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2024-08-04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共12篇)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1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以下是关于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欢迎阅读参考。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1)

同学们,当我们在大街上闲逛时,当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时,你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日子是哪来的吗?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换来的。有的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搏。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人为了建设和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憾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2)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xx人民奋勇前进。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申纪兰、段爱平、申飞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仰,忠诚不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太行儿女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作风建设史。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级干部要勤思勤为不懈怠,真抓实干不浮躁,清正严明守纪律,以经济发展的新成效,造福一方百姓。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攻坚克难,大胆实践,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xx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要紧密结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率,既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资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地上资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早日实现资源城市向经济文化城市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扭住发展不动摇,奋力实现我市经济浴火重生。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致力发展。唯有发展才能破解制约xx发展的“瓶颈”,进而以发展之力蓄积突破之势。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既要把“两学一做”抓好抓出成效,又要把活动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百姓的实际行动。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省委骆惠宁书记的安排部署,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在项目建设上下苦功,坚持在回稳促增上做文章,坚持在改革创新上出真招,狠抓安全生产不松懈,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继续办好民生实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xx振兴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2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3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爆发的一场震惊世界的伟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反帝反封建为明确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为随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汉。次日在红楼——湖北省咨议局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首义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60多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回眸100年前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见证伟大和辉煌。在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昂首阔步走进伟大的新时代时,纪念辛亥革命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忆伟人兴国业,传世风采照后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首先要缅怀为复兴中华民族而赴汤蹈火的革命先驱和前辈英烈,而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他最早提出了“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发出了我们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最强烈的心声,唤醒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是他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立独立、解放的中国,吹响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号角;是他提出了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与奋斗的一生,尽管屡遭挫折,但他矢志不渝,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孙中山先生“爱国如命”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还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震撼和深远影响,他们为中华民族建立起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这是辛亥革命伟大精神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必定成功的坚强信心,学习他对失败从不灰心的气概,学习他对革命必须彻底的卓越勇气,学习他“天下为公”的革命胸怀;就是要继承发扬辛亥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民主精神和奋斗献身精神;就是要大力宣传辛亥先烈们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伟大胸怀和高尚道德情操。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积极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强大了,一定会统一,统一后必然会更强大。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国家统一正是辛亥革命目标之一。“复兴中华,统一中国”是中山先生和无数革命志士的毕生追求,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理想。在当时虽然没有达成,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香港、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海局势也日益趋于稳定。建设一个统一、民主、富强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百年企盼,也是辛亥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当前两岸关系正迈向大和解、大融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在于继续激励华夏儿女团结一致,求同存异乃至聚同化异,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和平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篇4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一起走进了四月,迎来了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一到清明节,大家都会为先祖扫墓,纪念先祖,学校也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

此时此刻,当我们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是否想到:这面代表着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洒尽热血,献出生命染红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一幅幅英雄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烈士们为了祖国独立,统一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从不惜千金买报道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犹能化碧涛的皱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雄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我们缅怀先烈,并不仅仅是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叹,更是被他们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不愧为新中国矗立的丰碑!

今天,我们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与舒适的学习环境。花园般的校园,宽敞而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循循善诱、无私奉献的老师……要知道这一切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缅怀先烈呢?其实新的世纪早已给清明节注入了新的内涵,清明节不单单是扫扫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来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感恩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5

“在西迁过程中,充分体现一种精神就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85岁的卢烈英教授在报告中进一步阐释“西迁精神”内涵。他说,胸怀大局是“西迁精神”的灵魂,就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核心内容。卢烈英说,西迁时不少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家庭困难的教师可以留下来,但是报名人很少。“两个榜样对我影响深刻。我国电机之父钟兆林教授,周总理考虑他年事已高曾劝他留在上海,但是钟先生义无反顾带头西迁,把整个身心扑在工作上。西迁老教授沈三多不仅自己带着夫人、女儿一起来,还动员他的妹妹沈德贤、妹夫一起来。他们的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卢烈英说:“奉献就是一种自觉的、不计回报、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也是人生的价值追求”。

“‘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交大人西迁后不辱使命的写照。”卢烈英说,搬迁的困难是暂时的,建校的困难是长期的,西迁大树要茁壮成长,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西迁交大人的艰苦努力,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重点大学,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创造的重要科研成果累计达29000余项,为西部的教育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进入新时代,要更好发挥‘西迁精神’,尤其在消除地区差异上,希望所有年轻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聪明才智。”卢烈英说。

发扬五种革命精神 篇6

1980年12月25日

邓小平

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学习和培养这些革命精神,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我们不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上述的革命精神参加革命到现在吗?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多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居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拚命精神,严守纪律和启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

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感悟优秀 篇7

自我净化“正思想”。“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净化,就是一个正心的过程,就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依靠自身力量清除“体内杂质”,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目前,社会中各种利益、思潮、观念彼此交锋碰撞,各种腐朽思想的“病毒”也在威胁着每个人的精神和心灵,这个时候,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是提醒各级党组织、党员要“守初心、担使命”,不断自我净化,才能不被外界污染,永葆初心。

自我完善“强弱项”。自我完善,就是一个补短板的过程,就是要经常找差距、堵漏洞,通过不断的完善,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抓好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既是我们补足政治理论之钙的有效途径,又是增强自我完善能力的内在要求,只有抓好教育、吃透理论,悟透精髓,才能让我们自我完善之路政治过硬、不偏方向。

自我革新“求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何谓革新?其实质就是一种自我扬弃和辩证否定,就是是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矛盾,革除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如今的中国迈入新时代,就需把握新时代下发展大势,坚决破除“过时”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同时要以创新精神,勇于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篇8

— —共青城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姚姝娟

生于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记对祖国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否会因为风沙的覆盖而忘记祖辈们所留下的光荣印记?我们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放弃那该我们铭记于心的红色内涵?相信我们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在祖国的呵护和抚爱中长大,对祖国所经历的历史又怎能轻易的就从记忆中抹去。为了让孩子们铭记历史,2017年12月16 日,共青城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为期一天的圆梦蒲公英——传承红色经典“留守儿童看县城”活动。16日上午八点,45位学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陪同下早早的来到活动中心,等候前往英雄城——南昌的大巴车。尽管一直下着小雨,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热情。在1个半小时的车程中,孩子们认真地聆听冯导介绍关于南昌的历史,在冯导的带头下,孩子们拿起麦克风,大声的唱出他们心中最动听的革命歌曲。一路歌声,一路欢笑。

第一站,我们来到小平小道进行参观。小平小道是伟人邓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在导游的带领下,孩子们先后参观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厅、“将军楼”以及南昌陆军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览”。走在小平爷爷走过的小道上,感受小平爷爷那时工作和生活的艰苦。只有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

第二站,我们随着导游缓缓地进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份份陈旧的报纸、地图,一把把锈迹斑斑的枪支,一颗颗陈旧的手榴弹及各种各样的废弃子弹,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当年新四军战士战斗生活的艰苦卓越,领悟到新四军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在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旁,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绿树繁花掩映着的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格外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个纪念馆是以八一南昌起义为主题的展览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来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听着导游的讲解,重温这段壮烈的历史,除了骄傲和自豪,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

同学们,当我们在大街上闲逛时,当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时,你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日子是哪来的吗?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换来的。有的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搏。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人为了建设和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憾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10

临江市闹枝镇中学 七年一班

宋世萌(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千载兴衰风雨,中国,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泱泱大国历史悠久,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闪光。我们的诗人,踏一叶扁舟归去,我们的词者,驾一匹战驹来兮。忠孝礼义,庸止仁和,孔家之道为我世代敬仰,书四卷,一言蔽之,德无限,经五千,聊以概述,礼无界,是字字沁心的惊世良言。点一盏花灯,猜半纸谜面,谁家的厨台燃簇簇火光,温一碗酒酿,扯三缕红线,绣一枚香囊,九九重阳,登高赏秋菊,万里品酒香,这是我华夏的佳节,求国泰民安,盼祥和安康。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是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 1 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中学生前进的方向。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 篇11

大家好!我是来自439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礼·学礼·行礼》。

《春秋》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广,渗透之深,举世瞩目。因而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问题是什么是礼仪?

《现代汉语词典》将礼仪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简言之,礼仪是一种规范,涉及到穿着·交往·沟通等众多内容。荀子说“礼者,敬人也”又言“礼者,养也”即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气质的外在表现。某种程度上来说,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然而,反观周边:随手乱扔,无视红绿灯,上车先占座,下车挤一挤,到此一游等不文明现象数不胜数,令人汗颜。文明好像正在离我们远去。而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的美誉也好像正在被一个个不文明的细节涂抹和改写。

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青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当前,中国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文明也被融入其中,成为国家在文化层面的价值目标。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百年历史的一中也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强调“做一等学问,修一等美德”文化软实力竞争加剧,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关于礼仪,关于文明,我们真的要做些什么了!

那么请学会微笑吧,以微笑待人,保持对他人应有的尊重。

请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举止得体,不为他人带来麻烦。

请在生活中做文明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在公车上做文明乘客。

请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形象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请学会珍惜与感谢,懂得帮助与关爱他人。

文明礼仪重在理解却贵在坚持。向上吧!少年!从明天起,做一个举止文明,动作优雅,表情自然,仪表端庄的一中人。

将文明内化于心,融入生活。将文明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通行证紧紧攥在手中。为和谐一中出力,为美好自我添彩!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篇12

三年四班李思佳

指导教师:唐晓峰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关怀民生、保卫祖国。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升华出民族精神的核心,那就是爱国主义。幼儿园时,常听妈妈讲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故事。上学后,自己又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顾炎武等文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感人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悠中华,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孔孟之道成为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让世界 1

叹为观止,“四在发明”的科技引领世界潮流,唐诗宋词再现盛世繁华。在此我不能不赞叹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精湛文化遗产。

今天,我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促和谐求发展是当今两大主题,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让文明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包含强烈爱国之情的演讲稿,感情激越,重点突出,富有感染力。

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排比句和段落,层次分明,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文章通过列举古代文人志士的名言名句,以及中华古文明成果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迫切性。文章结尾注意联系当前的现实情况,立志努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气势恢弘,论述严谨,富有激情,是一篇优秀的演讲作文。

上一篇:安全生产日常巡查记录下一篇:2111年廉洁文化建设示范供电所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