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共10篇)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1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
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
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
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2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
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 是东方身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是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2 研究方法
(1) 实地考察法:通过参与、考察云南第九届民运会, 亲身体验认识到民运会现状, 发现民运会中存在的问题, 并一直在反思, 努力寻求解决现状问题的方法。
(2) 文献资料法:带着问题去查阅、收集、选取较丰富的文献资料, 内容涉及到体育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门学科。
(3) 逻辑归纳法: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分析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形态的不合理之处, 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宏观背景和人类学的视野, 指出了民运会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和跨文化比较的有效赛事, 并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界定
2.1 体育本质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提法里, 体育是中心词, “中华民族传统”是对“体育”的限定。近几年,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一直无法统一, 在某些阶段和范围内, 甚至出现迥然相异的表述。“以往的诸多对体育概念的表述依据出发点主要是: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内涵确立、外延统括。”[1]
2.2“中国范围”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中华”一词所规定的“中国范围”并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范畴[2], 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我们不应该以今天的发展和现实去贬低历史创造的局限性, 而应该以历史是否发展和创造了比其前代更新的东西来评价其进步与否。只有坚持地理范围与政治区划相结合的标准来把握“中国”的指称。
2.3 民族主体
民族的界定非常之多, 现在仍以斯大林的定义为大多学者所认可,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通论》一书中引入其民族的界定为:“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
2.4 传统演进
目前, 人们较为普遍地把继承和沿袭原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传统的基本内涵, “传”指称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和衍传, “统”指原有文化的道统, 多指精神文化, 有时也包括制度文化。作为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传统”的内涵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
2.5 文化分类
文化的分类形形色色, 我更信服三层次法, 即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层次分类法与哲学上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对象高度契合。同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为: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2.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文化。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3.1 基础理论不成熟
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基础, 任何一项运动都不可能长久下去, 在愚昧迷信思想影响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良莠不齐, 有精华亦有糟粕。是走竞技化的西方体育发展道路, 还是走娱乐、健身、休闲化的传统东方体育发展道路, 在理论界争论不休, 至今没有盖棺定论。
3.2 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
直到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才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一门学科, 成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 目前, 还只是初步确立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 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 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本学科的大部分基本概念还无法准确界定。
3.3 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失去自我与主体地位
“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生搬硬套竞技模式, 造成传统项目失去本身的传统趣味, 群众基础越来越差, 致使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受关注程度让人深感痛心。”[4]伴随着西方竞技体育在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疯狂滋长, 政府政策的盲目支持与倾斜, 国人保护传统意识的缺失, 致使传统体育在本国失去了主体地位, 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
3.4 内容繁多, 流失严重
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 很多项目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逝去而人亡艺绝, 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产生于天然经济时代、成熟于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体育不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在广大的农村和边远山区, 受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处于濒临灭绝或退化变异的状况。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通过竞技运动得以发展传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抑制和冷落。如何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创新, 是摆在体育工作者与学者面前的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被边缘化
当代中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相比, 发展很不平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严重滞后, 市场经济造成现代国人的急功近利的观念, 严重影响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甚至一批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人亡艺绝”, 盲目的西方崇拜导致当代青年轻视传统体育文化, 甚至憎恶传统体育文化。一百多年来, 西方体育在中国疯狂生长, 严重排挤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被严重边缘化。
4.2 建议
4.2.1 利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有赖于国家的重视与国家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利用“举国体制”在短短几十年就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在世界上确立了“体育大国”的地位, 并着手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样, 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 更需要“举国体制”的鼎力支持, 我国利用“举国体制”成功地进入了西方人制定的体育文化圈子, 然而, 我国更有责任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 而“举国体制”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途径, 也应该是一条捷径。
4.2.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
科学的理论对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 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 建议今后召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应当学习借鉴奥运会、亚运会的模式, 同时举行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大会, 并设置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研究课题。
4.2.3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
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强化学科意识,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使民族传统体育借鉴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等在国内外成功开展的经验, 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开发, 尤其注重对其理论、文化的研究, 建立一个专业的稳定的技术科研团体,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2.4 完善社区体育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靠举办民运会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 应将其再次融入各民族的生活才是正确的途径, 否则, 就是舍本逐末。
4.2.5 保持文化主体性
削尖了脑袋钻进了别人制定规则的圈子就意味着有意无意地去适应别人的规则, 同时, 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失去了自我。西方体育的伦理学基础薄弱, 许多项目是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试管婴儿”以及重竞技、重经济倾向导致体育本身的异化 (如违禁药物、商业化、职业化、赌博、暴力、腐败、种族主义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体育对人的异化问题严重, 急切需要向东方体育文化中寻求解决办法。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彰显主体地位的最佳良机。
4.2.6 尊重文化多元现象
各种文化是平等的, 文化都有自己的尊严, 强势文化横行的时代, 弱势文化要生存要发展, 不能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苟延残喘, 只能呼唤起本文化的主体重新占有自己文化的精华, 吸收其它文化的精髓而不是被动地“拿来主义”做法, 而是主动地, 以促进本位文化发展为目的的创造性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5.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216.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3
一、立足教材文本资源,感悟传统文化内涵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文文化教育的同时,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对于一些富于声情韵律的古典诗文,我们可采用吟咏诵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体验作品文情之美、意境之妙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文章的诵读方式,并对诵读多加指导。诵读首先要读准语音,做到字正腔圆。接着教师要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语气、语调以及停顿等诵读技巧,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让学生读出文章的节奏,从中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最后,在反复诵读中,学生随着对文本理解的加深,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的诵读境界。这样,便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就采用了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的方式,品味其绘声绘色、传情传神的语言,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体味作者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沦落天涯的压抑和苦闷之情,进一步感悟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蕴含的深刻传统文化内涵。在执教《寡人之于国也》时,我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语感;二读:疏通文意,积累知识;三读:探究题旨,拓展延伸。学生正是在这种逐层深入的吟咏诵读中,领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情的陶冶。
二、依托古代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领略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但是教材文本资源是很有限的,因此,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我们还应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地阅读和学习。如学完《采薇》《蒹葭》,我就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去浏览《水浒传》《红楼梦》。学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让学生分小组就自己的姓氏来源和本地的姓氏特点以及传统节日中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进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交流、宣传栏展示进行总结。通过对教材的拓展延伸,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知识更加丰富了,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积淀传统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也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地蕴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资源,以积淀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例如,新建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名人辈出。这里物华天宝,全区有16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道教圣地万寿宫、梦山、汪山土庫、鄱阳湖南矶候鸟保护区、“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鹭鸟王国”象山森林公园以及最近挖掘出土的西汉海昏侯墓等等。这些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极好素材。
因此,每学期,我们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开展对新建区人文地理特色的调查。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调查体会、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调查涉及新建的地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景点、地理气候与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实地走访、调查家乡所在地的人文和地理景观,并通过网络等途径,全面了解相关的人文和地理特色。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几年来调查的材料进行了整理,编印了三本“地方文化特色”校本教材:《新建历代人物选》《新建风情》《南矶候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深厚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阅读与写作中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淀。
浅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欧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有人会唱自己的民歌、会演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国民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不断滑坡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第二,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第三,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一直没有占据有效地位,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学校要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抓紧建设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不要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作文 篇5
正是因为历史的洗礼,华夏之女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在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素材中提到的歌手的经历,是因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在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七夕节的人却越来越少。对于祖先留下的很多传统节日,我们很多人几乎都是落后的。这不是一种对外物的崇拜吗?这是我们一直在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在给我们做榜样。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鼓励人们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著名学者马寅初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世界在多元化,但我们的传统中化文化不能丢!所以,我们有没有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否会被其他文化所取代?答案取决于我们的行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回忆往事,如果不是司马迁的苦心经营,怎么会有《史记》警察的传人,如果不是李时珍的涉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报。要不是曹雪芹的五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悲哀和眼泪?看看过去和现在,谁苦心研究了十几年,终于让两位明星成为?谁奋斗了十八年,最后获得金牌?是钱学森!是申雪和赵宏博。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性,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不倦性。正是因为继承和传播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他们才能如此坚定和执着。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像一根小火柴,却依然可以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像一片绿叶,却可以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坐船,但还是能惊扰一片大海。
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的支撑,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篇6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一切。怀着这份感激,我们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长期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0xx多年前的中国孔学习智慧;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过: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需要孔孟学说。世界上这些顶尖人物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文化,是定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道路,我们要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去欣赏我们的祖先,重视我们的地球和家园。
念及善良,无非是父母的善良。《大爱无国界》、《大道至简》、《大恩不谢》;孝顺是认识真理、践行感恩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信用。子曰:“乐在《诗》,立于礼,乐在其中。”就是告诉人们从真诚出发,在社会上自立,做到和谐,践行人性为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道需要一个完整的观念,知道孝道就是知道感恩,把完整的观念融入生活,言行举止就是孝道。我们开始孝顺父母,然后传播开来。我们对我们的兄弟姐妹和我们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对老师和同学,对领导同事,对大众,无论走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合一。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顺是感恩,孝顺是善良。真正懂得孝道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才会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也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照顾未来,不要因为现在的享受而浪费子孙后代未来的资源。如果为了眼前和暂时的利益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那么将来吞下这些苦果的将是我们的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对大自然充满敬意和感激。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7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形成了彩云之南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素有民族博物馆之誉的云南,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开放的姿态加快建设富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民族文化,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1999年,云南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即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塑造云南新形象,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然而,在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致命冲击。一些民族民间的音乐面临消亡的危机,越来越少的人来延续这条“民族的灵魂之河”。如何处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并要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焕发生机,承担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一重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云南是一个民族大省,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本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生活历史、民族个性、风土民情、精神风貌、审美趣味等,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来认识他们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云南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文化产业的基础,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宗教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等音乐品种。人们把云南称为“歌舞的海洋”,云南不仅自然风光美丽,更重要的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传唱着最动听的歌、舞动着的生命似奇迹。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这个走向世界的让云南人感到骄傲的杰作为何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人们透过艺术形式,不仅感受到了艺术表现的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透过歌舞表演,看到的是不同的民族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反映了最真实的“灵魂独白”。随着“十五”期间云南文艺创作环境的不断优化,催生了一朵朵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市场、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奇葩,全省文艺呈现全面繁荣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以《云南映象》、《天地之上》为典型代表的大批文艺精品。民族歌舞《母亲河》、《小河淌水》、《丽水金沙》等一些具有时代性的代表性作品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使更多的人认识云南、了解云南,对推动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很大的动力,音乐人、文化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也逐渐体现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优势。发展文化大省,就要充分发挥云南的地域优势,以少数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发展的根基。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导致“生态危机”与传统音乐“断流”的现象,我们要看清楚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多种精彩绝伦的民族歌舞、戏剧、音乐等由于缺乏必要的整理、宣传、推广而濒临消亡,如何才能挽救传统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它的消亡也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高校艺术专业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1、学校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专业的民族音乐机构和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来负责扶持;而学校音乐教育则主要以学堂乐歌以来的新音乐为主要内容,没能很好地利用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尤其没有很好地引进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学校音乐教育受到西方音乐思潮的较大影响,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
云南是一个世界文明的少数民族歌舞之乡,本应在音乐教育方面有所长,但事实相反,云南的音乐教育始终是那样的落后,要贯彻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精神,就必须抓好基础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要建设好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离不开全省的学校中的艺术教师。
匈牙利民族的艺术领域原来曾经是一个迷失自我、殖民化倾向严重的国家,长期以来,匈牙利社会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民族音乐传统到底是什么。教育学家柯达伊一直把民族音乐教育放在自己整个教育体系的首位,他认为民间音乐是培养好的艺术趣味的源泉,在经过千锤百炼雕琢而成的尽善尽美的民间音乐中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凝聚了人民多少世纪的才智。孜孜以求、探索艺术道路的柯达伊看到了他的艺术方向和历史使命。强烈的爱国热忱、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促使他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去追求他的目标,实现他的使命。柯达伊教育体系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靠少数民间艺人、文化馆、宣传部门就能得以实现的,要从根本上来改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还须通过学校教育这个途径来实现。
2、确立高校教育为“母机”的核心位置
21世纪,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已成中国音乐界的共识,大学音乐教师学习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责无旁贷。大学教育应努力扎根于本国水土,构筑有真正生命力的音乐院校,以及从其文化传承所影响的社会人群的数量、阶层、梯队等社会性的民族文化建设因素出发,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从教育的锁链关系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一层层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师资的培养最终将回到高校的音乐师资的“母机”问题上,就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来看,高校的民族音乐传承是关键环节。云南高校有一批为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做出贡献的老一辈音乐教育者,杨放、刘蓝、张兴荣、尹惫全、杨建生、赵志扬、周凯模等老师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成功地开设过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少数民族音乐并未真正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专业音乐教学的课程体系,这就使得我省的基础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没有真正地按计划、步骤的有效实施。高校作为教育“母机”的核心地位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来制定,才可能真正达到教育过程的一贯性、教育思想、宗旨的一致性。
三、云南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云南有12所高校设立音乐教育专业。作为云南音乐教育的“母机”,是否能够正常地运行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从笔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省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音乐教育人力资源匮乏,教育专业化不高,缺乏专职的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2)民族音乐文化课程设置缺乏地域特性。民族音乐教育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音乐没有以系统的方式纳入音乐教学结构,没有独立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3)缺乏有针对行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好教材,使得教材建设跟不上实际的需求。(4)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枯燥单一。(5)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难以保存和流传民族音乐的文字记录。
为了配合云南文化大省的快速发展,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根据云南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强化高校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人才”资源上。大学音乐教师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构建以民族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当代大学音乐教师面对音乐教育现状必须努力奋斗的方向。大学音乐教师只有自身学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完成民族音乐文化“有效传承”的文化承继任务。
“所有的文化艺术都需要透过教育来传承”,每一位大学音乐教师都站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长线上,只有在真正理解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出来并切实实施下去,才能真正达到大学“有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文化承传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音乐教师的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续学习,通过进修、访学以及教研活动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研究。2004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于印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提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相关意见。2006年开始招生。可见国家特别关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高校教师还得靠自身学术团队的协作努力,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学习,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学术交流,形成具有较强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一支团队。
2、完善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功能,就必须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作系统的安排。高等院校在师资培养方案中应根据地域特性增加了民族音乐课程,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设地方音乐课程,使未来的音乐教师真正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地域特性适当地增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例如,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对高校地方性音乐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上就注意了与地方性的有机结合,通过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的方式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平台,开设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白族音乐概论、原生态民歌演唱与欣赏、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作品赏析、南诏七乐发展简史等一系列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特色课程。
在民族乐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也可借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成功经验,首都师大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大三时每人都必须选修一门民族乐器,因此在实习的课堂上,我们会看到学生在上有关民族音乐的课题时,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等都派上用场,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使得课堂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每年的毕业晚会上,我们还会看到一台专场的“民乐演奏”晚会,独奏、重奏、合奏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展示了学生们过硬的民族音乐素质。
3、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所谓转变观念,指的是改变以前高校教师“唯我独尊”、“封闭自锁”的教育观念。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学方法论探索建构在课程理论改革基础上,基本教学方法不应停留在简单的教唱上,应根据以乐曲的特点来展开教学,结合课堂进行专题教学与个案研究,并学以致用。关注自然、人文地理常识,学习民族乐器,通过电教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影像,增强艺术感染力,增加新时期传统艺术新发展的比重,了解音乐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课堂上注重将现代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民族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发展创造的自由空间。另外在演唱一些具有舞蹈性的民歌时,教师可结合少数民族的舞蹈创设“载歌载舞的”欢乐课堂。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上,而是要不断的改进,大胆的创新上来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打心底喜欢民族音乐。
4、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实践实训基地
民族音乐来源与生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深入民间、亲自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的机会,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实践基地。在采风发掘和录音录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本土音乐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地考量,使之能够作为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采访活动还要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使学生真正体会那些“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等不同演唱形式的人文内涵,了解传统音乐的文化渊源,民族音乐的传承,如果没有对民族语言的掌握、民俗风情的深入了解,是无法继承,不能得到其中的真髓,更是无从谈什么发展了。
5、建立地方民族研究所
“学术性”是高校的生命延续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民族音乐文化消失重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搞学术研究的“文字记录者”。因此,高等学校不但需要一些民族音乐专业过硬的教师,还需要有一批勤于思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要想使各个地方民族的音乐传承下来,必须要尽快建立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为传承和发展云南的民族文化事业做贡献维护民族音乐生态的平衡。
四、结语
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浩瀚的工程,云南高校在艺术教育中,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为基础教育输送具有过硬的民族文化素质的教育人才。民族音乐传承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引进毕竟涉及到一个学校音乐教育整体性的结构改革,涉及到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整体建设,这也将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7.
[2]杨立梅,李妲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出版社,200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那达慕;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3-02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说。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同时又塑造了人类本身。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形成各具文化特色的群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各少数民族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以及各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辛勤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并和其他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1.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和条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各民族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的总结,反映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少数民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英勇奋斗,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2.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加强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对推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也是民族凝聚的强心剂,特别是经济水平不高,受外来文化冲击较为强烈的民族,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更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人民的向心力。
3.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有吃苦耐劳的勤奋勇敢精神,有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同心同德的团结统一精神,有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就是对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弘扬,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在当今中国的舞台上,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大背景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各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各少数民族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各民族的语言、服饰、工艺、特色建筑等加以抢救和保护,并建立相应的民俗博物馆。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给民族物质文化方面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也得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拥护。
文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保护。2009年“大美青海走进希腊”中国民间艺术展在希腊雅典展出;2010年7月5日,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三都创作基地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建立的第七个创作基地。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国家设立了民族出版社,鼓励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2009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通了中国首家傣文网站,同年,《人民日报》藏文版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等四个省藏区正式出版发行。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恶劣,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保护中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绿洲萎缩,沙化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不减,如今内蒙古的五大草原仅有两大草原还保留着草原的影子。文物遗迹的状况也是如此,有形的文化遗产逐渐被破坏,也必将导致民族精神的枯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导致了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虽然国家在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但想要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淡薄,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窘境。
(3)民族宗教文化呈现出复杂的态势。
宗教文化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现象,宗教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宗教违法行为大量存在。再次,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受其他文化影响较大。这些一方面是由于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思想认识上的根源,另一方面是由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对宗教文化管理不善,政策不完善所导致的。
这些问题也表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二、蒙古族那达慕文化概说
(一)“那达慕”的起源。
“那达慕”是蒙古族一年中最隆重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蒙语是娱乐或游戏之意,也是为了庆祝丰收、增进友谊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对蒙古族人民来说崇高而又神圣,成吉思汗时已初具雏形。1219年征战花刺子模胜利后,成吉思汗为庆祝战争的胜利举办了首届那达慕大会,后来历代汗王都十分注重举办那达慕大会。
(二)那达慕文化的核心—“男子三艺”。
nlc202309011601
“那达慕”的内容主要包括赛马、射箭和摔跤比赛,古代时是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的技能,故称为“男子三艺”,随着历史的发展,已逐渐成为那达慕文化的核心。
1.赛马。
马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赛马不仅可以锻炼生产技能,也能强健体魄,炼铸性格。蒙古族人民对赛马非常重视,比赛获胜对选手们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
2.射箭。
射箭也是蒙古族重要的竞技运动。早期,射箭可用来自卫和打猎,也是作战的武器,儿童在四、五岁时,就要进行射箭练习。马上射箭是蒙古族骑兵的特长,也有独特的射法与动作,场面非常热烈。如清初的毛汇就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3.摔跤。
摔跤比赛流传甚久,蒙古族为了生产和御敌,不但男子都要练习,女子也来参加。随着技术与比赛方法不断提高与改进,摔跤最后演变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式摔跤,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讲究文明礼貌,这也是参赛者必须遵守的体育道德。
(三)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社会价值。
1.继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
那达慕文化代表着蒙古族人民的整体价值观,展示了草原游牧文明的特征和蒙古族的本质力量,其历史悠久,群众广泛,是继承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根本。
2.满足蒙古族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的特点,从物质需要来讲,那达慕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时间中形成的,对蒙古族的农牧业生产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精神需要来讲,那达慕以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内容为主,满足了蒙古族人民休闲放松、调节生活的需要,在节日的盛装打扮中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有利于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
那达慕文化作为蒙古族人民重要的节日,凝聚着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歌舞、文学、礼俗等多方面精华,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具有传承和教化作用,也是人们产生文化认同心理,增进人们的友谊和感情。同时,那达慕文化也是对蒙古族民族精神的继承,在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那达慕文化发展现状。
那达文化是草原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那达慕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首先那达慕正向着世界舞台发展。2010年举办的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把那达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达慕第一次站上了世界舞台,这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实力。其次比赛项目推陈出新。如今的那达慕大会不再是仅仅举行三项传统项目,而是不断融入当今流行项目,如户外越野挑战、穿越沙漠、草地拔河等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三是那达慕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已经成为旅游节庆活动的标志性品牌,每年都有近数万名海内外游客前来参加。呼伦贝尔冬季冰雪那达慕和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那达慕的举办,更是为那达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填上了绚烂的一笔。
(二)那达慕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地大都是北方的草原地区,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过度开垦、人口密度逐渐增大等原因,草原沙化日益明显。这就使依托草原文化而兴起的那达慕文化的流传受到不小的挑战。
2.那达慕文化在学校教育的缺失。
虽然近些年国家鼓励传统特色体育在学校中开展,但是在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小学里依然推行现代体育项目,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运动如摔跤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没有意识到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价值。
3、那达慕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缓慢
一种文化想要得到传承,就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那达慕文化也是如此,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的那达慕精髓部分,也要借鉴现代体育文明的优秀成果。那达慕文化虽然正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又不乏固步自封、过分要求“原汁原味”的思想。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改革传统文化中的消极部分,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与保护生态环境并举,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那达慕文化来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现代新兴的活动项目应用到传统活动项目中,创新发展方式,在保护与传承中注重对草原环境的保护。
(二)加大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比重,提高民族自觉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清晰。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必须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那达慕文化想要得到继承和弘扬,就要在学校开展有关的体育项目,在开展活动中取得大众认同感。
(三)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的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和谐共存。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各民族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学习现代科技,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那达慕文化作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只有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并利用现代文化的发展模式审视自己,才能在多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发展。
五、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寄托。要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强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把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马锦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王慧敏.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动态传承[J].求索.2009(3).
[5]陈光林.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J].光明日报.2005(4).
作者简介:张雪薇,性别:女;出生年:1993;民族: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就读院校:黑龙江大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9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传统文化 篇10
2011-06-07
今年(2008年)两会,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名人故居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很多人文资源,是历史文明积淀的载体和象征,可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大批的故居、还有风情独特的古村落以及其他遗址正在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有关专家估计,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有力措施去保护和抢救的话,20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民间传统文化将化为乌有。名人故居就是物质的史书,如果我们没有足够重视,不好好地保护,在不久的将来,很多将不复存在,那时再意识到故居、文化场所的重要性可就为时已晚了。
从我们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扩散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刚开幕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典雅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主题:“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正面的墙壁上面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侧面的墙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了中国的特征。
中心展区的生命之树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的优美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形态,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利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而形成。营造出万物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礼品售卖厅,设计取自具有中国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围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观和内景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意境和韵味。
中国馆的设计自始至终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要在服从社会群体中去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需要服从自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和谐意识,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可以细细地领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实践离成功就不远了!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为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哲学上讲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用这个“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我们大陆深得多,所以从文明的总体程度上讲,他们比我们更讲礼仪、仁和。现在我们要重新培育、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个人的文明成长、健康发展服务。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一种核心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的侠气,最令人神往。什么是侠气?就是既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又能冲破各种名利,笑傲江湖,独立于天地之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我觉得中他达到了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剪辑了一段电视剧《天龙八部》的片段,请大家领会一下萧峰身上存在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侠的最高境界。
刚才这一段是萧峰自杀的场景,萧峰念念于心的,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也免去征战之苦,天下苍生得以平安,他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为民造福。
金庸笔下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萧峰这个人物,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做了一个最好的注释,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前面讲了在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从而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实现统一,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应该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国家利益为上的道德观基础上,面临各种诱惑时,才能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国家也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增强文化认同
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要回答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文以载道”,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多看,从中多吸取养料,还要在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学习。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
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这些精神都以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文传统——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要把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承担责任——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平等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勤奋自强——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学校,重点中学是文明的高地,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文化意识、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从小处而言比如礼貌不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种心态,你是友善热情的,还是冷漠孤立的,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荐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05-14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08-21
传承中华文化讲稿09-11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05-10
传承中华文化故事稿06-21
传承中华文化作文评语07-24
端午与中华文化传承10-14
保护传承中华民间文化的热点话题素材08-23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活动方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