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研究(精选12篇)
传统道德研究 篇1
一、传统的道德概念的发展
1、“道”、“德”的出现
从词源上考据, “德”字先于“道”字出现, “德”最早出现于殷墟甲骨文中, “道”字的首次出现则是在甲骨文之后的金文里。在先秦文献中, “道”与“德”多分开使用。在古代典籍中, “道”、“德”是分开使用的, “道”最初指的是道路, 同时也隐含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参与, 将“道”的内涵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们思维的提高, “道”包涵了更加具体的内容, 如王道, 皇天之道。对“道”理解上升到哲学层面, 即为世界万物运转所必须遵守的规律。
2、“道”、“德”之间的联系
由于早期的人类社会, 生产力低下, 对自然的膜拜, “德”指“具体行为”。到西周时, 强调内心的参入, 即正直的行为、善行。“德”是对“道”的领悟和运用。
西周早期, “德”字作为一种“行为”或“作为”的意思使用。春秋时期, 孔子认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孔子认为道德, 礼制都是可以引导民众的。孟子主张“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善恶之心, 非人也。”他认为人要有同情心和善恶分明, 要有道德判断力。老子日:“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此中的“德善”与“德信”便通于“得善”、“得信”。《荀子·解蔽》中“德道之人”亦指“得道的人”。道德既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 “道”是“德”的内在转化, “内化”指个体将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的内化指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德”是“道”的外化, “外化”指将内化形成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用行为表现出来。“外化”指强调要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将被个体内化的“德”还需外推与人 (德行) 并使他人也“得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心理观
中国古代典籍中表明道德既指人们所要遵循的必要的社会规则, 也包括人们遵守规则所表现的品质。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部分, 道家认为道德就是人们对道的把握和理解。不是简单地对规范理解而是要个体参与和体悟为基础的, 侧重于一种认知能力。儒家认为道德应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勇。这里指儒家的道德心理, 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认知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 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或追求某一道德行为, 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的心理机制。在这个心理动力机制中, 最重要的情感动力是人格培养的自我满足感和人格缺失的耻辱感 (“知耻近乎勇”) 。
三、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的特点
1、强调模仿学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人在对道德的概念理解中采取了注重身教、环境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方法。传统道德概念强调道德就是有高尚品质的人或行为。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圣人的行为就是道德,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因此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受教育者示范, 或者利用榜样人物的行为向受教育者示范之, 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受教育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并模仿示范者, 使受教育者产生于示范者类型的行为。道德概念中的古人所推崇的“圣人”的品德或行为, 就是一种模仿学习。学习是通过模仿过程而产生的, 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 (榜样) 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学习来转变人的心理过程, 来达到“德”。
2、注重认知提高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中“在明明德”指出要领悟和了解“德”才能获得“大学之道”。中国传统道德心理一直强调贵心悟。心悟是一种认识手段, 在形式上看, 属于直觉思维和整体思维,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色。古人认识到, 做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很难, 强调要有心悟, 提高道德认知, 在内心中增加自己的兴趣, 增强内部强化。《大学》中提出“物格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它要求个体必须先进行长期的格物致知, 而后经过修习后才能把握“心正”, 直至“天下平”。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心理中侧重于道德认知的提高, 将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 激发道德行为。
3、增强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 形成行为习惯。《礼记.中庸》中“知耻近乎勇”的意思就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夸耀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耻的文化”。古人十分重视通过羞耻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意志。一个人的羞耻感可以克服个体的不良行为, 增强道德行为。
“君子必慎独也”是传统道德心理理论中所强调的, 它是指个体在独处无人监督之处, 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慎独是一种自律, 自觉地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行为。
四、传统道德心理观的教育意义
1、培养多维道德观
在传统文化中, 道德的概念不仅仅指行为规范, 而是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需要, 是个体行为选择的结果。多维道德观指道德从根本上说更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基于道德内涵的多层次性, 依据对道德的理解自下而上逐层提升的特点, 以个人的心灵参与和体悟为基础, 在自身需要发展的推动下自己创造的道德。无论从教育概念本身还是从一个充分发展的主体来看, 都要求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灌输, 由于试图封闭人的思想而与这种要求格格不入。因此, 对道德培养中, 不仅仅对道德规范的灌输, 而应该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精神的发展要求为目标, 重点培养个体对道德的领悟与道德思维能力。
2、让道德回归到生活
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认为道德来自生活, “道”、“德”的最初概念就是从社会实践的总结出来的。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 它体现于万物之中, 涵养万物, 促成万物, 使万物得以自然生息。而“德”是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道”, 是道的功能的体现。人的一般品德心理特征, 无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 以及由此而构建的道德信念, 都是因参与道德实践而产生。因此, 道德教育是要和实际联系, 要用现实生活中事例和榜样进行教育。德育是培养人的德性, 德性来自于社会规范, 因此培养道德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和感受。
3、提高道德自律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从道德自律阶段进入了道德自由阶段。现在国人的道德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种没有主体的教育, 以单纯的灌输为主。科尔伯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培养道德自律是很有必要的, 个体需要自觉地用“现实的我”与“道德的我”不断斗争的过程, 一旦二者之间趋于融合统一, 品德修养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道德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个体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 还要在生活中经受磨练, 才能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提高道德自律, 以便使人们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洪燕, 易连云.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D].西南大学, 2006.
[2]杨绍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于洪燕, 易连云.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4]曾建平, 肖三蓉.儒家与弗洛伊德的道德心理之简略比较[J].心理学探新, 2006 (3) .
[5]张忠华, 于福存.论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2) .
[6]Hare, W. (1987) .Open-mindedness in moral education:Three contemporary approache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16, No.2, p.99.
[7]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40.
传统道德研究 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 人格完善
正文:
不要认为美国或者英国是多么多么的发达,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早已繁荣、昌盛,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她拥有最为灿烂的文化,最为先进的技术,她有着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拥有优良的道德传统。我们迫切地希望我们的祖国可以再一次腾飞,跃上更高的阶梯!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火能灿烂燃起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深深的懂得我们的德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为德育,首先字面意思,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何为道德,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简化地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谈中国德育,我觉得以我的资历还太浅,但是以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过来人,我对中国的德育还真的是有很多感触和看法。我想中国从来不缺乏道德教育,从课程开课上来说,小学就有思想品德课,初中又有政治课,高中大学有马列毛概课,从课堂之外的教育来说,任何一个幼儿园小学老师都会告诉小朋友——不能欺负别人,不能乱扔垃圾,不能乱穿马路。但是现在中国的整体情况是怎样呢?看到突发事故围观打酱油明哲保身的人大有人在,甚至犯了错误推卸责任以身试法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什么“我爸是李刚”的热血少年涌现,包括最简单的受了帮助连谢谢都不会说一声的低情商朋友也层出不穷。中国历来是德育和智育两手抓的,孔子老子庄子,三字经道德经智育经,为何现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反而出现越来越低级的错误?在一个大人围着小孩团团转把小孩宠上天的家庭,小孩能独立成啥样?在一个喝三鹿会中毒吃肯德基有苏丹红啃苹果会吃到蜡,而老鼠药却因为造假而没毒性的年代,我们还能相信啥?不禁叹口气,德育,我觉得比智育更重要的东西,怎么就在渐渐地迷失了方向呢。
中国的德育究竟出了哪些问题?
我觉得大伙初衷还是好的,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生下来就是颗焉了的苗。而越来越多的关于思想方面的课程设置,也说明了国家对这个还是很重视的,也有越来越的专家去研究中外的教育方式的区别,着力想改善一些不好的情况。种种都是为了我们下一代好,可是上头的政策好像并没有及时起效,或者说对于下头日新月异更新的青少年思想,改革还是慢了那么一小步。我觉得德育不能只“教之以理”,而不“教之以事”,也不要错位进行了,幼儿园小学倒是抓得紧,到了初中高中似乎就都放到智育的重头上了,而大学根本就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了。最让我觉得不习惯的就是:小学的时候每次升国旗唱国歌大伙都是很有活力很有热情的放开嗓子唱,看到升国旗也会停下脚步以表尊敬,到了高中大学,每次唱国歌我总觉得像是听国歌,和放个伴奏我们在下面神游似的。有点伤心,这最能体现我们爱国我们新生代热情活力的地方,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沉默是金呢。本来是中学德育的目标现在成为了小学德育的目标,其结果是目标落空,德育低效。我看,现在大学生都得补补小学的基础文明课了。
而对于小孩子,做家长的也别太宠着。小朋友本来就会在学校的学习中学会基本的是与非,别认为自家的孩子永远是对的、完美的,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但在当今社会,有一种普遍的现象,祖辈们喜欢夸奖自己的孩子,从不说孩子的缺点,“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长辈是孩子效仿的对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好,自傲,不懂得谦虚。当孩子和同伴一起游戏时,发生了冲突、争执,祖辈们则会在矛盾刚开始时就介入,护着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孙儿受欺负。而不是将自己孩子的缺点指出并加以改正。
做家长的也别事事包办,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开心快乐,健康就是他们的心愿。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即使是幼儿园中老师要求孩子回来后帮助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也抢着做完了,完全没有了独立动手的机会。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孩子在家玩积木,把积木撒得满地都是,玩完后的收拾工作祖辈们也包了。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不会收拾只会玩的习惯,形成了“总有人帮我”的意识。
失去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人格的小环境,那还怎么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的完善的人格呢?如何要求他们学会体谅、宽容、尊重?
我不禁想起在非洲草原上奔驰的野马。这种野马品质优秀,善于奔驰,有极强的抗病力。可它常死于吸血蝙蝠之手。是吸血蝙蝠吸干了野马的血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科学家研究,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就象三岁的婴儿被蚊子叮咬过一样,那死因是什么呢?老师的答案令人吃惊,野马的死归咎于它暴怒的脾气。当野马遭到吸血蝙蝠的攻击后,就不能自制地狂蹦乱跳,导致心衰而死。野马的悲剧是不会容忍,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人不会宽容,不会体谅,在世界上活的多累!不会宽容别人最终是不能宽容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包含着人生哲理。
日本不是有一种人被称为“忍者”吗?我想日本人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能与他们的“忍”有关,而这“忍”,书上说的就是体谅、宽容,比如对老师的批评,啊,老师真好,他时时关注着我,哪怕我有一点的毛病,他都能发现,并愿意指出来,这是因为我的优秀才赢得老师的关爱,其实,这就是体谅啊。人人都知道应该体谅,可有多少人真的去体谅呢?可象我一样,去想想,学会体谅不是很好吗?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不要从小给孩子灌输“伟人教育”。比如在国内,哪个小孩说以后理想是从事地位比较低廉的职业的话,肯定被父母长辈批评教育了。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公民基础道德教育,而不是离我们太远太触碰不到的目标教育,总是要求孩子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大公无私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德育,是空泛的德育,甚至反而让学生觉得和自己毫无半点干系可言,应该让青少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例如做义工或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并逐步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一些责任:对父母,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
我想,一个没有道德,不懂得遵守道德的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中饱私囊、唯利是图的。从国家高级官员贪污腐败到企业老总不顾消费者利益营私造假,再到教师、医生的灰色收入,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道德严重缺失!
传统道德不能丢 篇3
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是一种默契,或许更是一种共识。两大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在春节前后,集中时间版面,讨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可以理解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散发一种能量:传统文化是强国利民不可忽视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传统美德。而中华传统美德始终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精神,崇高气节,高尚情感,良好礼仪的集中概括。“扶贫济困,救死扶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良善抵万金”,无论是孔子、孟子的至理名言,还是凡人草根在生活中积累提炼出的警言佳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真实写照。几千年来,人们正是沿着这条光明宽阔又充满了善意的大道一代代走下来。它美丽又具有魅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然而,现实中并不是到处都是阳光,阴暗和扭曲同样存在。唯利是图,尔虞我诈,言而无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等等劣迹,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人不寒而栗。最典型的是食品安全,为了蝇头小利,可以置人的生命而不顾。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像幽灵般时不时出现,使人谈吃色变。至于拒不赡养老人,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等与良心道德相悖的丑事,也屡见不鲜,令人心寒。
道德倫理的衰落,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富强,缺少了道德支撑,只能是一时的辉煌,甚至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近期,习总书记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这里,习总书记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到国家民族的层面来认识,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弄清这些,才能自觉地去遵循,去身体力行。两大媒体对家风的解读,对年夜饭内涵的认识,质朴实在,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道理,但字里行间,一言一语,却说出了人们的心声。更多的人透过这看似平常的探讨,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如知名文化学者张颐武所说,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
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良好的风气,除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引导非常重要。从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如果人人都乐善好施,古道热肠,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美好!
传统道德研究 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 文化多元化的思潮不断涌现, 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日益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获取很多有益的知识, 另一方面也会从西方文化中学习到许多糟粕的内容。由于大学生思想、意志、身心还不成熟, 西方文化中糟粕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的影响会更深, 后果也会更严重。要利用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 使其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一方面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学术界十分注重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推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有影响的成果相继问世, 其中一些已经转化为高校进行道德建设的准则。本文认为,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包含对大学生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人文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图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评价。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 搜集到大量的相关文献。纵观以往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研究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依托。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激荡的今天, 如何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 增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和谐新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当前, 向民族传统文化寻求思想资源, 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蔡英谦认为, 传统文化传承具有二重性, 对人的思想道德影响也是双重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亦有糟粕, 因而, 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地继承,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从历史杰出人物中学习传统美德, 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之一。如“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自古人生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等。从这些历史人物中学习他们的爱国、为公、勇敢、勤俭、智慧、友善的品德, 更要体会他们的精神境界。
岳红认为, 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政治素质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敬业进取精神教育、克己内省精神培养,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薛虹认为,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信念与理想较冷漠, 追求享乐意识趋强、集体主义观念缺乏, 无私奉献精神淡化、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缺乏、社会公德表现欠佳、竞争意识和方法欠正确等。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以达到我们预期的培养目标,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
刘振山认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矫正我国目前道德领域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 用时代语言阐释古代经典, 使其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比较接近, 易于为人所接受。同时要随时代的进步, 不断建立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夏明群、余京华认为, 在高校的实际德育工作中, 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创造条件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加强现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修养, 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价值。巩若刚认为,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加入武德教育的内容, 才能改善或者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
通过以上回顾看出, 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 几位学者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 都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 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 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 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诚然, 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 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与我国当今所弘扬的主旋律相匹配, 需要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 需要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统一, 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 才能更好的开展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但是, 他们的研究缺少从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更缺乏从这些学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他们只是浅显的描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并且大致的甚至是严重的描述了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 缺少理论支持, 论述显得比较空洞。另外, 他们提出的建议也缺少制度的保障,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单一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 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会比较小, 更与学校的初衷相背。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 加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转型及变革,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在党的思想指引下,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充实和补充。
王敏光、惠红丽认为,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加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方面, 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健康合理的伦理道德思想,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着积极意义的人文、科学思想, 其中蕴含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精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于静、刘世强认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充实各种各样的教育内容, 以消除其不利身心发展的思想因子, 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途径。沈光、孙倩认为, 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治这些问题的优秀资源, 引导大学生改变其思想状况。张义明认为, 当代大学生在从一个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轨过程中, 自身人格也正由传统转向现代, 他们的主体独立意识在逐步觉醒, 正在从消极的、被动的行为惯性中解脱出来,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但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 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仍然存在着相对混乱的状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能促使青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等教育资源, 主要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伦理教育,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活力。
几位学人的研究有相似之处, 又有个别地方的迥异。他们认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大学生的思想良莠不齐, 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他们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互脱节, 致使宏观因素的影响机制不明确, 而微观因素的直接影响缺乏说服力, 特别是微观原因之间互相包含甚至互为因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多停留简单的描述, 缺乏实证方面的研究, 缺少实质性的策略以及建议。虽然学人提出了简单易行的操作模式, 但是实施后的效果差, 可能会流于形式。如何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并没有找到可行的措施。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研究
国家间的软实力之争越来越激烈, 软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之争。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他们作为民族的未来, 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校大学生也应该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以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需要。但是, 当今某些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高, 主要表现在诚信缺失、理想人格欠缺、人文素质较低等方面。一方面, 近些年来,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 重理工轻人文, 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另一方面, 在社会转型期容易产生新旧观念的冲突, 大学生容易接受外界负面因素的影响。
任伟从教育角度和制度角度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认为缺乏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制度不健全对诚信原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高校中的许多与学生关系甚为密切的职能部门, 工作的无序、制度的缺乏、管理上的松懈、监督不力等现象, 客观上助长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思想是中国璀璨的古代文明和辉煌的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 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李涛也认为, 当今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需要从我国优秀文化中找寻诚信思想的内涵, 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到诚信对他们而言是立身之本, 是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重要内容, 是成为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是跨入全球化时代的准入证。
何小春认为,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思想比较迷茫、消极。而大学生的理想人格的培养不能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割裂, 要对他们进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教育, 志存高远的崇高理想教育, 创新进取的人生态度教育, 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陈捷认为, 理想人格是人追求自身本质力量而对美好人生形象的预设, 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社会健康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重视理想人格教育、确立理想人格教育的标准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具体规定三个方面相互联系, 这样才能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 具有时代精神, 并把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集于一身, 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
王丽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 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去, 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华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天人合一、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 高校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使大学生从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得到启迪, 多途径多形式地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这将大大地推动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王培强认为, 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素质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并使当代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染下形成优秀人格。
学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认识到优秀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是, 绝大部分只是简要的描述, 而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要改革课程设计、增加古典文化经典学习的力度、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等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此外, 有些学者从建立规章制度, 增强法律制约, 建立高校诚信测评机制视角出发, 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树立教育及教育者的诚信形象,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创新诚信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无疑都忽视了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教育学生的固有模式,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 此外, 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 只从学校的角度去实施, 难度较大, 效果较差。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综述, 这些路径分析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有的切实可行。但是绝大部分学者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缺少从被教育者的视角考虑问题, 更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难免使学生出现不情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绪, 这不是学校的初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协调, 同时, 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 自身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另一方面, 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 从中汲取有价值的道德资源, 陶冶情操,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使其各方面健全和谐发展。
传统道德经典故事 篇5
可黄香的父亲却睡得很香,不是因为劳累,而是入睡前黄香便来到床 榻边,用扇子扇父亲的床 席和枕头,扇不断飞来的蚊子,直到席和枕头凉了,蚊子没了,才收起扇子,放下蚊帐,请父亲入睡。肌肤的舒畅伴着儿子孝心带来的精神的欢愉,做父亲的怎能睡得不香呢?
孝敬父亲的黄香其实才九岁,九岁的黄香已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难。母亲在他幼小时便羸弱多病,黄香渐大,母亲渐衰,不知从何时起瘦小的黄香担起了照料母亲的责任。这种责任黄香担负得太早,可对父母的爱也涌流得最浓烈。
母亲过世后,黄香又照料起父亲。
寒暑相易,冬天到了,砭骨的寒风将大地吹成个巨大的冷窖。贫寒的黄香家缺少暧屋的柴草,屋中奇冷无比。夜晚,奔波一天的父亲在棉被中因寒冷蜷起身子难以入睡。
这令黄香很难过,躺在床 上苦苦地思忖:怎样才能叫父亲舒适地入睡呢?
夜半,耳边传来父亲轻轻的鼾声。黄香借着透窗而入的月光侧目向父亲的床 榻望去,父亲已经很香的睡去。忽然,他觉得身上暧暧的,心中不禁豁然开朗,在凄冷的月光中绽开了笑脸。
第二天晚饭后,黄香早早地为父亲铺好床 ,脱下衣服钻进被窝中。
“你怎么睡我的床 ?”父亲奇怪地问。
黄香撒娇地:“想和父亲睡嘛。”
父亲疼爱地抚摸黄香的头。他想:儿子一定是想母亲了。
更鼓一响,父亲要熄灯入睡了。没等父亲吹灯,黄香跳下床 榻,将父亲拽到床 边。
“被褥已被儿子温 热了,”黄香说,“请父亲入睡吧。”说罢,黄香回身吹灭灯,跑到自己的床 榻掀被睡下。
传统道德不适合法律语境 篇6
私营企业上市后,创业老板都有想汲取控制权的想法。就这一点来看,出现国美纷争是很正常的事情。国美没有上市之前是私营,即私营股份公司,上市以后便由私营股份转为社会资本。这其中就不仅有创业者的资本,也有购买股权的人的资本。对于社会购买者来说,谁购买谁就有份。这样,企业上市后就有绝对控股权与相对控股权之分。任何公司上市后,都将面临你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的问题。而相对控股的发展可能导致不控股,这都是可以转化的。比如,上市后,政府如果收购了你的大部分股份,你可能也就不控股了。上市后,股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上市之前你就要准备,你是完全听任市场,还是要绝对控股。这些问题在上市前必须要考虑清楚。
企业经营中,商品竞争在走向市场竞争之后,必须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不能以道德这个词来衡量是非。企业上市后,就要受证券监管部门监控,要受全体股东监控。当然,全体股民也可以监督,而这就涉及股权的经营权问题,这是不能用道德来衡量的,而是必须用法律来约束。法制社会,一切用法律,不能只承认道德。要知道,道德与法律并不是等价的。不能把道德扣在市场竞争的经营过程中。道德只涉及社会公正,不属于法律的约束,一般人可能将这些概念混淆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了市场经济,而我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也才从这刚开始。我们现在的很多思维方式和传统社会不一样了。在法律程序中,连父子亲情都不能讲,这就是商业的游戏规则。不能因为那个人是我儿子或者是我的妹妹,就有什么不同,如果那样就错了,一切都必须按商品经济的规则来办事。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市场起初都是私营的,国家占得不多,但是国家有主导。齐国的管仲非常看重这一点,他就主张发展商品经济,他的确是个典范。范蠡、吕不韦也是搞商品经济的,但是由国家主导来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还是属于管仲。在管仲倡导的商品经济下,齐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很快。从历史来看,这一点已经是超越了时代。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业发展道路是挫折的。在儒家理念约束下的商人,在传统上,必须讲德。因此倡导德,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丧德,这是传统社会的评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社会你有钱时你就必须要关心广大的群体,你不关心他们,他们可能就要抢你的,因此你才必须讲德。
在经商的指导思想上的确要有德,要讲信誉。但这与法制社会下的经商并不完全一样,在法治社会,法律会制约你,这并不会以道德来支配行动,一切都必须以法律来看。在封建社会,没有完善的法律框架,就只有靠道德,而现在的法律社会以法代替了道德。
浅议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 篇7
首先, 从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赖以存在和反映的经济基础来看, 中国传统道德是与其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合的。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出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而公民道德则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近代以降, 随着西方力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大量的商品如潮水般倾销中国,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随之逐步遭到破坏并瓦解, 伴之而生的就是商品经济的茁壮成长。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 中国的传统道德也不断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挑战。中国现代的公民道德就是在这种对抗和冲突中逐步发展的。直到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 这种对抗和冲突依然在某些方面依然很强烈。但发达的商品经济必然要求一套与之相适合的道德体系存在, 这就是公民道德!
其次, 从道德孕育的社会环境和影响范围来看,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体系通过家族组织结构起来的社会。在这个家族里, 以血缘亲疏来确定尊卑关系, 以五伦关系来确定人际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所谓五伦就是君臣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伦关系就是传统道德效力所及的范围, 其实质就是熟人社会。国家不过是放大版的家族, 君主就是这个家族的“父”, 天下人就是这个家族的“子”。整个社会就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体系, 也可以称之为臣民社会。这种臣民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为基础, 以三纲五常为经纬, 构筑的一套完整严密的封建等级特权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道德与中国封建等级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共同演绎了中华民族奇特的千年历史文化场景。[1]而公民道德的孕育和涵养则需要公民社会的成型。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 公民社会则是一个以法律为纽带, 以权利义务为衡量人们行为尺度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联系起来。无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还是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判断是非对错, 利益得失, 大家都遵从统一的法律。即便是国家, 传统社会的特权组织, 也被法律严格限定, 以权力义务结构规范国家的行为或政府权力的边界。[2]毫无疑问,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以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广泛而复杂的陌生人的社会。传统社会孕育出的忠孝廉耻对现代的陌生人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效力了。而公民社会孕育出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则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 不仅适用于陌生人之间, 也浸入到熟人社会, 与传统道德不断进行着冲突、调和、分化、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符合公民社会的公民道德。
再次, 从道德的类型、特征与核心价值追求来看, 中国传统道德本质上是属于私德, 而现代公民道德则更靠近公德。根据道德发生的领域不同, 道德划分为私德和公德两种类型。所谓私德是指个体内心所重视和恪守的价值和规范, 其主要适用于私人领域, 熟人社会。如上所述, 中国传统道德就是建立在以血亲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3]所以, 私德在传统中国社会发展极盛, 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文化。其特点如社会关系的等级性, 利益分配的群带性, 人际交往的人情性, 个体意识的依附性等等。这些特点至今还存在, 并影响着中国公民道德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就是“忠”“孝”。对国家君王要“忠”, 对父母长辈要“孝”。“孝”就是“忠”的基础和源泉, “忠”就是对“孝”的延伸和扩大。不“忠”就是不“孝”, 不“孝”也不可能“忠”。前述传统道德的特点在这个核心价值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等级性, 尽管“忠”“孝”是一体的, 可是当“忠”“孝”矛盾的时候, 还是要先“忠”后“孝”的。因为君主是国家这个大家族中最高的长辈, 我们当然要首先孝敬这个长辈才行。所以, “忠”“孝”本身就体现了等级性。
而现代的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有很大不同。如前所述, 公民道德更靠近公德。所谓公德就是公共道德,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的道德要求, 其主要适用于公共生活领域, 陌生人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之维系主要靠法律, 以权利义务的来结构社会成员的关系, 以契约来约束陌生人的行为, 进而, 孕育了公民社会所独有的公共道德伦理。其特点具有社会关系的平权性, 利益分配的规则性, 人际交往的契约性, 个体意识的独立性。公民道德的平权性是与传统道德的等级性相对立的。它所强调的核心价值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在现代公民社会中, 法律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公民权利就是法律精神的基本体现。[4]这种权利意识恰恰也是与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精神相一致的。所以公民权利意识, 不仅是公民社会的法治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要求。
以上论述是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的区别, 然而, 差异并不代表公民道德建设就该否定和忽视传统道德。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任何社会的道德现象都是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相伴而生的,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当原有的道德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发生变化后, 客观上会催生出一种新的道德要求。但这种新的道德的形成并非自然生成, 与原有的道德毫无关系。新生的道德是从原有的道德的胎胞中孕育而出的, 它必然被地打上了原有道德的烙印。这就是道德的继承性。我们现在谈公民道德建设并不是从天而降或另起炉灶, 而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和扬弃的过程。妄图切断历史或照单全收都是不可行的, 而且是有害的。这也就充分说明了上述我们对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区别的必要性。区别是最好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彼此, 我们才能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抛弃应该抛弃的, 发扬应该发扬的。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道德向现代公民道德转型的过程。这场转型已经经历了上百年, 期间或因战争或因革命而曾数度中止, 时至今日, 这个过程依然在继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 道德领域暴露出许多令人忧虑、担心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崩溃论、滑坡论、代价论等等悲观情绪弥漫于整个社会。这对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阻碍的作用, 对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也构成了负面的影响。所以, 国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然而, 理清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的关系无疑会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发展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比较研究中, 揭示出中国公民道德和传统道德的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 从而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传统道德
参考文献
[1]萧鸿江.传统道德的偏执性及现代公民伦理的缺失性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1) .
[2]吕路军.传统教育理念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8) .
[3]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传统道德研究 篇8
所谓传统, “是指过去的某一时间范围, 是由过去的物质条件和制度、过去的社会心理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决定的”[1]。传统道德, 即是过去的思想道德范畴和道德规范。时代在进步, 传统的并一定都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复杂而又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多元文化环境中, 其价值取向又展现了多元性和独立性, 以及大学生思想内在的矛盾和冲突。”[2]例如, 现在很多大学生, 大多既踌躇满志, 但又思想片面;既憧憬事业成功, 却又不能吃苦耐劳;既推崇友谊至上, 却又是既得利益者。大学是一个小社会, 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步伐, 可以说, 大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有效,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本文即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大学生进行了传统道德认可度的统计, 并通过统计结果来分析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这份问卷调查, 涉及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诸多方面, 例如“见义不为无勇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言而有信”, 同时也涉及了相对来说落后的传统道德思想, 例如“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等。调查采用了无记名形式, 在大学校园随访了300名在校生, 其中200名本科生, 50名专科生, 50名硕士研究生。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既对优秀传统道德给予肯定, 又反对了封建糟粕思想。
在调查问卷中, “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一观点, 仅有51%的赞同率。另有28%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其实,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智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多同学认为,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片面的, 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 应该更多一些理性, 要明辨是非, 不能一味的因为朋友意气而违背道德准则。在调查中, 不赞同率最高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反映了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即是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 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可以说, “三纲”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对于多项优秀传统道德, 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言而有信”, 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赞同。有75%的同学认为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有83%的同学认为优秀传统道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影响着其的言行举止。另外, 有52%的同学不认为“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对尊重个性有消极作用。孔子的儒家理论是建立在礼教的基础上的, 一般而言, 礼是基本的行为规范。虽然“四勿”具有浓厚的封建礼教色彩, 过分夸大了封建礼教制度。但是在当代, 这一“礼”已经不完全是过去的那种封建观念, 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近半数的同学否定了这一消极观点, 说明在当今主张张扬个性的时代, 当代大学生仍然没有忘记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问卷中, 有60%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弱”, 不赞同和不确定的各占20%。这反映出, 当代大学生对于自身道德水平的要求准备并没有降低, 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有待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 “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赞同率达到96%。可见, 当代大学生仍然认为传统道德的可继承性。他们并没有在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天平中偏向后者。确实, 中国从古至今, 一直是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 赞同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 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肯定, 也是对中国礼仪之邦的肯定, 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赞同率位列第二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赞同率达到9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观点, 而八字成文则是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衰灭亡, 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自古就有“平天下”的思想, 把“报效国家、报效社会”作为人生理想, 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社会性目标。
二、高校德育工作应发挥传统道德积极作用
由此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深的影响力,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 并没有在这个主张思想自由和要求个性张扬的时代里被遗忘。与此同时, 我们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之时, 应将传统道德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理智区别开来。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当代大学生自身要有辨别的能力, 另一方面, 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审时度势, 将传统道德的消极面摒弃, 举一反三, 将积极面发挥到最大化, 以实现高校德育的高效进行。
首先, 传统道德是制约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能将德育工作与中国传统道德想脱离。虽然现代教育与传统道德的状态与特征不同, 但是我们在摒弃封建糟粕思想和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 “还要继承传统教育的教育传统”。[3]
其次, 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力争教育方法多样化。高校德育工作, 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再拘泥于过去的单向灌输的方式, 要改变简单的课本教育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模式, 应该增强沟通, 增多交流, 注重思想的疏导, 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传统道德的积极作用。
第三, 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 要突出优秀传统道德的影响力。例如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 就应该将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突出, 使得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得到瓦解。又例如, 在重利轻义还是重义轻利的问题上, 应引导学生摆脱拜金主义的利益引诱, 发扬传统道德的“义以为上”精神。
第四, 学校应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用现代化手段影响和教育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 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最基本内容。”[4]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表现在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具有远大理想和对于公平公正的要求, 对于优秀传统道德的认可程度较高, 对于道德沦丧现象的嗤之以鼻等。概括说, 优秀传统道德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政治观点、价值取向, 以及未来理想等各方面, 塑造了当代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传统道德是历史的产物, 当代大学生需要摒弃封建糟粕思想, 继承优秀道德思想。在处理优秀传统道德和封建糟粕思想的关系过程中, 应该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 和批判继承的态度, 发挥优秀传统道德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进行问卷调查, 综合分析大学生德育发展情况, 分析高校德育教育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摒弃问题, 倡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应加强传统道德的发扬。
关键词:传统道德,影响力,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
【2】郑永廷, 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郑永廷, 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传统道德故事如何在夹缝中演绎 篇9
一、夹缝的形成及其原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来临, 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激烈冲撞, 现存的价值规范体系、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受到猛烈冲击, 许多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丧失了他们对于正确或错误事物的认识, 或者说, 他们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再相信传统价值;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价值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灵魂的德育正遭遇困惑和价值失落, 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进行, 教师和学生就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存在的情境回归非现实存在的情境当中。因此, 在学校的教育中, 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价值意义就凸显出来。
传统道德故事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 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在这个大形势下也面临困境。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发展中, 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意义对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起了很大的整合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转型, 社会对传统道德故事的演绎提出了要求。要求它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 赋予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或者是对道德故事进行另类演绎, 从而符合现代大众口味。那么传统道德故事在这样一个夹缝中如何演绎, 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沿着夹缝走出去, 寻找平衡点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大都寓于传统道德故事之中, 主要是建立在儒家的个人伦理道德哲学之上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学习者能从道德故事中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 道德故事能使学习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学习道德品质的形成。毋庸置疑, 一个社会是极其重视道德精神领袖的,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就不乏“道德楷模”, 但随着时境变迁, 榜样的无常与真实可信性使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中一些完美的榜样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往往最后却很难经受岁月的磨练和考验, 其效应也越来越短, 这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最大怪圈。实践证明, 这些完美的道德是脱离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要求, 同时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故事”很感人, 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但它毕竟在实践上很难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
在科学技术至上的今天, 我们的传统道德故事的确有些脱离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 一些人认为传统道德故事形成于某一具体年代, 有具体的人物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 没有看到其中包涵了超越时代的普遍因素;另一些人则是全盘继承和复古, 而夸大了传统道德的普遍性, 看不到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因而, 我们在走出夹缝的时候, 寻找的平衡点就是要找出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精神文化遗产, 而这个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平衡点要求我们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精神, 把文化精神深化为获取幸福的生存智慧, 使学习者兼有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
三、批判地继承, 发掘优秀成分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 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 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 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内在关联, 不可分割。传统内在于现在之中, 它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无法任意选择、不可逃避的一种历史的与现实的存在。因而五千年文明史中那些蕴含优秀传统道德资源的故事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
传统道德故事繁芜庞杂, 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 同时更要注意创新, 更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 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构成学习者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对传统道德故事的筛选不只是几个道德专家学者的任务, 它应该集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 哲学家、人类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集思广益, 发掘传统道德资源的优秀成分, 共同建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道德故事体系。尤其是教育哲学家应该关注道德理论基础的形成, 一方面, 从传统道德资源角度, 对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做意义厘清工作, 重新思考道德教育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另一方面, 从当今全球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这些传统道德故事, 分离出它们所蕴含的基本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道德因素, 区别开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 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使它们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四、方法革新
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进行, 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道德教育方法。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应是在旧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升华, 在升华的过程中, 不断与世界优秀道德文化交流, 随时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换。
1. 故事新演绎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过程, 也是传统道德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过程。此时, 传统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 用另类演绎的方式来符合现代大众口味的时候, 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善良或正确原则和公正或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之所以需要这些原则, 是为了在道德交往中建立信任, 道德之谓道德, 就在于它是一种真诚的自觉的向善;还有个人自由原则。
动画片《孔子》正是致力于在传统文化和青少年间架起一座桥梁, 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孔子, 让原来在孩子心中遥远的孔子形象生动起来, 让原来对孩子来说晦涩的儒家思想“仁”的精神逐渐渗透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用这种新演绎方法来传授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道德, 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观念形态, 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促使学习者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 因为这些道德规范既可以用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 也可用以调整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2. 补全故事, 有效引导
故事一般都由一定的情节组成, 是经过人们加工了的、能够引起兴趣的情节。其中正义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和能够引起人们同情的形象, 它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学习者, 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 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道德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学习, 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 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因此, 德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 它需要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
柯尔伯格曾经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对道德的认识和感受, 就要设计出各种令人满意的情节和结局。在补全故事的过程中, 学习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道德的认识, 也要使故事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 使故事的结尾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引导者通过指导学习者相互比较、共同提高的办法来促进其对道德认识的发展。
3.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尊重异己, 接受差异
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 各国家、民族的德育文化共存、相互交流与借鉴, 百花齐放。民族的德育文化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在自己的特有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开出艳丽多彩的文化之花。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的, 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 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在社会情境中, 个人的行为因受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学习者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 而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因此, 在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在尊重异己的同时, 也要发扬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新演绎, 还要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 特别是那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 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 使之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融为一体, 成为新世纪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经典的传统道德故事的道德教育, 主题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主线是落实做人与做事, 使教育对象真正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与世界眼光的年轻一代, 养成他们宏阔的视野, 博大的情怀, 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赵兴勤.古代小说与伦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9.
[3]唐凯麟, 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4]罗国杰.罗国杰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段晓明, 陈荟.走向生活体验——教育研究中的叙事.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 (4) .
[6]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教育研究, 2005 (3) .
[7]周福岩.传统道德惯习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社会科学, 2006 (4) .
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教育探析 篇10
一、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关系就包含着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是这些关系的调节器, 如优良传统道德中的仁爱、诚信、谦敬、礼让是调节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调节人与社会之关系,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知耻、明智、勇毅、廉洁能提高精神境界, 达到理想人格, 调节个人自身的关系, 实现自身的和谐。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风尚、建立社会和谐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其成因
在多年的从教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但认同与践行却难以统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处理个人关系言行脱节
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德中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公交车上不让座、考试作弊等现象持否定态度。他们认同孔子“仁学”中所倡导的“孝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民无信不立”以及个人注重礼节等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但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笃行”, 无视社会公德现象常有发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不协调发展。
(二)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趋向冷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对3万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 有高达96%的青年认为“见死不救”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但在看见过在公共场所歹徒持刀杀人的青年中, 现场围观看热闹的占7.98%, 装做没看见绕道走开的占34%, 拼命跑走的占7.4%。这种情况表明, 有半数青年缺少见义勇为的勇气和行为, 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偏离的。“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笔者也曾在所教班级开展了相关讨论, 其中还包括“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 发现学生普遍认同“见义勇为”、“责任意识”、“雷锋精神”, 也被焦裕禄、丛飞、吴斌等人物精神所感动, 但问起当自己遇到此类事件时“会不会伸出援手”, 大概20%学生表示会, 10%学生表示不会, 70%学生保持了沉默。这些说明大学生对传统道德认同增强的同时, 道德践行却滞后于他们的认知水平。
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道德教育呈现为由外到内, 由低到高的一个递进过程, 应当从小抓起。对父母的孝敬, 对他人的关爱都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结果。遗憾的是, 在我国应试教育观念还未彻底改变的大背景下, 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从小养成“索取”观念, 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道德因子”严重缺失。二学校教育的原因。一直以来,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各个阶段对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 导致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往往形成盲目从众的心理。如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大多数是看过一些媒体报道后作出的行为选择。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成为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之风在社会中蔓延,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冲击着大学校园, 对大学生的道德践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彭宇案”、“许云鹤案”到今天的“小悦悦事件”, 这些不良影响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它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信用危机。
三、大学生道德认同培养的途径
中国是文明古国, 仁义道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道德根基。当前, 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 甚至可能会走向道德滑坡的危险, 这是社会必须重视的现实。因此, 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同, 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 晓之以理, 提高认识
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功能及社会作用, 通过道德价值澄清、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及其群体规范等教育方式达到理论上的认同, 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感恩教育”、“廉洁征文”等活动方式加深认识,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关爱、领悟崇高、体验诚信、感恩他人, 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从而明荣辱之分, 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2.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 表现为“仁礼一体”, 以“礼”的规范修身养性, 达到“仁”的境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万物的传统。这些对提升大学生个人品质与情操, 加强规则意识、生态意识, 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团结互助的公德心等, 提供了文化支持与价值导向。
3. 注意修养方法。
教育学生应该做到“学思并重”、要善于思索,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不能盲目从众, 人云亦云, 并做到“省察克治”, 就是在个人独处时也应该提高自觉, 严格自律, 不做不道德的事, 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善成德。
(二) 动之以情, 引起共鸣
道德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 在进行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养时,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情感感染, 以情育情。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关心, 给学生一些亲近感、信任感。同时教师应做好表率, 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2.舆论强化, 以知育情。教育学生对社会中的道德现象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 对践行良好道德的行为进行赞扬, 对不良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和否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加大正面的舆论宣传, 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好人好事, 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 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认同, 在道德情感上与大学生产生共鸣。
(三) 导之以行, 落实行动
美国教育家理查德·哈什说过:“虽然行动不是地道的道德范畴, 但若没有机会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反思, 道德发展很难发生。”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靠道德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 行动的实践才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必须体现在行为的实施上,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1.把握课堂, 组织训练。思政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及课外的实践活动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 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互相帮助, 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风;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帮助。
2.进入生活, 点滴做起。“行动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提高道德认同, 重视道德践行,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优化公民素质, 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道德行为的养成要重视“小节”, 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手段, 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 让学生真正做到“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树立榜样, 促成迁移。“师德”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率先垂范的作用。学校要树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给学生提供榜样行为, 通过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让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道德教育, 同时要加强管理, 严格要求学生, 纠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最后促成迁移。
(四) 完善制度, 消除障碍
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和践行中产生矛盾, 因为环境的负面影响会使人想道德而不敢道德, 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因做好事被讹, 甚至有些人因见义勇为而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 还常常得不到社会的补偿, 以至英雄流血之后还要流泪。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可见, 公民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不仅需要靠个人内心的信念、良心, 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来维系, 道德的存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因此, 要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 使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除优化社会环境外, 还要加强道德立法、完善有关社会政策, 建立公民道德的外围支撑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4]8号.
[2]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
[3]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
以传统道德视角构建雷锋精神 篇1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今天,以传统道德视角探讨雷锋精神的构建,有着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的代表,雷锋精神不仅是雷锋先进思想和事迹的反映和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时期精神文明和中华传统道德的体现。
1963年,周恩来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無产阶级斗志。”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对雷锋同志的评价,雷锋精神的概括,我们已故的周总理的题词非常全面。”他说,“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生动体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文化的代表,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道德,更把马列主义世界观落实到个人修为和价值追求层面。
基于这一判断,雷锋精神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爱岗敬业,业精于勤;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雷锋精神的层次性,才使得人们对雷锋精神取得共识,学习热情历40余年而不衰。
首先,爱岗敬业、业精于勤是雷锋等先进人物的鲜明特征。干一行,爱一行是雷锋职业追求的真实写照。他在面对不熟悉的业务理论时,提出要发扬“钉子精神”,用“挤”和“钻”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其中,爱岗敬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每一位普通劳动者提出的要求,业精于勤是我国着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走向。综观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如焦裕禄、孔繁森、徐虎等,无不是爱岗敬业的典范。所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是雷锋精神的基础层面,这为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提供了基础的要求和参照。
其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雷锋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一致追求。雷锋生活极其俭朴,一双袜子补了又补,每月六元钱的津贴费都省下来接济困难的同志和群众。我党在建国初期就提出“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进一步重申。因此,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
第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雷锋出行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事”。雷锋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正是他的这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特征。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适应了社会道德要求,表现出人类社会的主流认同,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雷锋精神的传统道德视角
雷锋成长在新中国,雷锋精神以马列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带着深深的社会主义革命道德烙印。同时,雷锋精神与我国传统道德并行不悖,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了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内涵,体现了民族性。
传统道德是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对做人、处事、人生价值追求等方面都有经典论述。比如,在人格品质上要求孝、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在道德价值上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道德进取上要求“业精于勤,荒于嬉”、“君子日日新,自强不息”,“见贤思齐”;在个人修为上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谦受益、满招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道德风习上要求“厚德载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莫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以传统道德视角构建雷锋精神,必须要以传统道德审视雷锋精神。首先,雷锋精神传承了传统道德观念。传统道德观念中勤俭、敬业、孝悌等观念在雷锋精神中得到充分体现。雷锋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些传统美德。其次,雷锋精神创新了传统道德观念。雷锋精神中忠于党、忠于人民等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家观念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传统,赋予这些内容新的时代内涵。第三,雷锋精神体现了与传统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传统道德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者,爱人”等一脉相承,有着传统道德的理论基础。
以传统道德视角构建雷锋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把握传统道德与雷锋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发扬雷锋精神与加强传统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传统道德与雷锋精神相辅相成,传统道德是雷锋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发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弘扬传统道德的有效载体。”
首先,发扬雷锋精神是弘扬传统道德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对植根封建意识形态的民族传统道德不断扬弃,而雷锋精神则是传统道德观念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发扬雷锋精神,发展雷锋精神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需要,更是弘扬传统道德的必然要求。将雷锋精神中的“螺丝钉”精神,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就是传承传统道德。
其次,发扬雷锋精神是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上出现了“雷锋精神过时”、“市场经济就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思潮。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建设和谐社会的形势也对个人修为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道德中的“和者,天下之达道”等观点、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等品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道德要求。
第三,发扬和发展雷锋精神,就是探索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实现形式。雷锋和传统道德的内在联系与本质一致性决定,发扬和发展雷锋精神就是在新时期实现传统道德观念。比如,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前社会上铺张浪费、骄娇风气都有所抬头,在当前发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好风尚,就是传统美德的最好实现形式。在新时期发展雷锋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更能推动传统道德向纵深发展。
三、发扬传统道德风尚,构建雷锋精神
1963年,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习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求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对今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要着力从传统道德出发,创新学习和实践方法,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要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加强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提高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不少人开始变得目光短浅,着眼于个人利益,对事业只求短平快,对他人只求索取,这与马列主义世界观和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格格不入。要在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加强传统道德和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教育,端正人们的价值观念,提高对社会发展科学规律的认知,并自觉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观念。
其次,要把学习雷锋精神当作实践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立足实践。在公民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要强化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潜移默化,把二者结合起来。当公众认识到雷锋精神是民族传统美德结晶,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基本要求时,要创新载体,提供公民道德实践的机会,使每一位公民能够时时、处处、事事做到以雷锋精神和传统道德体察自己言行,指导实践。
第三,要把学习和发展雷锋精神与传统道德新时期的发展结合起来。我国传统道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光辉灿烂,博大精深,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其中有一些带有封建察察为明会色彩的观点需要与时俱进。传统道德和雷锋精神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传统道德的传承创新,有利于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第四,要把学习雷锋精神与提高传统道德在当前的地位结合起来。雷锋精神是传统道德在当前新的表现形式之一,要重树国学,提高公民传统道德意识,必须着力弘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中做人、做事、助人为乐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到坚守传统道德的高度。
第五,要把学习雷锋精神与结当前社会中反传统道德不良思潮的批判结合起来。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发展变化越来越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社会经济成日益多样化,使得一些“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名利二字”等反传统道德思潮萌生发展。学习雷锋活动必须着力批判这些不良思潮,重新确立民族传统道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启华.做好雷锋精神的时代传人[G].东北后备军,2008(3)
[2]陈莉,王甫明.诠释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雷锋精神[G].中国青年研究,2008(3)
加强高校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篇12
当前大学生中令人堪忧的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主要表现以下方面:第一:在成才目标和人际交往上,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缺乏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只重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 缺乏社会主人翁意识, 社会责任心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于各类社会问题, 他们常以旁观者自居而恣意评论或抱怨, 但在行为上却缺乏担当、无所作为, 奉行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人际交往中, 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道德取向严重, 以自我为中心, 过分强调个人利益, 缺乏换位思考、关爱他人的思维;注重“实际”“实惠”, 丧失道德原则和底线的低俗行为并不鲜见。第二:在个人信念和意志上急功近利, 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多数大学生普遍渴望成名成才, 具有较强上进心, 但在成才过程中, 许多人强调偶然性和暂时性因素, 缺乏自觉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如:等、靠观念严重, 热衷“拼爹”等外围因素;幻想一蹴而就、一夜成名;意志薄弱、不愿吃苦, 抗压能力差;等等。第三, 在道德修养和自律上, 诚信严重缺失。真诚和守信, 是良好人格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大学生本应是一代青年中践行诚信之德的楷模。但令人遗憾的是,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 缺乏诚信的观念和行为比比皆是。如:大学考场舞弊之风十分盛行, 荣辱观念淡漠, 许多学生甚至将作弊列为所谓“必修课”之一, “枪手”屡现;为了功利目的, 许多大学生浮夸成风, 满篇优点、完美无缺, 缺少客观的自我评价等等。
造成大学生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改革开放, 一方面带来了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的巨大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 一些见利忘义、营私舞弊的不良现象, 通过家庭和社会学生思想和认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也带来了中西文化和道德观念交流与碰撞, 价值观念多元化。尤其是, 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渗入,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中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和观念, 极大地影响了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 成为部分学生奉行个人主义的理论依据。此外, 学校思想教育模式和方法上的滞后和效果的局限性, 也削弱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 积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是一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本人共同努力的长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内容而言,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因为, 优良传统道德, 既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基因和烙印, 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经验之精髓。引导大学生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汲取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对于提升大学生道德状况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弘扬“仁”“义”道德精神, 激发大学生关爱他人和社会, 追求人际和谐。“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道德品质, 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义”包含“正义”、“公正”和“公平”等。中国传统道德强调, 能否坚持“公平”、“正义”, 是衡量一个人和一个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唯一标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 又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这些观念在当代仍然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实践证明, 功利主义往往导致“见利忘义”、狭隘自私、不择手段, 造成矛盾激化、人际紧张。社会有“正义”“公义”, 人际之间才更有情义。强调“仁”的合理之处在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 乐助才可能享受“多助”;没有人永远强势或弱势, 关爱他人实际上是自身权利和资源的让渡和调剂, 利人、利己。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传统道德所蕴含的智慧和作用, 才能自觉弘扬其要义,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重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 摒弃功利主义行为, 学会爱别人、爱自己, 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2弘扬谦敬礼让精神,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平等、宽容的健康人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礼”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实践证明, 谦逊则好学, 虚怀若谷才会不断进取。而礼让是人生必备的美德, 它既是十分有效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也极能体现一个人的心胸和涵养。汲取这个传统美德的养分, 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和他人, 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对待得失成败上更加泰然和从容, 善于认可自己, 欣赏他人;在处理人际矛盾中, 减少极端思维和行为,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 并学会自省, 避免“自矜”、“自是”等不良习惯, 培养平等、宽容等成熟健康的人格习惯等。
3弘扬“智”、“信”精神, 帮助学生确立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恪守诚信、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匮乏, 但许多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精神。传统道德中的“智”, 不仅包含知识、技能, 也包括学习精神、认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抉择和坚持。“信”, 主要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要“诚实守信”。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 (言、行、忠、信) 和“五大规范” (恭、宽、信、敏、惠) 之一, 强调要“言而有信”。弘扬“智”“信”精神, 就是要学会明辨是非、坚持真理, 在生活里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守信。
此外, 我国优良传统道德中, 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笃实躬行等观念, 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道德素养上, 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