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

2024-10-15

文化传承发展(精选12篇)

文化传承发展 篇1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简称“七化建”) , 成立于1964年10月, 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 (股份) 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03年起, 七化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先后确定了企业文化理念内容与推进载体, 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估暂行办法, 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大力弘扬先进企业文化, 让企业文化传承、发扬企业精神, 使企业精神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衔接起来, 更好的为七化建事业发展而服务。当然, 七化建企业文化多年来能够传承下来, 得力于公司一大批员工的辛勤努力。如果不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成绩, 如果不是他们的努力, 企业文化是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历史是要前进的, 文化也是要不断进步的。但是, 无论何时, 我们的企业文化都要沿着民族精神的主线,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这才是七化建应有的文化之路。

文化传承发展 篇2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传承黄河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篇3

立足实际建设校园文化

高青三中把“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定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进而把“浸润黄河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作为主体文化,以“和融共进,行健搏新”作为学校精神,以“德成方圆,志行千里”作为校训,以“和谐奠定立校之本,统筹聚合发展之力,创新成就引领之势”作为办学策略,把培养目标定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知识全面的幸福学子”,把办学目标定为“占领基础教育高地,打造一流名校”。全体师生初步形成了“诚朴有责,自强协作”的校风,“爱生启智,精研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点滴成习”的学风。学校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制定了长远规划,向着淄博文化名校的目标迈进。

立足学校实际把管理原则确定为“重人文,亦重制度;重决策,更重落实”,并按照民主、法制程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还坚持民主集中制、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制度,不断扩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学校尽量淡化制度的硬度,时时处处彰显人文情怀。

勇立潮头扛起黄河文化大旗

山东省高青三中在开设国家规定必修课的同时,大力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先后开设了《科学发展观》等地方课程,开设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还开发了《健康教育》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结合保护母亲河行动,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强化环境育人作用。推行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课堂文化,体现学校特色。

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对教职员工开展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学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强化“爱心”和“责任”意识,把“诚朴有责,自强协作”作为教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体会成功、享受幸福。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阳光乐观、有责任、有爱心的教师团队。学校深化教研教改,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创建适合教师专业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校以生为本,搞好学生文化建设。一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幸福,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路子。二是加强社团组织建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具有学校特征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

打造润物细无声的物质文化

一是搞好学校建筑外景观文化建设。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体现学校特色的标准字、标准色,并在学校内部及对外交流和宣传中使用。学校还重视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力争体现高品位、高层次、实用性。建筑主色调为黄色,体现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建筑外景观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有特色又相互辉映,充分彰显了“和谐、包容、绿色、人文”的文化氛围。

二是搞好建筑内文化建设。博学楼在设计上突出了核心理念、爱心、责任、博大、宽容、教学方法、文化名著的内容,意在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启智楼在设计上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涌慧楼和溢馨楼主要是展示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三是搞好室内文化建设。学校会议室展示“和融共进、行健搏新”的学校精神,激励教职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接待室展示校徽和校训,对外展现学校精神面貌;多媒体教室展示校徽和学校精神,体现严谨和谐的氛围;思源楼主要设计为规范师生言行,营造文明、和谐、愉快、有序的就餐环境,并适量悬挂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方面的科普卫生挂图。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方能成习,以少聚多,才能成就大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人防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今后将进一步把学校文化建设继续推向深入,让学生浸润黄河文化,奠基幸福人生,扛起黄河文化的大旗,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全省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学校。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传承童谣文化,促进多元发展 篇4

一、民间童谣的内涵解读

古人云:“童,童子。徒歌曰谣。”童谣是传唱在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 也就是说它必须出自儿童之口, 且没有乐谱,童谣不同于儿歌,儿歌是有固定旋律的,着重的是音调和旋律,属于儿童音乐;童谣重视歌词的内容、文字的优美,并有韵律而朗朗上口。民间童谣指来源于民间, 并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

民间童谣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以生活化的内容、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发展传承下来, 民间童谣包含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 地区重要 的思想文 化与情感 道德内容 ,保留丰富 而多元的人文与自然共生的文化因素, 具有特有而多元的教育价值。民间童谣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叠词叠韵、富有节奏感,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非常符合幼儿的口味,比较容易深入幼儿的心灵。童谣富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较易为幼儿接受。由于民间童谣独有的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达成共识,那就是民间童谣是幼儿教育中极为优秀的课程资源,在幼儿语言发展、行为习惯培养、道德情感感悟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民间童谣应尽快全面进入幼儿园,当民间童谣出现在幼儿园教材中当童谣在幼儿之间传唱时, 童谣教学很自然成为一种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享受并且传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民间童谣语言简单、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内容和语言都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并且娱乐性、游戏性很强,深受幼儿的喜欢。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童谣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陶冶情操。

1.有 利 于提 高 幼 儿 的 语 言 表 达 能力 。

民间童谣声韵自然活泼,音乐口语化,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朗朗上口,所以十分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极适合幼儿诵念传唱。所以,幼儿说了童谣,学话快、准,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可以说,童谣是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最佳教材,经常传唱民间童谣,必定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朋友通过长期、多形式、多途径地欣赏、视听、朗诵、游戏、表演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如“马兰花”、“推磨磨”、“金锁银锁”、“摇呀摇”等,幼儿的口齿更清楚了,发音更准确了。如童谣《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 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这首童谣,通过反复传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能更安静、更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乐于与人交谈,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验和需要。

2.有 利 于发 展 幼 儿 的 逻辑 思维 能力 。

幼儿阶段是孩子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速发展时期,同时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民间童谣具有完整的逻辑思维结构, 蕴含丰富的知识内涵, 对开发幼儿智力很有帮助。比如,数字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将民间童谣引入教学中,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的童谣: “荷花、荷花几时开 ? ”(一月开 );“一月不开几时开 ? ”(二月开 ) /“二月不开几时开 ? ”(三月开 )/“三月不开几时开 ? ”(四月开 ) /“四月不开几时开 ? ”(五月开 )/“五月不开几时开 ? ”(六月荷花朵朵开)。这首童谣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帮助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而且使幼儿明白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的开放时间,让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既快又好地接受不少常识。

3.有 利于 培养 幼 儿良 好 的行 为习 惯 。

在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例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这首民间童谣“摇元宵”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将童谣融于游戏中, 不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且教育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

4.有 利于激发 幼 儿 的学 习兴趣 。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把民间童谣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易接受, 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在念念有词中常常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活动中, 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念童谣。又如在跳橡皮筋的游戏时,我们让幼儿一边跳,一边朗诵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5.有 利 于 丰富和 发 展 幼 儿 的 想 象 力 。

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首先进行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童谣往往展开大胆的想象,使孩子如天马行空, 张开想象的翅膀。如童谣《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 /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类童谣使孩子们听了读了,对发展创造力大有裨益。

三、民间童谣教学策略

1.因 材 施 教 ,选择 不 同 教学内容 。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如小班幼儿年龄小, 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接近幼儿生活的、有趣的民间童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加入适宜的新内容,不同活动增加适宜的民间童谣,使幼儿既动口又动手,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民间童谣的益智作用。如《小老鼠上灯台》、《排排坐》等这类童谣,语句简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情。《排排坐》这首童谣表现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吃水果是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学这首童谣时,是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集体吃水果情景的再现。

2.有机 渗透 ,创新教学 方 式 。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的组织与实施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 把它纳入幼儿园艺术课程及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现民间童谣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融合,这样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才真正获得有效发挥。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如民间童谣《小花狗与大石头》:“一只小花狗,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编成故事:今天是星期天小花狗一大早起床,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活,妈妈很高兴对小花狗说:“你去找小伙伴玩吧,吃饭前回来”。出门时,妈妈叮嘱说:“走路要小心啊! ”小花狗东瞧瞧、西看看,发现前面有一只花蝴蝶,便去追它,结果没看脚下的路,碰到大石头,跌了一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跌得满身都是土。幼儿听完故事后觉得很有趣,激发学习童谣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 台》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会念童谣。再次,角色交换,游戏重复。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3.家 园 互 动 ,巩 固 记忆 挖掘 资 源 。

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进科研开展, 家长参与使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有价值和意义。为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民间童谣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创编童谣。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幼儿学习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让家长介入教学活动中,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浅谈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5

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作 者:谢金良 XIE Jin-liang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33 刊 名:周易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OF ZHOUYI 年,卷(期): “”(4) 分类号:B221 关键词:易学文化   易学研究   学术传承   学科发展  

传承核安全文化 走安全发展之路 篇6

中国核工业建设产业是与我国原子能工业同时诞生并共同发展的。401工程“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以核工业为龙头的国防工业建设时期。

第一代野战军式的核电建设队伍建成了众多“第一”:第一座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加速器,第一个铀浓缩气体扩散厂,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一个核工业“三线”工程,第一个核潜艇模式堆等。这支高素质的国防科技工程建设队伍先后完成了我国大陆所有的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和核燃料生产设施建设,科技队伍、人才技能、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等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高精尖和技术、保密等要求较高的军工建设领域以及核工程领域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承担建设了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各军工行业各类高标准的国防科技工程,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保军建设责任,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丰功伟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现代国防科技工程建设的精锐之师。

核安全文化导向核电建造

目前,中国大陆所有核电站核岛的建造都由中国核建集团建造,并且业务已经扩张到了海外。中国核建在建造各种反应堆型核电站的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安全、质量文化底蕴,培育了浓郁的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是核工业在特殊安全性要求下经过多年培养出来的企业做事习惯,逐步形成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以及“一次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核安全文化理念,养成“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交流的工作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制度、程序的严格执行,已将这些习惯转变为一种行动自觉,并融入到核电建造的组织管理和员工日常行为中,有效地保障了工程建设所有安全和质量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保持了较高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业绩。这是中国核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基因密码”。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我国核电站建设的方针,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持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工程建造的企业集团,拥有大批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及科研、设计、建造、检修等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支可靠的建造队伍,拥有满足核电项目各种堆型建造的先进装备。独有的核反应堆建造技术形成了核电建设、核电专业技术体系和知识产权,独具优势的核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先进的核电站施工组织管理形成了体现核电工程建造安全、质量、速度水平的“中国核电建造模式”。时至今日,中国核建承建的核工程没有发生过核泄漏、核污染等事故,均保持安全运行记录,“中国核建”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核电站建设品牌。

北京奥运场馆“鸟巢”的钢结构大件吊装过程中,中国核建800T机组在任务量相同、工期紧的情况下,项目部按照核电站质量保证要求精心组织,精湛的技术、精确的控制、严谨的安全管理保证了吊装施工,比国际吊装“大哥大”荷兰玛姆特公司提前一个月完成吊装任务。这是中国核建第一次与国际知名公司同台竞技,是一场技艺与心智的比拼,也是一场无言的“暗战”。这一优秀业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也将“奥运2008卓越贡献奖”揽于中国核建名下。

弘扬传承核安全文化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有能力将可能发生的损害风险通过自身努力完全消除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牢牢把握住安全的主动权,能够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多年来,中国核建传承核安全文化、推动构建本质安全企业方面实施一系列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形成了核工业特色的安全质量环保管理系统。通过核电建造质保体系的持续改进,形成了精细分工、分层授权、集中管控的组织管理架构和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安全施工保障和监督系统,使安全生产保障和监督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实行程序化管理并持续改进。各成员单位均进行了三体系认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变化,开展风险辨别和管控,优化流程。如大型起重机作业区域地耐力须经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所有防护措施须检查验收、在非核项目使用“五点双扣安全带”等,从技术、管理方面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将承诺制、程序化管理、科学决策、诚信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改善作业行为和条件等核安全文化六个关键要素落实在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各项工作中。

严格执行工程管理与作业人员“准入”制度。从专业技术、身体状况、工作经历、职业操守等方面选人用人,同时持续地开展以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淘汰不合格或不称职人员,让合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充分利用我们特有的经验反馈体系。及时收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经验以及吸取的教训,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一个项目出事故、所有项目受教育,一个工程有隐患、全集团公司受警示”。识别和消除重大安全事件的潜在诱发因素,防止事件的重复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安全和质量事故、事件的发生率。

使用先进、安全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工艺。如购置最先进的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机、特大型起重机械、整体螺栓拉伸机等设备,不断提高工程建造水平和能力,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及专业齐全的核电建造队伍,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强化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将有核电工作背景的骨干充实到各重点建设项目,使其成为核安全文化的“播种机”;严格的班组长考核合格及任用注册制度;遵章守纪,提升员工责任心和大团队意识;实施日常安全质量管理考评,倡导透明管理与鼓励正确行为;营造浓厚的核安全文化宣传氛围;员工具有“按程序办事”的意识,养成“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交流的工作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科技兴安”战略,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以生产安全闭环管理为重点,以对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深入持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提高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国防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将考核评估和监督生产活动常态化,进而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

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7

一、佛堂古镇文化的内涵

(一) 古建筑文化

“佛堂是一个完整的古民居古镇, 又是一个雕刻艺术的博物馆”,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对佛堂古镇的评价。大批古民居都是明末、清朝与民国初期的建筑, 百余幢古建筑以其精湛的石雕、砖雕、木雕和精美的壁画,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建筑“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特点。

(二) 宗教文化

“佛堂”得名, 缘于中国大乘佛教创始人傅大士和印度高僧达摩祖师。南朝梁普通元年 (公元520年) , 天竺高僧达摩云游东方传教, 恰遇义乌江洪水泛滥, 只见傅大士一人在身单力薄地解救四处逃难的百姓, 遂投磬相助, 磬入水面化为渡船普渡众生, 百姓为纪念达摩救世之恩, 便于投磬处建“渡磬寺”供奉佛祖, 寺中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 堂烛生辉照八方”和“佛堂市兴永千秋”等, 都是佛堂来由的明证。

(三) 商业文化

市镇的崛起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结果, 佛堂古镇的商业文化成绩显著。据佛堂镇王蒲潭《凤林王氏宗谱》内记载:佛堂浮桥, 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 (公元1760年) 。说明距今250多年, 佛堂已成为“旁据水道、四方辐辏、吸贾牵车, 江上桅杆林立、船筏泊岸如蚁”的商埠。解放前, 佛堂镇经营的茶馆酒肆、钱庄当店、田料百货的殷户商贾多达400余家, 棉布店、布厂、袜厂、专卖或兼卖的田料店、山南货店、中药店、火腿行10家, 油坊、肉店、铜铁五金店、金银首饰店、钱庄、茶馆、酒馆等一应俱全, 其他还有造船厂与教会、耶稣堂等。义乌的第一盏电灯在佛堂亮起, 第一个动力碾米加工厂在佛堂首办, 全县最大的水上运输业联合会在佛堂成立。“店前搭棚子, 棚下摆摊子, 摊前放篮子, 篮前跑车子”, 就是当时佛堂经济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二、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

佛堂作为极具江南特色的古镇之一, 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是最能够集中体现义乌文化的一个地方, 把佛堂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和展示出来,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对佛堂古镇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和开发, 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并对古镇的历史、建筑、民俗等文化进行传承, 是非常必要的。

(一) 明确古镇发展定位

早在2001年, 佛堂就开始重视古镇的保护开发和文化挖掘, 编制了《佛堂历史文化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年, 上海同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的《佛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整治规划说明书》中就提出, 古镇的规划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保持古镇风貌、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等各方面的原汁原味。佛堂古镇的开发已确定为古镇文化、佛教文化和古民居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定位, 因此在古镇发展定位已经明确的条件下, 依照定位的思路, 对古镇的开发进行统一规划, 务必做到在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再对古镇进行合理的开发。

(二) 加强古建筑保护

佛堂古镇历经千年积淀, 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变迁, 保护不力, 古建筑的存量锐减, 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对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与保护, 做到“保护开发保为先”。

首先, 对老街、新华剧院、“植槐堂”、“义和里”、“日顺里”、“懋德堂”、“长新里”等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维修, 加强防火、防虫、防腐等技术处理, 将周边不利于保护的住房、办公、工厂等予以搬迁。而对于已遭破坏, 但史料记载确切、对古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予以恢复, 比如“万善浮桥”、“盐埠头码头”, 并将其作为追寻古镇历史的新景观加以完善, 以再现“清风商埠图”的画面。

其次,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 还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吴棋记”大院为例,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吴棋记”大院后门有一块匾额, 上书“与德为邻”四个大字, 是义乌大书法家傅典虞的墨迹。“吴棋记”店老板吴茂棋, 是佛堂镇上有名的儒商, “与德为邻”可以看作是屋主人立身处世的人生信条。他不但能巧用智慧捕捉商机, 赚到大钱, 而且能够大方地去办公益事业,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明人士。1941年, 正当吴茂棋建造“吴棋记”十八间大院临近结顶完工的时候, 日军侵华, 义乌沦陷。1942年春, 吴茂棋毅然同意佛堂商会在他新建十八间大院的三层楼上, “引火烧身”地安装了一个“手摇警报台”, 老百姓听到警报声, 即可向外逃避敌机的轰炸,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佛堂的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能做到以德为先, 这是因为在佛堂经商的人, 很大一部分是从徽州过来的, 这批徽商大多有一定的文化, 他们把经商之道带到佛堂的同时, 也把儒家的仁义思想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商业活动中。佛堂商业文化的繁荣,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佛堂的商人有着极为人性化的经商之道。

(三)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在佛堂古镇的历史中, 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发展古镇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保持古镇生命与活力的一个主要途径。

1. 老街民俗商店游

老街的民俗商店是佛堂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对传统的礼节也越来越讲究了, 尤其是红白喜事, 所用物品比如八卦、皮箱、布鞋、彩粉、铜火熜、铜汤罐、凉篮, 许多已经濒临消失的民间物什在这里都能找到。还有一些传统的行业, 比如铅皮匠、竹木器店、渔具店、包子铺、中药店、灯笼店、腰带铺、算命, 含有吉兆意思的三元、文光文具店, 供销社时代遗留下来的五金百货店等, 也都依然焕发着生命光彩。因此老街随处可见的民俗用品商店, 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主要表达场所。

2. 宗教文化游

佛堂镇内有影响的寺庙有7座,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双林寺。双林寺始建于南朝梁代, 号称“天下第三, 江浙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 一千多年来, 双林寺屡毁屡建, 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彻底拆毁。鉴于双林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 1994年6月, 义乌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双林寺, 并开发为风景旅游区。

双林始祖傅大士 (公元497—569年) , 姓傅名翕, 字立风, 号善慧, 义乌稽亭里人, 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他开了中国禅宗原始宗风, 将修学和社会参与二者统一起来, 其心性论成为后世禅学的核心和源头, 被尊为中国维摩禅始祖、佛学中国化的先驱, 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声名远播海内外。他提倡的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与当今提倡和谐文化的潮流是不谋而合的。

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把双林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要将双林文化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比如可以把双林寺与义乌十大民俗之一的海云寺十八大会联系一起。

海云寺, 位于佛堂镇北五里路的前流山上, 是傅大士除双林寺外的第二道场。据《义乌洋川贾氏宗谱》记载, 中大通三年 (公元531年) , 洋川贾氏五世孙贾昙颖, 辞官归里。在傅翕的影响下, 信起了佛教。为助傅翕弘扬佛法, 捐出私产赐土地一处, 供傅翕建造双林寺。从此, 贾氏宗族就和傅大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月十八是贾昙颖的生日, 贾氏宗族为纪念贾昙颖与傅大士的这段佛缘佳话, 每年都要在这天举行一次由义乌贾氏各自然村轮流大年的大庙会。当天贾氏村民到自己村子祠堂里祭祖后, 再到海云寺拜佛, 轮到大年的“值甲” (当年承办) 村子, 还要抬着一座雕得十分精致的傅大士佛龛, 在数十台“抬贾巧”与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有节奏的齐鸣下, 抬着百斤重的大蜡烛, 到海云寺主持这场一年一度的大庙会。

“十八大会”的大士佛原是到双林寺接来, 再随同大蜡烛一起送回双林寺去的。海云寺只不过是仪式结束后, “值甲”的村子把香亭的宝盖、掌扇、黄凉伞、响钗、旌旗等一些代表宗族的公物送到戏台前, 受过“八仙”之后, 移交给“接甲” (下一年承办) 的村子时的交接场所。后来由于双林寺日趋衰败, 又没有戏台不能演戏, 尤其是双林寺属贾、朱、王三个姓氏共有, 而海云寺则是贾氏独姓所有, 因此贾氏村民就改为在海云寺举行仪式了, 这才有了真正的海云寺“十八大会”。双林宗教文化的联合开发,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双林寺的知名度, 而且有利于增加佛堂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根植于水环境的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难题。佛堂古镇的历史悠远, 拥有浓厚的文化积淀, 因此在对佛堂古镇的开发过程中, 要做到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 探寻它们的文化内涵, 确保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完整、合理传承, 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摘要:佛堂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是江南古镇文化的代表。鉴于此, 本文对合理继承并发展佛堂古镇文化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古镇的文化传统, 提升古镇的整体文化内涵。

关键词:佛堂古镇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梧.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2]吴海燕.义乌市佛堂历史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研究.规划师, 2005, (8) .

[3]贾沧斌.佛堂古镇.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 (7) .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8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创新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是一座城市文化和内涵的载体, 也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纪念碑。民族文化的不同, 从而形成独特的本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 使得文化从中得到充分体现。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建筑文化更是独具一格。在我们有着辉煌灿烂传统建筑文化的国家里, 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是历史赋于的时代重任, 也是我们必须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全国出现了所谓的“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传统文化的普遍现象, 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地域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传统建筑文化同样也面临着全方位挑战。在西方建筑风格和所谓的“现代派”建筑观的影响下, 建筑师抛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盲目跟风,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逐渐失去了个性, 甚至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出现了一批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的建筑。其中欧陆风盛行, 貌似多样的建筑形式, 实际是西方流行甚至过时建筑手法的拼凑。此外, 现阶段城市建设扩大的国情的影响, 政府部门和主管领导对建筑风格的取向、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以至于传统建筑文化慢慢地被破坏, 甚至被取代。导致西方建筑思想对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形成巨大的冲击。1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的长高, 人们享受了国家建设的便利之时,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国内不少专家伤感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千篇一律, 失去了地域文化的个性!我们的建筑师和决策者在过去20年的城市建设中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 忽视了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建设与保护, 传统建筑文化严重缺位, 建筑师处境尴尬, 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一座失去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 这样的现象持续下去, 将会给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2

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 不同的民族文化都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形成了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文化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 只有我们更好的把握和传承, 才能深刻加深历史的记忆。梁思成先生在谈论中国建筑文化时经常自豪地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 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 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 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 标准化的商品生产, 致使建筑环境趋同, 设计平庸, 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业的影响, 形成了大批见品位不高的西方建筑风格的仿制品, 在城市建设中导致了“千城一面”特征, 成为中国城市建筑的一大败笔。3

二、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品, 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是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创造物之一, 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的文化价值是社会文明价值的体现, 也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建筑品质和精神的体现, 同时也是生活模式和生活情境的写照。

我国传统建筑不追求形式体量美, 而是以基本结构表述特有的文化内涵, 崇尚建筑形态的自然美。庄子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传统建筑将将朴素、自然看作是一种理想之美。因此, 古人在营造建筑时, 将山水的自然之美用于传统建筑环境之中, 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 也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例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西北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城镇都强调了人与自然微妙相处的和谐关系。

我国传统建筑内涵极其深邃, 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观点和美学特征。整个建筑总体规划、细部刻画、外观造型, 都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不同民族的一种审美取向和价值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讲究神韵和内在的精神。这些在传统的民间建筑艺术上都有反映。例如北方的窗花、窗隔等一些建筑细部以及装饰屋顶的雕刻砖瓦系统, 都把特色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我国传统建筑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在选址时, 注重选择良好的环境, 遵循着“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研究, 寻找既有美感又适合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例如我国传统风水术中, “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是最理想的居住之地;又如云南傣族竹楼, 利用深出檐和重檐遮阳使室内温度降低, 利用空间的变换、构造、底层架空改善通风, 同时节约了用地。我国传统建筑在很早就注重其节能原则, 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注重建筑材料的节能, 主张采用土、砖、石、木、竹等, 这些材料获取方便, 就地取材, 节约资源。典型实例有湘西的苗寨、新疆土平房、西藏大碉楼等。由于气候的影响, 南北方构筑形态也有差异:北方侧重于建筑冬季的御寒和保温;南方侧重于建筑的隔热和通风。典型的有福建土楼, 合理利用1.5~2.5m的厚土墙, 夏季有效地阻隔了室外的热量;中间的大天井有效地解决了采光和通风。4

三、保护和传承

我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中传统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心理构成、思维方式等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简单的套用就能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跃进, 我们只有把握好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脉络, 结合我国传统地域文化和人文内涵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一) 提升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严重的影响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无用论”认为传统建筑是落后时代, 落后地方的产物, 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毫无价值可言;“消失论”认为,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建筑应该抛弃原来的地域特色, 从而进一步也所谓的“全球化”;“无为论”认为, 传统建筑缺乏实用性, 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 建筑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对于现代人们生活的意义不是很大, 无所作为。面对这些错误认识, 我们应该认识保护传统建筑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树立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保护历史, 保护自己家园的全民意识。

(二) 保护中的建筑再利用

传统建筑大多选材精良, 结构合理, 建筑虽然经历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沧桑, 但是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是如何改善它的传统建筑的基础设施, 使其褪去历史的沧桑, 重新担负历史

“小香风”的设计

——夏奈儿的经典之风

陈敏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有人说:拥有“夏奈尔”, 一直是这个世纪女人的美丽梦想。夏奈儿在时尚界的泰斗地位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夏奈儿扮演着如此不可替代的风向标角色, 其一度风靡世界的作为时装主轴的经典套装, 近年来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刮起了一股狂热的“小香风”。本文通过对夏奈儿服饰的特点, 来解析和设计小香风的风格特点, 为明年冬季的流行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夏奈儿;小香风;风格;设计

一、夏奈儿的品牌风格

若要揭开夏奈儿的神秘面纱, 探寻可可·香奈儿传奇的奥秘, 必然要追朔到她那最本质的特立独行的个性。

在上个世纪的最初, 在女人们都还认为工作是男人的专利的时候, 对于夏奈儿的过人自信和笃定, 很难以想象这究竟是从何而来, 她那么一步一步地走在自己向往的路上, 不理会怀疑和嘲笑, 固执而骄傲。在女人们顶着沉重的发髻和高耸的帽子, 脖子酸疼还要保持迷人的微笑的时候, 在被鲸鱼骨制成的紧身内衣勒得喘不过气来还要保持优雅走姿以取悦男人的时候, 可可, 这个在孤儿院里成长起来的小裁缝, 勇敢地打破了这一切, 她让帽子回归简洁, 去掉了缎带、花边、羽毛、花朵、人造水果等繁复的装饰;她让衣服回归舒适, 摒弃了束腰、衬裙以及层层叠叠的蕾丝花边, 她让女人们穿起了自由休闲的服装, 身心舒展, 而不是让衣服成为女人的枷锁, 举步维艰。她的超前眼光和举动掀起一场时尚革命, 迅速赢得了女人们的满口称赞和狂热追随, 奠定夏奈尔品牌之基。

此外, 夏奈儿女士不能容忍女人出门前不好好打扮, 其对美

负重、使其焕发生机是我们要努力探讨的课题。澳大利亚《巴拉宪章》也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 也就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在保证其外表和历史风貌的程度下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其实用价值。传统建筑的再利用, 成对传统建筑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保护好了传统建筑就保护了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 就留住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例如很多传统建筑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作为博物馆、文化场所、艺人工作室等, 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装饰。5

(三) 继承创新

创作不是简单地模仿, 不是对传统建筑的仿造和所谓的“复古”, 坚决反对所谓的“克隆”的创作。在继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符合现代精神同时又符合地域文化。

对传统建筑文化不能只是完全静止地继承它, 模仿它。我们要利用今天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进行引进和更新, 吸收外来文化和先进经验来充实自己, 利用强大的理论支持结合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共同进步。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日本当初利用西方建筑技术理论基础结合本国的传统文化, 使得传统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德国的旧城保护工作开展较早, 成效也很明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保护的历史名城和传统街区, 把传统建筑维护保护做了明确分工, 将传统建筑保护列为政府的职能, 维护工作作为政府部门以外的工作。经过10多年努力, 东德地区有144个社区得到很好的保护, 基本上保留了原有街区的风貌, 勃兰登堡市的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希望我国某些城市变成“大号”的故宫和“小号”的的追求可谓是一丝不苟, 她那句“每一天谁知道会不会是命中注定的大日子?”, 至今仍被女人们捧为至理名言。同样对于夏奈儿套装, 她对设计要求之高甚至达到了一种苛求的地步。“因为一套衣服的优雅之处, 正是在于其动静皆宜的舒适感。”夏奈儿女士卸除了套装的里布与垫肩, 她认为这些衬垫正是造成外套看起来僵硬紧束的主要原因。经典斜纹软呢就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夏奈儿式的奢华品位, 而剪裁细节之处都可见夏奈儿女士精致人生的理念, 比如袖子也会按照布料垂直的图案纹理来进行剪裁, 接缝在肩部的最高点, 其设计会做出些微弯度, 并且里面多加一块布, 以符合手肘自然的曲直与活动空间。

当然, 夏奈儿女士对女人的了解, 也是再没有谁能比得上的了, 经过“里外皆美”的完美结构和精致的细节处理, 夏奈儿套装幻化为女性身上的第二层肌肤, 成为绝无仅有的时尚佳作。

二、什么是“小香风”

所谓“小香风”, 是精致套装或连衣裙, 通勤一派, 集时尚、优雅、气质为一体的代名词, 简而言之, 是对典型夏奈儿搭配风格的泛称。

所有的经典, 之所以能形成她的专属风格, 都是经过沉淀的。在所有人的印象中, 夏奈儿女士都是穿着经久不变的通勤套装, 踩着细细的高跟, 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夏奈儿女士以她的标志性装扮, 为人们带来了魅力“小香风”的最初印象, 西方人的挺拔和与生俱来的气质, 将这样的套装诠释完美。而东方人则能穿出另一种味道----精灵般小巧迷人。周迅在2012夏奈儿秋冬时装周上穿一身白色小套装, 颇有独特韵味。在2013夏奈儿的春夏时装秀中, 其展示的依旧是精致的短外套, 简练的抹胸裙, 即

纽约。在创新过程中, 我们既反对程式化的束缚, 也要反对盲目崇外。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理论基础有机地融和在一起, 才能使我过的传统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4.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建筑更是其中能体现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载体。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研究课题。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结合起来对我们研究历史、研究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的同时, 也要参考国外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经验。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钥匙, 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06) :8-9

[2].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Z].2005, (02) :4-5

[3].吴良墉.中国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05) :23

[4].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03) :9-13

杜甫草堂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9

1 杜甫草堂的景观特色

杜甫草堂巧妙地借自然存在的山势景物, 浑然天成, 古朴大方, 形成了园林独具的天然之美, 同时还融入了很多农家元素, 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 而且引入了四川民居的形式,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乡土野趣的韵味, 从而完美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体来说, 现在的杜甫草堂完好地保存了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 近20hm2的总面积, 宏大的规模, 典雅的意境, 使其成为极其独特的古典园林。草堂格局独具特色, 园内宁静幽深。回廊环绕着廨堂, 别有一番情趣。草堂园林内, 植物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草堂的一景一物的布局、设计, 紧紧围绕着纪念主题, 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 而且引入了四川民居的形式,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乡土野趣的韵味, 从而完美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杜甫草堂的景观文化资源

杜甫草堂作为一代“诗圣”的故居, 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草堂的发展需要很好地传承其优良的文化基因。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旅游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杜甫草堂作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 当然有了更宽广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这就需要充分发掘草堂的文化内涵,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提升草堂的文化品味, 不断完善文化配套设施, 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还要做好文化开发, 不断探索弘扬文化的有效措施, 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场所, 促进文化交流, 扩大园林的影响力。另外, 定期策划举办各种以“诗文”为主题的活动, 丰富园林文化内涵, 塑造文化活动品牌, 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3 杜甫草堂的景观文化的传承

草堂旧址中处处可见杜甫的元素。杜甫塑像摆放在诗史堂正中间, 杜甫的画像供奉在工部祠内, 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作为杜甫曾经居住过的茅屋的象征建筑就在工部祠的东边。融合了当地民居特色的“茅屋景区”就在工部祠后面, 1997年重建的这处景区还原了杜甫故居的景物;1999年还修建了“杜诗书法木刻廊”, 这里集中展示了一百多件历代名人手书杜甫诗作的书法木刻作品。总之, 杜甫草堂的建筑、题词、碑文, 无一不体现着园林的纪念主题。纪念主题是杜甫草堂的灵魂, 是最值得传承的。近年来, 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更深化了草堂的纪念意义。

杜甫草堂这样一处景色优美, 文化味道浓厚、特色独具的古典园林, 在改造过程中, 如何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3.1 打好文化牌, 充分发掘文化资源

杜甫草堂作为一代“诗圣”的故居, 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草堂的发展需要很好地传承其优良的文化基因, 充分发掘草堂的文化内涵,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提升草堂的文化品味。首先, 杜甫以其诗作而流芳百世, 其诗文是需要深度挖掘的内容, 通过创新园林景观的设计、布局, 使其更生动、更丰富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既能体现园林的文化味道, 也能深化其纪念主题。如, 对于杜甫的诗文, 以图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其诗文的意境,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 不但可以加深游园的人们对其诗文的理解, 还为人们奉上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增加了草堂的文化底蕴。其次, 不断完善文化配套设施, 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还要做好文化开发, 不断探索弘扬文化的有效措施, 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场所, 促进文化交流, 扩大园林的影响力。成都市将杜甫草堂与浣花溪公园等地联合起来, 进行优势的资源整合, 打造中国诗歌文化中心就是成功的尝试。最后, 定期策划举办各种以“诗文”为主题的活动, 丰富园林文化内涵, 塑造文化活动品牌, 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3.2 打好生态牌, 景物体现生态之美

生态之美作为杜甫草堂的重要特色, 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加强, 生态园林也成为园林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 杜甫草堂需要进一步突显其生态特色, 结合草堂已有的景观, 打破传统的园林布局方式, 以创新的园林造景手法, 将草堂的诗情画意和历史文化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展现给游客。比如, 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丰富多样, 又要和谐统一, 错落有致, 要能够根据人们的审美观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充分实现景观的观赏功能, 同时, 还要根据植物不同种类的特征, 考虑植物种类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遵循生态学上“互惠共生”的原理, 做到既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资源, 又可以打造优美的景观。除此之外, 草堂的植物景观在设计时, 还要注重体现草堂的诗文意境, 可以通过植物景观的造型与设计, 艺术地再现杜甫诗文的意境与魅力, 或者通过植物的错落有致, 还原杜甫的诗文, 这些景观集生态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于一体, 给人们带来的是从感观到精神的多方面的享受。

3.3 打好旅游牌, 强化寓教于景功能

园林因为主题不同, 功能的侧重也就有了差别。像杜甫草堂这种以名人故居或名人留下的古迹衍生出来的园林, 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的同时, 还有着极强的教育功能。杜甫草堂的纪念主题和诗文内涵, 使游赏的人睹物思人, 内心会受到启迪教育, 以及园林文化艺术的熏陶, 这种将教育功能寓于游赏玩耍、欣赏美景过程的功能, 正是杜甫草堂的独特优势所在。同时, 杜甫草堂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其在文化旅游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 在草堂改造时, 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 强化寓教于景的功能。这就需要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布局方面下足功夫, 做足文章, 不仅要考虑其美观, 还要富有文化意韵, 从而起到教育功能。如, 在草堂现有景观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杜甫作诗、生活等各种场景的雕塑与布置, 以及通过后人模仿的杜甫的声像资料的艺术展示, 形象生动地还原杜甫曾经的生活原貌, 使游览草堂的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 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多元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从而真正实现园林服务社会的作用和文化教育的功能,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杜甫草堂作为“诗圣”杜甫的故居, 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浓郁的文学意境, 还有着融合了自然风景的生态景观, 以及寓教于景的教育功能, 以其独具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成为我国著名的纪念性古典园林的代表。在改造重修草堂时, 我们需要尊重现实, 合理利用资源, 传承文化, 坚持生态发展观, 因地制宜且突出特色的实现创新发展。为了使杜甫草堂这颗园林艺术的瑰宝, 焕发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还需要大家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莹琳.生态园林设计的美学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2]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J].广西民族大学, 20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10

一、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科技发展, 可能会亡国;但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发展, 那面临的就是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体现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于其他民族区别的的唯一标志。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华的源泉, 深深蕴藏着的是我们对先民追之不舍的选择、迄今中国十多亿人仍然哺之于营养成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一锤定音, 妄自菲大、数典忘祖, 搞有虚无实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承和统一发展。”我们的智慧可也许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但我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理性发展是中国人的必要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起着一定程度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 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仍然有与现代文化融合地方, 所以存在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诸如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活跃思想, 但也备受许多中外人士的青睐。也是我国最为优良的传统美德。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并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是基于对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负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历史的富集,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验证、整理规划, 取之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发扬光大, 通鉴为宝。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标志;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辅助载体, 想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具体结合与现代统一。因此, 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化古迹、传统节日、优良的民俗习惯、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作用;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使二者融入到一起,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理念,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利用价值, 及时做出对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热潮、新理念、新发展,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引导力, 使之成为有“形”的现代文化遗产。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的继承这一原则, 一些传统的、腐朽的, 封建的, 落后的我们应该抛弃, 而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 如“仁义礼智信”“孝道”“爱国”“成人之美”“雪中送炭”“达则兼济天下”等优秀品质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点, 让企业员工学习弟子规, 让幼儿学习三字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治国理念等发展成果, 要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进行吸收、消化、使之成为完全的中国化, 进而使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就传播途径而言, “学校教育”和“媒体教育”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阵地。两者都不可或缺。只有如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得到继承传承, 才能够发扬光大。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明文建设的需求。

(一) 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并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及认知。

(二) 利用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普宣。比如说:《易中天品三国》, 讲的是光辉灿烂的三国文化。《鉴宝》是让大众通过文物, 来了解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制造工艺。《绝对有戏》栏目, 则是让河北梆子等地方戏种更好传播传承。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定是一个全民的举措。全国上下, 齐心协力, 我国将会迎来新的文艺复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扬弃落后和腐朽, 吸收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并且生机盎然。中国“礼, 义, 仁, 智, 信”的传统美德, 教化为主、以德为先。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饱含了民风民情, 孕育了悠久历史名山大川, 成为了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不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共同成长, 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激情。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现在只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并对不同的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这样才能更完善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发展 篇11

[关键词]传承;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各个民族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历史上均产生过深厚的积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落后的活动被淘汰了下来或转至别的国家、地区继续发展,另外一些优秀的民俗活动接着发扬光大,在时间的长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必然积淀了许多灿烂的民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中,对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深刻影响,也成为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基础。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过去的群众文化中残留着旧时代旧思想的烙印,由本民族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色彩,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民俗服饰、渊源流长的古典诗词、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民间说唱等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这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并且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关系,尽管群众文化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它不会因为原有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全部消亡。所以,我们不应该隔断历史而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

群众文化不仅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形式,还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内容。相对来说,由于形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形式继承的价值更大。群众文化以歌颂爱情、热爱祖国、赞美劳动等主要内容,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充实。古诗、戏剧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历史上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至今的体裁几乎没变。武术、山歌等群众文化形式的面貌也没多大改变。舞狮、挂彩灯等习俗依然被人民群众喜欢着。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活动方式至今为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断发展,世代相传。一种新的群众艺术形式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并非空穴来风,比如戏曲就是在舞蹈、歌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我们对传统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遗产既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批判地继承,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舶来的文化艺术,要做到洋为中用,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排外,并将它们充分运用到我国群众文化的创作中。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经过不断继承、创新、扬弃、积累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一定社会活动的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的创新。群众文化的形式是活跃的、容易发生变化的,而其内容是保守的、稳定的。舞狮、舞龙灯、划龙船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古时候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我们要更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反映新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繁荣与昌盛。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新的需要古人不会有,在将来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未来又将会产生更加美好的需求。只有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才能够满足人民的群众文化需求,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晓云.群众文化 重在人人参与共享[J].才智,2010(13)

[2]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

[3]梁淑英.工作中如何体现群众文化管理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3(05)

浅析冰雪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12

一、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

自然形成、应用发展、独立活动、全民参与是冰雪文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冰雪文化的自然生成阶段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组距今1.2万年人类滑雪姿态的岩画,正式通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中国为人类滑雪文化的发祥地。这次发现,追溯了冰雪文化的源头, 奠定了中国在冰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冰雪文化的应用发展阶段

很多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方式都是通过中国北方生活的人们在长期寒冷环境生活中摸索出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包括了最初的生产、生活需要,主要生产方式有冬捕、冬狩、 冬伐等,主要的交通方式为狗、马拉爬犁、滑雪交通运输工具等,这些是冰雪文化发展的最初形态。

(三)冰雪文化的独立活动阶段

冰雪民俗文化度过“以实用为目的,逐步演化为娱乐竞技活动,随之升华为艺术,直至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升级为冰雪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如:抽冰猴、单脚驴、 冰滑子、滑爬犁。

二、冰雪文化的传承

(一)冰雪文化传统的渗透与融合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在冰雪体育文化中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各阶段冰雪文化体系的形成。群众参与和民俗情感是传统冰雪文化的侧重点,但是现阶段则是以科学实践和个性发展为重点。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互借鉴、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冰雪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有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如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他们的语言以及冰雪民俗文化活动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三)冰雪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

后人对前人创造的民俗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主要表现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它是垂直式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中,体育文化成果以及物化形式、符号都作为后辈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而遗留下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打破传统文化的地区封闭性,推动冰雪文化走出去,积极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冰雪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冰雪民俗文化的产生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形成并不断流传的就是民间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范围内的一定形态的体育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特征,涉及的内容广泛,与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关系,其中包括了饮食、生产、接力、精神、语言、服饰、居住、 交通、礼仪、宗教、文学艺术等。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冰雪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以环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二)冰雪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上一篇:换能技术论文下一篇:钛板固定