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

2024-09-26

20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7篇)

20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1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小学六(1)班的王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化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我们在追求外来文化时,却冷落了传统文化。

华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孕育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孕育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创新理念;孕育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孕育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社会美德……这些无不是前人心血与思想的结晶,无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无不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成为连接各族人民精神的纽带;成为振奋各族人民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延绵精神的支柱。

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无人问津。端午节只剩下一颗粽子,中秋节只剩下一块月饼,腊八节只有一碗稀饭……十二星座代替了“及笄”、“弱冠”……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减少……

同学们,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仔细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相结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互相结合,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国文化烙印,形成中国现象,中国风格,使中国文化始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瑰美“国宝”的熏陶下努力学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承复兴而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2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去年,我刚进进入肥乡二中时,学校便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本《弟子规》,要求我们朗读并背诵,军训本来就苦,还要读考试无关的书,心中很是不解?立正、起步走、跑步、起立、蹲下,这段艰苦又充实的军训‘旅程’到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还在继续,书里不仅教会我们读书,更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军训练就了我健康的身体,而文化却影响了我的心灵,它教会我的知识和道理使我受益终生。此后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读经典作品,品经典礼仪,学经典内容,因为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新青年,理应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关爱同学,做一个传承美德的好青年。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呢?因为在社会上总有一些目无法纪,目无尊长,目中无人的人。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相容吗?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在校期间,学校的校长又为我们解读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礼仪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它感染着我们,荡漾着我们的灵魂 ,在二中这个充满礼仪的校园里,我要从小事做起,从捡起一片纸,从一声主动问好,从认真写好每一个字,每一次作业做起,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雄起的主力军正是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更是作为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天之学子的我们,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美德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高职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也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就,都是从细小做起,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耕耘。任何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就必须记住老子这句话,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那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虚度人生,实现辉煌。

各位领导、老师们,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4

各位领导、老师们:

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5

xxx: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讲稿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状大有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为了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一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败为最大的耻辱,增強囯家的认同,培养爱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小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搓,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骛求知问学。

同学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x。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7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有超过50的历史了。在5000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名中国的小学生我深切的爱着我的祖国,我爱祖国土地,爱祖国的人民,更爱祖先留给我们的辉煌的民族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文明美德,随时可见,随处可见。大致国家领导,小致小学生。一碗米饭、一碗菜汤,这就是20__年6月1日在甘肃地震灾区时的午餐。当时,战士们的午餐是相对丰盛的。看到这些,在场的许多人眼睛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温总理的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这件事让我感到总理在守候着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大爱无疆的副市长吴天祥,他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把老房子卖掉了;他自己掏腰包几十万元救助困难群众;他4次跳入长江救人,34次献血,汶川、玉树、舟曲灾区的现场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像这样具有高尚美德的人还有很多,像行万里山路的邮递员王顺友,22年来,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无偿为乡亲们摆渡50年的黑龙江老大爷赵永禄;坚持践行承诺的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资助因病去世同学的父母至今;我们小学生,虽然力量小,但是我们也有一颗闪光的心,传承美德,践行美德。看见垃圾旁的垃圾我们会主动捡起,看见老人我们会主动让座,看见别人有困难我们会主动助……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发现,处处是文明。

我和妈妈每年都坐火车去北京一次,每次我都会看见车上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在做同一件事——捡垃圾,我不明白他在干什么?便去问他,老爷爷说:“哎!我老了,我想捡些垃圾也是为社会做事,为后代造福,受些苦也没什么!”他笑了笑。到站下车了,可老爷爷的话我忘不了!

我们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社会上,校园里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传承文明,践行文明。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振翅高飞翱翔苍穹。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演讲稿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

去年的暑假,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照顾我。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买回来好多菜来招待爷爷奶奶。中午妈妈烧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有爷爷奶奶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牛柳炒洋葱、清蒸鲈鱼、盐水河虾、芹菜炒香干、山药炒木耳、蒜蓉西兰花、还有紫菜鸡蛋汤。我帮忙准备了杯子、筷子、椰汁,爸爸开了一瓶红酒,我们全家人一起举杯庆祝爷爷奶奶的到来。爷爷奶奶品尝着满桌的饭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夸妈妈的厨艺越来越好了,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顺的大孙子。饭后,我和爸爸陪爷爷奶奶聊天,妈妈收拾洗刷餐具。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20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2

一、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功能

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进行美育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这方面, 高中美术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深入挖掘教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 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这节中, 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思想, 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华, 体现我国民族艺术的魅力。在作品的赏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这种朴素美所表现出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 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中,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 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形式风格, 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体系。还有, 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所体现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 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 并结合新形式, 结合自身, 强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美术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 这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直观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如我校在举办书法艺术知识的讲座后, 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参加比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练得一手好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如, 在版画一课的学习中, 我利用我们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和资源, 以纸板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版画的创作, 课堂上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善美, 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普及工作。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方面内容在我们的课本中涉及的也很多。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己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如我在介绍七朝古都开封的历史名胜、民间文化、夜市小吃等古都风情时, 学生的反应就非常强烈, 这些都是他们身边所能真实感受到的传统文化, 教育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教学, 使学生懂得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就同时在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做普及工作。

二、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功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 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 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1. 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前者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抗日战士英勇战斗, 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后者是徐悲鸿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 作者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两幅作品都表现了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师在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后, 让学生自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并结合自己引发思考, 完成自我教育, 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 有着说教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

2. 利用作品反映的内容增强感染力, 体验中华精神。

例如《折栏图》, 它反映的是汉成帝时, 忠君爱国的武将朱云冒死进谏, 在被推出斩首时, 用力拉住大殿上的栏杆据理力争以至栏杆折断, 后成帝被感动赦免了朱云, 且下令不准换去折断的栏杆, 以示朱云忠贞、耿直的品质。像这类以内容感染人的作品还有《归去来图》、《苏武牧羊》、《地道战》等, 不胜枚举,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引导, 那么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又得到了德育的洗礼。

3. 利用作品的影响和命运激发民族自豪感。

如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瓷器》、《敦煌石窟》、《昭陵六骏》、《中国民间美术》、《中国古典园林》等。这些例子, 无不润物无声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的精辟讲解与学生的深入思考再相结合, 使我们的美术课堂上澎湃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学生还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在践行 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践行渠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精神的修养,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传统文化自身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沉淀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因之外,网络快餐文化的兴起,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紧张,不少人在文化层面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所投入,也只是接触一些网络快餐文化。这种现状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因此,唤醒当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紧迫且十分必要的。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需要无数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响应,真正参与。在大学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弘扬。

一、调动践行主体,坚定弘扬信念

弘扬传统文化,队伍建设起决定作用。学院要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并积极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双重知识结构的教师人才,调动全员积极性,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真正深入植根于群众。

1.学院管理者要首先带头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中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重点人群,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求“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他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学院管理者不仅要自身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更要从学院各项政策上扶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庞大帝国的管理、跨洲的远征,到宏伟工程的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的思想和智慧。历史规律中关于修身、选人、用人、授权等方面的智慧和韬略非常值得当今管理者参考和借鉴。

同时,管理者要从政策上扶持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教学和实践活动。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行动。对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申请和设置,校园文化各类活动的举办,管理者如果能够积极给予支持,甚至主动创造条件加以鼓励,必将大大坚定师生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也将极大地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浓厚的校园风气。

2.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造

学校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在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又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种光荣的职业,教师不仅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才,更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质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的一大教育任务。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文化,才能立德树人,才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领略其精髓,修身立德,躬行实践,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可根据师资情况制定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方案,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工作,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

第二,广大教师要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从思想上彻底去除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把全新思想、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从一言一行上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处处把内省和外修、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表率,展示一个思想活跃、态度积极、热情饱满、作风民主、仪态端庄、言行文雅的教师形象,真正体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外魅力。

3.学生要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

当代大学生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象,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青年学生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稳固传播和继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发挥文化践行者的主体力量。

第一,要创造并利用各种条件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这一方面,学校图书馆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图书的引进力度和范围,以配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第二,学生事务部门和辅导员,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和支持他们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范人物为榜样,传承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并及时树立榜样,奖励先进,推崇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学生自身要积极学习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并将其实践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去:在同学相处中与人为善,推崇仁爱;在人际交往中讲求谦敬礼让、恪守诚信;在精神追求上重视道德理想,奋发向上,真正做到在行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拓宽践行渠道,丰富践行形式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教育渠道。学院可积极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践行深度和广度。

1.加强传播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可见,课程建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语文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院课程建设中,要持之以恒地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引入课堂,引入教材,引入学生的头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类课程重要的设置比例。

第二,要扩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层次,开设程度不一的传统文化类课程。较浅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 论语研读,唐诗经典研读等;较深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赏析,孙子兵法等多门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2.加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建设,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发展传统文化类社团,如书画社、读书会、戏剧社、武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培养青年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精神,使社团成为学生发展自身素质、弘扬传统文化的沃土。

二是组织开展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广邀诗词爱好者弘扬诗词歌赋的典雅内涵,通过诵读经典,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学习教育双丰收;举办书画展览,鼓励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展示个人书画才华,在校园内传播书香气息,营造文化氛围;举办汉语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开展文明寝室、班级文化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行动能力和创新协调能力。

3.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高校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更是凝聚人心、深化内涵建设、展示学院形象、提高学院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各地高校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可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学校特色,举办服饰、美食、舞蹈、茶道、插花等展示项目,同时还可融入传统文化主题演讲会、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礼仪风采展示大赛等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4.重视传统节日,发扬优良传统

利用中华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这七大传统节日,结合教学时间安排,确定主题活动月,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例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清明节追忆革命先烈,端午悼念爱国诗人屈原,七夕举办“中国情人节”——“七夕文化节”,中秋合家话团圆,重阳敬老等。利用传统节日提高各项活动在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5.完善媒介硬件设施,增加传播途径

一是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视频。事实证明,看视频是师生兴趣最高、印象最深的学习途径之一。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例如百家讲坛等,组织师生共同观看,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形式加深印象,提高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是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也面临改革和创新。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校园帖吧、校园论坛等,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增强教育的互动性,使文化的传承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和时尚。

6.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和世界不同文明对比交流

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这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不可有,一味骄傲自大也不可取。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要和世界不同文化进行对比交流,创造机会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让别国文化精华走进来,在对比中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7.开展文化专题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探究社区文化建设

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才艺给社区居民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内容,让普通居民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带领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了解文化地标内涵,在行走中体验独特的文化感受和教益。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知行合一,见微、见实、见行,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民族行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加快推进由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陈惠卿.语文教学汇总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2]于晓霞.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3]梁国英.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高职语文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4]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3).

[5]杜磊,尚端武.论民办高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J].北方文学,2015(3).

[6]宋乃庆,贾瑜,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篇4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兰西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着力解决教育办学思想、工作作风、师生行为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1.让学校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形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2.让教师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中,打造出师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3.让家长伴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家长都成为懂教育、会教育的优秀家长。

4.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教育方向原则,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目的。2.坚持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相结合原则,做到知行合一。

3.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促智的原则,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4.坚持长期教育和反复熏陶原则,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5.坚持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原则,形成教育合力。

四、活动内容

(一)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1.利用早晨中午课前15分钟的时间全校学生诵读《弟子规》。积极开展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教育活动。

2.每班每周设二节国学课,每月召开一次以国学为主题的班队会。

3.举行“读经典、唱经典、写经典、演经典”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国学经典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贯穿于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4.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 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以乐为怀,开展特长教育。

通过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5.以美为品,开展美德教育。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二)开展以“八德”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活动 1.落实“八德”教育内容: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谨行。

2.落实“八德”教育模式。

(1)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八德”教育,解决学生内在道德问题,实现“知”的教育。

(2)深入开展“八德”外化教育模式:一个特色、两个课时、三个活动、五个校园道德环境建设、六个道德礼仪、十个道德文化。主要解决学生言行外在道德养成教育问题,实现“行”的教育。

3.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地方课程、班团队活动,结合德育研究,逐渐研发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打造良好师德师风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对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5.利用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一是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说明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二是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让家长参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培养子女成才。

五、领导组织

组 长:由国义

副组长:郭朝有

组 员:于海波 王小明 王世文

郭树山 郭立忱 兰西县红星乡中心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崇中华美德 篇5

——宝丰一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汇报

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而父母大多常年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只能为孩子从金钱上对孩子补偿,多数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学生身上缺少书卷气,进而文明礼仪不知、不做。在我校推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感受经典,静心读写。让中华经典进校园,倡导校园诵读之风。根据学生学段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科学的、序列的诵读教材安排。高一学生以《弟子规》诵读为主,高

二、高三以《道德 经》诵读为主。学校安排每天10分钟晨读、上、下午和晚上预备前、课间操为学生诵读时间,每天晚自习前交流分享感恩行孝的心得体会,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出时间上的保证。

(二)弘扬传统,落实行动。

(1)、重视传统节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清明、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如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每年的重阳节,学校组织各年级召开重阳“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他们对父母与长辈的感情、懂得体谅父母,孝敬长辈。

(2)积极开展感恩月活动。每年10月定位感恩月,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感恩实践。

(3)、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邀请国学专家本校对全体师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引领师生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

2012年8月河南省“家教先生”胡社功应邀到校作报告,他从亲身经历和社会调查中,认为80%以上的家庭教育不科学,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鲜明独特的“爱学家教”理念。

2013年11月5日至7日,我校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首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田秀英老师用最平实、最真诚的 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身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经历,传达了一个平凡母亲的无疆大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诠释了中华孝道的精髓。传统文化志愿者牛文荣、程志杰和周程程三位老师分别讲述了他们感人肺腑的亲身经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唤醒他们的良知。著名讲师张国堂围绕“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语言讲述了真实平凡但又生动感人的故事,引领同学们感念父母和师长的恩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首届师德模范、资助70余名贫困生的罗一鸣老师用朴实的语句道出《俭以养德》的道理。魏都许昌的王卫东老师讲解了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的意义、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的关系。

2013年12月17日开展了以“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专家论坛,邀请到的是吉林省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省劳动模范、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王竑锜。

2014年1月6日我校邀请了来自新西兰的国学大师陈建云先生作报告。讲座的主题是“孝亲与尊师”,倡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演讲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当代中学生的爱心与感恩之心,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2014年1月13日学校邀请了甘肃省张掖二中、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武玉清老师为全校班主任讲解传优秀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的作用和具体做法。

(4)、创造践行传统文化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内涵。在2014年春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了高一100多名学生到肖旗乡敬老院做义工,春节后又组织了高二的部分学生到敬老院做义工,不仅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也让同学们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升,使同学们在体会到无私帮助他人的乐趣的同时还了解到了长辈的苦心和不易,学会了体谅长辈,关心他人,并主动改正自身缺点,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2014年寒假政教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高一和高二分别在假期前后开展了一周左右的专业义工培训。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在寒假期间开展“践行弟子规,日行一孝”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等社会实践,进一步培养孝心、爱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弟子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培养优良的道德素养。开展了“过新年、敬父母”亲情实践活动、家乡文化调查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主题实践活动、以“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为主题服务类型的实践活动。

(5)、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充分挖掘环境资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具体做法:“班级文化”,教室板报有文化,利用教室后面黑板宣传传统文化;“廊道文化”,教学楼走廊悬挂有文化,悬挂传统文化代表传统精神名言警句,融汇营造浓厚的文化信息;学校建设有文化,学校建有老子和孔子像;广播宣传有文化,充分发挥高雅音乐的“熏陶”作用和功能。充分利用好校园每一地方,营造得体、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6)、重视义工培训,加大义工培训力度。2013年国庆7天长假,来自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义工总指挥叶香梅老师对我校400多名师生义工进行了培训。叶老师就义工礼仪;如何不断提高义工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如何让“我参与,我快乐”的服务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使义工在活动中有效提升自我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

(7)加大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力度,教师文化彰显儒雅本色,做好领航人。

把诲人不倦、博学儒雅的教风变成行为,组织教师学习传统文化典籍和教育典籍,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以儒家文化为切入点,引领教师重教明理,内化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让教师在经典文化中寻求教育智慧,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常规,举办教师技能大赛等,整体提升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以育“孜孜以求”、“博学知新”之气,更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好领航人。

积极派出教师出外学习。近年来,共组织多批教师到开封、新乡、许昌、新郑、泌阳等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法带回学校,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生活当中。教师的精神风貌焕然为之一新,对待学生、家庭、社会的态度有了更为良好的变化。(8)以家长会和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为平台,邀请学生家长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亲子活动,使学生更加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位学生说:“我当时使劲低着头,没敢看我妈,我怕我会哭。我当 时想了很多以前的事,母子连心,我想我妈妈肯定也想了很多。”另一位学生说:“双手碰到妈妈皮肤的那一瞬间,我触到了妈妈脚上粗糙的老皮,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的妈妈真的老了很多。”通过让家长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使家长更加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

(9)开展道德模范和美德之星评选活动。2014年1月13日,举行了首届“道德模范美德之星”颁奖晚会,对张素琴等30名道德模范教师和赵雨等31名美德之星学生进行了表彰。晚会现场播放了道德模范教师和美德之星学生感人事迹的短片。他们之中有在家经常为婆婆洗脚的李占英老师,有为父亲煎药的孝子段本强老师,也有在教室里发奋学习、校园内捡拾垃圾、到敬老院里为孤寡老人洗脚剪指甲的学生赵雨等。他们的事迹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人性的温馨、道德的魅力和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精神的崇高。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长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我校形成了“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主体”(学生和老师)、“三个活动”(课堂教育、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四级管理”(党委、政教处、年级组、班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模式,并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教师和美德之星学生等先进典型。

(一)、学生层面的变化

1、学习目标更明确了。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

很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学习目标不明确,天天糊糊涂涂,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经过学习,学生的心灵之门打开,知道了人活着的意义,明白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314班学生范巧云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说的勉励自己的话,正是因为这句话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以前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经常只是偶尔地想一想这个社会,感觉自己也无法为之做些什么,学完传统文化以后我才明白,我错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是所有人的追求,而不只是属于那些卓越的人,因为态度决定高度,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我们应以大爱之心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让我们大声说‘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

2、打破了自我,开阔了胸襟,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可以说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人思考过人生的意义,我们作为老师也没有给学生进行过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而我们之前却总是抱怨学生自私、不懂事,不知礼,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打破了自我,开阔了胸襟,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321班张兵说:“曾经的我会因别人的小小过失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会因别人对自己的轻视而自卑和痛苦,在做某件事时我会因没有毅力而半途而废。总之,过去的我心情起伏不定,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总是在心中埋怨周围的一切。这一切都随着我接触传统文化而逐渐消失了。在叶老师的讲解下,我明白了我与周围的一切都是命运共同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 己,我现在包容周围人的过失就像包容自己、就像包容自己一样,学会了换位思考,真正的打开了心门,明白了‘境由心转,福自我求’,我不再埋怨,而是心中充满了感恩。”

3、懂得了孝的意义,开始了孝亲的行动。

百善孝为先。长期以来,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父母过分的溺爱、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等等原因,我们的许多孩子价值观畸变,德行缺失,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唤醒了多少失德的心灵。

4、俭以养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的孩子包括大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不懂节俭,浪费成风,我们的校园,我们的餐厅何尝不是如此?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我们看到全国道德模范罗一鸣老师的讲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感受,请看学生怎样说的:

“从教37年以俭养德的罗一鸣老师拾荒13年期间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资助了60余名贫困学生。他说:‘我是来做传销的,我传的是中国文化,销的是传统美德’。他以欲除烦恼需忘我,历尽艰辛好做人为座右铭,以知足、惜福、感恩、奉献、快乐为人生观,不求回报的付出让我深深感动,这才是为人师表。”

“他是一名老师,工资并不低,但他把勤俭节约做到极致,他坚持素食,生活用品和衣物都是从学校的垃圾堆里捡来的,靠着拾荒还资助贫困学生,而我们不经意间浪费掉的一点一滴正是支撑起地球的脊梁,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而人类仍不管不顾,为了一己之私肆意消耗 着资源,这是多大的罪过啊!就算我们做不到罗老师那样,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每餐不剩饭,物尽其用吧!”

“听过罗一鸣老师的报告后,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世界因你的存在而使更多的人生活得精彩!我懂得了‘把节俭留给自己,把慷慨留给别人的无私精神’。”

5、感恩的心升起来了。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深刻的体悟着感恩,更是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表达感恩的心:321班的王智勇说“感恩不需要完全用嘴去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只要你心存感恩,就会给你回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你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不要认为对人感谢才有用,对植物、对土地、对空气都有用,因为我试过。当我走在校园,我面对一颗小树面带微笑地在心中默念:‘感谢你为我们提供氧气。’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身体放松了不少,心里也很平静,连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清新了。我带着感激的目光看了小树一眼离开了。从那以后我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6、尊师的心升起来了。

陈校长曾经说过,学生成绩差的背后一定有原因,我们要抛开成绩说成绩,找出成绩背后的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她)一定是不恭敬,一定是不敬爱老师。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很多学生觉醒了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尊师之风兴起来了。

302班王梦雅同学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慧命。作为学生,要用一颗恭敬感恩的心去面对老师。学习了传统文化,我 改变了许多,曾经的我,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匆忙的连头都不抬地从老师面前走过,现在,当我见到老师时,会微笑地向老师问好,并深深地鞠躬。”

7、永远的义工、永远的义工精神:为了成功举办首届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我校自2013年10月1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义工培训,参加义工培训的师生达480人之多。叶老师都说这个培训班是她见过的最大的培训班,而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高三的学生,他们有了什么变化,请看302班李志博的认识:

做义工改变了我的心。(1)做义工之后,我更懂礼仪了。没做义工时不能说完全不懂礼貌吧,但是,很多是懂也不做,接受义工培训和圣贤教育之后,我见到老师知道微笑问好,见到同学点头致礼;我的坐姿堂堂正正,走姿玉树临风,站姿顶天立地,„„,不论在哪方面我都合乎礼仪了。(2)我的心态变了。是做义工让我知道什么是谦卑,什么叫做处事,在生活学习中我的心态从从前的自负、狂躁、自私,变为谦卑、平静、无私,知道处处以谦卑的姿态示人,知道要奉献学校、国家、社会和他人,知道要服务社会,并且由这个心态去做。陈校长说过:凡是我走过的路,我要让它干净起来。我虽不敢与陈校长比,但自问没有放过一片走过的路上的垃圾。(3)圣贤智慧改变了我的境界,我由自己的“小家”境界变为“大家”境界,使我从服务论坛的观念转变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整个世界。而且从自我的小境界变为大我的中境界,再到无我的大境界,改变的不只是境界,更是与这种境界对应的态度和做法。力行圣贤教诲,感动过后,我们不是擦干眼泪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是出了会场就啥都忘了,而是在生活中力行圣贤教诲。

最后,这位同学说,今后我会始终如一的以义工的心帮助人、服务人、感化人、奉献人,我还会以圣贤教诲传播人。正如大德老师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也一定会以此为己任,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为万世太平而继圣贤!

(二)、老师层面的变化

传统文化学习之后,高三老师的变化也是由内而外的,他们对学生的爱多了,他们对学生的理解也多了,责任心也多了。请看我们的老师:

白利如,本来对工作就孜孜以求的她,本身对学生如亲人的她,在学习之后,笑的更甜美了。白老师说,学生在这个时候学习很不容易,我们要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裴善良老师说:我学了传统文化之后,从态度到言谈到举止都发生了变化,变的更温和了,在进班分享时,裴老师给学生鞠了很多次躬,说话和态度确实有了很大变化。

于小娜老师说:对学生不要轻易论好坏,经常我们对好学生很有爱心的,但是对那些不热爱学习、爱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不自然的在我们的心中被划到坏孩子的行列,我们不能从单独的一个角度看孩子啊!

祝英俊老师说:田秀英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有一句话重复了很多次——“我就死死的抱住不放”,我们教育学生对待学习也要有这种执着精神。

下面请看学生眼里老师的变化:

“这十天的学习,我的心更静了,更坦然了、更成熟了。不仅是我,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变化。就像班主任陈老师,以前从来不苟言笑,对待大家也十分严厉,这使得大家对陈老师十分的敬畏。可是最近,同学们都认为陈老师变了,变得更爱笑、更温柔了,虽然还很严厉,但给我们的感觉真正的像慈母一样,大家觉得和陈老师的距离更近了,我们大家也更爱我们的班主任了。”

康华侨老师说,那天晚上全班学生集体拜师的场景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这一幕我将永生难忘,这件事将永远鞭策自己做好各项工作,鼓励自己更加以全部的爱来关心爱护学生,这将永远成为我不竭的工作动力,和人生幸福的源泉啊!

刘园老师说,长期以来,厉行节约仿佛只是一个口号,但在罗一鸣老师身上,我真正看到了“节俭”,他用被人扔掉的牙膏毛巾,穿别人扔掉的衣服,还称之为“节俭牌”,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啊!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老师传授 知识,但更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言传”最有用,但“身教”更有说服力啊!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建章立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研究制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和具体执行机构,完善后 勤保障。

(二)、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三)、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四)、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政治、历史教师、音乐美术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征文 篇6

一、何为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

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

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七、勤劳勇敢, 富于革命的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才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四大发明, 又号礼仪之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八、注意人际和谐的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和谐, 简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 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 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 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九、顾全大局的精神。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到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之间, 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的是后者。它把前者称作小利, 而称后者为大利。孔子强调, 不论国家或个人, 都不可因只顾小利而妨碍大利。

十、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的精神。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曾子要求经常“三省吾身”, 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 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 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 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 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

第一,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 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民族, 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 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 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 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 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 更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 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要排除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 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 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人们必然会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但是, 社会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 在价值导向上必然是一元化的, 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 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

20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7

一、提高专业素质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1.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国历史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内容,广泛接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不断涉猎文学、艺术等通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2.关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教师要主动关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积极跟进学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向学生宣传我国与人为善、珍爱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

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1.认真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適的教学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利用历史资料,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2.改进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可在课前讲述历史故事,在课中创设情境,在课后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三、把握教育契机

历史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把握教育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时,我向学生讲道: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让中国人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此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成为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从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四、发挥多媒体作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真实性,也具有不可逆性。要想让学生感受久远的历史文化,教师仅靠教材和口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为历史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增添了巨大动力。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销烟过程的理解,而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了贴切的历史情境,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多媒体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具体、生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开辟第二课堂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历史遗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它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历史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的配合和支持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教案下一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