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2024-10-22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共12篇)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1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还记得央视一套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老人倒地,路人搀扶反被诬;在公交车上,年轻人没让座,老人竟一巴掌扇过去。前几天,上海又出了一桩吓人事:宝山区两名八旬老太吵架,其中一人竟一刀将对方捅伤,致其不治身亡,而且两人还是亲家!随后,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然而,看到这样的新闻后,我思考的却是:如果当时,老人的孙子或者外孙就站在他的身后,那孩子会从他的祖辈身上学到什么呢?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我的脑海中不禁涌现出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妈妈也爱告诫我:“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记得那次我还小,去郊外游玩过程中,闲着无所事事的我,一边用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边观赏着唯美的画面,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雪糕棍调皮的从我的小手里挣脱出来,随即,又不听话地蹦到了地上,这时妈妈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察觉到我的动静,立马张口就训我:“哎呀”!你什么能这样破坏环境呢?你知道吗?环卫人士早出晚归,不管什么节日都没有假期,可幸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为会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啊?在妈妈喋喋不休的教训中,我的小脸渐渐变成了熟透了的小苹果。这件小事很小,但它却深深教育了我。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是啊,家风给我们播下、收获了一种习惯、性格、命运,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个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的生活多彩多姿、无忧无虑、井井有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即为历代先贤崇尚,薪火相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需要进一步走近“正己修身”“居安思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于东方。传承优良家风,昭示于后代,将永世莫忘。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2

在湖南, 有一处风景秀丽、设施完备, 并且能够让老人安享晚年的理想家园, 那就是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庆桥村的“永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 这家幸福园的董事长廖巧莲女士是当地的传奇人物, 是让当地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慈孝榜样人物。这位传说中的“巾帼英雄”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她坎坷而厚重的经历给了我们有力的回答。

高校骄子, 为“爱”闯天涯

1962年4月出生于一个多兄妹的干部家庭的廖巧莲, 其父廖镜明湖南衡阳人, 抗战时期随部队来到道县, 是道县解放后供销社的创始人之一;母亲魏润娥道县人, 早年是道县祁剧团的主要演员, 后来调入道县药材公司工作;大舅魏振仁是原上海空军39426部队的飞行大队长, 1974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的先进模范事迹 (在1974年解放军画报第三期刊登过) , 喜讯传到家乡, 也铭记在廖巧莲心中, 后来她凭着一副好嗓子考入中国音乐学院, 成为著名音乐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院长的得意门生。毕业后, 她深知作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必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于是她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分配指标, 选择了进入家乡的教育系统工作。

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廖巧莲的人生。她回忆道:“那是1998年的一天, 在下班的途中, 我突然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从高楼跳下来, 后来得知是因为他年事已高, 缺少家人的照顾, 于是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廖巧莲的心中受到很大的触动, 她就想, 如果能创办一家养老机构, 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廖巧莲从那时起就将这种想法时刻挂在心间, 并开始付诸行动。首先,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 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铁饭碗”, 毅然选择去艰辛备至的商海沉浮。这期间, 她带着年幼的孩子独自闯荡, 先后办过红砖厂、砂石厂、建材公司、水泥厂、服装厂、酒店等, 一路走来, 她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还结交了很多知心朋友, 这些朋友中不乏在了解她的处境后对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无论做哪个行业, 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 开办一家养老机构, 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000年初, 当时已经年近不惑的廖巧莲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那一年, 她带着有限的资金变卖了部分的家产, 只身一人从道县来到零陵, 在原零陵军分区旧址租房办起了永州市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 专门收住在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 她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艰辛创业, 无怨无悔

然而, 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老年公寓开办伊始, 廖巧莲就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是人手不够, 于是, 她既当院长又做护理员, 甚至起早贪黑自己采购。为了省钱改善院内老年人的生活, 一向爱美的她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一双裂了口的鞋她一穿就是两个冬天。一位在老年公寓住过十几年的杨姓奶奶, 提起那双裂口的鞋子不禁潸然泪下。

廖巧莲回忆起那段时光, 内心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她记得“当时永州经济基础相对较薄, 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在市民心中根深蒂固, 有时为了让一个老人安心留在院内, 那是走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经过调查走访, 她发现相对于发达国家, 永州市的养老事业至少落后十几年, 市民养老观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养老事业、尤其是民办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于是, 她开始转变思路, 希望能够“靠服务树口碑、靠宣传立品牌。”并将转变市民的传统养老观念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她通过买断永州电视台的一个时间段创办《夕阳无限》电视栏目, 并亲自参与策划、指导节目内容, 使机构养老的观念慢慢深入民心, 初步打开了永州市的养老业市场。为了管理好多元化的爱心实业, 她再度走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深造, 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 努力打造上榜品牌。

在宣传上, 廖巧莲不惜重金, 在照顾老人方面, 她也从不吝啬, 唯独到了自己身上, 她却省吃俭用, 把每一分钱都投入到养老院的建设、改造中去。进军养老行业本来是件投资大、收效慢且费力难讨好的事情, 家人对她这种“砸锅卖铁”般的做法很不理解, 并极力反对。但看到那些无依老人那渴望的眼神, 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开弓没有回头箭, 养老公益事业需要勇者当先。我愿意当中国投身养老公益事业的第一人, 果敢而又苦涩地喝下了头啖汤。”谈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辛, 她显得如此坦然和豪迈。

如今, 经过15个春秋的默默奉献, 廖巧莲已经迎来送往近2000多名老人, 亲自为600多名老人送终, 每一次与老人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分别, 都给善感的她带来一阵伤感。但是“让政府放心、让家人称心、让老弱开心”的工作追求, 让她一直坚持着。她已经将自己的满腔爱心与热情全部投入到养老福利事业中去, 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名校学子身份, 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路, 她无怨无悔。

敬老重老, 为老人建设理想家园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 廖巧莲走过了很多人没有走过的艰辛创业路, 也收获了别人没有体会过的累累硕果香。廖巧莲的慈孝事迹逐渐被广为传诵, 同时也让她的事业开始步入巅峰。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她于2010年在冷水滩区岚角山镇庆桥征地183余亩, 建起了大型的养老基地——永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 她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 给更多的老人建设一个理想的家园, 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为此, 她变卖了前期开办的所有产业, 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如今, 走进敬老山庄, 会发现这里“得潇水之灵韵, 纳孝卷之精华”, 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既是天然的大氧吧, 更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乐园。在山庄的颐养区, 可以看到老人们或聊天、或打麻将、或歌舞, 生活悠然自在。谈到这里的生活, 老人们都表示比在家里开心, 有这么多同伴相伴, 生活充满了美好。

老人们今天怡然自得的生活, 得益于廖巧莲和自己的团队“敬老重老、以人为本”的行业精神, “一切为了老人, 为了老人一切”的服务宗旨, 以及“为政府担责、替儿女尽孝、为老人分忧”的工作理念。他们克勤克俭, 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和永州市电视台选为上榜品牌单位, 《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今日女报》、《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幸福园和廖巧莲进行了多次全方位的报道。

如今的幸福园已经是湘南地区规模最大, 集生活、娱乐、医疗、保健、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农科为一体、设备设施最完善的生态式民办养老基地。先后被市政府授予“敬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被中国国杰老教授科技开发研究院选为理事单位, 被全国敬老爱幼养老产业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养老产业工作先进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中华慈孝总会聘请廖巧莲董事长担任副会长并授予她“中华慈孝爱心形象大使”荣誉称号;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中央机关老干部文化交流中心授予她“优秀公益人物”、“杰出公益人物”、“2014年劳动者榜样人物”荣誉称号;中国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经济导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幸福园“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先进单位”、授予廖巧莲“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十多年来, 国务院先后有十几位党政领导为敬老山庄题词呼吁及赞扬。2002年, 永州市原市长刘爱才同志为山庄题词, “敬老山庄开创了我市民办老年福利事业的先河”;2011年春, 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同志参加清华大学校庆时了解到廖巧莲的事迹后, 亲自接见了她, 并对她的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 称“敬老山庄幸福园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实践了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福利事业, 为老同志办了一件大好事。”2013年中共中央原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的卫士长陈久长亲临山庄并题词“尊老爱幼, 利国利民”。2014年9月, 廖巧莲董事长获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泰国国际贸易商会、东盟加六国贸易区博览会执行局、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颁发的“社会杰出贡献奖”, 并受到了泰国素博巴莫亲王、罗宗正主席、泰国国防部长的亲切接见;同年11月29日, 曾经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参观敬老山庄后表示:“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成立养老机构是为社会为家庭承担了一份责任, 为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尤其敬老山庄董事长廖巧莲女士作为一个女企业家能够有这份爱心、这份胆识, 并且将敬老山庄搞的这么有声有色, 表示由衷的钦佩, 同时祝愿山庄越办越好。”

当前, 敬老山庄正在启动二、三期工程, 据廖巧莲董事长介绍, 该工程规划床位3000余张, 建成后可同时容纳几千人入住, 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 给老年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养老基地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廖巧莲董事长又在零陵区萍阳南路柳子庙附近、冷水滩区育才路、道县、祁阳、蓝山设立养生堂和分院;在零陵黄田铺建立以茶油种植、加工为主打产品, 以畜牧养殖为副业, 占地860余亩的农科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人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养老行业的先行军, 我们有必要引导更多的老年人懂得养生的知识, 促使他们的生命得到更长久的延续。”廖巧莲感叹不尽。

幸福园立足养老产业, 兼营绿色农业的长远发展方向是保障山庄持续性发展的一大创新点。这一方向包括:以养老产业带动绿色农业, 以绿色农业推动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为绿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平台, 绿色农业为养老产业提供丰富的绿色产品, 共同把现有项目做大做强, 让更多的老人从中获益。以点带面, 齐抓共管, 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幸福园走上综合化、多元化产业道路, 真正带领湘南地区同行业共同发展。

孝行天下, 弘扬孝廉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这是廖巧莲董事长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观点。在她看来, 做养老行业不只是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的简单服务, 更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 这就要求从事养老事业的工作人员更要富有孝心、爱心、真心和热心, 而这些基本素养需要浓厚的企业文化去熏陶。

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廖巧莲董事长从柳宗元身上发掘出孝廉文化的发光点。她说:柳宗元是唐朝“永贞革新”运动的核心成员, 改革失败后, 他被贬永州, 时年33岁, 在永州生活十年。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为永州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 他的政德品行深入民心, 永留青史;他的为官精神与我国现在推行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弘扬柳宗元的孝廉精神, 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柳宗元那种面临一切困难都能迎难而上的精神, 及不幸的遭遇, 让廖巧莲董事长想到了自己在从事养老行业15年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让她从内心对柳宗元钦佩至极。于是, 她就想通过拍摄一部关于“柳宗元“的电影, 传播孝廉文化、弘扬民族美德, 从而更好的教育员工安心从事养老事业, 启发社会人士孝亲敬老的大爱之心。历经多年的努力,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 《柳宗元在永州》开拍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11月29日如期召开。

据了解, 电影《柳宗元在永州》新闻发布会得到当地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 并派专人参加盛会, 来自国家和省、市的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并纷纷表示祝贺。执导该电影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著名导演林炳坤, 该片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康宁、潇湘电演制片厂资深编导甘碧媛和永州本土知名柳学专家、电影《柳宗元在永州》编剧骆正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表示要将毕生的才华奉献给该电影, 做到无愧于历史人物, 无愧于所有的观众。

廖巧莲董事长相信:“打好养老、农博、影视文化三张牌, 借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不仅是造福永州老百姓的大平台, 更是一个向世人传承孝廉文化的好窗口, 尤其是电影《柳宗元在永州》的拍摄是给所有的华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递上一张宣传永州的金名片, 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 她诚恳地期望自己在推行孝廉文化的道路上能得到各级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广大爱心人士无私的帮助, 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孝廉文化, 提高全民的传统文化水平。

关注慈善, 大爱无疆

多年来, 除了做好养老事业, 廖巧莲董事长一直不能忘怀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她将这份感激投入到更多的公益事业中, 希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回报别人曾经对她的帮助。2013年5月的一天, 她从电视里了解到四川雅安和永州市某学校皆因经济原因买不起校车, 学生只能徒步山路, 不仅辛苦还屡屡遭遇受伤的事情, 于是想尽办法用有限的资金购买了两台新校车, 并亲自送到两所学校。9月份, 蓝山遭受特大洪灾, 她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2万元送到灾民手里;东安某村修路, 她捐资2万元。而她于2012年创办农科园, 目的也是希望解决黄田铺的村民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 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

多年来, 廖巧莲已经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三无老人和学校捐资达数百万。同时, 在她的带领下, 幸福园的医疗队和员工们上街道、进社区, 走进千家万户, 把服务送到需要关怀的老人身边。廖巧莲表示, 在做好现有服务的基础上, 她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体系, 打造国际品牌, 并和员工一起把服务范围扩延至周边县市, 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晚年的幸福, 让永州市的养老机构向高端化迈进了一步, 真正缓解永州市日趋紧张的养老压力。

另外, 廖巧莲董事长每年都会在重阳节、幸福园开办周年庆典、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各种大型文艺活动, 丰富老年人们的节日生活。2012年重阳节上推出了“千叟宴”, 首开永州敬老史上的先河, 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廖巧莲董事长回忆道:“当时盛况空前, 幸福园内彩旗飘飘、锣鼓喧天, 来自我市四面八方的1000余名老人被请进山庄, 共进宴席, 庆贺重阳佳节。”让老人们高兴的是, 他们在此不仅可以免费吃上一餐独具特色的敬老宴, 而且还欣赏到了廖巧莲董事长专门从省、市各地请来的专业艺术团表演的精彩节目。同时, 应邀前来的国家司法部领导、北京农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编导以及省、市、区领导, 与老人们共同参加了这个令人终生难忘的“重阳千叟宴”活动。她还说:“只要是敬老、孝老方面的事, 再困难, 也要挤出资金让老人乐一回, 这样顺从民意、弘扬美德的事我们还会坚定地做下去, 老人开心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交流学习, 共圆“中国梦”

要想更好的发展, 还需要走出去、请进来, 与更加先进的理念交流, 廖巧莲董事长深知这一道理。为此, 她经常参加各种国内外及海峡两岸交流会议, 不仅开阔了眼界, 还增强了海峡两岸同胞感情。2015年1月20日, 她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4“两岸四地杰出女企业家”暨华商女性爱心联谊交流会, 该会议由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杰出女企业家联谊会联合主办, 百杰关爱基金、北京中百杰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女企业家群体的全面发展, 加强两岸四地女企业家与华商女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宣传和表彰她们的先进事迹, 搭建一个相互学习、深化友谊、交流合作的平台。

交流会上, 廖巧莲向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260余位女企业家介绍了幸福园的发展现状, 得到与会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同时, 她还与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马爱珍女士, 中国妇联副主席甄砚女士、原主席顾秀莲女士、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女士、中国女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韩湘景女士等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为了加深两岸四地姐妹之间的友谊, 廖巧莲还与各地女企业家共同参加了以“巾帼建新功,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安杰玛之夜”爱心公益晚会, 并为晚会献歌一曲《人间第一情》, 她那美妙的歌声轰动全场。

2015年, 廖巧莲又有了新的工作计划——“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中国梦”, 具体实施分为八项内容:完善山庄豪居楼和亮化环境建设;新增黄田铺名山岭旅游观光美食城和种养项目;完成祁阳综合楼建设;完成道县综合楼建设;摄制和播放电影《柳宗元在永州》;举办山庄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全国寿星 (重阳) 欢聚人民大会堂”活动;举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2016新春联欢暨精英表彰会活动。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国学精髓 篇3

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就有这么一位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不被经济浪潮所影响的国学大师黄金武,为此本刊记者专程来到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拜访了黄金武先生。

黄金武,男,祖籍广东揭阳人,现为中华国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风水在线专家、深圳市太和盛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学顾问、深圳市美芝装饰有限公司首席堪舆师、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环境布局策划专家。其从小受家乡文化的熏陶,对国学周易情有独钟,并有过目不忘的天份,常年在邵伟华大师,凌志轩大师的指导下,精通天文,易理八卦、命学及各派堪舆学,尤精于能让人朝贫夕富的奇门宅法和玄空地理,名闻于公卿名流之间。对城市风水规划、楼盘选址策划、阴阳宅选址立向择吉、企业经济运作及重大事项决策等具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成功地为美的空调、志高空调、香港天福珠宝、香港新世界等工厂、公司、商场的大型建设进行了选址立向及风水策划。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华中地区及东南沿海等地多家民营企业进行选址和风水调整策划,造福无数,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篇4

传承良好家风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自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等等,这些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所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还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的风气。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还记得央视一套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那不太稳健的脚步,那微微荡起的水花,还有孩子那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广告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亲,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宣扬了中华美德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妈妈,洗脚“这稚嫩的童声依然回荡在我们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词。“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诚信”则是中华美德中的一大部分,诚信,即真诚,守承诺,讲信用.同时诚信也是每个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信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篇5

我的性格品行习惯,因父母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是爷爷教育指导我。在爷爷眼中,家风家训体现了一种社会风俗,处事人情,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且对以后的成长人品有着重要的作用。爷爷生活在毛主席的那个年代,所以总是会拿毛主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来指导教育我,久而久之我便将此看做是我的家风家训。虽然爷爷教育我的内容没有《颜氏家训》中内容那么广泛,基本上就没有涉及到儒学,道家,佛家,史学等内容。 但对我的影响就是那么深那么远。

流年依然无恙,岁月寂静如初,回忆往事,原本以为可能会遗忘的事情却一件也没能忘记。看着那张褪色的照片,那是我初二的时候,在暑假的一个下午,微风正好,阳光也是恰到好处,爷爷就在圆桌上练起了书法,虽然没有怀素,张旭写的那样变幻无穷,疾风驰雨。但我从小到大对爷爷的书法一直称赞有佳。在那天午后,爷爷的那席话对我的印象至深,也许那些道理感悟皆因于“书法”。爷爷那时候总是在讲,书法要心静,要目到,口到,心到。看虚无的水墨尽情游弋,这就是天然不雕饰。正如做人不需要勾心斗角,如果你真的有才华即便将自己隐藏,甚至躲到灰暗的角落,埋在积岁的尘泥里,依旧会发光,遮掩不去!因此要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笑看门前花开花落。也许就是自那以后我也慢慢爱上了文学,爱上了写毛笔字。有时候翻看爷爷写的字,总感觉似流水行云,仿佛在告诉我,一切的纠缠,世间的冷暖,生活的贫富,转瞬即是烟云,何必在意那些碎小琐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我在亲戚、同学、朋友眼里总是那样开心向上。想想这一切,追其源都要感谢我的家风家训,说的朴实一点那就是爷爷的教导。

其实爷爷是个有故事的人,有时候有些说不尽的记忆,但又感觉深刻的记忆变得模糊但又模糊的又那么深刻!

我的爷爷年轻时就像红尘中的一只孤雁,飘零人世,尝尽情味。也许因为他的“执着与倔强”才会让他被众人所嘲讽和不理解,在爷爷的那个年代,下地干活,喂猪喂羊才是他所应该干的事情而不是整天将读书当成正业!但爷爷厌恶与自己同龄少年一样无所事事,这样注定一辈子死守农业,带动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然爷爷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就在心中深埋下了“愚公移山”的理念,爷爷那时候有了爸爸之后,总是会讲那些峥嵘时代的风云人物给爸爸听,崇尚他们忍把热血洒红尘,甘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品德。教导爸爸要作一名有为国做贡献的人,也许就是在爷爷的教导之下,爸爸也成功的成为一名商人,履行着爷爷对他的那句忠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也许爸爸取得的这一切,追其源依旧是要感谢家训家风!

有时候,在农村就经常听到对孩子的一种评语:“没家教”或者“家教好”,真的有时候从一个人说的几句话,走的几步路,甚至几个细微的动作表情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家庭印记。想想在之前那个封建社会,一个人是否是世家贵胄还是山野村夫,一眼就能看出,为何?追其源就是一个人的家风家训。故此有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回想自己性格品行形成的过程,唯一感谢的就是有一个好的家风,现在我出门外出求学,爷爷在送我之前的那一晚说了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临行之前的那封信,爷爷在信中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其实人家都说人间就是剧场,那些穿行在凡尘的众生,每日在忙碌地编排一场叫做生活的戏。我想我们在外不需要戴上人生的道具,只要记住做纯粹洁净的自己就成功了!”看了这段话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有时候一个人孤身在外,在每个选择的渡口会遇到很多难题,无论是对错,我会选择坦然面对,因为懂得一句话“世上没有人亏歉你,所以无需抱怨任何人”。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6

外婆矮矮胖胖的,总有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虽带点宠溺,但充满慈爱和温和。

每每到外婆家吃饭,她总是最后一个上桌的,总是用她那双充斥着血丝的双眼幸福的看着我们,嘴角微微扬起,也不忘夹几口有些凉但依旧温热的菜匆匆嚼两下然后下咽。显然一副高兴而沉醉的模样。

时隔不久,我们一家三口总会到外婆家吃饭,他们搬进了新的小区,房子虽来比原来的小很多,但是很新而且很实用。到了屋里,外婆笑眯眯地大声说着:“来了来了,老徐(阿公)快出来!”她用手发狠似的在围裙上擦两下,接过妈妈爸爸手里的东西,有些慢地弯下腰从柜子里拿出几双拖鞋,嘴里念着:“哎呀,现在从温州到瓯北方便了很多嘛,我前次跟老徐去温州,一会儿就到了嘛……”她那苍老而肉肉的脸上显现出欣喜而快乐的神情。吃饭时,外婆还在厨房里匆匆地忙碌着,切菜声,炒菜声,水流声,各种餐具的碰撞声……妈妈朝里边对外婆说:“妈,快吃饭吧,菜都凉了。”“没事没事,你们先吃,我这里还有几个菜好了就去。”爸爸接应道:“我们都快吃饱了,少烧点吧。”外婆慈祥的笑着说:“哎呀!没有关系的,好多朋友带过来的都吃不了,你们带回去喏!”说着,身影还在油烟中不停地晃动着……

外婆老了,做不了什么了,但她对晚辈那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伟大的。她用她那亲切而诚恳的笑来呵护晚辈,她用她那温和而贴心的声音安慰着晚辈,她用她那大大的拥抱来显示自己无私的爱。

爸爸是比较胖的,肥肥的梨形脸,粗粗的腰,壮壮的腿,但他也是幽默的。

每次老爸洗碗和洗澡的时候,都能听到他用那夸张的唱腔一首又一首地唱着七八十年代的歌曲,乐此不疲,挥洒渲染着欢快的氛围。歌声中带着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望,我和妈妈只是微微地笑。

一次爸妈晚上准备出去散步,我忽然想到一首音乐课上学的歌曲,于是发问:“老爸,你知不知道《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啊?”老爸立即反应过来:“这不是七八十年代的歌吗?”我点点头,只见他早已深情地高声地唱了起来,眉头不停地扬起又松下:“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踏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老爸那突然激昂起来的歌声,让我微微笑了起来,妈妈在一旁欣赏似的看着老爸那充满感情的演唱。“不要笑嘛。要是没有游击队战士的努力,哪有你现在的生活?”爸爸的脸变得严肃了些,语重心长但不缺慈祥地说。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妈妈微笑着看着我们,眼睛里放射着幸福的光。爸爸又回味似的接着唱了起来:“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亮,洋洋自得的尽情演唱着,掩饰不住脸上的憧憬和崇敬,还有那悠然自得的好心情。

老爸那平凡而朴实的歌声虽没有明星那般动人,只有那百姓家那寻常的风味。老爸用他的歌声,使家人忘掉烦恼,尽情享受着亲情的温暖与和亲人在一起的幸福。

我是高高的,但并不瘦,有时候会做出令人惊讶的举动,但一般情况下,我是个谐星。

在学校里,我对同学们又冷又热,但从不过分,回到家里,我总是会把学校里的新闻和趣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幸福也从这淡淡的过程中悄然而至在我扬起的嘴角上。

拿出钥匙,插入锁孔,扭转,便迎来了老妈亲切的“宝贝儿,回来啦”,然后我重重地甩下书包,在餐桌上一边嚼着饭粒,一边趁着空闲讲几件关于同学的事情:“今天我和邵思瑜在真鲜奶吧买东西,然后有群小朋友说:‘哇,扶助员也带钱呐。’邵思瑜很冲动……”说着,我一边往嘴里扒几口饭又往碗里夹了几口菜,“就指着那些小孩说:‘以后你们就知道该不该带钱呐?!’”老爸微微笑着,饶有趣味地听着,“有一个小孩说自己有二十块钱,邵思瑜鄙视地说:‘我来抢欸!’那小孩在那哇哇大叫:‘扶助员抢钱啦!扶助员抢钱啊!’”“嗯,然后呢?”老妈应着,也不忘往嘴里送饭,“后来啊,邵思瑜还是很计较,走了之后还在那里说小孩的坏话。”我略微停顿,又继续说:“那个小孩还很大声地说:‘我是一(1)班’,邵思瑜说:‘怎么咯?!我还是六(1)班!’,我在边上差点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你们还在吃奶呢!’”老爸一直专注地听着,笑着:“现在的小孩真厉害啊。”老妈老爸都笑着,脸上的皱纹绽开,放着异样的光彩。

我讲述给亲人自己身边的生活来表达我需要他们的关注和他们的关爱,还有我对他们的爱,就是在这叙述中,每时每刻产生着亲人之间微妙的幸福。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7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准则。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注重家教的父亲,他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告诫那八岁的儿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于是像孟子、岳飞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便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8

大家好,我是来自只乐镇第一中学的一名老师,今天站在国旗下来和大家分享孝道文化,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时代新风,传承中华美德”。

巍巍中华,泱泱华夏,我们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是父母将他们的年华飞逝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人们常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台湾作家龙应台谈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带着85岁的父亲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当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时,她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因为她父亲受到剧情的感染,想起自己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时,一天准备帮母亲到市场去买菜,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辗转流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来不及道别的母亲„„深受剧情感染的不仅是她父亲,曲终人散时,她发现不少中年儿女及老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家庭、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我是一名到农村支教的特岗教师,在我上班之前总感觉父母还年轻,自己的内心从没有父母也需要被照顾的意识。有一次和母亲一起去银行去取钱,母亲按密码怎么也按不对,后面排队的人不耐烦起来,母亲的眼神里透露着慌张。那一刻,我不得不承认母亲老了。参加工作以后,我每次上班要走将近40多里地,但是工作后拿到的第一笔工资当然是先想到孝敬父母,当我把父母拽上街,他们这也不要、那也不要,说什么也不缺,可是我明明看到父母身上穿的衣服已经有些年岁了。再给他们买东西,他们会说,“你上班不容易,你的工资你存起来自己用,我们不需要”。后来我发现当我坐下来和父母聊一聊我们班哪个孩子又调皮捣蛋了,说一说工作上的琐事,他们比收到礼物还开心。于是,我发现了生活中尽孝的点点滴滴:父亲嘟囔着白头发又长出来了,我会搬个小板凳帮父亲染去一根根白发;母亲唠叨我们都是好吃懒做时,她做饭我勤快的打个下手;前段时间,由于家庭的变故,家里的负担突然增大。父母都快要退休,面对这样的变故,他们难免接受不了,我每次下班后就立刻回家陪在他们身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尽孝方式是陪伴,阳光温柔、岁月静好。

我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参加工作后就在基层教学,发现现在的农民都忙着挣钱,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不应该只教育好孩子的学习就行了,更应该尽一个教师的本分,力所能及的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是关于感恩父母,孝道文化的课堂。因为我认为,孝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道也是代代传承的文化。传播孝道的善行之旅我永远不会停歇,只是希望我在我的生活中和岗位上做的这一点,能让老年人更幸福,让孩子更孝顺,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虽然不是难题,但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侍奉好老人是儿女一辈子的事。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9

做文明少年

传承中华美德

尊敬的领导 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三年级1班的 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今天

我演讲的题目是 《做文明少年

传承中华美德》。

朋友,如果你失去了金钱,没关系,人需要的不是身边的钱袋。如果你无意中失去了今天,也没关系,明天还会再来。但是,假如你失去了文明,那你就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失去了最为珍贵的做人美德。

是让梨的孔融,使我从小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团结友爱;是避席的曾子,教我背上书包时 就懂得什么是讲礼貌、尊师长;后来,程门立雪的真心求学的精神,又让我知道求学需心诚意坚的道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尽管它有时只是一个小小动作,然而,她却折射出美德的光环。这种光环就萦绕在我们的身边。

有时我想,美德是什么? 文天祥

吉鸿昌

雷锋

信义兄弟

最美妈妈

最美老师„„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事就是对美德最好的诠释。美德在哪里,美德是学校大扫除时学校领导挥舞着铁铲满头大汗的身姿;是班主任老师深夜查铺时的声声叮嘱;是打饭窗口的阿姨向我们展现的张张笑脸„„美德就是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一切善良之事的总和。美德也是任何人想修炼都能得到的寻常之物。

美德像水和土壤一样普通。但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能够制造这种土壤和水。美德像巢筑在人的心里。美德像桥架在你我之中。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经上下五千年的积淀,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文明美德可以体现在许多地方,既可以体现在小事上,也可以体现在大事上;既可以体现在个人上,也可以体现在集体上。小小的一个细节或一个动作都可以折射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的荣誉,可见文明美德非同小可。你的一句脏话、一次打闹、一次破坏公物,不仅影响你个人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到你的班级,学校。

宽容谅解是最大的美德。要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相信未来更加美好明亮。同学们,文明美德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还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仅要懂得在家里的美德,还要懂得在学校、在社会上的美德。我们要遵守规则,要乐于助人,要尊老爱幼,要勤俭节约,要讲文明、守礼仪,要做一个知法、懂礼的小公民。

最后,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文明美德深深地刻在心中,让她得以净化,不厌其烦地复制在行动上;让她快些发芽,做文明少年,让中华大地遍开美德之花。让文明美德 陪伴着幸福的我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 篇10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规、家训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重要载体。

近日,在新塍镇虹桥社区一场关于优秀家风、家训的征集活动在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小品《你妈我妈》中拉开帷幕。说起新塍镇开展的优秀家风、家训的征集活动,社区居民都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居民老傅说:“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那么整个社会就更加和谐了。”而在居民老蔡看来,最好再多普及一点,面再广一点。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 篇11

洪湖市沙口贺龙中学 徐溪坤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爱国精神,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卖国求荣的夜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以祖国的利益为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求我们要立志奋发,一个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民族。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好问是分不开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说明勤学的道理,读书还要善疑好问,不学不问怎能有所提高?不耻下问、大胆质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勤俭廉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为金钱和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政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敬长、知礼、诚实守信,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习总书记的构建和谐社会、整治贪污腐败,为我们带来了民族的希望。同学们,当你向老师和长辈们彬彬有礼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利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传统美德和弘扬民族精神吗!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家园而自豪,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之“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关于“幸福是什么?”的回答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却让人无奈。

对比起“幸福”一词,“家风”在民众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了。它不像“幸福”一词这么具体化,幸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家风”则非常抽象

化。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所以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播放出的大致是这些回答:“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除了普通老百姓,社会各界人士都见仁见智,都能够用文章,或者在个人微博等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说:人心要坦荡,要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他看不起;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用行走江湖多年经验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体坛明星姚明和作家陈忠实的家风都是“诚信第一”;事实上,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类似问题,答案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重提“家风”,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被采访者回答的很多关于家风的答案都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这种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上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篇12

据了解,“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7月,位于武夷宫的东方书院将落成,武夷山书院之风又将重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从14岁起便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朱子理学也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上一篇: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2010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