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传承

2024-06-22

武术文化传承(共12篇)

武术文化传承 篇1

1 问题的提出

教学领域内的“显”与“隐”早见于课程研究关于“显课程”和“隐课程”的讨论, 前者指学校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形式课程”, 有固定教材、规定内容、明确目标, 是可以量化测验和评价的课程形式;后者指透过学校的制度、组织、师生交互作用、社会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规范等的陶冶, 是一种暗默的“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武术教学由于“内外兼修”的特点, 在“显”和“隐”方面矛盾突出, 一方面要进行踢、打、摔、拿、击、刺等身体动作形式的授受;另一方面又有心、神、意等内在心智活动的训练, 既有规定的礼仪要求, 还有引源于阴阳、太极以及五行等东方传统思想的理论, 单纯的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划分武术教学难以将其剖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但是从武术文化的结构来看, 物质要素和制度要素是可见的, 精神要素是内隐的, 不易察觉的, 我们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 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大胆的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 前者侧重于武术活动存在形式上的内容, 是看得见的部分, 文化层次上的物质层次和制度层次显然包含其中;后者是武术活动内在的精神、价值及思维方面的内容, 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部分, 文化层次的精神层次即是这部分内容。显形武术与隐形武术示意图如下 (图1) 。

2 武术教学活动中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和“隐形传承”方式

我们将武术文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解离为“显形”和“隐型”两种比较直观的形态后, 就为我们分析教学活动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承的方式提供了思路, 为回答“如何传承”和“怎样做”提供了方向。

2.1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方式

武术教学的显形武术内容, 就是武术文化显形传承的内容和结果。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的各种风格不同, 技法不同的拳种、器械、技击方法等技术体系的内容, 以及作为知识载体的武术教材等, 就是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物化传承, 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可以进行检测, 评价。我们把这种直观形象的武术文化传承方式称为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 通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和方法, 起到育体育智的作用, 还能通过武术礼仪、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2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的“隐形传承”方式

学生习武的过程, 也是解读武术文化的过程, 武术文化中的思想和内容,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性格、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诉诸于生活实践中, 这种传承, 事关文化精神层面, 传承的正是武术文化最深层、最本质的“隐形”内容, 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传承”, 这种通过“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 就是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隐形传承”方式。学生在身体参与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融入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实现武术教学在育德, 育心方面的教育价值。

2.3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的统一

武术教学通过“显形传承”传承了武术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内容, 保证了武术的技术体系在教育过程中的物态基础和持续发展;“隐形传承”传承了武术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 是武术文化构成要素中核心, 本质的内容;两者有各自的特质特性, 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互相制约, 互相推动的, 保证了武术文化传承的整体性,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 这两种方式的文化传承必须统一, 缺一不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武术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内容由来已久, 武术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内外兼备”等融通精神, 和现代人、现代社会和谐思维的基点相吻合, 体现在我们教学中, 就是借武术教学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形成学生“人化”的价值和理想。武术中儒家“仁”的思想, 我们可以借以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公正、诚实、仁爱的理性良知。武术中蕴涵的关于健康机理、保健原则、锻炼原则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引申, 为健康教育服务。

3.2 建议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单纯对中国传统文化下位的武术文化做挖掘性传承, 是不能承担教育要适应现代化要求和为现代化服务的重任的。学校是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场所,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必须在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中转化与再生, 其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过程, 最终将其纳入世界文化体系中。武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武术文化, 还要让相关文化融入学生个体中, 帮助学生在面对现代社会时持有积极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审美意识等, 这是武术教学中文化再造和组合的过程, 也是文化发扬的过程。

摘要: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 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 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 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武术文化,教育传承,显形,隐形

参考文献

[1]旷文楠, 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武术文化传承 篇2

2011年12月7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暨蔡龙云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体育学院隆重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国荣与会并致辞,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赵光圣出席开幕式。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与“蔡龙云武术思想”两大主题展开研讨。

开幕式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国荣首先就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阐述其重要价值,充分肯定了蔡龙云先生对中国武术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他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维系中国武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源泉,意义重大;蔡龙云先生是新中国武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长期的武术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对现代武术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重要贡献,是现代武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武术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研讨与秉承蔡龙云武术思想,不仅是中华武术文化和精神价值传承和弘扬的需要,更是武术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赵光圣介绍“蔡龙云大师工作室”是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继周晓燕、余秋雨之后第三个“大师工作室”;指出大学需要大师支撑,要充分发挥大师的引领作用和文化价值。

本次大会以专题报告形式展开,与会代表分别从新视角、多维度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邱丕相教授为以“五体称、筋骨遒、气脉不断”书法作品总结了蔡龙云先生的武术技法和武术理论。王培锟教授作了《试论蔡龙云武术思想:勇破陋俗、引领创新》专题报告,指出蔡先生武术生涯近八十年,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武术的深入思考体悟,加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及对中国武术的独到见解,为中国当代武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总体而言,与会代表在回顾中国武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总结了蔡龙云先生武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突出贡献,论述了这位毕生奉献于中国武术的耄耋老人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蔡龙云大师武术思想中关于教育、技击、学术、训练、竞技与健身方面的精深论断。关于传统武术,学者们立足于传统武术发展的实际需要,理性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客观形势,认真梳理发展中存在的切实问题,深化了对传统武术传承、保护与发展理论、方法及对策的认识。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篇3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学校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关系紧密,一方面,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文化自信培养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传播、选择、创新文化的功能,是培养国民文化自信的基本手段。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既是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群体,又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生力军,因此,中小学校必须重视文化传承,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成为学生共同的精神财富。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立足学生现实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学生从心底里认可中华文化,具备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才可能实现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前社会价值多元,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如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可能急功近利地翻阅名著节选版本,不能静心感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受日、韩文化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出现“哈日”“哈韩”一族,盲目追随,不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学会甄别,吸收各文化的有益养分,比如对于学生的“哈日”“哈韩”思想行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日、韩文化的渊源,认识到其实日、韩文化产品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烙印,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各学校要将文化自信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与内容,有序开展文化育人工作。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把握课堂教学阵地,挖掘各学科的文化教育价值,完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课堂教学是实现文化自信培养的主要途径。国家课程的各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自不必说,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也具有宝贵的文化教育价值,如《九章算术》、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就是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僵化,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有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时以理论灌输为主,不能帮助学生从源头上认识历史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对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感到迷茫。各学科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到文化自信的培养依据,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构建适应各学龄段学生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以多元课程涵养学生精神品质。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开发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学校应开展校园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组建文学、民乐、书法、绘画等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技艺,树立对于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文化名城、文化名镇、文化名村、文化名山、文化名人,如明清两代桂林灵川江头村的两百多名周氏为官弟子,以青莲(清廉)文化作为立身处世规范;又如广西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奋勇杀敌,获得镇南关大捷,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依托周边文化资源,与相关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灿烂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自觉自信,增进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

教育阵线是传承中华文化与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力量,从文化认知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都需要学校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中小学校应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积极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成长为拥有中国灵魂的接班人。

武术文化传承 篇4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武术文化传承 篇5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品味中国成语,传承中华文化

从小到大,逡巡在书本、报纸、信息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词语,它们一点儿也不要冗长,有着古典的音韵——将中华浩荡灿烂的几千年文化,一一拨弄,奏响„„

它叫成语,我从未重视过它。

原先我一直认为,像成语一类的中华文化都是晦涩难懂而不愿展卷一读的。

单拿成语而言,我自小就计不喜欢成语,总觉得那四个字四个字都读着生硬又别扭。孩提时,我常常问父母:“这些词明明可以当作一个句子来读,为啥要把它‘压缩’成四个字呢?很不好记诶!”妈妈就会告诉我,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就会沉醉其中;爸爸则陪我一起“学”成语,告诉我成语的绮丽。但幼小的我从不领情,爸爸一说成语是,我就不干了,大声哭闹着不要听不要看,任凭父母如何哄都无济于事,他们只好作罢。

然而,当我长大了,随着学习的需要而翻起《新华成语词典》时,我却对成语产生了热爱——它们,是有其魅力所在。成语在我身旁留着古韵,衣香鬓影地应和千年曲调。

特别是在XX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每到周末,节目播出前,我一定早已将笔和本子拿出,等待节目开播。在节目里,选手们比拼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常常令我折服;听着导师们博古通今的讲解,手中的笔运动地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本子的一页已记得密密麻麻,我越发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蒙曼教授说过:“成语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是可以用成语来表达的。”

是的,于成语相伴很快乐。成语背后蕴含的每一个如青花瓷般盛开着清浅釉彩的故事,都在充翼着我的阅历,助我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晚上,进入梦乡,我常梦到喷薄欲出的朝阳,坐在江南的渔船上,听着游鱼的呢喃„„

成语,内含的精华太多太多,它们常常为我喃着那些天籁般的纯真,吟着天籁般的曲调,诉着前辈们的经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对照前人来反躬自省,这样才无愧于人生旅程。

狼烟烽火里,成语开成笔墨丹青,明日黄花,酣畅淋漓地挥洒着红瓦绿墙里的一笔一画。即便这成语再美也不能“望文生义”哟!举个例子,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自于《礼记•檀弓下》,我们后人用它来形容房室高大华美而众多。但是,现在却又不少人用它来形容风景,这么做可就叫人笑话了。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这种低级错误不可去犯;而我们处在豆蔻年华中,这样的青春时光不可浪费,我们可以去也应该去传承这中华文化。因为这是——

传承技艺 彰显文化 篇6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8年,我和我的同仁们决定策划这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丛书,记录与传播那些曾经只在师门内口耳相传的经验与智慧;在纸媒上呈现那些生动的创作过程,让大师们毫无保留地公开那些“独门绝技”。

经过6年的努力,2013年底,煌煌50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丛书终于全部出版,阵容整齐地出现在书店以及各种书展上。笔者自2005年进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工作,其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套丛书上面。从选题的策划、丛书的编辑,再到后期的制版、印刷,笔者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感触颇多。

组建学术团队,获取学术支持

为了在40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遴选出50位大师,确定丛书的体例以全面而细致地展现大师的技艺,我们组建了丛书编委会。编委会除了出版社的策划、编辑人员,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编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召开学术研讨,落实大师名单、明确编写体例与要求、商定出版规划。

我们邀请著名的艺术学领军人物张道一教授担任丛书总主编,对丛书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等方面总体把控,他还为丛书欣然撰写了总序;我们邀请了濮安国教授、李立新教授担任丛书副总编,负责落实安排丛书的组织撰写工作以及专业总把关。丛书编委会中的专家、学者还包括唐克美、范文典、郑礼阔、刘文、朱玉成、李绵璐、廖军、吕美立等,他们长期从事专业教学或创作实践,是我国工艺美术产学研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为丛书的编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

编委会召开多次图书选题论证会议,遴选出5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这50位大师遍及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涉及的工艺品类有30余种。其中陶瓷、石雕、玉雕、木雕、牙雕几大品类下根据地域、技艺等特点再进行细分。有些品类,如惠山泥人、刺绣、挑花与丝绫堆绣、缂丝、蓝印花布、剪纸、景泰蓝、微雕、漆线雕、金银镶嵌、雕漆、年画、内画鼻烟壶、唐卡等,基本遴选了该品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大师。

我们还邀请常莎娜、朱培初、龚良等组成丛书的编审委员会,这些学者有的参与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编撰,审核的此类图书获得过众多国家级奖项。此外,我们还依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工艺美术方面的教育、科研、学术权威机构,组成强大的联合编辑单位。

挖掘大师技艺,彰显丛书特色

将50位大师的人生、技艺绝活、经典作品展示给读者,是图书内容出版的重点。但如果仅仅以图录的形式展现作品,那将与市场上诸多“大师作品集”的出版物没有什么差别。通过调查市场同类书的出版情况,我们制定了丛书的出版方针:通过对大师本人、亲人、徒弟、友人的采访,了解大师的工作场景、工作用具、个人喜好等工作生活背景,挖掘大师的设计理念、传统技艺、本人绝活、工艺口诀,以图文并茂、图文互动的方式,力争使丛书具有史实纪录的史料性、文献性、专业性和理论性等多重价值,揭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真谛。

经过与编委会专家们的多次商讨,最后确定丛书的编写体例:总序(丛书总主编张道一撰写),本卷前言(分卷主编撰),第一章 大师生平(个人小传),第二章 大师作品和技艺,第三章 大师著述、言论语录,第四章 评述摘要(以前对大师艺术的评述介绍),第五章 大师年表,后记。

其中第二章“大师作品和技艺”是每卷图书的重点,也是笔者作为责编在每一卷图书的审稿意见中提出修改要求最多的部分。从每卷涉及的工艺品种的专业性角度出发,要求作者用工艺美术技艺的专业术语、专业眼光、专业要求来分析大师技艺、大师作品。着重把大师传承与创新的绝活、技艺挖掘出来。

在编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要求作者深度挖掘大师的技艺绝活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三:①有的大师过世较早,且大师的后人并不从事工艺美术,缺乏资料搜集、保管意识,图片、文字资料散失严重。②部分年事较高的大师,他们精于制作,却不善于口头表达。③书稿撰写者非该领域从业者,缺乏实践经验,文字表达终隔一层。

为了让第二章的内容不失专业深度,笔者与编委会的专家、学者议定出一个统一的编写标准,要求书稿撰写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修改:①简单介绍每卷涉及的工艺品种的技艺发展历史,适当交代大师在我国该工艺品种历史发展中的地位。②以图文对应的形式,介绍大师的工具材料。重点介绍大师在工具材料革新研究方面的贡献。③在挖掘大师技艺上,可以通过采访大师本人、弟子、亲属等,由大师本人或者弟子演示具有代表性的技艺制作流程,并以此为契入点,记录基本流程、步骤,从而挖掘大师技艺绝活。如遇工艺口诀、专业术语(方言行话)的,则结合实例阐释。④给读者提供专业性的作品欣赏。针对代表性作品提供欣赏文字,文字需要紧贴技艺,从本质上让读者看懂大师的经典作品。

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与修改,丛书基本实现了我们的预期。该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呈现大师的创作技艺,与目前图书市场上图录式的作品集有很大区别,获得了行业内专家、大师本人的普遍认可。

遴选写作队伍,突出专业优势

丛书的质量取决于写作者的功力,50册丛书,最终由遴选出的40多位优秀作者(少数作者同时撰写两册)完成。为了寻找合适而优秀的丛书写作者,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物色:

1.某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多年从事此领域的教学、科研,对该领域有着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自然也是丛书最为合适的写作者。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紫砂壶)卷,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高英姿教授撰写。高英姿出生于紫砂创作世家,她的父亲高海庚、母亲周桂珍均为顾景舟大师的得意弟子。高英姿自小受顾景舟大师呵护和教导,在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攻读研究生期间随顾景舟大师学习陶瓷鉴定,并参与编写《宜兴紫砂珍赏》一书,深受顾老教诲。高英姿从事紫砂艺术研究工作几十年,目前可谓国内研究紫砂的顶尖学者,她所著的《紫砂名陶典籍》是紫砂领域的权威著作。所以,对于顾景舟大师的了解以及阐释,无人能出其右,高英姿是顾景舟卷的最佳写作人选。

2.某位大师的专注研究者。大师精湛的技艺总会引来众人的目光,其中不乏研究者,他们对大师的研究更加具体,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玉雕)卷,由鲁迅美术学院的苏欣老师撰写,她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京都玉作》期间,曾经长期呆在李博生大师旁边悉心请教,深入洞察,对李博生大师可谓了解得细致入微。苏欣撰写李博生卷的过程顺利而快速。

3.大师身边的人。大师的亲人、弟子以及工作人员,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与大师朝夕相伴,其他人很难如此近地观察与了解大师的创作观念与过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益坤》(漆艺)卷,由郑益坤大师之子郑鑫撰写,郑鑫子承父业,继续从事着漆艺的创作与研究,出色的专业水平让他又担任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父子的关系以及专业的素养让郑鑫成为郑益坤卷的不二人选。

4.大师家乡的学者。工艺美术的滋长与传承,与当地的原料、传统习俗等紧密相连。所以,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大师家乡的学者对大师本人以及此类工艺美术,自然比外地学者更为熟悉。邀请大师家乡的学者也是我们遴选作者的方案之一。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和顾永骏都是扬州人,我们就邀请了身为扬州人的费文明博士来撰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剪纸)卷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玉雕)卷。费文明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史是他的研究领域之一。缘于对家乡的热爱,他的文字也就更多了一分感情色彩。

我们还邀请了国内的一流专家、学者担任丛书的分卷主编,由他们对各卷的内容进行学术性把关。同时,他们也是各卷写作者的顾问,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会向分卷主编咨询各种专业性的问题。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涵生》(木雕)卷邀请本套丛书的副总主编濮安国教授担任该卷的分卷主编。濮教授为我国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的顶尖学者,多年从事明式家具的收藏与鉴定以及红木雕刻的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学术影响的专著如《中国红木家具》《明清家具鉴赏》《明清苏式家具》等,也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工作。参与本套丛书的选题策划、大师人选确定、体例论证等具体工作,深谙丛书的编写要求,由他推荐的木雕研究者单存德完成陆涵生卷的撰写,两位的密切合作,无疑确保了书稿的专业性。

执著精品图书,专注文化价值

策划《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选题之初,我们就想在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把这个选题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在选题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没有采取树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名目,然后由作者出钱、包销的常见形式,相反,我们还给作者付稿费。大师们都无比惊讶,因为上门来找他们出书的都要让他们付一笔可观的费用,这使得我们的组稿颇为顺利;另一方面,丛书编委会确定了50位大师的名单,这个名单基本不作变动。期间有名单外的大师想加入进来,而且他们愿意付一定的费用,都被我们婉拒。

为了打造这套精品图书,我们邀请了著名装帧设计家、“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先生为丛书做整体装帧设计。该套图书有别于市场上“大师作品集”的精装类书籍,采用了软精装的装帧形式,方便读者捧读,拉近了读者和大师的距离。整体设计兼顾50位大师、30余工艺品种特色,通过温暖的色调、有节奏的线面分割构成,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回首过去的6年,我们用1年的时间策划并确定选题,用1年的时间进行广泛组稿。接下来的4年时间进行深度组稿和具体编辑,第1年出版10册,第2年出版12册,第3年出版13册,第4年出版15册。这样的进度安排是根据50位大师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编辑力量确定的,确保了每一卷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都有序地稳步推进。

武术文化传承 篇7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总面积647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32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河流属淮河水系, 主要有滚河、淃河、韦河、甘江河等。舞钢旅游秉承了优美的山水风光, 开发了多处山水风情旅游景区景点 (如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二郎山景区等) 。另外根据本地风俗民情, 也举办了不少节庆活动 (如端午节龙舟赛、水灯节、二郎山大型特色篝火晚会、民间文化活动等) 。近年来, 舞钢市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舞钢水灯节

近年来, 舞钢市着力打造城市旅游品牌, 实现旅游、文化互动发展。其中, 传承中国水灯文化的舞钢水灯节, 集水灯观赏、文化娱乐、民俗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 已经成为全国独有、全省闻名的主题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已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水灯节之城”, 并建立“中国水灯文化研究中心”。

1、水灯节概述

舞钢水灯节是舞钢市继承淮河上游民众燃放水灯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避祸祛灾、平安幸福的民俗而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举办时间为每年中秋节至次年元宵节, 活动辅以大型文艺演出、燃放烟花、民俗表演、书画奇石根艺摄影展等形式做充实, 水灯展示为主的民俗节庆形式。2010年, 第十届“舞钢水灯节”升级为省级节庆活动, 由河南省旅游局、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平顶山旅游局、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承办。2011年5月, “舞钢水灯节”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连续举办水上景观灯展示届数最多的活动”。

2、水灯文化历史起源及传承

舞钢水灯最早起源于河灯, 放河灯民俗由来已久。渔猎时代, 人们以木板编竹为小船, 放祭品点上蜡烛, 彩纸做帆将灯笼放水中任其漂流, 向河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当地渔民中流行。古代河灯一般用木板、高粱秆做底, 灯体为防水纸, 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灯型主要是以莲花灯为主, 也有南瓜灯、茄子灯, 有的还要在灯上写上祈福的话语。新中国成立后, 在滚河上修建了治理淮河的第一座水库——石漫滩水库 (又称龙泉湖) , 于是水库周边群众制作水灯后在石漫滩水库放灯的习俗便长久盛行。2001年, 政府决定传承淮这一习俗, 举办了首届水灯节。近年来, 水灯节档次不断提升, 内容日益丰富, 已经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水灯节文化元素运用

舞钢水灯节除了对河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之外, 在制作水灯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不少古代和现代文化元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 2012年第十二届水灯节中, 共有水灯21盏, 其中运用古代元素的有9盏, 分别为龙凤形象、铁山传说、鲤鱼跳龙门、百鸟朝奉、二郎神传说、灯笼、花好月圆、吉祥灯树、禹王斩妖;现代元素共11盏, 现代流行元素 (4盏) :神龙飞天、现代农业、喜迎十八大、文化强市, 现代实际元素 (5盏) :高楼大厦、荷花、工业兴市、生态之城、互联网络, 卡通形象 (2盏) :冰河世纪、灯宝迎客。

对比前几届水灯节, 不难发现除了每一届都会有传承已久龙凤等经典形象之外, 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同时, 水灯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水灯形式由最初的木板、高粱秆做底, 防水纸做灯体, 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到现在的用钢筋, 防水纸、通电展示的形式。而且现代水灯从前几届举办时的静止状态, 慢慢加入运用灯光的闪烁来展示活力, 和通过旋转呈现动态。

三、旅游宣传方式

1、舞钢旅游宣传现状

第一, 利用各大媒体宣传。自舞钢开始创办旅游城市起, 就不断利用本地媒体进行宣传。如在报纸 (舞钢晚报、大河报等) 、电视 (舞钢电视台、河南卫视、中央一套等) 、网络 (舞钢旅游局网) 以及广播等各大媒体上不断涌现。特别是首届舞钢水灯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播出, 引发了良好的节庆效应。

第二, 使用辅助性宣传。例如, 在召开水灯节期间, 举办奇石展、根雕展等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人群;举办舞钢旅游摄影节, 邀请众多摄影爱好者来参加, 不仅收获了许多优秀的照片, 而且成功的将舞钢优秀的旅游形象宣传出去。

2、对于舞钢旅游宣传的建议

第一, 媒体范围选择上, 舞钢旅游的宣传大多出现于舞钢晚报等等本地媒体之上, 省级媒体如大河报等等在河南省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上面鲜少有类似的报道。扩大旅游宣传的力度, 就要扩大媒体报道的范围, 可以从周边地市的媒体入手, 逐步向省级媒体、国家级媒体扩散。

第二, 充分利用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舞钢旅游局网站的建立就是利用新媒体的表现。但是在网站中, 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资料不完整、网站特色不明显等等诸多问题。网站是外界认识舞钢旅游的一大窗口, 应该有专人负责, 及时补充资料、更新信息。另外可以增设舞钢旅游官方微博, 利用粉丝转发、微博互动的方式达到宣传的目的。

第三, 其他宣传方式。由于旅游宣传需要好的广告点子, 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与各大广告奖项建立联系, 广征好的文案及策划。如可以与河南省的金帆奖、全国范围的学院奖等等建立合作。由于这些奖项面对的是各大高校学子, 一方面可以收获好的创意, 为舞钢旅游宣传增辉;更重要的是这些奖项有全国性的, 可以给全国高校学子们传达舞钢旅游的讯息, 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四、小结

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地区整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时代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又不断的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技术支持。舞钢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为传承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 其中独特的水灯节是其中特别的一部分。通过水灯形式来宣传文化, 既成功的吸引大众的目光, 又为拉动舞钢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摘要:“南有苏杭, 北有舞钢”、“休闲胜地, 度假天堂”, 这两句宣传语是对舞钢这一旅游城市的形象描述。近年来, 旅游的开发对舞钢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为舞钢传承文化提供了内容和技术上的支持。但是由于宣传方式的局限, 舞钢旅游只是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从众多旅游形式中重点突出舞钢水灯节, 以此为切入口, 分析旅游以及旅游宣传对文化传承所作出的影响。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分析 篇8

1 武术文化的概述

中华武术是从生活实践和军事活动中提炼而来,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华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逐渐与哲学、兵法、养生、伦理和医学等各种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习武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东方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以及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武术文化中饱含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使得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凸显,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2 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

2 . 1 传承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的武术文化追求“阴阳相容, 天人合一”, 注重自身的修养,例如:在练习太极拳时,可以感受到武术文化中动静相生和刚柔并济的武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过武术练习,习武者不但可以熟练武术的动作套路,强健自身体魄,而且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体会到武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 . 2 传承中国道德礼仪

武术文化注重礼仪,要求习武者要有武德,即在习武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礼仪规则,例如:精湛的武艺、谦逊的品质、严明的纪律和端正的态度等。武术文化中提倡的武德可以帮助习武者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益观念,增加习武者的修为,激发其学习武术的兴趣。

2 . 3 传承中国传统美学

武术套路追求动静结合,一招一式顺势而为,节奏感和韵律感比较强,有很强的观赏性,充分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理解与认知。在传承武术文化时,美学传承也不容忽视,例如:习武者可以借助武术著作,仔细揣摩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招式,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武术动作中体现的美。

3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作用

3 . 1 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习武者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力量及身体素质,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武术套路的学习过程中,习武者需要将双手、眼睛、身法、步法、功力和精神的相互协调,做到彼此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并且武术套路的招式动作比较复杂,需要习武者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提高其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武术学习中注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求习武者刻苦练习,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性格品质。

3.2 丰富知识, 提高修养

武术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了哲学、伦理、军事和医学等思想,其丰富内涵不但可以完善习武者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提高习武者的文化修养。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习武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大大提高,如武术文化中注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先发制人”和“动静相生”,这些理念均是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五行八卦”的体现。同时,武术文化注重武德修为,并将其作为习武者最重要的品质,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尊崇,武术练习过程中的调息打坐,可以调和习武者的气血,改善其身体的内循环,这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体现。

3.3 发展个性, 保持健康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影响习武者心理倾向、唤醒自我意识和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习武者需要在体力、智力和技能等方面做到全情投入,认识到习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不会在遇到困难时轻言放弃,而是敢于面对挑战,坚持自强不息。

4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4 . 1 过分注重竞技武术

很多学校在武术教育中,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竞技武术,文化氛围淡薄, 虽然学生的武术技能较高, 但是文化水平却参差不齐,培养出的武术人才也千人一面,让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到武术文化的真谛,只是将武术与竞技相等同。

4 . 2 武术内涵认识偏差

在学校的武术教育中,教师只注重让学生进行套路的演练,传技不传“道”的情况较为普遍,忽视了武术技击性的本质,使得学生无法领会中华武术的内涵,失去了对中华武术的兴趣,武术文化的传承自然无从谈起。

4 . 3 习武人数逐渐减少

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华武术的魅力,而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跆拳道”“瑜伽术”和“空手道”等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分散了学习中华武术的人数, 使中华武术陷入无人继承的困境。

5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途径

5 . 1 正确认知和定位武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定义、功效与作用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已经从最初的军事用途向文化教育方向转变,而现代武术的体育性质更为突出,功能也以强身健体为主。同时,武术内涵也在变化中,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不能将武术单纯作为体育项目,而是需要强调其文化功能与教育功能,正确认知和定位武术,既要传承武术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武术文化底蕴的精粹,从而为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 2 提高武术教育的质量

武术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支持,明确武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将其作为常规体育项目开展与继承,以确保武术文化的顺利传承。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武术教育是武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武术教育不能单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是需要担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国家需要通过传统媒介,宣传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教育的基础,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突出武术教育的作用,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武术学习中。

5 . 3 明确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

一方面,教师和武术家需要秉承武术文化教育的理念,合理编制武术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避免武术文化的教育出现断层问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武术的独特魅力,武术文化的传承自然可以实现。另一方面,在武术文化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例如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于其活泼好动,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记忆力、理解力和注意力等有待提高,所以武术教师在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以浅显武术为主,教授学生基本的武术仪态和武德等,注重讲解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从小热爱武术,对学习武术充满浓厚兴趣。

5 . 4 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师

武术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深厚的武术造诣,了解武术文化的历史与精粹,可以在武术教育中完成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培养武术教师时,需要将武术修为和武术教育相结合,切不可厚此薄彼。一方面,对武术学校和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对武术理解和武术造诣有限,需要注重培养其武术教学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武术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强化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和完善武术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教学前线的武术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武术理念的发展和武术教育的要求认识有限,教学手段和教学较为单一,需要对其进行武术新理念的再教育,使其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现代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

5 . 5 扩大习武的人数

武术来源于民间并扎根于民间,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群体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武术发展的未来,所以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后继无人的困境。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宣传武术的作用,展示武术的独特魅力,以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和学习武术。例如:在学校进行武术的教学表演,让学生认识到武术的美;组建武术团体,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加入其中,为武术发展献策献力;举办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等。

6 结语

对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 篇9

一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价值

1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能激发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在冷兵器时期, 当一个国家遭遇危难时, 武术技击就成为人们保家卫国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正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这一传承在武术文化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祖国的山河面临破碎之险、神州濒临沉沦之境, 无数深具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的武林豪杰凭借其精湛的技艺, 执剑御敌, 舍身报效国家。南宋有抵抗金人入侵、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明朝有南平倭寇, 北御蒙古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近代有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王子平等诸多武林豪杰, 都曾在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武术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武术, 传承武术文化, 既能有效激起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 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能有效提高当下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对健全其人格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是中华传统武术奉行的精魂所在。诸多武学门派均要求习武之人要有武德, 有“武以观德”之说, 将此作为习武之人的首选, 并代代相传。习武之人对“德”的追求, 并非只体现在武学各门派的清规戒律之中, 而是将武德奉为其行走江湖的处世原则, 重道是习武之人必备的武德, 而正直则是其立身之本。此外, 尊师重道、惩恶扬善是武学门派的立世规范, 而谦和忍让, 诚信守诺则是习武之人的处事之道, 这些对时下我们所处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高校将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当下大学生通过学习武术, 从而将武术文化中优良传统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识一并融进武学技艺之中, 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学会宽容待人、关心他人, 从而懂得尊重他人, 继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下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其人格的健全。

3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当下大学生自强不息、坚韧意志的培养

国人常将习武俗称为“练功夫”, 而将武术竞技称之为“比试拳脚功夫”。因而, 中国传统武术又称之为“中国功夫”。“功夫”, 特指一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习武者常将“功夫”一词视为武术的代名词, 他们竭尽一生的精力都在“练功夫”, 从中即可窥见在武术上的造诣绝非朝夕而就的。习武之人都知道武术中这样的谚语:“要练惊人艺, 须下苦功夫”,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习武之人在追求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同时, 也在磨练其个人坚韧的意志。因此, 时下大学生通过修习武术, 传承武术文化, 不仅可以强健其体魄, 还能有效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1高校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严重脱节

高校武术文化的主体是高校的全体师生, 其活动领域主要是校园, 其主要内容是开展武术教学活动, 此外, 在课外开设武术表演、武术竞技比赛、武术课程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作为辅助内容, 在不断的武术活动实践过程中, 最终实现以武健体、以武砺志、以武育德这一教学宗旨。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众多文化活动中, 却很少能看到有关于武术文化方面的活动, 因而, 在基本的武术教学活动之外, 就再也看不到有与之相关的校园活动了, 甚至有高校大学生声称自从其进校园伊始至今, 根本就没见过任何形式的武术文化活动。由此不难看出, 当前我国高校的武术文化未能真正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而是被孤立于一隅, 只能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有限的领域内孤独的行走。

2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播途径单一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应随之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纵观全国各高校, 其武术文化的传承形式归纳为三种:一是开设高校武术课堂教学活动;二是设立高校武术协会;三是组建高校武术队。但现实情况是大多高校仅仅停留在前两种形式上, 根本无力组建武术队。近些年来, 随着高校武术课程的全面开设, 武术教学的改革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 但是教材与教学模式的陈旧仍然束缚了当下高校的武术教学, 致使很多大学生对学武术兴趣不高, 直接影响到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而全国武术协会都是相对独立的团体机构, 与各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结构体系, 因此, 也就谈不上与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我国部分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武术协会这一团体组织, 致使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没有生存的土壤。

3高校武术教学呈现出重视“技能学习”, 而轻视“文化传承”的现象

当代一些武术专家们认为, 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选择开设武术教学这一课程, 仅仅是将武术作为竞技体育的项目而开展的, 或是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而在武术教学中, 也只注重传授动作技能, 而以是否能规范的演示一套武术招数作为考查的根本依据。因此, 在无形中高校武术文化就在其传承的过程中被丢失了。再加之, 对武术理论的研究缺失, 至今仍无法为中国武术作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 只能套搬西方体育的评价体系, 藉此以作为权衡中国武术的标准, 致使中国武术最终被简化为最基本的肢体运动。而其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则基本被忽略, 其教育功能也随之而不断的被弱化, 最后竟完全等同于西方竞技体育, 不得不冠之以“运动”之名, 方能苟活在“体育”之下。

三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策略

1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需要得到相关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层的足够重视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 它起于中国, 在千百年以来, 中华武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武术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未曾习武先明德。”习武之人首先要将德育放在第一位, 而当前各高校亟待提高时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基于此, 我们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优良的尚德风范, 与各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 藉此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 对此进行有效的传播。渗透到时下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当中, 继而促进时下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审视道与德的关系, 而真正认识到其内涵。近年来, 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大量介入, 致使中国本土的体育文化被孤掷一角, 部分高校甚至出现因校领导批准开设跆拳道、瑜珈等项目, 继而导致武术课程的取消。因此, 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使之得以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融合, 亟需相关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足够的重视。

2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必须要将武术文化资源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评优指标

高校的武术文化资源首先应是高校的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其次是武术文化方面的书籍与资料, 以及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网站建设;最后是硬件设施, 如武术竞技场馆、武术器械等。要想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必须要将武术文化资源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 只有如此方能加速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普遍都存在着武术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而有关于武术类的书籍也严重匮乏, 武术场馆与器械落后、甚至缺失, 而高校的校园武术文化网站更是一片空白, 有的甚至就没有网站, 这些都无形中制约着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3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还要不断健全高校的武术竞赛、文化体系

中国武术运动包含有多个传统竞赛项目, 藉此, 高校在开设课程活动时也应随之而改变有关竞赛的项目设置, 使得其能够适合当前本校发展的特性, 从而, 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传统武术文化的学习活动中去。与此同时, 高校还要不断健全武术的竞赛体系: (1) 各高校可以定期举行校内的传统武术竞技比赛, 从而逐步扩大武术文化在高校内的传播, 藉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武术运动中, 营造深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 (2) 建立高校武术知识的竞赛体系, 让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大学生得以更全面、更详细的参与到武术文化活动中去。 (3) 各高校还可以在各省举行武术比赛活动, 同时, 增设传统武术的比赛项目, 从而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都能参与到武术比赛中去, 最终使得时下大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深厚内涵。

四结语

高校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 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隶属较高层次的文化群体, 在经由高校师生对传统武术文化极富创造性的研究, 他们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辐射能力。当前形式下, 我们加速对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将有利于今后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有效挖掘, 在不断的研究和整理的过程中, 予以创新, 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都有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潘晓波.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刍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5) :118-120.

[2]陆小黑.高校武术: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J].搏击·武术科学, 2008, 5 (11) :25-26.

普通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篇10

1 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是一种文化,这是因为武术自身凝结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与反映。武术萌芽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的。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完美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医学、宗教、哲学、兵学、文学、艺术等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就是在千变万化的人体演练动作当中,反映出人的思想、道德、意念、方式、手段、美感与文明程度,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气论、经络、动静、刚柔相济等等,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气质溶质其中,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传统文化体系,所以,中华武术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而言,对我国青年大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文化认同感、继而自觉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价值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应该把高校作为武术发扬光大、实现世界的广泛传播、本土文化传承的“主战场”。

2 目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中华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实际上中华武术文化教育在普通大学及各类学校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令人担忧!处在“边缘化”的境地。究其原因武术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夹杂在众多西方的体育项目当中,并且随着西方体育项目的不断“侵入”,各类学校打着:“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断的增设外域的体育项目,消减我们自己的“本土武术项目”。中华武术当下在学校里是在“夹缝里”生存,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夹在体育教育中的中国武术被西化,夹在体育教育中的武术被边缘化,夹在体育课中的武术教育被弱化,夹在体育课中的武术教育被软化”。

3 导致高校武术出现传承断层原因

3.1 高校没有自觉担起民族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

大学应该担起中华武术文化保护、传承的历史责任。武术文化传承需要人、武术文化发展需要人,只要人能够负责任的传承文化,就能使文化得到有效延续。尤其是对动态肢体符号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更是如此。如何保持动态肢体符号文化传承的优势,克服易失对文化传承消极影响,经过剖析就会发现“促进人人练习”的文化责任和责任运行机制是关键。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因为,对文化的关注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文化形成和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中介点”,所以,将学校武术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行指令性的国家意志,推进中国武术文化的重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其文化责任不容忽视。亨廷顿分析世界格局,指出目前文化的冲突就是几个文化圈的较量,你不占领这个文化高地,别人就会统治它。当代,西方体育已经抢先一步占据了制高点,也就是文化较量的具体体现。汤因比认为:一个文明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她是否在不断的自毁,遏制自毁的应对方法,就是自尊、自信和自强。避免自毁,实现自尊、自立须具备高度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责任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而不仅是大学生的责任。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人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3.2 高校武术课程教育过程中,“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引起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

体育全球化的趋势,西方体育价值观的侵入,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重“技”轻“文”教育内容,造成了我国青年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匮乏。西方体育文化的来势汹汹,让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青年大学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方式,心理状态还未成熟,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模糊,他们分不清外来文化的良莠不齐。尤其是当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的契机推销他们的体育文化和其使用主义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青年大学生无力招架。因为大学生群体,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他们的各种观念的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导致他们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迷茫与信仰缺失,使部分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疏离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影响着他们对中国时代传承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和动摇。

4 对策研究

4.1 普通大学应当担起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华民族武术是吸取中华文明的精华,不断融合升华,凝结出独具风采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成果。但是,进入21世纪来,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发展滞后与时代,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境遇。所以,我们作为中华的每一成员都有责任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生存的义务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责任。而高校,作为青年一代,学校的武术教育者更要立足于武术文化的教育课堂,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有传承中华武术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最终让他们自觉担起武术文化传承责任的行动。同时,国家和教育机构还有设置可操作的责任运行机制,也是监控大学武术文化传承、发展责任的保障。

4.2 确立高校“技术和文化”两手抓的教育理念

武术在高校出现被“冷落”的境遇,是我们生硬地“模仿”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结果。我们对武术进行“削足适履”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把“翻新”的新武术又推广到学校。“技术”的学习成为武术课堂教育的主内容。并且一味的将西方的“科学,量化”的体育评价标准作为对武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至此,蕴含中国文化要义的中华武术被锁定在众多西方体育包围中“狭小空间”—个纯粹的运动体育项目。武术就是一项体育运动被所有人认可和接受,“肢解着中华武术的宏大和深厚,”武术原本作为是一种文化形态被忽视了。所以,目前,改革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文化”和“技术”两手抓,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当然,武术文化教育要真正的在高校开展,传承下去,前提条件是国家必须强令: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教育内容、必须保证武术课上课的基本器材和场地供应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武术教育在高校的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武术文化课程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武术理论,而是通过练习武术技能,体会习武者“闻鸡起舞”的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和修炼顽强意志力,鼓舞斗志;通过武术文化的“渗透”和“教化“,才能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武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核心价值的认知,最后达到“内外兼修,德艺双修”的至高境界,并树立人文精神,内化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

5 结语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每一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炬,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但是,如果今天不改变武术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境遇,无疑明天中华武术文化就会淹没在西方体育文化的浪潮中,无从找寻。今天,我们一定把高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意识,武术的明天就会有希望。

摘要:高校是中年武术文化在我国本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武术文化的传播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图通过对目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现状,探析其影响因素,希望为推动武术文化在高校很好传承下去找到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本土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0-53.

[2]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61-66.

[3]陈青.中华民族体育传承的文化责任论[J].搏击·武术科学,2014(2):1-3.

传承文化从小做起 篇11

由淄博人立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自去年年底开馆以来,以其功能全、档次高、规模大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中国是陶瓷古国,博山又是陶琉之乡,陶瓷琉璃艺术更应该从我们这里得到弘扬”,淄博人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新说,“当代小学生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传承人,小学生和体验馆的互动与结合,对宣传陶瓷琉璃艺术文化,普及陶琉文化知识,传承陶琉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更能提高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弘扬正能量。”

陶瓷琉璃是火的艺术,体验馆外观采用热烈时尚的中国红,寓意中国古老的陶琉文化事业红红火火。步入体验馆,仿古墙上的陶瓷知识、可供百人同时体验的原始木桌椅、名家创作的陶艺作品、时尚而古朴的内装修……处处体现出陶琉文化的浓郁气息。

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为了培养陶琉文化艺术的薪火传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合作,除了建立实习培训基地外还建立艺术创意基金,每年保送有潜力的琉璃艺人到两所院校进行深造。

武当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承方式研究 篇12

武当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武当地域文化相互激荡过程中, 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域内, 由张三丰为代表的历代武当拳师在探索武当武术技击之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与武当武术密切相关的武当武术传承流派、武当武术拳术与器械、武当武术技击功法理论等外在文化产品, 以及蕴藏在上述主要内容之中并且主导其创造活动的拳法自然、由拳悟道, 由内而外、由术入道, 崇祖尊师, 循宗问道等内在文化精神, 还包括由这些基本内容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武当地域文化内容, 以及由这些基本内容所延伸出来而体现在其他地域武术或武术门派中并与它们共享的文化内容”[1]。武当武术文化是以道家哲学思想、道教精神为基础, 融入儒家、佛家、中医学、兵学、导引、养生等思想, 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荆楚地域文化的孕育下, 经历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文化的综合体。

2 武当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承方式

2.1 学校教育是武当武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传承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征, 是文化的延续[2]。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 这其中,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系统性等特点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只有通过学校教育, 进行辐射, 才能扩大群众基础。武当武术其厚重的文化根基, 丰富的功能价值, 对于培育大中小学生的民族情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品德修养, 以及强我种族, 健康国民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 首先应该将重点指向体育院校 (或体育系)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 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 在较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中, 能够更好地将武当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也是武当武术文化的一线传播者。他们将是武当武术及其文化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有能力、有权威的代表性人群;其次是针对普通大学生, 这一高素质人群对于武当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导向作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武当武术课程, 让其学习武当武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达到健身、养生、锻炼意志品质、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通过开展武当文化、武当武术文化、道家养生理论等文化讲座或专业理论课, 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传统文化和养生理念。对于中小学而言, 武当武术进学校要从地方、地区抓起, 以点带面, 逐步向全省、全国推广。在实施武当武术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要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武当武术基本技能的培训, 落实武当武术“一拳”、“一剑”、“一操”的教学内容;逐步推行《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制度, 拓展武术人口, 使学生在武术段位制的考评竞争中得到健身、修身的锻炼,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作为开展民族体育运动的主渠道, 要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学生健康生活中, 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选终身锻炼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种资源价值理念, 为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使民族体育进入学校, 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体育价值观的过程, 是传承国土文化提供经验的绝佳选择, 是丰富课程发展的契机[3]。学校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要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 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基础。而且他们也是中国文化的传人, 他们必须懂得接受我们民族的体育文化, 同时具有现代意识和精神。这样, 我们优秀的民族体育传统文化才不致于消亡。

2.2 竞技化发展是武当武术文化传承的推动力量

竞技化发展是推动武当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武当武术的竞技化是指武当武术通过竞争的形式使其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通过竞赛、比赛活动, 可以使武当武术水平得到提高和普及。竞技 (或比赛) 是武当武术技术、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是武当武术技术、文化的传播途径。在武当武术的竞技化过程中, 要以训练促技术, 以技术促竞技, 以竞技促整个武当武术的全面发展。在武当武术竞技化发展问题上, 应将其看作一个大的系统, 不能将其分割, 必须整体的发展。目前, 传统武术的竞赛是从三个方面独立进行的, 即套路、功法、搏斗。三个完全独立竞赛, 互不关联。让人们看不出他们都同属于传统武术体系, 也看不出个人在武术方面的修为到底有多深。所以, 武当武术竞技应从功法、套路和搏击三方面进行, 每人必须进行三个项目的全能比赛, 三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决定名次, 从而真正体现一个人在武当武术方面的修为。对于武当武术而言, 其挖掘整理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以技术整理、开发为重点, 挖掘研究出一整套武当武术的精品套路、功法体系, 突出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实战特点, 以具体活动为载体, 展示武当武术的风采, 树立形象的特色。使武当武术逐步进入竞赛的大雅之堂。武当武术竞技化的实施, 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举办高规格、高水平的武当文化武术节、武当国际文化旅游节, 积极争取承办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 定期举办不同等级的武当武术比赛, 给武当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技艺交流的平台, 举办武当武术擂台赛、武当论剑等活动, 定期海选武当武术高手, 并授予荣誉称号。结合武当山庙会举办武术竞赛和表演, 利用“三月三”、“九月九”真武祖师大法会, 朝山香客多的特点, 宣传武当武术, 以此多样的竞技、表演形式对武当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和辐射影响能力。

2.3 大众传播是武当武术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传播活动。“在信息时代, 大众传媒成为影响受众个体认知、价值判断的中介, 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 帮助受众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且对于民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与进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4]武当武术本身具有民族性和普及性, 其“以养生为主”的特色, 具有修身、健身、防身等功能, 他以人为本, 追求人体的自身和谐, 是全民健身的俱佳选择。个人可根据喜好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进行健身养生活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各种传媒手段日益发达, 电视、电影、网络、书籍杂志、影像资料等逐渐普及。武当武术文化同样可以借助这些手段进行传承。比如,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等节目就是通过电视这种途径来对武术进行宣扬和传播的;[5]武当武术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 对其宣传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也可以借鉴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 在湖北电视台开设武当武术专题栏目 (擂台、养生、教学、理论等) 。同时在网络、报纸媒体等也开设武当武术专题栏目, 系统介绍武当武术并解答武友的疑难问题, 大力营造起武当武术风采的良好宣传氛围和环境。拍摄古代道家、武当武术名人健身养生传奇功夫片, 摄制一批高质量的、以武当武术为题材、在国内外有轰动效应的电影、电视剧, 使武当武术风靡国内外, 深入千家万户。编辑发行武当武术专业的书籍、杂志、光盘等拓宽人们了解武当武术的视野, 增加人们学习武当武术的途径。另外, 通过体育旅游、节日、以及各种形式的比赛和表演, 宣扬和推广武当武术文化, 提升参与者人气。让世界各族人民了解武当武术文化并身体力行于其中。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 大众传播不失为武当武术文化传播的良好途径。

2.4 师徒传承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承方式

师徒传承, 是中国武术最古老且存在时间最久远的延续途径。它是由“师与徒双方聚合在一起, 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 以传习武术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6]。它作为承前启后的链接, 发挥着武术内涵纵向继承与外延横向扩展的作用, 从而使中国武术更具“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特性。师徒传承是民间自发的组织体系, 它通过模拟血缘维持关系, 对武术技术传授没有刻意追求统一与标准。打练结合是体认中国武术技艺的路径, 传授方式多采用一对一, 相当于精英式的教学, 以拳种为传习载体, 来感悟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武当武术的当代师徒传承, 更有助于武当武术文化的提高和创新, 对于武当武术文化的纵向承传至关重要。因为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 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武当武术要发展, 要生生不息, 就必须后继有人。虽然师徒传承这种方式在时代变迁中慢慢的弱化, 但对于技术复杂, 体系庞大的武当武术而言却是最能完整继承武当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武当武术若没有师带徒的技艺传承, “武术人”是无法掌握具有文化价值的武术技艺的。在传承过程中, 传承人对技术和理论的准确把握是有效传承的先决条件;能否选择较好的人才;进行考察、甄别和分类, 从而“因材施教”是有效传承的主要前提;继承人能否主动学习, 刻苦钻研, 反复探索实践, 是有效传承的重要基础;传承人的言传身教, 对继承人掌握传承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 甚至影响到该项目将来的发展, 是有效传承的关键。

2.5 纳入法律保护是新时代武当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手段

武当武术运用《易经》中以静制动、阴阳五行等原理, 参以道教内功丹法, 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拳功拳法和独特风格。其魅力在于以道理为指导, 尚意不尚力;以养生为宗旨, 内外兼修;视技击为末学, 体现人与人和谐共处;以戒律为门风, 尚武德;以自然为神韵, 处处体现出圆、圈、旋的有机交合运化之势。并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单靠“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保护措施是不足以防止“不当利用”行为的。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地保护, 就必须考虑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构建相应的规则体系加以解决[7]。武当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承也面临如此困境, 法律手段是其保护的最有力的保障。对武当武术文化传承的保护应站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进行, 从文化角度、体育角度和知识产权角度给予保护, 其中给予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现行最有效的法律保护。公法和私法相结合的法律保护模式最适用于目前的发展形势。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

3 结语

武当武术文化在传统文化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发展, 融汇了易学、道学、中医学、伦理学、兵法、天文、地理、养生等传统文化, 它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道”理为指导和规范, 其文化内涵深厚, 功理深博, 功法精妙。武当武术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是民族感情的需要, 对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感情, 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好的珍惜、保护和传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武当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武当武术文化,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 吸取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以服务于大众的姿态走向社会,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当武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武当武术文化概念的阐释, 论证了武当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承方式:学校教育是主渠道;竞技化发展是推动力量;大众传播是有效手段;师徒传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承方式;法律保护是重要保障手段。

关键词:武当武术文化,当代,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龙行年.武当武术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24.

[2]张云崖, 牛爱军, 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7) :54-57.

[3]邱志钊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15-16.

[4]容中逵.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城成问题[J].现代教育论坛, 2008 (2) .

[5]郭礼.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6) :157-160.

[6]邱丕相.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34.

上一篇:重力势能下一篇:微螺钉支抗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