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2024-09-17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共13篇)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篇1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是党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拥有“祖国未来”美称的青少年,儿童们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是否每天悠哉悠哉的度过呢?是否在“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呢?我想你们肯定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即使注意了那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否有在“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呢?

大家或许会问:“那该怎样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呢?我来告诉你们。大家肯定听说过那既平凡又伟大的雷锋吧?听说过他做的好事吧?只要向雷锋学习就能做到,举几个要学习的例子:雷锋当兵时,因为个子小,力气不足,臂力不够,练习投手榴弹他总是不及格。可为了当好国防战士,他废寝忘食的练习投手榴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投手榴弹得到了优秀。还有雷锋老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因夜间着凉肚子疼,他往窗外看,发现一群工人在推砖头盖学校。他不顾疼痛去帮忙,累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可他一想起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就有干劲十足。最后他不想留名,但被逼无奈,只好说出了姓名。

雷锋的每一个举动都响应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开始尊敬,敬仰他,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呢?是否像我这样尊敬他敬仰他呢?我们要向雷锋这样永不放弃,乐于助人。关心战友,做到“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只要时时刻刻向他学习,你也会变得那样伟大。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篇2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我们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人际关系、校园文化, 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 这是构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必须一心一意地抓发展, 聚精会神地搞改革, 与时俱进, 这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 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 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 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人性化管理, 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育工作者应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情怀, 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 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理念

不少人认为终身学习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措施, 是师生“人格完满发展”的动力。通过终身学习,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有个性地发展。

二、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

从学校内部关系来看, 教导处、德育处、后勤处等部门都是为教学第一线提供服务的。首先是校长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校长要把学校看作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园地。其次是教师要确立“学生发展至上”的观念。教师要具备全面、深入、科学、艺术地了解学生需求的基本功, 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顺应每个学生的本性, 力争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三、管理是开发和促进教育的理念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即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往, 管理主要是行政命令, 是控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本观念的形成, 从生命视觉改进学校管理, 使学校管理不仅是控制、协调, 更是开发和促进, 把学校管理推向新的境界, 即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要充分开发各种资源, 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把学校建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基地, 把学校办成教师和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绿洲。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 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 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参与和不懈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是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弘扬中华美德 引领幸福成长 篇3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

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八个字: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其中“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素质在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对于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把个人的奋斗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核心的教育内容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是进行爱国精神、自强精神、人文精神、重德精神、重和精神、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对于教育、引导学生认同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坚持努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美德,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我们更应该做到“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所有中华儿女们,让我们把美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鸣凰中学)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作文 篇4

星期天,小姨带着我去广场游玩。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我无聊的开始数着人数,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将手小心翼翼的伸到一位妇女的衣兜里,我立刻起身想警告那位阿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坐在我旁边的小姨拽住了我,阻止了我的脱口而出,我好奇的向后望去,就见小姨微微摇头,我硬生生的压下想说话的冲动。不一会,车到站了,我再也忍不住了,问小姨:为什么不让我说出来?小姨答道:你这样的举动是好的,但是小偷可不这样想。他有可能将你记下,再报复你的。我沉默了,那就让小偷为所欲为,逍遥法外吗,相信当今社会与小姨一样思想的人还有许多。那么不久的将来这个世界,我们美好的世界将会被这些不法分子所毁灭。

当然,也不乏“英雄”的出现。就在七月底的下午两位婆媳在河边厮打,嘴里还骂着,一个不慎双双掉入河里,媳妇被幸运的救了上来,反观婆婆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他被激流给卷入了河里,岸边的人群越聚越多,这时一位中老年人脱下衬衫果断地跳入河里向老婆婆游去。终于经过了13分钟的救助,那位婆婆终于被救上了岸,而那位英雄也被请上了舞台。那位英雄名叫刘卫初,是一位50多岁的爷爷,他不畏危险挺身而出,最后累得咳血,成为了每个人心目中的“平民英雄”。而后他说出的那番话更是令我震惊:站在这个舞台上,我挺不好意思的。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看到有人落水就去救,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孩子们都挺支持我的,我也很高兴。虽说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手也没有原来那么矫健了,但是要是下次还遇到有人落水,那么我肯定还会奋不顾身的冲在最前头。虽然是一小段话但却说出了人间的真谛。在一位将近70的老爷爷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雷锋,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良好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引领幸福成长作文 篇5

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才,会有很多感触,也会让我们有很多感想。

我最敬佩的人是雷锋叔叔,他为国为民,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一位非常好的人。我记得我曾经读过他的一些小故事。有一次,雷锋叔叔的一位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他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而朋友却没有足够钱去帮他母亲看病和买营养品去给他母亲吃,雷锋知道了以后,便偷偷瞒着他的朋友,说自己出去有事,便带着钱找到了朋友的母亲,骗她说这是她儿子送给她的,便一下子给了她200元钱。在那时候,普通人要拥有200元钱是要攒上好几年的也不一定能拥有的。后来,他们知道这钱是雷锋给的,他们十分的感动,要回报雷锋,但雷锋什么也不要。雷锋帮助他人十分舍得花钱,而对自己是能省就省,连一只袜子都要补上好几遍才扔掉。平时还捡一些别人扔掉的东西当作宝贝一样。让人十分的感动。

还有一次,雷锋出差回来,在沈阳站换车,他上了月台,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捡,她肩上背着一个大包袱,一副很吃力的样子。雷锋急忙快步走上前去,扶住她说:“老大娘,您到哪去?”老人喘着气说:“俺从关里来,到抚顺去看我儿子。”。雷锋一听和自己同路,立刻把包袱接过来,一手搀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去抚顺。”老大娘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口一个“好孩子”,亲热的叫着雷锋。一路上,雷锋对他关怀备至。老人告诉他,她的`儿子是一个煤矿工人,出来打工好几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来看儿子。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雷锋看了信上的地址,只写着抚顺市xxx信箱。老大娘急切的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个地方吗?”雷锋理解老人找儿子急切的心情,宽慰她说:“老大娘,我一定会帮助你找到儿子的。”老大娘高兴的眉开眼笑,说:“我可真是遇上大好人了。”火车到了抚顺站,雷锋先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车站,背着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走遍大街小巷,东问问,西问问,用了两个多小时,走了不少冤枉路,最后终于帮助老人找到她的儿子。母亲一见面第一句话就说:“要不是这孩子辛辛苦苦的送我,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你哟!”老人的儿子紧紧的握住雷锋的手,说:“同志,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呀!”“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雷锋走的时候,母子俩依依不舍,送出了很远很远......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篇6

住在妈妈单位附近的张奶奶快八十岁了,一个人居住,她一生无儿无女,张爷爷也去世好几年了。国庆节那天我和妈妈带了一些礼物来到了她家,看到我们,奶奶显得特别激动,颤巍巍地来给我们开门,我迫不急待地为奶奶送上了月饼,帮她打开包装盒拿出一块递给她:“奶奶这是水果馅的,可好吃了!”奶奶高兴地说:“真是个好孩子!奶奶这里也有,过节了村里的干部也送了月饼。”奶奶又忙着给我们倒水,妈妈连忙推辞,她把张奶奶扶到卧室里的一张椅子上,自己坐在旁边,伴着透进窗子的淡淡阳光,和奶奶唠起了家常。妈妈大声地说:“奶奶,你看,你快八十了,脑子这么清楚,思维还这么敏捷,耳朵能听,眼睛虽然不好但也还是看得见,还有这么多人关心你。你要多想想这些,活得才会开心!”奶奶一个劲儿的点头……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我们和张奶奶相处了一个下午,看着奶奶脸上不时浮现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愉快极了。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篇7

关键词:传统美德;法治文化;法治建设

今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曾痛心疾首的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近年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加快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法治建设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涵和缺失的突出表现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古代中国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德”内容,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近代以来,人们将传统美德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近代以来,专制统治的腐朽、军阀混战的黑暗以及“五四”以來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传统美德与封建糟粕一起被当作垃圾扫到角落,受到冷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为盛行,近年来传统美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在:

仁爱孝悌方面。传统美德讲“仁”,讲“恻隐之心”,讲“见义勇为”。但是近年来,一方面暴力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益严重,其暴力与血腥常常让我们目瞪口呆,南平郑民生举刀刺向幼儿的残暴,令人发指。另一方面,冷漠的社会常常让我们寒心,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悦悦在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竟然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闻不问。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把“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老人失养的恶劣事件时见报端,甚至出现自已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杀害父母的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

诚实守信方面。传统美德讲诚信,讲“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近年来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极为严重:从短斤少两到假冒伪劣,从欠债不还的“老赖”到诈骗手段的花样翻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不断挑战道德底线。

见利思义方面。传统美德重视“义”,强调“重义轻利”,推崇“舍生取义”而现在是“无利不起早”“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的声音渐大起来,“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钻法律空子”大行其道。

感恩知报方面。“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一些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一个,为所欲为;社会不重视创建感恩氛围,一些受救助者常常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出现了被救着不仅不感恩,反而诬告救人者是肇事者的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

勤俭廉政方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人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勤俭与养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94亿美元攀升到2010年的107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天价酒”“天价烟”“天价月饼”现象正是奢侈浪费的突出表现。同时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腐败金额不断“创新高”,腐败从个体向群体演变,腐败从基层向高层蔓延等特征反映了腐败之风的严重程度。

2.传统美德缺失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就是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唯一的基本治国方略,不能讲德治,讲德治就是与法治唱对台戏,就是偏离了法治。笔者认为,法治建设离不开德治,离不开弘扬传统美德。只讲法治不讲德治,法治国家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法治建设要以法治文化为基础,法治文化可以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显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及设施;隐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吴邦国委员今年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形成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尚需时日。

古人说“徒法无以自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离不开人,而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都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实现法治的目地也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美德的缺失,法治建设必然难以为继。

传统美德缺失,道德与法制之间出现裂痕,人们内心道德追求与法治的认同不一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就无法改变。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现象,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做出完全描述,原则性的规定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法律规定中,因而,当人们的内心是非标准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人们就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不周密,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律规定就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个完整休息日。但是,不少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利,往往以“综合工时制”“末位淘汰”等绕开法律规定,在业务量大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执法部门也无法监督与处罚。

传统美德缺失,法律与人情之间就会出现裂痕,人们机械的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而内心情感却与法律要求相背离。中国传统讲“和为贵”,传统美德重“谦和好礼”,讲“和睦相处”。法律有关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严格规定,可以强迫人们履行应尽的义务,但管不了亲情、友情、爱情为纽带的人情。例如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的规定,可以强迫子女以金钱方式履行赡养义务,但无法恢复家庭的和睦,更无法强迫子女以孝心温暖老人内心的寂寞。《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实不是争论法律条文的对与错,而是法律规定与传统爱情观的背离。同样,关于相邻关系和建筑物区分权利义务的规定越来越细致,“邻里守望”的和睦关系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传统美德缺失,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会出现背离现象。2009年9月16日,上海闵行区的张军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被指非法运营,做好事被当成黑车处罚。这一后来称为“钓鱼执法”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些地方,人们在车窗上贴上“谢绝搭乘,尤其是胃痛的”字样,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部门处罚的是做好事的张军,损害的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判决彭宇承担赔偿责任,委屈的不只是彭宇,还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缺失,难以避免某些部门或个人,以法律的名义,行不道德的行为。

3.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当前我们应以弘扬传统美德为突破口,坚持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主流,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坚实基础。温家宝:“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法治德治结合。传统美德是德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以法治为基本治国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德治,重塑以“八荣八耻”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结合起来。弘扬传统美德中“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因此,切实培养公民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合格公民。学校片面追求学历、学分、升学率,必然忽视对学生德育培养。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文凭不等于高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特别是学前和小学教育,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加强舆论引导,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道德的约束在于内心的自省和舆论的约束。当前就应该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传统美德,让失德行为无处藏身。对诚信缺失,就应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让失信之人暴露在阳光下。

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指出:“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要深刻反思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注重重塑道德规范等问题。

弘扬传统美德,幸福伴我成长作文 篇8

作为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都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在生活中就有过,只不过却往往被我们忽略。

其实美德就像一颗幼苗,它要你天天浇灌,天天施肥,天天培养,才能成为参天大树,为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想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其实非常简单,只要遵守两个字——“自觉”便可,时刻刻记住,那么文明美德就一定能传承下去。

文明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到上学放学都不忘向老师打招呼;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坐公交车主动给老人让座;看见地上有纸屑垃圾,主动捡起来……

虽然这点小事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一件事就发生在我身上。那是在公交汽车上,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坐车时昏昏沉沉的,也许由于天气热的缘故吧,只见售票员阿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然后还给那位老奶奶倒杯水,老奶奶才喘口气来,售货员阿姨亲切的问她:“阿姨,你怎么样了,没事吧,要不我送你上医院。”没事,我只不过胸口有点闷而已,多亏你给我水喝。”老奶奶也慈祥地说。看,人与与人之间用文明的话语来说,不仅给人较好的感觉,还不会发生冲突。

公共文明在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我们的道德修养之上。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好事较小就去做。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篇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俭为本,以节理事的质朴之风,“己知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品行,历久弥新、世代相传。这些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道德的根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发扬光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华夏之地,历来崇尚公而忘家,精忠报国,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追求,在民族危亡之际,总是挺身而出,“我以我血荐轩辕”。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避避趋之”。这种关心国家命运,心系民族危亡的可贵品质,有口皆碑,流芳百世。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炎黄子孙,重气节。讲立身,脊梁直,骨头硬,浩然正气之士灿若群星,他们立身做人光明磊落,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战国时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宋朝的文天被祥等,生活富裕时不骄奢淫逸,生活贫寒时不动摇志向,强暴面前不屈膝变节,留下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民族风骨,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严酷的。

祖先们不屈不挠,艰辛创业,用勤劳的汗水,改造山河,建设家园,发展文明,铸就了不向困难低头、舍得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开拓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砥砺之志,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美、崇尚和仿效。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我国劳动人民历来崇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凡事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以至今天人们仍以“诚实贵如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言必信,行必果”等谚语、格言,当作处世、修身的根本。

勤学求索,自强不息。世代流传的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故事,张衡艰辛创制地动仪,祖冲之倾注毕生心血计算圆周率,司马迁发愤 60 年著《史记》,不都是我国人民勤奋学习,刻苦攻关,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吗?力戒靡奢,克勤克俭。中华民族倡导清廉节俭,千百年来一直以俭为本,以朴为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十分珍惜劳动成果。“俭以养德,奢必丧志”被人们奉为生活的宝鉴。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从孔子提倡“孝”开始,对父母尊重、赡养,被视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不孝,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由孝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童叟无欺,敬老尊贤,成为衡量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谦和礼让,严己宽人。

“满招损,谦受益”,先人后己,和睦邻里,宽厚待人,一直是我国人民在相互交往时所遵循的准则,为华夏神州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好,共同为国效力的故事,就是着眼大局,胸襟博大,不纠缠个人恩怨得失的典范。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一向把慷慨解襄,救人之危、解人之难当着自己的最大快乐。友人、邻里、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彼此关之,相互照顾,亲密和谐。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历来受到人们的唾弃。尚德重义,厚德载物。古人强调立身做人“品德为先”、“道义为上”,认为美好的品德能够容纳天地万物,信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君子之交淡如水”。

弘扬中华美德 篇10

——百善孝为先

中央路小学

(六)焦炜晋

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着数千年的渊源。有人说过“孝当先”,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我在家中献出的一份孝心。

暑假到了,难得在爷爷奶奶家住上几天。有一天,我作业刚刚写完,就立马坐在电视机前搜索动画片。这时,奶奶在阳台晾衣服,她的腿不好,而且头上两鬓斑白。“奶奶”,我说:“我来帮您晾衣服吧。”奶奶听到,乐呵呵的回答“好呀,我的小孙子长大了!”于是,我二话不说,我立刻拿起衣服架和洗好的衣服,有模有样的学奶奶干起活来,我先把衣服穿进衣架,然后把衣服弄平整,再把衣服架的钩子挂在叉尖上,然后踮起脚尖,用叉拐把衣服放在阳台的晾衣杆上,整个过程奶奶都很开心的在一旁指导。接下来,我反复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过了差不多十多分钟衣服晾了一半,但是我已经满头大汗,而且手脚也因为缺乏经验搞得有些麻痹。可是我却很满足,因为我觉得帮助奶奶干活,作为男子汉应该说道做到。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篇11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的最早国家之一,素以“崇尚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包括了道、墨、法、释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来概括提炼。

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

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精忠报国”“为政以德”等等;

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和为贵”等等。

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

对到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既要看到其阶段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公共性的一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进步,1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我们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弘扬者,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传承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必将经历一个深刻嬗变的过程。可以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我国现阶段,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作用,又要大力发挥共产主义道德的引领作用和积极作用。

2.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传统美德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摈弃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并注入新的道德要素。

3.正确处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其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均应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在价值原则和调控方向上,应与法律规范保持一致。

4.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民族文化和民族道德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我们要大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5.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世界各种道德文明在相互激荡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形成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一是要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二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中充分吸取营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 3 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彰显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深厚价值底蕴。

三是党员干部要带头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

四要在全社会抓好教育、渗透、熏陶、践行等环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之中。

五是要使国家和社会的制度设计逐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既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要下大力气修改,或逐步取缔;新制度新政策的制定要经过广泛讨论、充分论证,做到基本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起码要求才予以实施。

弘扬中华美德 篇12

八年级(12)班

周子吉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加美丽。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加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虞舜孝感动天、郯子鹿乳奉亲、杨香打虎救父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美德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闻不问,可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美德仍熠熠生辉。

“孔融让梨”让我受益匪浅:有一天,孔融和他的弟弟在外面玩耍,这时母亲端出了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两个梨,一个大,一个小,母亲叫他们俩吃梨,母亲把其中那个大的递给他,孔融犹豫了一会儿,就说:“让弟弟吃大的吧,他更小。我就吃这个小的吧,我更大。”于是从盘子里拿走了那个小的梨。孔融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中华美德——尊老爱幼。

虽然我国是礼仪之邦,可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渐渐忘记了礼仪。

有一天,我坐公交车去上学,一位老爷爷和我一起上了车,车上很拥挤,没有一个座位,车子在开的时候左摇右摆,那位老爷爷摇摆不定,可却没有人让座位,我心里很愤怒:“这些坐了位子的人怎么这样呀!”在下车的时候,我不小心踩到了那位老爷爷的右脚,正当我想说“对不起”的时候,看见老爷爷没有一点反应,我感到非常吃惊:“老爷爷的脚是假的!”我赶紧下车,匆匆的踏过马路,走向学校。那淡淡的悲哀,不断在我心头起伏。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规范行为的关键时刻。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必要的美德修养。“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弘扬中华美德 篇13

著名的法国画家“莫奈”,小时候是个脾气很坏的男孩。每天都和小伙伴吵架。爸爸对他说:“你每次和小伙伴吵架时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小莫奈开始钉了37根,后来,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钉。这时,爸爸又对小莫奈说:“只要你一天不吵架,就可以拔一根钉子。”最后,钉子被小莫奈拔光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但是,我却屡教不改,我把爸爸的劝告当作了耳边风,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但是,自从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了我以前的自以为是是大错特错。因此,我的错误逐渐减少了,再也不象从前那样脾气坏、不听话、性格固执了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

在我上学坐的车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那两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爷爷、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上一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2005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