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2024-10-13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共12篇)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1

摘要:中华医道是中国哲学同几千年来, 培育形神、健身强体、养生治病的实践经验不断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追求人的健康为终极目的, 提高自我自主健康能力为最高认识目标与对象, 同时也是医疗实践的服务对象、依靠对象、向前进步发展的对象。从而决定了其形成为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及其效果评价的医道、医术、疗效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之道, 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中华医道,伦理道德,人本思想

医道就是讲悟性, 讲心法。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倡言医道, 提出了著名的“医者易也”, “医者意也”, “医者艺也”的医道智慧。《老子》《庄子》《黄帝四经》乃至《管子》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中国人研究生命、自然、宇宙万物的方法和理论。歧黄源于道, 歧伯跟黄帝对话, 总结出医家宝典《黄帝内经》, 较完整详细地阐述了医道之理。东方文明发扬的是内文明, 其中包含着个人的体内生命质量和品格的综合性提升, 达到“天人合一”, 即内外光明的心身健康状态。“修之身, 其德乃真”。医道是众多医家世代共同努力, 研究人的生命运动, 防治疾病, 增进健康, 提高劳动创造能力, 增强生命质量, 突现生命价值, 使民族繁衍昌盛, 国家富强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伦理”一词, 最早见于《乐记》。“乐者, 通伦理者也”。伦理从本质上说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其结构等问题基本原则的概括。一般是指一系列行为实践的观念, 是道德现象在概念角度上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的行为规范, 而且也深刻地蕴含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道理。美国《韦氏大辞典》把伦理道德看成是讨论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以及讨论首先责任义务的学科。中华医道的伦理道德观, 体现了人对各种关系根本看法的一种传统观念。其中包括人的生命运动自我自主的各种关系, 及其以“天人之际”为边界的非我外部社会、自然、宇宙万物各种运动关系的总和。即“天人合一”的整体运动观发展观。因为天地人的有机整合即是道运动的具体展现。反映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生命过程的健康转化关系。

中华医道伦理道德观的逻辑出发点是人为贵思想。孙思邈深刻地指出:“夫二仪之内, 阴阳之中, 唯人最贵”, “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 故以为名也”。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把挽救病人的生命作为医家的最高职责。充分地表达出, 对人的生命价值、权力的尊重和肯定, 在医家的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济世、救人、治病三位一体, 有机结合, 是密不可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所追求的为人准则, 也是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他在《能改斋漫录?卷十三》中发出“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的誓愿。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中国文明史上建立了千古不配的丰功伟绩, 成为被世代传颂的伟大人物。良相良医同此风流, “良”才能济世救人。

中华医道伦理道德观, 特别强调医家个人道德品行修养。《段庄》曰:“外得于人, 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内得于已, 谓身心所自得也”。将医家心身双修的伦理道德作为行医的首要条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大医精诚》, 从医德和业务两个方面, 对医家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和要求。指出作为一名大医, “必须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集中而完美地阐述了中华医道伦理道德观的内涵。不仅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 而且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充分表现了大医“普同一等, 同仁博爱”的人道主义普世精神。以仁慈至善的精神情怀, 赋予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 把挽救生命放在医疗的首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因此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价值是医生的根本道德。孙思邈从生命的诞生、价值、延续等几个方面的论述, 深入地探讨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其重视生命的光辉思想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才提出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要早一千多年, 从诸多角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多方面奠定了伦理道德观的基础, 构建了伦理道德框架, 树立起医家伦理道德典范, 是中华医道伦理道德观的开创者。

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指出:“医何以仁术称, 仁即天之理, 生之源, 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 视人之病, 犹已之病”。仁人仁心仁术, 视病犹亲, 德术兼修, 成为中华医道伦理道德观的表达。需要持续传承与不懈地践行。现在盲目追求医疗市场化、产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使卫生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把医疗推向市场、按企业管理, 丢掉了医疗是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出现了和药厂挂钩, 用钱买病人, 广告拉病人, 就医宰病人的不良倾向, 甚至出现了病人越多越好的可怕现象。温故而知新, 今天重温中华医道的伦理道德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王海明《新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2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无比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理性约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的内容,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公民道德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可以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找到渊源。如“夙夜在公”、“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约意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诚信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处世原则,“克己”、“内讼”、“养气”、“慎独”的修养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应加以推广弘扬的优良传统。

下面我们就从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探讨一下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社会公德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全社会都应承担起促进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形成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道德观念,如孟子讲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董仲舒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五常”,《管子》提倡的礼、义、廉、耻“四维”,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对这些规范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创造性转化之后,无疑会对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人际交往方面,古人非常强调与人为善、与人相和。孔子仁学之实质即是“爱人”。他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就是在追求一种高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里,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益矛盾频生,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仍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善美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启迪,从道德修养方面来讲,还体现在对“慎独”境界的追求上。在现代社会里,公共生活通常是与许多陌生人相处,因此公德更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去维护。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尚书》中记载了官吏的道德规范:“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还有《黄帝内经》中“疏五过”、“征四失”和扁鹊“随俗而变”等关于医德的记载,都表明我国古代职业道德思想的产生几乎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一样久远。

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方面。职业的道德性与职业的功利性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因而如何在职业的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指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这些思想对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改变某些领域里唯利是图的不良倾向,有着极富针对性的启迪作用。

传统伦理道德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还体现在许多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的为政者形成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方面,这在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完善教师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家庭美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个人在家庭关系中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从不同方面规定了古代社会里最基本的人伦要求。“慈孝”的道德规范在今天可以启迪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时既要有关爱之心,又要遵循爱而不溺的原则;而作为子女,无论从家庭还是从社会的角度都应当把孝敬赡养老人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贞”的道德规范可以启迪夫妇双方在性道德上履行忠诚的道德义务。“敬”的道德规范在今天则有助于在家庭成员之间确立一种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悌”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在我们今天家庭的兄弟姐妹中形成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的情感氛围。因此,将传统家庭美德的精华之处借鉴、吸收和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家庭,必能形成良好的家庭道德关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在践行 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践行渠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精神的修养,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传统文化自身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沉淀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因之外,网络快餐文化的兴起,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紧张,不少人在文化层面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所投入,也只是接触一些网络快餐文化。这种现状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因此,唤醒当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紧迫且十分必要的。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需要无数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响应,真正参与。在大学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弘扬。

一、调动践行主体,坚定弘扬信念

弘扬传统文化,队伍建设起决定作用。学院要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并积极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双重知识结构的教师人才,调动全员积极性,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真正深入植根于群众。

1.学院管理者要首先带头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中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重点人群,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求“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他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学院管理者不仅要自身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更要从学院各项政策上扶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庞大帝国的管理、跨洲的远征,到宏伟工程的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的思想和智慧。历史规律中关于修身、选人、用人、授权等方面的智慧和韬略非常值得当今管理者参考和借鉴。

同时,管理者要从政策上扶持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教学和实践活动。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行动。对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申请和设置,校园文化各类活动的举办,管理者如果能够积极给予支持,甚至主动创造条件加以鼓励,必将大大坚定师生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也将极大地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浓厚的校园风气。

2.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造

学校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在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又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种光荣的职业,教师不仅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才,更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质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的一大教育任务。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文化,才能立德树人,才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领略其精髓,修身立德,躬行实践,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可根据师资情况制定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方案,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工作,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

第二,广大教师要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从思想上彻底去除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把全新思想、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从一言一行上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处处把内省和外修、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表率,展示一个思想活跃、态度积极、热情饱满、作风民主、仪态端庄、言行文雅的教师形象,真正体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外魅力。

3.学生要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

当代大学生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象,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青年学生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稳固传播和继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发挥文化践行者的主体力量。

第一,要创造并利用各种条件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这一方面,学校图书馆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图书的引进力度和范围,以配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第二,学生事务部门和辅导员,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和支持他们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范人物为榜样,传承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并及时树立榜样,奖励先进,推崇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学生自身要积极学习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并将其实践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去:在同学相处中与人为善,推崇仁爱;在人际交往中讲求谦敬礼让、恪守诚信;在精神追求上重视道德理想,奋发向上,真正做到在行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拓宽践行渠道,丰富践行形式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教育渠道。学院可积极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践行深度和广度。

1.加强传播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可见,课程建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语文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院课程建设中,要持之以恒地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引入课堂,引入教材,引入学生的头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类课程重要的设置比例。

第二,要扩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层次,开设程度不一的传统文化类课程。较浅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 论语研读,唐诗经典研读等;较深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赏析,孙子兵法等多门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2.加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建设,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发展传统文化类社团,如书画社、读书会、戏剧社、武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培养青年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精神,使社团成为学生发展自身素质、弘扬传统文化的沃土。

二是组织开展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广邀诗词爱好者弘扬诗词歌赋的典雅内涵,通过诵读经典,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学习教育双丰收;举办书画展览,鼓励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展示个人书画才华,在校园内传播书香气息,营造文化氛围;举办汉语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开展文明寝室、班级文化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行动能力和创新协调能力。

3.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高校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更是凝聚人心、深化内涵建设、展示学院形象、提高学院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各地高校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可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学校特色,举办服饰、美食、舞蹈、茶道、插花等展示项目,同时还可融入传统文化主题演讲会、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礼仪风采展示大赛等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4.重视传统节日,发扬优良传统

利用中华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这七大传统节日,结合教学时间安排,确定主题活动月,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例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清明节追忆革命先烈,端午悼念爱国诗人屈原,七夕举办“中国情人节”——“七夕文化节”,中秋合家话团圆,重阳敬老等。利用传统节日提高各项活动在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5.完善媒介硬件设施,增加传播途径

一是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视频。事实证明,看视频是师生兴趣最高、印象最深的学习途径之一。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例如百家讲坛等,组织师生共同观看,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形式加深印象,提高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是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也面临改革和创新。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校园帖吧、校园论坛等,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增强教育的互动性,使文化的传承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和时尚。

6.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和世界不同文明对比交流

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这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不可有,一味骄傲自大也不可取。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要和世界不同文化进行对比交流,创造机会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让别国文化精华走进来,在对比中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7.开展文化专题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探究社区文化建设

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才艺给社区居民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内容,让普通居民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带领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了解文化地标内涵,在行走中体验独特的文化感受和教益。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知行合一,见微、见实、见行,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民族行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加快推进由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陈惠卿.语文教学汇总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2]于晓霞.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3]梁国英.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高职语文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4]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3).

[5]杜磊,尚端武.论民办高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J].北方文学,2015(3).

[6]宋乃庆,贾瑜,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篇4

编者按:

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基地政治一组是由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共12位教师组成。在导师方培君的带领下,于2014年12月承接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子项目“政治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一年半的课题研究中,采用了课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进行了实践研究,对当前上海市正在使用的上教版和科教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上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四套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完成了四套《政治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及教育水平描述表》及相应的《政治学科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内在联系表》。

在前面两期杂志上我们已经刊登了小学年段和初中年段的研究成果,本期呈现高中年段的研究成果,为广大一线政治学科教师提供实践模板。更期待大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参与教材的建设,推进研究的深入,不断提高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篇5

麻城市第三小学

六(3)班邓姝锐

“爱国”这个词从古至今一直在世人口中常常提起。周恩来为中华之山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坚定不移,毫不犹豫。华罗庚本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用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赵一曼负伤被捕后,面对日本特务的残忍暴行,依然坚贞不屈地将秘密守口如瓶……

正因为这些伟人的爱国的坚心,带动了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国日益壮大,繁荣富强!今天,我们依然带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一次特别的旅途——长征!记得是1928年四五月的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部队胜利会师,从此长征的艰难险阻便拉开了序幕。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重重困难。终于在1935年的10月,这长征才结束,他们凭着这种精神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我们日益壮大的祖国令世界瞩目。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唯有做的便是好好学习,了解祖国的华夏文明,优良传统。

孔融懂得分享与谦让,成为了许多孩子值得学习的榜样,黄香敬爱父亲,冬天为父亲暖被,夏天为父亲驱蚊,孝心感动了街坊邻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

古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代人的生活迷茫指引了方向,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心切,困难后面一定会有出路,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知识是要慢慢积累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的知识要复习一遍。

中国的传统文化,华夏文明无可替代。仓颉造字,汉字的起源就此开始,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汉字也在慢慢演变。传统与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我们可以创造,让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利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物态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利行为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和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多元素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觉得这些方块汉字、押韵诗歌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中秋节散座裕石凳对月当歌,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一样,安闲而又恬静。等进入了学堂,我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中户名族的记忆最深处。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6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也正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高中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高中学生意志的独立性和坚定性都有很大发展,果断自控能力也随之增强。但中学生在生活中仍然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力量,常常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冒险举动,把冒险当勇敢。再加上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社会上各类矛盾和不良现象增多,高中学校德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引导高中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追求真、善、美,绘出精彩的人生呢?这就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学生道德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涵着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通过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内含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自强不息精神。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我们的先祖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代代传下去,其中中学生就是我们的接班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联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自身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分学段有序推进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三)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中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未来负责。青少年只有站在祖先伟岸的肩上,民族根基才能更稳固,视野更开阔,才能成为有所创新、敢于担当的一代新人。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育,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 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 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 倡导社会良好风尚,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 文化多元化为格局, 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 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防止思想被西化, 意识被默化, 提高辨别能力, 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 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 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 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 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 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 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 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 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 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 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 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 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 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 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 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 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 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 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 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 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 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 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 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 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 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 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 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 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 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 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 营造文化氛围, 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 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 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 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 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 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 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 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 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 等等, 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 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 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 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 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 参与实践体验, 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内化于心, 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 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 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 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 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 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 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 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 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 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 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参与其中, 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 2014, (9) :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7-20.

[3]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 2008, (3) :118-119.

[4]高琼, 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 2008, (5) :120-122.

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篇8

一、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到底要给学生怎么样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恰当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而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是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然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却面临很大挑战。比如,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吃着披萨、汉堡包,看着国外的动画片,玩着国外研发出的玩具,用着ipad,全英教学在早教已开始了,到了中学以后,很多孩子又被家长送出国去深造,我们无时无刻的受着国外教育和文化的影响,那么几百年后的我们还会是中国人“嘛”?

我们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生自灭,而必须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探寻出一种资源既能够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够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它与国学是不同的,并不是把所有的传统文化知识都教授给青少年,而是把其中精华的,重要的,与现实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让青少年吸收和摄取。

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定是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面向整个世界、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因此,我们的传统教育业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和探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立国方面

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价值需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之为“治国,平天下”,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过程。在立国方面,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思想积淀。在国家梦想方面,国家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是否能体现在传统文化中的强国富民上面;和谐能否用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体现出来;在多元化的世界当中是否能用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来体现每个人所拥有的自由的权力。总而言之,要让青少年学习到传统文化里面的精髓,认识到国家的富强和个人的富强、家庭的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青少年有凝聚力和爱国之心。而现在一些学校的随机问卷中问到学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在学习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却令人失望,因为更多的学生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家庭。从此调查可以得出,在学生的教育中更多的要注入个人的成长与得失和社会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进而形成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社交方面

在传统文化中,如何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推崇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含的就是一种同理心,讲求克已奉公德法相继。在社会关系方面,我们通常会有一种疑惑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否秉持着“仁爱共济”的情怀就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天下为公”是否就是代表着公正无私?“先忧后乐”这是不是一种独立的人各自由?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提炼传统优秀文化,培养青少年在与人的接触中做到友善乐群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有益于群体和社会。

(三)做人方面

无论社会风气如何好,真正落实到个人的品德上,才是真正的好。那么如何确立自己的人格呢?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礼义廉耻、恪尽职守等,其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忠诚与孝顺。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今对于很多青年人却被呼吁要“常回家看看”。品德的修养在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中被非常重视,从管仲到毛泽东,而如今的社会在这两方面彰显浮躁,虚拟的网络环境,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的语言,现实生活中,因小事而产生的矛盾带来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如何从内在提高修养,以一种理性的心态提升涵养。

二、传统优秀文化对当代教育的思考

如何把传统教育融入到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这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优秀的内容,也要与现代的教育模式和规律紧密相连。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根据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设计,分阶段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达到层层递进的一个效果。但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课程里,体现也是不同的,在小学正处于孩子的启蒙阶段,要学习为人之道;到了大学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时候,就要学习处事之道。这就是我们需要设计的指导方针。

作为当代的中国人,就要有现实感,要有历史感。所谓当代就是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具有的品质,第一要有政治认同,第二要有国家意识,第三要有文化自信,第四要有公民人格,从这些角度进行系统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就非常的丰富。以政治认同为例,政治认同有何表现,怎样做到政治认同?毫无疑问,政治认同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当代的中国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推进优秀文化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9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精神,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爱国, 其蕴含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思想象一条红线, 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代贾谊“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宋代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他们“祖国至上”的信念构成了一股股热流, 激励着无数后人胸怀报国之志, 渴望建功立业。他们忧国忧民,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这些爱国精神都渗透在传统文化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这些爱国精神得到了发扬。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应采取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这些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学中, 以此来激励大学生, 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结,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 以昂扬的斗志的精神激励自己, 鞭策自己,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孔子提倡“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周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崇淡泊明志的同时, 也鼓励奋发有为, 奋斗不息的人格理念, 这些理念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理想和追求, 要胜不骄、败不馁, 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挑战, 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从而实现自身的追求。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高职院校应创新教学方式, 将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渗透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 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 要有坚定的信念,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发扬敢于担当,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三、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学懂得感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对人要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强调朋友间真诚交往, 注重亲情、友情, 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 也要爱别人, 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现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如缺乏爱心,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心重, 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 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对父母的好言相劝, 轻则沉默抵抗, 重则跳楼恐吓, 离家出走,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不懂得爱人, 更谈不上感恩。可见, 帮助大学生学会爱人, 懂得感恩, 树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必要, 更是一种责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思想的提倡和弘扬, 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相处, 爱自己, 爱他人, 懂得感恩, 也懂得对他人无私的关爱是对自己父母、亲人爱的延伸, 这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常怀着一颗爱心, 增进友谊, 和睦相处。

四、优秀传统文化能培养高职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所谓“君子养心莫于诚”, 它既是一项做人的道德准则, 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 人应当讲求诚信,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志, “言必信, 行必果”。而现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出现了一些危机。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建设的今天, 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定位, 改变过去“重技能, 轻人文”的做法, 加强对学生的个人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 将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 从而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 个人文化素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技能、轻人文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弊端,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的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状,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学会关爱、感恩以及诚实守信的美德, 不仅重要, 更显必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李玉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 .

[2]王宝生, 马晨静.用传统文化精华扮靓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 (Z2) :36-37.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10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

要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捉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宋时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形象的表述了我们传统美德,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一个小孩都能有如此传统美德,何况我们大人,同时也教育我们现在的小孩要勇敢自强、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孔融让梨”也是流传已久的一个古代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这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撰写的蒙学书,它流传至今还脍烫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性皆善。当人们想起这一小句子,即可知道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是做子女的最基本的人格,社会上也就少见些子女不供养父母甚至抛弃年老穷困的双亲。这也就应言:人初生时聪明或愚蠢、贤惠或不肖都相同,生性本来也相近没什么区别的。当开始学习知识时各人接受知识的差异导致了人的区分,所以从孩童时期就要注意教导其学习好习惯,培养其正人君子的行为。我们不是圣人,哪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能知晓,我们做父母的就要亲自教育子女,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是不会成才的,孩子小不懂事,外面的诱惑又多你不教育他就有可能变坏走上邪道。怎么教育好孩子呢,从小就要言传身教多做忠孝、仁慈、友爱、善良之举。教育他们尊敬老师、敬重长辈、孝敬父母,对人文明礼貌,对事明辨是非,学习知识要有恒心,这也道明了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教育之重要性。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仪轨、规范。有了“礼”,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不轻易发生争执。“和”就是“礼乐”之“乐”,就是教化人们以和谐、调和为做人的可贵品德。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制度、行为规范,也就是“礼”来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同时我们也提倡人性化管理,也就是用“乐”来加以调和的,那么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比较畅顺,也就能很和谐圆满地达到目的。

论语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一个人有信用而且行为规范、言论也比较切合实际,那么他的言行是可以被我们作为经验和榜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礼节地恭敬谦逊地待人处事,那就能够避免因干坏事而受牵连的耻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遵循礼仪礼节,谦逊诚实待人处事,注意自己的言行、道德规范,关心周边及亲人,他这种高尚品德修养,关心体恤他人的品质,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的。

论语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对于自己的欲望不会过分地追求满足,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不过分追求安逸。能够勤勉处理大众事务,积极工作,对于自己的业绩、自己的成果不过分宣扬。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那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一个正人君子了。这也告诫人们个人的欲望不能无节制膨胀、凡事不能过分,人们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拥有居住的环境,不要过分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勤俭朴素。你就不会因为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而作出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有些不法商人为追求过分高利润,置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不顾,食品过分增加添加剂、建筑偷工减料,使得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文化艺术类方面也有个别人过分追求高的头衔和身份,弄虚作假,有叫人代写代画,明目张胆的拿了别人的作品写上自己的名字,送展览参加比赛,用以能获得奖项荣誉。更有些人把传统艺术,个人行为地搞成另类表演,使得人们的心灵受污染。如社会上有人手脚并用或反转倒立写字画画,甚至选取一些低级庸俗的题材来大肆宣扬所谓的“艺术”,大肆宣扬以丑的书法丑的画作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标榜自己,用以吸引人们的眼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传媒报道。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更要认清真相,不传丑,同时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资源多传播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采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作为艺术的创作点,创作出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美德的艺术作品,来进行表演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前来观看,通过以上的对外演出来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使其深入人心,同时通过这种文化宣传来净化文化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分清什么是丑的坏的形象,什么是美的好的文化艺术。当大众都懂得欣赏健康纯净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自然排斥那些不健康的丑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作品”,那些坏的不健康的垃圾的文艺作品,就失去了市场,也就没了立足之地。人们也就有了清净健康的艺术园地。

可以利用我们文化馆站的场地免费开放,开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各种活动。各级文化馆利用自身的场地免费开放,结合公益举办一些讲座。通过举办讲座这一形式,向大众输送国学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作为国粹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中华大地上流传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至今还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古训有:“字如其人”“练字先练人”,就是说练字就像做人一样,先要学会修心、立德、树人;也有话:“画品如人品”,要画好中国画也需要有好的文化素质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也说明中国书画是一种修心、立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雅事,也可以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过来,让他们亲身参与,我们搭平台,群众自己来展示。这种群众亲身参与其中的活动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他们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播者,他们会把自己亲身感受向周边的人们传播开、向自己的亲人传播开;

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运用我们文化馆的网站平台向外界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发布文字、图片,更能运用会动的视频影像来宣扬。视频影像更能客观形象的再现场景,也更能直接的告诉观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央视有播出这样的公益宣传片:从小孩受到母亲的呵护、长大了母亲在前面拉着他的小手上学校,上大学了母亲还能迈着轻盈的步伐跟上孩子。当孩子成熟了、工作了,母亲也开始老了,母亲跟在孩子后面散步,当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是孩子搀扶着母亲的手在回忆。这场景“天伦之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画面也传播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从孩童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代价,当孩子长大成才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了也要为父母为家庭有所担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和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播种在人们心田,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精神为主导,通过引用历史故事、《三字经》《论语》来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发挥文化馆的场地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编印.《理论学习参考》,2016(3).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11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激发凝聚起伟大的中国精神,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新的贡献。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无论思想共识形成、精神力量汇聚,还是社会风尚引领、文化繁荣发展,都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一论断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它充分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和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正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承继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近代以来的磨难曲折和卓绝抗争中,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从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梦想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厘清哪些是应该吸取的精华,哪些是必须剔除的糟粕;同时立足新的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 内涵。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厚古薄今,更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本位,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着力挖掘阐发崇礼尚义、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文化理念;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方面的思想价值;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魅力等问题,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让大家认识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大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渗透冲击,使国家文化安全受到挑战;有的地方由于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一些历史文物遭到破坏、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消失。应增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安全意识,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文化街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研究传承基地和相关博物馆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激发人们积极向善的道德意愿。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需要崇高的道德理想作为精神支撑。应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意愿和情感,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就山东而言,应充分挖掘齐鲁优秀道德资源,大力弘扬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沂蒙精神,进一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努力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遵循。我国古代形成了以“仁爱”思想为核心的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儒家倡导的“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都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的生动写照。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科学判断是非优劣、美丑善恶,以强烈的道德责任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尊严。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篇12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依据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传统结合的依据。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关系上的错误观点的评析

学术界很早就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总的倾向是既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也看到可以吸收的地方。[2]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水火不容的对立二元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首先,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诞生的成果。这种吸收和改造的对象自然包括中国文化传统。马克思在1850年曾专门研究过中国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也直接或间接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 并明确指出, “中国社会主义之于欧洲社会主义, 也许就像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一样”。[3]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中国文化传统, 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其次,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 是以其文化传统作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传统蕴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人们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同时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也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有密切的关系。[4]第三,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 仍具有可贵的开放性, 它从不简单地将自己与其他思想文化隔离开来、对立起来, 而是不断对人类既有的文化成果批判继承, 从而使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因此, 不论是就马恩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程而言, 还是就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实现其中国化而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实质上都从来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

以中国文化传统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是错误的。持此类观点的首推冯友兰, 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81章“总结”中说, 中华文化是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斗争哲学, 现在就是要用中华和谐文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新儒家”就是以所谓“斗争哲学”否定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中西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内容自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但是, 正如方克立指出的, 用儒家的和谐文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 并且把“仁政”、“禅让”、“民本主义”等一顶顶“儒化”的帽子加在党中央领导人的头上, 是有意模糊事物本质的胡乱表象联系, 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极大歪曲。[5]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人为地对立起来, 要么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名, 否定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要么以弘扬文化传统为借口, 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都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列宁在批判伯恩斯坦及其追随者时指出, “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的东西;恰恰相反, 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 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 在英国不同于法国, 在法国不同于德国, 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6]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具有普遍意义。历史已经证明,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要实现这种结合, 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就中国而言, 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使之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过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之时起, 就开始探索新文化建设与旧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 并取得了丰富的认识成果。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的任务, 提出了“古为今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等对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方针政策。邓小平认为,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 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8]江泽民也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 做到古为今用”。[9]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发展, 胡锦涛阐述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的理念, 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0];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要“促进弘扬中华文明与借鉴国外文明相结合, 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11]

总之, 在科学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 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真正继承者”。[12]

二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基础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文化传统既相互联系, 又存在一定差异性, 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核。第一, 两者具有不同内涵与作用领域。中华文化作为文化传统与历史遗产, 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 就其文化发展阶段而言, 是与现代文明、先进文化相对;就其文化阶级属性而言, 属于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范畴, 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对;就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而言,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就其内涵来看, 精华与糟粕并存, 虽有正面内容, 但也不乏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等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相对应的概念, 其主要内容是在整个社会思潮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指针和标尺, 其主要作用是以主导性和引领性来划清与其他形形色色思想观点的界限, 对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观念体系进行建设。第二, 两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具有指导意义, 对作为多样化思潮之一的“传统 (儒家) 文化的复兴”思潮具有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内涵与宝贵的历史资源。第三, 两者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文化传统都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 作为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从不同角度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因素进行建设和发展。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前提

两者的结合结合具有确定的可能性。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一个新旧交替、不断发展的过程, 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创造的关系便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永恒之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 一定的生产力总和, 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 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 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 但另一方面, 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 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3]在现实的人们所不得不面对的历史成果中, 思想文化的历史成果是一个极其重要方面, 是新的思想文化创造的前提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同样是基于文化传统的创造, 同样需要科学的对待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传统。

两者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必要性。第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力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客观实在, 是中国实际的一部分, 因此,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内在地包括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第二, 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学说, 借助于某些更为人民群众普遍熟知的文化传统的成分, 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更好地发挥指导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作用。第三,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过时, 继承、弘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 决不是对文化传统的进一步完善, 也不能通过简单比附的办法去寻找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某些切合点, 这样既不利于我们认清文化传统的真面目从而去批判继承, 又不利于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原本真髓从而去坚持发展, 这两方面都无益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两者的结合具有明确的现实性。第一, 马克思主义本身含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创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便是作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 深深烙上了中国特色而融入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 一个是指导思想,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革命理论、是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一个是具体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包含着与中国的文化实际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

“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取其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2 39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 做到古为今用。同时, 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先进文化, 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14]江泽民的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 就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立足于中华民族新的实践,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对文化传统进行科学衡估, 从而服务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一) 结合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对人类社会客观规律予以正确揭示的科学理论体系, 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实践历程。文化与意识形态虽不完全重叠, 但在任何时候, 意识形态都始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所在, 是不同文化呈现自身特色的根本标志, 它赋予文化以各自相应的性质。[15]正基于此, 中央明确要求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国文化传统作为整体上已经过时的文化形态, 也具有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属性, 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冲突。基于此, 我们只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摒弃的关系,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文化传统。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我们就无法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的重任, 无法保证所要建设的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 结合点:坚持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文化传统。正如毛泽东所言, “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 因此,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 是给历史以一定的地位, 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 而不是颂古非今, 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基于文化传统的创造, 是对文化传统的提升、超越与发展, 不是以迷恋文化传统为基本态度的向传统的简单复归, 或对传统不加辨别的简单复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目的是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此, 江泽民明确指出, “我们讲继承、讲借鉴, 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 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 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7]胡锦涛进一步指出, 要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 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 都是“流”, 而不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在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 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只能建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上一篇:无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下一篇:建筑动画项目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