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2024-09-02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共12篇)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篇1

前言

在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 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民族体育运动, 以地域传承性的特点, 使其所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制中得以保存。然而, 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中华武术的正整体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国际化与本土化”“西方化与中国化”的跨文化对话, 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现存民族传统武术运动所固有的民族和土地等特性的思考。中华民族传统武术运动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升其整体地位, 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 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武术渊源流长, 内容丰富。中国武术的发展, 同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古代哲学的独家发展是分不开的。“武”即停止操戈之意, 即止、戈二字的合成。就是说, 武术的本义是通过以武会友、重在切蹉、点到为止、除强扶弱, 防止无休止的争斗, 同时也有防身健体的作用。武术在我国主要流派的所属同我国道家、佛家一脉相承, 戒规同辙;同我国医学、养生学、气功的“精、气、神”层次、求德为本等境界一致, 更加丰富了它的内涵, 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在我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对丰富民族体育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存在和发展, 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从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技术风格来看, 已从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 跻身于世界体育文化之列。其固有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传统性

武术的传统性, 首先表现在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上。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不仅是武术自然地接受文化环境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历代武术家自觉地运用中国传统规范技法, 阐述原理。达到了文武合一, 交融一体的程度。如内外合一的技法原理, 内外兼修的修炼原则, 内外互导的训练原则, 映现着鲜明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色彩。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影响着武术理论, 而且决事实上着武术的运动特征, 成为武术发展的动力。

1.2 技击性

武术的技击方法和内容, 有着自身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原因。从武术的技击角度来看, 武术是“具则刚柔济之道”, 虚实攻守之学、“始以至实用”的技击之本, 技法成为武术最突出的特征。武术的技击方法, 攻防技术的运用, 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实现的。其特点是, 通过动静变化规律来体现千变万化的技法。古代中国人的奇正相生、快慢相间、虚实分明的动静观成为武术技击的技术原理, 也决定了武术的运动内格, 因而武术讲求方法巧妙运动, 倡导巧力而斥拙力, 这与西方的竞技体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竞技体育崇尚一种力的强者哲学, 主动进攻, 快者赢, 强者胜, 有力打无力是其表现形式, 通过一决胜负体现个体力量的外在征服。武术技击的特征是“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 这与西方体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 中华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明的外推性和中国自然经济的保守性, 使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冲突与融合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均衡性和必然性, 而是更多的体现在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突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被动地融合上;而在现代则更多地体现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融合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冲突上。西方体育折射着古希腊文明精神的光泽:武术则交容着中华文化生命的律动, 西方体育崇尚人体力量和自身形象的真与美:武术则在阴阳二气理论的引导下, 外取行态、内表心灵, 在意趣中求得一种美的和谐。西方体育总是在一种有限的时空里寻求人类自身的最大发挥和极限;武术则力图在天人合一、物我相容中把握人生的生存精神。中华武术旨在使运动的个体在心、神、意、气与手、眼、身法、步等达到一种心动形随、意发神传中的“内外三合”和“形神兼备”, 西方体育则追求动作编排中的“高、精、尖、难”。

3 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3.1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

国际体坛的繁荣, 依赖于各民族、各国家体育的发展。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是为了尊重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 使它们都以自身的民族特色汇入到世界体育运动的大潮之中, 从而避免单一文化的诸多弊病, 发挥各种文化优势的互补作用。全球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它强调所有文化都具有平等价值。目前, 当今西方体育提倡“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体现了一种博大的人文关怀, 这无不渗透着中华文化的人文内涵, 这种人文内涵也不可避免被融汇到武术运动之中。

3.2 国际武术组织的壮大和传播

改革开放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使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1984年武汉市举行了有12个国家和地区武术界代表参加的国际武术座谈会, 与会人士发出了由中国牵头成立国际武术组织的强烈呼声。1985年在西安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期间, 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 之后欧洲武术联盟、亚洲武术联合会、南美洲武术功夫联合会以及非洲武术联合会等相继成立, 目前国际武联已发展到了77个会员国。

4 结论

尽管中国武术曾经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研究性和应用价值。但从整体上看, 教育、军事、娱乐、养生等现象与现代独立存在意义上的体育之间缺乏主动的联系。诚然, 历代民族的融合和中外碰撞, 为中国武术文化增添了一些新的因素, 但这种结果仅限于运动项目方面而不是在价值观上。在体育的价值观方面, 中国武术文化十分重视伦理和社会价值, 即使在以健康长寿为终极目的的养生中, 精神情感也被放在了首要地位, 万法归宗、以德为本是形式和理念的最高层次。因此, 以个性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和竞争形式在中国体育文化中不能充分发展。相反, 从未来发展看, 西方文化的发展必然把体育发展引向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韵律而激情的高水平、高刺激的竞技体育活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必然形成含蓄深邃、朴素内向、天人合一、积德长寿的理念上来, 竞技体育热潮必然伴随世界和平环境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步降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中华武术文化要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 需要充分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活力, 大力吸收西方的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系统的挖掘和整理其几千年深厚文化积淀, 并对传统的武术文化创新性的诠释, 进行合理的归划布局, 调整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 寻找在新时期的发展模式, 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创新体系, 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 通过它的全球化发展, 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体育的主要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武术历史悠久, 品类绚丽多姿, 文化底蕴深厚, 既有阳刚之盛, 又有阴柔之美等赞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不但能推动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而且能够推动世界体育的多元化、多文化、多民族的蓬勃发展。本民族体育文化既是历史文化之本, 也是未来文化之根, 这是我们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

关键词:中华武术,差异,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与文化创新[J].2004, 1 (11) :60-61.

[2]古柏.体育文化的民族化与创新[J].1998, 3:7-10.

[3]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2:111-112.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篇2

弟子规之余力学文

《弟子规》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前面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方面都是让我们自己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的,那是只讲力行这方面,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学习圣贤经典帮助我们力行,那我们力行就有正确的方向。

在余力学文中,我感触颇深的就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就是说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眼到,心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来,必须把这一本书读完,才能去读另外一本!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大一的时候,空闲时间比较多,而我自己又没加入什么协会或者组织,所以我就去买了几本课外书看,有《基督山伯爵》和《福尔摩斯诡异的杀人事件》。一开始我是特别有激情,我想到曾经有人说过在大学期间要看完200本课外书才行,那时我决定我一定要看完这两本书。刚开始我是看那《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分上下两本,我看了大概一个星期,把上册给看完了,那时候突然想为什么我不先看看《福尔摩斯诡异的杀人事件》这本书呢?《福尔摩斯诡异的杀人事件》肯定更有意思!于是我又去换成去看《福尔摩斯诡异的杀人事件》这书,确实挺好看的!不久有一和我一起去买书的同学问我《基督山伯爵》的大结局是什么,我才想起我还没看完《基督山伯爵》呢!于是我又换了本书看,刚看不久就有些搞糊涂了,因为上册是好久以前看过的,里面的一些内容和角色有些记不清除了,看起来特别吃力,就有点看不下去了,但也不想再重新看一遍上册,于是也就不想看了!心里觉得特别郁闷,心里不好受,也就更没什么好心情去看《福尔摩斯诡异的杀人事件》这本书了!所以那两本书就一直被搁置在书架上,直到现在都还没看完!现在看到《弟子规》里的这句话,我就想起了当初的我,一点也没做到《弟子规》中所说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是讲学习一定要按部就班,读这本书就要把它从头到尾读完再开第二本,不要看着这本想着那本,这样就会搞乱。一个人学习如果能够注重这种方法,他其实成功的就快。当初如果我能够按照《弟子规》中所说的这样做,那么现在我肯定已经把那两本书都已经看完了,并且从中获益不少,了解了读书的乐趣,并且乐此不彼,从此爱上读书„„„„可那都已经是后话了!

这个从读书又可以引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时,我们应该先一心一意的做完一件事情,然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如果这件事情还没做完就又急着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话,那到头来我们就可能真的一事无成!除了做事,还有比如求学问,一次让他学一大堆东西,也没有顾虑到他有没有囫囵吞枣,到最后一定会学不好,甚至于会觉得不想再学了。现在很多孩子一学三、四个才艺,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厌学。过多的学习压力让很多孩子喘不过气来,而且一门没学好,又得学习另外的学科,这让孩子们越学越累,也越来越不想学,最后不但没学到什么才艺,还让孩子产生了厌学的念头,这不是得不偿失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汉语教学 篇3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规定,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热爱祖国,具有民族团结意识。而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它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反映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感受成语的寓意之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深远、言简意赅,读上去朗朗上口;而成语故事则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是少年儿童必读的神话故事;又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负荆请罪”、“惊弓之鸟”、“三顾茅庐”等又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再例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等又是刻苦读书的典范,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 感受歇后语的诙谐之美。现行汉语教材在每个单元最后都要安排一次汉语园地,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如歇后语、对联等。歇后语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句是比喻或隐语,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解释或说明,而且许多歇后语不但诙谐幽默,还富含一定的寓意,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猜谜语、搜集资料,课后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和全班同学共享资源。例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类似这样的歇后语是以汉字的谐音为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使学生明白友情的珍贵,不亚于雪中送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使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猫哭耗子——假慈悲”,使学生明白善恶、美丑的标准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

3. 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每次汉语园地中,都无一例外的安排了一首古诗,学习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承传,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是写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旧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不但把送别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了出来,更将自己坚持高贵洁白品德的决心表现得清晰透明。又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更是将西湖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更将西湖美景比作西施,无论怎么打扮都是那么漂亮,使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完美人生

1.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三字经》中“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而《弟子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之一,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在学习《新来的王老师》一课时,当罗林面对同学们的嘲笑时我可以给学生讲“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的道理,同时罗林也不能灰心,要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来要求自己;在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西游记》中的故事,在学习中既要学习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精神,又要学会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这时便可以将“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穿插进来;在学习《说勤奋》时,课文讲到司马光“圆木警枕”的故事,正是这种珍惜时间、勤奋苦读的精神使他历经19年时间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不就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的完美再现吗!此外在平時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用《弟子规》来要求学生,例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方读此、勿幕彼、此未终、彼勿起”“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是教育学生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 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塑造完美性格。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塑造,使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全、大度宽容的人。例如《完璧归赵》讲的是蔺相如不畏强权,巧妙机智的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的故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利用课前、课后以搜集、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荆请罪》《渑池之会》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又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晏子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他都能给以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再向学生讲解晏子的其他故事。诸如此类的课文还有很多,如《西门豹》《空城计》《赤壁之战》等等。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思想感情。

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语言素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万世先师”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而后孟子又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承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摘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包括励志格言、优美诗词、成语典故等,如此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立下的壮志豪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和领悟诗人的意境,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情感。此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优秀德育故事,学习孔融谦让礼貌的处事原则、学习闵损和孟宗的真诚孝心、学习尹憞遵守礼仪、立志育人的精神、学习滂母的浩然正气,最后再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学习他们“孝养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礼貌待人、廉洁奉公”的精神,立志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武术文化与高校武术教学 篇4

1 武以载道

首先,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一词,本来就有世代相继之意,是历史衍化来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儒、道、佛三教合一,久经岁月历练,文化的沉积源远流长。

儒家主导“入世”,重视现实,力求改善现实。儒家又十分注重人的作用,主张“躬行”、“敏于行而讷于言”,追求“内圣而外王”、“学以致用”。孔子在《大学》中指出:“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致善。”道家老子在著名的《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又讲“天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无言,四时兴焉”。佛家禅宗中的“不立文字”、“觉悟”,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从无字处读书”,更多地提倡对自然和生活的意会和体悟,而不应是在语言文字上纠缠不休。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效法天地”,“天人合一”,习惯于将文化寄于音乐、绘画、书法、建筑之中,并通过不断的觉悟和突破,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明之处是将文化用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寄寓于武术人体运动之中。

武术许多人又称功夫,之所以称其为功夫是因为武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方式。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在于彰显和挖掘人的内心完美和潜力,在于其对人格境界的追求和提升,在于其使人不断自新的过程。武术的修行不在一朝一夕的习练而是终身在武术的实践中去提高和升华,这种修行不管风吹雨打、时势变化,习练者追求自我完善的心不变。功夫的知行合一,必须从武术动作所蕴涵的文化中去体悟,从博大精深的无字处读书,并在实践中去印证。茶文化是喝出来的,酒文化是品出来的,武术中的文化是在不断的动作动静转换中练出来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才能真正谈到有所收获,持之以恒挑战自我,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去追求内心的稳健,在不变的人性完美追求中去汲取新的知识和能量。武术追求效法天地,天人合一,讲究内求而不是外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为师,不断从自然和人类的种种兆象中领悟和汲取能量是人进德修业的终身修行与追求的乐趣。

中国武术对内外兼修的追求,即所谓内强心灵外强体魄。而内修决不是简单的内练丹田之气,而练就的恰恰是中国文化中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而无论是“内圣”(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智者)的追求,还是外王(王者之气)的追求,都是为了塑造“经天纬地,治国安邦,匡时济世”的人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以载物。”这是群经之首《易经》乾坤两卦中的两句名言,被清华大学作为校训,旨在激励清华学子能够与天地为伍,顶天立地,具有王者气概。可见大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人材。武术虽然具有丰富文化生活,愉悦身心的功效,但武术的最终追求决不仅仅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华美和在追求这种华美中迷失自身。“学而不思则罔”,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哲学、养生、修行的多种承载,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阔大的境界,高校武术教学决不能单单追求动作上的形似,而更应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准确把握,去思考其间的寓意,继而去做到神似。真正做到神形兼备,将天地人贯穿为一,真正做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体,使武术的一招一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武”的艺术

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孜孜不息地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美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中国武术同样是将美的追求寓于动作的表现之中。武术教学同样是在传播美的知识,在对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美的学习和鉴赏中接受美的陶冶,并用人体自身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去陶冶人的心灵。它的意义在于完善人性,培养人的爱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在追求美的精神的同时自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塑造。

我国古代很早就对武术的概念有过论述,即“止戈为武”。从庄子劝赵王的“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民之剑”的不同追求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术的追求和发展决不是为了血腥的打斗,或粗暴的以暴制暴,而是一种高尚的值得人为之回味的艺术。武术将文化哲理寓意于身体的动静、轻重、缓急、展闪、腾挪站立的运动之中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绝伦的艺术手法,更是一种高明的创作,是对灵与肉的提高与升华,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武术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武术发展的根本,激情澎湃的武术动作展现的是武术文化蕴涵的鲜花。没有文化的武技是无根的浮萍,开不出激情之花的武术则是一条枯根。武术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追求沉潜,在沉潜中追求灵动和思想。将武术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真正把握武术文化和艺术的审美特征,正是高校武术教学真正值得追求的至高境界。另外,在武术教学的设计中如何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乐趣,寓教于乐,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特点、要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这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任何高明的文化和艺术都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反而是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使人们更好地去接纳和理解。现代科技为武术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数码相机的运动连续拍摄功能,摄像机的拍摄与回放、慢放都为我们准确了解动作要领,把握动作节拍,自我学习的比较等提供了便捷;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快速查阅和欣赏名家演练风采;武术图片、文献资料、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动作电影的发展也为武术的发展营造了另一种氛围。所有这些,都是高校武术教学中值得运用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3 武术学习的因人而异

武术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不仅项目多,流派也多,所以学习武术宜精不宜多。武术作为一个完善自我身心的手段,应该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指导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身心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项目,并以此作为终身练习的对象。长拳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作静定,节奏鲜明;太极拳体松心静,动作缓慢柔和;刀术勇猛剽悍,雄壮有力;剑术轻快多变,姿势优美潇洒;棍术风格泼辣,节奏鲜明;枪术翻转自如,灵活多变。散手培养果断、稳健的心理,以及应付不断的变化的能力。个人表演培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多人表演培养人的团队协作。武术学习首先必须战胜身体上的疼痛与疲乏。每一次的动作掌握都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练习。武术学习可以说是对人精神和意志的挑战,是人的意志和胆魄的最好历练。培养能经得起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大风大浪、风云变幻而屹立不变的真正人才,才是中国高校真正的大作为、大贡献。

4 结语

在高校的武术教学环节中应安排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课学习和相关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阅读和收藏传统文化书籍。因为武术的学习和修行是终身的修炼和提升,如果不结合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无法真正理解武术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太极拳一代宗师孙禄堂曾教诲学生:“练拳宜自己下功夫,不要在人前卖弄精神,评论他人技艺长短,务以德行为先,要恭敬谦虚,以涵养为本。”身教胜于严教,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即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大融合,所以应摒弃门派之争,要有藏天纳地的气魄和心胸,取众家所长补己之不足。太极拳正是由于众多大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对太极拳的理解和感悟,今天的我们才能有幸看到多种不同风格的行云流水。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探求使得武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物,我们应该处处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和探寻武术。如果我们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诠释武术,或许才有可能把握武术文化的精髓和实质,也才有可能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武术文化才能开出更加绚丽的鲜花。

参考文献

[1]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基业长青 篇5

华本城市地产研究院品牌&CRM研究中心主任李洪侠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的总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括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中华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古今中外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借鉴和运用了这些思想,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定位

关于企业的根本定位,《论语•雍也》中曾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中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均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和品质。

顺手拈来几个中国百年老字号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定位。如“全聚德”、“德发长”、“信祥和”、“同仁堂”、“荣昌祥”等等,无一不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均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从企业构想定位,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双赢乃至多赢。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议案。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也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利润。

中西合璧的管理思维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曾说,管理越能很好的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传统文化是产生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企业的成长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和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忽视了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注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没有把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与“厚德载物”的人文内涵相结合。具体来讲,就是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未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价值观、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这个公式中的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其实质也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而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因此,海尔文化其实就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的结合。现阶段,在我国像海尔这样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企业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企业如果能够充分汲取其营养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运用,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与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那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品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较好融入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诸多著名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从古到今,仁人志士无一不是向往个人理想实现和事业成功的,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的,历史上却为数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追求很好地统一起来;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所谓“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它的本质含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中,“无为”思想还包括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有所作为的意思,因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侧重于管理,我认为第一种含义更符合我们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古人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道理就是做事先做人。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人生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你是一个内涵丰富、品德高尚的人,众人就会愿意与你交往合作,你也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企业也就更容易做大做强。

第二,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胡平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比如一家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善待员工,员工热爱企业”,这条理念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善”和“爱”的观念,“善”是中国佛家的一条基本理念,“爱”是中国儒家的一条基本理念。这样做既满足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达到了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目的。

第三,定期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国学的培训,使其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形成遵循优秀文化行事的习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只有中高层员工才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训,基层员工很少有机会参加。笔者对这种做法并不完全赞同,在有些行业基层员工要比中高层员工面对客户的机会多,直接和客户(潜在客户)接触,试想一下,如果公司的基层员工都能具有较高的国学修养,整个公司会给客户传递什么样的形象,一定是对公司非常积极有效的宣传。因此我认为公司应该有计划针对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门培训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加强《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中华文化与《圣经》浅谈 篇6

今天,我们来谈谈耶稣与老子,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来到函谷关与伯利恒身临其境,那会是怎样呢?

老子简介

公元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阳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耶稣生平

公元元年—公元33年,童女马利亚从圣灵怀孕所生,起名叫耶稣也称基督,意思是救世主,是基督教的创始者,神的爱子,成就了旧约所有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又立了新约,为人类的罪钉上十字架,除去罪所带来的死,死后三日复活;末日还会在来,把永恒的救恩带给了愚笨的人类,愿世人悔改,成为圣洁的样式。

老子的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文:“道是可以道出来的,但不是寻常之道;道的名字也是可以叫出的,但不是寻常的名字。”且一直在强调道的重要性,而这个“道”指的是什么?

老子说是“本源之道”,而这源头又是从那里来呢,千百年来,无数研读《道德经》的学者们费尽心思,却始终不能完全参透其中之奥秘。

老子也曾索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明,其下不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见却不能看得分明 超乎於形(夷);听见却而不能听得分明超乎於声(希);摸,却握不住不可捉摸(微)。这三者不可思议,联合在一起。

……与亘古之道同在,与今时同移。知道远古之始,才是道的真谛。

老子五千言,传世流传两千多年,用丰富的思想智慧,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这部中华文明源头的开山之作,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它却借助汉字无比丰富的信息含量,向我们传递了其他著作无可比拟的生命智慧,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独特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国人内道外儒的处事方式。

一般人对于“道”,都有太多的解释,包括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道”,跟老子所阐述的“道”,其实也都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平常说要修道、得道、证道,但是“道”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清楚明了“道”是什么,如何“得道”?怎么“修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很清楚知道“道”是什么?才能够正确的去修道、体道、悟道,进而行道。

耶稣的道

如果说老子是看到了“道”的样式,那么耶稣的“道”就是实体,把这道传给世人,不再是若隐若现的形式,而是把爱的样式放在心中,成为一个大爱着。且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唯有靠着他才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通过旧约预言的成就见证自己就是那道成肉身的弥赛亚,是神的爱子,是人与神的中保,借着他,我们才有机会回到神的身边,成为神的儿女。同时也告诉了我们“道”就是神,道与神同在。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耶稣在讲道之时,也实实在在的告诉人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而这永生从何而来呢,后面又告诉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耶稣基督的道是有生命的,是让人由死到生的永生之道,正如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耶稣基督来是要把父神的旨意传递给世人的,把父神的心意通过这见证的道,而表明神爱世人的心。

综上所述,无论哪个时期,神一直都在,虽然年代一样,地点不一样,但都是人们还是希望能够靠近神,成为神的所属。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如今的我们时常在犯罪了找各样的理由说自己软弱,但是我们是否曾想过千百年来,神为了拯救我们,做了多少事,流了多少泪。

当我们慢慢脱去了稚嫩的外壳,还有一样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弃,那就是相信。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已经变得胆怯了。对所有的事情渐渐习以为常,对所有的开始都充满了警觉和担扰,学会了等待,却忘记了努力去追寻,习惯了回忆过去,却忘记了彼岸在前方。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都在寻找宇宙的创造主,那我们怎样才能与道相遇呢……

寥寥数语,远不足以表达生命之道的奥秘,期待着您也能一同参与分享道的真谛。

——新浪博客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7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8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9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 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 同时, 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 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 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 以武安邦, 方能兴我中华”之言, 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 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 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 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 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 为了正义, 他们要不断的习武, 敢于抗争, 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 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 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 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 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 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 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同时, 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 力求进步, 永不停息, 乐观向上, 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 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 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 强身健体, 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 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 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 也鼓舞了其斗志, 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 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 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因此, 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 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 同时, 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 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 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 并相互渗透, 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 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 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敬习之道, 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 从中可看到, 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 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 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 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 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 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 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 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 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 精武精神等, 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 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 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 习武修身, 提升素养。因此, 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 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 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 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拓展教学内容, 增长学生的知识面, 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 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 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 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 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 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 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 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 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 进行武术技能培养, 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 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 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 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 武术比赛、武术节等, 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 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 让大学生了解武术, 指引正确的方向, 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 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 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 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 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 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 再加上合理的教法, 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 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 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 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 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 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 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 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 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 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 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 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 弱化传统文化, 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 以提升教材质量, 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 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 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 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 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 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 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 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 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 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 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 将帅会进行讲武, 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 鼓励士兵积极习武, 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 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 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 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 但同样要进行竞技, 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 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 着重实用技击方法, 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 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 主要是进行表演, 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 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 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 枪扎一条线, 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 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 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 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 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 通过武术的学习, 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 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 达到文武兼修, 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 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 2010 (9) :178-182.

[2]伏静.高校武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3) :56-57.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篇10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技击

中华武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不断地繁衍生息、继承和发展。但时至今日,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战争现代化的影响,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和状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但是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它又与传统武术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本文将从技击性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1 传统武术的技击性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体育活动方式。传统武术是以一种技击性极强的绝技为前提和核心的,它也一直将技击置于花法之上。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

中国传统武术始终强调一个“体用兼备”,所谓“体”是事物的本质存在,“用”是“体”的价值功能。那么传统武术的主体价值取向是什么呢?从先秦《庄子·说剑篇》的“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到明代程冲斗“犹恐临敌擎肘”的套路创编;从清人“相杀如仇怨焉”的枪法训练(吴殳《手臂录》卷2),到为各传统拳种门派注重的功法练习,都清楚地显现了传统武术的主体价值观(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发生的效应,所谓“主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发生的诸多效应中最根本的效应)。前人曾明确地指出:“各地各家之拳术,其能打敌制胜则一也。”此言虽绝对了一点,但道出了传统武术的价值真谛。武术的技击价值,是历来习武者重要的精神栖息,也是中国武术文化家园中最为耀眼的场景构筑,所以传统武术最能突出武术的技击性。同时它还要求习武者习练时无人似有人,传统武术又要求除暴安良,以武观德,不带护具,钢板尚不能挡其锐,护具又能奈其何?这些充分表明传统武术的技击性表现在临敌实用上,它的技击是实用技击。

诚然,传统武术除技击外尚有如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存在,一些材料中也不乏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或“乾坤交泰,性命葆真”之类的记载,但笔者认为,对此不能囿于字面上的孤立理解,而应据于全面的理论分析。简单地说,历史上传统武术的发展,是围绕“武”的价值特征而延伸,健身与修性是通过提高技击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习武过程来实现的。“体”规定了“用”的结构,由“用”又能得其“体”。当然,对于传统武术的“用”,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价值选择,但在理论逻辑上不能把传统武术的客观价值存在与习武者的主体价值选择相混淆,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但总体上而言,传统武术的主体价值是体现在实用技击上的。

2 竞技武术的技击性

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包括套路和散打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主要分为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两大部分。

2.1 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性

武术发展到今天,套路练习已成了武术的主要运动形式之一,随着武术技术的发展,套路的内容、结构和动作的做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社会上演练的武术套路大都是竞技武术套路,通过学习竞技武术套路可以掌握一些攻防的技击方法,增强体质,现在已不用强调套路的动作“着着皆是临敌实用”,故“临敌实用”已不再是练习者的目的。但是,一个新的武术套路大部分动作还保留着攻防格斗的基本特点和动作结构。同时在套路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动作,这些动作有的是为了衔接动作,有的是为了使人能掌握某些技能,这样套路的内容就更加丰富。现在竞技武术套路是将单个或几个相连续的有攻防意识的动作,通过一些过渡动作使之首尾相连,再穿插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意识的动作,加上起势和收势,构成完整的一套。并不是套路中每一个动作都有特殊的技击含意,在练习时,大可不必去穿凿每一个动作的用法(特别是一些衔接的动作)。

人们认为武术的技击性减弱或者说武术没有技击性,通常所说的也大都是竞技武术套路这一部分,这主要与人们对武术的范畴及武术技击含意的认识有关。不少人的心目中认为竞技武术套路就是武术的全部,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再加上他们对武术技击内容的模糊认识,他们认为所谓的技击就是“临敌实用”,孰不知,武术的技击包含着武术的攻防意识、攻防效果和实用技击。而竞技武术套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攻防意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攻防意识和身体素质,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仍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这些技术是技击的核心,也是整个套路的核心,所以技击是竞技武术套路的核心,竞技武术套路仍然具有技击性。

2.2 竞技武术散打的技击

竞技武术散打作为现代社会的搏击技术,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技术结构,它排除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积淀,以近代竞技体育的广延性,广采博蓄,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框架和自己的特色,它汲取了诸家技法,提高了技术的实效性,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使散打技术成为人们表现自身能力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强调了人的能力竞争,而且更着重于比赛中的攻防效果。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不能让散打在狭窄的拼杀中去生存,应把武术之精华溶入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中去,而散打就是这种运动形式,它技术比较简单,在实战中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在比赛中讲求的是攻防效果,目的是强身自卫,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于是原国家体委武术院经过试验论证后,认为散打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从传统武术徒手搏击中取舍动作,使散打成为体育,即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因此散打也具有鲜明的体育性。从体育的观点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不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残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绝招妙计。散打规则严格规定了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裆部进行攻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种流派的技法;从现在散打运动形式来看,散打与其它运动项目基本相同,属于体育,但又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核心内容———技击。因此散打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它强调的是比赛中的攻防效果,以达到提高攻防格斗能力的目的。

3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技击性的比较分析

武术是一种把矛盾冲突形象化、直接化的艺术,它主要是如何用肢体或兵刃攻打和防守来犯之敌,这就是技击,因此可以说技击是武术的核心内容,抛弃技击而谈武术,实际上就是舍本求末。说武术没有实用价值,即武术没有技击性,首先他们对武术的概念、武术的范畴以及技击的内容不了解,或者说比较模糊。上面我们已分析过,可以说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而现代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武术就是竞技武术,他们认为竞技武术套路只是一项体育运动,说健身是武术本质,那么哪项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健身呢?健身是体育的共性,技击是武术的个性,传统武术突出了武术的技击性,在传统武术中不仅各种招法都允许用,包括现在竞技散打中禁用的肘、膝以及反关节等招法,而且传统武术中还强调用“绝招”,一些在竞技搏斗中禁打的部位如裆部、后脑等要害部位都可打。所以传统武术最能突出技击的实效性,是人们心目中的武术。传统武术产生于原始人类的本能自卫搏击,是武术的源头,更是数千年武术的根本。而武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思想得到解放,人们的习武热情提高,习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健身,所以出现了竞技武术,而竞技武术不仅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而且是具有鲜明武术特征的体育项目。在竞技武术套路中,它突出表现了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法,还带有心、意、神等心志活动,汇集百家,内容丰富,更好地表现出了武术的攻防意识这一武术技法。而竞技武术散打与竞技武术套路略有不同,它集中地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与实用技击上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它又受到一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目的,在当代文明的社会背景下,竞技武术散打着重突出的是比赛中的攻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温力.武术套路和技击技术[J].精武,1986(1).

[2]苏宁.散打是现代武术技击术[J].武魂,1988(4).

[3]马学智.散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周伟良.传统武术你将何去何从[J].武林,2000(2)(3).

[5]谢文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6]蔡宝忠.对现代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史,2001(2).

[7]车星辰.武术技击功夫失真失传缘由分析[J].武当,2001(10).

武术导引养生文化与健康 篇11

关键词 武术 导引 养生文化 健康

一、武术导引养生文化的概述

武术导引养生文化中,导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和治疗术。亦作“道引”,导是指导气令畅,引是指引体令柔。导引通过肢体动作、呼吸吐纳、心理调节达到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摄精神的目的[1]。养,即调养、保养、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存、生长、生命的意思。总之,导引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导引养生文化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健康养生的思想形态,主要侧重精神领域,具有明显的学术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广义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健康养生文明的成果,这种文明成果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

二、武术导引养生文化对健康的诠释

(一)健康的概念

我们应该明确健康的概念,古代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3]。因此,健康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二)养性—精神锻炼,养生核心

养性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阴阳调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让生命时刻处于最佳状态[4]。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同的情绪给人带来不同的结果,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当中,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愤怒的情绪就是地狱。所以保持愉悦心情,能够使我们的身心更健康。

(三)修德--欲养性,首尊修德,修德是根本

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消除来自心灵与外界的重要干扰,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内外和谐的空间,它是精神乐观,有益健康的保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为养生的至尚规范。精神上的修养高于物质上的满足,道德健康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以平和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琐事。

(四)畅怀—心宽、乐观

心气常顺,百命自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是生命的源泉。只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心出发,那么健康就可以自己把握。我们应该鼓励人们通过自己内心的改变来把握健康的主动权。当人的欲望和怒火下降的时候,心火下降,水火相互融合,身体就达到平衡状态[5]。我们要对工作和学习充满信心,在各方面不断进取,保持旺盛的精力。一份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三、武术导引养生文化对健康的意义

(一)社会层面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导引养生主张通过运动养生保健功来预防和缓解疾病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讲究的是调和,是循环调理,是系统中的平衡。它不会治标不治本,不会看到一个表象攻其一点,而是个体生命当作整个科学系统去调养、去平衡[6]。了解导引养生文化并把它应用到自身的生活习惯之中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层面意义

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特别是重症疾病,必然牵扯家人来照料,时间久了会把家人拖垮。了解导引养生文化并坚持练习养生功能够使人的身体走向健康,一人健康全家幸福。所以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重于一切。应当采取多元化方法,保证身体健康。

(三)工作层面意义

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有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还有可能被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垮。导引养生文化指导下的养生功简单易学,只要长期坚持练习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承担繁重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四、结语

我们要想获得健康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合理的运动调适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享有高质量、有意义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武术导引养生文化通过养性、修德、畅怀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当我们遇到难事需要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处之,这样不仅有利于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而且能够使我们更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寿.导引养生图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康军,陈少青.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辨[J].体育与科学.2011.32(05):73

[3]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报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抱扑.(图解中国养生术)中国正统养生学大揭示[M].海南:南海出版社.2008.

[5] 王珏,曹军,老子.养生智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与易经文化 篇12

1、包含易经文化的传统武术项目

1.1 太极拳

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辈们综合历代各家拳法,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融合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内功练习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舒缓,刚柔相济的拳法体系。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技击对抗全方位多功能的人体文化。太极拳突出了易经文化的阴阳五行思想。

1.2 形意拳

也成内家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都是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重要的代表,是中国武术名拳之一,形意拳简洁朴实,技法变幻莫测,融合了易经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内涵,形意拳重点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例如 :蛇形、虎形等动作,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动作严密紧凑。

1.3 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根据太极、阴阳五行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法体系,融合了易经八卦图中的卦象,用易经中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巴掌,然后衍生形成一套完整的运动体系。和太极拳、形意拳一样都属于内家拳体系。八卦掌将步法掌法与古代导引吐纳方法融为一体,注重内外兼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1.4 红拳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内容丰富,技法全面,以盘法势理四个方面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拳法体系。红拳融合了易经文化中,阴阳辩证、动静相合、以快制动等理论体系,也融合了古代导引术、中医经络学和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2、传统武术与易经

2.1 易经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易经是有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这两种符号按一定规律组合,形成不同的卦象。阳爻代表阳、刚、男、君、强等阳刚事物,阴爻代表阴,女,臣、弱。易经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2.1.1 太极文化的渗透

欲说易理,首当太极。太极是指派生万物的本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太极图说,这样解释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学说高度概括了宇宙万物的最本源,无处不在的运动变化规律,深深地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形成。

2.1.2 阴阳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阴阳对立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思想。阴阳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促进。武术阴阳范畴衍生了一系列对应的概念,动静、攻防、刚柔、虚实、开合、进退等等,这一系列阴阳矛盾变化的原理,被运用于武术运动之中。动静是武术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中国传统武术是刚柔相济,虚实攻守,以快制慢的技击术。传统武术理论不论是对拳理的阐释,对技法的概括,対训练机理的概括,还是技击原则的确立,都深受阴阳学说的影响,阴阳哲理是传统武术理论框架的一部分。

2.2 八卦学说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八卦是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再生八卦。八卦是指乾、坤、震、巽、坎、离、辰、兑,象征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八种自然现象。万事万物无不是在不断变化,相互影响相生相克。传统武术注重内功的练习,在练习中运用先天八卦方位,进行采气,吐纳导引,进而增进内外兼修。八卦掌完全融合八卦,在练习中与八种基本掌法相配,又用一掌变八掌,不断变化,来说明拳法的变化无穷。

2.3 天人合一与传统武术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武术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规范中。武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个体的身心和谐是最根本的特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讲的就是个体内外兼修,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传统武术中重要的养炼观,也是武术思想意识和方法论的根本观点之一。

3、结论:

传统武术不仅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凸显了优秀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易经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它的内容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地位,加深对易经哲学文化的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丰富武术理论的内涵,使武术爱好者在练习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基础,《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易经的理论思想所揭示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等理论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各个方面,形成了特有的特色,本文通过对两者的论述,使更多的人群了解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帮助。

上一篇:合作互动学习下一篇:活动式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