建设一种新的社会文明, 就不仅具有逻辑必然性, 而且具有客观现实性[1] 。“生态”理念能否成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合理性的理念?换言之, 生态合理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 取决于生态理念是否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本质。

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 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不孤立地考察单一的事物, 而是把它与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相联系, 进而对事物作具体分析。以此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审视德育, 便不难发现道德教育内在地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形态, 具有生态的本性。

首先, 道德教育以人为主体, 以人的发展和超越为目标, 体现了生命发展的生态特征。学校道德教育以体现人类自由本性的意义世界作为传承和教化的内容, 是一个赋予个体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过程, 通过扬弃个体特异性使其获得伦理普遍性, 确立个体的体现类本质的意义世界和生命秩序。需要是生命的存在方式, 关注学生个体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是大学德育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2] 。因此,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教育过程, 体现了生态的本质性特征。其次, 道德教育内部包含着“德”、“育”要素的相互关联及其生态互动。作为一种生态因子的复合体, 道德教育的内涵既包括作为客体的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满足, 又包括主体在对象化实践中, 对类本质的实现和回归。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德”、“育”两个方面应该相互衔接、彼此关联, 形成生态互动, 才能实现德育的健康推进。“德”谋“育”的传承、提升, “育”求“德”的合理性、现实性, “德”、“育”寻求和谐共生、协同进步。再次, 道德教育体现了主体与环境间的有机联系。道德教育与诸多外在客观因素相联系, 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多因素影响。一方面, 道德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 它不仅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 而非依赖独立的时空展开。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道德教育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等其他文化因子相互作用, 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教育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扭结, 道德教育必须与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真正的文化效力。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生态互动, 需要与道德精神、伦理精神相适应, 需要与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互动。

“道德教育生态”包含道德教育的内部系统和道德教育的外在环境, 前者主要是系统内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等各种因素的互动共生、整体协调, 后者强调道德教育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它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序、开放的生态系统, 它所凸显的不仅仅是各构成要素, 还包括各要素有机关联所形成的整体结构。道德教育的合理性, 是生态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必须诉诸道德教育各种相关因素的有序整合, 并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建构和确证其具体内涵。因此在德育生态观的意义上, “道德教育生态”既统摄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中介等内部各种道德教育因素的生态体系, 又包含道德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文化要素的生态互动。道德教育生态系统通过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促进各要素协调、均衡发展, 维持系统稳定, 从而促进道德教育系统的有序发展。

“道德教育生态”理念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概念, 更不仅仅是“生态道德教育”概念所理解和把握的内涵。“道德教育生态”理念的基础是生态世界观, 理论内核是生态价值观, 分析方法是生态方法论。就道德教育实践而言, “道德教育生态 ”的理念是打破原有的单一、封闭的道德教育格局, 将一切同道德教育相关的领域置于视野之内, 将全部有利于刺激和产生道德教育效应的内容和途径, 合理运用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借以创造全方位的、合乎历史进程的、最积极、最活跃的道德教育生成机制。

二、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的生态内涵

既然道德教育具有生态本性, 而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又在于其生态失衡, 那么一个严肃的命题就是:如何使道德教育恢复其生态性?回答这个命题必须在特定的学校场域中恢复和推进道德教育生态, 学校场域便成为研究道德教育生态的一个特定领域。

学校场域是学校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的网络, 是有形与无形的整体集合与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学校场域更多指的是意义场域, 或者是物理场域与意义场域的互相交融。学校场域作为教育场域的主要部分, 具有自身特征:首先, 学校场域是对客观的学校教育关系的一种描述。在学校场域中, 各种教育实体性要素不是处于相互孤立的零散状态, 而是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状态。其次, 学校场域里的媒介主要是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构成了学校教育场域的基本资本形态, 同时也是使学校教育场域区别于其他场域的根本标志之一, 从而使学校教育场域成为一种文化场域和意义场域。再次, 学校场域以文化权力为权力中轴。由于学校教育场域是一个文化场域, 因而产生和运行于学校场域中的权力属于文化权力。原因在于“该场域内不同主体 (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家长等) 之间发生互动的前提和中介以及互动的背景、互动得以展开的形式和途径, 甚至互动过程的反思和意义投射等, 无不跟知识与文化紧密相连;互动主体彼此间的影响和作用无不是知识和文化上的;互动的过程和结果, 如视野之拓展、经验之积累、知识之增加, 亦无不是知识和文化上的。” (刘生全, 2006) 最后, 学校场域内含着冲突和悖论。学校教育的客观效果需要以受教育者的信服为基础, 因而学校教育的展开需要教育权威这一社会条件。但是教育权威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从而在学校教育的客观效果和主观目的之间就存在着冲突和悖论。道德教育价值生态的合理建构, 是学校道德教育获得现实效力的重要价值基础。在这一基础上, 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现实展开需要学校权力场域的运作才能获得现实的合理性和文化效力。

基于场域与生态进行合理性建构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是由多种结构和多种因素构成的生态体系, 其中包括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因素、核心伦理关系、功能生态和结构生态等。通过这些生态因素的相互协调、彼此关联,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得以形成并全面促进道德教育的过程。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包含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学校道德教育生态体系中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教育教学者即教育者 (主要是教师) 、学习实践者即教育对象。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由多重教育关系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关系体系, 蕴含着诸多的伦理关系。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的和谐应该是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自身内部多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和谐, 也是道德教育本身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和谐, 所以合理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应该基于场域与生态的理念和把握。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本性在学校场域中得以恢复与演绎, 形而上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也正是通过学校场域落实为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实践。

三、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的环境互动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态系。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在学校场域中演绎, 同时学校场域不是封闭、孤立的, 它和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和所有的生态系一样, 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生态的和谐稳定、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摆脱当下德育困境, 必须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中重新把握学校道德教育, 在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的完整、稳定与和谐。

德育生态环境是指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总和。学校德育系统的环境按层极可以分为“大生境”——社会生态环境、“中生境”——教育生态环境以及“小生境”——德育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泛指一切影响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和精神因素, 主要分为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它们分别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与文化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教育环境作为学校德育的“中环境”, 对学校德育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相关联构成的生态环境等对学校德育起着直接而深远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学校德育的成效。校园德育环境作为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一种微观道德环境, 是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赖以形成的“德育场”, 与外部社会道德环境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学校德育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生活和德育过程等。

学校德育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 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该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网络, 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其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交流的过程, 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在德育系统中实现生态循环, 促进德育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构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就是把各子系统置于一个有机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 强调相互之间要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保持平衡, 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制度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制度是指有关学校道德教育的规范体系, 它既对学校德育工作作出规定, 也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面貌作出规定, 包括正式的、理性化的、系统化的、形诸文字的行为规范。学校德育制度能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学校成员之间的教育性互动, 将学校制度融入德育活动中, 用制度为德育活动建构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交往环境, 支持和保障学校德育的实施, 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基于生态的学校德育制度首先追求德育的整体互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德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它既是教师的实践, 也是学生的实践。忽视任何一方的实践, 德育都难以取得完美的效果。其次合理安排德育内容, 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学校生活之中, 使学校成为一个道德的环境。再次不仅着眼于社会的开放性, 也着眼于学生品德发展的特性。最后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形成德育合力。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 以政府为主导, 以社区为依托, 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 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 形成社会大德育, 实现德育于大环境的动态开放。在生态优化和整体互动中提供一个涵盖全方位的德育制度支持和保障, 从而推动人的整体提升和全面发展。

四、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与模式的建构

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和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模式的构建, 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和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和出路。

社会环境纵横交错构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网络, 社会生态是学校德育的“空气”和“水”, 它从空间全方位包围了学校, 从时间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历程, 对学校德育困境的形成和消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立优化的学校德育之社会环境, 特别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和学校的积极作用, 构建政府主导、社区依托、学校推进、家庭参与的社会、学校、家庭德育相统一的“网络”德育。

完善学校德育制度是优化学校德育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基于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制度应融入尊重生命、尊重主体和整体互动的制度内涵, 并体现“民主——参与”、“自由——发展”和“开放——和谐”的制度精神。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模式是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等系统内部因子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出发, 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各种因素、各种力量、各种途径等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构建的德育网络。它致力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环境中, 在学生民主参与基础上,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模式在德育目标上应注重生命性, 德育内容上应注重关联性, 德育方法上应注重主体性。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模式内蕴着德育目标的生态转型, 德育课程的生态设计和师生观的生态转换, 承担对伦理精神的过滤和传递的重要职责, 最终实现“完整的人”的培育目标和真正的道德自由。

摘要:建立“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 从生态整体性出发, 全面分析学校道德教育所关涉的问题, 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在学校场域演绎中得以恢复和推进, 在与环境良性互动中实现其完整、稳定与和谐, 这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和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校场域,环境,制度,生态理念,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4-16.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4

关键词:新视角,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一、国家范畴内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工作严谨,遵守纪律,及时提高自身业务技能,优化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国家的会计制度与财经法规,并能够响应号召开展宣传工作;会计人员应充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钻研适应工作的相关要求;会计人员应坚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会计人员应保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为本单位的商业信息保密。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违规操作

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违反相关的财会法规,主要表现在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人员没有拒绝本单位领导的错误指示,向税务部门、公司股东以及公众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另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便利,和企业内部相关员工进行串通,贪污企业资产。

(二)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我国存在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工作中缺乏公正客观的意识,没有良好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无法抵挡利益诱惑,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性操作,通过牺牲本单位的利益来满足自身利益。

(三)业务水平偏低

会计人员往往缺乏自律性,没有良好遵守职业道德,在业务操作上也缺乏原则性。会计人员在财政部门定期组织的后续教育中存在应付心理,大多数人员没有主动的去进行业务探究与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出现会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

(四)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监管不到位

我国出台了《会计法》以及多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也明确了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但由于相关部门的惩处规定不健全,加上各监管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导致监管成本的浪费,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效果。

2. 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压力

当前有很多的企业领导为了逃避税务及审计机关的检查,完成年初经营计划,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性操作,会计人员受到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影响,不得不背离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股东与公众利益的损失,还会极大的影响国家会计法规的贯彻与执行。

3. 缺乏职业道德意识

会计人员队伍中有较多学历不高的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会计人员以及一些基层会计工作人员,他们缺少对新规范、新准则的了解,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没有主动学习新知识。同时,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单一地注重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也只注重生产过程与生产安全,缺少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国际化会计准则成为大势所趋,这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经济在与世界市场相融合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会计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新知识,有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会计人员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市场的走向与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且全面的掌握最新的财会法规,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面临的利益诱惑越来越多,这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虽然我国有多部相应的财会法律规章,但是在丰厚的利益诱惑下,对会计人员的规范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国家与相关企业还应该提高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视度,对会计人员警钟长鸣,不断提高整体会计人与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性的职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资本市场成为宏观经济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加上大多数企业都有筹措资金的需求,自从我国成功推行IPO制度,中小企业也拥有了从资本市场筹资的机会,企业管理者都希望通过上市来增加资金来源、扩大经营规模,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财务状况密切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就会指使会计人员粉饰会计信息。面对新环境的挑战,会计人员应该严格律己,良好维护资本市场安全性与稳定性。

四、新视角下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一)完善财会法规

国家应该对原有的财会法规加以修善,加大对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还应该加大法制宣传工作,让会计人员明白为了利益而违规将得不偿失,提升法规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与震慑力。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涉及多角度的详细规章,会计规范体系应该让会计人员有法可依,因此,法规的修善应该详细规范会计人员行为。

(二)创新监督机制

1.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具有强制力,其含义是政府基于法律采用行政手段监督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进行强制性约束。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监督难,执法责任不明确。此外,会计法律存在一定的不健全性,国家监督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部分无法可依的现象,因此,对于相关的会计法规应该给与及时的补充。相关监管部门在监督企业、会计人员的过程中,应该对虚假操作会计信息的行为严惩不贷,还应该对给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出贡献的企业与会计人员给予奖励。

2.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体主要是会计行业的自律的管理,社会监督的主导者是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监管,社会监督的主要职责在于督促企业时刻保持会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原则,提高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社会监督主体应该提高市场化,优化监督机制,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给与良好的指导。

3. 内部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以会计法规为基础建立内部审批与授权机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充分与会计操作相独立,实现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_。

(三)加强后续教育

财政部门应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印发宣传册、典型反面案例教育等方式警示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自觉性。还可以对在校学生加设职业道德培养课程,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相关企业则要优化会计工作环境,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活动,对遵守职业道德表现良好的会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五、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工作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尽可能发挥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功能。这其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发展会计工作的关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会计人员高水平的职业道德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冯锦雅.论新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下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J].改革与开放,2011(12).

[2]高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2).

[3]郭晶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5

通胀预期管理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不仅能够稳定物价水平, 减小物价波动, 还可以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将基于景气指数方法, 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物价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 特别是物价波动中通胀预期的影响, 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基于景气指数的物价波动特征分析

(一) 物价景气指标的选取

本文收集了与物价相关的宏观经济月度指标100多个, 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作为基准指标, 采用时差相关系数、K-L信息量等方法筛选出能够反映物价波动状况的先行、一致景气指标组, 其中, 根据指标与物价先行期的长度不同, 将先行指标划分为长先行指标组和短先行指标组, 物价景气指标组如表1所示, 样本区间为1997年1月~2014年2月[2]。

表1中, 物价景气一致指标组中, 各指标不仅与基准指标CPI具有高度一致的波动特征, 而且反映了消费、生产、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的物价变动, 能够全面代表物价波动的特征。此外, 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属于货币类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口额增速等属于总需求类指标, 总需求变动和货币因素是导致物价波动的两个主要因素, 并且领先于物价波动, 这些指标具有先行特征的同时, 也符合经济理论[3]。

(二) 根据物价先行合成指数对物价波动的分析

本文采用美国商务部合成指数方法计算出物价的合成指数, 该方法首先对指标Yi (t) 求对称变化率Ci (t) :

再求得标准化因子Ai, 并将对称变化率Ci (t) 标准化:

根据式 (2) 求出平均变化率R (t) , 并计算合成指数I (t) :

其中, 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t=2, 3, …, T。

物价的一致、长先行和短先行合成指数如图1和图2所示 (以2005年的平均值为100) 。

图1和图2表明, 2014年1~2月物价一致合成指数维持小幅波动, 物价呈现平稳态势。平稳的原因, 除了与经济的稳定增长紧密相关以外, 一方面是2013年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 输入型通胀压力减缓的作用。以美国为例, 2013年芝加哥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下跌了22%, 玉米期货价格下降了40%, 为年内国际商品的最大降幅。

此外, 由图1和图2可得, 2012年4季度以来, 我国物价呈现小幅波动态势, 波动幅度减缓是经济稳定的反映, 同时也是通胀预期管理效果的表现。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 我国政府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而是强调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维持货币市场稳定, 最终使得通胀预期对通胀形成的影响降低。

(三) 根据国内外综合因素对我国物价走势的判断

国内经济增长方面, 预计2014年经济“弱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导致投资、消费等因素对物价的拉动作用不强;货币政策方面, 央行已经明确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以及加强流动性管理等政策作用下, 物价不具有大幅上涨的条件[4]。

国际影响因素方面,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为稳定, 输入型通胀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不明显。2014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QE3) 产生的流动性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欧洲经济缓慢复苏仍将持续, 其物价会维持平稳态势;日本通过日元贬值、增加货币供给对其物价的推动效应有限, 难以对我国物价产生显著影响。

通胀预期方面, 由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第1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指出, 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之2013年物价的平稳, 逐渐稳定了人们的通胀预期, 从而使得投资和消费位于合理水平上, 如果经济能够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 需求因素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供给方对物价的推动力不足, 则物价温和可控[5]。

二、基于价格指数的物价波动特征研究

(一) 当前CPI与PPI的波动特征及对比分析

为深入分析当前消费和生产领域物价的波动特征, 本文选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 与CPI进行对比分析, 如图3所示。

图3显示, CPI与PPI的波动态势基本一致, 但PPI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CPI。我国经济减速和需求不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业部门的不景气, 进而使得PPI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目前PPI的负增长,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我国实体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6]。此外, 图3显示, 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不断增大, 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但消费者未能从中获益, 表明当前产品流通中间环节物流、销售的费用增长较快。

本文还绘制了PPI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图形如图4所示, 近年来PPI仅略高于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这也说明, 当前生产环节上游的原材料、能源等价格持续低迷, 与PPI持续为负紧密相关。同时, 也反映出工业行业, 特别是上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低, 生产状况不景气形成的通胀预期, 进一步推动原材料价格回落。

(二) CPI与食品类价格波动

食品价格是影响物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对于稳定物价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进一步分析CPI、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和肉禽类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2013年4季度至2014年2月, 我国冬季气候比较温和, 蔬菜供给增加使得蔬菜价格涨幅低于往年, 此外, 2013年底猪肉价格也出现了反季节性的下跌, 这对稳定物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饲料价格的上升和生猪利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2014年1月, 农业部4000个监测点的统计数据显示, 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2%, 环比下降4.2%, 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6%, 环比下降0.6%。生猪存栏量虽然小幅下降, 但目前仍维持高位, 生猪补栏数还比较充足, 预计短期内猪肉供应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2014年2月, 国家发改委表示, 会按照调控预案规定, 积极准备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 以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 稳定生猪生产。此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目标价格补贴、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和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将保证农产品的供应, 有效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供给方的通胀预期较为稳定,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食品和肉禽价格上升对CPI上涨的推动作用不大。

三、政策建议

(一)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我国政府和央行已经明确表示, 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 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 规范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 制定并完善民间资本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定, 推动金融体制和改革。同时, 从货币层面稳定物价波动, 将物价控制在适度区间内, 守住防通胀的上限。

(二) 管理好通胀预期, 形成物价的内在稳定机制

通胀预期是实际通胀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胀预期的稳定对于物价的平稳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能够增强人们对物价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 形成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内在稳定机制, 因此是管理通胀预期的主要方式。此外, 应强化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抵消通胀预期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建立与通胀相关联的收入增长机制、发放价格补贴、适时提高养老金水平等。

(三)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发挥市场对物价的调控作用

物价的稳定能够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提供契机。2014年, 我国政府应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使得市场成为调节资源性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主要手段, 成为调节资源和能源价格的重要方式。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中, 应逐渐缩小政府定价商品的范围、扩大价格波动的幅度, 对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部分实施差异化定价, 把握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发挥资源性产品改革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磊, 邵明振.当前我国CPI运行特点及未来走势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10) .

[2]董文泉, 高铁梅, 陈磊, 姜诗章.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预测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3]李扬.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报告[M]//高铁梅, 张同斌.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态势和物价走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4]张立群.2013~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我国经济已进入7%~8%的增长区间[J].经济学动态, 2014 (1) .

[5]物价涨势温和可控深化改革基础稳定[EB/OL]. (2014-02-25) [2014-05-11]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25/c70846-24457828.html.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 篇6

一、对道德行为概念的梳理

道德行为在伦理学界有不同的定义。就道德行为有无“意识性”这一点而言, 学者们看法基本一致,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即自觉性, 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意识为基础, 这样发生的行为不能称得上道德行为”[1]。然而在道德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这一点上, 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般伦理学观点认为, 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 借助一定的道德手段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持价值论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 “表现出来的不仅利他而且利己的行为”[2];而理想主义观念则认为, 道德行为必须是非功利的、不求任何报偿的行为。

除此以外, 也有学者从善恶的角度定义道德行为, 指出:“道德行为是能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好的或善的行为即道德行为, 恶的或坏的行为则不称为道德行为。”[3]罗国杰先生认为:“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统称为道德行为。”[4]而魏英敏先生则指出:“出于明确的目的和本人的主观意识的自知、自立、自择的并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道德行为, 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5]

二、关于道德行为产生的研究

一种行为何以产生?人们为什么如此行为?究竟是什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这其实就是人类对道德行为产生的动机进行的追问。

理性论者认为:“道德行为是一种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行为, 其产生有着自己特定的心理机制。”[6]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对道德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并且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与之相反, 情感论者认为:“任何一个道德行为的主体都是情感主体, 没有情感, 道德行为就不能发生。”[7]而利益论者认为:“利益才是道德行为产生的本质基础。人类若失去了利益目的, 尤其是经济利益, 将无法产生道德行为。”[8]

不管是哪种观点都要回归于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就像蓝维教授所强调的那样:“道德需要是人类制定并遵从道德的基础和原始动力, 没有道德需要就没有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9]有实践论者进一步指出, 道德行为的需要源于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实践。所以, 这使我们不得不得出:道德行为源于生活。与此相对应, 学术界提出道德行为源于信仰。

在学术界中, 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道德行为的产生, 认为:“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10]如果将个体放入一个具有崇高道德信念和良好道德行为的群体中, 很容易接受道德群体提供给他们的道德意见和道德信念, 从而在行为上趋向道德群体。

三、关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对如何养成个体道德行为习惯, 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整体而言, 其养成方式可归为两种:一种是自觉的、下意识的重复;另一种是有意识的训练。

(一) 个体下意识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表现:

1. 情景激发。

“个体不自觉的、下意识的活动, 一般以具体的情景为条件, 其习惯的养成往往赖于某种情境和刺激物。”[11]当某种类似的情景重现或受到某种特有的刺激时, 其习惯即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2. 从众心理。

社会学家研究认为, “行为主体普遍存在从众心理”, [12]对好奇、求新、好动、模仿等产生一种迫切的追求心理。

3. 偶然情况的萌发。

由于受到成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同情、默许或是教育者的过分关注, 使行为主体的下意识道德心理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逐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 有意识的训练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因素:

1. 家庭教育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摇篮。

在家庭道德教育中, 父母的道德品行对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起着直接的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是重要条件;家教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学校教育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

首先, “学校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13]其次,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训练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3. 社会德育环境起着导向作用。

社会的舆论氛围, 即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从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当前道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

当前道德行为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 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知行不一。“知行脱节使当前一部分人成了‘两面人’的双重人格, 从而使道德行为大打折扣, 影响着我们的时代形象。”[14]

(二) 道德行为的缺失。

近年来,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 一些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也随处可见。

(三) 道德行为缺乏社会支持。

有学者指出:“当前道德行为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只调动不保护, 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时有发生。”[15]

(四) 道德行为选择过于功利。

现实生活中, 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屡见不鲜, 有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还提出“道德是经济的, 经济也是道德的”[16]的观点。

(五) 过于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 弱化道德行为的他律建设。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重视道德行为的维系和实现主要取决于个人内心的信念, 却忽视了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乃至某些管理措施对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 以致在这种缺乏他律机制的情况下, “知而不为”的现象到处可见。

五、道德行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导致人们之间利益的多元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之间的交往出现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 在传统社会中十分有效的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方式的约束作用弱化了, 从而使社会道德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减弱。这正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指出的道德失范现象。

(二) 中西文化冲突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消解。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道德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西方道德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道德注重内省、自律、教化和楷模塑造;西方道德则注重规约、他律、惩戒和全体实现。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自律、自省、自教的道德意识, 长期以来使得对道德行为的外部制约机制弱化, 道德行为义务的履行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

(三) 家庭影响不容低估。

“家庭伦理道德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17]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扼杀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 甚至走向反面。

(四) 学校教育定位失当。

一是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是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不能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三是德育模式上,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过于强调学生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四是德育评价机制上, 过于注重外在的行为效果, 忽视行为动机意识, 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光说不做”的不良行为;五是教育工作者本身, 不能很好地做到身体力行。

(五) 行为者的个体因素。

“个体心理需要的多元化是其道德行为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18]除此之外, 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实践经验、道德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其道德行为。

(六) 道德行为本身原因。

“道德行为本身‘知易行难’的特征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调的直接原因。”[19]同时, 道德是一种选择性的品质, 而非绝对的义务。这就很容易导致道德行为问题的产生。

六、关于道德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 确立相对统一的主导道德行为标准。

面对道德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必须首先确定道德行为标准。目前, 我们已提出了一种基本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及其发展需要的、相对统一的主流道德标准, 即个体是否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 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自觉地有所奉献和牺牲。

(二) 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学校应努力沟通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创设良好的育人大环境。”[20]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 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 培养行为主体的道德需要。

有心理学者指出,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原始动力, 没有道德需要, 就不会有道德行为。因此, 解决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 必须培养、强化人的道德需要。这是改善人们道德行为状况的关键。为做到这一点, 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倡导、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同时, 还要培养其道德情感, 磨炼道德意志, 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四) 加强道德的他律建设。

在目前道德他律弱化的情况下, 必须强化道德他律机制建设。“要加强道德的制度化、政策化、法律化建设。”[21]不过, 学术界在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尚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要将“道德法律化”, 而有学者则认为应将“法律道德化”。

七、对道德行为研究的思考

综合近年来有关道德行为的研究情况, 可得出以下结论: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7

一、当前高职道德教育的问题

道德教育指向人的德性的培养和教育。在注重内涵和文化素质的背景下, 强化高职学生道德素质培育逐渐成为共识。道德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离开“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来思考。笔者试图从美德伦理学视角对深化高职院校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一) 道德教育培养意识淡薄

高职人才培养是根据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来设定。强调实践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 理论课堂教学上强调“够用”, 存在“重知轻德”倾向, 道德教育培育意识淡薄, 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因素。

(二) 道德教育缺少实践活动

学校道德教育一贯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 将源于生活的道德情感、信念和行为方式归结为枯燥的理论体系, 脱离了学生道德生活, 导致道德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提升道德品质的基础, 但道德认知不等于道德品性的养成。

二、高职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导向的偏差

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人格、形成美德。目前学生对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 有的学生因此还形成了“双重人格”。

(二) 社会教育体系的缺位

目前, 我国全社会“教育社会化”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完全形成, 各部门各行其是, 相互之间缺乏密切的合作, 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 西方思潮的消极影响

在复杂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 部分高职学生因政治敏锐性不够, 迷失了自我, 以至在道德品质上出现问题。德育和智育失衡, 出现“才大志疏”的现象。因此, 如何在多元经济与文化条件下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感、责任感, 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道德教育的方略

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为了激发他们出自内心希望自己获得某种德性和要求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一) 深入挖掘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民族精神、节气、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是不断批判继承、改革创新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 重视并建立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道德体系

我们要抓紧建立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道德体系。一旦建立了系统、科学的道德体系, 就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目标。

(三) 创建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 必须正确处理三者的辩证关系。

(四) 丰富社会实践教育, 实现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 把公民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 进而外化为美德行为,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

四、美德伦理学对我国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美德伦理着眼于道德实践主体的品行, 把人的道德素质放在研究的中心位置, 顺应了当今社会人自身发展完善和提升人生价值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直接面对现代生活的道德危机, 操作性和可接受度更强

美德伦理学强调道德的实践, 立足于传统寻找社会个体自我完善的途径。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必须强调道德训练和习惯, 对高职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二) 把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统一起来

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后天学习和训练。对高职院校来说, 需要全面地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所应接受的道德教育进行筹划, 使学生把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统一起来。

(三) 加强大学生教育培养,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并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为青年价值观养成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 而作为当今青年学生, 也应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摘要:美德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良道德品质及其实现途径的伦理学学科。从当前高职道德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道德教育的方略。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美德伦理学,高职,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 .

上一篇:新型病毒下一篇: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