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研究

2024-07-18

判断研究(精选11篇)

判断研究 篇1

摘要:针对我国审计判断研究状况, 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萌芽、起步和发展的独特视角, 阐述了我国审计判断研究的背景及成果。

关键词:审计判断,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

一、萌芽阶段 (1981年至1990年)

1980年12月14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规定外资企业财务报表要有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为恢复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1980年12月23日, 财政部发布《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1984年9月财政部印发《关于成立会计咨询机构问题的通知》, 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应该办理的业务。1986年7月,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同年10月1日起实施。1988年11月15日, 财政部领导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

这一阶段可以从1981年在上海成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开始, 它标志着中国在建国30年后重新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

在这十年时间内, 就职业外部来讲,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新生事物, 处于发展初期, 从业人员相对较少, 也没有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 国家出于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需要, 更多地从政策方面保护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利益, 在体制上把注册会计师看作国家干部, 把事务所作为国家事业单位, 没有从法律上考虑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就审计客户来讲, 当时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对象大部分是三资企业, 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投资各方一般都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而不像股份公司那样, 存在明显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这些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与使用基本上是同一层次的。当时的一些股份企业尚处于试点阶段, 至1990年12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 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 (延中、电真空, 大、小飞乐, 爱使, 申华, 豫园, 兴业) 的股票。加之国家经济当时处于一种求大于供的状态, 企业经营风险很小, 很少发生因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清算的情况。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很少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审计报告。所有这些外部条件决定了当时的审计不存在风险, 更谈不上存在有什么法律责任了。就职业内部来看, 审计准则及职业道德准则缺位, 职业技能的参差不齐及职业机构的不完善, 使得审计质量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当时的审计程序大量依赖经验判断, 外界很难评判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 社会也没有惩处审计职业质量低劣的服务要求, 因而注册会计师在这一阶段也就根本谈不上承担法律责任。由于当时审计风险没有得到应有的暴露,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没有感到外部压力, 因此, 从表面上看, 在这一阶段,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较为顺利, 没有任何法律诉讼。

鉴于以上原因, 在这十年内, 我国对审计判断几乎没什么真正的研究, 公开发表的对审计判断研究的论文, 基本上源于审计教学工作的需要。

最先公开发表论文涉及这一问题的是暨南大学会计系的罗伯特.艾斯顿、暨南大学汤建善合著、发表在1985年《财会月刊》第3、4期上的“审计教学与研究-有关审计判断和决策的十五个练习题”, 提供这些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辨别那些影响整个审计判断结果的细小判断失误, 使审计教学和研究得到更为有效的结合[罗伯特.艾斯顿汤建善, 1985];其次是1990年由中央电大的牛慧老师发表在《现代远距离教育》第一期上的“对审计对象判断的辅导”, 明确了审计对象判断内容有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公允性[牛慧, 1990]。

二、起步阶段 (1991年至2000年)

1991年7月3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2年10月, 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中国证监会) 宣告成立。但当时宽松的经济环境与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强烈要求, 使得中国几乎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创办了无数个各种各样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创办带来的验资与审计业务, 为处于成长状态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企业法人及社会个人的风险意识也逐渐加强, 对企业财务信息及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1991年, 福建省发生了我国审计界第一起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案, 1992年至1993年, 深圳原野公司事件和北京长城公司事件的发生, 引起了人们对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中诚会计师事务所法律责任的关注, 并揭开了中国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认识的序幕。同时, 从1992年至1995年,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主管部门对影响全社会的三大审计案件, 即深圳原野公司、北京长城公司和海南中水集团公司中的有关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有些注册会计师因重大过失或故意欺诈而受到了刑事处罚。

上述三大审计案件是公众及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敲响了警钟, 推动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向更深层次发展。1996年1月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布, 以及1996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56号法函规定, 揭开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纵深发展的序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确立了注册会计师行为上的执业标准, 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有了衡量尺度, 提供了识别注册会计师有无过失行为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第56号法函更是成为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民事法律责任的第一个专门司法解释, 也使得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有了更深刻的关注。1998年以前, 我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以警告和通报批评为主, 少有对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而在财政部1998年发布脱钩改制通知后不久, 证监会对琼民源涉案各方进行了处理, 加大了处罚的严重程度;但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的处罚形式的普遍采用, 是在红光实业案件 (于1998年10月26日公告处罚决定) 之后;根据现有资料显示, 针对注册会计师个人名义做出的处罚始于蓝田股份案件 (于1999年10月15日公告处罚决定) , 此后证监会越来越多地在处罚决定中直接针对涉案注册会计师个人;对个人处罚最重的个案包括红光实业案件中涉案注册会计师被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 以及郑百文案件中对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处罚。

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职业风险越来越大, 迫使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决定审计成败的审计判断进行关注和研究。已有研究人员注意到了审计环境对专业判断的影响。张彤[2000]指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使得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而显著地改变了审计环境。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各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限制将逐步放宽, 在使得审计行业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 相应地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1年—2000年十年间, 我国进行审计判断研究的除从事审计教研工作的高校会计审计教师,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界的人士已开始参与进来, 并就具体的审计问题如何开展审计判断进行了探讨和经验交流。如1995年曲江县审计局萧宪智撰写的“判断抽样审计应用一例”, 指出判断抽样是审计人员主观判断与统计抽样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1995年宜宾会计师事务所周邠撰写发表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期刊第12期上的“介绍一种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快速判断审计风险的方法”, 他根据自己的审计实践经验, 就审计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判断财务报表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 2000年我国出现了由张彤撰写的我国第一篇专门研究审计判断的硕士论文《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作为我国首篇系统研究审计判断的硕士论文, 文中介绍了国外较为成熟的审计专业判断技术理论研究成果, 并结合我国审计环境的特征, 提出了国外审计判断方法对我国的借鉴价值和应用方法。

三、发展阶段 (2001年至今)

从2001年以来, 随着一系列案件如红光实业、黎明股份、琼民源、银广夏等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的曝光, 湖北立华、深圳中天勤、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丑闻也不断传出, 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告被证实竟存在重大虚假陈述, 甚至注册会计师竟是造假同谋, 证券市场一片哗然。国内注册会计师一度成为社会各界指责的焦点。2001涉案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ST黎明的注册会计师更是锒铛入狱, 承受牢狱之灾。银广夏、麦科特两大案, 则进一步显现出注册会计师个人法律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的加重, 社会舆论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涉案各方的民事赔偿责任也有更高的呼声。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主要针对的是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 部分审计失败案的发生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对外报告客户公司的违反法规行为。

这期间审计判断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并对我国审计判断开始进行了实证研究, 采用了数量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审计判断问题, 对审计判断研究的总结性文献也开始出现, 更为可喜的是整个审计判断研究四分之一的文献来自审计实务界, 并且出现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联手进行审计判断研究的局面。

相对比较典型的有:

(一) 对国内外审计判断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并对今后审计判断研究提出要在中国的背景下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审计判断的基本理论; (2) 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判断的主要领域; (3) 审计判断的评价, 尤其是审计判断一致性的研究; (4) 我国注册会计师与“五大” (现在为四大) 等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判断质量上的差异其原因; (5) 审计判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5) 审计判断辅助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认为可以采用规范研究、试验研究、实地研究等多种方法。认为在我国, 审计判断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二) KenT.Trotman, 王光远[2004]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审计判断研究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 这期间它成为审计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例, 其对审计实践的贡献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三) 张继勋, 刘成立, 杨明增[2006]采用实验的方法, 以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案例, 对我国不同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年纪判断质量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共识、自我洞察力等审计判断质量衡量指标略高于五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 但不显著, 换言之, 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准入制度并没有带来审计判断质量的明显提高。”

(四) 韩洪灵, 裘宗舜在2007年, 借鉴信息加工理论中的透镜模型, 构建了在不确定情况下研究和评估审计师有限理性决策与判断过程的基本理论模型。指出未来审计判断的实验研究方向是:基于透镜理论模型设计大量而具体的有关我国审计师职业判断的实验研究方案, 以描述我国审计师是如何做出判断、评估我国审计师职业判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检验生成职业判断的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发展与检验能提高我国审计师判断绩效的决策辅助工具。具体而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不同的客观环境, 审计师是否使用了不同的结构化的线索处理, 那些进行结构化处理和未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审计师是否具有不同的职业经验特征, 培训和其他的决策辅助工作是否会加强审计师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倾向。

2.如何才能使审计师更好地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储备在相似的经验和情景下类推, 培训决策辅助、经验任务特征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审计师的知识再现和处理方式。

3.需要具体考察成本、可获得性、可靠性和诊断性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审计师的线索搜寻的, 在哪些环境下线索搜寻的缺陷会成为审计师判断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4.从实验中得到的审计师职业判断绩效的衡量结果与专家或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衡量结果是否存在不同, 其原因是什么, 何者更为准确。

(五) 颜志元[2008]指出:在不确定审计职业判断环境中审计师必须将事项的各种可能性纳入到判断决策过程中加以考虑, 贝叶斯模型成为判断决策结果的理性方法的基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我国审计判断研究比国外整整晚了40年, 为了学习国外的经验提高我国审计判断的质量, 2005年9月,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88年和1995年公布的《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审计中的职业判断》两份研究报告的中文版本, 这是我国首次出版有关审计判断的国外文献, 势必将促进我国会计审计界加强对审计判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爽, 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2 (2) .

[2]张彤.审计专业判断研究[D].济南:天津财经学院, 2000.

[3]KenT.Trotman著, 王光远译.审计判断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未来方向 (六) [J].财会月刊, 2004 (18) .

[4]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回顾与前瞻[J].审计研究, 2002 (1) .

[5]张继勋, 刘成立, 杨明增.资格准入与审计判断质量:一项实验研究[J].审计研究, 2006 (05) .

[6]韩洪灵, 裘宗舜.审计职业判断:一项基于透镜模型的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3) .

[7]颜志元.贝叶斯模型在审计职业判断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1) .

判断研究 篇2

砂浆是由碳化硅和切割液按照适当的比例调配而成的,其配比决定了砂浆的密度。砂浆的配比,与硅片切割质量有直接关系。如果砂浆中碳化硅的量过多,容易在切割前期型槽碳化硅颗粒的堆积,硅片切割能力较强,因此入刀边缘硅片厚度较薄;随着切割的进行,堆积的碳化硅颗粒会难以进入锯缝,同时其阻力作用会导致线弓增大,而由于出入线口钢线会发生磨损,出线口钢线直径较小,因此切割后的硅片厚度值偏差较大。而如果砂浆中碳化硅的量过少,则会导致切割能力不足,出现切斜或锯痕片。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割液和碳化硅的比例。

砂浆也具有一定的粘度,粘度值主要由切割液的粘度决定。在硅片切割过程中,钢线在导轮槽内缠绕,通过导轮的转动形成互相平行的线网,砂浆通过浆料嘴流到线网上面,由于砂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悬浮性,砂浆中的碳化硅颗粒附着在钢线上,随着线网的转动不断对硅片进行磨削切割。因此,硅片加工过程中,实际起到切割作用的是碳化硅颗粒。碳化硅和悬浮液的相关参数

判断碳化硅质量的主要参数是:

(1)粒径。当前硅片厚度主流为180μm,硅片较薄,若粒径值过大,则会造成硅片表面划伤,影响硅片外观质量;同时,会加大硅片切割后的残余应力,易造成硅片崩边碎片。若粒径值小,则切割能力较弱。碳化硅的粒径分布越均匀,越集中,碳化硅的切割能力越强,切割质量越好。通常,我们用中粒径D50表征碳化硅粒径分布情况。

(2)圆度。碳化硅的圆度表示的是碳化硅棱角的锋利程度,即砂浆的切割能力。碳化硅棱角越尖锐,碳化硅的切割能力越强,但如果颗粒称长条状则在切割过程中易断裂,不利于切割。随着碳化硅对硅块的磨削碰撞,碳化硅的棱角会逐渐被磨圆,其切割能力也会随着下降。

(3)微粉含量。通常微粉是指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由于微粉不具备切割能力,若砂浆中微粉含量过高,微粉颗粒会包裹在大的碳化硅颗粒表面,影响切割,因此砂浆中的微粉含量值越低砂浆质量越好。以1200#碳化硅为例,D50值范围为9.5±0.8μm,圆度系数值须小于0.905,微粉含量低于30%.切割液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性能优良的切割液具有悬浮性、冷却性和易清洗性。由于砂浆中起切割作用的是碳化硅颗粒,为保证其能均匀悬浮在钢线上,必须保证切割液具有良好的悬浮性,使碳化硅较好地分散在钢线表面,同时保证碳化硅不会沉淀到底部。

由于切割过程中,碳化硅和硅块之间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若这部分热量不能及时被带走,会造成硅片灼伤;同时温度会影响砂浆的粘度和密度,因此切割液须有良好的热传导性,保证砂浆良好的切割性能。切割完毕后,砂浆回附着在硅片表面,需要将硅片清洗干净,因此切割液须具有易清洗性能,保证硅片的外观质量。

判断切割液质量的主要参数是粘度、密度、水分含量和ph值。粘度是表征切割液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其悬浮性能及流动性,粘度值高,砂浆流动性差,无法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粘度值低,则悬浮性差,碳化硅不能很好地悬浮分布在钢线上。切割液的密度决定了砂浆的切割能力,密度值低,则砂浆切割能力差;但密度值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砂浆的粘度。

由于切割液能够百分之百溶于水,若切割液水含量高,会使得砂浆中的碳化硅颗粒连结在一起,分散性变差,影响切割能力。Ph值则表征了切割液的易清洗性能。对于新切割液,在25℃的温度条件下,粘度值范围为45-60mpas,密度范围为1.12-1.13 g/cm³,水含量为小于0.5%,ph值范围为5-7。需要注意的是,切割液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要保证切割液的储存环境湿度范围低于60%.在线回收

砂浆是硅片切割的主要耗材,砂浆成本在硅片加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每次切割结束后,虽然碳化硅颗粒由于摩擦作用和破碎原因切割能力降低,且过程中产生较多微粉颗粒,但砂浆中仍然含有较多大颗粒碳化硅依然有较强的切割能力。

为能进一步降低硅片加工成本,对切割后的砂浆进行回收已成为行业的趋势。砂浆的回收方式有两种:在线回收和离线回收,其中,在线回收属于物理回收,离线回收属于化学回收。使用在线回收系统对砂浆进行在线回收的流程是:将切片后的旧砂浆收集到储存罐,经离心机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出可再利用的碳化硅,去除不具备切割能力的微粉颗粒和大部分切割液,碳化硅回收比例根据切割质量情况可以调整。分离出的碳化硅成胶块状,加入新的切割液调配至所需比重,即

为重液。调配后的重液加到新砂浆调配罐,按照比例添加一定量的新切割液和新碳化硅粉,经搅拌后达到新切割砂浆的比重要求,输送到砂浆供给罐内备用。

在线回收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在线回收设备可以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废砂浆回收处理,操作简便,在生产过程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这样得到的砂浆能够保证原有的性质,保证砂浆质量,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免去了物流等中间环节。

由于在线回收过程是物理回收,该过程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因此废砂浆中的碳化硅颗粒经过离心机离心后,不能有效将圆度值不同的碳化硅颗粒分离开,亦不能将微粉颗粒有效完全分离出来,且该部分微粉颗粒容易团聚在大颗粒碳化硅表面。砂浆的在线回收过程循环进行,部分碳化硅颗粒多次重复利用,因此做好在线回收砂浆的质量判断工作尤为重要。在线回收砂浆质量判断方法

判断在线回收砂浆的质量标准主要是通过检测砂浆的各项参数进行判断,其的参数主要包括:

(1)粘度。在线成品砂浆的粘度值范围通常为170-200pas(25℃),检测设备为欧美克粒度分析仪或其它有关设备。

(2)密度。在线回收砂浆的密度值为1.630-1.645 g/cm³.密度值高,砂浆的粘度也会相应升高,流动性变差,且不利于后期继续回收;密度值低则切割能力较差。

(3)微粉含量,砂浆的微粉含量值根据回收砂浆的比例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小于6μm的微粉含量不要超过6%.(4)粒径。砂浆中碳化硅的D50值为9.5-10.3μm。

(5)圆度。砂浆中碳化硅的圆度系数范围为0.915-0.925。测量砂浆中碳化硅的微粉含量、圆度及粒径值使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将碳化硅溶于纯水中,但是由于切割液具有一定的粘度,检测时会有较多的微粉颗粒附着在大颗粒碳化硅表面,碳化硅颗粒会产生颗粒团聚的现象,粘连在一起,这样就会使得检测结果中粒径值偏大,微分含量比例偏小,而圆度值则没有了参考性,从而无法对砂浆质量作出判断依据。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是:

(1)使用电子天平称取0.15±0.02g的砂浆放到10mL的量杯中(量杯不宜大);

(2)使用胶头滴管向量杯中添加4mL酒精,目的是使切割液的分子链断开,避免切割液的粘性作用使颗粒粘连;

(3)再使用胶头滴管向量杯中添加4mL纯水;

(4)然后使用胶头滴管向量杯中滴1mL浓度为0.1%的P40试剂,主要作用是减少碳化硅颗粒的团聚现象,之后将溶液充分搅拌均匀;

(5)将盛有溶液的量杯放入超声波清洗机(25kHZ)内超声30秒钟,然后再次将溶液搅拌均匀(在此过程中不断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防止碳化硅颗粒沉积杯底),即可开始测量。

(6)检测结果以体积计。小结

判断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业务也随之改变的更多样化,再加上社会市场经济的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原有的会计知识技能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再加上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系到市场经济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所以会计信息对企业以及政府来说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众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多的是因为会计政策选择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所以有必要对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地认识。

1、 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

1.1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对一些特定的会计业务进行职业判断,会计人员会根据会计法律、会计原则和会计原理等等一些会计标准,再综合企业的实力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然后再通过分析、比较和运算等方法,对会计系统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判断与选择,其中会计职业判断就是其中一种因素。实践中的会计环境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理想化、简单化,更多的是环境的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候要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弥补相关会计准则制度在这方面的缺陷。

1.2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会计政策内容的判断和分析,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发展前景,然后在一定的限定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原则,进而再通过这些方法和原则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但需注意的是只有在对同一类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方法计算处理并存在多种选择时,才会需要会计人员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选择确定一种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政策。

2、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区别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虽然有很大的联系,但其中的区别也是很大的,首先就是二者之间的主体就是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而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则是企业管理当局,除此之外,二者之间的客体和立足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2.1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主体定位的不同

会计职业判断针对的对象不是企业本身,而是以会计职业判断为主体的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而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则是企业的董事会、厂长或是经理等人。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主要都是依据企业的自身为出发点的,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大多也都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选择,但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就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虽然二者之间的主体有所区别,但这二者之间在主体不同的情况下还存在一定的重合性。

2.2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不同

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职业判断主要客体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体现会计职业判断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主要是指一些日常的会计工作事项和一些编制工作,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主要会涉及到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等环节,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主要是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所提供的范围内进行的各种会计原则、程序的运算和计量方法,所以说,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在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范围内只占有一个子集的位置,因此,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客体的内容。

3、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辨别

3.1会计政策选择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政策选择与职业判断之间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二者之间的主体和客体也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却是不可分割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也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每一步的工作过程都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所以说,会计政策选择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

3.2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

我国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会计政策的制定虽是为了企业会计内部管理而制定的,但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业务的繁多,会计政策很难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涵盖。企业之所以有会计政策选择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企业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时,需要在多个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之间选做出选择,在对同一经济事项在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一种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处理方法,所以就避免不了要用到会计政策选择的职能,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对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有效选择。

3.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优化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途径

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主要是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或是事项进行判断的一个过程,而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为主要依据的,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离不开的就是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积累是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依据,经验丰富的会计工作者能够更为快速准确的对会计政策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以此来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质量与效率,所以说,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优化会计政策的重要途径。

4、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优化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

4.1不断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经验积累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只是一些文字规定,对会计工作人员来说并没有相关的经济事项详细的规定,主要还是要依靠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经验积累。企业会计工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工作,会计工作主要是是依靠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来作出相应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所以,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经验积累对会计工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要想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来优化会计政策的选择,就要求会计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经验积累,及时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4.2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指导以及培训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丰富的经验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会计理论知识。随着会计方法以及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会计服务行业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以及新的会计核算手法。作为企业管理部门更应加大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以及指导力度,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以及提升自身理论知识的空间,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同行业财务人员相互交流、学习财会经验的平台,以便于更好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优化会计政策选择效能。

5、 结语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两者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想优化会计政策选择能力,就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此才能够达到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政策的正确选择,最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邓钠.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论坛,2011.5.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灵活性和智慧, 是财务报告的精髓部分。高水准的判断是会计职业的要求, 而且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的出台, 也对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判断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国内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从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结果这四个方面展开。

一、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一) 国内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比较晚, 2000年以后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留给职业判断的空间。目前关于职业判断在准则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涉及到资产减值, 或有事项, 收入确认, 借款费用,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关联方交易等具体准则。一般是通过解释准则的具体规定来分析哪些情况下需要职业判断, 以及如何进行判断。程小琴 (2007) , 赵红英 (2007) 等人研究了公允价值与职业判断的关系, 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多重性, 认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离不开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公允价值运用的基石。在职业判断引导机制与准则的结合研究方面, 张世兴 (2004) 分析了会计职业判断引导体系的内容及构成, 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引导体系分为权威性引导和非权威性引导, 内容上包括指南, 解释, 公告和补充等。郑山 (2005) , 从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因素入手, 对部分企业在执行会计制度中滥用职业判断的原因及手法进行分析, 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公司治理, 会计监管, 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对于准则制定与会计职业判断, 刘金星等 (2006) 对英美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条件, 实施范围, 程度及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条件———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是:准则的制定应偏向原则导向模式, 会计职业判断应逐步推行。

(二) 国外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早期的审计研究表明, 在没有明确的正确标准时, 对相同问题达成的判断共识可以看作对准则的“替代”, 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 准则提供了个体判断正确性的最重要来源。Watts和Zimmerman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方面政府及监管机构会通过各种管制等手段对企业施加影响;另一方面, 对准则制定者而言, 试图在公告中涵盖所有会计实务规则是不可能的,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意味着准则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落后于实务创新, 职业判断可以通过个体或群体的经验技能暂时弥补制度的空白, 并对新准则的制定起到实验作用。对于那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准则, 预先暗含的职业判断空间也为准则制定者抵御外界压力并将责任推卸给判断主体提供了辩解的借口。可见, 准则倾向于反映政治和成本效益妥协的结果, 而并非一定是最佳的实务。这些研究表明准则和判断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对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手册》以及非加拿大准则要求的判断分类进行了归纳。包括提及“判断”的措辞, 要求作出选择的判断, 条件句是否适用的判断, 有关词语含义的判断, 准则的实质要求作判断。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得出了职业判断过程, 判断中的复杂问题等多方面的结论。

(三) 研究评述

我国对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的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操作和具体运用方面, 并且多从具体准则入手, 或者研究准则整体的架构与制定, 很少分析准则中关于职业判断的语言表述, 也没有对准则应如何引导职业判断提出明确的建议。国外的研究直接涉及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的不多, 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准则中职业判断空间的争夺也更加复杂。

二、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一) 国内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许家燕、杨亲 (2003) 把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分为主体因素, 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包括知识和经验, 需要和动机。客体因素包括问题的复杂性, 重复性, 规范程度、类型和要求的判断质量。环境因素包括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 公司治理, 生产经营特点等。邱丹、戴蓬军 (2007) 从组织行为学中的个性心理特征角度来分析个性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 性格, 能力, 价值观和态度。气质分为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类。性格按个性的独立性程度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判断的能力包括知识和经验两方面。对于价值观, 认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判断行为。对于态度, 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作满意度, 其与职业判断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赵馨燕 (2006) 从行为学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行为的首要心理因素是追逐经济利益的需要和动机,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会计个体的价值观, 知觉, 个性因素等。环境因素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有形的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经济结构, 企业行为, 管理当局的素质等。有形的宏观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因素, 法律环境因素。无形因素是指社会文化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许燕 (2006)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将会计职业判断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分析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判断情境, 即任务环境, 激励与压力。作者把任务环境分为了简单静态型, 复杂静态型, 简单动态型和复杂动态型四类来考察。并列举了影响判断过程的任务环境信息的其他特性, 如次序效应, 信息的数量,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一致性等。

(二) 国外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对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Craig和Michae (1988) 研究了不确定性对判断结果评价的影响。人的因素主要指影响判断个体的心理因素。Robert (1990)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检验了财务激励, 绩效反馈, 以及对公正性明确的要求对会计和审计决策的影响。并且将这三个因素与可获得的决策帮助信息结合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不存在决策帮助信息时, 这三个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决策的准确性, 减少决策的多样性。当存在决策帮助和内含的绩效标准时, 判断主体倾向于在决策过程中使用决策帮助。但是当可获得同样的决策帮助, 并提供激励时, 再提供反馈或要求公正性时, 对决策帮助的依赖和决策的准确性会降低, 而判断主体决策的多样性会增加, 结合激励与反馈因素也会得到相同的检验结果。Karl (1983) 对会计系统中的压力因素进行研究, 详细论述了压力的好处和影响, 压力与控制, 对压力的预见性, 压力与绩效, 以及对压力的管理等, 认为当压力增加时, 工作绩效会先变好, 当压力继续增加时, 工作绩效就会变坏。而对压力进行预见和控制是有好处的。适度的压力对会计人员也是有好处的。斯科特.普劳斯 (2005)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一般意义下的决策和判断进行研究。斯科特总结得出选择性知觉, 认知不协调性,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偏差, 情境依赖性, 问题的可塑性,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 直觉, 社会因素, 群体决策, 过度自信, 自我实现预言, 行为陷阱等多个方面都会影响判断和决策。

(三) 研究评述

国内研究偏重于对所有影响因素的整体论述, 没有对某一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而且这些借鉴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是否存在特殊性等都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注重实验和调查的方法, 对某一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是对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缺乏整体的把握。

三、会计职业判断过程研究

(一) 国内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研究

我国对职业判断过程的研究一是对判断程序的研究, 关注判断的步骤和方法;二是对判断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进行研究。一般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包括客观性, 合法性, 公允性, 适用性, 公正性, 效益性, 谨慎性等。许燕 (2006) 将会计职业判断的目标分为终极目标, 可操作性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终极目标是指真实, 正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状况;可操作性目标是指合法, 公允地进行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具体目标依据具体的会计判断事项不同。刘昱杉 (2007) 借鉴Brown Collins的思想将会计职业判断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语义判断——寻找判断依据——确定目标——实质性判断——对重要事项的判断过程和重要的判断步骤进行复核——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 国外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研究

Michael和Gibbins (1984) 依据心理学和会计审计研究的成果, 形成了对会计职业判断机理的理论观点, 提出了大量的观点, 推论和研究假设。作者将会计职业判断分为常规判断和非常规判断进行考虑。对于常规判断, 从判断者的经验, 刺激因素, 判断过程, 决策行为和反馈这四个方面共提出了18项假说, 对于非常规的判断共提出了3项假说。基于判断者经验的假说认为, 经验是一种模式作为长期记忆存储, 可以对判断形成指导。基于刺激的假说认为判断是对感知的反应, 学习和感知不同, 判断就不同。判断过程的假说认为判断是一个持续的递增的过程;判断是有条件的, 判断程序基于所感知到的信息;判断过程始于对模式的搜寻, 这种“搜索——取回”程序是“线索——驱动”型的。对于决策行为的假说认为, 模式规定了有意识的反应选择, 行动和选择被有意识地连接起来。对非常规判断的假说认为, 有意识的判断是对环境的反应, 完全有意识的职业判断并不常见。

(三) 研究评述

国内研究对判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涉及地比较少, 没有集中进行研究, 分散在影响因素, 判断结果评价等的论述当中。而国外的研究对判断的心理过程和判断步骤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问题在于, 这些明显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决策制定模型和判断步骤能否用于理解和指导真实的决策和判断过程。

四、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一) 国内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有学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一般采用的是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将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经济业务因素, 企业组织因素, 会计人员因素。经济业务因素包括结构和不确定因素这两个指标;企业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形式, 生产经营特点;会计人员因素包括业务素质指标和职业道德指标。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许燕 (2006)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进行研究, 总结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评价标准, 包括一致性, 稳定性, 理由充分性, 中立性和事实可验证。并且对会计职业判断偏误进行分析, 从信息获取阶段, 信息加工阶段, 信息输出与反馈阶段对判断偏误进行考察, 总结了易得性, 选择性注意, 隧道效应, 心理状态, 自利性归因, 过度自信等偏误产生的原因。

(二) 国外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Waller和Felix (1984) 研究了审计师能否从经验中学习的问题。Bosk (1979) 研究了对错误的归类如何影响从错误中学习。Craig和Michael (1988) 通过对来自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荷兰的不同职位的公共会计师进行调查, 研究了职业判断的质量的问题。 (1)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不能保证预期的结果会出现, 因此, 事前的任何关于判断好坏的评价都是基于过程的。 (2) 事后的评估考虑行动的效率和结果, 而忽视过程。 (3) 结合两种视角就是要考虑判断的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该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公共会计师认为的“什么是好的职业判断”进行调查, 并要求被调查的会计师将这些因素归入12类。对这些类别进行评分的结果表明不同职位的公共会计师认为的好的判断的因素不同, 但是回复者都认同的重要的因素包括:证据, 分析, 产生好的结果, 最大化好结果的可能性, 最小化坏结果的可能性。第二部分, 作者依据调查数据对熟悉程度和结果对公正性要求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不熟悉环境下对公正性有更多要求。合伙人对公正性的需求更多的与保证判断结果有关, 而不是与减少事前判断的不确定性有关。消极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则合伙人对公正性信息的需求单调增加。对于非合伙人, 公正性的需求可能随消极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而单调增加, 也有可能呈倒U型变化, 当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时, 达到峰值。

(三) 研究评述

国内外对判断结果的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定性的指标。我国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多基于对判断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也没有对处于不同环境 (包括组织性质, 职位, 经验等) 的会计执业人员对判断结果的评价进行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没有清楚区分会计职业判断和审计职业判断, 而对于这两类判断, 在评价判断结果时考虑的因素是有区别的。

五、启示与展望

(一)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我国对职业判断的研究多采用规范方法, 很少运用实证的方法, 进行实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只有部分学者针对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进行了问卷调查, 而直接针对职业判断进行的调查研究较少。从研究文献看, 对现状的分析和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只有比较笼统的论述, 而且对职业判断与准则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我国对职业判断的进一步研究应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 结合准则的运用对职业判断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不同的会计执业人员进行调查。 (2)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二) 研究内容的深化

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 判断主体的个体行为和群体判断行为, 判断过程及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判断的影响因素。国外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职业判断的研究中, 并没有对会计职业判断和审计职业判断分别进行研究。而会计师与审计师在会计判断和审计判断中的角色, 判断的过程, 判断依据的标准, 判断风险等方面都有区别, 因此需要结合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 对会计职业判断与审计职业判断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对于判断主体的职业判断行为的研究借鉴了国外关于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由于文化背景, 组织环境, 法律环境的不同, 这些研究成果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环境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判断行为和判断心理进行研究。如组织内部的激励政策, 组织目标和行为规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人员角色的影响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职业判断是一种连续的行为, 而且很多情况下是基于经验的无意识的判断, 职业判断程序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判断过程。对判断程序和判断原则目标的进一步研究应考虑如何结合判断行为与准则的研究成果对实际的判断工作进行指导;是否应在准则中对职业判断进行明确的定义;是否应该将判断的原则, 目标在准则中予以说明;是否可以利用判断的程序引导有意识的判断。对职业判断结果的研究并不多。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用模糊评价法对判断绩效进行评价, 而指标权重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实用性并不强。国外一些认知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对判断结果的研究多涉及反馈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反馈与从经验中学习的关系, 以及判断错误的原因, 特点及其动机等。笔者认为对职业判断结果的研究还可以从立法的角度考虑, 是否需要对职业判断行为作出法律上的规定。如何评判正当的职业判断与滥用职业判断的操纵行为。会计师和审计师如何对其职业判断行为进行辩护等。

(三) 研究角度的多元化

判断研究 篇5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因素分析;问卷编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2-0008-05

王辉、邱杨,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助教、硕士,江苏南京,211815;王云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

①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EA090062)的资助。

一、引言

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评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外研究者在道德判断测评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成果显著,但已有测验大都要求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情境中主人公的特定行为进行评价。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评估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但故事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全面性;假设故事情境诱发的反应是否等同于真实生活情境所引发的行为,都有待进一步考察。国内学者在国外道德判断测验的翻译修订、实证研究及信效度检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可能会干扰儿童青少年对测验的应答。因而,测验结果既可看作是道德判断能力的个体差异,也可看作是某种文化所特有的道德状况的反映。再者,以上测验反映的是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静态整体水平,并未探究道德判断的动态过程及其成分特点。另外,国内学者也自行编制了相关测验,例如顾海根和李伯黍于1997年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证明信度和效度良好。但已有测验的问题代表性、群体适用性、与当代社会道德现状的匹配性还需深入探索。

莱斯特首次提出道德四成分模型,认为道德是由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道德动机(moral motivation)以及道德品格和践行(moral character and implementation)或道德行为(ethical action)四种心理过程产生的。[1]Narvaez指出,道德判断是指推理情境中可能的行为并且判断哪种行为最具道德性,它受到道德敏感性、道德动机和个性的影响。[2]另外,Narvaez和Lapsley认为,道德判断包括理解道德问题、运用法则并确定判断标准、一般推理、道德推理、反思过程和结果、计划实施决策以及乐观应对七种技能,[3]Narvaez曾据此编写了道德判断行为手册,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情境中提高中学生的品格修养。[4]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参考国内外同类问卷的编制维度,作者认为,一般推理技能是个体认知活动中的普遍能力,并非道德判断这一心理过程所特有;而乐观应对技能是个体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它贯穿于个体整个意识活动,也不仅仅体现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这与Narvaez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第三种技能和第七种技能与具体道德情境的相关性不大。

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动态性、阶段性,深入分析道德判断过程的结构,编制适用于我国当代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过程的问卷,为补充和完善国内道德判断测评方法作出尝试。

二、方法

(一)被试

先后选取被试581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281人,用于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编制。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24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6%。其中男生125人,女生124人;班级干部108人,非班级干部141人。第二组被试300人,用于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形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2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3%。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14人;班级干部110人,非班级干部152人;独生子女204人,非独生子女58人。

(二)工具

自编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该问卷的编制过程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问卷的五个维度,即理解道德问题、运用判断规则、道德推理能力、反思过程和结果以及计划实施决策。(2)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及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根据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初步编写出符合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实际的测量题目92个,其中17个属于反向计分。(3)随机选择周围同学、老师对编写题目进行阅读,这些被试除了对测题的内容进行回答外,还要回答阅读完题目之后的感受。然后根据回答情况对题目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分析、修改,保留了符合问卷编制要求的80个题目作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其中包括14个反向计分题目。请被试对每一个题目与自身的相符程度进行5级评定(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由40个题目组成,请被试对每一题目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5级评定(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分=完全符合)。

道德判断测验(Moral Judgment Test,简称MJT),由德国心理学家林德编制,可以同时评估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倾向。我国已经有研究者对该测验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被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题目进行“-4”到“+4”的9级评定。

(三)程序

(1)所有第一组被试完成自编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

(2)所有第二组被试完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

nlc202309040223

(3)70名第二组被试同时完成道德判断测验(MJT),获得有效被试62人,有效率为88.6%。

三、结果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初步编制

首先根据项目鉴别指数分析,删除18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剩下62个项目的KMO值为0.782,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为4543.280(p=0.000),这说明所得到的数据适宜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表1)和陡阶检验(图1),抽取四个因素是合理的。进行抽取四个因素的主成分因素分析和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出因素负荷矩阵,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30、共同度小于0.20的22个项目后,余下的40个项目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7.654%。四个大因素所含的题目数和所解释的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15、14.688%;14、5.828%;6、3.856%;5、3.282%。根据其包含的题目内容,可以把这四个因素命名为:F1判断依据,F2推理反思,F3计划策略,F4理解问题。

Bartlett球型检验表明,F1、F2和F3适合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表明,F1的15个项目可以由3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5.644%):F11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9.569%,命名为“描述规则”; F12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059%,命名为“使用规则”;F13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7.016%,命名为“评估规则”。F2的14个项目可以由4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54.192%):F21由5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9.039%,命名为“反思行为合理性”;F22由4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264%,命名为“推测行为原因”;F23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309%,命名为“考虑行为可变性”;F24由2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7.580%,命名为“评估行为影响”。 F3的6个项目可以由2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7.423%):F31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0.496%,命名为“计划性思考”;F22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6.927%,命名为“综合性思考”。最后,得到由40个项目组成的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其中有2个项目是反向计分,以作为后面研究的基本工具。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首先,根据第二组被试的施测结果,对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4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37,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为3037.583(p=0.000),这说明所得到的数据适宜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和陡阶检验,抽取四个因素是合理的。然后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和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出因素负荷矩阵。删除不合理的4个项目后,余下的36个项目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7.256%。四个大因素所含的题目数和所解释的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15、18.340%;7、10.129%;10、4.721%;4、4.067%。与前面初步分析的结构相比,四个大因素是基本一致的。F1、F2、F3和F4的顺序发生互换。在含义上,F1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因素名称,故仍命名为“判断依据”;F2与初步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各项目在小因素中的分布有所调整,故仍命名为“推理反思”;F4与初步分析基本一致,所包含项目的变化对因素命名影响不大,仍命名为“理解问题”;F3包含的项目变化较大,将之由“计划策略”改为“行为计划”。

Bartlett球型检验表明,四个因素均适合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表明,F1的10个项目可以由2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6.210%):F11由7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6.837%,命名为“使用规则”;F12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9.373%,命名为“描述规则”。F2的15个项目可以由3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5.303%):F21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8.431%,命名为“考虑可变性”;F22由5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5.438%,命名为“评估影响性”;F23由4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1.434%,命名为“反思合理性”。F3删除1个项目,余下的3个项目可以由1个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4.506%),命名为“行为计划”。F4删除1个项目,余下的6个项目可以由1个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3.853%),命名为“理解问题”。最后,得到由34个项目组成的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

接着,对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同质性信度进行了分析。由表2可知,问卷总分、所有大因素和小因素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

最后,从会聚效度、区分效度以及效标效度来分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效度。某一大因素与其所属小因素应具有较高的相关,而与其他大因素下的小因素具有较低的相关,这就是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表3显示:(1)F1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F2所属小因素的相关;(2)F2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F1所属小因素的相關;(3)F3与F1、F2所属小因素之间的相关均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这是因为F1、F2和F3从正向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特征,但三因素所测角度有所不同;(4)F4与F1、F2所属小因素之间的相关大多为负值,且绝对值很小,这可能是因为F4从反向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特征。再来看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效标效度。本文所采用的效度指标是道德判断测验(简称MJT),该测验主要用来评估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提供了个体道德倾向或道德情感的指标。本文考察了问卷得分与道德判断测验(MJT)C分数之间的相关性。由表4可知,问卷分数与效标的相关系数中,0.4-0.5之间的有3个(占33.3%),0.5以上的有5个(占55.6%),两类共占88.9%;0.4以下的有1个(F4),占11.1%。综上所述,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效度是有保证的。

nlc202309040223

四、讨论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的结构

初步分析表明,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由“判断依据”“推理反思”“计划策略”和“理解问题”四个因子组成。其中“判断依据”“计划策略”和“理解问题”三个因子验证了问卷编制之初的理论构想,即理解道德问题、运用判断规则和计划实施决策这三个维度,这也与Narvaez的观点一致;而“推理反思”这一因子取代了道德推理能力与反思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具体来说,“判断依据”也就是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所凭借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我们首先应对这些标准、规则有所了解,并在不同范围或背景下恭敬地加以利用。不同来源的准则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外显的、内隐的、强制性的以及非强制性的,而且不同背景下的准则可能有所差异。“计划策略”是作出判断与付诸实践之间关键性的一步。在实施道德行为之前,个体需要思考有几种可能性行为,其中哪些行为是必需的、具备哪些可用资源、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并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及可能的行为后果。所谓“理解问题”,是指个体进行道德判断之前,必须正确界定当前问题是否属于道德范畴并且需要理解其结构。个体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哪种信息是关键性的或哪种信息是不重要的,然后依据并组织关键性信息作出选择和策略。理解道德问题是道德判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推理反思”取代了理论构想中“道德推理能力”与“反思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个体在使用道德推理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他的决定怎样影响他人或自我,他应该遵循哪种准则(规则、法律)以及哪种是最公平(正义、友善、尽职)的决定,而且会检查其判断过程和结果的恰当性与合理性。

进一步的研究不仅确认了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四因素结构,而且使其更为合理与清晰。因素一为“判断依据”,反映了个体对道德、法律等准则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它包括2个小因素:使用规则和描述规则。因素二为“推理反思”,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的推理、反思过程,它包括3个小因素:考虑可变性、评估影响性和反思合理性。考虑可变性指的是思考在相同情境下自己或他人可能出现的其他行为;评估影响性指的是评价某行为给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反思合理性指的是思考自己和他人观点及行为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因素三是“行为计划”,反映了个体付诸行动前对行为时间、所需资源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思考、规划。这与初步分析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故调整了因素命名。因素四是“理解问题”,反映的是个体对当前情境和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进行判断。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问卷(测试版)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分析表明,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问卷(测试版)34个项目的项目鉴别指数、因素负荷与共同度都较高,质量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本研究从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角度考察了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同质性信度。结果表明,总分、所有大因素和小因素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可以说,问卷的同质性信度比较高,表明该问卷是比较可靠的测量工具。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会聚效度与区分效度分析显示,四个大因素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其他大因素下小因素的相关,从反面反映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特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为负,从正面反映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特征的因素之间的相关为正。这些都说明问卷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较高。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分数与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之间的相关表明,9个相关系数中有8个在0.4以上,问卷的效标效度也是比较理想的。

因此,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是较为可靠和有效的測量工具,可以在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研究中推广应用。

五、结论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由四个大因素组成:判断依据、推理反思、行为计划和理解问题。判断依据包括2个小因素:使用规则和描述规则;推理反思包括3个小因素:考虑可变性、评估影响性和反思合理性。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由34个项目组成,可以测查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的各个因素,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其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以及效标效度较高。

参考文献

[1]Mussen P H.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Cognitive Development V.3.[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3:556-629.

[2]Darcia Narvaez,Tonia Bock.Ethical Judgment:Nurturing Character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EthEx Series Book 2 [M].Notre Dame:Alliance for Catholic Education Press,2001.

[3]Narvaez,D.,Lapsley,D.K.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Everyday Morality and Moral expertise.[M]//Lapsley,D.K.,Power,F.C.Character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Education.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5:140-165.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保险利益判断的时间点研究 篇6

保险利益的时间效力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应该在何时拥有保险利益, 并对保险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利益存在于保险合同成立时。笔者认为不同种类的保险对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损害填补型的保险利益, 由于其只能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方能确定, 因此需要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存在对于定额填补型的保险利益, 由于其无法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进行计算, 因而只能在保险订立之初预定确定。简而言之, 保险利益在其可以确定的时候存在。

(一) 财产保险利益的时间效力

财产保险的目的在于填补损失, 如果没有保险利益, 就不存在损失。因此, 订约时是否存在保险利益, 与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是否存在保险利益并非对应。只要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保险利益的归属明确, 保险利益就可确定为实际的损失补偿的依据, 此时保险利益存在就能达到财产保险的目的。而且, 从价值角度看, 保险标的物本身的价值会变化, 投保时存在的保险利益和保险事故发生时真实遭受的损失不完全一致。如果以投保时作为赔偿标准时点, 也会导致不当得利的产生。在财产保险合同成立时, 并不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一般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特殊情况即当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 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第33条规定:“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第34条是关于财产保险标的转让的问题:“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但是, 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二) 人身保险利益的时间效力

在人身保险中, 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只需要在投保时存在即可。因为人身保险除了具有保险功能外, 还具有储蓄和投资功能。人身保险的保险金是投保人的保险费及其利息和投资的回报。如果因为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利益缺失, 使受益人丧失保险金请求权, 会造成投保人利息和长期投资的损失。对于人身保险, 在保险合同成立时, 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但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时, 不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一般不要求保险利益存在, 但是医疗保险、丧葬费用、意外伤害等存在具体性保险利益的损失补偿性人身保险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并且在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 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1]笔者认为, 人身保险只要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时具有保险利益即可。特殊情况下, 对于医疗保险、丧葬费用、意外伤害等具体性保险利益的损失补偿应当要求被保险人或被指定的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

二、我国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的立法设计

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是一个关涉保险法原则和保险法实践的问题。笔者现从立法主张和具体的立法内容角度对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提出几点立法上的建议。

(一) 我国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的立法主张

对于财产保险, 在保险合同成立时, 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但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时, 不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一般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特殊情况即当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 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

对于人身保险, 在保险合同成立时, 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但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时, 不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一般不要求保险利益存在, 但是医疗保险、丧葬费用、意外伤害等存在具体性保险利益的损失补偿性人身保险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并且在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 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

(二) 我国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的立法内容

1、保险合同成立时的立法完善

无论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 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为同一人的情况外, 保险合同成立时都应该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关于保险利益的一般规定见于《保险法》第12条:“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笔者建议立法上应当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一般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为同一人时除外。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特定的主体在保险合同成立时和 (或) 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物或人身拥有的合法的利益。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2]

2、财产保险事故发生时的立法完善

《保险法》第33条是关于财产保险合同的定义的说明:“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第34条是关于财产保险标的转让的问题:“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但是, 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点规则作为保险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放在财产保险合同定义后进行规定。即在3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财产保险利益存在时点的规定, 建议立法上应当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 除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外, 一般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3]

3、人身保险事故发生时的立法完善

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一般不要求保险利益存在, 但是医疗保险、丧葬费用、意外伤害等存在具体性保险利益的损失补偿性人身保险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并且在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 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

我国《保险法》第52条是关于人身保险合同定义的规定:“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本节中的人身保险合同, 除特别指明的外, 简称合同。”第53条是关于人身保险利益范围的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一) 本人; (二) 配偶、子女、父母; (三) 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前款规定外, 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笔者建议立法上应当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 损害补偿性保险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受益人由投保人指定时要求受益人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下列成员具有保险利益: (一) 本人; (二) 配偶、子女、父母; (三) 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前款规定外, 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三、结语

司南系统决策判断模型研究初探 篇7

据两千多年前战国末期成书的《管子》和《吕氏春秋》记载, 那时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 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司南之杓, 投之于地, 其柢指南”的记载, 考证并复原勺形的指南器具。磁石的南极 (S极) 磨成长柄, 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 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 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 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 这就是传统上认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叫做司南。现在普遍认为司南是一种辨向器, 为磁性勺体, 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 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 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韩非子》有言:“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 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磁勺吗-兼答戴念祖先生》提到单纯把磁勺投掷在光滑平面上, 它很难转向指南, 必须转动它甚至让它“播动”才可能指南。

目前, 对中国古代发明司南的研究主要是对司南词意, 司南制作, 司南历史, 司南本质方面的研究, 与司南功能类似的指南针常被应用于航海, 野外探险, 城市道路地图等辨向方面。司南与指南针都属古代的指向工具, 一个勺形, 一个针形, 判然有别, 论发明的年代, 两者相差至少1000年。[1]一直以来对司南的研究面比较狭窄, 本文提出司南系统概念, 并建立司南系统模型, 结合当代社会经济管理展开论述。

2.系统模型介绍

系统 (SYSTEM) 通常被认为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以一定规律联系着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总体。[2]这个系统是个广泛的概念, 可能非常复杂, 也可能很简单。我国系统工程与系统论研究的倡导者钱学森将“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而这个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H.Chesnut给出了模型 (MODEL) 最普遍接受的定义:“A model is a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a process or endeavor that shows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purpose being considered.”从上述定义可见, 模型并非完全是现实世界的本身, 只是看起来, 或者其动作行为像现实世界而已。任何具体系统的模型可以认为是一个概念系统, 是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有关本质属性的描述, 据以揭示系统的功能和作用。[3]如图:

3.司南系统模型的构建

司南系统可以被界定为理想情况下, 受地理磁场影响, 磁石制的勺在青铜制光滑底盘上转动, 停止时勺柄指向正南, 勺口指向正北。但由于古代条件所限, 司南制作时, 敲敲打打减弱了部分磁性且勺子与底盘接触转动时的摩擦阻力, 使得指南效果受到一些影响。尽管如此, 司南的“辨向器作用”给中国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依然是深刻的。基于司南系统、系统学和建模的各种理论, 本文试建立司南系统模型。

3.1建立司南系统模型目的

司南系统模型是基于“司南处于磁场的辨向器功能”而建立的, 它是某一个组织或组织集合受某种“磁场”影响, 寻找方向或差距。比如:旅游需求这个“磁场”会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供应商这个“勺”战略发展方向或直接影响到其所提供旅游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3.2司南系统模型的要素

司南系统模型由磁场、柄勺、底盘三要素构成。这三要素同时又可看作是三个子系统, 子系统又分别有多个子元素构成。磁场是动力源, 勺柄是决策中心, 平整光滑的底盘是支撑。平整光滑的底盘即指构成支撑体系底盘的多个节点需要无缝对接或者竞合关系正常。底盘网和决策中心构成的网链双向流动着多种流即资金流、信息技术流、人员流、物流和诸如资源、交通设施等硬件设施。底盘网和决策中心的各种流若不能通畅会大大降低决策中心的“辨向”作用。

3.3结构图

柄勺即决策中心:磁石所制, 是司南系统中指明南向的子系统。

底盘即支撑系统:青铜制, 光滑, 托住柄勺, 是柄勺转动的平台, 底盘上有刻度, 通过南向和刻度可以判断当前状态

和标准方向的差距。

磁场即动力源:是司南系统中影响柄勺指向的子系统。

三者的结构如司南系统结构图所示:底盘和柄勺均置于磁场中, 磁场决定这柄勺所指方向即南向, 底盘的光滑平整是柄勺正常指向的前提。

4.司南系统模型的适应性举例

4.1标杆管理

司南系统模型的应用主要在“辨向”即找寻合适的方向或者差距。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 很多企业都纷纷向成功的企业或跨国公司学习, 进行流程再造改善业务流程, 进行JIT减低物流成本, 采用平衡计分卡对企业战略评价, 五力竞争分析模型等等。“标杆管理”的思想也应运而生, 在各国经济大发展, 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立标杆找方向或差距的思想和司南系统模型的本质异曲同工, 即通过对不同组织之间的流程与绩效进行系统深入的比较, 进而创造新的标准或者根据标杆改善现有的流程。所选标杆可以来自四个方面, 来自企业内部部门内外选出的标杆即内部标杆、来自直接竞争对手业务流程和业绩表现良好时的标杆即竞争标杆、来自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相近流程的标杆即功能标杆、来自其他行业的优秀企业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标杆即一般标杆。

4.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从上世纪末直到现在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对供应链的研究逐渐从对最初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研究一直发展到现在信息化下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供应链网络的研究。

司南系统模型下的供应链网络管理可以理解为:磁场是供应链网络的服务对象即市场;柄勺是供应链网络的核心企业, 依供应链网络的发展选择单核或多核;底盘则是供应链网络所有节点博弈后共同构成的网络。柄勺即决策中心和底盘所有节点在市场的“磁力”下, 逐步需信息化、绿色化、敏捷化、全球化, 所有节点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尤其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

5.结语与展望

本文初步建立了司南系统模型, 其由磁场、柄勺、底盘三大要素构成, 柄勺受磁场影响在平滑的底盘网支撑下作决策以寻找方向或差距。司南系统模型只是初步建立, 对决策中心, 底盘支撑网, 需求磁场三个子系统的子元素、三子系统合作方式、管理模式及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还未做细致分析。要体现司南系统模型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潜在的更大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司南不等于指南针.科学时报, 2008, (09) .

[2]吴旭光.系统建模和参数估计—理论与算法[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08) .

判断研究 篇8

20世纪中叶以来,教师专业化运动在世界范围蓬勃地开展,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阶段,教师也由普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发展为培养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情境性要求教师必须准确判断在多种多样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更进一步,教师主体可以利用时机合理创设情境。新课改以来,还特别强调课堂的生成性,因为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生成性”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随机性等特点。正因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专业标准做出精准的专业判断,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教师专业判断的研究缘起

(一)教师专业判断:教师专业化达到新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关注始于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这是国际上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明确的说明,也是第一次经由国际间的教育学者和政府人士共同讨论与合作对于各国的教师地位给予专业的确认与鼓励。

20世纪中叶,伴随着“福 利国家”的 诞生和发展 ,出现了福利专业,即教师和社会工作者职业。到了80年代,由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呼声以及专业化模式的转型,使得西方的教师专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组和霍姆斯工作组相继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 作准备》和《明天的教 师》,这两份报 告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公共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途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至此,教师职业已经被确立为一种专业。在任何一种专业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专业品质和水准的判断,即专业判断,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专业判断是教师职业发展到专业化阶段的必然产物。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甄别、选择、决断,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实现环节和途径是通过教育实践,教师专业化最核心宗旨和最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这种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判断能力的拥有。那么,教师专业判断与其他专业判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专业判断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又是什么呢?如何培养和拥有专业判断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专业判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变革的必然要求

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 课程改革 深刻地影响了 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程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新课改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为介入课改的新课程理念,即以建构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及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与此相配套的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具体主张有: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学即创造新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即经验;回归生活世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合格的学生等。此外,新的时代需要新人的成长,新人(即学生)的成长主要靠教育。在当代中国,新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求尤为急迫,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

无论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到实处,还是新型人才的培养,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和核心地带。课堂教学的提升和改进是学校教育和管理方法的重中之重。事实上,这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有效率的、有效果和有效益的。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的,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鉴别新知识的合理性,最后重新建构个人化的知识。因此提出“学习就是知识的建构”。任何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把一方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另一方,教学是一种对话和协商的过程。因此,新课改的课堂突出地表现出如下特点:认识的多样性;含量的变化性;过程的不确定性;发展的多元性。

在当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然要对这种更高的要求作出回应,教育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换句话说,社会的转型带动教育的转型,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最重要变革领域,这自然又催生了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体现在上文提到的四个向度,即由认识的统一性到多样性;含量的稳定性到变化性;过程的确定性到不确定性;发展的片面性到多元性。在此,可用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的“丰富性”这个词概括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总而言之,就是情境性、不确定性和多元因素增多,教师如何才能不死抱着新课改之前的一些教条不放,教师如何才能适应这种转变,甚至是自觉地推动这种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进行有效、正确、及时和正当的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急迫。因此,时代催生教育的变化,这种变化了的教育又“孵化”出教师专业判断这个紧迫的课题。

(三)教师专业判断:引导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思维路径

生成性教学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与预成式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或是为形式而形式。具体表现为问题引导简单化为满堂问,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形式参与,激励性评价变成满堂夸,课堂上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二是目标与认识以偏概全。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生成而忽视其他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之间,出现了“游离”的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非预设性生成依然被边缘化。

如何才能消解这些课堂教学中的不良倾向?这一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所有教师面前。为此,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师只有在教学情境中及时对教学进行感知、判断,按照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和过程特点、动态设计教学方案,并将成果适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并引导着教学走向深入,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知识、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才能真正使得教学生成的基本理念得到落实。

面对课堂上诸多的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教师必然面临判定取舍。问题在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纷纷纭纭的课堂现象中,在变化多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课堂生成瞬息万变,课堂信息包罗万象,教师如何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引而不发、导而弗牵地进行教学呢?那就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进行深思熟虑的判断。生成的内容都要在教师专业判断的指引下,才不会偏离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些都呼唤教师专业判断的出场。那么,教师应如何判断,判断什么,取向和标准何在?

(四)教师专业判断:提高教师确认和分析教学中关键事件能力的基石

英国的大卫·特里普认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并不是指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本身是关键的,而是意味着通过分析、判断、研究那些看似普通的、一般的、习以为常的案例改变教师的意识、观念和课堂行动,寻找其中有规律性的普遍意义,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判断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判断的重要性,在成功的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那些和学生的教育问题最为密切而又有可能得到真正改进的方面。创设关键事件就是要求教师质疑和挑战自己对待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情采用的一般方式或常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提问、思考、分析和判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可以说,创设关键事件是教师对事件意义的阐释,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是一种批判性的教学行动研究,是一种诊断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提升专业判断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领域的自主拓展提供专业性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不断激发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大卫·特里普认为,一种专业并非因为对他人有帮助或其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而受到重视,它的专业人员受到重视是因为他们具有在知识不太足的情况下和变化多样的情境中,仍作出精准判断的能力。教学不算高级专业的一个原因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教师必须不停地做专业判断,也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些判断对学生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建构教师专业判断的理论框架,使人们认识到教师专业判断的重要性,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把专业判断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基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上的现实问题和现实背景下,教师专业判断问题研究应运而生。

二、教师专业判断的内涵

(一)判断

要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判断的涵义,应该从“判断”谈起。根据《辞源》的解释,“判断”应取“辨明是非、予以裁定”之意(实际上就是要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既然判断需要辨别、断定,那么判断所面临的情况必然是不确定的。通俗地说,判断其实就是给带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寻找结论。任何事项只要具有不确定性,就需要判断。但在人们的表述中,判断会因事项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如不确定性的病情需要医师专业判断、不确定性的诉讼需要律师专业判断,而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当然就需要教师专业判断。

(二)教师专业判断

专业判断与判断同是逻辑学的概念,二者具有从属关系,判断是属概念,专业判断是种概念。教师专业判断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依据有关的标准,在教学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智力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对学生的行为和教师自身的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的专业的认定、评价、决断和选择。它包含以下涵义:

1.判断的主体。专业判断是教师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智力活动,教师是专业判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判断是否准确、全面、深刻、正当,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经验、工作经历和自身能力有关。那么,作为判断主体的教师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判断呢? 第一个条件———教师入职的条件,它是底线,构筑教师的“专业边界”,是进行专业判断的资格条件。第二个条件———情境性条件,它是保证.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情境性,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更能凸显专业判断的及时性和必要性。第三个条件是发展性的,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它是做出高质量的专业判断的重要依托。

2.判断的客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学生行为的判断,即在课堂这个特定场域内,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情境中学生的行为。二是对教师自身主观行为做出的判断,即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判断,也可称为“元判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必须时刻对自身主观行为的适当性、有效性和伦理性做出判断,不断调整计划、方案和方法,以确保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这是对自身思维过程的监控。三是对师生关系,即师生互动的真实性和师生交往的伦理性及课堂生成的有效性作出判断。

3.判断的标准。判断对象只有与有关的判断标准相比照,才能得出判断的结论,理解和掌握各种判断标准是做出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判断的标准与判断的客体、判断的目标紧密相关。判断标准在宏观层面上应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根据相关法律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等;中观层面上是教育方面的专门法,如《教师法》《教育法》等;微观层面上是教学论方面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另外,判断还受伦理的制约———伦理标准。

三、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意义

从逻辑判据和合规律性要求角度来看,应然的研究对象的顺序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判断———生成性教学。因为教师专业化达到新阶段直接催生了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出世”,教师专业判断又是生成性教学的效标,离开教师专业判断的引领,生成性教学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生成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和无用的“废弃物”。事实情况是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严重滞后,导致生成性教学出现了某些误区,因为生成的结果没有判断的标准,所以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及时跟进是保证生成性教学高效和正当的圭臬。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要摆正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判断和课堂教学有效生成三者的位置和关系,理顺三者之间的滥觞和嬗变,厘清三者之间的渊源和流变。

(一)教师专业判断研究和教师专业化运动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一门专业的主要特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体系,虽然它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专业知识体系借助专业技能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教师专业也是如此,在把教师专业知识体系运用于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化达到新阶段为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问世起了催化和助推作用。换言之,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把教师专业判断研究推到了前台,教师专业判断研究在教师专业化这个大背景下应时而生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教师专业判断研究是从教师专业化这个母体中“分娩”出来的。教师专业判断一问世,它就成为独立的个体,就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对教师专业判断研究的开展和深化反过来又会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加速发展,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二)教师专业判断研究保证了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理论的“健康”建构

教师专业判断是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净化器”和“离合器”。我国教育界的“课程”概念已经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课程的实施即教学,一线教师的认识明显地经历了四个关键词的演进过程:“预设→生成→预设和生成→预设为了生成”。关键词的演进反应了一线教师思想意识的演变,反应了他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清新气息。

问题在于生成的内容并不都是有效的和正当的,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和不正当的生成,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必须运用专业判断这把标尺,把它作为裁剪和衡量生成的标准。教师运用专业判断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物进行分类和筛选,把生成的无用废弃物过滤掉,只留下有用的精华促进学生知识、道德和人格的发展。当然,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还有一个适时性问题,我们知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能时时刻刻都在生成,课堂教学时间应该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用于师生、生生的互动生成。这两者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要找准两者的“阿基米德点”。对这个时间比例的切割和把控,教师也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在这点上,就好像汽车司机对离合器的控制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进行恰到好处的动态生成,教师都要做到胸有成竹。要做到这些,离不开教师恰当的、精准和适切的专业判断。因此,借助教师专业判断,把生成性教学的这些基本问题申辩清楚,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有效生成理论才是“健康的”。

(三)教师专业判断研究是连通教师专业化和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桥梁和纽带

基于风险导向视角的审计判断研究 篇9

审计判断, 又称审计职业判断, 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审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下, 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现有职业规范的框架下, 做出的分析、估计、选择和认定。

1审计判断的重要性

(1) 审计判断质量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

审计判断贯穿于审计计划、实施和报告的全过程。无论是审计计划的制定、样本的设计和选取, 还是审计风险的判断、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这都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审计人员判断能力的高低, 决定了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直接影响到审计意见的发表, 影响审计的质量。

(2) 职业规范起原则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只是给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供了一个指导、约束、辅助决策的框架。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 使得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审计人员要运用专业素养灵活地判断、分析、解决新问题, 这就使得审计判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复杂经济环境, 使得企业对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 企业为达到上市、保牌等各种目的, 会计造假和利润操纵比较普遍,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增加了审计判断的难度, 为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审计风险的降低, 审计判断显得更加重要性。

2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审计主体层面

(1) 审计人员的经验。

张继勋等 (2008) 以判断共识、稳定性和自我洞察力作为审计判断质量的衡量指标,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在一般任务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 有经验者的共识显著高于无经验者;而在高级任务的分析程序风险评估中, 有经验者的共识和稳定性明显高于缺乏经验者。

(2) 专家效应。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需要, 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注重特定领域行业专家的培养和引用。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 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运用多方面知识进行审计判断, 有效提高了审计判断的质量。

(3) 锚定效应。

杨明增、张继勋 (2007) 采用实验方法对锚定效应检验发现, 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判断中运用了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查阅上一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4) 框架效应。

杨晓磊等 (2009) 提出审计判断和决策中存在框架效应, 财务数据的表述方式不同会改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 不良的框架效应会降低审计判断的质量。

2.2审计客体层面

(1)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环境。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环境, 从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环境状况的可获得程度和复杂程度会影响审计判断的质量。

(2) 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情况。

客户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则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的了解和熟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会明显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2.3审计环境层面

(1) 审计技术。

西方国家对于审计判断辅助工具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 而我国尚不普遍。借助与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审计人员能有效克制审计判断中的主观倾向, 促使自身运用恰当的判断方法。因此, 审计判断辅助工具身审计技术的应用, 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2) 集体决策模式。

在审计实务中, 审计工作是由团体协作完成的, 多数的审计职业判断是由集体决策确定的。我国的三级复核制度是集体判断与专家判断相结合的决策模式, 是审计师个人判断基础上的多层次判断, 使得结论更可靠。

3改善审计判断质量的建议

3.1审计人员层面

(1) 注重专业知识与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

审计准则等相关规范、审计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审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后续教育,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更新和积累专业知识和行业特殊知识。同时, 审计人员应该阅读大量的审计业务档案、参与审计判断的实践, 获取审计判断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2) 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人员以独立第三人的身份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合理保证其不存在重大错报, 直接关系到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 审计人员应该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保证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3) 加强行为心理学的学习。

审计人员的性格、思维会影响审计判断的效果。通过学习行为心理学, 审计人员的观察、协调、思维等能力得到提高, 对判断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能有更好的认识, 能有效克服不良的框架效应等。

3.2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1) 积极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提高审计技术。

在审计实务中,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鼓励运用已有的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协调好成本和效益;并且积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经验, 组织专家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为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2) 充分发挥集体决策和专家判断的优势。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发挥团队协作的效应;不断完善三级复核制度, 明确各人员的责任制,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发挥集团判断的优势;注重行业特殊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使得审计判断更全面, 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3管理机构层面

(1) 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规范。

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比较普遍, 存在会计造假和盈余操纵等现象。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建立严格的惩罚措施及科学的激励制度。同时, 加强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审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实用性, 明确化和相对稳定化, 给审计判断提供完备的指导。

(2) 适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为虚假陈述行为而被判需向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例还很少。因此, 监管部门应该适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降低公众的诉讼成本,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广泛运用, 对审计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风险导向模式的框架下, 论述了审计判断的重要性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了改善审计判断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判断,质量,重要性,影响因素,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明辉.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 (1) :64-71.

[2]张继勋, 杨明增.审计判断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9) :72-75.

[3]张锋.改善审计判断效果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7, (11) :64-65.

[4]杨明增, 张继勋.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4) :43-47.

判断研究 篇10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修订的会计准则;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不断出现,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环境和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趋同,我国在2014年对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和添加,其中修订5项和新添了3项会计准则,还修改了基本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准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内容,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又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引发关于会计准则适用性的思考。对于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基于会计准则的新变化进行了研究。

一、会计准则以会计职业判断为基础

无论是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还是会计准则的执行都是以会计职业判断为基础的。

1、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也就是制定者和其他参与者进行判断的过程。在判断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国情,考虑到经济事项发生的各种可能性,选择出合适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会计准则作为众人智慧的结晶,相比与个人的判断,降低了个人因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而不能有效面对各种不断变化着的经济业务的风险,提高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整体质量水平。會计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行为规范,使企业在经济事项进行记录的过程中有了较为统一的参考标准,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涉及到经济事项发生后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的内容。经济事项发生后,确认为哪种会计要素,要以哪个会计科目进行反映、采用哪种计量方式,是进行表外披露还是进行表内披露,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需要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是制定者、监管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的结果,也为会计职业判断留下了空间。准则中一些不确定性的词汇,像“可能”、“极小可能”、“实质上”、“重大的”、“预期超过”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在面对具体的会计业务时,做出合适的判断。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的参考标准,如果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受到相关人士的怀疑时,会计准则可以以其权威性,为判断的结果提供保证。由于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的经济活动也随之不断的变化,这使企业对于职业判断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由于新的经济活动发生以后,会计准则需要进行完善、修订,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会计准则往往比较滞后。对于新的会计事项,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剖析其内在实质的内容,灵活的运用会计准则,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使会计信息能最大程度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

二、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判断是紧密结合的,离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就无从谈起。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项会计交易或事项,都需要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并结合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来进行处理。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会计职业判断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包括以下方面。

1、计量方式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发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进行了一个新的表述,表述中指出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会计处理时需要对选用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中的哪种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进行判断。确定公允价值中的输入值也需要会计职业判断。输入值分为可观测输入值和不可观测输入值两类,对于不可观测输入值进行判断前,应该确定需要定价的资产或负债所属的最有利的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输入值属于三个层次中的哪一层次,从而确定输入值。另外公允价值计算中采用的估值技术,也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在计量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时,还要考虑到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它也是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依据。进行披露时,还需要判断资产负债是否属于虽然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仍然需要的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公允价值的经济业务。新准则的实施为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在确定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时提供了评价标准。

2、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则也对其进行了修订。在判断是否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确定的资产,不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畴,应该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核算,需要会计人员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判断。关于清算性股利投资收益的确定的判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成本法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再区分投资前还是投资后获得的净利润,一律计入当期收益。

3、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完善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修订了有关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添加了“综合收益”的有关内容,同时整理了相关指南和讲解的条款。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新添了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和负债两个项目,这就更加有助于真是反映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要将经过判断归属于两个项目的信息如实反映在报表中。添加的综合收益的相关信息,增加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综合收益有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组成,其他综合收益又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并分别列报,在两大类下有分别规定了若干的小类。因此在利润表中对财务信息进行列报时,对于应该归属于哪一类别进行列报进行职业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修订后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更能保证企业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其他关于职工薪酬和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的修订也改变或者增加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依靠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决定了会计准则能否真正的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鉴于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复杂化和会计制度向着原则导向的方向发展,对会计工作中的进行职业判断的需求增多,会计人员需要具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来适应需求。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会计人员有更多的实践经验。经济业务不断变化,会计的知识也随之不断的发展,新会计准则的修订就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是它在实践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仔细斟酌所要选择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这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可以建立关于职业判断的考核制度,通过硬性的手段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保持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保证职业判断有效性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罗京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J].财经界,2010(12):237-238.

[2]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36-40.

[3]于长春.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之友,2004(1):1-2.

智能车赛道类型判断方法研究 篇11

关键词:智能车,赛道识别,类型判断

智能车系统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 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 它主要由路径识别、角度控制及车速控制等功能模块组成。竞赛摄像头组的技术要点中, 图像处理和赛道识别这两个环节尤其重要, 其影响到小车的最终控制。由于赛事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 赛道类型的准确判断也成为了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三种比较成熟的赛道类型判断方法。

一、两点求赛道曲率[1]

如图1所示, 设智能车处于赛道中线AB上的A点处, 前进方向为赛道中心线的切线方向。在赛道中心线圆弧段的半径最小值的范围内取长度L (AB) , 在A点正前方 (纵向) 距A点L (AB) 距离的B点横向读取赛道中心线上C点之间的信息, 测出B点和C点之间的长度为L (BC) , AC的中点为D点, 赛道中心线圆弧段所在圆的圆心为O点, 设此时智能车所处的赛道曲率为k, 曲率半径为R。

由于AB是赛道中心线所在圆弧段的切线, 所以AB与AO垂直, AC为圆上的弦D为AC的中点, 由ΔABC与ΔODA相似, 可得:

K越大则弯道曲率越大, 通过对曲率k大小的判断就可以准确地分辨出赛道的类型。在获取C点的道路信息时, 要求L (AB) 不大于赛道中心线曲率半径的最小值, 这样可以保证智能车能准确地获取赛道中心线所在圆圆弧半径最小弯道的道路信息, 从而更好地控制智能车的状态[2]。

二、平均值位移法[3]

如图2所示, AB为赛道的中心线, L为赛车视野的中心线, row_1, row_2...row_max是算法需要用到的行数。在采集完一场图像并提取出中间黑线AB后, 可以获得该场中max行黑线中心的坐标值, 并记为mid[1]...mid[max]。按下式算出这max行黑线中心坐标的平均值:

然后, 求出每行相对平均值的位移, 最后求和, 公式如下:

由于SUM越大说明跑道弯曲程度越大, 因此给定SUM一个合适的阈值, 就可以正确识别出跑道当前的弯道程度。实验表明, 只要阈值取得合适, 该算法非常可靠。其中, 阈值还可以根据跑道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

三、赛道斜率判断法

智能车比赛的赛道是由两条黑色的边线构成的, 在提取出这两条边线计算出赛道中心线之后, 可以通过测量道路的斜率和车子与道路的偏移来计算偏差, 偏移的正负也代表了车子偏向于哪一边。

如图3所示, A、B两点是赛道中心线上的两点。经过实践, 采用最小二乘法 (又称最小平方法) , 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4]最小二乘法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最小二乘法还适用于曲线拟合, 可以将一连串离散的点拟合成一条最接近的线。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很有效处理方法。公式[5]如下:

式中的b就是AB两点的斜率。斜率有正负之分, 当斜率大于0时, 说明为右弯道。同理, 当斜率小于0时, 为左弯道。若对b取绝对值, 则|b|表示弯道的弯曲程度, |b|越大则弯道越弯曲。

四、结论

本文介绍的三种赛道类型判断方法在实际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优缺点:两点求赛道曲率法能够非常准确地判断出赛道类型, 但是算法复杂, 运算量大, 计算时间时长, 不利于智能车的快速反应;平均值位移法算法简介明了, 计算量小, 但是在复杂的赛道判断时, 误差较大, 有时会出现错判;斜率判断法, 运算量介于上述两种方法之间, 计算也较为简单, 判断正确率较高。

在智能车的制作过程中, 要实现准确的控制, 赛道类型的判断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只有经过不断的试验和调整才能够选出最适合的判断方法, 从而达到使智能车进行快速反应、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旭, 吴涛.两点算法求智能车赛道曲率.新技术新工, 2014, 04.

[2]刘进, 齐晓慧, 李永科.智能车大角度弯道转向曲率连续的轨迹规划方法.中国机械工程, 2014.02.026

[3]许寰, 鲁五一, 赵治平.摄像头路径识别和小车控制策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 31 (5) :110-115.

[4]刘嘉豪, 刘海刚, 张建伟, 关天.智能车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研.工业控制计算, 2014, 08.

上一篇:新闻规范下一篇:喷涂聚脲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